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Waters Xevo TQS液相色谱质谱操作

(完整word版)Waters Xevo TQS液相色谱质谱操作
(完整word版)Waters Xevo TQS液相色谱质谱操作

Waters Xevo TQ-S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三重串连四级杆质谱)操作指南

1.适用范围:

本使用规范适用于有机室所备有的Waters Xevo TQ-S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三重串连四级杆质谱)。

2.仪器设备的主要技术指标:

1) 梯度性能:保留时间标准偏差(SD)≤0.047min。

2) ESI正离子灵敏度和精密度:

测试样品:磺胺二甲基哒嗪(Sulfadimethoxine),浓度:0.1pg/μl

指标要求:平均信噪比(S/N)≥3000:1;平均峰面积≥60000;峰面积相对标准偏差(%RSD)≤3.0%;保留时间标准偏差(SD)≤0.047min

测试结果:信噪比(S/N):4500psi;峰面积:120000;峰面积相对标准偏差(%RSD):2.5%;保留时间标准偏差(SD):0.00min,均符合指标要求。

3) ESI负离子灵敏度和精密度:

测试样品:氯霉素(chloramphenicol),浓度:0.05pg/μl

指标要求:平均信噪比(S/N)≥400:1;平均峰面积≥1000;峰面积相对标准偏差(%RSD)≤3.0%;保留时间标准偏差(SD)≤0.047min

测试结果:信噪比(S/N):520psi;峰面积:1500;峰面积相对标准偏差(%RSD):2.8%;保留时间标准偏差(SD):0.00min,均符合指标要求。

4) 系统精密度(TUV/PDA):峰面积相对标准偏差(%RSD)≤0.5%;峰高相对标准偏差(%RSD)≤0.9%。

5) NanoFlow正离子灵敏度

指标要求:峰强(m/z =785.8)≥1×107,

测试样品:Glu-Fibrinopeptide B,浓度:100fmol/μl

测试结果:峰强度(m/z =785.8):1.48×107;符合指标要求。

6) T RIZAIC正离子模式MS说明:

测试样品:ADH T19, PHO T33, ENL T4, BSA T59, ENL T43, ADH T17, BSA

T10, PHO T88

指标要求:保留时间标准偏差:≤0.25%

测试结果:ADH T19:标准偏差为0.02% (23.77min);PHO T33:标准偏差为0.03% (25.12min);ENL T4:标准偏差为0.02% (21.83min);BSA T59:标准偏差为0.01% (21.58min);ENL T43:标准偏差为0.04% (22.33min);ADH T17:标准偏差为0.03% (23.31min);BSA T10:标准偏差为0.02% (24.41min);PHO T88:标准偏差为0.03% (24.81min)

7) 系统性能测试

一维系统精密度测试:测试样品17α-OHP。一维保留时间重复性(PDA)指标:保留时间标准偏差(SD): ≤1.0s;一维峰面积重复性(PDA)指标:峰面积相对标准偏差(%RSD): ≤0.5%;一维峰高重复性(PDA)指标:峰高相对标准偏差(%RSD): ≤0.9%;

二维系统精密度测试:测试样品17α-OHP。二维保留时间重复性(PDA)指标:保留时间标准偏差(SD): ≤1.0s;二维峰面积重复性(PDA)指标:峰面积相对标准偏差(%RSD): ≤0.5%;二维峰高重复性(PDA)指标:峰高相对标准偏差(%RSD): ≤0.9%;所有检测方式的回收率指标:≥90.0%

3. 仪器设备的使用环境要求:

1) 电力要求:仪器室电源要求相对稳定,电压变化要小,最好配备不间断稳压电源,防止意外停电。

2) 工作温度:19-22度,不要超过25℃,保持恒温。

3) 相对湿度:50%-70%

4. 操作程序:

4.1 开机

4.1.1 打开电脑,首先打开自动进样器电源,再逐一打开质谱电源和UPLC各电源,各部件通过自检后,双击工作站图标进入Masslynx工作站。

4.1.2 选择Instrument>MS Tune进入调谐界面。从调谐界面选择Vacuun>

pump,打开真空泵,开始抽真空。机械泵和涡轮分子泵开始工作。

4.1.3 质谱上的真空灯开始闪烁,当系统达到真空状态,灯变为绿色,不再闪烁,同时观察调谐界面Diagnostics→Turbo Speed 泵转速达到100%即可,达到实验状态大约要抽真空4小时(注意:真空规,测量工具,无异常状况通常无需打开,尤其在刚开始抽真空时不要打开。)

4.1.4 气源压力设置:氮气:90-100psi。氩气:0.05Mpa,不超过0.1Mpa(实验前确认氩气瓶压力,低于1Mpa时需更换氩气。)

4.2 准备UPLC系统

4.2.1准备流动相:用0.22μm的膜过滤缓冲液,所有的缓冲液和超纯水都要新配制,超纯水和缓冲液使用不得超过二天。缓冲盐一定要可挥发的,而且浓度在2mM-5mM之间,不要超过10mM(注:若流动相含有缓冲盐,用完需使用大比例水相长时间冲洗系统和色谱柱,若流动相含有酸,必须为挥发性酸,浓度范围为0.01%-0.1%,进样器高压密封垫要求PH≥2,不能使用三氟乙酸、七氟丁酸等离子对试剂)。有机相要使用原装进口的色谱纯。(2)SW+Purge(弱洗:10%ACN+90%纯水或者与流动相梯度初始比例相同)用于清洗泵头和密封清洗;Wash(强洗:90%ACN+10%纯水);(3)准备样品:所有样品最好都要用流动相初始梯度比例的溶剂来溶解,并用0.22μm的膜过滤。

4.2.2初始化UPLC泵:在Masslynx主页面上点击MS Console,进入系统控制界面,点击左边Quaternary Solvent Manager选择CONTROL>Prime A/B/C/D solvent,选择A/B/C/D输入1min,如果更换了流动相则输入3min,按start。

4.2.3初始化UPLC自动进样器:UPLC控制台上选择Sample Manager,选择Control>Prime syrings,灌注进样器和洗针系统。选择Sample syringe and syringes,Number of cycles 一般选1,但在更换洗针溶液后选3。完成后,UPLC自动进样器准备好。

4.2.4灌注完泵和自动进样器后UPLC准备好。

4.3 建立一个Project

如果在已有的Project下进行试验,此步可以不做。

从Masslynx主窗口选择File>Project Wizard,出现对话窗口,点击Yes,输入Project Name,选择Create using existing project as template.点击Browse选择project的模板。

