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微专题

高三历史二轮微专题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社会基层治理社会保障体系)

一、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古今中外的官员选拔和管理是保证国家政治运行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强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一环。涉及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西方近代文官制度。当前国家倡导反腐倡廉,加强干部队伍的选拔与监督,是增强国家治理能力的必要手段。

1.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

从本质上看,选官制度始终围绕着皇权的强化、中央集权的加强而变化,是巩固统治、强化专制的一种手段。

(1)选官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发展为才学

(2)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为公开考试。

(3)选官原则:逐步制度化、公开、公平、客观。

(4)选官基础:日益扩大,官员的素质不断提高。

(5)主要启示:公开公正、德才兼备、考试录用。

2.西方的文官制度的特点和作用

3(1)特点

①公开考试,择优录用。②政治中立和工作隐名。③职务常任和论功晋升。

(2)作用

①规范了西方国家政府部门的事务官员的选用和管理,实现了政治和管理的区

②确保了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文官制度已成为西方社会的稳定器。

③“政治中立”原则有利于维护统治阶级的整体利益。

④保证了文官队伍的优良素质,有利于官员管理的法制化和专业化,提高政府工

作效率(提高国家治理能力)。

二、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注意1:区分几个名词

为(1)民族:指人们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文化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认同自身的为一个团体的稳定共同体。

(2)民族主义即以自我民族的利益为基础的思想或运动,亦称国族主义或国家主义,是包含民族、种族与国家三种认同在内的意识形态。民族主义亦特指民族独立运动之意识形态, 即以民族之名义做出文化与政治主张,民族主义也同时被称为凝聚民族共同体的学说。

(3)民族国家;即主权独立,人民有共同价值、历史文化语言或体制的政治实体。

(4)民族关系是指民族间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交往的关系;

民族国家的交往就构成了国与国的关系,逐步形成了近现代的外交关系。

注意2:中国:在中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之间既冲突,又融合,而民族融合是主流。世界范围内:各民族的大迁徙推动了各地间的文化交流。进入近代,西方民族国家形成,规范国家与国家之间交往的国际法也逐渐形成、成熟。近代中国外交逐步走向近代化;现代中国在融入国际社会的同时,提倡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一、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

1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特点高三历史二轮微专题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特点及其表现:历史上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是以战或和的形态表

第1页共6页

现出来。有战有和,以和为主是其显著特点,推动了民族间的交融。

(3)民族交融的途径:一是民族间战争;二是和平交往:①和亲;②贸易;③会盟;④朝贡。册封(2)中国古代处理方式(政策):①战争;②设管理机构;③册封;④和亲;⑤会盟(“议和”);⑥互市(榷市);⑦防御(如迁民屯边,修筑长城等)。(袖都护府、羁麾府州) A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特点

(1)由开放走向闭关。到明清时期,逐步走向闭关锁国。

(2)路线由陆路为主转向海路为主。秦汉时期,陆上丝绸之路发达;唐朝对外交通发达,海陆并进;宋元时期,主要是海路为主。

(3)和平交流为主,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

二、近代中国的民族主义、外交观念和体制的变化

(一)近代中国的民族主义

1.涵义

反对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反对封建专制统治,争取民主权利;发展经济,改变国家极度贫穷的状况:发展科学文化,促进思想解放、社会文明的进步。

2特点

(1)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

(2)始终与民主主义、爱国主义结合在一起。

(3)与国际主义相结合,最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4)本质是民族认同感和为民族富强而奋斗的精神。

3.兴起原因

(1)西方的殖民侵略使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重。

(2)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

(3)西方民族主义思想的传入。

4.发展历程

⑴鸦片战争--民族意识的萌发:鸦片战争的惨败使人们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惊醒,保家卫国的民族意识开始苏醒。

(2)甲午中日战争--民族的危机意识逐渐强化;甲午中日战争使民族危机空前强化,知识分子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梁启超、严复高举社会达尔文主义,以民族危亡唤醒民众,标志着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产生。梁启超首先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

(3)三民主义--民族主义的发展:孙中山深化了民族主义概念,将民族主义扩展到民权、民生,辛亥革命后,提出了五族共和的思想,国民大革命时期又进一步提出了明确的反帝主张。

⑷抗日战争--民族意识的高涨:随着日本侵华的不断加剧,中国的民族意识进一步强化,形成高潮,伴随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民族意识也达到了空前的觉醒。

(二)近代中国的外交变化

1.列强侵华,打开中国大门,促使古代中国的“朝贡体系”向不平等条约体系转变,西方外交观念的冲击,影响了中国近代外交观念的变化。

晚清外交体制的变化:

(1)专门性外交机构的设立

①总理衙门②南、北洋通商大臣

③官员在与外国人的交往中改变了传统的夷夏观念,开阔了视野,逐渐掌握了利用外交手段谋取本国利益的策略。

(2)近代驻外机构的设立

作用:清政府的外交体制逐步完备起来,走进国际社会,对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经济、科技等方面的交流、保护海外华侨利益,密切华侨与祖国的关系等方面有积极作用。

(3)晚清外交观念的转变

①中西交往中的文书格式的变化。②中西方官方之间平等往来。③对外派遣常驻使节。

2.民国初期的外交改革

3.北洋政府时期

8 (1)袁世凯:1915年“二H■一条”与“民四条约”。

3)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

(4)北京政府:修约外交1919-1927年)(集体修约到个别废约。特点:①利用列强间的矛盾谈判;

②受内政的掣肘;③民众舆论和情绪的推动;④抓住到期修约的机遇)。

(5)南方政府:革命外交及废约外交(1923-1927年)(在以俄为师的背景下,出兵北伐,相继收回汉口、九江租界,并强行开征二五附加税)。

4.南京国民政府反对联,亲近帝国主义

(1) 1928年改订新约与关税自主。

(2)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政府积极推行“抗日外交”,全面调整外交机构,积极参与国际“首脑外交”。

(3)1942年反法西斯同盟,1943年废除“治外法权”(抗战时期的废约外交)。

(4)1943年蒋介石成功出席开罗会议,中国第一次以一个大国身份参与国际事务。

(5)1945年中国成为联合国的创始国之一。)1945年《中苏友好同盟条约》;1946年《中

美商约》《中美支好通高航海金约》

三、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独立自击的外交关

2 .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历程。

主要内容: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活跃在地区性国际组织、担负负责任大国

四、西方民族国家

(一)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发展

2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1512

(1)民族认同观念兴起:15世纪前后,西欧国家中央集权加强。宗教改革后,天主教势力衰落,世俗王权强化。国家和民族认同观念日益显现。

(2)民族语言地位上升

(3)民族意识的觉醒

①背景: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战争,传播了自由平等的启蒙思想。

②表现:个人忠诚于国家;各国鼓励和组织对爱国人士的崇拜;出现国旗、国歌和各种国家节

日等。

③形成:欧洲各专制王权国家逐渐转变为民族国家。

主要内容: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活跃在地区性国际组织、担负负责任大国

四、西方民族国家

(一)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发展

2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1512

(1)民族认同观念兴起:15世纪前后,西欧国家中央集权加强。宗教改革后,天主教势力衰落,世俗王权强化。国家和民族认同观念日益显现。

(2)民族语言地位上升:

(3)民族意识的觉醒

①背景: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战争,传播了自由平等的启蒙思想。

②表现:个人忠诚于国家;各国鼓励和组织对爱国人士的崇拜;出现国旗、国歌和各种国家节日等。

③形成:欧洲各专制王权国家逐渐转变为民族国家。

三、社会基层治理

社会基层治理是对基层地区(如城市社区、农村村落等)的治理。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

石,基层治理是否有效,直接决定着经济社会是否能持续发展、繁荣和稳定,在整个国家治理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重点注意中国古代基层治理和近代城市化进程中的基层治理。中国古代的基层治理以户籍管理与基层组织构建为基础,两者有区别又密切相关,户籍的建造与管理一般以基层组织为单位进行,既保证赋役征发,也维护社会稳定。

一、户籍制度演变

1.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

含义:户籍制度指中国封建社会对全国人口进行管理,并据以征调赋税、劳役和征集兵员以及区分人户职业和等级的重要制度。清朝时期政府赋役倾向于向土地摊派,户籍管理相对松弛。2.中国近代户籍制度变革

趋势:a户籍管理部门逐步由政府管理到警察、自治管理结合,再到军警共同治理,政府对地方管理不断加强。

b.近代户籍管理法规、条例逐步增多,越来越完善,近代化色彩越来越浓。

原因:列强侵华、扶植势力;分裂割据,内战频仍;社会动荡,巩固统治需要;借鉴近代西方法律法权理解和国内统治实际,全面管理。

3.现代中国户籍制度变革

1951年基本统一了全国城市的户口登记制度;1955年统一了全国城乡的户口登记工作;1958年”第一次明确将城乡居民区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种不同户等;1984年《国务院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颁布,户籍严控制度开始松动;1998 年让户籍制度进一步松动。

二、基层组织形态与基层社会治理

1.中国古代的基层组织机构:县是基层的行政机构,县下设乡和里。注意:古代基层组织的任务是征发赋役和维护社会稳定。

2.中国古代注重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和相互监督机制。

3.中国古代乡村治理的主要特点:(1)宗族势力强大,政权(皇权)与族权相结合(2)忠孝治理乡村(3)乡绅有限自治。

4.现代中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逐渐建立起基层村民自治制度。

四、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对公民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生活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社会保障是由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互助等组成。中国古代的社会保障主要由政府主导,民间社会参与,处于辅助地位,在封建社会后期,宗族及社会公益性组织的作用越来越大;现代发达国家基本构建起了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保证了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1.古代社会保障的特点

(1)政府救济的重点在救灾,核心在于保证粮食供应,或直接实施赈济,或鼓励各地余粮向灾区流通,还会疏导和安置流民,鼓励民间富户救济灾民。

第4页共6页

(2)社会力量的救济活动侧重于日常生活中的赈济。

2.西方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

(1)积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高度时产生的社会和经济制度,改善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2)消极:过度的社会保障,加大了国家财政支出的负担,容易助长懒惰行为,使得整个社会缺乏工作动力,效率低下。

五、货币与赋税制度

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经济交流与商品交换的重要媒介。中国货币由海贝、金属向纸币演进,逐渐形成中国特有的货币制度;近现代以来,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出现,世界货币体系逐渐形成并不断完善,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地调整。赋税制度是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定社会,国家统治长治久安的重要一环,中国古代体现在赋役制度的逐渐完善,现代中国体现在关税与个人所得税日渐完善,而关税是影响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与对外贸易的重要因素。

一、中国古代货币演变

1.货币形制的统一

最初货币可能是海贝;大约在商朝后期,出现铜铸币;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使用布币、刀币、圜钱等多种样式的铜铸币;秦朝统一为圆形方孔钱,此后长期沿用。

2.纸币的使用:商品经济发展,铜钱流通量不足,出现“钱荒”。北宋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3.白银货币

自明朝中期起,白银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清朝完全承认白银的法定货币地位,与铜钱兼用;晚清时期,清政府开始铸造银元。白银货币化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二、中国近代货币演变

1.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1)1935年币制改革:禁止白银流通,白银收归国有,以四大银行发行的钞票为法币。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期间,法币贬值,最终崩溃。

(2)1948年币制改革;发行金圆券,贬值速度更快,各地拒用金圆券,民间自动重新启用银元,国民政府又发行银元券,未摆脱失败命运。

2.解放区币制改革:1948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开始统一发行人民币。三、现代中国货币

人民币地位稳定,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四、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一)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金本位货币体系(1816-1914年)

1.原因

19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国际间货币结算日益频繁和复杂。

2.崩溃

原因: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黄金集中于英、法、德、美等国家,黄金流通量减少,动摇金本位的基础;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后,美国放弃金本位制,禁止黄金出口,金本位制崩溃。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1971年)

瓦解:1971年,美元出现危机,美国政府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布雷顿森林体系瓦

解,浮动汇率制取代固定汇率制。美元仍是世界主要货币,欧元、日元、人民币等的地位上升。推了入亩清朝

五、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3.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的演变趋势

(1)标准:人丁为主T土地为主(以惠两税法为标志)

(2)地租形式:劳役地租为主T实物为主一货币为主(分别以两税法和一条鞭法为标志) 地租人市锦

(3)征收种类:繁杂T简单(以明朝一条鞭法为标志)

(4)征税时间:不定时一定时(以两税法为标志)

⑸必须服徭役、兵役一可以代役(以“庸”制为标志)

(6)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税逐渐加重。

4.中国古代赋役制度变化的影响

(1)承认土地私有,巩固并发展封建土地所有制。

(2)调整国家、地主和农民的利益,缓解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3)扩大国家税源,增加政府收入,维护政治统治。

(4)劳动者有较大的人身自由,有利于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5)加重了人民负担,成为农民起义的原因之一。(黄宗羲定律)

六、中国关税

(一)关税

1.国内关税

西周时期,最早的关税出现,1937年,中国正式废除国内关税,实行统一的国境关税。

2.国境关税

(1)关税自主权的丧失;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海关大权掌握在列强手中。

(2)南京国民政府收回关税自主权的斗争;南京国民政府在关税自主权上取得重大进展,但仍不能自主制定税率。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收回关税自主权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微专题

