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运动员常用的力量练习法

田径运动员常用的力量练习法
田径运动员常用的力量练习法

田径运动员常用力量训练方法

在田径运动中,运动员的力量素质水平直接决定了技术动作的速度、幅度,甚至运动耐力,所以对运动成绩的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使力量训练也构成了田径运动员日常训练的重要内容。为了提供实际的力量训练参考和借鉴,我们在这里将国内外优秀田径运动员经常采用、行之有效的七种力量训练方法,并呈献给广大读者。

一、肌肉最大力量收缩训练法

此类方法主要是通过刺激神经-肌肉系统,最大限度地增加参与运动肌群的肌纤维募集数量,并改善其机能来发展肌肉最大力量。其特点是重复次数少,强度要求很高,而消耗的能源物质并不多,肌肉力量的增加不会引起肌肉肥大和体重的增加。所以比较适合于专门准备期的力量训练。

(一)窄金字塔法,最大强度向心收缩

90%×3,95%×2,97%×1,100%×1,95%×2,90%×3

例如运动员深蹲最高强度是150公斤,按以上各组强度要求,可按以下方式练习:135公斤×3,142.5公斤×2,145公斤×1,150公斤×1,142.5公斤×2,135公斤×3。注意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组间休息3~5分钟。

(二)最大力量向心收缩

借鉴保加利亚举重运动员的训练方法。连续做5组,每组做1次100%强度,组间休息3~5分钟。

(三)最大力量等长(静力)收缩:

连续做5组,每组重复2次,每次坚持5~6秒,组间休息3分钟。这种练习能够提升肌肉在某一关节角度下用力的力量,也可用来增强运动员在某一特定技术环节的用力感觉和水平,但对提升肌肉协调性效果不显著。

(四)最大力量离心收缩

男子运动员采用120%最高强度,女子运动员采用110%最高强度,做退让性用力。为保证安全起见必须采用专门器械,或教练及同伴协助完成练习。

(五)离心-向心收缩

1.采用70%~90%的强度,在6~8秒内慢慢拉长肌肉,而后尽最大水平快速缩短肌肉。连续做5组,每组重复6~8次,组间休息4~5分钟。

2.采用120%最高强度,在4~6秒内慢慢拉长肌肉至最大限度,而后同伴协助减去40%的重

量,尽最大水平快速用力。连续做3~4组,每组重复1~2次,组间休息4~5分钟。

(六)静力-动力收缩

主要用于下蹲类和推举类练习。要求为当肌肉被拉长后,再收缩至一半时,保持停顿,静力收缩数秒,而后爆发式收缩完成用力。一般当强度为60%~80%时,可停顿1~2秒,重复4~6次;当强度为85%以上时,可停顿2~3秒,重复2~4次。

二、肌肉次最大力量收缩训练法

此类方法会因较多消耗肌肉能源物质,提升肌肉物质和能量代谢水平,产生的超量恢复效应会增大肌肉体积并增加体重,准确采用对增加肌肉力量和力量耐力具有很好效果。因为练习过程中达到肌纤维神经冲动的同步化水平,只在最后几次收缩中才能够达到最高水准,所以施加的负荷和重复次数必须达到一定的量才能收到理想效果。一般采用60%~80%的强度,练习组数和重复次数都比较多,练习内容广泛,比较适合于准备期的力量训练。

(一)定量负荷法

适用于增大肌肉体积,负荷重量保持一定,但重复次数和组数却相当多。年轻运动员可采用50%强度×12次×5组,或60%强度×8~10次×5组;高水平运动员可采用80%强度×8~10次×3~5组,或60%强度×8~10次×5组,组间休息都是3~5分钟。练习目的是使肌肉工作直至力竭,所以在最后几次重复中需同伴的保护。

(二)渐进负荷法

目的在于提升肌肉协调性,最后几次重复中需同伴的保护,组间休息4~5分钟:70%×12,80%×10,85%×7,90%×3,95%×2。

这种方法也可结合下列练习方式作为补充:

1.强化组合:两种相近手段结合练习,组间没有间歇。

2.退让重复:一组动力收缩练习之后,增加25%的负荷重量,肌肉退让性离心收缩,重复2~3次。

3.借力重复:肌肉工作至力竭后,试图借助其它肌群力量,或以与前面练习相异的动作方式再做数次附加重复。

4.预先消耗:先使一组肌群单独收缩工作,而后与其它肌群配合完成组合动作。

三、力量组合训练法

此类方法能够比较多地使用于各个训练阶段的常规力量组合,适合于田径各项目的力量训练。

(一)宽金字塔法

主要是增大肌肉体积。即60%×8,65%×7,70%×6,75%×5,80%×4,75%×5,70%×6,65%×7,60%×8或者60%×4×2组,65%×7×2组,70%×6×2组,75%×52组,80%×4×2

组。

(二)组合法

主要是提升神经~肌肉协调性。即70%×5×2组,80%×4×2组,85%×3×2组,90%×2×2组,95%×1×2组。

四、对比训练法

这种方法源于保加利亚,所以也被称为保加利亚对比训练法。它实际上是综合多种力量训练组合的优点,并致力于逐步满足专项动作的速度要求,从而演化而成的。练习负荷按序列完成,从克服最大外部阻力直至克服自身体重,逐级提升动作速度,尤其适合于专门准备期和比赛期的力量训练。

(一)提升肌肉最大力量:90%×4,95%×2,100%×1×2组,95%×2,90%×4×2组。

(二)提升肌肉爆发力量:60%×10秒内最大重复次数×2~3组。

(三)提升肌肉最大输出功率:30%×10秒内最大重复次数×2~3组。

(四)提升肌肉快速力量:采用对抗自身体重的练习,无附加负荷。

五、快速力量训练法

上述力量训练方法都能够有效提升肌肉快速力量,以下是一些其它常规方法,且适合于各个时期的训练。这里涉及的练习需在运动员身心状态良好时安排,并要求接近个人最高强度,当感到疲劳时就停止练习。

(一)快速杠铃练习:只在向心收缩时加速杠铃。35~50%×7×5组,组间休息3~4分钟。

(二)减小阻力练习:下坡跑、牵引跑等。

(三)超等长收缩练习(肌肉被动拉长后快速收缩):各种反应性的上体器械练习和下肢跳深练习等。

(四)投掷各种轻器械:结合专项技术设计和采用多种形式。

六、反应力量训练法

反应力量的产生机制涉及神经-肌肉反射弧的一系列复杂过程,较多地取决于遗传因素和早期训练。所以,在运动员训练初期,就要训练神经-肌肉系统“学会”在肌肉和肌腱受到牵拉状态下的快速反应收缩水平,并使其在以后的训练中持续得到保持和强化。它是一项运动员在各个训练时期都要坚持的常规力量训练内容。

(一)垂直纵跳

1.原地双脚跳可采用自然频率、最大频率和最大高度三种要求练习。重复30次,做3组,组间休息5分钟。

2.高水平运动员能够采用单足跳,重复10次,做3组,组间休息4~5分钟。

(二)各类跨跳

1.交换腿单足跨跳:20次×3组,组间休息5分钟。

2.立定三级跳或五级跳:8~10次×5组,组间休息5分钟。

3.各种跳栏架练习:栏间距1米,高度和数量依运动员情况而定。

4.采用最快速度跨跳,单足跳或蛙跳25米,3~5次重复×3~5组,每次间休息5分钟,组间休息10分钟。

(三)跳深后接纵跳或平跳

从80厘米高的跳箱跳下,而后紧接向前或向上跳出最大远度或高度。10次×5组,组间休息10分钟。如运动员落地后脚跟触地或起跳太慢都应调整跳箱高度,并应避免在松软地面做这个练习。因为跳深练习对神经~肌肉系统要求很高,并需较长恢复时间,一般在重要比赛前2周停止采用。

