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字甲骨文字体

常见字甲骨文字体
常见字甲骨文字体

之:止:只:保:贝:人:匕:比:并:及:刀:刃:大:小:多:少:上:下:耳:口:目:鼻舌:山:石:土:木:禾:米:竹:日:月:星:辰:风:云:兵:戈:武:公:六:七:八:九:十:左:又:后:门:户:向:东:南:西:北:白:火:合:即:既:甲:乙:丙:丁:伐:旦:昏:正:甘:旨:

不:步:才:采:仓:长:朝:车:齿:虫:丑:出:初:刍:吹:此:弟:冬:对:儿:而:非:分:丰:夫:男:女:奴:母:伏:父:妇:甘:各:弓:宫:果:好:何:乎:化:疾:家:见:今:来:老:雷:立:买:眉:每:面:民:皿:莫:年:宁:牛:朋:齐:其:骑:企:千:丘:秋:曲:取:肉:如:射:涉:身:生:

省:食:矢:示:室:首:书:戍:束:丝:死:宿:岁:贪:天:万:亡:网:望:为:尾:未:文:闻:问:我:午:舞:勿:戊:物:夕:习:先:乡:心:辛:析:新:行:休:戌:血:旬:言:央:阳:衣:以:亦:因:饮:永:用:由:友:羽:雨:玉:元:曰:岳:晕:者:直:址:至:众:舟:周:朱:昼:追:子:祖:

尊:

甲骨文对应字笔划检索表

汉字笔画检索表 一 (292) 丶 (245) 亅 (236) (167) (145) 乙 (384) (144) 【一】二 (293) (299) (299) 十 (295) 丅 (299) 丁 (245) 厂 (356) (64) 七 (294) 匚 (224) 丂 (237) 【丨】丄.........299 刂 (266) 冂 (165) 【】 亻 (1) 人 (1) 入 (299) 八 (294) 乂 (235) ? (293) 匕 (61) (19) 儿 (12) 几 (232) 九 (294) 勹 (21) 乃 (144) (227) 【丶】 冫 (350) 【乛 】 力 (144) 刀 (266) (266) 又 (64) 卩 (32) 丩 (393) 阝[在左] (358) 【一】 三 (293) 干 (241) 于 (246) 亏 (237) 士 (147) 土 (350) 工 (244) 卄 (295) 艹 (380) 下 (299) 廾 (81) 大 (23) 万 (429) 兀 (7) (30) (115) 才 (380) 弋 (239) (145) 【丨】 上 (299) 口 (115) 囗 (162) (285) 巾 (150) 山 (354) 屮 (379) (224) 【】 千 (296) 乇 (385) 乞 (315) 川 (348) 彳 (191) 彡 (301) 亼 (221) 个 (8) 亽 (221) (245) 兦 (167) (144) 犭 (402) 夂 (113) 久 (294) 夕 (312) 么 (152) 凡 (216) 饣 (213) 及 (65) 【丶】 丬 (184) 广 (177) 文 (31) 亡 (167) 门 (181) 义 (286) 忄 (139) 氵 (326) 宀 (170) 之 (103) 辶 (196) 【乛 】 尸 (21) (21) 己 (157) 巳 (63) (65) 弓 (253) 卫 (192) 也 (426) 卪 (32) 女 (40) 小 (300) 刃 (266) 刄 (266) 习 (439) 叉 (70) 飞 (438) 子 (62) 马 (407) (153) 幺 (152) 巛 (348) 【一】 丰 (384) (233) 王 (274) 井 (354) 天 (23) 夫 (24) 元 (7) 无 (27) (167) 韦 (111) 云 (315) 专 (243) 弌 (292) 耂 (10) 丐 (5) 廿 (295) (258) 木 (361) 卅 (295) (280) 卝 (147) 艺 (38) 支 (71) (120) 帀 (381) (142)

关于甲骨文心得体会的范文

关于甲骨文心得体会的范文 是最新的《关于甲骨文心得体会的范文》,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 “月”作为最常见也是最开始出现的字之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着相当丰富的发展。而关于甲骨文字“月”的考释,许慎、罗振玉等大家都作了相关的研究,且各自抱有独特的见解。针对各大家的不同观点,笔者特查阅相关资料并进行探究。本文将从“月”字的形、音、义三方面出发,综合各大家的考释,来阐述个人的观点。 一、“月”字本义指“月亮” 及其字义经历过发展“月”甲骨文作,象半月形。因月亮缺的时候多,圆的时候少,所以取上阙也。太阴之精。象形。凡月之属皆从月。鱼厥切。”下弦时的月形。许慎:“(《说文解字卷七》)用“阙”释“月”义是音训。因月、阙的收音都是阿摄入声,二字叠韵,所以属音训。所谓“阙也”,即残缺。这是就月亮的通像来说的,也就是说月亮圆时少,缺时多。“太阴之精”是它的补充说明。由此可见,“月”,象形,本义指“月亮”。 另外,“月”的字义也经历过发展。下面试举例说明: 1.月亮。名词。王昌龄《出塞》诗:秦时明月汉时关(月亮还是秦时的月亮,... 边关还是汉朝时的边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许多离家

万里的军人在塞外作战,不得回家)。 2.后引申指“月光”。名词。卢纶《塞下曲》诗:月黑雁飞高(没有月光的...夜晚,大雁高飞),单于夜遁逃(匈奴首领趁黑夜遁逃)。 现指“月光”或“象月亮形状的”。用作形容词。如:月白风清、月饼等。 3.后来人们把月亮由圆到缺,由缺到圆所经历的一个周期的时间称为月,一年有十二个月。名词。白居易《大林寺桃花》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农历四月,TOP100范文排行..大地的繁花已凋谢),山寺桃花始盛开(大林寺的桃花才开始盛开)。 其中,在罗振玉的考释中有提及“月”之“月份”含义,但他亦认同“月”的本义指“月亮”。他以“岁月”一词为例,认为“岁月”之“月”为月份之意,但此“月”乃借用“日月”之“月”,“月”的本义指月亮,实为合理。见“。以岁字例之。当为岁月之月本字。作月者。日月之本字。然卜辞中凡某月巳借用日月之月。而罕用本字之矣。”(《增订殷墟书契考释卷中》) 由上可见,“月”字本义指“月亮”,字义经历过“月亮”、“月光”、“象月亮形状的”以及“月亮由圆到缺,由缺到圆所经历的一个周期的时间”的发展。 二、“月”“夕”二字不同

