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化学A-2试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A-2

1分,共16分,答案添在题后表格内)

1、用Ag 电极电解AgNO 3溶液,在一定温度和外加压力下,用希托夫法测定AgNO 3水溶液通电一定时间后,阴极区Ag +量减少了0.605g ,阴极析出Ag 为1.15g ,则Ag +的迁移数为:

a 0.474

b 0.526

c 0.516

d 0.484

2、用Pt 电极电解CuSO 4溶液,通过的电流为20A ,经过15min 后,在阴极上析出铜为:

a 5.9克

b 2.95克

c 11.8克

d 8.2克

3、描述电极上通过的电量与已发生电极反应的物质的量之间关系的是 a 欧姆(Ohm )定律 b 法拉第(Faraday )定律 c 离子独立运动定律 d 能斯特(Nernst )定律

4、用同一电导池分别测定浓度为0.01mol.m -3和0.1 mol.m -3的不同电解质溶液,电阻分别为1000Ω及500Ω,则其摩尔电导之比 a 5:1 b 1:5 c 1:20 d 20:1

5、某反应速率常数k 为0.107min -1,则反应物浓度从1.0mol.L-1变到0.7 mol.L -1和浓度从0.01mol.L -1变到0.007mol.L -1所需时间的比值为 a 10 b 100 c 1 d 0.01

6、0.1mol/kg 的CaCl 2水溶液其平均活度系数γ±

=0.219,则离子平均活度α

±

a 4

10476.3-⨯ b 2

10964.6-⨯

c 2

10476.3-⨯ d 2

10386.1-⨯

7、某化学反应其反应物消耗43所需的时间是它消耗掉21

所需时间的

2倍,则反

应的级数为

a 零级

b 三级

c 二级

d 一级

8、已知25℃时NH 4Cl 、NaOH 、NaCl 的无限稀摩尔电导分别为:

12122210265.110487.210499.1-----⋅⋅Ω⨯⨯⨯mol m 、、。则NH 4OH 的无限稀时的摩尔电

导:

a 277.0121210---⋅Ω⨯mol m

b 251.5121210---⋅Ω⨯mol m

c 253.2121210---⋅Ω⨯mol m

d 721.21

21210---⋅Ω⨯mol m

9、.当表面活性剂加入到溶剂中产生的结果是:

a 表面张力降低、产生正吸附;

b 表面张力上升、产生负吸附;

c 表面张力降低、产生负吸附;

d 表面张力上升、产生正吸附;

10、在水平放置的玻璃毛细管中注入少许水(水润湿玻璃),在毛细管中水平水柱的两端呈凹液面,当在右端水凹面处加热,毛细管中的水向何端移动?( )

a 向右移动;

b 向左移动;

c 不动;

d 难以确定。

11、某反应的速度常数为4.62ⅹ10-2min -1,若其反应物的初始浓度为0.1mol.L -1,则反应的半衰期t 1/2为 a 216min b 30min c 15min d 1.08min

12、若某反应的活化能为80kJ ·mol -1, 则反应温度由20℃增加到30℃时, 其反应速度常数约为原来的 a 2倍 b 5倍 c 4倍 d 3倍

13、胶体粒子处于等电态时,电泳电渗的速率: a 必然为零 b 一定增加 c 一定减少 d 无法确定

14、已知某复合反应的反应历程为 A

B ;B + D k

2

→−Z 则 B 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率 d d B

c t 是:( )。

a k 1c A -k 2c D c B ;

b k 1

c A -k -1c B -k 2c D c B ;

c k1c A-k-1c B+k2c D c B;

d -k1c A+k-1c B+k2c D c B。

15、通过电动势的测定, 可以求难溶盐的活度积,今预求AgCl的活度积, 则应设计的电池为:

a Ag,AgCl∣HCl(aq)║Cl2(p),Pt

b Pt ,Cl

2

(p) ∣HCl(aq) ║AgNO3(aq) ∣Ag

c Ag∣AgNO

3

(aq)║HCl(aq) ∣AgCl, Ag

d Ag,AgCl∣HCl(aq)║AgNO3(aq) ∣Ag

16、醌氢琨[C

6H

4

O

2

·C

6

H

4

(OH)

2

]电极属于

a 第一类电极

b 第二类电极

c 离子选择电极

d 氧化—还原电极

1分,共10分;答案添在题后表格内)

1. 在一密闭的容器中有大小不同的两个水珠,长期放置之后,发现小水珠消失,大水珠变大。

2. 部分浸入液体的两竖直平行板相互靠近,若两板都不被液体润湿(即0 >90度),则它们之间的力是引力。

3. 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一定大于零。

4.反应2O3→3O2其速度方程式为

1

2

2

3

3

-

=

-

O

o

O c

kc

dt

dc

,或者

1

2

'

2

3

2

-

=

o

o

O c

c

k

dt

dc

速度常数k和k‘的关系 2k=3k‘。

5. 反应A→B,当实验测的反应物A的浓度c

A

与时间t成线性关系时,则该反应为零级反应。

6.在基元反应中反应级数与反应分子数总是一致的.

7. 反应 A ─ ∣D B

−→−

−→−2

1 ,且知反应1的活化能E 1大于反应2的活化能E 2,降低温度对产物B 有利。

8. 溶胶的基本特征之一是 热力学上和动力学上皆稳定的系统。 9. 丁铎尔(Tyndall)现象是光射到离子上发生散射现象的结果。

10. 对于表面分别为凹面、平面和凸面时的液体,其平衡蒸气可分别表示为P 凹、P 平、P 凸,则它们有小到大的顺序为P 凸>P 平>P 凹。

分)

镉-甘汞电池反应式为 Cd+ Hg 2Cl 2(s) === Cd 2++2Cl -+2Hg ,如果各物质均处在标准状态下,其原电池电动势与温度的关系式为:

E / V = 0.67-1.02×10-4(T /K -298) -2.4×10-6(T /K -298)2 (1)将反应设计成原电池;

(2)计算上述电池反应在40℃时的∆r G m θ,K θ ,∆r H m θ

和∆r S m θ各为多少? 分)

某电导池内置0.1 mol.dm -3的KCl 溶液,在25℃时电阻为90Ω。25℃时在该电导池内充入电导率为0.532 S.m -1

的溶液时,其电阻是多少? (已知25℃时0.1 mol.dm -3 KCl 溶液的电导率为1.2886 S.m -1。)

某一级反应 A →产物

初始速率(—dc A /dt )为1×10-3 mol •dm -3•min -1,1小时后速率为 0.25×10-3 mol •dm -3•min -1,求k ,t ½和c A ,0(初始速率)。

292.15K 时,丁酸水溶液的表面张力可以表示为:

γ=γ0-aln(1+bc),式中γ0为纯水的表面张力,a 和b 皆为常数,c 为溶液

的浓度。(提示:dc dr

=-bc ab 1)

(1)试求该溶液中丁酸的表面吸附量Г和浓度C 的关系;

(2)已知a=13.1*10-3N ·m -1,b=19.62*10-3m 3·mol -1,试计算C=2000mol ·m -3时的丁酸表面吸附量Г为若干?

