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导论(杨光斌)

政治学导论是关于政治学的入门级别的教材,它主要介绍了政治学的基本概念、范畴、理

论和方法论等内容。其中包括比较政治学、

国际政治学、公共行政学、政治哲学等多个

方面,是探究政治的本质和规律的重要学科

之一。

在本书的前言中,作者提到政治学是一门多

样而又复杂的学科,涵盖着众多的学问与理论。政治学研究的是人类行为中的政治问题,探究统治、权力、决策、行政等诸多方面,

其重要性不言自明。作为社会科学的分支,

政治学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它对

于理解和认识现代社会的政治生态具有重要

的意义。

在本书的章节中,作者首先介绍了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学科课程设置和学术研究方法。然后,他详细阐述了国内外政治制度及其发展历程、政治社会化、政治与公共政策、政治与市场经济、国际政治及全球化等多个方面的问题。其中,作者结合大量的实际例子和案例,引导读者理解和体会政治学的实际意义和学术价值。

总的来说,政治学导论涉及了政治学的多个方面,从政治制度、政治文化、政治经济到战争与和平、全球化等,它对进一步学习和了解政治学的深层次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的参考和指导意义。

中国人大杨光斌政治学导论

政治学基本概念与理论 基本知识点:政治的概念以及君权神授观、治国说、权力观、政府活动说、马克思主义等政治观;政治的地位与SSP模式;中国古代政治学的特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概况;政治哲学与政治科学之分;政治权力的基础;政治权力的分配。 博弈的政治:博弈是分析利益冲突的框架,又叫对策论,指某些个人或组织作出相互有影响的决策,使博弈的结局不仅取决于本方的行动还取决于对方或他方的相应行动。政治博弈的要素有局中人(参加者有个人、团体和国家)、资源(人口、财富、声望、说服技巧以及职位等)、对策(基于自己的目标和资源以及分析对手而做出的以赢得机会最大化和损失最小化的行动计划)、规则、目标(政治博弈中所追求的财富、权力、社会地位和认可度等)。类型有零和博弈(参加者一方所得为另一方所失)与非零和博弈(参与者的得失不相抵,赢家输家不相抵,博弈的局中人不是完全相互冲突的)。 政治博弈的规则:规则是政治博弈中最重要的要素。宪法规定了政治体系的基本框架,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颁布的法律法规和决定则构成了相应的政治机制作为博弈的基本规则,习惯和传统作为被社会或社会的特定阶层广泛接受并实践的行为过程与模型也是一种政治规则。规则确定了博弈结果评定、局中人的角色及其相应的权力与责任、参与博弈的限制、越轨者应受的处罚,而且规则具有适应性,往往在博弈过程中发生某种变化。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制度主义:即制度变迁理论.1制度的含义(政治-经济关系构成的硬约束机制和宏观政体论)2制度变迁的方向(由低级向高级)3变迁方式(阶级斗争导致的革命性突变,新马克思主义则强调制度变迁的渐进性)4制度变迁的诸社会关系(关注阶级关系和基于此的权力结构,影响了新制度主义对制度重要性的强调)5对于技术与观念的关系,在强调生产力与经济基础的主导作用的基础上把社会进步看成是一套复杂的关系系统互动,而非单纯的技术决定论6对于制度变迁中个人的作用,反对把个人偏好或信念看成是既定的,而把偏好和信念看作解释变量。 政治权力:政治关系中权力主体依靠一定的政治强制力为实现某种利益而作用于权力客体的一种政治力量,是政治关系的中介,是用来实现利益的,而目的能否达到则取决于政治力量的对比。结构,权力作用方向与方式、权力运行层次、权力运动的时间性、权力作用的结果。权力的三面,决策权力、影响议题设置的权力及偏好形塑。 权威:权力客体对权力主体自愿的服从与支持。权威是比权力更高一级的概念,权力迫使人服从,而权威对权力客体的安排则被认为是正当的、不应违背的,即权力客体对权威是一种自觉的认同。权威一般是以合法性为基础的,权力要转化为权威要满足合法律性、实际政绩以及执政者具备合法性的道德因素等条件。 政治权力的类型:1强制性权力,甲要求乙做某事,乙不愿但由于受到甲的威胁而不得不去做,关键在于权力主体对可信性威胁的运用,保持政治威力。2功利性权力,权力主体以许诺某种好处来换取权力客体的服从。3操纵性权力,潜移默化地全部或部分改变权力客体的价值观以使其自觉服从权力主体的意志,即重塑人的态度和信仰,如洗脑、宣传和社会化。4人格性权力,即影响力,权力主体以自己超凡的品质和魅力等人格因素来换取人们的支持和服从。 政治系统理论:美国著名政治学者戴维·伊斯顿提出的一种政治观,即把自然科学中的系统方法运用于政治现象分析,将政治体系视为一个履行社会关键职责的系统,是进行资源权威性分配的主体。