高三历史二轮微专题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社会基层治理社会保障体系) 一、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古今中外的官员选拔和管理是保证国家政治运行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强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一环。涉及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西方近代文官制度。当前国家倡导反腐倡廉,加强干部队伍的选拔与监督,是增强国家治理能力的必要手段。 1.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 从本质上看,选官制度始终围绕着皇权的强化、中央集权的加强而变化,是巩固统治、强化专制的一种手段。 (1)选官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发展为才学 (2)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为公开考试。 (3)选官原则:逐步制度化、公开、公平、客观。 (4)选官基础:日益扩大,官员的素质不断提高。 (5)主要启示:公开公正、德才兼备、考试录用。 2.西方的文官制度的特点和作用 3(1)特点 ①公开考试,择优录用。②政治中立和工作隐名。③职务常任和论功晋升。 (2)作用 ①规范了西方国家政府部门的事务官员的选用和管理,实现了政治和管理的区 ②确保了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文官制度已成为西方社会的稳定器。 ③“政治中立”原则有利于维护统治阶级的整体利益。 ④保证了文官队伍的优良素质,有利于官员管理的法制化和专业化,提高政府工 作效率(提高国家治理能力)。 二、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注意1:区分几个名词 为(1)民族:指人们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文化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认同自身的为一个团体的稳定共同体。 (2)民族主义即以自我民族的利益为基础的思想或运动,亦称国族主义或国家主义,是包含民族、种族与国家三种认同在内的意识形态。民族主义亦特指民族独立运动之意识形态, 即以民族之名义做出文化与政治主张,民族主义也同时被称为凝聚民族共同体的学说。 (3)民族国家;即主权独立,人民有共同价值、历史文化语言或体制的政治实体。 (4)民族关系是指民族间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交往的关系; 民族国家的交往就构成了国与国的关系,逐步形成了近现代的外交关系。 注意2:中国:在中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之间既冲突,又融合,而民族融合是主流。世界范围内:各民族的大迁徙推动了各地间的文化交流。进入近代,西方民族国家形成,规范国家与国家之间交往的国际法也逐渐形成、成熟。近代中国外交逐步走向近代化;现代中国在融入国际社会的同时,提倡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一、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 1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特点高三历史二轮微专题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特点及其表现:历史上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是以战或和的形态表

二轮复习:历史热点微专题6 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学案)

微专题6 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一、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比较

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的变化趋势 1.计划与市场 单一的计划经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市场的作用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所有制 单一的公有制—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 3.分配方式 单一的按劳分配—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4.改革空间 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走向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5.改革目标 从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发展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6.市场经济深入 以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等来不断深化改革。 7.市场经济配套 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的体制改革配套。 三、中国现代农村土地政策的五次变革或调整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 (1)内容: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属民主革命范畴,消灭封建剥削,土地所有权属农民个体,仍然是私有制)。 (2)影响: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同时也巩固了工农联盟和新生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 2.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时期:1953年开始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原因: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2)内容: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 (3)影响: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3.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8年实行的人民公社化运动 (1)原因:党的主要领导人主观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第3讲 法律与教化 微专题导学案-高三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微讲之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3讲法律与教化 一、专题主线 线索1:中国古代法律起源很早,起初以习惯法为主,春秋后期开始出现成文法,战国时期逐渐复杂化。在这个过程中,围绕法律与教化,亦即法治与德治的关系问题,各派思想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线索2:秦以法家思想治国,推动了律的编撰。汉承秦制,同时吸取秦期速亡的教训,在治国方针上采取“霸王道杂之”的统治策略,实际上就是法律与礼教并用。自西晋起,礼教内容直接渗人法律条文,出现“法律儒家化”的趋势,至唐律的礼法结合臻于完善。 线索3:宋朝以后,理学在社会上广泛传播,深入社会基层,并以乡约形式直接面向底层百姓宣讲,乡约经政府利用推广而具有约束力,并与法律合流。 线索4:西方法律发展有自己的路径,在罗马法的基础上,英国和法国分别发展了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近代西方法律强调司法独立、保护个人权利。 线索5:基督教的宗教伦理不仅强化了教会对人们的控制,同时具有一定的社会教化功能。基督教的伦理和教化深刻影响了人们的思想意识和日常行为。 线索6:新中国成立后,法治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本质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最根本的保证。 二、模拟练习 1.商汤伐夏时说:“有夏多罪,天命極(jí)之”;周武王伐纣时也曾说:“商罪贯盈,天命诛之”,并产生了“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的思想。这反映出先秦时期( ) A.神权统治的思想根深蒂固 B.统治阶层等级意识淡薄 C.敬天保民的民本观念萌发 D.儒学深受天人感应影响 2.汉代名臣黄霸在任职颍川太守期间“力行教化而后诛罚”。治颍川八年“田者让畔,道不拾遗,养视鳏寡,赡助贫穷,狱或八年亡重罪囚”。据此可知,汉代( ) A.社会治理渗透德治教化思想 B.重视家训,强化基层教化

2023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第一部分 板块二微专题2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

微专题2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 一、晚清选官制度的改革 1.科举制度的废除 (1)1898年,加设经济特科。在康有为等人的建议下,废八股,改试策论,后未能实行。 (2)1901年,实行新政。各省书院改为大学堂,各府州县学改为中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 (3)1905年,光绪帝诏准袁世凯、张之洞等人的奏请,下诏废除科举制。乡会试一律停止,学务大臣颁发教科书,城乡各处遍设学堂。 2.选官制度的改革 (1)1905年,清政府设立学部,统一管理全国教育;各省改“学政”为“提学使司”,府、州、县设立劝学所,管理地方教育。 (2)选官制度更新,录用新式学堂毕业生。 (3)1904年初,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学堂选官制度正式设立。 (4)制定《考验游学毕业生章程》,确立了留学毕业生选官制度。 二、民国时期的选官制度 1.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 (1)内容:建立考试院,主管人才的选拔和任用;完善国家政治制度,建立文官运行机制。 (2)评价:基本没有实行,但对后来民国文官制度的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 2.北洋政府的选官制度 (1)选拔官员主要采用考试和甄别两种方式。 (2)1913年初,北洋政府颁布《文官考试法草案》,标志着文官考试制度的建立。文官考试由政事堂铨叙局负责。但其具有女子不得参加文官考试的局限性。 (3)甄别主要是指对已经在文官职位上工作的人,决定其能否留任。 3.南京国民政府的选官制度 (1)从1929年制定《公务员任用条例》到1933年颁布《公务员任用法》,其标志着公务员制度的建立。 (2)来源:北洋政府时期的文官制度,中国传统考试监察制度,西方文官制度。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三 微专题9 近代以来经济思想的嬗变和经济模式的创新

微专题9 近代以来经济思想的嬗变和经济模式的创新 一、经济思想的嬗变 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三者分别是工场手工业时期、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资本主义经济思想,它们的核心内容分别是:发展工商业,鼓励对外贸易,多储备金银;自由生产、自由竞争、自由贸易;政府从信贷、投资、生产、销售各方面干预经济。 1.资本主义经济政策(思想) (1)资本主义发展早期(16—17世纪):推行重商主义,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 (2)工业革命以后(18—19世纪):亚当·斯密《国富论》奉行自由主义理论,主张自由竞争、自

