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回填土工艺标准范文

人工回填土工艺标准范文
人工回填土工艺标准范文

人工回填土工艺标准

1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和民用建筑物中的基坑、基槽、室内地坪、管沟、室外肥槽及散水等人工回填土。

22施工准备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 土:宜优先选用基槽中挖出的土,但不得含有有机杂质。使用前应过筛,其粒径不大于50mm,含水率应符合规定。

2.1.2 主要机具:蛙式或柴油打夯机、手推车、筛子(孔径40~60mm)、木耙、铁锹(尖头与平头)、2m靠尺、胶皮管、小线或木折尺等。

2.2 作业条件:

2.2.1 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填方土料种类、密实度要求、施工条件等,合理地确定填方土料含水率控制范围、虚铺厚度和压实遍数等参数;重要回填土方工程,其参数应通过压实试验来确定。

2.2.2 回填前应对基础、箱型基础墙或地下防水层、保护层等进行检查验收,并且要办好隐检手续。其基础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规定的要求,方可进行回填土。

2.2.3 房心和管沟的回填,应在完成上下水、煤气的管道安装和管沟墙间加固后,再进行。并将沟槽、地坪上的积水和有机物等清理干净。

2.2.4 施工前,应做好水平标志,以控制回填土的高度或厚度。如在基坑(槽)或管沟边坡上,每隔3m钉上水平橛;室内和散水的边墙上弹上水平线或在地坪上钉上标高控制木桩。

3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基坑(槽)底地坪上清理检验土质分层铺土、耙平

夯打密实检验密实度修整找平验收

3.2 填土前应将基坑(槽)底或地坪上的垃圾等杂物清理干净;肥槽回填前,必须清理到基础底面标高,将回落的松散垃圾、砂浆、石子等杂物清除干净。

3.3 检验回填土的质量有无杂物,粒径是否符合规定,以及回填土的含水量是否在控制的范围内;如含水量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晒或均匀掺入干土等措施;如遇回填土的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预先洒水润湿等措施。

3.4 回填土应分层铺摊。每层铺土厚度应根据土质、密实度要求和机具性能确定。一般蛙式打夯机每层铺土厚度为200~250mm;人工打夯不大于200mm。每层铺摊后,随之耙平。

3.5 回填土每层至少夯打三遍。打夯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纵横交叉。并且严禁采用水浇使土下沉的所谓“水夯”法。

3.6 深浅两基坑(槽)相连时,应先填夯深基础;填至浅基坑相同的标高时,再与浅基础一起填夯。如必须分段填夯时,交接处应填成阶梯形,梯形的高宽比一般为1﹕2。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小于1.0m。

3.7 基坑(槽)回填应在相对两侧或四周同时进行。基础墙两侧标高不可相差太多,以免把墙挤歪;较长的管沟墙,应采用内部加支撑的措施,然后再在外侧回填土方。

3.8 回填房心及管沟时,为防止管道中心线位移或损坏管道,应用人工先在管子两侧填土夯实;并应由管道两侧同时进行,直至管顶0.5m以上时,在不损坏管道的情况下,方可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实。在抹带接口处,防腐绝缘层或电缆周围,应回填细粒料。

3.9 回填土每层填土夯实后,应按规定规定进行环刀取样,测出干土的质量密度;达

到要求后,再进行上一层的铺土。

3.10 修整找平:填土全部完成后,应进行表面拉线找平,凡超过标准高程的地方,及时依线铲平;凡低于标准高程的地方,应补土夯实。

3.11 雨、冬期施工:

3.11.1 基坑(槽)或管沟的回填土应连续进行,尽快完成。施工中注意雨情,雨前应及时夯完已填土层或将表面压光,并做成一定坡势,以利排除雨水。

3.11.2 冬期回填土每层铺土厚度应比常温施工时减少20%~50%;其中冻土块体积不得超过填土总体积的15%;其粒径不得大于150mm。铺填时,冻土块应均匀分布,逐层压实。

3.11.4 填土前,应清除基底上的冰雪和保温材料;填土的上层应用未冻土填铺,其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11.5 管沟底至管顶0.5m范围内不得用含有冻土块的土回填;室内房心、基坑(槽)或管沟不得用含冻土块的土回填。

3.11.6 回填土施工应连续进行,防止基土或已填土层受冻,应及时采取防冻措施。

4 质量标准

4.1 保证项目:

4.1.1 基底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的规定。

4.1.2 回填的土料,必须符合设计或施工规范的规定。

4.1.3 回填土必须按规定分层夯实。取样测定夯实后土的干土质量密度,其合格率不应小于90%,不合格的干土质量密度的最低值与设计值的差,不应大于0.08g/cm3,且不应集中。环刀取样的方法及数量应符合规定。

4.2 允许偏差项目,见表1-7。

5 成品保护

5.1 施工时,对定位标准桩、轴线引桩、标准水准点、龙门板等,填运土时不得撞碰,也不得在龙门板上休息。并应定期复测和检查这些标准桩点是否正确。

5.2 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设有足够的照明设施,防止铺填超厚,严禁汽车直接倒土入槽。

5.3 基础或管沟的现浇混凝土应达到一定强度,不致因填土而受损坏时,方可回填。

5.4 管沟中的管线,肥槽内从建筑物伸出的各种管线,均应妥善保护后,再按规定回填土料,不得碰坏。

6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 未按要求测定土的干土质量密度:回填土每层都应测定夯实后的干土质量密度,符合设计要求后才能铺摊上层土。试验报告要注明土料种类、试验日期、试验结论及试验人员签字。未达到设计要求部位,应有处理方法和复验结果。

6.2 回填土下沉:因虚铺土超过规定厚度或冬季施工时有较大的冻土块,或夯实不够遍数,甚至漏夯,坑(槽)底有有机杂物或落土清理不干净,以及冬期做散水,施工用水渗入垫层中,受冻膨胀等造成。这些问题均应在施工中认真执行规范的有关各项规定,并要严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6.3 管道下部夯填不实:管道下部应按标准要求填夯回填土,如果漏夯不实会造成管道下方空虚,造成管道折断而渗漏。

6.4 回填土夯压不密:应在夯压时对干土适当洒水加以润湿;如回填土太湿同样夯不密实呈“橡皮土”现象,这时应将“橡皮土”挖出,重新换好土再予夯实。

7 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7.1 地基钎探记录。

7.2 地基隐蔽验收记录。

7.3 回填土的试验报告。

关于技术交底的要求

1.技术交底的目的是使施工人员明确工程概况、合同文件、设计意图及设计中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明确工程的各项技术要求、质量验收标准、工艺标准、各结构物的详细尺寸和标高、材料规格和数量等,确保施工过程满足质量、技术、工艺要求,安全顺利的完成施工任务。

