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

锦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
锦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

锦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

【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锦政发[2007]15号

【发布部门】锦州市政府

【发布日期】2007.03.29

【实施日期】2007.03.29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锦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

(锦政发〔2007〕15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中省直有关单位:

加强应急管理,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加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必然要求。

当前,全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以建立和理顺应急管理机构为重点,以制定和完善应急预案、防范事故风险为目标,以法规制度建设为保障,使全市应急管理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市应急管理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体制、机制、法制尚不健全,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还有待提高。为深

入贯彻落实《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辽政发〔2007〕3号)和《锦州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明确应急管理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充分依靠法制、科技和人民群众,以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落实和完善应急预案为基础,以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为重点,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建设和谐滨海锦州创造安全环境。

(二)工作目标。在“十一五”期间,建成覆盖全市各县(市)区、各行业、各单位的应急预案体系;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落实党委领导下的行政领导责任制,加强应急管理机构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构建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法规制度体系,依法开展应急管理工作;建设突发公共事件预警预报信息系统和专业化、社会化相结合的应急管理保障体系。初步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调、军地结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应急管理工作格局。

二、围绕“一案三制”,加强应急管理基础建设

(三)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和管理。各县(市)区和各有关部门要根据锦州市总体应急预案要求,抓紧编制或修订本县(市)区和本行业的各类预案,明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防范措施和处置程序,编制或修订完成的各类预案要按规定报市政府应急办发布和备案。各基层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本单位预案,尽快构建覆盖全市各县(市)区、各行业、各单位的预案体系。要狠抓预案落实工作,经常性地开展预案演练,增强预案的实用性。全市各类预案都要制定演练计划并适时组织实施,涉及多个县

(市)区和部门的预案,要通过开展联合演练等方式,促进各单位的协调配合和职责落实。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应急管理机构要加强对预案演练的协调和指导。

(四)加强应急管理体制和机制建设。各级政府要根据《锦州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要求,建立健全应急管理的指挥机构、办事机构和工作机构,明确各机构职能,理顺关系;市政府有关部门要结合总体预案要求,根据各自职责和应急管理工作实际,负责相关类别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为全市应急管理工作提供组织保障;各专项应急指挥机构,要进一步强化职责,充分发挥其在相关领域内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加快突发公共事件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响应、调查评估及恢复重建等体系建设。加强各县(市)区、各部门以及各级各类应急管理机构的协调联动,积极推进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

(五)积极推进应急管理法制建设。一是做好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法出台后的宣传和贯彻实施工作;二是各县(市)区和各有关部门要从实际出发,在国家和省有关应急管理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制定和完善应急管理的规范性文件。

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材料

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材料 基层应急管理 再过二三个月,台风季节又将来临。家在温州市鹿城区矮凳桥的王磊却并不担心。他解释了其中的原因:“从街道到社区,各种应对预案都准备好了。” 我省地处东部沿海,兼有平原、山区和海岛,地形复杂,经常遭受台风侵袭,加上经济发达,开放程度高,人员流动频繁,存在各种公共安全风险和隐患。其中,基层公共安全问题更为全社会所关注。 省委、省政府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高度重视基层应急体系建设和管理工作,把它作为建设“平安浙江”的重要方面。 20XX年5月,省委在《关于建设“平安浙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决定》中,强调要求建立健全快速反应系统,有效动员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社会力量投入应急行动;20XX 年2月,省政府下发了有关意见,对全省应急管理工作作出具体部署。省委、省政府领导还多次就一些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处置提出具体意见。 在成功应对了多次在基层突发的公共事件后,各级党委、政府和全社会形成共识:在应急管理工作中,必须加强基层,突出重点,狠抓薄弱环节。近年来,在浙江,各地、

各部门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实际,积极推进应急管理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的“四进”工作。去年4月12日,我省公布了《浙江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应急预案体系呈现了“一案三制”的格局:应急预案和应急机制、体制和法制。 省政府各有关部门已编制48项专项预案和应急保障行动方案,124个部门预案;11个地级市均颁发了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还颁发了406个专项应急预案,681个部门预案;全省各县(市、区)总体应急预案达90个,还颁发了2259个县级专项应急预案。 如何建立基层预案体系,省级有关部门均作了具体要求:省防汛防旱指挥部下发了《浙江省沿海地区乡(镇)政府防台风工作要求》,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和措施,组织基层沿海街道(乡镇)编制防台预案,把安全管理和群众转移责任落实到基层;省教育厅等6个部门下发了《关于做好中小学防御山洪与地质灾害工作的紧急通知》,对山区中小学防御山洪与地质灾害提出具体要求;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则加强了企业安全生产工作…… 在此基础上,一张全省“基层应急预案网”初步形成,管着各种基层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并且不留死角:社区和农村是信息采集的最前沿,应急处置的第一线,应急管理工作最急迫。目前全省34641个社区(村)已制订应