甲骨文的临摹与书写

甲骨文的临摹与书写 一.甲骨文的文字特点 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了。汉字的“六书”原则,在甲骨文中都有所体现。但是原始图画文字的痕迹还是比较明显。 (1)字形多变: 在字的构造方面,有些象形字只注重突出实物的特征,而笔画多少、正反向背却不统一。

(2)体式丰富: 甲骨文的一些会意字,只要求偏旁会合起来含义明确,而不要求固定。因此甲骨文中的异体字非常多,有的一个字可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写法。

(3)因字成型 甲骨文的形体,往往是以所表示实物的繁简决定大小,有的一个字可以占上几个字的位置,也可有长、有短。

(4)线条瘦硬 因为字是用刀刻在较硬的兽骨上,所以笔画较细,方笔居多。

(5)形象生动 甲骨文是师法自然,合众美的结果,大部分字在大自然中可以找到相对应的形状、声音、轨迹等。 万[萬] 形如蝎子.蝎子为胎生昆虫,母蝎产子,每胎可达数一甚而 百集幼蝎不等.幼蝎产出后,即自动攀附于母蝎身上,背部尤多, 密密麻麻若不可胜数,古人见之,即以蝎子之形不可胜数之“万”字. 春 上方是草木抽发的曲芽,下面那一部份是一个计时的标志, 组合起来,表示草木遨生开始的时序. 至 一支箭由远方而来,射到靶上,一横代表箭靶

观 是一只猫头鹰的特写,最上面是羽,角中间一竖是 喙,两侧是一双眼睛.显出一副主神贯注观贯注观察的样子,最下面的是乌,表明猫头鹰的类属.此字充分的掌握住了猫头鹰的表情。 二.甲骨文的艺术特点 由于甲骨文是用刀刻成的,而刀有锐有钝,骨质有细有粗,有硬有软,所以刻出的笔画粗细不一,甚至有的纤细如发,笔画的连接处又有剥落,浑厚粗重。结构上,长短大小均无一定,或是疏疏落落,参差错综;或是密密层层十分严整庄重,故能显出古朴多姿的无限情趣。 甲骨文,结体上虽然大小不一,错综变化,但已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所以有人认为,中国的书法,严格讲是由甲骨文开始,因为甲骨文已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殷墟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我国最早的系统文字,也是比较成熟的文字。而上古文字的点横撇捺、疏密结构,用今天的眼光去看,确实初具用笔、结体、章法等书法要旨,孕育着书法艺术的美,很值得欣赏与品味。以甲骨文而言,郭沫若在1937年出版的《殷契粹编》的序言中,就对其书法体现非常赞赏:“卜辞契于龟骨,其契之精而字之美,每令吾辈数千载后人神往。文字作风且因人因世而异,大抵武丁之世,字多雄浑,帝乙

常见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

常见象形字: 动物:牛羊马鱼龟象虎鹿鸟 自然:月雨泉瓜水日山水田井禾米木火丘果川雷贝申气竹 人体:人口丫目女手首子又心耳眉血臣自 器物:车舟伞弓页门皿网刀 其他:凹凸大佳乌来止几斤主蜀欠止戈升万宀 首:甲骨文象人头侧视形。金文则突出一个眼睛,以代表整个面部,上加一层头皮几根头发,以示头盖。 臣:甲骨文象竖目形。字形画顺服的奴隶俯身时的一只眼睛,本义指奴隶。 又:甲骨文象右手形。 申:甲骨文、战国玺印文象闪电形,本义是电。 眉:甲骨文、金文、小篆象眼目上的眉毛形。 果:甲骨文象树上结有果实形。小篆将甲骨文上的三个果实省为一个,同时加上饰画“十”。 血:甲骨文象用牲血祭祀时盛在器皿中的血滴形。 雷:甲骨文象闪电中发出雷声形。金文加形符雨成形声字。小篆是一个声符被部分省略的形声字。 常见指事字: 上下中一二三朱甘本末刃卡甩曰寸亦丹旦匈父母王引身匈立彭 会意字的特点: 1. 是合体字,由可独立成字的偏旁组合而成。 2. 偏旁都是形符,即表义的偏旁。 常见会意字: 名词:武森林雀光宗男步朋北岩妇事东孙李杏包灶晶炙集兵众友 形容词:明益香磊仨劣歪冤碧好炎嵩安 动词:休取涉祭吠弄祝看出析信伐比使闯采焚获删戒耸奋从监宿弃 虚词:如即既及为 甦奮矗 ?光:明也,火在几上,光明意也。炙:炙肉也,肉在火上。 ?闖:馬出門貌,馬在門中。采:禾成秀,人所收者也。 ?東:日在木中。集:群鳥在木上也。 ?奮:鳥張毛羽自奮奮也。兵:械也,廾持斤并力貌。 ?从:甲骨文从二人相随,本义是相听从。 ?北:以一左一右背对着的二人表示背离。本义是背离。作北方讲,是字形的假借。

简化字中的会意字: ?宝寶笔筆尘塵泪淚灭滅

汉字演变(从甲骨文到k楷体)

汉字的演变历史(甲骨文-金文-大篆- 小篆-隶书-楷体) 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或“龟甲兽骨文”,主要指中国商朝晚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延绵使用了一段时期。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现代汉字即由甲骨文演变而来。 它的特点是: 象形性强,有很强的描画物象的色彩,甲骨文笔画消瘦,直笔与转折多,且书写置向不定,字形结构不固定,异形字多,字体往往是以所表示实物的繁简决定大小,有的一个字可以占上几个字的位置,也可有长、有短。在字的构造方面,有些象形字只注重突出实物的特征,而笔画多少、正反向背却不统一。甲骨文的一些会意字,只要求偏旁会合起来含义明确,而不要求固定。因此甲骨文中的异体字非常多,有的一个字可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写法。因为字是用刀刻在较硬的兽骨上,所以笔画较细,方笔居多。由于甲骨文是用刀刻成的,而刀有锐有钝,骨质有细有粗,有硬有软,所以刻出的笔画粗细不一,甚至有的纤细如发,笔画的连接处又有剥落,浑厚粗重。结构上,长短大小均无一定,或是疏

