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高速铁路轨道精调专项方案

京沪高速铁路轨道精调专项方案

一、背景与意义

京沪高速铁路是我国重要的高速铁路干线之一,连接着首都北京和经

济中心上海,是国家重点发展的高铁项目。为了确保铁路运营的安全和稳定,进一步提升铁路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京沪高速铁路轨道精调工作

显得尤为重要。本方案旨在对京沪高速铁路进行轨道精调,优化轨道结构,提高列车行驶的平稳性和稳定性,从而提升京沪高速铁路的运行水平。

二、工作内容与方法

1.数据收集与分析:对京沪高速铁路各站点的轨道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包括轨道末端、道岔、轨距等参数,以及列车运行数据。对收集的数

据进行分析,了解当前轨道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2.轨道测量与检测:利用现代化的测量设备对京沪高速铁路进行轨道

测量,检测轨道的偏差、高低差等问题。通过精确的测量数据,为后续的

轨道优化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3.轨道精调方案设计:基于数据分析和测量检测结果,针对京沪高速

铁路的具体情况,制定轨道精调方案。方案包括对不平顺的轨道进行调整

与修正,合理设置轨道补偿装置,优化道岔结构,提高轨距的一致性等。

4.轨道精调实施与监测:根据轨道精调方案,组织专业团队对京沪高

速铁路进行实际的轨道精调工作,包括轨道调整、轨距调整、道岔优化等。同时,建立全面的监测体系,对精调后的轨道进行跟踪监测,确保轨道精

调效果的稳定和持久。

5.效果评估与改进:针对轨道精调后的效果,进行评估验证。通过与之前的运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评估轨道精调对列车运行平稳性和稳定性的影响。同时,根据评估结果,对方案进行改进和优化,以进一步提高铁路运行水平。

三、预期成果与效益

1.提升列车行驶的平稳性和稳定性:通过轨道精调工作,优化轨道结构,减小偏差和高低差等问题,提高列车行驶的平稳性和稳定性,降低列车运行时的颠簸和震动,为乘客提供更舒适的出行体验。

2.提高铁路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轨道精调能够使列车在运行过程中减少摇晃和震动,提高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而提高铁路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缩短行车时间,提升列车班次,满足旅客出行需求。

3.保障铁路运营的安全与可靠:轨道精调工作通过对轨道的优化和调整,保持轨道结构与列车运行所需的要求相符,确保铁路的安全和可靠运营。

4.经济效益:轨道精调工作可以提高列车运行的效率和减少能耗,降低列车的磨损和维修成本,从而带来经济效益。

四、工作计划与时间安排

1.数据收集与分析:1个月

2.轨道测量与检测:2个月

3.轨道精调方案设计:1个月

4.轨道精调实施与监测:3个月

5.效果评估与改进:1个月

总计工作时间为8个月,具体时间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五、人力与经费支持

1.人力支持:成立由专业人员组成的轨道精调团队,包括工程师、技术人员和检测人员等,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2.经费支持:根据工作计划和具体需求,提供足够的经费支持,包括设备采购、检测费用、人员培训等方面的支持。

六、风险与应对措施

1.数据收集不完整或不准确: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工作进度滞后:合理安排工作计划,提前预留时间,协调好各个环节的工作。

3.设备故障:建立设备维护保养机制,及时处理设备故障,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总之,通过实施本方案,可以对京沪高速铁路进行轨道精调,提高列车行驶的平稳性和稳定性,优化铁路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京沪高速铁路的运行水平,为旅客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出行体验。

高速铁路道岔板精调作业指导书

京沪高铁四标段CRTSⅡ板式无砟轨道工程 编号: 高速道岔 路基上道岔板精调作业指导书 单位:中铁十二局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0年5月8日发布 2010年5月8日实施

目录 一.适用范围 (3) 二.粗铺前提条件 (3) 三.施工程序和工艺流程 (3) 1、施工程序 (4) 2、工艺流程 (5) 四、施工要求 (5) 1、施工准备 (5) 2、安装道岔板精调爪 (6) 3、全站仪 (7) 4、定向棱镜 (8) 5、安装角点棱镜 (9) 6、道岔板精调工艺 (10) 7、验收标准 (13) 8、控制测量 (13) 9、施工注意事项 (14) 五、劳动组织 (15) 1、劳动力组织方式 (15) 2、人员配置 (15) 六、机具配置 (16) 七、安全注意事项 (16) 八、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 (16) 1、文明施工 (16) 2、环境保护措施 (16)

路基上道岔板精调作业指导书 一.适用范围 适用于京沪高铁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工程路基上道岔板精调施工。 二.精调前提条件 1、一组道岔板粗铺完成,粗铺精度达到规范要求。 2、道岔GRP点测设完毕,且通过评估,精度达到要求。 3、基准点平面精度应满足一下要求: (1)相邻点平面相对精度不大于0.2mm。 (2)轨道基准点各半测回测量的坐标值与其平均值间的较差≤0.4mm。 (3)重叠轨道基准点的平面位置允许偏差:横向≤0.3mm(每点),纵向≤0.4mm(每点)。 4、基准点高程测量精度应满足以下要求: (1)单程水准测量起闭于CPⅢ点的闭合差限差应应满足下式要求: 式中:S单程水准测量线路长度(km)。 (2)轨道基准点往返测高程值与其平均值间的较差≤0.3mm。 (3)重叠区内轨道基准点高程较差≤0.3mm(每点)。 (4)相邻轨道基准点间的相对精度≤0.1mm。 三.施工程序和工艺流程