七、力量耐力训练法

采用运动员最大力量的30%以上重量,方法使用和持续时间要适合专项需要。

(一)短期力量耐力

主要依靠肌肉最大力量的增加而提升。

(二)中期力量耐力

1.多次重复法:40%~60%×10~20次×3~5组,组间休息1~1.5分钟。

2.循环训练法:采用6~12个练习分成不同的“站”,每个“站”练习40秒,“站”间休息20~40秒,做2~6组。

(三)长期力量耐力

依靠多次重复、短间歇提升力量耐力,30%~40%×30次以上×4~6组,组间休息1~1.5分钟

田径运动员的力量训练

[美〕约翰.克斯克一份好的力量训练计划能使田径运动员获益良多:它能使肌肉变得粗大、增加运动员的力量、增强爆发力、提升运动员动员和利用能量的水平,从而提升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力量训练还对阻止运动损伤有一定的益处,并有助于解决专业训练而造成的局部劳损这个难题和受伤部位的恢复。下面所说的训练原则是构成力量训练的基石,为制定力量训练计划指明了方向,遵循这个原则将为运动员获得成功创造更多的机会。

一、专门化训练原则

专门化训练原则指运动员的训练要根据专项的特点安排训练,这是一条很重要的原则,因为任何的力量训练都有它的目的性。运动员和教练员必须在训练之前决定发展什么特点的力量,以及在训练过程中如何控制,然后组织实施训练计划。专门化训练原则应用于如下几点: 1.肌肉和动作力量训练主要是用来发展肌肉的,动作要与专项相衔接。例如绝大部分田径运动项目都涉及支撑运动,它们也许是双支撑运动(如链球)或者是单支撑运动(如短跑),上体的肌肉是通过摆臂来协助运动或力量传递的。知道这个点后,我们制定训练计划就要考虑项目的特点(例如单腿力量或是双腿力量)。也许,通过力量训练来模仿专项技术,不是太容易做到的事,但制定训练计划时一定要考虑与专项相结合,例如:快速力量与短跑项目有相同的机制,所以要作为主要内容来经常使用。 2.供能系统力量训练也可能会被用来提升机体的供能系统,从而促动专项成绩的提升。不同的功能方式起着不同的作用。如,磷酸原供能系统---供能时间短,效率高,一般维持时间6一10秒,依靠三磷酸腺苷和磷酸肌酸供能。像举重、投掷、100米以内的短跑项目都是以磷酸原供能系统供能为主;乳酸能供能系统---供能时间维持2一3分钟,分解葡萄糖和肌糖元生成三磷酸腺苷供能,同时产生乳酸,乳酸在肌肉中堆积,防碍神经肌肉接点,导致运动水平下降。例如4---6组的重复力量训练、2分钟坐下---起立测试、400---800米跑都是以乳酸能系统供能为主;有氧供能系统---用蛋白质、碳氢化合物和脂肪供能,在较小强度下运动,没有乳酸产生,运动能持续到力竭。5000米以及5000米以上项目都是有氧供能系统供能。所以,在制定训练计划时要根据其项目特点,要仔细地考虑哪种供能系统有助于提升运动成绩。例如,200米跑将动员磷酸原供能系统和乳酸能供能系统,所以制定训练计划时既要注意提升三磷酸腺苷和磷酸肌酸储备,同时又要提升机体耐受乳酸水平。如果训练计划的目标是发展磷酸原供能系统,就应该采用大重量、少数量实行练习,并保证两组间完全恢复;如果目标是发展乳酸能供能系统,那么应采用中等重量、中等数量(8---20次重复练习)实行练习,未完全恢复时实行下一组练习(间歇时间30---90秒);如果目标是发展有氧供能系统,应采用轻重量、多数量实行练习,未完全恢复时实行下一组练习。

3.动作速度训练中采用不同的训练手段获得不同的速度素质,例如,慢跑训练不可能使一名运动员成为优秀的短跑选手,短跑运动员必须要实行的是速度训练,这个原则在力量训练中同样适用,所以应多实行爆发性力量练习,如抓举、跳台阶、提拉等,能够协助运动员提升快速力量和动作速度。

二、超负荷训练原则人体对力量训练具有一定的适合性,一旦机体适合了给定的练习,这种练习对机体的刺激性及作用将减少,换句话说,训练一段时间后,为了能够再次取得训练效果,必须采取不同的、更深一步的训练措施,这就是超负荷训练原则。因为大量的训练方法已被采用,使力量训练增加了难度。在这时就应考虑超负荷训练,而在实行超负荷训练时一定要与专项相结合(例如投铅球重复数百次后,运动员感到疲劳了,动作就会变形,质量下降)。增加阻力:增加重量将使练习重力再次增加。缺点是为确保安全,只能缓慢地增加重量,而且增加重量的同时会延长完成动作的时间。增加数量:通过增加练习次数(例如由以前的8次增加到10次),这会增大练习难度,但缺点是经过一个极点后,太多的重复练习也许会同时发展了其他的供能系统,从而带来副作用。改变间歇时间:通过改变练习的间歇时间,也能够增加或降低练习的难度。如不允许运动员在两组之间休息充足时间,练习的难度自然会增大;如果允许运动员有充足的休息时间,那么运动员就有能够轻松地举起更大重量。改变练习顺序:练习的顺序也同样影响练习的难度,例如,在训练的开始阶段让运动员实行深蹲练习,运动员能够承受较大负荷;但如果先让运动员做一些其它的腿部练习之后再实行深蹲练习,无形中就增加了其练习的难度。变换已用过的练习:这对于高水平运动员来讲是最佳策略,因为在他们身上已用过多种练习方法。同一个训练目的能够通过很多种训练方法来实现(例如发展速度力量能够在地面上实行,也能够悬挂在空中实行,还能够利用设置障碍以及用哑铃等等来实行),按照一定的规律变换以前用过的训练方法(对于高水平运动员来讲4---6周换一次)能使他们从力量训练中继续获益。

三、循序渐进原则循序渐进训练原则与超负荷训练原则相关比较密切,循序渐进就是运动员要逐渐地增加负荷,增加负荷时要考虑运动员的机能状态。这有助于在运动员学习高级动作之前对基本动作的掌握;也有助于运动员的长期发展,从而阻止运动损伤和过度训练。

四、可逆性训练原则力量训练的获得是可逆的,力量能够衰退,肌肉可能缩小,骨骼和肌纤维的连接也会变弱。理解这个点很重要,因为这意味着为了维持已获得的力量,运动员就必须要持续实行训练。在竞赛期和调整期适当地停止力量训练是必要的,但不能完全放弃力量训练。

五、区别对待原则对于不同的运动员要制定不同的训练计划,有的运动员可能特殊需要发展某一部位的力量,有的运动员有受伤史,有的运动员能够承受较大的负荷等等。在制定训练计划和实施训练计划时,要考虑运动员的个体差异。应该考虑和注意的一点是,在实施训练计划的组数和重复次数时,一些运动员能够比预定的训练计划做更多的重复次数,这就需要即时地调整训练计划了。

六、练习顺序力量训练要动用大量的肌肉群,训练非常复杂。一般来说,大肌肉群的训练应安排在训练的开始部分。通常练习的顺序纲要是: 1.全身练习 2.下肢多关节练习(如深蹲、压腿等) 3.下肢单关节练习(如踝关节伸展性练习、小腿伸展性练习等) 4.上肢多关节练习(如俯卧撑、仰卧起坐等) 5.上肢单关节练习(如绕臂、压腕等)

七、肌肉平衡发展训练原则肌肉平衡发展训练原则就是要注意发展运动员关节周围的所有肌肉,如做不好这个点,某一侧肌肉将过度发展,使肌肉发展不平衡,造成潜在的关节不稳固和运动创伤的隐患。肌肉平衡发展的标准,通常以对侧肌群的力量比例(例如四头肌和股后肌)来衡量。当前准确的比例虽已被推算出来,但存有较大争议,因这种比例依赖很多因素,例如测试类型、收缩的速度、研究的人群等等。所以作为教练员,非常关键一点,就是在训练计划的安排上要注意使关节周围的肌肉得到全面发展。

八、周期性训练原则周期性训练原则就是通过系统安排使训练更客观,更有计划性,能够为安排运动量、强度、训练课次以及休息和恢复提供一个总体的框架,集中训练必要训练的部分,并能预计身体机能状态达到最佳的时间范围,为一年内在重要比赛中取得佳绩做好准备,并为下一年度的训练打好基础,从而巩固和延长运动员的运动生涯。周期性训练计划划分为如下阶段: 1.大周期训练计划:该训练计划周期,可能是1年或者仅为几个月。 2.中周期训练计划:3---4个小周期,大周期内的小循环。 3.小周期训练计划:周期训练中的最小板块,一般是1周或者10天,或长或短。对于一个教练员来说,理解上述这些训练原则非常必要的,从而能够知道如何制定训练计划,掌握不同模式的训练知识,使训练更具目的性和效果更佳