政治系统一方面有自身的边界,内部有具体的结构,承担着分化了的特定功能,目的则在于实现社会整体的目标;另一方面政治系统又不是与世隔绝的,而是通过特定的机制与文化意识、法律、经济等系统相互作用。政治系统从社会接受输入的支持与要求,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处理后向社会输出特定的政策产品,政策产品的执行效果又通过反馈机制再次输入政治系统。也就是说,反馈将输入与输出联接起来使政治成为了一个循环往复的持续过程。图解见杨P8。 精英主义:源于古代能人治国的思想,在19世纪末理论化,代表人物有帕累托、莫斯卡、熊彼特等。精英主义认为,人类社会从来都区分为少数据有统治地位的精英与众多被统治的大众,人民群众当家作主是不可能的,寡头政治是铁律。社会中的一小部分人由于具有被社会所推崇的才能和品质而成为精英,他们统治依靠的并不只是经济资源,军事力量、教士地位和管理专长都可能是其统治的基础。而且,与所谓阶级不同,精英基层是开放的,具有制度化的吐旧纳新的机制。古典的人民民主从来没有实现过,将来也不可能实现,人民至多拥有选择具体由哪位精英来统治的权利。因而在精英主义者看来,民主不过是在竞争环境中由民众定期选择政治精英的方式,尤其对于现代社会而言,一般民众难以掌握复杂的政治事务,政党政治也确定了领袖群体在政治活动中的决定性作用,因而政治过程只能是政治家制造政策产品而民众消费政策产品,民众至多有自主选择统治者的能力而已,人民的授权正是精英统治的合法性基础。 多元主义:带有浓厚的美国色彩,代表人物有拉斯基、达尔等。多元主义认为一元国家观是一种想象,因为国家权力并不是集中在社会结构的某一点而是多元分散的,长期占据压倒地位的精英一般也是不存在的。因而,权力是多中心配置的,代表不同利益的各种中介团体都在力争影响政府的决策过程,通过不断竞争和妥协获得对国家的控制权,但都无法强大到能垄断国家权力,因而权力是由众多自治团体所分享的。国家作为独立于市民社会之外代表社会利益的政治组织,实际是中立性原则下调和社会利益冲突的均衡器,政治职能就是要在各个利益集团之间寻找平衡且保障其竞争的公正和秩序。因而,国家就是公正的仲裁者,是社会整体的托管人和代理人,是实现社会利益和社会秩序的工具。多元民主就是由多元的社会自治团体主导政治过程,权力安排实际是利益集团调价还价的结果,政策则是政府调和这些集团冲突的结果,民众通过各种利益集团实现广泛而有效的政治参与。不过利益集团式政治也存在着加剧政治不平等、扭曲公民意识和使议事日程不正常等问题。 古典主义与旧制度主义政治学:从古希腊到19世纪的政治学都属于古典主义范畴,典型特征是1规范性活动,即强调道德、伦理和价值判断2关注对理想社会的描绘3关注政体设计。简而言之,古典主义政治学就是关于政治制度的价值性和规范性探索,文艺复兴时期的政治理论更是直接改造了西方世界。出现于19世纪末的旧制度主义继承了古典主义传统,关注于对政治制度和法律体系的描述和设计,其特征为1政治制度与政治价值的统一性以及由此带来的政治科学与政治哲学的合一性2整体主义的方法论和世界观3制度中心主义与制度决定论,认为良好的制度设计将对社会带来全局性的好处。 行为主义政治学:20世纪初开始形成并在20世纪中叶达到顶峰的政治学研究范式,如政治系统论、政治沟通理论等。反对古典主义的价值性研究而主张政治学的科学性。特征,1关注政治活动者的行为,拒绝机构研究法,强调研究个体行为和态度,关注政治过程的研究2.大量使用科学方法,把资料的量化当作重要目标3.强调社会科学的统一,大量引用经济学、社会学的研究方法4.主张价值祛除,利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发展出具有普世性的理论模型。评价,1个体主义的微观研究视野使人们意识到了个人偏好选择对政治过程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大力的跨学科研究也大大丰富了政治学研究方法,使大大拓展了人们的视野并丰富了政治学的理论源泉2完全的价值中立是不可能的,过度强调数量分析而忽略制度结构和价值体系给研究带来了极大的局限性,绝对的微观视角分析得出的结论可能存在着根本性错误。 理性选择主义政治学:在反思行为主义中形成的,依然坚持行为主义的个体主义为方法论,而引入经济学中的“经济人”假设并以此为核心命题,认为政策产品是政治人在利益驱使下经过理性计算而形成的个体偏好选择集的互动结果。由经纪人假设展开的理性选择主义大大提高了行为主义的理论性,开启了人们的新思维,使人们理解了政治中的自利行为、腐败、政治失败等现实问题并看到个人偏好对于政治的影响,但还是忽视了制度、道德等因素对政治行为的制约,而且只关注理论的推敲演绎而缺少经验论证,使用的假设违背常识,得出的一些结论也难说正确。1社会选择理论,代表人物是阿罗。他假定个人是理性的,探求如何将个人偏好加总为社会整体偏好以及社会作为整体是否有明确偏好,即民意问题。阿罗不可能定理认为,无论用什么方法综合人们的偏好,都难以形成稳定的多数和均衡态势。但实际上,人的活动和选择常受到道德、制度等因素的限制,致使某些特定偏好顺序无法排列,这时部分均衡是可能出现的2集体

