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赏析: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意思

诗词赏析: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意思
诗词赏析: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意思

诗词赏析: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意思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意思

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的寒山古寺,半夜里敲响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里。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评析】《枫桥夜泊》描写了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船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游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深远的小诗。表达了诗人旅途中孤寂忧愁的思想感情。

这是记叙夜泊枫桥的景象和感受的诗。首句写所见(月落),所闻(乌啼),所感(霜满天);二句描绘枫桥附近的景色和愁寂的心情;三、四句写客船卧听古刹钟声。平凡的桥,平凡的树,平凡的水,平凡的寺,平凡的钟,经过诗人艺术的再创造,就构成了一幅情味隽永幽静诱人的江南水乡的夜景图,成为流传古今的名作、名胜。此诗自从欧阳修说了“三更不是打钟时”之后,议论颇多。其实寒山寺夜半鸣钟却是事实,直到宋化仍然。宋人孙觌的《过枫桥寺》诗:“白首重来一梦中,青山不改旧时容。乌啼月落桥边寺,倚枕犹闻半夜钟。”即可为证。张继大概也以夜半鸣钟为异,故有“夜半钟声”一句。今

人或以为“乌啼”乃寒山寺以西有“乌啼山”,非指“乌鸦啼叫。”“愁眠”乃寒山寺以南的“愁眠山”,非指“忧愁难眠”。殊不知“乌啼山”与“愁眠山”,却是因张继诗而得名。孙觌的“乌啼月落桥边寺”句中的“乌啼”,即是明显指“乌啼山”。

这句诗虽然写了具体的景物,但实际是表达了作者的孤单寂寞,还有淡淡的忧愁。

本句可以解释为:天即将破晓,乌鸦也开始了声声鸣叫,全身彻骨的寒意让人感觉到四面八方弥漫着霜华。

译文月已落下,乌鸦仍然在啼叫着,幕色朦胧漫天霜色。江边枫树与船上渔火,难抵我独自一人傍愁而眠。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的寒山古寺,半夜里敲响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里。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寒山寺讲解词

寒山寺讲解词 欢迎各位来到姑苏城外著名的枫桥景区参观浏览因唐代诗人张 继的《枫桥夜泊》一诗而闻名的枫桥景区是以诗中提到的千年古刹寒山寺为主要景观,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不断建设和完善起来的风景名胜区。在这面积只有10公顷的景区内,不仅有着以“枫桥五古”著称的名胜古迹(寒山古寺,枫桥古镇,古运河以及江村桥和枫桥为代表的古桥),而且近年来还恢复了明清街坊,江枫草堂,新添了寒山别院,漕运陈列馆等景观。这使景区在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的基础上又增添了新的人文内涵 和观赏的趣味性,成为中外游客解读苏州的又一选择。尤其是位于寒山别院中竣工于2008年的寒山寺大钟大碑,均以“华夏第一”的精美而巨大的造型双双拿到了吉尼斯证书,为苏州增添了两项“世界纪录”。 今天要带各位参观的是枫桥景区的主景——著名的寒山寺。【概述】寒山寺,始建于公元502年起的南北朝时期的梁代天监年间,距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2002年,寒山寺 举行了隆重的纪念建寺1500年的庆祝活动。寒山寺最初叫做“妙利普明塔院”,传说唐代贞观年间寒山和拾得两位高僧曾来此“缚茆以居”,所以到玄宗时,著名的希迁禅师来此重建伽蓝的时候就把寺名改称为寒山寺了。由此可见,寒山寺的得名并非因山,而是因人而得名的。 寒山寺因为邻近枫桥,所以历史上也曾被成为枫桥寺。北宋仁宗

还曾赐名“普明禅院”。 寒山寺在其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因战争各种原因先后多次被烧毁,可谓屡建屡毁,现存的寺庙建筑都是在清光绪年间重建和宣统年间扩建,并在近代尤其是解放后逐步修复完善而成的。1982年,寒山寺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寒山寺面积并不大,只有1.6公顷,然而其名声却很大,现在已经跻身中国十大名寺之列。不过,寒山寺作为佛教寺庙来说,与其宗教地位相比,它的人文价值更高,其中缘由想必大家也不言自明。当年诗人张继不经意间对愁旅的几句感怀,不仅为寒山寺大弘其名,也为他自己修得了功德,是自己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唐代著名诗人。当然,千百年来为寒山寺送来众多香客生众的,除了张继的诗外,寺前默默流淌着得京杭大运河也是功不可没。自隋炀帝凿通大运河以来,这条沟通我国东部地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迅速成为南北物流的主要干线,它对南北方及各地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起到了强劲的推动作用,尤其是自古水运发达的苏州地区深得其惠。寒山寺地处京杭大运河之畔的有利的地理位置的确对它的声名远扬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另外,寒山,拾得两位高僧自古被世人传为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的转身化身,尤其是他们在被雍正皇帝分别敕封为“和圣”和“合圣”之后,更是被世人奉为“和合二仙”而广为敬奉。事实上出于对“和合二仙”的敬奉前来寒山寺参拜礼佛的香客也不在少数。

六年级作文:游寒山寺作文600字

游寒山寺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歌声到客船。 唐代诗人张继在夜晚停泊在寒山寺外,看着江村桥和枫桥,听着寒山寺的钟声,有感而发写了这首诗。寒山寺也因此而扬名海内外,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 今天,我们一家和刘峻玮父子俩一起来到这里,欣赏寒山寺的美丽景色。 走进大门,首先看到了一座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大石碑,它是全世界最高的刻诗石碑,石碑总高15。855米,而诗的内容就是张继的《枫桥夜泊》。 再往里走,是一个高8米、重达108吨的大铜钟。一敲,就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场面十分壮观。据说佛教认为人有108种烦恼,敲钟108下就能解除人们的忧愁。 接下去,就是各书法家和名家所写的字,内容都是《枫桥夜泊》,很多字我都不认识,我就不一一细讲了。 我们从江村桥边上了船,随船游览了江村桥和枫桥。古老的拱桥、白墙黑瓦的房屋,倒映在翠绿的水面上。古色古香的船在水面上慢慢行走,非常有古典气息。我们坐在船上,想象着张继当时夜泊枫桥边的场景,不禁感叹古人的伟大。

出了寒山寺,我们来到了相隔不远的香格里拉酒店,整个下午,我们都在快乐的时光中度过。打三国杀、看电视,好不自在! 四点左右,我们坐地铁去了临顿街,开始逛吃逛吃。臭豆腐、烧麦、鲜芋仙等,边走边吃。看看时间差不多了,我们又坐上了地铁,去往金鸡湖。 这时天已经完全黑了,金鸡湖四周亮起了璀璨的霓虹灯。在游船上,我们远远地望见了“秋裤”。“秋裤”本是一个著名的建筑,名叫“东方之门”,高有三百多米。因为样子就像是一位巨人出去旅游,把秋裤落在家里了,所以“秋裤”就立在了那里,等待巨人归来。 听着导游的介绍,望着各个美景和船激起的浪花,我觉得这真是神仙般的享受!

