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金融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消费金融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消费金融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消费金融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1 消费金融:价值与成长属性兼具的优质赛道

1.1 消费金融的概念

1.1.1 消费金融的基本定义

为消费者购物提供资金融通,称作消费金融。狭义的消费金融主要是指包括旅游、医疗、家电、餐饮等消费品短期贷款,广义的消费金融则包括住房按揭贷款、车贷以及经营性贷款等。消费信贷一般无需抵押担保,具有单笔授信额度低,期限相对短小灵活,审批速度快的特点。本文所述消费金融是狭义的消费金融,即消费信贷,消费贷是指银行或非银金融机构以及其他资方采取信用、抵押、质押担保或保证方式,以商品型货币形式向个人消费者提供的信用。按接受贷款对象的不同,消费信贷又分为买方信贷和卖方信贷。买方信贷是对购买消费品的消费者发放的贷款,卖方信贷是以分期付款单证作抵押,对销售消费品的企业发放的贷款。

消费金融的本质上是借贷关系的延伸,随着互联网的使用场景不断拓展,消费信贷也不断向着更为广泛的群体覆盖。短期的消费信贷是将用户的财富积累和消费支出在时空上

进行调配。为当期无法覆盖的居民消费提供资金支持。

目前主流的消费金融参与机构有商业银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等,其中互联网消费金融包括网络小贷、P2P、电商分期等,而以这些机构为主的国内消费

金融模式大致分为三类:1)现金贷模式;2)消费贷模式;3)助贷模式。其中,现金贷在严格意义上不属于消费信贷的范围,但在实际业务中,消费场景也是现金贷的重要流向,所以本文暂时将其纳入研究范围之内。

1.1.2 消费金融的业务流程

消费信贷的业务流程可归纳为贷前、贷中和贷后三大环节。从贷前风险准入、贷中授信审批、贷中放款、贷后状态跟踪到贷后催收。1)贷前:消费金融企业通过自有渠道获客或借助第三方平台导流等方式拉新,并审核客户的身份信息和贷款资质,经由征信中心或平台数据建立风控模型和定价模型,划分客户风险等级。2)贷中:消费金融企业将资金端和资产端进行合理匹配,利用自有资金直接放款或撮合客户信贷需求与其他资金方,收取贷款利息或手续费等。3)贷后:消费金融平台根据消费者使用的信贷产品,分别对客户进行还款提醒,定期收取本金或利息,对逾期客户进行催收并收取逾期费用。此外,消费金融平台还需要对客户进行回访,不断对风控模型进行调整和完善,优化审核和风险定价模型,以提高平台综合运营能力。

在贷前阶段,首要步骤是身份核实,即通常以用户证照信息为基础,并借助到生物识别以及OCR技术实现身份证识别和银行卡绑定以判断借款人身份。同时,身份核实也是反欺诈的核心,通常情况下,恶意欺诈是用户借用、伪造他人

身份信息进行借贷,利用大数据分析可判断出借款不是其本人,如检测出借款人填写身份存在异常、反复修改身份证号等行为而拒绝放款,如近年来刷脸认证在借款用户申请阶段广为运用,这样能大幅度提高了贷前欺诈率。

其次核心环节是反欺诈,凭借用户授权,查询其央行征信、第三方征信、网络交易行为等多重维度数据以审核借款人的真实信用度,因而贷前反欺诈与信用评估并不是两个孤立的环节,申请人欺诈的可能性评估对信用评分同样构成了有力支撑。征信信息是判断借款人信用最常见的手段,从央行披露的数据来看,2019年个人和企业征信系统累计查询量分别为24亿次和1.1亿次,日均查询量分别为657万次和29.6

万次。此外,其他第三方征信信息、共享征信系统如公共缴费、网络消费、运营商数据等在信贷反欺诈环节提供了助力,诸如京东白条、金条主要靠自身电商平台的客户消费数据及第三方征信数据,以简化并加速其审批流程,也能高效实现小额便利借贷。另外,多数互联网信贷如苏宁金融,从欺诈风险到信用风险的全方位实时评估,已经实现秒级的自动化审批。在具体反欺诈举措上,苏宁金融科技已引入"CSI"反欺诈决策引擎,涵盖人证对比、资料造假识别、"寻迹"位置画像、"极目"黄牛识别、"幻识"反欺诈情报识别体系、"笛卡尔"贷款中介识别等核心功能,同时能在100ms之内判别贷款申请欺诈风险。

在贷款期间,随着各平台资产规模的扩大,信用评估、交易监控和交易反欺诈显得尤为重要。基于真实、客观、全面的大数据,核定客户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建立信用分险等级及差异化定价模型。以苏宁金融为例,他们打造了"透镜"信贷决策引擎,其信用风险模型矩阵支持3000个变量实时决策,依据差异化的申请场景和用户画像自动匹配差异化信贷方案,最大化满足不同客群的消费金融需求。在额度审批后,持续的实时动态追踪用户资金池是否充足、信用评分是否有变化等指标,用数据观察客户生命周期,实时监控借款过程中的欺诈风险变化。

在用户申请贷款成功后,贷后风控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主要包括贷后管理、存量客户管理、催收三大步骤。对于已还款用户,根据用户还款情况和风控规则调整用户信用评分,并进行深度挖掘客户需求以期实现更多信贷产品的交叉销售;而针对逾期用户,判断用户的还款意愿与还款能力的强弱,并展开适宜的催收方式。互联网消费信贷相比传统金融,闭环式的生态圈和及时信息反馈能促进决策流程更高效,例如客户拿到贷款后,其支付流程又在支付系统内进行监控,这些信息将反馈回决策系统中实时知道用户如何支配贷来的钱,一旦发现异常就可以及时提醒业务人员,或者对于电商店主,能够更快知道客户的经营情况(如网店的订单

情况等),平台也能及时了解到当前贷款的风险有无增加以及决定是否需要及时收回贷款。

1.1.3 消费金融的发展阶段

中国的消费金融市场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可以总结为三个核心阶段:

第一阶段(1985-2009年),商业银行驱动下的粗放式增长。1985年中国银行珠海分行发行了全国第一张信用卡(中银卡),信用卡在我国的诞生标志着消费金融行业的萌芽。但个人消费金融业务迎来首轮大发展要追溯到1998-2000年间中国人民银行对消费信贷政策的调整,包括下发《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文件,鼓励各大商业银行直接开展针对个人客户的消费信贷业务。2002年随着中国银联的成立,银行卡跨行清算效率极大提高,信用卡业务进入跑马圈地式的快速发展,2009年信用卡交易总额占社会零售消费品总额比例已经突破27%。

第二阶段(2010-2014年),消费金融公司驱动下的快速发展。2010年,首批消费金融公司成立,主要持牌方包括北银、中银、捷信、招联等。因为资质审核要求相对放松、审批速度较快、无须抵押担保等特点,消费金融公司成为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的补充。这一时期恰好国内互联网金融平台也如雨后春笋般陆续成立。2007年第一家P2P“拍拍贷”成立,互联网金融通过瞄准无法从银行获得贷款的小微客户

群体,切入蓝海市场,获得了爆发式的增长,2013-2015年间,以P2P借贷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已经多达2595家,各大电商平台和流量巨头也都加快消费金融领域的布局。

第三阶段(2015至今),互联网金融驱动下的增长与调整。2015年以后,零售系、电商系、垂直细分领域、网贷平台等各类参与主体日益丰富,消费金融打破了空间的限制,将业务延伸到居民生活的各个角落。与此同时,政策引导下的行业规范调整也伴随着业务发展紧密进行着。回顾历史进程来看,政策通常是在某项业务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再采取措施进行调整规范,这种做法给予了市场足够大的创新空间,2016年之前监管政策主要是推动行业健康发展,2016年以后随着现金贷疯长中出现的利率畸高、暴力催收等舆论浪潮,监管政策进入到规范调整阶段,对各类P2P平台进行清理整顿,包括现金贷在内的业务规模出现断崖式下跌,政策主导下的行业出清使得市场份额经历了。

1.2 消费金融市场特征

1.2.1 需求侧:客户基数大且覆盖率低,增长动能充足

消费金融的客群基础广泛,增长潜力充沛。我国具有十四亿人口,且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3%-0.4%,人口稳定上升。我国目前开放二胎政策,未来人口上升速度会进一步加快。可见我国有强大的市场基础。2018年美国消费信贷渗透率为