京沪高速铁路轨道精调专项方案

京沪高速铁路轨道精调专项方案 一、背景与意义 京沪高速铁路是我国重要的高速铁路干线之一,连接着首都北京和经 济中心上海,是国家重点发展的高铁项目。为了确保铁路运营的安全和稳定,进一步提升铁路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京沪高速铁路轨道精调工作 显得尤为重要。本方案旨在对京沪高速铁路进行轨道精调,优化轨道结构,提高列车行驶的平稳性和稳定性,从而提升京沪高速铁路的运行水平。 二、工作内容与方法 1.数据收集与分析:对京沪高速铁路各站点的轨道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包括轨道末端、道岔、轨距等参数,以及列车运行数据。对收集的数 据进行分析,了解当前轨道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2.轨道测量与检测:利用现代化的测量设备对京沪高速铁路进行轨道 测量,检测轨道的偏差、高低差等问题。通过精确的测量数据,为后续的 轨道优化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3.轨道精调方案设计:基于数据分析和测量检测结果,针对京沪高速 铁路的具体情况,制定轨道精调方案。方案包括对不平顺的轨道进行调整 与修正,合理设置轨道补偿装置,优化道岔结构,提高轨距的一致性等。 4.轨道精调实施与监测:根据轨道精调方案,组织专业团队对京沪高 速铁路进行实际的轨道精调工作,包括轨道调整、轨距调整、道岔优化等。同时,建立全面的监测体系,对精调后的轨道进行跟踪监测,确保轨道精 调效果的稳定和持久。

5.效果评估与改进:针对轨道精调后的效果,进行评估验证。通过与之前的运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评估轨道精调对列车运行平稳性和稳定性的影响。同时,根据评估结果,对方案进行改进和优化,以进一步提高铁路运行水平。 三、预期成果与效益 1.提升列车行驶的平稳性和稳定性:通过轨道精调工作,优化轨道结构,减小偏差和高低差等问题,提高列车行驶的平稳性和稳定性,降低列车运行时的颠簸和震动,为乘客提供更舒适的出行体验。 2.提高铁路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轨道精调能够使列车在运行过程中减少摇晃和震动,提高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而提高铁路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缩短行车时间,提升列车班次,满足旅客出行需求。 3.保障铁路运营的安全与可靠:轨道精调工作通过对轨道的优化和调整,保持轨道结构与列车运行所需的要求相符,确保铁路的安全和可靠运营。 4.经济效益:轨道精调工作可以提高列车运行的效率和减少能耗,降低列车的磨损和维修成本,从而带来经济效益。 四、工作计划与时间安排 1.数据收集与分析:1个月 2.轨道测量与检测:2个月 3.轨道精调方案设计:1个月 4.轨道精调实施与监测:3个月

无砟轨道精调方案

长昆(沪昆)铁路客运专线湖南段IV标段无砟轨道精调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交一公局沪昆客专长昆湖南段 第四项目分部 二0一三年六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编制依据 (1) 三、准备工作 (1) 1.全站仪操作流程 (1) 2.精调软件GRPwin的设置 (3) 四、资源配置 (4) 1.人员配置 (4) 2.工器具配备 (4) 五、轨排几何形位精调 (5) 1.全站仪设站 (5) 2.轨检小车的组装与校准 (6) 3.轨排几何形位调整 (6) 六、精调作业后的检查工作 (7) 1.精调后轨排几何形位允许偏差 (7) 2.轨排精调后注意事项 (8) 七、精调小车和全站仪注意事项 (8) 1.精调小车 (8) 2.全站仪 (9) 八、其他注意事项 (11)

沪昆客专长昆湖南段四标第四项目分部 无砟轨道精调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管段起始里程为DK197+555,终点里程为改DK202+790,全长5235米,本管段位于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境内。管段内有特大桥2座,大桥4座,隧道4座,其它均为路基。本线路设计时速250km/小时,主体工程预留时速350km/小时。 二、编制依据 1.《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 2.《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4-2010 3.《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工程施工精调作业指南》(铁建设函[2009]674号) 三、准备工作 1.全站仪操作流程 1.1 全站仪的校准 补偿器校准、组合校准、水平轴倾斜误差(a)校准 a.补偿器校准: 理论上,盘左整平后,盘右“倾斜L”和“倾斜T”应与盘左数值相等,符号相反。若偏差较大,应进行补偿器校准。点击工具进入,点击检查与校准

轨距精调施工方案

向莆铁路JX-3标 轨距精调施工方案 中铁五局向莆铁路JX-3标项目部 2011年04月02日 向莆铁路JX-3标 轨距精调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铁五局向莆铁路JX-3标项目部 2011年04月02日 目录 1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 (1) 2 1.编制依据及原则 (2) 3 2.工作流程 (2) 4 3.施工前准备 (2) 3.1钢轨轨距精调使用工具 (2) 3.2人员配备 (3) 5 4.调整方法 (4) 4.1轨距调整 (4) 4.2轨距调整的步骤 (4) 6 5.轨距精调质量控制要点 (6)

轨距精调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及原则 本施工方案依据《铁路轨道设计规范》TB10082-2005/J448-2005《客运专线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向莆公司下发的关于向莆铁路轨道精调的会议纪要【2011】16号等验收规范及向莆公司会议内容编制。本着保证轨距到位,为减少轨道精调后标准轨距块的富余数量,节约建设成本,确保向莆铁路工程轨距精调工作快速、高效运行。 2、工作流程 施工前准备轨道几何尺寸测量整理数据、制定调整方案现场位置的确认调整量确认实施调整调整后的检查 3、施工前准备 3.1钢轨轨距精调使用工具 每个作业面应配备工具: 1)单轨车2辆 2)道尺2把 3)塞尺2把 4)起道器(压机)2台 5)撬棍4根 6)手锤4把(8磅锤)