诗词赏析: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意思

诗词赏析: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意思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意思 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的寒山古寺,半夜里敲响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里。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评析】《枫桥夜泊》描写了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船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游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深远的小诗。表达了诗人旅途中孤寂忧愁的思想感情。 这是记叙夜泊枫桥的景象和感受的诗。首句写所见(月落),所闻(乌啼),所感(霜满天);二句描绘枫桥附近的景色和愁寂的心情;三、四句写客船卧听古刹钟声。平凡的桥,平凡的树,平凡的水,平凡的寺,平凡的钟,经过诗人艺术的再创造,就构成了一幅情味隽永幽静诱人的江南水乡的夜景图,成为流传古今的名作、名胜。此诗自从欧阳修说了“三更不是打钟时”之后,议论颇多。其实寒山寺夜半鸣钟却是事实,直到宋化仍然。宋人孙觌的《过枫桥寺》诗:“白首重来一梦中,青山不改旧时容。乌啼月落桥边寺,倚枕犹闻半夜钟。”即可为证。张继大概也以夜半鸣钟为异,故有“夜半钟声”一句。今

人或以为“乌啼”乃寒山寺以西有“乌啼山”,非指“乌鸦啼叫。”“愁眠”乃寒山寺以南的“愁眠山”,非指“忧愁难眠”。殊不知“乌啼山”与“愁眠山”,却是因张继诗而得名。孙觌的“乌啼月落桥边寺”句中的“乌啼”,即是明显指“乌啼山”。 这句诗虽然写了具体的景物,但实际是表达了作者的孤单寂寞,还有淡淡的忧愁。 本句可以解释为:天即将破晓,乌鸦也开始了声声鸣叫,全身彻骨的寒意让人感觉到四面八方弥漫着霜华。 译文月已落下,乌鸦仍然在啼叫着,幕色朦胧漫天霜色。江边枫树与船上渔火,难抵我独自一人傍愁而眠。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的寒山古寺,半夜里敲响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里。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苏州寒山寺

蘇州寒山寺

唐張繼

寒山寺(Hanshan Temple)寒山寺在苏州城西阊门外5公里外的枫桥镇, 建于六朝时期的梁代天监年间(公 元502-519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 原名“妙利普明塔院”。唐代贞观年间, 传说当时的名僧寒山和拾得曾由天 台山来此住持,改名寒山寺。1000 多年内寒山寺先后5次遭到火毁(一 说是7次),最后一次重建是清代光 绪年间。历史上寒山寺曾是我国十 大名寺之一。寺内古迹甚多,有张 继诗的石刻碑文,寒山、拾得的石 刻像,文徵明、唐寅所书碑文残片 等。寺内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庑 殿(偏殿)、藏经楼、碑廊、钟楼、 枫江楼等。

?寒山寺正殿,面宽五间,进深四间,高12.5米。单檐歇山顶,飞甍崇脊,据 角舒展。露台中央设有炉台铜鼎,鼎的正面铸着“一本正经”,背面有“百炼成钢”字样。这里包含着一个宗教传说:有一次中国的僧人和道士起了纷争,较量看谁的经典耐得住火烧。佛徒将《金刚经》放入铜鼎火中,经书安然无损。 为了颂赞这段往事,就在鼎上刻此八字以资纪念。 ?殿宇门桅上高悬“大雄宝殿”匾额,殿内庭柱上悬挂着赵朴初居士撰书的楹联: “千余年佛土庄严,姑苏城外寒山寺;百八杵人心警悟,阎浮夜半海潮音。”高大的须弥座用汉白玉雕琢砌筑,晶莹洁白。座上安奉释迎牟尼佛金身佛像,慈眉善目,神态安详。两侧靠墙供奉着明代成化年间铸造的十八尊精铁鎏金罗汉像,乃由佛教圣地五台山移置于此。 ?佛像背后与别处寺庙不同,供奉着唐代寒山、拾得的石刻画像,而不是海岛 观音。画像出自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罗聘之手,用笔大胆粗犷、线条流畅。图中寒山右手指地,谈笑风生;拾得袒胸露腹,欢愉静听。两人都是披头散发,憨态可掏。

《枫桥夜泊》诗与寒山寺

《枫桥夜泊》诗与寒山寺 (唐)张继《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寒山寺本来只是苏州城外一座小寺,自从张继此诗流传之后,成为一处名胜古迹. 张继,字懿孙,襄州(今湖北襄阳)人.唐天宝十二年(公元年)进士.大历中,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洪州盐铁判官.高仲武编《中兴间气集》,选录至德元年至大历暮年诗人家地诗首,其中有张继诗三首.高仲武评云:“员外累代词伯,积习弓裘.其于为文,不自雕饰.及尔登第,秀发当时.诗体清迥,有道者风.如‘女停襄邑杼,农废汶阳耕’,可谓事理双切.又‘火燎原犹热,风摇海未平’,比兴深矣.”从评语看来,可知他家世代是诗人.他地诗见于《全唐诗》者,只有四十余首,其中可能还混入了别人地诗.但宋人叶梦得说:“张继诗三十余篇,余家有之.”(《石林诗话》)可知他地诗,在南宋时已仅存三十余首了. 在唐代诗人中,张继不是大家,恐怕也算不上名家,如果这首《枫桥夜泊》诗没有流存下来,可能今天我们已忘记了他地名字.这首诗是当年张继进京考试名落孙山,归途中夜泊枫桥写下地千古绝唱.他中了进士后,倒没有写出什么好诗.这首诗首先被选入《中兴间气集》,题目是《夜泊松江》.以后历代诗选,都收入此诗,后来被收入《唐诗三百首》,才使这首诗传诵于众口.我们知道,《全唐诗》收录多位诗人地多首诗歌!诗作能被收入《唐诗三百首》着实不易. 对《枫桥夜泊》诗,曾有诸多疑问.关于这首诗地诗题,就有人产生了怀疑.有人说,如果张继地船就停泊在寒山寺外枫桥下,那么他听到地半夜钟声,一定就从岸上寺中发出,为什么他地诗句说是“姑苏城外寒山寺”,而且这钟声是“到”客船呢?《中兴间气集》选此诗,题为《夜泊松江》,应是此诗地原题.诗中第一句“乌啼”,有人以为乃寒山寺以西有“乌啼山”,非指“乌鸦啼叫”.此句中地“霜满天”,有人说,“霜,不可能满天.” 但庾信《和裴仪同秋日诗》曰:“霜天林木燥,秋气风云高“.杜甫《季秋江村》诗曰“渭琴将暇日,白首望霜天”.看来,“霜满天”似可理解为“满地是霜地深秋天气”.对第二句地“江枫”也有不同地理解.有人认为,江,指寒山寺大门西侧地江树桥;枫,即枫桥.喻守真编著《唐诗三百首详析》谓,“霜满”、“江枫”,隐指时令为秋.陈新注《唐

