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士论文:从鲁迅小说看其“改造国民性”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士论文:从鲁迅小说看其“改造国民性”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士论文:从鲁迅小说看其“改造国民性”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从鲁迅小说看其“改造国民性”

思想的深刻性与价值

专业汉语言文学年级 2009级

从鲁迅小说看其“改造国民性”的

深刻性与价值

汉语言文学专业

【摘要】鲁迅在小说中揭露了当时的社会下的国民思想精神病态,一针见血的批判了国民性的麻木,冷血,愚昧,看客心态。他通过社会原因和历史原因对国民性进行的挖掘和分析,揭示出了国民性产生的根源在于封建思想上的洗脑和制度上的长期压迫。其目的在于揭露中国“吃人的社会”,来挽救社会的堕落。,在当今社会,依然存在他所抨击的国民性,因此,鲁迅的“改造国民性”思想依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封建制度封建社会国民性深刻性现实意义

目录

绪论 (1)

本论 (1)

一鲁迅作品中所批判的“国民性”内涵 (1)

(一)何为“国民性” (1)

(二)麻木,愚昧,冷血,看客心态 (1)

(三)典型的阿Q式“精神胜利法” (4)

二国民劣根性探源 (5)

(一)思想上的洗脑.................... . (6)

(二)制度上的压迫 (7)

三国民性思想的现实意义和理想性格 (8)

(一)国民性思想的现实意义 (8)

(二)理想的国民性格 (9)

结论 (10)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2)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绪论

我国对于鲁迅的研究,自鲁迅在世时就已开始,迄今已经有九十年。他是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家,革命家代表。1987年9月,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关于国民性批判研究的第一本著作—《文化批判到国民性改造》,郑欣森著。之后,国民性批判研究的论文百花齐放,陈鸣树,谭德晶,冯骥才,阎玉刚,荣挺进等都对其批判国民性的价值,特别是当代意义进行了探讨。绍兴文学院和鲁迅研究所等高校以及三联周刊,新浪等媒体也对此进行了积极的探讨,加深了对于鲁迅的认识,丰富了鲁迅的形象,完整了鲁迅作品中的国民性。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进入20世纪以后,起了一阵“贬鲁”之潮。茅盾指出,“鲁迅研究中有不少形而上学,把鲁迅神化了,把真正的鲁迅歪曲了。”①此后,很多作家从反对神化鲁迅变成过分苛责鲁迅,走向了一个“贬鲁”的极端。1985年,《杂文报》发表《何必言必称鲁迅》,将鲁迅的遗产称为“鲁货”。冯骥才,王朔,陈漱渝等都对鲁迅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批判。国民性思想过时了吗?鲁迅思想在现代社会还有没有意义?对此,我认为我们可以回到作品中,回到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去认识鲁迅,研究鲁迅。

一、鲁迅作品中所批判的“国民性”内涵

(一)何谓“国民性”?

“国民性”一词产生于清末,当时中国人内忧外患,国内有清王朝的压迫,军阀混战,国外是帝国主义的侵虐凌辱。而反动统治者对外软弱,奴颜媚骨,一味的逆来顺受,人民大众愚昧麻木,忍气吞声,敢于挺身而出的,有远见的,为数不多。

“国民性”即“国民劣根性”,就是国民在社会背景下的不自觉产生并习以为常的司空见惯的不健康的思想特质。一般来说,表现为:麻木,安于现状,冷血,愚昧,充满奴性,等负面的精神状态。

(二)麻木,冷血,愚昧,看客心态

在鲁迅的小说中,不管是人物数量还是对于人物的描写程度,麻木,冷血,愚昧,安于现状的人物形象都是很重要的一种。几乎出现在他的每一篇小说之中。

《祝福》,是鲁迅小说集《彷徨》的开卷之作,在《祝福》中,鲁迅刻画了一个平凡而悲惨的人物形象,祥林嫂。

祥林嫂处在充满了封建气息的社会里,封建思想无处不在,每一个人都被封建礼教所束缚,封建礼教不但毒害了每个人的身体,还对每个人特别是封建女性的精神进行摧残。祥林嫂的悲剧性是封建礼教的产物,使得她最终变成了封建礼教的牺牲品,她尝试着逃离,尝试着反抗,但是最终失败。第一次逃出婆婆对她的控制,等待她的是再婚;第二次抗婚失败;第三次丈夫儿子去世,对她进行了一次接一次的打击。封建礼教,封建思想对她进行了无限制的折磨和打击。她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最可悲的是,与祥林嫂同时代,同阶层的柳妈等人物,他们都是麻木的看客,没有对祥林嫂施加一点点的同情心,反而将她看做笑料。其实,她们都是和祥林嫂一样的悲剧人物。

一群活生生的人,她们没有姓名,没有追求,她们的乐趣就在于“品尝别人的悲哀”,“嘲笑她的伤心往事”,这一群没有姓名的麻木看客,她们同祥林嫂聊“关于阿毛的故事”,“有些老女人没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赶来”,听完祥林嫂悲惨的叙述之后,叹息一番,然后“满足的去了”。最可悲的是,“但不久,大家也都听得熟了,便是最慈悲念佛的老太太们,眼里也看不见有一点泪的痕迹”。到最后,全镇都几乎能够背诵她的话,开始厌烦。

①对于她的悲惨遭遇,不是真心实意的同情怜悯,而是将其作为一种茶余饭后的谈资,一种消磨时间的工具。将祥林嫂作为寻找开心,寻找刺激的对象。她们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了祥林嫂的不幸之上。而祥林嫂最终死亡,也没有谁真心悲伤过。鲁迅对祥林嫂的三次肖像描写,极其生动传神,尤其刻画了她的眼睛和瘦弱的体态。她周围的,也是一群悲剧命运的女性,祥林嫂的悲剧在她们的衬托之下显得更加悲剧。这群麻木的看客给人以很深的印象,让人对其生恨,却仿佛看到她们无知的眼神,无法沟通。

麻木,愚昧,安于现状的百姓形象几乎出现在鲁迅的每部作品之中。而他们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喜欢“看”,做一个“看客”。《祝福》中,鲁迅这样描写到,“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的了的陈旧玩物。”“她未必知道她的悲哀经过大家的咀嚼鉴赏了许多天,早已成为渣滓,只值得烦厌和唾弃。”不单单是祥林嫂,《药》中的革命党人夏瑜被杀害,围观的群众冷漠的围观,《阿Q正传》中阿Q的每次被打都有人围观,《孔乙己》中,孔乙己在喝酒的时候,也总有一群看客打趣,观赏别人的痛苦,用来取悦自己。凸显了一种麻木,混沌的社会风气。它不仅仅使得人们可以欣赏好的,坏的,更能够心安理得的欣赏丑恶,痛苦。“看”,是国民劣根性的最显著的一个表现。在《药》中,有这样一段描写,“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②命党人的牺牲被人观赏,充满了戏剧荒诞的情调。不仅如此,《补天》中的女娲,《奔月》中的后羿,《理水》中的夏禹,作为胜利者回到京城,也免不了被人看。最宏大的观赏场面出现在《铸剑》里,在文中,暴君的尸体和复仇者的尸体难解难分,下葬的时候,出现了万人空巷的大场面,连尸体都成为了鉴赏,

①《鲁迅全集》,第,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P17-18

取乐,求刺激的材料。这些先驱者的命运在看客的眼中充满了快感,从而在整体上出现了孤独荒诞的色调。

鲁迅笔下的“看客”作为一个群体出现。而这个群体拥有很多的共同点,一样的冷血,一样的的麻木,一样的愚昧,一样的安于现状。这个群体无思想,无个性,无意识,无目的,无追求。但他们又是大多数的存在,显得很可怕。因为愚昧,而显得冷血和麻木,因为冷血和麻木,所以喜欢“看”,因为喜欢“看”,麻木,而安于现状,从而显得更加愚昧,这些国民性特征不是单个的存在,而是互相影响,互相体现,陷入了一个怪异的恶性循环,看不到出路。

例如在《药》中,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不仅仅只是华老栓的麻木,还有他的冷血和愚昧。他相信人血馒头可以治疗小栓的痨病。花费力气找到了革命党人的血来染红馒头。对于人血馒头的药效深信不疑,对于用人血染过的馒头充满希望。充满了冷血和愚昧的情调。而同篇作品中的华大妈,康大叔,驼背五少爷等都同样充满了冷血愚昧的情调。充分揭示了当时市民群众不觉悟的精神状态。《药》在对华老栓一家贫困的生活描绘中,表现出了鲁迅对于“病态社会”的强烈愤懑,更多的是流露出了他对当时的群众的愚昧冷血的同情和愤怒。鲁迅认为,反动统治者用钢刀杀害革命先驱,固然是残酷的;但是,用封建迷信思想对华老栓这样的劳动者的压迫和毒害,其实是更加残酷的。华老栓的麻木,愚昧正是统治阶级长期实行愚民政策的结果,年幼的小栓也因此被这种愚民政策所深深影响。成为了下一代的冷血愚昧的封建奴隶。鲁迅虽然深深同情华老栓不幸的生活遭遇,但又非常不满于他的冷血、愚昧,毫不掩饰地写出了华老栓以及那些“鉴赏”杀人的“看客”的落后心态。辛亥革命者的血变成了药,被那些可怜的愚民吃下去。鲁迅先生希望像华老栓一类的中国人能够意识到“先烈的‘死’是后人的‘生’的唯一灵药”,再不能对革命的、进步的事业表现出那样糊涂和冷漠。

