玄奘的翻译理论和实践及其对当代汉语外译的价值与影响

玄奘的翻译理论和实践及其对当代汉语外译的价值与影响【摘要】玄奘西行取经17载,归国后毕其生于佛经翻译,其译著从数量和质量上都达到了中国佛经翻译史上的高峰,被誉为“有史以来翻译家中的第一人”。玄奘践行的翻译观开创了中国译经史的新风格和新局面,本文通过剖析其翻译观,联系当今实际翻译思想,对其作现代意义的诠释。

【关键词】玄奘;佛经翻译;翻译观

1.引言

玄奘(公元600-664年)主要生活在初唐时期,28岁时,抱宏图大志前往印度求学,西行17载,其间历经千辛万苦,回国后的二十年中,毕生从事佛经翻译,总共翻译了佛教大小乘经论75部1335卷,共计1千多万字,玄奘的译著从数量和质量上都达到了中国佛经翻译史上的高峰。印度学者柏乐天认为玄奘的译著是中印两国人民的伟大遗产,指出“玄奘无论如何是有史以来翻译家中的第一人。”玄奘开创了中国译经史的新风格和新局面,佛教史家把鸠摩罗什以前的译经称作“古译”,罗什及其后的译经称作“旧译”,而把“新译”的名称给予玄奘。可见,玄奘践行的翻译观为中国古代佛经翻译注入了新鲜血液,也是其取得辉煌成就的理论基础。对于玄奘的翻译,有人视为“唯一精确直译之文,忠实于印度原文”,也有人视其为“不忠实于原文的意译”(吕澂语,《覆熊十力書七》)。两种看法均有其客观分析的基础,从玄奘的译经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端倪。不过,结合两种观点,更能通达玄奘翻译思想之核心——既须求真,又须喻俗。玄奘既重“信”,又重文体风格,实为直译和意译的完美结合,正如梁启超所云,“若玄奘者,则意译直译,圆满调和,斯道之极轨也。”(参见周敦义《翻译名义集.序》)玄奘所立“五不翻”原

则,对后世的翻译活动,特别是译名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通过剖析玄奘译经的理论主张,结合当今翻译思想,将其置于现代视野下,诠释其理论意义。

2.理论主张的历史背景及其渊源

玄奘是伟大的翻译实践家,汉语功底深厚,西行17载,又造就了高超的梵语水平,精通语言又深通佛理,译文似天成之作,登峰至极,“览文如己,转音犹响”(《大唐西域记》)。玄奘译经的质量,达到了佛经汉译以来的最高水平。实践成就一方面得益于理论指导,同时又提升理论认识。因此,尽管玄奘的译论留存极少,但其思想精华闪现出的光芒历经千年,依然眩目。从翻译历史看,玄奘并非实践第一人,亦非理论先行者,在其之前,译论已散见,各家观点也形成了争锋的局面。玄奘在译经繁荣、译家辈出的时代,超凡脱俗,毕其终生于佛经事业,剖析当时的背景及历史渊源,有助于了解其理论主张的基础和源头。

佛经翻译始于汉代,东汉桓帝建和二年(148)时,安世高已经开始较大规模的译经活动了。然而,一般认为,佛经译论开篇当推三国时支谦的《法句经序》(参见陈福康2000:6)。支谦认识到翻译之难——“名物不同,传实不易”,进而审视时下之观点,起初责“质直”之言为“不雅”,后则附众随流,在“实宜径达”声中,也便“因循本旨,不加文饰”了。可见,在佛经译论诞生初期,直译、意译之争便开始了,支谦在直译的洪声中,既有随附,也有阻抗,其译文“辞旨文雅,曲得圣义”(《高僧传》)。当时众译家还引用老子和孔子之言为其直译观辩护,这说明我国译论从一开始便深植于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传统文论和翻译理论紧密结合。其实,这种“弃文存质”的直译

主张是翻译早期发展历史的必然反映,因为早期的佛经翻译不仅受制于译者的双语水平,还受到文化的阻隔,而且人们对翻译的认识不足,经文质朴而旨圣,译经“唯惧失实”,应该“得本缘故”(道安语),力求符合原文原意。由此可见,我国开篇译论孕育在直译占主导的土壤之中。随着佛家文化渐入本土,异质之言或径入或文饰,佛经翻译家也注意到佛家经典与中国本土的知识背景和学术思潮的融合社会必要性,译经多为“滞文格义”的意译。从道安对意译的斥责可以看出当时的意译之风。道安(314-385)坚持“委本从圣,乃佛之至诫也”,反对削胡适秦,饰文灭质,求巧而失旨。“五失本,三不易”概括了其理论主张及其对翻译的认识。鸠摩罗什(344-413)通晓梵汉,堪称“译界第一流宗匠”(梁启超语),其译经质量受到很高评价。从其译经来看,罗什偏意译,趋文饰,注重表现原文的文体与语趣,因此,其译文“有天然西域之语趣”(赞宁语参见《宋高僧传》)。罗什对翻译的见地隐于一个妙喻之中,“但改梵为秦,失其藻蔚,虽得大意,殊隔文体,有似嚼饭与人,非徒失味,乃令呕秽也。”(参见陈福康2000:18)其后高僧对于“文”、“质”之见,多执中用两,持一种辩证、厥中的看法。彦宗(557-610)著《辩证论》,“以垂翻译之式”(彦宗)。从评述历代译经及译论到经验总结,再到垂范译者的“十条”、“八备”,彦宗对翻译的探讨“可谓深探本源”(梁启超语),说明我国古典译论已从论述翻译方法扩展到了对翻译主体的关注。