解读寒山寺

解读寒山寺 寒山寺因张继的《枫桥夜泊》而出名。以前,读张继”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句时,脑海里就会浮现出一座高大峻峭白云缭绕的寒山来。其实,寒山非山名,而是一位僧人的名字。这个,我是去了寒山寺时才知道的。 从苏州城出发,西行不久,就来到寒山寺前。没见到高大的寺门,这多少让我惊奇。几米高的寺墙上,书写着”寒山寺”三个黝黑遒劲的大字,恍有沧桑之感。听导游介绍,书写这三字者竟然是僧人寒山。 走进寒山寺,丝毫没有让人感到肃穆森严。相对其它闻名遐迩的庙宇,它面积不大,布局随意,建筑色彩单调,不太像寺庙,倒像苏州城里一处古色古香的园林,它小家碧玉般长伴在古运河旁,听千百年来的潮来潮往。 进入大雄宝殿,在佛像之外竟供有寒山与拾得两位僧人的石像。两人本是尘世俗子,因爱上同一位姑娘,不忍为自己而伤害对方,遂先后出家。悟道多年后,两人相见,合掌相笑,大彻大悟。这段传奇被民间广为传颂,二人也被称作和合二仙,在人们心中千遍万遍地膜拜。当然,寒山是在走进苏州妙利普明塔院之后,被人深深铭记的。他用虔诚与和善,把佛学发扬光大,把”和合”思想屹立在善男信女心中,妙利普明塔院也从此成为寒山寺。 据说,寒山去世多年后,寒山寺迎来了唐代大诗人张继。从《枫桥夜泊》诗意看,张继可能是一位从未踏进寒山寺的诗人,他是在古运河上夜泊枫桥的,夜半听到寒山寺钟声隐隐,传到深秋的江面上,就像满天的白霜在诗人心头弥漫,就像月落下的乌啼在诗人体内经久传散。诗人的心弦被柔柔地触动,乡愁,恋情,还有人生更大的愁思,在心头缓缓升起。黑夜之黑,愁思之重,生命之短暂,如水般淹没了在人生路上沉浮的诗人。他把心头的愁思化作诗雨,挥洒在这静静的江面上,一如这满天的白霜弥漫于一茬又一茬在枫桥漂泊的游子心头,弥漫于一代又一代生活在艰难困境里的人。千百年后,那寒山寺隐隐的钟声,仍和着诗人的诗句在人们耳畔回荡,仿佛要把人们心头的愁思吹散,把生活的希望久久敲响。 导游介绍说,今天的寒山寺早已不是唐时的寒山寺了。在千年的历史风霜中,寒山寺屡遭火灾,灰飞烟灭,但一次又一次地被人们竖立在苏州的阊门外,静静地卧在古运河边,看潮来潮往,听涛声依旧,把钟声一遍又一遍撞响,让人们内心的祈求在寒山寺千遍万遍地开放,生命不止,希望不息。 出得寒山寺,我在枫桥边张继的坐像前伫立良久,我想,让寒山寺屹立起来的两个人,一个历经磨练立地成佛的寒山,一个漂泊天涯书写诗意的张继,在红尘碌碌中,他们豁达宽容地走过,成为人们心中不绝的念想,也成就了张继那不朽的诗章。

苏州寒山寺导游词

苏州寒山寺导游词 各位朋友,到苏州旅游,寒山寺是人们向往的地方,今天我们游览的景点就是寒山寺。寒山寺位于城西枫桥镇,建于公元508至519年的梁代天监年间,当时名叫"妙利普明塔院",唐朝时才叫寒山寺。寒山寺并非因山得名,而是因人得名。唐代时,寒山、拾得两位高僧到此,后人为纪念寒山,改寺名为寒山寺。寒山确有其人,是唐朝诗僧,著有《寒山子诗集》留世。寒山寺自唐代以来一直名扬中外,魅力无穷,寻本探源,有这样几个原因: 第一,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诗,使它家喻户晓。"月落鸟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些传世佳句,起到了文因景传,景因文名,钟声诗韵,名扬百世的效果。该诗不但在我国流传极广,而且很早就传到了一衣带水的东邻日本,因此,清代著名学者俞樾在《重修寒山寺记》一文中说过:"其国三尺之童无不能诵是诗者。"到今天它仍被编人日本学校教科书中。在东南亚、欧美,这些诗句也很受青睐。 第二,佛门弟子一直认为,曾住持过此寺的唐代和尚寒山、拾得,分别是文殊、普贤两位菩萨转世的高僧,并把他们神化为我国的和合二仙,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神仙。民间传说,拾得和尚乘了寒山寺里的一口钟,飘洋过海到过日本一个名叫萨堤的地方,传

播佛学和中国文化。这个故事曾以连环画的艺术形式在日本的1989年第4期《中国医报》杂志上登载,题为《寒山寺钟声》,更使寒山寺多了个娓娓动听的中日友好话题。 第三,民间相传,张继诗中涉及的钟,历经沧桑,在明末流入日本。清末,日本山田寒山先生便四处探寻,欲将此钟归还原主,但终无下落,便募捐集资,铸一对青铜钟,一送寒山寺,一留日本馆山寺。在中日民间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史册中,写下了美好的一页。 第四,寒山寺的钟声不但有悠久的文化历史内涵,还有奇妙的功能,这功能用12个字可以概括二"闻钟声,烦恼清,智慧长,菩提生。"菩提,在梵文(即印度古代文字)中意为"觉悟""大彻大悟"。所以旅游者都要亲自聆听寒山寺的钟声。 唐代诗人张继当年进京考试名落孙山,归途中夜泊枫桥,正是听了夜半寒山寺钟声的启迪,灵感顿开,写下了枫桥夜泊这首千古绝唱,在中国文学史上占了引人注目的一席。也正是寒山寺钟声使他消了烦恼,继续寒窗苦读,后来再次赴京城应试,结果中了进士。总之,苏州寒山寺的钟声能安抚心神,启迪思维,寄托美好期望。现在我们就要进入寒山寺景区了。

