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必修一第一轮复习专题八学案

专题八

专题概述

1、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发展两大阶段:

①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到1917年俄国

“十月革命”胜利: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创立到实践成功

②1917年---今:社会主义从一国到世界多国

2、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历程的特点:

①从空想到科学;

②由理论到实践;

③由一国实践到世界多国实践。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课标学习要求:

1.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2. 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3.体会马克思、恩格斯的创造品质和奋斗精神,感受人类先进思想的精神感召力。

二、知识梳理: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概念: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思想体系,是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她包括三大组成部分:主义和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它阐明了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发展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固有矛盾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论证了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然性。其中无产阶级专政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1、客观条件:

(1)经济前提:----根本条件

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但贫富差距扩大,资本主义制度弊端和固有矛盾日益暴露。(第

(2)阶级基础:欧洲的爆发,无产阶级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法国工人起义、英国运动、德意志工人起义)

(3)理论基础:19世纪早期人类三大优秀理论成果;

(英国的:提出了学说,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

德国学:建立了主义和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

法国: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此进行了借鉴,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2、主观条件;(伟大的友谊)

(4)实践基础:马克思、恩格斯的主观努力:①理论研究与改造;②参与和总结工人运动的实践

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沐浴全世界工人的阳光)

1,标志:1842年《共产党宣言》——国际工人运动的

2,主要内容:

1)阐述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2)阐述了阶级斗争学说,指明了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用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3)阐述了无产阶级专政学说;

4)阐述了无产阶级政党学说;

5)提出了无产阶级国际团结的思想:“”

3、意义:①标志着的诞生;

②从此国际工运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发展起来,形成

了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共产党宣言》的问世为什么会成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共产党宣言》第一次较为系统完善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指明了斗争的目标——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革命的基本力量——无产阶级,实现目标

的手段——暴力革命,革命的理论依据——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

所以说《共产党宣言》成为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三、高考链接:见《5年高考》P80

四、能力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19世纪三四十年代,西欧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其含义主要是指无产阶级()

A、接受了科学革命理论的指导

B、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C、进入了有组织的革命斗争时期

D、开始提出了独立的经济和政治要求

2、列宁称马克思、恩格斯是“19世纪人类三个最先进国家中三种主要思潮的继承人和天才的完成者”。这里“三个最先进国家”指的是()

A、英、法、美

B、英、美、德

C、法、美、德

D、英、法、德

3、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失败的历史根源是()

A、没有科学的革命理论指导

B、无产阶级还不够成熟

C、缺少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D、社会经济还未发展到铲除资本主义制度的程度

4、19世纪30、40年代,欧洲三次大规模的工人运动是指()

①1831年法国里昂工人起义②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③1836年英国宪章运动④1844年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理论来源之一的空想社会主义来自()

①德意志②英国③法国④比利时

A、①

B、②

C、②③

D、③④

6、马克思转变成为共产主义者的标志是()

A、1818年5月5日,一出生即为共产主义者

B、在柏林大学学习期间

C、1843年,马克思来到巴黎

D、1844年,发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7、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的根本因素是()

A、马克思杰出的才能

B、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暴露

D、文化遗产和社会实践的作用

8、19世纪中期以后,促使马克思、恩格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进行不断探索和完善的客观因素是()

A、最初提出的基本原理有错误

B、马克思、恩格斯理论水平不断提高

C、资本主义发展不断走向成熟

D、各种社会主义流派的激烈竞争

9、以下各观点中,不符合《共产党宣言》内容的有()

A、社会主义终将取代资本主义

B、阶级斗争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C、无产阶级的奋斗目标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

D、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10、《共产党宣言》指出:无产阶级专政的根本目的是()

A、夺取政权

B、改变社会不平等现状

C、废除私有制

D、发展社会生产力

(二)材料题

11、材料一共产党人的最近目的是和其他一切无产阶级政党的目的是一样的:使无产阶级形成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

材料二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材料三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请回答:

⑴以上材料出自哪一份文献,作者是谁?

⑵概括上述材料的中心内容。

(三)问答题:

12、有人说:“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历史的误会,对欧洲来说,马克思主义诞生是早产儿。”试结合你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的认识,评议这一观点。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D

3、D

4、D

5、C

6、D

7、C

8、C

9、B 10、D

二、材料解析题

11、⑴《共产党宣言》,作者是马克思、恩格斯。⑵无产阶级革命和专政。⑶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三、问答题

12、此观点是错误的,它忽视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必然性。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它具备了以下三个条件:①社会经济条件: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和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也日益显露,这就为马克思揭示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准备了社会经济条件。②阶级条件: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发生,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也为科学理论的创立提供了必要条件。③思想条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源泉。可见,马克思主义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不是历史的错误,也不是早产儿,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

[课标学习要求]:

1、知道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

2、掌握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

3、认识巴黎公社革命的经验和教训

[知识梳理]:

一、第一国际的建立(国际工人协会):

1、背景:

主观条件:马克思、恩格斯总结各国工人运动的经验教训,并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

直接因素:1862年,英、法、德三国工人会晤;1863年,英法等国工人支持反对沙俄压迫的起义;

2、建立:

年,英、法、德等国的工人代表在伦敦召开大会,成立了“”,即第一国际。

3、性质:它是组织。

4、任务:一是反对各国资产阶级统治和压迫的斗争,二是反对第一国际内部的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和派别的斗争。

5、指导思想:实际上成为第一国际的指导思想。

6、领导人:马克思是当时公认的国际领袖,是第一国际的实际领导人。

7、作用:推动各国工人运动的发展;促进广泛传播

二、建设无产阶级政权的尝试——巴黎公社

1、巴黎公社革命的背景

、民族矛盾:中,法国失败。

B、巴黎爆发革命,建立第三共和国,资产阶级成立了。

C、阶级矛盾:资产阶级的国防政府对外,和德国签署割地赔款的不平等条约,

对内的武装。

、直接原因:政府军偷袭

2、巴黎无产阶级建立自己的新型的政权——巴黎公社

(1)成立:年3月18日,人民起义。3月28日公社正式成立,宣告了历史上

的诞生。

(2)革命措施:

A.目的:巩固革命成果

B.措施:

政治:内容:公社废除了,代之以国民自卫队;公职人员由产生对选民负责,接受选民监督,随时可以撤换;国家公职人员的最高年薪不超过一般技术人员的工资;等

作用:打碎,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经济:内容:没收 ,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努力维护劳动者的权益。

作用:触及了资本主义私有制,颁布有利于工人的劳动法令;

(3)巴黎公社政权的性质:无产阶级的政权,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

问题探究:为什么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政权?(从3月18日革命的结果、公社当选的委员的情况和它所采取的措施来看)

a.革命结果:3月18日,国民自卫军和巴黎群众夺取了政权,并在28日建立了巴黎人民自己的政权。

b.公社委员组成:最初选出的公社委员中不少是第一国际会员。

c.革命措施:它打碎了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公社选举出工人阶级的代表组成公社委员会,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实行了一系列革命措施。如: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等都具有无产阶级性质。这些措施体现了公社真正代表和维护劳动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