2.技术交底分为会议交底、书面交底和岗位技术交底三种形式。

3.施工方案交底应采用会议交底,由项目总工主持,项目部有关人员、施工队长及施工队技术人员等参加。主要对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案中的重点细节作专题介绍和详细说明,提出具体实施办法和要求,对施工质量控制与技术安全保证措施作详细交底。参加会议人员对技术交底不明确或实施困难的问题(包括施工场地、施工机械、施工进度安排、施工部署、施工流水段划分、劳动力安排、施工工艺等)应及时提出,会议对提出的问题应逐一解答,并落实安排。

4.施工工艺的技术交底应采用书面交底,项目部或施工队向工班就分项工程或工序进行技术交底,应根据该项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上级的技术交底内容,按照设计文件、施工及验收规范等的有关要求,结合本工程的具体情况,按分项工程和工序,向施工班组进行详细的书面技术交底。交底、接受交底双方均要在交底记录上签字。班组长在接受技术交底后,应组织全班组成员认真学习与讨论,明确工艺流程和施工操作要点、工序交接要求、质量标准、技术措施、成品保护方法、质量通病预防方法及安全注意事项,然后根据施工进度要求、作业班组劳动力和技术水平高低进行分工,明确责任和协作关系。

5.施工技术交底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符合设计图设计(或变更图设计)中的各项技术要求,特别是当设计图中的技术要求和技术标准高于施工及验收规范的相应要求时,应作更为详细的交底和说明;

2)应符合体现上一级技术交底的意图和具体要求。

3)应符合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的各项要求,包括技术措施和施工进度等要求。

4)对不同层次的施工人员,其交底的内容、深度和说明方式应有所区别,要有针对性。

5)对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结构、新材料应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

6)技术交底应形成书面材料,内容具体扼要,严格履行交接签字手续,并归档管理。

6.施工技术交底应注意的问题:

1)、书面技术交底是工程施工技术资料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和明确责任的依据,施工完毕后应归档管理;

人工回填土施工工艺标准

人工回填土施工工艺标准 1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工程的基槽、管沟、房心土等人工回填土施工。 2施工准备 2.1材料 回填所用土料的土质、粒径、含水量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宜优先利用基坑(槽)中挖出的土,但不得含有有机杂质,使用前应过筛,粒径不大于50mm,且含水量应符合要求。 2.2机具设备 手扶式压路机、冲击夯、小型振动夯、蛙式打夯机、木夯、手推车、铁锹、筛子、喷壶、小线、测量仪器、土方密实度检验仪器等。 2.3作业条件 2.3.1回填前应进行隐蔽工程检查,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回填土施工。 2.3.2直埋的无压管道沟槽应在闭水试验合格后进行回填,有压管道沟槽应在管打压、冲洗、严密性试验等验收合格后进行回填。 2.3.3房心回填,应在完成上下水、煤气等管道安装,并对管沟墙间加固后进行。 2.4技术准备 2.4.1回填土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填方土料种类、密实度要求、施工条件等编制回填土施工方案,经审批后向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通过试验确定土料含水量控制范围、虚铺厚度、夯实遍数等参数。 2.4.2根据分层回填厚度测放出回填标高控制线,以控制回填土的标高或厚度。 3操作工艺 3.1工艺流程 基坑(槽)清理→检验土质→布土、摊平→夯(压)实→检验密实度 3.2操作方法 3.2.1基坑(槽)清理:填土前应将基坑内的杂物清理干净,排除积水。 3.2.2检验土质 3.2.2.1检验回填土的种类、粒径是否符合规定,清除回填土中草皮、垃圾、有机土等杂物。 3.2.2.2进行土料土工试验,内容主要包括液限、塑限、塑性指数、强度、含水量等项目,其检验方法、标准应符合相应规定。 3.2.2.3回填前对土料进行击实试验,以测定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土的含水量一般以手握成团、落地开花为适宜。 3.2.2.4当土的含水量过大时,应采取翻松、晾干、风干、换土回填、掺入干土或其他吸水性材料等措施;如土料过干,则应预先洒水润湿。 3.2.3布土、摊平 3.2.3.1根据每层回填土厚度计算用土量,均匀摊平。对于回填作业面较宽处,利用高程桩或小线控制回填土厚度、平整度。 3.2.3.2一般蛙式打夯机每层虚铺厚度为200~250mm,人工夯每层虚铺厚度不大于150mm,手扶式压路机每层虚铺厚度为120~150mm。 3.2.3.3基坑回填应相对两侧或四周同时进行。基础墙两侧回填土的标高不可相差太多,以免把墙挤歪;较长的管沟墙,应采用内部加支撑的措施,然后再在外侧回填土方。3.2.3.4深浅基坑相连时,应先填深坑,填平后再统一分层填夯。分段填筑时交接处应做成1:2的阶梯形,且分层交接处应错开,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应小于1m,碾压重叠宽度应为0.5~1m。接缝不得留在基础、墙角、柱墩等重要部位。

水泥土台背回填施工方案

台背回填施工方案 由于我项目经理部施工范围内缺少台背回填适用材料,施工现场附近也无可用于台背回填的砂砾土及粘土,为保证台背回填施工质量及衡枣公司的施工进度要求,确保优质按期完成,必须在粘土中掺加5%的水泥,以提高土质CBR,能够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 一、施工准备 台背回填砂砾土必须由专人负责施工、试验,挂牌、划线施工,每一工序由专人负责,每层施工必须进行拍照,内容为填土、整平、碾压(夯实)、检测全过程。由于立交桥U型桥台已完成,要求先填筑完成的路基部分做成台阶形,且回填筑前应清除全部浮土、杂物。 二、施工方法 1、填筑范围 填筑高度为水泥砂砾底基层以下,以基坑顶面为起填层,台背顺路线方向,下部距U型台翼缘尾端外2米,向上做1米宽、0.6米高的台阶,直至到达设计标高。 2、回填材料 ①用于台背回填水泥土,采用机械场外集中拌合,完成后运到路基内填筑。 ②上土前,将土中的超尺寸颗粒应予筛除。 三、施工工艺 1、测量放线

①根据控制点,恢复线路中心控制点。根据中桩,测设路基边坡线,测量出台背两侧的高程,做好记录,计算出各桩号台背回填宽度,再用白灰打出线做为填土范围的明显标记,并用白漆在台背上画出每层回填厚度。 2、拌合 台背回填采用场外机械拌合,用重量法按土方总量控制砂砾掺量,用推土机将素土摊平,根据土层的厚度及预定的干密度,计算砂砾用量,砂砾用量为70%,用推土机将砂砾推平,然后采用挖掘机配合推土机拌合3~4遍。拌和过程中,应配合人工拣出超尺寸颗粒,拌和后砂砾应分布均匀,没有集中成堆现象。拌和过程中洒水应均匀,防止出现局部水分过多的现象。 4、含水量控制 土的含水量的大小直接影响路基的压实效果,当含水量小于最佳含水量并逐渐接近最佳含水量时,水膜变厚,引力缩小,外部压实功能比较容易使土粒移动,压实效果渐佳。土中含水量过大时,空隙中出现了自由水,压实功能不可能使液体捧出,压实功能的—部分被自由水所抵消,减小了有效压力,压实效果反而降低。只有在最佳含水量的情况下压实效果最好。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增加试验检测频率,严格控制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范围内进行碾压。拌和过程中洒水应均匀,防止出现局部水分过多的现象。对于稳定粗粒土和中粒土,宜较最佳含水量大,对于稳定细粒土,宜较最佳含水量大1%~2%。 土的含水量的大小直接影崤路基的压实效果,当含水量小于最佳含水量并逐渐接近最佳含水量时,压实效果最好。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增加试验检测频率,严格控制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范围内进行碾压。 5、压实机具

