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燃烧及其利用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燃烧及其利用知识点汇总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一、燃烧和灭火

1、燃烧的条件:(缺一不可)

(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温度达到着火点

2、灭火的原理:(只要消除燃烧条件的任意一个即可)

(1)消除可燃物(2)隔绝氧气(或空气)(3)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3、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可燃物的*质、氧气的浓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1)要有足够多的空气

(2)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4、*: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燃烧,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

一切可燃*气体、可燃*液体的蒸气、可燃*粉尘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遇火种均有可能发生*。

二、燃料和能量

1、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混合物、均为不可再生能源)

(1)煤:“工业的粮食”(主要含碳元素);

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so2、no2(引起*雨)、co、*尘等

(2)石油:“工业的血液”(主要含碳、*元素);

汽车尾气中污染物:co、未燃烧的碳*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尘

(3)天然气是气体矿物燃料(主要成分:**),是较清洁的能源。

2、两种绿*能源:沼气、乙醇

(1)沼气的主要成分:**

**的化学式:ch4(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物理*质:无*,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化学*质:可燃*ch4+2o2点燃co2+2h2o(发出蓝*火焰)

(2)乙醇(俗称:酒精,化学式:c2h5oh)

化学*质:可燃*c2h5oh+3o2点燃2co2+3h2o

工业酒精中常含有有毒的*醇ch3oh,故不能用工业酒精配制酒!

乙醇汽油:优点(1)节约石油资源(2)减少汽车尾气

(3)促进农业发展(4)乙醇可以再生

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放热反应:如所有的燃烧

(2)吸热反应:如c+co2高温2co

4、新能源:*能源、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

*气是最理想的燃料:

(1)优点:资源丰富,放热量多,无污染。

(2)需解决问题:①如何大量廉价的制取*气?②如何安全地运输、贮存*气?

今天的内容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

2015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燃烧及其利用知识点总结(优品)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知识点总结 一、燃烧 1、概念: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条件: (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温度达到着火点(三者缺一不可,否则不能燃烧) 如右图所示:A、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Array明了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B、薄铜片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了燃烧 需要氧气 白磷的着火点低,应贮存在装有水的试剂瓶中 3、燃烧与缓慢氧化的比较 相同点:都是氧化反应、都放热; 不同点:前者发光、反应剧烈,后者不发光、反应缓慢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1、燃烧的条件决定着灭火的原理,只要破坏燃烧的任何一个条件,就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2、灭火的原理:(1)消除可燃物(2)隔绝氧气(或空气)(3)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3、泡沫灭火器:扑灭木材、棉布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干粉灭火器:扑灭一般的失火外,还可以扑灭电器、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处的失火。 4、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利用碳酸钠与浓盐酸迅速反应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来灭火 化学反应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 三、爆炸

②化学变化的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空间内急速燃烧,放出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 ③可燃性气体(氢气、一氧化碳、甲烷)或粉尘(面粉、煤粉)与空气或氧气混合,遇到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可燃性气体在点燃或加热前都要检验纯度,以防止发生爆炸的危险。 ④油库、面粉加工厂门口贴有“严禁烟火”的标志:空气中常混有可燃性气体或粉尘,接 触到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⑤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剧烈。 常见灭火的方法 ①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②电器着火,先应切断电源。 ③煤气泄漏,先应关闭阀门,再轻轻打开门窗,切忌产生火花。 ④酒精在桌面上燃烧,用湿抹布扑盖。 ⑤扑灭森林火灾,将大火蔓延前的一片树木砍掉。 其它:A、生煤炉火时,需先引燃纸和木材,因为纸和木材的着火点比煤低,容易点燃。 B、室内起火,如果打开门窗,会增加空气的流通,增加氧气的浓度,反应剧烈,燃烧更旺。 C、用扇子扇煤炉火,虽然降低了温度,但没有降至着火点以下,反而增加了空气的流通,所以越扇越旺。用扇子扇蜡烛火焰,虽然增加了空气的流通,但却降低了温度至着火点以下,所以一扇就灭。 四、化石燃料 ①包括煤、石油、天然气(都是混合物) ②是古代生物遗骸经一系列复杂变化而形成的 ③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④合理开采,综合利用,节约使用 1、煤 ①称为“工业的粮食”。 ②组成:主要含碳元素,还含少量的氢、氮、氧、硫等元素。 ③将煤隔绝空气加热,发生化学变化,得到焦炭(冶炼金属)、煤焦油(化工原料)、煤气(主要含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用作燃料;煤气泄漏,会使人中毒,有可能发生爆炸)。 ④煤燃烧会产生SO2、NO2等,会形成酸雨。 2、石油 ①称为“工业的血液”。 ②从油井开采出来的石油叫原油,它不是产品。 ③组成:主要含碳、氢元素。 ④炼制原理:利用石油各成分的沸点不同,通过蒸馏使之分离(此分离过程是物理变化)。 ⑤石油各产品:汽油、煤油、柴油(作燃料);沥青(筑路);石蜡(作蜡烛)等。