篮球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

篮球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 姓名:黄海涛 摘要:核心力量的训练主要是针对整个躯干和骨盆部位的肌肉,特别是注重那些位于深层的小肌肉群的训练。人体的躯干部位在运动过程中起到一个承上启下、刚性连接的重要作用,它能有效地衔接身体各部位的力量,使其得到整合,为运动员各项运动技能协调发展起到有力的杠杆作用。对于篮球项目来讲,强有力的核心力量可以更加稳定且固定篮球运动员的身体姿势,使身体各个环节有机地结合与发展,上下肢配合更加协调,有利于提高运动竞技水平。 关键词:核心力量篮球训练原则训练手段 1.前言 在竞技体育运动项目的训练中,许多国家的优秀运动员都非常重视核心力量的训练,并将此作为整个训练过程中非常重要和不可缺少的内容来安排和进行。核心力量的训练主要是针对整个躯干和骨盆部位的肌肉,特别是注重那些位于深层的小肌肉群的训练。对于篮球运动员来说,一个稳定的强有力的躯干核心力量支撑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核心力量可使人对运动不断变化的需要做出迅速反应。篮球运动对运动员的迅速反应能力要求较高。 2.对核心力量训练的基本认识 核心力量训练主要是针对人体躯干部位来进行的,人体的躯干部位在运动过程中起到一个承上启下、刚性连接的重要作用,它能有效地衔接身体各部位的力量,使其得到整合,为运动员各项运动技能协调发展起到有力的杠杆作用。因此,欧美等国的优秀教练员在进行运动项目的训练实践中,都将加强躯干部位的力量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特别是在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中,躯干部位的训练内容被作为重中之重来安排,是构成专项能力训练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运动员核心力量的不断增强,能够对运动员的基本运动技能进行良好的改善,给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创造坚实有力的“中枢”力量。强大的核心力量能够帮助篮球运动员在比赛中有效地控制身体加速、急停和稳定,提高身体平衡能力,增加膝踝关节的爆发力和所有参与运动肌肉的感知觉。 通过核心力量训练可减少或预防运动损伤,确保运动员的身体健康,为艰苦的训练和比赛打下坚实的基础。运动损伤通常是困扰运动员提高运动成绩的一大难题,尤其对篮球运动员来讲,经过长期艰苦的大强度、大负荷的刺激后,身体各部位磨损都会很大,肌体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疲劳状况,特别是肩、膝、踝等关节。在这种情况下如不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就非常容易出现伤病。怎么能在训练中及时有效地对肌体进行调整并努力加强薄弱环节的训练,保证身体各部位能够协调用力是训练过程中值得教练员思索的一个问题。全面系统的核心力量训练,不但可以有效地预防伤病,降低损伤的严重性,还有助于减少再损伤,加快损伤后的恢复,保证训练计划的顺利实施,以及运动成绩的稳步提高。因此,提高篮球运动员的躯干力量和核心稳定性及各关节的稳定性,就能够促进篮球运动员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进而优化技术动作,提高运动竞技水平。 3.核心力量训练在篮球训练中应遵循的原则 3.1循序渐进原则 由于以往高校篮球教练在对身体躯干部位核心力量训练方面认识的不足,大部分篮球运动员的躯干力量一般比较薄弱,因此在训练篮球运动员的开始阶段,强度不宜过大,要给运动员一个适应过程,需要经过多次反复的训练,遵循平衡—打破平衡—建立新的平衡的原则,结构动作从易到难,训练数量从少到多,时间从短到长,而且一定要保持训练的系统性,并根据生物的适应性原理,在训练中逐步提高要求,主要是体现在每一个年度和每一个训练小周期中的每一个力量训练方法与手段中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3.2结合专项原则 所有的核心力量训练只有结合专项的运动本质才会有真正的实际意义,否则就变成一般性力量训练。篮球项目是在保证正确技术的前提下,长时间快速攻防的耐力类项目,肌肉需要更多的是力量耐力,因此

耐力项目运动员的力量训练

耐力项目运动员的力量训练 资料来源:2007年国家队教练员体能训练专项赴美国培训班 讲课时间:2007年7月日 讲课地点:NSCA理论教室 讲课专家:Gregory Haff,博士 一、耐力项目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意义 耐力训练与力量训练结合的训练模式是非常有前景的,冲击耐力性能的因素 要将耐力训练与力量训练的结合在一起,首先要了解耐力与力量训练的特点,也就是各项目的能量供应的特点,清楚这点是十分重要的。那么力量性项目与耐力项目有何关系?耐力性项目与力量又有何关系? 耐力训练的一般性适应,以低负荷、高重复量的训练,减少肌肉的最大力量,降低无氧能力,提高有氧能力。 耐力训练的生理适应:改进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和肌肉与骨的系统的之间相互作用,增加对运动组织的氧供应,提高有氧能量代谢率,消耗脂肪作为能量的来源物质,减少乳酸的积累,平衡体内的酸碱度。 力量训练的一般性适应:增加肌肉的最大力量,无氧能力增强,有氧爆发力得以保持,完成低负荷多重复次数练习的能力增强。 力量训练的生理适应:肌纤维横断面增加,增强肌肉的力量和爆发力,增强无氧能力。 二、耐力运动员能进行力量训练吗? 回答是肯定的,它能增强耐力运动员的绝对力量、爆发力、提高效率,减少损伤。 耐力运动员害怕力量训练产生,主要是担心肌肉体积增大。 主要是增强运动员的力量训练爆发力,并保持肌肉的横断面。 当耐力运动员增加力量训练会对提高运动成绩有帮助;而对力量运动员增加耐力训练则会降低运动成绩。 力量训练可以帮助耐力项目运动员提高运动成绩。力量训练有助于提高运动员持续的跑

步能力、攀山和提高最后的冲刺能力。 无氧力量的发展,这也是越野跑成功的关键,从实证的统计发现:长运动员成绩越好其力量水平也越高。大量的力量训练表明:耐力运动员进行合理的力量练习有利于提高运动成绩。要提高运动员跑步的经济性,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改进了慢肌纤维的收缩速度,减弱了快肌纤维的收缩速度,提高力量产生的能力,减少运动时的力量损耗率,延缓快肌纤维肌肉的运动时间,降低运动单位激活程度降低,减少运动单位与肌肉纤维的参与。 从大量的自行车运动员力量训练的研究成果也表明,力量训练有助于长距离专项运动成绩的提高。 三、耐力运动员进行力量训练的基本原则 规则1: 以力量训练内容替换一部分的耐力训练内容,不仅是把力量训练添加到全面的训练中去,而且是将它有机结合在耐力训练的计划总量中。 规则2: 根据运动项目的特点强调主要动力来源的肌肉。 上肢力量--游泳和滑雪项目;下肢力量--跑项目和自行车。 规则3: 当与对于自行车和长跑运动员不要过于强调上肢的力量训练。 规则4: 作为教练员来说要从运动员的角度出发,要克服耐力运动员对力量训练的担心,告诉他们力量训练不会增加肌肉的肥大;另外选择的练习方法要从功能的角度出发。 规则5: 运用全身练习方法来提高运动员核心力量、增加腿和臀部力量、爆发力。 规则6: 在力量房中提高绝对力量和爆发力,以自行车或者长跑来提高的耐力。不稳定的情况下进行练习不利于爆发力的提高,爆发力就是在稳定的环境下进行,以不稳定的环境做辅助力量训练。 记录人:郑黎明、徐玄冲

羽毛球需要的,13种徒手核心力量训练方法

羽毛球需要的,13种徒手核心力量训练方法。 1、站立提膝 相关:平衡能力以及腿部力量 站立,双手平举,与肩同宽,尽可能的提高左膝,在最高点保持约三秒钟,然后缓慢放下,换右腿,动作相同,提起时呼气,落下吸气。 2.侧卧剪刀腿 相关:臀部肌肉,腹斜肌 左侧卧,左手支头,右手支撑,尽可能高的抬右腿,身体保持在一个立面上,最高点保持3秒,回落,做到力竭然后换右侧,动作相同。