已知气相反应2A(g)→2B(g)+D(g)的t 1/2与反应物初始压力成反比,且数据如下,试计算:

(1) k P.A (900K)P.A (2)反应的活化能:

(3)1000K 时,将A 放入抽空的容器中,P A 。0=53.3Kpa ,计算达P 总=64.0Kpa 所需时间。

物理化学A-2试题A 答案及评分标准 制作人:崔广华;审核:张秀玲 考试日期:

三、计算题(16分) 解:

(1)Cd ⎢Cd 2+(a =1) ⎢⎢ Cl -(a =1) ⎢Hg 2Cl 2(s)⎢Hg(l) (4分)

(2)E (313 K )=[0.67-1.02×10-4(313-298)-2.4×10-4(313-298)2]V =0.6679V (2分)

∆r G =(-2×96485×0.6679)J ·mol -1=-128.885 kJ ·mol -1 (2分) p T E ⎪

⎭⎫ ⎝⎛∂∂=[—1.02×10-4-2×2.4×10-6(313-298)]V ·K -1

=-1.74×10-4 V ·K -1 (2分)

∆r S =[2×96485×(-1.74×10-4)] J ·K -1·mol -1=-33.58 J ·K -1·mol -1 (2分)

∆r H =∆r G (313 K )+T ∆r S (313 K) =[-128885+313×(-33.58)]J ·mol -1 =-139.4 kJ ·mol -1 (2分) K θ

=3.2×10-21 (2分)

四、计算题(10分)

解:根据G =1R =κA l ,得 κR=l

A (5分)

R 2=κκ121R =12886

0532..×90Ω=218Ω (5分)

五.计算题(12分) 解:对此一级反应

初速度 0,0,A A c κγ=(1分)

1小时的速度A A c κγ=(1分)

两者相比,得

A

A A A C c 0

,0,=γγ(2分)

代入一级反应积分式得

A

A A A t c c t γγκ0

,0,ln

1ln 1==(2分)

将已知数值t=60min ,r A ,0=1×10-3mol ·l -1·min -1,r A =0.25×10-3mol ·l -1·min -1代入,于是

1

33min

02310.0604ln 1025.0101ln 601---==⨯⨯=κ(2分) m in

01.3002310.069315.02ln 21===κt (2分) 1

3

0,0,04329.002310.0101--⋅=⨯==l mol c A A κγ(2分)

六、计算题(16分)

解:(1)Γ=-RT C dc dr

∴dc dr

=-bc ab +1

Γ=(-RT C )(-bc ab +1)

∴Γ=)1(bc RT c

b a +⋅⋅ (10分)

(2) 由已知条件:

Γ=)200*10*62.191(*15.298*3145.8200

*10*62.19*10*1.13333---+mol •m -2

=4.211*10-6 mol •m -2 (6分)

七、计算题 20分

解:∵ t 1/2与反应物初始压力成反比,则反应为二级反应。

t k P P A p A A ⋅=-⋅0

1

1或:t=00⋅⋅⋅⋅⋅-A A A P A A P P k P P

(1)

1

12.39*15201

)900(--⋅⋅=

S Kpa K k A P

=1.678*10-5 Kpa •S -1 (4分)

0.48*2121

)1000(=

⋅K k A P Kpa •S -1

=9.827*10-5 Kpa •S -1 (4分)

(2) lnk 2/k 1=1212)

(T T R T T Ea ⋅⋅-

Ea=1

21

221/ln T T k k T T R -⋅⋅⋅

=900100010*678.110*872.9ln

*1000*900*3145.85

5

--- J •mol -1

=132265 J •mol -1=132.265 kJ •mol -1 (8分)

(3) 2A(g) → 2B(g) + D(g) t=0 P AO 0 0

t=t P A P AO - P A 21

(P AO - P A )

P 总= P AO +( P A 0- P A )+ 21

(P AO - P A )

= 23P AO –21P A

∴ P A =3 P AO –21

P 总

=(3*53.3-2*64.0)Kpa =31.9 Kpa

由式:t=AO A PA A

AO P P k P P ⋅⋅- =S 3.53*9.31*10*827.99

.313.535

--

=128S (4分)

大学-物理化学A-2试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A-2 1分,共16分,答案添在题后表格内) 1、用Ag 电极电解AgNO 3溶液,在一定温度和外加压力下,用希托夫法测定AgNO 3水溶液通电一定时间后,阴极区Ag +量减少了0.605g ,阴极析出Ag 为1.15g ,则Ag +的迁移数为: a 0.474 b 0.526 c 0.516 d 0.484 2、用Pt 电极电解CuSO 4溶液,通过的电流为20A ,经过15min 后,在阴极上析出铜为: a 5.9克 b 2.95克 c 11.8克 d 8.2克 3、描述电极上通过的电量与已发生电极反应的物质的量之间关系的是 a 欧姆(Ohm )定律 b 法拉第(Faraday )定律 c 离子独立运动定律 d 能斯特(Nernst )定律 4、用同一电导池分别测定浓度为0.01mol.m -3和0.1 mol.m -3的不同电解质溶液,电阻分别为1000Ω及500Ω,则其摩尔电导之比 a 5:1 b 1:5 c 1:20 d 20:1 5、某反应速率常数k 为0.107min -1,则反应物浓度从1.0mol.L-1变到0.7 mol.L -1和浓度从0.01mol.L -1变到0.007mol.L -1所需时间的比值为 a 10 b 100 c 1 d 0.01 6、0.1mol/kg 的CaCl 2水溶液其平均活度系数γ± =0.219,则离子平均活度α ± 为 a 4 10476.3-⨯ b 2 10964.6-⨯ c 2 10476.3-⨯ d 2 10386.1-⨯ 7、某化学反应其反应物消耗43所需的时间是它消耗掉21 所需时间的 2倍,则反

