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概论

P5中间:马克思主义对于政治的论断

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政治的论述,我们可以将政治的实质和含义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

第二,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

第三,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利。

第四,政治活动是科学,是艺术。

P6倒数第四行:政治是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P6最后一行:政治学是一门研究政治现象的科学

P15倒数第七行:亚里士多德是西方第一个试图将政治问题与伦理问题加以区别的思想家。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被公认为是西方政治学的真正开山之作,他本人也由此而成为西方政治学的奠基者。

P16第三段第四行:被马克思称为新时代第一个政治思想家马基雅维里,他的代表作有《君主论》

P20~21:行为主义政治学

P22中间:《共产党宣言》是无产阶级的第一个政治纲领。它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形成标志。

第一,《宣言》提出了国家是阶级组织的观点。

第二,《宣言》明确提出了阶级斗争的核心是政权问题。

第三,《宣言》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

第四,《宣言》强调指出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真正的民主。

第五,《宣言》系统地阐述了无产阶级的政党学说

P41第三段:恩格斯的著名论断(马克斯主义关于国家起源的观点)

第一,国家是一个历史现象,它不是从来就有的,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第二,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第三,国家的作用是缓和冲突,是把冲突控制在秩序的范围以内。

P45.契约论

契约论的基本论点,把国家的产生说成是人们相互之间或人民同统治阶级相互订立契约的结果,即国家是共同协议的结果。其中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是集契约论说之大成。

P54国家权力

国家权力(亦称政治权力、公共权力)是指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并作为社会整体的代表,以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管理社会公共事物的权力。

国家职能

P57 国家基本职能

国家职能是国家本质的内在要求和具体体现,是国家活动的总方向、基本使命、基本目的,是指全部国家机器的基本职责和整体功能。

国家的活动表现为两种:内部职能和外部职能

P58第2段:依据国家活动的性质和方式,国家的内部职能可以相对的划分为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两种

P77第2段后面:西方和中国封建制国家的不同特征表现在下述三个方面:

第一,国家结构,即中央政权和地方的关系来看,西方采取的是分封割据制,而中国则采取了中央集权制。

第二,权力结构,即政治权力的排列组合形式来看,西方实行的是等级制,而中国则是官僚制。

第三,

P93中间: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特征是什么?(3点)

1.是资产阶级统治的国家

2.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经济基础

3.是资产阶级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和资产阶级利益,剥削与压迫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机器

P100上面:自由资本主义的国家

是指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国家形态,也是列宁所指的"正常的资本主义社会"国家

P101最后:垄断资本主义国家

P106最后一段:福利国家:是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创办并资助社会公共事业,完善一整套社会福利政策和制度,干预社会经济生活,调节和缓和阶级矛盾,保证社会秩序正常运行,维护垄断资本的利益和统治的一种方式。

P124倒数第三行:新型民主即社会主义民主或人民民主,它是最高类型的民主

P127第四段: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具有以下基本特点:

(1)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式的无产阶级专政。

(2)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在政权组成的阶级结构和专政对象上,也有自己的特点。

(3)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形式具有自身的特点。

(4)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行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P129社会主义国家的特征

1.社会主义国家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经济基础。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

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制度。

2.社会主义国家是工人阶级领导阶级,以工农联盟为国家的阶级基础。

3.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职能在于大力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

精神文明,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4. 社会主义国家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的国家,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构成了社会主

义的政治特征。

5社会主义国家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

P137~141 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作用和地位

1.建立和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

2.依法打击极少数敌对势力和当地队分子的反抗和破坏活动,维护社会主义国家机啊的秩序和稳定

3.组织和管理社会主义经济,大力发展生产力

4.协调人民内部的利益和矛盾,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5.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教育事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

6.创造条件消灭三大差别,逐步向共产主义过渡

P142倒数第二段第一行:国家形式是指统治阶级为实现本阶级的统治而组织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和结构形式,是组织、管理和控制国家机器的制度和体制的总和。

P153最后一行:议会共和制的主要特点表现为政府的生产和存废以议会为基础。

P154第三行:总统共和制的主要特点是政府总统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的国家

P162人民代表大会制的特点

第一,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主要性观在人民的一切权力都统一地、集中地由人民代表大会来行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选民负责,受选民监督.)

第二,强调公职人员的公仆地位,反对官僚主义。

第三,党的领导是正确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基本保证

P163倒数第二段:国家结构形式是指处理国家整体与部分之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的基本模式。也就是一个国家的各个部分以什么形式和方式整和为国家的问题。

P168最后一段第一行:我国采用单一制的主要原因是:(5点)

第一

P169中间:民族区域自治特点:(3点)

1.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实行的

2.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的

3.是通过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来实现的

P173倒数第二行:国家机构是国家机关体系的总和,包括全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在现实上,它是实现国家权力,执行国家职能,进行日常活动的组织体系。

P186第二段: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的主要职权职能大致可以概括为立法权、财政权、监督

权三项。~~~~~~重点看监督权

P191第一行:“司法独立”是指法院和法官只服从法律,独立行使司法权,有三个方面:一是司法权由法院和法官独立行使,二是一个法院的审判活动不受另一个法院的干涉,三是法官在审理过程中坚持独立。

P192第九行:议会合一原则有三层含义

1.议行合一以否定,替代资本主义议会制的三权分立原则为前提的

2.在国家政权机构组织的意义上,议行合一不是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在组织形式上的

简单合并,而是两种国家权力和职能在职掌.从属上的集中统一

3.议行合一即公社委员会兼管行政权和立法权,两权兼管由人民选出的代表机关统一

行使国家权力,这种人民代表机既是权力机关又是工作机关

P194第四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国家机构中的体现:

1、保证人民当家做主,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由人民代表大会行使。

2、保证国家机关之间的合理分工,协调运作,依法进行权力制约。

3、保证立法和决策民主化和执行的集中化与分工责任制。

4、保证合理划分中央国家机构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和管理权限,充分发挥中央与

地方两个积极性。

P202倒数第二行: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共同体

P213倒数第二段:民族问题特别是地区民族冲突问题在当代国际政治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国际政治生活有着重要影响。

首先,民族冲突导致地区政治局势不稳,引起社会动荡,严重影响该地区有关各民族人民的社会生活。

其次,民族冲突又使国际政治问题的解决形式出现了重大变化。而现代的民族冲突的解决,基本上都是在国际社会参与的情况下实现的。

再次,民族冲突又对国际关系格局以及相关国家的政治和外交关系产生重要影响。民族冲突一方面导致在国际化解决民族冲突问题中的国际合作,另一方面又会因为

解决民族冲突的途径不同而引起国际社会有关国家之间的纷争。

最后,霸权主义以及大国的干预和操纵仍然影响着地区民族冲突并使民族冲突问题进一步复杂化。

P226—227马克思主义解决社会主义民族问题的原则是什么?(3点)

