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一节生物的多样性

第二章第一节生物的多样性
第二章第一节生物的多样性

第二章第一节生物的多样性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领会生物多样性的涵义,列举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并能概述它们之间的关系。2.对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和独特性有初步的认识。3.培养学生调查、收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民族自豪感和培养爱护环境的意识。

重点和难点

1、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

2、理解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教法设计】

实验法、谈话式、启发引导式、演示式。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1、收集有关我国生物多样性的典型事例。

2、搜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方面的材料、Powerpoint 课件

2.学生准备:1、搜集生物类群方面的材料。2、复习生态系统的知识,明确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联系。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当堂检测:

1.下列哪种植物不属于我国特有的珍稀植物的是()A.水杉 B.珙桐 C.银杉 D.人参

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基因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B.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策包括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等

C.人类发展经济必须以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为前提

D.城市生态系统是最稳定的生态系统

3.在野生植物中提取的青篙素是治疗疟疾的特效约,这体现了野生生物的

A.直接使用价值B.间接使用价值C.潜在使用价值D.科学研究价值

4.下列哪个选项不是说明生物种类多样性的

A.昆虫纲的很多生物能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

B.全世界约有植物50多万种

C.全世界大约有动物150多万种,而且还有许多种生物有待发现D.目前我国已知的裸子植物大约有240多种,高于其他国家,居世界第一位

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与保护

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与保护 摘要: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生物圈,自地球上诞生生命以来的四十多亿年,生物多样性始终是维持地球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保障,也正是这种多样性为我们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生活环境。本文主要通过介绍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意义,以及生物多样性不断减少的现状,来唤起人们对生物多样性的重视。呼吁人类:保护生物多样性,人人有责。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生物链、物种 前言:我们每个人都是生物多样性的一部分,是生物多样性使生命在这个行星上变得可能。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有着无可估量的积极意义,然而生物多样性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破坏。比如,目前世界上每小时就有一个物种消失。这是地球资源的重大损失,因为物种一旦消失,就永不再生。消失的物种不仅会使人类失去一种自然资源,还会通过食物链引起其他物种的消失。所以,我们应该高度重视保护生物多样性,应该与其他生物和大自然和谐相处。 生物多样性这一概念由美国野生生物学家和保育学家雷蒙德1968年在其通俗读物《一个不同类型的国度》首先提出来的。这种多样性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物种的遗传与变异的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关键是物种的多样性。其中,我主要谈的是:什么是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意义、生物多样性面临的灾难以及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 一、什么是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由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组成。遗传(基因)多样性是指生物体内决定性状的遗传因子及其组合的多样性。每一个物种包括由若干个体组成的若干种群。各个种群由于突变、自然选择或其他原因,往往在遗传上不同。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在物种上的表现形式,也是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它既体现了生物之间及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又体现了生物资源的丰富性。物种多样性常用物种丰富度来表示。所谓物种丰富度是指一定面积内种的总数目。到目前为止,已被描述和命名的生物种有200万种左右,但科学家对地球上实际存在的生物种的总数估计出入很大,由500万到1亿种。其中以昆虫和微生物所占的比例最大。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生存环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既存在于生态系统之间,也存在于一个生态系统之内。 二、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生物多样性可以帮助清洁我们呼吸的空气以及喝的水,提供我们食物,为建造我们的屋子提供原材料,同时还带给我们自然世界的无尽美丽,这些一点都不夸张。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主要体现在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对于人类来说,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使用价值。

第一节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第一节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教学目的 1.生物多样性的价值(B:识记)。 2.我国生物多样性的概况(B:识记)。 3.如何对生物多样性进行保护(B:识记)。 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2)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2.教学难点 (1)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其三个层次。 (2)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使用价值。 教学过程 【板书】 生物多样直接使用价值 生性的价值间接使用价值 物潜在使用价值 多物种丰富 样我国生物多特有的和古老物种多 性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特点经济物种丰富 及样性概况生态系统多样 其我国生物多样性面临着威胁 保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 护我国生物多样性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 面临威胁的原因环境污染 外来物种的入侵或引种到缺少天敌的地区生物多就地保护 样性的迁地保护 保护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 【注解】 构成:由地球上的所有生物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与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遗传多样性 层次物种多样性保护的三个层次物种 生态系统多样性 一、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一)直接使用价值:药用价值、工业原料、科研价值、美学价值 (二)间接使用价值 (三)潜在使用价值 二、我国生物多样性概况 物种丰富 特有的和古老物种多 (一)特点经济物种丰富 生态系统多样 (二)我国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 物种多样性面临威胁 1.表现遗传多样性面临威胁 生态系统多样性面临威胁 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 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 2.原因环境污染 外来物种的入侵或引种到缺少天敌的地区 就地保护:主要指建立自然保护区 三、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迁地保护 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