行政管理工作包括哪些内容

行政管理工作包括哪些内容: 行政管理: 1、会议、活动组织: 负责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包括公司内、外部各类公关、宣传、演示、文体等活动的组织、宣传、安排工作;负责公司各类会议的组织、安排、服务工作。 2、物品管理: 负责公司办公用品、低值易耗品、办公设备的采购、登记、核查管理工作;制定办公用品计划,报主任审批;做好每月的分发、调配、保管工作,建全登记制度,做到帐物相符。 3、环境卫生: 负责公司及现场指挥部办公秩序和环境卫生的监督管理工作。 4、安全保卫: 负责公司的安全保卫工作。制定安全防火制度,负责公司防火、防盗等安全保卫工作;安排节假日保洁、保安的值班。 5、食堂供餐: 负责现场食堂的监督管理工作。 6、证照年检: 负责办理公司营业执照年检、组织代码证年检。 7、设备管理: 负责现场指挥部辅助设备(发电机、锅炉)的管理及设备维护。 8、事务工作: 负责交纳电话费、物业费,保证公司各部室饮用水供应,处理公司与客户之间的相关事务。 9、完成领导临时交办的任务 企业要发展,要做大,必须有一个英明的决策层,制定高远的企业发展方向和计划;必须有一个坚实能干的团队,坚决贯彻执行决策层领导制定的各项企业发展计划。企业在运作过程中如同一个转动的车轮,所有零部件必须严密结合,充分发挥本身的作用,才能跑的快,跑的稳;才不会在跑动的过程中散架。而行政管理工作就好比润滑油,适量的润滑可以使车轮跑的更轻、更稳、更快。 一、企业行政管理的概念和意义 企业行政管理广义上包括行政事务管理、办公事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产会计管理四个方面;狭义上指以行政部为主,负责行政事务和办公事务。具体包括相关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推动、日常办公事务管理、办公物品管理、文书资料管理、会议管理、涉外事务管理,还涉及到出差、财产设备、生活福利、车辆、安全卫生等。所有工作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各种规章制度和人为努力使部门之间或者关系企业之间形成密切配合的关系,使整个公司在运作过程中成为一个高速并且稳定运转的整体;用合理的成本换来员工最高的工作积极性,以提高工作效率完成公司目标发展任务。 二、对做好企业行政管理的几点认识 1、明确岗位职责。日常办公事务管理包括日常事务的计划安排、组织实施、信息沟通、协调控制、检查总结以及奖励惩罚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办公物品管理包括办公物品的发放、使用、保管及采购以及相应制度的制定;文书资料管理包括印信管理、公文管理、档案管理、书刊管理;会议管理包括会前准备、会中服务、会后工作;其他事务视各公司具体情况而定。 2、加强沟通。沟通包括纵向沟通和横向沟通。纵向沟通分为与上级沟通和与下级部门沟通。与上级沟通主要是要充分领悟上级领导的意思,把握住方向,同时将自己和下级部门的观点很好的传达给上级,这需要行政人员有观察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与下级沟通主要是执行上级的决定以及收集整理下级部门各项信息,这就需要较强的应变能力和组织能力。横向沟通包括公司内部相关职能部,与关系企业窗口部门和外界媒体政府机关等等。在传达精神及布置工作任务及协调各部门工作时,务必真诚、谦虚。与外界沟通需要强的适应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应急管理工作心得体会

应急管理工作心得体会 这次的应急管理工作,要进一步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集中抓,同时每位教师也要树立人人都是安全员的意识,把安全工作落实到各个工作环节中去。下面是求学网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应急管理工作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 应急管理工作心得体会篇1 为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应急管理干部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应急管理工作水平,公司举办了为期5天的培训班。下面谈谈个人体会。 一、认清突发事件的内涵。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突发事件包涵核心要素为、一是具有明显的公共性或社会性。突发事件应对法所要解决和应对的是公共危机,具有明显的公共性。国家制定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核心目的是为了应对突发公共危机。二是具有突发性和紧迫性。突发事件的发生往往是突如其来,如果不能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危机就会迅速扩大和升级,会造成更大的危害和损害。三是具有危害性和破坏性。危害性和破坏性是突发事件的本质特征,一旦发生本法所称的突发事件,就会对生命财产、社会秩序、公共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如应对不当就会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或社会秩序的严重动荡。四是必须借助于公2权力的介入和动用社会人力、物力才能解决。公权力在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发挥着领导、组织、指挥、协调等功能,公权力介入突发事件的应对。 二、积极应对突发事件。应对突发事件,把预防和应急准备放在优先位置,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只有牢固树立居安思危、常备不懈意识,逐步把握规律,主动采取防范措施,才能从根本上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同时,在无法完全

应急管理工作措施措施方案

应急管理工作措施措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法》以构建社 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落实和完善应急预案为基础,以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为重点,全面履行行政职能,完善体制机制,健全应急体系,全面加强我市应急管理工作,逐步实现由被动处置向主动防范转变,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危害,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通过两年的努力,目前已经初步建成覆盖各地、各部门、各单位的应急 救援队伍、应急预案体系的基础上,健全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 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建设统一高效的应急平台以及专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的应急管理保障体系,形成政府主导、 部门协调、社会参与的应急管理工作格局。 二、全面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三)编制实施应急体系建设规划。抓紧编制出台我市“”应急体系建设规划,优化整合各 类应急资源,统一规划突发事件应急平台、预防预警、应急处置、恢复重建等方面的项目和基础设施,科学指导各项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各地、各部门要紧密结合实际,编制本地本部