寒山寺游记作文优秀篇

寒山寺游记作文优秀篇 导读:寒山寺游记作文(1)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看到这首诗,你一定猜到我去了哪里吧!对了,那就是 苏州寒山寺。 寒山寺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是以寒山这位高僧的名字命 名的,寒山是“和合二仙”之一。寺里面供了许多菩萨,一般寺庙内的大雄宝殿正面供的是释迦牟尼佛祖,背面供的是菩萨,独有寒山寺一处佛祖背面供的是“和合二仙”这两位和尚,这是因为人们认为“和合二仙”是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的化身。 寒山寺里有一口大钟,每年除夕世界各地的游人慕名而来听钟声,因为钟声能消除烦恼,而据说人有108种烦恼,所以每次敲钟都会敲108下,每一下就可以消除一种。 寒山寺门口有一座枫桥,桥下有一条河,河水碧绿,河两岸树木茂盛。当年,诗人张继曾在这里停船过夜,留下了《枫桥夜泊》这首千古名诗。 寒山寺游记作文(2)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其实,诗人本无意,读者却有心。自这一首《枫桥夜泊》之后,“寒山寺”之名便被默默地铭记于人们心中。听同学说,很多人以为:苏州城外有座山叫寒山,寒山上有座古寺就叫寒山寺了。寺里的钟声非常宏亮,传到江中客船

上诗人的耳中……殊不知,这么多人竟然犯了一个同样的错误苏州城外没有寒山,寒山寺当然不是寒山上的寺。 另外,苏州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园林。苏州园林总共有一百多处。每个园林都集中体现了江南水乡的美,它的神采就是古老苏州城的神采。它的每一处景物都精巧到了极点。平静、自然、别致、和谐。慨叹能工巧匠的智慧,一切都安排地井井有条。本来毫无特色的一小块土地,经过他们的细心设计,竟变成了人间奇景: 如人所愿,又出乎意料,宛如置身于真正的自然。没有刻意的华丽的装饰,只有古朴的雅致的.美,仿佛江南的小家碧玉。 话说苏州园林,不得不说说拙政园,走进拙政园的大门,再焦躁的心也会归于平静的。在这里,远景与近景遥相呼应,园内景色与园外景色和谐统一。让人“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现代人真有福气,这些原先的“私家财产”却成了现在人们共同享受的珍宝,我们不如说“美景面前,人人平等”。 当我还沉浸在苏州的悠久历史中,使我了解到了这样一个苏州平静、古朴、雅致,一个具有江南特色的古城,在勤劳的苏州人民的努力下,它又富有时代气息。它深深地吸引了我。我也常常在睡梦中见到它。 寒山寺游记作文(3) 苏州的寒山寺,只是江边的一座小寺庙,因了张继的那首《枫桥夜泊》而举世闻名.“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菲菲”。

苏州寒山寺导游词5篇

苏州寒山寺导游词5篇 寒山寺位于苏州阀门外的枫桥镇,建于六朝时期的梁代天监年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寒山寺最初的名字叫"妙利普明塔院"。下面是,仅供参考。 苏州寒山寺导游词一: 大家好,我是本次带领大家游览寒山寺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魏。本次游览,大家不要走散,要跟紧队伍哦。 绕过山墙,进到寺院,小小的院子中间是日本友人赠送的石碑,右边是当年寒山拾得两人种下的古树彷佛在向我们招手,左边几只青铜大鼎,上面刻着飞禽走兽,日月星辰,轻轻一敲,就会嗡嗡作响,好像在诉说着寒山寺千百年来的故事。大家可以试一试。 现在我们来到了罗汉堂,这里有100多尊罗汉,与真人灯神大小。瞧,这个罗汉的眉毛真长,哟,这个罗汉长着仨脑袋,他叫"慈悲大仙",还有两耳垂肩、大腹便便、胳膊奇长、脚非常大的罗汉。这些远看金光闪闪,近看栩栩如生、工艺精湛、造型奇特的罗汉,给这座寺庙平添了神秘气息。 穿过小门,我们来到藏经楼。这有两位"圣人"。圣人寒山手里拿着宝瓶,端详地很仔细,对不对?拾得在旁边指指点点,很有意思。 今天我就讲到这了,下面是自由活动时间。 苏州寒山寺

苏州寒山寺导游词二: 各位游客大家好,现在我们所在的位置就是寒山寺,说起寒山寺,大家都会想起"月落鸟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千古绝句吧。寒山寺位于苏州阀门外的枫桥镇,建于六朝时期的梁代天监年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寒山寺最初的名字叫"妙利普明塔院"。下面请大家跟我一起前往寒山寺游览。 在寒山寺,最为游人感兴趣的就是那口大钟了。寒山寺的钟,历来受到诗人们的题咏,这在文学史上是罕见的。 游客们:现在我们已经进人寒山寺景区了。寒山寺景区拥有"古寺、古桥、古关、古镇、古运河"。古寺即寒山寺。 各位游客:前面那座金碧辉煌,宏伟庄重的主塔就是寒山寺的普明塔,等一会儿我们进了寺内再去参观。现在我们取道寒山别院去寒山寺。 穿过寒山别院,各位看到前面的那座石拱古桥就是江枫桥。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山门前的照壁,黄墙上"寒山寺"三个大字,是由浙江东湖名土陶浚宣所写,字体古朴苍劲,给历经千年风霜的古刹增添了庄重感。大家可以在此拍照留念。一个小时和我们集合,请大家注意时间,注意安全,谢谢配合。 。 苏州寒山寺导游词三: "尊敬的美国总统先生―――奥巴马,我是宁波旅行社的鲍天翔,很荣幸再一次可以为您做导游,在路上总统先生要以叫我'鲍导'"。