4.4 准备质谱

如果在已有的Project下进行试验,此步可以不做。

4.4.1 MS Tune,首先打开氮气,再开高压(红色表示高压已关,绿色表示高压已开)。(注:一定要打开氮气和高压才能开流动相,关闭流动相后才能关高压和氮气)。

4.4.2点击ES+ Source. 输入以下各参数: Capillary (kV): 3;Cone (V): 30;DesolvationTemp (℃): 550;Desolvation(L/hr): 800;Cone (L/Hr): 50;以下参数最好直接使用intellistart自动校正仪器质量数时自动生的参数:LM Resolution 1: 3;HM Resolution 1: 15;Ion Energy 1: 0.5;LM Resolution 2: 3;HM Resolution 2: 15;Ion Energy 2: 0.5;Collision: 2。

4.5 ESI调谐

调出目标化合物的最佳质谱参数。

4.5.1把调谐液放入A/B/C号位(注:浓度在0.1-1ppm之间,根据实际的灵敏度调整样品浓度)。

4.5.2把流动相的流速设为0.2ml/min,有机相和水相比例为1:1。点击Tune 界面下的Fluidics,点击Purge syringe 灌注注射器。设置Infusion 流速5uL/min,根据灵敏度可适当调整。设置Flow State模式(Infusion:直接进样;Combined:液相和样品混合进样;LC:液相进样;Waste:废液)。

4.5.3选择Xevo TQ-S MS Detector下面的IntelliStart:Sample Tune and Develop Method 点击Start,调出界面,输入各参数,系统开始自动优化目标化合物的质谱参数。

4.6建立质谱的MRM方法。

选择Instrument>MS Method进入质谱方法编辑界面。打开新建质谱方法窗口,再点击MRM,按调谐结果输入下列参数:离子模式、化合物名称、母离子质量

数、子离子质量数、离子驻留时间、锥孔电压、碰撞能量和MRM运行时间等。

4.7建立UPLC方法。

选择Instrument>Inlet Method进入UPLC方法编辑界面。逐一编辑泵的方法、自动进样器的方法和紫外检测器的方法等。最后把UPLC的方法命名保存。

4.8建立样品运行序列表,运行采集数据。

在Masslynx主界面上点击File>New,新建序列表,输入文件名、注释、质谱方法、液相方法、瓶号、进样体积等参数,最后把编辑好的序列表命名保存。4.9处理数据。

4.10 关机

一般质谱仪部分不需要关机,不用时只要保持在Standby状态下即可。但如果长时间不用,或是对仪器进行清洗和维修时需要关机。

4.10.1 首先停止液相色谱流速,如果还需要冲洗色谱柱,可以将液相色谱管路从质谱移开到废液瓶。

4.10.2 点击MS Tune进入调谐窗口,点击Standby,关闭高压,让MS进入待机状态时,指示灯会由绿色变成红色。

4.10.3 等脱溶剂气温度降到常温,关闭氮气。

4.10.4 选择Option>Vent,这时质谱开始泄真空,待机械泵停止运行,同时观察调谐界面Diagnostics→Turbo Speed 泵转速为0时即可关闭质谱电源。

5. 仪器基本维护与使用注意事项:

5.1仪器室要保持整洁、干净、无尘;配套设施布局合理。

5.2 开高压之前一定要先开氮气,关氮气之前一定要先关高压。

5.3 溶剂和流动相的要求,所有的流动相都要用0.22μm的滤膜过滤,水相要用前新配,并不得超过两天。样品必须使用0.22μm的滤膜过滤。

5.4 ESI离子化与溶剂密切相关,在使用某些溶剂和添加物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三氟乙酸(TFA)多用于蛋白质和多肽分析,但对ESI离子化有抑制效应:三乙胺(TEA)在m/z 102处有较强的[M+H]+峰,有可能会抑制某些碱性化合物

在正离子ESI条件下的离子化,也有可能会增强某些碱性化合物在负离子ESI 条件下的响应。注意!下列的溶剂添加剂会产生严重的离子化抑制,建议禁用:强酸强碱、不挥发性酸及相应的盐(如磷酸盐、硼酸盐、柠檬酸盐等)、表面活性剂、离子对试剂。

5.5定期清洗样品锥孔:关闭隔断阀,取下样品锥孔,先用甲醇:水:甲酸(45:45:10)的溶液超声清洗20min,然后分别用超纯水和甲醇各溶液超声清洗10分钟,待晒干后再安装到仪器上。当灵敏度下降时,需要清洗Ion Block、二级锥孔和RF lens。

5.6 实验完毕要清洗进样针、进样阀等,用过含酸的流动相后,色谱柱、离子源都要用甲醇/水冲洗,延长仪器寿命。仪器长时间不用,有管路用纯甲醇灌注。

5.7真空无油泵的密封圈1年更换1次。

5.8系统安全:注意!质谱连接的电脑禁止更改网络设置,禁止安装防火墙。尽量避免使用U盘等移动存储设备。请使用光盘刻录来完成数据的拷贝。

6. 突发情况的处理

操作时如果发生电脑死机的情况,一般不需要关闭仪器部分,只需强制关闭电脑主机,重新启动电脑,连接工作站,即可恢复正常。

如果发生停电事故,一般UPS可以保障仪器不会马上断电,但应当根据停电时间长短,采取相应的措施。(长时间断电(3小时以上)建议停机)。

(仅供参考)液相质谱联用仪 岛津LCMSMS-8040 简单操作流程 、

LCMS-8040 简单操作流程 版本:Version-LCMS001 1. 启动液质联用装置 接通电源: 确保质谱主机、液相色谱各单元和电脑已经接通电源(请务必确定电源的稳定和不会出现突然断电的情况!!),依次打开质谱主机、液相色谱各单元和电脑的电源开关(质谱主机电源键位于仪器背后的红色按钮,液相色谱各单元的电源开关位于各单元正面的左下方),此时,可观察到各单元的绿色指示灯依次亮起。 【注:若有某个单元的红色指示灯亮起,请及时联系岛津工程师进行处理】 质谱主机的开启: 1.1启动真空系统: 1.1.1 电脑开机完毕后,请确认电脑右下方的相关图标为绿色。 【注:如果该图标为黄色,说明系统正在启动,请稍等片刻。如果该图标为红色,表示有错误产生,请重启电脑。】 1.1. 2. 双击电脑桌面上的图标,等待,直到出现下面的界面: 1.1.3. 点击“OK”,启动分析程序。在新出现的窗口中点击左侧的“Instrument”,再双击右侧的对应的仪器型号图标。 1.1.4. 然后点击新窗口的左侧按钮“Data Acquisition”,再点击“main”按钮,然后再点击窗口 左侧最下方的按钮,此时,会出现“System Control”窗口:点击“Auto Startup”按钮,抽真空约10 分钟后可以开始进行分析实验。此时,质谱主机上的“STATUS”指示灯亮起,为绿色。如果需要得稳定测试结果,至少需要抽真空半天以上(最好抽真空过夜,16h以上)再进行测试。 1.1.5. 点击“Advanced”按钮,将CID GAS 右侧的“Open”按钮按下,以便打开碰撞气。