70%远高于我国30%的水平。国内信贷规模覆盖面仍然较低,与美国等发达市场相比仍有不小差距。

中国消费信贷余额增长空间较大,占GDP比重较美国相差6.60%,信贷余额仅为美国一半。自2013至2019年中国消费信贷规模持续稳步提升,6年间我国消费信贷余额增长量达10万亿元人民币,其中17、18年均增速迅猛,19年增速略有放缓,预计到2024年将达25万亿,年均复合成长率将达到14%。此外,消费信贷渗透率(消费信贷余额/GDP)亦逐年增长,截至2019年中国消费信贷渗透率已从2013年的5.4%提升至13.3%。对比来看,虽然目前我国消费信贷市场已有较大成长且具备一定的规模,但相较于美国的消费信贷余额及渗透率,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年轻群体超前消费观念和消费升级带动人均信贷规模提升。虽然总体上消费方式比较传统,但目前年轻群体已经具备较强的超前消费理念,随着我国此类人群占比的持续扩大,未来我国超前消费理念将持续普及。且在自媒体时代,在自媒体的宣传带动下,我国目前存在着一定的消费升级现象。随着消费升级和超前消费理念逐步深入我国消费者心里,我国消费金融市场的发展在长线将得到有力支撑。目前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及消费支出都在稳步增长但相比发达

国家数值仍较低。同时,中国30岁以下年轻人群达3.2亿,

他们的消费观念更接近发达国家,对消费信贷的接受程度更高,未来中国居民储蓄率存在较大下降空间。

以银行放贷和信用卡为主的消费信贷结构逐步向互联网金融导向转变。以信用卡为例,我国狭义消费信贷中信用卡消费为重头,但在信用卡人均授信额度、人均持卡量等维度,相较于美国都还有比较大的空间。但同时也推测,未来中国消费信贷发展主要动因除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等快速普及带来的红利,将更依赖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宏观经济。由于信用卡同质化程度高,持续新增难度大以及授信审批门槛高、流程复杂、实体卡便利性差等因素,受到互联网信贷产品冲击较大。而90后及00后作为消费信贷主力人群,一方面对灵活性、快速性和便利性要求高;另一方面,受到新型互联网信贷产品持续教育,对信用卡的需求低,消费金融、虚拟信用卡等替代新型产品的份额提升。

政策持续加码,消费金融行业迎来结构性机会。2020年以来在近期央地多项促消费政策支持下,万亿消费金融市场再升温。2020年今年已有多家消费金融机构通过发行资产支持证券、金融债等方式融资超过200亿元,获批数量及额度远超去年同期。今年以来已有三家消费金融公司获得新设牌照,更多参与者将入场。与此同时,消费金融公司开始挖掘线上消费场景,大力布局线上教育、新零售、在线学习等场景。同时,在“房住不炒”的政策导向下,个人住房贷款增

速已经明显回落。住房贷款趋稳,某种程度上,为消费贷款的增长提供了新的空间。因此,在居民部门控杠杆的大背景下,消费贷款仍有结构性机会。

1.2.2 供给侧:增量博弈下的垂直竞争

(1)市场层次多元化,客群界限模糊化

消费金融市场的参与机构种类众多、数量丰富,市场层次日渐多元化。主要包括商业银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金融公司等。1)商业银行的业务类型是信用卡和其他信贷产品,信用卡产品模式已经较为成熟,其他信贷产品主要为抵押类产品及信用类贷款;2)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由银保监会批准设立,截至2020年8月全国共有有27家消费金融公司开业,另外仍不断有新的机构在申请成立消金机构;3)互联网金融公司包括P2P和网络小额贷款等,主要依托于电商平台和流量巨头快速发展。根据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委员会的数据统计,2017年全国互联网现金贷累计客户数量接近1亿。

随着消费升级带来的需求不断扩大,不同参与主体之间的业务界限也越来越模糊。传统意义上,商业银行出于风控和成本效益比的考虑,主要服务于主体征信数据较为丰富的成熟客户,消费金融公司和互联网金融主要服务于年轻群体和三、四线城市下沉客户,但在差异化竞争的过程中,商业银行业逐步转型、互联网平台也提高了自身的覆盖面,双方建

立了多方面的合作,比如推出各种联名信用卡等,此类合作中引入的信用卡客群也更为年轻化,甚至不具备传统意义上的稳定收入来源;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与网络小贷等平台的客户分层也已经相互渗透,根据捷信消费金融的公司披露,有超过65%的资产为现金贷产品,其中20-30岁的年轻客户占比达到48.48%,年收入5-10万的客户占比达到56.29%。

(2)生态链逐渐成型,垂直分工专业化

决定消费金融竞争力的五个核心维度分别是流量、资金、系统、催收、风控,但出于牌照和成本等限制因素,多数平台很难独自完成整个业务链条,因此催生了各环节的专业分工。消费金融的参与主体通常在某一个或多个领域具有一定优势。因此在实际业务中,许多贷款平台专注于某一端的业务,资金方和资产端的归集过程得以分开,不同机构的侧重点不同,再通过机构间的业务合作将需求和供给再匹配,从而提高市场的运行效率。从资金端来看,提供消费金融资金的机构主要有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网络小贷等持牌机构,不同资金提供方的资金成本不同,从而对风险溢价的要求也不同;从资产端来看,消费金融的资产可以嵌入特定消费场景,例如电商分期等,或者可以直接以现金贷形式发放。

由于多机构对接的复杂性和信息不对称,多方合作的模式对于技术的要求更高,伴随互联网科技的进步,这种生态链条的运作模式才逐渐成为现实。客户服务不会因为供给方的

增多与后台流程的复杂化而降低体验。例如微粒贷的资金来源于超过50家银行机构,但是C端消费者的使用体验没有因此降低,消费金融的互联网化使得平台趋向于轻型化、专业化发展,专业机构的参与会降低各个环节的加总成本,促成了市场分工的加速,最终形成了多方合作的生态圈。

1.2.3 监管侧:先生长再规范,以牌照审批为基础的分类监管

目前我国在消费金融行业的法律法规尚未构建成完整的

法律体系,许多行业准则以部门制订的规章为主,2009年的《消费金融试点管理办法》是相关领域的首部法规,此后针对商业银行消费信贷、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金融平台等领域陆续出台各种规章制度,形成了以央行、银保监会、互联网金融协会为主,其他各部门相互配合的监管框架。按照不同市场主体的角度,我们对监管政策的演变进行梳理如下。

商业银行受到银保监会直接监管,可以吸收存款,经营资质最为健全。1998年商业银行受政策感召开展汽车消费信贷业务,一年后央行颁布《关于个人消费信贷的指导意见》,允许中资银行普遍推动消费贷款业务,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信用登记制度;直到2016年3月,央行和原银监会指导发布《关于加大对新消费领域金融支持的指导意见》,鼓励银行机构进入新的消费领域提供信贷服务,采取互联网方式授权远程客户等。

消费金融公司的牌照监管十分严格,由银保监会负责审批准入。2009年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启动,在北京、天津、上海、成都试点,北银、锦程、中银、捷信四家公司顺利挂牌。由原银监会发布的《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拉开了消费金融牌照监管的序幕,规定消金公司应当主由金融机构出资设立,由于资质要求较高,大多数非银行机构一般只能通过与大型金融集团和公司合作申请牌照,因此造成了持牌消金公司以银行系为主的市场格局。从业务角度看,当时商业银行自身消费金融的类型主要是发行信用卡,满足单笔小额消费的需求为主,而消费金融公司相当于是发放消费贷款,单笔授信金额比信用卡偏大,二者在业务上形成互补关系,一时间消金公司的业务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2013年新增试点范围,共在全国16个城市开放消金公司挂牌,允许民间资本自主发展成为自担风险的消金公司,期间内先后成立了苏宁、海尔、兴业等7家多元化股东背景的消费金融公司。2015年国务院牵头将试点范围扩展到全国,鼓励符合条件的民营资本、国内外银行和互联网集团建立消费金融公司,行业内涵逐步完善。

网络小贷公司和P2P网络借贷平台共同受省级政府金融监管部门具体管辖,经过多年野蛮生长后,监管口袋不断收紧。2015年7月,央行牵头发布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为网络贷款提供了政策指导。这种借

助互联网的平台来发放消费贷款的模式在行业中得以蓬勃

发展,网络小贷公司和P2P网络借贷平台等形式应运而生。互联网金融突破了经营范围的地区限制,在监管中难免会出现套利问题,行业的爆发式增长也为未来发展埋下隐患。2016年原银监会发文要求P2P平台全面实施备案登记制度;2017年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办公室发文要求停止新设网络

小贷公司,对网络借贷业务的整治促进了行业的转型升级和集中度提升。

2 主要参与者的异同与竞争力分析

我国消费金融市场的参与者主要可以分为三类,即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金融平台(包括P2P网络借贷平台、网络小贷、电商分期等)和商业银行(互联网银行和传统银行)。

2.1 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享有先发优势的“正规军”

消费金融公司的牌照来源于《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根据文件要求,消金公司的设立需要经过银保监会批准。其业务范围是向境内居民个人提供以消费为目的的小额贷款,但不包括提供房贷和车贷。

根据股东背景可以将消金公司分为银行系和产业系,银行系背景的消费金融公司占多数。从27家已成立公司的股东背景来看,拥有商业银行股东的达到22家,其中8家为银行控股;其余5家公司中有3家股东包含内资金融机构,最大的捷信消金为外资消费金融巨头捷信集团的全资子公