吉林大学物理化学题及答案(二)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2002~2003学年第2学期期末考试 物理化学试题 2003年7月3日 说明:1、全部答案写在答题纸上,标明题号,不抄题。 2、考试时间为2.5小时。 3、考试结束时,请将试题、答题纸、草纸上交。 注意: 答题时要列出详细运算步骤并计算出中间运算数值和最终计算结果. (玻兹曼常数k B=1.3806×10-23 J.K-1; 普朗克常数h = 6.6262×10-34 J.s; =6.023×1023; F=96500; 摩尔质量: O 16.00; Kr 83.80; He 4.0026) N A 一、计算题( 共10题100分) (1). 10 分(1636) 已知N2分子的转动惯量I= 13.9×10-47kg?m2,求1mol N2分子在25℃时各转动热力学函数G m(r),F m(r),H m(r),U m(r),S m(r)。 (2). 10 分(1570) 有1 mol Kr,温度为300 K、体积为V,有1 mol He具有同样的体积V,如要使这两种气体具有相同的熵值(忽略电子运动的贡献),则He的温度应多高?并用熵的统计意义解释此结果。 (M r(Kr) = 83.8, M r(He) = 4.0026) (3). 10 分(5447) 含有相同物质量的A, B溶液,等体积相混合,发生反应A+B=C, 在反应1 h后, A的75%已反应掉, 当反应时间为2 h时, 在下列情况下, A有多少未反应? [1] 当该反应对A为一级, 对B为零级 [2] 当对A, B均为一级 [3] 当A, B均为零级 (4). 10 分(5416) 碳的放射性同位素14C,在自然界树木中的分布基本保持为总碳量的1.10×10-13%。某考古队在一山洞中,发现一些古代木头燃烧的灰烬, 经分析14C的含量为总碳量的9.57×10-14%, 已知14C的半衰期为5700 a (年), 试计算这灰距今约有多少年? (5). 10 分(5371) 300 K 时,研究反应A2+ 2B =2C + 2D 有下列实验事实: [1] 当按化学计量比进料时,测得下列数据 t / s 0 90 217 [B] /mol·dm-30.02 0.010 0.0050 [2] 当二次实验中[B]0相同,[A]0增加一倍时,反应速率增大至 1.4 倍,假设反应速率方程为r = k[A2]x[B]y,请求x,y,并求算反应速率常数。 (6). 10 分(6127) 由实验得知下述单分子气相重排反应A= B , 在393.2 K时,k1= 1.806×10-4 s-1;在413.2 K时,k2= 9.14×10-4 s-1。请计算该反应的活化能E a,393.2 K 时的活化焓?≠H m$和活化熵?≠S m$,该反应是几级反应?已知:玻耳兹曼常数k B= 1.3806×10-23 J·K-1 ,普朗克常数h = 6.6262×10-34 J·s 。 (7). 10 分(3854) 291K 时,已知KCl 和NaCl 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分别为 Λm∞(KCl) = 129.65×10-4 S·m2·mol-1, Λm∞(NaCl) = 108.60×10-4 S·m2·mol-1,K+和Na+

a四川大学级物理化学(I)-2期末考试题(B卷)打印中级

四川大学期末考试试题 (2003—2004学年第2学期) 课程号:20307030 课程名称:物理化学(I)-2 任课教师:何玉萼、童冬梅成绩: 本题2页,本页为第B-1页 教务处试题编号:

本题2页,本页为第B-2页教务处试题编号:

2001级物理化学(下期)期末考试试题B 卷 答案 一、(12分每题2分)选择题 1.D 2.A 3.D 4.C 5.C 6.A 二、(20分)填空题 1. 1:1 2. H + (a ±,2)=H + (a ±,1) 3. 55.89kJ 2mol -1 4. 3.73 5. 0.88 0.545 6. > > > = 7. +-x+-m 33[(AgC l)nAg (n-x)N O ]xN O ??? Na 3PO 4>K 2SO 4>NaCl 三、(16分) 解:1. 130626 8.314254.6k J m o l a E -=?=? 101 210 S A -=? 4分 10 31 30626210exp() 1.010S 1000 k - - =?-=? 4分 13 2 0.6930.693 693S 1.010 t k -= ==? 2. 3 1 r ,254.68.314100010 246.2kJ mol m a H E RT θ --≠?=-=-??=? 2分 r ,exp( )m B S k T A e h R θ ≠ ?=?? r ,ln m B Ah S R k Te θ ≠?= 6分 1034 1 1 23 210 6.626108.314ln 66.09J K mol 1.3810 1000 2.72 ----???=?=-????? 四、(16分) 解:1. 2 22-1 24 2.610 (Na SO ) 2.610S m mol 1 m k C -∞ -?Λ= = =??? 42-+ 2 322-1 24(SO )(Na SO )2(Na ) 2.6102510 1.6010S m mol m m m λλλ∞ ∞ ∞ - - -=-=?-??=??? 8分 4 2+2- 3 2 2 2 -1 4(C a S O )(C a )(S O ) 2 6101.6102.80 10 S m m o l m m m λλλ∞∞ ∞ ---=+=??+?=? ?? 2. 424C a S O N a S O k k k =-浓溶液2 2 2 - 7.0102.6 104.4 10S m ---=?- ?= ?? 42 C a S O -3 3 -1 2 44.410 1.57m o l m 1.57 10m o l k g (C a S O ) 2.8 10 S m k C --∞-?= = =?≈ ??Λ? 6分 2 2 3 6 1.01.5710 2.465101S C K C θ θγ--±?????? ===? ? ???? ? (C θ=1mol 2dm -3) 因溶液可视为无限稀,γ ± 取值为1 2分

浙江理工大学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试题之一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将唯一的答案填进括号内) 1. 下列公式中只适用于理想气体的是1. B A. ΔU=Q V B. W=nRTln(p 2/p 1) C. ΔU=dT C m ,V T T 21? D. ΔH=ΔU+p ΔV 2. ΔH 是体系的什么 2. C A. 反应热 B. 吸收的热量 C. 焓的变化 D. 生成热 3. 2000K 时反应CO(g)+1/2O 2(g)=CO 2(g)的K p 为 6.443,则在同温度下反应为2CO 2(g)=2CO(g)+O 2(g)的K p 应为3. C A. 1/6.443 B. (6.443)1/2 C. (1/6.443)2 D. 1/(6.443)1/2 4. 固态的NH 4HS 放入一抽空的容器中,并达到化学平衡,其组分数、独立组分数、相数及自由度分别是 4. C A. 1,1,1,2 B. 1,1,3,0 C. 3,1,2,1 D. 3,2,2,2 5. 下列各量称做化学势的是 5.D A. i j n ,V ,S i )n (≠?μ ? B. i j n ,V ,T i )n p ( ≠?? C. i j n ,p ,T i )n ( ≠?μ ? D. i j n ,V ,S i )n U ( ≠?? 6. A 和B 能形成理想溶液。已知在100℃时纯液体A 的饱和蒸汽压为133.3kPa, 纯液体B 的饱和蒸汽压为66.7 kPa, 当A 和B 的二元溶液中A 的摩尔分数为0.5时,与溶液平衡的蒸气中A 的摩尔分数是6.C A. 1 B. 0.75 C. 0.667 D. 0.5 7. 理想气体的真空自由膨胀,哪个函数不变? A. ΔS=0 B. V=0 C. ΔG=0 D. ΔH=0 7. D 8. A 、B 两组分的气液平衡T-x 图上,有一最低恒沸点,恒沸物组成为x A =0.7。现有一组成为x A =0.5的AB 液体混合物,将其精馏可得到 A. 纯A 和恒沸混合物 B. 纯B 和恒沸混合物 C. 只得恒沸混合物 D. 得纯A 和纯B 8. B