3.俄罗斯回转 相关:腹横肌,肋间肌,腹斜肌 坐姿,手交叉,提膝,脚离地,空中回转,左肘部接触右膝,右肘部接触左膝,做到力竭,注意过程中,一直保持脚面离地。 4.侧卧提臀 相关:腹斜肌,肋间肌 右侧卧,右肘支地,左手叉腰,躯干与腿在一个平面,左腿叠加在右腿上,提高

髋部,保持身体平直,然后缓慢落下,单侧做十次,然后换另外一侧。 5.卷腹 相关:腹肌,尤其是上腹肌 屈膝,手交叉在胸前,卷腹,让肘部靠近大腿,注意:腰伤未好的JR,谨慎起见,这个动作做半程就好,保持背部贴着地面! 6.仰卧提腿 相关:臀部肌群,下腹肌 仰卧,手放到臀部下方,头稍微离地,(这样可以锻炼颈部肌肉),腿笔直,脚踝伸直,脚跟离地约15CM,膝盖不要弯曲,缓慢将腿提高,与地面约45度,保持3秒后,将腿放下。 7.仰卧摆动提腿 相关:下腹肌,臀部肌群 仰卧起始姿势与上图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分开提腿,同时过程中,保持另一只腿在起始位置。 8.仰卧分腿 相关:下腹肌,臀部肌群 仰卧起始姿势与上图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上面的是提腿,这里是分腿,尽可能打开,然后闭合。原文这个动作的名字叫“hello darlings”,女JR应该好好练习下,效果你们懂得!

浅谈中长跑运动员的力量训练教学内容

浅谈中学生中长跑运动员的力量训练 摘要:随着现代中长跑运动水平的日益提高,各种模式的训练方法不断更新,中长跑的训练越来越全面,但有关中长跑运动员专门的力量训练谈的很少。本文通过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和综合分析,以及对我校中长跑运动员多年的力量训练实验和总结,归纳出一个中长跑运动员力量训练系列,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中长跑,运动员,训练,力量,速度,耐力 一、前言 在中长跑项目中,如800米、1500米、3000米障碍、5000米,其耐力有相当程度是由糖酵解供能所决定的。换句话讲,中长跑项目的专项耐力是以糖酵解即通常所讲的速度耐力为特征。专项的距离越短,无氧代谢及混合代谢训练的比重就越大,对运动员耐乳酸能力的要求就越高。高水平的中长跑比赛,常常在最后20—30米才见分晓,第一名与最后一名差距也不过几秒。这就要求中长跑运动员必须要有良好的冲刺能力,而速度的提高又与力量训练是紧密相连的。中长跑运动员的力量训练不同于其它项目,必须体现其专项特点,才能带来专项耐力的提高。 二、根据能量供应系统制订力量训练计划 1、磷酸原能量系统:时间短,强度大,通常活动时间为6—10秒,依靠ATP(三磷酸腺苷)和CP(磷酸肌酸)供能。可以使用大重量,大强度,每组练习间身体完全恢复的练习手段。 2、乳酸供能系统:主要是运动时间为2—3分钟的项目的供能系统,运动过程中分解葡萄糖或糖元来合成ATP,同时产生乳酸,从而限制了运动能力,乳酸分泌会使肌肉的工作能力下降,兴奋性减弱,导致肌肉酸痛。在训练中应使用中等重量和强度为8—20次的重复练习,每组间隔不完全恢复(30—90秒)。 3、有氧供能系统:以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供能的练习,只要运动强度降低,就没有乳酸生成,练习就可以持续到能量耗尽。在训练中应使用小重量和小强度为20—25次的练习,两组练习间完全恢复。 发展有氧代谢能力是中长跑专项耐力的基础,即使达到相当高的运动水平,有氧代谢能力的训练也是不可缺少的,与之相适应的有氧力量训练也是中长跑专项力量训练的基础。发展无氧代谢和混合代谢能力是中长跑专项耐力的核心。当今的训练理念和方法已有了很大的改变,主要表现在无氧代谢和混合代谢的训练比重逐步增加,已达到60%—75%,并有继续加大的趋势,与之相适应的力量训练也应成为中长跑专项力量训练的核心。以上三种训练手段在全年的各个阶段和不同的运动员类型中应有所侧重。 三、采用循环训练 中长跑项目对内脏器官要求很高,而单个练习或几个练习间歇教多的内容,不能引起内脏器官的明显改变,因此需要把多个练习的身体训练内容有机地编排成组,重复练习若干次,以加强对内脏器官刺激,每组练习按照要求间隔休息一定时间。中长跑的身体训练所采用的手段,应在较长的时间中固定下来,不要经常变动。经过几次乃至几十次循环反复的成组练习,使身体需要提高的素质,从量变到质变得到改变。每组的练习内容必须紧密衔接,练习交换的时间应尽力缩短到最小程度。每组间歇4分—5分或心率恢复

2016吉林省特岗教师考试体育备考:《运动训练学》竞技战术与运动员战术能力

2016吉林省特岗教师考试体育备考:《运动训练学》竞技战术与运动员战术能力通过最新吉林特岗教师考试资讯、大纲可以了解到2016年吉林特岗教师将于6月 左右报名,7月左右笔试,笔试科目为《教育专业基础》和《学科专业知识》,吉林中公教师考试整理了吉林教师招聘备考资料大全供考生备考学习。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在线咨询一对一解答。 运动员战术能力及其训练 第一节竞技战术与运动员战术能力 一、竞技战术概述 (一)竞技战术的定义 竞技战术指在比赛中为战胜对手或为表现出期望的比赛结果而采取的计谋和行动。 (二)竞技战术的构成 1.战术观念 指对比赛战术概念、战术价值功效及运用条件等进行认识和思维后产生的观念。 战术观念的形成同运动员、教练员所具有的竞赛经验、知识结构、认知特点和思维方 式等有密切关系。 2.战术指导思想 指在战术观念影响下,根据比赛具体情况提出的战术运用的活动准则。它是基于 对战术规律认识基础上,指导战术行动的规范或模式,明显地体现出战术运用者的战 术观念。 战术指导思想是战术活动的核心。采用的战术是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取决去战术指导思想正确与否。 3.战术意识 又称战术素质。指运动员在比赛中为达到特定战术目的而决定自己战术行为的思 维活动过程。 4.战术知识 指关于比赛战术理论及实践运用的知识,有经验性知识和理论性知识两种形态, 包括对专项战术运用原则与战术形式、战术的发展趋势、比赛规则对战术运用的制约 等方面的了解与把握程度。 5.战术形式 指战术活动中具有相对稳定的形态和结构的行动方式。

6.战术行动 指为达到特定战术目的而采用的动作、动作系列或动作组合。 (三)战术的分类 1.按战术的表现特点分类 可将其分为阵形战术、体力分配战术、参赛目的战术和心理战术等。吉林特岗教师历年真题 (1)阵形战术 指在集体性项目中以一定的阵形,使每名运动员有一个相对的位置,并按一定要求相互配合,从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阵营形式去战胜对手的战术行动。 (2)体力分配战术 指通过体力的合理分配而谋取胜利的战术行动,在体能主导类项群中的周期耐力性项目如长跑、游泳等项目中运用较多。 (3)参赛目的战术 体能主导类项群运动员根据自身参赛目的的不同,比赛时分别采用创纪录战术或夺标战术。 创纪录战术指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以打破记录或创造个人最好成绩为目标,按预先制定好的速度、重量及用力程度安排进行比赛。 夺标战术指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以夺取最好或较好名次为目标而采取的战术。这种战术是运动员在奥运会等重大比赛中采用最多的战术。 (4)心理战术 指通过一些特定的方式和措施,对参赛对手心理上施加影响,使对手不能顺利完成其预定的战术决策和战术行动。 心理战术的核心是心理干扰。具体手段包括对对手进行威慑、麻痹、迷惑等,以是对手产生心理压力过重、烦躁不安、心理过程混乱、盲目自信或丧失信心等消极情绪,诱使对手在错误的心理活动支配下进行错误的战术行动。 制造假象、形成错觉是心理干扰常用的手段,可使对手摸不清本方战术意图,从而导致其采用错误的战术行动。吉林特岗教师历年真题 2.按参加战术行动的人数分类 可将其分为个人、小组和集体(全队)战术。 (1)个人战术 指个人所完成的战术行为,如乒乓球,羽毛球单打比赛中,个人战术表现得尤为明显。在篮球、排球等项目中,个人战术是整体战术的组成部分。