门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并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等专项规划要符合预 防、处置突发事件的需要,与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相衔接,合理布局重点建设项目,统筹安排应对突发事件所必需的设备和基础设施建设。 (四)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以《突发事件应对法》为指导,根据 《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及时编制、修订、完善各类应 急预案,推进镇处(街道)村(社区)学校以及各类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要求。要按照“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归口管理、分级实施、逐级监督” 原则,制订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加强应急预案管理,做好各级各类应急预案的衔接工作,不 断增强应急预案的实效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建立应急预案演练和评估制度,有计划、有 组织、有针对性地开展应急演练,促进各方面的协调配合和职责落实,不断提升应急队伍实 战水平,结合应急演练开展情况,及时进行总结,并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和完善。涉及重点领域的应急预案要求每年至少演练一次。 (五)加强应急管理体制建设。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有关要求,各地、各部门、各单位的 常规应急办事机构都应设在本单位的办公室。市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是全市处置突发事件的 决策指挥机构,下设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市政府应急办)明确为市政府办公室内 设机构。市政府各专项应急指挥机构、各有关部门和单位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各自职责, 负责相关类别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在相关领域应对突发事件的作用。各地人民政府和市直有关部门、单位要结合实际,尽快明确承担应急管理工作的指挥机构、办事机构及其职责,配备相应的工作人员。年,各地人民政府要组织村委会、居委会等基层群众自

政府事务管理

医药企业政府事务管理系列(之五):政府关系的调研和盘点 政府关系的调研和盘点 ——医药企业政府关系管理系统建立和优化模型解析(一) 医药企业政府关系管理系统建立和优化模型是笔者结合工作实践总结归纳的一套可以帮助医药企业系统、规范地进行政府关系管理,改善目前政府管理状况的工具,其不仅适合于大型医药企业,同样适合于中小型医药企业,且适用于政府关系管理的各个阶段。规范化的步骤和格式,使难以量化的政府关系管理成为有章可循的程序,将人的影响因素降到最低,提高和升华企业的管理水平。在新医改背景下,政策的变化往往快于企业的应对,忙于应对,只会打乱仗,而该工具“系统化、流程化、明晰化、可操作化”的特征,提供了对新政的应变方法和策略。 该模型包含四个主要的管理模块(见附图三),包括:政府关系调研盘点、现状评估差距分析、制定构建改善计划、确立管理思路方案。共分为12个步骤。本文将对第一个管理模块——政府关系的调研盘点的三个步骤,即:资源调查、地图绘制、通路盘点展开论述,为医药企业提供方法和思路。 资源调查 资源调查的目的就是要摸清企业政府关系的现状,明辨政策,明晰人脉,明细人力,明确方向,为政府关系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是建立和优化体系的基础所在。 资源调查通常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政策资源,即:哪些政策会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带来影响,资源的调查中要力求完整,尤其不要忽略了影响大的政策,并对政策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预判,对于出台的政策要全面收集,对于未出台的政策要正确判断;另外,对政策的敏感度,决定了政策资源调查的好坏;二是人脉资源,即:企业在经营中建立起来的所有的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人脉,对于每一条人脉要进行客观的评价,清楚能给企业带来的利益,并不断的对人脉进行动态的梳理,并对人脉进行分级管理,充分的发挥其作用;三是人力资源,即:在企业内部,进行人力的摸底,善于发现适合企业政府关系管理的人员,并对人力作好规划,让最合适的人做最适合的事,做到人尽其才。要注意的是宁缺勿滥、决不能矮子里挑大个,政府关系管理不同于其他工作,有时不会有第二次机会,必须保证合适的人员一次性成功。

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近期,笔者先后赴受2008年冰冻雨雪灾害影响较重的几个南方省份进行调研。在调研中了解到,各省的应急管理工作体系已经基本建立,建立了专门的工作机构,制定了应急预案,并且对相关部门的领导干部和公务员进行了一些应急管理基本知识的培训,有些地方还组织了应急管理演练。但仍存在以下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存在的问题 (一)预测预警体系的建设问题 现在的应急管理工作中重视预案的编制和管理,但是预测预警体系的建设尚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具体表现为:一是地方性自然灾害预测的科学研究体系未建立或健全;二是安全生产等方面的监测监控体系未建立或健全;三是各部门之间的专业预测、监控信息的交流、会商、筛选、决策机制未建立或健全;四是对各类突发事件发布预警的判断指标体系未建立或健全;五是预警信息传播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和专业术语通俗化、警报化的问题尚未妥善解决。 (二)信息上报、发布与核实问题 目前很多领导同志都意识到现代社会中隐瞒信息是很不明智的事,只有及时上报信息和向社会公开发布信息才是正确的选择。但是,实际工作中确实存在着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的问题。诸如,不同的部门对某一事件信息的掌握会存在一些出入,需要时间进行核实;媒体的抢先报道与政府正式的新闻发布有时也会存在出入。

(三)政府各部门的常态工作与非常态的应急管理工作的界定问题应急管理工作不仅仅只是在发生突发事件后的应对,也包括大量日常的准备和预测预防工作,这些工作往往又和政府各相关部门的法定职能职责紧密联系。值得研究的是,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把握应急管理中的常态工作与各部门的关系,避免想做工作但无权限或者突发事件发生后才发现没有做好准备的状况。 (四)政府各部门之间在应急管理工作领域的分工、协调、衔接、联动的法定程序规范问题 很多地方的同志都强烈要求将应急管理的体制机制问题作为重要课题进行研究。政府各部门在应急管理工作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职责划分的问题,诸如水利部门在防洪工作方面与国土资源部门在预防地质灾害如山洪、泥石流方面如何分工协调,民政部门如何开展城市救灾以及全社会的减灾防灾工作等。二是资源整合问题,例如如何整合部门资源、如何利用社会资源、如何建立部门联动和区域合作,由哪个部门来统筹考虑应急管理资源的网络化有机结合等。三是程序规范问题,目前,基层应急管理部门职能既有重叠又有空白,应从程序规范或制度约束中提炼出应急管理的基本原则、应急程序、应急联动机制等,进一步强化对应急管理的机构及职能定位、应急管理的监督、指挥体系专业化、预案管理动态化、联动体系规范化等问题的研究。 (五)中国特色政治体制下执政党与政府在应急管理工作中的制度安排问题

