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栽培技术专业简介

中草药栽培技术专业简介
中草药栽培技术专业简介

中草药栽培技术专业简介

专业代码510110

专业名称中草药栽培技术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药用植物栽培育种、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基本知识,具备中药材鉴定、中药材加工、中药材市场营销、中药材管理能力,从事药用植物栽培、良种繁育、应用性试验、新技术推广及中草药加工与销售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中草药生产和营销企业,在中草药栽培管理、中草药良种繁育、中草药包装加工、中药材销售、中草药种植园规划设计岗位群,从事中草药栽培管理、良种繁育、新技术推广和中草药加工与销售等工作。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熟练掌握药用植物生长习性并能正确识别;

3.熟练掌握测土施肥的基本步骤,完成中草药栽培生产,并能识别当地常见野生药用植物及其他地域主要药用植物;

4.熟练掌握药用植物繁育的技术技能;

5.掌握辨别主要药用植物成药品相的技能;

6.掌握中草药常见病虫害的正确诊断和防治方法;

7.掌握中草药的加工炮制技术;

8.了解医药企业营销与管理的程序与方法;

9.了解中草药的引种驯化栽培技术。

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植物生产环境、中草药栽培、中草药病虫害防治、植物组织培养、中药炮制技术、中药商品养护技术、药用植物资源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进行中草药栽培、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等实训。在中草药生产和科研机构进行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中药材种植员中药材生产管理员中药炮制与配制工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中草药种植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中草药栽培与鉴定农学草业科学

中草药栽培与加工新技术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草药栽培与加工新技术考试试题 ---2013 年度专业技术继续教育自学课目考试 单位: 姓名: 分数: 一、单项选择(共 20题,每题 1 分) 1. 不属于中草药贮藏过程中常见变质现象的是( )。 A. 虫蛀 B. 生霉 C. 变色 D. 粉碎 2. 果实、种子类药材,适宜选择( )种植。 A. 土质肥沃、排灌方便的湿润土地 B. 土质深厚、地势较高的沙性壤土 C. 庭院、山坡地 D. 排水良好、排灌方便的平原与山区过渡地带 3. 常见中草药病虫害中危害根部的病害有:( )、根腐病、 A. 白粉病 B. 线虫病 C. 枯萎病 D. 菌核病 4. 广藿香为( )科植物,原产菲律宾等亚热带地区,性( 芳香 化浊,用于( )。 A. 唇形,微温,湿浊中阻、鼻渊头痛、胸闷不淑、腹痛吐泻。 B. 菊,凉,尿血、便血崩漏下血、外伤出血、痈肿疮毒。 C. 菊,寒,风热感冒、目赤肿痛、泄泻痢疾、皮肤湿疹。 D. 豆,凉,热淋、砂淋、小便涩痛、水肿尿少、尿路结石。 5. 马鞭草为马鞭草科植物,多年生草本,主产湖北、江苏、广西 功能主治( )。 白绢病。 ),味辛, 贵州。

A. 症瘕积聚、井壁痛经、疟疾、热淋、水肿 B. 疮痈肿痛、皮肤湿疹、小便不利、白带过多、前列腺炎。 C. 高血压、火烫伤、恶性淋巴瘤、绒毛上皮癌、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D. 扁桃体炎、尿路感染、盆腔炎、阑尾炎、毒蛇咬伤、肿瘤。 6. 唇形科植物()全草含挥发油等,主治经闭、产后瘀滞腹痛、跌扑损伤。 A. 竹叶菜 B. 长春花 C. 泽兰 D. 龙葵 7. 九信草处用于支气管炎、肺炎、腮腺炎、淋巴结炎外还可用于() A. 风湿痛 B. 脾虚食少 C. 跌扑损伤 D. 尿路感染 8. 五加科植物()处治疗胸腹刺痛外,还可以用于跌扑肿痛。 A. 土木香 B. 川乌 C. 广防己 D. 三七 9. 木防己、白花蛇草两药功效相同点()。 A. 肠燥便秘 B. 小便不利 C. 尿路感染 D. 湿热身痛 10. 治疗食积不消、不思饮食、胸脘胀痛首选()。 A.木香 B. 天冬 C. 太子参 D. 牛膝 11. 乌药性温味辛,主治气逆喘急、遗尿尿频、痛经,用量()。 A.4.5 —9g —6g —9g —15g 12. 既可以用于月经不调,又可以用于肝脾肿大的药物是()。 A. 牛膝 B. 泽兰 C. 丹参 D. 马鞭草 13. 治疗痰多喘咳、新久咳嗽、痨嗽咳血首选()。 A. 紫菀 B. 乌药 C. 天冬 D. 太子参

中草药种植意义 趋势 效益

中草药种植的意义:(一)满足人民医疗保健的需要。中草药自古以来就是人民防病治病的主要武器,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中草药栽培历史悠久,使用方便,价格便宜,疗效可靠,扎根于中华大地的每个角落,随处可用。除防病治病外,还有滋补强壮、延年益寿的作用。因此,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二)有益于发展经济。种植中草药不仅可以满足人民医疗保健需要,而且因药材经济价值高,发展药材生产还为发展山区经济,开展多种经营,扶贫致富,改变山区面貌做出了贡献。同时也为制药企业保证了原料的供应。当今由于环境污染、生态失调等严重问题。中草药没有化学药物那种明显的毒副作用,长期服用比较安全。 中草药种植的发展趋势。 我国的中医事业已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随着发展,中医已逐渐被世界大多数国家所认可。中医的发展必将给中药的生产提供强大的发展动力和广阔的市场。近些年,我国农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粮食连年丰收,中药材的价格稳中有升,粮、药比价日趋明显,抓住机遇,开发利用山地面积,营造稳定中药材基地,对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解决农村种什么的问题,增加农民收入,将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市场对中草药的需求日益增大,作为具有投资小,见效快、收益高的天然药物引起了