司,只有海尔消费金融的背后以产业资本为主。这与我国对消费金融牌照申请资质的要求严格有关,在较长时间里消费金融公司主要是作为银行信贷的补充。

持牌消金公司的业务模式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以线下渠道为主,如捷信消费金融、锦程消费金融等;第二类主推O2O模式,如海尔消费金融、苏宁消费金融、中邮消费金融;第三类将自身定位为互联网金融公司,如招联消费金融、马上消费金融等。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持牌消金公司,都通过与商户合作的方式基本覆盖了网上零售、家装、租房、婚庆、教育、旅游、助业等消费领域,产品主要分为个人耐用消费品贷款和一般用途个人消费贷款等。

不同背景的消金公司在经营业务上也有所区别,银行系的消金公司在风控征信、营销网点方面享有规模优势,将自身业务加以延伸比独立创造信贷业务要更为容易,而产业系的消金公司拥有大量线上线下消费场景,易于获取最新的消费者行为数据,配合自身业务条线,产品设计更为灵活,但从经营业绩角度,大多数银行背景的消金公司盈利能力更强,主要原因是资金成本相对更低。对此我们从资产端和资金端进行剖析。

2.1.1 资金端:综合成本较低,融资渠道多元化

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的融资渠道多种多样,具备不同股东背景的机构略有差异。从监管要求上看,除自有资金之外,资

金渠道包括吸收股东存款、同业拆借、银行贷款、发行债券、发行ABS等,其中,由于发行金融债券和ABS对于机构主体都有比较高的要求,包括三年经营期限、三年连续盈利等硬性指标,而大多数消费金融公司在2015年及之后成立。所以吸收股东存款、发行ABS和银行借贷是比较常用的融资方式。

按照资金成本角度,同业拆借、发行ABS和金融债比自有资金和银行信贷的融资方式更便宜。相比于其他背景的消费金融公司,银行系公司拥有更低成本的资金来源。这是因为银行股东资金雄厚,必要时可以直接通过补充资本金的方式增资;母公司主体信用较好,子公司享有债券评级优势,降低了金融债务融资成本,融资限制小,可融入资金额也更大。

1)吸收股东存款:目前,我国人民币6个月和整存整取1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分别为1.3%、1.5%,参考商业银行的执行情况,假设利率上浮0.25倍,则消金公司吸收股东存款的资金成本约为1.63-1.88%,因此,股东存款对消费金融平台而言是极具吸引力的资金来源。

2)银行间同业拆借:参考中国货币网公布的银行间同业拆借加权利率,假设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参与6个月或1年期同业拆借,其资金成本大致在3-4%之间。但截至2020年10月10日,获准进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共15家,包括海尔、捷信、苏宁、招联、马上、华

融、兴业、湖北、晋商、中银、北银、锦程、盛银、中邮、长银消费金融公司。

3)向银行贷款:我国最新1年期LPR为3.85%,假设上浮0.25倍,资金成本约为4.82%。

4)发行金融债:由于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和最近三年连续盈利的规定,发行门槛相对较高,截至2020年8月仅有中银、捷信、马上、兴业、招联五家消费金融公司获准发行,发行利率多为3-6%左右。

5)发行ABS:消费贷款额度分散、期限短的特点使其适合作为资产证券化的标的资产,但从事ABS的业务资质目前只发放给10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其中只有6家实际发行过ABS产品,发行利率多在3-6%之间。据新浪财经网数据,2019全年我国共发行102单消费金融ABS产品,总规模为3025.67亿元,捷信、马上、锦程、苏宁、兴业5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共计发行了185.44亿元。

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利差及手续费和佣金。利差空间相对较大。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年化利率在

15%-36%不等,且大多超过20%。

2.1.2 资产端:风控严格,资产向头部集中

消费金融行业的资产集中度较高。截至2020年8月末,全国共有30家消费金融公司获批,其中27家已经开业。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的数据,2019年底,消费金融公司总资产

规模达到4988.07亿元,同比增长28.67%,贷款余额4722.93亿元,同比增长30.5%。而对于已经公布2019年业绩的20家公司,他们的总资产规模超过4700亿,占全行业资产比重达94.25%;其中,捷信、招联、马上、兴业、中银、中邮消费金融6家高于行业均值,且排名前6的公司总资产合计达3530亿元,占全行业的70.76%,最大的捷信消费金融公司资产超过1000亿。

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发放的贷款以7-12个月中短期为主,资产质量与信用卡相当。平均期限接近正态分布的形态,大部分公司发放的贷款以7-12个月为主,较长和较短期限的两头均较少,没有任何一家平均期限在3个月以内,因为消费信贷的纸面期限一般不超过5年,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风控和催收的作用,期限往往更短。贷款资产的质量高于商业银行信用卡,但不同企业的风险成本有一定差异。2019年消费金融公司平均不良贷款率为2.63%,略高于信用卡的平均不良水平,较2018年下降0.11%;从中位数来看,2019年为2.03%,较2018年有上升0.1%。平均数高于中位数,表明风险集中于部分机构。

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面对的客群,有较稳定收入和还款能力。以兴业消费金融为例,2019年第一期ABS资产池中,公司借款人合同金额占比74.7%为35岁以上人群,年收入大于25万元的占比达到86.18%。并且,由于银行系消费金融公

司可以由母公司推荐客户,因而在获客和运营上成本较低。当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的母银行面对风险较高不能提供贷

款的客户时,银行可以推荐其到自己的消费金融子公司办理借款。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采取的这种方式也称之为广义

O2O,由母银行在线下获取客户,并将其意见反馈至线上的消费金融子公司。因此,银行与银行系消金公司互为补充。也正因如此,信用贷款往往是银行系消金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但是,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的资产端也有显著的不足,专注相对优质客户,对长尾市场覆盖率不够。

其他背景的消费金融公司场景更为下沉,其中产业系的消金公司主要服务于母公司的客户。以马上消费金融为例,2020年第一期ABS资产项下,40岁以下借款人合同金额占比63.28%,79.07%的金额集中于年收入5万以下的消费者。这种将自身定位为互联网金融的消金持牌机构,尤其注重服务于长尾客户。随着不少制造业企业开始经营网上商城,这些公司的产业基因和线下网点布局能量不可忽视,这也是其区别于电商系公司的重要特征。通常产业系的消费金融公司会以服务于主营业务为自身目的,通过为存在融资需求的母公司客户提供融资,提高周转速度,也借助母公司的线下布局,可以实现低成本推广,从而降低获客成本。

2.2 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快步领跑市场的赶超者

互联网消费金融是指依托互联网技术,为企业提供消费金融服务的平台。随着消费金融的不断兴起,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巨头开展了消费金融业务。各种从事消费金融业务的互联网平台大致可以分为四类:1)综合电商平台;2)第三方场景分期平台;3)网络小贷公司;4)P2P网络借贷。

2.2.1 综合电商平台

综合电商平台一般通过与旗下小贷、保理、消费金融或许互联网银行等子公司合作的方式,从自身平台消费分期业务开始,逐步渗透到外部合作场景的消费分期及现金贷。这个过程中涉及到两种主流业务模式:

一种是消费分期型业务,这种业务中资金不流入消费者账户,而是在消费者发生融资需求时,由平台先行垫付。平台为消费者的购物买单,从而使得消费者和平台产生了债权债务关系。而后消费者向平台分期还款。这种模式下,消费者普遍实在想电商系互联网消费金融公司的母公司购物时,产生的资金需求,由平台进行垫付。这种模式有着较为明确的支付场景,因而风险相对较低,风险控制更容易进行。

另一种是消费借贷型业务,这一模式下电商系互联网消费金融公司充当互联网小贷平台。为客户提供以消费为目的的短期、小额、无抵押贷款。这一模式下,消费者向平台提出申请,由平台对其进行评估、画像后确定合理的资金价格和融资规模。随后平台直接将资金打入客户的账户中,从而形

成平台与客户的债券债务关系。随后,由平台通过行为监控模块等途径时时监控借款人资金流向,确保资金不流向股市等高风险业务。最后,由消费者向平台还款。这一模式下,资金无明确的流向,因此风险较大,对风控技术的要求也更高。与此对应,这一模式下利率也相对较高。

(1)资金端:头部机构资金成本低

以股东注资、自有资金和ABS资产证券化为主。发放以消费信贷为基础资产的ABS产品向来是互联网消费金融公司大型电商平台有,由于大型综合电商平台背靠互联网巨头,因此可以获得股东注资。而且股东信用登记较高,项目融资成本较低。其中,自有资金和股东借款成本最低,资金成本约为1.63-1.88%,电商平台常利用资本证券化融资,通过将发行的贷款打包并进行增级,随后向投资者出售来获得资金。资产证券化的资金成本基本在2%-5%之间。电商平台也会通过银行借款(或联合贷)补充资金,成本相对较高,约为4.82%左右。