【同类题库】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B:识记)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 A.地球上所有生物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的多样性B.生物的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C.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在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D.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主要是指保护生物基因库的多样性 .要使人们认识到,物种一旦灭绝,人类将永远失去(B) A.一个营养级 B.一个基因库 C.一种原材料 D.一笔财富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野生生物资源的直接使用价值(C) A.药用生物资源 B.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C.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D.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包括三个层次(水平),指出以下4个选项中错误的一个是(D) A.生态系统多样性 B.遗传多样性 C.物种多样性 D.生态效率多样性 .鲎血制成的试剂在临床上用来诊断脑膜炎、肝硬化等这是利用生物多样性的(A) A.药用价值 B.工业原料 C.美学价值 D.科学研究价值 .海带是提取碘和甘露醇的原料;芦苇是造纸的原料,这是利用生物多样性的(B) A.药用价值 B.工业原料 C.美学价值 D.科学研究价值 .美国的玉米受一种病菌的危害,严重减产。后来在墨西哥野生植物中发现了这种病菌的抗性基因。用此改良了玉米品种,提高了产量。这说明野生植物的(A) A.基因库的资源效益越来越显著 B.经济效益越来越显著 C.生态效益越来越显著 D.社会效益越来越显著 .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多次出现了沙尘暴天气。下列与治理沙尘暴有关的一组措施是(D)①大力植树、营造防护林②保护草原、控制载畜量③围湖造田④退耕还林还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试分析野生动植物对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的重要意义。 (1)野生动植物在自然界对起重要作用; (2)野生动植物可以为发展现代畜牧业提供,为改良现有植物品种提供 。 (3)许多野生动物是医学研究的,许多野生动植物在医疗上具有 。 [(1)生态系统稳定性维持(2)资源.新的饲养种类种源(3)主要实验对象不少新的药用价值] 我国生物多样性的概况(B:识记) .我国生物多样性所面临的主要威胁是(A) A.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 B.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 C.环境污染 D.外来物种入侵 .自上世纪以来,每三年就有两种鸟类从地球上消失。造成野生动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D) A.环境污染 B.天敌过多 C.外来物种入侵 D.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据统计表明,进入本世纪后,几乎每年至少有一种鸟类或哺乳动物从地球上消失,造成野生动植物濒危或灭绝的主要原因是(D)

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六单元第三章 生物多样性及保护测试卷(含答案)

第六单元第三章生物多样性及保护测试卷 (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 一、单选题(每空2分,共50分) 1.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多样性仅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每一个生物个体都是一个十分丰富的基因库 C.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 D.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 2.生物多样性不包括() A.基因多样性 B.环境多样性 C.物种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 3.“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培育出高产的杂交水稻新品种,是利用了() A.基因的多样性 B.染色体的多样性 C.DNA的多样性 D.细胞的多样性 4.在我国拥有的以下各类植物中,植物种类居世界首位的是() A.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C.苔藓植物 D.被子植物 5.地球环境中最具有生物多样性的地区是() A.沙漠 B.热带雨林 C.大草原 D.农田 6.下列对我国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我国是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B.我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 C.我国特有的和古老的生物种类很丰富 D.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不会受到威胁 7.种植药材利用的是生物多样性中的() A.潜在价值 B.间接价值 C.直接价值 D.没有价值 8.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观念中,不恰当的是() A.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B.生物多样性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美化人们的生活 C.生物多样为人类提供了食物、纤维、建筑材料、药物及其他工业原料 D.生物多样性可以迅速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9.造成野生动物濒危灭绝主要原因是() A.同种生物的斗争 B.天敌过多 C.外来物种入侵 D.生存环境的破坏与改变 10.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A.迁出原地保护 B.建立植物的种子库、动物的精子库

中考生物必背知识点: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中考生物必背知识过关卡14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时间:20分钟分数:60分) 1.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__相似程度__(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__ 亲缘__关系和__进化__关系。 分类的依据是生物在__形态结构__等方面的特征。 分类的基本单位是__种__。 2.植物所属类群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是__藻类植物__、__苔藓植物__、__蕨类植物__、__裸子植物__、被子植物。对植物进行分类主要观察其__形态结构__,在被子植物中,__花、果实和种子__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 3.动物根据体内__有无脊柱__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由简 单到复杂顺序为__鱼类__、__两栖类__、__爬行类__、__鸟类__、__哺乳类__;无脊椎动物学主要类群有原生动物、__腔肠动物__、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软体动物、__环节动物__、__节肢动物__。 动物的分类除了比较__形态结构__,往往还要比较动物的__生理功能__。 4.生物分类,从大到小的等级依次是:__界__、__门__、__纲__、__目__、__科__、__属__、__种__。 “__种__”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 5.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物种越__多__,但物种间的相似程度越__小__,共同特征越__少__,亲缘关系越__远__;分类单位越__小__,包含物种越__少__,而共同特征越__多__,亲缘关系越__近__。 6.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它包括三个层次:__生物种类__的多样性(即物种多样性),__基因__的多样性,__生态系统__的多样性。 种类多样性的实质是__基因的多样性__,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7.我国是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其中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的种数