因此,它是无产阶级的政权

3、巴黎公社的失败及其原因

(1)保卫公社的斗争:5月28日,巴黎全部给反动军队占领,巴黎公社革命结束。

(2)失败的原因:

客观原因——敌强,普法联军的镇压;

B.主观原因——①没有成熟的领导;

②未乘胜追击反动军队;

③未没收法兰西银行,让它给反动政府以资助;

④未发动广大农民,建立工农联盟,无产阶级孤军奋战。

C.根本原因——还处于上升阶段,社会经济还没有发展到足以铲除资本主

义制度的程度;

4、巴黎公社的意义

巴黎公社第一次尝试。它给资本主义以第一次沉重打击,它使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丰富了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5、经验教训:

公社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缺乏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革命政党的正确领导。以致在公社成立后不可避免地在重大政策和策略上犯了严重错误,结果导致公社的最后失败。公社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工农联盟,没有争取到广大农民的支持。

三、第二国际

(1)第二国际成立的背景

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完善以及广泛传播;

(2)第二国际的成立、重要决议、组织形式

1889年7月14日,在巴黎召开。

决议:第二国际主要讨论工人阶级的斗争和斗争的问题。通过了每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等重要决议。

组织形式:第二国际组织,不是各国党的上级组织,各国工人阶级政党是的。

这与第一国际有很大区别。

(3)修正主义的泛滥与第二国际的解散

由于第二国际内部许多人的支持,修正主义日益占据上风,他们甚至倒向本国政府,支持帝国主义战争——一战,一战爆发后,第二国际自行解散。

[高考链接]:见《5年高考》

[能力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第一国际的成立,推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主要是因为()

A、它是第一个国际工人组织

B、它使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更紧密地结合

C、马克思是第一个国际的灵魂

D、它实现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目标

2、下列各项中,提出官员由选举产生并要接受选民监督的是()

A、彼得一世改革

B、太平天国运动

C、中国洋务运动

D、巴黎公社革命

3、下列关于第一国际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1864年成立于伦敦

B、是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C、它的成立使社会主义运动迅速发展

D、世界进入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阶段

4、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工人运动随之兴起

B、工业革命后,工人运动兴起

C、马克思主义产生后,工人运动兴起

D、第一国际成立后,工人运动兴起

5、巴黎公社革命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A、法国在革命爆发战争中的惨败

B、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垮台和第三共和国的建立

C、资产阶级组织了国防政府,人民无权

D、梯也尔政府实行投降卖国和敌视工人的反动政策

6、巴黎公社的伟大创举主要表现在()

A、废除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构

B、监督铁路运输和军需生产

C、国家工作人员年薪不得超过工人最高工资

D、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工人合作社管理

7、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事件()

①巴黎人民起义,建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②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成立

③资产阶级国防政府成立④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④②③①

D、④①②③

8、对巴黎公社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B、证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

C、是19世纪初期以来国际工人运动的高峰

D、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政策措施的失误

9、恩格斯说:“我们决不想把新的科学成就写成厚厚的书,只向‘学术界’吐露。正相反,我们两人已经深入到运动中去。”对这段话正确的理解是()

A、不想创立科学理论

B、只是创立科学理论

C、用科学理论去武装无产阶级

D、创立科学理论,赢得学术专利

10、第二国际瓦解的标志是()

A、一战爆发后各国工人政党倒向本国政府

B、各国工人阶级在合法斗争中取得了胜利

C、第二国际内部出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修正主义的斗争

D、布尔什维主义诞生

(二)材料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公民们!你们的公社已经建立了。3月26日的投票确定了革命的胜利。卑鄙无耻的政权掐着你们的脖子逼迫你们;你们已用合法的自卫军把那强迫你们承认国王、侮辱你们的政府赶出城外。——《公社第一次宣言》(1870年3月30日)

材料二公社是现在惟一的政权,兹命令:

第一条一切公务部门的职工今后必须确认凡尔赛政府或其拥护者所发出的命令或通知为无效,无法律效力。

第二条凡不服从本法令的任何官吏或职工,将被立即开除。

——1871年3月29日公社法令

材料三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项具体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握政权的政府的趋势。——马克思

请回答:

⑴材料中的“公社”指的是什么政权?它成立于哪年?材料中的“政府”指的是什么政府?逃往了什么地

方?

⑵依据材料一,公社的命令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什么?

⑶用史实说明巴黎公社“所采取的各项具体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握政权的政府的趋势”。

(三)问答题:

12、对于巴黎公社的历史地位,史学界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意义重大,地位重要,不论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还是在国际共运史上,都具有时代的意义;另一种观点认为它只不过是对19世纪上半期国际工人运动的一个简单总结,并不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你同意哪一种观点,结合所学论证你的观点。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D

3、D

4、B

5、D

6、A

7、D

8、D

9、C 10、A

二、材料解析题

11、⑴巴黎公社。1871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临时政府。逃往凡尔赛。⑵巴黎公社坚决反对旧政府和旧法令,代表着工人阶级的利益。⑶在政权建设方面,废除旧军队、旧警察,取消资产阶级的法庭和议会,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并建立工人阶级自己的治安、司法和立法机构;规定公职人民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在社会经济方面,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维护工人权利,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等等。

三、问答题

12、同意第一种观点:⑴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巴黎公社是自由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的分水岭。⑵巴黎公社是国际工人运动的分水岭,是对19世纪上半期工人运动的总结,是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工人运动的最高峰。此后工人运动进入一个以经济斗争、合法斗争为主,组织水平不断提高的阶段。⑶它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它尽管失败,但其原则永存,如后来十月革命的道路和原则一致。

同意第二种观点:⑴从资本主义发展来看,它不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首先从革命的爆发原因来看,它不是因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腐朽,而是普法战争法国战败及临时政府的腐败统治激化了阶级矛盾,因而它不可能沉重打击资本主义。其次,资本主义从19世纪70年代的帝国主义过渡是因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生产力高速发展及垄断组织产生的结果,因而不可能把巴黎公社革命作为自由资本主义与帝国主义的分水岭。

⑵从国际共运史来看它也不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首先,它只不过是对19世纪上半期国际工人运动一个简单总结,具有当时工人运动一切主要特点如自发性、分散性、暴力革命及政治斗争等。其次,它尽管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但从其采取的措施和政权的性质来看,并不具有社会主义性质。再次,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人运动出现的新特点。并不是受公社的影响,而是由帝国主义阶段的形成决定的。⑶总之,上述第一种观点夸大了巴黎公社的历史意义。

三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课标学习要求]:

1. 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主要史实。

2. 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3.体会列宁等革命者为社会进步、人民幸福而积极探索的革命精神。

[知识梳理]:

一.革命前夜的“火星”——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

1、客观条件:

物质基础:俄国已经具有的基本特征

俄国成为各种矛盾的焦点:同无产阶级的矛盾

同人民大众的矛盾

大俄罗斯民族同国家矛盾

俄国帝国主义同西方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

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的环节

2、主观条件:、有杰出的革命领袖列宁

无产阶级及政党的成熟:B、坚强、成熟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

C、有成熟的革命理论——列宁主义

1900年,列宁创办了《报》,从思想上和组织上为建党做好了准备。1903年俄国的召开,新型的无产阶级的政党——布尔什维克党诞生,它的建立标志着诞生。

3、激化俄国社会矛盾,成为革命的催化剂

①国内:一战使得俄国的矛盾更加尖锐,革命风起云涌。

②国际:各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大多卷入战争,为俄国革命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二、帝国大厦坍塌——十月革命的过程;