《故乡》所揭示的农民苦难愚昧的惨状,一样让人深省。在《故乡》中,少年的闰土: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见人很害羞。性格天真活泼,充满朝气,会打猎,农活,抓鸟,和“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当“我”回忆儿时的情景,似乎看到了美丽的故乡,同时也加深了和闰土的质朴的感情的怀念。

但是,由于生活的胁迫,二十年后的闰土,却完全变了样,“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手又粗又笨而且干裂,像是松树皮了”。①他虽然淳朴、善良,像大地一样沉默和厚实,承担了一切艰辛和痛苦,但是,阶级的压迫,把闰土压成了“仿佛石像一般”;他“屈服于环境”,“只觉得苦”,再也说不出什么话。是过多的艰辛和痛苦使闰土变得麻木了。封建宗法社会的严酷等级制度,又使闰土的精神受到了严重摧残,一种壁垒森严的等级观

念已经注入了他的头脑,把他束缚成为“传统规则的奴隶”,并且把他和二十年前的少年好友的纯朴关系破坏了。封建等级观念,在他们之间筑起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鲁迅再也找不到他当年淳朴的感觉。当二十年后闰土和“我”相会时,“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神态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到‘老爷’!……”闰土还叫他的第五个孩子说:“水生,给老爷磕头。”①闰土这一瞬间的心理状态和言语动作告诉我们:森严的封建等级观念,已经紧紧地住在了他的心里,他向封建势力低下了头,精神也变得格外愚昧、麻木。

鲁迅通过塑造阿Q、祥林嫂、华老栓、闰土、吴妈、等这些病态社会中被压在生活底层的劳动人民的艺术形象,充分揭示了中国国民性的冷血愚昧麻木的弱点,批判了封建社会人吃人的冷酷的现实生活,不仅改变了这样一个个朴实善良的劳动者的外表肌肤,更重要的是它还严重地蚕食着他们的灵魂,还让他们对那些封建教义、观念虔诚地信奉着。

(三)典型的阿Q式“精神胜利法”

《阿Q正传》最先发表于北京的《晨报副刊》。发表之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影响,获得了很高的评价。《阿Q正传》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在国际文坛获得了肯定。

“精神胜利法”是阿Q的一种内心情感表现出来的一种奇怪的性格特征。他不单单是阿Q一个人的特征,而是整个社会所共有的一种精神状态。它的特点是:不敢正视自己的不足,依靠幻想来麻醉自己,在强者面前自轻自贱,忍受侮辱,对于弱者倍加欺侮,洋洋得意。在未庄中,阿Q受尽剥削和奴役,但是他没有能力通过现实反抗斗争来改变地位,而是用“精神胜利法”来获得自己情感安慰。给了他一个嘴巴,他没有力量反抗赵老太爷,便在心里想,“现在的世界太不成话,儿子打老子……”这样一想,仿佛赵老太爷真的是他儿子,开始感到高兴。阿Q头上长了癞疮疤例如,阿Q称自己姓赵,赵老太爷,这本来就是一种缺陷,但是当被别人嘲笑的时候,他便会怒目而视,说,“你还不配……”于是便觉得头上的癞疮疤是“一种高尚的光荣的癞头疮了”。阿Q赌博的时候,赢了许多钱,在混打中丢失,他感受到了失败的痛苦,但是他马上自己打了自己两个嘴巴,似乎打的不是自己,而是其他人,于是,一转眼间,转败为胜,心满意足了。②阿Q天天都到欺侮,不但是赵老太爷,假洋鬼子,酒店的闲人们都看不起他,甚至王胡,小D都看不起他。他在心里痛恨着这些人,但是他又不敢去反抗,因为他的每次反抗都是精神上的反抗,并且在精神上面获得了胜利。甚至在临近杀头的时候,还在自己安慰自己:“孙子才画的很圆的圆圈呢。”不管在上面情况下,他都可以转败为胜,进行心理的自我安慰,自我陶醉,而正是这种自我安慰的方式,使得他没有勇气去反抗,去觉醒,而是越来越愚昧,愈来愈麻木。在当时的社会情况下,不单单是阿Q有精神胜利法,愚昧,麻木,冷血,精神胜利

①《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P507

②《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P516-519

法是那个社会的通病,不论是市民阶层,还是农民阶层。这对于宣传当时的新文化,是极大的阻碍。因为麻木,愚蠢,所以不愿意去改变这个社会现状,精神胜利法,随时进行自我陶醉,永远不承认自己不如西方国家,当时人们骨子里还充满着一种天朝正统的思想。精神胜利法,是鲁迅对于国民性的一种高度的提炼,是当时的社会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表现,在那种情况下,阿Q应该自强,斗争,反抗,但是他却在精神胜利中苟且偷生,自欺欺人,靠着麻醉自己找到精神上的一个慰藉。

阿Q的精神胜利法,滋长了他的奴性,让他更加安于做社会的奴隶,麻痹了他的斗志,使他失去了面对现实的勇气和力量。他的奴性阻碍的他的奋斗发展,他的自我麻醉让人心酸。他在一种失败,麻醉,再次失败,再次麻醉中进行无线循环,看不到曙光。鲁迅对此发出了呐喊,意图唤醒他们心中的斗志。通过刻画国民的劣根性,引起国民的注意,他提出了国民的病状,希望国民开始进行精神治疗。

究其根源。闫玉刚先生说,精神胜利法最主要的最根本的根源,是阿Q自己思想的内因,是他小生产者的落后性,狭隘性和软弱性。①我认为,阿Q作为一个悲剧人物,他是鲁迅虚构出来的一个人,这个人有着当时的社会条件下的国民的普遍病态,他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国民劣根性的提炼而唤醒国民的觉醒。因此,这个精神胜利法的根源不是在于人,也不是在于小生产者的落后,狭隘和软弱。而是在于封建社会思想的洗脑,在于两千多年封建制度的思想深入人心。这才是精神胜利法的社会根源所在。而小市民阶层,农民阶层,长期受到压迫,奴役的封建思想影响,便很明显的表现出了他们的落后,狭隘和软弱。他们的不幸主要是社会造成的,因此他们也希望改变现状,过好日子,但是,他们缺乏行动,只是充满幻想,或是沉迷于宗教,祈求菩萨保佑,或者来生有好报。这是精神胜利法的思想根源所在。

在未庄中,从举人老爷,秀才,假洋鬼子,地保,狱卒……都对阿Q进行欺侮压迫,而未庄很多本身也是受到欺侮压迫的人,也对阿Q进行打击。因此,鲁迅在文章中多次指出,“对羊显凶兽相,而对于凶兽则显羊相”,②受到欺侮了便去欺侮更加弱小的人,阿Q 欺负不了别人就去欺侮小尼姑。要治疗这种病症,应该做的便是奋起反抗,进行斗争。

阿Q最终判处了死刑。他的精神胜利法是在精神上进行反抗,但是实际上却是麻木,愚昧的被动式反抗。他只能在精神领域里面找到一点心里平衡,如同画饼充饥一般。精神胜利法的失败,是阿Q精神发展的必然结果。鲁迅的目的在于呼吁民众,精神反抗没有作用,那么就只有在物质层面进行反抗。要从自我安慰,自我逃避,愚昧,麻木中走出来,进行有力的斗争。

二国民劣根性探源

①闫玉刚著,《改造国民性—走近鲁迅》,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版,P40

国民劣根性产生的原因是什么,闫玉刚先生说产生的原因,是小生产者的落后性,狭隘性和软弱性,当今鲁迅研究者很多将原因归结到封建社会那种人吃人制度上,是自私的统治造成了奴性的国民,而文化这种精神洗脑是最直接的原因。因此,我们应该从思想和制度两个层面进行一下探源。

(一)思想上的洗脑

在鲁迅看来,国民性和民族性是相通的。鲁迅经常和许寿裳讨论国民性的问题,他们经常讨论,国民性的病根何在?其实不仅仅是在中国的旧社会才开始产生国民劣根性。中国国民很早就表现出劣根性,只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因为社会原因而表现的相当的明显。中国的国民劣根性,在古代先哲那里,成为了一些哲学思想,渗透到了文化之中,经过统治者的宣扬进入老百姓的大脑。儒家的隐忍,中庸,忠君,道家的无为,佛家说是禅道。奴性首先是士林阶层的思想特征,最后变成了民族的特征,因而奴性和专制构成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所以,中华民族便成了遭受异族侵略、奴役最多的民族之一,产生了很强的民族悲剧性。儒家推崇隐忍,因此百姓就会觉得圣人之言,必然是不会错的。因此对于封建上层的剥削而隐忍,不会想去反抗,只会拼命挤进上层社会那个圈子转身剥削下层人民。范进中举,成为了一种辛辣的讽刺,孔乙己的迂腐,更是一种对隐忍的嘲讽。道家也提倡无为,不用去做什么,佛家更是提倡来生观念,奉劝人们甘于贫穷,甘于压迫,以期待来生的荣华富贵。到了旧社会时间,外国列强的入侵,社会军阀的混战,政府的黑暗腐败,更加凸显了国民劣根性。国民依然习惯于封建思想,隐忍,无为,甘于贫穷和压迫。鲁迅针砭了这种中庸思想和隐忍思想。被称为儒家美德的中庸思想倡导不偏不倚执两用中的中和主义,这成为人们道德修养和处世行事的基本准则和方法。鲁迅将中庸视作国民性卑怯的根由和阻碍中国人进行改革前行的巨大阻力。鲁迅指出:“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没有更激烈的主张,他们总连平和的改革也不肯行。”①在散文《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中,抨击了聪明人的中庸思想、推崇傻子的改革精神和批判了奴才的奴性性格。鲁迅在小说创作中,也生动地揭示了这种不偏不倚的中庸思想。《明天》中的王九妈,面对单四嫂子询问宝儿的病情,她只是“端详了一番,把头点了两点,摇了两摇”。这种不置可否不负责任的回答,与《立论》中既不谎人也不遭打的回答如出一辙,这显然是为鲁迅所鄙弃的。《祝福》中回归鲁镇的游子,在祥林嫂关于灵魂地狱有无的叩问中,只能以“也许有”,“也未必”和“说不清”搪塞,这种中庸之道的处世态度。这显然是为鲁迅所针砭的调和折衷的中庸之道,是一种摆脱责任和道义的中和主义。《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在社会和环境的压迫下,从一个关心国家前途命运