市场的高度关注。被学者喻为中国市场最后一块利润蛋糕的中草药市场,将会迎来前所未有的,巨大的市场商机。 中草药种植的经济效益 (1)、黄芩每小亩需种子3斤,每斤50元,种子款150元,每小亩需化肥20斤,约合人民币50元,田间管理需每亩需要人工车工款及病虫害防治需100元,收获时人工车工款300元;共计每亩投入600元。每垧地投入9000元。3年生黄芩每小亩可产干货600斤,每斤卖10元,即每亩收入6000元,每垧地9万元,总收入扣除成本净收益每亩为5400元,每垧地净收益为8.1万元。是种植其他农作物收入的3倍以上。 (2)、3年生桔梗每小亩产干货400斤×25元=1万元,(湿货每亩能产2000斤×5元=1万元),即每垧地收入为15万元。种子每亩2.5斤×60元=150元,化肥每亩100元、田间管理车工人工及病虫害防治等每亩需200元,喷灌每亩需100元,收获时人工车工每亩需450元,总投入每亩需1000元,即每垧投入需要1.5万元。总收入扣除成本净收益每亩为9000元,即每垧地收益为13.5万元。桔梗不仅可以药用,而且可以食用,每年都有南韩客商大量收购。 (3)、当年板兰根每小亩产800斤×2.5=2000元,即每垧地收入3万元。需种子每亩6斤×20元=120元,每亩需化肥50斤×2

中药生产与加工专业简介

中药生产与加工专业简介 专业代码590201 专业名称中药生产与加工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中医药学基础理论、中药材的鉴定、中药材的资源调查分析、中药材的规范化种养、中药材的炮制加工、中药材的制剂、中药材的管理等基本知识,具备中药原料的生产、加工,中药新药开发和中药资源的综合开发等能力,在医药卫生、农业、生物等行业从事中药材栽培与养殖、炮制加工、鉴定、制剂、质量控制及中药市场营销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医药卫生、农业、生物等行业,在生产、经营、行政管理等岗位群,从事中药材栽培与养殖、中药材鉴定、中药材生产与加工、制剂生产、中药商品购销和管理等工作。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常见中草药识别的能力,能正确应用中药栽培理论知识指导实践,进行中药材的规范化种养; 3.具备鉴别中药材真伪优劣的基本技能,掌握中药安全性与有效性评价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掌握中药质量鉴定分析方法; 4.掌握中药饮片净选、加工、炮制的工作技能; 5.掌握中药制剂生产的基本理论、生产工艺流程和质量控制,具备常用中药制剂生产制备的职业能力以及分析、解决生产中出现问题的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在中药科研及相关领域独立工作以及获取新知识和创新的能力; 7.掌握中医药基本理论和熟悉临床用药的基本知识。 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中药学、药用植物学、药用植物栽培技术、中药鉴定技术、中药炮制技术、中药制剂技术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进行药用植物栽培、中药鉴定、中药加工炮制、中药制剂生产等实训。在药品(中药)生产企业、药品(中药)经营企业、医疗机构、药材种植基地、中药材检验单位、中药材监督管理等单位进行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中药材种植员药用动物养殖员中药炮制员中药调剂员中药材购销员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中草药种植中药中药制药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中药资源与开发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中药学中药制药

药材种植规划完整版

药材种植规划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后坪乡药材种植初稿 一、基本情况 ,为贵州省铜仁市下辖的一个乡,位于县西北角(1914至1941年为后坪古县衙所在地),是沿河最边远的乡,距县城178千米。北部与彭水自治县交界,西部与务川自治县接壤,东部与相连,南部与毗邻。地处东经108度03分49秒约108度10分36秒,北纬28度53分58秒约29度05分23秒,南北长21。25千米,东西宽千米,国土面积平方千米。后坪乡农业基础良好,现代农业发展成绩显着。 地势地貌:最高海拔1462米,最低海拔397米,西南部大车厂、困龙山低中山山原地貌、中部低山槽坝地貌和北部小鱼溪河低山沟垅地貌,以溶蚀地貌为主,岩溶区面积平方千米,非岩溶区面积平方千米 土地资源:土地总面积158592亩。有耕地52805亩,其中田2468亩;林地61788亩;草地15673亩;水域924亩。土壤以黄壤为主。 气候资源:境内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均温13-15摄氏度,1月日均温摄氏度,极端最低温—摄氏度,7月日均温摄氏度,极高气温摄氏度,无霜期244-273天。年日照时数1200小时,年降水量1200豪米。 在东西季风环流控制范围内,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湿度大,阴天多,日照时数少,无霜期长和春早夏长,秋季气温下降快,冬短而少雨干燥,适宜多种中药材种植,特别是草本药材。我县在兄弟的乡镇在药材种植方面已经形成产业链,为响应中央政府的好招努力实现《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确定的脱贫攻坚目标。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体要求中明确提出要坚持因地制宜,创新体制机制,我镇可结合现有条件情况下学习引进种植技术。本县周边乡镇不乏药材种植大户,收入相当可观。我乡镇在脱贫致富中虽取得较好的成绩就相比兄弟乡镇来讲还有提高的空间,现药材市场利润空间较大,药材种植也可做为我镇推广种植项目。 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大数据兴业、惠民、优政,通过产业形态和商业模式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为指导,坚持科技兴药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全面推行良好农业规范和标准作业程序提高质量效益,大力增加投入,积极推进中药材标准化、规范化基地建设,努力实现农民增收、财税增长的目标;加快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的转化升级,争创名牌产品,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加快规模扩张,促进我镇医药事业在不断提高整体素质和效益的基础上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把我镇建成绿色中药强镇。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政府引导,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合理开发,整体布局,配套产业。 2.坚持企业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依靠企业自主性实现发展目标。 3.坚持自主创新,打造品牌,开拓进取,发挥优势,加强市场体系建设,走大集团、集约化经营之路。 4.坚持产业化经营,采取“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订单”的模式,对中药材生产种植进行产业化运作。