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燃烧及其利用》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燃烧及其利用》知识点 第七单元熄灭及其应用 课题1 熄灭和灭火 一、熄灭和灭火 1、熄灭的条件:(缺一不可) (1)可燃物 (2)氧气(或空气) (3)温度到达着火点 2、灭火的原理:(只需消弭熄灭条件的恣意一个即可) (1)消弭可燃物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3、影响熄灭现象的要素:可燃物的性质、氧气的浓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使燃料充沛熄灭的两个条件: (1)要有足够多的空气 (2)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4、几种罕见的灭火器: ①泡沫灭火器:原理2HCl+Na2CO3==2NaCl+H2O+CO2↑ ②干粉灭火器: ③液体二氧化碳灭火器 二、平安知识:

1、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熄灭,气体体积迅速收缩而惹起爆炸。 一切可燃性气体(或许可燃性液体的蒸气或许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遇明火均有能够发作爆炸。 2、8种平安标识 课题2 燃料和能量 一、化石燃料 1、三大化石燃料: 煤、石油、自然气(混合物、均为不可再生动力) (1)煤:〝工业的粮食〞(主要含碳元素); (2)石油:〝工业的血液〞(主要含碳、氢元素); (3)自然气是气体矿物燃料:主要成分:甲烷 甲烷的化学式: CH4 最复杂的无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无机物。 煤和石油的综合应用略做了解。 二、沼气、可燃冰 1、沼气的主要成分:甲烷 甲烷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甲烷的可燃性: CH4+2O2扑灭CO2+2H2O 熄灭现象:收回明亮的蓝色火焰,火焰上方罩的干冷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生成能使廓清石灰水变混浊的气体。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七单元 燃料及利用 知识点总结

课题一燃烧和灭火 一、燃烧及燃烧的条件 1.实验7-1:在500ml的烧杯中加入300ml热水,并放入用硬纸圈圈住的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块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用滤纸吸去表面水的白磷,观察现象。 用导管对准上述烧杯中的白磷,通入少量氧气(或空气),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①烧杯中的白磷不燃烧,原因是没有与氧气接触。 ②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原因是温度未达到红磷的着火点。 ③铜片上的白磷燃烧,原因是白磷是可燃物;白磷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 ④通氧气后水中白磷能燃烧,原因是白磷与氧气接触。 2.定义:通常情况下,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 3.燃烧的三个条件: ①可燃物; ②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③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是不能改变的。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1.原理:破坏可燃物燃烧的三个条件中的任意一个,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2.方法: ①隔离可燃物。 ②隔绝氧气(或空气)。 ③降温到该物质的着火点以下。

灭火器灭火原理适用范围 干粉灭火器利用压缩的CO2吹出干粉(主要 含有碳酸氢钠或磷酸铵盐)。 具有流动性好、喷射率高、不 腐蚀容器和不易变质等优良性 能,除可用来扑灭一般火灾外, 还可用来扑灭油、气等燃烧引 起的失火。 CO2灭火器在加压时将液态CO2压缩在小 钢瓶中,灭火时再将其喷出, 有降温和隔绝空气的作用。 灭火时不会因留下任何痕迹而 使物体损坏,因此可用来扑灭 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 仪器等处的失火。 水基型灭火器产生的泡沫喷射到燃料表面, 泡沫层析出的水在燃料表面形 成一层水膜,使可燃物与空气 隔绝,达到灭火的目的。 泡沫和水膜的双重作用,能快 速、高效灭火,可用来扑灭非 水溶性可燃性液体,如汽油、 柴油等,以及固体材料,如木 材、棉布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三、易燃易爆的安全知识 1.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2.影响物质燃烧的因素: 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剧烈。 ⑵氧气的浓度越高,燃烧越剧烈。 3.加油站、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和煤矿的矿井内,都标有“严禁烟火”字样或图标,因为这些地方的空气中常混有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他们遇到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4.家中的煤气泄漏,先关闭阀门,再打开窗户通风。切不可打开电器开关,避免电火花引燃煤气,发生爆炸。 5.氧化反应 ⑴剧烈氧化:反应程度剧烈并发光、放热。例如:①平静的燃烧(空间无限)②爆炸(有限空间) ⑵缓慢氧化:反应程度缓慢,不易察觉、放热。如:金属的生锈、食物的腐烂、酒和醋的酿造、农家肥料的腐熟、动植物的呼吸等。 ⑶缓慢氧化热量积累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发生自燃(剧烈的氧化反应)