第二章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4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教学目标: 知识:1、领会生物多样性的含义,列举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 2、对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和独特性有初步的认识。 能力:在分析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过程中锻炼分析、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明确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树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教学重点分析: 生物多样性的含义 生物多样性是近年来广泛出现的名词,但究竟什么是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都包含哪些层次学生并不清楚,引导学生理解这部分内容时,应尽可能使用更多的可以理解的具体事例进行说明,使学生了解三个层次的含义。 教学难点分析: 理解基因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中,基因的多样性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可从具体事例入手,以美国引进我国野生大豆杂交的事例,使学生有一些感性认识,进而使学生理解生物种类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 教学策略: 本节课的内容看似简单,内容宽泛,实际上各部分的关系复杂,内涵深刻。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有三条主线:一是确定以生物多样性为知识线,二是以培养学生的资料分析为能力线,三是热爱自然、热爱生物的情感线。在教学设计时,应注意知识上重难点的合理安排,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合理安排,还应注重学生课堂上的心理变化和反应,这是整个教学过程流畅有效的根本保证。 课时安排:1课时 教法建议 1、用多媒体的形式介绍生物的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基因多样性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并且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可以从具体的事例入手,说明基因多样性的内容是:种类基因多样性和种间基因多

样性,归纳出,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以及基因多样性的意义。 3、基因多样性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另一个难点和重点。也可以从具体的事例如手。 教学设计:

生物多样性和物种保护

《生物多样性和物种保护》心得 2012年6月4日,我们听了姚光玲教授的《生物多样性和物种保护》的知识讲座,姚光玲教授从两个大的方面即生物的多样性和物种保护来讲。听了这次讲座我收获真的很多,不管是专业知识还是延伸的方方面面。 开篇姚光玲教授就提出“什么是生物多样性”这个问题,同学的答案都很纷纭,姚光玲教授也不辩驳,说:专家们也都有自己的认识与见解,我们来看看都有哪些。就这样一开始就然我们体会到科学的严谨与求实。我们不会轻易的下判断,都需要自我求证才能得出结果,并且也提醒我们要有不同的想法,勇于创新。 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由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组成。遗传(基因)多样性是指生物体内决定性状的遗传因子及其组合的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在物种上的表现形式,也是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它既体现了生物之间及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又体现了生物资源的丰富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的基础。它的重要的社会经济伦理和文化价值无时不在宗教、艺术、文学、兴趣爱好以及社会各界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理解与支持等方面反映出来。它们在维持气候、保护水源、土壤和维护正常的生态学过程对整个人类做出的贡献更加巨大。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它的价值。对于人类来说,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使用价

值、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使用价值。直接价值:生物为人类提供了食物、纤维、建筑和家具材料及其他生活、生产原料。间接使用价值: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在生态系统中,野生生物之间具有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它们共同维系着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提供了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如:食物、水和呼吸的空气),保护人类免受自然灾害和疾病之苦(如,调节气候、洪水和病虫害)。野生生物一旦减少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要遭到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也就要受到影响。潜在使用价值:野生生物种类繁多,人类对它们已经做过比较充分研究的只是极少数,大量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但是可以肯定,这些野生生物具有巨大的潜在使用价值。一种野生生物一旦从地球上消失就无法再生,它的各种潜在使用价值也就不复存在了。因此,对于目前尚不清楚其潜在使用价值的野生生物,同样应当珍惜和保护。而现在我们的世界面临的有关生物多样性的问题有很多,例如:动植物的灭绝、环境多样性被破坏等等。所以现在我们的政府也很关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制定了一些相关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建立基因库、构建法律体系。并且我们也从对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转入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姚光玲教授还讲了“生物多样性的主要组成”,有以下四点: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景观多样性(这种观点较新)。而且生物多样性是衡量一定地区的资源丰富的一个客观的指标。

第二章第一节生物的多样性

第二章第一节生物的多样性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领会生物多样性的涵义,列举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并能概述它们之间的关系。2.对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和独特性有初步的认识。3.培养学生调查、收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民族自豪感和培养爱护环境的意识。 重点和难点 1、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 2、理解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教法设计】 实验法、谈话式、启发引导式、演示式。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1、收集有关我国生物多样性的典型事例。 2、搜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方面的材料、Powerpoint 课件

2.学生准备:1、搜集生物类群方面的材料。2、复习生态系统的知识,明确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联系。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当堂检测: 1.下列哪种植物不属于我国特有的珍稀植物的是()A.水杉 B.珙桐 C.银杉 D.人参