可见,玄奘所处时代已是译事兴盛,译论纷呈,盛世大唐,百业更兴。玄奘就是在这一背景下,竭其精,毕其生,致力于佛经翻译,成就千秋伟业。可

以说,玄奘的译经思想萌发于历史沃土,成熟于躬身实践。下面将对其思想核心进行剖析,以灼其华。

3.方法论与“五不翻”

佛经翻译至玄奘时已是异彩纷呈,各家观点虽有争论,但并不排斥,在直译意译的统领下,各显千秋。“质”者存其真而近于理,“意”者得其体而隐于形。按佛教史家的古译、旧译和新译之分,鸠摩罗什开启了一个时代,而玄奘则将佛经翻译引领到了新的高峰,登峰造极的不仅仅在于译著的数量和质量,还在其秉持的原则和方法论。玄奘之前的译经,方法和过程同一,先按梵文逐字搬译,再按汉语语法改写,最后由笔人润饰。其中辗转传递,加之个体之间认知和阐释的差异,必然造成语词增减,原意走失。玄奘则不然,梵汉精晓,佛理深通,“览文如己,转音犹响”(《西域记》)。其译文顺理成章,一气呵成。

关于玄奘的翻译方法,印度学者柏乐天和我国学者张建木进行过专门研究,在对勘玄奘所译的《集论》和《俱舍论》后,总结出了六种翻译技巧(参看马祖毅1998:66-68)。1)补充法。玄奘译经时,为了使读者了解,常常加几个字或一两句话。如俱舍论品:“大德法救复作是言”,原文没有“法救”二字,加上之后可使读者知道“大德”指的是谁(法救是人名)。再如“为对治彼八万行故,世尊宣说八万蕴”,“八万行”是原文中所没有的,但若照原文直译,只译出一个“彼”字,便可能产生误解。2)省略法。玄奘的译文删略原文之处极少,而且限于无关紧要之处。如在“adi,等”之前删节一些“等”字可以包括的字词。3)变位法。改变梵文的次序,如《集论》中“avinirbhayarttyatiniyatam upadaya”,玄奘译成“随转我所故,不离我所

故”,颠倒了两句的次序。4)分合法。玄奘运用此法翻译梵文复合词,有时“分”,如《集论》中“sat cetanakayah caksuh samsparsajcetana srotraghranaphvayamanah samsparjacetana”,被译成“六思身,眼触所生思,耳触所生思……”,在原来的“耳鼻舌身”每个字后添加“触所生思”;有时“合”,如《集论》中“yasca purvantaklpika drstayah yasca apararrakalpika drstayah”,直译应为“计前际见,计后际见”,但玄奘合译为“计前后际见”。5)译名假借法。使用另一种译名来改译专门术语,使含义格外清楚。如一般使用“识”来译“vijnana”,但玄奘有时用它来译“citta”(心);“心”字一般用来译“citta”,但他有时用“心”来译“dharma”(法)。6)代词还原法。把原文中的代名词译成代名词所代的名词,有时在名词前加“此、彼”等字样。此六种技巧在玄奘的翻译态度和原则指导下,运用自如,终成大师杰作。

玄奘翻译方法如是丰富,然其论述留存极少,后世从零散的材料中将其译论归结为“既须求真,又须喻俗”。在直译意译的争执中,玄奘执其中,既不偏“质”,也不过“文”,因为“文过则艳,质甚则野”(《大唐西域记》)。从玄奘的译文形式看,“比较起罗什那样修饰自由的文体来觉得太质,比较法护、义净所译那样朴拙的作品又觉得很文”(参见马祖毅1998:65)。他引用孔子之言“必也正名乎”,强调翻译必须音不讹、语不谬,才能义不失、理不乖。有学者(吕澂)指出,玄奘翻译擅胜之极在于融化原文中的义理,熟练而巧妙地拿一家之言来贯通原本。由此可见,玄奘的“文、质”平衡技艺是多么的高超,确实做到了“真、俗”的高度统一。如果说旧译是对古译的突破,那么玄奘开创的新译则是佛经翻译新的里程碑。玄奘认为在“不违

本”的原则下,“传经深旨,务从易晓”(《大唐西域记》),并力图纠正旧译之艰涩和失本。他制定的“五不翻”原则尤为后世所推崇。其实,玄奘译论之精华所在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既须求真,又须喻俗”,一是“五不翻”;前者针对段落结构而言,后者则针对名词而言。“五不翻”具体为:1)秘密故,如“陀罗尼”;2)含多义故,如“薄伽”,梵具六义;3)无此故,如“阎浮”树,中夏实无此木;4)顺古故,如“阿菩提”,非不可翻,而摩腾以来,常存梵音;5)生善故,如“般若”尊重,“智慧”轻浅(参见周敦义《翻译名义集.序》)。“五不翻”对名词和名称的翻译作出了具体的指导,其理论渊源可追溯到孔子的“名从主人”之说,实际上,玄奘常引用孔子、老子等人之语为其辩护,思想上根植于中国传统哲学和古典文论。

4.玄奘译论的现代意义

现代译论在现代语言学等人文学科的关照下,逐渐走向系统化、科学化,译学研究得到蓬勃发展。对翻译的多视角研究大大拓展了研究领域,从多样性中看到了翻译的方方面面,这种多维度的研究加深了人们对翻译本质的认识。传统译论是现代译论的奠基石,因此,对传统译论的'反思便成了构筑现代翻译学的理论诉求。我国译论始于佛经翻译,在数百年的译经史中,译家的丰富经验凝结而成的涓涓细流最终汇成理论大川,历经千年,经久不息,为现代译论的开创奠定了理论根基。在译经大师中,玄奘虽谈不上理论大家,然其精华灼现,灿若星辰,尤其在方法论上,影响后世极为深远。

玄奘善于总结前人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的翻译原则。在义理上,他反对古代译经家的‘达意’原则而提倡忠于原本、逐字逐句信笔直译之译法,是谓“求真”;在文法上,他应用六朝以来字句偶正奇变的文体,再参