(行政管理)怎样做行政管理

行政管理 行政管理: 1、会议、活动组织: 负责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包括公司内、外部各类公关、宣传、演示、文体等活动的组织、宣传、安排工作;负责公司各类会议的组织、安排、服务工作。 2、物品管理: 负责公司办公用品、低值易耗品、办公设备的采购、登记、核查管理工作;制定办公用品计划,报主任审批;做好每月的分发、调配、保管工作,建全登记制度,做到帐物相符。 3、环境卫生: 负责公司及现场指挥部办公秩序和环境卫生的监督管理工作。 4、安全保卫: 负责公司的安全保卫工作。制定安全防火制度,负责公司防火、防盗等安全保卫工作;安排节假日保洁、保安的值班。 5、食堂供餐: 负责现场食堂的监督管理工作。 6、证照年检: 负责办理公司营业执照年检、组织代码证年检。 7、设备管理: 负责现场指挥部辅助设备(发电机、锅炉)的管理及设备维护。 8、事务工作: 负责交纳电话费、物业费,保证公司各部室饮用水供应,处理公司与客户之间的相关事务。 9、完成领导临时交办的任务 企业要发展,要做大,必须有一个英明的决策层,制定高远的企业发展方向和计划;必须有一个坚实能干的团队,坚决贯彻执行决策层领导制定的各项企业发展计划。企业在运作过程中如同一个转动的车轮,所有零部件必须严密结合,充分发挥本身的作用,才能跑的快,跑的稳;才不会在跑动的过程中散架。而行政管理工作就好比润滑油,适量的润滑可以使车轮跑的更轻、更稳、更快。 一、企业行政管理的概念和意义 企业行政管理广义上包括行政事务管理、办公事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产会计管理

四个方面;狭义上指以行政部为主,负责行政事务和办公事务。具体包括相关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推动、日常办公事务管理、办公物品管理、文书资料管理、会议管理、涉外事务管理,还涉及到出差、财产设备、生活福利、车辆、安全卫生等。所有工作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各种规章制度和人为努力使部门之间或者关系企业之间形成密切配合的关系,使整个公司在运作过程中成为一个高速并且稳定运转的整体;用合理的成本换来员工最高的工作积极性,以提高工作效率完成公司目标发展任务。 二、对做好企业行政管理的几点认识 1、明确岗位职责。日常办公事务管理包括日常事务的计划安排、组织实施、信息沟通、协调控制、检查总结以及奖励惩罚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办公物品管理包括办公物品的发放、使用、保管及采购以及相应制度的制定;文书资料管理包括印信管理、公文管理、档案管理、书刊管理;会议管理包括会前准备、会中服务、会后工作;其他事务视各公司具体情况而定。 2、加强沟通。沟通包括纵向沟通和横向沟通。纵向沟通分为与上级沟通和与下级部门沟通。与上级沟通主要是要充分领悟上级领导的意思,把握住方向,同时将自己和下级部门的观点很好的传达给上级,这需要行政人员有观察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与下级沟通主要是执行上级的决定以及收集整理下级部门各项信息,这就需要较强的应变能力和组织能力。横向沟通包括公司内部相关职能部,与关系企业窗口部门和外界媒体政府机关等等。在传达精神及布置工作任务及协调各部门工作时,务必真诚、谦虚。与外界沟通需要强的适应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3、注重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并即时提供给管理者。信息包括企业外部信息和内部信息。外部信息具体包括:国家政治、法律、经济、政策规定;社会习惯、风俗、时尚变化;市场需求、消费结构、消费层次的变化;竞争企业信息;科学技术发展信息;突发事件等。内部信息具体包括财务状况;生产状况;产销状况;采购、库存信息;设备的使用和管理;人才资源等。作为一名行政管理人员最重要的是要及时了解企业内部情况发展变化和国家政府机关相关政策和法律规定的变化。 4、培育传播企业文化。在企业中,仅仅用薪金留人是不够的,还要用企业文化去吸引、感化人。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人文管理。企业文化的建设包括四个方面,需要全体员工的参与。 (1)组织结构清晰,战略导向明确。分工明确,这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企业不仅应该有近期目标,更要有远期规划。行政管理人员应该协助企业管理者制定一个好的组织结构,并制定近、远期战略目标。从而形成一个完善的团结的团队。

完善政府应急管理机制的思考

完善政府应急管理机制的思考 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提升政府应急能力是新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新要求,科学高效的应对和处臵突发事件,构建完善的政府应急管理机制是当前全面提高行政能力的重要任务。党的十七大也再次提出了“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的明确要求。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机制,加强应急管理机制建设,是党中央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对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解决公共突发性事件的实际效果,进而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的稳定发展,显得尤为必要。 一、完善政府应急管理机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强调发展的速度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应急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害,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调活力与秩序的有机统一,是一个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保持安定团结的社会。当前公共安全领域出现的严峻形势,就是一种“不和谐”因素,突发公共事件频繁发生,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得不到有效保障,就不是和谐社会,应急体系不健全,应急管理工作薄弱,就谈不上构建和谐社会。要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更加重视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切实加 - 1 -