7)Ⅲ型弹条专用扳手8把 8)钢刷2把(备用) 9)石笔5盒 10)对讲机5台(安全防护使用) 3.2人员配备 3.2.1 成立轨距精调工作小组,分为轨道几何尺寸测量组(工程部测量主管设为组长)、内业分析组(轨道作业队技术主管为组长)和外业轨距调整作业组(轨道作业队队长为组长)。 1)轨道几何尺寸测量组主要负责对将要施工地段的轨距情况进行采集,并做好认真的记录。 2)内业分析组主要负责对轨道几何尺寸测量组所采集的资料进行分析计算,对所需准备的材料及工作量进行估算,然后经审核后交外业轨距调整作业组进行实施。 3)外业轨距调整作业组利用内业分析组所提供的资料进行备料,对所需作业地段进行复测并进行轨距调整施工,并针对需要施工地段进行安全防护。 3.2.2劳动力组织 按照每个作业面安排2组人左右线同时进行施工,单组人员配置如下: 4.调整方法 4.1轨距调整 轨距调整通过更换轨距挡块来实现。 ㈠根据设计要求,弹条Ⅲ型扣件系统采用非标轨距块(8-12)、(7-13)、(6-14)及标准轨距块(9-11)四种轨距块单股钢轨调整量为±5mm。 ㈡根据初步测量统计线路轨距情况为-2~-3占比例为62%、-4~-5mm占13%、-5mm以上的占4%、±1mm的占21% ㈢根据向莆公司会议纪要【2011】16号文要求采用1根单元轨条作为轨距精调实验段,单根钢轨调整轨距控制要求为±0.5mm 。 4.2轨距调整的步骤 ㈠现场标示 现场技术员根据调整表,准确找出需要调整扣件的位置,按扣件编号找出位置,再用道尺复核,并用石笔标出,在预埋件侧面位置标示出平面调整量和调整方向。 现场标示方法:用横线加箭头标注出调整地段起始点,在每个钢轨的扣件左侧用数字标注出轨距调整量,箭头提示轨距调整量的方向;

高铁轨道精调作业指导书

目录 1.适用范围 (8) 2.作业准备 (8) 2.1内业技术准备 (8) 2.2外业技术准备 (8) 3.技术要求 (8) 4.工艺流程及说明 (9) 4.1工艺流程 (9) 4.2 工艺说明 (9) 4.2.1施工准备 (9) 4.2.2承轨台编号 (10) 4.2.3轨道检查 (10) 4.2.4轨道测量 (11) 4.2.5 适算 (12) 4.2.6轨道调整 (7) 4.2.7 轨道复测 (14) 5.劳力组织 (15) 6设备机具配置 (15) 7. 质量保证措施 (16) 8.施工安全及环境保护 (16) 8.1施工安全 (16) 8.2环境保护 (16)

京沪高速铁路轨道工程 轨道精调施工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京沪高速铁路崔马庄线路所至曲阜段轨道精调施工。 2.作业准备 2.1内业技术准备 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施工方案,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外业技术准备 施工作业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3.技术要求 精调后达到线路开通标准。

4.工艺流程及说明 4.1工艺流程 轨道静态调整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轨道静态调整的工艺流程图 4.2 工艺说明 4.2.1 施工准备 4.2.1.1人员培训 组织培训,使参与轨道精调人员全面掌握轨道精调的工艺、程序、和标准。 4.2.1.2CPIII复测 对CPIII控制点进行全面复测,此项工作有CPIII控制点埋设单位进行。 4.2.1.3调整件准备 根据轨道的结构类型和设备数量,提前配备相应数量的调整件。

轨道精调

轨道精调 轨道精调主要是两项工作: 轨道测量、扣件作业 轨道精调总体分两个阶段: 静态调整、动态调整 轨道静态调整是在联调联试之前根据轨道静态测量数据对轨道进行全面、系统地调整,将轨道几何尺寸调整到允许范围内,对轨道线型进行优化调整,合理控制轨距、水平、轨向、高低等变化率,使轨道静态精度满足高速行车条件。 轨道动态调整是在联调联试期间根据轨道动态检测情况对轨道局部缺陷进行修复,对部分区段几何尺寸进行微调,对轨道线型进一步优化,使轮轨关系匹配良好,进一步提高高速行车的安全性、平稳性和乘座舒适度,是对轨道状态和精度进一步完善、提高的过程,使轨道动、静态精度全面达到高速行车条件。 轨道精调工作思路: 1.明确标准 2.作业程序 3.计划安排 4.现场调整 5.验收复检

6.考核机制 交流提纲: 一、轨道静态调整 标准、测量、调整量计算、扣件、曲线、道岔、接头二、轨道动态调整 检测标准、动态调整标准、分析、检查与调整、调整计划安排、动力学指标调整 三、先进轨道检测仪器与传统检查工具相结合 四、影响轨道精调的主要因素和采取的主要措施 五、体会及建议

一、轨道静态调整 轨道静态调整流程:CPⅢ复测、扣件调查、焊缝检查、轨道测量、调整量计算、现场标示、轨道调整、轨道复检。1.标准

高低(mm) 5m/30m / 2 1 150m/300m / 10 10 10m人工拉弦 线 2 / 1 轨向(mm) 5m/30m / 2 1 150m/300m / 10 10 10m人工拉弦 线 2 / 1