敢作敢为的青年,变为一个教教“子曰诗云”敷衍模糊无聊随便的弱者,他以中庸之道调和规范自我的人生。这显然也是为鲁迅所不满的。黑格尔曾嘲讽:中国人卖身为奴,吞咽奴隶的酸馒头,它也不觉得可怕。他还把中国人的奴性,推广为东方民族精神的主要特征,就是专制与奴役。①而《丑陋的中国人》中,提出了一个“酱缸文化”,也对此进行的猛烈的抨击。而封建统治者很擅长通过文化洗脑来加强控制,不论你是儒家弟子,还是道家佛教,统治者都在进行维护封建统治的洗脑,每朝每代都在宣扬君权神授,皇帝是天子,百姓只有服从于皇帝的统治,否则就是逆天而行。让百姓在贫困者忍耐,在忍耐中沉默,在沉默中消亡。加强思想控制成为封建统治者的必备功课,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王朝的八股取士,清王朝的文字狱……因此,国民劣根性的产生,其实和中国的古代文化系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鲁迅说,“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欢喜。”“中国人向来没有争取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是如此。”在封建社会中,封建思想的洗脑就是想将国民变成统治者的奴隶。习惯于统治者的压榨和剥削,并且对此习以为常。对于生活中的不满,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只有求神拜佛,而“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所以,中国人是在发展着“自欺力”,而不是自信力。②

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对过去和现在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很多观念都已经在人们心中扎根,影响到人们的行为。很多已经成为了中国特色,变成了我们的习惯。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我国封建专制特别长久,封建主义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产生了消极影响。例如宗法制,毛泽东把族权,政权,神权,夫权称为是“代表封建的思想和制度,是束缚中国人民的四条极大绳索。”③宗族制度对国民性据有重大的影响,封建社会的很多制度都是通过宗族关系来实施,大众都习惯于宗族制度,并不自觉的维护宗族制度。在现在,仍然有许多人建祠堂,修族谱,把宗族集结起来,成为新的封建残余。

(二)制度上的压迫

中国的封建思想经过封建制度表现出来,经过两千年的宣扬和发展,已经深入到每个国民的心中。

首先,封建制度表现在等级制度上,它将人民分为三六九等,君权至上,等级低的要被等级高的剥削,受到高等级的压榨。封建社会等级森严,一切俸禄,礼仪,甚至服饰都有严格的等级限制。在《灯下漫笔》中,鲁迅对社会的等级制度有一段精辟的分析:有贵贱,有大小,有上下。自己被人凌虐,但也可以凌虐别人;自己被人吃,但也可以吃别人。一级一级的制驭着,不能动弹,也不想动弹了。因为倘一动弹,虽或有利,然而也有弊。我们且看古人的良法美意罢——

①杨牧,《从中国人国民性弱点剖析华侨华人生存状态》,人民网,2009—3—8

②《鲁迅全集—灯下漫笔》,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P222-223

“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①

于是,祥林嫂,华老栓,他们习惯了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认为等级制度是正确的,无可非议的,因为他们习惯,所以他们不会也不想去反抗,并且努力维护这种等级制度,他们认为自己天生就是低等的,特权阶级天生就是高等的。低等级的理所应当的服从高等级的,所以,封建等级制度的深入人心使得国民缺乏反抗的精神源泉。

其次,封建制度提倡的“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的伦理道德。包括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既嫁从夫,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这些封建制度的孝道观和家庭观,对国民性也有极大的影响。孔子继承了周礼,重祭祀,遵古礼。一方面,它维持了社会稳定,另一方面,不可否认的培养了人的守旧意识,服从长辈,服从传统规范。封建统治者将《孝经》列入七经,举荐孝廉,编辑《二十四孝》,他们的重视孝道目的是为了移孝作忠,在家以孝事亲,出则以忠事君。鲁迅深刻的意识到封建社会重孝的目的,在《朝花夕拾》中的《二十四孝图》里,把矛头直接对准了流传甚广的《二十四孝图》,对《二十四孝图》中表彰的孝子进行了嘲讽。但是,我们应该看到,鲁迅反对的,是封建制度对孝道的扭曲人性和极端化,反对孝道成了一种专制,反对孝道成为吃人的工具。祥林嫂不能反抗婚姻,被迫改嫁,接着丧夫丧子,为了赎罪捐献门槛,最终被逐出鲁家,在祝福之夜凄惨的死去。封建的伦理制度贯穿于她的整个生命,直至她的死亡。

因此,受到了封建思想洗脑的国民,也就充满了一种逆来顺受的气息,这种气息突出的表现出一种奴性,这种奴性浸透了国民的生命和灵魂,这种奴性人格,体现在社会的每一个阶层,每一个人的身上。

第三章国民性思想的现实意义和理想性格

(一)国民性思想的现实意义

鲁迅一针见血的指出了国民性格中的缺陷。令国人在生活中进行自我反思。就我们今天来讲,一切活动的目的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但是在建国后的相当长时间,我们走了很多弯路,所以,我们要对经济路线进行一个改革。这是自我认识、自我反省的结果。鲁迅说,“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得难”。中国的历史证明了,如果拒绝接受外来先进的科学和文化,闭关自守,只能像清王朝一样被人欺辱,邓小平同志也提出了,落后就要挨打。鲁迅笔下有很多看客形象,他曾经说过,“在中国,尤其是在都市里,倘使路上有暴病倒地,或翻车摔伤的人,路人围观或甚至于高兴的人尽有,肯伸手来扶助一下的人却是极少的。这便是牺牲所换来的坏处。”原因是“人们只要事不干己,还是远远的站开干净,我想,人们在社会里,当初并不是这样彼此漠不相关的,但因豺狼当道,事实上因此

做出过许多牺牲,后来就自然而然的走到这条路上去了。”①鲁迅这话好像就是为现在社会说的,现在越来越多的看客形象出现在各个地方,打架,围观,有人轻生,有人围观

落水,有人围观,老人倒地,有人围观,歹徒行凶,有人围观,但是却很少有人见义勇为,挺身而出。南京彭宇案,深圳小悦悦事件,刺激了每个中国人的神经,很多人都在反思,到底是为什么?是社会的问题?还是人们之间的不信任?其实,原因就是人们之间的冷漠。因为冷漠,我们对不认识的人漠不关心,因为冷漠,我们不会对有困难的人伸出援手,因为冷漠,我们不会去做慈善,义工。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消灭冷漠呢?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看客行为肯定不利于消灭冷漠,只会助长冷漠的势头。我们要构建和谐有序的社会,应该加强见义勇为,济贫扶弱的传统,不能看之任之,当第一次违法犯罪没有得到制止,就会导致第二次,第三次的发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看客的行为助长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是一种变相的犯罪纵容。因此,对于我们来讲,我们应该有一颗善良之心,责任之心,团结之心。不仅是看客思想,当今社会依然存在严重的奴性思想,下级对上级,穷人对富人,特别是崇洋媚外,成为了一种新的奴性思想,依然存在着自我欺骗的思想,进行自我安慰,考试时候没考就好会说,还有人比我考的更糟糕,要不是我没状态,没准备好,肯定比他们考得好。因此在当今社会,研究鲁迅的国民性思想,依然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对于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整体民族的素质,有不可低估的作用。鲁迅认为,国家要进步、富强,既要正确的自我认知,又要放眼世界,学习外国的先进思想和科学技术,《论拿来主义》中,鲁迅提到,“即使并非中国固有的罢,只要是优点,我们也应该学习。即使老师是我们的仇敌罢,我们也应向他学习”。②

(二)理想的国民性格

鲁迅的“改造国民性”思想,是他全部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思想的重要特色。鲁迅概括了国民性的八大特征,充满奴性,目光短浅,胆小自私,自高自大,面子思想严重,破坏欲强,善于妥协和懒惰。他给我们提出了国民性性格中国的问题,我们就应该修正国民性格。

国民性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内心状况的一种体现,理想的国民性应该健康乐观,积极向上。引进外国的科学技术,比较容易,但是认可外国的文化,开始很困难。中国的文化传统有排他性,在鸦片战争之后,还以天朝上国自居。鲁迅认为,对于外来文化应有的态度是,“看见鱼翅,并不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茅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我们要拿来,我们要使用,或存放,或毁灭”。因此,现代我国文化显得兼容并蓄,美国大片,日韩动漫都在中国有很大的市场,中国的文化业愈来愈走向全球,走向世界。其次,鲁迅一直都在持