篮球运动员注意力及注意力训练的方法研究

广西师范大学(论文)毕业设计(论文) 篮球运动员注意力及注意力训练的方法研究 目录 摘要......................................................... I 关键词......................................................... I ABSTRACT ...................................... 错误!未定义书签。KEY WORDS ..................................... 错误!未定义书签。前言....................................................... I II 一、篮球运动员注意力的基本概述 . (1) (一)篮球运动员注意力的概念 (1) (二)篮球运动员注意力的特点 (2) 二、篮球运动员注意力的选择 (4)

(一)篮球运动员注意力的效应 (4) (二)篮球运动员注意力的选择和转移 (6) (三)对不同水平篮球运动员注意特征研究 (7) 三、培养篮球运动员集中注意力的方法 (9) (一)培养运动员集中注意力的悬垂念训练 (9) (二)培养运动员集中注意力的语言技能和心理技能训练 (10) (三)体察与分别周围环境和自身状态的训练 (10) (四)生理自生训练和模拟训练 (11) 四、篮球运动员注意力的研究 ...................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运动员注意力研究的进程发展. (12) (二)运动员注意力研究的特点和内容 (13) (三)运动员注意力研究的未来方向 (15) 结束语 (16) 参考文献 (17) 致谢 (18)

核心力量文献综述

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的本质研究文献综述 韩诗琪 2013211473 体育与健康学院体教131班 摘要: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主要由核心稳定性训练、关节养护性训练及核心专门性训练组成,核心稳定性是指核心肌群在神经肌肉系统、骨骼韧带系统以及呼吸调节系统的协同作用下,稳定身体姿势和重心、产生和传递上下肢力量的能力,关节养护性训练是指针对易伤部位和薄弱环节所进行以伤病防护为主的体能训练理念和方法,核心稳定性与关节养护性训练是进行核心专门性力量训练的前提和基础,核心专门性力量训练是核心力量训练的本质和关键,是指根据专项动作模式的特殊需求以及运动员体能特点来进行的具有专项针对性核心力量训练,也即运动员的动态稳定性和强大的腰髋收缩力量。 关键词:运动训练;核心力量训练;运动员 目前在体能训练中,随着对人体自身认知的逐步深化以及训练理念由以发展力量为主,到向如何使用力量为主的转变,使人们对核心力量训练功效的理解越来越深刻,对运动员核心力量的训练越来越重视。我们在秉承传统体能训练的基础上,融合了当代体能训练的先进思想,将核心力量训练的理念与方法在备战2008 年和2012 年周期的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上的竞走、皮划艇、跳水、短道速滑、跆拳道、击剑、摔跤、网球等20 多个项目上进行了多年持续系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但当前体能训练理论界及训练一线的工作者,仍对核心力量训练的本质与重点存在诸多误解与分歧,对训练本质理解的不准确,则必然导致训练指导思想的偏差,并使其最终成为制约体能水平与竞技能力进一步提升的关键因素。为此,本研究通过厘清其概念、探究其本质、梳理其脉络、阐明其要义、归纳其思路、总结其方法,为当前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实践和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1 人体核心区的研究 关于核心区的概念,目前世界上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但其观点基本相似。国外学者们大都把“核心”定位于“腰椎-骨盆-髋关节”周围[1];国内学者大都认为“核心”存在于人体的重心的周围,如我国传统武术中所谓的“丹田”,也有学者认为“核心”是指膈肌以下和盆底肌以上的中间区域。研究认为,核心是指由“腰椎、骨盆、髋关节”所形成的整体结构,具体包括附着在它周围的神经、肌肉、肌腱、韧带及骨骼和呼吸系统,其形状类似于一个圆柱形的“汽缸”[2],底部是盆底肌群作为“缸底”,顶部是横膈肌作为盖板,前后部分别由腹部、背部及臀髋部肌群围成“缸”壁,如此使整个核心形成一个封闭的“汽缸”,当躯体发力瞬间,核心肌群同时收缩,使整个核心形成一个稳固的“缸体”,为肢体的发力提供稳固的支撑,并使核心肌群的能量顺畅地从核心向四周辐射。由此,核心区成了上下肢连接的纽带,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它也是肢体运动的重要“发力源”,它的稳固支撑与力的始动直接影响到身体运动 的效率及整体性。随着多年来核心力量训练在运动实践中的不断创新、发展与完善,核心区的概念随之也被扩大至整个躯干部位,于是“核心柱”的概念也随之产生,泛指整个躯干部位,具体指肩关节以下髋关节以上,包括胸廓、骨盆、髋关节及整个脊柱在内的广大区域[3]。从人体解剖学和运动解剖学的角度,把肌肉的起点、止点或起止点位于核心区域内的肌肉群统称为核心肌群,包括局部稳定肌和整体原动肌两类[4]。局部稳定肌主要以深层稳定性小肌群为主,如多裂肌、回旋肌、棘间肌、横突间肌和骶棘肌等;而整体原动肌则主要以浅层运动性大肌群为主,如竖脊肌、

田径运动员常用的力量练习法

田径运动员常用力量训练方法 在田径运动中,运动员的力量素质水平直接决定了技术动作的速度、幅度,甚至运动耐力,所以对运动成绩的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使力量训练也构成了田径运动员日常训练的重要内容。为了提供实际的力量训练参考和借鉴,我们在这里将国内外优秀田径运动员经常采用、行之有效的七种力量训练方法,并呈献给广大读者。 一、肌肉最大力量收缩训练法 此类方法主要是通过刺激神经-肌肉系统,最大限度地增加参与运动肌群的肌纤维募集数量,并改善其机能来发展肌肉最大力量。其特点是重复次数少,强度要求很高,而消耗的能源物质并不多,肌肉力量的增加不会引起肌肉肥大和体重的增加。所以比较适合于专门准备期的力量训练。 (一)窄金字塔法,最大强度向心收缩 90%×3,95%×2,97%×1,100%×1,95%×2,90%×3 例如运动员深蹲最高强度是150公斤,按以上各组强度要求,可按以下方式练习:135公斤×3,142.5公斤×2,145公斤×1,150公斤×1,142.5公斤×2,135公斤×3。注意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组间休息3~5分钟。 (二)最大力量向心收缩 借鉴保加利亚举重运动员的训练方法。连续做5组,每组做1次100%强度,组间休息3~5分钟。 (三)最大力量等长(静力)收缩: 连续做5组,每组重复2次,每次坚持5~6秒,组间休息3分钟。这种练习能够提升肌肉在某一关节角度下用力的力量,也可用来增强运动员在某一特定技术环节的用力感觉和水平,但对提升肌肉协调性效果不显著。 (四)最大力量离心收缩 男子运动员采用120%最高强度,女子运动员采用110%最高强度,做退让性用力。为保证安全起见必须采用专门器械,或教练及同伴协助完成练习。 (五)离心-向心收缩 1.采用70%~90%的强度,在6~8秒内慢慢拉长肌肉,而后尽最大水平快速缩短肌肉。连续做5组,每组重复6~8次,组间休息4~5分钟。 2.采用120%最高强度,在4~6秒内慢慢拉长肌肉至最大限度,而后同伴协助减去40%的重