30种药材栽培品的鉴别与探讨

30种药材栽培品的鉴别与探讨 湖南省药品检验所主任药师:方石林 近年来,中药的用量增大,野生药材锐减,栽培品猛增,药材的性状、鉴别、含量、成分都有一定的变化,由目前对栽培研究较多而对鉴别、含量成分的研究较少,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是否作为药用有待于研究与探讨。 1、加快中药生产扩大中药品种 我国历史悠久,土地辽阔,地跨寒、温、热三带,地形错综复杂,气候条件多种多样。从北部寒冷的黑龙江,到南部炎热的南海诸岛,从帕米尔高原到东海之滨;从高山到平原,从陆地到江河湖海,蕴藏着极为丰富的中药天然资源,其种类之多,藏量之大,为世界之冠。据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统计,我国现有中药资源达12807种。其中植物11146种(占87%)。丰富的天然资源是中药材的主要来源之一。著名的药材,如麝香、甘草、贝母、大黄、麻黄、羌活、冬虫夏草等都是采自野生的药用植物;蟾酥、斑蝥、蜈蚣、蝉蜕等都是来自野生的药用动物;石膏、芒硝、自然铜等都是采白天然矿石。许多药材由于天时、地利的生长条件和多年来劳动人民精心培植,优质而高产,有道地药材之称,正如古代陶弘景谓:“诸药所生,皆地有境界”。寇宗爽谓:“凡用药必须择土地所宜者,则药力具,用之有据”。现在,四川产的黄连、附子,云南的三七,甘肃的当归,青海的大黄,宁夏的枸杞子,内蒙古的黄芪,吉林的人参,辽宁的细辛、五味子,山西的党参,河南的地黄、怀牛膝,山东的北沙参、金银花,江苏的薄荷,安徽的牡丹皮,浙江的玄参、浙贝母,福建的泽泻,广西的蛤蚧,广东新会陈皮,石牌藿香等都是历史悠久,全国著名的常用地道中药,有的在世界上也享有盛名。 如发现中药柴胡属植物我国有30余种,其根多数(大叶柴胡除外)可以入药。近又发现云南产多枝柴胡(Bupleurum polyclonum)、韭叶柴胡(B.kunmingense)和泸西柴胡(B.luxiense)的柴胡皂甙含量均比正品北柴胡(Bupleurumchinense)高一倍以上,前两个新种的挥发油组成也与北柴胡十分相似,这为柴胡优质品种的寻找提供了条件。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中药材用量成倍增长,国外的需求量也很大,许多品种单靠野生品供应远不能满足医疗的需要,因此逐步地变野生药材为规模化种植和家养,是从根本上解决药材生产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 新中国成立60多周年以来各地扩大和新建了不少地区药材生产基地。据统计现已有600余个许多著名道地药材的产区,扩大了栽培面积,如甘肃岷县的当归、文

2014-2015学年第2学期试卷(中药栽培与养殖学A)

江西中医药大学2014-2015学年第2学期 《中药栽培与养殖学》试题册A 一、名词解释题(每题3分,共15分) 1、春化现象 2、临界日长度 3、栽培制度 4、植物生长相关性 5、蒸腾系数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20分) 1、根据植物对光照强度的要求不同,通常可以将植物分为: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类。 2、药用植物栽培过程中,综合防治病虫害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 3、药用植物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4种。 4、压条繁殖方法很多,依其埋条的状态、位置及其操作方法的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方法。 5、昆虫个体发育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_____________,第一阶段为_____________。 6、中药材品种选育的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对打“√”、错打“×”) 1、长日性植物北移后会提前开花,南移后则发育推迟。() 2、植物一般在幼苗期和花期抗寒能力较弱。() 3、南方植物温度三基点较北方植物高。() 4、密环菌是天麻的共生菌,它是一种好气性的兼性寄生菌。() 5、植物光合作用随着光照强度的无限增加,光合速度不断加快。() 6、耐寒植物一般能忍受长期的-5℃低温。() 7、对药用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往往是其中一、二个因子起主要作用。() 8、在植物生长的昼夜周期中,一般由于白天光照充足,同化产物多,所以生长速度最快。()

中草药栽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 系部名称:农业工程系 专业:中草药栽培技术年级: 2013级 培养层次:高职 制(修)订时间: 2013年6月

中草药栽培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560107 一、招生对象 全日制普通高中及中职毕业生。 二、学习年限 学制三年。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掌握中草药栽培技术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从事中草药栽培与生产管理、中草药加工生产技术管理、中草药产品质鉴定分析、中草药经营管理、农村应用性中草药栽培技术教学等行业,具备职业竞争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四、职业范围 五、人才培养规格

(一)基本素质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 2、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的能力 3、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力 4、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与团队合作能力 5、具有制定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的能力 6、具有计算机基础知识 (二)专业知识与技能 1、职业基本(通用)能力 1、掌握园中草药的繁育、栽培管理的基本知识 2、掌握中药饮片的加工技术、饮片规格以及相关质量等的基础知识 3、掌握糖类、蒽醌类、黄酮类、生物碱类等的提取方法、分离方法、鉴别方法,以及 紫外-可见风光光度计、高效液相色谱仪等仪器的原理等 4、掌握中药片剂、丸剂、注射剂、糖浆剂、颗粒剂等的工艺流程及其关键技术 5、熟悉中药材及其饮片的营销方式,《中国药典》、《部颁标准》以及中药材的地方 标准等相关法律法规。 2、职业专门能力 1、中草药原植物的识别能力 2、中草药的栽培生产与管理能力 3、病虫害防治能力 4、中药饮片的加工能力 5、中药、中药饮片的一般鉴别(经验鉴别)能力 6、中药的化学鉴别、成分检测的能力 7、中成药的生产能力 8、中草药、中药饮片等的营销能力 9、计算机应用能力; 3、职业拓展能力 1、掌握中草药原植物识别的基本方法,了解常用园林植物的形态特征、习性和用途以及栽植养护技术。