1.2日常开机: 【该操作是针对日常使用中,已经启动了真空系统的状态下启动仪器进行分析实验的操作】 1.2.1. 先接通液相色谱各单元的电源,开启液氮罐上的阀门和氩气钢瓶的总阀。检查液氮罐和氩气钢瓶的气体输出压力【氮气减压阀表头压力读数在690-800kPa,氩气减压阀表头压力读数在500kPa,即如钢瓶的表头黑色记号笔标记所示】,确认无误后。 1.2.2 将液相部分的A泵和B泵的旋转阀向左逆时针方向旋转90度,阀门于地面平行。点击A 泵、B泵及自动进样器上的purge键(A流动相为超纯水,B流动相为色谱级甲醇)。3 min后,A泵和B泵purge结束,将液相A泵和B泵的旋转阀向右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 1.2.3. 等待自动进样器purge结束。 2.平衡色谱柱,准备分析实验 10%甲醇冲系统: 2.1. 更换A泵瓶中的10%的异丙醇。 2.2. 打开电脑电源,启动windows 系统,双击电脑桌面上的图标,等待,直到出现下面的界面: 2.3. 点击“OK”,启动分析程序。在新出现的窗口中点击左侧的“Instrument”,再双击左侧的控制液相部分的图标,如下图。 2. 4. 设置B相(甲醇)浓度为10%,流速设为0.1 mL/min。 2.5. 启动液相色谱各单元,并如下图所示点击LabSolutions 的各按钮,让仪器各部件开始工作。

(完整word版)Waters Xevo TQS液相色谱质谱操作

Waters Xevo TQ-S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三重串连四级杆质谱)操作指南 1.适用范围: 本使用规范适用于有机室所备有的Waters Xevo TQ-S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三重串连四级杆质谱)。 2.仪器设备的主要技术指标: 1) 梯度性能:保留时间标准偏差(SD)≤0.047min。 2) ESI正离子灵敏度和精密度: 测试样品:磺胺二甲基哒嗪(Sulfadimethoxine),浓度:0.1pg/μl 指标要求:平均信噪比(S/N)≥3000:1;平均峰面积≥60000;峰面积相对标准偏差(%RSD)≤3.0%;保留时间标准偏差(SD)≤0.047min 测试结果:信噪比(S/N):4500psi;峰面积:120000;峰面积相对标准偏差(%RSD):2.5%;保留时间标准偏差(SD):0.00min,均符合指标要求。 3) ESI负离子灵敏度和精密度: 测试样品:氯霉素(chloramphenicol),浓度:0.05pg/μl 指标要求:平均信噪比(S/N)≥400:1;平均峰面积≥1000;峰面积相对标准偏差(%RSD)≤3.0%;保留时间标准偏差(SD)≤0.047min 测试结果:信噪比(S/N):520psi;峰面积:1500;峰面积相对标准偏差(%RSD):2.8%;保留时间标准偏差(SD):0.00min,均符合指标要求。 4) 系统精密度(TUV/PDA):峰面积相对标准偏差(%RSD)≤0.5%;峰高相对标准偏差(%RSD)≤0.9%。 5) NanoFlow正离子灵敏度 指标要求:峰强(m/z =785.8)≥1×107, 测试样品:Glu-Fibrinopeptide B,浓度:100fmol/μl 测试结果:峰强度(m/z =785.8):1.48×107;符合指标要求。 6) T RIZAIC正离子模式MS说明: 测试样品:ADH T19, PHO T33, ENL T4, BSA T59, ENL T43, ADH T17, BSA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

---------------------------------------------------------------最新资料推荐------------------------------------------------------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的各种模式探索一、实验目的1、了解 LC-MS 的主要构造和基本原理; 2、学习 LC-MS 的基本操作方法; 3、掌握 LC-MS 的六种操作模式的特点及应用。 二、实验原理 1、液质基本原理及模式介绍液相色谱 - 质谱法(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 LCMS)将应用范围极广的分离方法——液相色谱法与灵敏、专属、能提供分子量和结构信息的质谱法结合起来,必然成为一种重要的现代分离分析技术。 但是,LC 是液相分离技术,而 MS 是在真空条件下工作的方法,因而难以相互匹配。 LC-MS 经过了约 30 年的发展,直至采用了大气压离子化技术(Atmospheric pressure ionization,API)之后,才发展成为可常规应用的重要分离分析方法。 现在,在生物、医药、化工、农业和环境等各个领域中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组合化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的研究工作中,LC-MS 已经成为最重要研究方法之一。 质谱仪作为整套仪器中最重要的部分,其常规分析模式有全扫描模式(Scan)、选择离子监测模式(SIM)。 (一)全扫描模式方式(Scan):最常用的扫描方式之一,扫描的质量范围覆盖被测化合物的分子离子和碎片离子的质量,得到的是 1/ 13

Waters QuattroMicro API MS质谱仪调谐参数简介

Waters QuattroMicro API MS/MS 质谱仪调谐参数简介 (2009-12-25 11:23:46)转载▼ 分类:心灵诺亚 标签: waters tune lc ms 调谐 教育 两年前开始接触Waters的QuattroMicro API 时对调谐界面上的参数没有什么深入的了解。使用时基本上是无原则的尝试。不但消耗了大量的时间,而且效果也不佳。最近有机会和工程师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对这些参数的调谐有了深入的认识。在此把自己的收获和理解做一个备忘录。同时也希望能够对有需求的同行有所帮助。欢迎讨论指导。在此也感谢Waters 的工程师。 毛细管电压:高压提供液滴过量电荷,从而离子化。过低离子化效率低。过高会引起离子源内碎裂。调谐目标是得到较高的分子离子信号强度。一般在2-4V之间。 锥孔电压(Cone voltage):锥孔电压主要是影响离子进入质谱的速度。锥孔电压高,离子速度快,离子损失小,检测灵敏度高。反之则相反。过高的锥孔电压会增加离子间的碰撞,引起源内裂解,产生碎片离子。通常再25-70V之间优化。低分子量选用低电压,高分子量选用高电压。 二级锥孔萃取电压(Extractor):二级锥孔电压的作用是让进入到一级锥孔的离子发生偏转(大家都知道waters 的Z-spray 哈), 从而使样品离子进入六级杆透镜前去除大部分基质, 减少干扰. 二级锥孔电压的工作机理以及对分析的影响与前面谈到的锥孔电压(Cone voltage)基本相同. 通常再3-10V之间优化。 射频透镜(RF lens):射频透镜也就是六级杆, 其上加载射频脉冲电压和一很小偏置电压. 六级杆主要起聚焦离子的作用, 类似光学的透镜, 所以称作射频透镜. 六级杆的清洁程度会影响离子的聚焦效果, 从而影响灵敏度. 对于新仪器六级杆比较清洁, 电压为”0” 时及可获得较高的灵敏度. 如果你的仪器需要较高的六级杆电压才能达到较高的灵敏度, 则说明你的仪器比较脏了. 源温度(source temperature):高温帮助溶剂蒸发。源温度设定主要受样品溶剂影响. 如果样品溶剂沸点较高则需要较高的源温度, 如水. 一般情况下源温度不超过120摄氏度. 当离子由大气压进入到真空时会膨胀吸热, 造成温度降低. 在这种情况下, 水, 甲醇可能会凝结产生M+18等离子造成灵敏度降低. 脱溶剂气温度(Desolvation temperature):高温提高溶剂、离子蒸发气化。根据流动相的比例和流速大小优化。含水比例高需要较高的温度。通常设在350C左右。一般不超过400C。温度过高”O”圈易被氧化。 脱溶剂气流量(Desolvation Gas):脱溶剂气主要的作用是去除溶剂。如果溶剂含水量高,流速大,脱溶剂气流量应大些。一般在500-600升/小时。 气帘气流量(Cone Gas):气帘气的主要作用是去除中性离子。气帘气过高会造成灵敏度降低。在我的实际应用中一般设在40-50。如果发现升高气帘气流量时灵敏度急剧降低,有可能是”O”型圈老化了。清洗锥孔时尽量不要洗“O”型圈。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院系:化学学院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基于核酸的重大疾病诊断新策略和新技术研究。 基于化学小分子研究STAT3与心力衰竭相关靶基因RLX的相互作用及信号转导的调 三年内利用该仪器作为主要科研手段发表学术论文(三大检索) 15 篇,其中代表论文: 论文题目期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Mass Spectrometry Of G-Quadruplex DNA: Formation, Recognition, Property, Conversion, and Conformation. Mass Spectrometry Reviews 201136 (6) 1121-1142 The formation and stabilization of a novel G-quadruplex in 5'-?anking region of relaxin gene.PLos One2012 7 (2) 31201- 31205 Spectroscopic probing of recognition of the G4 in c-kit promoter by small-molecule natural products.Int. J. Biol. Macromol.2012 50 (4) 996-1001 Convenient Method for the Synthesis of a Cyclic Polyamide for Selective Targeting of c?myb G4 Seletive Targeting of Org. Lett.201214 (24) 6126-6129 267