2.轨道测量 高度重视轨道测量工作,确保测量数据真实可靠。 ⑴测量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 ⑵测量仪器必须满足精度要求; ⑶测量方法、设站精度等必须科学、合理; 设站精度应不低于1mm,一次测量长度不宜大于60m;两站重叠不少于10根轨枕;一天测量长度不宜超过600m。 正线道岔单独测量时,与两端线路搭接长度不少于35m。

京沪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夏季、雨季施工技术保证措施方案

京沪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夏季、雨季施工技术保证措施 摘要:京沪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中采用无砟轨道夏季、雨季施工技术,达到了预期的质量目标和进度目标。本文对其施工技术加以总结,旨在推广. 关键词: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夏季雨季,施工技术 1.概述 京沪高速铁路是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投资规模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的一项工程,也是我国第一条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铁路。其质量目标被确定为桥梁混凝土结构使用寿命不低于100年,无砟轨道使用寿命不低于60年.新建京沪高速铁路天津特大桥土建一标DK120+942~DK131+089段无砟轨道施工时间为2010年4月到8月,经过2010年的夏季和雨季。需要完成底座板10。146km,精调轨道板3188块,灌注CA砂浆1361.16方,无砟轨道施工工期紧张,在高温季节和雨季施工,对无砟轨道底座板混凝土浇注、养生及轨道板CA砂浆的灌注等将采取进一步的保护措施,以确保无砟轨道的施工质量及进度。 2。夏季施工技术保证措施 当日平均温度高于30℃时,按“夏季施工措施”执行。 2.1底座板混凝土施工控制 夏季施工气温高,各种原材料在自然存储,堆放中温度较高,引起拌和物入模温度较高,水化反应激烈,强度增长快,干缩变形增大,极易产生混凝土裂缝,影响混凝土耐久性。 混凝土施工前,检查是否有测温的方案和相应的用品、混凝土养护的水、覆盖物、抽水机具等是否备齐,能否保证持续养护;不具备养护条件不得开盘。 砂石料提前存放于贮料棚内,避免阳光直射,拌和用水随用随时抽取,以降低原材料的温度。 施工时对气温,各项原材料温度进行测量和记录,核对各项温度指标是否超过规定界限值;超过时,采取可行而有效的降温措施. 对第一盘拌合物,在出机口和灌注入模口,分别检测其温度和坍落度,确认入模混凝土拌合物温度不超过30℃,方可继续施工. 计算在高气温中运输途中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值,提醒和督促值班试验员,预留坍落度损失值。 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现混凝土拌合物温度超过指标,立即检查原因,采取有效降温措施。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落实初浇混凝土的抹面收浆工作。 养护期检查应经常浇水、绐终保持混凝土表面潮湿;按规定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方可拆除模板,同时,只有混凝土芯部温度达到最高值并确认处于下降阶段,方可拆模。并保证养护时间不少于10天. 作好施工区域的防暑降温工作,由专人收集天气预报,根据天气情况合理安排施工,施工尽量避开每天温度最高的中午时段,在不扰民的情况下适当增加夜间施工时段,并做好防护工作。 炎热季节底座板混凝土灌注尽量安排在下午至夜间时段进行,混凝土采用土工布包裹滴灌养生,确保其表面湿润. 2.2剪力齿槽、钢板连接器后浇带施工 待底座板张拉纵连完成的后浇带混凝土施工,都选在当天温度较底时灌注,混凝土浇筑、拉毛、收边压光完成后,用土工布遮盖后浇带,并用水湿润土工布,再将一层塑料薄膜覆盖于已经润湿的土工布上,以达到保水潮湿养护的效果。

京沪高速铁路开行方案评价及优化调整方法研究开题报告

京沪高速铁路开行方案评价及优化调整方法研究开 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网的建设不断完善,铁路交通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选择之一。特别是京沪高速铁路的开通,为中国东部地区的旅客和货物运输提供了快速、便捷的出行方式。然而,在实际运行中,由于运力、时刻等限制,铁路开行方案往往不能够满足所有旅客和货运的需求,导致部分旅客和货物需要选择其他交通方式。因此,对京沪高速铁路开行方案进行评价和优化调整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二、研究目标 本研究的目标是对京沪高速铁路当前的开行方案进行评价,并提出优化调整方法,以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水平,同时满足旅客和货运的需求。具体研究内容包括: 1. 对京沪高速铁路当前的开行方案进行数据分析,评估其在运输效率和服务水平等方面的表现; 2. 分析开行方案存在的问题和限制,提出丰富和优化开行方案的方法; 3. 基于旅客和货运的需求,探讨优化开行方案的有效途径; 4. 通过模拟仿真和实地调查等方法,验证所提出的优化调整对运输效率和服务水平的影响。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具体包括: 1. 基于数据分析和图表分析,评估京沪高速铁路当前的开行方案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表现,从而确定其优缺点和存在的问题;

