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国有商业银行事业部制转型

浅析国有商业银行事业部制转型
浅析国有商业银行事业部制转型

浅析国有商业银行事业部制转型

王鲁兵

[内容摘要] 当前,事业部制转型已成为国内商业银行改革的主流模式,相关研究和新闻报道频频出现。但是,立足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实践,从实务角度系统化阐释事业部制变革缘由及相关构想的文章并不多见。本文从这一视角切入,论述了组织架构变革是国有银行改革的重要基础和出发点,深刻揭示了当前国有银行总分行制组织模式的现状特点及其弊病。在此基础上,对实行事业部制的基本思路、优势和应该把握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对于促动银行顺利变革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对其他领域的国企改革也有着一定借鉴价值。

诚如温家宝总理所言,2003年底开始启动的工农中建四家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是一场输不起的实践,其最终目标在于推动国有商业银行走市场化道路,真正把国有银行变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商业银行。国有银行改革基本分为“三步走”:一是财务重组,解决不良资产数额庞大和资本金缺乏问题;二是股份制改革和境内外上市,解决国有银行的管理体制和所有者缺位问题;三是推进银行内部经营变革,彻底解决各式各样积淀已久的经营与管理弊病,实现机制创新,激发市场活力。当前,工中建三行已先后完成财务重组并公开上市,农行的改革步伐也在加快。可以说,前两步变革已在我国的国有银行改革实践中取得了成功,但最为艰巨和复杂的银行内部机制转变才刚刚开始。而要真正完成这一过程,就应从变革国有商业银行延续至今的组织架构开始。

一、组织架构变革是国有银行内部机制改革的重要基础

(一)国有商业银行变革的基本要素

从国有银行的经营现况看,自身固有优势并不突出,而诸多弊端却日益显露,并深深地制约其生存与发展:决策拖沓、反应迟缓的内部官僚管理体制已然形成;较为明显的等级森严氛围遏制了创造性思想的发挥;各级分支行作为区域经营机构,拥有较大自主权,总行一级法人意志时而得不到切实贯彻,甚至遭受扭曲;各业务部门开拓市场和决策时首先考虑的是规避责任而非业绩创造……要克服种种自身弊病,充分发挥其竞争性优势,国有银行在内部经营机制变革中必须紧紧围绕三项基本要素:一是必须讲求效率,以迅速而有效的实现预期目标;二是要注重制衡,以保证银行发展方向与其宗旨一致,不致发生大的偏差和失误,实现稳健运营;三是要勇于变革和不断创新,以激发组织活力,实现持续发展。

(二)组织架构变革是国有银行改革的出发点

对于国有银行来说,缺少的并非实现战略转型目标所需要的能量和魄力,而是缺少能将

大型组织系统中所蕴藏潜能充分发挥出来的机制。只有通过构建良好的管理机制,规避自身劣势和弊端,推动技术变革与产品创新,塑造活跃的、富有创造力的企业文化,才是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出路。而要改变当前决策效率低、竞争能力弱、潜在风险大、官僚色彩较为浓厚的现状,内部机制变革应从组织架构调整入手。从实务角度看,银行最有效的经营标杆主要有四项,即组织架构、经营计划、绩效考评和资源配置。组织架构本身体现了组织的战略导向、经营重点和管理模式,同时也是经营计划、绩效考核的依托,是资源配置和激励约束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实践中,组织架构往往与其他管理机制共同设计和搭建,直接影响和决定着运营效率、管理制衡和变革创新。这意味着在国有银行转制的系统工程中,以组织架构调整作为出发点和切入点,会使整项变革工作变得更加顺畅、更有效率。客观的说,银行进行的任何实质性变革都将涉及对旧有组织模式的调整。当然,这种调整既有可能是直接针对组织结构进行的自上而下暴风骤雨般的彻底变革,从内容到形式、名义都全然更新;也可能是对之进行温风细雨、日积月累式的逐步转型,在形式和名义上于很长时间内维持原状,而日渐从内容中进行不断的更替与转换。

二、国有商业银行组织架构的现状与问题

目前,国有银行实行的是传统的总分行制(即部门银行模式)组织架构。总行系一级法人,拥有全行系统的经营权、管理权和决策权,以下则按行政区划和级别依次设置省级分行、二级分行、支行及网点。各分支行作为独立的利润中心,在上级行授权范围内开展经营管理,行长为各级机构负责人,各级行根据业务需要设相应职能部门,承担有关经营及业务指导职责。从组织类型看,目前的总分行制管理模式基本属于直线-职能制组织架构,同时也结合了地区事业部制的一些特点:一方面,各级分支行对上级机构负责并报告工作,同时直接对下级机构进行管理和考核;各级机构内设的职能部门主要担当本级机构负责人决策管理的参谋和助手,对下级相应部门进行业务指导,但并无直接领导权。另一方面,按照行政区域划分的各级分支行根据上级行的授权或转授权经营管理,在权限范围内拥有较大的自主权,承担着一定的利润实现和绩效考核压力。

国有银行的这种总分行制组织架构源起于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和原有银行经营体制。1994年之前,工农中建四家国有银行系国家专业银行,承担的是国家赋予的政策性业务,行使财政资金划拨和监督使用的行政职能。这种行政服务的宗旨和目标决定了国有银行必然比照行政体制设置组织机构。1994年后,四家国有银行逐步向商业银行转轨,但这种总分行制组织模式却一直保留至今。一方面这是历史体制的延续,另一方面也是长期以来与中国

显著的行政分割和地区差异相适应的一种组织方式。

总分行制组织结构的最显著特色在于集权和区域分割。这种集权长链的总分行制组织架构在计划经济时期曾经发挥了重要作用,与外部环境简单、银行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管理要求不高、地区差异显著的情况相适应。但在当前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已逐渐显现出其自身难以克服的弊病:一是在分权与集权的关系上,总分行制具有鲜明的官僚体制色彩,管理决策权高度集中于各级行行长。当组织规模庞大、产品种类繁多、业务处理复杂时,直接违背了专业分工和精细化管理原则,造成决策迟缓、效率不高,业务人员和中下层管理人员创造与革新的积极性受到较大程度遏制;同时,分支机构负责人权力集中,往往各管一块、自成体系,造成上级机构的管控和监督力度相对薄弱、难以到位,容易引发能力风险和道德问题。二是具有明显的“多级管理,一级经营”特色,总行、省级分行、二级分行主要负责对下管理,经营职能主要由处于链条底层的支行或网点承担,营销力度小,经营压力大,权责不对称。三是各级分支机构分块负责,信息纵向传递需求不足、渠道不畅,造成交流迟滞,难以在全行范围内积累经验、总结教训,限制了规模经济优势的发挥。四是以块为主的责任中心设置方式,不利于按专业条线,按部门、岗位和人员设计激励约束机制,进行明细核算与考核。五是各级机构内设的职能部门仅仅承担决策建议权和业务指导权,很少具有绩效考核压力,难以激发其产品开发、业务拓展和优化管理等方面的动力,不利于实现专业化管理和产品创新。六是各职能部门基本上平等履行权责,业务经营重心和客户服务功能不够突出,部门扯皮、推诿现象时有发生。总分行制管理模式的上述诸多问题,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国有银行决策效率不高、制衡乏力、缺乏创造性和革新意识,其调整和变革已经日渐迫切。