九年级化学 第七单元《燃烧及其利用》知识点总结 人教新课标版

第七单元燃烧及其利用 一、燃烧和灭火 1、燃烧的条件:(缺一不可) (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温度达到着火点 2、灭火的原理:(只要消除燃烧条件的任意一个即可) (1)消除可燃物(2)隔绝氧气(或空气)(3)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3、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可燃物的性质、氧气的浓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1)要有足够多的空气 (2)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4、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燃烧,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一切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液体的蒸气、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 遇火种均有可能发生爆炸。 二、燃料和能量 1、三大化石燃料: 煤、石油、天然气(混合物、均为不可再生能源) (1)煤:“工业的粮食”(主要含碳元素); 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SO2、NO2(引起酸雨)、CO、烟尘等 (2)石油:“工业的血液”(主要含碳、氢元素); 汽车尾气中污染物:CO、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3)天然气是气体矿物燃料(主要成分:甲烷),是较清洁的能源。 2、两种绿色能源:沼气、乙醇 (1)沼气的主要成分:甲烷 甲烷的化学式: CH4 (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 可燃性 CH4+2O点燃CO2+2H2O (发出蓝色火焰) (2)乙醇 (俗称:酒精, 化学式:C2H5OH) 化学性质: 可燃性 C2H5OH+ 3O点燃2CO2+3H2O 工业酒精中常含有有毒的甲醇CH3OH,故不能用工业酒精配制酒! 乙醇汽油:优点(1)节约石油资源(2)减少汽车尾气 (3)促进农业发展(4)乙醇可以再生 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放热反应:如所有的燃烧 (2)吸热反应:如一般条件为“高温”的反应 4、新能源:氢能源、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 氢气是最理想的燃料: (1)优点:资源丰富,放热量多,无污染。 (2)需解决问题:①如何大量廉价的制取氢气?②如何安全地运输、贮存氢气? 用心爱心专心 1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七章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七章知识点总结 第七单元燃烧及其利用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一、燃烧 1、概念:可燃物与空气中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条件:(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温度达到着火点(三者缺一不可,否则不能燃烧)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1、燃烧的条件决定着灭火的原理,只要破坏燃烧的任何一个条件,就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2、灭火的原理:(1)消除可燃物(2)隔绝氧气(或空气)(3)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3、泡沫灭火器:扑灭木材、棉布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干粉灭火器:扑灭一般的失火外,还可以扑灭电器、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处的失火 4、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利用碳酸钠与浓盐酸迅速反应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来灭火 化学反应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 课题2 燃料和热量 一、化石燃料 ①包括煤、石油、天然气(都是混合物) ②是古代生物遗骸经一系列复杂变化而形成的 ③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④合理开采,综合利用,节约使用 1、煤 ①称为“工业的粮食”