(一)二月革命倒沙皇-------十月革命的前奏

1.对象:沙皇统治(罗曼诺夫王朝);

2.过程:(俄历2月),首都彼得格勒人民发动革命

3.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4.结果:推翻了,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一个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主要政权),一个是。

(二)四月提纲:——指出了革命发展的方向和任务:

1、提出:1917年4月,列宁发表了《四月提纲》的演说。

2、内容:A、分析了俄国革命的特点和前途;

B、革命任务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提出“”

的口号;

C、新建的国家应是苏维埃共和国,必须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3、作用:这一文件成为纲领性文件。

(三)七月事件----是革命发展中的转折点

1.结果:政权完全转到政府手中,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了。

2.说明:革命的和平发展已不可能,只有走的道路。

(四)革命策略的变化和新的革命的酝酿;

1.制定策略:布尔什维克党六大,制定了武装起义的方针。

2.酝酿革命:1917年秋天经济危机的发生,进一步激化阶级矛盾,新的革命酝酿成熟。

过程: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战争

二月革命

工兵代表苏维埃———四月提纲

三.世界历史的新纪元——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1.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1)时间:1917年11月;

(2)地点:彼得格勒;

(3)领导机构:军事革命委员会;(布尔什维克党中央会议)

(4)具体过程:

11、6 起义开始推翻政权,

11、7发表《》宣告临时政府被推翻,政权转归苏维埃。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炮轰冬宫彼得格勒起义取得胜利。

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会议召开:

通过列宁起草的《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5)结果: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宣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立

2.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十月革命的意义)

(1)性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革命。

(2)对俄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①政治上: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国家;

②经济上:为把俄国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强国和实现国家现代化创造了重要前提。

(3)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①对帝国主义来说:

十月革命的胜利冲破了阵线;

②对国际无产阶级运动来说:

在一个大国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的榜样,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③对民族解放运动来说:

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强大的和实践指导力量。

【问题探究】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比较;

【问题探究】十月革命的特点;

起义的形式;经由向农村地区扩散;经历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紧密相连但性质不同的阶段。

[高考链接]:见《5年高考》

[能力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十月革命前夕,在俄国经济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A、中等发展水平的资本主义经济

B、仍然占优势的小农经济

C、在工业中占统治地位的垄断组织

D、外国资本操纵俄国经济

2、普列汉诺夫在十月革命前说:“俄国的历史还没有磨出能够烤制社会主义馅饼的面粉。”其含义是()

A、俄国只应该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俄国不可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C、俄国尚不具备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

D、社会主义理论不符合俄国国情

3、列宁领导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成为无产阶级政党的标志是()

A、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广泛传播

B、第一批马克思主义小组的成立

C、在社会民主工党二大中击败孟什维克

D、把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写入党纲

4、俄国二月革命超出了一般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具体表现是()

A、推翻了沙皇专制政权

B、工人群众拥有革命武装

C、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D、无产阶级掌握政府的权力

5、俄国沙皇专制制度结束的时间是()

A、1861年

B、1905年

C、1917年3月

D、1917年11月

6、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的革命任务是()

A、推翻沙皇专制,完成民主革命

B、使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

C、全部政权归苏维埃掌握

D、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7、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相同背景是()

A、列宁提出了明确的社会主义革命任务

B、两个政权并立

C、沙皇实行专制统治

D、参加一次大战

8、1917年11月7日晚,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了下列哪些文件?()

①《告俄国公民书》②《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③《和平法令》④《土地法令》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9、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相同点是()

A、革命对象相同

B、革命领导力量相同

C、革命性质相同

D、革命结果相同

10、下列哪项不是十月革命的意义?()

A、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B、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C、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的现实榜样

D、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二)材料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目前俄国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自觉性和组织性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阶层手中。……不要议会制共和国,而要从上而下的全国工人、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组成的共和国。

——列宁《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

材料二列宁认为不能采取一般的暴力方式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因为这样会同支持临时政府的苏维埃发生对立,会脱离群众。列宁提出的口号是“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然后再在苏维埃内部开展斗争,把小资产阶级政党排除出苏维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列宁认为革命所以能够和平发展,是因为武器掌握在人民手中,没有外力压制人民。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三中央委员会认为:俄国革命的国际形势和军事形式,无产阶级政党在苏维埃中获得了多数,再加上农民起义和人民转而信任我们的党,以及第二次科尔尼洛夫叛乱显然已经在准备,——这一切把武装起义提到日程上来了。

——《俄国社会民主党中央委员会关于武装起义的决议》

试结合材料内容及所学知识,简要评述俄国布尔什维克由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过渡中策略的变化。要求:内容应包括革命形势、革命策略、结果。

(三)问答题:

12、俄国的十月革命有何特点?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C

3、D

4、C

5、C

6、B

7、D

8、B

9、B 10、A

二、材料解析题

11、⑴形势:二月革命后两个政权并存,小资产阶级政党掌握苏维埃政权;帝国主义企图扼杀俄国革命,俄国资产阶级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并准备镇压革命,布尔什维克党获得了人民的信任,并且在苏维埃中获得多数。

⑵策略:由和平革命发展到武装起义。

⑶结果:实现了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过渡,十月革命胜利。

三、问答题

12、⑴十月革命走的是由中小城市武装起义扩大到全国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革命道路。⑵十月革命采用的是武装暴力夺取政权并取得胜利的形式。⑶它打破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观念,冲破了帝国主义的包围,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单独取得了胜利,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⑷十月革命经历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紧密相联、急剧发展的不同性质的阶段。

课标内容补充——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

[课标要求]:

1.概述过渡时期总路线、三大改造等有关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史实。

2.认识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意义。

3.体会新中国人民掌握生产资料、当家作主的喜悦之情,激发学生为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而贡献力量的热情。

[知识梳理]:

中国现代史的历史分期:

1949.10——1956年底过渡时期

1956——1966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

1966——1976 “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

1976——1978 徘徊时期

1978——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一、为过渡到社会主义奠基:

1.建国后的主要任务是,由过渡到

2.建国后的首要任务是巩固政权:主要措施包括:解放全国领土;开展土地改革;

3、奠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条件):

1)政治基础:1951年全国的基本解放和1952年民主革命任务的完成。

全国基本解放的标志:。民主革命任务得以完成的标志是什么?