物理化学 试题及答案

2物理化学(上册,06级)(A)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2分,共计30分。在每 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1.乙苯直接脱氢反应的Δr O G=83.2 kJ·mol-1,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m A.在标准状态下反应能自发进行 B.在标准状态下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C.反应能自发进行 D.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2.封闭体系进行不可逆循环,其热温商之和() A. 大于零 B. 小于零 C. 等于零 D.其符号根据具体循环而定 3. 实际气体在节流膨胀过程中焓变:() A.ΔH> 0 B.ΔH< 0 C.ΔH = 0 D.不能确定 4.下列关于“过程”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非自发过程是不可能实现的 B.过程总是朝体系Gibbs自由能降低的方向进行 C. 任何实际发生的过程,体系与环境的总熵一定增加 D.自发过程中体系一定对外做功 5. 运用?H=Q p,除了封闭体系等压过程外还需加上() A. 不做功 B. 做体积功 C. 不做非体积功 D.做非体积功 6.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理想气体绝热过程是等熵过程 第1页

B. 理想气体绝热可逆过程是等熵过程 C .理想气体绝热恒容过程是等熵过程 D. 理想气体绝热等外压过程是等熵过程 7. 将固体KHCO 3放入真空容器中,使其发生分解反应: 2 KHCO 3(s) = K 2CO 3(s) + H 2O(g) + CO 2(g) 则200℃下,平衡体系的自由度为:( ) A. 1 B. 0 C. 2 D. 3 8. 在一定条件下,与物质的量无关的一组物理量是( ) A. p, V , T B. U , H m , G C. ?U , ?H , C p D. ?H m , T , p 9. 在下列各量中,属于偏摩尔量的是( ) A .) (,,B C n p T B C n G ≠? ??? ???? B. )(,,B C n p S B C n H ≠? ??? ???? C. )(,,B C n p V C T G ≠? ?? ???? D. ) (,,B C n V T C T A ≠? ?? ???? 10. 过冷水的化学势与冰的化学势相比较,过冷水的化学势( ) A. 相同 B. 无法比较 C .高 D. 低 11. 两种液体混合形成理想混合物。测混合过程的( ) A .?U =0, ?H >0, ?S =0, ?G <0 B. ?U =0, ?H =0, ?S <0, ?G <0 C. ?U =0, ?H =0, ?S >0, ?G <0 D. ?U >0, ?H >0, ?S >0, ?G <0 12. 对下面的相图说法正确的是( ) A. 典型的理想液相混合物相图,M, N, P 点的自由度分别为 2, 1, 1 B. 典型的部分互溶双液系相图,M, N, P 点的自由度分别为 3, 1, 2 C. 典型的固相完全不互溶的固液平衡相图,M, N, P 点的 自由度分别为2, 0, 1 D. 典型的固相部分互溶的固液平衡相图,M, N, P 点的自由度分别为 2, 0, 1 13. 对于理想气体反应,其值只与温度T 有关,而与压力p 无关的常数是( ) A. O K , K p B . K p , K x C . O K , K x D. K x , K n 第2页

2007-2008学年第1学期化学系化学专业《物理化学(2)》期末考试试卷(A)及答案评分标准

考生承诺:我知道并遵守学院有关考试的规章制度,且承担因考试违纪、作弊引起的一切后果 ―――――――――――――――――――――――――― ○ ――――――――――――――――――――――――――――― ○ ――――――――――――――――――――――――――――――――― ○ ――――――――――――――――――――――――――――――――――― 2007-2008学年第1学期化学系化学专业《物理化学(2)》期末考试试卷(A ) 一、填空题(共10分,每空1分) 1.298K 时,当H 2SO 4溶液的浓度从0.01 mol·kg -1增加到0.1 mol·kg -1时,其电导率κ将 ,摩尔电导率Λm _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2.固体能被液体润湿时,则 。 3.某化合物与水相作用时,该化合物初浓度为1 mol ?dm -3 ,1 h 后其浓度为0.8 mol ?dm -3 ,2 h 后其浓度为0.6 mol ?dm -3 ,则此反应的反应级数为 ,此反应的反应速率系(常)数k = 。 4.电导率κ的物理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298 K 时,已知φθ (Fe 3+ ,Fe 2+ )=0.77 V, φθ (Sn 4+ ,Sn 2+ )=0.15 V,当这两个电极组成自发电池时, E ? 为 V 。 6.在KI 溶液中加入稍过量AgNO 3溶液,得到溶胶的胶团结构可表示为: 。 7.丁达尔现象是光的 所引起的,其强度I 与入射光波长λ 。 二、单项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选项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将其填入括号内) 1.下列溶液中,摩尔电导率最大的是 ( ) (A) 0.001 mol·kg -1 KCl (B) 0.001 mol·kg -1 KOH (C) 0.001 mol·kg -1 HCl (D) 1.0 mol·kg -1 KCl 2.某一反应在有限时间内可反应完全,所需时间为c 0/k ,该反应级数为:( ) (A) 零级 (B) 一级 (C) 二级 (D) 三级 3.一个化学体系吸收了光子之后,将引起下列哪种过程:( ) (A) 引起化学反应 (B) 产生荧光 (C) 发生无辐射跃迁 (D) 过程不能确定 4.在低于室温的温度下,在固体表面上的气体吸附一般是什么形式:( ) (A) 形成表面化合物 (B) 化学吸附 (C) 液化 (D) 物理吸附 5.电极AgNO 3(m 1)|Ag(s)与ZnCl 2(m 2)|Zn(s)组成电池时,可作为盐桥的是: ( ) (A) KCl (B) NaNO 3 (C) KNO 3 (D) NH 4Cl 6.下图描述了原电池和电解池中电极的极化规律, 其中表示原电池阳极的是:( ) (A) 曲线1 (B) 曲线2 (C) 曲线3 (D) 曲线4 7.雾属于分散体系,其分散相是:( ) (A)液体 (B)气体 (C) 固体 (D) 气体或固体 8.Tafel 公式 η =a+blg j 的适用范围是 : ( ) (A) 仅限于氢超电势 (B) 仅限于j ? 0, 电极电势稍有偏差的情况 (C) 仅限于阴极超电势, 可以是析出氢, 也可以是其他 (D) 可以是阴极超电势, 也可以是阳极超电势 9.电解金属盐的水溶液时, 在阴极上 : ( ) (A) 还原电势愈正的粒子愈容易析出 (B) 还原电势与其超电势之代数和愈正的粒子愈容易析出 (C) 还原电势愈负的粒子愈容易析出 (D) 还原电势与其超电势之和愈负的粒子愈容易析出 10.有相同初始浓度的反应物在相同的温度下,经一级反应时,半衰期为t 1/2 ;若经二级反应,其半衰期为t 1/2',那么:( ) (A) t 1/2 = t 1/2' (B) t 1/2 > t 1/2' (C) t 1/2 < t 1/2' (D) 两者大小无法确定