土方回填技术交底.doc

土方回填施工技术交底 土方回填,系用人力或机械对常地、基坑(槽)进行分层回填夯实,以保证达到要求的密实度。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场地、基坑(槽)和管沟、室外散水等回填土工程。 一、材料要求 1.土料 宜优先利用基坑(槽)中挖出的原土,并清除其中有机杂质和粒径大于50mm 的颗粒,含水量应符合要求。 2.石屑 不含有机杂质,粒径不大于50mm。 3.粘性土 含水量符合压实要求,可用作各层填料。 4.碎石类土、砂土和爆破石渣 其最大块粒径不得超过每层铺垫厚度的2/3,可用作表层以下填料。 5.碎块草皮和有机质含量不大于8%的土仅可用于无压实要求的填方。 6.淤泥和淤泥质土一般不能用作土料。

二、主要机具设备 人工回填主要机具设备有:铁锹、手推车、木夯、蛙式打夯机、筛子、喷壶等。 机械回填主要机具设备有:推土机、铲运机、汽车、光碾压路机、羊足碾、平碾、平板振动器等。 三、作业条件 1.回填土前应清除基底上草皮、杂物、树根和淤泥,排除积水,并在四周设排水沟或截洪沟,防止地面水流入填方区或基坑(槽),浸泡地基,造成基土下陷。 2.施工完地面以下基础、构筑物、防水层、保护层、管道(经试水合格),填写好地面以下工程的隐蔽工程记录,并经质量检查验收、签证认可。混凝土或砌筑砂浆应达到规定强度。 3.大型土方回填,应根据工程规模、特点、填料种类、设计对压实系数的要求、施工机具设备条件等,通过试验确定填料含水量控制范围,每层铺土厚度和打夯或压实遍数等施工参数。 4.做好水平高程的测设,基坑(槽)或沟、坡边上每隔3m打人水平木桩,室内和散水的边墙上,做好水平标记。 四、施工操作工艺

机械人工回填土施工工艺标准

机械人工回填土施工工 艺标准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机械人工回填土施工工艺标准 (Q/TJJG1-01-03-2003) 3.1适用范围及所涉及的强制性条文 3.1.1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和民用建筑的基坑、基槽、室内外地坪、管沟及大面积平整场地的人工和机械回填土。 3.1.2 本项工艺所涉及的国家工程建设标准中主要的强制性条文: (1) 推土机行驶前,严禁有人站在履带或刀片的支架上,机械四周应无障碍,确认安全后,方可开动。(JGJ33-2001 5.4.8) (2) 夯实机作业时,应一人扶夯,一人传递电缆线,且必须戴绝缘手套和穿绝缘鞋。递线人员应跟随夯机后或两侧调顺电缆线,电缆线不得扭结或缠绕,且不得张拉过紧,应保持有3~4m的余量。(JGJ33-2001 5.11.4) (3) 电缆线应满足操作所需的长度,电缆线上不得堆压物品或让车辆挤压,严禁用电缆线拖拉或吊挂振动器。(JGJ33-2001 8.8.3) 3.2 施工准备 3.2.1 土料选用 3.2.1.1 回填土:宜优先利用基槽中挖出的好土。回填土内不得含有有机杂质,粒径不大于50㎜,含水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压实要求。 3.2.1.2 碎石类土、砂土(使用细、粉砂时应取得设计单位同意)和爆破石碴,可用作表层以下填料。其最大粒径不得超过每层铺填厚度的2/3,含水率应符合规定。 3.2.1.3 对填方的土料应按设计要求验收后方可填入。 3.2.2 主要机具 3.2.2.1 一般机具:应备有木夯、蛙夯或柴油打夯机、手推车、筛子(孔径40~ 60mm)、铁锹、2m靠尺、小线等。 3.2.2.2 装运土方机械:自卸汽车、推土机、铲运机及翻斗车等。 3.2.2.3 碾压机械:平碾和震动碾等。 3.2.3 作业条件: 3.2.3.1 填土前应对填方基底和基础、地下构筑物及地下防水层、保护层等进行检查,并且要办好隐蔽验收手续。其结构强度已达到规定的要求,方可进行回填土。 3.2.3.2 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填方种类、设计压实系数、施工条件和压实工艺等合理确定填料含水量、每层填土厚度和压(夯)实遍数等施工参数。 3.2.3.3 房心和各种管沟的回填,应在完成上下水道安装(经试水合格),管沟墙间加固后再进行,并将填区内的积水和杂物清除干净。 3.2.3.4 填土前,应作好水平、高程的测设,基坑(槽)或沟坡上按需要的间距打入水平桩,室内和散水的墙边作好水平标记。 3.2.3.5 确定好土方机械、车辆的行走路线,应事先经过检查,必要时要进行加固加宽等准备工作,同时要编写好施工方案。 3.3 工 3工艺流程与操作工艺 3.3.1 工艺流程:

人工回填土工艺标准

人工回填土工艺标准 1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和民用建筑物中的基坑、基槽、室内地坪、管沟、室外肥槽及散水等人工回填土。 2 施工准备 2.1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 土:宜优先利用基槽中挖出的土,但不得含有有机杂质。使用前应过筛,其粒径不大于50㎜,含水率应符合规定。 2.1.2 主要机具有:蛙式或柴油打夯机、手推车、筛子(孔径40~60㎜)、木耙、铁锹(尖头与平头)、2m靠尺、胶皮管、小线和木折尺等。 2.2 作业条件: 2.2.1 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填方土料种类、密实度要求、施工条件等,合理地确定填方土料含水率控制范围、虚铺厚度和压实遍数等参数;重要回填土方工程,其参数应通过压实试验来确定。 2.2.2 回填前应对基础、箱型基础墙或地下防水层、保护层等进行检查验收,并且要办好隐检手续。其基础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规定的要求,方可进行回填土。 2.2.3 房心和管沟的回填,应在完成上下水、煤气的管道安装和管沟墙间加固后,再进行。并将沟槽、地坪上的积水和有机物等清理干净。 2.2.4 施工前,应做好水平标志,以控制回填土的高度或厚度。如在基坑(槽)或管沟边坡上,每隔3m钉上水平橛;室内和散水的边墙上弹上水平线或在地坪上钉上标高控制木桩。 3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基坑(槽)底地坪上清理→检验土质→分层铺土、耙平→夯打密实→检验密实度→修整找平验收 3.2 填土前应将基坑(槽)底或地坪上的垃圾等杂物清理干净;肥槽回填前,必须清理到基础底面标高,将回落的松散垃圾、砂浆、石子等杂物清除干净。 3.3 检验回填土的质量有无杂物,粒径是否符合规定,以及回填土的含水量是否在控