中草药栽培与加工新技术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草药栽培与加工新技术考试试题 ---2013年度专业技术继续教育自学课目考试 单位:姓名:分数: 一、单项选择(共20题,每题1分) 1.不属于中草药贮藏过程中常见变质现象的是()。 A.虫蛀 B.生霉 C.变色 D.粉碎 2.果实、种子类药材,适宜选择()种植。 A.土质肥沃、排灌方便的湿润土地 B.土质深厚、地势较高的沙性壤土 C.庭院、山坡地 D.排水良好、排灌方便的平原与山区过渡地带 3.常见中草药病虫害中危害根部的病害有:()、根腐病、白绢病。 A.白粉病 B.线虫病 C.枯萎病 D.菌核病 4.广藿香为()科植物,原产菲律宾等亚热带地区,性(),味辛,芳香化浊,用于()。 A.唇形,微温,湿浊中阻、鼻渊头痛、胸闷不淑、腹痛吐泻。 B.菊,凉,尿血、便血崩漏下血、外伤出血、痈肿疮毒。 C.菊,寒,风热感冒、目赤肿痛、泄泻痢疾、皮肤湿疹。 D.豆,凉,热淋、砂淋、小便涩痛、水肿尿少、尿路结石。 5.马鞭草为马鞭草科植物,多年生草本,主产湖北、江苏、广西、贵

州。功能主治()。 A.症瘕积聚、井壁痛经、疟疾、热淋、水肿。 B.疮痈肿痛、皮肤湿疹、小便不利、白带过多、前列腺炎。 C.高血压、火烫伤、恶性淋巴瘤、绒毛上皮癌、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D.扁桃体炎、尿路感染、盆腔炎、阑尾炎、毒蛇咬伤、肿瘤。 6.唇形科植物()全草含挥发油等,主治经闭、产后瘀滞腹痛、跌扑损伤。 A.竹叶菜 B.长春花 C.泽兰 D.龙葵 7.九信草处用于支气管炎、肺炎、腮腺炎、淋巴结炎外还可用于()。 A.风湿痛 B.脾虚食少 C.跌扑损伤 D.尿路感染 8.五加科植物()处治疗胸腹刺痛外,还可以用于跌扑肿痛。 A.土木香 B.川乌 C.广防己 D.三七 9.木防己、白花蛇草两药功效相同点()。 A.肠燥便秘 B.小便不利 C.尿路感染 D.湿热身痛 10.治疗食积不消、不思饮食、胸脘胀痛首选()。 A.木香 B.天冬 C.太子参 D.牛膝 11.乌药性温味辛,主治气逆喘急、遗尿尿频、痛经,用量()。 A.4.5—9g B.1.5—6g C.3—9g D.9—15g 12.既可以用于月经不调,又可以用于肝脾肿大的药物是()。 A.牛膝 B.泽兰 C.丹参 D.马鞭草 13.治疗痰多喘咳、新久咳嗽、痨嗽咳血首选()。 A.紫菀 B.乌药 C.天冬 D.太子参

中草药栽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 案 系部名称:农业工程系 专业:中草药栽培技术 年级: 2013级 培养层次:高职 制(修)订时间: 2013年6月 中草药栽培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560107 一、招生对象 全日制普通高中及中职毕业生。 二、学习年限 学制三年。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掌握中草药栽培技术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从事中草药栽培与生产管理、中草药加工生产技术管理、中草药产品质鉴定分析、中草药经营管理、农村应用性

中草药栽培技术教学等行业,具备职业竞争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四、职业范围 五、人才培养规格 (一)基本素质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 2、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的能力 3、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力 4、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与团队合作能力 5、具有制定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的能力 6、具有计算机基础知识 (二)专业知识与技能 1、职业基本(通用)能力 1、掌握园中草药的繁育、栽培管理的基本知识 2、掌握中药饮片的加工技术、饮片规格以及相关质量等的基础知识

3、掌握糖类、蒽醌类、黄酮类、生物碱类等的提取方法、分离方 法、鉴别方法,以及紫外-可见风光光度计、高效液相色谱仪 等仪器的原理等 4、掌握中药片剂、丸剂、注射剂、糖浆剂、颗粒剂等的工艺流程及其关键技术 5、熟悉中药材及其饮片的营销方式,《中国药典》、《部颁标准》 以及中药材的地方标准等相关法律法规。 2、职业专门能力 1、中草药原植物的识别能力 2、中草药的栽培生产与管理能力 3、病虫害防治能力 4、中药饮片的加工能力 5、中药、中药饮片的一般鉴别(经验鉴别)能力 6、中药的化学鉴别、成分检测的能力 7、中成药的生产能力 8、中草药、中药饮片等的营销能力 9、计算机应用能力; 3、职业拓展能力 1、掌握中草药原植物识别的基本方法,了解常用园林植物的形态特征、习性和用途以及栽植养护技术。 2、掌握中草药栽培技术、病虫害的防治方面的基本知识,熟悉中药种植基地选择的基本原则、中药的行情、中药销售的几大市场(荷花池、安国、亳州等)的药材走势等。