为什么?因为它彻底废除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摧毁了地主阶级的封建统治势力,广大农民在经济上、政治上彻底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

(2)和平环境:的胜利。

作用:保家卫国,为新中国建设赢得了和平环境

(3)经济基础: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主要措施:A. 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使国家。

B. 并加强了对的领导。

结果:经过三年的努力,到年,国家经济有了根本的好转,为国家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1、路线、计划指导:

过渡时期总路线:时间:1953年

内容: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意义:国家开始有计划的建设。

“一五计划”:内容: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基础,有步骤

对进行改造。

特点:这是一个社会主义和同时并举的计划

2、法制保障:1954年颁布的为我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提供了法律的

保障。

3、这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三大改造的完成

从1953年—1955年国家按照的方针,实行的原则,由、、实现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意义:在生产资料的所有制上,基本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劳动分配上,基本上实现了按劳分配的原则。这样,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从而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存在的问题:改造后期要求过急、工作过粗;处理不当;滋长了冒进情绪。

[问题探究]:认识中国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内容。

政治体制: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其具体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经济体制:在生产资料所有制上,基本上实现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分配原则上,基本上实行按劳分配;法律保障: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

高三历史必修一第一轮复习专题八学案

专题八 专题概述 1、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发展两大阶段: ①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到1917年俄国 “十月革命”胜利: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创立到实践成功 ②1917年---今:社会主义从一国到世界多国 2、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历程的特点: ①从空想到科学; ②由理论到实践; ③由一国实践到世界多国实践。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课标学习要求: 1.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2. 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3.体会马克思、恩格斯的创造品质和奋斗精神,感受人类先进思想的精神感召力。 二、知识梳理: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概念: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思想体系,是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她包括三大组成部分:主义和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它阐明了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发展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固有矛盾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论证了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然性。其中无产阶级专政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1、客观条件: (1)经济前提:----根本条件 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但贫富差距扩大,资本主义制度弊端和固有矛盾日益暴露。(第 (2)阶级基础:欧洲的爆发,无产阶级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法国工人起义、英国运动、德意志工人起义) (3)理论基础:19世纪早期人类三大优秀理论成果; (英国的:提出了学说,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 德国学:建立了主义和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 法国: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此进行了借鉴,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2、主观条件;(伟大的友谊) (4)实践基础:马克思、恩格斯的主观努力:①理论研究与改造;②参与和总结工人运动的实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政治文明史 专题8 全球化进程中的国际关系

专题八全球化进程中的国际关系 ●重点关注: (1)全球化进程中国际关系发展的基本线索、发展趋势和不同时期的阶段特征。 (2)全球化进程中不同国际关系格局形成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3)两次世界大战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外交政策。 (4)重要的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对国际关系的作用。 (5)当代大国关系和世界重要区域的矛盾与斗争。 国际关系的内容主要表现为政治关系,但实力是国际关系的基础。促进国际关系格局变化的最根本的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国际经济关系是国际关系中最基本和最活跃的关系,它影响和制约着其他关系的发展变化。 ●关注热点 本专题内容具有时代感,最富现实性。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人文”的关注和对人类文明重视的程度越来越高,高考命题选择本专题内容切入点的比重也越来越大。许多知识与当今世界潮流、重大国策、热点问题高度相关,如联合国的改革问题、神州六号升空与中国的和平外交、合作外交、开放外交问题,亚太经合组织、欧盟、全球化问题,国际合作反恐问题,朝核六方会谈问题等都是本学科本专题应该加强关注的热点问题。同时,在文科综合命题中,一些垮学科的知识,如环保、科学发展观问题等也可能会成为今后关注的热点(或现实)问题。 ●知识整合 (一)近代现代国际关系的基本线索与阶段特征 1、第一时期:17世纪下半期至一战。 欧洲资本主义最发达,国际关系的中心舞台在欧洲。欧洲列强之间为争夺欧洲霸权和世界殖民霸权展开激烈的角逐和斗争,最终导致一战爆发。 2、第二时期:一战后至二战期间。 美国势力大大增强,欧洲势力削弱,十月革命与苏联的诞生从根本上动摇了旧的国际秩序,国际关系中心从欧洲向两侧转移。 ①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继续争霸,英美之间的争夺成为全球主要矛盾,在欧洲,法国同英美相互对立,在远东,日美英三国斗争,日美争夺激烈但这一时期斗争方式由战场较量转到和会的谈判桌上。 ②帝国主义与苏联的关系,先是两种制度军事冲突,后转到和平共处。 3、第三时期:二战后至今,经历了两极对峙向多极化演变的趋势。 ①1945年到50年代末,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与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对峙与抗争。 ②60年代到70年代,两大阵营开始解体,美苏争霸与三个世界形成。 ③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巨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全面崩溃,世界政治格局进入两极化向多极化转换的过渡时期。 复习提示:在梳理这部分知识的过程中,注意把握每一个阶段的特点及其表现,以及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这样知识才有立体性和完整性。同时要注意前面命题趋向预测提到的重要知识,注重本专题一些同类知识的比较:(1)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二者之间的比较。(2)重要国际战争,如两次世界大战的比较。(3)重要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比较。 【综合比较】维也纳体系、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 背景:①这三个体系都在战争之后建立起来。维也纳体系在拿破仑帝国战争失败后,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在两次世界大战后。②都是战胜国通过召开国际会议形成。维也纳体系通过维也纳会议,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通过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雅尔塔体系通过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等。 目的:都是战胜国中的大国、强国寻求有利于自己利益的和平。 内容:①从体系的建立者来看。维也纳体系的建立者除英国外,都是封建国家,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建立者是帝国主义列强,雅尔塔体系的建立者是社会主义的苏联和资本主义的美、英。③从具体条款看,都反映了大国的利益。维也纳体系的获益者主要是英、俄、普、奥等,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获益者主要是英、法、美等国,雅尔塔体系的获益者主要是美、苏等。③都有维护体系的国际组织。维也纳体系是“神圣同盟”“四国同盟”;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是国际联盟;雅尔塔体系是联合国。④从格局看,前两个体系是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雅尔塔体系是美、苏的两极格局。⑤从范围看,维也纳体系主要限于欧洲,后两者带有全球性。 瓦解的原因:维也纳体系激化了封建势力和资本主义发展之间的矛盾,激化可了大小国之间的民族矛盾,在一系列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冲击下瓦解。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激化了战胜国与战败国、战胜国之间、大小国家之间的矛盾,德、意、日都对这一体系不满,随着德国重新的崛起,三国联合起来打破

201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必修一)

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单元知识网络】 【专题归纳整合】 1.二战后美国与西欧、日本关系的演变 美国同西欧国家关系的演变: (1)战后初期,经济上美国通过推行马歇尔计划,帮助西欧恢复经济,得以控制西欧。政治上通过采取“冷战”政策,建立北约组织,把英法等西欧国家推向了与苏联对抗的最前线。(2)从20世纪50年代初起,随着西欧经济的高速发展,西欧国家同美国的控制反控制的斗争日趋激烈。欧共体的成立和扩大,使西欧终于成为能与美国、苏联相抗衡的力量。(3)80年代中期,欧共体的国民生产总值与美国相当,进出口贸易是美国的三倍多,并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美国的霸主地位受到动摇 美国同日本关系的演变: (1)战后初期,美国单独占领了日本,在日本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改革;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向日本订购了几十亿美元的“特需订货”,从而刺激了日本经济的发展;为了把日本变为对抗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据点,美国结束了占领状态,大力扶植日本经济。(2)随着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力强盛,从70年代起,日美经济竞争激烈,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美国成了最大的债务国。日本反对美国控制的斗争逐渐激化,日本开始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 2.不结盟运动、欧共体和日本对两极格局影响的比较 (1)性质不同。西欧国家和日本都是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他们与美国在政治制度、生产方式、意识形态、文化传统等领域有高度的一致性,虽然反对美国控制,但主要是一种经济上的竞争和外交上的争夺,中间随时会有妥协。反对苏联也主要是出于意识形态上的冲突。而第三世界国家历史上受过殖民压迫,