酌梵文“钩锁连环”的方式融成一种“整严凝重”的翻译风格,既恰当的体现了印度佛教原典的结构,又符合中国的文法习惯,是谓“喻俗”;在一些关键词汇(名词和名称)上,他提出了五不翻的原则,为后世所共许。将玄奘的翻译原则置于现代视野下,仍可见其光芒。严复的“信达雅”原则,严格意义上说,是对传统译论的总结升华,玄奘在持“信”的基础上,已开始寻求上升到类似“达、雅”的境界。玄奘厘定的翻译原则重在规范译文及翻译过程,并无设立标准之意图,然而,其原则已起到标准的作用,即标准的前瞻性作用在其原则的运用中已得到了体现,译者只有遵循这些原则,才能通达“圆满调和”的译文。当今译论纷呈,立标准者亦不在少数,不仅国内有傅雷的“神似形似”说、钱钟书的“化境”说等,还有国外众多学者的标准论,如苏联的巴尔胡达罗夫的“意义不变”论、美国奈达的“最接近的等值”论、英国卡特福德的“等值替换”论以及德国诺德的“功能+忠实”论等等。“求真”是为了存“信”,而“喻俗”则是向读者靠拢,增加可读性。这与现代译论重心移向译语及译文读者是一致的。玄奘“五不翻”原则中的“不翻”就是用音译,音译之名虽初显生疏,但其原义不会有增减之损,日久也就自然地融入到译语语言文化系统之中了。

5.结束语

玄奘译论虽不能与当今译论家之大作相比拟,但其理论精华及思想灵魂却是后世依循之典范。国内有学者将我国译论发展过程划分为案本——求信——神似——化境,现代译论与传统译论一脉相承。玄奘的“求真、喻俗”论及“五不翻”原则泽披后世,彰显着巨大的生命力,在现代视野下,既有古朴的忠实观,又有新颖的功能观,既强调存原文之原义,又注重译文之效果。“不

翻”涉及到了文化层面的问题,虽未深究,却开启了洞悉之门。纵观玄奘一生,坚强的意志、明确的理念、精深的知识、历史的继承、严谨的学风、优秀的团队和不求名利的品格是其成就事业的关键,也是我们追思先贤、以古益今之所在。

玄奘的翻译理论和实践及其对当代汉语外译的价值与影响

玄奘的翻译理论和实践及其对当代汉语外译的价值与影响【摘要】玄奘西行取经17载,归国后毕其生于佛经翻译,其译著从数量和质量上都达到了中国佛经翻译史上的高峰,被誉为“有史以来翻译家中的第一人”。玄奘践行的翻译观开创了中国译经史的新风格和新局面,本文通过剖析其翻译观,联系当今实际翻译思想,对其作现代意义的诠释。 【关键词】玄奘;佛经翻译;翻译观 1.引言 玄奘(公元600-664年)主要生活在初唐时期,28岁时,抱宏图大志前往印度求学,西行17载,其间历经千辛万苦,回国后的二十年中,毕生从事佛经翻译,总共翻译了佛教大小乘经论75部1335卷,共计1千多万字,玄奘的译著从数量和质量上都达到了中国佛经翻译史上的高峰。印度学者柏乐天认为玄奘的译著是中印两国人民的伟大遗产,指出“玄奘无论如何是有史以来翻译家中的第一人。”玄奘开创了中国译经史的新风格和新局面,佛教史家把鸠摩罗什以前的译经称作“古译”,罗什及其后的译经称作“旧译”,而把“新译”的名称给予玄奘。可见,玄奘践行的翻译观为中国古代佛经翻译注入了新鲜血液,也是其取得辉煌成就的理论基础。对于玄奘的翻译,有人视为“唯一精确直译之文,忠实于印度原文”,也有人视其为“不忠实于原文的意译”(吕澂语,《覆熊十力書七》)。两种看法均有其客观分析的基础,从玄奘的译经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端倪。不过,结合两种观点,更能通达玄奘翻译思想之核心——既须求真,又须喻俗。玄奘既重“信”,又重文体风格,实为直译和意译的完美结合,正如梁启超所云,“若玄奘者,则意译直译,圆满调和,斯道之极轨也。”(参见周敦义《翻译名义集.序》)玄奘所立“五不翻”原

则,对后世的翻译活动,特别是译名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通过剖析玄奘译经的理论主张,结合当今翻译思想,将其置于现代视野下,诠释其理论意义。 2.理论主张的历史背景及其渊源 玄奘是伟大的翻译实践家,汉语功底深厚,西行17载,又造就了高超的梵语水平,精通语言又深通佛理,译文似天成之作,登峰至极,“览文如己,转音犹响”(《大唐西域记》)。玄奘译经的质量,达到了佛经汉译以来的最高水平。实践成就一方面得益于理论指导,同时又提升理论认识。因此,尽管玄奘的译论留存极少,但其思想精华闪现出的光芒历经千年,依然眩目。从翻译历史看,玄奘并非实践第一人,亦非理论先行者,在其之前,译论已散见,各家观点也形成了争锋的局面。玄奘在译经繁荣、译家辈出的时代,超凡脱俗,毕其终生于佛经事业,剖析当时的背景及历史渊源,有助于了解其理论主张的基础和源头。 佛经翻译始于汉代,东汉桓帝建和二年(148)时,安世高已经开始较大规模的译经活动了。然而,一般认为,佛经译论开篇当推三国时支谦的《法句经序》(参见陈福康2000:6)。支谦认识到翻译之难——“名物不同,传实不易”,进而审视时下之观点,起初责“质直”之言为“不雅”,后则附众随流,在“实宜径达”声中,也便“因循本旨,不加文饰”了。可见,在佛经译论诞生初期,直译、意译之争便开始了,支谦在直译的洪声中,既有随附,也有阻抗,其译文“辞旨文雅,曲得圣义”(《高僧传》)。当时众译家还引用老子和孔子之言为其直译观辩护,这说明我国译论从一开始便深植于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传统文论和翻译理论紧密结合。其实,这种“弃文存质”的直译