北京体育大学核心力量训练讲演稿-王卫星

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 北京体育大学 王卫星 核心力量训练方法1 核心力量训练 (Core Training) 核心力量存在于所有运动项目中,对运动中的身体姿势、运动技能和专项技术动作起着稳定和支持作用。这也是由其所处的身体位置及肌群所储备的能量所决定的。从身体位置来看,Core是最接近身体重心的中间环节(腰-骨盆-髋关节)。同时也是整体发力的主要环节,对上下肢体的协同用力还起着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 核心肌群 核心肌群由腹直肌、腹横肌、背肌、腹斜肌、下背肌、竖脊肌、骨盆底肌和交错骨盆,并且髋关节周围的肌肉臀肌、旋髋肌、股后肌群也属于人生理机制 腰-骨盆-髋关节包括29块肌肉都位于人体的核心部位,这些肌肉在人体运动中起到稳定、传导力量、发力减力等作用,另外腰-骨盆-髋关节肌群对于人体在移动过程中保持平衡有着重要意义。 竖脊肌(骶棘肌)是腰-骨盆-髋关节之中的一块肌肉,对脊柱和骨盆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竖脊肌与腹肌还互相配合完成人体在技术动作开始前的预备姿势,在此动作中骨盆肌群也参与工作。 骨盆带(pelvic girdle)是由骨组成的一个环状的架构,稳定骨盆的正常位置非常重要,特别是对于下肢加速、减速和髋关节内收外展运动的项目。这些骨在前面相接融合,形成耻骨联合。骨盆和骶髂关节的柔韧性较差,在运动时肌肉收缩和拉长对其施加的压力增加,加上内收肌力的薄弱,对耻骨极易造成损伤,并形成耻骨炎。只有稳定住骨盆才能保证髋关节肌群有效的工作。

良好的姿态和骨骼排列可以提供最佳的结构功效,而这反过来又可以使得机体的运动链产生最佳功效。在进行任何运动之前都需要所有关节的骨骼排列处于适当最佳位置。这里会特别注意脊柱、骨盆、胸阔、肩胛骨和颈部的位置排列。 核心力量训练的主要作用 1)稳定脊柱、骨盆; 2)提高身体的控制力和平衡力; 3)提高运动时由核心向四肢及其他肌群的能量输出; 4)提高上下肢和动作间的协调工作效率; 5)预防运动中的损伤; 6)降低能量消耗; 7)提高身体的变向和位移速度。 练习方法1 不借助任何器械的单人力量练习:此类练习适用于核心力量练习初始阶段,目的在于使运动员深刻体会核心肌群的用力和有效的控制身体,这种类型的练习得到了大多数专家的认可和肯定,普遍认为是最基础的核心力量练习的手段。 练习方法2 运用单一器械进行的力量练习:如瑞士球、平衡球、平衡板、弹力绳、垫上、力量练习器械等。在这种练习方式中,运用最多的是平衡 球、平衡板和瑞士球等这类不固定的器械和自由重量器械。使用这一类型的器械进行力量练习,可以有效的动员躯干部深层肌肉参与运动,并在动作过程中控制躯体始终保持正确的运动姿态,从而摒弃了传统力量练习中借助外力来支撑躯体的弊端。 非平衡性力量训练 通过自身调整不稳定的身体状态,达到训练神经-肌肉系统的平衡和控制能力以及本体感觉的一种练习方式。这种训练操作通常使用健身球、摆动板、泡沫球、平衡盘或单侧支撑训练,以增加核心运动能力和稳定性,利用不稳定训练的运动员其神经-肌肉系统的增强

运动员注意品质及其训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d9100621.html, 运动员注意品质及其训练 作者:程红梅 来源:《体育时空·上半月》2016年第05期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5-000-01 摘要在竞技比赛中,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对胜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心理技能的训练是运动训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根据注意品质的特征,将注意训练分为运动员自身注意品质的训练和抗外界干扰两个方面进行。 关键词运动员注意品质注意训练 在现代社会中,竞技体育运动项目的发展水平标志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水平,而如何培养更多的优秀运动员已然成为各个国家竞技体育发展的重要项目之一。在竞技项目中,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技能水平以及心理健康素质是影响胜负的关键因素,所以在教练训练运动员的过程中这三项训练是现代运动训练中的三大支柱。作为一名优秀运动员,能参加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运动员们在身体素质和技能水平方面绝对是顶尖级别的,然而为什么在很多国际竞赛中,会出现贝克尔境界、克拉克现象呢?从这些超乎异常的现象中可发现,在竞技体育比赛中,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是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因此优秀的运动员必备的心理品质包括高度集中注意力和情绪控制力、随机应变的能力、顽强的意志品质、抗干扰能力、有完善的表象思维能力[1]。 一、影响运动中注意的因素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信息的指向和集中,注意具有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广度、注意的分配、注意转移等特征,因运动项目的特点不同,优秀运动员所具备的最突出的注意能力也有所不同。奈德弗将注意的结构分为注意的范围和方向两个维度[2]。注意的范围是指瞬 间能把握对象的数量,即注意的广度;注意的方向是指在运动过程中你关注的是内部的信息还是外部的信息。在运动的过程中,影响运动员注意的因素也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内部因素造成的,一种是外部原因。前者主要有:1.运动员专注于过去的事件;2.运动员专注于未来事件的发生;3.在高度压力下的失常行为;4.过度的去分析力学动作;5.运动员疲劳所造成的注意力“损伤”。后者主要是:1.视觉上的分心物;2.听觉上的分心物;3.“耍诈”行为。以上这些影响因素都会对运动员的注意造成严重的影响。 二、运动员注意力的训练方法 根据影响运动中注意的因素,将注意训练的方法分为:注意了本质的训练,即个人自身注意品质的训练;抗外界干扰的注意的训练方式。 (一)运动员自身注意力品质的训练

核心力量练习方法

一、人体核心的概念 二、核心力量的概念 三、核心力量训练的作用 四、核心力量训练原则 五、核心力量训练方法(一)徒手训练方法 1.屈膝半蹲 2.跪地弓背支撑 3.跪式直背支撑 4.仰卧两头起 5.仰卧屈膝 6.仰卧抬腿 7.俯卧肘支撑后交叉腿8.交叉腿侧身斜起坐 9.团身两头起 10.仰卧屈腿收腹 11.仰卧屈膝交叉腿抱头起12.仰卧屈膝伸腿抱头起13.仰卧交叉蹬腿 14.仰卧交叉打腿 15.仰卧举腿 16.俯卧三点支撑单手前平举17.仰卧起坐 18.仰卧起扶膝坐 19.直腿臂上举坐 20.仰卧起手抱膝举腿21.侧卧肘支撑手侧上举22.仰卧起交叉提膝 23.坐式屈腿 24.仰卧举腿肘触膝 25.分腿侧俯身 26.分腿叉腰侧身 27.侧卧举腿 28.侧身手支撑交叉腿29.单肘侧支撑转体 30.俯卧支撑换姿势 31.俯卧直臂抬腿支撑32.侧卧屈腿抱头起 33.跪立侧俯身 34.坐式交叉腿转身 35.仰卧1贝0屈腿 36.仰卧侧摆腿 37.屈臂俯卧内收腿伸手支撑38.直臂俯卧三点支撑

39.屈臂俯卧两点支撑40.直臂俯卧两点支撑41.直臂跪式单腿支撑42.俯卧肘关节斜支撑43.侧卧肘关节支撑顶髋44.侧卧踢腿 46.仰卧提臀 47.仰卧提臀抬腿 48.仰卧勾腿提臀 49.燕式平衡 (二)瑞士球训练方法 1.仰卧屈膝扶球 2.两腿压球仰卧起 3.大小腿夹球仰卧起 4.仰卧直腿夹球起 5.仰卧屈腿夹球起转髋6.俯卧瑞士球转腰 7.侧卧夹瑞士球起 8.瑞士球上转腰 9.单膝跪瑞士球转腰10.单膝跪瑞士球上体侧屈11.仰卧单腿压瑞士球交叉腿12.仰卧瑞士球转身 13.仰卧两脚拉瑞士球14.坐瑞士球转身 15.侧卧单肘支撑夹球16.俯卧瑞士球抬两腿17.坐瑞士球抓哑铃斜提拉18.肘撑瑞士球俯卧 19.持哑铃俯卧瑞士球20.俯卧瑞士球单臂单腿支撑21.两腿压球单臂支撑22.屈肘压球单脚支撑23.前推瑞士球下腰 24.仰卧夹球上举 25.手撑瑞士球下腰 26.瑞士球背桥 27.两腿夹瑞士球转髋28.仰卧肩压球顶髋 29.单腿压球两手支撑30.两腿拉球两手支撑31.仰卧夹球屈膝 (三)实心球训练方法 1.仰卧单腿起坐