他们的斗争是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是反对旧的不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斗争是坚决彻底的。 (2)宗旨不同。西欧与日本是为了取得与美国平起平坐的地位,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并为此参加北约组织,进行“冷战”。不结盟运动从一开始就确立了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的基本原则和宗旨,主张以和平共处代替“冷战”,反对加入任何军事集团。 (3)形式不同。从对霸权主义的冲击过程来看,西欧与日本是从经济上竞争到外交上的斗争,不结盟运动是从政治上的斗争到经济上的斗争。 3.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的相似之处 (1)时间接近。都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2)性质相同。都是共产党丧失政权,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力量遭到重大挫折。(3)共同原因:①根源都在于苏联模式的弊端,以及长期错误政策造成的矛盾积累;②都是戈尔巴乔夫改革思想的影响;③都受西方敌对势力“和平演变”战略的影响。 4.两极格局结束后,新的世界格局的发展方向 (1)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世界惟一的超级大国,美苏两极格局随之结束。 (2)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走向缓和,但天下并不太平,明显出现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发展的主题。 (3)“一超多强”,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上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俄罗斯虽然受到国内政治经济危机的困扰,但仍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不时地与美国处于对抗地位;美国企图独霸世界,但遭到包括西方大国的反对;日本因经济实力的增长,提出建立日美欧三方为主导的国际新秩序,并积极谋求世界政治大国的地位;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在加快,欧洲的地位提高,实力增强;中国在新的世界格局的建立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些都将促进新的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的方向。 (4)一些地区性的军事强国的扩张愿望增强,民族矛盾、宗教矛盾、领土纠纷等问题日益暴露,甚至发生武装冲突,这严重地影响着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进程。 (5)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还在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以中国为代表的国际社会主义力量从挫折中不断吸取教训,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6)20世纪90年代开始,世界经济发展出现两大主流──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 5.20世纪的三次世界格局的变动 20世纪世界格局的变动主要是指:“一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取代战前的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格局;“二战”后的雅尔塔体系取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的多极化格局趋势取代苏东剧变前的雅尔塔体系。 第三次世界格局的变动与前两次相比,具有不同之处:①它是在没有发生世界大战的情况下出现的;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教案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教案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致辞、规章制度、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心得体会、职业规划、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insights, career planning,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

金新学案 人民高中历史必修1检测 专题八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 82 含答案

课时作业(二十四)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 1.巴黎公社客观上实践了《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这主要表现在() A.工人通过武装起义夺取政权 B.成立公社委员会作为最高权力机关 C.政府全体成员均由市民选举产生 D.公社委员会没收私营企业 解析:《共产党宣言》主张通过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而巴黎公社革命就是通过武装起义夺取政权的,符合《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 答案: A 2.历史学家普遍认为,巴黎公社具有很强的民主性。其民主性主要体现在() A.公社政权代表的阶级利益上 B.公社政权的性质上 C.公社委员和公职人员的产生方式上 D.公社采取的经济措施上 解析:“民主”是指政权掌握在多数人手中。公社委员和公职人员由人民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这是巴黎公社民主性的最直接的也是最主要的体现。 答案: C 3.(2016·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恩格斯曾说:“公社是旧的、法国特有的社会主义的坟墓,而同时对法国来说又是新的国际共产主义的摇篮。”恩格斯在这里高度评价的是() A.巴黎公社B.法国大革命 C.光荣革命D.十月革命 解析:依据材料“公社是旧的、法国特有的社会主义的坟墓”“对法国来说又是新的国际共产主义的摇篮”信息可知,该事件是法国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标志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重要发展阶段,结合所学可知是巴黎公社,故A项正确。 答案: A 4.下列举措最能体现巴黎公社性质的是() A.成立公社最高权力机关 B.公职人员由选举产生 C.世俗教育取代宗教教育

D.工人合作社管理工厂 解析:从巴黎公社的领导和采取的政治、经济措施来看,如取消资产阶级的法庭,建立自己的司法机构;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等可以看出巴黎公社的性质是无产阶级政权。 答案: D 5. 右图是上海造币厂制作的《卡尔·马克思逝世100周年》大铜纪念章的的背面。图案是一位妇女张开双臂护佑着一堵墙边的殉难者,这堵墙是一次革命终结的地方。它位于() A.英国伦敦B.法国巴黎 C.德国柏林D.俄国莫斯科 解析:由材料中“一堵墙边的殉难者”可判断出是巴黎公社员墙。 答案: B 6.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公布,其中“五一”长假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国际上通过每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决议是在() A.巴黎公社成立大会B.《共产党宣言》 C.第一国际成立大会D.第二国际成立大会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1889年7月14日,国际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在巴黎开幕,即第二国际的成立大会,在这次大会上通过了每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决议。 答案: D 7.第二国际和第一国际相比,其组织形式上的特点是() A.第二国际是各国工人党的上级组织 B.建立了国际的中央执行机关 C.各国工人党都是独立自主的,与第二国际没有联系 D.第二国际不是各国工人党的上级组织 解析:第一国际是各国工人党的上级组织,对各国工人党有一定指导,而第二国际相对来说比较松散,不是各国工人党的上级组织,对各国工人党不起领导作用。

高中历史学考复习默写5.必修一专题八、九 答案版

高中历史学考总复习默写5(必修一专题八、九)答案版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时间? 《共产党宣言》1848 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根本原因? 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 3、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三大阶级实践基础? 1831、1834法国里昂工人起义,1836英国宪章运动,1844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4、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理论来源?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5、《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的无产阶级革命的主要斗争方式? 阶级斗争、暴力革命 6、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意义? 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开展起来,成为历史潮流 7、两极格局正式形成的标志? 1955年,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8、拉开冷战序幕事件、时间?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时间 1946年,丘吉尔“铁幕演说”。1947年,杜鲁门主义提出 9、冷战中美苏在军事上对抗的核心组织,成立时间? 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55年,《友好互助条约》,华沙条约组织。 10、冷战中美苏在政治上对抗的核心内容? 美国:1947杜鲁门主义。苏联:1947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11、冷战开始后美国为在经济上控制西欧而提出的计划、时间? 1947马歇尔计划 12、标志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的条约名、时间?欧洲煤钢共同体建立推动了哪两国的和解? 《巴黎条约》1951 法国和联邦德国 13、欧共体诞生的时间?欧盟正式形成的时间? 1967 1993 14、不结盟运动兴起正式诞生的时间、标志?三个主要推动国? 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南斯拉夫、埃及、印度 15、不结盟运动兴起的意义? 改变了世界面貌,冲击了两极格局 16、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当今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趋势? 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 17、多极化趋势中的“多极”在当今世界具体指哪些国际力量? 美国、中国、日本、欧盟、俄罗斯、不结盟运动等 18、谁提出“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中国在第几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成为其观察国?戴高乐1992年第十次 19、多极化趋势的三个影响? 有利于国际关系民主化;有利于进一步发挥联合国的作用;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