由生产、自由贸易。 (3)20世纪30年代:在经济危机冲击下,罗斯福新政开创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二战后,在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理论——凯恩斯主义。 (4)20世纪八九十年代:通过里根改革与克林顿改革,资本主义世界逐步走上了“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第三条路线,即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混合经济发展道路。 2.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策调整 (1)苏俄突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新经济政策,再到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再到自身修正与完善实行改革但最终未能成功。 (2)中国由照搬苏联经济发展模式(计划经济体制与工业化)到实行改革开放最终确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走上一条新兴的工业化发展之路。 二、经济模式的创新 1.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模式的探索 (1)近代前期西方工业文明对传统经济模式的冲击——晚清政府经济政策的四调整:同光新政(近代化起步);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戊戌新政;清末新政。 (2)近代后期经济模式的调整与变革——国民政府经济发展的政策的四应对 ①统治前期:采取了整顿税务、控制金融、改革币制、开展“经济建设运动”等经济政策。 ②抗日战争:采取统制的经济政策;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③统治后期:采取了强征苛捐杂税、滥发纸币等经济政策。 (3)新中国成立后经济建设模式的四探索:五年计划(过渡时期,1949—1956)→社会主义建设曲折探索时期(1956—196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改革开放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至今)。 2.世界近现代经济发展模式的探索 (1)苏(俄)联的经济模式的探索及挫折——两个转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年初)→实施新经济政策(1921年初—1928年)→计划体制(苏联模式的表现及作用)。 (2)美国经济运行机制的调整及影响——两个调整:罗斯福新政和二战后新经济。 (3)西欧经济政策调整之路——两个对策:面对经济危机时的对策;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措施、特点及趋势)。 (4)日本经济发展模式调整及成就——两个模式:经济军事化(法西斯经济模式);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 (5)近代国家经济发展类型和模式——两个类型:①“内源型”(“原发型”或“内生型”等)模式:英法美内生型的自由主义工业化模式。②“外铄型”(“传导型”或“后发型”等):

2024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板块三专题十五两次世界大战及国际秩序的演变微专题2第二次世界大战

微专题2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第二次世界大战原因 (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2)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①法西斯势力:面对1929年的经济危机,法西斯分子鼓吹通过战争寻 找出路。 ②罗斯福新政: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缓解了经济危机。 (3)绥靖政策:《慕尼黑协定》把苏台德等地区割让给德国,助长了法 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 经过 (1)局部爆发:从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到1937年制造七七事 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开辟了对日本法西斯持久作战的东方主战 场。 (2)全面爆发:1939年9月,德国以“闪击战”突袭波兰,英法被迫 对德宣战。 (3)规模扩大:1941年6月,德国入侵苏联。12月,日本挑起太平洋 战争,美国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发展到全球阶段。 (4)反法西斯同盟形成:1942年1月,以美、英、苏、中为首的26国 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性质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结果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9月2日,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影响 (1)对欧洲:欧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致命打击,各国的国力受到 严重消耗。 (2)对美国: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政治和军事强国,拥有强大的经 济实力,掌握制海权和制空权,一度垄断核武器。 (3)对苏联:军事和政治十分强大,特别是在战争中的巨大贡献赢得很 高的威望。 (4)对国际格局:二战的结束是国际格局从欧洲中心走向美苏对峙的两 极格局的真正转折点 战后国际 秩序雅尔塔 体系 主要内容:重新确定欧亚国家的版图;承认朝鲜最终独立;审判战犯, 肃清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美、苏、英划分势力范围;成立联合国 等。 评价:以建立和维护世界和平为主要目标,提倡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 间的共处与合作;是大国相互妥协的产物,带有明显的强权政治色彩,

微专题4 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讲义-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微专题4 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主干梳理】 【真题示范】 考向1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知识) (2021·全国甲卷)汉代,中央各部门长官与地方各郡太守自行辟召属官,曾一度出现“名公巨卿,以能致贤才为高;而英才俊士,以得所依秉为重”的现象。能够保障辟召制度有效运作的是() A.分科考试选官制建立 B.监察体系的改进 C.郡国并行制度的完善 D.察举制度的实施 考向2元代恢复科举制的目的(能力) (2021·海南高考)元延祐元年(1314年)恢复开科取士,规定凡考经问或明经的人,以《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为课本,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参考书。由此,科举再次成为思想与权力之间的制度化链接。此举意在() A.尊重前朝传统文化信仰 B.争取汉族士人的政治认同

C .缓和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D .恢复程朱理学的正统地位 考向3 选官制度的演变(素养) (2022·湖南高考)据下表可知( ) A.世家大族没落 B .科举制存在严重弊端 C .门阀观念强化 D .九品中正制仍可延续 考向4 科举制度的社会作用(价值) (2021·江苏高考)唐代李逢吉作科举主考官时,一次性录取的几十位进士,均为出身贫寒的士子。他的政敌李德裕亦“颇为寒素开路”,以致被贬谪时,“八百孤寒齐下泪”。由此可知唐代科举( ) A .加强了君主集权 B .促进了阶层流动 C .消除了门第观念 D .激化了政治矛盾 【深化提升】

1.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四个主要发展趋势 2.对科举制的全面认识 (1)特点 贤能治国,为我所用科举考试的内容基本上是以儒家经义为主,因此培养出来的人才都秉承着儒家传统教义,兼备治理国家、建设国家的能力 标准客观,竞争公平科举制度通过考试方式获得官位,考试内容是固定的儒家经义,统一根据考试成绩录取优秀人才,科举考试时间固定,这些体现了客观、公平、公正的原则 立法保护,稳定延续科举制是国家自上而下进行的人才选拔制度,是由国家推动运行的,因此它有立法保障,受到政府保护 (2)影响 ①积极影响 社会整合功能否定特权制度,具有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合理内核和价值观念,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和转化 推动文化发展把读书、考试和做官联系起来,促进了传统儒学文化的传承与普及,带动了民间崇尚人文、教育的社会风气 巩固国家统一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员的权力集中到中央,适应了“大一统”意识形态的需要,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 推动世界文明选才方式在唐朝时就被东亚文化圈国家所采用,并成为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代被西方国家吸收并改造成为近现代文官考试制度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二 微专题7 近代中外女权运动