台背回填施工方案

大广高速公路衡大段LQ27标 K220+500白水村大桥台背回填方案 一、工程概况 K220+500白水村大桥为10-25m主线桥,交角90o,中心桩号为K220+500,全长256m。上部结构为10×25米后张预应力砼组合箱梁,下部结构采用柱式墩、柱式台、肋板台,钻孔灌注桩基础。本桥0#台为肋板式台、10#台为柱式台,1#~9#桥墩为桩接柱。该桥桥位处路线平面位于直线上,纵断面从起点至K220+450.047位于R=22700的凸形竖曲线上,K220+450.047至K220+549.989位于直线上,K220+549.989至终点位于R=30740的凹形竖曲线上。 二、台背回填设计说明 台背回填在柱式台、肋板台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弹性模量达到90%以上时进行。台背回填采用10%的石灰土,全桥台背填土4020m3。分层压实,每层厚度15cm,压实度不小于96%。K220+500白水村大桥0号台、9号台台背回填示意图如下:

三、施工计划安排 K220+500白水村大桥台背回填施工计划:2009年11月9 日开工至2009年11月20日完工,计划工期11天。 四、施工方案 4.1测量准备 由测量人员对设计院提供的导线点、水准点进行复测,复测合格并报监理工程师认可。根据施工要求,对控制点进行加密,保证在施工过程中,相邻导线点间相互通视。导线点、水准点的复测于相邻施工段进行闭合,并将测量误差控制在允许误差范围内。 4.2施工准备及要求 (1)台背回填前,首先检查墩柱、肋板混凝土实际强度,当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时方可进行填土。 (2)台背回填前,首先进行桥台基坑回填,基坑回填在结构物出地面且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时进行。首先将基坑内及周边的废弃杂物、松散土方、淤泥等清除干净,现场拍照并经监理认可后进行基坑回填。基坑回填采用素土回填,填筑采用人工配合机械进行,压实度不小于93%。基坑回填前,首先对基坑进行挖台阶(15cm,高15cm)处理,然后进行

人工回填土工艺标准(1041996)

人工回填土工艺标准(104-1996)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和民用建筑物中的基坑、基槽、室内地坪、管沟、室外肥槽及散水等人工回填土。 施工准备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 土:宜优先利用基槽中挖出的土,但不得含有有机杂质。使用前应过筛,其粒径不大于50mm,含水率应符合规定。 2.1.2 主要机具有:蛙式或柴油打夯机、手推车、筛子(孔径40~60mm)、木耙、铁锹(尖头与平头)、2m靠尺、胶皮管、小线和木折尺等。 2.2 作业条件: 2.2.1 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填方土料种类、密实度要求、施工条件等,合理地确定填方土料含水率控制范围、虚铺厚度和压实遍数等参数;重要回填土方工程,其参数应通过压实试验来确定。 2.2.2 回填前应对基础、箱型基础墙或地下防水层、保护层等进行检查验收,并且要办好隐检手续。其基础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规定的要求,方可进行回填土。 2.2.3 房心和管沟的回填,应在完成上下水、煤气的管道安装和管沟墙间加固后,再进行。并将沟槽、地坪上的积水和有机物等清理干净。 2.2.4 施工前,应做好水平标志,以控制回填土的高度或厚度。如在基坑(槽)或管沟边坡上,每隔3m钉上水平板;室内和散水的边墙上弹上水平线或在地坪上钉上标高控制木桩。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基坑(槽)底地坪上清理→ 检验土质→ 分层铺土、耙平→ 夯打密实→ 检验密实度→ 修整找平验收 3.2 填土前应将基坑(槽)底或地坪上的垃圾等杂物清理干净;肥槽回填前,必须清理到基础底面标高,将回落的松散垃圾、砂浆、石子等杂物清除干净。 3.3 检验回填土的质量有无杂物,粒径是否符合规定,以及回填土的含水量是否在控制的范围内;如含水量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晒或均匀掺入干土等措施;如遇回填上的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预先洒水润湿等措施。 3.4 回填土应分层铺摊。每层铺土厚度应根据土质、密实度要求和机具性能确定。一般蛙式打夯机每层铺土厚度为2020250mrn;人工打夯不大于2020m。每层铺摊后,随之耙平。 3.5 回填上每层至少夯打三遍。打夯应一夯压半夯,穷夯相接,行行相连,纵横交叉。并且严禁采用水浇使土下沉的所谓“水夯”法。 3.6 深浅两基坑(槽)相连时,应先填夯深基础;填至浅基坑相同的标高时,再与浅基础一起填夯。如必须分段填夯时,交接处应填成阶梯形,梯形的高宽比一般为1∶2。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小于1.0m。

台背回填施工方案

台背回填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处,桥长85m,桥梁中心桩号K5+027,位于整体路基段,交角90°,设计为4×20m预应力混凝土先简支后连续小箱梁,左右幅桥宽均为14.25m。平面位于R=4000m的右偏圆曲线上,桥面横坡为双向2%,纵断面纵坡1%;墩台平行布置。桥墩下部结构为桩柱式墩、柱式台及肋板台,均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 为了减少路基在结构物两侧产生的不均匀沉降,减轻桥头跳车现象,提高高速公路车辆行驶的舒适度,对本桥桥头两侧路基填筑设置过渡段。过渡段长度为2H+6(H为桥台或涵洞高度),纵向坡度不陡于1:2,桥涵台背路基采用级配碎石填筑。 二、编制依据 1.《城高速公路项目路基、路面及桥涵构造物工程NRC-9标段施工合同文件》; 2.《城高速公路项目路基、路面及桥涵构造物工程NRC-3、4、5、6、7、8、9、10标段施工招标招标文件》; 3.《城高速公路主体工程第NRC-9合同(K2+200~K7+038.646)全长4.839Km两阶段施工图设计》;城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大纲(修订版)》; 5.《绕城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施工标准化管理实施细则》; 6.省交通运输厅《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 7.《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 8.现行国家交通部、地方 速公路主体工程第9合同段(K2+200~K7+038.646)全长4.839Km 详细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10.现场实际情况。 三、人员、机械配置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总体施工计划,特安排人员、机械如下: 人员情配备情况

根据工程量和施工工期要求,投入主要机械设备如下: 劳动力安排: 本项目配备劳务工人5人,配合机械施工,各设备搭配相应操作手,其他人员由项目部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调配使用。 四、施工计划工期 计划于2016年4月5日开始施工,计划完工日期为2016年4月15日,工期10天。