②组成:主要含碳元素,还含少量的氢、氮、氧、硫等元素 ③将煤隔绝空气加热,发生化学变化,得到焦炭(冶炼金属)、煤焦油(化工原料)、煤气(主要含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用作燃料;煤气泄漏,会使人中毒,有可能发生爆炸) ④煤燃烧会产生SO2、NO2等,会形成酸雨 2、石油 ①称为“工业的血液” ②从油井开采出来的石油叫原油,它不是产品 ③组成:主要含碳、氢元素 ④炼制原理:利用石油各成分的沸点不同,通过蒸馏使之分离(此分离过程是物理变化) ⑤石油各产品:汽油、煤油、柴油(作燃料);沥青(筑路);石蜡(作蜡烛)等 3、天然气 (1)、有石油的地方一般有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CH4,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有机物 A、甲烷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B、甲烷的化学性质:可燃性CH4+2O2 CO2+ 2H2O (发出蓝色火焰) 注意:1点燃甲烷前要检验纯度 (2)、检验某可燃物是否含碳、氢元素的方法:点燃,在可燃物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生成了水,证明含有氢元素;把烧杯迅速倒过来,立即注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证明含有碳元素。(如果某可燃物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只能证明一定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3)、鉴别氢气、一氧化碳、甲烷:检验燃烧的产物(导出点燃,在火焰上方分别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看烧杯内壁是否出现水雾现象;把烧杯迅速倒过来,立即注入澄清石灰水,看是否变浑浊(4)、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把秸秆、杂草、人畜粪便等废弃

【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燃烧及其利用》知识点

【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燃烧及其利用》知识点第七单元燃烧及其利用 专题1燃烧和灭火 一、燃烧和灭火 1.燃烧条件:(必不可少) (1)可燃物 (2)氧气(或空气) (3)温度达到着火点 2.灭火原理:(只要消除任何一种燃烧条件) (1)消除可燃物 (2)隔离氧气(或空气) (3)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3.影响燃烧的因素:可燃物的性质、氧气浓度和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 (1)应该有足够的空气 (2)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4.几种常见的灭火器: ①泡沫灭火器:原理2hcl+na2co3==2nacl+h2o+co2↑ ② 干粉灭火器: ③液体二氧化碳灭火器 二、安全知识: 1、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燃烧,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如果发生明火,所有可燃气体(或可燃液体或可燃粉尘的蒸汽)和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可能会爆炸。 2、8种安全标识

专题2燃料和能源 一、化石燃料 1.三大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混合物和非可再生能源) (1)煤:“工业的粮食”(主要含碳元素); (2)石油:“工业的血液”(主要含碳和氢); (3)天然气是气体矿物燃料:主要成分:甲烷 甲烷的化学式:CH4是最简单的有机物,也是相对分子量最小的有机物。 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略做了解。 二、沼气、可燃冰 1、沼气的主要成分:甲烷 甲烷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低于空气,很难溶于水。 甲烷的可燃性:ch4+2o2点燃co2+2h2o 燃烧现象: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火焰上方覆盖的干冷烧杯内壁出现水雾,产生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浑浊。 2、可燃冰:海底埋藏的甲烷的水合物,可能成为未来的新能源。 四、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放热反应:如所有的燃烧 2.吸热反应:如“加热高温”一般条件下的反应

九年级化学燃烧及其利用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化学燃烧及其利用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化学燃烧及其利用知识点总结 一、燃烧和灭火 1、燃烧的条件:〔缺一不可〕 〔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温度到达着火点2、灭火的原理:〔只要消除燃烧条件的任意一个即可〕〔1〕消除可燃物〔2〕隔绝氧气〔或空气〕〔3〕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3、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可燃物的性质、氧气的浓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1〕要有足够多的空气 〔2〕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4、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燃烧,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一切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液体的蒸气、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遇火种均有可能发生爆炸。 二、燃料和能量 1、三大化石燃料: 煤、石油、天然气〔混合物、均为不可再生能源〕 〔1〕煤:“工业的粮食〞〔主要含碳元素〕; 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SO2、NO2〔引起酸雨〕、CO、烟尘等〔2〕石油:“工业的血液〞〔主要含碳、氢元素〕; 汽车尾气中污染物:CO、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