2. 分别从列车编组、时刻表和服务设施等方面探讨优化开行方案的方法,并设计方案模拟表现和效率影响; 3. 进行旅客需求和货运需求的调研,从需求角度分析优化方案的可能性和有效途径; 4. 通过仿真实验和实地调查等方法,对所提出的优化方案进行验证和评估。 四、预期结果 通过本研究,预期可以得到以下结果: 1. 对京沪高速铁路当前的开行方案进行评估和分析,确定存在的问题和优化的可能性; 2. 提出丰富和优化开行方案的方法,从不同角度满足旅客和货运需求,并模拟方案表现和效率影响; 3. 通过调研和分析,确定优化方案的有效途径和实施条件; 4. 通过仿真实验和实地调查等方法,验证和评估所提出的优化方案的效果和实施可行性。 五、研究计划 本研究计划分为六个阶段: 1. 研究背景调查和文献综述:确定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查阅相关文献和实践案例,为研究进行理论准备; 2. 数据分析和方案评估:基于京沪高速铁路的开行数据,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确定当前开行方案的优缺点和存在问题; 3. 优化方案的提出和模拟仿真:从列车编组、时刻表和服务设施等方面,探讨优化方案的可能性和途径,设计方案模拟表现和效率影响;

轨道精调施工方案

轨道精调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及原则 本施工方案依据《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工程施工精调作业指南》 2009-7-1,《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沪杭客专公司相关文件要求及相关培训资料内容编制,本着优先保证轨道平顺性、并按既有线施工安全进行防护的原则,确保长轨铺设后轨道调整工作快速、高效运行。 2.工作流程 施工准备-轨道静态状态测量-整理数据-制定调整方案-现 场位置确定T调整量标识复核T实施调整T轨道静态状态检查确认。 3.施工准备 3.1钢轨精调工装设备准备 钢轨精调初步划分9个作业面,平均每3km左右为1个作业面,每个作业面配置工装设备如下: 1)轨检小车1套; 2)弦绳2付; 3)电子道尺2把(左右线各1把); 4)塞尺2把; 5)起道器(手摇跨顶、压机)4台; 6)丁字扳手45把、M46型扳手10把、扭力扳手5把、机动扳手二台(长大区段调整时使用); 7)撬棍10根;

8)钢刷3把(备用); 9)石笔5盒; 10)交通工具(客货车皮卡车)1辆; 11)对讲机4台。(防护用,左右线各2台) 3.2人员准备 321成立轨道精调工作小组,分为数据采集组(以各工区测量主管为组长)、内业分析组(以各工区工程部长为组长)和外业轨道调整组(以各工区总工为组长)。 1)数据采集组主要负责对CP皿点进行清查复核、轨检小车软硬件操作、掌握正确的数据采集测量要求。 2)内业组主要负责轨检小车数据分析软件的操作、以轨道静态几何状态各项调整指标为依据、决定轨道平顺性最优调整方案,经审核无误后移交给外业轨道调整组实施。 3)外业轨道调整组利用精密电子道尺、扭力扳手、大小撬棍、起道机等机具设备进行轨道调整。 3.2.2劳动力组织 每个作业面安排2组人左右线同时进行施工,单组人员配置如下 表:

无砟轨道精调方法步骤

客运专线CRTSII 型板式无砟轨道精调方法步骤摘要:CRTSII型板式无砟轨道精调是关系到列车运行速度是否能达到设计要求的重要因素,结合京石铁路客运专线施工。重点阐述了无砟轨道精调的施工工艺和注意事项,并指出了轨道板精调作业对于整个高铁工程的主要性。 关键词:客运专线,CRTSII型无砟轨道,精调 1.引言 我国高速铁路的轨道技术主要是无砟轨道结构和有砟轨道结构,现阶段基本以无砟轨道结构为主,其中CRTS II型板式无砟轨道普遍应用在京津城际铁路、京石客专、京沪高速铁路和沪杭高速铁路上。CRTS II型板式无砟轨道采用了连续底座混凝土结构和轨道板纵联方式,现场施工作业简单方便、可靠性好。 轨道板精调是指通过调整轨道板的高度及平面状态,使各螺栓孔位置精确安置,从而保证扣件的安放精度,减少扣件安放后轨道的调整量。 2.技术标准 (1)《高速铁路设计规范》 (2)《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 (3)《客运专线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8]86号)》 (4)《客运专线铁路工程静态验收指导意见(铁建设[2009]183号)》 (5)《高速铁路联调联试及运行试验指导意见(铁集成[2010]166号)》 (6)《京石客专、石武客专(河北段)轨道精调作业标准、组织方案及作业流程实施细则》。 根据“细则”的要求,按照以下几何状态控制标准进行作业标准控制,如表1所示: 表1. 几何状态控制标准

3.施工要求 轨道测量前,认真核对CPⅢ坐标、轨道设计线型设计要素数据输入正确,确保测量仪器校核无误,设站精度达到要求,钢轨、扣件无污染,焊缝平顺,扣件扭矩和扣压力达到设计要求。 测量一般选在阴天或夜间进行,严禁在高温、雨天、大雾、大风等条件下测量,避免测量误差过大和出现假数据。 测量数据模拟调整前,必须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性。扣件更换前做出相应标识,并用弦绳和道尺做必要的复核。 更换扣件时,当实际轨温在于锁定轨±10℃以内施工作业,当高于锁定轨温20℃禁止作业,每次拆除扣件不得连续超过10—12个承轨台(防止胀轨),更换扣配件钢轨抬高量小于25mm,确保扣件更换能达到预期目的和平滑过渡。 扣件更换结束后,再次核对调整量和扣件规格,确认无误后按规定力矩上紧螺栓,回收调整下来的扣件。 再次复查调整效果。对于只是个别更换扣件的地段,可以用弦绳和道尺复核即可,对于长大区段调整的,用精调小车测量检查。 4.施工工艺及流程 轨道精调施工工艺流程图如图1所示。 图1. 轨道精调施工工艺流程图 施工准备 (1)组织相关技术负责人及作业人员学习了解轨检小车的原理及使用方法,掌握数据采集、分析处理、调整方案制定等,并需组织作业人员进行三级技术交底与培训,作业人员经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 (2)精调前,对CPIII网重新复测,复测结果经过评估合格后应用于轨道精调。