三、国有商业银行实行事业部制变革的初步构想

(一)实施事业部制的基本思路及优势

要从根本上去除国有银行传统的总分行制组织架构弊端,必须牢牢把握效率、制衡和创新三项变革要素,真正做到以客户需求为中心,逐步实施有利于推动业务流程优化的事业部制转型。实行事业部制的基本思路是改变以区域性分支机构为利润和决策中心的管理体制,转为按客户或产品条线设置事业部(如公司客户部、零售客户部、资金业务部、投资银行部、银行卡部、电子银行部等),作为独立的利润中心或投资中心,各事业部对分支机构相应部门、人员实行垂直管控,分支机构作为共享的客户和销售渠道,管理、监督和支持保障等部门则视规模经营需要作为独立单元并存于事业部之外或适当嵌入各事业部。其大致结构如下图所示:

银行事业部制组织架构

实行事业部制的优势:一是对各业务条线实行独立决策、经营和绩效考核,通过权责明确的分权经营,实现专业化运作,有利于提高效率和精细管理。二是分支行权力分散和部门条线管理便于总行业务部门垂直管控以及风险管理、审计稽核部门派驻制的实现和监督职能发挥,便于解决层级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三是按业务条线经营管理和激励考核,通过构建上下之间利益取向一致的管理机制,有利于信息纵向传递,发挥规模经济优势,充分激发各部门、人员的创新热情和价值创造潜力。四是有利于突出经营重心,真正实现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根据银行自身定位进行目标市场遴选和客户营销。作为一种根除旧有体制痼疾的有效模式,20世纪80年代之后,这种“扁平化、垂直化”的事业部制经营管理变革,逐渐成为欧美银行的主流管理经营方式。而这也是当前中国银行业监管层督促国有商业银行尽快实施的机构改革的方向。

(二)国有银行实施事业部制须把握的相关问题

变革长期以来一直实行的组织架构将存在相当大的难度,也会面临很多问题:首先,对各级行长的分权意味着剥夺当权者权力和既得利益,将使变革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阻力。其次,许多地区仍存在较强的区域行政主导色彩,分支行行长权力分散可能造成争取地方政府支持或对当地企业营销力度的减弱。再次,业务条线垂直管控要求事业部内各级人员具备相应的经营管理能力,短期内原有人员难以适应新的管理模式。第四,国有银行现行管理信

息系统和业务核算系统难以完全满足事业部制按部门和业务条线明细核算、科学计量及合理考核的要求。第五,科技支撑、会计核算、人力资源、法律事务等管理和系统资源难以分配及划转到各事业部中,同时跨事业部的产品开发和业务协调也存在一定困难。此外,各家银行因具体行情不同,对事业部的划分模式,即对不同客户和业务类型的选择与取舍方面,也存在一定争议。

尽管国有银行在事业部制变革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种种问题,但仔细分析不难发现:一些问题属于改革的固有障碍,可以逐步消化;一些属于技术和能力暂未到位,可以逐步完善和培育;一些则属于事业部制自身缺陷或与环境不相适应,可通过适当变通加以克服。实务中,事业部制经营管理模式已在国内各家商业银行中得到普遍重视和不断实践。自2004年开始,民生银行、招商银行等已开始零售业务事业部制改革,2007年9月,民生银行举行事业部启动仪式,在国内同业中率先实行全行总体事业部改革。股改后的建行和工行也都不同程度的迈出了尝试事业部制转型的步伐。从机制变革角度出发,我们应积极推进这一进程,但切忌急于求成。事业部制改革过程中应注意遵循以下几点:一是将客户及营销部门、风险管理和审计稽核部门逐步过渡为条线管理,同时保持综合管理和支持保障部门独立于事业部之外,以共享资源、节约成本,不盲目照搬国外银行的典型事业部制模式。二是循序渐进,不求一步到位。先将计划考核、利益分配等激励约束机制实行条线挂钩,再将人、财、物等管理逐步配套。三是自下而上,先试点后推广。先选择部分二级分行或省级分行试点,再逐步向其他地区及全行推进。至于在划分事业部时如何选择和区分客户及业务类型,则主要取决于相应产品、服务的差异程度以及不同银行的业务经营重点和未来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 Hoskisson R. E, Hill C. W. L., and Kim H., The Multidivisional Structure: Organizational Fossil or Source of Value? [J]. Journal of Management, 1993, Vol.

19

[2] Bartlett C. A. , and Ghoshal, S., Beyond the Mform: Toward a Managerial Theory of the Firm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3, 14

[3] Richard L. Daft, Organization Theory and Design [M], Ninth Edition,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04

[4] 曹凤鸣,国有商业银行完善公司治理的障碍分析与对策建议[J],金融与经济,2005年11期

[5] 吴志峰,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组织结构模式比较与设计[J],上海金融,2005年04期

[6]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发展研究部课题组,股份制商业银行组织结构调整的若干问题[J],上海金融,2003年03期

[7] 尚煜,事业部制理论及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借鉴[J],前沿,2005年06期

[8] 曹凤岐,中国商业银行改革与创新 [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10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银行总行

责任编辑:何顺强

股份制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比较-2019年精选文档

股份制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比较 企业核心竞争力可定义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核心竞争力的评价应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一种是外在的、已显露出来的竞争优势。可称之为表层竞争力;另一种是未来的发展潜力和竞争优势。称之为深层竞争力。“表层竞争力”以“深层竞争力”作为支撑,后者的实质就是一个企业所具有的持续的创新能力,这是一个企业、一个行业长期发展的基石。如果企业只有“表层竞争力”而缺乏“深层竞争力”,企业的发展就会成为“无源之水”,不可持续。 一、评价指标体系 1、表层竞争力评价指标。将商业银行表层竞争力实力进行分解,将其描述为“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成长性”四维指标的最终表现。用以评价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实力表现,即表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表层竞争力=(盈利性指标,流动性指标,安全性指标,成长性指标) (1)盈利性指标。经调整的资产利润率=(税后盈利+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100% 资本利润率=税后利润,资本总额x100%=净收益,股东权益×100% 资产费用率=财务损益表中“营业费用本年累计数”,全年资产平均余额