关于社会契约论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

社会契约论读书笔记一 在杨光斌《政治学导论》中,第五章国家这一章,讲述了几种国家起源学说,其中有一种就是社会契约说。社会契约说是17世纪和18世纪最有名的政治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是霍布斯、洛克、孟德斯鸠、卢梭。社会契约说是对国家神权说的直接否定。 社会契约说假定,国家之前是人类的无政府的自然状态(state of nature),所有生活在自然状态下的人,都占有因自然法(natural law)而产生的自然权利(nature right)。人们滥用自然权利,使人们的生命及财产得不到保障。为了摆脱这种自然状态,人们慢慢地经过明示或默示的同意,订立一种契约,以建立足以保障自然权利的国家和政府。这样人类由自然状态进入了社会状态(state of society)。以契约建立的国家,任务是遵守自然法,保护公民的生命、财产和自由;如果统治者违背契约,人民有权推翻政府,由此得出主权在民的结论。 有空大致浏览了一下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这本书分为四卷,主要阐述卢梭的政治观念和他认为理想的政治制度。 第一卷:从“自然状态”引出人类平等 卢梭认为想要建立一种对人们的约束是绝不能仅仅靠强力的。想要人们长久的接受一种社会秩序,那么在建立这种秩序之初必须是人们出于自愿的约定。卢梭认为想要使人们结合起来的社会契约必须解决的两个问题,一方面个人要获得集体力量的保护,另外一方面还要保留以往一样的自由。在“论社会状态”一章中,阐述了人们只有在形成社会状态后,他们的行为才具有正义性,道德性,才拥有真正的自由和权利。这一章节我理解到人在纯自然的状态所拥有的随心所欲

的、天然的自由是有局限的。只有从自然的状态进入社会状态之后,自由被赋予了道德性,这样的自由才使人们真正的成为自己的主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 第二卷:社会契约中的“公意”与法律思想 关于公意,卢梭在文中多次提到,在讨论社会契约的问题中,公意这一思想是贯穿于政治法律思想的基本概念。卢梭这里的公意着眼于公共利益的,也就可以看出公意永远是公正的。公意是民主的展现,但每个公民既然表达的只是自己的意见,那么对于所有意见的进一步总结归纳就是十分重要和有难度的事情。在实际的运用中,实施的好才能保证公意不走向极端,而最终的公意由谁来代表和表达,还需作进一步的探讨。卢梭在这一卷谈法律时认为,社会公约给了政治体生命,而立法让政治体拥有意志和行动。如果没有法律的存在,国家就会变成没有灵魂的躯壳,只是存在,却无法行动。卢梭主张的是对公民进行守法教育而不是严厉的惩罚。政府需要用手段去启发人们接受并尊重法律,丽严厉的惩罚只是下下策。如果是想用恐吓换来对法律的尊重实在是无能的。卢梭还提到了法律的其中一种类别即风尚习俗、舆论。“这种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它形成了国家的真正宪法;它每天都在获得新的力量;当其他的法律衰老或消亡的时候,它可以复活那些法律或代替那些法律,它可以保持一个民族的创制精神,而且可以不知不觉地以习惯的力量代替权威的力量。”虽然最后一种形式无法写成条文,但是却被卢梭阐述的最为深刻。在他看来,人们心中长期形成的观念风俗比法律本身更加重要。 第三卷:卢梭的政府理论 卢梭在第三章开篇阐述了对政府的总体论述。在这一章里,卢梭认为,政治体的活动主要有意志和力量两个因素。在国家中,意志和力量就对应着立法权和

杨光斌 政治学导论各章考点总结(我宁波大学研究生这门课考了131分哦~)

(2011.名词)依附理论:从发展社会学的观点来看,依附理论是国际经济和政治关系中影响重大的一种理论。这一理论经历了从悲观的“古典依附论”到具有乐观色彩的“依附发展论”的演变。霍布森、普雷维什、弗兰克和阿明对古典依附论的创立和发展做出了贡献。卡多索和埃文斯的观点则是“依附发展论”的代表。 依附理论由阿根廷学者劳尔·普雷维什在20世纪60-70年代最先提出。该理论认为广大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是一种依附、被剥削与剥削的关系。在世界经济领域中,存在着中心--外围层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构成世界经济的中心,发展中国家处于世界经济的外围,受着发达国家的剥削与控制。该理论是新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理论学派之一。 (2011、2009论述)马克思主义政治发展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对我国政治发展有何现实指导意义。 (2010论述)结合治理理论,阐述你对如何推进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看法。第一章政治与政治学 考点:1、(2011简答)、(2010简答)(2009简答)儒家政治学说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2010比较分析题)政治哲学与政治科学 一、儒家政治学说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儒家认为政治是一种治国之道。孔子说“为政必先正名”。“正名”是孔子的政治指导原则,是一种政治手段。粗了“正名”还要“为政以德”,即以统治者的道德规范和礼制对人民进行教化。孔子的政治教化说影响极为深远,在这里,政治不仅表现为治国之道,还体现了古代思想家的一种道德价值追求。 儒家政治学说以“礼治”和“德治”为主要内容,其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己治人,即,以道德教化、修身养性来实行统治,反对以苛政、刑律治天下。 二、与西方政治学说相比,中国古代政治学的鲜明特点 第一,在维护统治秩序及如何调整阶级关系方面,内同蔚为壮观;第二,特别重视人的问题,人文主义色彩浓厚;第三,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往往把政治伦理化;第四,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对社会演变特别感兴趣;第五,中国古代思想体系或系统性较西方要弱。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思想家们多把现实的社会视为理想社会,忙于说明现实社会的合理性,没有建构起更高层次的政治理想蓝图。 三、(2010比较分析题)政治哲学与政治科学 政治学包含规范性与科学性两个方面,即政治科学与政治哲学。 政治学的规范性是指回答问题对与错、好与坏的价值准则。规范性活动的核心是“应当是什么”(what should be),也是通常所说的政治哲学。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是公平、平等、正义、自由、民主等政治价值。政治哲学家往往不是基于对现实政治的实际考察来论证观念的合理性,而是依据哲学思辨甚至是神学权威来提出问题启发人们思考,而不在于能解释或回答什么问题。 由于政治哲学不能回答问题,政治学家便企图把政治学发展成能解释和回答政治现象的工具,于是就有了政治学的科学化问题。政治科学研究政治究竟是什么(what is).P16 三、西方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1、古典主义政治学与旧制度主义政治学 2、行为主义政治学和理性选择主义政治学 3、新制度主义政治学和新古典主义政治学 四、当代政治学方法论 1、行为主义 2、理性选择主义(包含社会选择理论、集体行动理论、公共选择理论) 3、新制度主义