轨道现场精调方法

轨道现场调整方法 一、现场调整 首先明确基本轨,然后现场调整对照调整量表,按“先高低、后水平; 先方向,后轨距”的原则进行精调施工。每个作业面分为两个调整小组,一组调高程,一组调轨向。 1高程调整 根据调整方案和对应的轨枕号首先用石笔在基准轨表面或轨腰处标记调整量。标示要有专人复核。 根据现场的标示,把调整件准确无误的摆放在承轨台的两侧。调整件摆放要有专人复核,摆放要整齐,以便于更换。 高程调整时,不能同时松开两股钢轨的扣件,应先固定一根钢轨作为参照,松开另外一根。每次松开扣件数量不得连续超过10个扣件。松开 扣件之前应先用电子道尺检查轨距、水平相对关系并记录读数确定调整后的数据,用以检查调整是否到位。 ①、钢轨高低位置正调整时,可采用轨下调高垫板或铁垫板下调高垫板进行。 采用轨下调高垫板进行调整时,先松开弹条,取出绝缘块,提升钢轨,在轨下垫板和铁垫板间垫入所需厚度的轨下调高垫板(轨下调高垫板的型号分别为 0.5mm 1mm 2mm 5mm 8mm,钢轨落下后再用可控扭矩的扳手或机具扭紧螺母,使弹条安装到位。轨下垫板总厚度不得超过10mm数量 不得超过2块,并把最薄的垫板放在下面,以防止下调高垫板窜出。当调高量需0.5mm级别时,可紧贴铁垫板承轨面加垫0.5mm厚的轨下调高垫板,数量可为3

块。 采用铁垫板下调高垫板进行调整时,先卸下锚固螺栓,提升钢轨,在铁垫板和绝缘缓冲垫板之间垫入需要厚度的铁垫下调高垫板,钢轨复位后检查轨向和轨距,必要时进行调整,确认合适后用可控扭矩的扳手机具以300-350N.m的扭矩扭紧锚固螺栓,铁垫板下调高垫板总厚度不得超过16mm数量不得超过2块。 ②、钢轨高低位置负调整时,应先卸下锚固螺栓,提升钢轨,将铁垫板下 6mn厚的绝缘缓冲垫更换为2mnt勺绝缘缓冲垫,钢轨复位后检查轨向和轨距,必要时进行调整,确认合适后用可控扭矩的扳手或机具以300-350N.m的扭矩扭紧锚固螺栓,然后根据调整量,在轨下垫板和铁垫板间垫入所需厚度的轨下调高垫板。 钢轨高低位置调整范围-4〜+26mm施工调整范围为-4〜+6mm可按 F表选用所需厚度的绝缘缓冲垫板和调高垫板进行调整 ③、轨向调整

无砟轨道精调技术文

无砟轨道精调技术 【摘要】通过沪宁城际铁路客运专线CRTS Ⅰ型板式无砟轨道及京沪高速铁路CRTS Ⅱ型板式无砟轨道静、动态两个阶段的轨道精调技术实践,结合高速动车组轨栓结果分析,对无砟轨道状态调整技术进展了系统的研究,总结了精调施工方法,提出静态适算控制标准,给出动态阶段的分析方法、调整原则和目标管理值。【关键字】无砟轨道轨道精调 一、轨道精调简介 待铺轨单位对长钢轨铺设放散、锁定完毕后,即展开轨道精调作业。前后分为静态调整和动态调整两个阶段。静态调整到达静态验收标准后,开场联调联试。开场联调联试后,精调工作进入轨道动态调整阶段,该阶段主要通过16 0km/h 轨检车和350km/h动车组对轨道状态进展检测和评估。 静态调整阶段:是根据轨道小车依据CPIII控制点进展静态测量轨道几何状态,通过软件分析后进展线形不断完善的调整过程。包括对轨道线形〔轨向和上下〕进展优化调整,合理控制轨距变化率和水平变化率,使轨道静态精度到达规*要求。 动态调整阶段:主要通过对动态轨检车的数据进展分析结果,分点利用静态调整的方式对轨道进展调整。动态检测结果评估分四级,一级点只需养护,二级点需重点调整,三级点限速行车,四级点停顿行车。 通过两个阶段的调整,最终使得无砟轨道轨道状态满足动车组高速运行的舒适性和平安性要求。 二、轨道扣件系统 CRTS II型板式无砟轨道采用WJ-8C型扣件系统。 扣件组成:轨道板采用WJ-8C型扣件,WJ-8C型扣件〔以下简称扣件〕由螺旋道钉、平垫圈、弹条、绝缘块、轨距挡板、轨下垫板、铁垫板、铁垫板下弹性垫板和预埋套管组成。

每个小组配置的主要测量仪器、施工机具 四、轨道板及扣件检查、清理 长钢轨铺设前组织人员完成对施工现场的清理及修补工作〔包括对扣件孔的 清理,道床板破损的修补,轨枕破损的修补,桥梁上单元板之间的清理及伸缩缝 的整理、道床板裂缝的处理等工作〕。轨道板应清理干净,不应有沙子、石子、 混凝土残砟及建筑垃圾等。保证扣件及承轨槽外表没有砂子、混凝土残砟、沥青、 防水胶、灰尘堆积等影响。扣件各部件配置齐全完好。如有缺陷应在长钢轨铺设 前清理、更换到位。 五、轨道静态调整 准备工作→轨道状态测量→调整量计算→现场标示→轨道调整→轨道复检