强应急管理工作。 (二)加强应急管理机制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和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各种传统和非传统的、自然的和社会的安全风险、矛盾交织并存,各类突发事件常以意想不到的时间和方式发生,突发公共事件的诱因日趋复杂,由此造成的影响日趋扩大,预防和处臵突发公共事件的任务日益繁重,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这此都在考验和检验我们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和水平,成为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大课题。同时随着形势发展,原有的应急管理和危机处臵机制的弊端逐步显露出来,突出表现在:基础薄弱、资源分散、信息不灵、渠道不畅、多头指挥、职能交叉、群众应急意识不强和监测预警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由此切实调整和构建适应新形势需要的应急管理机制、全面增强应急管理能力成为政府加强执政能力、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必然选择。 (三)加强应急管理机制建设是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改革发展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既有因举措得当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平稳进步的成功做法,也有因为应对失误从而导致经济徘徊不前和社会动荡的失败教训。而突发公共事件具有发生突然、起因复杂、判断困难、蔓延迅速、危害严重、影响广泛的特点,如果没有完善的预警体系、高效的应急机制,不能有效应对和处臵突发公共事件,就会给社会发展带来难以预料的不利影响,只有建立健全完善的应急管理 - 2 -

应急管理工作心得体会

应急管理工作心得体会 应急管理工作心得体会篇1 为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应急管理干部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应急管理工作水平,公司举办了为期5 天的培训班。下面谈谈个人体会。 一、认清突发事件的内涵。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突发事件包涵核心要素为:一是具有明显的公共性或社会性。突发事件应对法所要解决和应对的是公共危机,具有明显的公共性。国家制定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核心目的是为了应对突发公共危机。二是具有突发性和紧迫性。突发事件的发生往往是突如其来,如果不能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危机就会迅速扩大和升级,会造成更大的危害和损害。三是具有危害性和破坏性。危害性和破坏性是突发事件的本质特征,一旦发生本法所称的突发事件,就会对生命财产、社会秩序、公共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如应对不当就会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或社会秩序的严重动荡。四是必须借助于公 2 权力的介入和动用社会人力、物力才能解决。公权力在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发挥着领导、组织、指挥、协调等功能,公权力介入突发事件的应对。 二、积极应对突发事件。应对突发事件,把预防和应急准备放在优先位置,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只有牢固树立居安思危、常备不懈意识,逐步把握规律,主动采取防范措施,才能从根本上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同时,在无法完全避免突发事件发生的情况下,要总结探索如何制度化、科学化、专业化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第一,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制度。政府部门应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加快应急管理的法制建设,形成有效应急管理法制体系,把应急管理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第二,制定完善应急预案机制。认真制定应急预案,健全监测、预测、预报、预警和快速反应系统,加强专业救灾抢险队伍建设,健全抢险救灾物资储备制度,搞好培训和预案演练,全面提高抗风险能力。第三,加快建设科技应急体系。高度重视运用科技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强应急管理科学研究,提高应急装备和技术水平,加快应急管

锦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

锦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 【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锦政发[2007]15号 【发布部门】锦州市政府 【发布日期】2007.03.29 【实施日期】2007.03.29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锦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 (锦政发〔2007〕15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中省直有关单位: 加强应急管理,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加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必然要求。 当前,全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以建立和理顺应急管理机构为重点,以制定和完善应急预案、防范事故风险为目标,以法规制度建设为保障,使全市应急管理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市应急管理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体制、机制、法制尚不健全,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还有待提高。为深

入贯彻落实《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辽政发〔2007〕3号)和《锦州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明确应急管理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充分依靠法制、科技和人民群众,以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落实和完善应急预案为基础,以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为重点,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建设和谐滨海锦州创造安全环境。 (二)工作目标。在“十一五”期间,建成覆盖全市各县(市)区、各行业、各单位的应急预案体系;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落实党委领导下的行政领导责任制,加强应急管理机构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构建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法规制度体系,依法开展应急管理工作;建设突发公共事件预警预报信息系统和专业化、社会化相结合的应急管理保障体系。初步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调、军地结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应急管理工作格局。 二、围绕“一案三制”,加强应急管理基础建设 (三)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和管理。各县(市)区和各有关部门要根据锦州市总体应急预案要求,抓紧编制或修订本县(市)区和本行业的各类预案,明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防范措施和处置程序,编制或修订完成的各类预案要按规定报市政府应急办发布和备案。各基层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本单位预案,尽快构建覆盖全市各县(市)区、各行业、各单位的预案体系。要狠抓预案落实工作,经常性地开展预案演练,增强预案的实用性。全市各类预案都要制定演练计划并适时组织实施,涉及多个县

(完整word版)政府事务部拟建架构初步方案

政府事务部/公共事务部拟建初步方案 方案一、公共事务部(名称) 为整理集团政府性事务协调资源,共享集团下属企业的社会资源,避免重复公关,节约企业成本,提高各下属企业的政府性事务协调能力,为此集团近期计划筹建公共事务部。 集团公共事务部的主要工作内容是维护现有集团及下属公司的社会资源,开拓加强新的领域与政府沟通,创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依托政府关系,为下属公司的业务部门提供更多的增量项目,并确保公司合规经营。 一、部门架构 二、部门职能 (一)政府事务职责: 1、政策研究:为集团深入研究国家的各项相关政策提供支持,积极组织和开展 有关调查工作,分析各种信息,为企业发展战略和相关工作计划的制定提供依据。 2、政府关系维护:协助各子公司市场部与大型国有企业、政府相关部门管理人

