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售酸奶乳酸菌含量的测定

市售酸奶乳酸菌含量的测定
市售酸奶乳酸菌含量的测定

漯河食品职业学院

毕业论文

题目:市售酸奶乳酸菌含量的测定

系部:质量检测系

专业:食品营养与检测系

班级:二〇一五级七班

姓名:马蒙恩

指导教师:林海知

2016年11月日

乳酸菌做酸奶

乳酸菌做酸奶 用乳酸菌做酸奶这个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基本上是不会的,因为乳酸菌做酸奶这已经涉及到技术和特定的专业层面了,而我们大家一般知道的只是酸奶里面含有乳酸菌,但是要我们用乳酸菌做酸奶那是不切实际的,首先不谈技术方面,就连最基本的步骤,大家也是不知道的。 酸奶是我们子啊现实生活中经常可以喝到的,而且有很多人基本是每天都要喝酸奶的,因为大家都知道酸奶对于我们身体的好处。而乳酸菌则是制作酸奶的一个关键成分,它主要负责的就是酸奶的发酵。下面,就来说说乳酸菌做酸奶的具体方法。 材料 鲜奶,乳酸菌 做法 1、所用器皿用滚开水消毒。 2、把手彻底洗干净。 3、选用陶瓷或玻璃容器不能用铁或搪瓷器皿。 4、倒入鲜奶,再把菌扔进去,密封后放在室温15℃-20℃的地方。 5、24小时后,酸奶做成。发酵时间最长不能过48小时。 6、将菌从酸奶中滤出,奶就可以喝了(菌吃掉也是没问题的,如果以后不想再喝亲手做的酸奶的话) 7、把滤出的菌用凉开水冲洗干净,然后放回干净的容器内(必

须是陶瓷或玻璃制品),再注鲜奶,盖好容器盖(应有透气孔若干)放于室温下(约16度左右,参考温度),但不能放冰箱8、酸奶一次喝不完可放入冰箱,保质期为5天(要在2至6摄氏度保存,否则酸奶中有益的乳酸菌会死亡,奶就变的没有营养了,另外酸奶不要空腹喝,也是防止胃酸会杀死这些菌,失去营养价值)。 9、健康的菌每10-17天长大一倍,可分割使用。菌不要日晒,不要接触金属,不喝的时候也要每天清洗并用鲜奶侵泡,同以往一样滋润它,以防止减低药效或死去。 10、最后就是喝完酸奶后一定要漱口,不然会腐蚀牙齿。 虽然上面文章详细地介绍了乳酸菌做酸奶的具体方法,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还是不太会的,因为这个方法对于一般人来说都是挺复杂的。不过没有关系,大家如果真想学做的话,多花点时间就可以了。另外,酸奶对于人体的功效和作用是多方面的,所以大家平时可以经常食用。

乳酸菌的筛选

乳酸菌的筛选(初筛) 一、实验目的 对采集的仔猪粪便进行梯度稀释和平板涂布,对猪粪中的肠源菌进行初步的筛选。 二、实验材料 PBS、2mL离心管、MRS肉汤、琼脂、冰袋、保温盒、封口膜、200μL 枪头等。 三、实验步骤 1、实验前准备:用MRS肉汤配置MRS固体培养基(内含有1.5%琼脂,1%CaCO3),121℃灭菌15min后倒平板,备后面涂布使用,2mL 离心管中加入1mLPBS备后面实验使用。 2、采样:使用已灭菌的200μL枪头挑取仔猪猪粪适量,放入事先准备好的2mL加有PBS的离心管中,取样标准为每窝仔猪取5个样品,采完样品后,用封口膜将离心管口封住,并放入准备好的装有冰袋的保温盒中保存。 3、涂布:将采好的样品用螺旋振荡器混匀,取100μL样品混匀液,加入900mL的离心管中进行梯度稀释,取10- 4、10-5梯度菌液进行平板涂布。 4、培养:将涂布好的平板依次标好时间、稀释浓度和样品编号后,置于厌氧培养箱中37℃培养24h。 5、培养完成后,对所涂布的平板进行拍照留底。

乳酸菌的筛选 一、实验目的 利用平板划线的原理,对涂布出的单菌落进行划线纯化。 二、实验原理 平板划线法是指把杂菌样品通过在平板表面划线稀释而获得单菌落的方法。一般是将混杂在一起的不同种微生物或同种微生物群体中的不同细胞,通过在分区的平板表面上作多次划线稀释,形成较多的独立分布的单个细胞,经培养而繁殖成相互独立的多个单菌落。通常认为这种单菌落就是某微生物的“纯种”。实际上同种微生物数个细胞在一起通过繁殖也可形成一个单菌落,故在科学研究中,特别是在菌种鉴定等工作中,必须对实验菌种的单菌落进行多次划线分离,才可获得可靠的纯种。 四、实验步骤 1、MRS培养基的配置:用MRS肉汤按每升48g计算配置,向其中加入1.5%的比例加入琼脂,按1%的比例加入CaCO3后,121℃灭菌15min。 2、倒平板:培养皿灭菌,烘干后,取灭菌的MRS固体培养基倒平板(每个平板倒10mL左右),放入4℃冰箱备用。 3、划线:于超净工作台中,将涂布平板中的单菌落用接种环挑取,按图1中所示的方法与平板上划线。 4、将接种好的平板置于37℃厌氧培养箱中培养24h。 5、培养期间,注意观察菌的生长情况,培养结束后,拍照留底。