玄奘译经的准确性和创造性

玄奘译经的准确性和创造性 ——从《因明入正理论》看奘师的翻译艺术 巫白慧 由梵译汉的佛教三藏翻译工程,绵延相续将近二千年。在这漫长的译经过程中,出现为数众多的杰出的印度和中国译师。其中最受尊敬的,称得上权威译师的,首推鸠摩罗什(343~413年)。罗什之后,权威译师这项桂冠,无疑只有玄奘可以当之无愧。玄奘的译经方法,是把准确性与创造性巧妙地结合起来,使翻译实践从单纯的技术作业上升到艺术精品创作的高度。这就是说,他的佛典翻译,既有科学性的严谨,又有艺术性的创造。在这里,我们仅举他的《目明^正理论》的译文,便可窥见和欣赏到他的令人敬服、随喜.赞叹的翻译艺术。 (一)创造性地对因明原理作科学的补充 科学地界定因三相的逻辑功能。因三相是因明的理论核心。如能完整而准确地了解因三相的逻辑功能,因明原理可谓思过半矣。因此,玄奘特别重视梵浯原文因三相的汉译。 我们注意到,因三相的梵语原文和汉语’直译都缺玄奘译文中的“遍”字和“定”宇。显然,“遍”和“定”是奘师根据因支的逻辑特点给因三相的定义所作的补充。这一补充的重要意义在于“遍”和“定”这两个词语在因三相的定义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因为,光看因三相的梵语原文,除非是兼晓因明学和梵语学的专家,一般的学人是不易深入而领会到因三相“既有分工,又有协作”的逻辑关系。然而,玄奘提出“遍”和“定”这两个词语作补充,从而准确地点明白:因三相各有不同的逻辑范围或界限;同时,三相也不能截然隔开,互不相干;否则,因无法成为“能立”的因。 “遍”与“定”为什么具有如此重要的逻辑意义?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因三相的第一相“遍是宗法性”。按因明的基本原理:“说因宗所随,宗无因不有”,此中“随”字有二义:(1)不离,谓因与宗不能分家,互无关系;(2)周遍(周延),谓因的逻辑功能必须全部地在宗上起作用。比如说,“声是无常(宗),所作性故(因)”。这里因的所作性与宗的变项(无常)在性质上完全相同。这样的因便可以成为成立宗之因。其次,按“宗无因不有”,这里的“不有”意即不存在,或失去作用。比如有人立“声是常(宗),所作性故(因)”。这里“所作性”原为成立“无常”之宗的因。现在的宗,不是“声无常”,而是“声常”;也就是说,“声是无常”的宗已不存在,因此,能成立声无常“宗”的所作性“因”,也就立即失去作用。为什么因(所作性)之于宗(无常)必须遍转、周延,其逻辑理由就在于此。 因三相的第二相“同品定有性”。此中“同品”,意指那些与宗的变项(无常)在性质上完全一样的物品,即所谓宗同名。因(所作性)在这样的同品中要有“一定”的联系,即要部分地与同品发生关系,但不需要与之有全部的关系。这便是构成“九句因”第八因——正因的两个不可或缺的成分之一(同品有、非有)。同品定有性的“定有”的含义,正是如此。第三相“异品遍无性”。此中“异品”,意谓那些与宗的变项(无.常)在性质上完全两样的异类物品,即所谓宗异品。因(所作性)在这样的异品中完全不起作用,或者说,与异品百分之百的绝缘。这便是构成“九句因”第八因——正因的两个不可或缺的成分的第二个成分(异品非有)。这也是异品遍无性的“遍无”的含义之所在。 如上料简,表明玄奘提出含有确切的逻辑界定意义的“遍”与“定”对因三相定义所作

浅析玄奘的翻译观及其佛经翻译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119297255.html, 浅析玄奘的翻译观及其佛经翻译 作者:包布赫 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17年第12期 1.玄奘的翻译观 玄奘主张应该注意原文风格,认为原文如果简单平实,译文就不应该做文字修饰。他提出的“五不翻”原则是对佛经中一些内容音译制定的规则,这表明玄奘不完全同意意译。所以他属于“厥中”派,对于直译和意译是根据文本内容和风格而寻求方法,其方法则不拘泥于直译和意译。“五不翻”音译原则分别是:第一个是“为秘密故”,原文中一些词语,如果难揣测出其义,则不能意译;第二个是“含多义故”,原文中有些词汇意思多,不能选择其中哪个具体的意义来 翻译;第三个是“此无故”,原文词语中土没有;第四个是“顺古故”,有些专有名词前代翻译已经为大家广泛使用,只需沿用无需另译;第五个是“生善故”,原文有些词汇能够唤起人的尊重之心,而一旦翻译过来反而会使人轻贱它们。 2.从翻译因素论角度分析玄奘的佛经翻译 许钧在《翻译论》(2014)一书中提出翻译因素论,他提出影响译者“译什么”和“怎么译”的因素可能有以下几点:文化语境和社会因素、意识形态和政治因素、翻译动机与翻译观念、语言关系与翻译能力。 社会因素对翻译的选择、翻译的接受和传播起着直接的影响作用。在唐朝时期,唐朝帝王认为自己是道教创始人老子的后代,所以在唐朝道教除武后时期,大部分都是在佛教之上的。社会对佛教的需求,迫使帝王重新重视佛教的地位。也正因为社会对佛教的需求,也促使佛经翻译的兴盛和发展。 “就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而言,翻译界真正对此问题予以关注始于20世纪80年代。”(许钧,2014:150)在玄奘的佛经翻译中,确实受到了当权者意识形态的影响。我们可以从玄奘在佛经翻译的十一个译场司职中发现一个很重要的职位,那就是监护大使。之所以会有帝王派官员参与译场翻译,正是因为帝王需要对佛经整个翻译流程及翻译内容进行监督和审查,以免不利于朝廷的内容流传到民众中。 “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活动,具有很强的目的性,这里必然涉及“为什么翻译”的根本问题。对怀有历史使命感的翻译家来说,只有明确了“为什么翻译”这一根本问题,才能解决“翻译什么”的选择。翻译家的翻译动机对他们选择什么文本来译,采取怎样的策略来进行翻译,具有直接的决定作用。”(许钧,2014:156)从这个角度看,玄奘作为翻译主体,有选择翻译文本的主观能动性,也就是“翻译什么”的问题。从玄奘翻译佛经前的人生经历就可以看出,翻译动机对玄奘的影响。玄奘对求得佛法的虔诚之心,和玄奘对佛法的热爱,促使他不辞辛苦,历时20余年,潜心翻译佛经。“所谓翻译观念,即译者对翻译的认识,它直接体现了译