华南师范大学参考书目

华南师范大学参考书目 010101▲马克思主义哲学 初试参考书: 01.李秀林等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五版),2005. 02.邓晓芒,赵林著.《西方哲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复试参考书: 01.黄楠森.《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010102中国哲学 初试参考书: 01.李秀林等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02.邓晓芒赵林著《西方哲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复试参考书: 01.冯达文、郭齐勇主编.《中国哲学史》(上、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02.冯友兰著.《中国哲学史》(上、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010103外国哲学 初试参考书: 01.李秀林等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02.邓晓芒赵林著《西方哲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复试参考书: 01.夏基松著《现代西方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第2版),2009年 010104逻辑学 初试参考书: 01.李秀林等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五版),2005. 02.邓晓芒,赵林著.《西方哲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复试参考书: 01.《普通逻辑》(增订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010105伦理学 初试参考书: 01.李秀林等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五版),2005. 02.邓晓芒,赵林著.《西方哲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复试参考书: 02.魏英敏主编.《新伦理学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010106美学 初试参考书: 01.王力主编.《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第一册、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第三版),1995 02.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增订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王沪宁,《政治的逻辑》,上海人民出版社。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 ?朱光磊,《政治学概要》,天津人民出版社。 ?杨光斌,《政治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王惠岩,《政治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 ?王邦佐等,《新政治学概要》,复旦大学出版社。 ?艾伦·艾萨克,《政治学:范围与方法》,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 ?哈罗德·D ·拉斯韦尔,《政治学》,商务印书馆2005年。 ?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华夏出版社1999年。 ?迈克尔·罗斯金等,《政治学(第6版)》,华夏出版社2002年。 ?莱斯利·里普森,《政治学的重大问题》(第10版)华夏出版社2001年。 ?《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 第一章政治与政治学 ?第一节政治的概念 ?一、什么是政治? ?政治的高尚与黑暗:五四运动、暗箱操作 ?政治的高深与直白:权术运用、暴力与流血 ?政治的伟大与渺小:掌权者、无权者 ?二、几种政治观 ?伦理政治观:孔子、柏拉图 ?孔子:“政者,正也;治者,理也”。“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政治就是统治国家,管理社会。?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政治就是实现正义,为民谋利。 ?权力政治观:韩非、马基雅维利(权术) ?法学政治观:卢梭(契约) ?利益政治观:马克思恩格斯(政治权力不过是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 ?阶级政治观:列宁(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 ?管理政治观:孙中山(管理众人之事就是政治) ?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柏拉图认为,国家应当由哲学家来统治。柏拉图的理想国中的公民划分为卫国者、士兵和普通人民三个阶级。卫国者是少部分管理国家的精英。他们可以被继承,但是其他阶级的优秀儿童也可以被培养成卫国者,而卫国者中的后代也有可能被降到普通人民的阶级。卫国者的任务是监督法典的制定和执行情况。为达到该目的柏拉图有一整套完整的理论。他的理想国要求每一个人在社会上都有其特殊功能,以满足社会的整体需要。 ? ?亚里士多德:国家作为一种最高、最广社会团体,

杨光斌政治学导论答案(汇编)