1.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

2.人类社会发展在民族问题上的两个历史趋向

3.反映了工人阶级和被压迫民族解放斗争的根本利益

P234倒数第三段:我国单一制的多民族国家为什么要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区域自治呢?(5方面)

P238政党的特征

政党的主要特征是:

(1)政党是特殊的政治历史现象。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党是阶级的组织,是阶级

斗争的产物。现代意义的政党根源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是阶级斗争发

展到资本主义阶段的产物。

(2)政党由阶级、阶层、集团中的一部分人所组成。由成员中一部分最有觉悟、最积极、最能够统一整个阶级的分子带领本阶级进行斗争的。

(3)政党是有组织、有纪律的组织。

(4)政党有自己的政治纲领。

(5)政党与国家政权密不可分。

P242政党的功能

统治阶级政党的总功能是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被统治阶级政党的总功能反抗和推翻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这是政党政治的根本功能所在。

(1)争取群众和教育群众。一个政党拥有群众的多少,是这个政党势力大小和强弱的重要标志。

(2)集中阶级意志。在资本主义国家,资产阶级政党的竞选活动实际上就是一种统一阶级意志的活动。在无产阶级国家,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过程,就是集中人民意志的过程。

(3)掌握政权,行使国家权力。政党掌握政权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操纵议会,通过选举取得议会多数席位,二是以本党的党员充任官吏,组织政府。

P253倒数第三行:英国议会内阁制中两党制的特点:

第一,两党的活动围绕议会选举展开。两个大党靠竞争争夺下议院席位,由获得多数席位的政党组织内阁,其成员也都是议会议员。

第二,两党采取集中制。为保证政党的议案能在下院顺利通过,政策得到有效的贯彻,执政党用严格的党纪约束本党党员和议员的行动。在每次投票中,所有该党议员

必须按本党的决定进行投票。

P255第二段:美国总统制下的两党制特点:

第一,两党制主要表现在总统竞选上。总统竞选的获胜者为执政党,失败者为在野党。

第二,美国的两党组织结构松散,没有严格的投票纪律。

P257倒数第二行;所谓多党制,是指在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中,多党并立,各政党都可以依法或联合其他政党竞选和执政的政党制度。

P264倒数第二段:压力集团与政党相比有明显区别:(4点)

1.政党具有政治纲领.以掌握政权为主要目标,压力集团没有系统的政治纲领,也没有直接掌权的要求

2.政党把组织选举作为自己活动的主要领域,提出自己的候选人,压力集团尽管有时也积极参与选举活动,但并不提出自己的候选人

3.政党代表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而压力集团则代表某一集团的局部利益,当前利益,他强调的是某个群体的特殊利益

4.政党在某种意义上是间接地.隐蔽地实现资本阶级的利益,因为在形式上,他不仅仅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而是以全民利益的代表者的身份出现,而压力集团则明确,直接地表达并采取各种手法去实现集团的利益

P272最后一段:无产阶级政党的特征:

1、无产阶级政党是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2、无产阶级政党由工人阶级中的先进分子组成。

3、无产阶级政党具有高度的组织纪律性。

4、无产阶级政党是工人阶级一切组织的最高形式。

5、无产阶级政党有独特的思想原则和工作作风。

P274 无产阶级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和作用

P281中间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团体的地位和作用

政治团体是社会主义政治总格局的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

作用:1.组织功能 2.参政功能3.民主监督功能4.教育功能

P287第三段最后一行:政治文化特点(3点)

1.具有深刻的阶级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2.有其特殊的社会结构性

3.具有相对稳定性

P289 政治文化的功能

政治文化的的主要功能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规定政治生活的基本指向和内容。不同的社会存在着不同的政治观念和政治要求。

第二,指导和规范各种政治行为。政治文化规定着社会成员内在的政治心理、情感和价值倾向。

第三,影响政治过程。对政治体系的政治过程,即对政治体系的决策和执行的过程和方式发生作用,从而影响着整个政治体系的功能。

第四,维系或变革政治制度。首先,政治文化对于确立政治制度的结构具有重大的影响。

其次政治文化对于维系政治关系的稳定有着重要意义。再次,每一场政治文化的

变革,都与政治制度的变革密切相关。

P307倒数第二段:坚持我国政治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必须遵循和贯彻以下原则:第一,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党的基本路线为指针。

第二,要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要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

第三,要为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为经济建设服务,要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相适应。

第四,要与政治体制改革相结合,遵循有利于政治制度不断完善的原则。

第五,要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与西方政治文化做出科学的分析,坚持兼收并蓄,批判借鉴的原则。

P314倒数第12行:西方政治学的政治发展理论基本点:(3点)

P322西方政治发展理论的实质及其局限性

倒数第四行:本质是把发展中国家重新纳入以美国为霸主的新殖民体系,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的附属国

P323倒数第二段:局限性(3点)

1.首先,西方政治发展理论的空想性

2.西方学者忽视或故意掩盖了人类社会政治发展的道路的多样性

3.二战后大国奉行霸权主义对外政策也是导致发展中国家政治动荡和矛盾冲突的主要原因,大国之间的争霸使许多发展中国家成为牺牲品

P340第二段政治总格局是指一个国家中代表各阶级,阶层以及其他群体的政治组织之间与国家政权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机制。换言之,是指代表各阶级、阶层及其他群体的政治组织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及其相互作用的机制

P341第一行:政治体制改革是在社会主义总格局和权力结构形式不变的前提下,对政权组织.政治组织的相互关系及运行机制的调整和完善

P361 第二段实行依法治国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4点首先、其次、最后、总之)

1.首先"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2.其次,制度化.法律化反映的广大人民意志必须是最高意志,有极大的权威性

3.最后,实现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必须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4.总之,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他反映的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即最高意志,这说明了法制的实质内容

P373国际政治和国内政治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1.各国在国际关系中的主导性利益要求是其国内政治中占主导地位的统治阶级利益要求的对外延伸

2.各国的对外政策对外活动为其国内政治服务

3.国际政治和国内政治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两者区别:1.有无公共权威的不同

2.利益的构成和内容不同

3.政治行为主体不同

P380第一行:国家主权是一个国家具有的独立自主地处理自己的对内对外事物的最高权力,是国家的根本属性。亦即国家主权是对内的最高权力和对外的独立权力。

P388倒数第二段:当代国际政治基本准则的基本内容

(1)各国主权平等原则。

(2)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其基本要点是要求在国际政治中发生矛盾、纠纷和争执的各行为主体,只能以和

平方式作为解决问题的行为方式选择,反对诉诸战争、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手段。

(3)互不干涉内政原则。

国际政治诸行为主体的内政与对外关系有明确的界限。

(4)互不侵犯原则。

不得以任何借口和理由,发动侵略战争,不得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手段以及其他

方式侵犯犯其他国家。

(5)和平共处原则。

在国际交往中,相互尊重,发展友好关系,和睦相处,进行广泛合作。

P393中间:国际法的作用具有如下四个方面:

1、国际法是保障国际关系有序存在和发展的法律条件。

2、国际法是确定国家等国际法主体政治权利和义务的法定依据。

3、国际法为裁定和政治解决国际冲突和纠纷提供法律标准和原则基础。

4、国际法为非常状态下的国际政治关系提供基本行为准则。

P394倒数第六行:国际政治格局是在一定时期内在世界主要矛盾的主导作用下,在世界范围内形成的基本政治力量对比状况总体态势。

政治学概论

P5中间:马克思主义对于政治的论断 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政治的论述,我们可以将政治的实质和含义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 第二,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 第三,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利。 第四,政治活动是科学,是艺术。 P6倒数第四行:政治是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P6最后一行:政治学是一门研究政治现象的科学 P15倒数第七行:亚里士多德是西方第一个试图将政治问题与伦理问题加以区别的思想家。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被公认为是西方政治学的真正开山之作,他本人也由此而成为西方政治学的奠基者。 P16第三段第四行:被马克思称为新时代第一个政治思想家马基雅维里,他的代表作有《君主论》 P20~21:行为主义政治学 P22中间:《共产党宣言》是无产阶级的第一个政治纲领。它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形成标志。 第一,《宣言》提出了国家是阶级组织的观点。 第二,《宣言》明确提出了阶级斗争的核心是政权问题。 第三,《宣言》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 第四,《宣言》强调指出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真正的民主。 第五,《宣言》系统地阐述了无产阶级的政党学说 P41第三段:恩格斯的著名论断(马克斯主义关于国家起源的观点) 第一,国家是一个历史现象,它不是从来就有的,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第二,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第三,国家的作用是缓和冲突,是把冲突控制在秩序的范围以内。 P45.契约论 契约论的基本论点,把国家的产生说成是人们相互之间或人民同统治阶级相互订立契约的结果,即国家是共同协议的结果。其中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是集契约论说之大成。 P54国家权力 国家权力(亦称政治权力、公共权力)是指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并作为社会整体的代表,以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管理社会公共事物的权力。

00312政治学概论

第一章绪论※考核知识点: 1政治的含义2政治学的研究对象3政治学的研究范围 4政治学与其相关学科的关系5中国古代政治学说的历史演变6西方政治学的历史演变7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形成和发展8政治学的研究方法9学习和研究政治学的意义 第一节政治学研究对象 一、政治的含义P6 古希腊:最初含义指古代城邦,即城市国家。(西方) 亚里士多德(西方政治学的奠基人):政治主要指国家的活动。 中国古代:核心含义是统治,政治主要指“治国平天下”,以治为主。 1、历史上剥削阶级和当代西方政治学者对政治的解释 (非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的解释)P2 (1)用道德的观点解释政治, 把政治等同或归结为伦理道德。 (孔子、孟子、柏图拉、亚里士多德、黑格尔、康德) (2)认为政治是一种法律现象, 将政治说成是立法和执法的过程。 (凯尔逊) (3)将政治视为争夺权力以及施展谋略和玩弄权术的活动。 (马基雅维里-第一次将政治与理论分开、《君主论》, 韩非子-法家、 拉期韦尔、 马克思·韦伯) (4)将政治看作是“管理众人之事” 即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 (孙中山、麦肯齐、奥克肖特) (5)把政治解释为围绕政府制定和执行政策而进行的活动, 是一种“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活动”。 (戴维·伊斯顿“权威性价值分配说”) 观点内容代表人物 1.道德解释政治等同或归结为伦理道德 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 2.法律现象立法和执法的过程 凯尔逊 3.争夺权力、玩弄权术 马基雅维利、韩非子、拉斯韦尔、马克思·韦伯 4.管理众人之事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 孙中山、麦肯齐、奥克肖特 5.围绕政府制定、执行政策 社会价值和权威性分配的活动 戴维·伊斯顿

政治学概论总复习资料

政治学概论总复习 名词解释: 1、氏族,是具有血缘亲属关系、同族内部禁止通婚的人们的集团。 2、公共权力,是指武装的人——军队、警察和物质的附属物——监狱和强制机关。 3、契约论,把国家的产生说成是人们相互之间或人民同统治者之间相互订立契约的结果,即国家是共同协议的产物。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是集契约说之大成。 4、自由资本主义国家,是指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国家形态,也就是列宁所指的“正常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 5、福利国家,是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创办并资助社会公共事业,实行和完善一整套社会福利政策和制度,对社会经济生 活进行干预,以调节和缓和阶级矛盾,保证社会秩序和经济生活正常运行,维护垄断资本的利益和统治的一种方式。 6、国家形式,是指统治阶级为实现本阶级的统治而组织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和结构形式,是组织、管理和控制国家机 器的制度和体制的总和。 7、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指中国各族人民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定期选举产生自 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其他国家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并对其负责。 8、国家机构,是组成国家机器的一切,国家机关的总和,包括全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 9、国家元首,就是代表国家主持内外国家事务,充当一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国际政治行为主体。 10 三权分立与制衡的基本原则的基本含义是国家权力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种权力,它们分别由三个不的国家机关掌握,各自独立行使,形成鼎立之势,而又互相制约和平衡。 11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共同体。 12 大国沙文主义,是指大国在对待小国的关系问题上表现出来的一种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反动资产阶级民族主义。 13 政党,是在阶级的基础上产生的,是特定阶级用来执掌或影响国家政权的工具,是政治社会政治斗争的集中代表。 14 压力集团,是资本主义国家特有的政治术语,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性利益团体,即政治团体。 15 政治文化,就是一个国家中的阶级、团体和个人,在长期的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下形成的某种特定的政治价值观念、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模式。 16 政治社会化,指的是政治文化的社会化过程,也即一个社会中的政治文化通过某种方式而得以传播、普及和延续的过程。 17 国际政治,主要是主权国家之间,也包括国际组织之间和其他政治行为主体之间在世界舞台上政治关系的总和。单选: 1、雅典当时是希腊最有名的城邦。 2、中国的政治以儒家为核心。 3、西方古代思想家亚里士多德也把政治与伦理混在一起。 4、意大利马基雅维里,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第一次将政治与伦理分开。 5、把政治看作是“管理众人之事”代表是孙中山。 6、儒家:“为国以礼”(礼治),“为政以德”(德治)。 7、法家是与儒家相对立的主要流派。 8、道家:“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9、儒家:孔孟,道家:老庄,法家:韩非。 10《政治学》西方政治学的真正开山之作:亚里士多德。 11神学政治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奥古斯丁和阿奎那。 12《共和六论》:马基雅维里。 13《乌托邦》:莫尔,《太阳城》:康帕内拉。 14自由主义政治思想家:孔斯坦和边沁。 15行为主义方法是20世纪以来西方政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16《共产党宣言》是无产阶级的第一个政治纲领。 17群婚的第一个阶段的家庭形式是血缘家庭(群婚集团是按辈分划分),后发 展为普那路亚家庭(兄弟姐妹禁止结婚)。 18国家的历史类型问题,是指国家的分类问题。 19对国家进行分类,最早是亚里士多德。 20划分国家历史类型基本标准,即社会经济基础和阶级实质。 21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规律,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 矛盾运动决定的。