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基因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B.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策包括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等 C.人类发展经济必须以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为前提 D.城市生态系统是最稳定的生态系统 3.在野生植物中提取的青篙素是治疗疟疾的特效约,这体现了野生生物的 A.直接使用价值B.间接使用价值C.潜在使用价值D.科学研究价值 4.下列哪个选项不是说明生物种类多样性的 A.昆虫纲的很多生物能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 B.全世界约有植物50多万种 C.全世界大约有动物150多万种,而且还有许多种生物有待发现D.目前我国已知的裸子植物大约有240多种,高于其他国家,居世界第一位

微生物习题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微生物与人类关系的重要性,你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微生物是一把十分锋利的双刃剑,它们在给人类带来的同时也来来。 2、1347年的一场由引起的瘟疫几乎摧毁了整个欧洲,有1/3的人(约2500万人)死于这场灾难。 3、2003年SARS在我国一些地区迅速蔓延,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节奏严重地被打乱,这是因为SARS有很强的传染性,它是由一种新型的所引起。 4、微生物包括: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的病毒、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具细胞结构的真细菌、古生菌;具细胞结构的真菌(酵母、霉菌、蕈菌等)、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等。 5、世界上第一个看见并描述微生物的人是__ ___商人__ ___。 6、微生物学发展的奠基者是___ 的 ____,他对微生物学的建立和发展作出卓越的贡献,主要集中体现_____、____和__ ___。 7、公元6世纪(北魏时期),我国贾思勰的巨著“”详细地记载了制曲、酿酒、制酱和酿醋等工艺。 8、被称为细菌学奠基者是__ __国的_____ ____,他也对微生物学建立和发展作出卓越贡献,主要集中体现_______和__ ____。 9、20世纪中后期,由于微生物学的、等技术的渗透和应用的拓宽及发展,动、植物细胞也可以像微生物一样在平板或三角瓶中分离、培养和在发酵罐中进行生产。 10、目前已经完成基因组测序的3大类微生物主要是、及。 二、选择题 1、当今,一种新的瘟疫正在全球蔓延,它是由病毒引起的()。 (1)鼠疫(2)天花(3)艾滋病(AIDS)(4)霍乱 2、微生物在整个生物界的分类地位,无论是五界系统,还是三域(domain)系统,微生物都占据了()的“席位”。 (1)少数(2)非常少数(3)不太多(4)绝大多数 3、微生物学的不断发展,已形成了基础微生物学和应用微生物学,它又可分为()的分支学科。

苏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5单元第15章第1节生物多样性word教案(1)

第一节生物多样性 【设计依据与构想】 认识生物多样性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合理地利用生物多样性。本节内容涉及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本节在介绍这三个层次时,主要以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丰富性和独特性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为例进行说明。因此,帮助学生弄清楚这三个层次的含义,进一步增强学生热爱动植物和热爱祖国的情感是本节教学的重点。本案例的出发点是:(1)淡化专业用语的局限,尽量不介绍概念,如把“物种多样性”解释为“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把“遗传多样性”解释为“基因多样性”,这样学生比较容易理解。(2)让事实说话,充分利用事例和数据说明问题,以降低难度,激发兴趣。(3)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收集和调查生物多样性资料,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4)增加辩论和角色扮演活动,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决策能力。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阐明生物多样性的含义。 2.举例说明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能力目标 1.通过资料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调查活动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通过辩论活动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决策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结合我国生物多样性,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2.关注我国生物多样性,认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生物多样性的含义。 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教学难点 生物多样性的含义,尤其是对物种和遗传多样性的理解。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收集相关信息,丰富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学生准备:参照教材指导,提前1~2周,调查我省(市)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生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 【教学流程】

第三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第三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描述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描述所熟悉的珍稀动物的生存现状。 2. 能力目标 (1)通过小组讨论,制定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方案,在“角色扮演”活动中,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处理信息、口头表达、与人合作能力和民主思想; (2)理解和学会处理在实施保护生物多样性过程中,所涉及到的重大问题及各种关系,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决策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辩论和协商怎样保护白头叶猴”的活动,使学生关注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进一步增强学生关爱生命、热爱祖国的情感,形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参与意识和公民意识,真正把保护生物多样性付诸于行动上。 (2)健全法制观念,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全球合作,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 教学重难点通过展示科学家研究白头叶猴的科研活动,对学生进行一般科学方法、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持之以恒的科学精神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①为什么要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人类的生存有何联系? ②保护生物多样性会涉及到当今社会的哪些问题?你如何处理这些问题之间的复杂关系?①预习新课, 小组合作,收集相关资料,制作展示课件。 二.情景导入: 同学们,每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我们都会对新的一天充满着无限的憧憬和期待,然而,你想过没有:有些生物也许再也见不到第二天的太阳了。目前,由于人类的滥砍乱伐、滥捕乱杀,加之环境污染及外来物种入侵等因素,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生物多样性正面临着极大的威胁。生物多样性破坏的最终的受害者是我们自己。那么,如何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呢?今天,我们来探讨这个问题。 思考:为什么生物多样性面临着空前的威胁,而最终的受害者将是人类自己呢? 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 把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和人类自身的生存联系起来。 发布资料: ①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组我国特有的濒危动物和植物图片。 ②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之一:建立自然保护区。课件展示“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和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的图片。 ③引导学生欣赏我国广西保护白头叶猴的生态公园中的一幅壁画,引出白头叶猴的内容,并使学生知道白头叶猴是潘文石教授研究的第二个世界濒危物种。 ①展示课件:详尽介绍了白头叶猴的形态、分布、生活习惯、分类地位等。 ② 从白头叶猴的现状分析:目前,白头叶猴的栖息地越来越少,偷猎者大量捕杀白头叶猴用来制造乌猿酒谋取暴利等。从学生认识我国所特有的部分珍稀动植物,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从而想到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之一;然后以一幅生动的壁画为切入点,通过壁画的信息资料,学生由大熊猫、白头叶猴、藏羚羊、金丝猴、东北虎、华南虎等濒危生物,引