WatersE型高效液相作业指导书精编版

W a t e r s E型高效液相作业指导书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Waters E2695型高效液相作业指导书 1.目的 规范Waters E2695型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操作,有利于仪器的使用和检测工作的开展。 使Waters E2695型高效液相色谱仪处于受控状态,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方便Waters E2695型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日常维护及常见故障的检查和解决。 2.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Waters E2695型高效液相色谱仪。 3.职责 检验室负责制定操作规程。 仪器负责人组织实施操作规程并保证仪器的有效使用。 质量员保证仪器处于受控状态并负责编写仪器的检定、期间核查计划并组织落实实施。 4.仪器组成 本仪器由waters2695分离单无、2489紫外可见光检测器、2424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mpower色谱工作站和打印机组成。2695分离单元包括四元梯度洗脱的溶剂输送系统,四通道在线真空脱气机,可容纳120个样品瓶的自动进样系统,柱温箱,内置的柱塞密封垫清洗系统,溶剂托盘,液晶显示器,键盘用户界面及软盘驱动器。 5.操作规程 开机 先打开电脑,再依次接通2695分离单元、检测器和打印机的电源(注:在打开2424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电源之前,先开启气体供应)。接通2695分离单元后,约20秒仪器自检,约1分钟后,显示主屏幕,此时继续各部件的初始化,待主屏幕上主标题区出现“Idle”仪器自检通过,进入待命状态。

溶剂管理系统的准备 流动相的脱气 确认所有溶剂管路都充满溶剂,按[Menu/Status],进入“Status(1)”屏幕,光标选“Degasser”按[Enter]显示选项屏幕,Mode为“on”。 启动溶剂管理系统 干启动当溶剂的管路是干的或是需要更换溶剂时,在“Status(1)”屏幕下,按[Direct Function],光标选中“Dry Prime”,按[Enter],显示“Dry Prime”屏幕,按欲启动的溶剂管路的屏幕键,如[Open A],光标选“Duration”,按数字键输入时间(一般为5分钟),按[Continue],待限定时间结束后,重复操作,使实验所需的各溶剂管路均启动、排气并充满流动相。 湿启动在“Status(1)”屏幕下,光标选“Composition”中欲使用的流动相,输入100%,按[Direct Function],光标选“Wet prime”,按“Enter”,显示Wet prime”屏幕,输入流速和时间(5ml/min和5min)按[OK]。待限定时间结束后,对每种流动相重复操作。 样品管理系统的准备 A管带黄色标记、B管带蓝色标记号、C管带红色标记、D管带绿色标记,绿色管为冲洗泵头用,白色管为问冲洗进样器用,所用溶剂均为甲醇:水(1:1)。 将样品瓶插到样品盘合适的位置,打开样品仓门,显示“Door is Open”屏幕,装入样品盘,按[Next],直至所有样品盘装毕,关仓门。 编辑分析方法及执行样品分析表 创建项目双击电脑桌面图标“Empower”,用户名输入“system”密码输入“manager”选中操作项目和色谱系统→确定。在菜单栏“管理”→创建新项目→选择父项目→下一步→输入表空间值→按“下一步”逐步设置→完成→管理→改变/项目,在该窗口切换项。 编辑方法组调用方法组编辑向导→新建→设置检测器参数{2489检测器设置波长模式、波长、灯开启、采样速率;2424检测器[通用]里设置:检测器设置增益(0~1000)、数据率、灯开启,喷雾器设置模式(加热、关、冷却),漂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 LCMS分别的含义是:L液相C色谱M质谱S分离(友情赠送:G是气相^_^) LC-MS/MS就是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 MS/MS是质谱-质谱联用(通常我们称为串联质谱,二维质谱法,序贯质谱等) LC-MS/MS与LC-MS比较,M(质谱)分离的步骤是串联的,不是单一的。 色谱法也叫层析法,它是一种高效能的物理分离技术,将它用于分析化学并配合适当的检测手段,就成为色谱分析法。 色谱法的最早应用是用于分离植物色素,其方法是这样的:在一玻璃管中放入碳酸钙,将含有植物色素(植物叶的提取液)的石油醚倒入管中。此时,玻璃管的上端立即出现几种颜色的混合谱带。然后用纯石油醚冲洗,随着石油醚的加入,谱带不断地向下移动,并逐渐分开成几个不同颜色的谱带,继续冲洗就可分别接得各种颜色的色素,并可分别进行鉴定。色谱法也由此而得名。 现在的色谱法早已不局限于色素的分离,其方法也早已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其分离的原理仍然是一样的。我们仍然叫它色谱分析。 一、色谱分离基本原理: 由以上方法可知,在色谱法中存在两相,一相是固定不动的,我们把它叫做固定相;另一相则不断流过固定相,我们把它叫做流动相。 色谱法的分离原理就是利用待分离的各种物质在两相中的分配系数、吸附能力等亲和能力的不同来进行分离的。 使用外力使含有样品的流动相(气体、液体)通过一固定于柱中或平板上、与流动相互不相溶的固定相表面。当流动相中携带的混合物流经固定相时,混合物中的各组分与固定相发生相互作用。 由于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性质和结构上的差异,与固定相之间产生的作用力的大小、强弱不同,随着流动相的移动,混合物在两相间经过反复多次的分配平衡,使得各组分被固定相保留的时间不同,从而按一定次序由固定相中先后流出。与适当的柱后检测方法结合,实现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分离与检测。 二、色谱分类方法: 色谱分析法有很多种类,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从两相的状态分类:

高效液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的应用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应用 高效液相色谱(HPLC或LC)是以液体溶剂作为流动相的色谱技术,一般在室温下操作,可以直接分析不挥发性化合物、极性化合物和大分子化合物(包括蛋白、多肽、多糖、多聚物等),分析范围广,而且不需衍生化步骤。质谱是强有力的结构解析工具,能为结构定性提供较多的信息,是理想的色谱检测器,不仅特异,而且具有极高的检测灵敏度。串联质谱(MS/MS)是将一个质量选择的操作接到另一个质量选择的后面,在单极质谱给出化合物相对分子量的信息后,对准分子离子进行多极裂解,进而获得丰富的化合物碎片信息,确认目标化合物,对目标化合物定量等。[1] 高效液相色谱一质谱(HPLC—MS)联用技术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分离分析技术,将HPLC 对复杂样品的高分离能力,与MS具有高选择性、高灵敏度及能够提供相对分子质量与结构信息的优点结合起来,在药物分析、环境分析等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 本文着重讲述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在药物分析、环境分析上的应用。 1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在药学分析上的应用 1.1LC/MS在药物代谢中的应用 Lee等[3]总结了利用LC/MS鉴定药物代谢产物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测定原形药物的质谱;选择准分子离子、加合离子和主要的碎片离子进行多级质谱分析;选择原形药物的主要中性丢失,测定生物样品的中性丢失谱,图谱中的离子即为原形药物和可能的代谢物的分子离子;选择主要的子离子测定生物样品的母离子谱,所得母离子即为各个代谢物;测定生物样品中所有可能代谢物的子离子谱,解谱得到代谢物的结构。 王宁生等[4]以LC/MS联用技术及标准品对照法,分离检测健康志愿者口服复方丹参滴丸后,血清中水溶性成分及代谢产物,从一级质谱的分子离子峰推测,丹参素及原儿茶醛在体内分别与硫酸及葡萄糖醛酸结合,产生丹参素硫酸结合物及原儿茶醛的葡糖醛酸结合物。 Hsiu SL等[5]研究芍药苷在小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用LC/MS方法检测体内药物浓度,未检测到芍药苷原形药物;但在血浆及各种排泄物中,均可检测其代谢物,经液相色谱一质谱分析,结合核磁共振(NMR),确定其为芍药苷的脱糖基代谢物,提示芍药苷给药后,在肠道经细菌转化为PG后,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中发挥作用。 Chen SJ等[6]用LC/DAD/MS/MS联用技术,对山豆根碱在小鼠体内的代谢进行了研究,用ESI /MSn技术检测山豆根碱的代谢物,并鉴定其主要代谢物为N一去甲基山豆根碱。 1.2LC/MS在药学浓度上的应用 M.Brolis等[7]采用I-IPLC—DAD—MS法从贯叶金丝桃Hyoericum performm中分离鉴定出槲皮素、异槲皮素、金丝桃苷等成分。 Gerthard Brillgma等[8]采用HPLC—NMR和HPLC—ESI—MS—MS法对Habropetalum dawei进行分析,分离鉴定出dioneopeltine、N-methyldioncophylline、N-methyl-7-epi-dioncophylline、tetralone、(1R,3R)和(1S,3R)-N-formyl-8-hydroxy-6-methoxy-l,3-dimthyltetra-hydroisoquinoline等7个已知化合物,以及5’-O-methydioncopeltine、isoquinoline phylline 2个新化合物。 徐智秀等[9]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了9种人参皂苷(I), 利用三级四级杆质谱研究了9种I的一级质谱(主要给出相对分子质量信息)和二级质谱(提供碎片结构信息),通过它们的质谱图差异对其进行了鉴别, 并将方法用于实际样品中的9种I的定性。 郭继芬等[10]选用Discovery C18柱,以甲醇-水-甲酸(40:60:0.025)为流动相,经紫外检测后,在ESI- 扫描方式下,对HPLC—UV图谱中各色谱峰进行一级和二级质谱分析,与对照品比较鉴定了提取物中4个已知的黄酮类化合物,推断出3个未知黄酮苷类化合物可能的结构。 2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在环境分析上的应用 1

2015年版药典高效液相色谱法、质谱法

2015年版药典高效液相色谱法、质谱法

正相色谱系统的流动相常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有机溶剂,如二氯甲烷和正己烷等。 品种正文项下规定的条件除填充剂种类、流动相组分、检测器类型不得改变外,其余如色谱柱内径与长度、填充剂粒径、流动相流速、流动相组分比例、柱温、进样量、检测器灵敏度等,均可适当改变,以达到系统适用性试验的要求。调整流动相组分比例时,当小比例组分的百分比例X小于等于33%时,允许改变范围为0.7X~1.3X;当X大于33%时,允许改变范围为X-10%~X+10%。 若需使用小粒径(约2μm)填充剂,输液泵的性能、进样体积、检测池体积和系统的死体积等必须与之匹配;如有必要,色谱条件也应作适当的调整。当对其测定结果产生争议时,应以品种项下规定的色谱条件的测定结果为准。 当必须使用特定牌号的色谱柱方能满足分离要求时,可在该品种正文项下注明。 2.系统适用性试验 色谱系统的适用性试验通常包括理论板数、分离度、灵敏度、拖尾因子和重复性等五个参数。 按各品种正文项下要求对色谱系统进行适用性试验,即用规定的对照品溶液或系统适用性试验溶液在规定的色谱系统进行试验,必要时,可对色谱系统进行适当调整,以符合要求。 (1)色谱柱的理论板数(n)用于评价色谱柱的分离效能。由于不同物质在同一色谱柱上的色谱行为不同,采用理论板数作为衡量色谱柱效能的指标时,应指明测定物质,一般为待测物质或内标物质的理论板数。 在规定的色谱条件下,注入供试品溶液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内标物质溶液,记录色谱图,量出供试品主成分色谱峰或内标物质色谱峰的保留时间t R和峰宽(W)或半高峰宽(W h/2),按n=16(t R/W)2或 n=5.54(t R/W h/2)2计算色谱柱的理论板数。t R、W、W h/2可用时间或长度计(下同),但应取相同单位。 (2)分离度(R)用于评价待测物质与被分离物质之间的分离程度,是衡量色谱系统分离效能的关键指标。可以通过测定待测物质与已知杂质的分离度,也可以通过测定待测物质与某一指标性成分(内标物质或其他难分离物质)的分离度,或将供试品或对照品用适当的方法降解,通过测定待测物质与某一降解产物的分离度,对色谱系统分离效能进行评价与调整。 无论是定性鉴别还是定量测定,均要求待测物质色谱峰与内标物质色谱峰或特定的杂质对照色谱峰及其他色谱峰之间有较好的分离度。除另有规定外,待测物质色谱峰与相邻色谱峰之间的分离度应大于1.5。分离度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为相邻两色谱峰中后一峰的保留时间; 为相邻两色谱峰中前一峰的保留时间; Wt1、W2及W1,h/2、W2,h/2分别为此相邻两色谱峰的峰宽及半高峰宽(如图)。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使用指南及注意事项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使用指南及注意事项 高洁 生物站A308 仪器型号: 岛津LCMS-2020 1.开机 1.1 开机前准备 ?确认氮气畅通,液氮罐GAS出口压力表指针在0.7~0.8MPa之间。压力不够时,将其对面的增压阀拧大,使压力达到要求,若压力还不够,说明需要更换液氮。 ?确认流动相溶剂瓶内液体够用(流动相A-娃哈哈小瓶装纯净水,B为乙腈,分别加千分之零点三五的HPLC级三氟乙酸),液面要没过吸滤头。 ?打开UV检测器箱门,将三通与质谱分流接头连接。 1.2 开机过程 开机顺序为1 2 3 4 5 6,关机顺序为6 5 4 3 2 1。 1.3 打开电脑之后 ?打开分析程序。 ?将MS配置到程序中。 方法如下: Main→System Configuration→LCMS→上方蓝箭头→OK 听到“滴”一声后,页面显示液相与质谱绿色ready状态,说明LC与MS均与程序连接良好。