员建立良好的、和谐的互动关系,,为企业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环境,为各公司的市场部业务提供支持和引导。 3、收集信息与分析:依托政府关系和公共政策资源,主动地与政府及相关企业 进行沟通,协调和拓展这些关系,支持配合业务团队拓展新的增量项目 4、危机处理:具体应对并妥善处理企业随时有可能面临的各种突发性的危机事 件,切实维护企业或品牌的社会声誉和良好形象; 5、企业品牌宣传:制定整体传播计划,通过策划和实施各种新闻发布活动或公 共关系专题活动,有效地传播企业或品牌的良好形象。 (二)法律事务职责 1、政策性事务 (1)协调处理公司决策、经验和管理中的法律事务; (2)参与公司重大经营决策,保证决策的合法性,对公司重大经营决策提出法律意见,并对相关法律风险提出防范意见。 2、规范性事务 (1)参与公司重要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实施; (2)根据公司需要修改公司章程; (3)负责公司员工的法制宣传教育和培训,提供公司法、合同法、知识产权法等公司商务法律的培训,把法律于管理结合在一起,以解决管理流程中的法律问题切入点,提供企业管理中的法律问题解决方案。 3、负责集团及各子公司业务法律支持 (1)管理、审核公司合同,参加重大合同的谈判和起草工作; (2)参与公司的分立、合并、破产、解散、投融资、担保、租赁、产权转让、

政府机关日常管理制度大全

政府机关日常管理制度大全 篇一: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日常管理细则 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日常管理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全县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以下简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日常管理,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清廉有为的干部队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95号)、《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52号)、《公务员考核规定(试行)》(中组发〔2007〕2号)、《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暂行规定》(人核培发〔1995〕153号)、《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人社部第8号令)等有关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日常管理必须坚持党管干部、分类管理、精简高效的原则;坚持依法依规、规范统一、公开公平的原则;坚持权责一致、宽严相济、奖惩结合的原则。 第三条本细则适用于全县所有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公职人员。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有另行规定管理的公职人员,从其规定。 第二章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录、调配管理 第四条机关公务员严格按照编制限额和职位空缺进行招录,各招录机关要按照规定,于每年第一季度,向编制部门和公务员录用主管部门分别申报用编计划和职位计划,经审批同意后,报上级主管部门,统一组织实施。 新录用的公务员试用期为一年。试用期内,由招录机关对新录用的公务员进行考察。试用期满,经县公务员主管机关和招录机关考察合格的,予以任职;不合格的,报市公务员主管机关决定,取消录用资格。新录用的乡镇公务员录用后最低服务期为5年(含试用期),服务期内不得流动。 第五条事业单位新聘用工作人员,除国家政策性安置、按照人事管理权限由上级任命、涉密岗位等人员外,坚持“凡进必考”,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用人单位于每年第一季度,按照编制限额和岗位空缺,向编制部门申报用编计划,向人社部门申报用人计划,经编制、人社部门审核后,报县政府(县编制委员会)审批。由人社部门会同用人单位主管部门组织招聘工作,通过考试、考核后,择优聘用工作人员。 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一般不低于3年。初次就业的工作人员与事业单位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3年以上的,试用期为12个月。 第六条机关、事业单位调动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控制在用人单位人员编制数和职(岗)位数之内。有空编空岗的,用人单位分别向编制、组织、人社部门报送用编计划、用人计划,经批准后,办理调动手续。无空编空岗的单位,不得调入工作人员。调入领导干部,必须控制在领导职数限额之内,无职数空缺的单位,一般不得调入。 规范干部调动流向。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只能在同类性质的机关事业单位 之间流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除组织部门调任(副科实职以上)和参加统一公务员招录考试外,不得以调动的方式进入党政机关和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自收自支、差额拨款、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一般不得逆向流动(即自收自支单

政府事务部部门职责

政府事务部制度及工作流程 一、部门介绍 关注政府相关扶持政策,组织产业园企业及会员企业申请各种政府扶持资金、行业支持专项资金、创新资金、科研资金、奖励资金、发展资金、资质申请、资源申请、知识产权的申请与保护、贴息贷款、人才资助等所有项目的申请,以满足产业园企业及会员企业的发展需求。 二、部门职责 按照国家、省、市、区各级政府部门的要求,为产业园企业和会员企业提供项目申报的咨询工作,并认真组织公司产业园企业及会员企业的项目申报工作; 服从公司各项决议,遵守公司规章制度; 团结公司同事,更好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制定本部门管理制度,优化流程建设; 按照既定工作流程安排工作任务,提高工作效率; 为部门的发展与进步,提出合理化建议; 每周部门工作总结汇报; 完成领导交代的其他工作。 三、岗位职责 1、政府事务部部长 整理公司全年项目申报计划、对申报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推进意见及前期准备; 协调并整合公司资源,参与项目的立项、申报、审批、验收等各环节工作,并负责申报项目的报送跟踪,直至项目完成; 收集项目申报、批复文件等相关数据,并进行文字汇总、编写申报材料; 查找、搜集公司各类产品的项目申报信息及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 在企业内部开展相关项目资源申报的培训工作;

