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工业工程项目管理工业工程物流工程专业基础与综合考试笔试指南

IE工业工程项目管理工业工程物流工程专业基础与综合考试笔试指南
IE工业工程项目管理工业工程物流工程专业基础与综合考试笔试指南

项目管理、工业工程、物流工程

领域第二阶段考试大纲

专业基础与综合考试(笔试)指南

本考试指南为工程硕士(项目管理、工业工程、物流领域)入学专业基础与综合考试笔试部分所制定。本年度入学专业基础与综合考试笔试指定参考书为《企业管理概论》(第二版),李海波主编,立信会计出版社出版。

1、笔试指导思想

考察考生在经济管理与实际工作中对以工业企业为对象的基本管理知识的初步了解与掌握情况;考察考生通过复习对有关基本管理问题的判断、理解与综合阐述能力;考察基于个人的理解,综合运用企业管理基本知识、运用相关理论与论据论述企业管理有关问题的能力。考虑到考试时间和快速、概略的测试特点,指南的内容仅涉及参考书的部分章节内容。

2、试题难度

适当控制难度。

3、复习基本要求

考生应按本指南对所指出的内容进行全面复习,熟练掌握。对复习参考书没有指出的部分章节内容,面试涉及很少,建议各人根据各自情况做出适合个人的复习掌握。

4、试题类型与分数分配

(1)客观题:30分(其中:填空题5个,10分;判断题10个,10分;选择题5个,10

分);

(2)简答题:5个,50分;

(3)论述题:1个,20分。

5、对试题回答的基本要求

(1)客观题

选择题:为单选题;

填空题:通常以重要管理概念、理论要点、结论、观念、思想等为主要内容设计考试题目,不涉及计算、绘图等量化分析内容。由于管理实践的错综复杂与视角的差异,对有关定义、概念的内涵理解与阐述、理论的探悉与归纳、有些观点的认识与强化、某些管理工作程序与步骤的梳理和归纳并非完全一致。因此,考生应注意本考试应按指定参考书所做出的理解和归纳总结作为答案依据;

判断题:基于个人复习做出的理解做出对错判断即可。

(2)简答题:以参考书相关内容为理论依据,附之以个人的理解,回答出问题的要点及扼要陈述;

(3)论述题:与简答题的区别是,围绕论题展开,突出论述论点与论据;注意内容的层次性、逻辑性和关联性以及综合性;注意论述的说服力,强调围绕论点运用相关理论阐述,运用论据加以说明。

6、重点章节

第一、二、三、四、五、六章各节;第七章1——3节;第八章各节;第十章各节、第十二章1、2节。

7、各章节知识点

第一章企业与企业组织

企业概念及企业特征;企业六种组织形式;企业六种组织结构特点及优缺点和适应的

企业类型;现代企业制度概念;现代企业制度特征、现代企业制度基本内容。

第二章管理与企业管理

管理、企业管理含义、二重属性含义及相互关系的理解;管理四种职能及其基本含义、管理理论发展演变经历的四个时期、各管理时期重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理论观点;企业管理的任务、企业管理发展趋势。

第三章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含义及其内涵认识;企业文化的功能、企业文化理论关于人性的假设;企业文化形成过程中主要代表人物的观点理论;美日企业文化特征要点;企业文化建设的原则、内容与步骤。

第四章企业经营战略管理

企业经营管理含义、企业经营战略含义、经营战略特征;经营战略划分类型的标志及各类型战略的基本含义;制定企业经营战略包括那些主要步骤及内容。

第五章企业经营预测与决策

经营预测含义、经营预测的四项基本原则与五个主要步骤;决策的含义、确定性、风险型和非确定性决策三种类型决策的特征;非确定性决策通常采纳的四种决策方法含义;决策的一般程序;计划的含义、通常制定经营计划的步骤包括的内容。

第六章市场营销

市场营销哲学包括的观念;市场细分含义;选择目标市场的三种典型策略及内涵;市场营销组合含义及包括的构成要素;整体产品包括的三个层次、产品生命周期含义与四个阶段的特点。

第七章生产过程组织

狭义企业生产过程含义及所包括的四个具体过程;合理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成批、大量与单件生产类型的划分依据;工艺专业化和对象专业化生产组织形式典型特征与

同异之处。

第八章质量管理

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控制与全面质量管理阶段的特征;全面质量管理(TQC)及“三全”含义、TQC的基本指导思想与工作原则;了解统计质量管理的常用方法类型;ISO 关于质量、质量管理、质量体系、质量控制、质量保证的含义解释。

第十章设备与物资管理

物资消耗定额包含的三部分定额及其含义;设备选择与评价的工作内容要点;设备磨损的二种类型与物理磨损的一般规律、理解设备故障规律与“浴盆曲线”;设备维护含义、设备日保、一保与二保的内容要点;了解计划预修与全面生产维修(TPM)大致含义与区别;四种设备寿命概念内涵;设备更新概念。

第十一章企业技术进步和新品开发

科学与技术含义及其关系、了解科技发展中高新技术领域内容、了解现代科技发展特征及对企业产生的影响;理解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内涵、企业技术进步的狭义与广义含义、企业技术进步所包括的四方面含义;企业技术进步应遵循的主要原则;促进企业技术进步的三种主要途径;理解熊彼特技术创新的概念内涵与特征;技术引进的类型与具体方式与途径、技术引进内应注意的问题;技术改造的定义与步骤;新品含义、分类与开发程序。第十二章企业财务管理概述

财务管理含义;了解财务活动与财务关系的内容;资金循环概念;财务管理的六项原则、财务管理的六个环节;资金时间价值含义;风险含义;财务管理中风险的两大类型及其含义、风险衡量的三个因素含义。

项目管理、工业工程、物流领域

工程硕士复试(笔试)复习参考资料(精要)(仅供参考)

本参考资料为我院2006级工程硕士入学复试笔试部分所撰写。本年度入学面试笔试指定参考书为《企业管理概论》,(第二版),李海波主编,立信会计出版社出版。笔试是对考生具有的管理基本知识内涵的初步理解与认识水平的快速、概略的测试,本精要为便于考生在有限时间内更好把握参考书内容,帮助考生有针对性复习而设计。考生除此以外还应该根据个人条件与具体情况,以参考书和《工程硕士面试(笔试)考试指南》为依据做全面复习,不仅仅局限于本参考资料范围。

第一章企业与企业组织

1、深入理解企业内涵。(参考教材:P3)

2、何谓企业组织形式?

(参阅参考书P6)组织形式指企业组织经营的形态和方式。换言之,企业以何种法律上得以确认的组织方式和形态而存在。

3、何谓无限责任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这三类企业组织形式各自特点和优缺点如何?分别适用于何企业?

(参阅参考书P8-9)无限责任公司是一种公司类型形式,在现实中基本不被采用;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多适用于大型企业。

4、对有限责任公司我国《公司法》有何规定?

(参阅参考书P8)主要是:股东人数的规定;股东和公司承担的责任。

5、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有何区别?(参阅参考书P8-9)

6、何谓企业组织结构?(参阅参考书P9)

7、试述直线制、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矩阵制、模拟分权制组织结构特征与优缺点。(参阅参考书P9-14)

8、何谓现代企业制度?它具有那些特征?