中国翻译理论史

中国翻译理论发展脉络 关于理论 理论与应用的关系: 传统观点,不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论是无用的。是理论就一定要解决实际问题。申报基础理论项目一定要回答“该项目有什么实际应用价值”的问题。 现代观点: 理论“虚用”说。 “理论实用”论使得许多有前途的基础理论研究搁浅。翻译界同行拿不出与国外同行挑战的实力的理论来,就是因为在很大程度上被理论实用论禁锢,他们认为是理论就要解决实际问题,所以目前不解决实际问题的重大理论总是出不来。中的翻译理论从总体上看是注重“实用”的,是解决翻译具体问题的,与西方当代翻译理论相比,在体系上相对较弱。 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而理论当然应该受到鼓励,但对理论的要求不应该以是否有实用价值为前提。在科学史上,有些重大理论在一开始并不表现出实用性,后来才引起大规模的应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最初问世时人们看不到它的实用价值,在部分理论得到应用后,甚至在新的理论出现后(霍金),其余部分的实用价值还未显现,但他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成熟的理论总是在等待着实用出现的契机,或者它引导出一种是用契机。我们不能因等不到这种契机就指责这种理论无用。 许多翻译工作者不愿阅读翻译理论文章,因为他们发现这些理论不能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只有当有外在要求时才勉强看一些理论,比如职称要求。 翻译工作者要有理论意识。人们主动认识规律的倾向就是理论意识。又有些理论可能永远找不到实用契机。这种空头理论具有不显形的性质,但能使我们学会思考,是我们的素质得到根本的提高。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理论也是理论。对理论的首要要求应是该理论能不能逻辑的认识和解释对象。能不能在别的方面派上用场,那不是它们的事。 “用”有“实用”也可有“虚用”。翻译理论既鼓励“实用”也鼓励“虚用”,实用理论的威力自不待言,虚用理论可提高我们的认识能力,可以放飞我们的心智,使其抵达极限之极限。 关于翻译理论 翻译学本身就是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它由一系列的相互联系的概念构成。我们在第一讲关于翻译学的框架中可以看到,翻译理论是构成翻译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霍姆斯、图瑞将翻译研究分为纯理论和应用理论;杜建慧将翻译理论分为翻译理论的科学基础即外部结构(哲学、语言学、逻辑学、文化学、心理学)和翻译理论的本体系统即内部结构(原理、程序、技巧、风格、批评和美学);罗新璋用“案本----求信----神似----化境”来概括我译论及其发展历史;刘宓庆将翻译理论分为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和跨学科理论;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年,3)将翻译理论分为内篇与外篇。内篇(内部研究)即本体研究,为翻译研究的核心内容,如翻译的基本理论模式,翻译的实质,翻译的思维方式,可译性问题,原理,标准,翻译的方法论(直译、意译、音译等),翻译程序论,翻译美学,翻译的艺术,风格,技巧,等等。外篇(外部研究)研究翻译与外界的关系。如翻译在横断学科网络中的位置,翻译与哲学、社会学、文化学、语言学、心理学等等的关系,还包括对翻译教学,翻译批评建设,

玄奘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重要贡献

玄奘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重要贡献 引言 玄奘(602年-664年),俗名陈玄奘,唐代著名的佛教学者和旅行家,以其长达 17年的印度取经之旅而闻名于世。玄奘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 不仅将佛教经典带回中国,也为中印两国的文化交流搭建了桥梁。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玄奘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重要贡献。 一、佛教经典的传播 玄奘在印度取经期间,亲自搜集、抄录了大量的佛经,带回了中国。他将这些佛经翻译成中文,使得中国的学者和信徒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佛教的教义和思想。玄奘的翻译工作对中国佛教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1.1 佛教经典的翻译工作 玄奘在印度期间,学习了梵文和巴利文,使得他能够准确理解佛教经典的原意。他把这些经典带回中国后,亲自组织了一支翻译团队,进行了大量的翻译工作。玄奘本人亲自参与了翻译的工作,确保了翻译的准确性和质量。 1.2 佛教经典的传播与学习 玄奘的翻译工作使得佛教经典在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这些经典的传播不仅对中国佛教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也为中外文化交流提供了契机。中国的学者和信徒们通过学习这些经典,了解了佛教的教义和思想,也对印度的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中印文化交流的桥梁 玄奘的印度取经之旅使得中印之间的文化交流得以实现。他在印度期间与当地的学者和僧人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学习了印度的文化和知识。回到中国后,玄奘将这些学习带回了祖国,为中印两国的文化交流搭建了桥梁。 2.1 与印度学者的交流 玄奘在印度期间,广泛与当地的学者和僧人进行了交流,学习了印度的文化和知识。他和印度学者们一起讨论佛教的教义和思想,交流了对各自文化的理解。这些交流不仅加深了双方对彼此文化的了解,也促进了双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玄奘的贡献和影响