微专题7 近代中外女权运动 一、近代中国的女权运动 1.背景 (1)中国传统妇女观是以小农经济形态和宗法家庭的父系统治为社会基础。妇女没有财产继承权,在生产力落后的农业社会创造极少的财富,她们几乎丧失了经济地位。在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及贞操节烈观念的禁锢下,妇女完全成为男人的私有财产。 (2)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传入及西方妇女解放运动的影响。 2.中国女性意识的萌芽 太平天国时期,洪秀全主张男女平等,开创了解放女性之先河。他在《天朝田亩制度》里规定男女一样可以均分土地;还主张女子不缠足,曾颁发妇女禁裹足布告。 3.中国女权运动的兴起 (1)维新变法期间: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随着维新变法的出现,主张女权者纷纷显现,如

康有为、康广仁、梁启超、谭嗣同等维新派先后发文倡导并组建了不裹足会,开始自觉或不自觉地启动了女权运动的按钮。1898年,康有为向光绪皇帝上《请禁妇女裹足折》并获准施行。 (2)辛亥革命期间: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顺应女权运动和广大民众的要求,颁布了《令内务部通各省权禁裹足文》。 (3)20世纪初:1901年之后,不裹足会和天足会等组织在中国城乡竞相出现;20世纪之初追求婚姻自由和向往新生活的新女性崭露头角;女子已开始有了上学堂甚至出国留洋的机会。 (4)五四运动后:中国女权运动的发展随着民主革命的进程不断发展。女子从小学到大学乃至留学的权利及其走向社会、从事职业均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以往前所未闻的争取女子参政权、财产继承权、婚姻自主权、再婚自由权乃至禁止男子重婚等,不仅获得社会承认,更被明确载入1930年12月国民政府颁布、次年5月起施行的《民法》。 (5)中共领导的妇女解放运动 新中国成立前,中共为妇女解放做了以下工作: ①建立妇女团体和妇女组织,促进妇女解放的实现。在党中央,中国共产党早在建立初期就成立妇女部、妇女运动委员会;在党外,大革命时期,成立了妇女解放协会。 ②创办女校,培养妇女运动骨干。党在建立初期,就积极鼓励先进知识女性赴法、俄勤工俭学,使她们回国后成为中国妇女运动的领袖。 ③创办刊物,宣传妇女解放思想。在创办女校培养妇运人才的同时,中国共产党还积极通过创办女性刊物来扩大宣传,专门探讨妇女解放和妇女问题。 ④把国民革命与妇女运动相结合。1924年3月8日,何香凝等人在广州组织了中国第一次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活动,有近千人参加集会和游行。此后,在统一战线领导下,妇女运动与北伐战争的洪流融在一起,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二、西方的女权运动 1.背景 (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工业革命的开展,女性的经济地位有所提高。 (2)法国启蒙思想家的自然法权和天赋人权为其提供了理论基础。 2.西方女权运动的启蒙 西方女权运动的启蒙可以追溯到18世纪,法国女性意识首先兴起,继而是英国、美国,然后席卷欧美。 3.西方女权运动的发展进程 西方的女权运动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揭露性别歧视现象以唤起女性的独立意识;第二阶段:关注平等要求,强调性别差异和性别的独特性;第三阶段:着手建构自己的理论、追溯女性主义的源头、考察女性主义的特征和本质及其各种表现形态,并从性别差异入手旨在超越其原来的视界和观点。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三 微专题8 世界贸易通道的变化

微专题8 世界贸易通道的变 化 一、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 1.古代丝绸之路的开辟与发展

2.古代丝绸之路的基本作用 (1)商品交流之路:商队从中国主要运出丝绸、瓷器、铁器、金器、银器、镜子和其他豪华制品。葡萄、核桃、胡萝卜、胡椒、胡豆、石榴、葡萄酒等的传播为东亚人的日常饮食增添了更多的选择。 (2)文化交流之路: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中国古代技术如造纸术、印刷术开始在西域以及更远的地方出现。流传于山区的坎儿井和井渠技术在西域使用,并逐步流传至更远的国家。(3)宗教传播之路:西汉末年,佛教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并沿着丝绸之路的分支,传播到朝鲜、日本与其他亚洲国家。明末清初之际,为传播天主教,大批传教士来到中国。传教士作为西学东渐的桥梁,给中国带来了有关地理、火炮、水法、钟表、机械、建筑、医药、绘画和音乐等方面的新知识。同时也担当起了中西学交流的任务,他们是中国文化和思想西传最早的媒介。 二、地理大发现的影响 1.商业革命 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世界贸易范围扩展,商业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重商主义盛行,商业进步,出现价格革命(大量黄金、白银流入欧洲,导致货币贬值,封建贵

族地位衰落,新贵族和资产阶级兴起,农民更加贫困)。 2.物种交流:扩大世界物种的交流,农业技术传播和农业发展。 3.世界市场:全球性经济关系的出现,洲际贸易发展。 4.社会领域:疾病的传播与医学的发展,世界范围的移民和新民族的形成,世界人种的新分布。5.观念和知识的改变:海洋观念,重视海洋权益。促进医学、地理学、天文学和航海技术等的发展,人文精神进一步传播。 三、三个大洲的银丝贸易之路——马尼拉大帆船 1.概念 是16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初的约250年间,西班牙殖民地墨西哥和菲律宾之间的垄断贸易大帆船把福建月港来的明朝商品运往美洲墨西哥、巴拿马等地,实际上就是用美洲的金银与其他商品换取亚洲的商品,尤其是当时风靡全球的丝绸与陶瓷等为主的中国商品,又称“银丝对流”。 2.贸易状况 部分学者观点认为:自1571年至1821年的250年中,自美洲运往马尼拉的白银共约4亿比索,其中约二分之一流入中国。 3.繁荣原因 (1)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加强了世界之间的联系。 (2)中国农耕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明后期海外政策的调整。 (3)当时中国产业健全,货品丰富,拥有技术优势和价格优势,能够自给自足,对进口西洋货品没有依赖,基本上只有单方向的出口,所以贸易顺差严重。 4.历史影响 (1)大帆船贸易,银丝对流,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2)引进高产作物,耕地面积扩大,刺激人口增长;改善民生。 (3)海外市场的刺激下,沿海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市镇经济发达。 (4)社会拜金逐利、奢侈盛行,王守仁更新理学,发展心学。 (5)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李贽、黄宗羲等人引领早期启蒙思潮。 (6)白银大量流入促进赋役制度改革,从而又促进商品经济发展。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限时集训(一)沿革—政治文明的精髓与局限(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