酸乳中乳酸菌的测定

实验乳及乳制品中乳酸菌的测定 一、目的 1、解酸乳中乳酸菌分离原理 2、学习并掌握酸乳中乳酸菌菌数的检测方法。 二、原理 活性酸奶需要控制各种乳酸菌的比例,有些国家将乳酸菌的活菌数含量作为区分产品品种和质量的依据。由于乳酸菌对营养有复杂的要求,生长需要碳水化合物、氨基酸、肽类、脂肪酸、酯类、核酸衍生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一般的肉汤培养基难以满足其要求。测定乳酸菌时必须尽量将试样中所有活的乳酸菌检测出来。要提高检出率,关键是选用特定良好的培养基。采用稀释平板菌落计数法,检测酸奶中的各种乳酸菌可获得满意的结果。 三、材料 1、培养基 改良MC培养基(MRS培养基,改良CHALMERS培养基,M17培养基)。 2、仪器和器具 无菌移液管(25ml,1ml),无菌水(225ml带玻璃珠三角瓶,9ml试管),无菌培养皿,旋涡均匀器,恒温培养箱。 四、流程 酸奶→稀释→制平板→培养→检查计数 五、方法 1、样品稀释 先将酸奶样品搅拌均匀,用无菌移液管吸取样品25ml加入盛有225ml无菌水的三角瓶中,在旋涡均匀器上充分振摇,务必使样品均匀分散,即为10-1的样品稀释液,然后根据对样品含菌量的估计,将样品稀释至适当的稀释度。 2、制平板 选用2~3个适合的稀释度,培养皿贴上相应的标签,分别吸取不同稀释度的稀释液1ml 置于平皿内,每个稀释度作2个重复。然后用溶化冷却至45℃左右的MC培养基倒平皿,迅速转动平皿使之混合均匀,冷却成平板。 3、培养和计数 将平皿倒置于37℃恒温箱内培养72h,观察长出的细小菌落,计菌落数目,按常规方法选择30~300个菌落平皿进行计算。 六、结果 1、指示剂显色反应 乳酸菌的菌落很小,1~3mm,圆形隆起,表面光滑或稍粗糙,呈乳白色、灰白色或暗黄色。由于产酸菌落周围能使CaCO3产生溶解圈,酸碱指示剂呈酸性显色反应。 2、镜检形态 必要时,可挑取不同形态菌落制片镜检确定是乳杆菌或乳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

乳酸菌保存

1、乳酸菌不产酸? 我于去年下半年分离的乳酸菌,现在却没有产酸了,接入牛奶中培养好几天了但牛奶不凝固?不知道是怎么回?请哪位高手指点一下。这半年我都是把菌种接在MRS培养基上培养的,并且一个月转接一次。 半年了都在MRS培养传代,肯定不行的,容易变异应该在分纯之后冻存; 转接太频繁了,可能出现变异尽力减少传代,并进行复壮; 进行划线分纯,挑取几个菌落染色鉴定一下,然后再接种脱脂牛奶,也许可以重新筛选到一个有活力的; 将菌种接种到双斜面乳酸琼脂平板上,选取离含乳酸厚度最大的生长乳酸菌复壮! 、乳酸菌活化后没长出怎么回事 近期将原来已保存的乳酸菌菌种进行活化,但是平板上没长出来。后来又重新做了一次还是没有。这是怎么回事呢? 可以先用液体培养基富集,如果均悬液混浊后再划线接种; 乳酸菌的生存条件很宽。因为它是原核生物,结构相对简单。可以用50ml饱和脱脂奶粉溶液+30ml 50%甘油+20%对数期细菌原液在-85度条件下保存好几年。我做的实验中,pH到达3,乳酸菌还可以生长。不过培养乳酸菌不要培养时间过长,不然会出现自溶现象,菌液里的细菌数反而减少。 细菌生长曲线分潜伏期,对数期/生长期,成熟期,衰退期,一般而言,成熟期的细菌对外界因数的抵抗力最强但乳酸菌容易自溶,成熟期很难控制,一不小心就生产过头,出现自溶。那样的话,解冻后的细菌潜伏期会加长,甚至无法生长。所以保存的时候最好取对数期的细菌,活力大一点; 3、第一次做乳酸菌检测,请高人指点菌落特征 因第一次做乳酸菌检测,分别用了MRS培养基和改良TJA培养基厌氧培养,不同样品长出了不同的菌落形态,请高人指点乳酸菌在这两种培养基上的菌落特征,我才能进一步选定几种菌落做革兰式染色和过氧化氢检测,谢谢! MRS培养基上生长的是乳杆菌,改良TJA培养基上生长的是乳酸菌 一般的看镜检结果,粉红的是乳球.白的乳杆多. 4、乳酸菌培养 很是郁闷,我做实验分离的菌株,经过微生物菌种中心鉴定是罗伊氏乳酸杆菌,但是有一个很头疼的特点就是长的特慢,别的菌株在24小时就能长出来计数了,可这个菌株到48小时才能长出来,而且我们要做乳酸菌的冻干菌粉,别人冻干出来的能达到12次方,我的最多能达到10次方,各位专家,谁能帮帮我,应该怎么做才能更好一些啊,谢谢 乳酸杆菌不同种之间生物特性差别很大,这是正常的,没有什么办法能够改变。 我的经验是,在平板上长得慢的乳酸菌,在液体培养中生长速度并不慢,你可以试一下液体培养。 至于冻干的能力,牵涉到因素非常多,包括保护剂,菌种,预冻,冻干机性能,冻干方式等等,无法确定,只有自己摸索或者找有经验的人现场指导 5、乳酸菌产酸最大能达到多少 有谁知道乳酸菌产酸最大达到多少啊?有的说至多百分之一点多。但有的文章上却说能达到五点多?哪个对呢? 不同菌种,不同条件下的产酸量是不同的,中国的文献是报道的最大产酸量是在1.3%~2%。 6、有没有能把乳酸菌和细菌鉴别开的培养基或抗生素? 我想从酱中分离乳酸菌,但在MRS培养基上是不是乳酸菌和细菌都长啊?有没有能从外表上把它们区别开的培养基?我听别人说可以往培养基中加入溴甲酚绿,菌落周围变色的就是