政治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 一,政治观 1,伦理或道德政治观----政治是一种道德活动,甚至是一种最高的道德生活来理解政治2,政治是法律现象3,政治是争夺权力的斗争4,政治是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5,权威性分配说---为社会做出和执行权威性价值分配的行为或相互交往 6,马克思主义政治观(1)政治的根源是经济(2)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3)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力,国家政权问题是根本问题(4)政治活动是科学、是艺术。 二、儒家政治学说(1)礼治----以礼法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2)德治----注重道德,发对政令、刑罚 三、道家政治学说无为而治----用消极无为的手段进行统治,国家尽可能不去干扰人们的社会生活。 四、行为主义方法-----运用行为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人的政治行为的各种因素,从中找出人类政治行为的规律性 五、《共产党宣言》政治思想1,国家是阶级组织2,阶级斗争史,核心是政权问题3,无产阶级专政思想4,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5,无产阶级政党学说 第二章国家与阶级 一、氏族具有血缘亲属关系、同族内部禁止通婚的人们的集团,是原始公社制度的社会经济单位,也是原始社会的社会组织。 二、氏族制度特点(1)内部禁止通婚(2)议事会决策组织(3)互助互护义务 三、恩格斯国家起源论断(1)国家是历史现象(2)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3)国家的作用是缓和冲突 四、国家产生的三种形式(1)雅典式(2)罗马式(3)德意志式 五、国家与氏族组织的区别(1)国家按地区划分居民,氏族以血缘关系划分居民(2)公共权力的设立 六、神权论君权神授论,国家源于神,是根据神的意志建立的,国家的权力来源于神。 七、契约论国家是人们之间或人民同统治者之间相互订立契约的结果,国家是共同协议的产物。 主权在民观----卢梭认为,国家是人们共同订立契约的结果,国家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人民是政治权力的源泉,人民有权利废除不利的契约。 八、暴力论:国家起源于掠夺和征服,是人对人使用暴力的结果。 九、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定义(1)国家是有阶级社会的组织(2)国家是阶级统治(3)国家是机器 十、国家权力及其特性政治权力、公共权力。统治阶级强迫被统治阶级服从其意志的能力 (1)强制力的垄断性(2)普遍的约束力(3)主权性 十一、国家权力与社会相分离的表现(1)管理者的常任化和管理机构的专门化---国家机关(2)职业性的常备军的建立(3)赋税制度的确立 十二、国家消亡的条件和途径 政治条件—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完全消灭社会条件----社会分工和脑体劳动差别消除精神条件---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普遍提高国际条件----在全世界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全人类获得解放根本条件----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第三章国家的历史类型及其更替 一、中国和西方封建制国家的区别(1)国家结构——中国是中央集权,西方是分封割据(2)权力结构——中国是官僚等级制,西方是地产权力制 (3)统治思想——中国侧重于宗法伦理观念,西方主要借助于宗教信仰 第四章资本主义国家 一、资本原始积累的途径(1)圈地运动(2)奴隶贸易(3)殖民掠夺 二、自由资本主义国家指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国家形态。政治特征是资产阶级以自由主义的政治方式来统治国家。自由贸易与自由竞争基本实现形式。 三、垄断资本主义国家19世纪末,自由资本主义国家阶段发展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阶段。特 征是垄断资产阶级取代自由资产阶级成为资产阶级的主体,成为控制和支配社会的阶级,垄断资产阶级的内外部矛盾加深甚至时而激化。工业金融垄断寡头和垄断财团形成垄断资

政治学概论

《政治学》概论 第一张绪论 政治学的研究目的:试图揭示人类政治生活的基本规律,从而建立起一门关于人类政治生活规律的可学。 第一节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一、政治的实质和含义:第一、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第二、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第三、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力,国家政权问题是政治的根本问题。第四、政治活动是科学,是艺术。政治是统治阶级如何利用政权扩大自己,如何争取同盟者,如何打击敌人的一种艺术。 政治概念界定:政治是阶级社会中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综合。 二、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国家政权是政治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应当区分两个层次。首先,从狭义的角度上讲,政治学要以国家为研究对象,即政治学要以研究国家的活动、形式、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等;其次,就广义的角度而言,政治学要以公共权力为研究对象,研究以公共权力为中心的政治关系、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政治文化、政治行为的内容和规律。 三、政治学的研究范围 政治学研究对象的界定,规定了政治学的研究内涵。依据对象这一内涵,可以推导出政治学研究的外延,即政治学的研究范围。 1、政治学基础理论(包括政治思想史),它是政治学的基础与核心。 2、中国政治。 3、比较政治。 4、公共政策。 5、行政管理。 6、国际政治。 政治学原理主要围绕政治学的基本对象——国家政权——而形成理论体系,并非试图涵盖政治学研究的全部范围,因此,它的作用在于为政治学相关领域和具体问题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 四、政治学与其相关学科的关系 1、政治学与哲学的关系。任何阶级或学派的政治学理论都要以某种哲学观点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几乎每一种新的和具有影响力的哲学流派出现之后,都会引起政治学基本理论或政治学研究方法论的某些变化,并导致新的政治学流派的出现,以及现有政治学流派的分化或滞亡。 2、政治学与经济学的关系。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政治上层建筑,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如果把要生产和分配的东西比作一块蛋糕,经济学关心的是如何有效的利用原料把这块蛋糕做的又大又好,而政治学关心的则是如何把这块蛋糕合理地分配给社会成员,以实现某种特定的政治价值原则。因此,政治学玉=与经济学二者之间是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任何政治学理论,都不能脱离特定的经济学而鼓励的存在和发展。 3、政治学与法学的关系。法学是以人类社会的强制性行为规范——法律为研究对象。由于政治与法律都是一种具有强制性的社会现象,因而法学与政治学具有不可分割的相关性。政治学与法学虽然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但他们各自的研究重点却是不同的。政治学研究的是人类社会中的权力现象,权力是其研究核心,特别是公众权力及围绕公众权力展开的各种现象。而法学的研究对象则是以特定的法律主体的权力和义务关系为重点,即研究立法、执法、守法、司法中人们权利和义务界限的确定、规范化、制度化以及权利的行驶、义务的履行等一系列活动。 总的来说,由于法是进行整治活动和实现整治目标的一种规范和手段,特别是在现代社会,民主整治就是在法律约束下的政治,政治必须采取合法性的形式,有规则和有秩序地运行,