含铅化合物和烟尘 〔3〕天然气是气体矿物燃料〔主要成分:甲烷〕,是较清洁的能源。 2、两种绿色能源:沼气、乙醇 〔1〕沼气的主要成分:甲烷 甲烷的化学式: CH4 〔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 可燃性 CH4+2O2点燃CO2+2H2O 〔发出蓝色火焰〕〔2〕乙醇 (俗称:酒精, 化学式:C2H5OH) 化学性质: 可燃性 C2H5OH+ 3O2点燃2CO2+3H2O 工业酒精中常含有有毒的甲醇CH3OH,故不能用工业酒精配制酒! 乙醇汽油:优点〔1〕节约石油资源〔2〕减少汽车尾气〔3〕促进农业开展〔4〕乙醇可以再生 3、化学反响中的能量变化 〔1〕放热反响:如所有的燃烧 〔2〕吸热反响:如C+CO2高温2CO 4、新能源:氢能源、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 氢气是最理想的燃料: (1)优点:资源丰富,放热量多,无污染。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燃烧及其利用》知识点总结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知识总结 第七单元燃烧及其利用 课题 1燃烧和灭火 一、燃烧 1、概念:可燃物与空气中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条件:( 1)可燃物( 2)氧气(或空气)( 3)温度达到着火点(三者缺一不可,否则不能燃烧) 如右图所示: A 、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了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B、薄铜片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了燃烧需要氧气 白磷的着火点低,应贮存在装有水的试剂瓶中 3、燃烧与缓慢氧化的比较: 相同点:都是氧化反应、都放热; 不同点:前者发光、反应剧烈;后者不发光、反应缓慢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1、燃烧的条件决定着灭火的原理,只要破坏燃烧的任何一个条件,就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2、灭火的原理:(1)消除可燃物(2)隔绝氧气(或空气)( 3)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3、泡沫灭火器:扑灭木材、棉布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干粉灭火器:扑灭一般的失火外,还可以扑灭电器、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处的失火 4、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利用碳酸钠与浓盐酸迅速反应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来灭火 化学反应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 2O+CO 2↑ 一、爆炸 概念发生条件防范措施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接 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燃烧与空气隔离;降低温度至的剧烈的氧化反应触;温度达到着火点 着火点以下 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发生急剧燃 爆炸烧,短时间内积聚大量的热,使气体剧烈燃烧;有限空间严禁烟火 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缓慢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甚至不易察觉的氧 与空气或氧接触化反应 ① 爆炸可能是化学变化(如:火药爆炸)也可能是物理变化(如:车胎爆炸) ② 化学变化的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空间内急速燃烧,放出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 ③ 可燃性气体(氢气、一氧化碳、甲烷)或粉尘(面粉、煤粉)与空气或氧气混合,遇到明火可能会发 生爆炸;可燃性气体在点燃或加热前都要验纯,以防止发生爆炸。 ④ 油库、面粉加工厂门口贴有“严禁烟火”的标志:空气中常混有可燃性气体或粉尘,接触到明火,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燃烧和灭火知识点总结

第7单元燃烧及其利用 一、燃烧、爆炸、灭火 1.燃烧是可燃物与发生的一种发光、的剧烈的反应,但值得注意的是,有的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例如:2Mg+CO点燃2MgO+C;因此广义的燃烧指的是发光、放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 2.燃烧的条件有:(1)________(2)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三者缺一不可。 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可燃物的、可燃物与氧气的和氧气的。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1)要有足够多的空气(2)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3.可燃物在的空间内急速燃烧,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一切可燃性气体和粉尘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遇明火均有可能发生爆炸。爆炸与缓慢氧化、自燃、燃烧都属于反应,反应过程中都热量,但程度不同 4.灭火的原理:(只要消除燃烧条件的任意一个即可) (1)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 5.灭火器:干粉灭火器用来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火灾,灭火时干粉(主要含碳酸氢钠)在受热时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二氧化碳灭火器可用于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火灾,灭火时喷出的二氧化碳有和的作用。二、燃料、能源 1.三大化石燃料分别是、、(混合物、均为不可再生能源) ⑴_____:“工业的粮食”(主要含元素); 煤的综合利用是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之分解为许多有用的物质,此过程为变 化。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SO 2 、CO、NO 2 、烟尘等,其中能引起酸雨的是。 ⑵______:“工业的血液”(主要含碳、氢元素); 石油的分馏是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不同,将他们分离,此过程属于变化。 汽车尾气中污染物:CO、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 ⑶天然气主要成分是______,其化学式为。它的密度比空气,溶于水。具有性,燃烧时发出色火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沼气和乙醇 ⑴沼气的主要成分也是______, ⑵乙醇俗称______, 化学式为_______,和沼气一样都是再生能源,又被称为绿色能源。乙醇具有性,燃烧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汽车使用乙醇汽油:优点①②减少汽车尾气③促进农业发展④乙醇可以再生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七章知识点总结