非利息收入占比=(营业收入一利息收入)/营业收入 ×100% (2)流动性指标。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存款总额×100%流动性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贷存比= 贷款余额,存款余额×100% 中长期贷款比例=逾期一年以上(不含一年期)中长期贷款期末余额,逾期一年以上(不含一年期)中长期存款期末余额 ×100% (3)安全性指标。资本充足率=资本总额/加权风险资产总额x100%核心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一核心资本扣除项),(风险加权资产+12.5倍的市场风险资本) 贷款不良率:不良贷款占总贷款余额的比重。按贷款“五级分类法”,将贷款按实际偿还可能性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五类,后三者称为“不良贷款”。 拨备覆盖率=呆账准备余额,不良资产余额x100% (4)成长性指标。 利润增长率=(本期利润总额一上期利润总额),上期利润总额x100% 总资产增长率=本年总资产增长额,年初资产总额×100% 存款增长率=本年存款增长额,年初存款总额x100% 贷款增长率=本年存款增长额,年初存款总额×100% 这四维16个指标囊括了客户、员工、监管者、股东、经营者不同利益方对银行经营绩效的要求。 2、深层竞争力评价指标。仅仅从财务指标数据对比分析商

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策略转型和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策略转型 和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吴金忠王兵1 (中国人民银行聊城市中心支行,山东聊城252000)摘要: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小企业再度成为经济发展的关注热点,尤其是众多的小企业面临融资困难甚至是资金链断裂等严重问题。本文以工商银行聊城分行(以下简称为“聊城工行”)为样本,考察其发展小企业融资的经验、做法和效果,分析国有商业银行在小企业融资中所独具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与障碍,得出大型金融机构可以发展小企业金融业务的相关结论。 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小企业融资 Abstract:After the financial crisis,small enterprise’s problems,especially the financing difficulties and the rupture of cash chain become the main economic focus again. This paper takes ICBC as the example to analyze how to use the SOCB’s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 advantages to help the small enterprise pass through the financing difficulties. Based on this theory we find out that the SOCB is the nucleus to conquer small enterprises’financial difficulties. In this paper we also give suggestions for SOCD to develop relevant businesses. Key Words:SOCB,small enterprise financing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65(2012)05-0018-04 一、引言 不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小企业在促进科技进步、增加就业和扩大出口等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且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我国,小企业融资渠道少而不畅,融资问题成为其创立和发展过程中始终面临的头等难题,银行信贷融资不足尤为突出。在我国以间接融资为主导的金融体制下,信贷融资在小企业外部融资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在有些地 1作者简介:吴金忠(1965-),男,山东青州人,中国人民银行聊城市中心支行行长,高级经济师;王兵(1969-),男,山东高唐人,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聊城市中心支行,经济师。

事业部制管理系统模式

事业部制管理模式 本期提要 [事业部制管理模式] 在我国大多数的企业中,多数事业部是靠公司母体自己“孕育”出来的新业务形成的,这就需要企业花相当长的时间培育新业务,使之逐渐成熟以准备将来能“自立门户"。很多企业在新业务尚不成熟的条件下,就将新业务组建成不同的“事业部",实际上,事业部仍然由总部实施集权式管理.但是随着事业部的不断成长,“翅膀硬了想分家”,总部却苦恼该不该分家。这样的矛盾成为事业部管理过程中普遍遇到的问题。那么事业部制管理模式的概念到底是什么呢?又该如何构建和应用呢?我们将分两期来和大家探讨一下。本期内容包括事业部制管理模式的概念\该模式设计的三大前提\该模式的三大核心的第一部分。 事业部制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黄文颖 本世纪20年代初,通用汽车公司购并了许多小公司,企业规模急剧扩大,产品种类和经营项目增多,而内部管理却很难理顺。当时担任通用汽车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的阿尔弗雷德·P·斯隆参考杜邦化学公司的经验,于1924年完成了对原有组织的事业部制改造,使通用汽车公司的整顿和发展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从而奠定了事业部制管理的基础,因此事业部制又称“斯隆模型”。 但是,在我国大多数的企业中,多数事业部是靠公司母体自己“孕育”出来的新业务形成的,这就需要企业花相当长的时间培育新业务,使之逐渐成熟以准备将来能“自立门户”。很多企业在新业务尚不成熟的条件下,就将新业务组建成不同的“事业部",实际上,事业部仍然由总部实施集权式管理。但是随着事业部的不断成长,“翅膀硬了想分家”,总部却苦恼该不该分家。这样的矛盾成为事业部管理过程中普遍遇到的问题。 我们认为造成这类管理问题的原因有两点:首先,中国企业在对事业部制管理的认识上存在着偏差;第二,企业对于构建事业部制管理体制缺乏系统性设计。本文作者通过归纳咨询项目中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事业部制管理模式的构建方法。 理解事业部制管理:首先回答三个问题 理解事业部制管理的概念可以通过回答这样三个问题来理解: 第一,事业部制管理是否是对事业部的管理? 第二,采用事业部组织结构中,事业部的定位是什么?总部和事业部的关系怎样? 第三,事业部制管理的最核心原则是什么? 第一个问题,事业部制管理就是对采用事业部组织机构的管理。因此事业部管理是否合理,首先取决于事业部的组织结

事业部制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事业部制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本世纪20年代初,通用汽车公司购并了许多小公司,企业规模急剧扩大,产品种类和经营项目增多,而内部管理却很难理顺。当时担任通用汽车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的阿尔弗雷德?P?斯隆参考杜邦化学公司的经验,于1924年完成了对原有组织的事业部制改造,使通用汽车公司的整顿和发展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从而奠定了事业部制管理的基础,因此事业部制又称“斯隆模型”。 但是,在我国大多数的企业中,多数事业部是靠公司母体自己“孕育”出来的新业务形成的,这就需要企业花相当长的时间培育新业务,使之逐渐成熟以准备将来能“自立门户”。很多企业在新业务尚不成熟的条件下,就将新业务组建成不同的“事业部”,实际上,事业部仍然由总部实施集权式管理。但是随着事业部的不断成长,“翅膀硬了想分家”,总部却苦恼该不该分家。这样的矛盾成为事业部管理过程中普遍遇到的问题。 我们认为造成这类管理问题的原因有两点:首先,中国企业在对事业部制管理的认识上存在着偏差;第二,企业对于构建事业部制管理体制缺乏系统性设计。本文作者通过归纳咨询项目中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事业部制管理模式的构建方法。 理解事业部制管理:首先回答三个问题 理解事业部制管理的概念可以通过回答这样三个问题来理解: 第一,事业部制管理是否是对事业部的管理, 第二,采用事业部组织结构中,事业部的定位是什么,总部和事业部的关系怎样, 第三,事业部制管理的最核心原则是什么,