21山东中医药大学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本科学分制培养方案

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本科学分制培养方案 (100806T) 一、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 (一)总体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中药资源与栽培、中药鉴定与检验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具有良好思想道德、职业素质、创新创业意识和社会服务能力,能够从事中药材栽培、种子种苗繁育、采收加工、贮藏养护、品质鉴定、质量控制、基地建设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基本培养要求 1. 知识要求 (1)熟悉中医药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用药的基本要求,掌握常用中药的药性、功效、主治、配伍禁忌、用法、用量等。 (2)掌握中药资源调查、保护更新、持续利用的基本知识。 (3)掌握常用药用动植物的种质保存、引种驯化、栽培管理、采收加工及相关中药材质量监控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4)掌握中药新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新产品研发的基本知识。 (5)掌握中药材的真伪鉴定、质量检测与评价及经营管理的基本知识。 (6)掌握中药活性成分提取、分离、纯化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7)熟悉常用中药的药理学、药效学基本理论知识。 (8)了解中医药行业发展方向,熟悉药事管理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 2. 能力要求 (1)具有调查、保护和抚育更新中药资源的基本能力。 (2)具备药用植物栽培、采收加工和控制中药材质量的基本能力。 (3)具备中药材真伪鉴定、质量检测和品质评价的基本能力。 (4)具备综合开发利用中药资源、研制新产品的基本能力。 (5)具备从事中药饮片加工炮制的基本能力。

(6)具备从事科学研究、综合运用理论知识与技术解决中药材生产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7)具有较好的外语运用能力,能借助工具书阅读专业外文书刊。 (8)具有利用图书馆和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研究医学问题及获取新知识与相关信息的能力。 3. 素质要求 (1)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诚实守信,志愿为人类的健康工作服务。 (2)尊重生命,正视医学伦理,充分认知中药应用的终极目的是保障人类持续的健康。 (3)热爱中医药事业,弘扬中医药文化,熟知中药在“预防、治疗、康复、保健”一体化大健康医疗模式中的重要地位,将运用中医药理论和技术发现、制造、合理使用中药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 (4)形成依法工作的观念,能以国家各项医药管理法规和行业准则规范自己的职业行为。 (5)重视用药对象的个人信仰、人文背景与价值观念的差异,能够充分考虑用药对象的利益并发挥中药资源的最大效益。 (6)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具有自主学习能力。 (7)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8)具有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 (9)尊重他人,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学制与学位 学制:标准学制4年,修业年限3~8年。 学位: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三、主干学科与核心课程 (一)主干学科 中药学、农学、生物学。 (二)核心课程 中药学、中药化学、药用植物学、中药资源学、药用植物生理学、药用植物

中药材栽培与鉴定学试卷

一、名词概念(每小题3分,共15分) 1、LAI:药材群体的总绿色叶面积与该群体所占据的土地面积的比值。 2、适宜采收期:当有效成份的含量有一显著高峰期,毒性成份较低,而药用部分的产量变化不大时,即为适宜采收期。 3、中药鉴定学:中药鉴定学是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科学。它是在继承中医药学遗产和传统鉴别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研究和探讨中药的来源、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质量标准及寻找新药等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简而言之,就是一门对中药进行“保质寻新,整理提高”的学科。 4、发汗:有些药材在加工过程中用微火烘至半干或微煮、蒸后,堆置发热,使其内部水分往外溢,变软、变色,增加香味或减少刺激性,有利于干燥。 5、饮片:是指将药材通过净制、切制或加工制成一定规格,直接供配方、制剂使用的加工药材,又称“咀片”。 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5分) 1、简述中药材栽培施肥注意的事项。 2、简述当归早期抽薹的可能原因。 3、简述容器育苗的优缺点。 4、简述中药材鉴定的一般程序。 答: 中药鉴定就是依据《中国药典》、《部颁标准》等,对检品的真实性、纯度、质量进行评价和检定。中药鉴定程序大体分为三步:①取样,药材的取样是指选取供鉴定用的药材样品。所取样品应具有代表性、均匀性并留样保存。平均样品的数量一般不得少于实验所需用量的3倍,即1/3供实验室分析鉴定用,另1/3供复核用,其余1/3则为保存留样。保存期至少1年。②鉴定,根据所抽取的不同样品及检测要求,选择不同的鉴定方法进行鉴定。中药品种(真伪)鉴定内容,包括原植(动)物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和理化鉴定等项。③结果,检验完毕后,要及时填写检验报告单,包括来源、处理意见及该检品鉴定的法定依据等内容。每一个检品检验结束,应将记录本、样品及检验报告书存根交其他人员审核,检验结果经复查没有疑义后,抄送有关部门备案。 5、简述“火试”鉴定中药材的原理和方法。 答:有些药材用火烧之,能产生特殊的气味、颜色、烟雾、闪光和响声等现象,作为鉴别手段之一。如降香微有香气,点燃则香气浓烈,有油流出,烧后留有白灰;麝香少许用火烧时有轻微爆鸣声,起油点如珠,似烧毛发但无臭气,灰为白色;海金沙易点燃而产生爆鸣声及闪光,而松花粉及蒲黄无此现象,可资鉴别。 6、简述色谱法(层析法)鉴定中药材的基本原理。 答:利用物质在流动相与固定相两相中的分配系数差异而被分离,当两相相对运动时,样品中的各组分,将在两相中多次分配,分配系数大的组分迁移速度慢,反之迁移速度快而被分离。测定时,由记录仪记录色谱图,根据组分的量与检测响应值或峰高成正比,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7、简述DNA分子遗传标记鉴定技术较传统方法突出的特点。