第一章政治与政治学 重点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是什么? p5四点+意义 1)“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2)“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 3)“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内容。” 4)“政治是一门科学,是一种艺术。” ?如何从系统论和博弈论的角度认识政治? 系统论p8 结合图表,政府系统由政府机构、政党、社团、领导人及公民构成。输入→输出→反馈→二次输入→……。 博弈论p9~12 对策性博弈五要素:局中人、资源、对策、规则及目标。 政治博弈的规则包括成文的宪法、法律和行政机关的决定,与不成文的传统和习惯。 政治博弈分为零和博弈与非零和博弈。 定义:政治就是运用权力的政府机构根据一套规则以决定谁得到好处及谁支付社会代价的系统化过程,其中团体与团体之间、团体与政府之间充满着合作与冲突。 ?政治与经济的基本关系是什么样的? 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经济基础决定政治上层建筑,而政治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什么是政治哲学和政治科学? P15~16 政治哲学:what should be研究政治的规范性,回答政治对错好坏问题,核心概念是公平、平等、正义、自由、民主等政治价值,是人们进行政治评价和政治分析的基本准则。 政治科学:what is研究政治的科学性,解释和回答政治现象。 ?什么是新古典主义政治学? P22 20世纪70-80年代,罗尔斯的正义论和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一方面将政治学带回传统,一方面还在发挥着中介性质的作用而把政治学向前推进一大步,形成“新古典主义政治学”。三基本特征: ?制度中心论。不仅包括政体、制度结构,也包括中观和微观层面的规则,以及制度变迁理论和非正式规则的遗传性文化。 ?政治科学与政治哲学的统一性。单纯的政治科学不能解释本质上复杂的政治过程,必须借助于政治哲学。要令人信服地解释制度变迁,既少不了政治科学关于制度作用的 分析,也离不开政治哲学关于制度价值的关怀。 ?研究方法上的整体主义与个体主义的统一性。 ?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中的制度主义方法论? P28 马克思主义的制度分析主要包括六点,制度含义、制度变迁方向、变迁方式、社会关系、技术与观念的关系、个人作用。 时代特征是,制度包含由一系列“关系”构成的宏观的整体性“硬约束机制”,是一种结构决定论分析路径。是一套因果关系密切的方法论体系,对后来制度经济学和新制度主义政治学有直接或间接影响。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主要流派及其内容是什么?

政治现代化

问题:怎样看待政治现代化这个问题? 关于本题结合课程学习和研读杨光斌主编的《政治学导论》,我认为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何为政治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是现代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一般认为现代化开始于16世纪。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历史进程反映了人类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所经历的巨变。这一过程开始与西欧扩展与北美和欧洲其他地区,蔓延到亚非拉美。而现代化的研究又横跨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和历史学,这也决定了现代化有多重的含义,而关于政治现代化的研究中,中国人了解最多的是亨廷顿的观点。亨廷顿认为政治现代化包含三个基本方面,第一,权威的理性化即由单一的、世俗化的、全国性的政治权威,取代各种传统的、宗教的、家族的或种族的政治权威,政治现代化意味着国家的整合,把权力集中于公认的公共机构手中。第二,政治现代化包还着政治功能专门化。第三,政治现代化包含着全社会各阶层广泛的参与。政治亨廷顿认为,要达到政治现代化的三个标准,必须首先满足两个前提:一是国家适应能力增强,不断的推动社会经济改革;二是国家有能力将新生的社会力量纳入制度之中。总的来说我们认为,衡量政治现代化的总的原则就是合法性政治、有限政府和民众的广泛参与。三者相辅相成,合法性政治依赖民众的广发参与,只有合法性的政治,才能保证有限政府或宪政的正常运行,而有了宪政,民政的参与权才能得到保证。 二,政治现代化的道路是怎么样的?循着历史的轨迹,纵观今日世界政治格局,呈现三种明显不同的道路这就是资本主义的道路、社会主义的道路和新兴民族国家的道路。1、资本主义的道路。资本主义的道路只是对欧美各国的一个总体概括,其标准是共同的国家的统治阶级的性质。其实,欧美各国的政治现代化道路是可以细分的,其中最典型的是英国式道路、法国式道路和德国式道路,但无论是法国式还是德国式最终都因为走上了以代议制民主为核心的英国模式而稳定下来,成为成熟的现代化国家。2,社会主义的道路。自十月革命以后,社会主义在一些欧亚国家成为现实,开辟了政治现代化的新道路。但由于种种的经济和文化上的原因,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道路都夭折了。东欧国家基本上走上了以代议制为核心的政治模式。中国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错误,一度使社会主义道路停滞不前,但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现实了其生命力。目前,中国在经济上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政治上正在建设已发至为核心的政治文明。但是,建设现代化的道路仍然有很多困难要克服。3,新兴民族国家的道路,新型民族国家是指这些独立前尚停留在前资本主义时代并长期受帝国主义国家和殖民主义国家掠夺剥削的国家。虽然这些革命的过程相同,但在政治现代化的道路上表现各异,有的试图移植西方政治制度,有的宣称实行“社会主义”,有的实行威权主义,有的干脆走上了英国式代议民主。 三,推动政治现代化的主要手段是什么?一般认为推动政治现代化,一是政治革命二是政治改革。政治革命根源于政治矛盾和社会矛盾。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上的任何一次真正的革命,都将使社会发生急剧的变化和飞跃发展,因为它宣告了旧制度的灭亡和新制度的诞生,是历史发展中的质变。或者说革命是政治现代化的重要手段,革命使中国真正开始了政治现代化,因为它不仅是一种我们通常所理解的阶级革命,还具有民族国家意义,革命完成了民族独立、国家统一的大业。社会主义的革命带来了政治现代化,但革命不