第一个问题,事业部制管理就是对采用事业部组织机构的管理。因此事业部管理是否合理,首先取决于事业部的组织结构是否正确。那么事业部的组织结构应该是什么特点,这涉及第二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组织结构实际上是责权分配的载体。那么在事业部组织结构中,一方面,事业部应该拥有完全的经营自主权,能独立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独立核算,是“独立的职能集合体(设计、生产、销售)[1]”因此事业部是作为利润中心来体现自身在整个公司中的价值。而事业部又非绝对完全独立的单位,事业部的经营活动是需要在总部控制、监督下进行。另一方面,总部的定位是监控、协调与服务的主体。事业部组织结构实际上“将政策和政策的执行区别开来,并细化了二者在整个组织结构中的位置[2]”。总结内容见表1。 表1 事业部组织结构中事业部与总部定位表 第三个问题,斯隆在通用汽车公司改革指导性文件――《组织研究》中,对事业部制管理实践进行了研究。其中,斯隆提出事业部制管理模式是“协调控制下的分权运营模式”的概念。具体来讲,斯隆提出事业部制管理有两条原则: (1) 每一作业单位的主要经理人员的职责应该不受限制。――作业单位分权化 (2) 某些中央组织职能对公司活动的合理发展进行恰当协调。――参谋服务部门集中化 因此,“集中决策,分散经营”为事业部制管理的最核心原则。 事业部制管理模式设计的前提:必须确保总部的三大权力 为了保证“协调控制下的分权运营模式”的实现,首先明确总部必须拥有哪些基本权力。为了保证总部在管理模式中对各个事业部有效控制,我们认为,总部基本权力应包括:重大决策权、合理监控权、高层人事权。

国有商业银行的现代化发展战略(一)

国有商业银行的现代化发展战略(一) 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的银行业在五年之后将要全面开放。国有商业银行必须尽快制定21世纪的现代发展战略,善于抓住机遇,勇于迎接挑战,奋力加快发展,努力把国有商业银行建成现代化的商业银行。笔者认为,21世纪国有商业银行的现代化战略应包括下述"十化"的内容。 一、产权股份化 21世纪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会逐渐完善,国有商业银行必须按照国际惯例进行改革,转变为真正的商业银行。真正的商业银行不是执行政府经济政策的工具,而是在合法经营基础上追求利润的金融企业;然而目前的国有商业银行承担着繁重的政策性任务。真正商业银行是责任有限的股份公司,而不是特殊类型的政府独资企业;独资企业不可能真正做到政企职能分开。中国加入WTO之后,国有商业银行必须转变为真正的商业银行,其根本出路在于实行股份化改造。鉴于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发育尚不健全,为了保持国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力度,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化履行必须采取国家资本控制的形式。国家资本可以采取二种不同的控股形式:l、绝对控股,国有股占整个商业银行股本的50%以上。2、相对控股,国有股在整个商业银行总股本中虽然不足50%,由于股权分散,国有股仍然处于控股地位。股份化改造之后的商业银行必须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明确董事会、监事会、行长(总经理)之间相互制衡的职责。董事会的职责是制定银行的目标和政策,

挑选和聘任高级管理人员,设立各种委员会或附属机构,监督银行业务经营活动等。监事会的职责是代表股东大会对银行全部经营管理活动进行监督和检查。行长(总经理)的职责是执行董事会的决定,负责组织、实施、管理、协调银行的业务经营活动。 二、员工知识化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商业银行的员工必须是知识化的员工。当前的国有商业银行的员工队伍的素质与商业银行的要求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必须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本"的观念,将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来抓,真正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创造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建立和完善竞争择优、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和激励人才的机制,真正做到不拘一格选人才,继续实施"百千万人才工程",努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既懂国内业务、又懂国际业务,具有丰富知识、决策能力、指挥能力、协调能力、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中级、高级管理人才。 必须切实抓好员工教育包括素质教育、技能教育和终生教育,改进教育方式,坚持多层次和多样性的原则,脱产与不脱产相结合,定向与定量相结合,短期与长期相结合,注重实效。鼓励员工尤其是中高级管理人员获得多个专业证书和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鼓励员工在实践中提高技能、创造经验。 三、市场营销特色化 21世纪商业银行的市场营销是特色营销,商业银行必须根据其内部条

年度中国最大的家商业银行排名

2007年度中国最大的50家商业银行排 名 《中国金融》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课题组 依据2007年年末的所有者权益数据,我们对中国159家商业银行进行了排名,列出其中最大的50家银行,同时列出了这些银行的总资产排名,以及相应的税前利润、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资产收益率、资本收益率、资本资产比等指标。159家商业银行包括1家政策性银行,5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24家城市商业银行和17家农村商业银行。此次排名首次纳入国家开发银行,并首次从资产规模的角度对50家大银行进行了分组比较。 总体数据分析 2007年,中国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4.6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1.4%。与实体经济的增长同步,中国金融业得到进一步发展,银行业资产总额达到52.6万亿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210.8%,比年初增长19.7%。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0.1万亿元,比上年增加5.3万亿元,增长15.2%;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7.8万亿元,比上年增加3.9万亿元,增长16.4%。 2007年,我国50家最大商业银行依然以较快的速度增长,所有者权益、总资产年增长率分别达到51.46%和31.49%,是6年来增长

最快的一年;税前利润总额上升85.18%,达到5321.22亿元。2007年,我国50家大银行的税前平均资本利润率(ROE)和平均资产利润率(ROA)分别为24.59%和1.37%,均为6年来最高。 2007年所有者权益排名前三的银行依次是:中国 (4.18,-0.02,-0.48%)、(3.22,-0.02,-0.62%)和中国 (4.62,-0.04,-0.86%),与2006年相比并无变动;总资产前三名也与2006年一致,依次是: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连续6年居总资产排名榜首,也是连续两年所有者权益和总资产均列首位。国家开发银行首次被纳入排名,位列所有者权益第四位,总资产第五位。报告期内,国家开发银行获得汇金公司200亿美元的注资,(5.10,-0.05,-0.97%)和(26.05,-0.67,-2.51%)成功上市,(4.97,-0.02,-0.40%)定向增发股份充实核心资本,这四家银行的所有者权益均增长一倍以上。2007年所有者权益增长率前10位的银行均进行了增资扩股或通过上市补充资本金。 所有者权益持续增长 2002年首次排名时,入围50家银行的所有者权益合计为7825.21亿元。6年后,入围银行的所有者权益达到了2428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0.78%。特别是近两年,随着中国银行业改革步伐的加快,中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增长也随之加快。与2006年相比,2007年入围