①《鲁迅全集》,第四卷《南腔北调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P555

续的战斗,不管是白色恐怖还是黑暗的社会,不管是一个人还是几个人,都在一直进行战斗,他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他以一个文学家做了做出了革命家,思想启蒙的责任,他的文章告诉了我们,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循序渐进的,革命也是一步一步走下来的,民众开始无视革命党人的牺牲,但是后来抗日战争时候人民运动风生水起,到现在,社会和政府关系密切,全国民族大团结。再次,中国人有一种虚伪的情绪。鲁迅提倡反虚伪,提倡打硬仗,《华盖集续编》,《坟》都很明确的表达出来他反虚伪的主张,他们什么都不信,但是他们“虽然这样想,却是那么说,在后台这么做,到前台可那么做,将这种特别人物”,另称为“做戏的虚无党”或“体面的虚无党“以示区别。当今社会,很多人为了目的不择手段,买英语四级答案,考试作弊。我们在建设精神文明的时候,应该大力倡导诚信体系建设,反对虚伪主义。,因此,理想的国民性格最基本应该有三个特征。兼容并蓄,积极向上,反对虚伪。

结论

国民性是表现在国民的一生中的精神状态,突出表现为,冷血,愚昧,麻木,喜做看客,安于现状。国民性产生的根源在于封建思想的长期洗脑和制度上的长期压迫,鲁迅从社会背景和历史原因两方面对于国民性思想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国民性的表现,一针见血的指出了国民的心理疾病,对于中华民族长期以来的社会体制提出了猛烈的批评。鲁迅的思想在当今社会依然有着他的价值,我们应挖掘鲁迅思想的价值,改善国民性,追求完美的国民性格。

主要参考文献

[1] 《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2] 闫玉刚,《改造国民性—走近鲁迅》,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版;

[3] 许寿裳,《我所认识的鲁迅》,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

[4] 钱理群,《鲁迅作品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 王富任,《中国鲁迅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6] 刘扬烈,刘建芬,《鲁迅的民族忧患意识》,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3);

[7] 吴钧,《论鲁迅的忧患意识》,西北师大学报,2007(6);

[8] 荣挺进,《鲁迅谈国民性》,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

[9] 柏杨,《丑陋的中国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

[10] 李长之,《吃人与礼教—论鲁迅》,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1]正一,《论鲁迅精神》,新疆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2]申平华,《再造中国人—国民文明素质的思考》,湖南出版社,1996年版;

[13]温元凯,《改造与国民性改造》,中国青年出版社,1986年版;

[14]刘玉凯,《鲁迅国民性批判思想的由来于意义》,鲁迅研究月刊,2005年01期;

[15]郭国祥,《鲁迅改造思想的发展轨迹》,兰州学刊,2005年04月;

[16]汪卫东,《鲁迅批判性的小说形态》,鲁迅研究月刊,2005年01期;

[17]常纪,《鲁迅国民性批判及其当代意义》,吉林大学,2006年4月。

鲁迅与五四以降的改造国民性思潮讲稿

鲁迅与五四以降的改造国民性思潮 一、鲁迅生平、著述简介 鲁迅(1881—1936),本名周樟寿,字豫山,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从小受到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的熏陶。自1898年到南京求学和1902年赴日学医,又广泛接触了西方文化,并弃医从文,立志以文艺改造国民精神;在经历了19世纪末开始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的巨大变迁后,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立思想。从1907年发表第一篇论文《人之历史》至1936年10月19日逝世,笔耕一生,留下了大量著述,主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以及《热风》、《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准风月谈》、《伪自由书》、《集外集》、《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拾遗》等16本杂文集和书信集《两地书》,还写有《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等学术著作。鲁迅堪称现代中国的民族魂,他的精神思想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他的文学创作为中国文学走向现代化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二、鲁迅对梁启超的继承 1903年以后的梁启超,思想和研究兴趣都开始转移,启蒙也再不是他的主要关注点了。然而启蒙的时代要求并没有因此而停歇——事实上,它已历史地落在了即将开始酝酿、兴起的五四新文化和新文学运动的肩上。而新文化和新文学阵营中最早承扬梁启超的人,则是鲁迅。完全可以说,启蒙——五四时被重新界认为改造国民性,是鲁迅致力终身的精神事业与追求,也是成就他为20世纪中国伟大思想家和文学家的最重要方面。 鲁迅接受梁启超的影响很早。周作人的《鲁迅的青年时代》回忆说:“癸卯(1903)年三月鲁迅给我一包书,内中便有《清议报》汇编八大册,《新民丛报》及《新小说》各三册”。《清议报》于1901年12月出满一百期后停刊,而这时的《新民丛报》发行仅一年,《新小说》则刚开办不久,这样,从周作人谈及的情况看,是年才21岁出头的鲁迅已悉数阅读并保存了梁启超创办的这三种反响最大的报刊,继而又将它们全部另赠周作人,希望周作人也好好阅读。 显然鲁迅也是从这时开始思考国民启蒙问题的。他经常同一起在日本求学的许寿裳讨论:第一,怎样才是最理想的人性?第二,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第三,它的病根在哪里?《新小说》推崇雨果,鲁迅则转译了雨果的随笔《哀尘》。他同样倾心于斯巴达人的爱国尚武精神,写下了小说《斯巴达之魂》,与《哀尘》同发于《浙江潮》第五期。梁启超在《新小说》上译载了凡尔纳的科学小说《海底旅行》,鲁迅则不仅随后译述了凡尔纳的《月界旅行》、《地底旅行》,还在《〈月界旅行〉辨言》里写道: 盖胪陈科学,常人厌之,阅不终篇,辄欲睡去,强人所难,势必然矣。惟假小说之能力,被优孟之衣冠,则虽析理谭玄,亦能浸淫脑筋,不生厌倦。------必能于不知不觉间,获一斑之智识,破遗传之迷信,改良思想,补助文明,势力之伟,有如此者!我国说部,若言情谈故刺时志怪者,架栋汗牛,而独于科学小说,乃如麟角。智识荒隘,此实一端。故苟欲弥今日译界之缺点,导中国人群以进行,必自科学小说始。 1904年和1905年,鲁迅又译有《北极探险记》、《造人术》等科学小说。 再联系鲁迅发表《说铂》、《中国地质略论》,1904年4月于东京弘文学院毕业后毅然去仙台医专学医,以及与同学合编《中国矿物志》,我们应当看到,鲁迅这时信奉的是科学救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论文选题目录 一、现代汉语部分 二、写作部分 三、文学理论部分 四、美学部分 五、现代文学部分 六、古代文学部分 七、当代文学部分 八、语言学概论部分 九、外国文学部分 十、民间文学部分 十一、古代汉语部分 十二、中学语文教学法部分 十三、新闻理论及新闻史部分 十四、秘书学部分

一、现代汉语部分 1、著名作家作品语言运作特色的研究 2、讽刺语言中的文化底蕴 3、语法中的语义因素 4、“是”字用法研究 5、语用与语法的关系 6、新兴词缀研究 7、祈非主谓句的修辞作用 8、论动词重叠式的使用条件 9、论句群纳入中学语文教学的实用意义 10、新兴辞格研究 11、语言环境对句式选择的制约作用 12、××方言(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部分) 13、××方言现象专题报告 14、代词的语用研究 15、语言副词的语用研究 16、助动词的语用研究 17、时下新词描写 18、句型的语用研究 19、语气词的语用研究 20、言语行为在句子里的表现 二、写作部分 1.论小说的叙述视角 2.论小说的误乐性 3.心态小说的艺术魅力 4.论现代小说性情节结构类型 5.论小说的新典型观 6.论小说语言的创新 7.论小说的写作技巧 8.论广告辞的审美特性 9.从报告文学的轰动效应探视读者的审美要求 10.试论新时期女性散文的艺术特色 11.试论毕淑敏小说的创作特色 12.试论诗歌中意象的类型与特征 13.论鲁迅小说对人物灵魂的深刻穿透力 14.试论当今散文的发展走向 15.论小说中的意识流手法 16.试论新时期散文创作的艺术特色 17.论新闻文体的审美特质 18.试论新闻写作的真实性 19.论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功用 20.试谈散文笔法的多元化趋势

浅析鲁迅作品的悲喜混合形态与现代性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2c18384761.html, 浅析鲁迅作品的悲喜混合形态与现代性 作者:杨佰才 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2年第11期 摘要:鲁迅作品所表现出的悲喜剧混合形态和西方现代派艺术有着众多的相通之处,这 就决定了我们不能以传统的标准,去界定鲁迅的作品属于悲剧、喜剧或者悲喜剧。但是鲁迅的悲喜剧也有着自身的现实主义倾向,并非完全等同于西方现代派艺术。 关键词:鲁迅作品;悲喜剧;现代性;现实主义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3-0007-01 鲁迅在《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中为现代悲剧和喜剧下了经典的定义:“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以此为纲,鲁迅在其卷帙浩繁的文学作品中,生动地塑造了一批悲剧和喜剧人物形象,以其辛辣老练的笔触和嬉笑怒骂的腔调勾勒出了一幅幅世间众生相,进而深刻地揭露了人物表象背后蕴含的社会病态性以及更为深刻的民族劣根性。 对鲁迅笔下人物形象的剖析和解读,是研究鲁迅作品的关键所在。作为著名的戏剧理论大师,鲁迅塑造的人物形象从未以单纯的悲剧或喜剧面目示人,而是以一种悲喜交加、喜忧参半的姿态被展现出来,他用悲剧和喜剧混合交融的艺术手法将笔下形形色色的“小人物”的内心世界刻画得淋漓尽致,从而实现“含泪的微笑”的审美效应。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鲁迅作品也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悲喜剧类型,而是在西方现代派意识影响之下的新型悲喜剧混合形态,是超越于传统美学范畴之上的艺术再创造。 好恶染乎世情,美丑因时而变。审美意识和审美活动的衍化、凝炼和质变,因时代、环境和民族特性而殊异。鲁迅所处的年代正是中国社会极端动荡不安的时期,整个民族的诸多民众都处于思想蒙昧状态,而这种状态在社会底层小人物身上体现得尤为深刻,这就为鲁迅文学创作提供了原始素材,正是他精心杂糅了三教九流各色人群的性格特点,才使得其笔下的人物形象入木三分,栩栩如生。因此,要把握鲁迅作品的悲喜剧混合形态,必须紧密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那么,应当如何在现代派艺术的视野之下把握鲁迅悲喜剧与时代背景的融合呢?笔者试从其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刻画、社会背景的再现、故事氛围的营造、价值取舍的倾向等角度展开探究。 首先,鲁迅塑造的诸多人物形象,并没有明确的悲剧或者喜剧的界限,他们性格的多元化和散乱性决定了其悲喜混合形态的归属。无论是“自我精神胜利”的阿Q,还是“之乎者也”的孔乙己以及逆来顺受的祥林嫂,在他们悲剧形象的背后,却是彻头彻尾的哭笑不得,他们的性格软弱无能,举止滑稽可笑,思想意识蒙昧,随着生存环境和眼前利益的变化,他们又会举棋不定四处摇摆。阿Q能够忍受各种屈辱和奚落,有着极端的奴性,但却也并存着极端的自尊