(参阅参考书P14-15)特征四条:产权明晰——参阅参考书P15(1);责权分明——参阅参考书P15(2)、(3);自主经营——参阅参考书P15(4);管理科学——参阅参考书P15(5)。

9、现代企业制度包括那些内容?

(参阅参考书P15-18)主要有:产权制度、法人制度、组织制度、管理制度四项根本制度。

第二章管理与企业管理

1、你如何理解管理含义?(参阅参考书P24)

2、管理具有那二重属性?理解它有何意义?(参阅参考书P24-25)

二重性即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从属性的特征、关系、作用及联系实际事例理解。3、以“四职能”观点(“四职能说”)归纳,管理具有那些职能(或功能)?

(参阅参考书P64)有: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4、管理理论的发展经历了那些不同时期或阶段?

(参阅参考书P28-49)即传统管理阶段、科学管理阶段、近代(或行为科学)管理阶段、现代管理阶段

5、科学管理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有那些?

(参阅参考书P31-33)代表人物是泰罗及其科学管理理论要点。泰罗被早期美国企业管理界誉为“科学管理之父”,开创了科学管理先河,其科学管理思想及理论至今起作用。重点掌握科学管理原则。其次还有法国的法约,被誉为“经营管理之父”。他在理论上首先提出了企业经营的六项职能、管理的五项职能、十四项管理原则等重要理论。

6、近代管理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观点要点有那些?

(参阅参考书P40-44)梅奥最先提出了“人际关系学说”,后来发展演变为行为科学。其核心理论要点:社会人观点——否定传统管理阶段“经济人”观点、强调非正式组织作用、强调领导者能力在于提高“士气”(满意度);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注意五个层次含义;麦克雷戈的“X-Y理论”要点及其倡导的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要点。特别是两类因素与实际中具体条件的关系。

7、现代管理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观点要点有那些?

(参阅参考书P45-50)现代管理阶段巴纳德的社会系统理论最为著名,被誉为“现代管理之父”。西蒙是系统管理决策论学派著名代表人物,其决策的理论奠定了决策论的基础,特别是其“满意原则代替最优原则”、“决策即管理”的论断影响深远。

8、何谓企业管理?(参阅参考书P50)

9、当今企业管理呈现那些主要趋势?(参阅参考书P50-52)

第三章企业文化

1、何谓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包含那些层面?(参阅参考书P56-58)

2、企业文化有何功能?(参阅参考书P64)

3、企业文化理论关于人性的假设是什么?与传统管理、近代管理阶段关于人性假设的区别是什么?

(参阅参考书P56-58)企业文化理论关于人性的假设是:“全面发展的文化自由人”。传统管理是“经济人”假设(持有的认识)、近代管理阶段是“社会人”假设。对人性的认识有本质内涵不同,导致管理的模式差异,不同影响因素下效果不同。

4、试比较日美企业文化的主要特点。(参阅参考书P73-74)

5、企业文化建设的原则、内容是什么?(参阅参考书P74)

6、企业文化建设的步骤有那些?(参阅参考书P75)

第四章企业经营战略管理

1、你如何理解企业经营管理含义?(参阅参考书P79)

2、你如何理解企业经营战略含义?其特征是什么?(参阅参考书P82-84)

3、按企业经营战略态势将战略划分为那些类型?

(参阅参考书P85)划分为:发展战略、稳定战略和紧缩战略。

4、中小型企业经营战略划分为那些类型?

(参阅参考书P85)划分为:小而专、小而精战略;经营特色战略;占据(钻)空隙战略;特色经营战略;承包战略;技术创新战略;联合经营战略。

5、试述如何制定企业经营战略?(参阅参考书P88-90)

第五章企业经营预测与决策

1、何谓经营预测?(参阅参考书P91)

2、经营预测的基本原则与主要步骤程序有那些?(参阅参考书P96-97)

3、决策的含义是什么?(参阅参考书P97)

4、非确定性决策通常采纳的四种决策方法是什么?

(参阅参考书P102-103)悲观准则、乐观准则、折衷准则、最小后悔值准则。其中悲观准则最保守;乐观准则风险最大。

5、试述如何做好经营决策?

(参阅参考书P103)作好经营决策注意:合理确定决策目标、作好经营预测、把握企业环境变化带来的可能机会与威胁、审时度势,遵循决策原则、运用科学决策手段、方式与方法、遵照科学决策程序、制定经营计划。

6、何谓企业经营计划?(参阅参考书P105)

7、制定经营计划的原则、程序和包括的内容有那些?(参阅参考书P107-110)

第六章市场营销

1、市场营销哲学包括的观念有那些?

(参阅参考书P112-113)观念有: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观念、市场营销观念、社会市场营销观念。能深入理解和结合实际分析。

2、何谓市场细分?应遵循何原则?(参阅参考书P114-115)

3、选择目标市场有那些可供选择的策略?(参考书参阅P115)

4、何谓市场营销组合?它包括那些构成要素?

(参阅参考书P117)市场营销组合构成要素(4P):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具有动态性、可控性、整体性、层次性的特点。

5、营销中整体产品概念包括的三个层次是什么?

(参阅参考书P118)整体产品概念包括核心产品、形式产品、扩大(展)产品(或附加产品)三个层次。核心产品即为消费者提供的基本功能与效用、用途,是产品构成的核心,消费者购买的本质。形式产品是核心产品的全部外部特征,能满足消费者购买需要的产品形式。包括质量、特色、款式、品牌、包装。扩大产品是各种附加的利益。包括售前、售中、售后各种服务。

6、何谓产品生命周期?它分为那些不同特点的阶段?各具何特点?

(参阅参考书P119-120)产品生命周期包括投入(引入、导入、介绍)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衰退阶段。

第七章生产过程组织

1、何谓企业生产过程?(参阅参考书P146)

2、合理组织生产过程应满足那些具体要求?

(参阅参考书P146-147)四项要求:连续性、平行性、均衡(节奏)性、适应性。

3、成批、大量与单件生产类型的划分依据是什么?

(参阅参考书P149)划分依据:工作地专业化程度。即工作地平均担负的工序数目。

4、工艺专业化和对象专业化生产组织形式典型特征与同异之处有那些?

(参阅参考书P149150-151)注意特征从生产单位加工使用的设备、工人从事的加工工艺、被加工对象三方面比较同异。

第八章质量管理

1、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控制阶段与全面质量管理阶段的具有的特征是什么?

(参阅参考书P183-185)

2、全面质量管理(TQC)概念及三全含义是什么?

(参阅参考书P185)“三全”指全面的质量概念的理解,即广义质量。不仅包括产品质量,还包括工作质量;全过程质量管理,即不仅包括生产过程的质量管理,还包括市场调研、产品开发设计、生产技术准备、制造、检验、销售、售后服务等环节的质量管理;全体人员参与的质量管理。不仅包括从事质量管理的人员,包括企业领导、设计、生产、供应、后勤保障、销售、管理等所有人员。

3、TQC的基本指导思想与工作原则是什么?(参阅参考书P188-191)

4、ISO关于质量、质量管理、质量体系、质量控制、质量保证的含义解释。

(参阅参考书P212)注意这些定义在含义上的差异。

5、全面质量管理的工作方式为何?即何谓PDCA循环?

(参阅参考书P188-191)PDCA循环即,计划、执行(实施)、检查、处理(反馈和继续改进)

6、常用的统计质量管理方法有那些?