商业银行转型之路

商业银行转型之路 发表时间:2013-08-28T08:59:07.187Z 来源:《中国商界》2013年第9期供稿作者:吴永强 [导读] 国际上,美国经济复苏并不稳固,欧洲仍然深陷经济衰退和债务危机的泥潭。 吴永强/富滇银行昆明行政中心支行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的第三年,恰逢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国际上,美国经济复苏并不稳固,欧洲仍然深陷经济衰退和债务危机的泥潭。国内方面,出口增速因外需减退而大幅下降,消费的启动又难以在短期内有成效,经济增长减速已是各方的共识,金融体制改革中累积的各种矛盾不断放大:民间借贷静水流深,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社会各界频频质疑国有企业的效益增长等。 在此背景下,政府和监管机构出台了一系列措施进行应对,包括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和人民币汇率扩大浮动幅度等。这些措施释放出一个共同的信号,那就是“十二五”时期我国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会全面提速。 当前我国深化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有深刻的现实背景:一是民众对通过推进利率市场化打破中小企业融资困局有很高的期待;二是利率市场化对规范民间融资行为有积极作用;三是当前我国处于通胀较高的时期,持续负利率影响了资源配置效率,社会对通过扩大利率浮动范围改善实际利率水平的需求也较为迫切;四是人民币国际化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市场化的利率环境作为基础;五是我国大型商业银行都完成了股改上市,初步具备了按照风险成本差别定价的能力,深化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有助于促进商业银行的进一步改革和转型。一、银行面临的挑战 国际经验来看,利率市场化进程完成以后,商业银行经营环境会发生巨大的变化,日趋复杂的经营环境将给商业银行带来诸多挑战。第一个变化是,存款的稳定性可能会降低。利率市场化后,由于各家银行的存款利率将会出现差别,出于追逐利润的目的,资金会频繁地在银行间、银行体系和资本市场间、货币市场与证券市场间不断流动,出现储蓄分流风险。 过去30年中,美欧商业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从传统的储蓄存款转变为短期批发融资,正是金融脱媒和利率市场化对银行资金来源综合影响的体现。上世纪70年代初美国开启利率市场化进程时,银行业负债中存款占比接近92%,同业拆借占比不足4%;1986年美国废除Q 条例、取消存款利率上限时,存款在银行业负债中的占比已经下降到不足83%,同业拆借占比则上升至13%;到发生次贷危机的2007年,美国银行业负债中存款占比降低到历史最低水平,约占72%左右,同时同业拆借占比也上升至历史最高水平,接近19%。 存款稳定性的降低,会带来潜在的流动性风险,也会使银行需要更多地借助批发融资,对银行流动性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这种变化使金融体系流动性表现出极大的脆弱性,也是次贷危机中大批金融机构出现流动性困难乃至破产倒闭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个变化是,名义利率通常会出现先升后降的情况。研究机构曾经对20个国家和地区利率市场化前后的名义利率变化情况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名义利率在完成市场化后的短期内上升的有15个国家,下降的有5个国家。但中长期来看,名义利率基本上是稳定回落的。台湾利率市场化前后名义利率的波动情况,是对上述规律的一个完美印证。台湾在1989年取消了对存贷款利率的所有管制,实现了存贷款利率的完全市场化。1989年前的5年中(1984年-1988年),台湾本地银行平均存款利率在5%左右,平均贷款利率在8%左右;1990年-1991年,平均存款利率大幅攀升至7%左右,平均贷款利率上至10%左右。从1992年到现在的20年中,尽管有各种因素影响着台湾本地银行存贷款利率的波动,但总体趋势是回落的——2011年台湾本地银行平均存款利率不足1%,平均贷款利率也仅略高于2%,存贷款利率的整体波动区间已经大大低于20年前。 第三个变化是,存贷款利差普遍会收窄。利率市场化完成以后,由于不再有管制,利率对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反映得更加充分,存贷款利差不可避免地会收窄。仍然以台湾为例,1989年前的五年中,台湾本地银行平均利差大约在3.11%左右;1990年-1991年间,由于金融机构普遍提高了名义利率,利差暂时得以保持,大约在3.14%左右;1992年-2002年间,利差虽然没有出现大幅度下降,但波动区间明显下降,平均水平在2.9%左右;2003年以后,台湾本地银行利差出现了直线收窄的趋势,到2011年,名义利差仅为1.41%左右。 第四个变化是,部分金融机构可能会出现经营困难。国际经验来看,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或完成后,商业银行由于经营管理不能适应环境变化而面临经营困难的情况比比皆是,即使在金融市场较为发达、金融监管较为完备的国家和地区也不例外。例如,美国上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的储贷协会危机就与利率市场化进程密切相关。当时美国储贷协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期限较短的储户存款,资金用途主要是发放长期住房抵押贷款。存款利率上限取消后,由于向储户支付的利率超过了住房抵押贷款收益率,储贷协会出现大面积亏损。在这场危机中,美国有1300多家小银行和1400多家储贷协会破产,约占同期美国商业银行和储贷协会总数的14%。 二、战略转型的方向 利率市场化带来的环境变化,将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业务发展和盈利能力产生深远的影响。面对利率市场化带来的挑战,顺势而为的转型是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这种转型主要表现在能力提升和结构调整等方面。 提高风险定价能力是银行业应对利率市场化挑战的关键。利率市场化后的一段时期内,价格竞争将成为商业银行竞争的主要内容。这将促使商业银行建立完善的成本约束机制,健全利率定价机制。商业银行需要按照风险与收益对称的原则完善利率定价的各个环节,遵循贷款利率必须覆盖资金成本、管理成本、风险溢价和资本回报要求等要素的定价准则,全面梳理并健全资产风险定价、风险成本定价、管理成本定价、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等各方面的定价机制,以及与之相关的绩效考核机制。 需要提升的第二个能力是利率风险管理能力。利率风险管理是市场风险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长期处于利率管制的环境下,国内商业银行大多仅使用缺口、久期等简单工具进行对利率风险进行计量。利率市场化后,利率波动会更为剧烈,商业银行必须使用更加先进的手段和工具应对和管理利率风险。目前部分国内商业银行在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机制上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对建立内外部关联的利率体系、促进利率风险在系统内的集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为应对利率市场化奠定了基础。除此以外,商业银行还要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或运用衍生工具,更加主动地进行利率风险控制。 需要提升的第三个能力是产品创新和差异化服务能力。利率市场化后,当价格竞争趋于稳定时,产品创新和差异化服务能力对银行间竞争格局的影响就会变得格外重要。商业银行要不断调整、组合和创新金融服务产品,通过推出新业务和新产品来改善资产、负债业务的结构,促进业务经营多元化,减少对存贷款利差收入的依赖。同时,商业银行还要培育差异化的服务能力,通过在特定产品和特定领域的领先优势,更加有力地维系客户关系,降低客户对利率价格的敏感程度。 此外,商业银行还需加快业务转型和结构调整。国际经验来看,利率市场化后,利差收窄趋势会对银行传统经营模式带来冲击,促使