第七单元燃烧及其利用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一、燃烧 1、概念:可燃物与空气中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条件:(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温度达到着火点(三者缺一不可,否则不 能燃烧) 如右图所示:A、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了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B、薄铜片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了燃烧需要氧气 白磷的着火点低,应贮存在装有水的试剂瓶中 3、燃烧与缓慢氧化的比较 相同点:都是氧化反应、都放热; 不同点:前者发光、反应剧烈,后者不发光、反应缓慢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1、燃烧的条件决定着灭火的原理,只要破坏燃烧的任何一个条件,就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2、灭火的原理:(1)消除可燃物(2)隔绝氧气(或空气)(3)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3、泡沫灭火器:扑灭木材、棉布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干粉灭火器:扑灭一般的失火外,还可以扑灭电器、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处的失火 4、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利用碳酸钠与浓盐酸迅速反应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来灭火 化学反应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 一、爆炸 概念发生条件防范措施 燃烧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 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可燃物;与空气或氧 气接触;温度达到着 火点 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 离;与空气隔离;降 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发生急 剧燃烧,短时间内积聚大量的 热,使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 爆炸 剧烈燃烧;有限空间严禁烟火 缓慢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甚至不易察觉 的氧化反应 与空气或氧接触 ①可能是化学变化(火药爆炸)也可能是物理变化(车胎爆炸) ②化学变化的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空间内急速燃烧,放出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 ③可燃性气体(氢气、一氧化碳、甲烷)或粉尘(面粉、煤粉)与空气或氧气混合,遇到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可燃性气体在点燃或加热前都要检验纯度,以防止发生爆炸的危险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章燃烧及其利用知识点总结

第七章燃烧及其利用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考试要求: 认识燃烧、缓慢氧化、爆炸的条件及其防火、灭火、防爆炸的措施 一、燃烧 1、概念:可燃物与空气中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条件:(1)可燃物 (2)氧气(或空气) (3)温度达到着火点(三者缺一不可,否则不能燃烧) 如右图所示:A、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了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B、薄铜片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了燃烧需要氧气 白磷的着火点低,应贮存在装有水的试剂瓶中 3、燃烧与缓慢氧化的比较 相同点:都是氧化反应、都放热; 不同点:前者发光、反应剧烈,后者不发光、反应缓慢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考点一) 1、燃烧的条件决定着灭火的原理,只要破坏燃烧的任何一个条件,就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2、灭火的原理:(1)消除可燃物(2)隔绝氧气(或空气)(3)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3、泡沫灭火器:扑灭木材、棉布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干粉灭火器:扑灭一般的失火外,还可以扑灭电器、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处的失火 4、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利用碳酸钠与浓盐酸迅速反应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来灭火 化学反应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 二、爆炸(考点二) 概念发生条件防范措施 燃烧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 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 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 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与空气隔离;降低温度至 着火点以下

②化学变化的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空间内急速燃烧,放出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 ③可燃性气体(氢气、一氧化碳、甲烷)或粉尘(面粉、煤粉)与空气或氧气混合,遇到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可燃性气体在点燃或加热前都要检验纯度,以防止发生爆炸的危险 ④油库、面粉加工厂门口贴有“严禁烟火”的标志:空气中常混有可燃性气体或粉尘,接 触到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⑤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剧烈 常见灭火的方法(考点三) ①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②电器着火,先应切断电源 ③煤气泄漏,先应关闭阀门,再轻轻打开门窗,切忌产生火花 ④酒精在桌面上燃烧,用湿抹布扑盖 ⑤扑灭森林火灾,将大火蔓延前的一片树木砍掉 其它:A、生煤炉火时,需先引燃纸和木材,因为纸和木材的着火点比煤低,容易点燃 B、室内起火,如果打开门窗,会增加空气的流通,增加氧气的浓度,反应剧烈,燃烧更旺 C、用扇子扇煤炉火,虽然降低了温度,但没有降至着火点以下,反而增加了空气的流通,所以越扇越旺。用扇子扇蜡烛火焰,虽然增加了空气的流通,但却降低了温度至着火点以下,所以一扇就灭。 课题2 燃料和热量 考试要求: 认识燃料燃烧的重要性; 知道石油的组成,了解石油加工厂的产品(液化气、汽油、煤油) 考点一、化石燃料 ①包括煤、石油、天然气(都是混合物) ②是古代生物遗骸经一系列复杂变化而形成的