(参阅参考书P189)有排列图、因果图、相关图、直方图、分层法、调查表、控制图。

7、造成产品质量波动的因素有那些类型?各具何特点?

(参阅参考书P196)注意区分两类不同因素:偶然性因素属正常因素。由于其影响小,经常大量存在、不易查找,如果仅仅存在偶然性因素不必加以克服;系统性因素偶发性强、

影响大、出现对质量造成影响大,必须查找和克服。

第十章设备与物资管理

1、物资消耗定额由那些消耗构成?及其含义是什么?(参阅参考书P237)

2、设备磨损的二种类型与物理磨损的一般规律是什么?如何理解设备故障规律,即“浴盆曲线”含义?

(参阅参考书P249-250)“浴盆曲线”即设备故障规律曲线,其形态类似浴盆。在初期故障阶段和磨损故障阶段,故障率都高,只有偶发故障阶段相对较低。即设备处于正常磨损时期,故障少,效率高,使用效果好。

3、设备维护含义、设备日保、一保与二保的内容要点是什么?

(参阅参考书P251)

4、计划预修与全面生产维修(TPM)的区别是什么?(参阅参考书P252)

5、你如何理解四种设备寿命概念内涵?(参阅参考书P253)

第十一章企业技术进步和新品开发

1、科学与技术含义各是什么?(参阅参考书P257-258)

2、试述科学与技术两者间的关系。

(参阅参考书P257-258)科学与技术是辨证统一的一个整体,技术是科学转化生产力的中介,科学对技术起理论指导与促进的作用。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提高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

3、理解与阐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结论。

(参阅参考书P257-258)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诸要素的主导要素;科学技术成为经济发展的中最主要的驱动力;科学技术只有转化为生产力才具有发展的生命力。为科学技术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4、企业技术进步的含义是什么?(参考书参阅P264-265)

5、企业技术进步应遵循那些主要原则?(参阅参考书P265)

6、企业技术进步有那些主要途径?

(参阅参考书P268-276)有:技术创新、技术引进、技术改造。

7、何谓技术创新?熊彼特的技术创新含义是什么?

(参阅参考书P268)熊彼特的技术创新含义为:把一个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新组合包括:新产品、新技术、开辟新市场、控制原材料新供应来源、实现工业新组织。

8、技术引进的具体方式与途径有那些?(参阅参考书P271-272)

9、新品含义、分类与开发程序有那些?(参阅参考书P276-279)

第十二章企业财务管理概述

1、何谓财务管理?(参阅参考书P283)

2、财务活动关系的内容有那些?

(参阅参考书P284-285)有六种关系:企业与国家、与投资者、与债权人、与其他单位、与员工个人和企业内部各单位间的财务关系。

3、财务活动所涉及的资金运动形态有那些?

(参阅参考书P283)资金运动的形态依次经过:货币资金、固定资金、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又回到货币资金。此即资金循环。

4、财务管理的六项原则是什么?(参阅参考书P287-288)

5、财务管理的六个环节是什么?(书参阅参考P290-291)

6、何谓资金时间价值?(参阅参考书P291)

7、风险含义是什么?财务管理中风险的类型及其含义是什么?两者有何联系与区别?(参阅参考书P295-296)

工业工程发展

工业工程发展 任何一门科学能被人们所接受并成为人们改造自然和社会强有力的工具,必然存在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环境和动因。概略地说,工业工程发展的动因在于三个方面,即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求、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成果的支持作用和社会环境(或说经济形态),确切地说是商品经济所提供的社会发展环境。生产力的发展使生产与管理系统的规模越来越大和越来越多样化。这客观上要求必需存在着分析、设计、改善这些系统和管理的技术体系,因而本世纪初在生产力开始快速发展时,才产生工业工程。而科学技术成果如运筹学、统计学、系统工程、计算机工程及信息技术都为工业工程技术体系提供支持和手段。商品经济提供了企业竞争的社会环境,谁做得更好,谁就生存、成功,否则就会消亡。这样客观需要提供竞争的武器。因而无论是工业发达国家,还是像印度、泰国、马来西亚这样的发展中国家都不约而同地采用工业工程来提高企业竞争能力,且收效甚佳。也可说工业工程是商品经济的产物。根据上述分析就很容易理解工业工程发展的历史原因和过程。 工业工程作为一门正式的学科应从本世纪初算起,起源于美国。泰勒(Taylor)和吉尔布雷斯(Gibreth)等一批学者应视为IE的创始人。从那时起至现在工业工程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世纪末至二次大战结束40年代中期可称为奠基期。这个时期由于福特生产线的产生,生产系统从小规模的作坊式企业走上了较大规模生产的工厂制。由于电动机的产生与广泛应用,人

们的生产能力大大提高,商品经济发展到资本原始积累结束将要快速起步阶段。恰恰此时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客观上需求工厂效率提高,因而工业工程得以诞生和发展。从1895年起,泰勒先后发表了《计件工资制》、《工厂管理》和《科学管理原理》等论著,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管理思想,主要是以时间研究和动作研究为主的工作研究理论。在本世纪初工人运动风起云涌,科学管理既被管理者接受与采用,又被工人阶级视为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手段而反对。这样在当时形势下人们提议将“科学管理”更名为“工业工程”。从这时起工业工程作为一门纯技术型工程学科发展与壮大到今天。然而,科学管理并未由此而偏废。到本世纪30年代产生了行为科学,使科学管理与之相结合补充又发展到今天形成了众多的现代管理理论。因而现代管理科学理论体系与现代工业工程都起源于泰勒的科学管理,今天已形成了完全不同的两大学科体系,但又紧密相联,只不过功能不尽相同而已。 第二阶段,从4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为发展期。这个时期生产力得到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期,特别是由战后经济建设的恢复需求,生产系统规模越来越大,形成了大量流水生产、成批生产、单件小批生产的三种典型的生产系统。同时统计学的广泛应用和运筹学的产生为工业工程解决越来越大的管理与生产系统规划、设计、改造、创新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市场竞争的焦点以资本、实力竞争为主,工业工程从早期应用工作研究解决现场效率提高发展到企业整体的设计、改善,包括工厂设计、物料搬运、人机工程、生产计划、贮存控制、质量控制等。在这一时期工业工程已不仅仅是欧美工业发达国家的“专