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实习总结范文

《浙江大学优秀实习总结汇编》 中草药栽培与鉴定岗位工作实习期总 结 转眼之间,两个月的实习期即将结束,回顾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感触很深,收获颇丰。这两个月,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通过我自身的不懈努力,我学到了人生难得的工作经验和社会见识。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中草药栽培与鉴定岗位工作实习这段时间自己体会和心得: 一、努力学习,理论结合实践,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 在中草药栽培与鉴定岗位工作的实习过程中,我始终把学习作为获得新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解决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和方法,切实做到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思想上积极进取,积极的把自己现有的知识用于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也才能检验知识的有用性。在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中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我们在学校学到了很多的理论知识,但很少用于社会实践中,这样理论和实践就大大的脱节了,以至于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找不到方向,无法学以致用。同时,在工作中不断的学习也是弥补自己的不足的有效方式。信息时代,瞬息万变,社会在变化,人也在变化,所以你一天不学习,你就会落伍。通过这两个月的实习,并结合中草药栽培与鉴定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认真学习的中草药栽培与鉴定岗位工作各项政策制度、管理制度和工作条例,使工作中的困难有了最有力地解决武器。通过这些工作条例的学习使我进一步加深了对各项工作的理解,可以求真务实的开展各项工作。 二、围绕工作,突出重点,尽心尽力履行职责。 在中草药栽培与鉴定岗位工作中我都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对待每项工作。虽然开始由于经验不足和认识不够,觉得在中草药栽培与鉴定岗位工作中找不到事情做,不能得到锻炼的目的,但我迅速从自身出发寻找原因,和同事交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至于迅速的转变自己的角色和工作定位。为使自己尽快熟悉工作,进入角色,我一方面抓紧时间查看相关资料,熟悉自己的工作职责,另一方面我虚心向领导、同事请教使自己对中草药栽培与鉴定岗位工作的情况有了一

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实验指导书(一)

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实验指导书(一) 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实验指导书 (第一册) 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 2006年8月 学生实验守则 一、每位同学应自觉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遵守课堂纪律,维护课堂秩序,不迟到,不早退,保持室内安静 二、实验前必须预习,明确实验的目的和要求,弄清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步骤,做到心中有数。 三、在实验过程中要听从教师的指导,严格认真地按操作过程进行,并简要认真的将实验内容,实验要求,骤,实验结果和数据记录在记录本上,完成实验后,经教师同意,方可离开,课后按要求写出实验报告。 四、环境和仪器的整洁是做好实验的重要条件,实验台面,试剂药品架上必须保持整洁,仪器药品井然有序品和试剂洒在实验台面和地上。实验完毕,需将药品试剂排列整齐,仪器要洗净放好,实验台要擦拭干净,经教离开。 五、使用药品、试剂、材料和各种物品必须注意节约,不要使用过量,避免浪费。要特别注意保持药品和试防污染,使用和洗涤仪器时,应小心仔细,防止损坏仪器,使用贵重仪器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发现故障应立不要自己动手维修。 六、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尤其是易挥发的或有毒试剂药品,要按正确的使用方法使用。 七、不得损坏实验田的作物,未经教师同意,不得随意拔除任何作物。 八、实验过程中严肃认真,积极主动,独立完成实验,独立思考,努力钻研,掌握各种作物的生长特性及其

九、实验后,应按要求认真书写实验报告,独立完成实验报告,不得抄袭或臆造,并按时交给教师。 十、每次实验结束,学生轮流协助实验室打扫卫生和整理仪器。以增强参与管理意识。 实验报告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每次实验要做到课前认真预习,实验操作中仔细观察并如实记录实验现象与数据,课后及时完成实验报告。 一、课前预习 实验课前要将实验名称、目的和要求、实验内容与原理、操作方法和步骤等简单扼要地写在记录本中,做到心中 二、实验记录 从实验课开始就要培养严谨科学作风,养成良好习惯。实验条件下观察到的现象应仔细地记录下来,实验中观测数据都应及时如实地直接记在记录本上,记录时必须使用铅笔,并做到原始记录准确、简练、详尽、清楚。 另外,实验中使用的工具和器具都应记录清楚,以便总结实验完成报告时进行核对和作为查找成败原因的参考依记录的结果有怀疑、遗漏、丢失等,都必须重做实验。 三、实验报告 实验结束后,应及时整理和总结实验结果,写出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的格式:实验序号,实验名称; (1)目的和要求 (2)内容与原理 (3)主要仪器及试剂配制 (4)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 (5)结果与讨论 实验报告中的实验名称和目的要求是针对该次实验课的全部内容而必须达到的目的和要求。在完成实验报告时,内容分别写原理、操作方法、结果与讨论等。原理部分应简述基本原理。操作方法(或步骤)可以流程简图的方式或格来表示。结果与讨论包括实验结果及观察现象的小结、对实验课遇到的问题和思考题进行探讨以及对实验的改进意

中草药种植方案

和平牧场中草药种植方案根据中药材市场的变化,围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推进我场绿色农业体系发展,根据牧场实际,特制定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合作社为依托,以牧场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为主要目标,以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为指导,农艺、农机、水利等措施相结合,集成高产技术,树立典型示范区,辐射周边,积极推中草药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全面提高我场的中草药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实现农民增产增收,牧场经济健康发展。 二、总体目标 1、培训核心示范户90户以上,辐射带动种植户400户以上。 2、总结一套适合和平牧场的中草药高产栽培技术集成模式。 3、种植中草药3万亩,家庭农场实现利润1800万元。 三、实施具体要求 依据牧场农业生产情况和农民生产实际的需要,紧紧围绕中草药作物的植物保护、土壤耕作、肥料、品种等先进实用技术,通过优化、集成,示范和推广一批优质、高效的综合栽培技术。 1、注重质量,增加投入

在实施过程中,把提高技术的到位率放在工作首位,克服在实施过程中规模求大,数量求多,水平低,技术标准不高的弊端,做到精细管理,把有限的技术资源,财力资源,集中投放到中草药种植上,不断提高中草药生产技术含量和应用水平,确保人、财、物及时到位,成立了以农业副场长为组长,各管理区主任及相关科室人员为成员中草药种植发展领导小组。 2、抓好农业技术培训,充分发挥示范作用 在前期培训的基础上,结合备春耕生产和送科技下乡等活动,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广泛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工作,务实求效,真正提高牧场职工群众的科技素质。 在中草药生长关键环节,及时召开现场会,进行现场指导,组织农民参观学习,真正把中草药种植技术教给职工,增强农户实施技术的理性认识。 3、加大宣传力度,力促全场涉农力量广泛参与 在实施过程中,做到高起点,高层次,大容量,高标准的做好宣传工作,不但积极向职工宣传中草药种植的重要性,还利用各种手段、媒介,力促全社会涉农力量共同关注中草药种植活动。积极宣传主推技术,教会职工群众使用新技术。 4、以中草药种植专业合作社为基础,实施中草药种植 实践证明,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是从根本上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和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产出