(2)资产端:获客成本低,资产质量高,利差空间足占据数据和流量优势,资产质量相对较高。2014年初,京东推出“京东白条”,5个月后阿里也推出天猫分期,电商平台凭借着与消费者之间的天然联系,可以直接为庞大客户群提供消费信贷服务。以京东为例,它的消费金融产品体系分为三大类:包括京东白条(内部场景分期、外部垂直场

消费金融调研报告

消费金融调研报告 目录 一消费金融行业概述 1定义 2行业发展背景/驱动力 1)传统金融机构覆盖人群有限,信贷人口渗透率不足 2)线上&线下消费场景的多样化与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欲望3)科技的发展带来风控手段的革新 4)国家政策的支持与业务模式的创新 3行业发展阶段与规模 4产业形态 1)客群形态 2)资产分类 3)作业流程与合作模式 4)成本收入杠杆 5行业监管政策与影响 1)监管政策 2)影响 二消费金融市场竞争格局

1参与主体划分 2各参与主体业务与盈利模式 3各参与主体优劣势分析 三消费金融成功案例剖析 1爱财集团-以大学生群体为目标打造陪伴式场景金融生态圈1)发展进程 2)业务布局 3)案例启示 2京东数科-以电商生态为基石的消费金融进阶之路 1)发展进程 2)业务布局 3)京东转向背后原因分析 四行业面临的风险与挑战 1强监管持续进行,业务创新难度大 2行业共债风险加大,客户质量下降 3可渗透客群空间有限,行业增速减缓 4社会信用体系不够完善,风控道阻且长 5成本不断走高,盈利空间变窄 五行业发展趋势 1消费金融市场仍是蓝海,风控与场景是核心 2产业链协同,线上线下融合 3小额货币化,大额场景化 4行业集中度提高,寡占型市场格局初步形成

5优化客户体验,提升用户品牌忠诚度 正文 消费金融是指以消费为目的的信用贷款,根据业务类型可分为消费贷与现金贷,包含传统消费金融与互联网消费金融两种形态。 2015年,我国信贷人口渗透率仅27.6%,而同期美国信贷人口渗透率为82%,相较于美国,我国信贷人口渗透率明显不足,究其原因,除了在历史很长时间里“量入为出,储蓄为主”的社会消费观念,更主要的是传统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位与业务开展长期以来处于严格监管中,导致其业务模式固化定价单一,风险容忍度低,准入门槛高,在授信人群与产品定价方面缺乏灵活性,导致其业务覆盖人群有限,用户无法下沉,信贷渗透率不足。 2)线上&线下消费场景的多样化与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欲望 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时代,消费场景的丰富化与消费途径的便捷化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消费欲望,加之电子支付便捷化弱化了人们的货币观念,超前消费,及时享乐主义盛行,在收入水平受限的情况下,分期消费与先支取后偿还的方式备受青睐。 3)科技的发展带来风控手段的革新 I用户行为的线上化与数据化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用户的日常生活、社交、支付、投资等活动均能通过手机解决,而由此产生的位置、社交、支付、浏览、通讯等数据的可实时记录、更新、存储性为线上自动风控模式的搭建与运行提供了支撑。 II大数据、机器学习等技术的运用实现多渠道数据获取、结构化画像与自动化决策

2018年金融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金融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1月

目录 1. 事情正在起变化 (3) 1.1. 跨境业务试点破冰 (3) 1.2. 九大创新业务或点燃星星之火 (4) 2. 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券商机遇挑战并存 (5) 2.1. 金融业全面开放渐行渐近 (5) 2.2. 银政保:面对开放,不一样的故事 (6) 3. 从美国金融监管周期看我国金融监管周期 (7) 3.1. 美国VS.中国:成熟市场和政策市的监管周期很不同 (7) 3.2. 行业创新:从标准化创新到自主创新 (8) 4. 投资建议 (9) 5. 风险提示 (9)

1. 事情正在起变化 2015 年下半年以来,证券行业监管政策延续了两年半的收紧态势,依法 全面从严监管是一以贯之的主基调。2017 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重点强调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并提出设立国务院 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强化央行宏观审慎管理,未来金融监管协同有望 加强。 近期,部分大券商的创新业务持续松绑,行业启动部分创新业务摸底调 查,从我们目前跟踪的监管政策导向来看,事情正在起变化。 1.1. 跨境业务试点破冰 部分券商获准开展跨境业务试点。近期,部分券商公告,证监会对公司 试点开展跨境业务有关事项无异议。根据公告,证监会对公司开展以下 业务无异议:第一,以自有资金参与境外交易场所金融产品交易,以及 投资于其他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允许投资的境外金融产品或工具;第二, 与境内外交易对手签订场外金融衍生品交易主协议及其补充协议(含 ISDA 、CSA 、NAFMII 及 SAC 等),参与场外金融产品交易,及向公司 客户提供相应的金融产品和交易服务。 表 1:部分上市券商试点跨境业务可以开展的业务 主要内容 业务一 以自有资金参与境外交易场所金融产品交易,以及投资于其他合 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允许投资的境外金融产品或工具; 业务二 与境内外交易对手签订场外金融衍生品交易主协议及其补充协议 (含 I S D A 、C SA 、N A F M II 及 SAC 等),参与场外金融产品交易, 及向公司客户提供相应的金融产品和交易服务 公司公告, 海通证券曾于 2015 年获批开展境外自营业务,自有资金驱动的自营模 式和客户驱动的交易模式有显著区别,客户驱动的交易模式距离海外成 熟的 FICC 业务更进一步。海通证券 2015 年获批开展境外自营业务,公 告表述是,“以自有资金参与境外交易所金融产品交易、与境外机构签署 ISDA 主协议参与境外场外金融产品交易、投资于其他合格境内机构投 资者允许投资的境外金融产品或工具无异议”。 表 2:自营和代客业务具有显著差别 业务模式 业务划分 盈利模式 属性 资本金占用 客户驱动的交易模式 提供双边报价,基 于 资产负债表去创造交 易投资性的产 品或策 略 F I CC 差价收益、佣金 收 入为主 非方向性 较为灵活,F I CC 本身 有 融资能力

2018年消费金融行业专题研究报告

2018年消费金融行业专题研究报告

?消费金融发展现状分析:1、2017年银行的个人短期消费类贷款的增速加 快,今年以来趋于平稳,现有规模7.8万亿,在个贷中的占比为17.4%,总体可控。2、2017年信用卡发卡数量明显增加,2018年上半年有所回落。 信用卡额度增长及贷款余额增长较为平稳。近两年来,额度使用率基本维持在43%-44%左右。信用卡资产质量总体稳定。逾期贷款余额增速近两年持续下降,逾期贷款占比也稳中有降,最新的比例为1.21%。3、持牌的消费金融公司业绩分化明显,在12家公布2018年上半年经营情况的消费金融公司中有9家实现盈利,由于消费金融公司仍处于发展初期,开业时间和业务进度存在较大差异。4、互联网消费金融受监管政策和市场环境变化影响最大。现金贷监管政策出台、P2P爆雷和银行信用收缩都对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产生较大影响,短期内逾期率大幅上升;同时各家平台的批贷通过率都明显下降,规模增速回落。 ?前车之鉴:消费金融行业有明显的周期性,风险的起因往往是金融危机之 后的刺激政策。日本、韩国及台湾地区均发生过信用卡风险的爆发,发展路径基本一致。金融危机之后,政府出台政策刺激消费,放松消费金融的监管,消费金融行业的参与机构增加,过度竞争,信用卡滥发,监管滞后,最后导致坏账率的爆发。 ?我国目前不具备不良贷款大面积爆发的条件:1、金融监管环境:金融处 于监管周期,而非创新周期。金融机构的风险偏好处于下降通道。2、信贷业务数据:未出现连续的发卡和贷款余额的高增速,且信贷余额增加的速度慢于发卡的速度,没有普遍的过度消费的情况。3、消费金融的渗透率:我国人口基数大,目前的人均持卡量为0.46张,居民杠杆率水平也相对较低。 ?目前存在的问题:共债率。无法掌握借款人全面的负债情况是消费金融业 务层面面临的主要难题。改善措施包括:(1)加快征信基础设施的建设,对开展借贷业务的公司进行牌照管理,再将其征信数据纳入统一的体系。 (2)建立合理有效的消费金融业务监管框架,对于贷款利率、贷款额度进行适度指导,对于催收行为进行明确的要求,对失信人建立惩罚机制。在大框架下为消费金融行业创造市场化的发展环境。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征信数据整合不及预期,居民杠杆率持续上升