工业工程专业介绍

清华大学专业介绍:工业工程 工业工程在国外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是美国七大工程学科之一?它融工程和管理于一体,对工业发达国家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工业工程是关于复杂系统有效运作的科学,它将工程技术与管理科学相结合,从系统的角度对制造业?服务业等企业或组织中的实际工程与管理问题进行定量的分析?优化与设计?它是一门以系统效率和效益为目标的?独立的工程学科?清华大学工业工程学科的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1993年第一批获准设立工业工程硕士专业,1997年起设立本科专业并开始招生,后又获准按“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授予工业工程方向工学博士和硕士学位?2001年10月正式成立工业工程系,特聘美国工程院院士?普渡大学Salvendy教授出任首届系主任和讲席教授?“在较短的时间内,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工业工程学科”是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的目标?工业工程系拥有一支精干的高素质教职员工队伍,系主任?美国普渡大学Salvendy教授是在国际上负有盛名的工业工程领域著名学者,也是清华大学第一位讲席教授?工业工程系现有教师19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0人,讲师4人?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14人,均具有博士学位,均为留学回国?出国进修或者海外引进的人才?工业工程系还聘请德国工程师协会(VDI)主席Hubertus Christ 博士,美国利宝互助保险公司副总裁Leamon先生,前美国德州大学(PA分校)工业工程系系主任?理工学院院长?现Foxconn集团董事长特别助理陈振国先生,香港城市大学制造工程与工程管理系荣誉教授?澳大利亚科学院?工程院院士Yiu-Wing Mai先生四位教授为工业工程系客座教授?广泛开展国际合作是工业工程系办学的鲜明特色:全面开展了清华-普渡大学教育科技合作,每年邀请十余名美国?德国等世界知名学者来校讲学和授课;同时每年选派3-4名青年教师赴世界著名大学进修;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开展了中德政府间双向联合培养硕士项目,从2001年开始,每年选派20名左右研究生赴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学习一年,然后回清华完成硕士论文,可分别获得两校授予的硕士学位;同时每年接受来本系学习的十余名德国学生,完成学业后,两校同样可分别授予工业工程硕士学位?目前,工业工程系所有的专业课程均采用国际知名出版社的原版英文教材,并实行以英语为主的双语授课?工业工程系十分重视实践教学和能力训练,已经建成和正在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先进制造与仿真?生产系统与自动化?人因工程?数字化企业?物流工程等教学科研实验室?工业工程系的科学研究自建系以来飞速发展?在物流工程?制造系统工程?生产及信息系统工程?人因工程等领域开展了研究?仅2002年度即获得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863高科技项目?1项北京市重点项目?2项北京市计委项目和数项与企业合作项目?此外,还与美国利保互助保险集团?摩托罗拉公司?英国的Rolls-Royce航空发动机公司?美国GM公司?诺基亚公司等建立了国际项目合作关系?这些研究的开展使得工业工程系的研究方向迅速与国际学科发展前沿接轨? 工业工程系现有七个主要研究方向: 1.运筹学与运作管理(Operations Research) 运筹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它广泛应用现有的科学技术知识和数学方法,通过对工程系统进行数学建模和求解,解决实际中提出的专门问题,为决策者选择最优决策提供定量依据?主要研究算法设计与分析?排队系统?调度理论?

我对工业工程的认识与理解

我对工业工程的认识与理解 这个学期我们上了有关工业工程的学科前沿讲座,这相当于是我们与工业工程这门专业的第一次正式接触。在老师的讲解与带领下,我们对工业工程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比如知道了工业工程的起源与发展历程、工业工程的定义、目标以及职能、工业工程的学科属性与特点、工业工程的应用等内容。同时也使我们对工业工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使我们增强了对工业工程这门学科的信心和投身于工业工程事业的决心。正如Wayne C. Turner 在《工业工程与系统工程概论》中所说的那样,“工业工程正成为少数几个有巨大魅力的、用于解决未来高科技社会中复杂问题的行业之一。社会对于工业工程师的需求是强烈的,并且在逐年增长。实际上工业工程专业人才严重供不应求,这种供求不平衡明显高于其他工程和学科领域,并且在未来很长时间内会长期存在。”下面我就从以上几个方面简要谈谈我对工业工程的认识与理解。 工业工程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工业工程的起源 工业工程是工业化的产物。各种工程学科早期阶段都是从解决某些具体问题开始的,实际工作者从自己或前人成功的经验中得出解决某个问题的办法,并经过不断实践后加以归纳总结,才逐步形成某种理论。工业工程的发展也是从经验开始并逐步走向成熟的,并最终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现在人们普遍认为弗雷德里克 .温斯格.泰勒是工业工程之父。1873年,美国出现了金融危机,企业竞相引进新技术、开展合理化,提高劳动生产率以求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泰勒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开始了他的企业管理的科学研究的。他认为当时的管理没有采用科学方法,工人缺乏训练,没有正确的操作方法和程序,大大影响了效率。他致力于工作研究并系统地研究工厂作业和衡量方法且创立了“时间研究“。他通过改进操作方法,科学地制定劳动定额,采用标准化而极大地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他于1911年发表的《科学管理原理》被公认为是工业工程的开端。与泰勒同一时期的吉尔布雷斯是另一位工业工程奠基人,他的主要贡献是创立了“动作研究”,即对人在从事生产作业过程中的动作进行分解,确定基本的动作要素,进行科学分

2020年(IE工业工程)工业工程知识体系研究

(IE工业工程)工业工程知识体系研究

第一章绪论6-19 1.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6-7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和实践概况7-17 1.3 IE理论和实践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17-17 1.4 本论文的技术路线和研究内容17-18 1.5 本论文的创新点18-19 第二章工业工程知识体系基本理论研究19-32 2.1 工业工程知识体系的涵义19-19 2.2 IEBOK的理论基础19-32 第三章工业工程知识体系结构32-45 3.1 工业工程知识体系框架的建立32-33 3.2 IEBOK战略层33-36 3.3 IEBOK方法论层36-36 3.4 IEBOK知识层36-44 3.5 IEBOK 应用层44-45 第四章工业工程知识体系的应用45-70 4.1 IE项目的实施策略45-46 4.2 IE项目管理模式46-57 4.3 IE的组织机构57-61 4.4 IE项目中人的因素分析61-64 4.5 案例IE在A钢铁企业的推广应用64-70 第五章结束语70-71 参考文献71-72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72-73 致谢 第一章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简称IE)是对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设置的一门学科。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技术,以及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对该系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确定、预测和评价。 IE 引入我国已有十几年,社会上对于IE 的认识程度也有了很大提高。1994年对湖南省的企业调查[1]显示,懂IE 技术的比例为4.76%,知道有IE 学科的比例为14.28%,根本不知道IE 的比例为80.96%,而应用了IE 技术的企业数为零;1997 年对天津市的企业调查[2]显示,了解IE 技术的比例为11.2%,知道有IE 的比例为30.4%,不了解IE 的比例为52.1%;2000 年初对全国110 家企业调查显示,很了解IE 技术的比例为8%,了解一些的比例为52%,听说但不了解的比例为37%,从未听说过的比例为3%。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已有上百家企业不同程度地应用工业工程,其中机电行业推行工作研究效果显著。除去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大专院校分布不均匀等因素外,近年来对IE 的宣传、培训和推广应用已取得一定的成效。另外,调查结果仍显示,IE 推广应用的主要制约因素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80 年代末90 年代初,人们普遍认为开展IE 应用的最大障碍,一为缺乏外在的压力,二为企业内部积极性不高。而当下认为没必要应用IE 的企业已经很少,制约IE 推广应用的因素中,缺少IE 人才排在第一位,第二位是相当多的企业仍不了解IE 的作用,企业不知怎样应用IE 因素排在第三位。基于这样的国情,我们认为:(1)当前,IE 知识普及和宣传的重点应该从对IE 基本概念的理解转向对IE 知识体系的完整、系统的认识。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既有助于IE 学科发展,又面向应用的IE 知识体系是我们面临的课题之一。 (2)IE 知识体系是一个多层次、多角度的理论体系,应该既包括战略层面的需求分析