物理化学试卷及答案2套

物理化学试题A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 在pθ, K下过冷水结成同温度下的冰,则该过程中:() (A) ΔS=0 ΔG=0 (B) ΔS>0 ΔG<0 (C) ΔS <0 ΔG<0 (D) ΔS>0 ΔG >0 2.在α、β两相中都含有A和B两种物质,当达到相平衡时,下列三种情况,正确的是:() (A); (B) ;

(C); (D)以上答案均不正确。 3.下列的过程可应用公式ΔH=Q进行计算的是:( ) (A) 不做非体积功,终态压力相同但中间压力有变化的过程 (B) 不做非体积功,一直保持体积不变的过程 (C) K,pθ下液态水结成冰的过程 (D) 恒容下加热实际气体 和 O 2在绝热钢瓶中化学反应生成CO 2 的过程:( ) (A) ΔH = 0 (B) ΔU = 0 (C) ΔS = 0 (D) ΔG = 0 5.在恒温恒压不做非体积功的情况下,下列哪一个过程肯定可以自发进行:() (A) ΔH>0,且ΔS>0 (B) ΔH>0,且ΔS<0 (C) ΔH<0,且ΔS>0 (D) ΔH<0,且ΔS<0 6.公式 d G = V d p -S d T可适用下述哪一过程:( ) (A) 298K、101325Pa 下的水蒸发过程 (B) 理想气体真空膨胀

(C) 电解水制取氢 (D) N 2(g) + 3H 2 (g)=2NH 3 (g) 未达平衡 7.同一温度压力下,一定量某纯物质的熵值:() (A) S(气)>S(液)>S(固); (B) S(气)<S(液)<S(固); (C) S(气)=S(液)=S(固); (D)以上答案均不正确 8.已知2NO(g)+O 2(g)=2NO 2 (g)为放热反应,反应达平衡后,欲使平衡向右移动以 获得更多NO 2 ,应采取的措施是:() (A) 降温和减压 (B) 降温和增压 (C) 升温和减压 (D) 升温和增压 9. 对于二组分系统能平衡共存的最多相数为: ( ) (A) 1 (B)2 (C)3 (D)4 10.下述分子熵最大是:(), (A)CH4 (B)C2H6 (C)C3H8 (D)C10H22 二、问答(30分) 1. (5分)冰在0℃转变为水,dS>0,但在0℃ P=Pθ时,冰与水处于平衡状态,而dS=0是平衡条件,对吗 2. (5分)在绝热过程中,∵Q=0∴dS=0,对吗 3. (10分)试问下列过程哪些状态函数的改变值等于零

物理化学A(2)易错题(2)剖析

物理化学A(2)易错题(2) 声明:试题依据朱文涛教授往年考研试题与课程考试题整理。 本资料仅供学习研究参考之用,严禁转载,禁止以任何形式在网络上传播! 注:文中某物质A 的浓度A c 用符号[A]表示。 一、填空题 1. 在25°C 时,在下列性质中:r m G ?、T μ、活度a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κ,( )的值可以直接从手册查出。 【答】r m G ?、κ(给定浓度时) 2. 某温度时m 2(H O)∞Λ=4.59 × 10-2 S·m 2·mol -1,此温度下水中[H ][OH ]+-==7.8 × 10-8 mol·dm -3,则水的电导率为( )。 【答】m m c c κ∞=Λ=Λ=3.58 × 10-6 S·m -1 3. 设某可逆电池的阳极Cl - | AgCl | Ag 的电极电势为?,在表达式m G zF ??=-中,m G ?代表( )反应的摩尔Gibbs 函数变。 【答】阳极反应是氧化反应,但是电极电势对应的是还原反应,故反应式为:AgCl + e - → Ag + Cl - 4. 乳化液可以分为( )和( )两种类型,一种乳化液属于哪种类型主要取决于( )。 【答】水包油型(O/W );油包水型(W/O );形成乳化液时所添加的乳化剂的性质 【注】参见教材P180原文 5. 平行反应12B A 2C k k ??→??→的速率方程为12d[A]()[A]d k k t -=+,122k k =,且两个反应有相同的指前因子。当[B]4=mol·m -3时,[C]=( )mol·m -3,为了提高C 的比例,应该( )反应温度。 【答】由速率方程,两反应均为一级,则 1122d[B][A][B]1d [C]16d[C][C]24 [A]2d k k t k k t ?=???==?=??=??mol·m -3, 又exp E k A RT ??=- ??? ,由于1212,k k A A <=,则12E E >。为了提高C 的比例,即使第2个反应进行得更快,由于第2个反应所需的能量低于第1个反应,则降温后可以抑制第1个反应的进行,从而提高C 的比例。(最后一空也可从211[C],ln k k k T ∝∝出发进行严格推导)

大学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 试卷一 一、选择题( 共15题30分) 1. 下列诸过程可应用公式dU = (Cp- nR)dT进行计算的是:( C ) (A) 实际气体等压可逆冷却 (B) 恒容搅拌某液体以升高温度 (C) 理想气体绝热可逆膨胀 (D) 量热弹中的燃烧过程 2. 理想气体经可逆与不可逆两种绝热过程:( B ) (A) 可以从同一始态出发达到同一终态因为绝热可逆ΔS = 0 (B) 从同一始态出发,不可能达到同一终态绝热不可逆S > 0 (C) 不能断定(A)、(B) 中哪一种正确所以状态函数S 不同 (D) 可以达到同一终态,视绝热膨胀还是绝热压缩而定故终态不能相同 3. 理想气体等温过程的ΔF。( C ) (A)>ΔG (B) <ΔG (C) =ΔG (D) 不能确定

4. 下列函数中为强度性质的是:( C ) (A) S (B) (G/p)T (C) (U/V)T 容量性质除以容量性质为强度性质(D) CV 5. 273 K,10p下,液态水和固态水(即冰)的化学势分别为μ(l) 和μ(s),两者的关系为:( C ) (A) μ(l) >μ(s) (B) μ(l) = μ(s) (C) μ(l) < μ(s) (D) 不能确定 6. 在恒温抽空的玻璃罩中封入两杯液面相同的糖水(A) 和纯水(B)。经历若干