人教版初中化学 第七章知识点总结

第七单元 燃烧及其利用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一、燃烧 1、概念:可燃物与空气中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条件:(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温度达到着火点(三者缺一不可,否则不能 燃烧) 如右图所示:A 、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了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B 、薄铜片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了燃烧需要氧气 白磷的着火点低,应贮存在装有水的试剂瓶中 3、 燃烧与缓慢氧化的比较 相同点:都是氧化反应、都放热; 不同点:前者发光、反应剧烈,后者不发光、反应缓慢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1、燃烧的条件决定着灭火的原理,只要破坏燃烧的任何一个条件, 就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2、灭火的原理:(1)消除可燃物(2)隔绝氧气(或空气)(3)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3、泡沫灭火器:扑灭木材、棉布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干粉灭火器:扑灭一般的失火外,还可以扑灭电器、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处的失火 4、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利用碳酸钠与浓盐酸迅速反应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来灭火 化学反应方程式:Na 2CO 3+2HCl=2NaCl+H 2O+CO 2↑ 一、爆炸 概 念 发生条件 防范措施 燃 烧 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 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与空气隔离;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爆 炸 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发生急 剧燃烧,短时间内积聚大量的热,使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 爆炸 剧烈燃烧;有限空间 严禁烟火 缓慢氧化 反应进行得很慢,甚至不易察觉的氧化反应 与空气或氧接触 ① 可能是化学变化(火药爆炸)也可能是物理变化(车胎爆炸) ② 化学变化的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空间内急速燃烧,放出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 ③ 可燃性气体(氢气、一氧化碳、甲烷)或粉尘(面粉、煤粉)与空气或氧气混合,遇到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可燃性气体在点燃或加热前都要检验纯度,以防止发生爆炸的危险 ④ 油库、面粉加工厂门口贴有“严禁烟火”的标志:空气中常混有可燃性气体或粉尘,接触到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⑤ 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剧烈 常见灭火的方法 ① 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② 电器着火,先应切断电源 ③ 煤气泄漏,先应关闭阀门,再轻轻打开门窗,切忌产生火花 ④ 酒精在桌面上燃烧,用湿抹布扑盖 ⑤ 扑灭森林火灾,将大火蔓延前的一片树木砍掉 其它:A 、生煤炉火时,需先引燃纸和木材,因为纸和木材的着火点比煤低,容易点燃 B 、室内起火,如果打开门窗,会增加空气的流通,增加氧气的浓度,反应剧烈,燃烧更旺 C 、用扇子扇煤炉火,虽然降低了温度,但没有降至着火点以下,反而增加了空气的流通,所以越扇越旺。用扇子扇蜡烛火焰,虽然增加了空气的流通, 但却降低了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7单元燃烧及利用知识点(无答案)

第7单元 燃烧及其利用 一、燃烧的条件 1、燃烧的定义: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燃烧。 2、可燃物燃烧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①可燃物②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③达到燃烧时所需的最低(也叫着火点)。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破坏燃烧的条件,三者破坏其一就可灭火,也可同时都破坏) 1、 原理:①清除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可燃物温度降 到着火点以下。 ⒉几种常用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适用范围。 泡沫灭火器灭火原理:(如右图) 1、 爆炸(是氧化反应)的定义:可燃物在有限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集大 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如轮胎爆炸、锅炉爆炸、气球爆炸等因压强引 起的爆炸是物理变化。 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剧烈爆炸越危险。 3、一切可燃性的气体或液体的蒸气或粉尘,在空气(或氧气)中达到爆炸极限遇到明火就 易发生爆炸,家用煤气一旦泄露,千万不要开动电器开关,以免发生爆炸。 4、加油站、油库、面粉厂、纺织厂、煤矿矿井等处要保持通风、严禁烟火。 5、一些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P 133) 6、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可燃物的性质、氧气的浓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缓慢氧化举例:铁生锈、动植物的呼吸、食物腐烂、酒和醋的酿造、农家肥料的腐熟。