政治学概论

政治学原理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一、政治的含义 总体来说,可以把所有对政治的解释分为两大类:剥削阶级思想家的政治观和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 (一)剥削阶级思想家的政治观 古今中外剥削阶级思想家对政治的看法或诠释可以说五花八门,择其主要,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1)用道德的观点解释政治,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社会道德。这是古代东西方国家较为普遍的观点。亚氏言“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你会解释这句话吗?会,就知道亚氏的政治就是道德或伦理。 (2)把政治说成是一种法律现象,政治实际上就是一个制定法律、遵守法律、执行法律的过程。持有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奥地利法学家凱尔森。 (3)认为政治就是对权力的追求和运用,或者说政治就是“权术”、“统治术”、“权谋”。持有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马基雅弗利。 (4)认为政治就是一种管理活动。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是孙中山。他说:“管理众人之事就是政治”。(5)认为政治就是制定和执行政策的活动。这是当代西方国家行为主义政治学的观点。 上述定义,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政治的内涵,展示了政治的某个侧面或某一特征,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到了国家、权力、管理等政治核心问题,因而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它们又都没有全面深刻揭示政治的丰富内涵和外延,因此必须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政治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如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在许多不同场合下都曾对政治进行过深刻的论述,其主要观点是: (1)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这是从政治与经济的关系的角度来界定政治。 (2)政治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在阶级社会里,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和阶级矛盾。这是从社会关系的角度来揭示政治的实质。 (3)在阶级社会里,政治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4)政治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列宁观点 不过,他们都没有对“政治”一词下过完整的定义。

政治学概论

政治学概论 第一章绪论 1.政治是阶级社会中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 和。 2.阶级分析,即在考察阶级社会中的任何政治现象时,都应找出它所体现的阶级关系,从本质上深刻揭示政治现象的阶级本质。 3.自政治诞生以来,不同的思想家对政治概念的不同解释有哪些? 答:①用道德的观点解释政治,把政治等同或归结为伦理道德。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在古代,政治学与伦理学是混在一起的。 ②认为政治是一种法律现象,将政治说成是立法和执法的过程。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政治的主要现象—国家是法律的产物, 因为国家是为了制定法律和执行法律而设置的。 ③将政治视为争夺权力以及施展谋略和玩弄权术的活动。 ④将政治看作是“管理众人之事“即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 ⑤把政治解释为围绕政府制定和执行政策而进行的活动,是一种“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活动”。 4.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的实质和含义是什么? 答: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政治的论述,我们可以将政治的实质和含义归纳为以下几点:①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关系归根结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②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③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力,国家政权问题是政治的根本问题。国家是政治权力的最终载体。④政治活动是科学,是艺术。 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我们可以对政治概念作如下界定:政治是阶级社会中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5.简述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答:①从狭义的角度上讲,政治学要以国家为研究对象,即政治学要研究国家的活动、形式、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等。 ②就广义的角度而言,政治学要以公共权力为研究对象,研究以公共权力为中心的政治关系、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政治文 化、政治行为的内容和规律。 6.为什么说政治学研究的中心问题是国家? 答: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活动的核心是国家政权。国家政权是所有阶级社会上层建筑的核心部分。因此,政治学应当抓住政治中最本质、最主要、最根本的东西,即国家政权问题作为基本的研究对象。 将国家作为政治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抓住了事物的根本,但是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却不能仅限于国家,它还研究与国家政权相关的政治现象及其发展规律。 7.简述中国古代政治学说的总体特点? 答:儒家与法家的治国思想虽然各自持着“德治”和“法治”以及“王道”和“霸道”两种治国原则,但他们都主张以积极的手段来治理国家。老子和庄子的政治思想则与此相反,他们主张采用消极无为的手段来进行政治统治。所谓“无为而治”,就是要求国家尽可能不去干扰人们的社会生活。但并非意味着统治者应该放弃对国家的治理。老子说过:“如无为,则无不治矣。”由此可见,他的目标还是要达到“治”,具体而言,就是实现其“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老子“无为而治”的治国思想,一直被历代统治者作为一种补充性手段,用来缓和阶级矛盾,维持社会统治,并在实际政治生活中与儒法思想一道起着着重要的互补作用。“无为而治”主要被作为一种权术思想,成为统治者调节其内部矛盾、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其统治的重要方法。 儒、法、道三家的治平之学,各有特点、互相对立、互相渗透。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统治,正是这三派思想交错运用、互为表里和互相补充的历史。 8.简述制度研究法的主要内容? 答:制度研究法,就是从政治制度的形成与演变角度,来探求制度结构类型变化规律的方法。对制度的研究主要有两种倾向,传统政治学的制度研究法主要是静态方法,它把政治学看成一种法律规范的科学,研究国家制度的结构和法制等制度性问题,其注意力大多集中在对政府正式机构和与此相关的法律或宪法文件的研究上,诸如探讨国家主权、联邦制和宪政体制等基本概念。动态分析方法,主要是研究制度的功能变化、政治制度在社会体系中的关系、制度模式的相互冲突和协调、制度形成过程中的行为关系机制。 9.简述学习和研究政治学的意义? 答:①有助于增强公民意识,提高政治文化水平。 ②有助于借鉴和吸取外国政治的合理因素,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 ③有助于提高广大干部的管理才能,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和管理的民主化。 10.试述19世纪后期西方政治学的几个发展阶段?

政治学概论完整笔记

政治学概论重点笔记中山大学行政管理 第 1 页共38 页

第一章 1、剥削阶级思想家关于政治的解释 ①用道德的观点解释政治,把政治等同或归结为伦理道德。 代表人物:我国古代的孔子、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②认为政治是一种法律现象,将政治说成是立法和执法的过程。 代表人物:凯尔逊 ③将政治视为争夺权利以及施展谋略和玩弄权术的活动。 代表人物:我国古代的韩非子、意大利思想家马基雅维里。 马克思·韦伯把政治看作争夺权力、玩弄权术的活动。 ④将政治看作是“管理众人之事”即管理公共事物的活动。代表人物:我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⑤把政治解释为围绕政府制定和执行政策而进行的活动,是一种实现“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活动”。 代表人物:美国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 2、马克思主义对于政治的论断【简】(P5政治的实质的含义:4点)(归纳) 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政治的论述,将政治的实质和含义归纳为: ①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政治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 ②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 ③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利。 ④政治活动是科学,是艺术。 3、政治(P6倒数第三段,政治的概念) 政治是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简、名】 政治活动的核心是国家政权。【单选】 行为主义政治学是对以行为主义方法即行为科学的方法为主要研究方法的政治学流派的总称。【简、名】 行为主义政治学主要采用了:现代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P20【多选】 4、中国古代政治学 ①儒学的主要典籍是《论语》和《孟子》, 它的政治原则为:“礼治”“德治”和“王道”。 第 2 页共38 页