消费金融市场调查报告

消费金融市场调查报告 Li haotian\2014.11.18 消费金融是指由金融机构向各阶层消费者提供包括消费贷款在内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当前四川市场上常见的办理消 费金融业务的公司不仅仅是金融机构,有三分之二是小额贷款等。在消费金融比较发达的国家,由消费金融支持的消费在全部消费中占有较大的比重。近年来,我国的消费金融也有了较大的发展,汽车贷款、耐用消费品贷款、信用卡等消费金融产品越来越多。消费金融的观念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尤其是对未来经济状况有良好预期的年轻人所接受。 以下就在省内开展耐用消费品分期付款业务的公司和消费金融市场做出调查报告: 第一项:消费金融公司 这里消费金融公司是指开展耐用消费品分期付款业务的公司,这些公司开展业务的方式是先寻找优质合作商家,于商家达成互利的协议(帮助商家通过客户办理分期业务增加产品销量),再指定销售代表驻店销售公司分期产品,现场为客户办理申请的分期业务,申请时间在一小时左右,申请通过后于客户签订合同,客户与商家相互交付确认首付和商品后公司于第二个工作日给商家打款。 (1)合作商家所经营的产品和市场占比: ①、手机、电脑、相机等时尚电子产品,占75%; ②、大件家用电器。占比8%; ③、电动自行车、自行车,占16%;

④、摩托车占1%。 (2)申请消费金融公司分期产品的要求: ①龄在18—55岁有身份证的中国人(不包括华侨、军人、 港澳台同胞、外籍人士); ②申请人现居住地址与工作地址均在成都市; ③申请人月收入不低于800元,贷款额度不高于月收入五 倍; ④行业要求: A、学生客户(成教、非成教):学生申请金额500- 5000元,成教学生超过3000元需告知父母并最高不超 过4000; B、一般客户:连续工作满三个月; ⑤证明文件要求: A、第一证明文件:身份证 B、第二证明文件:社保卡/医保卡、银行卡+交易回单 (七天内)、驾驶证、户口本、工卡 ⑥产品贷款金额: 手机分期500-5000,电脑分期500-10000,家具1000- 20000; 一次可购买两件同类产品,但金额不超过上述金额; 通过后正常还款三个月可再次办理; ⑦自付金额比例与期数

金融行业分析报告[精品文档]

第一章金融行业定义 1.1金融的定义: 简单来说,金融就是资金的融通。金融是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经济活动的总称,广义的金融泛指一切与信用货币的发行、保管、兑换、结算,融通有关的经济活动,甚至包括金银的买卖,狭义的金融专指信用货币的融通。金融的内容可概括为货币的发行与回笼,存款的吸收与付出,贷款的发放与回收,金银、外汇的买卖,有价证券的发行与转让,保险、信托、国内、国际的货币结算等。从事金融活动的机构主要有银行、信托投资公司、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投资基金,还有信用合作社、财务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邮政储蓄机构、金融租赁公司以及证券、金银、外汇交易所等。 1.2金融市场的定义:金融市场是指资金供应者和资金需求者双方通过信用工具进行交易而融通资金的市场,广而言之,是实现货币借贷和资金融通、办理各种票据和有价证券交易活动的市场。比较完善的金融市场定义是:金融市场是交易金融资产并确定金融资产价格的一种机制。金融市场又称为资金市场,包括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是资金融通市场。 直接融资:直接融资:盈余部门直接把资金贷给赤字部门使用,即赤字部门通过出售(发行)自己的债务凭证融入资金,而盈余部门则通过购买这些凭证向赤字部门提供资金(直接证券)。 间接融资:间接融资:盈余部门和赤字部门以金融机构为中介而进行的融资。金融机构作为资金的需求者,出售间接证券融入资金,盈余部门则买入间接证券。作为供给者,买进赤字部门的直接债券融出资金,而赤字部门则卖出直接证券,融入资金。 二者之间联系和区别:(1)联系:a、都是资金的融通活动;b、相互渗透、相互支持。(2)区别:a、金融机构所起的作用不同:在间接融资方式中,商业银行是核心中介机构。资金赢余者——银行——资金短缺者。在直接融资方式中,以证券公司为核心。资金赢余者——证券公司甲=证券公司乙——资金短缺者;b、特点不同:间接融资比直接融资的风险小、成本低、流动性好等优点。 1.21金融市场的形成:远在金融市场形成以前,信用工具便已产生。它是商业信用发展的产物。但是由于商业信用的局限性,这些信用工具只能存在于商

金融行业分析报告

金融行业分析报告 引导语:金融业是指经营金融商品的特殊行业,它包括银行业、保险业、信托业、证券业和租赁业。下面是XX为你带来的金融行业分析报告,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市场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金融行业分析报告。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地位体现在与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的紧密结合,而企业的战略发展随其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在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的时代,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对外部行业环境人才动态有着灵敏的嗅觉和认知,才能在战略高度上把握全局,只有知己知彼,才能在行业人才博弈中脱颖而出。 截止到20xx年7月,智联招聘各行业客户数达199万家,每天有220万个热门职位更新,每日平均浏览量达485万人次,简历库有效简历2680万份,为行业报告提供了庞大的数据分析基础。 本报告结合外部行业调研、企业招聘需求和简历库数据集合分析而成,主要分析了行业从业人员现状、企业招聘需求、求职群体分布以及薪酬数据。广泛的数据积累和成熟的统计方法最终形成了科学的行业人才报告,为行业内企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招聘实施、人才激励等方面提供了科学、全面、专业的数据依据。 中国的金融行业正在步入混业经营阶段,随着中国保险企业进军银行业,中国金融行业的境外收购量已大幅上升至

280亿美元。这些海外收购不仅为中国企业进军原本受限制的欧洲和北美市场铺平了道路,同时也使得外国企业得以进入不断增长的中国市场。目前,全球金融机构市值排行榜前10名中有5家来自中国。 20xx-20xx年上半年金融行业企业数量 自20xx年开始,金融行业的企业数量基本趋于稳定,增长率基本在%左右。截至20xx年6月,金融行业全国企业总数量达到83005个,金融行业主体受国家控制,行业内法人单位不足1万家,其余皆为分支机构,每年企业数量变化不明显。 截止20xx年6月,金融行业的企业数量区域分布中明显高于其它城市的是上海、北京上海和广州;其次,成都、天津、重庆排名靠前。 20xx年上半年金融行业企业数量城市分布万家,其余皆为分支机构,每年企业数量变化不明显。 20xx年上半年金融行业企业性质分布 截止20xx年6月,金融行业的企业中,国有企业占%,集体企业占0%,股份制企业占0%,私营独资企业占0%,外资及港澳台占%。金融行业受政府管理,以国有企业为主。 目前国内大约有金融人才399万人左右,但复合型人才,对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业务都精通的人才不到10万人,因此我国金融业急需高素质的混合型人才。

2019年金融行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金融行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金融业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大力发展金融业,是促进我市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保障。今年上半年,我们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对我市金融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在市政协副主席储昭平的带领下,调研组听取了有关部门的情况通报,先后召开了金融界人士座谈会、企业家座谈会、金融专家座谈会,并实地走访了有关金融机构,了 解我市金融业发展取得的成绩,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积极提出加快发展的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金融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积极调整 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努力支持金融机构改革,促进了金融业的全面发展,发挥了金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1、金融工作明显加强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金融工作,出台了《关于印发合肥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政策(试行)》、《关于推进中小企业振兴计划、解决企业流动资金问题的若干政策》等政策措施,激发和调动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和支持金融企业做大做强。建立了与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协调机制,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分析形势,协调解决问题。银政企沟通机制更加畅通、更加密切,金融与地方经济互动融合、互相促进的局面进一步形成。今年3月,

我市成立了金融工作办公室,其主要职责是协调驻肥金融监管机构和驻肥金融机构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落实中央金融政策,推荐公司上市,协同有关部门推进金融体制改革。金融工作办公室的成立及其职能的发挥,必将对我市金融业的统筹协调发展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 2、金融总量迅速壮大 调研中了解到,近年来我市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增长迅速。截 至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2752.7亿元和2678.7亿元。4月末,我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3416.51亿元和3098.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5.5%和36.5%,创历史新高。资本市场融资力度加大。全市17家上市公司发行股票19只,从资本市场募集资金83亿元。9月以来,市建投集团、海恒集团共发行企业债 37亿元,市国资公司申请发行10亿元企业债正在办理股权质押登记手续,另有40亿元企业债的发行正在申请之中。信托租赁典当融资 及小额贷款迅速发展。兴泰租赁累计向全市200户中小企业提供17 亿元租赁融资,兴泰信托新增信托规模43.94亿元。全市典当总额22.54亿元,年末典当余额5.74亿元。小额贷款公司自去年试点以来,已放贷1.44亿元。 3、金融体系不断完善 目前,全市有政策性银行2家,国有控股商业银行6家,股份 制银行6家,外资银行1家,地方银行2家,农村合作银行2家,村镇银行1家,进出口银行、华夏银行、恒丰银行、汇丰银行正在或准备来我市设立分支机构。我市证券期货保险业发展迅速,服务体系逐