机械回填土施工工艺标准精编版

机械回填土施工工艺标 准精编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机械回填土施工工艺标准 一、适用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应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基坑槽管沟等机械土方回填工程 二、施工机具 主要施工机具推土机铲运机自卸汽车碾压机械压路机压路碾 三、作业条件 基坑槽管沟等隐蔽工程已按要求通过验收同意回填 选择的填方土料符合设计要求 填土含水量已通过试验确定 根据施工方案已确定回填机械及碾压机械 四、工艺流程 基坑槽或管沟基底处理分层回填夯实取样试验 五、基坑槽或管沟基底处理 土方回填前应清除基底的垃圾树根等杂物去除积水淤泥如在松土上填方应在基底压实后再进行 六、分层回填夯实 1.一般规定 1)填土应尽量采用同类土填筑,并宜控制土的含水率在最优含水量范围内。当采用不同的土壤填筑时,应按土类有规则的分层铺填,将透水性大的土层置于透水性较小的土层之下,不得混杂使用。边坡不得用透水性较小的土封闭以利水分排除和基土稳定,并避免在填方内形成水囊和产生滑动现象,回填土从场地最低部分开始由一端向另端自下而上分层铺填铺土厚度和压实遍数见下表 2)深浅坑槽相连时,应先填深坑槽相平后与浅坑全面分层填夯,若采取分段填夯交接处应填成阶梯形修筑1~2阶梯形边坡每台阶高为500mm、宽为1000mm,碾迹重叠500~1000mm,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应小于1000mm,接缝部位不得在基础墙角柱墩等重要部位。 2.机械填土 1)推土机填土 填土应由下而上分层铺填,大坡度堆填土不得居高临下不分层次一次堆填,填土程序宜采用纵向铺填顺序从挖土区至填土区段以40~60m为宜。 推土机运土回填可采取分堆集中一次运送方法分段距离约为1015m以减少运土漏失量 土方推至填方部位时应提起一次铲刀成堆卸土并向前行驶利用推土机后退时将土刮平 利用推土机来回行驶进行碾压履带应重叠一半

台背施工方案

扩能改造工程JTZQ-2标 编号:台背回填施工作业指导书 单位: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3年5月1日发布2013年5月1日实施 台背回填施工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适用于改建铁路集宁至通辽线扩能改造工程大板至查干哈达(K600+000至K660+000)所有里程段大阪-查布嘎台背回填填筑施工。 2.作业准备 清除场地上的垃圾,平整场地。 3.技术要求 3.1 台背回填填料应符合设计文件和验标的要求。 3.2 台背回填填土梯形过渡,具体台背回填形式按设计施工图执行。 3.3 施工前应对所选择的填料进行核对确认并经试验鉴定,使其能够确保路堤各相应部位填料的质量检测、压实标准等指标达到设计要求; 3.4 在构筑物上划好每层摊铺的分层线,每隔30cm一层划道白线,标示为压实后的标高。 3.5 熟悉设计图纸要求和验收规范标准,台背回填填土要满足基床底层路基的检测标准。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4.1路堤与桥台回填

4.1.1施工方法 台背回填路堤应与桥台锥体和相邻路堤同步填筑。 台背回填施工根据施工图纸制定施工工艺和过程控制措施,作出详细的作业指导书和相应的质量检查、监督管理制度,并通过现场碾压试验确定完善的施工工艺及处理措施。 渗水土填土在拌合场内集中,自卸汽车运输,推土机配合平地机摊铺,重型碾压设备及小型振动压实设备碾压。 在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及在台后2.0m范围内,采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进行碾压,填料的松铺厚度宜按18~20cm,碾压遍数通过工艺实验确定,采用小型平板夯夯实5遍,松铺系数约为1.132,松铺厚度可取18cm,压实厚度15cm。 台背回填断面示意图 4.1.2施工工艺 (1)施工前,做好桥头路基排水施工,防止水流对填料的浸泡或冲刷。 (2)基底原地面平整后,用振动碾压机碾压密实,并使K30≥60MPa/m 。

地基基础工程---机械回填土施工工艺标准

机械回填土施工工艺标准 适用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应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基坑槽管沟等机械土方回填工程 材料准备 施工机具

主要施工机具推土机铲运机自卸汽车碾压机械压路机压路碾 工艺流程 作业条件 1.基坑槽管沟等隐蔽工程已按要求通过验收同意回填 2.选择的填方土料符合设计要求 3.填土含水量已通过试验确定 4.根据施工方案已确定回填机械及碾压机械 工艺流程 基坑槽或管沟基底处理分层回填夯实取样试验 基坑槽或管沟基底处理 土方回填前应清除基底的垃圾树根等杂物去除积水淤泥如在松土 上填方应在基底压实后再进行 分层回填夯实 1. 一般规定 1)填土应尽量采用同类土填筑并宜控制土的含水率在最优含水量范围 内当采用不同的土壤填筑时应按土类有规则的分层铺填将透水性大的土层置于透水性较小的土层之下不得混杂使用边坡不得用透水性较小的土封闭以利水分排除和基土稳定并避免在填方内形成水囊和

产生滑动现象 2)回填土从场地最低部分开始由一端向另端自下而上分层铺填铺土 厚度和压实遍数见下表 3)深浅坑槽相连时应先填深坑槽相平后与浅坑全面分层填夯若采取分 段填夯交接处应填成阶梯形修筑1 2 阶梯形边坡每台阶高为500mm 宽为1000mm碾迹重叠500 1000mm 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应小于1000mm 接缝部位不得在基础墙角柱墩等重要部位 2. 机械填土 1)推土机填土 a.填土应由下而上分层铺填大坡度堆填土不得居高临下不分层次一 次堆填填土程序宜采用纵向铺填顺序从挖土区至填土区段以40 60m 为宜 b.推土机运土回填可采取分堆集中一次运送方法分段距离约为10 15m以减少运土漏失量

完整的施工工艺流程讲课稿

人工挖土工艺流程: 确定开挖的顺序和坡度→沿灰线切出槽边轮廓线→分层开挖→修整槽边→清底 机械挖土工艺流程: 确定开挖的顺序和坡度→分段分层平均下挖→修边和清底 基土钎探工艺流程: 放钎点线→就位打钎拔钎灌砂记录锤击数检查孔深 人工回填土工艺流程: 基坑(槽)底地坪上清理→检验土质→分层铺土、耙平→夯打密实→检验密实度→修整找平验收 机械回填土工艺流程: 基坑底地坪上清理→检验土质→分层铺土→分层碾压密实→检验密实度→修整找平验收 灰土地基施工工艺流程: 检验土料和石灰粉的质量并过筛→灰土拌合→槽底清理→分层铺灰土→夯打密实→找平验收 砂石地基施工工艺流程: 检验砂石质量→拌和砂浆9人工级配→分层铺筑砂石→洒水→夯实或碾压→找平验收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打桩工艺流程: 就桩桩机→起吊预制桩→稳桩→打桩→接桩→送桩→中间检查验收→移桩机至下一个桩位 泥浆护壁回转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