2.1样品准备 ?浓度:0.1 mg/ml 左右 ?溶剂:流动相(乙腈水甲醇),若以上均不溶,用少量DMSO溶解再稀释到以上溶剂中 ?过滤膜!! ?样品瓶要确保无尘 2.2仪器准备 ?打开之前设定好的Method File→Download(目的是将仪器参数从程序配置到仪器) ?如果刚刚开机的话,各个部件还未预热,需要把各个部件打开。 打开顺序为:1234567(7打开后8和9自动打开) 1)如果方法中的分子量扫描范围不是你需要的,重新设置: ?在下图中,Scan(+)Scan(-)分别为正负离子扫描设置。 ?扫描速度=扫描范围/ 扫描周期,扫描速度在1000u/second 左右比较好,所以改变扫描范围之后,要相应地改变扫描周期,使扫描速度在1000左右。 ?扫描范围为m/z 50-2000,一般设置100以上起始,因为溶剂中100以下小分子杂质较多,终止分子量一般为目标分子量的二倍稍高。 2)LC洗脱程序设置,设置方法与HPLC相似。(一般化合物都可以使用宋志建的fast方法,需要修改的可以询问王怀民,高洁)。 3)UV检测器波长设置。根据自己化合物的基团的设置。 4)全部设置完毕后, ?单击Start Single Run,在弹出的对话框中修改Data Method,命名为你自己的样品名。?输入样品架号(Tray name,左边很多排的为1号架,右边只有一排的为0号架) ?样品号(Vial#,放置在样品架的几号孔中) ?进样量(Inject V olume,一般为1-10μl,根据样品浓度自行决定) ?单击OK 3.进样完毕 日常进样完毕后,要关闭6和8,注意9要保持开启状态

WATERS 2695-2487 HPLC 仪器操作简明流程

WATERS 2695-2487 HPLC 仪器操作简明流程 WATERS 2695-2487 HPLC 仪器操作简明流程 1、2487检测器开、关机及使用: 打开电源仪器自检1-2min 预热5min 稳定约30min 设定通道、波长模式、波长(也可在工作站上设置)回零(Auto Zero)分析检测实验完毕关掉电源开关即退出。 2、2695分离单元使用操作: 1) 开机自检 打开电源开关,仪器开始自检(4-5min),待屏幕上方出现“Idle”字样表示自检成功。 2) 脱气(Degas) 按面板右下方“Menu/Status”键进入“Status(1)”界面,移动光标至“Degasser Mode”,按Enter 选择“On”,打开在线脱气。 3) 设定柱温(可选项) 在“Status(1)”界面,移动光标至“Col Htr Set”,输入目标温按Enter即可。(可在工作站方法中设置) 4) Prime Seal Wash(清洗柱塞杆) 按“Menu/Status”键回到“Menu”界面,按下排功能键“Diag”,然后再按下排功能键“Prime Seal Wsh”,“Start”,冲洗1~2min后,“HALT”,“CLOSE”。 5) Wet Prime 在“Status(1)”界面中“Composition”下,选择将用到的溶剂通道为“100%”,按液晶屏幕右下角“Direct Function”键,移动光标选择“2 Wet Prime”,“OK”,流速及时间可使用默认值,也可自行设定(如:5ml/min,3min),“OK”即可。 将每一个会用到的溶剂通道按照上述操作一次。 6) Purge Injector(注射器排气泡及清洗) 进入“Direct Function”界面后,选择“3 Purge Injector”,“OK”,默认数值为6,“OK”。 7) Prime Needle Wash(清洗注射针) 进入“Diagnostics”界面,按下排功能键之“Prime Ndl Wsh”,“Start”,默认30秒钟,“Close”,即可返回“Diagnostics”界面。 注:以上4)-7)为溶剂系统前处理过程,建议每天开机后依次进行。若发现注射器中有气泡,则可重复6)直至排除。如果流动相中含有盐类,则实验结束后必须用水清洗柱塞杆(即操作4))。 8) 平衡柱子 在“Status(1)”界面上,按流动相比例设定各通道溶剂比例后,再Wet Prime操作一次,然后设置流速,平衡色谱柱30-60min。 9) 放置样品 拉开样品转盘舱门,将盛有待测样品溶液的样品瓶放入转盘中,记下样品瓶号,关上舱门。 10) 检测样品 打开工作站,设置仪器方法、方法组、自动进样序列等,监视基线、检测样品。 11) 分析处理数据、打印报告 12) 清洗注射器、针、柱塞杆 参见上述4)、7)。 13) 清洗色谱柱 用水冲洗柱子40-60min(视柱子规格不同,流速通常1ml/min);然后用甲醇或乙腈冲洗柱子40min(流速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来进行物质分离的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基本原理; 2.掌握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时的操作步骤及实验方法; 3.学习分析色谱图和质谱图。 二、实验原理 利用不同的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当两相作相对位移时,使这些物质在两相间进行反复多次分配, 使得原来微小的分配差异产生明显的分离效果,从而依先后次 序流出色谱柱,以此来达到分离多种物质的目的。然后依次流 出的物质进入质谱中被打碎成为各种离子而被检测到。以此达 到分离的目的。 三、实验仪器和材料 高效液相色谱仪及质谱仪(见下图)、甲醇、水、TADB(相对分子量516)、TAIW(相对分子量336)、色谱柱