中长跑训练方法

中长跑训练方法 1.一般耐力:指人体以中小强度、长时间坚持运动的能力,主要是发展人体的有氧能力,它是专项耐力的一个主要因素。 发展一般耐力的主要手段:长时间或较长时间进行中等强度跑或慢跑,包括越野跑、竞走、耐力性变速跑,其他体育项目应用(如球类、游泳、自行车等),耐力性游戏等。 进行一般耐力训练时应注意: a.常用中等或中等以上强度匀速跑; b.跑中强调正确技术,结合呼吸节奏进行; c.尽可能在野外、山坡、草地上进行; d.处理好负荷与休息关系,加强医务监督。 2.专项耐力:指长时间进行专项活动的能力或人体在一定时间内持续进行大强度剧烈运动的能力。专项耐力是决定中长跑成绩的主要因素,增强专项耐力有助于运动员保持高速跑的时间,减少比赛中运动创伤的发生。有助于提高加速冲刺能力。 发展专项耐力的主要手段:较长时间的专门练习;短于或略长于专项距离的重复跑;不同距离的变速跑;较长时间的大强度越野跑;各种距离跨栏跑、障碍跑比赛。 进行专项耐力训练时要求: a. 多采用重复训练法,选择段落应短于专项距离为主; b.若选用变速跑方法练习,快跑段落一般为400~1000米,一般在5次左右; c.专项耐力课跑的总距离,以专项及其他情况而定,若用重复跑,总距离可达 本专项距离或超过数倍; d.专项耐力安排,在训练的准备期比重一般,在竞赛期则较大。 3. 速度和速度耐力是提高中长跑成绩的关键 3.1 速度是人体进行快速运动的一种能力或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段距离的能它分为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位移速度。在中长跑项目中,最重要的是动作速度和移动速度,速度是制约中长跑成绩的关键。 发展速度的主要手段: a.跑的专门练习(如高抬腿跑、后蹬跑、车轮跑等); b.30~100米加速跑、行进间跑; c.60~200米重复跑、变速跑、接力跑; d.顺风跑、下坡跑、奔引跑及速度性游戏等。 3.2速度耐力是指人体在较长时间保持快速运动的能力。其特点是强度大,心肺功能在较短时间内无法供应足够的氧气。增强速度耐力有利于运动员把最高速度保持到终点,加速冲刺。后程减速的高低水平反应速度耐力的发展状况,速度耐力

运动员技术能力及其训练

运动员技术能力及其训练 1运动技术:即是完成体育动作的方法,是运动技能水平的重要决定因素。 运动技术的构成:动作要素:身体姿势、动作轨迹、动作时间、动作速度、动作力量动作速率、动作节奏。技术结构:基本动作结构;技术组合。 运动技术基本特征: A运动技术与体育动作的不可分割性。 B运动技术不断发展的必然性。 C运动技术相对稳定与即时应变的统一性。 D运动技术的个体差异。 2运动技术原理:生物学原理(生理学原理、生物力学原理)心理学原理、社会学原理。 3影响运动技术的因素:――主体因素:A人体结构力学特征。B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与协调能力(协调能力是指运动员机体不同系统,不同部位会和不同器官协同配合完成技术动作的能力。是形成运动技术的重要是基础。)C感知觉能力。D动作技能的储存数量。E运动素质的发展水平。F运动员个性心理特征。――客体因素:A竞赛规则。B技术环境。C器材设备与场地。 4.运动技术评价:是指对于运动技术的掌握或完成状态予以描述和评定的活动。 技术评定的任务:在帮助运动员尽快掌握动作,提高技术质量,探寻新技术和论证新技术的可行性及科学性,从而达到促进其运动水平提高的目的。 运动技术基本标准:实效性评价和合理型、经济性评价。 运动技术评价的指标: 1生物学与社会学指标.2质量与数量指标 运动技术评价常用的方法:A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B运动学评价与动力学评价C多维测试与综合评价。 5运动技术训常用方法:1直观法与语言法2完整法与分解法3想象法与表象法4减难法与加难法 6.运动技术训练的基本要求: A处理好基本技术与高难技术的关系。 B处理好特长技术与全面技术的关系。 C处理好规范化与个体差异的关系。 D处理好循序渐进和难点先行的关系。 E处理好合理内部机制与正确外部形态的关系。 F抓好技术分格的培养。 G处理好“学习”与“训练”的关系。

竞技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

竞技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 近年来,核心力量训练在竞技体育训练中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但是关于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的研究,在国内学术界却是个新的研究课题。通过论述其概念,并结合实践经验阐明核心训练在提高运动员成绩方面的作用及要义,并根据与运动训练相关的理论知识,提出了关于核心力量训练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归纳了基本的训练思路,为当前竞技运动员的训练和从事此方面研究的学者提供参考性建议。 核心训练,为了便于直观理解,也译为核心力量训练,越来越被业内专家和教练员们认为是运动员力量训练的 一个重要部分。但是对于核心训练的认识,多数人还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不能真正领会核心训练的实质和要点,因而未能在竞技运动训练中充分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1核心力量的释义 1.1核心概念的界定对于核心区域的概念,国内与国外专家学者的观点大体相近,仅是叙述上存在一些差别。通过查阅资料和走访相关专家,得出在核心区域的界定上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核心通常上指我们所说的躯干,包括脊柱和骨盆及其周围的肌群。核心肌群由腹直肌、腹横肌、背肌、腹斜肌、

下背肌和竖脊肌,并且髋关节周围的肌肉——臀肌、旋髋肌、股后肌群也属于人体的核心肌群。 核心是指人体肋骨以下至骨盆的部位,它所包含的肌群有腹肌群、背肌群、横膈肌、骨盆底肌、交错骨盆及下肢的肌肉群。 由此看出,核心是腰、骨盆、髋关节形成的一个整体,是指人体的中间环节,具体是肩关节以下髋关节以上包括骨盆在内的区域,所包含肌群有背部、腹部和构成骨盆部的所有肌群。 1.2核心肌群的生理机制腰-骨盆-髋关节包括29块肌肉,都位于人体的核心部位,这些肌肉在人体运动中起到稳定、传导力量、发力减力等作用。这些肌群对于人体在移动过程中保持平衡有着重要意义。竖脊肌是腰-骨盆-髋关节之中的一块肌肉,但对脊柱和骨盆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竖脊肌与腹肌还互相配合,为人体在静止和运动中的各种技术动作的完成提供支持和保证,在此骨盆肌群也参与工作。 骨盆带是由骨组成的一个环状的架构,附着上的肌肉对于稳定骨盆的正常位置非常重要,特别是对于下肢加速、减速和髋关节内收外展运动的项目。这些骨在前面相接融合,形成耻骨联合。由于骨盆和骶髂关节的柔韧性较差,在运动时肌肉收缩和拉长对其施加的压力增加,加上

核心力量训练方法

核心力量训练方法1 核心力量训练 (Core Training) 核心力量存在于所有运动项目中,对运动中的身体姿势、运动技能和专项技术动作起着稳定和支持作用。这也是由其所处的身体位置及肌群所储备的能量所决定的。从身体位置来看,Core是最接近身体重心的中间环节(腰-骨盆-髋关节)。同时也是整体发力的主要环节,对上下肢体的协同用力还起着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 核心肌群 核心肌群由腹直肌、腹横肌、背肌、腹斜肌、下背肌、竖脊肌、骨盆底肌和交错骨盆,并且髋关节周围的肌肉臀肌、旋髋肌、股后肌群也属于人体的核心肌群。 生理机制 腰-骨盆-髋关节包括29块肌肉都位于人体的核心部位,这些肌肉在人体运动中起到稳定、传导力量、发力减力等作用,另外腰-骨盆-髋关节肌群对于人体在移动过程中保持平衡有着重要意义。 竖脊肌(骶棘肌)是腰-骨盆-髋关节之中的一块肌肉,对脊柱和骨盆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竖脊肌与腹肌还互相配合完成人体在技术动作开始前的预备姿势,在此动作中骨盆肌群也参与工作。 骨盆带(pelvic girdle)是由骨组成的一个环状的架构,稳定骨盆的正常位置非常重要,特别是对于下肢加速、减速和髋关节内收外展运动的项目。这些骨在前面相接融合,形成耻骨联合。骨盆和骶髂关节的柔韧性较差,在运动时肌肉收缩和拉长对其施加的压力增加,加上内收肌力的薄弱,对耻骨极易造成损伤,并形成耻骨炎。只有稳定住骨盆才能保证髋关节肌群有效的工作。 良好的姿态和骨骼排列可以提供最佳的结构功效,而这反过来又可以使得机体的运动链产生最佳功效。在进行任何运动之前都需要所有关节的骨骼排列处于适当最佳位置。这里会特别注意脊柱、骨盆、胸阔、肩胛骨和颈部的位置排列。