疏落落,参差错综;或是密密层层十分严整庄重,故能显出古朴多姿的无限情趣。 甲骨文,结体上虽然大小不一,错综变化,但已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所以有人认为,中国的书法,严格讲是由甲骨文开始,因为甲骨文已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 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因为周以前把铜也叫金,所以铜器上的铭文就叫作“金文”或“吉金文字”;又因为这类铜器以钟鼎上的字数最多,所以过去又叫作“钟鼎文”。金文应用的年代,上自商代的早期,下至秦灭六国,约1200多年。金文的字数,据容庚《金文编》记载,共计3722个,其中可以识别的字有2420个。与甲骨文相比,甲骨文笔道细、直笔多、转折处多,为方形有所不同,金文笔道肥粗,弯笔多,团块多。且整体遒丽,古朴厚重,异体字繁多,象形性强,金文与甲骨文结构无大的区别,字体只是有明显区别而已。 大篆;大篆又有籀文、籀篆、籀书、史书之称。周宣王时,太史籀作《大篆》十五篇,因其为籀所作,故世称“籀文”。“籀文”乃据古文而作,是在古文基础上整理出来的,故其与古文或同或异。由金文发展而来。

形体演变——甲骨文

《汉字形体的演变——甲骨文》教学设计 学科古代汉语备注专业汉语言文学 课程汉字形体的演变:甲骨文适用对象本科生 教学目标1、了解甲骨文处在汉字形体的演变的阶段 2、了解甲骨文的定义、出产地、以及发现甲骨文的第一人 3、学会辨认一些甲骨文 教学重点 1、甲骨文的发现及发展过程 2、知道甲骨文的特点并且学会辨认甲骨文 教学难点1、甲骨文的发现历程 2、学会辨认甲骨文 教学背景 预习课本中有关甲骨文的部分。初步了解甲骨文的定义、出产地、发现甲骨文的第一人以及有关甲骨文的著作、收集有关甲骨文的图片及文章,认真研读、总结甲骨文的特点。在课上将不理解的内容请教老师,并将自己已经掌握的内容展示给大家看。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师生讨论法、练习法 教学总结学生课下预习有关甲骨文的知识,并且收集一些甲骨文的图片。课上,师生梳理有关甲骨文的图片,进一步了解甲骨文。。了解甲骨文在汉字形体演变中的重要地位,找出甲骨文的特点。总结课上的内容。 教学内容 汉字形体的演变——甲骨文 一、甲骨文的定义 甲骨文就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其中的内容是商代统治者占卜的记录,所以又称为“卜辞”、“贞卜文字”。因为文字用刀刻,所以又叫“契刻辞”、“刻文”。因为出土地在殷墟,所以又叫“殷墟文字”。

二、出产地 名不见经传的小屯村本来默默无闻,清朝后期光绪25年(1899年),在京城做官的金石学家王懿荣无意中在买回的药材里发现了一味药材“龙骨”(甲骨文的碎片),上面刻着陌生的纹道,有的像人形、有的如兽状,很是特别。 三、发现甲骨文的第一人 王懿荣(1845—1900年)祖籍福山,出生于一个官宦世家。1899年秋,他得了疟疾,京城一位深谙药性的老中医给他开了一剂药方。王懿荣发现中药里竟然有龙骨。他便让家人把药渣留下研究。 王懿荣发现龙骨上有许多刻画的小道道,他把龙骨对到一起,竟然拼成了两三块龟板!王懿荣遍翻各种史料典籍,终于弄明白了上古之人是怎样占卜的。毫无疑问,这就是先祖们占卜用的龟板!他吩咐家人到北京各个大药房,专拣带字的龙骨买下。他从骨头片上又认识了更多的字,读出了上古社会的许多湮没已久的秘密 四、注入甲骨文的第一本著作 此书是“殷墟”甲骨文历史上的第一部著录书,刘鹗从他所收藏的五千馀片甲骨中精选1058片,编成《铁云藏龟》六册,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先由抱残守缺斋石印出版,为“抱残守缺斋所藏三代文字之一”的专书。此为1931年上虞罗振常蟫隐庐影印本,有罗振玉序、吴昌绶序和刘鹗自序。内页无一例外,全为甲骨文摹图。 五、甲骨文的特点 1、写法不固定 2、字无定格,异构字多 3、有不少异字同形现象 4、合文较多 思考题 1、记载了什么内容? 2、甲骨文的发现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

甲骨文字学

甲骨文字学纲要 《甲骨文字学纲要》(繁体竖排版),由赵诚编写,中华书局出版。从理论来讲应该称之为《甲骨文字学》,它是一部断代文字学。由于各汉字系统的断代研究尚未开展,相当多的问题尚待探索,一些关键的历史性线索尚待系联;也由于能够确认的甲骨文字还比较有限,甲骨文字之间平面关系的认识也很不充分,所以对甲骨文字各个方面的论述只能是一种提纲性图书信息 书名: 甲骨文字学纲要 作者:赵诚出版社:中华书局 内容简介 旧时的文字学,所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小篆,对于甲骨文,或根本不谈或介绍极简。现在的文字学是什么都介绍,什么都要讲,当然也包括甲骨文。但因为各种汉字都涉及,关于甲骨文字就论述得相当不充分。也有介绍甲骨文的专书,但有两个严重的倾向。一是把与甲骨文有关然而是属于考古学、甲骨学的内容,如甲骨的发掘、著录、断代、缀合、辨伪等等作为重点材料。以致使读者在读完全书之后,对甲骨文字本身仍没有多少感性或理论上的认识。另一种倾向是用较多的篇幅介绍某些甲骨文字的具体用法并选注某些卜辞,有点像甲骨文选读。这样做的结果是两败俱伤。一方面是从理论上来介绍、论述甲骨文字本身既不全面又不深入。另一方面作为认字或阅读卜辞的课本又显得相当贫乏。还有一些文字学或汉字学著作,虽然也讲到了甲骨文,由于各类汉字的断代研究不够充分,所以关于甲骨文的平面描写不够完整不够系统,关于甲骨文往后发展变化的历史线索不太清楚,而理论方面的分析论述也就很自然地不够深入。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把学术研究推向更为科学更切实用的发展道路,最好的办法是把有关甲骨发掘、断代、缀合、著录、辨伪等等的内容集中在一起编写成一部《甲骨学》;把殷商刻辞中的主要内容精选出来按类排列编写成一部《甲骨文选本》或《殷商刻辞读本》;把对于甲骨文字、词的解释的内容集中起来加以选择编写成一部《甲骨文字典》或《甲骨文词典》;再从语言学角度编写一部《甲骨文字学》探讨一些汉字学上的理论问题;另外,几十年来考释甲骨文字的经验、教训、方法、原则、成果、问题等等需要很好总结,最好和甲骨文字的研究史结合起来,编写成一部专著。