时间后,两杯液面的高度将是(μ(纯水)>μ(糖水中水) ,水从(B) 杯向(A) 杯转移) ( A ) (A) A 杯高于B 杯(B) A 杯等于B 杯 (C) A 杯低于B 杯(D) 视温度而定 7. 在通常情况下,对于二组分物系能平衡共存的最多相为:( D ) (A) 1 (B) 2 (C) 3 (D) 4 * Φ=C+2-f=2+2-0=4 8. 硫酸与水可形成H2SO4·H2O(s)、H2SO4·2H2O(s)、H2SO4·4H2O(s)三种水合物,问在101325 Pa 的压力下,能与硫酸水溶液及冰平衡共存的硫酸水合物最多可有多少种? ( C ) (A) 3 种(B) 2 种 (C) 1 种(D) 不可能有硫酸水合物与之平衡共存。 * S = 5 , R = 3 , R' = 0,C= 5 - 3 = 2 f*= 2 -Φ+ 1 = 0, 最大的Φ= 3 , 除去硫酸水溶液与冰还可有一种硫酸水含物与之共存。 9. 已知A 和B 可构成固溶体,在A 中,若加入B 可使A 的熔点提高,则B在此固溶体中的含量必_______ B 在液相中的含量。( A ) (A) 大于(B) 小于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2)

期期末试卷 课程名称: 物理化学A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考试方式: 闭卷 (开卷/闭卷) (卷面总分100分,占总成绩的 60 %)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题分 30 20 10 15 25 核分人 得分 复查人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在绝热箱中放置一隔板,左右两部分分别通入温度不同,压力不同的同种气体,抽去隔板,以气体为系统,则( ) A. Q=0,W<0,ΔU>0 B. Q<0,W=0,ΔU<0 C. Q=0,W=0,ΔU=0 D. Q<0,W>0,ΔU=0 2.1mol 水在373K ,101325Pa 下变成水蒸气,所做可逆功为W 1,在319K ,101325Pa 下变成水蒸气,所做可逆功为W 2,两者关系正确的是( ) A. W 1=W 2 B. W 1>W 2 C. W 10 B.ΔS=0 C.ΔS>0 D.ΔS<0 5.下列各式中,哪个是化学式( ) A.j n p T i n U ,,⎪⎪⎭⎫ ⎝⎛∂∂ B.j n V T i n A ,,⎪⎪⎭⎫ ⎝⎛∂∂ C.j n p T i n H ,,⎪⎪⎭⎫ ⎝⎛∂∂ D.j n V T i n G ,,⎪⎪⎭⎫ ⎝⎛∂∂ 6.对1mol 理想气体,T V S ⎪⎭⎫ ⎝⎛∂∂为( ) A.R/V B.0 C.R D.-R/p 7.在定温定压下,二组分混合形成理想溶液,下列哪个函数的变化值正确( ) A.ΔS=0 B.ΔH=0 C.ΔG=0 D.ΔA=0 8.在2000K 时,反应CO (g )+1/2O 2(g )=CO 2(g )的K p =6.443Pa -0.5 ,则在相同温度下,反应2CO 2(g )= 2CO (g )+O 2(g )的K p 值为( ) A.6.443-1Pa B.6.4432Pa -1 C.2×6.443Pa -0.5 D.6.443-2 Pa 9.在101325Pa 下,CaCO 3的分解温度为1170K ,该分解反应的压力平衡常数K p 为( ) A.小于1的纯数 B.101325Pa C.1 D.不能确定 10.100℃,105Pa 的水蒸气变成100℃,5×104 Pa 的水蒸气,该过程的ΔG 与ΔA 的关系是( ) A.ΔG=ΔA=0 B.ΔG=ΔA<0 C.ΔG<ΔA D.ΔG>ΔA. 11.某理想气体,其温度由298K 升高到348K ,经(1)绝热过程,(2)等压过程,则两过程的( ) A.ΔH 1>ΔH 2,W 1W 2 C.ΔH 1=ΔH 2,W 1W 2 12.渗透压法经常用来测定高分子的分子量,下面哪一个因素不影响渗透压数值的大小( ) A.溶液中溶质的含量 B.溶质的分子量 C.溶剂的分子量 D.测量时的温度 13.二元合金处于最低共熔温度时,系统的自由度为( ) A.1 B.0 C.2 D.3 14.在抽空的密闭容器中加热NH 4Cl (s ),有一部分分解成NH 3(g )和HCl (g ),当系统平衡时,其组分数和自由度是( ) A.K=1,f=1 B.K=2,f=2 C.K=3,f=3 D.K=2,f=1 15.具有最高恒沸物C 的A 和B 二组分系统,下列哪种蒸馏结果能得到纯A ( ) A.含B 量大于C 的精馏物 B.含B 量大于C 的残留液 C.含B 量小于C 的精馏物 D.含B 量小于C 的残留液 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评卷人 准考证号和姓名必 须由考生本人填写 △△△△△△△ △△△△△△△ 该考场是 课混 考场。 混编考场代号: 考 座准 考 证 号 姓 名 ○ ○ ○ ○ ○ (装 订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 ○ ○ ○ ○ ○ ○ △△△△△△△ △△△△△△△ 准考证号、 姓名、 学 院和专业必须由考生 本人填写 △△△△△△△ △ △△△△△△ 场 代 号: △△△△△△△ △△△△△△△ 座位序号由考生本人填写 位 序 号 △△△△△△△ △△△△△△△ 姓 名 学 号 ○ ○ ○ ○ ○ (装 订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 ○ ○ ○ ○ ○ ○ 学院 专业

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试题之一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将唯一的答案填进括号内) 1。下列公式中只适用于理想气体的是1. B A。ΔU=Q V B. W=nRTln(p2/p1)(用到了pv=nRT) C。ΔU= D. ΔH=ΔU+pΔV 2。ΔH是体系的什么 2. C A。反应热 B。吸收的热量C。焓的变化 D。生成热 3.2000K时反应CO(g)+1/2O2(g)=CO2(g)的K p为6.443,则在同温度下反应为2CO2(g)=2CO(g)+O2(g)的K p应为3。C A. 1/6。443 B。 (6.443)1/2 C. (1/6.443)2 D. 1/(6.443)1/2 4。固态的NH4HS放入一抽空的容器中,并达到化学平衡,其组分数、独立组分数、相数及自由度分别是 A。1,1,1,2 B. 1,1,3,0 C. 3,1,2,1D。3,2,2,2 5。下列各量称做化学势的是 A。B。 C. D。 6. A和B能形成理想溶液。已知在100℃时纯液体A的饱和蒸汽压为133.3kPa, 纯液体B的饱和蒸汽压为66.7 kPa,当A和B的二元溶液中A的摩尔分数为0.5时,与溶液平衡的蒸气中A的摩尔分数是 A。1 B. 0.75 C。0.667 D. 0.5 7。理想气体的真空自由膨胀,哪个函数不变? A.ΔS=0 B. V=0 C。ΔG=0 D.ΔH=07。D ( ) 8. A、B两组分的气液平衡T—x图上,有一最低恒沸点,恒沸物组成为x A=0。7。现有一组成为x A=0.5的AB液体混合物,将其精馏可得到 A. 纯A和恒沸混合物B。纯B和恒沸混合物 C. 只得恒沸混合物 D. 得纯A和纯B8. B