及时了解行业动态及相关部委的政策,并搜集有价值的行业信息及政策信息; 根据项目政策条件,对公司孵化中心的平台项目提出建议。 2、行政专员 协助部门领导完成公司政府事务性工作及部门内部日常事务工作。 日常行政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协助部门领导进行项目申报材料的报送;材料的打印、复印等; 部门其他的执行工作。 四、管理规定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本标准规定了山东联荷电子商务产业园区企业及网商协会各会员单位项目申报的分类、程序、管理、考核等内容。 1.2本标准适用于公司项目申报管理工作。 2、项目申报的内容与分工 项目申报按申报要求、范围可分为公司各产业园企业、网商协会各会员企业内部申报及政府事务部把各产业园企业、会员企业集中编排完善整理向政府部门申报。 2.1公司各产业园企业、网商协会各会员企业内部申报是指各企业向政府事务部提供下一年度预投资项目或预开支的资金投入以及部分技术资料,以备政府事务部进行项目储备,政府有申报要求,能实时的进行申报,增加项目资金申请成功率。 2.2本部门集体组织编排完善整理申报是指根据政府相关部门文件要求,通过与项目单位协商,确定上报项目,并及时、准确向政府相关部门上申报。 由发改委、经贸委、商务厅、科技厅等政府部门下发的项目申报文件,具体如:物联网发展专项、电子商务发展专项、科技发展专项、中小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及发展专项项目、省技术创新项目等由政府事务部部负责进行项目申报。3、项目申报管理

国外基层政府应急管理程序和思路

2国外基层政府应急管理程序和思路 预案体系。应急预案不仅包括交通、通讯、消防、民众管理、医疗服务、搜索和救援、环境保护等内容,还包括重建和恢复计划、心理医治等内容。预案随科技进步适时修订,并注意针对新的突发公共事件及时制定新标准,以适应应急管理的最新发展。美国联邦紧急事务管理署除了制定全国防灾计划外,还制定了社区版的“可持续减灾计划”。美国紧急救援中心通过对已发突发公共事件的总结,不断修改应急预案,使之更详细、实用,更接近实际,更具可操作性。 预警系统。日本在全国建立覆盖全面的基层无线网系统,包括户外扩音器、家庭接受器、车载无线电话移动系统,并与基层政府办公区、学校、医院、福利设施、消防等机构的防灾网络系统并网。当发生地震等灾害时,居民的第一反应便是打开电视或收音机了解灾情。与此相对,印尼政府没有建立早期预警系统,同时缺乏对居民的灾害教育培训,导致了印尼在印度洋海啸中损失惨重。 应急规划、应急救援。国外许多城市在发展战略和总体规划中均把安全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同时,有基层居民参与的安全街区规划设计也成为一种新生事物。东京在2000年城市发展战略中就提出建设“防灾生活圈”,实现“不用逃跑的街区,安全安心的街区”的建设目标。在高龄化社会中,对灾害弱势群体的关怀和救助成为当今发达国家基层应急管理的关注点之一。美国的国家服务公司成员包括美国和平队、美国志愿者协会、民间社会团体和退伍军人协会,服务公司负责组织工作小组到最需要志愿者的地方帮助年老、有身体伤残和精神伤残、低收人的人员。 应急物资的储备。为了减轻突发事件应对中政府的负担,有效地分散政府应急管理的风险,一些国家的地方政府采取了与民间部门和团体事先在灾前签订合作协议的方式,以确保能迅速调配和整合应急物资和避难空间。除了与政府的合作外,灾前协议型伙伴合作机制还包括民间企业与居民之间的安全合作。 法制保障。针对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的需要,发达国家构建了比较完善的法律体系,明确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社团和公民个人的权力、职责和义务,强化了“自救、互救、公救”相结合的合作关系。以此使应急管理工作法制化和标准化,保障基层工作依法、有序地开展。同时强调政府应急管理的责任有限性,明确基层居民自救互助的职责。 快速响应和社会动员。重视发生灾害时的第一时间启动(先期处置)和紧急动员机制是政府应急响应能力的重要表现。在社会动员方面,各国重视完善各类基层防灾应急组织的建设,鼓励志愿者活动,发挥政府与居民之间的桥梁作用。 3.1公共危机管理 预警防范管理是衡量现代政府社会管理有效性和信任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公共危机管理制度的第一步,也是公共危机管理的关键内容。20世纪80年代,以英国、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普遍兴起了以市场为导向和公众满意为主要特征的新公共管理运动。美国行政学家奥斯本和盖布勒提出了“有预见性的政府——预防而不是治疗”的治理范式。政府管理的目标是“使用少量钱预防,而不是花大量钱治疗”。据第三届国际预警大会的资料显示:预警机制的收益大约是投入的2~4倍,是一种低成本高收益的政府管理工具。在这一背景下,不少国家在建立政府绩效评估体系中,将预警防范管理与政府管理能力、社会公众满意度直接挂钩,促进政府由事后管理向事前和事中管理转变。 罗伯特·希斯的“4R”模型(流程模型),将危机管理划分为缩减、预备、反应、恢复四个阶段,整个流程就是危机的预警防范工作,通过监视特定的环境,从而对每个细节的不良变化都会有所反应,并发出信号给其他系统或者负责人。此外,米特罗夫和皮尔森的“五