政治学概论简答题

政治学概论简答题 1、简述政治文化的主要功能 2、西方政治理论发展大体经历哪几个阶段 3、革命的发生必须具备客观和主观两个条件是什么? 4、在改革中必须遵循哪些原则? 5、国际政治行为主体的特征有哪些? 6、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政治的含义有那几点? 7、国家权力的特性主要表在哪些方面? 8、简述西方和中国封建制国家的不同特征 9、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的特点有哪些? 10、社会主义国家的特征主要有哪些? 11、政治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12、国家消亡的条件有哪些? 13、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途径有哪些? 14、马克思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根据是什么? 15、西方理论中“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16、简述国家的政治职能与社会职能的关系 17、民主的定义是怎样的,包括哪些含义? 18、资本主义国家议会的主要职权大致可包括哪些方面? 19、资本主义政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20、西方政治学的政治发展理论的基本点是什么? 21、怎样理解新型民主? 22、我国国家结构形式有哪几个特点? 23、民主集中制的含义是什么? 24、为什么说中国的政治改革职只能是政治体制的改革而不是基本政治制度的改变? 25、如何综合把握国际政治的含义? 26、国家根本区别于氏族组织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7、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作用有哪些 28、产生民族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29、简述政治文化与政治社会化的关系 30、革命的作用主要表现是什么? 31、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定义包含那三层含义? 32、简述国家与政体的关系 33、资本主义国家行政机关的职权有哪些? 34、简述政治文化的特点? 35、为什么说人民代表大会制是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体形式? 36、资本主义民族主义的内容是什么? 37、简述政治文化结构的特点 38、政治改革的特征有哪些? 39、国际社会政治关系体系具有哪些基本特点? 40、资本主义国家为什么不会自行消亡? 41、为什么说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42、简述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国家领导的内容?

政治学概论主要知识梳理

政治学概论主要知识梳理第一章:政治与政治学 1政治现象出现的原因:社会分工的发展;阶级社会的出现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消除了阶级利益对立的基础,社会政治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主题。 2马克思政治观:政治是一种特殊分工,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生产方式;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政治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政治是一种高级的实践活动;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它集中体现为一定社会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的利益分配;国际政治是国家之间物质利益和社会地位等诸方面关系的集中体现。 3政治学首创于西方,因《政治学》一书亚里士多德成为这一学科的创始人。

4政治的社会功能:政治对经济具有巨大的反作用,推动或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政治革命是社会革命的前提,政治改革是社会发展和完善的基本动力之一;政治是统帅,是灵魂。 第二章:政治主体 1阶级性是是政党的本质属性,由其所代表的阶级在社会阶级结构中的地位和它自身的性质所决定的。 2政党特征:鲜明的阶级性;明确的政治目标和一定的政治纲领;有一定组织纪律性的政治组织;以争得政权和巩固政权并谋求新的政治发展为主要目的。 3政党性质直接决定政党作用的方向。 4政党作用:争取群众和教育群众;集中阶级意志;掌握政权和领导国家机关行使国家权力;政治录用与精英输送;监督与完善

政治运作。 5英美的两党制和法德的多党制。 6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作用: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有利于调动和和发挥各方面力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国家的团结和祖国的统一。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与西方多党制的本质区别: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不同;所代表阶级利益不同;政党职能不同;政党关系不同。 8政治国家:具体指国家政权机构,实质是统治阶级专政,即领导阶级实行政治领导,政治统治的国家政权机构。 9政治国家的基本职能:政治统治;社会管理;保卫。 10革命的阶级通过社会政治革命夺取政权,这是国家历史类型更替的基本方式。 11社会主义国家的特点: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础上;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是不断全面建设、协调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国家。12国家结构形式:指在民族国家地缘关系上,国家整体与部分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相互关系的结合形式。 13政治社团产生的条件:经济的发展、利益的分化与特殊利益

政治学概论名词解释汇总

1.政治:所谓政治是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2.氏族:所谓氏族是具有血缘关系、同族内部禁止结婚的人们的集团;是国家产生以前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组织形式。 3.国家:所谓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的机器。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是迫使一切从属的阶级服从于阶级的机器。(这个定义是列宁对马克思、恩格斯阐述的国家观点的全面的 4.政体:所谓政体是指政权构成形式,一定的社会阶级取何种形式去组织那反对敌人保护自己的政权机关。 5.民族:所谓民族就是由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体制联结起来的人们的稳定的社会共同体。 6.政党:所谓政党是阶级组织,它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根本利益,由其中一部分最积极的分子组成,有共同的政治主张(理论和纲领),采取共同的行动,为夺取和巩固政权而联合起来的有组织、有纪律的政治组织。 7.革命:所谓革命是指一定的阶级或集团通过阶级斗争,以暴力或和平方式推翻旧的反动阶级的统治,建立起新的社会和政治制度,从而实现社会形态和政治形态的变化的一种政治行动。 8.改革:所谓改革,就是指一定统治阶级中的政治领导集团通过和平的方式,有步骤、有计划地调整政治关系和社会关系,从而达到政治和社会制度完善的一种过程。 9.政治学:所谓政治学是指研究人类政治活动的规律性的科学,是一种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意识形态的学说。 10.君主制:所谓君主制是最高国家权力事实或在象征意义上集中于君主一人,君主是没有任期限制的,一般是世袭的。11. 11.共和制:所谓共和制是无论象征最高国家权力的机关还是实际行使国家权力机关都是通过某种形式的选举产生的,并且有严格的任期限制。 12.单一制:所谓单一制是将国土案地域划分若干行政单位,具有统一主权的国家形式。 13.分离权:所谓分离权是指分离的自由,分离的可能性,而不是指必须分离,这就不是分离权利而是分离义务了。 14.两党制:所谓两党制,是指在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中,由两个势均力敌的政党通过竞选取得议会多数席位,或者赢得总统选举的胜利而轮流执掌政权的政党制度。是指一国内两大政党轮流执政的政治制度,并不是说实行两党制的国家内只存在两个知政党。 15. 多党制:所谓多党制,是指在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中,多党并立,各政党都可以依法或联合其他政党竞选和执政的政党制度, 16.一党制:所谓一党制,是指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只有一个政党掌握政权,而在法律上不准许其他政党存在或不允许其他政党与之争夺政权的一种政治制度。 17.国家权力:又称政治权力、公共权力,是指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并作为社会整体的代表,以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管理社会公共事物的权力。 18.国家职能:所谓国家职能是国家本质的内在要求和具体体现,是国家活动的总方向、基本使命、基本目的,是指全部国家机器的基本职责和整体功能。 19.新型民主:所谓新型民主,即社会主义民主或人民民主,是工人阶级实现其阶级统治的方法,它是最高类型的民主,也是最高历史类型的民主,也是最后历史类型的民主。