中药材鉴别培训习题含答案

中药材鉴别培训习题含 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中药材鉴别培训试题 部门:姓名:年月日得分: 一、单项选择(每题3分) 1、除哪项外均为板蓝根的性状特征(B ) A.根头部略膨大,可见轮状排列的暗绿色叶柄残基和密集的疣状突起 B.质坚实,不易折断 C.气微,味微甜而后苦涩 D.木质部黄色 E.断面皮部黄白色 2、木香的主产地是( E ) A.广西 B.山西 C.四川 D.西藏 E.云南 3、川芎的形状为( C ) A.圆柱形 B.圆锥形 C.结节状拳形团块 D.细长条形 E.须根状 4、取药材少许,浸入水中,散出橙黄色色素呈直线下降,逐渐扩散,水被染成黄色,是(B ) A金银花 B西红花 C菊花 D款冬花 E槐花 5、西红花的来源是(C ) A.菊科植物红花的干燥花序 B.菊科植物番红花的干燥花序 C.鸢尾科植物番红花的干燥柱头 D.鸢尾科植物红花的干燥柱头 E.鸢尾科植物番红花的干燥花序 6、白术的形状是( D ) A.圆柱形 B.圆锥形 C.卵圆形 D.不规则肥厚团块 E.纺锤形 7、西红花为哪科植物(B ) A 香蒲科 B鸢尾科 C忍冬科 D菊科 E豆科 8、断面中心木部较大,黄白色,其外围散有多数点状维管束,排列成2~4轮,该药材是(D ) A.白芍 B.赤芍 C.板蓝根 D.牛膝 E.川牛膝 9、皮类药材的入药部位是指(C ) A周皮 B木栓形成层以外的部分 C形成层以外的部分 D落皮层

E韧皮部以外的部分 10、款冬花为菊科植物款冬Tussilago farfara L.的干燥( C ) A花蕾 B花 C头状花序 D未开放的头状花序 E花冠 二、多选题(每题4分) 1、大黄的特征是( ABDE ) A.断面淡红棕色至黄棕色,颗粒性 B.根茎髓部有星点(异常维管束)环列或散在 C.粘液细胞含大型草酸钙簇晶 D.韧皮部中有大型粘液腔 E.主含蒽醌类物质 2、金银花的显微特征是( ABC ) A.腺毛 B.花粉粒 C.非腺毛 D.草酸钙方晶 E.油细胞 3、白芷为( AD ) A.药用部分为根 B.菊科植物 C.气微,味苦而微甜 D.气香浓烈,味微苦 E.主产云南、广西 4、木香的性状鉴别特征是( ABCDE ) A.圆柱形、枯骨形或半圆柱形 B.表面黄棕色至灰褐色 C.质坚实,体重,不易折断 D.断面灰褐色至暗褐色,可见褐色油点 E.气香特异,味微苦 5、大青叶的性状鉴别特征是( ABCD ) A. 完整的叶片呈长椭圆形至长圆形倒披针形 B. 外表面暗灰绿色 C. 质脆 D. 叶基部下延至叶柄成翼状 E. 味微甜、涩 6、桑螵蛸的商品规格有( ABD ) A、黑螵蛸 B、、长螵蛸 C海螵蛸D、团螵蛸 E、以上均是 7、下列何种药材含有挥发油BCDE A益母草 B广藿香 C荆芥 D细辛 E薄荷 8、中药中对有害物质的检查包括(ACD )

中药材鉴别培训试题(含答案).doc

中药材鉴别培训试题 部门:姓名:年月日得分: 一、单项选择(每题 3 分) 1、除哪项外均为板蓝根的性状特征(B) A.根头部略膨大,可见轮状排列的暗绿色叶柄残基和密集的疣状突起 B.质坚实,不易折断C.气微,味微甜而后苦涩 D.木质部黄色E.断面皮部黄白色 2、木香的主产地是( E ) A.广西B.山西C.四川D.西藏E.云南 3、川芎的形状为(C) A.圆柱形B.圆锥形C.结节状拳形团块 D.细长条形E.须根状 4、取药材少许,浸入水中,散出橙黄色色素呈直线下降,逐渐扩散,水被染成黄色,是( B) A 金银花 B 西红花 C 菊花 D 款冬花E槐花 5、西红花的来源是( C) A.菊科植物红花的干燥花序B.菊科植物番红花的干燥花序 C.鸢尾科植物番红花的干燥柱头D.鸢尾科植物红花的干燥柱头 E.鸢尾科植物番红花的干燥花序 6、白术的形状是(D) A.圆柱形B.圆锥形C.卵圆形 D.不规则肥厚团块E.纺锤形 7、西红花为哪科植物(B) A 香蒲科 B 鸢尾科 C 忍冬科 D 菊科E豆科 8、断面中心木部较大,黄白色,其外围散有多数点状维管束,排列成2~4 轮,该药材是( D ) A.白芍 B.赤芍 C.板蓝根 D.牛膝 E.川牛膝