姑苏城外寒山寺

姑苏城外寒山寺 苏州的淡淡烟雨,寄托着一种思乡情趣,耐人寻味。苏州的园林古刹,更是令人难以忘怀,总是有种“不可言宣,只可会意”的诗情画意。其个中之真旨,久参不破,犹若棘手之禅宗公案一般,妙哉,妙哉!其无上之功用,足可令亲临其境者,窥谷忘返,望峰栖心。而地处京杭大运河畔之千年古刹——姑苏城外寒山寺,亦不例外,以其钟声、诗韵、塔影、碑刻、书院而名闻四海。 余自从寄幻身于空门后,99年春来苏州灵岩山寺报考佛学院,读书四年。而后奉命挂搭于寒山寺,并进寒山书院从事教学工作,至尽亦有四个春秋了。无心住在此寺中,穿衣吃饭两件事,青灯古佛一卷经;鸟啼花落,钟鸣鼓响;随四时之运转,寒暑之易节,悠闲度日,自有无限之乐趣与妙意。这里的一花一草、一楼一阁、一殿一堂,乃至清风明月、江枫渔火、画桥流水,皆为我人妙明心中所现之物耳!细心玩味,自可全丑即美、全恶即善、全假即真也。为表聊心,故今作文以记之。 一、古寒山寺名之由来 据《吴郡图经续记》、《吴郡志》等典籍的记载,寒山寺创建于南梁?天监二年(公元502—519),初名“妙利普明塔院”,至今也有1500余年的历史了,可谓是千年之古刹名蓝也。 寒山寺的前身是“妙利普明塔院”,招提名义,檀度因缘,皆以塔着。开山有塔,其来久矣!顾名思义,此寺最初只是供养妙利普明菩萨舍利的一个塔院而已,其规模不甚恢弘。但地处枫桥繁华区,邻居运河之要塞,为南北客必经之道,但在当时之影响颇为巨大。故自唐人张继题诗以来,四方游士凡至吴,无不知有寒山寺者。寓贤羁客,临流抒啸,无非霜天钟籁。 有史料可考,寒山寺亦称“枫桥寺”,最初名“妙利普明塔院”,宋嘉佑中改赐名“普明禅院”。范大成在《吴郡志》中载:“普明禅院,即枫桥寺也。在吴县西十里,旧枫桥妙利普明塔院也。” 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仍称枫桥寺(孙觑《枫桥寺记》)。 元代始复寒山寺之名,元顾仲瑛、汤仲友等诗均题名为寒山寺。其后明、清、民国至今,一直均沿用寒山寺之名。 之所以古寺由最初之“妙利普明塔院”而改名为寒山寺,一是为了拓建伽蓝;二是为了纪念、追踪寒、拾之遗风。据明?姚广孝之《寒山寺重兴记》载:“唐元和(今注:当为贞观)中,有寒山子者,不测人也。冠桦皮冠,着木履,被蓝缕衣,掣风掣颠,笑歌自若,来此缚茆以居。暑渴则设茗饮,济行旅之渴。挽舟之人,施以草屩,或代共挽。修持多行甚勤。寻游天台寒岩,与拾得、丰干为友,终隐入岩石而去。希迁禅师于此创建伽蓝,遂额曰‘寒山寺’”。 如上之文,其意在于说明古寺得名之所以然,细想起来实有其深远意义与历史价值。关于普明

寒山寺调研报告

目录 一概况 二历史沿革 三现状 四历史价值分析五评价 六参考文献

一概况 寒山寺在苏 州城西阊门外5 公里外的枫桥镇, 建于六朝时期的 梁代天监年间(公元502-519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原名“妙利普明塔院”。唐代贞观年间,传说当时的名僧寒山和拾得曾由天台山来此住持,改名寒山寺。1000多年内寒山寺先后5次遭到火毁(一说是7次),最后一次重建是清代光绪年间。历史上寒山寺曾是我国十大名寺之一。寺内古迹甚多,有张继诗的石刻碑文,寒山、拾得的石刻像,文徵明、唐寅所书碑文残片等。寺内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庑殿(偏殿)、藏经楼、碑廊、钟楼、枫江楼等。 二历史沿革 唐朝 唐太宗贞观初(627--649)有诗僧寒山子者,曾来此缚茆以居,玄宗朝著名禅师僧希迁(700--790)于此创建伽蓝,隧题额曰寒山寺。 北宋 北宋太宗太平兴国初(976--983)节度使孙承祐重建佛塔七成(层),既言重建证知旧曾有塔,或误认为普明祖师为佛塔,建塔之时未言及寺,证知此时寺尚完好。.北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郇国公王珪因书张继诗,易封桥为枫桥。宋仁宗嘉祐中(1056--1063)改赐名普明禅院。 南宋 南宋高宗绍兴年间(1131--1162)仍称枫桥寺。

元朝 元末至正13年(1353)泰州白驹场盐贩张士诚与其弟张士信率盐丁攻下高邮等地。16年(1356),定都平江(即苏州)。23年(1363)自称吴王,后屡被朱元璋击败。27年(1367)秋平江城破被俘至金陵自缢死。据此推知,寒山寺及塔应毁于1367年朱元璋对张士诚最后攻击中。 明朝 洪武间(1368--1398)僧昌崇僻建。《姑苏新志》又称:洪武归并佛宇,但列丛林,而以子院附见其下。此寺(指寒山寺)归并寺三:秀峰寺、慧庆寺、南峰寺;庵四:只有文殊、云皋、射渎三庵而失其一。然据此可见寒山寺在明初尚为丛林。盖正在昌崇重修之后也。 民国时期 辛亥革命后至1949年,历经军阀混战,哀鸿遍野。寒山寺亦处危境,香烟稀少,门庭冷落,收入无着,住僧星散。1941年秋,高冠吾等曾将原藏经楼略事修葺,易名为霜钟阁。落成时有马起权携《寒山杯渡图》以献,题咏者凡92人,诗词156首。日军侵占苏州时期,寒山寺殿堂房舍曾一度沦为日军仓库马厩,仅有二三寺僧局处一隅厮守而已,其生活来源,唯赖经营浴室菜馆或卖字卖帖,勉强糊口 三现状 这座寺庙,历经数代,屡建屡毁于火,现在的建筑是清末重建的。自从唐代诗人张继题了《枫桥夜泊》一诗后,该寺便闻名了。寒山寺中的主要景点有大雄宝殿、藏经楼、钟楼、碑文《枫桥夜泊》、枫江第一楼。大雄宝殿内两侧壁内镶嵌的是36首寒山的诗碑,还有悬挂于两侧的十六罗汉像。殿内的两个石刻和尚就是寒山与拾得。寒山,又称寒山子,唐代贞观年间,原居住于始丰县(今浙江天台)寒岩,擅长诗词文章,写有诗300余首,后人辑为《寒山子诗集》。拾得,本是孤儿,由封干携入天台山国清寺为僧,故取名为“拾得”,与寒山是好友。后人辑其诗附于《寒山子诗集》中。这幅石刻画是一种意笔画,寥寥几笔便刻画

寒山寺

寒山寺导游词 车上讲: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就去参观千年古刹--寒山寺了。在到达寒山寺之前,我来和大家温习一首唐诗。是诗人张继写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正是这一首诗,唱红了张继和寒山寺。那这首诗讲什么的? 我来讲解一下给大家听。话说这首诗的作者张继先生,是距今约1200多年的湖北人。张生自幼饱读诗书,文采过人。长大成人之后决定上京考试,希望考取功名以求光宗耀祖。那知天不遂人愿,十年寒窗苦读却名落孙山。只有坐上小船,顺流而下好归家了。 这晚船开到了苏州,停在苏州城外的码头过夜。但张继这晚却怎么也睡不着,他想到了很多事情,十年的寒窗苦读,他本来很有信心的,谁知竟然考不及格,叫他如何回去面对江东父老啊。他索性披衣起身,夜深了,月亮都已经向西了,纯净的月光静静的洒在水面上,有几只乌鸦在树上扑着翅膀,偶尔发出几声叫声,他看着远处闪闪的渔火,心里真是无限唏嘘无限感叹啊。 突然之间,他听到远处传过来一阵钟声,当当当。原来是寒山寺的和尚半夜在撞钟。钟声轻轻柔柔的传入他的耳朵,他的灵台反而是一片宁静,伴随着钟声好像给了他注入了新的力量,心里一下子觉得舒服了很多。于是他转身回到船里,拿出纸笔,一挥而就写下了这首千古名诗。