钻孔机就位→钻孔→注泥浆→下套管→继续钻孔→排渣→清孔→吊放钢筋笼→射水清底→插入混凝土导管→浇筑混凝土→拔出导管→插桩顶钢筋 螺旋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 钻孔机就位→钻孔→检查质量→孔底清理→孔口盖板→移钻孔机 人工成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 放线定桩位及高程→开挖第一节桩孔土方→支护壁模板放附加钢筋→浇筑第一节护壁混凝土→检查桩位(中心)轴线→架设垂直运输架→安装电动葫芦(卷扬机或木辘轳)→安装吊桶、照明、活动盖板、水泵、通风机等→开挖吊运第二节桩孔土方(修边)→先拆第一节支第二节护壁模板(放附加钢筋)→浇第二节护壁混凝土→检查桩位(中心)轴线→逐层往下循环作业→开挖扩底部分→检查验收→吊放钢筋笼→放混凝土溜筒(导管) →浇筑桩身混凝土(随浇随振)→插桩顶钢筋 桩承台施工工艺流程: 核对钢筋半成品→钢筋绑扎→预埋管线及铁活→绑好砂浆垫块 钢筋绑扎工艺流程: 确定组装钢模板方案→组装钢模板→模板预检 混凝土浇筑工艺流程: 搅拌混凝土→浇筑→振捣→养护 设备基础施工工艺流程: 槽底或模板内清工艺流程: 槽底或模板内清理→混凝土拌制→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振捣→混凝土养护理→混凝土拌制→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振捣→混凝土找平→混凝土养护 素混凝土基础施工工艺流程: 槽底或模板内清理→混凝土拌制→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振捣→混凝土养护

人工回填土工艺流程

人工回填土工艺标准 1、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和民用建筑物种的基坑、基槽、室内地坪、管沟、室外肥槽基散水等人工回填土。 2、施工准备: 2.1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土:宜优先利用基槽中挖出的土,但不得含有有机杂质。使用前应过筛,其粒径不大于50mm,含水率应符合规定。 2.1.2主要机具有:蛙式或柴油打夯机、手推车、筛子(孔径40~60mm)、木耙、铁锹、2m 靠尺、胶皮管、小推车、小线和尺子等。 2.2作业条件: 2.2.1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填方土料种类、密实度要求、施工条件等,合理地确定填方土料含水率控制范围、需铺厚度和压实遍数等参数;重要回填土方工程,其参数应通过亚市实验来确定。 2.2.2回填前应对基础,箱形基础墙或地下防水层、保护层等进行检查验收,并且要办好隐检手续。其基础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规定的要求,方可进行回填。 2.2.3房心和管沟的回填土,应在完成上下水、煤气的管道安装和管沟墙间加固后,在进行。并将沟槽、地坪上的积水和有机物等清理干净。 2.2.4施工前,应做好水平标志,以控制回填土的高度或厚度。如在基坑(槽)或管沟边坑上,每隔3m钉上水平橛;室内和散水的边墙商谈上水平线或在地坪上钉上标高控制木桩。 3、操作工艺 3.1工艺流程: 基坑(槽)底地坪上清理→检验土质→、分层铺土、耙平→夯打密实→检验密实度→修整找平验收 3.2填土前应将基坑(槽)底或地坪上的垃圾等杂物清理干净;肥槽回填前,必须清理到基础地面标高,将回落的松散垃圾砂浆、石子等杂物清除干净。 3.3检验回填土的质量有无杂物,粒径是否符合规定,以及回填土的含水量是否在控制的范围内;如含水量偏高,可采用翻松、凉晒或均匀渗入干土等措施;如遇回填土的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预先洒水润湿等措施。 3.4回填土应分层铺摊。每层铺土厚度应根据土质、密实度要求和机具性能确定。一般蛙式打夯机每层铺土厚度为200~250mm;人工打夯不大于200mm。每层铺摊后,随之耙坪。 3.5回填土每层至少夯打三遍,打夯应一夯压半夯,夯航相接,夯夯相连,从横交叉。并且严禁采用水浇使土下沉所谓“水夯”法。 3.6深浅两基坑(槽)相连时,应先填夯深基础;填至浅基坑相同的标高时,在与浅基础一起填夯。如必须分段填夯时,交接处应填成阶梯形,梯形的高宽比一般为1︰2。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小于1.0m。 3.7基坑(槽)回填应在相对两侧或四周同时进行。基础墙两侧标高不可相差太多,以免把墙挤歪;较长的管沟墙,应采用内部加支撑的措施,然后在在外侧回填土方。 3.8回填房心及管沟时,为防止管道中心线位移或损坏管道,应用人工先在管子两侧填土夯实;并应由管道两侧同时进行,直至管顶0.5m以上时,再不损坏管道的情况下,方可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实。在抹带接口处,防腐绝缘层或电缆周围,应回填细粒料。 3.9回填土每层夯实后,应按规范规定进行环刀取样,测出干土的质量密度;达到要求后,在进行上一层的铺土。 3.10修整找平:填土全部完成后,应进行表面拉线找平,凡超过标准高程的地方,及时依线

桥台背回填施工方案(改)

京秦高速公路迁安支线工程SG-2标段 桥 台 背 回 填 施 工 方 案 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五第工程有限公司

2012年6月28日 上跨津山铁路立交桥支座垫石工程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1、上跨津山铁路立交桥起点里程K3+430.95,终点里程K4+075.05,全长644.1米,在立交桥桥头20m范围内为台背回填,台背填料采用碎石土、浆砌片石和二灰稳定碎石结合填筑。台背碎石土填筑:12698.4m3,浆砌片石:362m3,二灰稳定碎石:315m3。 2、工期计划情况 计划开工日期:2012.8.1 计划竣工日期:2012.9.5 二、施工组织情况 1、组织机构 为安全、优质、按期完成本合同段工程的施工任务,按项目法组建京秦高速公路迁安支线SG-2合同段项目经理部,成立现场管理机构,负责本合同段工程的施工组织管理工作(详见图2-1项目组织管理机构框图)。 2、质量控制系统组织机构:为优质完成本标段的施工任务,按照ISO9001系列标准和公路工程施工和质量管理的特点,制定完善的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总工程师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参加的质量控制系统组织机构(详见图2-2质量控制系统组织机构图)。 3、人员构成及岗位职责 管理职责与任务划分详见表2-1管理职责与施工任务表。 2-1项目管理机构框图

图2-2质量控制系统组织机构图 陈继 忠 宋普 河

表2-1管理职责与施工任务表 同时我项目部按照业主对本工程的施工要求,结合本工程的施工特点,在施工中坚持科学管理、严密组织、精心部署,加强施工中的预测与分析,确保总体施工目标的实现。本工程在进行总体施工部署时,重点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有计划、有秩序组织好施工,加强安全生产,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2)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施工所带来的一系列环保问题,切实做到文明施工,达到唐山市环保标准和要求,争创唐山市文明工地。 (3)本工程工期短,质量要求高,需要因地制宜、灵活布置,解决好同阶段施工内容平行作业与交叉作业的组织安排。 三、编制依据