乳酸菌之检验

食品微生物之檢驗方法-乳酸菌之檢驗 101年6月7日署授食字第1011902050號公告 1. 適用範圍:本方法適用於食品中乳酸菌之檢驗。 2. 檢驗方法:檢體經系列稀釋後,以選擇性培養基培養及計數之方法。 2.1. 工作環境:工作平台須寬敞、潔淨、光線良好,操作平台光度為100呎燭光以上,密閉室內換氣良好, 儘可能沒有灰塵及流動空氣。每15分鐘落菌數不得超過15 C FU/培養皿。 2.2. 器具及材料 2.2.1. 乾熱滅菌器。 2.2.2. 高壓滅菌釜。 2.2. 3. 冰箱:能維持5 ± 3℃者。 2.2.4. 培養箱:能維持內部溫度溫差± 1.0℃以內者。 2.2.5. 水浴:能維持水溫溫差± 1.0℃以內者。 2.2.6. 攪拌均質器(Blender)或鐵胃(Stomacher):能適用於無菌操作者。 2.2.7. 天平:可稱量到2000 g ,靈敏度為0.1 g ;可稱量到120 g ,靈敏度為5 mg。 2.2.8. 旋渦混合器(Vortex mixer)。 2.2.9. 酸鹼度測定儀(pH meter)。 2.2.10. 菌落計數器:適用於菌落之計算者。 2.2.11. 厭氧缸(Anaerobic jar)或厭氧培養箱:適用於厭氧培養者。 2.2.12. 吸管輔助器(Pipette aid)。 2.2.1 3. 吸管(Pipette):已滅菌。 1 m L吸管應有0.01 m L之刻度; 5 m L及10 m L吸管應有0.1 m L 刻度。 2.2.14. 培養皿:已滅菌,內徑約90 mm ,深度約15 mm ,底皿之內外面應平坦,無氣泡、刮痕或其他 缺點。 2.2.15. 稀釋用容器:無菌袋或有1000 mL、500 mL、99 m L及90 m L標記附蓋(栓)之可滅菌廣口瓶。

乳酸菌菌种的分离筛选方法

乳酸菌菌种的分离筛选方法乳酸细菌是一类能利用发酵糖产生大量乳酸的细菌通称。为兼性厌氧菌,杆状或球状,革兰氏阳性菌,无芽孢,不运动。营养要求高,需要提供丰富的肽类氨基酸维生素。在琼脂表面或内层形成较小的白色或淡黄色的菌落。 通常用作为有益微生物的菌种有乳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粪肠球菌、乳酸片球菌、双歧杆菌、屎肠球菌、戊糖片球菌等。 乳杆菌常用MRS琼脂作半选择培养基。当乳杆菌仅是复杂区系中的部分菌类 时,SL培养基常用作为选择性培养基。对于芽孢乳杆菌常用GYP培养基,链球菌有TYC培养基、MS培养基。M17培养基被用作乳球菌的分离培养基。 嗜酸乳杆菌属于乳杆菌属的一个种。其特性为:杆菌,两端圆,不运动,无 鞭毛。粪肠球菌为革兰氏阳性,圆形或椭圆形。 乳酸片球菌细胞呈球状,直径0.6~1.0μm,在直角两个平面交替形成四联状,一般细胞成对生,单生者罕见,不成链状排列。革兰氏阳性,不运动,兼性厌氧。在MRS培养基上菌落小,呈白色。沿洋菜穿刺线的生长物呈丝状。 乳酸菌在一般琼脂培养基上形成微小菌落,不易观察,所以分离时先富集培养并选择合适的培养基。分离培养基一般添加西红柿、酵母膏、吐温-80等物质,也常常加入醋酸盐,因醋酸盐能抑制部分细菌生长,对乳酸菌无害。 培养基中添加碳酸钙,乳酸溶解培养基中的碳酸钙形成透明圈,作为分离鉴别的依据,通过对生成的乳酸量进行性能鉴定。 乳酸菌生长繁殖时需要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及微氧,一般菌落比较小。分离培养基一般可添加西红柿酵母膏油酸吐温等物质,均具有促进生长作用。也常常添加醋酸盐抑制有些细菌的生长,对乳酸菌无害。 一.筛选方法: 1.溶钙圈法: 利用一些产酸类细菌在含CaCO3的培养基上产生CaCO3溶解圈,从而筛选出这些产酸类细菌,可用于乳酸菌的筛选。 其中培养基中加入CaCO3的作用是:①鉴别能产生酸的细菌;②中和产生的酸,以维持培养基的PH。 筛选过程:样品预处理→梯度稀释至10-6→选择合适的稀释度涂布→37℃培养

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内13个新种的分类

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内13个新种的分类东北酸菜是我国传统的发酵制品,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酿造和食用历史悠久,以自酿酸菜为采集菌种的来源。西藏地区的自然发酵酸奶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具有独特的营养价值,它们中都蕴藏着丰富的乳酸菌资源。 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多相分类手段对从东北酸菜中分离得到的12个潜在乳酸菌新种和从西藏酸奶中分离得到的1个潜在乳酸菌新种进行鉴定,确定它们的分类学地位。采用多相方法进行鉴定,包括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phe S基因序列分析,rpo A基因序列分析,DNA G+C mol%测定,平均核苷酸一致性分析(ANI),脂肪酸甲酯(FAME)分析和表型特征分析。 菌株54-2~T与Lactobacillus composti、Lactobacillus floricola、Lactobacillus selangorensis、Lactobacillus perolens、Lactobacillus harbinensis和Lactobacillus shenzhenensis处于一个系统发育分支,16S rRNA 基因序列相似性在90.4-96.5%之间;phe S基因序列相似性在56.7-74.6%之间;rpo A基因序列相似性在57.2-81.6%之间;ANI计算结果分别在66.26-72.50%之间。菌株54-5~T、143-6~T、247-4~T、17-4~T和143-1~T与Lactobacillus dextrinicus和Lactobacillus concavus处于一个系统发育分支,16S rRNA基因序列相似性为94.9-99.9%;phe S基因序列相似性在70.1-83.1%之间;rpo A基因序列相似性在81.0-98.3%之间;ANI计算结果在70.34-81.73%之间。 菌株33-7~T、116-2~T、184-8~T、204-8~T、8-1(1)~T,256-3~T和M1575~T 与Lactobacillus tucceti、Lactobacillus nodensis、Lactobacillus insicii、Lactobacillus allii、Lactobacillus metriopterae、Lactobacillus terrae、Lactobacillus versmoldensis和Lactobacillus furfuricola处于一个系统发