无砟轨道精调方法步骤

无砟轨道精调方法步骤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客运专线CRTSII 型板式无砟轨道精调方法步骤 摘要:CRTSII型板式无砟轨道精调是关系到列车运行速度是否能达到设计要求的重要因素,结合京石铁路客运专线施工。重点阐述了无砟轨道精调的施工工艺和注意事项,并指出了轨道板精调作业对于整个高铁工程的主要性。 关键词:客运专线,CRTSII型无砟轨道,精调 1.引言 我国高速铁路的轨道技术主要是无砟轨道结构和有砟轨道结构,现阶段基本以无砟轨道结构为主,其中CRTS II型板式无砟轨道普遍应用在京津城际铁路、京石客专、京沪高速铁路和沪杭高速铁路上。CRTS II型板式无砟轨道采用了连续底座混凝土结构和轨道板纵联方式,现场施工作业简单方便、可靠性好。 轨道板精调是指通过调整轨道板的高度及平面状态,使各螺栓孔位置精确安置,从而保证扣件的安放精度,减少扣件安放后轨道的调整量。 2.技术标准 (1)《高速铁路设计规范》 (2)《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 (3)《客运专线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8]86号)》 (4)《客运专线铁路工程静态验收指导意见(铁建设[2009]183号)》 (5)《高速铁路联调联试及运行试验指导意见(铁集成[2010]166号)》(6)《京石客专、石武客专(河北段)轨道精调作业标准、组织方案及作业流程实施细则》。 根据“细则”的要求,按照以下几何状态控制标准进行作业标准控制,如表1所示:

3.施工要求 轨道测量前,认真核对CPⅢ坐标、轨道设计线型设计要素数据输入正确,确保测量仪器校核无误,设站精度达到要求,钢轨、扣件无污染,焊缝平顺,扣件扭矩和扣压力达到设计要求。 测量一般选在阴天或夜间进行,严禁在高温、雨天、大雾、大风等条件下测量,避免测量误差过大和出现假数据。 测量数据模拟调整前,必须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性。扣件更换前做出相应标识,并用弦绳和道尺做必要的复核。 更换扣件时,当实际轨温在于锁定轨±10℃以内施工作业,当高于锁定轨温20℃禁止作业,每次拆除扣件不得连续超过10—12个承轨台(防止胀轨),更换扣配件钢轨抬高量小于25mm,确保扣件更换能达到预期目的和平滑过渡。 扣件更换结束后,再次核对调整量和扣件规格,确认无误后按规定力矩上紧螺栓,回收调整下来的扣件。 再次复查调整效果。对于只是个别更换扣件的地段,可以用弦绳和道尺复核即可,对于长大区段调整的,用精调小车测量检查。 4.施工工艺及流程 轨道精调施工工艺流程图如图1所示。 图1. 轨道精调施工工艺流程图

京沪高速铁路轨道精调专项方案

XXXX合福铁路安徽段站前X标轨道精调专项方案 编制: 复核: 批准: XXXX合福铁路安徽段站前X标项目经理部铺架分部 二○年月日

轨道精调专项方案 1 编制依据 1.1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道部第29号) 1.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1.3《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 1.4 施工合同文件及业主相关文件要求; 1.5 国家和铁道部现行技术规范、规程、标准、指南及暂行规定。 2 工程概况 2.1 工程概况 1、HFZQ-1标段铺架工程起点合蚌合福设计分界点HBDK124+000,标段铺轨终点至DK130+040(不含HBDK148+135- DK1+250南环线铺轨)。沿线设长临河站、巢湖东站、无为站,主要工程数量为:正线铺轨306.83km。高速道岔30组。合肥南站设铺轨基地,存轨量200Km。 2、新建合肥南至合蚌客运专线合肥北城站间的蚌福联络线41.74km,其中HBDKl06+300至HBDKl24+000段全长17.70km,HBDKl24+000至合肥南站段全长24.04km。铺设高速道岔2组。区间设合肥西站合福场,场内铺设道岔9组。 3、标段还将合肥西站站改及桃花店站改相关工程纳入施工范围,含改建十八公里专用线、赔建合九线、赔建宁西线及新建合九线路所工程。总计铺轨长度为14.68km,架设T梁41孔。铺设有砟道岔5组。 3 施工工艺流程及方法 3.1 施工工艺流程

图2 轨道精调施工工艺流程图 3.2 作业标准 (1)重新测量前,认真核对CPⅢ坐标、轨道设计线型设计要素数输入正确,确保测量仪器校核无误,设站精度达到要求,钢轨、扣件干净无污染,无缺少和损坏,焊缝平顺(<0.2mm),扣件扭矩和扣压力达到设计要求。 (2)测量数据模拟调整前,必须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性。调整原则:“先整体、后局部,先轨向、后轨距,先高低、后水平”,优先保证参考轨的平顺性,另外一股钢轨通过轨距和水平控制。一般轨距控制在±2mm以内;水平控制在2mm以内;轨向和高低控制在2mm以内。特殊情况下,对调整量突然变化较大的地段,需现场核对或重新量测后再作调整。 (3)扣件更换前认真核对现场轨道实际情况,找准需更换扣件的部位,做出相应标识,并用弦绳和道尺做必要的复核。 (4)更换扣件时,每次拆除扣件不得超过5个扣件,并且在更换扣件区段两端各松开1~2个扣件(只是松开,不拆除),确保扣件更换能达到预期目的和平滑过渡。 (5)扣件更换结束后,在此核对调整量和扣件规格,确认无误后按规定力矩上紧螺栓。 (6)再次复查调整效果。用精调小车测量检查。 3.3 施工方法