鲁迅悲剧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探析

鲁迅悲剧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探析 刘玉兴 (福建电大龙岩分校福建龙岩364000) 摘要:环境是人物活动的场所,是人物性格特征形成和发展的客观依据。鲁迅悲剧小说的环境描写是出色的,阴冷的自然景象、麻木愚昧的周围人群和凶残酷烈的封建势力所形成的典型环境为悲剧人物活动设置了特定的历史舞台。 关键词:鲁迅悲剧小说;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中图分类号:I210.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4629(2006)S1-0043-03 “环境是人物活动的场所,周围的人事关系以及时代风貌、地方习俗等,是形成人物性格,促使人物行动的客观条件总和。”[1]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自然环境通常指山川风物,孙梨在《荷花淀》开篇用娟秀轻盈的语言为人物设置了一个清新柔美的生活舞台,朦胧凄迷的月色伴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为人物的性格形成、发展和人物行动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在不少小说中,自然环境又被充分社会化了,这使得它在某种程度和意义上成为现实社会的某种象征。例如《李自成》第二卷中有一段描绘崇祯皇帝所生活的乾清宫的自然环境,“窗外,雨声淅沥,雷声不断,雨点打在白玉阶上,梧桐树上,分外地响。风声缓一阵,紧一阵,时常把雨点吹过画廊,敲在窗上……一阵雷声在乾清宫的上边响过。他从梦中一乍醒来,在风声、雨声、闷雷声和铁马丁冬声中,听到一个凄惨的战栗声……”,这种自然环境,其实就是崇祯心理、情绪的对象化。这种渗透着人物主观色彩的物象描写,在鲁迅的《呐喊》和《彷徨》中随处可见。“优秀的作品在描写环境时,都不仅仅是提供人物活动的简单场所,更不是给人物的活动贴上苍白的布景,而是把它和人物揉在一块,使之紧密环绕在人物性格,并创造一个最有利的时机、条件,驱使人物行动,为人物性格的特征及其发展提供客观的依据。”[1]这正如吴功正先生在《小说美学》中指出,“人与人之间的相向、相逆、相克、相生结成了多走向、多色块、多内涵的关系,即社会关系,也就构成了以人为主体的社会环境。”[2]鲁迅是一位“心事浩茫连广宇”的思想家、文学家,他的笔触伸向旧中国的黑暗,伸向生活在底层的劳苦大众,因此他的小说,尤其是悲剧小说,对描写的环境赋予深刻的含义和明确的指向,为典型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命运的发展设置了合理的舞台。本文试就其悲剧小说中的环境描写特色作初浅的探索。 一、自然景物:阴冷萧索 鲁迅悲剧小说中的景物萧索灰暗,透出寒气。《故乡》中的“我”回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地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处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经不住悲凉起来了”。是悲凉中看到了肃杀,还是萧索引起了心态悲凉呢?应该说二者是统一的。《药》中首尾各有一处沉寂阴晦的景物描写,“街上黑沉沉的一无所有,只有一条灰白的路,看得分明。灯光照着他的两脚,一前一后的走。有时也遇到几只狗,可是一只也没有叫,天气比屋子里冷多了。”这是华老栓带着为儿子治病的希望出门时的景物,从这些毫无生气的景物描写中,读者不难预测华老栓此行的无谓和华小栓悲哀的命运。“微风早已停息,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一丝发抖的声音,在空气中愈颤愈细,细到没有,周围便是死一般的静。两人站在枯草丛里,仰面看那乌鸦,那乌鸦也在笔直的树枝间,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这“两人”的特写镜头和凄寒的深秋景色,让人心生寒栗。同病相怜,华夏同悲,这浓黑的景物不仅折射了鲁迅对主人公的深切同情,还承载着对民族命运和国民素质的深深忧虑。鲁迅说,“悲剧就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因而侠肝义胆的革命者,渴望救治的年轻生命合理地被遗葬在荒郊秃岭,营造了极好的悲剧效果。此外,《祝福》里鲁镇满天飞舞的梅花那么大的雪花,《孔乙己》中“秋风是一天比一天凉”,固然都是秋冬的自然景象,但是这些自然景物成为作者的审美对象后,经过情感的过虑、选筛重现在作品中,己经很自然地和悲剧人物命运结合在一起了。在鲁迅的悲剧作品中,景物描写最多的是秋冬景物,而且大都笼罩在黄昏夜光下。故事背景大都这样安排,从一个侧面表现了当时鲁迅呼吸着浓重的黑暗和“惯于长夜过春时”的心理重负。因为鲁迅先生是一位现实主义者,出于对国家、民族最真诚无私的爱和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感,他努力将自己对黑暗的感受投射在景物中,藉以唤起国人的心理共鸣,达到改造灵魂的目的。当然,在有些短篇里,也偶尔写到明朗的景物,《风波》里的农村晚景,《社戏》里的 收稿日期:2005—12—202006年7月July2006 第24卷增刊1Vol.24Supp.1 龙岩学院学报 JournalofLongyanUniversity 43

略论鲁迅改造和重塑“国民性”的思想

略论鲁迅改造和重塑“国民性”的思想 核心提示:1937年,毛泽东在陕北公学纪念鲁迅逝世一周年的演讲中说:“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是新中国的圣人。”他还说“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作为一个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的伟大启蒙思想家,鲁迅改造和重塑“国民性”的思想,是我们民族的一笔宝贵财富,永远都闪耀着真理和智慧的光芒,值得我们经常重温、反复品味和时刻警醒! 本文摘自《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6年4期作者:陈延斌胡相峰原题为:略论鲁迅改造和重塑“国民性”的思想——纪念鲁迅先生逝世七十周年 可以说,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史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上,以毕生精力探讨改造国民性或民族性的,莫过于被毛泽东誉为“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的鲁迅先生了。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袖之一,鲁迅在长期挖掘、批判国民劣根性的同时,不仅集中地、深刻地探讨了新型国民性的内涵,而且对建构新型国民思想道德素质的途径、方法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在纪念鲁迅先生逝世七十周年之际,学习、研究和借鉴这些思想,对于塑造和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推进民族复兴的伟业,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鲁迅所要改造的国民性内涵是什么?研究者认识有差异,依笔者见解,国民性或民族性,就是国民素质,最基本的就是其思想道德素质,或者说国民性与民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在一般情况下是通用的。它们的基本内涵都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及相同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尺度、性格特质、道德规范、思维方式乃至于心理、风俗习惯等等。 鲁迅研究国民性,目的正是为了中国劳苦大众的解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如他在杂文《不满》中说的那样:“多有不自满的人的种族,永远前进,永远有希望。多有只知责人不知反省的种族,祸哉祸哉!”逝世前半年,他还在《致尤炳圻》的信中指出,“揭发自己的缺点,这是意在复兴,在改善”!因此鲁迅一生都将揭露国民性的痼疾、挖掘民族思想道德素质中的“病根”、探索塑造新型民族素质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任务。 鲁迅改造国民性、构建新型民族素质的思想历程可以大略地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从留学日本到1927年回到上海之前。这一时期他经历了以进化论为武器激情洋溢地呐喊到短暂的寂寞、苦闷和彷徨,再到重新振作起昂扬的斗志,从单纯的“文明批评”到“文明批评”与“社会批评”相结合的过程。该时期他正确地解决了改造国民性、塑造新型国民思想道德素质与改造社会的关系,以及国民思想革命与社会政治革命的关系,侧重于对专制的封建意识形态所造成的愚弱的国民性的批判。第二个时期是从1927年回到上海直至1936

汉语言文学专业优秀论文【最新版】

汉语言文学专业优秀论文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的时代背景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个与时俱进的专业,远离社会,它就没有生命力。传统知识型人才培养模式,知识的讲解传授成为教学和考试考查主题内容。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的现象十分普遍,由此导致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相当严重。在市场经济社会背景下,本专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的挑战。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创业普遍困难。经济社会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具有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具有在谈判、公关、策划、教学、写作等活动中,运用美好的、得体的、雄辩的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通过语言能够进行广告宣传和公司企业形象设计等。由此,专业课堂教学中的文学观念、语言观念发生了变化。文学的认知功能、宣传教育功能在弱化,而潜移默化的心理疏导功能、娱乐功能、审美功能等在增强,社会要求通过文学培养人才的主要目标,不再是认识社会历史或某个集团阶级利益,而是培养熏陶人的人品人格、提升人才的审美品位。在专业教学中,语言的符号学性质得到确认,它不再只是工具性的,它更是思想性的。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ZHC)越来越普及,社会对通过语言进行交际的实践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母语交流的水准要求越来越高。与此同时,社会对写作人才的需求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的要求。