乳酸菌调研报告

乳酸菌调研报告 乳酸菌是指碳水化合物(即糖类等)经过发酵,获得能源所生成大量的乳酸菌群的总称。它的繁殖如同人类一样,需要很多的营养物质。因此,乳酸菌主要存在于动植物及食品当中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乳酸菌从形态上粗分为杆菌和球菌,在分类学上分为12属以上的属类中,到目前为止,已被证实有250种以上。 乳酸菌一般不会运动,在自然界中种类多,分布广。到目前为止,这类细菌共发现了59种,分别归属于乳链球菌及乳杆菌两大家族。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社会的日益进步,乳酸茵对人体健康的有益作用,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特别是研究领域和生产企业的广泛关注。因此,乳酸菌的开发利用具有了重要的意义。 1 乳酸菌菌种特性 不同属的乳酸茵在冷冻、干燥和保藏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特性。早先有报道细菌细胞形态、尺寸大小对其在冻干后的存活率有影响。例如,肠球菌属一种小的球形细胞。对冻干的抵抗力明显强于乳酸杆(棒)菌属。据Fonseca等研究, 在冷藏和冷冻干燥过程中, 由于细胞外冰晶的形成,细胞的表面积越大, 细胞膜破坏越严重。 在相同的外部条件下, 同种菌的不同菌株在冻干及固体状态下保藏也可能表现出不同的特性。乳酸菌的这些特性还不十分清楚, 有待于一步研究,目前有人提出一些假设来解释这一现象: 1)不同菌株遗传物质的差异导致菌株有不同的表现型, 这种差异性引起细胞对冷冻干燥的不同抵抗力; 2)不同菌株的细胞壁和细胞膜组成成分不同以及磷脂的熔点不一样, 也能引起细胞特性不同。 2 乳酸菌的功能 乳酸菌具有强抗酸能力,如在含糖丰富的食物制作中,虽然其他很多的菌类也能生长,但因乳酸菌不断地产生乳酸使得环境变酸而杀死多种不耐酸的细菌。大部分乳酸菌具有很强的抗盐性,都能耐5%以上的NaCl浓度。如嗜盐链球菌甚至能在浓度为15.18%的盐水中生存。这样在腌制品中其他不抗盐的有害菌

乳酸菌及其乳酸菌发酵食品

乳酸菌及其乳酸菌发酵食品 发酵是一种古老、传统的食品储存与加工的方法,凡利用微生物的作用而制得的食品都可以称为发酵食品。发酵食品是人类巧妙地利用有益微生物加工制造的一类食品,具有独特的风味和营养价值,丰富了我们的饮食生活。发酵食品因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有微生物参与作用,进而可以形成一些特异性风味物质和营养因子,如乳酸菌参与牛乳发酵,产生乙醛、丁二酮、丙酮、3-羟基丁酮、挥发性酸等芳香物质,以及胞外多糖、乳酸菌素、γ-氨基丁酸等营养因子。 乳酸菌是发酵食品最主要的有益微生物之一,人类对于乳酸菌的应用历史非常久远,在远古人类就在酿造食品方面不自觉地利用了乳酸菌。但是,人类能主动地去研究和掌握乳酸菌的生活规律,并加以应用,还是近百年的事。 1 乳酸菌 1.1 乳酸菌的分类 乳酸菌是一类以糖为原料产乳酸为主的细菌的总称,乳酸菌不是分类学上的名词,属于真细菌纲(Eubacteriac)真细菌目(Eabacteriales)中的乳酸细菌科(lactobacillaceae)。在伯杰氏系统细菌分类学上,目前已发现的乳酸菌,至少分布于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链球菌属(Strptococcus)、明串珠菌属(Leuconostoc),乳球菌属(Lactococcus)等19个属的微生物中。其中,在食品、医药等领域应用较多的乳酸菌主要分布在乳杆菌属、双歧杆菌属、链球菌属、肠球菌属、乳球菌属、片球菌属和明串珠菌属等七个属种。 1.2 乳酸菌的基本特性 乳酸菌是革兰氏阳性,不形成芽孢(个别属除外),不运动或少运动,不耐高温,但耐酸的球菌或杆菌,乳酸菌是一种兼性厌氧菌,适合于在氧含量低或无氧的环境中生长。与其它细菌相比,乳酸菌对营养的要求比较严格,除了要供给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类外,还需要加入维生素、氨基酸等生长因子。乳酸菌都能发酵一定的糖类产生乳酸,但分解蛋白质和脂肪能力微弱,过氧化氢酶反应呈阴性,适宜在偏酸的环境中生长,可使培养基pH 值降到5.0以下,产酸及耐酸能力都较强。 1.3 乳酸菌的发酵类型 乳酸菌的发酵根据产物的不同,分为三种类型:同型乳酸发酵、异型乳酸发酵和双歧发酵。同型乳酸发酵是指发酵终产物中90%以上为乳酸的乳酸发酵过程,以乳酸链球菌和多数乳酸杆菌为主。异型乳酸发酵是指发酵终产物中除乳酸外,还有乙醇、二氧化碳等成分的乳酸发酵过程,以明串珠菌属的乳酸菌以及某些乳酸杆菌,如肠膜明串珠菌、短乳杆菌、甘露醇乳杆菌等。双歧发酵是双歧杆菌的产能模式,双歧杆菌是一类特殊的严格厌氧菌,对营养要求较高,它们对葡萄糖的代谢也可归入异型乳酸发酵,但与其他乳酸菌的异型发酵不同。 1.4 乳酸菌的代谢产物 乳酸菌发酵的代谢产物主要有有机酸类、细菌素类、乙醛等芳香物质、胞外多糖、γ-氨基丁酸等。有机酸类主要有乳酸、乙酸,及少量的甲酸、丙酸等,具有抗菌防腐的作用,并带给食品酸性的口感;细菌素又称乳酸菌素,具有固定抗菌谱,对病原菌和腐败菌具有很强的抑制能力;乙醛等芳香物质给乳酸菌发酵食品带来独特的发酵风味;胞外多糖作为生命物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参与细胞的各种生命现象及生理过程的调节;γ-氨基丁酸是神经系统中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具有改善脑机能,调节情绪抗焦虑,降低血压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酸奶中乳酸菌的微生物学检测与酸奶的制作