浅谈提高我国政府行政管理效率的措施

浅谈提高我国政府行政管理效率的措施 摘要 行政效率的提升对于政府行政工作整体质量的改善以及各级政府部门的社会形象营造等诸多方面都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对于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有着关键性的影响,然而由于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我国各级政府部门目前的行政效率整体偏低,本文研究归纳了当前我国政府机构行政效率低下的主要表现形式,然后重点对导致我国当前行政效率偏低的几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剖析,并有针对性地给出提升行政效率的建议和措施,全文的研究对于推进行政管理、更加高效地发挥其推动改革、协调关系、引导方向、把握全局的作用,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行政;效率;影响因素;改善

目录 第一章前言 (1) 第二章政府机构行政效率低下的表现形式 (1) (一)行政职能不清晰,管理越位 (1) (二)行政权责不明确,管理错位 (1) (三)行政定性评估,效率不高 (2) 第三章政府行政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 (2) (一)现行体制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不适应 (2) (二)行政工作人员素质水平偏低 (3) (三)法制建设工作滞后 (3) (四)行政理论研究滞后 (3) (五)行政监督机制不完善 (4) 第四章提升政府行政效率的建议措施 (4) (一)创新政府机构的行政管理机制 (4) (二)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提升公务员整体素质水平 (5) (三)构建竞争、开放的上岗机制 (5) (四)营造创建积极向上的行政氛围 (5) (五)构建合理完善的约束机制,健全行政监督体制 (6) 结束语 (7) 参考文献 (8) 致谢 (9)

第一章前言 所谓的行政效率主要就是指在顺利完成政府相关部门的任务和使命以及既定工作目标的前提基础之上,投入工作量总和与或收获的实际工作效果间的比值。要稳步提升行政效率,首先要认清提升行政效率对于我国各方面建设事业的重大意义,行政效率的提升不仅关系到我国各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推进,直接决定了我国在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过程中是否能够占据一席重要的地位,更对我国在世界诸多问题上的发言权有着重要影响,可以说,提升政府部门行政效率是树立我国良好的国际形象的切实需要,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切实需要,是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一步深化发展的迫切需要,可以看出,提升行政效率对于当前的我国来讲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 第二章政府机构行政效率低下的表现形式 (一)行政职能不清晰,管理越位 伴随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有竞争就会有淘汰,尤其是国有企业单位受到的影响更为突出,很多企业遇到了各种困难,政府部门在必要的时候给予适当的扶持和帮助,这是理所应当的,但是切不可所有事情都必须由政府来解决,而不是首先找市场。没有能够从企业的内部管理着手,不去占有市场和适应市场,而是将所有的问题都强行的推给政府部门去解决,让政府部门被迫承担起无限的责任。而实质上政府部门不能过于干涉,而应当那个让市场进行自发调节。结果就是政府部门原本就有限的公共财力没有被充分的运用到宏观调控等需要的地方,不能够很好的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不能够为企业的生存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不能够保持经济事业和社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且政府部门有限的人力资源也在很多事务性工作过程中消耗了很大一部分,谋全局、谋长远的精力也就不多了,在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客观存在很多统的过死、管的过多,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的作用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表面看是强化管理,实则是大量挤占公共人力和财力,把过多的精力和时间放到了表面政绩工程上,而在真正的雪中送炭的环节却往往变得力不从心,出现本末倒置,影响行政效率的提升。 (二)行政权责不明确,管理错位 目前有相当一部分的政府机构在组织配置上存在很多不合理之处,导致有责无权、有权无责、权责脱节、权责不匹配,有限的权力被过多的集中、过多的分散问题同时存在,导致行政管理过程中存在很多监督、执行、决策职能的不科学配置。具体来讲,决策方面,领导干部往往是流于表面,最高领导主观定夺的现象仍旧非常普遍;执行层面,因为政府

东营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

东营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 【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东政发[2007]12号 【发布部门】东营市政府 【发布日期】2007.12.20 【实施日期】2007.12.20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东营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 (二OO七年十二月二十日东政发〔2007〕12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单位: 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突发事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体现,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和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市公共安全形势仍然比较严峻,各类自然灾害时有发生,生产安全和环境安全事故仍处于易发期,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增大,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大量存在,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非常必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鲁政发〔2007〕53号)的要求,现就全面加强我市应急管理工

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进一步明确应急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 1.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以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落实和完善应急预案为基础,以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为重点,坚持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充分依靠法制、科技和人民群众,全面提高应急管理能力,维护国家安全,促进社会和谐,为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2.目标要求。到2010年,健全完善覆盖全市各级、各行业、各单位,多层次衔接配套、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应急预案体系;健全完善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落实党委领导下的行政领导责任制,加强应急管理机构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健全完善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配套完善应急管理政策措施,建立统一高效的应急平台和专业化、社会化相结合的应急保障体系,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调、军地结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应急管理工作格局。 二、加强应急管理体系规划和建设 3.编制并实施应急体系建设规划。抓紧编制并尽快组织实施全市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优化、整合全市各类资源,统一规划建设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预警、应急处置、恢复重建等方面的项目和基础设施。各级各部门、单位要紧密结合实际,编制本级和本行业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并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相衔接,合理布局重点建设项目,统筹建设基础设施,明确政策措施,务求取得实效。 4.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各级各部门、单位要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