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教学规律,改变中文教育观念,只有通过能力教育,才能提升办学品位,形成办学特色。立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能力全方位的培养,紧密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来思考,对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结构性的调整和改造,设计新型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完成由知识型人才向能力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和转变,是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对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提出的必然要求。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专业,由于受到社会经济发展和意识形态的巨大冲击,80、90年代以来改革在不断进行。文学观念和语言观念的变化,导致了课程内容的巨大变化。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课程体系也在调整,普遍增设了新闻类、影视艺术类课程,加大了实践性课程的比重,重视毕业论文的写作和指导,删减了部分过时了的课程,在提高本专业学生的素质上进行过大量的实验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武汉大学于可训主持的“拓展教学空间,构造多维平台,综合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中国现当代文学素质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但本专业基本内涵在“五四”时代初步确立,50、60年代借鉴苏联模式,形成了到目前为止公认的课程体系。由于时代的局限,其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知识型的。能力培养只是知识传授的衍生物,能力本身不是它的目的。目前所用教材、考试方式、授课方式等,仍然将人才培养模式中主体内容限定在知识点的传授

题目鲁迅小说中自然环境描写作用

题目鲁迅小说中自然环境描写作用 ㈠前言 小说中的自然环境描写 小说是时间的艺术,又是空间的艺术。所谓空间主要是指环境。环境是形成人物性格,驱使其活动的特定场所。一篇小说,除了要展示五光十色的社会环境,还要描写千姿百态的自然环境。弄清小说中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对准确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渲染故事气氛 作家往往用生动的自然环境描写,来创造故事的特定氛围,从而增强故事的真实性。 二、烘托人物形象 环境本是为人物活动提供一个场所和背景的,故而自然环境的描写,往往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也就是说,作家为了表现人物丰富的心境、复杂的性格,往往要为人物设置多种不同的自然环境,用以“刺激”人物,以记录其种种行为,从而显露其性格。 三、推动情节发展 情节发展与环境描写往往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环境描写要以情节为依据,情节发展离不开环境描写。 四、暗示社会环境

优秀的作家,总是通过对特定的自然环境的描写,来展示独特的世态风情,为读者提供一副社会历史图画。所以,小说中的自然环境,一般都带有作家的感情色彩,被当作是社会环境的暗示。 五、深化作品主题 分析小说的主题,离不开对人物和情节的细致分析,也离不开对环境的认真考察。㈡正文 ⒈鲁迅小说简介 鲁迅一生中写了33篇中短篇小说,结集出版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三本小说集。鲁迅的小说创作以其具有时代精神的思想主题和新形式的创造,实现了中国小说具有历史意义的革新,赋予了小说以现代的内容和形式,使五四时期的新文学完成了有旧小说向现代新小说的转变。为改良人生,为人民的解放和社会的改造而创作,是鲁迅小说现实主义的核心。他的小说都是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辩证统一、浑然一体的表现人生真实的画卷。在小说创作中,他从不故作惊人之笔,而追求在至平至实中显示至奇的艺术效果。法国艺术家罗丹说:“艺术上最大困难和最高境地,都是要自然地朴素地描绘和写作。”所以,鲁迅不去堆砌词藻、大段描写风月,而是以简明富有特色的语言行动表现人物的性格,我们看到的都是简洁的景物描写和白描的细节描写。真实、深刻、严峻、朴素、简洁就是鲁迅的艺术风格。⒉具体

鲁迅思想_1500字

鲁迅思想_1500字 在有关鲁迅思想的研究中,大量的成果集中在“改造国民性”问题上。冯骥才在《收获》上发表的《鲁迅的“功”与“过”》中认为,鲁迅作品的成功之处即在于独特的“国民性批判”,“在鲁迅之前的文学史上,我们还找不到这种先例”,但这不过是“源自1840年以来西方传教士”的舶来品,鲁迅从中受到了启发和点拨,却没有看到里面所埋伏着的西方霸权话语。冯骥才进而认为鲁迅没能走出“西方中心主义”和被西方人认作经典的以审丑为主要特征的“东方主义”的磁场。这一度引起了学者们的激烈争鸣。陈漱渝在《由〈收获〉风波引发的思考》和《挑战经典——新时期关于鲁迅的几次论争》中认为,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形成过程中,的确受到美国传教士亚瑟·亨·史密斯《中国人气质》一书的影响。然而,“鲁迅展示中国人的丑陋面,并非印证西方侵略者征服东方的合理性和合法性,而是在展示种种丑陋的过程中渗透了作家的忧患意识和否定性评价,使读者在否定性的体验中获得审美愉悦。”黄川在《亚瑟·亨·史密斯与东方主义》中重点分析了“东方主义”一词的含义和史密斯《中国人气质》一书的详细情况,指出冯骥才把“东方主义”加之于鲁迅的头上是“轻率的、不科学的”。 由论争引发,对国民性问题的研究被导入了十分广泛、

深刻的领域。对于鲁迅国民性批判思想形成的渊源,日本学者北冈正子的《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由来》以翔实的史料证实:鲁迅留日时期与许寿裳关于国民性的探讨,是受到当时弘文学院院长加纳治五郎与中国学者杨度关于国民性讨 论的直接触动。潘世圣的《关于鲁迅的早期论文及改造国民性思想》认为,“青年鲁迅的改造国民性思想问题,其实与近代西方,明治日本,他的先辈思想家如梁启超以及与他同时代的留日学生有着多样的联系,鲁迅的思想很大程度上反映着他的时代,他的周边世界的精神倾向。”王学谦在《精神创伤的升华——“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形成的心理因素》中指出,幼时的家庭变故使鲁迅的心灵受到严重创伤,直接影响了鲁迅人生道路的选择,并促成了其改造国民性的思想。程致中在《鲁迅国民性批判探源》中认为,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形成不是偶然的,也不是某一单方面的影响,而是多种因素的综合,包括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影响,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有关国民性的讨论的影响,外国人研究中国国民性的着作的影响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痛切反省和 刻骨铭心的生命体验的影响等等。袁盛勇的《国民性批判的困惑》则认为,鲁迅的改造国民性思想主要源于一种强烈的自省意识,他看到了我们国人的“古老鬼魂中”还有一个“我”,因而,“鲁迅的国民性话语是一种自我在场的启蒙话语……他把自己拽进话语语场的同时,也一并让读者沉入其

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选题方向

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选题方向(转)来源:胡佳红的日志 一,古代汉语 1,汉字的结构(论汉字的结构规律或者论汉字的结构类型等) 2,汉字的形体演变(汉字形体演变中的文化探讨,汉字形体演变的原因探讨等) 3,六书性质特点(六书文化探讨,从六书的演变看汉字的造字法等等) 4,会意兼形声问题探讨 5,假借字与通假字 6,古今字和异体字 7,古今词义变化(现象\原因\规律) 8,古代汉语重叠词研究 9,词类活用问题探讨(起源\新说\评价) 10,专书的词汇研究 11,专书的用韵研究 12,专书的语法研究 13,对汉字性质的认识 14,学习音韵学的心得体会 15,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对词义引申的分析 16,对确认古汉语中词的同义关系(或其他关系)的看法 17,对词义转移的分类考察 18,《说文》部首研究 19,《说文》贝部研究 20,《说文》重文研究 21,,《说文》中农业文化探讨 22,《论语》(某个或某些)代词研究 23,,《论语》常用词汇研究 24,《老子》(某种)句型研究 25,《孟子》(某个或某些)语气词研究 26,《史记》(某种)固定结构研究 27,《世说新语》第二人称代词研究 28,南充方言词汇研究 29,南充方言音系研究 30,陶渊明用韵研究 31,杜甫诗文修辞研究 32,以义为单位,给一部先秦文献(或其中的一部分)作词表 33,古代汉语"之"字结构(或"其"字结构)研究 34,古代汉语"所"字结构(或"者"字结构)研究 35,古代汉语单句(或复句)研究 36,古代汉语介词(或连词)研究 总之选题尽量对专书,专人进行词汇,语音,语法研究. 二,语言学 1,对立原则和XX方言的音位