玄奘的贡献和影响 引言 玄奘(602年-664年),俗姓陈,名善奘,唐代著名高僧、翻译家和学者,被誉为佛教史上的伟大人物之一。他的众多贡献和深远影响使他成为中国历史上备受推崇的人物之一。本文将探讨玄奘的贡献和影响,以展示他在中国文化和佛教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一、玄奘的生平 玄奘的一生经历了多次冒险和远行。他于602年在隋朝江苏镇江出生,出家后游历了中国的佛教名山,并对佛经的奥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由于中国文化对佛教的重要性,玄奘决定前往印度寻找更多的佛经,并将其翻译成汉语。他经历了多次危险的旅程,最终在629年抵达印度,并在那里学习了佛教经典和语言。 二、玄奘的主要贡献 1. 佛经翻译 玄奘以其卓越的语言能力、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和学识广博的背景,将大量佛教经典翻译成汉语。他将佛法带回中国,为佛教的传播和发展奠定了基础。玄奘的翻译工作不仅使更多的中国人接触到佛教教义,也为后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文献资源。 2. 学术研究 玄奘在印度期间通过与当地学者和僧人的交流,学习了佛教教义以及语言和文化。他将这些学术知识带回中国,并与其他学者一起进行研究和讨论。玄奘的学术研究在当时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为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3. 学院建设 玄奘返回中国后,他在长安(今天的西安)建立了大慈恩寺,并创办了校舍旧持、沙门院等佛教学院,以培养新一代的佛教徒和翻译家。这些学院拥有齐全的教育设

施和优秀的教师团队,吸引了大量学生前来学习。通过这些学院,玄奘培养了许多佛教人才,为佛教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4. 佛教文化的传播 玄奘不仅致力于佛经翻译和学术研究,也积极传播佛教文化。他通过讲授佛经、在寺院举办佛教法会、与社会各界人士的交流等方式,使更多的人了解和接受佛教。他的传教活动深入人心,对佛教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5. 佛教与中国文化的融合 玄奘的贡献不仅停留在佛教领域,他还积极促进佛教与中国文化的融合。他将印度佛教传统与中国的儒家思想、道教文化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中国佛教传统。这种融合为中国佛教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促进了中国文化的繁荣与进步。 三、玄奘的深远影响 1. 佛教在中国的发展 玄奘的翻译工作和学术研究为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将大量佛经翻译成汉语,使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接受佛教教义。这为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并使佛教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促进中印文化交流 玄奘的印度之行不仅仅是为了获取佛经,他还通过与印度学者和僧人的交流,了解了印度的语言、文化和学术研究。他将这些印度学问带回中国,促进了中国与印度之间的文化交流。玄奘的印度之行对于中印文化交流和互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弘扬人文精神 玄奘注重人文关怀,他致力于佛教教义的普及和社会公益事业的推进。他的传教活动和学院建设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并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他的思想和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并成为中国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佛经翻译看中国翻译传统的特点及其对现今翻译的启示

河南大学 题目:从佛经翻译看中国翻译传统的特性及其启示 姓名杨翠翠 学号 104753110619 学院外语学院 年级专业 2011级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课程名称翻译概论 任课教师姜玲

从佛经翻译看中国翻译传统的特性及其启示 杨翠翠 (河南大学外语学院,河南开封 475001) 摘要: 佛经翻译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规模宏大的翻译活动,并对中国后世的哲学思想﹑语言、词汇﹑文学创作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分析佛经翻译中所采取的策略及采用这些策略的原因入手,从而揭示中国佛经翻译传统的特性,即并非勒菲弗尔在《中西方翻译思想比较》中认为的中国译者更倾向于归化原文,而是经历了直译、意译、直译与意译的有机结合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阐述这些翻译传统以及这些传统译论对我们现今翻译研究的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佛经翻译;翻译策略;翻译传统;启示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Translation Theories and the Inspirations Obtained from the Translation of Buddhist Scripture Yang Cuicui (Foreign Languages College,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475001, China) Abstract:The translation of the Buddhist Scripture is the main stream of translation in China with long history and profound influence. This paper tries to analyze the strategies that are adopted i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Buddhist Scriptures and the reasons of using them. The strategies adopted in the translation of Buddhist Scripture are: literal translation and free translation alternately dominates the translation activity and thus they develop themselves into maturity until the final realization of two principles’integration, not Lefevere’s idea in Chinese and Western Thinking on Translation that Chinese translators always tend to acculturate. Based on these analyses, we are going to elaborate the traditional translation ideas of China and the inspirations obtained from these traditional translation theories. Key words:translation of Buddhist Scriptur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translation traditions; enlightenment