9、皮类药材的入药部位是指(C) A 周皮 B 木栓形成层以外的部分C形成层以外的部分 D 落皮层E韧皮部以外的部分 10、款冬花为菊科植物款冬Tussilago farfara L的.干燥(C) A 花蕾 B 花C头状花序 D 未开放的头状花序E花冠 二、多选题(每题 4 分) 1、大黄的特征是(ABDE) A.断面淡红棕色至黄棕色,颗粒性 B.根茎髓部有星点 ( 异常维管束 ) 环列或散在 C.粘液细胞含大型草酸钙簇晶 D.韧皮部中有大型粘液腔 E.主含蒽醌类物质 2、金银花的显微特征是(ABC) A. 腺毛 B.花粉粒 C.非腺毛 D.草酸钙方晶 E.油细胞 3、白芷为(AD) A. 药用部分为根 B.菊科植物 C.气微,味苦而微甜 D.气香浓烈,味微苦 E.主产云南、广西 4、木香的性状鉴别特征是(ABCDE ) A. 圆柱形、枯骨形或半圆柱形 B. 表面黄棕色至灰褐色 C.质坚实,体重,不易折断 D.断面灰褐色至暗褐色,可见褐色油点 E.气香特异,味微苦 5、大青叶的性状鉴别特征是(AB CD) A.完整的叶片呈长椭圆形至长圆形倒披针形 B. 外表面暗灰绿色 C.质脆 D.叶基部下延至叶柄成翼状 E.味微甜、涩 6、桑螵蛸的商品规格有(AB D) A、黑螵蛸 B、、长螵蛸 C 海螵蛸 D、团螵蛸E、以上均是

栽培中药材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栽培中药材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我国退耕还林还草步伐的不断加快,既能绿化环境又具有经济效益的中药材倍受当地农民的关注。但由于对药材种植没有足够的经验,面对那么多品种又不知道如何选择是好。 我国退耕还林还草步伐的不断加快,既能绿化环境又具有经济效益的中药材倍受当地农民的关注。但由于对药材种植没有足够的经验,面对那么多品种又不知道如何选择是好。药材和粮作物同属农产品,其种植管理方法有相同之处,但区别也是很多的。关于药材的种植,不是一篇文章所能说全面的,限于篇幅,笔者总结如下几个方面,以供大家参考。 一、药用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环境条件 药用植物生产发育及产品器官的形成,一方面决定于植物的遗传特性,另一方面决定于外界环境条件。在生产上,要通过育种技术来获得具有新的遗传性状的品种;同时,也要通过栽培技术及适宜的环境条件来控制生产发育,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主要环境条件包括:温度、光照、水分、土壤、空气、生物条件。这些条件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相互联系的。而对于生长发育的影响,往往是综合作用的结果。例如阳光充足,温差升高,土壤水分的蒸发及植物的蒸腾就会增加。但当茎叶生长繁茂以后,又会遮盖土壤表面,降低土壤水分的蒸发,同时也增加了地表层空气的湿度,从而对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药用植物的繁殖方法

植物产生同自己相似的新个体称为繁殖。这是植物繁衍后代、延续物种的一种自然现象,也是植物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药用植物种类繁多,繁殖方法不一,主要有营养繁殖、种子繁殖、孢子繁殖。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已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繁殖植物新个体。 三、药用植物的田间管理 药用植物的田间管理是从播种到收获前,在田间所进行的一系列管理措施。其目的是根据植物的生长特性,用人为的办法创造适于植物生长的条件,使植物生长健壮,达到丰产的目的。 四、合理利用土地 合理地安排生产茬口,可以经济利用土地、改善田间管理,从而达到提高产量、降低成本和提高经济收入的目的。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和品种搭配,建立合理的密度和田间结构,采取相应的栽培管理措施,提高土地利用率。 五、药用植物的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是药用植物生产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只有了解发病原因、害虫特性,才能制定科学的防治措施。综合防治病虫害是根据药用植物的生长特性和病虫害的危害规律,结合栽培技术与田间管理,进行综合治理,从而提高植物的防虫抗病能力,以便把病虫害控制在最低危害程度。 六、药用植物的采收与加工 药用植物成熟后要及时采收,以保证药材产量和质量。药用植物成熟是指药用部位达到药用标准,符合国家药典规定和要求;而药材

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就业方向有哪些

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就业方向有哪些 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就业方向有哪些 本专业的就业前景较广,毕业生可在实现中药现代化领域中从事中药材栽培、中药制药、检验、经营管理、教学科研、资源开发和 利用等方面的工作。 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就业最好的地区排名:1清远2重庆3北京。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中草药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及其相关知识和能力,能在实现中药现代化领域中从事中药材栽培、中 药制药、检验、经营管理、教学科研、资源开发和利用等工作的高 级技术人才与生产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中药学、药用植物学、植物生理生化、中草药资源学植物保护学、药用植物组织培养学、药用植物病虫防治学、中药化学、中药炮制学、中草药遗传育种学、中药鉴定学、药用植物栽培学、中药贮藏与加工等。 知识技能 1.掌握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与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技能, 能够从事中药药理的试验研究; 2.掌握中药鉴定方法,掌握中药质量评价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技能,能够利用生物技术进行中草药及活性成分分析; 3.具有中药加工与炮制、中药制剂和制剂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技能; 4.掌握中药制剂的规划设计、管理和中药厂GMP知识,中药的基本研究方法与实验设计法; 5.熟悉药事管理规则,掌握药政法规及药品营销政策,了解中药学的学术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科研、教学与制药生产技能。 相近专业 农学(090101)、药学(100801)、中药学(100802)、药物制剂(100803)、中药资源与开发(100806)、中药制药(100814S)等。 开设院校 本学科文理兼收,开设此专业的高校有:四川农业大学(10626)、沈阳农业大学(10157)、广东药科大学(10573)、云南农业大学(10676)、云南中医学院(10680)、甘肃农业大学(10733)、甘肃中医 学院(10735)、贵州大学(10657)、吉林农业科技学院(11439)、山东 中医药大学(10441)、浙江中医药大学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