乳酸菌饮料中乳酸菌的微生物学检验与酸奶的制作 摘要 本实验选用达能酸奶作为材料,通过制作改良MC和改良TJA两种培养基,观察分析比较达能酸奶在两种培养基中生成菌落的异同,并以达能酸奶作为菌源接种到奶粉液中制作酸奶,对所得酸奶进行感官评定,讨论影响菌落生成及酸奶感官的因素。 关键词:酸奶乳酸菌菌落形态菌落总数感官评价 前言 酸奶为纯绿色食品, 它是由牛奶经乳酸菌发酵制成的, 除具有鲜牛奶的营 养价值外, 因内含乳酸菌并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乳酸及B族维生素(B 2、B 6 、B 12 )等, 可促进人体消化呼吸, 提高人的免疫力, 长期饮用既可保证钙质的需求, 又可健肠胃, 调节人体代谢,提高人的抗病能力, 使人健康长寿[1]。酸奶中的乳酸菌主要有乳杆菌、双歧杆菌和片球菌三个属,它们能够定植在人体内,起到改善营养健康状况、改善胃肠道功能、改善免疫能力、抗有害菌和抗衰老的作用[2]。对酸奶中的这些益生菌进行研究,有助于了解酸奶的保健原理,对制作更加营养、更优质的酸奶具有指导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 1 仪器与材料 1. 1. 1 仪器 玻璃瓶(无盖,2个),电磁炉(带不锈钢锅),不锈钢杯,移液管及移液管筒,电子天平,量筒,具塞锥形瓶(带玻珠,3个),具塞试管(7支),培养皿(16个),接种环,酒精灯,载玻片(4片),光学显微镜。 1. 1. 2 材料 达能酸奶,脱脂奶粉,白砂糖,MC培养基粉末,TJA培养基粉末,擦镜纸,吸水纸,牛皮纸,保鲜膜,橡皮筋。 1. 2 培养基和试剂

1. 2. 1 改良MC培养基(每升) 大豆蛋白胨5g,牛肉膏粉5g,酵母膏粉5g,葡萄糖20g,乳糖20g,碳酸钙10g,琼脂15g,中性红0.05g,最终pH6.0±0.2。 1. 2. 2 改良TJA培养基(每升)[3] 番茄汁50mL,酵母抽提液5g,肉膏10g,乳糖20g,葡萄糖2g,K 2HPO 4 2g, 吐温-80 1g,乙酸钠5g,琼脂15g,最终pH6.8±0.2。 1. 2. 3 试剂 蒸馏水,结晶紫染液,卢氏碘液,95%的乙醇溶液,番红染液,香柏油,二甲苯。 1. 3 方法 1. 3. 1 无菌水和培养基的制备 1、无菌水的制备:量取90mL自来水于带玻珠的具塞锥形瓶中,用牛皮纸和橡皮筋封口;用7支具塞试管分别量取9mL自来水,用牛皮纸封口并用橡皮筋捆成一束。上述锥形瓶和试管在121℃下灭菌15min备用。 2、改良MC培养基的制备:称取16g改良MC培养基粉末置于不锈钢杯中,加入200mL蒸馏水,加热使其溶解完全,倒进具塞锥形瓶中用牛皮纸和橡皮筋封口,在121℃下灭菌15min备用。 3、改良TJA培养基的制备:称取12g改良TJA培养基粉末置于不锈钢杯中,加入190mL蒸馏水和10mL番茄汁,加热使其溶解完全,倒进具塞锥形瓶中用牛皮纸和橡皮筋封口,在121℃下灭菌15min备用。 1. 3. 2 乳酸菌的分离和培养 1、稀释平板分离:在无菌操作下,用移液管吸取10mL达能酸奶于冷却至45℃左右的90mL无菌水中,振荡混合,制得10-1稀释度的菌液。再从10-1稀释度的菌液中吸取1mL置于另一装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制得10-2稀释度的菌液。用上述方法重复操作,分别制得10-3、10-4、10-5、10-6、10-7、10-8稀释度的菌液。待两种培养基冷却至45℃左右时,取10-6、10-7、10-8这三种稀释度的菌液,用移液管吸取每一种菌液0.2mL滴在四个培养皿中央,然后分别向其中两个培养皿倒入15mL改良MC培养基,向另外两个倒入15mL改良TJA培养基,摇匀静置使其凝固,一共制

对乳酸菌的一点认识

对乳酸菌的一点认识 摘要:乳酸菌是一类革兰氏阳性杆菌或球菌、不形成芽孢、不运动、过氧化氢酶反应阴性、微需氧,不能还原硝酸盐,糖发酵能产生50%以上的乳酸细菌的总称。人们在认识乳酸菌之前就已利用它们来加工和保存食品。目前,乳酸菌已广泛应用于发酵酸乳、干酪、发酵豆乳、酿造食品、腌渍物、面包、发酵肉制品及食品防腐保藏等方面。乳酸菌不仅可以提高食品保藏性和附加值,而且有其特殊生理活性和保健功能。 关键词:乳酸菌、历史与现状、分类、生理功能、前景 一、乳酸菌的历史及现状 20世纪,俄国的生物学家梅契尼柯夫(Mechnikoff,1845-1916),在他的“长寿学说”里明确指出,保加利亚的巴尔干岛地区居民,日常生活中经常饮用的酸奶中含有大量的乳酸菌,这些乳酸菌能够定植在人体内,有效地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减少由于肠道内有害菌产生的毒素对整个机体的毒害,这是保加利亚地区居民长寿的重要原因。这个“长寿学说”具有划时代意义。今天,乳酸菌及其饮品已在许多国家相当普及。早在5 000年前人类就已经在使用乳酸菌。人们在认识乳酸菌之前就已利用它们来加工和保存食品,帮助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促进排出毒素,促进营养有效吸收。乳酸菌不仅可以提高食品保藏性和附加值,而且有其特定生理活性和保健功能。 二、乳酸菌分类 乳酸菌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动物源乳酸菌,一类是植物源乳酸菌。因为动物源取自动物,因此菌种常处于相对不稳定状态,其生物功效也较不稳定,且在大量食用时很容易导致人体动物蛋白过敏,即排斥反应。而植物源乳酸菌,因为取自植物易被人体认可,不论摄取多大量,都不会产生蛋白排斥反应,且植物源乳酸菌比动物源性更具有活力,能比动物源性蛋白以多8倍的数量到达人体小肠内定植,从而发挥其强大而稳定的生物功效。 三、乳酸菌的生理功能 1.改善制品的风味,提高制品营养价值 发酵过程中还可产生醋酸、丙酸等有机酸。乳酸菌产生的有机酸可以提高钙、磷、铁的利用率,促进人体吸收。而乳糖分解产生的半乳糖是构成脑神经系统中脑苷脂的成分,与婴儿出生后脑的迅速生长密切关系。乳酸菌在代谢过程中还可以产生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酶类。乳酸菌所分泌的乳糖酶能够分解乳中的乳糖,提高乳制品的消化吸收性能及营养价值。 2.治疗肠道功能紊乱,维持肠道菌群平衡 人体肠道内有数百种细菌,包括有益菌和有害菌两大类,它们分别集中在肠道的某个部位形成菌群。在机体正常的情况下,有益菌占优势,此时称为肠道菌群平衡。当宿主机体抵抗力较弱时,有害菌会引起机体发病。而乳酸菌进入肠道后,即在肠内进行繁殖,抑制病原菌和有害人体健康的细菌的繁殖,从而起到预防感染,维持肠内菌群的平衡。乳酸菌及其代谢产物能够促进宿主消化酶的分泌和肠道的蠕动,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并预防便秘的发生。乳酸菌的代谢产物乳酸和醋酸对病原性微生物有拮抗作用。有机酸使肠道pH 值下降,促进肠蠕动,防止病原菌的定植。保加利亚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和乳酸乳杆菌所产生的H2O2也有明显的抑菌效果。乳酸菌还能分泌能抑制生病原菌的细菌素,如双岐杆菌、嗜酸乳杆菌和乳酸链球菌素等对多种革兰氏阳性菌,包括葡萄球菌、链球菌、微球菌、分支杆菌和斯特氏菌、乳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3.抗肿瘤和免疫赋活作用 乳酸菌具有抗肿瘤活性。研究者们认为这种活性是由于乳酸菌本身及其代谢产物所