鸠摩罗什和玄奘的翻译方法比较研究

鸠摩罗什和玄奘的翻译方法比较研究 LT

斯道之极轨也。”这两位都是译经大师,玄奘被认为是“新译”的杰出代表,而鸠摩罗什则是“旧译”当中的佼佼者,显然,一“旧”一“新”,表明二人在佛经翻译中有相异之处,当然,也还是可以找到二人的共同之处,本文就将对两者翻译方法中的相同和不同之处进行分析比较。 1.翻译的开展方法 鸠摩罗什和玄奘开展佛经翻译的方法都是利用译场作为翻译场所,除了由他们在译场中担任翻译活动的主体之外,还有大批的高僧大德协助其进行翻译,这也保证了他们佛典译品的数量和质量。鸠摩罗什的长安译场,据《高僧传》卷二《晋长安鸠摩罗什传》记载,共有八百之众,实际上则远不止于此。鸠摩罗什自称“弟子三千”,他的弟子僧肇在《梵网经序》也证实了这一说法。因此,翻译的规模自不必说,目前现存的经卷就有三十九部,另外,质量显然也得到了保证。这些僧众当中可谓人才济济,他们当中有很多人都是杂家,不仅懂得佛学,其他中国传统学问也有所涉猎,也这是这些高僧与罗什一起字斟句酌,探讨佛典本旨,探寻语言的最佳表达方式。这样规模的,这样人才济济的、高手如云的翻译主体采取这样的方式,想必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译文的质量。 而玄奘在译文数量和质量方面甚至是鸠摩罗什也无法比拟的,他的翻译可以说达到了佛经翻译史的顶峰,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译场。据《续高僧传》的记载,玄奘译场的翻译主体也是一个庞大的僧团,且各有分工。 这些佛教精英,分工详细,各司其职,保证佛经翻译的质量: 主译人在翻译的过程中,旁边有证义,以对照主译人的译文与原文,如有出入,可与译主共同商定,另外还有证文,在译主朗诵梵文时,注意是否与原文存在出入,其后,还有人负责中文的润色,甚至还有人专门负责最后对译文进行反复诵读,确保所译佛经朗朗上口。 然而,其中还是存在一些不同。鸠摩罗什的译经主要是将译经与讲经相结合。作为译主,鸠摩罗什通晓经典内容,所以既是翻译主持者,又担任了

玄奘的贡献和影响

玄奘的贡献和影响 玄奘(602年-664年),唐朝时期著名的佛教高僧,被誉为中 国古代佛教史上的杰出人物之一。他广泛传播佛教思想,翻译大量佛经,为佛教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深入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玄奘充分发挥个人的才华和勇气,越过重重困难,不断探寻并且破解翻译上的难题,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宝库增添了闪亮的一笔。 玄奘提出“唯识三藏”取代法相宗 玄奘是寺中高僧,从小就立志要成为一名出类拔萃的佛教徒。他在五岁时就已经被认为是未来的化身,并开始学习印度或爪哇语的经典。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渐渐得到了众人的认可,也被皇帝视为重要的意见领袖。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玄奘的奋斗成果开始得到寺院内外 的广泛承认,他批判了法相宗以及释迦仁波切的政治宣传。迄今为止的学问宗派,特别是法相宗,都以佛教经典中的对话为依据,但玄奘反驳了法相宗,提出了“唯识三藏”的观点。他强调,佛陀的思想主要是传授人们理解内心的方法和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工具,而不是诉诸一些虚构的实在性和形体上的实体。 玄奘翻译佛典,为佛教在中国的普及和扩张打下了基础 玄奘在翻译经典方面的成就更是不容忽视。他在西行十七年(628年-645年)访问了印度和斯里兰卡,先后到达了印度的 美利坚陀罗(Nalanda)和竺法淳(Sthalana),并最终学习了

印度的佛教传统与文化,显然是一位专家和卓越的语言学家。他翻译了二十多部佛典,向人们传递佛教的思想精髓,特别是佛经摘取本曾经在印度、南亚和南东亚直至欧洲和北美洲的影响。 他的翻译并不简单地把佛陀的思想和教义译成汉语,而是从文化背景、双语语义和文字读音方面进行周密的比较和科学的证明,考虑到两种语言和两种文化的语境。这使得他的翻译不但流传于中国,还得到了东南亚、韩国、日本等国家的认可,为东亚佛教在一段时期内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玄奘对于中国佛教学的发展和普及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他非常注重佛教创世期的神秘语言和寺庙音乐的保护和传承,同时注重理性思维和唯物主义,并通过对佛教历史和思想的认真研究,在中国佛教学的发展和普及上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玄奘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很大,他是拥有高超语言能力和思考能力的佛教学者,他对中国文化有深刻的理解和研究,他还探讨并介绍了印度的文化、科技、科学、哲学、历史、社会体制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对印度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比较和综合,玄奘致力于思想兼容性和文化交流的传递,在对日本、朝鲜和越南等地的原住民文化进行研究时具有广泛的影响和杰出的成就。 总体来看,玄奘对于佛教的普及和深入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他的教育思想、翻译思想、文化观念等方面,都对中国古代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他终其一生为佛教中国化和世界化发展贡

玄奘西行的历史意义和文化影响

玄奘西行的历史意义和文化影响公元630年,唐朝名将玄奘开始了一段传奇般的旅程——西行 取经之路。他穿越险恶的泰山、沙漠和草地,经过了今天的印度、孟加拉国和尼泊尔等国家,历尽艰辛、困苦,最终到达印度佛教 中心那烂陀寺,获得了大量经藏、佛像等宝贵文化遗产,成功完 成了此次取经之旅。而他的西行之路不仅仅是一次旅行,更是一 次具有深远意义的历史事件,以及对中印两国文化交流和整个亚 洲地区的宗教、文化、哲学等方面的影响。 一、历史意义 玄奘西行恰逢唐朝迎接盛唐的时期,玄奘的旅行不仅创造了古 代历史上的奇迹,也为盛唐时期的科技、文化与艺术发展作出了 杰出贡献。玄奘从中央帝国出发到达印度,不仅是长距离旅行的 冒险和技术较高的旅行,也是文化上的一次探究。这样的旅行, 对于相信佛教并热爱佛教的统治者来说是有意义的,能够导致更 多的人了解佛教,提供更多了解佛教的机会。 另外,玄奘的西行之路可以被视为一个跨文化的旅行。西方对 东方的文化运动在玄奘西行之时期是相当重要的。在这样的移动中,玄奘成为佛教圈子内的一位先锋,他能够在佛教世界的重要