四、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其表现为热量的变化。有些反应是放热的,如物质的燃烧、镁与盐酸反应、氧化钙与水反应等,这称为放热现象,反应条件是点燃的(燃烧)、无条件等;;有些反应是吸热的,如CO2在高温条件下与碳反应等,这称为吸热现象,反应条件是高温或加热的。。 2、人类生活对能量的利用:①生活燃料的利用做饭、取暖等②利用燃料产生的热量发电、烧制陶瓷、冶炼金属、发射火箭③爆炸产生的热量开采煤矿、开山炸石、拆除危旧建筑④食物在体内发生化学反应放出热量,可维持体温供给日常活动所需的能量⑤能量的转化:电池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使用电池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五、化石燃料的利用 1、当今世界上最主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和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是混合物。它们都是由古代生物经一系列复杂变化而形成的。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 ⑴煤:被称为“工业的粮食”。①煤是复杂的混合物,主要含有碳元素。②煤燃烧放出的热量,主要是碳元素和氧元素反应放出的。③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化学变化,可使煤分解成许多有用的物质,有:焦炭:冶金、炼铁等;煤焦油:提炼化工原料;煤气:气体燃料。它的有效成分有H2、CH4、CO等。煤的干馏:是化学变化。 ⑵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①石油是一种混合物,主要含有碳、氢元素。 ②石油的炼制:石油经分馏——物理变化,能得到各种不同的产品。如:溶剂油、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石蜡、沥青、液化石油气。(石油炼制的原理: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他们分离)石油蒸馏:是物理变化。 (3)甲烷CH4(俗名沼气、坑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①天然气由C、H元素组成的混合物,主要成分是甲烷(CH4),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 ②甲烷的物理性质: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极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③甲烷的化学性质:具有可燃性,燃烧时产生明亮的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CH4+ 2O2点燃 ===== CO2 + 2H2O(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甲烷的纯度)。 设计实验证明甲烷含碳、氢元素: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观察烧杯内壁是否有水珠生成,若有水珠生成证明可燃物中含有氢元素;迅速把烧杯倒过来向烧杯内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若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含有碳元素。(也可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附有石灰水的烧杯)。 ④收集方法:密度比空气小(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极难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 ⑤甲烷在自然界的存在:池沼的底部,煤矿的坑道中等 ⑥制取:沼气可由秸秆、杂草、人畜粪等废弃物放在密闭的沼气池中发酵而得。 ⑦用途:解决农村生活用燃料问题,提高农家肥质量。 六、合理利用与开发新能源 1、使燃料充分燃烧通常考虑两点:①燃烧时要有足够多的空气, ②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如把煤制成蜂窝煤)。 2、海底“可燃冰”:CH4·8H2O。 七、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1、化石燃料燃烧造成空气污染,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①燃料中的一些杂质如硫等燃烧时,产生空气污染物如二氧化硫;②燃料燃烧不充分,产生一氧化碳;③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及炭粒、尘粒等排放到空气中形成浮尘。 2、煤燃烧会排放出SO2、NO2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产物溶于水会形成酸雨。 (1)酸雨的危害:①建筑物受到腐蚀;②影响人体健康;③森林受到破坏。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知识点总结(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探究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 B.验证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 C.探究分子不断运动 D.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A 解析:A A、对比试验必须控制变量,变量唯一性,该实验中,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同,不能探究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此选项符合题意; B、该实验在密闭容器中进行,能验证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能达到实验目的,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两只烧杯中的试剂没有接触,但烧杯b中的酚酞试液变红,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能探究分子不断运动,能达到实验目的,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所选物质必须只消耗氧气,不生成气体,用红磷能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能达到实验目的,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 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都是催化剂 B.化学反应通常伴随着能量变化,则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由化学反应提供的

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D.碱溶液成碱性,呈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C 解析:C 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但是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不一定是催化剂,还有可能是杂质,A错误。 B、化学反应通常伴随着能量变化,但是人类利用的能量不都是由化学反应提供的,如风能、潮汐能,B错误。 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C正确。 D、碱溶液成碱性,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可能使盐溶液,如碳酸钠溶液,D错误。 故选:C。 3.“天鹊”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大推力火箭发动机,它以甲烷(CH4)和液氧为推进剂。下列有关甲烷的说法错误的是 A.它具有可燃性 B.它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 C.它的一个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分子 D.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C 解析:C A、甲烷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说法正确; B、根据甲烷的化学式可知,甲烷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说法正确; C、根据甲烷的化学式可知,一个甲烷分子含有4个氢原子,不含氢分子,说法错误; D、甲烷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4=16,说法正确; 故选C。 4.如图所示,水中的白磷能否燃烧与鼓入的气体和水温有关,表中能使白磷燃烧的是 选项气体X水温/℃ A氮气45 B氧气10 C空气80 D二氧化碳100 A.A B.B C.C D.D 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