IE工业工程项目管理工业工程物流工程专业基础与综合考试笔试指南

项目管理、工业工程、物流工程 领域第二阶段考试大纲 专业基础与综合考试(笔试)指南 本考试指南为工程硕士(项目管理、工业工程、物流领域)入学专业基础与综合考试笔试部分所制定。本年度入学专业基础与综合考试笔试指定参考书为《企业管理概论》(第二版),李海波主编,立信会计出版社出版。 1、笔试指导思想 考察考生在经济管理与实际工作中对以工业企业为对象的基本管理知识的初步了解与掌握情况;考察考生通过复习对有关基本管理问题的判断、理解与综合阐述能力;考察基于个人的理解,综合运用企业管理基本知识、运用相关理论与论据论述企业管理有关问题的能力。考虑到考试时间和快速、概略的测试特点,指南的内容仅涉及参考书的部分章节内容。 2、试题难度 适当控制难度。 3、复习基本要求 考生应按本指南对所指出的内容进行全面复习,熟练掌握。对复习参考书没有指出的部分章节内容,面试涉及很少,建议各人根据各自情况做出适合个人的复习掌握。 4、试题类型与分数分配 (1)客观题:30分(其中:填空题5个,10分;判断题10个,10分;选择题5个,10

分); (2)简答题:5个,50分; (3)论述题:1个,20分。 5、对试题回答的基本要求 (1)客观题 选择题:为单选题; 填空题:通常以重要管理概念、理论要点、结论、观念、思想等为主要内容设计考试题目,不涉及计算、绘图等量化分析内容。由于管理实践的错综复杂与视角的差异,对有关定义、概念的内涵理解与阐述、理论的探悉与归纳、有些观点的认识与强化、某些管理工作程序与步骤的梳理和归纳并非完全一致。因此,考生应注意本考试应按指定参考书所做出的理解和归纳总结作为答案依据; 判断题:基于个人复习做出的理解做出对错判断即可。 (2)简答题:以参考书相关内容为理论依据,附之以个人的理解,回答出问题的要点及扼要陈述; (3)论述题:与简答题的区别是,围绕论题展开,突出论述论点与论据;注意内容的层次性、逻辑性和关联性以及综合性;注意论述的说服力,强调围绕论点运用相关理论阐述,运用论据加以说明。 6、重点章节 第一、二、三、四、五、六章各节;第七章1——3节;第八章各节;第十章各节、第十二章1、2节。 7、各章节知识点 第一章企业与企业组织 企业概念及企业特征;企业六种组织形式;企业六种组织结构特点及优缺点和适应的

工业工程学科形成和发展

1、工业工程学科形成和发展 ●了解工业工程在国内外发展生产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P7-主要介绍了IE在美国和日本发展生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P9主要介绍了国内IE 学科的发展及在企业中的应用。 ●了解工业工程学科形成的四个阶段; P3-科学管理时期(工业工程的缘起)、运筹学时期(工业工程有了理论基础)、定量和精细化时期(计算机的出现,利用信息系统可以帮助决策)、经济全球化和网络化时期(网络化)。 ●理解工业工程与工商管理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工业工程是工程与技术的交叉学科,侧重研究生产、技术、和工程管理类的问题;而工商管理(business administration)则是侧重财务、人事、金融等商务行政性的管理行为。就学科的设置而言,一般工业工程设在工学院,工商管理设在商学院。工业工程主要以自然科学为基础,而工商管理则主要以社会科学为基础。 联系:工业工程的研究职能和工商管理的研究职能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了解科学管理时期工业工程学科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贡献; P4-泰勒,科学管理原理;吉尔布雷斯夫妇,动作研究;甘特,甘特图;(上述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其他见书。Shewhart统计过程控制 ●理解工业工程的定义及研究职能X围。 P10-定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

P11-职能:1-7点,也大致构成的IE学科的几大模块。 2、生产率和竞争力 ●了解生产率定义; P25-产出和投入之比。 ●分类及各自含义; P25-全部要素生产率、部分要素生产率、国家生产率(含义见书) ●了解影响生产率的因素; P26-内部因素: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外部因素(详细见书)。 ●了解生产率与质量及就业之间的关系。 P27-由于生产率的提高,生产得到发展,经济随之增长,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详细见书) 3、产品决策和生产方式 ●了解需求的构成及分解; P43-构成:趋势、周期性、随机、突变。 分解:可用一般数据处理方法。(在需求预测的定量分析方法中会有分解方法的介绍,作为概念只要知道是数据的定量处理即可。) ●了解定性预测的方法; P44-一般定性预测:根据底层经销人员提供的数据进行预测。

武汉大学工程项目管理作业

工程项目管理习题及思考题 武汉大学内部资料 第1章 1. 名词解释 (1)项目;(2)工程项目;(3)管理;(4)工程项目管理 答:(1)项目是一个特殊的将被完成的有限任务,它是在一定时间内,满足一系列特定目标的多项相关工作的总称。项目的定义包含三层含义:第一,项目是一项有待完成的任务,且有特定的环境与要求;第二,在一定的组织机构内,利用有限资源(人力、物力、财力等)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第三,任务要满足一定性能、质量、数量、技术指标等要求。这三层含义对应这项目的三重约束--时间、费用和性能。项目的目标就是满足客户、管理层和供应商在时间、费用和性能(质量)上的不同要求(2)工程项目又称单项工程,是指具有独立存在意义的一个完整工程,它由许多单位工程组成的综合体。工程项目是指投资建设领域中的项目,即为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投资建设并含有一定建筑或建筑安装工程的项目. (3)管理就是制定,执行,检查和改进。 (4)工程项目管理是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指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用系统工程的观点、理论和方法对工程建设项目生命周期内的所有工作,包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项目决策、设计、设备询价、施工、签证、验收等系统运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以达到保证工程质量、缩短工期、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 2. 选择题 (1)按国家规定,若建设项目原有基础很小,扩大建设规模后,其新增固定资产价值超过原有固定资产价值 B 倍以上的,也作为新建项目进行管理。 A.2;B.3;C.4;D.5 (2)工程项目按其建设性质,可以划分为 A 。 A.基本建设项目和更新改造项目 B.生产性项目和非生产性项目 C.大型、中型以及小型项目 D.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 (3)下列不包括在基本建设项目中的是C 。 A.新建项目;B.改、扩建项目;C.设备更新项目;D.重建项目;E.迁建项目 3、简答题 (1)简述项目的特征 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项目的单件性或一次性。这是项目的最主要特征。所谓单件性或一次性,是指就任务本身和最终成果而言,没有与这项任务完全相同的另一项任务。例如:建设一项工程或一项新产品的开发,不同于其他工业产品的批量性,也不同于其他生产过程的重复性。项目的单件性和管理过程的一次性,为管理带来了较大的风险。只有充分认识项目的一次性,才能有针对性地根据项目的特殊情况和要求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以保证项目一次成功。 (2)项目具有一定的约束条件。凡是项目都有一定的约束条件,项目只有在满足约束条件下才能获得成功。因此,约束条件是项目目标完成的前提。在一般情况下,项目的约束条件

项目管理(工业工程).