(完整版)广州大学《物理化学》考试试题A卷参考答案-09级食品专业

广州大学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考试卷 课程物理化学考试形式(闭卷,考试) 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系专业食品 班级091 学号姓名 、判断题(每小题1分,10题共10分) 判断下面说法是对或错,并将对(用〜号)或错(用x号)的答案,填入下表中: 1.在两个封闭的容器中,装有同一种理想气体,压力、体积相同,那么温度也相同。 2.因Q P=H, Q V= N,所以Q P与Q V都是状态函数。 3.当系统向环境传热(Q < 0)时,系统的热力学能一定减少。 4.自然界发生的过程一定是不可逆过程。 5.自发过程的方向就是系统混乱度增加的方向。 6.在等温、等压下,吉布斯函数变化大于零的化学变化都不能进行。 7.系统达到平衡时,偏摩尔量为一个确定的值。 8.在等温、等压、W = 0的条件下,系统总是向着吉布斯函数减小的方向进行。若某化学反应在给定条件 下?r G m < 0,则反应物将完全变成产物,反应将进行到底。 9.单分子反应一定是基元反应。 10.零级反应的反应速率不随反应物浓度变化而变化。 1.如图所示,理想气体由状态1变化到状态2,则该过程的: (A)T2 < T1, W < 0, Q < 0 ¥ (B)T2 >T1 , W < 0, Q > 0 (C)T2 0, Q < 0 : 2 (D)T2 > T I, W > 0, Q > 0

2.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经如图所示的循环过程,A-B为等温过程,B-C等压过程,C-A为绝热 过程,那么曲边梯形ACca的面积表示的功等于:十 P\,卜 (A)B - C的内能变化 (B)A - B的内能变化 (C)C - A的内能变化| [ 丫 (D)C - B的内能变化"( 方 3.已知反应B-A, B - C的等压反应热分别为?H i与?H2,那么A - C的?H3与它们的关系是: (A)?H3 = ?H l+?H2 (B) ?H3 = ?H I-?H2 (C)?H3 = ?H2-?H I(D) ?H3 = 2? H l-?H2 4.嫡是混乱度(热力学微观状态数或热力学几率)的量度,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同一种物质的S m g S m l S m S (B)同种物质温度越高嫡值越大 (C)分子内含原子数越多嫡值越大 (D)0K时任何纯物质的嫡值都等于零 5.下列各量中哪个是偏摩尔量: F S H i (A) (B)——(C) —(D) - n i T,V,nj i n i T,p,nj i V T, PQ i n i T,p,nj i 6.反应C(s)+ 2H2(g) = CH4(g)在1000K 时的r G m = 19.29 kJ mol-1。当总压为101kPa,气相组成 是:H270%、CH4 20%、N2 10%的条件下,上述反应: (A)正向进行(B)逆向进彳T (C)平衡(D)不一定 7.恒温下,在反应2NO2(g) = N 2O4(g)达到平衡后的体系中加入惰性气体,则: (A)平衡向右移动(B)平衡向左移动 (C)条件不充分,无法判断(D)平衡不移动 8.如图,对于形成简单低共熔混合物的二元相图,当物系点分别处于C、E、G点时,对应的平衡 共存的相数为: (A)C 点1, E 点1, G 点 1 (B)C 点2, E 点3, G 点 1 (C)C 点1, E点3, G 点 3 (D)C 点2, E 点3, G 点 3 9.基元反应体系aA + dD = gG的速率表达式中,不正确的是: (A) - d[A]/d t = k A[A] a[D] d (B) - d[D]/d t = k D[A] a[D] d (C) d[G]/d t = k G[G]g(D) d[G]/d t = k G[A] a[D]d 10.某一反应在有限时间内可反应完全,所需时间为C0/k,该反应级数为: (A)零级(B) 一级(C)二级(D)三级 11.某反应进行时,其反应物浓度与时间成线性关系,则此反应之半衰期与反应物最初浓度有何关系? (A)无关(B)成正比(C)成反比(D)平方成反比

最新a四川大学级物理化学(I)-2期末考试题(B卷)打印中级

a四川大学级物理化学(I)-2期末考试题(B卷)打印中级

四川大学期末考试试题 〔2022—2022学年第2学期〕 课程号:20307030 课程名称:物理化学〔I〕-2 任课教师:何玉萼、童冬梅成绩: 适用专业年级:2001 化学、应化、材化学生人数: 185 印题份数:200 学号:姓名: 考试须知 四川大学学生参加由学校组织或由学校承办的各级各类考试,必须严格执行?四川大学考试工作管理方法?和?四川大学考场规那么?。有考试违纪作弊行为的,一律按照?四川大学学生考试违纪作弊处分条例?进行处理。 四川大学各级各类考试的监考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四川大学考试工作管理方法?、?四川大学考场规那么?和?四川大学监考人员职责?。有违反学校有关规定的,严格按照?四川大学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方法?进行处理。

题2页,本页为第B-2页 务处试题编号: 2001级物理化学〔下期〕期末考试试题B 卷 答案 一、〔12分每题2分〕选择题 1.D 2.A 3.D 4.C 5.C 6.A 二、〔20分〕填空题 1. 1:1 2. H +(a ±,2)=H + (a ±,1) 3. 55.89kJ ·mol -1 4. 3.73 5. 0.88 0.545 6. > > > = 7. +-x+-m 33 [(AgCl) nAg (n-x)NO ]xNO ⋅⋅⋅ Na 3PO 4>K 2SO 4> NaCl 三、〔16分〕 解:1. 1 306268.314254.6kJ mol a E -=⨯=⋅ 101 210S A -=⨯ 4分 1031 30626 210exp() 1.010S 1000 k --=⨯- =⨯ 4分