消费金融行业发展报告和案例

消费金融 行业背景: 消金行业红利期显现 近期,知名咨询公司发布2016—2020中国消费金融投资前景预测报告称,与消费金融产业发展成熟国家相比,我国短期消费信贷占比具备了提升空间。虽然我国消费贷款占GDP比重超过了20%,但剔除以住房贷款为王的中长期消费信贷,我国短期消费信贷占GDP比重仅5%左右,远远低于美国。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个人消费杠杆率一直偏低,随着消费升级需求愈发旺盛,消费金融市场迎来了红利期。 2013年—2016年,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的交易规模从60亿猛增到4367.1亿。从2013年到2016年,互联网消费金融交易规模实现了70倍爆发式增长,年复合增长率达317%。 从概念上来说,国内的消费金融公司是指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不吸收公众存款,以小额、分散为原则,为居民个人提供以消费为目的的贷款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具有单笔授信额度小、审批速度快、无需抵押担保、服务方式灵活、贷款期限短等独特优势。 行业呈多样生态

对于大的消费金融机构来说,主要是选择与各大领域巨头合作,并推出金融服务。如海尔消费金融已经与红星美凯龙、网筑集团、中国电信、有住网、环球雅思、民生旅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推出了家居分期、手机分期、游学分期等金融产品,全面覆盖家庭生活、娱乐、学习场景等。 支付工具是消费场景与消费金融连接的桥梁,广泛应用于线上线下、购物出行等各个场景,以支付工具为推广渠道能够实现快速的场景迁移和较高的用户转化率。 消费金融各种细分领域为第三方支付行业带来了新的业务增长领域,也带来了新的技术难题。除了旅游金融、医美分期、租房家居、消费分期、教育金融、汽车市场等已经在市场上出现的商业场景,消费金融的细分市场将延展到更多未知领域,给第三方支付行业提出了问题与挑战。稳定的支付渠道、实时清算、企业需要定制的解决方案等是第三方支付公司在解决消费金融行业问题时无可避免的问题点,甚至可以说,是消费金融领域支付清算的核心问题所在。 解决方案案例: 漫道金服旗下子公司宝付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作为国内领先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漫道金服旗下子公司宝付为众多金融细分领域量身打造支付解决方案,包括消费金融、电商、保险等行业。其中,消费金融是宝付大力拓展的重点行业。

互联网金融行业分析报告.doc

2017互联网金融行业分析报告数据能力:互联网巨头发展金融最大优势 数据金融:金融的本质是数据,以及基于数据的建模和风险定价。互联网公司及科技公司拥有海量用户数据,有机会借由数据挖掘和建模,成为传统金融公司之外的数据金融新贵。全球互联网上市公司总市值约2万亿美金,而金融市场规模则在300万亿量级。 中国传统银行的征信记录仅覆盖总人口的35%,远低于互联网52%的覆盖率。互联网巨头拥有了极大的数据先发优势。虽然中国的央行征信及传统金融业务数据不对互联网公司开放,但丰富的社交、线上消费及转账行为数据能够在风控和征信中发挥巨大作用。 据CNNIC统计,截止2016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手机网民占比达95.1%,其中手机支付用户达到4.7亿。随着中国移动互联和移动支付渗透率的不断提高,网民在互联网上留下的数据踪迹成指数级增长,这些数据不仅包括了基本的实名制用户信息,更重要的是体现了用户的消费历史、社交行为、生活开支甚至是理财偏好。 蚂蚁金服和腾讯金融拥有自己的征信数据来源和技术,使其能够绕开传统金融,独立解决陌生人交易场景中的身份及违约风险评估问题。在数据金融的竞争格局下,互联网巨头将首先受益数据优势带来的用户价值增长。

随着移动支付成为大众习惯,互联网金融规模保持着高速上涨,截至2016年,中国互联网金融总交易规模超过12万亿,接近GDP总量的20%,互联网金融用户人数超过5亿,位列世界第一。 相对的是,银行卡和传统金融网点的重要性被不断削弱。银行卡是我国传统金融机构触及客户的主要产品,然而随着电子支付的爆发,银行卡的吸引力不断减弱,手机号实名制和生物身份验证为互联网金融提供了与传统银行卡相同等级的安全保障,网络资管规模将在一段时间内保持高速增长。 目前全球27家估值不低于10亿美元的金融科技独角兽了中,中国企业占据了8家,融资额达94亿美元。中国互联网金融服务市场规模巨大,增速较高,有望成为互联网公司的下一金矿,在数十亿市场空间里,数字金融巨头已经出现雏形。

2016年消费金融行业盈利能力分析报告

2016年消费金融行业盈利能力分析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 2016年9月

1. 消费金融:普惠金融,促进消费 (4) 1.1 什么是消费金融? (4) 1.2 市场准入逐渐放开,15家持牌机构蓬勃发展 (7) 1.3 “消费需求旺盛+普惠金融推广”,消费金融迎来高速发展 (9) 2. 消费金融公司盈利能力拆解 (11) 2.1 资金成本端:持牌银行系平均5%左右,其他或为5%-10% (11) 2.2 服务收益端:贷款利率平均14%-18%,二次销售产品叠加提高收益 .. 14 2.3 坏账影响端:坏账率平均3%-7% (16) 2.4 盈利能力分析小结 (18) 3. 消费金融公司与类同业比较&持牌公司间比较 (21) 3.1 消费金融长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21) 3.2 银行系V.S.电商系V.S.产业系 (25) 4. 主要公司分析 (26) 苏宁云商 (27) 重庆百货 (28)

图表1:消费金融产业链 (5) 图表2:消费金融目标客户主要特征 (6) 图表3:政策推动助力行业快速发展 (8) 图表4:15家企业已获消费金融牌照 (8) 图表5:2011-2015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9) 图表6:2011-2015年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 (9) 图表7:我国居民消费信贷结构变化趋势 (10) 图表8:消费观念转变 (11) 图表9:2015H1中银消费金融公司资产负债率为91.78% (12) 图表10:阿里、京东、分期乐ABS产品资金成本测算 (13) 图表11:分期乐通过旗下桔子理财出售理财产品获取资金 (13) 图表12:消费金融公司产品组合 (14) 图表13:阿里花呗消费分期实际利率与借呗现金贷款利率比较 (15) 图表14:2015年捷信中国总收入57.06亿元 (16) 图表15:2015年捷信服务费收入占比31.57% (16) 图表16:2015Q3消费金融资产不良率提高至2.85% (17) 图表17:2015年捷信集团90日以上逾期的违约率为10.00% (18) 图表18:坏账影响敏感性分析 (19) 图表19:2015年捷信中国净利润9.41亿元 (20) 图表20:2015年捷信中国资产负债率75.63% (20) 图表21:广义消费金融参与者主要特征比较 (21) 图表22:消费金融公司长期三大核心竞争力 (22) 图表23:消费金融公司场景布局重点 (23) 图表24:央行批准开展个人征信工作的公司 (24) 图表25:不同公司不同产品审批时间比较 (25) 图表26:银行系、电商系、产业系三大核心优势比较 (26) 图表27:重点参股消费金融的大型电商/零售公司 (27)

金融外包行业分析报告

金融外包服务行业的分析报告 一摘要 随着经济金融日益全球化、一体化,以金融服务外包为主体的国际金融服务产业转移步伐不断加快。金融外包始于二十世纪70年代的欧美,证券行业的金融机构为节约成本,将一些准事务性业务(如打印和存储记录等)外包。我国服务外包产业规模迅速扩大,结构不断优化,大力发展金融服务外包产业,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概念 金融外包是指金融企业持续地利用外包服务商(可以是集团内的附属实体或集团以外的实体)来完成以前由自身承担的业务活动。外包可以是将某项业务(或业务的一部分)从金融企业转交给服务商操作,或由服务商进一步转移给另一服务商(即"转包")。包括信息技术外包(ITO)、业务流程外包(BPO)和知识处理外包(KPO)。 电子商务平台服务是指为客户搭建电子商务平台并提供技术支持,如为客户提供电子商务平台的规划、开发、测试、维护及运营服务。电子商务平台服务属于信息技术外包(ITO)。 互联网营销推广服务是指借助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平台为客户优化营销推广渠道,从而辅助客户实现营销目标,包括营销方案设计、互联网媒体筛选、传播内容策划及效果监测等,但不包括电子商务平台的开发建设运营、产品的授权销售、数字内容等服务。互联网营销推广服务属于业务流程外包(BPO)。 管理咨询服务是指运用现代化的手段和科学方法,通过对企业的诊断、培训、方案规划、系统设计与辅导,从集团企业的管理到局部系统的建立,从战略层面的确立到行为方案的设计,对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实施动态分析,协助其建立现代管理系统,提出行动建议,并协助执行这些建议,以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一种业务活动,但不包括信息技术咨询、软件咨询等业务活动。管理咨询服务属

2020年消费金融行业发展分析报告

2020年消费金融行业发展分析报告

目录 Part 1 消费金融成绩回顾Part 4 2019年热点回顾 第3页 第33页第44页 Part 2 消费金融新特点第19页Part 3 拐点与盘整 Part 5 前景展望,空间依旧第50页