项目管理Project Management This course can be divided into 6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to introduce project management. The project is based on a set of unique and interrelated tasks to effectively make use of resources and make efforts to achieve a specific goal. Projects life cycle is divided into four phases: need recognition, proposing solutions, executing solutions and closing project. Project management is a planning, organizing, leading and controlling activity with the aim of achieving the objective of project. 本课程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项目管理。该项目以一系列独特的、相互关联的任务为基础,有效地利用资源,努力实现特定的目标。项目的生命周期分为四个阶段:需求识别、提出解决方案、执行解决方案和结束项目。项目管理是以实现项目目标为目的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活动。 The second part describes in detail what people should do in the phase of need recognition. The tasks include need recognition, choosing project, collect applications. 笫二部分详细描述了人们在需求识别阶段应该做什么。这些任务包括需求识别、项目选择、收集申请。 The third part talks about the phase of proposing solutions. Learn as much as possible about customers' needs, problems and decision-making process before applying. The application should convince the customer that we can provide the greatest value to the customer and have the ability to execute the project applied for, and we are the best contractor to solve the problem. 第三部分是解决方案的提出阶段。在申请之前,尽可能多地了解客户的需求、问题和决策过程。应用程序应使客户相信我们能够为客户提供最大的价值,并有能力执行所中请的项目,我们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承包商。 The fourth part expounds the phase of executing solutions and closing project.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o control the project effectively. The key point is to measure the actual process regularly and in time and compare the current situation with the plan.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project has brought the expected benefits to the customer, we should learn about the feedbacks of customer before closing the project. 第四部分阐述了实施方案和收尾方案的阶段。最重要的是要有效地控制项目。关键是要定期、及时地对实际过程进行测量,并与计划进行比较。为了确定项目是否给客户带来了预期的收益,我们应该在项目结束前了解客户的反馈。 From the fifth part, we write a project plan in groups. The project plan includes project introduction, project objectives, which should be written in terms of Achievements, construction

某工业工程开工前安全管理项目策划书

. . 某工业工程开工前安全管理策划书一、安全目标指标 二、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 . 参考资料 1、组织 项目经理 项目总工 生产副经理 工 程 设 备 部 质检部 试验室 项目书记 物资部 宣传教育 各协作单位 经营部 财务部 安全管理部

2、主要职责分工 (1)项目经理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 (2)生产副经理主管安全工作 (3)项目书记宣传党和政府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令、法规,(4)项目总工从技术管理上对安全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 (5)安全部具体执行安全监督、检查、整改、教育,并负责资料建立归档 (6)工程部设备部合理组织生产和安全,贯彻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实施对设备进场、使用、维修保养的检查 (7)质检部部监护质量的同时安全协查、监督 (8)物资部负责安全物资的采购、储备、检查 (9)经营部负责安全费用的计量、控制 (10)财务部对各项目部安全生产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三、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本工程拟建引桥长约3.8km,根部距离既有海堤约2.4km,其间是正在围垦的滩涂地,施工区域远离陆地,属于孤岛作业,受潮汐、寒潮、台风等自然因素影响很大,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及综合分析重大危险因素如下:

1、船舶遭遇台风,水上作业由于受台风、突风、暴雨等恶劣天气影响,容易导致船舶失稳、碰撞等危险; 2、触电,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系统比较复杂,且水上施工采用自发电供电,易发短路、触电事件; 3、落水,海上施工受作业环境、天气情况等因素影响较大,且多数作业时间为弦外作业或孤体作业,无外部有利条件极依托,易诱发人员落水事件。 4、火灾,由于施工用电系统复杂,且有焊接、切割等动火作业,人员分部、住宿集中,容易导致火灾损失事件。 5、中暑,因气候潮湿,且施工现场处于高温地带,室外作业,极易导致人员夏季中暑。 6、台风汛期,因施工现场地处多雨地带,施工区域远离陆地,大临设施、生产作业区等紧邻堤坝,梅雨季节容易造成财产损失。 7、机械伤害,因施工需要特种大型设备较多,存在一定的人员设备交叉作业,容易造成机械触碰伤害。 四、阶段施工控制重点 1、临时码头施工阶段 (1)起重吊装 临时码头基础施工采用履带起重机配合振动锤施打钢管桩,梁部施工采用在场地拼装成标准化模块由汽车运输到位后利用履带 吊机吊装架设的形式,因此起重设备吊装为本工序的一个安全控制要点。为此,起重设备进场前安全部必须严格对设备的检测运行情况进行详细检查,起重操作人员必须持有合格有效的证件,且现场必须配备起重指挥,指挥作业,安全部做好对起重操作人员及施工人员的安全交底工作和起重设备试吊工作,督促设备负责人做好日常检修工作,起重作业时,专职安全员或协管员必须有一人在现场

项目管理解读.doc

项目管理 (所属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领域代码:085239)2004年我国决定开设项目管理工程领域专业学位,我院于2005年对此领域招生,该领域依托本学院的工业工程与管理系和相关工程及管理类学科宽广的师资力量,针对涉及本学科的九大知识领域(项目范围、集成、时间、成本、质量、风险、沟通、采购及人力资源管理)进行研究和运用,以适应现代企业对项目管理领域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管理人才的需求。我院被推举为项目管理工程硕士培养全国协作组华东区区长单位。并于2007年11月正式通过了PMI-GAC(项目管理协会全球认证中心)的认证,成为中国首先通过该项认证的学院,这有助于提高培养质量和学生获得PMI资质认证。 一、培养目标 培养从事项目决策、计划、实施、评估等项目全寿命期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工程管理人才。学位获得者应掌握项目管理领域先进的管理理念、坚实的基础理论与宽广的专业知识以及了解项目管理在国内外的发展趋势,能有独立从事项目的策划与评估、项目融资、项目计划与实施等管理工作的能力。能顺利阅读相关文献并能进行一定的口头和书面沟通。 二、主要研究方向 1. 项目的策划、组织与评估 2. 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计划、控制及协调的理论、方法和手段 3. 项目的时间、成本、质量控制 4. 项目的资源配置平衡和优化 5. 项目的沟通管理 6. 项目的信息化管理 7. 项目系统分析方法与技术 三、学制和学分 1.工程硕士生的学制一般为两年半,其中累计在校学习时间不得少于半年。超过三年半者必须办理延期手续,但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五年。 2. 采取“进校不离岗”的培养方式在职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总学分要求修满30学分,其中学位课不少于19学分,且学位课平均级点不低于2.0。