马工程版政治学概论笔记(完整版)

政治学概论笔记 导论 第一节政治学及其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政治的涵义: 1.政治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 2.政治是以一定的阶级利益和阶级关系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关系 3.政治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4.政治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现象,有其自身运行和发展的规律 二: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1.政治学以社会政治现象、政治关系及其发展作为其研究对象。 2.政治学的研究领域: (1)政治学理论与方法 (2)中国政治与政治制度 (3)比较政治与政治制度 (4)行政管理 (5)公共政策 三、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1.历史分析方法 2.阶级分析方法 3.经济–政治分析方法 4.矛盾分析方法 5.调查研究方法 6.综合交叉研究方法 第一章阶级与国家 第二节国家的本质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本质的基本观点 第一,国家是一个历史范畴,是社会内部矛盾运动发展的结果 第二,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第三,国家的作用缓和冲突,把冲突控制在秩序的范围内。 第三节国家的职能 一、内部职能和外部职能 内部职能主要是实行社会控制,以维护政治经济秩序和稳定;外部职能主要是防御外来侵略,保卫国家安全。 二、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 1. 国家的政治职能即国家的阶级统治职能,是国家按照统治阶级意志,综合作用各种手段并以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维护社会秩序的职能。 2.国家的社会职能,即统治阶级运用国家权力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职能。 第二章国家权力与国家形式 第一节国家权力一、 国家权力的涵义 国家权力是按照统治阶级意志,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管辖政治和社会公共事务,对内对外正式代表国家并以国家机构保障实施的权力。 二、国家权力的特征: 1.主权性

政治学概论自考知识点

政治学概论自考知识点 《政治学概论》概述了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原理等,是政治学类、公共管理类等多个本科专业均开设的基础理论课程。接下来为你整理了政治学概论自考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政治学概论自考知识点:国家与阶级名词解释: 家长制家庭,是以一个男子为首的大家庭公社,包括一家之长及其晚辈也包括一些奴隶。 公共权力,是指武装的人----军队、警察和物质的附属物----监狱和强制机关。神权论,这种理论认为,国家源于神,是根据神的意志建立的,国家的权利来源于神,及上天或上帝。 国家权力(亦称政治权力、公共权力)是指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并作为社会整体的代表,以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管理社会公共事物的权力。 国家职能是国家本质的内在要求和具体体现,是国家活动的总方向、基本使命、基本目的,是指全部国家机器的基本职责和整体功能。 一、氏族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第一,氏族内部禁止通婚是氏族制度的根本规则。 第二,氏族制度的决策组织是议事会,是一切成年男女平等表达意见的议事机构 第三,氏族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都有互相帮助和保护的义

务。 二、原始社会的三次社会大分工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是畜牧业和农业的分工。 第一,畜牧业和农业的分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不同部落都开始有了剩余产品。 第二,由于生产的增长,剩余产品的日益增多,私有制出现了。第三,父权制代替母权制和家长制家庭的出现。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是手工业和农业的分离。这是人类社会野蛮时代高级阶段的产物。 第一,奴隶制的巩固和发展。 第二,个体家庭开始成为社会的经济单位,耕地成为私有财产。第三,部落联盟出现。 社会分工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手工业与农业的分工,就产生了直接为交换的商品生产。由于交换的发展,从社会中分离出一个不从事生产而只从事交换的阶级;;商人阶级。 第一,由于商品交换的发展,出现了金属货品。 第二,由于商业活动、土地的买卖与变化,人们为谋生而流动,使原来的氏族与部落的居民杂居起来。 三、国家的起源 第一,国家是一个历史现象,它不是从来就有的,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第二,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政治学概论简答题

政治学概论 1、简答: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根本研究方法是什么? 答:1.历史研究法;2,制度研究法;3,比较研究法;4,结构功能研究法。 2、论述题:学习政治学与培养公民素质的内在联系是什么? (1)学习政治学有助于增强公民意识,提高政治文化水平。(2)学习政治学有助于借鉴和吸取外国政治的合理因素,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立和发展。(3)学习政治学有助于提高广大干部的管理才能,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和管理的民主化。 3、简述国家职能的基本内容 国家职能是国家本质的内在要求和具体表现,是国家活动的总方向、基本使命、基本目的,是指全部国家机器的基本职责和整体功能。 任何国家的活动都表现为两种基本职能:内部职能和外部职能。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辨证统一关系。依据国家活动的性质和方式,国家的内部职能可以相对地划分为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两种。 政治职能的弱化,社会职能的扩展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职能发展变化的基本趋势。 4、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论述) 国家的本质问题是国家学说的核心问题。(1)国家是有阶级社会的组织。(2)国家是阶级统治。这是表明国家的本质。所谓国家的本质,就是指国家是哪个阶级的政权,或称哪个阶级的专政。马克思主义国家观认为,人类有史以来的一切国家都是阶级的国家,国家的实质是阶级专政。(3)国家是个机器。 5、简述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特征(简答) (1)资本主义国家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经济基础; (2)资本主义国家以维护和服务于整个资产阶级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目标; (3)资本主义国家是对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专政。 6、简述龚断资本主义国家的一般特点(简答) (1)从19世纪未开始,资本主义国家也随之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进入了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国家也随之从自由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 (2)在政治方法上由主要使用自由主义方法转变为主要使用暴力压迫的方法。 (3)垄断资本主义在政治上必然走向反动。所谓反动,是指它阻碍社会向前发展,维护腐朽的资本主义制度。 7、试评述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理论。(论述) 福利国家是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创办并资助社会公共事业,实行和完善一整套社会福利政策和制度,维护垄断资本的利益和统治的一种方式。福利国家是的最初尝试是从30年代美国总统罗斯福“新政”开始的。 从国家活动方面来看,“福利国家”由过去的“自由放任主义”变为“计划主义”;“由不干涉主义”变为“干涉主义”。 从国家推行的政策来看,“福利国家”由过去的不负责“援助”居民的社会生活,变为承担保障与增进社会全体成员的社会生活。 福利国家并没有改变资产阶级国家的阶级本质。它只是改良现有制度的一种权宜办法。 当代的福利国家是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时代的产物。 福利国家挽救不了资本主义国家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 8、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是新型民主与新型专政结合的国家。(简答) 马克思主义从民主的本质出发,认为民主是一种国家形态,是由它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决定的。 民主的概念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 (1)民主是指居民与政权的关系; (2)民主是指统治阶级实行统治的方法; (3)民主指国家活动的原则。 民主的这三个方面的含义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 社会主义国家是新型民主与新型专政相结合的国家。 新型民主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享有管理国家的权力和各项公民权利的民主。它是人类历史上最高类型的民主。新型专政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对少数剥削者的专政,是居民中绝大多数人对少数人的统治。