甲骨文字对照

甲骨文字对照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甲骨文——汉字对应表 下列的甲骨文单字均是从原字放大,在解释文字之后,附注原诗词作者与诗名、词牌,以供参考。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A 安安安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B 八八巴巴巴巴癹白百败 般般邦雹雹宝宝饱保保 保保保保豹豹卑北贝狈 祊偪鼻匕匕匕比必闭畀 畀畀敝敝敝敝辟辟濞兵 兵丙丙丙丙丙丙丙秉并

并并并并驳帛泊亳亳亳 亳卜不不步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C 才才采采仓仓仓仓曹册 叉叉昌长鬯鬯鬯朝朝朝 朝车车车车车屮尘臣辰 辰辰辰辰辰辰成呈呈呈 呈承乘齿齿齿齿齿赤赤 舂舂舂虫虫稠丑丑丑丑 臭出出初刍刍楚豖传吹 吹娕娕此此此此朿朿朿 朿朿朿朿朿朿琮琮

D 沓大大汏带带带丹单单 单旦旦宕刀刀盗得登弟 弟杕帝帝帝典典典典奠 奠吊耋丁丁丁丁丁鼎鼎 东东冬冬斗斗豆豆豆剢 剢督督杜端对兑多多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E 娥娥儿而耳洱洱二二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F 伐伐伐凡杋匚匚方方方 方彷非非扉分焚焚焚焚

丰丰丰丰丰风风风风风 妦封封封封夆夆缶夫弗 伏凫刜孚服福福甫斧斧 父父妇妇阜阜复富富腹 腹 G 干甘刚刚高膏膏杲槁告 戈戈鬲鬲鬲鬲鬲鬲各各 更庚庚庚庚庚庚庚工工 工弓公肱肱宫龚冓遘遘 遘古谷蛊蛊鼓雇雇雇雇 剐官毋毋毋毋盥盥盥雚

汉字的演变过程甲骨文

汉字的演变过程 古代汉字的演变大致分为:从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的过程, 1. 甲骨文: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最古老而又完备的汉字是殷墟甲骨文,距今有三千多年。而汉字产生的年代应该比甲骨文早得多。 甲骨文是商周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已发现甲骨文单字有4500字左右,可认识的约1700字。这些是现存的甲骨文与现代简化字的对比图片。 2. 金文:金文叫钟鼎文,盛行于西周,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金文的形体和结构与甲骨文相似,金文的笔画特点是:字形圆转,大小均匀。象形性比甲骨文有所降低,字的定型性有所提高。 3. 大篆:大篆是西周晚期的一种文字,形体与金文大体一致,具有笔画繁多的特点。在原有文字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革,因刻于石鼓上而得名,是流传至今最早的刻石文字。 4. 小篆:小篆是秦代的统一字体,经过整理、简化,所以异体字大量减少,且字形呈长方,奠定了汉字“方块形”的基础。因为小篆在大篆的基础上简化而成,一般说小篆是大篆的简体。 5. 隶书:隶书产生于秦代,盛行于汉代。为了便于书写,隶书将小篆圆转均匀的线条变成了方折平直、粗细有致的笔画;隶书对汉字字体的改变是巨大的,因此,“隶变”就成了古今汉字的分界。 6. 草书:草书是秦隶的草化、连笔而成。始于汉初,当时通用的是“草隶”,即潦草的隶书,后来逐渐发展,形成一种具有艺术价值的“章草”。汉末,张芝变革“章草”为“今草”,字的体势一笔而成。唐代张旭、怀素又发展为笔势连绵回绕,字形变化繁多,称为“狂草”。 7. 楷书:楷书产生于汉末,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成熟于唐代,一直沿用至今。它完全清除了隶书中残存的小篆的影响,形成了完善的笔画系统。 8. 行书:行书是楷书的快写体,介于草、楷之间,可以说是楷书的草化。它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 综上所述:汉字经过六千多年的变化,发展成七种不同的结体方式。“甲金篆隶草楷行”称为“汉字七体”。我们可以看到:汉字字形的总体发展趋势是由繁到简,汉字在不断趋于定型化、规范化。 由于发展的需要,繁体字简化为简体字。简体字一般是指中国现代中文的法定标准写法。繁体字的简化,减少了汉字的笔画数和汉字的数目,因而降低了汉字学习的难度,同时加快了书写速度,有利于普及教育。