事业部制下的财务管理体制与模式

事业部制下的财务管理体制与模式 一、现代企业组织结构形式:事业部制事业部制是企业按照所经 营的事业,包括按产品、按地区、按顾客 (市场)等来划分部门,在企业内部设立若干事业部。每个事业部之间独立核算,在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上拥有自主性,各事业部既是受集团总部控制的利润中心,具有利润生产和管理的职能,又是产品责任单位或市场责任单位,每一个事业部就是一个利润点,对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及销售活动负有统一领导的职能。 事业部制的突出特点是“集中决策,分散经营”。它的优点是: 1.充分授权,自主经营,增强产品专业经营力量。把最大限度的管理权限下放到各事业部,使他们能够依据企业的政策和制度,自主经营,有效调动人、财、物等资源,将个人技术和专业知识在生产和销售领域得到最大发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竞争力。 2.纵向整合,快速响应,增强企业内部竞争活力。按产品、地区、 顾客(市场)等组建事业部,尽可能减少组织机构及业务界面,缩短办事 流程,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 3.横向协同,资源共享,有利于实现集团内部资源最优配置及整体利益最大化。将职能部门与业务经营部门的明确分开,各事业部共同分享职 能部门的管理资源,促使集团效益最大化。 随着企业经营的多元化发展及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国内部分企业

开始尝试事业部制这种企业组织模式,以解决企业内部业务过多交叉、职能部门庞大、层次多等问题,都已取得明显成效。中国美的集团的巨大成功就是有赖于采用事业部制这种组织结构的创新。 二、事业部制下的财务管理体制与模式事业部本身并不具备法人资 格,但在财务上往往被作为“一级利润” 中心进行独立核算并自负盈亏。但从实际运作过程中看,事业部的独立核算具有相对性,诸如对资金运作、物资采购、法律咨询、公共关系等业务活动仍需由集团统一管理。为此,对于事业部财务机构的设置存在一定灵活性,如何对其进行财务职责定位、权限划分,将会直接影响事业部财务运作的效率及质量,进而影响组建事业部的成效。 (一)事业部财务机构的行政隶属问题目前事业部财务机构有两种模 式:集团财务委派制(以下简称委派制) 和事业部隶属制(以下简称隶属制)。第一种模式委派制下,财务机构隶属集团总部财务,财务经理由集团总部财务直接委派,财务人员在行政上直接接受集团总部财务的领导,但在业务上直接隶属于事业部部长,必须从财务角度协助事业部部长完成该事业部经营管理责任目标。第二种模式隶属制是指财务机构隶属事业部下属的职能部门,财务经理由事业部部长直接任命,财务人员在行政和业务上均受事业部领导。换句话讲,委派制仍保持了财务的一级核算模式。隶属制下则将财务一级核算模式改为财务二级核算模式。 通过调研及论证,笔者认为实行委派制要优于事业部隶属制。其理由

国有商业银行待遇对比分析

2007年国有商业银行待遇对比分析(上海地区) 2007上海地区国有商业银行招聘概况 第一章国有银行职位概述 首先,我想很多同学并不是很了解进了银行是干什么的,所以我先介绍一下银行招聘的主要职位。先从支行层面说起,一般如果没有背景的同学进国有银行都会在被分配在支行,有的银行比较大的还会分一级支行二级支行,像工行还有三级支行,不过都算作支行,另外加上分行营业部,这些都属于第一线工作人员。所谓第一线工作人员就是直接接触客户,跟客户打交道的工作人员。在第一线的岗位可以分为对私柜台,对公柜台,零售客户经理,公司客户经理。 对私柜台就是所谓的储蓄柜台,大家平时接触得最多,抱怨的也最多的,其实做过储蓄柜台后你会了解到,其实做储蓄柜台的柜员是很辛苦的,每天都在摄像头下工作,喝水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还要承受着被投诉的压力和收到假钞的风险,晚上经常要轧帐到很晚,有的银行还制定了非常严厉的监管惩罚措施,比如少敲一个私章50元。现在比较大的银行储蓄柜台一般都安排大专生和外包,不过还是有很多银行,特别是中小股份制银行,还是让本科生甚至研究生做储蓄柜台,包括我们2007年毕业的很多校友。 对公柜台就是银行里我们能见到的那些比较大的敞开式窗口,专门做公司业务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开和接收支票、本票、贷记凭证等,还有公司保证金入账,转账等工作,不接触现金,一般操作的金额数字比较大,多拍一个零就是上千万甚至上亿。 对私客户经理有的银行叫做零售客户经理,零售市场营销岗位等。工作内容主要是推销理财产品,做个人贷款(包括房贷,消费贷款,出国留学贷款等),做第三方存管,推销信用卡等个人业务。现在很多银行让本科生进去都做这个,其实就是做市场营销的,只不过商品是money而已。 对公客户经理岗位又叫公司信贷,就是做推销公司业务,拉存款贷款,还有其他公司融资业务。其实是银行最赚钱的岗位,压力很大,做得好钱也最多。所以说如果你老爸是中国移动财务总监的话,你到任意一个银行去做公司客户经理不上班都不要紧,行长都要捧着你。一般刚进去就做公司信贷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不是很多,其一是你手上没有资源,其二怕你跳槽了影响银行的正常业务。 另外有的银行有一个叫信用卡中心的部门,就是专门做信用卡推广的,每个银行不一样,不过总的来说,做信用卡一线的比在支行里做零售市场营销的赚得多,就是不太稳定,信用卡做二线的楼主就不太了解了。其二说说分行层面的,就是所谓的第二线。一般国内银行分行层面没有背景的本科生进的比较少,就算进了也是做那些比较基层的工作,有背景的就直接做到行长秘书,或是人事部,行政管理这种了。分行层面本人也不是了解很多,就把道听途说的讲一点吧。一般在支行一线人员做好一笔贷款的资料收集和撰写报告后,就要交到分行去审批,分行审批一般需要经过风险管理部门和资金管理部门,风险管理部看看你的贷款有没有风险,然后提供批多少贷款的建议,然后资金管理部再放款。然后还有做国际结算的部门,顾名思义,我不展开了。另外还有些杂七杂八的部门,比如财务部,会计部等,不是银行赚钱的主要部门就不讲了。国有银行分行的资金管理部和风险管理部还有国际结算部门一般刚毕业的本科生进的比较少,有的银行为了区别研究生和本科生或是海龟和土鳖就让研究生或是海龟到分行做这些部门的工作。有的外资银行由于柜台多为外包,市场营销岗位又多为到国有银行挖墙脚的,所以大学毕业生就到这些部门去做数据工作了。各个银行对于以上这些岗位的各种叫法可能不同,不过做的事情是差不多的。另外有些银行会有些特殊的业务,比如中国银行的外币业务、上海银行的养老金、中信银行的美领馆签证业务等,由于不具代表性,就不展开了。 浦发、上行、交行、农商行的总行都设在上海,由于本人和在总行工作的校友差了不只一个次元,了解到的信息也比较少,而且一毕业就能进总行的毕竟凤毛麟角,所以这里就不介绍。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转型分解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转型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转型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转型。首先,了解国际银行业经营制度的演变,明确银行业混业经营是世界各国银行业经营发展的必然趋势。其次,介绍一下混业经营的基本概念、分业经营的基本概念、各自的经营模式的分类以及各自经营模式的优缺点。再次,通过美国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历史和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历史进行对比,分析出我国商业银行与美国的商业银行曾经面临类似的监管环境和先混业再分业再混业的经营模式;分析美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的转型,对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转型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最后,根据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现状,结合美国商业银行转型的经验分析得出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在目前的分业经营模式基础上转型,逐步介入投资银行领域,发展金融控股集团公司,最终形成我国以少数大型金融集团为主体的,各个专业化中小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控股的混业经营格局。 关键词:商业银行经营模式混业经营分业经营