机械回填土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机械回填土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1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及民用建筑物、构筑物大面积平整场地、大型基坑和管沟等回填土。 2 施工准备 2.l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碎石类土、砂土(使用细砂、粉砂时应取得设计单位同意)和爆破石碴,可用作表层以下填料。它最大粒径不得超过每层铺填厚度的2/3或3/4(使用振动碾时),含水率应符合规定。 2.1.2粘性土应检验其含水率,必须达到设计控制范围,方可使用。 2.1.3盐渍土一般不可使用。但填料中不含有盐晶、盐块或含盐植物的根茎,并符合《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附表1.8的规定的盐渍土则可以使用。 2.1.4主要机具: 2.1.4.1装运土方机械有:铲土机、自卸汽车、推土机、铲运机及翻斗车等。 2.1.4.2碾压机械有:平碾、羊足碾和振动碾等。 2.1.4.3一般机具有:蛙式或柴油打夯机、手推车、铁锹(平头或尖头)、2m钢尺、20号铅丝、胶皮管等。 2.2作业条件: 2.2.1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填方土料种类、密实度要求、施工条件等,合理地确定填方土料含水量控制范围、虚铺厚度和压实遍数等参数;重要回填土方工程,其参数应通过压实试验来确定。 2.2.2填土前应对填方基底和已完工程进行检查和中间验收,合格后要作好隐蔽检查和验收手续。 2.2.3施工前,应做好水平高程标志布置。如大型基坑或沟边上每隔1m钉上水平桩橛或在邻近的固定建筑物上抄上标准高程点。大面积场地上或地坪每隔一定距离钉上水平桩。 2.2.4确定好土方机械、车辆的行走路线,应事先经过检查,必要时要进行加固加宽等准备工作。同时要编好施工方案。 3 操作工艺

3.1填土前,应将基土上的洞穴或基底表面上的树根、垃圾等杂物都处理完毕,清除干净。 3.2检验土质。检验回填土料的种类、粒径,有无杂物,是否符合规定,以及土料的含水量是否在控制范围内;如含水量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晒或均匀掺入干土等措施;如遇填料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预先洒水润湿等措施。 3.3填土应分层铺摊。每层铺土的厚度应根据土质、密实度要求和机具性能确定。或按表1-8选用。 填土每层的铺土厚度和压实遍数 表1-8 3.4碾压机械压实填方时,应控制行驶速度,一般不应超过以下规定: 平碾:2km/h 羊足碾:3kW/h 振动碾:2km/h 3.5碾压时,轮(夯)迹应相互搭接,防止漏压或漏夯。长宽比较大时,填土应分段进行。每层接缝处应作成斜坡形,碾迹重叠。重叠0.5~l.0m左右,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应小于1m。 3.6填方超出基底表面时,应保证边缘部位的压实质量。填土后,如设计不要求边坡修整,宜将填方边缘宽填0.5m;如设计要求边坡修平拍实,宽填可为0.2m。 3.7在机械施工碾压不到的填土部位,应配合人工推土填充,用蛙式或柴油打夯机分层夯打密实。 3.8回填土方每层压实后,应按规范规定进行环刀取样,测出干土的质量密度,达到要求后,再进行上一层的铺土。 3.9填方全部完成后,表面应进行拉线找平,凡超过标准高程的地方,及时依线铲平;凡低于标准高程的地方,应补土找平夯实。 3.10雨、冬期施工: 3.10.1雨期施工的填方工程,应连续进行尽快完成;工作面不宜过大,应分层分段逐片进行。重要或特殊的土方回填,应尽量在雨期前完成。 3.10.2雨施时,应有防雨措施或方案,要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和地坪内,以免边坡塌方或基土遭到破坏。 3.10.3填方工程不宜在冬期施工,如必须在冬期施工时,其施工方法需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3.10.4冬期填方前,应清除基底上的冰雪和保温材料;距离边坡表层1m以内

人工成孔灌注桩施工 人工回填土

人工成孔灌注桩施工 1.1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中粘土、粉质粘土及含少量砂、石粘土层, 且地下水位低的人工成孔灌注桩工程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 水泥:宜采用325号~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 2.1.2 砂: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大于5%。 2.1.3 石子:粒径为0.5~ 3.2cm的卵石或碎石;桩身混凝土也可用粒径不大 于5cm的石子,且含泥量不大于2%。 2.1.4 水:应用自来水或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2.1.5 外加早强剂应通过试验选用,粉煤灰掺合料按试验室的规定确定。 2.1.6 钢筋:钢筋的级别、直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有出厂证明书及复试报 告。 2.1.7 一般应备有三木搭、卷扬机组或电动葫芦、手推车或翻斗车、镐、锹、 手铲、钎、线坠、定滑轮组、导向滑轮组、混凝土搅拌机、吊桶、溜槽、导管、振 捣棒、插钎、粗麻绳、钢丝绳、安全活动盖板、防水照明灯(低压

36V、100W), 电焊机、通风及供氧设备、扬程水泵、木辘轳、活动爬梯、安全帽、安全带等。 2.1.8 模板:组合式钢模,弧形工具式钢模四块(或八块)拼装。卡具、挂 钩和零配件。木板、木方,8号或12号槽钢等。 2.2 作业条件: 2.2.1 人工开挖桩孔,井壁支护应根据该地区的土质特点、地下水分布情况, 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进行井壁支护的计算和设计。 2.2.2 开挖前场地应完成三通一平。地上、地下的电缆、管线、旧建筑物、 设备基础等障碍物均已排除处理完毕。各项临时设施,如照明、动力、通风、安全 设施准备就绪。 2.2.3 熟悉施工图纸及场地的地下土质、水文地质资料,做到心中有数。 2.2.4 按基础平面图,设置桩位轴线、定位点;桩孔四周撒灰线。测定高程 水准点。放线工序完成后,办理预检手续。 2.2.5 按设计要求分段制作好钢筋笼。 2.2.6 全面开挖之前,有选择地先挖两个试验桩孔,分析土质、