政治学导论——杨光斌部分

第一篇政治的性质 第一章政治与政治学 第一节政治的含义 (一)什么是政治 在前资本主义社会,人们普遍接受“君权神授”思想,认为政治是一种上帝安排的理论。第二种认为政治是一种治国之道。 第三种是一般民众和一些政治理论家的看法,认为政治就是争夺权力。 第四种认为政治就是政府的活动。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含义: 第一,政治是经济最集中的表现,政治活动和政治现象是派生的事物,受到更深层次的经济结构的制约。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第二,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 第三,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内容。具体地说,政治就是要争取政权和保持政权。 第四,政治是一门科学,是一种艺术。 评价: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理论,为人类认识政治现象作出了贡献。马克思主义第一次把对政治的研究与人类的彻底解放结合起来,具有科学性、阶级性、革命性和实践性,同时,在实践中需要不断发展。 政治的定义:政治就是人们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活动以及政府运用公共权力而进行的资源的权威性分配的过程。对这一定义的理解: (1)社会需要进行资源分配。人是有欲望的,但满足人的需求的资源是稀有的。人们所需求的多数资源是有代价的,需要得到它们,人们必须付出经济、时间等代价。因此,任何一个社会必须寻求一种途径以决定这些资源和代价如何分配。对冲突的利益需要调和,以解决金钱、政府职位或控制他人生命与领土之类的有限资源的分配问题。 (2)分配必须是权威性的。资源分配不公并不都有权威性。政治就是要揭示权威性分配方法。政治关心的是被认为对整个社会有权威性的政策的关系,而政策的执行是有选择性的。权威性分配是指,在大多数社会,由拥有权威和权力的政府机构去作出决定。一个政治体系不但分配好处,还要分配代价。 (3)权威性的分配是一个系统化过程。政治过程在履行着社会的关键性职责,政治系统处于社会的中心位置,它从社会那里接受“输入”,把输入的信息处理后就作出某些“输出”(决定),决定的执行又反馈到“输入”单位。当个人或团体向政府提出要求时,政治过程便开始运转了。政策制定者会检查各种要求,并考虑到自己的利益,然后作出决定,这些决定可能是行政命令,也可能是法律。这些决定就作为输出而反馈给社会。通过反馈过程,提出要求的个人和团体就会发现这种系统是如何处理他们的要求的。 (二)作为博弈的政治 (1)政治博弈的要素:局中人(参加者)、资源、对策、规则及目标,即局中人运用他们的资源,在一定规则内制定对策以达到他们的目标。首先,博弈要有局中人。要得到政治利益,必须首先成为局中人。局中人包括个人、团体和国家。其次,目标和结果。目标复杂多样。局中人不止追求一种结果。局中人在追求目标时要依赖其所掌握的资源。最后,博弈的策略。每一个局中人都要设计一种策略以使赢得的机会最大化。 (2)政治博弈的规则:习惯与传统就是政治博弈的规则渊源,宪法规定了政治体系的基本框架。政治博弈都有强制执行的规则,处于正式或非正式的不断变化之中。(3)政治博弈的类型:零和博弈和非零和博弈。零和博弈是一种参加者一方所得为另一

杨光斌,政治学,课程,讲解,考研,笔记,课件,讲义第四章意识形态

第四章意识形态 第一节意识形态的涵义与特征 一、意识形态的概念 意识形态是德·特拉西在其著作《意识形态原理》中创造出的一个名词,指的是向人们解释观念的成见和偏见的根源的“观念科学”。随着马克思生前未发表的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在1927年发表,以及德国哲学家曼海姆(Mannheim)的《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在1929年发表,意识形态这一概念重新流行起来。从此以后,意识形态在不同学者那里得到了不同的定义和解释。 (1)马克思的意识形态定义 (2)曼海姆对两种范围意识形态的区分 (3)韦伯的信仰体系 统观这些定义,大部分有两个共同特点:第一,将意识形态看作是一种认知体系,是某一团体对世界的认识(不管是准确,还是扭曲);第二,认为意识形态与个人、集体的行为有着密切联系,是行动的思想前提,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个人和集体的行为。 作为总体性的观念,意识形态不同于政治心理。根据政治意识对政治现象反映的不同层次,可分为政治心理与作为意识形态最直接表现形式的政治思想。政治心理是社会成员对政治诸方面的一种自发心理反映,表现为人们对政治生活的认知、情感、评价等等。而作为意识形态的具体形式之一的政治思想,集中体现了特定阶级的利益和政治要求,是思想家对于政治现象进行理性思维的产物,是一种系统的理论体系。因此,二者属于政治意识中的不同层次。但是,二者不是截然分开的。民众的政治心理是意识形态存在的基础,而意识形态又影响着政治心理的形成。 第四章意识形态 第一节意识形态的涵义与特征 二、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 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 (1)现实性 (2)总体性 意识形态是由各种具体的意识形成的政治思想、法律思想、经济思想。社会思想、教育、伦理、艺术、宗教、哲学等构成的有机的思想体系。 (3)阶级性 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阶级功能。 (4)相对独立性 第一,意识形态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变化不完全同步。第二,意识形态的发展具有历史的继承性。第三,意识形态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第四,意识形态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5)依赖性