乳酸菌检验方法

河北世翔生物有限公司 乳酸菌检验方法 前言 1.本检验方法针对公司各种形式(固态、液态)的乳酸菌菌微生物添加剂; 2.本标准的制定依据GBT 23181-2008 、SNT 1941.1-2007、GB 478935-2010等 国家标准制定; 3.本标准由研发部起草,经公司总经理批准,公布之日起实施。 一、检验前的准备 1.培养基及其试剂 1.1盛有若干玻璃珠的无菌水225ml, 1.2MRS琼脂培养基: 牛肉膏10g 蛋白胨10g 酵母膏5g 121℃,灭菌15-20min 1.3培养皿12个,试管12个,涂布棒1个,用报纸包扎后灭菌 1.4打开超净工作台,用消毒水或者酒精喷洒,工作台台面,打开紫外灯杀菌30分钟,打开风机,5分钟后,打开照明 二、取样 按照GB/T14699.1进行取样:用灭菌的铲子,选取有代表性的样品适量放入取样袋中,标注好取样日期,批次备用;液体取样使用灭菌的试管,在火焰保护下进行,完成后放入低温冰箱储藏。

三、检测步骤 1. 以无菌操作称取试样25g(ml),加入225ml有玻璃珠的无菌水中,放在摇床上,200r/min,摇动30min,制成1:10的初始菌悬浮液。取1:10的初始菌悬浮液0.5ml,加入4.5ml无菌水,经充分混匀后,制成1:100的稀释液。依次方法依次稀释到1:108 2.选择107 、108 二个稀释度,用移液枪分别吸取0.1ml,接种到3个营养琼脂平板上,使用涂布棒尽可能小心快速地涂布接种液于琼脂表面,涂布棒不得接触平皿边缘,涂布好的平皿改好,置室温中放置15min使接种物完全被琼脂吸收。翻转上述平皿置于36±1℃培养箱中培养48±2h。从样品稀释到涂布完成要求在15分钟内完成。 3.培养后,选取菌落数在30到300个之间的平板计数,低于30 CFU 平板记录具体菌落数,大于300 CFU 的可记录为多不可计。每个稀释度的菌落数应采用两个平板的平均数。若平板中有较大片状菌落生长时,则不宜计数;若片状菌落步不到平板的一半,而其余一半分布又很均匀,即可计算半个平板后乘以2以代表全皿菌落数。当平板上出现菌落间无明显界线的链状生长时,则将每条单链作为一个菌落计数。 四、计数 1.若只有一个稀释度平板上的菌落数在适宜计数范围内,计算两个平板菌落数的平均值,再将平均值乘以相应稀释倍数,作为每g(mL)中菌落总数结果。 2.若有两个连续稀释度的平板菌落数在适宜计数范围内时,按公式(1)计算

乳酸菌菌种的分离筛选办法

精心整理 乳酸菌菌种的分离筛选方法 乳酸细菌是一类能利用发酵糖产生大量乳酸的细菌通称。为兼性厌氧菌,杆状或球状,革兰氏阳性菌,无芽孢,不运动。营养要求高,需要提供丰富的肽类氨基酸维生素。在琼脂表面或内层形成较小的白色或淡黄色的菌落。 通常用作为有益微生物的菌种有乳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粪肠球菌、乳酸片球菌、双歧杆菌、屎肠球菌、戊糖片球菌等。 时,SL 培养基、MS 对乳酸菌无害。一.筛选方法: 1.溶钙圈法: 利用一些产酸类细菌在含CaCO3的培养基上产生CaCO3溶解圈,从而筛选出这些产酸类细菌,可用于乳酸菌的筛选。 其中培养基中加入CaCO3的作用是:①鉴别能产生酸的细菌;②中和产生的酸,以维持培养基的PH 。 筛选过程:样品预处理→梯度稀释至10-6→选择合适的稀释度涂布→37℃培养48h →挑选产生溶

钙圈的菌落反复在MRS培养基上划线→挑起单菌落染色,经镜检确认为纯种→挑选革兰氏阳性单菌落→试管穿刺4℃冰箱保存。 2.溴甲酚绿指示剂法: 培养基:MRS培养基(含溴甲酚绿酒精溶液) 筛选过程:同上,不同之处是稀释涂布后长出菌落,挑取使溴甲酚绿变色的菌落。 二.菌种的分离筛选 1.培养基: ★1.1麦芽汁碳酸钙培养基:麦芽汁(10BX)1L预先灭菌碳酸钙5-10g/LPH自然(分离用) ★★1.2吐温 ★1.3 酵母膏(分离用) 1.4 1.5 MgSO 4 1.6 ★★1.7 蛋白胨 葡萄糖、琼 脂18.0g 酸钙, 1.8BCP 乳糖5.0g蛋白胨5.0g酵母膏3.0g0.5℅溴甲酚紫10ml自来水1000ml pH6.5-7.0(分离用) 1.9BCG牛乳营养琼脂:脱脂奶粉10g,溶于50ml水中,加入1.6℅溴甲酚绿酒 精溶液0.07ml,0.075Mpa20min。另取琼脂2.0g,溶于50ml水中,加酵母膏 1.0g溶解后调pH6.5-6.8,0.1Mpa20min.趁热在无菌操作下两者混合均匀, 倒平板,37℃培养24h,检查是否有杂菌。