第十三章 微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第十三章微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等。它们是由进化而形成的,不仅直接为人类提供了食品、药物、纺织品、燃料、材料等,而且还通过参与物质循环来维持地球上生命所必需的生存环境。因此,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微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有其独特之处,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前几章已对微生物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等作了阐述。本章将阐明其物种的多样性,简要的介绍原核微生物(真细菌、古生菌)和真核微生物(真菌、粘菌、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的多样性。 第一节真细菌的多样性 一、真细菌系统发育总观 对细菌的系统发育以往的概念是根据类群的表型特征(主要是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及少量 的遗传特征)来判断它们的系统发育和进化途径。而通过细菌16s rRNA的序列分析已经揭示出,不同细菌本身保守的16SrRNA寡核苷酸序列才是识别系统发育的标记。据此,细菌的系统发育包括12个独特的类群(图13-1)。 图13-1 细菌的系统发育树 类群1. 紫色光合细菌及其有关细菌: 目前将类群1称为变形细菌(Proteobacterium)。是细菌中包括的属最多而且在生理特性上最具有多样性,由α、β、γ、δ、和ε5个亚门组成。其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紫色细菌包括在α、β和γ3个亚门中,但一些有机化能营养的属,如:埃希氏菌属、假单胞菌属、醋单胞菌属和一些无机化能营养的属,如:硝化杆菌属、亚硝化单胞菌属、贝日阿托氏菌属等也包括在这3个亚门中。δ和ε2个亚门只包括非光合作用的细菌。 尽管所有的肠道细菌、大多数的假单胞菌、自生和共生固氮细菌以及大多数化能无机营养细菌在形态、生理和生态分布的表型上与紫色细菌有明显的区别,但是,在系统发育上却都与紫色细菌有关。由紫色细菌谱系可以引申出各种各样在生理特性和生态分布上有差异的重要细菌。16s rRNA 序列分析的结果指明,AAAUUGG序列用以鉴别α亚门的紫色细菌;CYUUACACAUG(Y表示任意一个嘧啶)是β亚门的序列特征;ACUAAAACUCAAAG序列存在于大多数δ亚门紫色细菌的16SrRNA中。目前尚未发现γ和ε亚门的特殊特征。 类群2.绿硫细菌: 由于绿硫细菌具有独特的光合色素(菌绿素c或d)、绿色体(chlorosome)以及其自养代谢,所以绿硫细菌与其它细菌之间缺乏密切的系统发育关系。绿菌属的所有种均不运动,只有绿色细菌类群中的绿滑菌属(Chloroherpeton)以滑行运动。寡核苷酸AUACAAUG序列是绿色细菌的特征性识别标记。 类群3.无硫绿细菌: 从生理特性、所含色素和细胞的细微结构上看,绿曲挠菌属(Chloroflexus)与绿菌属关系密切,但在系统发育上无关系。绿屈挠菌群包括两个非光合作用的属,即滑柱菌属(Herpetosiphon)和高温微菌属(Thermomicrobium),它们是细菌中一个独特和古老的谱系。CCUAAUG寡核苷酸序列为无硫绿细菌提供了一个标记。 类群4.蓝细菌:

第十五章 第一节 生物多样性

第一节生物多样性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阐明生物多样性的含义。 (2)举例说明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能力目标】 (1)通过资料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处理资料的能力。 思维导航(问题的导入) 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生物,全世界生物有400多万种,它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大自然是丰富多采的! 提问:请同学说说你知道的鸟类? 我国有丰富而独特的生物多样性,我国的生物多样性在世界生物多样性中占有重要地位。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贡献是难以估量的。地球上每年都有大量的物种灭绝,对此我们不能蓦然处之,保护生物多样性,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那么什么是生物多样性呢?它包括哪些方面呢?生物多样性对于我们人类到底有什么价值呢? 同学们,就让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吧! 一、课前自主学习:(无师自通、我能行) 1.生物多样性,就是及其的多样性。 2.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 ______ 多样性、多样性和多样性。 3. 物种多样性是指生物种类的;遗传多样性是指物种种内的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所生存的的多样性。 4. 生物多样性最直观、最基本的认识是多样性。 5.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 6. 物种多样性的丧失,会造成生态系统失去。 二、课堂学习研讨 点拨 生物种类多样性 1、生物多样性基因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 苔藓、蕨类、种子植物居世界地三位 植物资源丰富 裸子植物故乡 2、我国 动物种类丰富:鸟类|、鱼类、两栖类居世界前列 3、我国被世界公认为生物种类多样性丰富的国家之一。 【问题讨论】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2012江苏)24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有降低的趋势,对此所作的分析正确的是() A. 栖息地总量减少和栖息地多样性降低是重要原因 B. 栖息地破碎化造成小种群有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 C. 这种变化是由于新物种产生量少于现有物种灭绝量 D. 过度的人为干扰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 【答案】ACD 【解析】栖息地总量减少和栖息地多样性降低导致生物的生存空间减小,是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有降低趋势的重要原因,A正确;栖息地破碎化造成小种群,会减小各个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的机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小,B错误;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有降低的趋势这种变化是由于新物种产生量少于现有物种灭绝量,C正确;过度的人为干扰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D正确。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这一知识点,要求学生分析生物多样性降低的原因。属于理解层次。 (2011重庆)42008年,在重庆武隆某地下洞穴的水体中发现了一种数量少、眼睛退化的“盲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盲鱼眼睛的退化是黑暗诱导基因突变的结果 B.种群密度是限制盲鱼种群增长的关键生态因素 C.洞内水体中溶解氧的增加将提高盲鱼种群的K值 D.盲鱼作为进化研究的材料体现生物多样性间接使用价值 答案:C 解析: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不是由于黑暗环境的诱导,黑暗的环境起了选择作用;影响种群密度的生态是多方面的,包括非生物因素中的光、温度、水等以及生物因素中种内斗争和互助、种间的互利共生、竞争、寄生、捕食等,在不同地域和时间影响种群数量的关键因素是不同的;种群数量的K值取决于种群生存环境,水体中溶解氧的增加对鱼类的生存有利;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使用价值是指其生态价值,作为科研材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使用价值 (2011江苏)20下列关于江苏省境内发生的几个生态事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互花米草原产美洲,引入到江苏沿海等地种植后迅速扩散并改变了滩涂生物多样性,属于生物入侵 B.克氏原螯虾(小龙虾)原产美洲,经由日本引入南京地区后迅速扩散,对农田有一定危害,但成为餐桌上的美味,不属于生物入侵

第二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教案

第二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教案 第二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列举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概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2认识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及其独特性。 3说明保护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能力目标 通过对本资料分析,培养学生思考分析、归纳总结能力,学会收集和整理信息的方法。 2培养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主要在同学心目中建立起生物(包括人)与环境相适应的辩证观点。 2激发同学们保护生物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的热情、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生物多样性的三个方面内容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基因多样性。 3说明保护多样性的意义。 4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 生物多样性的三个方面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基因多样性。 ●教学方法 多媒体演示、引导启发、对比分析归纳等多种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 有关生物多样性三方面内容的多媒体片断或图片。 2学生准备: 复习已学过的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的种类。 生物的性状是基因控制的内容收集。 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种类。 ●时安排

时 ●教学过程 [创设问题情境,抓住重点,直接导] 教师:请问“生物的多样性”这个词侧重于哪个字? 学生:“多”字。 教师:那自然界里的生物是怎样一个“多”法呢?有几个层次内容呢?“多”的意义何在呢?好,先请同学们看一段多媒体片断。请注意收集信息及时记录。 投放多媒体,有关内容如下: 画外音:“自然界存在着形形色色的生物。”画面中出现:游戈的鱼群、飞翔的海鸥、扑腾入水的企鹅、跳跃的猴群、飞跑的麋鹿、追逐的猎豹、悠然的丹顶鹤、开屏的蓝孔雀、快速旋转运动的草履虫、成片的森林(配有节奏较快的背景音乐随画面一幅幅闪过) 学生:积极思维,收集信息,及时记录。 教师:从刚才的片断中,你收集到多少种生物? 学生:近十种。 (注意:可适当的增加播放次数)

高中生物第五章生物的进化第一节生物的多样性统一性和进化教学案浙科版必修

第一节生物的多样性、统一性和进化 知识内容必考要求加试要求生物多样性、统一性的实例 a a 进化论对多样性和统一性的解释 b b 要求1.通过资料分析,举例说明生物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2.运用生物进化的观点,理解生物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中国神话里有女娲造人的传说,西方也有上帝七天创世说。 现在我们知道,神创论是不正确的,地球上的生物是进化而来的,今天开始我们来学习生物的进化。 一、生物体既相似又相异 1.物种和生殖隔离 (1)物种:相互之间能互相交配并产生有生育能力后代的一种自然生物类群。物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2)生殖隔离:不同物种的个体之间不能互相交配,或者在交配后不能产生有生育能力后代的现象。 2.生物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1)生物的多样性:已知现存物种的总数在200万种以上,它们在结构、功能、行为、生活方式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 (2)生物的统一性