专题限时集训(一) 沿革——政治文明的精髓与局限 (建议用时:30分钟) 微专题一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 1.商朝各附属国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有很大的自主权,商王事实上是内外服联盟的首领。周朝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并承担各种义务,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由此可知( ) A.周天子对地方控制加强B.王位世袭制的完善 C.中央集权制度逐渐确立D.贵族政治正式形成 A[商王对各附属国的控制力是有限的,而周王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对各诸侯国的控制,故选A项;材料强调商王、周王对地方控制的强弱不同,未涉及王位世袭制是否完善,排除B 项;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以后才建立和健全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排除C 项;贵族政治是指奴隶制国家和封建制国家由世袭贵族的代表人物掌握政权的一种统治形式,排除D项。] 2.(2020·某某质检)西周的封国,有姬姓王室子弟、姻亲、功臣、古帝王后、殷后、重要方国等六种类型。其中,前三种群体是西周最信赖的力量,其他则无足轻重,西周分封后三种群体主要是出于( ) A.推行仁德的旨趣B.防御狄人的思量 C.拓展疆域的需要D.羁縻笼络的考虑 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分封制的主体是姬姓王室子弟、姻亲、功臣,为了巩固其统治,周王不得不分封一些先代贵族,即题干中的“古帝王后、殷后、重要方国”,说明周王分封先代贵族的主要目的在于笼络和羁縻,故选D项。] 3.(2020·某某一模)有学者认为,西周政治里显然有着浓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据此可知,西周时期( ) A.贵族宗法血缘关系有所松动 B.君主对地方的掌控能力有限 C.奠定中国大一统的政治基础 D.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B[“‘共主’名义的地方分权体制”体现了分封制下地方权力较大的问题,故选B项;西周时期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到春秋战国时期才逐渐松动,排除A项;秦的统一奠定了大一统的政治基础,排除C项;西周时期尚未形成中央集权,排除D项。]

2020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微专题练习题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 一、选择题 1.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宣称“批评时政,非其旨也”。这预示着新文化运动( ) A.纯粹是一场学术文化运动 B.将思想革命作为救国的根本 C.旨在推翻当时的共和政体 D.以陈独秀的右倾思想为指导 2.蔡元培认为,民族文化如果能贡献于世界者,需要两个条件:第一应以固有文化为基础,第二要能吸收其他民族文化以为养料。材料表明蔡元培( ) A.已经有兼容并包的教育思想 B.思想观点具有文化融合的痕迹 C.对中国的儒家文化非常推崇 D.对西方文化有绝对肯定之倾向 3.“它以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现实为认识起点,进而追溯到几千年历史凝结而成的文化传统,并对这种传统进行了总结性的理性批判。”据此判断,下列评述正确的是( ) A.它指的是孙中山提出的新三民主义 B.它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 C.它是在推翻了封建制度后出现的 D.它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启蒙运动 4.胡适说:“这三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和维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对他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那个名词就是‘科学’……直到民国八九年间梁启超先生发表他的《欧游心影录》,科学方才在中国文字里正式受了‘破产’的宣告。”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新文化运动传播的科学与理性主义宣告破产 B.梁启超反对新文化运动 C.梁启超受到西方一战后反现代化思潮的影响 D.胡适赞同梁启超的观点 5.胡适曾经反思和评论新文化运动是“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可见,在他看来,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 A.思想解放 B.学习西方 C.文化转型 D.提倡科学 6.百度对“近代化”词条的解释为:近代化就是指资本主义化。它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思想上的理性化。下列主张与近代化理念背道而驰的是( ) ①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②男练义和团,女练红灯照。砍倒电线杆,扒了火车道 ③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

古代地方行政体制的演变与基层组织微专题复习学案-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微专题3 古代地方行政体制的演变与基层组织 【主干梳理】 【真题示范】 考向1汉代刺史制度的作用(知识) (2022·1月浙江选考)汉武帝置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刺史定期在辖区内巡行,年终赴京奏事。刺史秩仅600石,但能以卑临尊,监察秩2 000石的郡太守和王国相。由此可知,西汉刺史的设置() A.可以弥补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 B.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是地方行政体制建设的重要内容 D.代表着社会履行监察官员的职能

考向2 汉代中央集权的加强(能力) (2022·广东高考)“奉朝请”是两汉朝廷给予退休大臣和列侯、宗室、外戚的特殊待遇,被授予者特许参加朝会,地位也随之提高。东汉中叶以后,王、侯多不就国,而是以“奉朝请”的名义留驻京师,封国大权操于国相,这客观上( ) A .有助于遏制地方豪强势力的扩张 B .埋下了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的隐患 C .为外戚干政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D .有利于朝廷对封国的直接控制 考向3 从历史解释角度分析历史概念(素养) (2021·湖北高考)东汉永建二年(127年)汉顺帝征召知名隐士樊英,但樊英称病推辞。于是,皇帝下诏“切责郡县”,地方官府遂用公车将樊英送至都城。该责问方式体现了( ) A .君权削弱 B .中央集权 C .吏治腐败 D .豪强崛起 考向4 制度建设维护国家统一(价值) (2021·山东高考)汉高祖时期,王国职官设置与朝廷基本一致。下表为此后西汉统治者对王国职官的调整概况,这些调整的出发点是( ) A. 精简地方行政机构 B .节约中央财政开支 C .维护国家政治统一 D .废除郡国并行体制

【深化提升】 1.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削弱诸侯势力 针对部分诸侯王国辖地仍然较广的现实,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允许并鼓励诸侯王“推私恩”将王国土地再行分封给子弟为列侯。此举没有像削藩那样招致反抗,效果则异曲同工。在一系列分化、打击措施下,诸侯惟得衣食租税,不能参与政事,对中央政权的威胁基本解除。 (2)打击地方豪侠 豪强和游侠的不法行为严重地扰乱了社会治安,威胁到统治秩序的稳定。汉武帝一方面对地方豪侠采取强制迁徙的措施,迫使他们离开本土势力范围;另一方面又起用一批“酷吏”任地方官,对犯法的豪侠实施严厉镇压,很多豪强、游侠遭到夷灭之祸,其势力大为削弱。(3)设刺史监察地方 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13个监察区,称为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分别监察若干郡国。后来于近京畿七郡置司隶校尉,职权与各州部刺史相当。这样以14个监察区监督百余郡国,起到了强干弱枝、纲举目张的统治效果。 (4)加强中央军力 汉武帝先设置中垒、屯骑等八校尉,每校尉统兵数百或千余人,皆为常备兵。后来又增设期门军、羽林军,这样就建立起一支人数相当可观的中央常备部队,居重驭轻,对地方的控制更有保障。 2.对中国古代地方行政机构演变的规律性认识 (1)中央集权是推动地方行政层级变化的主因。王朝建立初期,一般都要强化对地方的控制,对地方机构进行改革;王朝后期,中央集权制度受到破坏,对地方的控制也随之减弱。(2)分权是地方行政机构改革的基本方法。 比如宋代设置通判监督知州,设置转运使削弱地方财政权;明代设置三司分掌地方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等,但分权易导致行政效率降低。 (3)沿袭变革是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主线。 中国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一条主要线路是对前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基本沿袭和变革,沿袭为主,变革为辅。 (4)下稳上动是地方行政层级结构变化的特征。 纵观中国2 000多年的封建史,县作为地方行政层级的基层政区,是相对稳定的,而县之上的州、府、省则变化很大。 【模拟演练】 角度1历史概念——刺史制度