四、实验步骤 1.将待分离的两种物质的混合物配成溶液加入到2号样瓶中去; 2.启动联机软件,在四元泵模块的空白处右键单击,在弹出的 “方法”选项中编辑好流动相和流速,点击确定,以使体系过 渡到目标状态,直到压力稳定为止; 3.进入“方法”菜单,“编辑完整方法菜单”,按照“方法参考”进行编 辑(“方法参考”中的参数编辑完成后继续进行编辑,编辑质 谱的相关参数:选择正负极及电压等),编辑完成后再次进 入“方法菜单”,选择“方法另存为”命名后点击“确定”进入“序列” 菜单,“序列表菜单”,然后编辑样品瓶位置为1号、样品名称、 使用方法、进样次数、数据文件、进样量,确定后再次进入 “序列菜单”的“序列参数”菜单,再选择文件夹,确定; 4.方法编辑完成且压力稳定后,点击进样器左上方的“序列/开 始序列”按钮,进行测试,等待测试完毕,点击停止按钮。 然后进入“脱机”软件,查看积分测试报告。 五、实验结果及分析 实验时的液相色谱条件统一为:70%的甲醇,流速0.4ml/min,进样量1ul,波长230nm,测试时间15min。在正极性条件下:

安捷伦1100及安捷伦1200高效液相色谱仪泵的日常维护

安捷伦1100及1200液相泵的日常维护 安捷伦, 液相, 日常, 维护 安捷伦1100及1200液相泵的日常维护 泵是液相色谱的核心,泵将流动相从溶剂瓶输送到液相流路系统中,并要在高压下保持流量和压力的稳定。泵的状态正常是液相色谱准确分析的基础,所以平日一定要重视对泵的维护。下面就安捷伦1100/1200液相色谱泵的日常维护进行简要的介绍。 1. 流动相的准备 为了防止颗粒性物质对泵组件的磨损,流动相(特别是水相)应该新鲜配置并且过滤。上机前对流动相进行适当的超声脱气,以保证更好的在线脱气和在线混合的效果。 2.比例阀溶剂通道的分配 四元泵的比例阀有A、B、C、D四个通道,建议将盐溶液接在下面的通道(A或D),将有机溶剂接在上面的通道(B 或C)上,也就是有机通道最好在盐溶液通道的上面。且建议用水定期冲洗所有比例阀通道除去可能在阀口析出的盐结晶。 3.过滤白头的维护 过滤白头位于排气阀内,是一种聚四氟乙烯材质的微孔过滤芯,用于过滤流动相中的微粒,是经常需要维护的地方。当系统压力有异常增高时,首先需要检查过滤白头是否阻塞了。判断的方法是:打开排气阀,以纯水作流动相,将流速设为5mL/min,如果泵压超过10bar,则说明过滤白头需要更换了。对过滤白头的预防性维护通常可以是1~2个月更换1次,更换时同时检查一下过滤白头前面的密封金垫,如果发现变形,也应及时更换。如果过滤白头更换过于频繁,则需要认真检查一下流动相的品质,确保流动相上机前过滤,确保使用了合适的过滤膜。如果流动相有长菌现象,除了配置新的溶剂,还应对相应的溶剂管线和脱气机通道进行彻底的清洗。 4.柱塞杆与柱塞密封圈的维护 柱塞密封圈套在柱塞杆上用于隔离泵与外界,工作时,它和柱塞杆进行频繁的往复摩擦,使用一段时间后,会有一定的磨损,因而密封圈需要定期更换以保证系统的密封性。更换活塞密封垫时检查活塞杆上是否有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实验-含思考题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的各种模式探索 一、实验目的 1、了解LC-MS的主要构造和基本原理; 2、学习LC-MS的基本操作方法; 3、掌握LC-MS的六种操作模式的特点及应用。 二、实验原理 1、液质基本原理及模式介绍 液相色谱-质谱法(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将应用范围极广的分离方法——液相色谱法与灵敏、专属、能提供分子量和结构信息的质谱法结合起来,必然成为一种重要的现代分离分析技术。 但是,LC是液相分离技术,而MS是在真空条件下工作的方法,因而难以相互匹配。LC-MS经过了约30年的发展,直至采用了大气压离子化技术(Atmospheric pressure ionization,API)之后,才发展成为可常规应用的重要分离分析方法。现在,在生物、医药、化工、农业和环境等各个领域中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组合化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的研究工作中,LC-MS 已经成为最重要研究方法之一。 质谱仪作为整套仪器中最重要的部分,其常规分析模式有全扫描模式(Scan)、选择离子监测模式(SIM)。 (一)全扫描模式方式(Scan):最常用的扫描方式之一,扫描的质量范围覆盖被测化合物的分子离子和碎片离子的质量,得到的是化合物的全谱,可以用来进行谱库检索,一般用于未知化合物的定性分析。实例:(Q1 = 100-259m/z) (二)选择离子监测模式(Selective Ion Monitoring,SIM):不是连续扫描某一质量范围,而是跳跃式地扫描某几个选定的质量,得到的不是化合物的全谱。主要用于目标化合物检测和复杂混合物中杂质的定量分析。实例:(Q1 = 259m/z) 本实验采用三重四极杆质谱仪(Q1:质量分析器;Q2:碰撞活化室;Q3: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小知识