有很多生物具有能够飞行的“翅”,如昆虫的翅、鸟类的翅、蝙蝠的翅等,据此分析:1.这些能飞行的生物是不是同一物种?如何判断? 答案不是同一物种,判断物种要看不同类群的生物之间是否存在生殖隔离。若有,则是不同物种;若没有,则是同一物种。 2.这些“翅”虽然功能相似,却具有不同的形态和结构,从分子水平分析这些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从分子水平看,DNA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蛋白质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原因。 3.这些生物个体之间虽然有一定差别,但是细胞的结构却差别不大,这说明了什么? 答案说明它们拥有共同的祖先,生物具有统一性。 知识整合判断物种要看不同类群的生物之间是否存在生殖隔离。若有,则是不同物种;若没有,则是同一物种。生物具有统一性,从分子水平看,DNA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蛋白质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原因。 1.鸟的翅膀和人的手臂在骨骼结构上非常相似,这说明它们之间存在() A稀有性 B.适应性 C.统一性 D.竞争性 答案C 解析生物界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高度的统一性,体现在生物体、细胞或生物大分子等层次上,鸟的翅膀和人的手臂在骨骼结构上非常相似,这是在生物体层次上的统一模式。 2.对比人和大猩猩的骨骼可以说明() A.统一的细胞模式将动物、植物、真菌和众多的原生生物联系在一起 B.同种个体之间能互相交配并产生有生育能力的后代 C.在生物体层次上存在某种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模式 D.人类与猩猩的生物体结构和功能完全相同 答案C

认识生物多样性教案

第二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领会生物多样性的涵义,列举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概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2.对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和独特性有初步的认识。 3.说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课本资料分析,培养学生思考分析、归纳能力,学会收集和整理信息的方法。 2.培养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民族自豪感,形成爱护生物的情感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学习重点 1.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的关系。 2.理解基因多样性。 3.说明保护多样性的意义。 ●学习难点 1.理解基因多样性。 2.学习分析资料的方法。 ●教具准备 1.教师准备: 有关生物多样性三方面内容的多媒体片断。 2.学生准备: (1)复习已学过的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的种类。 (2)生物的性状是基因控制的内容收集。 (3)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种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创设问题情境,抓住重点,直接导课] 一、引言 教师:同学们,我们生活在美丽的大自然中,让我们来再次感受他吧!好,先请同学们看一段多媒体片断。请注意收集出现了多少种生物以及他们的

生活环境,及时记录。 录像:播放生物多样性的多媒体课件(配有节奏较快的背景音乐随画面一幅幅闪过) 学生:积极思维,收集信息,及时记录。 教师:刚才大家被影片所吸引,丰富多彩的生物让这个世界充满了生机,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板书:第二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教师:从刚才的片断中,你收集到多少种生物? 学生:近十种。 (注意:可适当的增加播放次数) 二、合作探究 (一)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教师:自然界里的生物远不止这些,自然界生物的种类到底有多少种?请大家预测一下。 学生:随意的预测。 教师:其实不仅我们不知道,科学家也众说纷纭,有的说500万种,有的说1000万种,更有的说有一亿种之多。总之,自然界生物的种类非常丰富,生物的种类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如果说世界上的生物是一桶水,我们所认识的只是其中的一滴水,所以自然界中还有许多的奥秘是留给我们在座的同学们去探索的,同学们要努力哦! 教师:下面给大家10分钟时间,大家通览全文后完成导学案。 学生:分小组进行展示。 (二)基因的多样性 教师:刚才我们了解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什么因素决定了生物种类的

第十五章第一节 生物多样性

城关中学第四周八年级生物学科备课成果 第十五章第一节生物多样性 主备人朱玉娟审核人:崔丽娜 2014/9/22 一、【复习反馈新课导入】 (一)复习反馈 1.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把生物分为______, 并对每一类群的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 2.生物分类的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种,又称______,是指________和_______基本相似,______基本相同的一类生物。 4.生物分类等级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_______。 (二)新课导入:通过观看生物多样性的图片导入新课 二、【目标解读指导自学】 (一)目标解读 1.教学重点 阐明生物多样性的含义 举例说明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说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2.教学难点 阐明生物多样性的含义 (二)指导自学:认真阅读课本42页-45页,找到下列问题的答案: 1.物种多样性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是生物多样性最______的认识。 2.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物种多样性是由________________决定的,地球上所有生物携带的___________是 ____________的基础,因此,生物多样性还应包括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 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5.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_______,将会直接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生存。 7.湿地被称为“______________”、森林被称为大自然的“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合作探究解惑拓展】 (一)合作探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探究课本42页的讨论题“我国丰富而独特的生物多样性”,完成下列问题,然后在班内进行成果展示交流 1.我国是世界上__________________植物最多的国家,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都是我国特有的树种。 2.说说我国有哪些生态系统类型? 3.我国的生物多样性具有哪些特点? 4.从我国生物多样性具有的几大特点来看,生物多样性的含义主要包括哪些方面?(二)解惑扩展:生态旅游是人们回归大自然、关注生物多样性的最佳方式之一。但过热的生态旅游却使不少地区的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你有什么好的建议,既能使生态旅游正