微专题1 先秦时期国家治理体系的构建 导学案-高三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

微专题1 先秦时期国家治理体系的构建 【主干梳理】 【真题示范】 考向1西周的分封制(知识) (2022·6月浙江选考)谈及个人的政治抱负和所心仪的时代,孔子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下列项中,与孔子“从周”相关的是() A.“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B.“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考向2西周政治制度的建构及特点(能力) (2022·1月浙江选考)论及周王朝的统治模式,有学者指出,周王是家族中嫡长子一脉的首领,代表整个家族祭祀上天;诸侯国君主的排序反映了他们与周王嫡长子一脉的亲疏关系。下列项中,对这一“统治模式”解读正确的是() ①神权与王权结合 ②中央对地方实行垂直管理 ③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④标志着中国开始迈入早期国家起源的历史阶段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考向3西周政治制度的发展(素养) (2021·湖北高考)“爵”通常被认为是饮酒器(如图),也是饮酒礼上尊卑关系的象征,进而被用来代表品位序列。大约从西周到春秋,“五等爵”制渐趋成熟。这反映了() 爵 A.冶炼技术的提高 B.铸造工艺的完善 C.等级制度的发展 D.宗法体系的崩溃 考向4商周的制度创新(价值) (2021·1月浙江选考)周王将子弟、功臣和臣服的先代贵族分封于各地,“制其畿疆而沟封之”,封国成为王朝的屏障。对此制度解读正确的是() A.周王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B.诸侯在封国享有世袭统治权 C.血缘关系是分封的唯一依据 D.维持了周朝四百余年的统治 考点考向(1)在2022年高考中,“中华文明的起源”是新增加内容,高考多以新的史学材料(文明遗址、墓葬文物、史料记载等),抓住早期文明的“多元一体”特点为情境设计考查。 考点考向(2)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尤其是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是考试的重点,原始的民主遗存、制度认同也是最新关注点。注重考查形式的情境化设计,注重多个角度的结合。 命题感悟早期文化遗存以及商周政治制度与维护国家统一之间关系是高考的重点命题区域,核心素养多关注唯物史观中的基本原理,家国情怀也是命题的重要方向。 【深化提升】 1.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一体特征

古代中国的监察制度 微专题练习-高三统编版历史第二轮专题复习

古代中国的监察制度 一、选择题.《汉书•宣帝纪》中说:“吏不廉平那么治道衰。”顾炎武也曾说过“今日贪取之风,所以胶固于人心而不可去者,以俸给之薄而无以赠其家也“禄重而吏多勉而为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突出表达对君主专制的猛烈批判 B.已经认识到整顿吏治的重要性 C.正确揭示了吏治问题的社会根源 D.提出解决吏治问题的根本途径 1.《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A.记载的真实性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 C.修撰的政治性 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汉武帝创始了一条新的法制,即派遣中级人员(六百石俸禄)巡行郡国,察考大吏(二千石律禄)的成绩和罪恶,随时向中央快速汇报。这种以卑临尊的“法制”() A.提高了行政效率 B.可提高秩卑官员的积极性 C.加强了专制皇权 D.能够防止官僚队伍的腐败 2.唐太宗对大臣们说:“正直的君主任用了奸臣,就不可能治理好国家;忠直的臣子侍奉昏庸的君主,也不可能治理好国家。只有正直的君主和忠直的大臣相处共事,如鱼得水,那么天下就可以平安无事了」由此可知,唐太宗的政治理念是()A.谏官十明君一皇权加强B.昏君十良言一社会动乱 C.昏君十奸臣f国破家亡 D.明君十良臣一治世良方.李世民的儿子李恪亲王,打猎时伤害农民,被检察院(御史)柳范弹劾。李世民责备亲王府秘书长(长史)权万纪,责怪他未能规劝阻止,罪应处死。柳范说“房玄龄还不能阻止陛打猎,怎么能单单责备权万纪。”李世民大怒回宫,后发现自己理屈,马上再出来召见嘉勉, 这反映出() A.唐代监察机制完备 B.三省六部制下君主权力被有限制约 C.唐代谏议制度形成 D.君主个人素养影响集权体制的效果 3.唐代前期,各地刺史的日常工作要向尚书省汇报;唐代中后期那么不同,刺史要向当道节度观察使请示汇报。这一变化反映了()A.皇权强化导致尚书省的地位下降B.刺史权利膨胀引起中央政府警惕 C.藩镇势力的开展削弱了中央集权 D.中央利用分权策略加强地方控制.唐僖宗时,(左拾遗)候昌业上疏:“上不亲政事,专务游戏,赏赐无度,田令孜专权无上, 天文变异,社稷将危,上疏极谏”。上大怒,召昌业至内侍省,赐死。由此推断() A.引导式劝谏有助于民主政治 B.尊天道施仁政的理念消亡 C.左拾遗职责是内侍皇帝起居 D.该官隶属于谏律监察机构 4.北魏时期地方官任期多为六年,隋朝几经改革定为四年,唐宋时期,州县官严格遵守一年一考课,三年一升迁的考核任期制。这一变化反映了()A.科举制进一步完善B.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020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微专题训练 汉代儒学

汉代儒学 一、选择题 1.歌谣:“萧何定法律,明白又整齐;曹参接任后,遵守不偏离。施政贵清静,百姓心欢喜。”这一典故反映了西汉初年盛行( ) A.墨家学说 B.法家学说 C.黄老之学 D.大一统思想 2.西汉董仲舒以《公羊春秋》为依据,将周代以来的宗教天道观和阴阳、五行学说结合,在《春秋繁露》中提出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反映了“天人感应”的思想②目的是劝说汉代皇帝要行仁政 ③带有浓厚的迷信思想④儒家思想维护着君主统治 A. ①②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3.吕思勉指出:“汉代注释与阐述儒家经典的经学作为一门正统学问,成为知识分子关注的焦点。如郑玄遍注群经,号称最博学的人。而其经说,支离破碎,于理决不可通,以及自相矛盾之处,都不知凡已。此等风气既盛,治经者遂变为无脑筋之徒,虽有耳目之思,都用诸琐屑无关大体之处。”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儒学脱离社会现实 B.儒家正统思想逐渐走向僵化 C.儒家教化逐渐普及 D.儒学成为功名利禄的敲门砖 4.自昭宣时期到西汉末年,丞相计21人,22人次,考其出身地域,其中齐鲁人合计7人,8人次。这段材料客观上反映出了( ) A.地方豪强地主势力不断壮大 B.儒学的政治影响力显著增加 C.察举成为人才选拔主要途径 D.黄河下游成为政治文化中心 5.即位之初,汉武帝虽然遭受挫折,但在选取贤良方正时,留意收揽儒生,授以官职。同时,鼓励学者研读儒家典籍,使五经传习更有系统。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汉武帝彻底摆脱了汉初的“无为”治国思想 B.儒家思想符合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C.儒家思想作为正统思想的地位得到加强