甲骨文、金文到小篆

甲骨文、金文到小篆 大概是读大学时,曾立志要把说文四大家的著作翻读一次,但最后也终究没有完成。今日看章太炎讲说文的笔记,忽然记得老孔也曾对我表达过的学术亏欠。他很遗憾自己在本科时没有能够选择一门文字学的课静心听下来,之后意味深长地叹气道,在每个汉字背后潜藏天地间的大学问。应该是那次之后,我又把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桂馥的《说文解字义证》、王筠的《说文句读》和《说文释例》、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购置手边,但读书时间急迫,桂、王两书似不如王、段,所以先暂搁一旁;因为对小学实在研习不够,朱骏声的著作也没能通读完,最后是静下心来花了很多时间匆匆翻完了段注。自此,对清儒小学功底的理解更深些,也真佩服段玉裁的学识。一部《书文解字注》读下来,好似同时翻看了几百本其他的书目一样。这和当年读范文澜注的《文心雕龙》颇有些同感。近些日子闲来无事,正是琢磨这天地间大学问的时候。看许慎《说文》,随意选了三千左右字详读,其余匆匆一过,三日读完。想的很多问题旁及文字以外,比如汉字字根问题,比如鲁迅、钱玄同当年对废除汉字的意见包括王照开始的官话字母,这些对汉字的彻底颠覆背后仅仅是一种文化抉择上的新变还是其本身对汉字文化真正价值的忽略。抑或是清儒在卷帙浩繁地对汉字的阐释中缺失了某种对汉字最深切的关怀,从而让人们彻底陷入对汉字浩渺无边、繁难无序的恐慌中。归根结底,小学的自闭,其与天地万物,特别是造字初始时的那种勃勃生机间恐怕隔膜太远了。故此,我以为,研习汉字若从《说文》中的小篆起始,恐怕很多时候仍然琢磨不透,必须从一开始就打下甲骨---金文----小篆这样的思维,一个一个去重新发掘其细微的变化,从最原始的造字开始体味生机勃勃的人类生活,这样才能走进汉字的本源、天地间的真正美好之中。随性举些小例附于下,看看如何真正进入汉字的解读,先从天干中选择几个字: 这是金文中的甲,这是《说文解字》中的“甲”。我们看金文中的“甲”最为形象,这实际上是一个盾牌的形象。由这个字根我们可以造出很多新字,像 (卑),右下角是一只左手。实际上这也有区别,我们看,这是左手; 这是右手,右手从口,是吃饭的。手中拿着盾,这个字写成现代汉字就是“卑”,

甲骨文字解读

甲骨文与市场营销 一、甲骨文 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或“龟甲兽骨文”。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商朝的政治和经济情况,主要指中国商朝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延绵使用了一段时期。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现代汉字即由甲骨文演变而来。 甲骨文距今已有三千余年,它不仅是研究我国文字源流的最早而有系统的资料,同时也是研究甲骨文书法重要的财富。从书法的角度审视,甲骨文已具备了书法的用笔、结字、章法三个基本要素。如果说钻木取火标志着人类告别了茹毛饮血的野蛮岁月,那么文字的出现就意味着人类走出了结绳记事的洪荒年代。甲骨文的发现,正是照亮中华文明的一盏明灯。甲骨文不仅仅是以个文明的符号、文化的标志,它还印证了包括《史记》在内的一系列文献的真实,把有记载的中华文明史向前推进了近5个世纪。在世界四大古文字体系中,唯有以殷墟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国古汉字体系,历经数千年的演变而承续至今,书写出了一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史。目前,安阳殷墟共出土甲骨15万片,单字约4500个,其中约有1500个单字已被释读。3000多

年以来,甲骨文虽然经过了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不同书写形式的变化,但是以形、音、义为特征的文字和基本语法保留至今,成为今天世界上五分之一人口仍在使用的方块字,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审美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中国书法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市场营销 市场营销又称为市场学、市场行销或行销学;市场营销是指个人或集体通过交易其创造的产品或价值,以获得所需之物,实现双赢或多赢的过程。它包含两种含义,一种是动词理解,指企业的具体活动或行为,这时称之为市场营销或市场经营;另一种是名词理解,指研究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或行为的学科,称之为市场营销学、营销学或市场学等。 美国市场营销协会认为市场营销是创造、沟通与传送价值给顾客,及经营顾客关系以便让组织与其利益关系人受益的一种组织功能与程序,是一种最直接有效的营销手段。菲利普·科特勒强调了营销的价值导向:市场营销是个人和集体通过创造并同他人交换产品和价值以满足需求和欲望的一种社会和管理过程。市场营销是指企业的这种职能:认识未满足的需要和欲望,估量和确定需求量大小,选择和决定企业能最好地为其服务的目标市场,并决定适当的产品、劳务和计划(或方案),以便为目标市场服务。 麦卡锡于1960年也对微观市场营销下了定义:市场营销是企业经营活动的职责,它将产品及劳务从生产者直接引向消费者或使用者

甲骨文字解释

说文解字话甲骨(本页面制作中)

殷墟甲骨文约有单字四千左右。经过几代学者的研究考释,已经认识一千来字。我这里选释部分常见的字以饗读者。 “”:字从二(上)从(人),隶作“元”。人之上会意为首。《孟子·滕文公》:“勇士不忘丧其元。”即用其本义。引申义为始为大。例如:称国家最高领导人为“元首”,称正月初一为“元旦”,“元旦”;称每个年号的第一年为“元年”,称主将为“元戍”。 “”:甲骨文“天”字或写作“”,像人之正立形,上突出其头部。或写作“”,从二(上)从大。大亦人也,人之上即颠。故《说文》曰:“天,颠也。”卜辞云“庚辰王弗疾朕天”,即用天之本义,“疾天”即指头部之疾病。 “”:甲骨文“帝”字异构很多,王国维、郭沫若谓“帝”乃“蒂”之初文,象花萼。叶玉森云像束薪积柴形,用于祭天,相当后来的体字。由此派生出天帝、帝王义。叶说近是。 “”:甲骨文“祝”字从“示”从“兄”,亦是神主。象人跪于神主之前有所祷告之形,字或省示。《说文》:“祝,祭主赞词者。”甲骨文“示”字写作“ ”等字形。 “”甲骨文“王”字象钺形。钺为古兵器多为弧形刀,青铜或石制,盛行于商周,有出土文物刻参考。斧钺为礼器,象征王者之权威。王权是抽象的,乃以钺