一、开机 water 2695/micromass zq4000: 开机步骤 1. 分别打开质谱、液相色谱和计算机电源,此时质谱主机内置的CPU会通过网线与计算机主机建立通讯联系,这个时间大约需要1至2分钟。 2. 等液相色谱通过自检后,进入Idle状态,依照液相色谱操作程序,依次进行操作。(具体根据液相色谱不同型号来执行,下面以2695为例)。 a.打开脱气机 (Degasser On)。 b.湿灌注(Wet Prime)。 c.Purge Injector。 d.平衡色谱柱。 3.双击桌面上的 MassLynx 4.0图标进入质谱软件。 4.检查机械泵的油的状态(每星期),如果发现浑浊、缺油等状况,或者已经累积运行超过3000小时,请及时更换机械泵油。 5.点击质谱调谐图标(MS Tune)进入质谱调谐窗口。 6.选择菜单“Options –Pump”,这时机械泵将开始工作,同时分子涡轮泵会开始抽真空。几分钟后,ZQ就会达到真空要求,ZQ前面板右上角的状态灯“Vacuum”将变绿。 7.点击真空状态图标,检查真空规的状态,以确认真空达到要求。 8. 确认氮气气源输出已经打开,气体输出压力为90 psi。 9.设置源温度(Source Temp)到目标温度。 关机 1.点击质谱调谐图标进入调谐窗口。 2.点击Standby 让MS 进入待机状态时,这时状态灯会由绿变红,这一过程是关质谱高电压的过程。 3.停止液相色谱流速,如果还需要冲洗色谱柱,可以将液相色谱管路从质谱移开到废液瓶。4.等脱溶剂气温度(ESI)或APCI探头温度降到常温,点击气体图标关闭氮气。 5.逆时针方向拧开机械泵上的Gas Ballast 阀,运行20分钟后关闭(镇气)。 a) 对于ESI源,至少每星期做一次。 b) 对于APCI源,每天做一次。 6.再次确认机械泵的Ballast阀是否已经关闭。 7.选择Option / Vent,这时质谱开始泄真空,ZQ 前面板的状态灯“Vacuum”开始闪烁,几分钟后机械泵会停止运行,这时可以关闭质谱电源。 FINNIGEN DECA 开关机及校正流程—— 1开机前准备事项 (1)确保质谱总电源开关(白色开关)及主板电源开关(黑色开关)处于关闭状态(O); (2)检查真空泵油液面,确保泵内油页面处于标定的上下两线之间; (3)查看离子源洁净程度,ESI源查看喷口是否有固体析出,毛细管口是否完好;APCI喷口是否有积液; (4)气体压力,打开高纯氮气钢瓶总阀,调节出口压力调至0.65MPa,打开高纯氦气钢瓶总阀,调节出口压力调至0.25Mpa; (5)检查壳气及辅助气接口连接紧固,松开液相管路与离子源的接口; (6)开启动力电源,电压稳定,正常;

Waters 液质联用仪的使用与维护保养标准操作规程

Waters Quattro Premier液质联用仪的使用与维护保养标准操作规程(SOP) 2004-11-09

目录 1.简述 (1) 1.1样品入口 (2) 1.2真空系统 (2) 1.3数据系统 (2) 2.环境要求 (3) 3.仪器使用 (3) 3.1开机步骤 (3) 3.2质谱调谐窗口各项参数设定 (5) 3.3创建项目 (6) 3.4质量校正 (7) 3.5调谐(Tuning) (14) 3.6信号采集 (15) 3.7 2695型液相色谱(Inlet Method) (19) 3.8创建质谱方法 (25) 3.9创建样品列表 (27) 3.10 运行样品列表( Sample List) (30) 3.11 QuanLynx来编辑定量方法 (39) 3.12 用QuanLynx进行批处理 (44) 3.13 查看QuanLynx定量结果 (47) 3.14关机 (52) 4.注意事项 (53) 5.维护与保养 (54)

1. 简述 Quattro Premier (Figure 1-1 )是一台高效串联四极杆质谱仪,用于常规LC/MS/MS分析。 Figure 1-1 Quattro Premier Mass Spectrometer 样品的离子化发生在处于大气压状态下的离子源中。离子通过取样锥孔进入真空系统,然后穿过源travelling-wave(T-Wave TM)进入第一级四极杆,在此按照质/荷比(m/z)过滤(Figure 1-2 )。按照质量数分开的离子进入T-Wave碰撞室,进一步发生碰撞诱导裂解(CID)或者直接进入第二级四极杆。碎片离子通过第二级四极杆进行质量分析。离子最后经过倍增电极,phosphor和光电倍增器检测系统检测。输出信号被放大,数字化后传给信号系统。

ZQ使用waters液质联用仪的使用

开机步骤 1. 分别打开质谱、液相色谱和计算机电源,此时质谱主机内置的CPU会通过网线与计算机 主机建立通讯联系,这个时间大约需要1至2分钟。 2. 等液相色谱通过自检后,进入Idle状态,依照液相色谱操作程序,依次进行操作。(具 体根据液相色谱不同型号来执行,下面以2695为例)。 a. 打开脱气机(DegasserOn)。 b. 湿灌注(WetPrime)。 c. PurgeInjector。 d. 平衡色谱柱。 3. 双击桌面上的MassLynx 4.0图标进入质谱软件。 注:如果进入Masslynx软件时出现提示: “Theembeddedsystemisnotresponding,Thesystemwillruninstandalonemode”,则说明质谱内置的 CPU(EPC)与电脑主机的通讯联系还未建立,此时无法控制质谱,请稍等后再进入软件,如果打开软件仅为处理数据则没有关系(质谱主机电源未开时进入软件也会有同样提示)。 4. 检查机械泵的油的状态(每星期),如果发现浑浊、缺油等状况,或者已经累积运行超过 3000小时,请及时更换机械泵油。 5. 点击质谱调谐图标(MSTune)进入质谱调谐窗口。 6. 选择菜单“Options–Pump”,这时机械泵将开始工作,同时分子涡轮泵会开始抽真空。 几分钟后,ZQ就会达到真空要求,ZQ前面板右上角的状态灯“Vacuum”将变绿。 7. 点击真空状态图标,检查真空规的状态,以确认真空达到要求。 8. 确认氮气气源输出已经打开,气体输出压力为90psi。 9. 设置源温度(SourceTemp)到目标温度。 质谱调谐窗口各项参数设定 电喷雾电离源(ESI)

液相色谱液质简易操作规程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操作规程 (Waters Alliance 2695/Quattro Micro) 一、准备 流动相:配制所需流动相,并且放入超声波中脱气10分钟以上。 标准或样品:按要求对样品进行前处理,配制好标准。 检查:检查氮气压力,气源压力不低于6-7bar(相当于0.6-0.7Mpa)。 检查质谱后机械泵中的泵油不得低于最低线。 检查电源是否连接好。 二、开机 打开液相色谱(仪器左侧右上角)和质谱电源(仪器底部)开关。 打开计算机。仪器完成自检后,双击计算机屏幕上MassLynx图标。 液相部分 1. 换上所需流动相: 管路A:可换为无机盐溶液或水; 管路B:请保持为甲醇; 管路C:可换为乙腈; 管路D:其他有机溶剂。 2. 控制面板上显示Idle,进入面板控制模式。按Menu/Status键,进入主显示屏“Status(1)”界面。 3.通过方向键,把主显示屏上的亮白条移到“Degasser”的“Mode”“Off”按“Enter”键,选为“On”,再按“Enter”,打开脱气开关。 4.把亮白条移到“Composition”,设定所用其中一个流动相(例如A)的比例为100%,“Enter”回车后,再按右下角“Direct Functions”键,出现另一对话框,选择“Wet P rime”,设定流速和时间(5mL/min,3min即可),按“O K”键,排出管路气泡。结束后,在“Composition”中移动亮白条,依次设定所用的其他流动相B、C、D为100%,重复上述操作。 5. 同样,在主显示屏上设定流动相A百分比为100%,进入“Direct Functions”对话框,选择“Purge Injector”,按“Ok”。之后依次设定流动相B、C、D,重复此操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