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our country commercial bank business model transformation. First of all, understand international banking management system evolution, clearing the banking mixed management is the world of banking management is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development of. Secondly, introduce the basic concepts of mixed management and decentralized management, the classification of management mode and management mode of the respectiv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gain, by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mmercial banks in the histor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ommercial banks in China historical comparison, analysis of China Commercial Bank and commercial banks in the United States have faced similar regulatory environment and the first mixed and separated and mixed business model; analysis of American commercial banks operating mode of transformation, in analyzes our country commercial bank management transformation and has important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inally, according to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present situation, combined with the United States commercial bank reforming experience analysis of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should be in the present management mode based on transition, gradually involved in investment bank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inancial holding company in China, eventually forming a large financial group as the main body, various professional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 coexist in the financial holding universal operation pattern. Keywords:Commercial Bank Management Pattern Mixed Operation Decentralized Management 一、引言 国际银行业经营制度的演变。19世纪中叶德国、美国等国在工业化的

事业部简介

一、关于事业部制 近年来,我国不少企业(包括饭店集团)对事业部制又开始有所青睐,据笔者记忆,我国最早学习海外经验、实行事业部制的是天津新港船厂,时间是20世纪80年代初,后来新港模式为国内敏感的企业家所关注,曾经风行一时。对于大企业来说,事业部制确实有着较大的吸引力。为了充分发挥事业部制的优点和作用,有必要对事业部制有一个完 整的了解。 1、事业部制的起源 事业部制是从功能部制发展而来的。事业部这种组织形式最早出现于1924年,由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斯隆创立,其起因是该公司当时合并和购买了许多小公司,规模急剧扩大、产品种类和经营项目增多,致使无法实施有效的管理,斯隆的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因此事业部制的组织形式又被称为斯隆模型。 2、事业部制的划分原则 事业部制最常见的划分是以产品为原则和以地区为原则,有的公司还以细分市场的顾客群为原则。事业部实行独立经营和独立核算,统管一个方面的经营决策,负责承担上级下达的指标和任务。 3、事业部制的设立原则

组织结构的设立方式是由公司的战略决定的。以产品为例,可以按不同产品设立;即使是单一产品,也可以按不同的档次设立,以服务产品酒店业为例,就可以按高、中、低星级酒店来设立。对多元化经营而言,则按不同产业来设立事业部,事业部制也往往被视作适应多元化经 营的组织形式。 4、事业部制的两种职能 一种事业部的职能是管理、协调型,对下属企业进行战略指导;另一种事业部则充当利润中心,这种事业部是强有力的,它可以让上级脱出精力,只需下达战略指令即可。它的职能是帮助公司增值、统一管理下属企业、制定战略计划供上级决策。 无论哪种事业部都不直接参与下属企业的日常运作,它的主要精力是战略层面、而非具体的战术,以充分发挥下属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事业部制的优点 事业部制由于专门针对某个主题,可以集中精力把握市场规模和市场需求,对竞争对手能够了如指掌,可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其应变能力加大、应变速度加快,优点是十分明显的。 6、事业部制的缺点 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和模式,没有适用一切的最好办法,只有最适合的办法。就是对最适合的办法而言,也是优、缺点并存的。对事业部制来说,其优点明显,但缺点也是存在的。 事业部的数量增多,使公司总部的管理成本增加;事业部权力的不断增大导致了不同事业部之间的各自为政,总部要化费大量的精力进行

国有商业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业务比较

国有商业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业务比较 我国商业银行很多,其中数国有商业银行的实力最为雄厚,在我国的经营历史也最为长久,对市场的垄断力虽然随着银行业的改革和开放有所减弱,但依靠其庞大的规模和国有的信用保障仍然使其保持着强势地位;与起步较早的国有商业银行相比,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我国虽仅经历20多年的发展历程,但其在企业制度、经营管理、业务和技术创新等方面都具有不少突出的后发优势。 一.银行具体业务(以工商银行与深圳发展银行为例) A.工商银行的主要业务: B.深证发展银行的主要业务:

▲深证发展银行的特色业务: 二.总体业务形势分析 结合上述两家银行的具体业务以及自身发展历史和中国金融业大环境,可以很明显的发现国有商业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之间发展状况以及业务的差别: A.国有商业银行: 总体来看,国有商业银行是国家配置金融资源的主渠道,在我国的金融总量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位置;与普通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其在存贷 款业务、资金清算及托管业务等方面业务种类较多,占据绝对市场份额; 此外,国有商业银行经过长期积累往往具有良好的资源基础与经验,在传统 的银行业务方面,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 B.股份制商业银行: 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相比,股份制商业银行无历史包袱、经营机制灵活、经营效益相对较好,以及在风险控制能力强。从业务上看,股份制商业银 行在业务创新上有独特的治理结构优势,它的业务反应快,业务创新多, 为中小企业提供的服务多,在争取中小企业中的较大客户方面显然有更充 分的优势;从治理结构上看,凡是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能够从事的中间业务,

股份制商业银行都能够开展;但其资信相对较差,在信用信息业务的竞争中也就处于劣势。另外,受规模、信誉及销售网点布局等各种因素影响,其发展还是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但总体而言,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发展还是健康的、良好的,如深圳发展银行等,既具有相当的资实力,也已形成了一定的品牌形象。 三.具体业务发展形势比较 1. 传统的银行业务比较 面对日趋复杂的外部环境挑战和内部压力,国有商业银行由于发展历史悠久、资本丰厚、地位特殊性等,使其存贷款业务等传统业务方面仍保持优越地位,并预计能在未来较长时间内继续保持。 而股份制商业银行受规模、信誉及销售网点布局方面的限制,其传统银行业务虽然今年来已快速发展,但却很难赶上国有商业银行,且受国家政策影响,对于其部分业务的开展仍存在一定限制。 2. 资产业务比较 国有商业银行金融资产管理与经营的能力应该说相对较弱,特别在信贷资产方面存在问题较多导致形成了大量的不良资产。其主要原因是,是资产经营管理能力不强,主要表现在经营机制不够灵活,经营途径单一。比如银行资产的绝大部分表现为信贷资产形态,而同业存放、票据贴现等的比例相对低。 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在资产经营管理方面具有以下优势:一是由于成立时间短,行政干预小,在资产经营方面基本是自主决策,因此没有历史包袱。二是资产经营具有灵活性与多样化的特点,如在资产经营中票据贴现与证券投资的比重相对较高。 3. 中间业务比较 在中间业务领域,国有商业银行具有较大优势。一是起步早。国有商业银

中国四大国有银行发展史

中国四大国有银行发展史 中国国有四大银行是: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 银行 新中国的银行,一直是国家的一个行政机关,和国家财政一样,行使为国家理财的基本职能,改革开放后发生了质的变化。1983年9月7日颁布的《关于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决定》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分设中国工商银行、中国人民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专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主要办理工商信贷业务,中国人民建设银行以基本建设投资为主要业务,中国银行以涉外信贷为主,中国农业银行主要服务于农业开发和建设,逐步形成了以中央银行为核心,以专业银行为主体的银行体系。 尔后的十几年中,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各专业银行的业务界限逐步被打破,几家专业银行均在“专业”业务的基础上,开设了其它各种金融业务,逐渐形成了在各有侧重的基础上又相互交叉的局面。 1993年12月《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出台,标志着我国银行体系的构架基本形成。其主要包括:独立执行货币政策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体系和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组织体系。 参考资料:周平的《网上银行》 中国有哪几家银行是私人银行?交通银行和招商 银行算不算私人银行? 一般的招商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等都是股份制银行,但都是国有银行,因为是国家控股或是全股. 银行目前仅有三家可以算是民营银行,因为在他们其中民营资本占控股地位,他们是:民生银行\徽商银行\浙商银行. 2005年我国共有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3万多家。主要包括: 3家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4家国有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 13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交通银行、深圳发展银行、中信实业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华夏银行、中国投资银行、招商银行、广东发展银行、福建兴业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海南发展银行、中国民生银行、渤海银行), 115家城市商业银行, 626家城市信用社, 30438家农村信用社, 57家农村合作(商业)银行, 238家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 4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浅析国有商业银行事业部制转型

浅析国有商业银行事业部制转型 王鲁兵 [内容摘要] 当前,事业部制转型已成为国内商业银行改革的主流模式,相关研究和新闻报道频频出现。但是,立足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实践,从实务角度系统化阐释事业部制变革缘由及相关构想的文章并不多见。本文从这一视角切入,论述了组织架构变革是国有银行改革的重要基础和出发点,深刻揭示了当前国有银行总分行制组织模式的现状特点及其弊病。在此基础上,对实行事业部制的基本思路、优势和应该把握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对于促动银行顺利变革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对其他领域的国企改革也有着一定借鉴价值。 诚如温家宝总理所言,2003年底开始启动的工农中建四家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是一场输不起的实践,其最终目标在于推动国有商业银行走市场化道路,真正把国有银行变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商业银行。国有银行改革基本分为“三步走”:一是财务重组,解决不良资产数额庞大和资本金缺乏问题;二是股份制改革和境内外上市,解决国有银行的管理体制和所有者缺位问题;三是推进银行内部经营变革,彻底解决各式各样积淀已久的经营与管理弊病,实现机制创新,激发市场活力。当前,工中建三行已先后完成财务重组并公开上市,农行的改革步伐也在加快。可以说,前两步变革已在我国的国有银行改革实践中取得了成功,但最为艰巨和复杂的银行内部机制转变才刚刚开始。而要真正完成这一过程,就应从变革国有商业银行延续至今的组织架构开始。 一、组织架构变革是国有银行内部机制改革的重要基础 (一)国有商业银行变革的基本要素 从国有银行的经营现况看,自身固有优势并不突出,而诸多弊端却日益显露,并深深地制约其生存与发展:决策拖沓、反应迟缓的内部官僚管理体制已然形成;较为明显的等级森严氛围遏制了创造性思想的发挥;各级分支行作为区域经营机构,拥有较大自主权,总行一级法人意志时而得不到切实贯彻,甚至遭受扭曲;各业务部门开拓市场和决策时首先考虑的是规避责任而非业绩创造……要克服种种自身弊病,充分发挥其竞争性优势,国有银行在内部经营机制变革中必须紧紧围绕三项基本要素:一是必须讲求效率,以迅速而有效的实现预期目标;二是要注重制衡,以保证银行发展方向与其宗旨一致,不致发生大的偏差和失误,实现稳健运营;三是要勇于变革和不断创新,以激发组织活力,实现持续发展。 (二)组织架构变革是国有银行改革的出发点 对于国有银行来说,缺少的并非实现战略转型目标所需要的能量和魄力,而是缺少能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