杨光斌,政治学,课程,讲解,考研,笔记,课件,讲义第十二章政治参与

第十二章政治参与 第一节政治参与的涵义 一、政治参与的涵义 对政治参与的定义,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其中有代表性的观点有: 1. 政治参与是合法的行为。 2. 政治参与是自愿的行为。 3. 政治参与包括政治态度。 综上所述,对于政治参与的认识,有些概念要窄些,仅把政治参与看成是合法的或自动的行为;有些概念要宽些,把人的政治态度也包括在政治参与之内。 政治参与就是普通公民通过一定的方式去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政府的决定或与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的政治行为。这一定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政治参与的主体是一般公民,是公民自下而上影响政治的过程。 第二,政治参与是一种活动而不包括态度。 第三,政治参与是旨在影响政府决定的活动。 为了影响政府的决定,政治参与的方式是多样的,既可以以支持的方式,也可以以施加压力的方式,在有时候甚至以非法的暴力方式出现。 第四,如前所述,政治参与不仅包括行动者本人自动的影响政府决策的活动,而且包括行动者受他人动员而发生的影响政府决策的活动。 第十二章政治参与 第一节政治参与的涵义 二、政治参与的限度 政治参与的扩大和政治生活的民主化是政治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很多政治学家都给予参与予极高的评价,但也不是没有主张限制政治参与的。

一些学者和政治家认为,广泛的参政不仅不可能,而且也不足取,不必担心政治冷漠对政治制度有什么危险;相反,一定程度的政治冷漠更有利于政治制度的运作。这是因为: 1. 鼓励那些对政治不熟悉、没有兴趣的人参与政治,对社会并没什么好处。 2. 坚持认为每个公民都要参与政治的观点,只是对民主的忠诚情感代替了对民主的理性判断。 3. 即使在最理想的政治条件下,一些选民也不会具有进行复杂政治判断所需要的实际政治知识。 4. 广泛的政治活动,从某些方面判断是可取的,但也有不利因素。太活跃的团体会妨碍统治者去做他们最有能力做的事情,公共议事日程被扭曲了。 上述观点基本上代表了精英民主主义或政治保守主义的民主观,而多元民主主义者对政治冷漠深感不安。 1. 那些没有参与政治的人没有被合适地被代表,政府就不是建立在最广泛的民意基础之上。 2. 广泛的政治冷漠给那些为所欲为的人提供了更多控制政府的机会。 3. 参与政治是最好的提高公民判断水平的工具。 4. 广泛的不关心政治,既是政治制度软弱的表现,又是政治制度软弱的根源。 第十二章政治参与 第一节政治参与的涵义 三、政治参与的方式与机制 根据各国的政治实践,政治参与的主要形式有投票、选举、主动接触、政治结社等。 1.投票 投票作为政治参与的方式,目的有二:一是选举政治官员,二是进行全民公决以决定重大国事。投票只是很间接的传达了选民对候选人的喜好,因此,投票是控制政府的迟钝而有力的工具。这种参与方式不需要多少主动性,投票的时间和地点总是按部就班的呈现在公民面前。 2.选举 选举是由一系列政治活动组成的,诸如组织协调、宣传动员,投票只是选举活动的最后阶段。选举是诸多政治参与方式中规模最大、影响也最大的政治活动,其作用一方面与投票相同,即评判政府和政治官员;另一方面,选举过程训练了政治积极分子的政治才能,提高了他们的组织能力和动员能力。 3.主动接触 公民个人因为自己的特殊利益而主动与政治官员接触,陈述自己所关心的问题,这种参与被称为公民的主动接触,因为公民单独行动,决定参与的目标和内容,因此是一种主动精神的参与。“来信访问”是一种重要的主动接触参与活动。 4.结社活动 现代宪法一般都赋予公民结社活动的自由。在政治参与意义上,结社活动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参加政党的政治社团,二是以团体或组织的方式去解决社会或政治问题。在西方,集团参与的作用很大,它能把公民的利益与压力结合在一

杨光斌,政治学,课程,讲解,考研,笔记,课件,讲义第三章政治文化

第三章政治文化 第一节政治文化的内涵 一、政治文化的概念 “政治文化”作为一个明确的概念被提出并成为政治学研究的一个独立的对象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它来源于两个方面的推动。第一,当时国际政治面临的新情况对政治学提出了挑战。第二,政治学自身的发展,特别是比较政治学的发展也成为政治文化研究兴起的催生剂。 “政治文化”是政治学中最有争议的概念之一。以下有三种颇具代表性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将政治文化定义为政治体系的心理方面,它包括政治体系的成员对体系各层面的感受、认知、评价和情感取向。第二种观点是将政治文化定义为政治体系中各种主观因素的综合。第三种观点认为,前两种定义中所包含的内容是观念性的政治文化,除此以外,政治文化还应包括上层建筑领域“物质性”层面的政治制度和政治规范。 理解政治文化的概念应该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政治文化主要是指社会成员针对政治体系各层面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 第二,政治文化的形成是感性与理性、自发与自觉的统一。 第三,政治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第四,政治文化具有结构性。 第三章政治文化 第一节政治文化的内涵 二、政治文化的内容 政治文化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基本成分,即政治认知性成分、政治情感性成分和政治评价性成分。 (1)政治认知性成分即人们对政治组织、政治过程、政治目的、政治角色、政治产品等方面的知识。 (2)政治情感性成分即对政治体系和政治活动的感情。 (3)政治评价性成分即人们根据一套他们认为是正确和合理的准则、信条,或明确、或含蓄地对政治体系进行的价值判断。