形代表。 “”甲骨文“玉”字象串玉之形。横划代表玉竖划(或作)代表穿玉之丝绳。珏字作“”。殷商时玉乃货币或饰物。 “”此字上象山崖形,“”即山,房屋形,故崖下之即洞窟也。王即玉,即“”(箕筐之属),“”即辛,凿类工具。象于山洞中双手执辛,开凿玉石置于“”之意。唐兰释璞,《战国策.秦策》:“郑人谓玉未理者,璞。”。 “”象(飘带),中间之口,应是一方形箱子,四面标明方向。故甲骨文“中”字,象风向标,可随风向转动,而立柱恒居中央而不动。卜辞云“五中”,即以之测风向及风之大小。甲骨文“中”字多用为伯仲之仲,与“”有别。或谓“”即旂帜,“五中”即立,氏族议大事时先“立中”聚众。 “”甲骨文“每”字,从“女”或从“母”,义同。其上部之↓或↑,象发饰之形。甲骨文女作“”母作“”,中增两点表示乳房,已字之女为母也。女与母在卜辞中有时通用无别。每字在不辞中用为悔、晦。 “”甲骨文“”字从又从“”或从“”,从“”与丛林同。又即手。象以手取草之形。《说文》:“、”字从又持“”,即“”之义,“”以饲牲畜谓之“”,引申之放牧之牲畜牛羊亦谓之 “”,再引申之,放牧牲畜亦谓之“”。 “”字象埋牛羊犬于土坎中之形。学者释为“薶”字。“薶”又

各种字体特点

小篆 小篆又名秦篆,指秦始皇帝统一文字所用的书体,汉代沿用。后世称篆书,一般皆指小篆 文字已规范化,偏旁都有固定的形式和位置,形体竖长方,其空虚不足之处尽量用笔画填满 这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运用行政手段大规模地规范文字的产物。秦王朝使用经过整理的小篆统一全国文字,不但基本上消灭了各地文字异行的现象,也使古文字体异众多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变,在中国文字发展史上有著重要的角色。 除了小篆,包含甲骨文、金文,被统称为中国字的古文字 隶书 隶书也叫“隶字”、“古书”。是在篆书基础上,为适应书写便捷的需要产生的字体。就小篆加以简化,又把小篆匀圆的线条变成平直方正的笔画,便于书写。分“秦隶”(也叫“古隶”)和“汉隶”(也叫“今隶”),隶书的出现,是古代文字与书法的一大变革。 隶书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它起源于秦朝,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也有说法称隶书起源于战国时期。 草书 草书的特点是“缩减笔画、多加萦带、笔断意连,自然天成。书的特点是“缩减笔画、多加萦带、笔断意连,自然天成。 形成于汉代,是为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 行书 行书在楷书的基础上产生,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十九世纪末,学者们发现并认识了甲骨文。甲骨文的发现,象璀璨的群星,把学者们目光集聚到了甲骨文的研究方面来。这种古老而系统的文字,与埃及的纸草文字、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和印度的哈拉伯文字并称为世界四大文字体系。 甲骨文经过搜集、整理之后,在罗振玉、王国维的大力宣传与精心研究下,一时成为国内外学术界高度重视的学问。 在罗、王的极力倡导下,逐渐成长起来以甲骨文来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甲骨学派。甲骨学的发展与深入,为中国古代史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于甲骨文的发现最为流行的说法

教材 甲骨文字(内容清晰)

甲骨文到底写了些什么? 殷墟是出土甲骨文的地方,殷墟作为商王朝后期的都邑长达273年。商朝的人不像今天我们一样把它叫殷墟,而把它叫大邑商。大邑,很大,“邑”是表示村落,大邑商就如同今天我们喊首都北京。在殷墟地底下埋藏了极为丰富的文物,但是最令人忘不了的有三项,一项是甲骨文,一项是青铜器,还有一项据说是让考古学家魂牵梦绕且痴迷的妇人,妇好。我们先讲第一节,甲骨文。 甲骨文的发现 文字,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没有文字,我们就没有文化的传承,就没有科学知识的积累等等。人类历史上有很多的原生文明,主要说的就是文字的发明。比如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埃及的象形文字,中国的甲骨文,还有古印度的文字,这就是所谓的四大文明。 有人说世界几大文明,只有中国文明没有中断,其实说的就是文字。以甲骨文为核心的中国文明,虽然它没有两河流域的文字那么早,没有古埃及文明那么早,但它真的是延绵不断、一脉相承传下来了,这就是中国文明很重要的一个特点。 2015年,中国文字博物馆向全国发布了一个公告,公告什么内容?悬赏。谁来认识一个甲骨文字,从零开始认识,那么可以获得国家的10万块钱奖励。如果谁能够重新释读一个甲骨文字,可以获一个博士学位,当然这里指的是今天,为什么?因为甲骨文里头比较好释读的文字,早就被破译了,留到今天破译的都是很难的文字。为什么甲骨文让大家这样感兴趣?当然,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下什么是甲骨文?所谓甲骨文,是刻写在龟甲或者兽骨上的文字。 关于甲骨文的发现,有这们一个故事:据说,甲骨文是清朝的国子监祭酒王懿荣发现的。有一天王懿荣突然得病了,他差人去北京的一个药店买药,这个人买回来一堆中药,中药里有很多碎骨片,由于王懿荣是个金石学家,认识大篆小篆,他拿出来一看,上面有刻的痕迹,仔细辨认这些刻在骨头上或者龟甲上的字后,发现自己没见过,但是跟大篆很像,就隐隐约约觉得这个东西是过去的文字,很可能非常早。根据他的古文字的知识,认为这个字的字体是早于过去所说的小篆,甚至是青铜器铭文。所以他怀疑这是非常有价值的发现。 那么他就开始派人去收购这些文物,最后很多人跟进,比方说罗振玉、王襄等。那时候有名的学者都开始跟进收购这些刻有字的骨头片。到了1908年,甲骨文埋藏地在河南安阳这一巨大的秘密终于被揭开。这就是甲骨文的发现。 大家在博物馆或者图书馆里看到的甲骨都是碎片,偶尔有完整的。这些碎片大家觉得是怎么挖出来的,可能大家以为是在农民耕地之后,从地里捡出来的。没错,确实是在安阳殷墟,农民耕过地之后,尤其是雨后把地冲刷了一遍,甲骨是白的,可能就在地上暴露出来,有可能会有人捡起来。但这是很久以前的事,今天的殷墟大地上,其实很难捡到甲骨片,因为都被人捡走了。