物理化学试卷及答案

1. 某体系经历一个不可逆循环后,下列关系式中不能成立的是 A 。 A. Q = 0 B. ΔS = 0 C. ΔU = 0 D. ΔH = 0 2. 已知CH 3COOH(1)、CO 2(g )、H 2O(1)的标准摩尔生成焓f m H ∆(298 K ) / kJ·mol -1分别为-484.5,-39 3.5,-285.8。则 CH 3COOH(1)的标准摩尔燃烧焓c m H ∆(298 K ) / kJ·mol -1为 C 。 A. B. 0 C. -873.5 D. 3. 工作在100℃和25℃的两大热源间的卡诺热机,其效率为 A 。 A. 20 % B. 25 % C. 75% D. 100 % 4. 理想气体自状态p 1、V 1、T 等温膨胀到p 2、V 2、T ,则此过程的A ∆与G ∆的关系为 B 。 A. A ∆>G ∆ B. A ∆=G ∆ C. A ∆<G ∆ D. 不能确定 5. 在400 K 时,液体A 的蒸气压为4×104 Pa ,液体B 的蒸气压为6×104 Pa ,两者组成理想液体混合物,平衡时,溶 液中A 的摩尔分数为0.6,则气相中B 的摩尔分数为 B 。 A. B. C. D. 6. 为马拉松运动员沿途准备的饮料应该是哪一种? D 。 A. 高脂肪、高蛋白、高能量饮料 B. 20%葡萄糖水 C. 含兴奋剂的饮料 D. 含适量维生素的等渗饮料 7. 对恒沸混合物的描述,下列各种叙述中哪一种是不正确的? B 。 A. 与化合物一样,具有确定的组成 B. 不具有确定的组成 C. 平衡时,气相和液相的组成相同 D. 其沸点随外压的改变而改变 8. 相图与相律之间的关系为 A 。 A. 相图由实验结果绘制得出,不能违背相律 B. 相图由相律推导得出 C. 相图由实验结果绘制得出,与相律无关 D. 相图决定相律 9. 液体A 与B 形成蒸气压正偏差很大的溶液,在精馏塔中精馏时,塔釜得到的是 D 。 A. 恒沸混合物 B. 纯A C. 纯B D. 纯A 或纯B 10. 下列各系统中属于近独立粒子系统的是 B 。 A. 绝对零度的晶体 B. 理想气体混合物 C. 理想液体混合物 D. 纯气体 1. 当某实际气体的压缩因子大于1时,表明该气体比理想气体 难 压缩。(填易、难) 2. 对实际气体,经节流膨胀后,Q = 0,ΔH = 0,Δp < 0。要达到降温制冷的目的,需要µJ-T > 0。 3. 水在 K ,p 下凝结成冰,下面各热力学量Q ,W ,ΔU ,ΔH ,ΔS ,ΔG ,ΔA 中哪些为零 ΔG 。 4. 一切不可逆过程都是向混乱度 增加 的方向进行,而 熵 函数则可以作为系统混乱度的一种量度。 5. 在等温、等压条件下,一个封闭系统所能做的最大非膨胀功等于其 吉布斯自由能 的减少。 6. kg H 2O 中含有0.0045 kg 某纯非电解质的溶液,于272.685 K 时结冰,则该溶质的摩尔质量为 kg·mol -1。已 知水的凝固点降低常数K f K·mol -1·kg 。 7. ×10-5 m 3·mol -1,甲醇的 ×10-5 m 3·mol -1。把1 mol 的甲醇加入上述大量溶液中,体积增加 ×10-5 m 3,加入1 mol 水后体积增加 ×10-5 m 3。 8. CuSO 4与水可生成CuSO 4·H 2O 、CuSO 4·3H 2O 、CuSO 4·5H 2O 三种水合物,该体系的C = 2 ,最大自由度等于

《物理化学》-学年学期考试卷标准答案(王关民)

《物理化学》-学年学期考试卷答案(王关民)

————————————————————————————————作者:————————————————————————————————日期: 2

-0- 成都理工大学2012—2013学年 第二学期《物理化学》(第二套)考试试卷 大题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得分 答案 一、选择题(1×11分=11分) ( A )1、某液体在恒温恒压下蒸发为蒸气,过程的△H : A .>0 B. =0 C. <0 D. 无法确定 ( B )2、在绝热密闭刚性容器中发生某一化学反应,系统终态温度升高,压力增大,此过程的△U : A .>0 B. =0 C. <0 D. 无法确定 (B )3、同一温度与相同压力下,同一气体物质的.Cp m 与.Cr m 之间的关系为: A ..p m C <.v m C B. .p m C >.v m C C. .p m C =.v m C D. 难以比较 (A )4、理想气体在可逆绝热膨胀过程中: A .熵不变 B. 热力能增加 C. 熵增大 D. 温度不变 ( D )5、恒温恒压下,由两种纯液体混合形成理想溶液时, A .0mix V ∆< B. 0mix H ∆< C. 0mix S ∆< D. 0mix G ∆< ( A )6、理想气体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 .( )0V U T ∂=∂ B. ()0T U V ∂=∂ C. ()0T H P ∂=∂ D. ()0T U P ∂=∂ ( D )7、由水(1)与乙醇(2)组成的二组分溶液,下列各偏导数中不是乙醇化学势的有: ︵ ︶ 得 分

《物理化学》试卷(含答案)

《物理化学》试卷A 一、选择题 ( 每题2分,共20分 ) 1、对于理想气体的内能有下述四种理解: (1) 状态一定,内能也一定 (2) 对应于某一状态的内能是可以直接测定的 (3) 对应于某一状态,内能只有一个数值,不可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值 (4) 状态改变时,内能一定跟着改变 其中正确的是: ( ) (A) (1),(2) (B) (3),(4) (C) (2),(4) (D) (1),(3) 2、下列的过程可应用公式ΔH=Q进行计算的是: ( ) (A) 不做非体积功,终态压力相同但中间压力有变化的过程 (B) 不做非体积功,一直保持体积不变的过程 (C) 273.15 K,p 下液态水结成冰的过程 (D) 恒容下加热实际气体 3、某理想气体从同一始态(p1,V1,T1)出发,分别经恒温可逆压缩和绝热可逆压缩至同一体积V2,若环境所做功的绝对值分别为W T和W A,问W T和W A的关系如何? ( ) (A) W T>W A (B) W T γ固-空气 (B) γ固-水 < γ固-空气 (C) γ固-水 = γ固-空气 (D) 不能确定 其液固间的接触角θ值为: ( ) (A) θ> 90° (B) θ= 90°(C) θ= 180° (D) θ< 90° 9、已知E Cl-Cl = 243 kJ/mol,E H-H= 436 kJ·mol-1,用光照引发下面反应: H2+ Cl2 → 2HCl 所用光的波长约为:( h=6.626×10-34 J·s C=2.998×10 8m·s-1) ( ) (A) 4.92×10-4 m (B) 4.92×10-7 m (C) 2.74×10-7 m (D) 1.76×10-7 m 10、对于 AgI 的水溶胶,当以 KI 为稳定剂时,其结构式可以写成: [(AgI)m·n I-,(n-x)K+]x-·x K+,则被称为胶粒的是指: ( ) (A) (AgI)m·n I- (B) (AgI)m (C) [(AgI)m·n I-,(n-x)K+]x-·x K+ (D) [(AgI)m·n I-,(n-x)K+]x - 二、填空题 (每题2分,共10分 ) 《物理化学》试卷A第 1 页共 18 页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