华东师大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三章生物多样性综合练习

生物多样性综合练习 一、选择题 1.生物多样性是指() A、物种多样性 B、遗传多样性 C、生态系统多样性 D、以上都是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同一物种的是() A、黑色雄猫和白色雌猫 B、黑色雄猫和黑色雌狗 C、白色雌猫和灰白色小猫 D、灰色雌狗和黄色雄狗 3.马和驴能交配产生后代,说明() A、它们是同一物种 B、是两个物种 C、骡也是一个种 D、是三个物种 4.下列物种最丰富的自然环境是() A、热带雨林 B、湖泊 C、海洋 D、温带森林 5.形成新物种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 A、地理隔离 B、食物变化 C、天敌出现 D、环境改变 6.地球上的生物已被描述的有() A、50万种 B、150多万种 C、200多万种 D、500多万种 7.动物界中种类最多的是() A、哺乳类 B、昆虫 C、鱼类 D、两栖类 8.我国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是:() A、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 B、掠夺性的开发和利用 C、环境污染 D、外来物种入侵 9.在四川省建立的卧龙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 A、大熊猫 B、金丝猴 C、丹顶鹤 D、朱鹮 10.我国特产的栖息于淡水中的一种爬行动物,目前处于灭绝边缘的是() A、白鳍豚 B、扬子鳄 C、大鲵 D、海豚 11.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意义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人类食物几乎全部取自于各类生物 B、许多动、植物都可以作为药材入药 C、大量的工业原料也来自生物 D、以上都是 12.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了:() A、《保护生物多样性条约》 B、《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 C、《中国自然保护纲要》 D、《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13.造成野生动、植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选择 B、物种退化 C、人类对野生动植物的开发利用 D、人类对野生动植物的过度狩猎或采伐,对栖息地环境的污染和改变 14.下列哪项不是自然保护的好方法:()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及其保护 摘要:物种与物种、物种与环境之间总是相互作用,密切联系的。作为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中的一员,生物多样性亦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们的衣、食、住、行及物质文化生活的许多方面都与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密切相关。然而,随着人类的频繁活动以及工业发展,生物多样性逐渐丧失,一系列问题也接踵而至,保护生物多样性成为人们日渐关注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基因库生物多样性公约 1.背景 1936年最后一只袋狼死于塔斯马尼亚岛上的霍巴特动物园,1980年渡渡鸟灭绝,1987年黑海雀在南美洲销声匿迹,还有北美旅鸽、比利牛斯北山羊、爪哇虎……据世界《红皮书》统计,仅20世纪,就有110个种和亚种的哺乳动物以及139个种和亚种的鸟类在地球上永远消失。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它们的灭绝呢?18世纪工业革命在极大程度上推进了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然而这一切带来的却是生物资源过度的开采利用,环境污染以及其他生物栖息地的丧失。与此同时,随着人们能够更方便地往来各地,造成了生物栖息地的片段化以及外来物种入侵等状况。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生物失去了生存的空间,最终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丧失。而这种在人类干预下物种灭绝的速度是自然速度的104-105倍!直到20世纪,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粮食和能源等5大危机,人类才意识到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自此开展了一系列拯救珍稀濒危物种、防止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等方面的工作,并在1992年6月5日联合国所召开的里约热内卢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正式通过了生物多样性公约。 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生物多样性是大自然的宝贵财富,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同时,作为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多样性具有难以估量的价值。一般将其分为以下三类: 2.1直接价值 生物为人类提供了食物、纤维、建筑和家具材料及其他生活、生产原料。 2.1.1生物多样性与食物 以食物而论,餐桌上我们之所以能吃到色、香、味各式不同的佳肴,正因为有各种各样不同生物的存在。仅仅是人类已经知道的约270,000种高等植物,能够被食用的就有10,000-15,000种,其中,又有大约7,000种被用于实际的农业生产。虽然真正被人类视为重要农作物的只是曾用于农业生产中的几百种植物,然而这些看似不多的种群类别中却又有着极高的基因多样性。而这些正为生产出产量更高,性能更优的农作物提供了可能,同时为人类提供了不同的风味需求。倘若地球上只有很少的几类生物,真的很难想象人类该如何满足口腹之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