历史必修1 专题八

必修1 专题八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学案2) 课标要求: 1、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2、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3、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4、概述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史实,认识其历史意义。 单元综述: 1、突出五个重点: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标志、基本原理及意义;巴黎公社采取 的革命措施及意义;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和意义;新中国为过渡到社会主义而进行的奠基举措;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实现及其意义。 2、形成三个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各国具体革命实践相结合,是无产阶级 取得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从俄国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创立,表明资本主义可以被社会主义所取代;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从私有制到公有制的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创举。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诞生的前提: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并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 和使社会分裂成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 2、阶级基础:19世纪30、40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 国宪章运动和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3、三大思想来源: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 4、诞生的标志: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三大内容: ①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指出阶级斗争推动历史的发 展; ②阐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肯定共产主义最终将取代资本主义; ③揭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建设共 产主义。 二、巴黎公社——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1、建立:1871年3月18——3月28 2、措施:政权——废旧国家机器,代之工人阶级自己的国家机器; 民选公职人员,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 经济——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 实行八小时工作制; 3、失败:1871年5月下旬;失败的教训: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也没有同外省取得 联系,更没能发动广大农民; 三、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1、为什么说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俄国爆发革命的必然?/俄国爆发革命的历史条件有哪些?) 客观条件:经济落后/政治腐朽(沙皇)/一战激化矛盾 主观条件:工人/党/农民 2、十月革命的进程:(和平夺权——武装夺权) 二月革命(两个政权并存)——《四月提纲》——“七月事件”——彼得格勒武 装起义(十月革命爆发)——建立苏维埃政权(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 代表大会的内容[P128]) 3、历史意义:伟大的开端(对俄国 / 对世界)[P128-129] 四、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1949——1956:新民主主义国家——过渡时期) 1、建国初前三年(1949——1952)——奠定基础: 巩固政权、和平环境、恢复国民经济(这三大方面措施的内容分别有哪些? [P130-131]) 2、建国初后四年(1953——1956)——完成过渡: (1)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 (2)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 ①优先发展重工业; ②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改造:私有制——公有制) 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3)政治上:1954年第一届人大召开,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为完成过渡提供了法律保证。 重难突破: 1巴黎公社的历史意义和教训 (1)意义: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

高考历史母题揭秘(必修一专题八)2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

必修一专题八:2、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 选择题 1.(2011年12月广州调研21题)1871年4月,巴黎公社发布文告称,“你是受高利贷者、承租者、庄园主和农场主折磨的一个乡下劳动者,贫穷的短工和小所有主……你们的劳动最好的一部分产品要给什么都不干的人……巴黎愿意把土地给农民,把劳动工具给工人”。发布该文告的主要意图是 A.号召工农群众迅速起义B.进一步巩固工农革命联盟 C.宣布彻底废除财产所有D.希望得到农村群众的支持 【答案】D 【点拨】本题考查科学社会主义和巴黎公社。从材料信息看,文告的目的是鼓励农民参与革命,A、C 信息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巴黎工人建立的政权,该政权不包括农民阶级,故B项错误。巴黎公社发布该文告是希望得到农村群众的支持,以摆脱政治孤立被动局面。因此选D。 2.(2011年10月淮安联考20题)马克思说巴黎公社“不过是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其含义是指() A、巴黎公社起义的爆发是由于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B、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时机只在巴黎一个城市成熟 C、巴黎公社革命具有自发性和偶然性 D、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答案 【答案】C 3.(2011年10月望江县月考21题)“普法战争的失败及围城时期的痛苦,无产阶级的失业和小资产阶级的破产,资产阶级的卖国行为及其加重人民苦难的措施——这一切便是推动革命爆发的直接原因。”这次发生在巴黎的革命 A.在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方面提供了有益经验B.使社会主义制度由理想变为现实 C.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D.标志着无产阶级第一次登上了政治历史舞台【答案】A 4.(2012年1月济宁质检19题)列宁认为,“胜利的社会革命至少要有两个条件: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无产阶级准备成熟。但是在1871年这两个条件都不具备。”下列相关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列宁认为革命的胜利与否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B.列宁认为巴黎公社最终失败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C.列宁认为1871 年是革命条件成熟与否的分水岭D.列宁的总结对无产阶级革命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答案】C 5.(2011年10月天津六校联考28题)马克思说:“工人的巴黎及其公社将永远作为新社会的光辉先驱受人景仰。”因为巴黎公社() A.在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方面提供了有益经验 B.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C.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D.标志着无产阶级第一次登上世界政治历史舞台 【答案】A 【点拨】抓住关键信息:“作为新社会的光辉”,一定得强调巴黎公社在建立新社会方面的成就,即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方面提供了有益经验。C、D两项说法错误,B项没有抓住关键。 6.(2011年10月保定市摸底18题)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撰写《共产党宣言》时,曾预言当时资本主义已走上穷途末路,死期临近。但是过了近半个世纪,恩格斯在生前最后一篇文章中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写道,过去的判断“是不对的,19世纪中叶欧洲大陆的社会经济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资本主义还有很强的“扩展能力”。下列符合恩格斯这一论断的是 A.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 B.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失败的原因 C.在俄国七月事件后,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政权完全转移到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手中 D.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答案】A 【点拨】本题考察学生对材料的理解概括能力。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证券的一次伟大尝试,但是由于“19世纪中叶欧洲大陆的社会经济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因此应选A项。7.(2012年1月韶关一模21题)[法]菲利普·埃尔朗热在《克雷孟梭传》中写到:“公社委员会的大部分成员如果想到有朝一日人家会说他们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一定会大吃一惊的。”作者认为 A.巴黎公社是各种因素的综合产物B.巴黎公社受马克思主义影响 C.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D.巴黎公社是工业革命的必然结果 【答案】A 8.(2011年10月绍兴一中期中29题)亚当·斯密在其撰写的《道德情操论》(1759年)中主张:“政府应公平分配财富,以达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然而资本主义发展的事实却与之背道而驰。”为实现这一目标,率先 进行实践的是()

专题八 阶段总结提升(教师用书)-2023高考历史【正禾一本通】高三一轮总复习高效讲义(人民版,老教

专题八阶段总结提升(教师用书)-2023高考历史【正禾一本通】高三一轮总复习高效讲义(人民版,老教材老高考) 简介 本篇文档是《正禾一本通》高三历史教材(人民版,老教材老高考)的第八专题的阶段总结提升教师用书,旨在帮助教师进行教学策略的落地以及学生阶段性成果的检验,该部分的内容包括以下内容:复习总结、模拟试卷、错题解析。 复习总结 1. 课程总结 本部分着重针对历史学科的要点进行复习,大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古代中国的经济、文化、民族关系 •中国近代史的主要事件和议题,如太平天国运动、甲午战争、戊戌变法等 •近代以后中国历史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演变等 2. 复习重点 针对历史学科内容的复习重点,建议教师将课程知识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例如: •列举中国古代各代王朝的称谓和继位制度作为学习重点 •分析现代中国经济从无到有的演变过程及成就、历次改革的重大意义 •针对主要事件的原因、结果、影响等方面进行总结,进一步了解背后历史和文化在演进中的重要性 3. 复习方法 教师应通过一些复习方法帮助学生复习历史学科的知识点,例如: •制定提纲,将历史知识点细分,以便系统、全面地回忆知识点 •通过制作草图、思维导图等方式加强记忆,增强记忆的体现性 •适当地通过视频、图像等视听方式进行辅助学习