中长跑训练计划

中长跑训练计划 小学生中长跑训练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全面身体素质训练,它的主要任务是提高运动员的身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全面发展运动素质,培养运动员具有掌握运动技术的基本能力。根据少年儿童的生理特点,进行全面素质训练,首先要求正确,而不求数量。 一一般耐力训练 中长跑的耐力训练,一般是以有氧耐力为主的跑的练习,是改进氧气输送系统和肌肉代谢的功能。一般耐力练习:通常采用3000米、4000米、5000米等距离,或用30分钟跑完一项长距离的练习,使运动员的脉率在每分钟150次至160次之间,同时注意呼吸有节奏(一步半呼、一步半吸或两步呼、两步吸)。 二专项耐力训练 专项耐力的训练是运动员在缺氧情况下的一种训练,也是提高专项成绩的一种手段。通常采用距离为300米、600米、1200米跑的练习,可用上述三个距离来检查400米、800米、1500米运动员的专项成绩,要求脉搏达到每分钟180次左右。每周的训练计划根据比赛日期和运动员的身体状态灵活安排。一般每四周循环一次,节奏为一小、一中、一大、一中。在训练周期内安排一至二次强度训练,以200米间歇跑为主,快跑后即测脉率达到每分钟180次以上,等队员脉

搏降到每分钟110~120次,再进行200米跑,跑4~5个。还有4—3—2—1的变速跑,即4就是400米、3就是300米、2就是200米、1就是100米,上述每个距离之间有100米的慢跑,要求慢跑100米在40秒之内跑完(间歇的慢跑)。在比赛前夕的训练,强度训练极为重要,一般以目标为准,要求达到各段的分段速度。 三速度训练 中长跑速度训练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平时严格的速度训练来提高频率、协调性、柔韧性。通常采用短距离变速跑、原地快速高抬腿、80米加速跑、150米重复跑、4×50米接力跑、行进间快频率小步跑变快速放松跑等练习。上述练习力求多种形式,每次练习时间不宜过长,多采用比赛形式进行,使运动员感兴趣,不觉枯燥。每周三次速度训练,总距离~公里。 四力量训练 中长跑运动员的力量表现为力量耐久力。力量耐久力可以在大量跑的练习中获得,根据少年儿童的生理发育特点采取小力量练习。因为儿童正在生长发育时期,如过早过多的用杠铃负重练习(并不排除杠铃),往往容易过早的被淘汰。我采用的训练方法一般是克服自身重量的各种跳跃练习、俯撑、摆动练习等手段。发展运动员的力量素质,数量不求多,但求精求严。

篮球运动员的力量训练

篮球运动员的力量训练 一、力量训练的基本原理 ?长期的运动训练实践证明,如果运动员的力量素质没有达到相应的水平,要提高机能能力, 进行大运动量训练,掌握合理的运动技术是不可能的。可以说,力量素质水平是获得优异运动成绩的前提和条件。因此,合理地进行力量训练,掌握现代训练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是教练员进行科学训练的关键。 1.运动训练中的适应、负荷与应激原理 1.1训练适应原理 ?“训练适应”是反映运动员机体在长期训练和外界环境(指自然环境与训练、比赛环境、其 中主要是训练负荷)刺激的作用下所产生的生物学方面的“动态平衡”(指能量消耗与补充的动态平衡)。这种适应能满足竞技比赛所需要的各种机能能力,并按照“刺激—反应—适应—再刺激—再反应—再适应”的规律变化。 ?运动训练的任务就是通过合理的训练负荷,打破机体原有的生物适应与平衡,使机体在新 的水平上产生新的生物适应与平衡。 1.1.1训练适应的构成因素 ?训练适应是指运动员通过长期训练所获得的能适应比赛需要的各种机体运动能力的生物适 应性,即通常所说的竞技能力。因此,训练适应的构成因素就是各种竞技能力的最佳生物适应性。 ?它包括: 呼吸循环与能量代谢系统的训练适应: ?这种训练适应主要表现在心血管、呼吸及能量代谢方面的生物适应。这种训练适应决定着 运动员承受大负荷训练和大强度比赛的能力。具体表现为安静与运动时机能出现节省化(如安静时心律减少,血压降低;定量负荷时心律、血压、心输出量相对较少,肺活量、最大肺通气量与最大吸氧量增加等)。 支撑运动器官的训练适应: ?这种训练适应主要表现在肌肉、骨骼和关节结构上的生物适应性变化。如肌肉收缩力量的 提高,骨骼与关节结构上的生物适应性的变化。例如,柔韧性和协调性提高,肌肉能源物质和肌红蛋白的增高,酶的活性提高等。这种训练适应直接决定了力量、速度和支撑运动效果的提高。 神经、心理方面的训练适应: ?主要指神经系统建立各种动作条件反射和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以适应复杂多变的训练与 比赛环境的影响。 ?这种训练适应是掌握复杂技术动作、提高机能、形成良好、稳定的竞技心理状态的基础。健康训练适应: ?这是指合理的生活制度、营养、饮食对运动训练产生的积极作用,使运动员的健康水平提 高,伤病率下降。 ?对保证训练进程和比赛至关重要,尤其对优秀运动员显得更加重要。 运动员的自我完善与比赛适应: ?主要指运动员身体训练水平的提高和技术、战术能力的完善,以及比赛中运动员的应变能 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等。 ?这些都是提高专项能力、专项运动技术水平的基础,直接关系到运动成绩的提高。 1.1.2训练适应的生理机制:

核心力量训练

核心力量训练——迈向型男的第一步 高尔夫运动是多关节和多肌群(肌肉)参与的全身运动,“核心”处于上下肢的结合部位,在高尔夫运动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枢纽作用。“核心”既创造力量,也为肢体肌肉的力量传递提供稳定的支点。 “核心力量”和“核心稳定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却又相互依赖,互相作用。核心的稳定能力来源于神经肌肉控制下的核心力量,而核心力量的有效发挥又需要核心稳定性作为基础,因此两者无法独立于对方存在。 在高尔夫运动中,正确的挥杆力量来自于身体核心强大的旋转扭力,球杆是手臂的延伸,而手臂又是身体核心的延伸。核心稳定能力为上下肢力量传递创造支点,并协调上下肢的发力,使之达到最佳化。高尔夫挥杆动作只是短短的一瞬,在这短短的一瞬间要完成理想的力量的产生、控制和传递过程,强大的动

态核心稳定性就必不可少。身体核心肌群的软弱,往往使身体在急速旋转中无法对抗强大的扭转力,不但不利于运动表现,而且容易造成下背部肌群或肩部的扭伤或慢性劳损。 高尔夫是一个讲究精准的运动,而身体本身就是一件很精密的仪器,我们一定要用很精密的方法来做训练。 “核心稳定性”的训练更加强调运动的精细控制,更突出神经对肌肉的支配和控制,强调深层核心的小肌群的发展,以及提高小肌群和大肌群之间的协作能力,帮助达到高尔夫控制和精准的要求。 核心稳定性的主要作用: 1)提高上下肢在动作间的协调工作效率 2)提高身体对于精细动作的控制力和平衡能力 3)增加力的转递速度,提高运动时由核心向四肢及其他肌群的能量输出 4)提高技术动作的功效,降低能量消耗; 5)预防高尔夫运动损伤。 Test测试你的核心稳定性: 平板支撑 Plank 俯撑,用肘关节支撑身体,保持大臂垂直于地面,保持身体成一直线,脊椎处于脊椎中立位。避免塌腰和撅臀,保持尽可能长的时间。不要闭气,维持正常呼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