2020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微专题训练 中国古代文学艺术

中国古代文学艺术 一、选择题 1.梁启超称《诗经》的许多篇章乃是“中国最初之史”。下列对其理解正确的是《诗经》( ) A.为研究夏商社会生活留下了宝贵素材 B.以华丽的文采表现出大一统时代的气度 C.反映了周朝从建立到结束的兴衰过程 D.提供了研究公元前11—前6世纪的重要资料 2.唐代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体现出唐代诗人李白诗歌的( ) A.现实主义追求 B.浪漫主义色彩 C.现代主义风格 D.古典主义格调 3.“去年潼关破,妻子隔绝久”“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杜甫的上述诗句反映出作者 ( ) A.忧国忧民的情怀 B.远大的政治抱负 C.对黑暗现实的强烈不满 D.生活的颠沛流离 4.“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这种文学艺术的特点是( ) A.辞藻华丽,手法夸张 B.长短不齐,便于抒发感情 C.可雅可俗,抒情叙事兼长 D.题材多样,表现手法丰富 5.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中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是广为流传的佳句,其文学体裁属于 A. 汉赋 B. 唐诗 C. 宋词 D. 元曲 6.王国维在《宋元戏剧史序》中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此话的主要含义是 A. 赞美宋元文学的辉煌成就 B. 强调文学具有很强的时代性 C. 指出各个朝代的文学成就 D. 哀叹古代文学时间的短暂 7.元散曲是元代兴起的新文学形式。“不读书有权,不识字有钱,不晓事倒有人夸荐。”此例典型地说明了元散曲的特征是( ) ①音节和用韵上比较自由②语言通俗易懂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微专题练习-高三人教版历史第二轮专题复习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一、选择题 1.13世纪,英国形成了“王在议会”的局面。1603年伊丽莎白一世去世,她远在外国的侄孙詹姆士一世继位,詹姆士对英格兰一无所知,坚持“君权神授”,王权逐步凌驾于议会之上。直到光荣革命的胜利,议会才“收复”失去的权力。这表明,光荣革命( ) A.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B.使英国议会权力开始高于王权 C.结束了英国君主制的历史进程D.对英格兰的政治传统有所捍卫 2.英国1679年通过的《人身保护法》,议会上院意图阻扰这项立法,下院经过反复斗争,最终才得以通过。这表明当时英国( ) A.上院有较大的权力B.议会成为权力中心 C.上院的权力转移到下院D.上下两院权力斗争激烈 3.《英国史》的作者指出,英国的“光荣革命”“是不流血的,它无须乎内战、屠杀、放逐或报复……往日国王及国会间糜费精神的竞争今改为两者之合作,而国会则占着上风。”作者认为“光荣革命”的“光荣”在于(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没有流血冲突 B.解决了英国国王和议会间的矛盾 C.国家实际权力转移到了议会手中 D.议会通过和平方式掌控国家政权 4.肖德甫在《大国法则》中认为:“光荣革命在英国的历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它不仅将英国1640年以来的革命成果以温和和妥协的方式巩固下来,并且以此为出发点,奠定了现代英国的基础,开启了现代英国之路。”材料意在说明“光荣革命” A.确立了议会权力至上的基本原则B.确立了君主立宪的政治体制 C.和平渐进的变革道路被各国借鉴D.推动了英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5.1689年《权利法案》基本上是重申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比如议会必须定期召开,征税权属于议会等。从表面看似乎没什么新意,但事实上却是政体制度上的一次革命。材料中的“革命”是指( ) A.君主制在英国结束B.英王丧失行政大权 C.责任内阁制的确立D.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6.自1707年起,英国国王不再行使议会立法否决权,但国王仍可通过赏赐官职、年金等方式控制议会。据统计,18世纪初,英国有120名议会下院议员从国王和政府那里得到职位、年金,以后多年此类议员有增无减。这些议员对国王感恩戴德,惟命是从,被称为“宫廷党”。上述史实反映出英国( ) A.议会拥有立法否决权B.君主立宪制度形同虚设 C.王权衰落过程的曲折D.立宪体制下王权的扩张 7.1713 年英国内阁会议通过了一份结束欧洲战争的条约,安妮女王将条约提交枢密院,枢

微专题1 中国早期经济文化的发展——从多元一体到南北联系加强专项训练-高三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

《纲要(上)》第1课微专题练习一 班级姓名得分 易错点拨1私有制的出现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私有制的出现和发展,不仅促进了生产发展,还导致了父权制确立和氏族制度瓦解,加速了阶级分化,为文明的到来开拓了道路。同时,也为剥削制度的产生奠定了早期的基础。1.考古发现,良渚文化前期墓葬中的高级玉器大多集中在太湖以南的反山墓地,后期则集中在太湖以北的寺墩墓地,特别是后期的寺墩墓地3号墓出土了33件大型玉琮,同时期其他墓葬中则只有1-3件玉器。据此可以推知当时已有了() A.严格的等级秩序B.发达的手工制造 C.尖锐的阶级对立D.明显的贫富分化 2.(2022·天津和平区二模)大汶口文化晚期遗址出现了男女合葬墓。其中1号墓,男性遗体放于墓穴正中,女性则在正穴扩出的一个小长方坑中。1、13、35号三座墓,随葬品的放置多数偏于男性一侧。由此反映了大汶口文化晚期处于() A.母系氏族社会B.父系氏族社会 C.奴隶制社会D.早期国家形成时期 3.红山文化晚期遗址中出土的精美玉器,虽一定程度上彰显了墓主人的身份,但主要是将文化统一到对神的认同上;而在大汶口文化晚期,尤其是陶寺文化,用作防御外侵的城池取代了大型宗庙。由此可以推知() A.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接续发展 B.务实致用成为文化社会重要特征 C.原始社会依仗神灵崇拜凝聚族群 D.异域史前文明之间存在政治攻讦 易错点拨2商朝的政治势力与文化影响已经超越其统治区域 商周王朝的统治尚未深入扩大到江南地区,但商朝的政治势力与文化影响东到大海,西及陇山,南跨江汉,北至燕山。据考古研究,不仅在殷商统治的中心地区,很多距离较远的方国,北起辽宁,南到江西,西至甘肃,东到浙江,都有很多青铜器的出土,这些青铜器程度不等地表现出一些地域特色,但就主体而言与中原青铜文化存在联系,反映出商朝物质文化与四邻周边的彼此影响。 4.(2023·渭南模拟)长江流域出土了大量商周青铜器,既有生产工具、武器,也有青铜礼器。其中商代中期典型的与中原地区相同的器物在湖北盘龙城、湖南石门皂市、江西清江吴城和江苏南京等地都有出土。这说明,商周时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