张继坦白讲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他回家之后好好复习,第二次上京也考到了进士。但他的诗并不出名,被人熟知的也只有一首。但一首,就已经够了。如果没有这首诗,我想大家也不会千里迢迢的跑来看这个寒山寺了。这首诗不单止在中国红,在日本却更红。因为在日本小学的课本里,就有这首诗。日本的小朋友背到这首诗时都会问老师:“老师,寒山寺在什么地方啊?”老师说:“在中国的苏州”。“好,那我长大了一定要去苏州,看看诗里的寒山寺”。就像我们读过鲁迅先生的课文,也要到三味书屋去看看一样。 所以寒山寺里边有很多有关日本人的东西,到了寒山寺见到了我会告诉大家。 从诗里我们就可以看出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寺了,那它实际是那一年建的呢?大概南北朝时的梁朝,即是公元500年左右,距今已经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原来不是叫寒山寺,叫妙利普明塔院,到了唐朝李世民年间,才改名寒山寺。历史上的寒山寺经历过多次大火,烧了之后又重建。现在我们见到的是清同治年间的寒山寺,也差不多200年了。但寺中有好多文物,却不止200年了。 寒山寺最著名的,就要数它那口大钟了,一千多年前为寒山寺赢得了名声,现在还帮寒山寺赚大把人民币,太厉害了。1979年,寒山寺应一班日本游客的要求,在过年时撞钟为大家祈福,这个传统就沿续了下来。现在每年寒山寺过年都要撞钟,在一年的最后一日晚上23点40分由方丈开始撞,撞完108响之后就刚好到新年的零点零一分。方丈撞完之后就给香客撞,这些香客都不是普通的香客,

苏州寒山寺

1 玩伴儿导游软件景区资料分享 ——苏州海客科技有限公司 姑苏城外寒山寺 寒山寺(Hanshan Temple )在苏州城西阊门外5公里外的枫桥镇,建于六朝时期的梁代天监年间(公元502-519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原名“妙利普明塔院”。唐代贞观年间,传说当时的名僧寒山和拾得曾由天台山来此住持,改名寒山寺。1000多年内寒山寺先后5次遭到火毁(一说是7次),最后一次重建是清代光绪年间。历史上寒山寺曾是我国十大名寺之一。寺内古迹甚多,有张继诗的石刻碑文,寒山、拾得的石刻像,文徵明、唐寅所书碑文残片等。寺内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庑殿(偏殿)、藏经楼、碑廊、钟楼、枫江楼等。自从唐代诗人张继题了《枫桥夜泊》一诗后,该寺便闻名于世了。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门口】 朋友,你好!非常感谢你使用海客智能导游系统,希望我的讲解能让你满意。“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首由唐代诗人张继所写的《枫桥夜泊》让寒山寺变的家喻户晓。寒山寺建于六朝时期的梁代天监年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寒山寺最初的名字叫“妙利普明塔院”,到了唐代贞观年间,这里来了两位天台山的高僧寒山和拾得,后人为了纪念两位高僧,就把寺名改为了“寒山寺”。 走到这里,你就能看到一堵黄色的墙门,这种墙门称为照壁。照壁上写有“寒山寺”三个大字,这三个字是由浙江东湖名士陶浚宣所写的,字体古朴苍劲,给历经千年风霜的古刹

2 增添了一份庄重感。这里是游人最喜欢拍照的地方,你也可以在这照壁前面拍张照片作为留念。在不远处有一座石拱桥横跨在河水之上,这座石拱桥就是著名的江村桥。 绕过照壁,你就能看到设在寒山寺山门前的检票口。不知道你发现没有,寒山寺的山门是朝西的。通常民居建筑或寺院建筑都是坐北朝南的,而寒山寺的庙门为何要朝西呢?据说隋代时寒山寺西面有条运河,因此庙门开在西边就便于路过的人们朝拜进香,再者,寺院一般多火烛,这样的朝向也是为了方便寺僧用运河的水来灭火。另一方面,西方是佛祖的居住地,这种朝向也有崇敬、向往佛国圣地的意思。 检票进去后,迎着山门坐在佛龛(kān)中的那尊金佛是弥勒佛,它袒胸露腹,笑着迎接八方来客。在弥勒佛背后的是一尊威风凛凛的将军像,它手拿降魔杵,这就是位居四大天王手下的三十二神将之首的韦驮。 这里有个故事,据说古印度佛寺内的大雄宝殿是佛祖的灵堂,宝殿前是安放释迦牟尼舍利塔的。有个“捷疾鬼”偷走了佛的两颗牙齿,韦驮飞驶抓贼,夺回了佛牙。之后他就担任起了看守佛祖舍利塔的重任。你可以看到,韦驮对面的就是寒山寺的大雄宝殿,请你继续游览。 【大雄宝殿】 穿过山门,我们就来到了寒山寺的主庭院,这里香火十分旺盛。庭院正中的大殿就是大雄宝殿,北面的是罗汉堂,南面的叫做大悲殿。 在这里先给你介绍一下北面的罗汉堂。罗汉堂里有五百尊罗汉,这些罗汉都是用香樟木雕刻成的镀金罗汉,是清代雍正年间的文物。在罗汉堂的中间矗立着一尊高2.5米,重1.5吨的观音铜像,这是由日本宗教画院、日本禅宗画家协会赠送的。与罗汉堂相对的大悲殿里矗立的也是一尊观音菩萨,他表示的是大慈大悲,慈是使他人快乐,悲是帮助他人解脱烦恼和痛苦。 接下来为你介绍一下在庭院正中的大雄宝殿。在进大雄宝殿前,你可以先留意一下大雄宝殿前的汉白玉栏杆,这条栏杆全长34.50米,柱高1.5米,栏板高0.7米,刻有莲花宝座和海棠的图案。大殿前还有一对石柱,这对石柱被称为“露盘”,是和尚就餐前放饭盛水,供饿鬼食用的器具。