以阿Q和祥林嫂为例分析鲁迅笔下的国民性

以阿Q和祥林嫂为例分析鲁迅笔下的国民性 最近在读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彷徨》在之前就有接触过,但是对于鲁迅的文字当时觉得是深奥难懂,觉得不会再看了。这一次专题改变了我对鲁迅文章的看法吧,小说里塑造了很多印象极深的人物,可以说还是迷进去了。小说的人物形象多半是以现实生活中人来做模板的,但鲁迅的小说不是。他是以当时中国国民普遍的、共有的精神特质性格特点,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以及行为方式作为创作的基本,所以他的小说人物可以反映的当时中国的国民性。所以王富仁说他“是治疗中国文化软骨病的专家”,鲁迅怀着对祖国的热爱,揭露出国民性的劣根性,强调对国民灵魂的改革。下面通过几个印象特深的人物来论述鲁迅笔下的国民性。 无论读过没读过鲁迅文章的人大概对阿Q也是耳熟能详的,鲁迅笔下的这个人物没有名没有姓贫穷,没有固定的工作而且又是受尽欺负。他却可以常常感觉有优胜感。“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我的儿子会阔得多啦!”当闲人们嘲笑他头上的癞疮疤时,他甚至斥骂说“你还不配”。当他被闲人们痛打一顿之后,就在心里设想为“总算被儿子打了”,于是踌躇满志地感到自己获得了胜利,当人们逼着他承认不是“儿子打老子”,而是“人打畜牲”时,他甚至自轻自贱地承认自己是“虫豸”,从这样的屈辱中竟又觉得自己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状元不就是“第一个”吗?分明失败了,却没有勇气去正视事实,只是在荒谬可笑的假想中寻求虚无的自我满足。阿Q揭示了国民的狭隘性和盲目性,这不是单单一两个人民身上有的痼疾而是整一个国家民族社会弥漫着的雾霾。清政府签订各种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时,却也是觉得别人是求他的赏赐,将割地视为对帝国主义的赏赐,全然不觉得是在丧失国权。 《阿Q正传》的发表的确引起了国民乃至世界人民的思考,但是阿Q的时代远远还没有结束。“事实上只要私有制度还没有消灭,只要人们还没有彻底改变自己的狭隘性、盲目性和奴性主义,还没有彻底确立最为科学的现代观念,类似阿Q所患的“精神上的胜利法”就依旧会存在下去”(林非)当今的中国亦是还存在着,社会上的各种“被平均”现象何尝不是一种政府的“精神胜利法”。人民生活不尽如意没有达到他们所谓的目标,便把社会总资产拿来除以人口。那些打工月薪也就1500左右的也被平均为3000,但这上涨的一倍是虚拟的。就像考试30分平均分60分,这样能代表30分的已经及格了吗?平均完就当做国民生活水平成倍增长,然后喜滋滋的向上级汇报。所以说阿Q的精神胜利法至今也还是存在,国民性的劣性依旧存在。 《祝福》里鲁镇人们的看客形象也是印象极深的。对祥林嫂的悲剧始终是看笑话的心态,重复的问,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身上。这确确实实是从古至今根深蒂固的劣根!是历代的统治者的剥削压榨,在封建社会的底层人民麻木不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恻隐之心好像在就被尘封了一样。鲁迅弃医从文的直接原因也是那次幻灯片时间令鲁迅深知国民是灵魂上出了问题,看着自己的同胞被强杀,围观的国民眼睛里的是麻木还是麻木一潭死水没有一丝涟漪,像看待杀猪杀狗而已。只要不涉及自己的利益都能视为一个故事这样看,我想这也是社会主义理想社会难以实现的原因。历史上中国的公社化那段时期,想要达到共产主义,在大饭堂吃饭大家一起劳动共享劳动成果。但是事实证明根本做不到,每个人都抱着看别人做事的心理,自己独享好处,然后拖着一家老小到公社饭堂吃饭,然后这次革命又失败了。

浅谈鲁迅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现代性(1)(精)

浅谈鲁迅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现代性(1) 论文关键词:鲁迅小说知识分子题材现代性论文摘要:知识分子题材在鲁迅小说创作中占到了很大的比重,鲁迅以其“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体现着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现代性,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18年5月,《新青年》第4卷第5号上发表了鲁迅的《狂人日记》。“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它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内容与形式上的现代化特征,成为中国现代小说的伟大开端,开辟了我国文学(小说)发展的一个新的时代。”鲁迅在小说集《呐喊》和《彷徨》中塑造了一系列的知识分子形象,按一般的说法,大体上可以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封建制度的受害者和牺牲者,如《孔乙己》中的孔乙己、《白光》中的陈士成等。他们深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一心想求得功名,充满旧式文人的酸腐气味,结局十分悲惨。作者对他们既有批判,也有同情。第二类是封建制度的维护者和追随者,如《肥皂》中的四铭、《高老夫子》中的高尔础等。他们的灵魂已经完全腐朽,表面上道貌岸然,实际上满肚子男盗女娼,或是封建道德的卫道士、假道学,或是不学无术的文人垃圾、文人败类。作者对他们只有批判和嘲讽。第三类是封建制度的破坏者和反抗者,如《狂人Et记》中的狂人、《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孤独者》中的魏连殳、《伤逝》中的涓生和子君,以及《药》中的夏瑜、《长明灯》中的疯子等。鲁迅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现代性的描写,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表现出“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在思想内容上:其一,知识分子题材的选择体现出了现代性。中国古代小说的“主角是勇将策士,侠盗赃官,妖怪神仙,佳人才子,后来则有妓女嫖客,无赖奴才之流”,像《儒林外史》那样以古代知识分子被科举制度扭曲的人生和人性为题材的小说可谓凤毛麟角。 “‘五四’以后的短篇里却大抵是新的智识者登了场。”《呐喊》和《彷徨》两部小说集共有25篇小说,知识分子题材的小说占到了15篇,可见鲁迅身为知识分子对知识分子问题的关注程度。鲁迅对于知识分子的关注,不再停留在《儒林外史》中对知识分子被古代科举制度扭曲的人生和人性的表层描写,而是力图去探讨知识分子在现代生活中生存的状态和深究其原因。从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成为其牺牲品的孔乙己、陈士成,到曾有满腔大志最终却成为失败者的吕纬甫、魏连殳,再到为革命和理想献身却不被世人所了解的夏瑜,鲁迅在选择他们作为自己小说的主角,描写他们的命运、刻画他们的性格的同时,更多的是在关注他们的精神状态和人生的走向,以及挖掘造成他们命运的根本原因。这恰好印证了研究现代文学的学者对现代文学的定义:“现代文学即是用现代文学语言与文学形式,表达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感情、心理的文学。”其二,知识分子题材小说中启蒙思想的贯穿、反封建主题的高扬体现了现代性。鲁迅小说的创作是抱着启蒙的目的的。他曾说:“说到‘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 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1840年的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在世界特别是在西方面前,古老的中国和她的子民显现出了贫穷、落后和愚昧。有着满腔爱国热忱的知识分子都在寻求着让中国走向富强的道路。康梁的变法,洋务的实业,孙文的“三民主义”,却都只是自上而下的改革,没有民众的觉醒和参与,中国人依然不会改变他愚弱子民的地位。留日学医的鲁迅在“幻灯片事件”后深深地认识到:“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士论文:从鲁迅小说看其“改造国民性”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从鲁迅小说看其“改造国民性” 思想的深刻性与价值 专业汉语言文学年级 2009级

从鲁迅小说看其“改造国民性”的 深刻性与价值 汉语言文学专业 【摘要】鲁迅在小说中揭露了当时的社会下的国民思想精神病态,一针见血的批判了国民性的麻木,冷血,愚昧,看客心态。他通过社会原因和历史原因对国民性进行的挖掘和分析,揭示出了国民性产生的根源在于封建思想上的洗脑和制度上的长期压迫。其目的在于揭露中国“吃人的社会”,来挽救社会的堕落。,在当今社会,依然存在他所抨击的国民性,因此,鲁迅的“改造国民性”思想依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封建制度封建社会国民性深刻性现实意义

目录 绪论 (1) 本论 (1) 一鲁迅作品中所批判的“国民性”内涵 (1) (一)何为“国民性” (1) (二)麻木,愚昧,冷血,看客心态 (1) (三)典型的阿Q式“精神胜利法” (4) 二国民劣根性探源 (5) (一)思想上的洗脑.................... . (6) (二)制度上的压迫 (7) 三国民性思想的现实意义和理想性格 (8) (一)国民性思想的现实意义 (8) (二)理想的国民性格 (9) 结论 (10)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2)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绪论 我国对于鲁迅的研究,自鲁迅在世时就已开始,迄今已经有九十年。他是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家,革命家代表。1987年9月,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关于国民性批判研究的第一本著作—《文化批判到国民性改造》,郑欣森著。之后,国民性批判研究的论文百花齐放,陈鸣树,谭德晶,冯骥才,阎玉刚,荣挺进等都对其批判国民性的价值,特别是当代意义进行了探讨。绍兴文学院和鲁迅研究所等高校以及三联周刊,新浪等媒体也对此进行了积极的探讨,加深了对于鲁迅的认识,丰富了鲁迅的形象,完整了鲁迅作品中的国民性。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进入20世纪以后,起了一阵“贬鲁”之潮。茅盾指出,“鲁迅研究中有不少形而上学,把鲁迅神化了,把真正的鲁迅歪曲了。”①此后,很多作家从反对神化鲁迅变成过分苛责鲁迅,走向了一个“贬鲁”的极端。1985年,《杂文报》发表《何必言必称鲁迅》,将鲁迅的遗产称为“鲁货”。冯骥才,王朔,陈漱渝等都对鲁迅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批判。国民性思想过时了吗?鲁迅思想在现代社会还有没有意义?对此,我认为我们可以回到作品中,回到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去认识鲁迅,研究鲁迅。 一、鲁迅作品中所批判的“国民性”内涵 (一)何谓“国民性”? “国民性”一词产生于清末,当时中国人内忧外患,国内有清王朝的压迫,军阀混战,国外是帝国主义的侵虐凌辱。而反动统治者对外软弱,奴颜媚骨,一味的逆来顺受,人民大众愚昧麻木,忍气吞声,敢于挺身而出的,有远见的,为数不多。 “国民性”即“国民劣根性”,就是国民在社会背景下的不自觉产生并习以为常的司空见惯的不健康的思想特质。一般来说,表现为:麻木,安于现状,冷血,愚昧,充满奴性,等负面的精神状态。 (二)麻木,冷血,愚昧,看客心态 在鲁迅的小说中,不管是人物数量还是对于人物的描写程度,麻木,冷血,愚昧,安于现状的人物形象都是很重要的一种。几乎出现在他的每一篇小说之中。 《祝福》,是鲁迅小说集《彷徨》的开卷之作,在《祝福》中,鲁迅刻画了一个平凡而悲惨的人物形象,祥林嫂。