《甲骨文字释义》一书及甲骨文字检索表

《甲骨文字释义》一书及甲骨文字检索表 一、本书共收录1760个可识甲骨文字,每一个字都选取了数量不等的有代表性的字形。这些甲骨文字多数对应现在的常用字,少数字对应的虽非现在常用字,但既有读音,又有释义,本书还是作了收录,只将一些有音无义或无音无义的文字舍弃。 二、在字形一栏左边,打头的大号字是后边所列甲骨文字直接对应的现代汉字,右上方用汉语拼音为其注音,有繁体字的附在注音前的[ ]中;右下方的字有的是大号字的古文字(如第1页的“忎、??”)或借另一文字所作的简化字(如第11页的“斗”、第40页的“丑”),还有的是该甲骨文字演化衍生或通假所对应的现代汉字,全书1760个甲骨文字共对应5408个古今汉字。 三、在字形一栏中间,是同一甲骨文字的不同字形。本书甲骨文字形全部采用电脑技术将原拓本字形作缩放处理,既使字形不失真,保持了原汁原味的甲骨刻辞风格,又使字形大小一致,醒目大方,便于读者识认和作为甲骨文字帖临摹使用。同时,每个甲骨文字右下侧的两行小字分别注明该字出处及所属时期。上行小字为该甲骨文所引著作书名的简称(如“合”为《甲骨文合集》),数字为该甲骨文字在该书中所在拓片的编号,下行小字为该甲骨文所属时期。董作宾把殷

墟二百多年、共八世十二王的甲骨卜辞划分为五个时期,即:一期:盘庚、小辛、小乙、武丁(二世四王)。二期:祖庚、祖甲(一世二王)。三期:廪辛、康丁(一世二王)。四期:武乙、文丁(二世二王)。五期:帝乙、帝辛(二世二王)。注明出处与时期为读者进一步研究不同时期的甲骨刻辞风格提供了便利。 四、在字形一栏的最后,是甲骨文字演变对应的小篆字形,也是打头大号字的小篆写法。少数甲骨文字没有对应的小篆字形。 五、本书对甲骨文字的解释,首先说明该甲骨文字属后世汉代许慎《说文解字》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中的哪种造字法,对不少既是会意,又属形声的甲骨文字,本书均标作会意兼声字。之后解析字形字素,分析字形构义,指出其直接对应的古文字或现代汉字,并分析该字的本义、直接引申义、间接引申义及其演化孳生的对应汉字或通假字,并引用词例或典籍佐证;对部分后世用作偏旁的字也列举了字例。有些字还配以图片,以便读者形象感知甲骨文字的形义。 六、本书所释甲骨文对应的现代汉字,绝大部分为学界所共识。少数学界尚未形成共识的字在注释中作了说明。 七、全书按甲骨文字形分类顺序编排并编制目录,共分三大部分、二十五类:人体部分(一至九类)、社会部分(十至

甲骨文字释义

关于甲骨文中“”字我的另一种释读 内容摘要: 人们劳作了一天的傍晚,一“占”一“卜”形像而生动的刻画出一幅图景,商代的人们劳作了一天吃完晚饭后,大家生起 一堆火,大家在“”的左右围着火堆坐下,开始了占卜,占卜后龟板上会出现裂纹,也就是兆形。根据兆形来预测一下未来的吉凶。并把当时预测的和结果记录下来,刻在龟板上,也就形成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甲骨文。 我说到这您可能会问了?这与“”字的释读与关系吗?我 回答是:有。我释读这个“”字,不仅释义,还释读音。 关键词: 另一种释义衍生“” 字释读。 正文: 我在释读“”字之前先来说一说我对甲骨文、占卜等的认识。首先甲骨文是中国商代,通俗点说也就是《封神演义》中纣王与妲已所处的时代,如果不是从清代金石学家王懿荣第一个发现中药骨龙上有古文字到后来找到河南安阳小屯村的殷墟进行发掘,可能我们现代人一直认为商朝就是个神话传说。 商朝的甲骨文主要是记载了当时的占卜的事情,商朝的占卜主要是用龟板,先在龟板上凿刻,主要是龟板太厚不凿刻薄一点,不容易灼出兆形,然后用火灼一下,灼一下会出现“卜”的声音,也就是“卜”的读音。那么当时用什么去灼龟板呢?我 分析就是用火堆里未燃尽的树枝,现在看“”字多形像与生动,“卜”的声音直到现在也没有改变,现在用未燃尽的树枝去灼一下龟板同样会发出与商朝时一样的声音,所以“卜”字的读音与当时相同。我猜想当时灼龟的人在灼一下龟板前一定会吹一下树枝,以使未燃尽的树枝前端的火温度更高一些。利于灼龟,利于灼出兆形。用未燃尽的树枝去灼一下龟板的动作叫作“占”,现在的类似这种动作也叫“占”,例如“沾酱”。

那么通过火堆我分析灼龟的时间一定是在当时人们劳作了一天的傍晚,一“占”一“卜”形像而生动的刻画出一幅图景,商代的人们劳作了一天吃完晚饭后,大家生起一堆火,大家在 “”的左右围着火堆坐下,开始了占卜,占卜后龟板上会出现裂纹,也就是兆形。根据兆形来预测一下未来的吉凶。并把当时预测的和结果记录下来,刻在龟板上,也就形成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甲骨文。 我说到这您可能会问了?这与“”字的释读与关系吗?我回答是:有。我释读这个“”字,不仅释义,还释读音。 那么“”字在甲骨文中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情况都是每一句的前面几个字之一,对一句的释义起到关键的作用,通常会 出现在“XX(日)卜,X,,王占曰:吉……”的句子中,以前“”字都释读为“亡”。 我查旬了一下,为什么会释读为“亡”,因为商朝甲骨文“”多见于占卜第一句中,是商朝占卜时所用的重要文字之一。至 周朝以后几乎很少见“”字,我查询仅见于“天亡簋”、“杞伯簋”、“?钟”、“毛公鼎”四件青铜器铭文。 一、“天亡簋”