模拟试卷 1. 试卷设置 在本部分内容中,应包含有每种答题方式的练习题,例如古汉语填空题、文言 文阅读等,同时还应在试题中设计出对某些知识点的深入考察,以帮助学生充分复习及检验自己的掌握水平。 2. 试卷评分及解析 教师在评分学生试卷的同时需要对试卷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学生存在的问题, 详细说明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改正方法,帮助学生提高水平。 错题解析 1. 错题分析 在对学生的错题进行分析后,发现学生根据知识点的把握程度,存在比较普遍 的错题。例如: •对于一些古汉语、文言文的含义及表达方式掌握不力 •对于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缺乏完整的认识 •对历史的相关细节存在理解偏差 2. 纠错方式 对于学生常见的错题进行纠错时应采取差错分析,将问题抽象化,确认学生错 误发生的原因,再通过合理的方式进行纠错。例如: •对于古汉语、文言文的掌握不力,应推荐学生多抬头研究古代文化背景,多关注古人用词语的表达方式及语境 •多关注历史相关事件本身及其环境背景,并通过对相关知识点的提问、讲解使学生形成完整的认识 •让学生加强对历史相关的文化传承、资料及相关内容的关注,并对学生存在的理解偏差进行纠正 结语 整个《正禾一本通》历史教材的第八专题阶段总结提升本教师用书的文档中, 主要通过复习总结、模拟试卷及错题解析三方面内容,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历史学科的了解及认知,促进其学习进步,并助力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走向成功。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八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第3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专项训练(有答案)

2015-2016学年上学期必修一同步章节练习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考号:_______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0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80分) 1.列宁曾说:“现在全世界的任何一个交战国,都没有俄国这样自由,都没有工兵农代表苏维埃这种革命的群众组织。因此,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地方能够这样容易的和这样和平地把国家政权交给真正大多数的人民,即交给工人和贫农。”此讲话的背景事件是 A.农奴制改革 B.二月革命 C.七月流血事件 D.彼得格勒武装起义2.1916年,列宁在《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一文中指出,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它将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获得胜利,而其余的国家在一段时期内将仍然可能是资产阶级的国家。列宁得出以上结论的基本依据是 A.马克思主义对阶级斗争的论述 B.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C.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不平衡性 D社会主义运动自身的发展规律 3.俄国二月革命后,广大工农群众支持资产阶级建立了临时政府,在士兵(主要由农民构成)选举出的苏维埃中,社会革命党人(一个小资产阶级的政党)则占了大多数。这主要反映出A.广大工农群众缺乏政治斗争经验 B.布尔什维克党缺乏群众基础 C.小资产阶级独自掌控了国家政权D.革命形势因此而出现了逆转 4.与巴黎公社相比,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特点是( ) ①无产阶级暴力夺取政权②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③以夺取大城市为主要目标④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5.临时委员会发表《告人民书》,宣布由于沙皇政府拒绝改革而导致国内局势混乱,其“一切机构都不再起作用,它的职能由临时委员会取代”。此时的俄国正在 A.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B.迅速地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 C.失去革命和平发展的可能 D.建立工人政权对全国的统治 6.列宁在某次演讲时说:“这个革命的意义首先在于我们将拥有一个苏维埃政府……被压迫的群众将亲自建立政权,旧的国家机构将被彻底打碎,而新的管理机构即苏维埃组织将建立起来。”这里所说的“革命”是指 A.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B.公开发表《四月提纲》 C.彼得格勒武装起义D.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7.王康《十月革命90年救赎、悲剧与启示》:“十月革命既是彼得大帝以后俄国效法并赶超西方所引发的所有社会关系、思潮、事变的必然结果,也是西欧工业革命和启蒙运动造成的诸种历史动因在俄国激起的回应。”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十月革命是彼得大帝效法西方的必然结果 B.十月革命是西欧工业革命发展的必然C.十月革命是启蒙运动带来的必然结果 D.十月革命是国内外各种因素的综合结果8.“俄国十月革命不是马克思主义原本意义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即资本主义已经不能容纳生产力的发展而被社会主义取代的革命,而是在俄国以资本主义方式进行的传导型现代化受到阻碍的背景下发生并取得成功的。”该材料反映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在于 A.是列宁主义的伟大胜利 B.开创了现代化的新模式 C.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D.推动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独立运动 9.马克思、恩格斯在设想将其理论变为现实的道路问题时,开始侧重于暴力革命,后来也注重和平过渡。十月革命最初也贯穿着暴力起义的主旋律,并兼有和平夺权的考虑,但最终引发阿芙乐尔号“炮声”的是 A.《四月提纲》的提出 B.7月群众抗议活动被镇压 C.俄军前线战事失利 D.沙皇专制统治被推翻 10.沈志华在《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历史专题研究》中说:“最主要的是,临时政府没有看清楚二月革命后彼得格勒政治舞台上的真正主角是不再承认任何权威的群众,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在一系列具体问题上拖延不决,结果最终被群众抛弃。”材料反映出二月革命后 A.人民强烈要求反对专制斗争B.人民急切要求解决生存与和平问题C.临时政府没有掌握实际权力D.临时政府对外妥协引发了人民不满11.《四月提纲》发表不久,列宁在《两个政权》中强调:“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不弄清这个问题,便谈不上自觉地参加革命,更不用说领导革命。”这表明列宁 A.强调两个政权并存局面不可避免 B.坚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观点 C.肯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长期性 D.提出与临时政府合作的必要性 12.“俄国十月革命没有可以直接效法的样板,可以借鉴的只有几个先例。其中布尔什维克掌权后准备实施的措施大部分来自巴黎公社的经验。”巴黎公社与十月革命爆发的相似原因A.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和指导 B.具备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基础

《金版新学案》2021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8讲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五四爱国运动随堂检测 岳麓版2