第一部分消费金融成绩回顾 ?1、放贷总额持续增长 ?2、授信人数持续攀升 ?3、信贷产业持续深化 ?4、金融科技持续渗透 ?5、业务模式日趋成熟 ?6、监管环境日趋完善

1、放贷总额持续增长 ?消费贷款规模保持高速增长,截止2019年9月末消费贷款高达13.34万亿元,同比增长17.4%。 ? 消费金融渗透率快速提升,由2016年的20.2%迅速提升至2018年的34.6%,逐步接近美国42%的消费金融渗透率水平。 我国消费贷款规模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2.34 3.18 3.86 4.78 5.92 9.63 12.05 13.34 34.7% 35.8% 21.2% 24.0% 23.8% 62.7% 25.1% 17.4% 0% 10%20%30%40%50% 60% 70%0 24681012 1416消费贷款规模(扣除房贷,万亿元)同比增速 我国消费贷款渗透率逐年显著提升 11.8% 14.5% 15.9% 18.0% 20.2% 30.3% 34.6% 4.4% 5.4% 6.0% 7.0% 8.0% 11.7% 13.1% 10.9%13.1% 14.2% 15.9% 17.8% 26.3% 31.6% 0% 5%10%15%20% 25%30%35%40%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消费贷款/消费支出消费贷款/GDP 消费贷款/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数据来源:Wind 资讯

消费金融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消费金融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1 消费金融:价值与成长属性兼具的优质赛道 1.1 消费金融的概念 1.1.1 消费金融的基本定义 为消费者购物提供资金融通,称作消费金融。狭义的消费金融主要是指包括旅游、医疗、家电、餐饮等消费品短期贷款,广义的消费金融则包括住房按揭贷款、车贷以及经营性贷款等。消费信贷一般无需抵押担保,具有单笔授信额度低,期限相对短小灵活,审批速度快的特点。本文所述消费金融是狭义的消费金融,即消费信贷,消费贷是指银行或非银金融机构以及其他资方采取信用、抵押、质押担保或保证方式,以商品型货币形式向个人消费者提供的信用。按接受贷款对象的不同,消费信贷又分为买方信贷和卖方信贷。买方信贷是对购买消费品的消费者发放的贷款,卖方信贷是以分期付款单证作抵押,对销售消费品的企业发放的贷款。 消费金融的本质上是借贷关系的延伸,随着互联网的使用场景不断拓展,消费信贷也不断向着更为广泛的群体覆盖。短期的消费信贷是将用户的财富积累和消费支出在时空上 进行调配。为当期无法覆盖的居民消费提供资金支持。 目前主流的消费金融参与机构有商业银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等,其中互联网消费金融包括网络小贷、P2P、电商分期等,而以这些机构为主的国内消费

金融模式大致分为三类:1)现金贷模式;2)消费贷模式;3)助贷模式。其中,现金贷在严格意义上不属于消费信贷的范围,但在实际业务中,消费场景也是现金贷的重要流向,所以本文暂时将其纳入研究范围之内。 1.1.2 消费金融的业务流程 消费信贷的业务流程可归纳为贷前、贷中和贷后三大环节。从贷前风险准入、贷中授信审批、贷中放款、贷后状态跟踪到贷后催收。1)贷前:消费金融企业通过自有渠道获客或借助第三方平台导流等方式拉新,并审核客户的身份信息和贷款资质,经由征信中心或平台数据建立风控模型和定价模型,划分客户风险等级。2)贷中:消费金融企业将资金端和资产端进行合理匹配,利用自有资金直接放款或撮合客户信贷需求与其他资金方,收取贷款利息或手续费等。3)贷后:消费金融平台根据消费者使用的信贷产品,分别对客户进行还款提醒,定期收取本金或利息,对逾期客户进行催收并收取逾期费用。此外,消费金融平台还需要对客户进行回访,不断对风控模型进行调整和完善,优化审核和风险定价模型,以提高平台综合运营能力。 在贷前阶段,首要步骤是身份核实,即通常以用户证照信息为基础,并借助到生物识别以及OCR技术实现身份证识别和银行卡绑定以判断借款人身份。同时,身份核实也是反欺诈的核心,通常情况下,恶意欺诈是用户借用、伪造他人

项目投资数据分析报告

项目投资数据分析报告: 项目数据分析报告是通过对项目数据全方位的科学分析来评估项目的可行性,为投资方决策项目提供科学、严谨的依据,降低项目投资的风险。项目数据分析报告是项目市场化操作的科学依据,又是项目可行性判断的重要依据。构建数据分析报告的具体目标包括三个方面:1、进行总体分析。从项目需求出发,对被项目的财务、业务数据进行总量分析,把握全局,形成对被分析的项目财务、业务状况的总体印象。2、确定项目重点,合理配置项目资源。在对被分析的项目总体掌握的基础上,根据被分析项目特点,通过具体的趋势分析、对比分析等手段,合理的确定分析的重点,协助分析人员作为正确的项目分析决策,调整人力物力等资源达到最佳状态。3、总结经验,建立模型。通过选取指标,针对不同的分析事项建立具体的分析模型,将主观的经验固化为客观的分析模型,从而指导以后项目实践中的数据分析。这三个具体目标的联系是紧密的,不是孤立的,只有在进行总体分析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的确定项目重点,并在对重点内容的分析中得出结果,进而实现评价的过程。如果单单实现其中一个目标,最终得出的报告将是不完整的,对制订项目实施方案也没有可靠的支撑作用。 ? 报告内容的基本框架: 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述(包括项目介绍、项目背景介绍、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存在问题及建议等。) 第二章项目市场研究分析(包括项目外部环境分析、市场特征分析及市场竞争结构分析。) 第三章项目数据的采集分析(包括数据采集的内容、程序等。) 第四章项目数据分析采用的方法(包括定性分析方法和定量分析方法。) 第五章资产结构分析(包括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构成的基本情况、资产增减变化及原因分析、自西汉结构的合理性评价。)

国内外消费金融发展现状及产业链分析

一、消费金融相关概述 (一)消费金融的界定 目前,消费金融尚未形成独立的理论体系,对于消费金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不同学者分别从服务和产品等不同角度给出了相应的描述: 廖理(2010)认为,消费金融是指由金融机构向消费者提供包括消费贷款在内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锡士(2010)认为,所谓消费金融,是指向各阶层消费者提供消费贷款的现代金融服务方式。杨胜刚(1999)认为,消费金融(consumer banking)就是为消费者个人提供服务的金融业务,不同于企业金融(corporate finance),消费金融服务的对象是自然人,不是企业法人。冯金辉(2010)认为,消费金融是指为满足居民对最终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需求而提供的金融服务。为了实现效用最大化,居民消费者可能在当前储蓄留作未来消费,也可能在当前借贷预支未来储蓄。消费金融正是在这种需求下孕育而生。 对于消费金融的业态形式,不同国家及金融机构也界定了不同的范畴。 日本的消费者金融是指在营业所所在地财政局或都道府县政府取得营业执照的,提供个人消费性融资的小额贷款,或者指贷款业界中以对个人无担保融资为主的贷款业界的业态。 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界定的消费金融,是指消费信贷,其中包括住宅抵押贷款、住房净值贷款、信用卡以及其他个人信贷。 美联储界定的消费金融是家庭金融的一部分,指家庭收入成长模式、家庭资产分布和负债来源状况。房地产抵押贷款作为家庭金融的一部分与消费信贷分开统计。但在其消费金融调研报告中则把房地产抵押信贷纳入消费金融范畴,报告研究的家庭负债就是消费信用,主要包括住宅信贷、信用卡、分期付款三项,信用卡包括一般信用卡,以及商店卡、赊购账户、汽油公司卡、旅行娱乐卡等。可见,美联储关于家庭负债的解释,亦即消费金融的界定实际上包括银行消费信贷和工商企业提供的销售信用。 美国银行家协会界定的消费金融是银行消费贷款,包括8个项目:直接性汽车贷款、非直接性汽车贷款、房屋净值贷款、房屋改建修缮贷款、游船贷款、休闲车贷款、移动住宅贷款和个人贷款。 广义的英国消费金融公司,指英国专业提供消费者信贷的消费者信贷商。根据信贷标的的差异,消费者信贷商进一步细分为汽车金融公司、房屋信贷公司、消费者金融公司等。严格意义上的英国消费金融公司指的是近年来兴起的专门经营“工资日贷款”的消费者信贷公司,如成立于2006年的Breadmarket、成立于2007年的MrLender等,专门针对那些信用等级较低、且亟需小额个人信贷的客户,向其提供利率较高、数额较小、出款较快的微型贷款。 中国银监会在《关于设立消费金融公司》的请示文件中指出:“消费金融是向各阶层消费者提供消费贷款的现代金融服务方式,在提高消费者生活水平、支持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成熟市场和新兴市场均已得到广泛使用。消费金融业务有两大提供商