寒山寺实践总结

寒山寺实践总结 应《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实践要求,我们4人一小组来到寒山寺做义工,并体味我国的宗教信仰和文化历史内涵。寒山寺位于城西枫桥镇,建于公元508至519年的梁代天监年间,当时名叫"妙利普明塔院",唐朝时才叫寒山寺。来到寒山寺,不禁想起张继的一句话“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首先,谈谈宗教。宗教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它几乎包含了我们日常生活中能够碰到的所有现象的解释;其次宗教应该是一种集体的思想活动结晶,他是我们人在长期中经过集体活动中形成的一种思想意识形态;再次,宗教应该是经验的,是我们在各种活动中总结形成的;最后,宗教是一种文化,它作为社会的文化的一部分而存在。 现在的宗教基本上已经很完善了,它可以解释很多现象,可以说明一些说明不了的问题,还可以应用到不同的范畴,比如心理治疗,修身养性,锻炼气魄等等。精神分析里面的想象其实就是一种宗教治疗,它是一种用想象情景即意念来解除自己先前的不正确认识,它没有科学支持,但是却有实际价值。还有一些锻炼气魄的。宗教和那些自然学科如数学物理等不能相评论,因为数学物理等学科的建立就是在理性的基础上进行的定义,然后其他的都是它的直接或者间接衍生物,而宗教则不同,我们能很清楚的看到宗教的作用,却有时倒不出其科学的所以然来。宗教是神圣的,它更多的是一种思想境界。

再者,说说迷信。 宗教与迷信的相同点是,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人的心理和行为起到指导作用,都是一种信念的追求,可以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影响。 宗教与迷信的不同点如下: 含义不同。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虚幻歪曲的反映,是唯物主义世界观。宗教一般由宗教组织、信仰和观念、道德规范、宗教仪式、戒律、经典等基本要素构成。迷信泛指对人或事物的盲目信仰或崇拜。在我国历史上长期活动的卜筮、相术、风水、算命、拆字、召魂、圆梦等大多产生或流行于封建社会,习惯上称为封建迷信。 组织状况不同。宗教有整套的宗教经典,教义和教规,有正式的组织和神职人员,有教徒和活动场所。封建迷活动没有教义,教规和戒律,没有正式的组织,没有固定的组织和场所。封建迷信活动没有固定的经典信条和信仰对象。有些封建迷信活动中所用的所谓经书,有的是从佛教、道教中摘抄的,有的是迷信职

古人写寒山寺的诗十首

古人写寒山寺的诗十首 寒山寺曾是中国十大名寺之一,位于苏州市姑苏区,始建于南朝萧梁代天监年间(公元502~519年),初名“妙利普明塔院”。寒山寺占地面积约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三千四百余平方米。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古人写寒山寺的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枫桥夜泊 朝代:唐朝|作者: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再游蒋山·寒山寺里立斜晖 朝代:宋朝|作者:李流谦 寒山寺里立斜晖,只有垂杨自在垂。 不待新亭成洒涕,向来已识宁馨儿。 赠相僧杨懒散 朝代:宋朝|作者:张嵲 野鹤本长生,孤云无定意。 托迹虽世间,游心乃尘外。 请问绛人年,曾观柏寝器。 微言洞倚伏,妙中惊人世。 往夏识方瞳,今春分别袂。

飞帆烟雨外,驻锡云林际。 逸兴轻远游,滞念牵离思。 后夜听钟鸣,应有寒山寺。 寒山寺 朝代:明朝|作者:文嘉 春寻古寺幽,相与话前脩。名岂寒山得,诗曾张继留。楼钟虚夕照,桥影急河流。尚怪石龙柱,拿云势未休。寄恒璨 朝代:唐朝|作者:韦应物 心绝去来缘,迹顺人间事。独寻秋草径,夜宿寒山寺。今日郡斋闲,思问楞伽字。 寒山寺坏庄产尽为势家所夺余游天台甚为贤惜 朝代:宋朝|作者:薛师石 寒山寺废佛灯寒,有客来游欲住难。 夙世闾丘今摄郡,不妨饶舌似丰干。 途中言事寄居远上人 朝代:唐朝|作者:方干 举目时时似故园,乡心自动向谁言。白云晓湿寒山寺,红叶夜飞明月村。震泽风帆归橘岸,钱塘水府抵城根。羡师了达无牵束,竹径生苔掩竹门。 送僧归山 朝代:唐朝|作者:刘言史

楚俗翻花自送迎,密人来往岂知情。 夜行独自寒山寺,雪径泠泠金锡声。 雨中过苏·其二 朝代:明朝|作者:袁宏道 无官有客尚留吴,难道陶潜不腐儒。魂亦寻花如蛱蝶,梦惟逐浪似鹈鹕。 孤灯影瘦寒山寺,荒草流青夏驾湖。学道参禅都未澈,一毛聊得比杨朱。 潇湘八景·右渔村夕照。孤塔望中青 朝代:明朝|作者:杨基 右渔村夕照。 孤塔望中青,钟声隔洞庭。 苍山不可及,烟阔浪冥冥。 忆似寒山寺,枫桥半夜听。

枫桥夜泊(图配文)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的这首诗,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枫桥在今苏州市阊门外,应景的风景应该在最适合的季节去欣赏,作者这首诗里描写的枫桥的景色是冬季,于是迎着作者的脚步,我选择二月初下雪时节,再来一次苏州城。 落雪无声的苏州城,冷冷清清的寒山寺,寻寻觅觅的三两游人任由霜雪白了头,在青石板的引路上寻着唐代僧人“寒山”的脚步,心无杂念的朝着枫桥走去。曾以为“枫桥”与“寒山寺”是两处景点。不曾想脱离了书本,我目光所致的前方,它们在现实中居然只是几步之遥,若你站在枫桥上驻足停留,你大可不必远眺,五米不到的前方就是寒山寺的入口,也怪不得张继在枫桥下的乌篷船里可以听见寒山寺夜半的钟声,枫桥边其实就跟所有的古镇一样,都有些临水而居的住家,那里的老人常年进出寒山寺,我买了一根玉米捂手顺便跟老爷爷聊了会天,无知的我居然浅薄的认为,诗里的这一句“夜半钟声到客船”是作者幻听虚拟的一种用来烘托渲染气氛的假想声,后来从聊天中得知,在苏州以及临近的寺庙里,都一直延续着打半夜钟的风俗。那一刻这首诗我才真的爱上,我这个人不喜欢虚拟的人和风景,喜欢什么都放在阳光下,温暖而真实。明明这一首悲伤愁绪的诗歌,此刻我觉得欢喜万分。怎么能不欢喜,真实的画面变得立体起来。我走过枫桥的每一步,我看着枫桥下太湖之水,承载起的乌篷悠荡的每一浆激起的涟漪,我听见寒山寺的游客祈福撞击钟壁那福泽绵长的声响,还有我这全身上下附着的白色霜雪,都是唐代诗人张继曾真实感受过的,他驻足停留枫桥的脚步,他在霜雪漫天的客船上聆听的钟声,即使寒山寺多次在太平天国被修建,即使它的本钟在二战时被日本人偷运走,现在修复后的钟声以及修葺后的寺院,还是能将我的思绪与作者跨时空相连。不得不感叹时间留给我们最好的礼物就是历史。最后,我一直觉得,“姑苏”改名叫“苏州”之后,那一缕历史集结的魂魄就散了,“苏州城外寒山寺”对比“姑苏城外寒山寺”,后者更胜一筹。不知道同学们是否也有这样子的感受呢,如若有空还是希望大家可以抽时间去感受一下“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苏州,感受一下书本之外,古诗词的真实魅力。