中心学习,如新月山,尼泊尔,恒河。他在印度期间结识了佛教大师们,对他们有着强烈的影响,而他旅行的一些重要地点后来也成为了佛教文化中心。 二、文化影响 玄奘西行之后,带回了大量的佛经、佛像等文化遗产,在中国佛教文化和印度佛教文化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玄奘成为佛教翻译的鼻祖,他将大量佛经翻译成中文,为世人呈现了佛教真谛。他不仅为中印之间的文化交流做出了难以估量的贡献,更在佛教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因为他的西行之旅启发了许多人丰富自己的思想,并对后来中国佛教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玄奘经历了20年的生命历程,从唐代晚期开始旅行,到652年回到了长安。然而,他的精神影响依然存在,他的著作不仅是关于佛教的典籍,而且是文化交流和对整个年代的哲学和思考。玄奘西行之旅的文化意义和历史意义,远超过了玄奘个人所搜索的佛教真理。 三、展望

佛经翻译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佛经翻译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佛经翻译历时上千年,所译入中国的佛典、输入中国的思想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 1.引言 佛经翻译作为中国译学史上的第一次高潮,不仅对中国翻译界的影响巨大,对中国文 化诸因素的影响也可谓意义深远。可以说佛经翻译开启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大门,对后世中 国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历史作用。鉴于佛经翻译对中国翻译界的贡献已为各位略懂翻 译史的人或翻译界的学者们共知,如支谦的《法句经序》、道安的“五失本三不易”、慧 远的“厥中论”、玄奘的“五不翻”,等等。本文针对佛经翻译对中国文化中语言、思想、绘画艺术、文学方面的影响问题进行探讨。 2.佛经翻译的概况 佛经的翻译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上千年,始于东汉,盛于隋唐,续至宋元,经历了草创、发展、鼎盛和衰落四个阶段后,终于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初期共译经书570部,译 经多由外籍僧人口授,汉人笔录。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当属安世高,支娄迦谶,支谦,和 竺法护。东晋至隋代这一阶段被称为佛经翻译的发展期,期间共译佛经3155卷,著名的 翻译家及理论批评家有释道安、鸠摩罗什、真谛、彦琮,他们不仅在实践上大有成就,在 理论上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到了唐代,佛经翻译发展至鼎盛时期。据记载,此期 的译经数量为玄奘的贡献最突出,他不仅译经达70部之多,译法更高超,或直译或意译,“圆满调和,斯道之极规也”。历经了发展鼎盛之后,到了宋元,在朝廷的支持下,译经 事业虽还在继续,但在唐后期及周朝所遭受的毁灭性打击,已使其繁华成了历史。宋元之后,译经事业便告中止。明清两代,则仅有由日文、藏文、巴利文翻译为汉文的零星作品。纵观佛典汉译的历史,除了鸠摩罗什、真谛、玄奘和不空“四大译师”之外,尚还有留下 姓名的译者200多名,共译佛典2100余种,6000余卷祁志祥,2000:76-79。 3. 3.1对中国古代哲学的影响 中国传统的哲学重经验认识,轻理论思维,注重对生活自身的探讨,轻视思考彼岸的 问题。自从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中国的传统思想便不断受到佛教思想的冲击。 首先,在人生观上。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佛教首要探讨的就是生与死的问题。佛教认为人生一切皆苦,人生的目的应该是解脱生死,人处在无休止的轮回当中,宇 宙万物也都在轮回当中,还将宇宙划分层次,有天堂、人间及地狱。这一观念深深影响了 中国人的思维,致使许多人相信,人生的确有轮回,人生的确有无尽的烦恼和痛苦,要解

中国翻译理论

一、佛经翻译时期 安世高——小乘佛经的首译者 安世高(东汉):西域安息人,太子,博学多识,笃信佛教,弃王位而向佛,游化西域,后旅居中国,通晓汉语,注重修行,译经20多年,多是直译。“义理明晰,辩而不华”,《明度五十校计经》,开后世禅学之源。 支谦——《法句经序》 支谦(三国):月支人,博览经籍,莫不谙究。世间伎艺,多所综习。遍学异书,通六国语。孙权时(二二二―二五二)拜为博士,辅导太子孙亮。谦以经多梵文,集众本译为汉文行于世。约三十年间,译经八十八部、一百一十八卷。其翻译以大乘“般若性空”为重点。反对译文尚质,主张“曲得圣义,辞旨文雅”,首创“会译”,译文加注也始于他,《法句经序》是中国首篇重要译论。 鸠摩罗什——最著名的佛经翻译大师 鸠摩罗什(六朝),印度人,我国著名佛教学者、佛经翻译家。出家后,通晓大乘经论,后到了中国长安,

前后所译的经论,有380多卷。鸠摩罗什倾向于意译,“其文约而诣(畅达),其旨婉而彰”,提出了表现原作文体风格问题,促进了六朝佛学繁荣和隋唐佛教诸宗形成。 释道安——五失本,三不易 释道安(晋代):著名佛教学者,讲授《般若经》。他不懂梵文,通过同本异译比较研究翻译。他貌丑心慧,“穷览经典,钩深致远”后,对佛经进行注释,凡二十二卷。利于佛教的广泛传播,为后世佛经注释作出范例。还总结出翻译的“五失本,三不易”学说,具有翻译本体论意义。 (一)胡语里边,倒装句很多,翻译时必须要改过来,使之顺从汉语语法,适应中文的结构; (二)胡语的经典文字质朴,而中国人喜好文字华美,翻译时为了适合中国人好文的习惯,在文字上不得不加以润饰,以便流通; (三)胡经原原本本,十分详细,尤其是颂文部分,同一意义往往要反复三、四次,翻译时,对这些重复的句子要加以删略;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