金融行业分析报告

行业分析报告 什么是行业报告? 行业报告内容是商业信息、是竞争情报,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一般都是根据国家政府机构及专业市调组织的一些最新统计数据及调研数据、通过合作机构专业的研究模型和特定的分析方法、经过行业资深人士的分析和研究,做出的对当前行业、市场的研究分析和预测。 行业报告有何价值? 1、行业分析报告可以帮助你对整个市场的脉络了解更为清晰,从而成为你做重大市场决策的有力依据。 2、如果想要进入一个行业进行投资,一份高质量的行业报告是系统地、快速地了解一个行业最快最好的助手,使得你的投资决策更为科学,避免投资失误造成的巨大损失。 行业报告主要内容? 标准行业研究报告主要包括七个部分,分别是行业简介、行业现状、市场特征、企业特征、发展环境、竞争格局、发展趋势。(不同的报告侧重点有所不同,这需要看具体的报告目录。) 行业报告适用对象 报告广泛适用于政府的产业规划、金融保险机构、投资机构、咨询公司、行业协会、公司、企业信息中心和战略规划部门和个人研究等客户。 行业报告数据来源:

一份行业报告一般的数据渠道主要包括:国家统计局、国家海关总署、商务部、各行业协会、研究机构、市场一线采集. 编制要点 环境分析 行业环境是对企业影响最直接、作用最大的外部环境。 结构分析 行业结构分析主要涉及到行业的资本结构、市场结构等内容。一般来说,主要是行业进入障碍和行业内竞争程度的分析。 市场分析 主要内容涉及行业市场需求的性质、要求及其发展变化,行业的市场容量,行业的分销通路模式、销售方式等。 组织分析 主要研究行业对企业生存状况的要求及现实反映,主要内容有:企业内的关联性,行业内专业化、一体化程度,规模经济水平,组织变化状况等。 成长性分析 是指分析行业所处的成长阶段和发展方向。当然,这些内容还只是常规分析中的一部分,而在这些分析中,还有不少一般内容和特定内容。例如,在行业分析中,一般应动态地进行行业生命周期的分析,尤其是结合行业周期的变化来看公司市场销售趋势与价值的变动。

金融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金融行业市场分析报告2020年2月

正文目录 1. 引言 (4) 2. VIX 及SKEW 的构建 (5) 2.1. 波动率指数VIX 计算方法 (5) 2.2. 偏度指数SKEW 计算方法 (7) 3. 50ETF 期权2019 年表现回顾 (8) 3.1. 标的行情回顾 (8) 3.1.1. 国内外主要指数 (8) 3.1.2. 50ETF (10) 3.2. 期权市场行情回顾 (13) 4. 50ETF 期权VIX 与SKEW 分析 (16) 4.1. VIX 与SKEW 的分布情况 (16) 4.2. VIX 与SKEW 的预警功能 (18) 4.3. VIX 的长记忆性特征 (21) 5. VIX 多空策略 (24) 6. 策略展望 (26) 图表目录 图1 (上证指数近1 年走势) (9) 图2 (A 股各主要指数近1 年走势对比) (9) 图3 (标普500 近1 年走势) (10) 图4 (美股各主要指数近1 年走势对比) (10) 图5 (上证50ETF 近1 年走势) (11) 图6 (上证50 行业构成) (11) 图7 (上证50 成分股当前权重及近1 年涨跌幅) (12) 图8 (近1 年上证50 成分股涨跌贡献) (12) 图9 (上证50ETF 移动Hurst 指数) (13) 图10 (近2 年上证50ETF 期权月成交量统计) (14) 图11 (近2 年上证50ETF 期权月持仓量统计) (14) 图12 (近1 年上证50ETF 期权成交量与持仓量P/C 比) (15) 图13 (近1 年上证50ETF 历史波动率) (15) 图14 (近1 年上证50ETF 平值期权隐含波动率) (16) 图15 (上证50ETF 期权VIX 指数) (17) 图16 (上证50ETF 期权SKEW 指数) (17) 图17 (VIX 分布) (18) 图18 (SKEW 分布) (18) 图19 (VIX 与50ETF 当日涨跌幅) (19) 图20 (SKEW 与50ETF 当日涨跌幅) (19) 图21 (VIX 与50ETF 过去20 日涨跌幅) (19) 图22 (VIX 与50ETF 过去20 日涨跌幅绝对值) (19) 图23 (SKEW 与50ETF 过去20 日涨跌幅) (20) 图24 (VIX 与SKEW) (20) 图25 (VIX 与50ETF 未来5 日波动幅度) (20) 图26 (SKEW 与50ETF 未来5 日波动幅度) (20) 图27 (上证50ETF 期权VIX 指数与隐含波动率、历史波动率对比) (20) 图28 (VIX 现值与VIX 未来20 日涨跌幅) (21)

2020年消费金融年中报告

2020年消费金融年中报告 2020年,是中国首批消费金融公司获批筹建的第十年,同时,消费金融领域也迎来考验之年。在年初疫情的冲击之后,又面临最高法以4倍LPR为标准来确定民间借贷利率的考验。在此情况下,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将交出怎样的成绩单?近日,蚂蚁消费金融获批筹建,成为全国第31家获批筹建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截至目前,全国共有27家消费金融公司获批开业,最近开业的一家为阳光消费金融。国内获批的消费金融公司中,富银消费金融、冀银消费金融以及易生华通据零壹智库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在已开业27家消费金融公司中,共有19家消费金融公司对外公布了业绩数据。除今年刚批复开业的阳光消费金融、平安消费金融外,捷信消费金融、马上消费金融等公司仍未披露业绩情况。 截至目前,国内共有消费金融公司27家,其中,捷信、招联、马上消费金融属于行业第一梯队,总资产在500亿元以上。据零壹智库不完全统计,此次披露了 2020年半年度业绩的消费金融公司中,有16家披露了资产业绩情况,其中,招联消费金融的总资产为920.76亿元,以断层式优势稳居头部,仅招联消费金融一家的资产规模就占16家公司总资产规模的近三分之一。兴业、中银、中邮消费金融3家公司处于中部,总资产规模在300亿元左右,位列行业第二梯队。头部消费金融公司与中小规模公司之间分化愈加明显。

图1:截至2020年6月底消费金融公司总资产情况(单位:亿元) 从整体来看,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中国消费金融公司发展报告(2020)》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拥有消费金融牌照的26家消费金融公司资产规模达4988.07亿元,同比增长28.67%;贷款余额4722.93亿元,较上年增长30.5%。截至2020年6月,16家已披露总资产的消费金融公司资产规模达2864亿元,受到疫情等因素的影响,总资产与2019年年末相比有所缩水。 在资产规模整体缩水的情况下,中小规模消费金融公司在疫情的影响下抵抗住压力,资产规模均有不同程度的扩张。杭银、长银、哈银、北银、晋商、盛银消费金融6家公司的资产规模都在2020上半年有所扩张,其中杭银、哈银表现亮眼,资产分别增加 16.78亿元、15.42亿元;盛银、北银、晋商消费金融资产分别增加8.29亿元、7.04 亿元、4.59亿元;长银五八消费金融资产相比上年末增加0.45亿元。

金融行业分析报告

金融行业

一、金融行业概述 金融业的组织体系结构包括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银行是以吸收存款作为主要资金来源,以发放贷款为主要资金运用的信用机构,银行的基本职能是充当信用中介,充当支付中介,进行信用创造和调节经济。因此,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是真正的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开发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信用合作社、储蓄银行、信托公司及其他专业银行、财务公司等。 (一)证券业务的特点和内容 1.特点 证券业务是指有价证券买卖的业务,主要包括股票业务和债券业务。 股票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的一种有价证券,它是代表投资人股份的证书,是股票分红的凭证。股票种类很多,按股东权益不同可以划分为普通股、优先股、后配股和混合股;按股票面额形态不同可以分为记名股票和不记名股票,有面额股票和无面额股票,实体股票和记帐股票;按股票的持有主体不同又可以分成国家股、法人股、个人股。 债券是由债务人按照法定程序向社会发行,并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借款凭证, 它也是有价证券的一种重要形式。债券的品种较多,我国目前主要有政府债券(国家和地方)、金融债券(国家和地方)及企业债券,按照期限不同又可以分为长期债券、中期债券

和短期债券。 股票和债券涉及面广,投资者可以来之各个方面,可以是个人投资者,也可以是政府、 金融机构和公司企业等机构投资者。任何国家的证券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都会具有品种日 益增多、数量日益增大、用户面越来越广、交易量不稳定等特点,而且任何投资考往往都 对系统交易的响应时间有较高的要求。为此各国纷纷先后建立起电脑化信息系统,为投资 者提供更好的投资服务,创造更好的投资环境,以实现更公平、合理,更安全、可靠,更 规范、高效的证券交易。 2.内容 证券业务主要包括:代理买卖证券业务、自营买卖证券业务、发行业务和国债回购业 务以及信息咨询业务。 1).代理买卖证券业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