政治学概论(第二版)

政治学概论(第二版) 第一章绪论 政治学是一门研究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公共权力的活动、形式和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 名词解释 1. 城邦:古希腊的城邦是一种特殊的国家形式,是自由公民基于“契约”,在正义的原则下联合组织成的自治团体,是公民在法律之下分享权利和义务的政治体系。(后世把卫城、市区、乡郊统称为波里,综合土地、人民及其政治生活而赋予邦或国之意) 2. 共和国:源于古罗马共和国,意味着“人民的事业”,是一个有机共同体,共和国之所以是共和国,在于其统治的正义性。 3. 政治哲学:研究政治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和政治理论的概念体系的学科。20世纪政治科学兴起后,学者就把传统上用思辨方法,从纯理论角度探讨政治的本质、目的和发展规律,具有浓厚道德色彩与价值色彩的政治研究称为政治哲学。其内容:一是对政治的一般理论的研究,探讨政治的起源、本质、规律、规范、目的和手段;二是对政治理论、学说、思想、观念本身的研究,具有“元理论”或“超理论”的特征,主要分析词汇和概念的含义、论证的逻辑、命题的根据等。 4. 政治科学:政治科学是以人类社会的政治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广义政治科学即政治学,它以国家政权为中心研究政治制度、政治过程、政治行为、政治活动、政治关系及其一般发展规律。狭义政治科学是指对具体政治现象进行实证研究、计量分析的政治学,与政治哲学分属不同的研究层次。狭义政治科学在政治学研究中广泛采用现代科学的研究成果和理论方法,如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行为科学、数理分析等;力求客观地描述政治现象的本来面目及细节,对个体政治行为和政治活动的具体过程进行定量分析;绝不使用无法用科学方法、技术手段加以验证的概念,使政治学研究精确化。其研究

政治学概论

政治学概论 第一章绪论 政治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特殊的历史现象。产生于人与人之间的利害冲突,是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通过建立以暴力为基础的国家政权,利用法律这种强制性的手段来调节利益分配,解决社会冲突的活动。 政治学是研究人类政治活动的规律性的一门科学。 任何一种政治学说,都是某些阶级的利益和意志的直接反映。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意识形态色彩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体系的根本特征,在于它是建立在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的基础之上的学说,它集中地反映了人类社会中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和要求。 第一节政治学研究对象 政治学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领域,是研究政治现象产生的原因、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 古希腊:城邦,城市国家。 亚里士多德:国家的活动。 中国古代:主要是统治的意思。 古往今来主要分两种观点:(一)历史上剥削阶级思想家以及当代西方政治学者的解释。(二)马克思主义的解释。 (一)对政治的解释共分五种: (1)道德观点,把政治等同或归结为伦理道德。 (2)法律现象,是立法和执法的过程。 (3)争夺权力以及施展谋略和玩弄权术的活动。 (4)“管理众人之事”即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 (5)围绕着政府制定和执行政策而进行的活动。 (二)对政治的本质和含义归纳: (1)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 (2)实质:是阶级关系,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性是政治的基本特性。 (3)核心:是政治权力,政治权力的中心问题是国家。 (4)活动:是科学、艺术,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来研究它。 政治:是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提示了政治现象的范围,主要有两点:一是时间范围。二是界定政治现象与非政治现象的标准。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活动的核心是国家政权问题。国家政治是所有阶级社会上层建筑的核心部分,是政治上层建筑的主体。因此,政治学应抓住政治中最本质、最主要、最根本的问题,即国家政权问题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因此对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应作这样的表述:即以公共权力为中心的政治关系、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政治文化和政治行为及其发展规律,都是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政治学研究范围归纳为六个领域: (1)政治学基础理论(2)中国政治(3)比较政治(4)公共政策(5)行政管理(6)国际政治。 哲学是政治的基础。 政治学和经济学的关系,两者的联系非常密切。经济关系决定了政治关系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政治上层建筑,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一种新的经济现象的出现,必然会导致政治关系的变化和调整。另一方面,决定政治学与经济学密切联系的另一个重要国素,就是关于公平和效率的关系的问题。二者之间是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任何政治学理论,都不能脱离特定的经济学而孤立地存在和发展。因此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基础。 政治学与法学的关系,具有不可分割的相关性。在历史上,政治学和法学曾经长期处于彼此不分的状态。但研究重点是有所不同的。政治学所研究的是人类社会中的权力现象,权力是其研究的核心;而法学的研究对象则以特定的法律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为重点。法是进行政治活动和实现政治目标的一种规范手段,特别是在现代社会,民主政治就是在法律约束下的政治,政治必须采取合法性的形式而有规则、有秩序地运行,因而政治和法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政治学和法学也就具有联系的必然性。 第二节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儒学:为国以礼,为政以德。 韩非:法治和霸道。 老子、庄子:无为而治。 亚里士多德: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西方政治学的奠基者。 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神权高于王权,世俗王权必须服从教权。 马基雅维里:马克思称其为新时代第一个政治思想家。 孔德、斯宾塞:实证主义政治思想家,主张用社会政体代替国家。 西方政治学发展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

《政治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一、政治的含义 1.传统的解释和当代西方政治学者的解释 (1)用道德的观点解释政治,把政治等同或归结为伦理道德。 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在古代,政治学和伦理学史混在一起的。各个思想家都用道德的观点解释政治,认为政治的最高目的就是为了使人和社会达到最高的道德境界。(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2)认为政治是一种法律现象,将政治说成是立法和执法的过程。 认为政治的主要现象——国家是法律的产物,因为国家是为了制定法律和执行法律而设置的。(凯尔森) (3)讲政治视为争夺权力以及施展谋略和玩弄权术的活动。 马基雅维利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第一次将政治与伦理粉卡,提出了政治是君主夺取国家政权和维护其统治的权术活动的观点。 (4)讲政治看作是“管理众人之事”即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孙中山) (5)把政治解释为围绕着政府制定和执行政策而进行的活动,是一种实现社会价值的权威性的分配活动。(戴维伊斯顿) 2.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1)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 这说明,政治不是脱离经济而孤独存在的,政治的性质是由经济基础的性质所决定的,但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作为生产关系总和的经济基础,决定着社会的阶级结构,阶级的经济地位以及阶级的经济利益。各个阶级在经济上的根本对立,必然集中地表现为政治斗争,因而有什么样的经济关系,就有什么样的政治关系,强调经济对政治的决定性作用,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根本特征。 (2)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 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性是政治的基本特性。这里的阶级不仅包括了敌对阶级之间的关系,还包括了其他类型的阶级关系。具体地说,主要有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关系,领导阶级与同盟者的关系,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等。 (3)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力 任何阶级是实现自己的目的,都必须掌握对国家或社会的最高统治权。无论是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还是人民掌握政权的社会,政治关系的存在于解决,都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