第三章政治文化 第二节政治文化的功能 一、政治文化的功能 政治文化作为支持社会成员政治行为的心理因素,几乎作用于政治体系的方方面面。 1. 特定的政治文化是政治体系得以存在和维持的必要基础 任何政治体系的存在和维持都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文化。一旦这种和谐的关系被破坏,就可能导致体系的生存危机,甚至是解体。 2.政治文化是影响政治体系中政治制度模式的重要因素之一 政治制度是指政治体系内各种结构之间相对稳定的政治关系,这是政治体系的核心部分。一个政治体系中政治制度的模式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最主要的当然是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经济发展水平,但社会的政治文化在形成政治制度模式的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种差异首先表现在政治机构的设置上。政治制度的差异还表现在各种政治机构在政治体系中的地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上. 3. 政治文化决定着政治体系中政治制度的实际运作状况 特定的政治制度在不同的政治文化环境中将会产生不同的机制和不同的效力。政治文化的类型和发展水平对一种政治制度的运行效力也有非常大的影响。残留在人们观念中的封建政治文化对我国建设现代法制国家的负面作用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4. 政治文化制约着政治体系的变革和发展 从历史上看,每一次大的政治变革都伴随着一场政治文化变革。但是,二者的变动速度并不是同步的。

第二章 国家的历史类型与变革

第二章国家的历史类型与变革 1.什么是国家的历史类型?为什么说国家历史类型的分类是科学的? 国家的历史类型是指一定历史时期建立在同一类型社会生产关系基础上的具有同一阶级实质的国家形态。马克思主义看来,划分国家类型,必须以各种类型国家所具有的最本质特征作为划分标准,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国家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二是一定经济基础上哪个阶级占统治地位,即阶级本身。在阶级社会中,有什么样的社会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统治阶级凭借国家权力实行的阶级统治,就有什么样类型的国家。 根据这个标准,我们看到,自从阶级产生以来,人类的历史经历了四种社会经济形态: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制和社会主义制。与此相适应的也有四种历史类型的国家,即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产阶级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前三种历史类型的国家,由于它们的经济制度都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都是少数剥削者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政,因此,可统称为剥削者类型的国家。但是,由于它们产生的历史条件和历史使命不同,所维护的剥削形式不同,因而它们之间又有区别。社会主义国家是完全新型的最高历史类型的国家,与一切剥削者历史类型的国家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 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历史类型的划分是唯一的科学分类就在于: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开始到近、现代的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家、政治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国家进行的分类,如按国家的管理形式、结构形式,主权或地理环境等等来分类。这些划分仅仅是对国家的外部特征的概括,并没有揭示国家的本质特征,从而也无法说明划分国家种类 的目的。只有马克思主义才揭示了国家的阶级本质和历史特点。国家历史类型的划分,不仅揭示了同一类型的各个国家之间所具有的共同特征,以及一种类型国家与另一种类型国家的本质区别,从而为划分各种国家提供了确切的标准,而且为国家历史发展的规律性作出了科学的解释。 2.中国与西方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形式的区别是什么? 中国与西方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都是地主阶级占有制。但中国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形式是地主占有制。在西方封建社会的大部分时期中,领主占有制是占支配地位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在西方领主制经济形式下,土地由国王封赐给大封建主,然后再逐级分封给各级领主。下级领主对上级领主承担一定的义务,如交纳税赋,提供兵役等。领主的领地可世代相袭,但不能自由买卖,他们在自己的领地上经营庄园,利用特权和暴力压榨附属农奴。其主要剥削手段是把田产分为份地和保有地,农奴使用自己的工具耕种份地来维持自己和家庭的生活,同时无偿为领主耕种保有地,并承担本领地的贡赋、徭役等。 与西方领主制相反,地主占有制经济允许土地买卖。我国早在战国时期就打破了“田里不鬻”的原则,承认了土地买卖的合法化。在这种制度下,地主获得土地的主要手段不是封授而是购买。他们把自己占有的大量土地分别出租给佃农耕种,并通过收缴地租的方式榨取农民的剩余劳动。 3.中国与西方封建制国家有哪些不同的特征? 封建制国家的特征是其本质的具体表现,因此,决定封建制国家本质的封建生产关系也就成为封建国家特征的决定因。.由于中国和西方历史上的封建生产关系采取了不同的形式,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封建制国家的特征也必然不尽相同。总的说来这些不同特征表现在下述三个方面: 第一,从国家结构,即中央政权和地方的关系来看,西方采取的是分封割据制,而中国则采取了中央集权制。在西方的领主制经济中,领主的土地由分封而来,世代相袭,不能买卖,因而领主个人作为土地占有者的身份是固定的,有保障的;同时,领主主要以劳役形式占有农民的剩余劳动,这就要求农民对领主有较强的人身依附性。因此,在领主封建社会里,土地所有权和实施超经济强制的政治权力都集中在领主手中。由于大领主在其所辖领域内几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