甲骨文和金文

甲骨文和金文 一、甲骨文 甲骨文及其分期 我国目前考古发现最早的成文资料,始于商朝。商朝的文字资料,有陶文、玉石文、金文和甲骨文几种。其中以甲骨文最为重要,而且数量最为繁多。 甲是龟甲,有龟腹甲、龟背甲,腹甲较多,背甲较少。骨是兽骨,主要是牛骨,也可能有少量的马骨、猪骨、鹿骨、虎骨及象骨。骨多用肩肿骨,间有肋骨和距骨。也有少量的牛头骨、鹿头骨和人头骨刻辞。 《礼记·表记》说:“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殷人尚鬼,遇事好占卜。占卜后便记录下来。记录有写有刻,于甲骨之上或用朱书,亦有墨书;有的先写后刻,有的不写而直接刻写;还有的将文字涂以朱砂或涂墨;也有的镶嵌松绿石,这就是所谓卜辞。甲骨文绝大多数皆为卜辞,间或也有与占卜有关的一些记事文字。 甲骨学是以这种甲骨文字为研究对象未对甲骨文字本身,并进而对商代的社会历史各方面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 甲骨文出上在河南安阳殷虚以及附近地区,其中以小屯村出土为最多。 在附近的侯家庄、大司空村、铁路苗圃、后岗、四盘磨、高楼庄等地也出土过几片乃至几十片。 甲骨文是商代后半期,也就是盘庚迁殷至纣辛亡国八世十二王二百七十三年(约公元前1395—1122 年)间商朝后半期所谓殷代的遗物。甲骨文还可以细分为不同的时期。目前各家的分期方法还没有达到统一的意见。普通仍以五期分期法为妥,即第一期包括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第二期祖庚、祖甲,第三期廪辛、康丁,第四期武乙、文丁,第五期帝乙、帝辛。 甲骨文中的卜辞《尚书·多士》说:“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册,简也,典从册,在艹上,象两手供俸之形。《墨子·鲁问》有“书之于竹帛,镂之于金石,以为铭于钟鼎。”甲骨文并非商代的典册,亦非竹帛金石的文字,乃是占卜及与占卜有关或者偶然的记事文字。 商代占卜所用大龟为南海种。腹甲整用,背甲则中剖用之。还有的改造成长圆形,中间有孔可以穿起。用甲骨时切去骨臼的突头,再将骨脊剖平、整治后的甲骨占卜时,即在其背面,个别胛骨在正面进行有规律的钻凿,先凿一长槽,旁边再钻一略小的圆穴。然后火灼钻凿,正面即现“卜”形裂纹卜兆,以此来判断吉凶。占卜后,将所卜之事项记在甲骨上。先在卜兆上面刻记上占卜次序,即一、二、三等,称兆序。有时往往是一事多卜,有一次占卜多至二十余次者。兆旁记有兆辞,如不玄冥、一告、二告等。或记吉凶,称吉、大吉、弘吉。最后记刻下所卜之事项。一条完整的卜辞可分为四部分,即叙辞(前辞)——某年某月某日在某地某人占卜命辞——间占卜何事:占辞——占卜后商王、近臣观察一下,以判断吉凶;验辞——占卜的事情是否灵验。 甲骨写刻卜辞,是有一定的规律的。大体说来,除一部分特殊情形者外,皆迎逆卜兆刻辞。如龟背甲从中间锯开,右半者,其卜兆向左,卜辞则右行;左半者,其卜兆向右,卜辞则左行。龟腹甲以中缝为界,右半者,其卜匕向左,卜辞则右行;左半者,其卜兆向右,卜辞则左行。惟头尾及左右两桥边缘上之卜辞,则常常由外向内,即在左者右行,在右者左行,与前例相反。兽肿骨,左骨其卜兆向右,卜辞则左行;右骨其卜兆向左,卜辞则右行。惟近骨臼之一端,则往往两辞由中间为界,在左者左行,在右者右行,不拘前例。 甲骨卜辞往往由正反两方面问疑。刻在龟甲上相应位置的左右卜辞,称对贞。由于两段卜辞中间又刻有另一条内容不同的卜辞,称相问卜辞。卜辞有在甲骨正面容纳不下而转刻于背面的,

浅析甲骨文象形字的特点及分类

浅析甲骨文的象形字的分类及其特点 摘要:甲骨文是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成体系的文字中最早的一种,象形成分仍相当重。在现在掌握的资料中,象形字在甲骨文中占很大的比重。象形字所象形的内容非常广泛,就目前我掌握的资料分为以下几方面:与人有关; 与动物有关;与植物有关;与自然现象有关。甲骨文象形字有两个结构特点,即象形性;整体方向或偏旁位置不固定,异体字多。 关键词:甲骨文象形字分类特点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扩大语言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交际功能的辅助工具。甲骨文作为文字中的一种,它是我们现在可以确认的最早的文字,并不是说它是最早的或最原始的文字,它只是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成体系的文字中最早的一种。今天我们所说的“甲骨文”,不仅指商代的也包括周代刻在(偶尔也有写的)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在这里我们只讨论殷墟出土的甲骨文。 殷墟出土的甲骨,都是第二十个商王盘庚到末代商王帝辛时期的遗物。 甲骨文毕竟是离原始文字较近的字体,与后世文字相比,自然会保留不少早期文字的特征。象形成分仍相当重,在甲骨文中,大约保留百分之三十以上的直接象形字。孙诒让在《名原》中提出文字“本于图像”。象形字作为一种造字方法,东汉的许慎下的定义是“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也就是说直接幕拟某种图画物体的形象而产生。甲骨文的日是“”写成圆圆的外廓, 正是太阳的形状,中间的黑点,大概就是强光之所自出了。月是“”,月亮缺 多于圆,用一弯新月来表现他的特征自然是最为合适的。 一、甲骨文中象形字的分类 今观甲骨文中的直接象形字,或取天象,或取地理,或取植物枝干,都来源于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幕拟,具有很强的写实性和原始图绘性质。容庚先生在谈甲骨文中的动物象形字时,亦明确指出了这一点:“羊角像其曲,鹿角像其枝,象像其长鼻,家像其竭尾,犬像其修体,虎像其巨口·一因物赋形,恍若与图画无异。”因此有“文字权舆,始于图象”、“书画同源”等说法。但是,甲骨文的象形,又决非原始图画,决不能等同于对客观物象的单纯幕拟,它实际上提取典型特征予以形象化、简化。 象形字所象形的内容非常广泛,就目前我掌握的资料分为以下几方面:与人有关;与动物有关;与植物有关;与自然现象有关。下面就试着谈一下这四方面: (一)与人有关的字 这类字如:口,齿,舌,眉,目,自,首,父,言,人,儿,女,母,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