酸奶中乳酸菌的研究与展望

酸奶中乳酸菌的研究与展望 食品科学与工程:呼庆真 指导老师:吴士云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酸奶现状及酸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同时,对酸奶中乳酸菌的作用 进行说明。并对酸奶的现状、未来、储存方式及消费群体等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酸奶,乳酸菌,室温 1概述 酸奶是以新鲜牛乳经有效杀菌,用不同乳酸菌发酵剂制成的乳制品,味酸甜细腻,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专家称它是“21世纪的绿色食品”,是一种“功能独特的营养品”[1]。它对人体 有较多的好处,可以维持肠道正常菌群平衡,调节肠道有益菌群到正常水平等[2];在我国,近几年生产销售的酸乳及酸乳饮品数量直线上升,品种花样繁多,很受消费者的青睐。目前市售的各种酸奶制品中,作为发酵剂的乳酸菌,通常为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这两株菌,乳制品中可任意添加乳粉、脱脂乳粉、乳清粉等,在最终产品中必须大量存在这些微生物[3]。 乳酸菌是一种存在于人类体内的益生菌。乳酸菌能够将碳水化合物发酵成乳酸,因而得名。益生菌能够帮助消化,有助人体肠脏的健康,因此常被视为健康食品,添加在酸奶之内。在人体肠道内栖息着数百种的细菌,其数量超过百万亿个。其中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叫益生菌,以乳酸菌、双歧杆菌等为代表,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叫有害菌,以大肝杆菌、产气荚膜梭状芽胞杆菌等为代表。益生菌是一个庞大的菌群,有害菌也是一个不小的菌群,当益生菌占优势时(占总数的80%以上),人体则保持健康状态,否则处于亚健康或非健康状态。长期科学研究结果表明,以乳酸菌为代表的益生菌是人体必不可少的且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有益菌,它们数量的多和少,直接影响到人的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到人的寿命长短,科学家长期研究的结果证明,乳酸菌对人的健康与长寿非常重要。 目前世界上常用于益生菌的菌种大多为乳酸菌,如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acidophilus)、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fermentum)、干酪/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paracasei)、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罗伊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reuteri)、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rhamnosu s)、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等中的一些菌株。但并不是这些菌种中的每一株菌都可以作为益生菌,只要经过科学验证的菌株才可以作为益生菌。同时,并不是每一株益生菌都是全面手,能够发挥所有的健康功效[4]。 目前的食品和保健品市场上,很多产品的保健概念比较好,但是对人体的实际效果则很一般。益生菌常常耐受不了销售过程中的环境条件而导致含量大幅度下降,或者耐受不了胃酸和胆汁的杀菌作用而丧失活性。因此,选育耐酸和耐胆汁的益生菌菌株以保证它们能够在 人的胃酸和肠道的胆汁中生存等菌种选育课题都是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5]。鉴于乳酸菌在 - 1 -

乳酸菌的分类

乳酸菌的分類 1.乳酸菌的分類: (1)是一類可發酵利用碳水化合物而產生大量乳酸的細菌。 (2)大多數細菌都能產生或多或少的乳酸 →不能認為凡是產乳酸的細菌都是乳酸菌。 2.乳酸菌的分類体系→(1)生化狀態分類法(2)化學分類法。 3.按照Bersy細菌學手冊中的生化分類法: 乳桿菌屬(Lactobacillus) 鏈球菌屬(Streptococeus) 乳酸菌有5個屬明串珠菌屬(Leuconostoc) 雙歧桿菌屬(Bifidobacterium) 片球菌屬(Pediococcus) 每個屬中又有很多菌種,一些菌種還包括數個亞種。 4.乳桿菌屬: (1)一般呈細長的桿狀,大小為0.5~1 μm x 2~10 μm,常呈 鏈狀排列。G(+),無芽孢菌,微需氧。 (2)目前已實際應用的,主要有: 德氏乳桿菌(L. delbrueckii)、保加利亞乳桿茵(L. bulgaricus)瑞士乳桿菌(L. helviticus)、嗜酸乳桿菌(L. acido phlus)和乾 酪乳桿菌(L. casei)及其亞种等;短乳桿茵(L. brevis)和發酵 乳桿菌(L. fementi)。 5.鏈球菌屬乳酸菌: (1)一般呈短鏈或長鏈狀排列,為無芽孢G(+),兼性厭氧。

(2)有些屬於人或動物的病原菌: 如能引起牛乳房炎的無乳鏈球菌(S. agalactiae)和人咽喉炎的溶血鏈球菌(S.haemolytlcus)。 (3)有些能引起食物變質而常用于特種乾酪(羅馬諾乾酪)製造上 ,如糞鏈球菌(S. faecalis)和液化鏈球菌(S. liquefaciens)。 (4)有些則是發酵乳製品生產上常用的菌種,如乳酸鏈球菌(S. lactis)、丁二酮乳酸鏈球菌(S. diacetilactis)、乳酪鏈球菌 (S.creamoris)和嗜熱乳鏈球菌(S. thermophilus)等。 6.明串珠菌屬: (1)呈圓形或卵圓形,菌体排列成鏈狀。經常存在于水果、蔬菜 中,能在高濃度的含糖食品中生長。 (2)該屬乳酸菌可發酵利用葡萄糖產生CO2、乙酸和乳酸。依据 此特性可將明串珠菌從鏈球菌中區別開(鏈球菌不產生CO2,而且生成L-乳酸)。 (3)常見的菌种有腸膜明串珠菌(Leuc. Mesenteroides)及其乳脂亞 种(Leuc. Cremoris)和葡聚糖亞種(Leuc. Dextranicun)、蝕橙明串珠菌(Lcuc. Citrovorum)、乳酸明串珠茵(Leuc. Lactis)和酒明串珠菌(Leuc. Oenos)等。它們均可用在發酵乳製品生產上。 (4)腸膜明串珠菌乳脂亞种(又稱乳脂明串珠菌)最為常見,它 能發酵檸檬酸產生特殊風味物質,故又稱風味菌、香氣菌或產香菌。 7.雙歧桿菌: (1)因菌体尖端呈分支枝狀(如Y或V字形)而得名,是無芽孢