人工回填土施工工艺

人工回填土 1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和民用建筑物中的基坑、基槽、室内地坪、管沟、室外肥槽及散水等人工回填土。 2 施工准备 2.1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土:宜优先利用基槽中挖出的土,但不得含有有机杂质。使用前应过筛,其粒径不大于50mm,含水率应符合规定。 2.1.2主要机具有:蛙式或柴油打夯机、手推车、筛子(孔径40~60mm)、木耙、铁锹(尖头与平头)、2m靠尺、胶皮管、小线和木折尺等。 2.2作业条件: 2.2.1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填方土料种类、密实度要求、施工条件等,合理地确定填方土料含水率控制范围、虚铺厚度和压实遍数等参数;重要回填土方工程,其参数应通过压实试验来确定。 2.2.2回填前应对基础、箱型基础墙或地下防水层、保护层等进行检查验收,并且要办好隐检手续。其基础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规定的要求,方可进行回填土。 2.2.3房心和管沟的回填,应在完成上下水、煤气的管道安装和管沟墙间加固后,再进行。并将沟槽、地坪上的积水和有机物等清理干净。 更多内容可进QQ群:家装市场营销学习群 或关注微信公众号:装修百科常识 2.2.4施工前,应做好水平标志,以控制回填土的高度或厚度。如在基坑(槽)或管沟边坡上,每隔3m钉上水平板;室内和散水的边墙上弹上水平线或在地坪上钉上标高控制木桩。 3 操作工艺 3.1工艺流程: →→→→ → 3.2填土前应将基坑(槽)底或地坪上的垃圾等杂物清理干净;肥槽回填前,必须清理到基础底面标高,将回落的松散垃圾、砂浆、石子等杂物清除干净。 3.3检验回填土的质量有无杂物,粒径是否符合规定,以及回填土的含水量是否在控制的范围内;如含水量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晒或均匀掺入干土等措施;如遇回填上的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预先洒水润湿等措施。 3.4回填土应分层铺摊。每层铺土厚度应根据土质、密实度要求和机具性能确定。一般蛙式打夯机每层铺土厚度为200~250mrn;人工打夯不大于200mm。每层铺摊后,随之耙平。 3.5回填上每层至少夯打三遍。打夯应一夯压半夯,穷夯相接,行行相连,纵横交叉。并且严禁采用水浇使土下沉的所谓“水夯”法。 3.6深浅两基坑(槽)相连时,应先填夯深基础;填至浅基坑相同的标高时,再与浅基础一起填夯。如必须分段填夯时,交接处应填成阶梯形,梯形的高宽比一般为1∶2。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小于1.0m。

台背回填施工方案

台背回填施工方案

台背及锥坡回填施工技术方案11 一、编制说明、工程概况 1、编制依据 (1)河南省淮息高速公路工程HXTJ-1施工合同。 (2)第四册《桥梁、涵洞》、第五册《线路交叉》。 (3)《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公路土工试验规程》及现行的其它有关施工规范及技术规程、标准。 (4)现场勘察情况和项目部的技术、机械设备、人员状况。 2、编制原则 (1)本方案遵守招标文件、合同条款及业主的各项规定,严格按照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验收标准中各项规定和设计文件、施工图的各项要求进行编制。 (2)从我项目部现有的技术设备水平和能力出发,积极引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工艺、方案,规范化施工,程序化作业。 (3)现场施工人员、技术人员组织合理,设备配置齐全,材料试验,测量放样等各项工作配合到位。

3、工程简介 淮息高速公路HXTJ-1标段西东起淮滨台头乡东K0+000,西至K6+000,结构物共有分离式立交5座,小桥2座,涵洞、通道共计20道。根据设计要求,台背填料采用中粗砂等材料分层填筑压实。4、施工条件 (1)气候条件 淮滨地处北亚热带与温暖带的过度地区,太阳南北回归决定淮滨气候的冷暖和光照时间的长短,东南季风的强弱制约淮滨雨水多寡和时空的分布。由于淮滨地处中原平原,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尤为显著,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型气候,气候温暖,光照充足、降水充沛,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气温适中。年平均温度为15.6℃(1月平均2.3℃,7月平均27.9℃)。无霜期年平均226天(初霜在11月7日,终霜在3月27日)。年平均降水量为956.6毫米,多雨年份达到1500.6毫米(1991年),少雨年份511.8毫米(2001年)。全年日照为1989.82小时,日照率42%,年平均风速2.4米/秒。 (2)材料条件 台背填料采用中粗砂,中粗砂取砂场在我标段南边的淮河河滩,砂场生产能力强,经工地实验室检验,能满足台背填筑需要,且运距不大于20公里,交通便利,能满足我标段的使用。 (3)场地条件 目前部分桥台已施工完毕,且强度满足台背回填的要求,台背

机械人工回填土施工工艺标准

机械人工回填土施工工艺标准 (Q/TJJG1-01-03-2003) 3.1 适用范围及所涉及的强制性条文 3.1.1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和民用建筑的基坑、基槽、室内外地坪、管沟及大面积平整场地的人 工和机械回填土。 3.1.2本项工艺所涉及的国家工程建设标准中主要的强制性条文: (1) 推土机行驶前,严禁有人站在履带或刀片的支架上,机械四周应无障碍,确认安全后,方可开动。(JGJ33-2001 5.4.8) (2) 夯实机作业时,应一人扶夯,一人传递电缆线,且必须戴绝缘手套和穿绝缘鞋。递线人 员应跟随夯机后或两侧调顺电缆线,电缆线不得扭结或缠绕,且不得张拉过紧,应保持有3?4m的余量。(JGJ33-2001 5.11.4 ) (3) 电缆线应满足操作所需的长度,电缆线上不得堆压物品或让车辆挤压,严禁用电缆线拖拉或吊挂振动器。(JGJ33-2001 8.8.3 ) 3.2 施工准备 3.2.1 土料选用 3.2.1.1 回填土:宜优先利用基槽中挖出的好土。回填土内不得含有有机杂质,粒径不大于50伽,含水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压实要求。 3.2.1.2 碎石类土、砂土(使用细、粉砂时应取得设计单位同意)和爆破石碴,可用作表层 以下填料。其最大粒径不得超过每层铺填厚度的2/3,含水率应符合规定。 3.2.1.3 对填方的土料应按设计要求验收后方可填入。 3.2.2 主要机具 3.2.2.1 一般机具:应备有木夯、蛙夯或柴油打夯机、手推车、筛子(孔径40?60mr)、铁锹、2 m靠尺、小线等。 3.2.2.2 装运土方机械:自卸汽车、推土机、铲运机及翻斗车等。 3.2.2.3 碾压机械:平碾和震动碾等。 3.2.3 作业条件: 3.2.3.1 填土前应对填方基底和基础、地下构筑物及地下防水层、保护层等进行检查,并且要办好隐蔽验收手续。其结构强度已达到规定的要求,方可进行回填土。 3.2.3.2 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填方种类、设计压实系数、施工条件和压实工艺等合理确定填料含水量、每层填土厚度和压(夯)实遍数等施工参数。 3.2.3.3 房心和各种管沟的回填,应在完成上下水道安装(经试水合格),管沟墙间加固后再进行,并将填区内的积水和杂物清除干净。 3.2.3.4 填土前,应作好水平、高程的测设,基坑(槽)或沟坡上按需要的间距打入水平桩,室内和散水的墙边作好水平标记。 3.2.3.5 确定好土方机械、车辆的行走路线,应事先经过检查,必要时要进行加固加宽等准备工作,同时要编写好施工方案。 3.3 工3工艺流程与操作工艺 3.3.1 工艺流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