项目管理法在工业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项目管理法在工业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发表时间:2018-11-05T10:58:47.040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18期作者:龙新文 [导读] 项目管理不仅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广泛,在工业工程中也不可缺少。想要提高电力工程各个环节的综合水平促进电力行业今后的长久顺利发展,应当正确合理的把项目管理法运用到相关实践中去。本文论述了项目管理的重要性,分析了管理在日常运用中可能会出现的一些问题,以及往后的发展前景和发展方向。 龙新文 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永州供电分公司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对各行各业都提出新的发展要求,电力行业也不例外。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会涉及到电力方面。随着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我们应该注重对电力行业进行项目的管理。项目管理不仅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广泛,在工业工程中也不可缺少。想要提高电力工程各个环节的综合水平促进电力行业今后的长久顺利发展,应当正确合理的把项目管理法运用到相关实践中去。本文论述了项目管理的重要性,分析了管理在日常运用中可能会出现的一些问题,以及往后的发展前景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项目管理;电气工程;应用;问题;对策分析 因为市场和客户还有其他方面对项目管理的需要,项目管理正在不断地应用在生活的各个行业。电力行业使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电力行业要想在自己原本的基础上上更深层次进行发展就要把项目管理运用到行业的各个环节。电力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此方法。项目管理是现代管理学中的一个分支,可以最大程度的利用资源,有利于项目工程良性发展,各个单位以及政府机关如今都对项目管理法高度重视并且赞赏有加。 一、工业工程中项目管理的内容 项目管理指的是在各个因素方面进行统一的、全局的、有计划的管理。工业工程在现实生活中涉及到了多方面的理论。企业和政府逐渐意识到在日常问题上运用以往的管理是没有办法解决日益出现的问题。项目挂案例的方法成熟于发达国家,经过传入立刻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项目管理的方法符合企业的需求满足了他们的日常需要。工业工程项目管理主要通过了科学合理可行的相关原理,对工程的各个因素进行有计划和可控制的方法进行管理。对于本行业来说,企业发展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满足客户的需要,给客户一个全新的愉悦的用户体验,这是行业发展的核心和关键,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一个计划和项目是否能够成功,完成取决于项目管理,一个企业的发展状况和经济效益同样取决于项目管理,项目管理与我们日常工作不可分割。 二、项目管理在工业工程中的应用现状 就目前情况来说,我国政府意识到了项目管理的重要性,开始把项目管理广泛应用到我国的社会建设中去。电力企业看到了其可发展性,一时间项目管理风靡全国各个地区。但是世间万物都不是完美的,项目管理在经过长时间的运用一些弊端逐渐显露出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有一定的问题。 2.1管理层面模糊不清无清楚定义。工业工程在项目管理上就只有一个大的框架但是在更过于具体的事物上却缺少计划,在实际操作中只是一个宏观的概念。这会导致工业工程在实际操作中会出现一些问题,在一些具体的工作中缺乏相关科学计划的指导。 2.2制度不完善不合理。管理制度在工业工程中的不完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任务的分配和施工计划上面。任务分配和施工计划是工业工程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由于制度的些许弊端导致任务下达后缺少计划员工和各个部门没有办法进行有效的工作,只是给了一个大概笼统的目标但是没有提出该怎样进行具体实际的运用,工程没有按照计划进行最终会误了工期影响公司信誉。 2.3项目管理人员意识落后专业理论薄弱。相关管理人员思想意识封建落后,制定的计划脱离实际没有可行性和可持续发展性。造成了现实需求与理论指导不挂钩不对等。同时一些管理人员没有成本进行预测和控制,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资金的过度消耗,不仅没有为企业发展提供帮助反而阻碍了企业前行。 三、就项目管理在工业工程的改进策略 一般情况下工业工程在日常工作中主要会在三个问题上出现状况,分别是时间、成本和质量。在时间上没有按照原有的计划按时完成;成本方面因为没有将进行科学合理的预算,结果导致成本超出时间规划的范围;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造成了工程完成了但是却不能保证质量。这些都是工业工程经常出现的问题。下面我们可以就这三个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具体深层次的讨论。 3.1对工业工程中的质量问题进行管理一个工程顺利完成的过程中受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这些不确定因素可能是天气也可能是国家政策。由于现实原因影响工业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可能因为这些因素导致工程质量得不到保证。质量决定企业的综合信用,质量不过关企业受到影响会造成一些经济方面和信用方面的损失。在电力施工中电气工程是关键,如果在这一工程环节中出现问题,将会造成一些事故从而影响施工安全和进度。项目管理的优势在于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预测,提出工业工程的执行计划,下达命令人员有了合理的执行计划,那么工作在下达执行的过程中能够更有效率的进行,可以避免一些企业的不必要损失。对工业工程的质量问题进行管理可以保障项目的最终成功。为了保障工业工程质量,应当建立完整科学的体系,科学完整体系的建立可以为工程施工提供依据和动力。不盲目的追求工程进度,这样只会浪费财力还的不到质量保障。 3.2就工业工程的项目成本进行管理在工业工程方面我们对成本的控制,一直做的不够到位。在工程实施的前期,从各个方面对成本进行控制减少资源的浪费,在现实生活中很少能把想法落到现实。造成成本超支的主要原因在于在工程实施的前期,我们并没有深入市场进行调查研究,对工程的施工成本没有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或者是调查的数据出现偏差。这就体现了数据进行实时监测的重要性,以便为了第一时间发现问题所在,并且快速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在通过一定的方法使计划按照正常轨道有秩序的进行,我们可以从下面的几个方面进行管理:首先加强严格管理工程材料和机器。的采买,工程中的三个要素都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一个因素出现问题整个工程都会受到波及。只有材料和设备得到了保障,工程才不会因为这些问题延迟工期。拒绝使用不合格的三无产品,选择正规的生产厂家进行长期的合作,采购的产品符合国家规定,设立专门的部门进行采购工作。这一部门的管理人员要经过严格的审核,任用一些有责任心,有全局意识的人进行管理工作,在原件的采购方面实行专购的方法,并进行统一的管理,防止偷梁换柱行为的出现。采购人员同时要定时的对材料进行相关的检查。发现废料和废设备要报告上级部门对报废物件第一时间进行处理,防止这些不合格的物件进入到工程施工环节中去,成立监管部门专门对采购部门进行监督,防止内部人员的腐败行为,从源头保证整个工程的实施;企业

刘国靖:工业企业项目管理

工业企业项目管理 学习效果 寓教于乐,深入浅出 真实案例,亲临其境 集思广益,小组讨论 模拟练习,简洁实用 课程特点 方法工具讲授与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相结合;紧密联系企业的实际。培训师与学员的互动和学员之间的经验的共享与思想的相互碰撞;具有实战性、可操作性;迅速提高学员的实战技能。 培训主旨 管理项目化思想---运用现代项目管理的思想指导日常工作。过程与方法才是永远的。 题目:项目管理-----理念、体系、流程、方法、实践(30学时) 1、“破冰”训练----项目管理热身与团队建设(1学时) (1)团队形成与创新活动 (2)成果展示与资源共享 2、新商业环境中的工业企业与工业企业管理(1学时) (1)挑战 (2)生存发展 (3)管理与体系结构

(4)目标体系与核心能力 3、工业企业中的项目与项目管理(2学时) (1)工业企业中的项目(定义/特征/类型/典型项目) (2)工业企业中的项目管理(定义/特点/领域/作用/组织/原则) 4、项目管理的理念与体系(6学时) (1)项目管理的理念(企业项目管理文化/企业管理项目化/企业多项目管理) (2)项目管理体系(项目平台基础、项目管理基本领域、关键因素、项目负责人、项目管理者、项目失败、三维结构、组织产品系统功能与结构关系、项目信息、项目沟通、项目团队、项目风险、项目采购、招投标、项目外包、良好的项目管理表现、基于项目推动的知识型企业经营管理、工业企业项目管理导入模式) 5、项目管理的流程与方法(14学时) (1)项目管理流程(项目管理过程、项目生命周期、项目管理阶段项目的可视化管理过程、流程范例、一般管理过程) (2)项目管理方法(概念阶段方法、计划阶段方法、执行与监控阶段方法、收尾与总结阶段方法、价值工程、工业工程、并行工程) (3)需要掌握的基本方法(项目描述/目标描述、小案例、WBS/OBS/RB、小案例、里程碑图/甘特图/CPM/PERT、小案例、CBS/资源负荷图/累计费用曲线:ABC法、进度与费用控制、EVM、质量控制、小案例、各类控制相关报告) 6、项目管理案例演练(6学时) 选择工业企业几个典型的项目(涉及产品开发、定单生产、技术改造、设备大修、基建工程等),供培训小组根据工作任务性质任选一例,按照现代项目管理的理念、体系、流程和方法进行综合演练。 7、撰写并提交培训报告(业余时间) 结合所学习的项目管理理念、体系、流程、方法及案例演练,就个人当前所