无砟轨道精调方案

长昆(沪昆)铁路客运专线湖南段IV标段 无砟轨道精调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交一公局沪昆客专长昆湖南段

第四项目分部 0 一三年六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编制依据 (1) 三、准备工作 (1) 1•全站仪操作流程................................................. 1•… 2•精调软件GRPwin的设置........................................... 3… 四、资源配置 (4) 1.人员配置....................................................... 4••… 2.工器具配备..................................................... 5.… 五、轨排几何形位精调 (5) 1•全站仪设站..................................................... 5.•… 2.轨检小车的组装与校准 .......................................... 6…

3.轨排几何形位调整 .............................................. 7.… 六、精调作业后的检查工作 (8) 1•精调后轨排几何形位允许偏差..................................... 8.. 2.轨排精调后注意事项............................................. .9…. 七、精调小车和全站仪注意事项 (9) 1.精调小车 ....................................................... 9..… 2.................................................................................................................... 全站仪..................................................................... 1.0… 八、其他注意事项.................................................... 12…

轨道精调施工方案

.. 第一部分概括 一、工程概略 中铁四局石武客专项目部一分部全线合计7.878km,此中直线段7.029km,曲线段 0.849 米,最大超高 115mm。全线铺设 CRTSII 型板式无砟轨道。 二、轨道检测与调整 轨道精调可分为静态调整和动向调整两个阶段。 2.1 轨道静态调整 轨道静态调整是在联调联试以前依据轨道小车静态丈量数据对 轨道进行全面、系统地调整。 经过轨道静态精细检测,能够对铺轨后的轨道平顺性进行量化评价,其评论指标包含轨距、超高、歪曲、平面及高程地点、长短波平 顺性等,并针对轨道不平顺的地方给出调整方案,从而保证线路开通前的轨道处于最正确几何状态。关于石武客运专线依据设计营运速度的顺利开通,轨道静态精细检测拥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2 轨道动向调整 轨道动向调整是在联调联试时期依据轨道动向检测状况对轨道 局部缺点进行修复,对部分区段几何尺寸进行微调,对轨道线型进一步优化,使轮轨关系般配优秀。 动向调整可进一步提升高速行车的安全性、安稳性和乘座舒坦 度,是对轨道状态和精度进一步完美、提升的过程,使轨道动静态精 度全面达到 350km/h 及以上行车条件。

第二部分轨道静态检测与调整 一、轨道静态精调说明 我部全线无缝线路铺设达成,待长钢轨应力发散、锁定后即可展开轨道静态精测与调整工作。轨道静态调整是轨道精调的第一阶段,也是重中之重,轨道静态调整的利害,直接关系到动向调整的难度,直接关系到可否顺利实现如期通车目标,所以,对轨道静态调整要增强重视。 轨道精调分为精测与调整两个阶段。 精测采纳安伯格 GRPS1000轨道精调小车,配合徕卡 TCRP1201型全站仪进行,丈量目的为收集轨道状态数据,该数据用软件办理生成调整量报表交到现场,现场依据数据对轨道进行调整。 调整工具包含扭矩扳手、轨距尺、起道器等,现场调整为依据精 测成就,对应板号,对问题承轨台处的钢轨进行平面与高程双方面的 调整。 二、精测流程 2.1 精测准备工作 1、对精调人员进行精调工艺、程序、标准的专业培训,使参加 轨道精调人员全面掌握有关要求。 2、依据轨道构造种类和设施数目,提早装备相应数目调整件。 包含塑料垫片和绝缘块等。 3、轨道检查: ⑴ 钢轨。全面查察,应无污染、无低塌、无掉块、无硬弯等缺点;

京沪高铁更换钢轨施工方案(最新)

京沪高铁更换伤损钢轨施工组织方案 II 二〇一三年三月

目录 一、施工概况 (2) 二、施工组织 (6) 三、施工准备........................................................................................... 8 四、施工程序......................................................................................... 10 五、施工技术要求ﻩ11 六、施工安全控制ﻩ12 七、应急处理预案 ................................................................................ 14 八、施工图表附件ﻩ17

京沪高铁更换伤损钢轨施工组织方案 近期检查发现管内京沪高铁钢轨轨顶面擦伤达到重伤标准,影响京沪高铁设备正常使用。按照《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要求,应进行换轨处理。计划于2013年3月*日至3月*日进行更换伤损钢轨施工。具体施工组织方案如下: 一、施工概况 1.施工项目:更换伤损钢轨10根,轨道车运输轨料,锯轨、换轨、焊轨。 2.施工地点:京沪高铁上行K672+600右股、K673+050右股、K664+600左右股、K596+100左右股、K592+850(滕州东站4#道岔辙叉后钢轨)、K418+600左股,下行K672+500右股、K418+500左股。 3.施工单位:济南西工务段。 4.施工等级:III级。 5.配合单位:济南工务段、兖州工务段、京沪高铁济南维管段、济南西站、济南电务段。 6.施工封锁及限速条件:维修天窗点内轨道车进出换轨区间装卸钢轨。换轨封锁施工,施工开通后换轨地点首次限速160km/h,后恢复常速。 7.施工(含维修天窗)时间:2013年3月*日至3月*日。 ①维修天窗点: 第一天10:00前轨道车到桑梓店吊装钢轨22根,加固后第二天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