第2单元第8讲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 1.(2021年龙岩市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太平天国领导人以“国〞代替“國〞,取“王〞居其中之意。这一细节最能说明太平天国运动领导人 ( ) A.摆脱不了封建专制思想的束缚 B.取清王朝而代之的宏大志向 C.丰富了汉语言文字 D.本身文化程度不高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从“以‘国’代替‘國’,取‘王’居其中之意〞可以看出太平天国运动领导人的阶级局限性。 【答案】 A 2.太平天国运动的一些领导人在当时对近代经济制度已经有所认识,以下各项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 ) A.“凡分田照人口,不管男妇〞 B.“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国库〞 C.“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 D.“每年纳银假设干,有失那么保人赔其所值〞 【解析】A、B均表达了绝对平均主义的分配原那么,是?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不能表达近代经济制度;C反映了太平天国等级森严,与题意不符,可排除;D说的是保险制度,属于近代经济制度的范畴。 【答案】 D 3.(2021年浙江杭州高中第一次第月考)1851年与1911年都是辛亥年,在中国发生了两场大规模的革命运动。这两场革命运动的相似之处是 ( ) A.领导者都希望按照西方的政治模式改造中国 B.革命者都是为生计所迫才揭竿而起的 C.两者都建立了革命政党,创办了刊物 D.革命都是从中国南方开始,高潮发生在长江流域 【解析】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D 为这两场革命运动的相似之处。 【答案】 D 4.(2021年佛山模拟)以以下图片资料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最能说明“太平天国是中国民主化进程中偏离轨道的插曲〞这一观点的是 ( ) 【解析】从图片信息中判断D项为太平天国玉玺。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但是领导者被胜利冲昏头脑,腐朽思想日益增长,太平天国公布严格的尊卑礼制,等级森严,这与民主化进程严重偏离。 【答案】 D 5.(2021年江苏江浦高中期中)“长毛(指太平军)造反那时候,老通宝的祖父和陈老爷同被长毛掳去,同在长毛窝里混了六七年,不但他们俩同时从长毛营盘里逃了出来,而且偷得了长毛的许多金元宝〞。这段文字说明 ( ) ①多数农民参加太平天国运动是被迫的②太平天国运动与以往的农民战争无本质区别③组织松散是太平天国失败的重要原因④农民阶级不能作为中国革命的主力军A.②④B.①③ C.②③ D.①④ 【解析】首先要对材料准确理解,①农民参加起义是因为阶级矛盾激化的结果,是自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八知识结构

专题八第一课 一、课标要求: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二、基础知识:见《三维设计》 三、知识结构: 经济基础:工革推资本主发展,经济危机发生、阶级矛盾尖锐 客观:阶级基础:欧三大工运,无产阶级作登上政治舞台(法里昂、英宪章、德织工)条件理论基础:19世纪早期三大理论成果(德古哲、英古政经学、法空想社会主义)主观:实践基础: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研究和革命实践。 标志: 1842年《共产党宣言》 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资本主义——社会主义; 阶级斗争学说,指明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内容:批判了各种假社会主义流派 诞生无产阶级专政学说; 无产阶级政党学说; (性质、特点、纲领、策略原则、建立政党的必要性) 提出了无产阶级国际团结的思想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意义:从此国际工运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发展起来,形成了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马克思提出了剩余价值学说,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 主义的建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 内容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四、练习题 1、(2012高考文综全国新课标卷31)1920年12月,毛泽东在致朋友的信中说:“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单要采这个恐怖的方法。”这表明在当时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看来 A.俄国革命道路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B.在中心城市进行武装暴动是当务之急 C.暴力革命是进行社会改造的必然选择 D.改良仍旧是改造社会行之有效的方法 2、(2012高考文综浙江卷21)《共产党宣言》说:“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看到了阶级的对立,以及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本身中的瓦解因素的作用。但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这段话反映了 A.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必要性 B.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必要性 C.资本主义从发展到灭亡的必然性 D.工人运动从自发到自觉的必然性 3、(2012高考20)“新的力量和新的学说已经兴起,向19世纪正统的自由主义挑战。乌托邦式的以及其他的社会主义者已经发射了若干小排炮,现在轮到大炮开火了。”“大炮”是 A.启蒙思想 B.生物进化论C.空想社会主义 D.科学社会主义 4、(2010年四川卷文综37题第(2)小题) 材料二 材料三: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一些知识精英和第一代工厂主的后代对社会的不公正感到羞愧,对富裕国家的贫穷现象感到愤怒,希望纠正这种状态。……议会制定法律,规定工厂一切机器必须安装防护措施,确立卫生检查制度,对劳动条件定期进行检查。 (据钱乘旦《英国工业革命中的人文灾难及其解决》等)(2)材料二中图13,14反映了当时英国工人怎样的生存状况,揭示了什么社会问题?(3分)根据材料三,概括当时英国有识之士对上述问题的认识,(4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议会立法改善工人劳动条件的主要原因。(8分) 1

人民版必修1高中历史专题八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教案

专题八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 [课标要求]本专题主要学习国际工人运动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并取得成功的有关情况。 具体有: ⑴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⑵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⑶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⑷概述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史实,认识其历史意义。 [专题概述]国际工人运动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有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过程。从《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以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界,国际工人运动形成了前后两个阶段。本专题主要讲述的是前一阶段的70年运动发展的历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立后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终于在俄国取得了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形成、发展和完善的,也必定在实践中丰富、创新,并指引着千百万劳动群众为实现全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学习目标] 1、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2、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3、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教材要点] 机器轰鸣声里的抗争与思索 1.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经济前提。 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但也使得资本主义的弊端进一步暴露出来。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这一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导致了从1825年起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发生,给劳动人民带来灾难,使人民更加贫困;工人阶级是资产阶级统治的对象,政治上处于无权地位,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2.独立工人运动的兴起,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工业革命不仅是生产技术上的革命,还引起了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工业革命使整个社会日益分裂成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无产阶级日益贫困,他们为改善自己的处境,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工人运动逐渐兴起。19世纪三四十年代,工人运动从经济斗争发展到独立的政治斗争,并把斗争的矛头直接指向资本主义制度。1931年和1934年法国里昂两次工人起义,具有明显的政治性质,甚至提出建立共和国的口号;1836年开始的英国宪章运动,是世界上第一次具有全国规模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1844年的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从一开始就做到了法国和英国工人在运动结束时才做到的事情,即意识到无产阶级的本质。此前,工人阶级也参加政治斗争,但

第8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高三历史一轮复习选必融合通史体例讲练学案(新教材中国近现代史部分)

第8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知识点一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1.日本局部侵华 (1)背景 ①1927年6月,日本召开制定侵略中国总方针的东方会议。 ②1929年秋,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危机严重影响日本。 ③1931年上半年,日本加紧进行武装侵略的部署。 (2)表现 2.国共两党对日政策 (1)国民政府: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方针,实行不抵抗政策,幻想依赖国际联盟迫使日本撤兵。 (2)中国共产党 ①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②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3.中国局部抗战 (1)在一·二八事变中,十九路军顽强抵抗日军侵略。 (2)1933年,日军由东北向长城沿线进犯,遭到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 (3)1935年,北平学生发起一二·九运动,抗日救亡运动掀起高潮。

(4)东北抗日联军在杨靖宇、赵尚志等领导下,牵制了大量日军。 (5)1936年12月,张学良、杨虎城联合发动西安事变,这一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局面基本结束,全国团结抗战的局面初步形成。 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1)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发表庐山讲话,表示准备抗战。 (2)1937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洛川召开扩大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的形成。 (3)中国共产党将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 (4)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发表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国共合作抗战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5.日军的侵华暴行 (1)制造屠杀: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2)殖民统治 (3)重庆大轰炸:1938年2月至1943年 8月,对重庆进行了长达五年半的战略轰炸和无差别轰炸。 (4)践踏国际公法:实施细菌战,残杀中国军民。 (5)推行“慰安妇”制度。 知识点二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1.正面战场的抗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