工业工程起源与发展

工业工程起源与发展 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简称IE)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它以现代工业化生产为背景,在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现代工业工程是以大规模工业生产及社会经济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制造工程学。管理科学和系统工程学等学科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交叉的工程学科。它是将人、设备、物料、信息和环境等生产系统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对工业等生产过程进行系统规划与设计、评价与创新,从而提高工业生产率和社会经济效益专门化的综合技术,且内容日益广泛。 在人类从事小农经济和手工业生产的时代里,人们是凭着自己的经验去管理生产。到20世纪初,工业开始进入“科学管理时代”,美国工程师泰勒(F.W.Taylor)发表的《科学管理的原理》一书是这一时代的代表作和工业工程的经典著作。从1910年前后开始,美国的吉尔布雷斯夫妇(Frank.&.L.Gilbreth)从事动作(方法)研究和工作流程研究,还设定了17种动作的基本因素(动素,Threbligs)。泰勒和吉尔布雷斯是最著名工业工程创始人。 1908年美国宾州大学首次开设了工业工程课程,后来又成立了工业工程系,1917年美国成立了工业工程师协会。此后有人主张把当时从事动作研究、时间研究等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各种研究工作,从管理职能中分离出来,由懂得工程技术的人员去进行,逐步形成了一批将工程技术和管理相结合的工业工程工程师。 二战期间和其后的一段时间内,工作研究(包括时间研究与方法研究)、质量控制、人事评价与选择、工厂布置、生产计划等都已正式成为工业工程的内容。随着制造业的发展,费希(J.Fish)开创了工程经济分析的研究领域;由于战争的需要,运筹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战后由于经济建设和工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使得工业工程与运筹学结合起来,并为工业工程提供了更为科学的方法基础,工业工程的技术内容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1948年,美国成立了工业工程师学会。五六十年代,美国许多大学先后成立了工业工程系,到1975年,已有150所大学开设了工业工程课程。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初期,工业部门开始对工业工程有所认识,并逐步推广,1991年召开第一次全国性学术会议。 工业工程在我国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80年代。日本能率协会专家三上展喜受日本政府委托,在我国北京、大连等地推广应用工业工程技术,他认为,中国许多企业不需要在硬件方面增加许多投资,只要在管理方式、人员素质和工业工程等方面着力改进,生产效率就可提高2~3倍,甚至5~10倍。国内应用工业工程技术比较典型的企业有:北京机床电器厂、一汽集团、鞍山钢铁公司等,都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当前我国发展工业工程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是人才培养,我国最早于1993年招收工业工程专业的本科生,目前已有70余所院校设有工业工程系或专业。1994年起开始招收硕士生,目前我国已有70多所院校开办了工业工程专业。

工业工程发展历史

任何一门科学能被人们所接受并成为人们改造自然和社会强有力的工具,必然存在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环境和动因。概略地说,工业工程发展的动因在于三个方面,即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求、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成果的支持作用和社会环境(或说经济形态),确切地说是商品经济所提供的社会发展环境。生产力的发展使生产与管理系统的规模越来越大和越来越多样化。这客观上要求必需存在着分析、设计、改善这些系统和管理的技术体系,因而本世纪初在生产力开始快速发展时,才产生工业工程。而科学技术成果如运筹学、统计学、系统工程、计算机工程及信息技术都为工业工程技术体系提供支持和手段。商品经济提供了企业竞争的社会环境,谁做得更好,谁就生存、成功,否则就会消亡。这样客观需要提供竞争的武器。因而无论是工业发达国家,还是像印度、泰国、马来西亚这样的发展中国家都不约而同地采用工业工程来提高企业竞争能力,且收效甚佳。也可说工业工程是商品经济的产物。根据上述分析就很容易理解工业工程发展的历史原因和过程。 工业工程作为一门正式的学科应从本世纪初算起,起源于美国。泰勒(Taylor)和吉尔布雷斯(Gibreth)等一批学者应视为IE的创始人。从那时起至现在工业工程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孕育期:产业革命促进了大批革新项目,制造业的规模和复杂性大幅度增加。零件互换性(E.Whitney)和劳动分工(A. Smith),是促使大量生产成为可能的两个重要的IE观念。在德国兴起的标准化同样也是促进大量生产和工业化的重要IE成就。1832年,英国的Charles W. Babbage发表了《机械制造业经济论》(On the Economy of Machinery Manufactures),提出了时间研究的重要概念。管理的意识随着氏族的形成就已经产生了。工程的概念直到土木、机械、电气、化学四大技术在18、19世纪先后发展起来之后,才开始萌发。早期的工程原理首先是在土木建筑方面发展起来的,当时叫做民用工程(Civil Engineering)。 第一阶段:从19世纪末至二次大战结束40年代中期可称为奠基期。这个时期由于福特生产线的产生,生产系统从小规模的作坊式企业走上了较大规模生产的工厂制。由于电动机的产生与广泛应用,人们的生产能力大大提高,商品经济发展到资本原始积累结束将要快速起步阶段。恰恰此时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客观上需求工厂效率提高,因而工业工程得以诞生和发展。1910年,Frank Gilbreth和Lillian Gilbreth从事动作研究(砌墙实验)和工业心理学研究;1913年,Henry Ford发明流水装配线;1914年,Harry Gantt从事作业进度规划研究和按技能高低与工时付酬的计件工资制的研究;1917年,F. W. Harris研究应用经济批量控制库存量的理论。 F.W.泰勒(1856-1915),被誉为工业工程之父。通过著名的“铁铲实验”、“搬运实验”和“切削实验”,总结了称为“科学管理”的一套思想,其内容涉及制造工艺过程、劳动组织、专业化分工、标准化、工作方法、作业测量、工资激励制度以及生产规划和控制等问题的改进,其科学性和系统性为IE开创了通向今天的道路。 从1895年起,泰勒先后发表了《计件工资制》、《工厂管理》和《科学管理原理》等论著,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管理思想,主要是以时间研究和动作研究为主的工作研究理论。在本世纪初工人运动风起云涌,科学管理既被管理者接受与采用,又被工人阶级视为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手段而反对。这样在当时形势下人们提议将“科学管理”更名为“工业工程”。从这时起工业工程作为一门纯技术型工程学科发展与壮大到今天。然而,科学管理并未由此而偏废。到本世纪30年代产生了行为科学,使科学管理与之相结合补充又发展到今天形成了众多的现代管理理论。因而现代管理科学理论体系与现代工业工程都起源于泰勒的科学管理,今天已形成了完全不同的两大学科体系,但又紧密相联,只不过功能不尽相同而已。 第二阶段:1911年美国Purdue大学机械工程系首先开设了工业工程选修课; 1918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建立了工业工程系;1920年美国成立了美国工业工程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Industrial Engineer ,ASIE;后又成立AIIE),工厂中出现专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