耐盐乳酸菌的筛选和鉴定

耐盐乳酸菌的筛选和鉴定

摘要:本实验从酱油厂提供的酱油原醅中分离筛选出耐盐乳酸菌,该菌在18%以上NaCl 浓度的条件下能够正常生长代谢,初步鉴定其为四联球菌属,可用于高盐稀醪酱油酿造目前国内尚无耐盐度达18%的乳酸菌种, 该菌种的成功选育为国内首创。 关键词乳酸菌耐盐筛选鉴定 酱油采用高盐稀醪发酵工艺生产时能有更好的质量和香味。其工艺上需要在酱醅发酵过程中添加酵母菌和乳酸菌。然而酱油的含盐度高达18%,这就需要选育出耐盐菌种。关于耐盐酵母的应用报道已有很多。而乳酸菌方面,目前在国内菌种库内尚无耐盐度达18%的菌种。我们作为酱油大国,筛选出耐盐度达18%的嗜盐乳酸菌的意义则显得十分重大。 本实验主要对高盐稀态发酵工艺酱醅中嗜盐乳酸菌进行分离筛选及鉴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酱醅、草酸铵结晶紫液(革兰氏A液)、路哥尔氏碘液(革兰氏B液)、蕃红花红(沙黄)、生理盐水。 1.2 实验方法 1.2.1 分离筛选流程(如图1)

1.2.2 筛选方法 十倍稀释法、平板涂布法、斜面之字划线法、平板四分法划线。1.2.3 鉴定方法 1.2.3.1 革兰氏染色法 1.2.3.2 过氧化氢酶接触酶测定 取一环琼脂斜面的培养物,涂于干净载玻片上,然后加1 滴3% -15% H2O2,若有气泡产生则为阳性反应,无气泡为阴性反应。或将3%-15% H2O2加到斜面的菌苔上观察是否有气泡的产生。 1.2.3.3 生化鉴定管使用方法 挑取待检菌革兰氏染色镜检,将新鲜菌苔接种于普通肉汤中,37摄氏度培养18-24h。各吸取0.05-0.08ml(约1-2滴)的肉汤培养物或菌悬液加入每种微量生化管内,将已接种生化管套上无菌塑料帽直立于三折吸塑短架内,于35-37摄氏度培养箱中培养。 1.2.3.4 高效液相色谱HPLC 测量乳酸含量(图2)

PCR技术在乳酸菌分类鉴定中的应用

PCR技术在乳酸菌分类鉴定中的应用 王庭柱,高学军,杨振宇 东北农业大学教育部乳品科学重点实验室(150030) E-mail:wangtingzhu1980@https://www.360docs.net/doc/1611609160.html, 摘要: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作为生物技术里程碑的PCR技术以及核酸测序和电泳技术的不断改进与完善,产生了许多新的分类学方法,如RAPD、PCR-RFLP、T-RFLP、ARDRA、PCR-SSCP、PCR-DGGE、PCR-TGGE、AFLP、REP-PCR、S-PCR、LCR、LH-PCR、SBCS以及小卫星序列多态性和序列同源性分析等。本文即论述了这些技术在乳酸菌分类鉴定中的应用及其优势和局限性。 关键词:乳酸菌,PCR,分类,鉴定,分子生物学 1. 引言 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 LAB)是一大类缺乏细胞色素、糖代谢主要以乳酸为终产物的革兰氏阳性非芽孢细菌,其过氧化氢酶反应为阴性、耐氧耐酸、营养要求复杂并且严格发酵。LAB这个名称就细菌分类学而言实属一个非正式、非规范的名称。目前从自然界中已发现的这类细菌在分类学上至少可划分为23个属,涉及到的有关菌种则更多,其代表性的菌属有乳杆菌属、乳球菌属、链球菌属、双歧杆菌属、肠球菌属、明串珠菌属、气球菌属、肉杆菌属、酒球菌属、足球菌属、四体球菌属和漫游球菌属等[1,2]。 传统的LAB鉴定方法主要依赖于表型分析,包括形态学观察、生长需要及特性、发酵图谱、细胞壁蛋白分析、血清学以及脂肪酸甲基酯分析等,其中有些技术已被证明适用于某些LAB的鉴定,但是也普遍意识到表型分析的一些缺点,如重现率及辨识能力低、相似的表型特性并不等同于相似的或者关系密切的基因型[3]。表型试验可能的固有问题是,不是每一给定种内的所有菌株都有一个共同的性状,而且即使是同一菌株也可能呈现出一定的生化变异性。此外,实验操作的一点改变也可能产生错误的结果。因此基于表型试验的常规技术并不能对菌株做出明确的鉴定[4]。一般来讲,准确地鉴定一株乳酸菌至菌种的水平,至少需要17种表型实验[5],但是微生态系统的分离株需要更为简单快速的鉴定方法。因此,需要进行表型特性的分子水平研究和遗传特性的研究。 只有分子生物学技术才能解决LAB鉴定的复杂性。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核酸技术如DNA 杂交和特定靶序列的扩增技术,对LAB的鉴定是一种改进和补充。在LAB分类学方面,代表性的遗传学方法是限制酶分析(restriction enzyme analysis, REA)的多态性(如PFGE、RFLP 和核糖分型)和PCR技术[3]。REA是进行基因组DNA的限制性内切酶消化。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 PFGE)是经酶切后,分离出大量的基因组片段;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RFLP)指的是酶切后含同源序列的酶切片段在长度大小或数目上的差异;而核糖分型(Ribotyping)是以rDNA和/或其间隔区域作为探针,与基因组限制片段进行杂交。PFGE是菌株分类中最有识别力的方法,但是基因组DNA的所有限制片段的完全分离是个困难;迄今,最佳辨识力的遗传探针是种特异性的[6];而PCR技术以及以PCR为基础的遗传指纹技术和群落分析技术甚至可以进行高度菌株特异性的LAB鉴定。 PCR技术的创立打开了LAB快速鉴定的大门,其不仅操作简便、快速可靠并且灵敏高效,而且还克服了对培养的依赖性(自然界中有85~99.9%的微生物至今还不能进行纯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