【寒山寺导游词讲解】寒山寺景点导游词

【寒山寺导游词讲解】寒山寺景点导游词 寒山寺是苏州著名的古刹之一,始建于六朝时期的梁代大监年间(502~519年),初名妙利普明塔院。以下是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寒山寺景点导游词,欢迎大家阅读,供您参考。更多内容请关注本站。 寒山寺景点导游词(一)寒山寺是苏州著名的古刹之一,始建于六朝时期的梁代大监年间(502~519年),初名妙利普明塔院,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相传,唐代贞观年间,高僧寒山、拾得由天台山来此住持,塔院遂改名寒山等。当时寺中有一口大钟,以钟声悠扬宏亮闻名。唐代诗人张继一次途经寒山寺,夜泊枫桥,半夜闻钟声,使孤舟之中含愁不眠的旅人触发诗情,写下了千古名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图片转自百度) 自张继的名诗《枫桥夜泊》问世后,诗韵钟声,脍炙人口,寒山寺便更为人们所熟知,随着诗的广泛流传,寒山寺名播海外。现在,每年除夕之夜常有日本朋友专程赶来寒山寺聆听古刹钟声。

古老的寒山寺,在历经宋、元、明、清的一千多年中,曾五次毁于兵火、屡毁屡建。据志书记载,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0年)左右,节度使孙承祐建有七层宝塔。元末时寺与塔俱毁,于明洪武中又重建,正统年间知府况钟再修。清咸丰十年(1860年)全寺毁于战火,殿堂、楼阁均荡为尘埃。现存的殿宇,则是在清光绪二十二年至宣统三年(1866~1911年)重建的。 位于古运河畔,枫桥与江村桥之间的这座古寺,气势雄伟,山门前黄墙照壁矗立,寺门横书古寒山寺匾额。通过林荫小院,正中为大雄宝殿,殿内有释迦牟尼像,佛座两边和后壁嵌有寒山子诗三十六首,有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罗聘以及郑文焯所绘的寒山、抬得和丰干的写意画像石刻。那著名的寒山抬得塑像在大殿右侧的偏殿内,一座巨大的莲花座盘上,两个袒胸露乳、蓬头赤足的年轻胖和尚,一个手捧净瓶,一个手执莲花,纯朴浑厚,嬉笑颜开。寒山在历史上确有其人,是唐代一位著名的诗僧,有诗三百余首,后人辑为《寒山子集》三卷。在大殿东西两侧偏殿内,还有小型香樟木雕刻的金身五百罗汉像,造型古朴,生动自然。殿后为藏经楼,环壁嵌着宋代张樗所书《金刚经》石刻,笔力刚劲秀逸,是传世少见的珍品。藏经楼左右连以长廊,左边折上方亭,亭内嵌有明、清诗人题咏寒山寺的诗文石刻;右边通向钟楼。 寒山寺景点导游词(二)各位朋友,到苏州旅游,

最新寒山寺随想游记随笔

寒山寺随想游记随笔 我向来不爱旅游,也不访名胜,寒山寺却例外。 与其说是游寒山寺,还不如说是奔着“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两句诗去的,或许,大多数人,对于寒山寺的印象也就止于此吧。 一路上,我在头脑里不断勾画着寒山寺的轮廓:姑苏城外,一座清幽而缠绵的山腰,被朦胧的烟雾笼罩着,氤氲中但闻厚重而旷远的钟声,一声,又一声,划过禅林。一处流动的雾气里隐约露出古刹的一角飞檐,上头两只飞鸟在静立。僧众早课的颂佛声低沉而又谦恭,信徒匍匐着、呢喃着…… 按拟定好的路线,何山桥站一下车,就距离寒山寺不远了。像约见一位久别的故人,我的心还砰砰直跳呢。因为我对寒山寺一无所知,就这样前去,真觉得唐突了它。还好站台离寒山寺尚有一段距离,大可来个缓冲,平复一下心绪。 可是,一抬头,我就诧异了。只见路边一溜儿挂着关于寒山寺的宣传语:中国十大名寺之一――寒山寺。好像这一段路也是寒山寺的,我似乎觉得空气里都飘过焚香的味道。我跟一起的说,还远着哩呀。不料他说,远什么呀,前面向右拐,直行300米就到了。他是重游,我是初逢,所以说的轻描淡写。我有点不知所措。 难道不是姑苏城外寒山寺?我边走边看林立的高楼和如流的车辆,尽管时不时也有一两座那种江南的旧宅,但破败而又拘谨,

看上去显得多余又可笑。 不消片刻,就来到寒山寺后门。同行的友人说,他不想去,买门票的钱还不如他来个小吃,刚好门口一道全部是美食,我不勉强,再说,独游也别有趣味。 进了后门,一段曲折的回廊,上面全是题写,关于寒山寺建寺、重修、掌故以及历代文人留墨,其中张继《枫桥夜泊》最甚。但回廊驻足的人寥寥无几,游客都挤到一个被铁链围着的大钟旁拍照去了,连“禁止拍照”的标志都被扔在了地上。 过了回廊,穿过一个洞门,别有天地。正对着洞门,是一座假山,棱角分明,高大但显得有点突兀,我围着假山一圈,愣是没看懂它像什么。一个游人说:“这位,麻烦让一下,我要留个影”。我只得朝前走去。 又是一段回廊,上面全是书法大家题写的《枫桥夜泊》,真草隶篆,都没落下,仿碑刻,黑底白字,上头用玻璃覆盖,我看了几幅,因为回廊窄,怕影响游人,不敢久留。 前面一个三层木楼上挤满了人,都争相拍照。有几个还凭栏远眺,像要看尽千帆似的。我也好奇,随着人流冲进了楼门,但通向二楼的木梯显然拥堵,一个保安装扮的人在现场维持秩序,看来上楼无望,只得折身回来,在一处题刻欣赏名家的笔法。并托一位游人也拍了一张照片。 转角处,一个穿着印有“寒山寺”马甲的女人在兜售各类纪念品,串珠、手链、镇尺,把一个腰门口堵得水泄不通,好多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