关于鲁迅国民性探讨

论文关键词:国民劣根性传统文化天人合一多元文化论文摘要:鲁迅对半殖民地民族劣根性的揭示与批判,有利于唤醒民众,自我拯救。国民劣根性的根源在于传统文化,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孔儒文化——封建文化,吸纳现代文化,才能使民族解脱包袱,在现代文明之路上前行。鲁迅先生离开这个世界已七十多年了,但正如诗人臧克家所说的:“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作为一个民族的智者与战士,鲁迅不只属于2O世纪前三十多年的中华民族,更属于未来的世界。他秉烛洞悉着民族的劣根性,照亮着自奋者的前程。一、鲁迅的国民性是什么国民性一般指超阶级、超地域的国人普遍心理状态和文化性格。探究和改造“国民性”是鲁迅弃医从文的主要原因,也是其孜孜不懈奋斗一生的目标之一。鲁迅“国民性探讨”从历史经验和民族前途出发,特别着重于挖掘国民“劣根性”,以期引起疗救的注意,着意于对国民性改造。无论在文学上还是思想上,鲁迅的成就集中在他对中国国民劣根性的深刻揭露和犀利批判上。早在留学日本时期,他就经常与朋友们谈论“中国国民性最缺乏的是什么”“它的病根何在”等问题。创作前期以小说为主,从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反映人吃人的制度,直击国民生活在这种被人吃和吃人的人肉筵席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这人肉筵席的维护者。纵观鲁迅的内喊》和《彷徨》,通过对知识分子与农民的描写,揭露了“上层社会的堕落和下层社会的不幸”,将病态的社会暴露,将国民的灵魂展示剖析,以“引起疗救的注意”。尽管鲁迅小说创作堪称现代小说的奠基,无论其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无人可比肩,但鲁迅的创作重心和对文学的贡献更主要体现在杂文的创作上,正如他自己所说“现在是多么切迫的时候”,作者的任务,是在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刻以反响或抗争,是感应的神经,是攻守的手足。潜心于他的鸿篇巨制,为未来的文化没想,固然是很好的,但为现在抗争,却也正是为现在和未来的战斗的作者。鲁迅的后期主要从事杂文创作,有《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伪自由书》等十多本。虽然作品大多为当时尖锐复杂的政治斗争服务,但仍无情刮析了许多“正人君子”的灵魂,撕下了他们的面具,或借尊孑L以复古,或借友邦而卖国,同时对国民病态无情地嘲讽。翻开鲁迅的作品,无一不是侵染浓郁情感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鞭笞入骨,痛心疾首的是国民缺乏觉悟的精神疾病,先知先觉地指出:“最要紧的是改革国民性,否则无论是专制、是共和,是什么什么,招牌虽换,货色照旧,全不行的。”[1][2][3]下一页二、鲁迅国民性的历史意义[!--empirenews.page--]源于19世纪末的严复、梁启超等的新文化运动,到2O世纪初以鲁迅、陈独秀等为代表将其推向了高潮,特别是鲁迅以其文学创作和思想引领着新文化运动。经历“五四”波澜荡涤,逐渐看清了民族衰落,国家积贫的根本原因在于国民的整体的不觉悟和病态,并且深知已是病人膏肓,“中国太难改变了,即使搬动一张桌子,改动一个火炉,几乎也要流血;而且即使有了血,也未必一定能搬动,能改装。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我想这鞭子总要来。好坏是另一问题,然而总要打到的。”鲁迅知难而进,自觉地拿起这鞭子抽打拷问自己,更拷问民族的灵魂。在黑暗中探求民族的出路,正如尼采所说的“超人”一般来唤醒灵魂,解救民众。鲁迅的意义不是纯文学的,而是民族的,社会的,历史的。鲁迅是当代的文学巨匠,当代文学的奠基人。更是一个思想者,但不管文学上还是思想上,他的成就更集中在他对中国国民劣根性的深刻揭露和犀利批判上。他不仅是新文化运动的一员骁将,而且是新的民族精神民族灵魂的重铸者。鲁迅意识到“农民是中国国民的大多数,落后民族的国民性必然带有浓厚的农民色彩”这一基本国情,因此他将观照的视线主要对准了广大农村的农民,其次为底层的知识分子。亲历了戊戌变法失败,辛亥革命不了了之,鲁迅敏锐观察到国民——特别是广大农民,是显露出愚昧、麻木状态的“看客”,感慨“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三、国民性与传统文化的现实思考鲁迅早已离开我们,我们所处的时代已然不是鲁迅所处的“非人间”,但从根本上说,我们是传承着鲁迅时代的民族,或者说我们是鲁迅时代之前的民族。不说五千年,因为太久远,留给考古专家去研究吧。至诚至圣的孔夫子、孟夫子,是有《论语》等专门记载的,仅仅是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论文

摘要:汉字系统的演变是一个长期、复杂、多层次的过程。《敦煌俗字典》中收录了大量俗字,同一个汉字的多种形体反映着汉字多途演进的过程。本文从《敦煌俗字典》中的俗字出发,分析这些不同字形产生的内部机制,探寻汉字形体演变的多种途径。 关键词:多途演变;汉字构形;敦煌俗字 汉字系统历史悠久,其演变也是一个长期、复杂、多层次的过程。在此过程当中,同一个字往往有着不止一个字形,《敦煌俗字典》里就有着众多这样的例子。编者黄征先生认为俗字是异体字里的一大类。而这类异体字,其产生有着多种动因与机制,既与汉字形体系统内部的演化有关,又受系统外部的因素的影响。本文暂且跳出“俗字”概念争论的藩篱,抛开避讳俗字、上下文类化俗字等情况,着眼于汉字形体系统内部,就《敦煌俗字典》中俗字反映出的“同字异形”的部分情况进行分析,探索不同字形产生的内部机制,以此管窥汉字多途演变的路径。 一、形体来源的多样性 在古文字阶段,一些字便有不同形体存在,这些形体在后来的演变中分别隶定成不同的字形。 如“信”在《敦煌俗字典》里的写法有“信”、“”,前者右边为“言”,后者右边为“口”,那后者是前者省写后的形体吗?“信”的金文字形有“”和“”,即“信”字的两种写法存在对古文字的两种不同形体继承的可能。因此在遇到类似情况时,应拓宽视域,从古字形审视汉字形体的多途演变,而不能简单下结论,认为其中一个是后来因省写而出现的字形,或者是不规范的字形,甚至是一种讹误情况。 有的字,其不同的形体可以追溯至古文字阶段,那时它们是两个相异的汉字。如“万”的两种写法“万”和“萬”。一些学者认为,二者是繁简字关系,“万”为“萬”后期的全新造字。我们来梳理一下和它们有关的线索。“萬”的篆体“”,《说文》:“萬,虫也。”段注:“假借为十千数名。”由此可知,“萬”的本意是虫类,后假借为数词。这个假借义在很早的时候就产生了,比如《诗经》有“萬亿及秭”,《易传》有“萬国咸宁”,“万”的古字形有:“”(古鉥)“”(千万钧),说明“万”字在很早的时候便出现,它并不是简单的由“萬”简化而来的新造字。至于后来“万”是如何失去本义,保留假借义,与“萬”合二为一,则需要更多的文献材料去验证。 “异”的两种写法“异”和“異”。“異”篆体为“”,《说文》:“異,分也。”从廾从畀。畀,予也。“异”的篆体为“”,《说文》:“举也。从廾,声。尧言惊愕而曰異哉也。谓异为異之假借也。”由此看来,“异”的形体是在其假借表示“分”的意思之前就产生了。这就说明,并不能简单地把“异”说成是因“異”而在后来创造出来的俗字。“异”原初就存在,本意为“举”,假借为“異”,此种缘由使得“異”这个字有了两个形体“異”和“异”。 二、形体的分化 古文字笔形在隶定后常有着不同的演变方式,这造成了敦煌俗字有着不同的写法。我们于其中看到的点画之差,往往不是后来发生的省写或讹 如“市”的两种写法“市”和“巿”,一个上部写作“点”,一个则是中间一竖贯穿。“市”的篆体为“”,篆体笔画演化为横笔,其中上部的竖笔,第一种路径是演化为“点”,第二种路径则保留竖笔,且贯穿下部,为一个整体。 “生”有两种写法:“生”和“”。“生”的篆体为“”,篆体笔画,分化成两种笔形,“”和“一”,于是便有了以上“生”字的不同写法。这种变化类型并不是单一的,同样,“告”等字的笔画亦有同样的演变路径。 “光”的写法有“灮”和“光”。《说文》:“明也。从火在人上,光明意也。”篆体为“”。

浅析鲁迅小说的现代思想与艺术特色

浅析鲁迅小说的反封建思想与艺术特色 文章摘要: 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著有多篇小说、杂文、散文及散文诗。《呐喊》《彷徨》是他的两本著名的小说集,收录多篇脍炙人口的小说,如《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故乡》《祝福》等,以彻底的反封建思想和卓越的小说艺术,奠定了现代中国小说的基础。 关键词: 鲁迅小说反封建思想艺术特色 鲁迅,中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作为五四文化文学的先驱,他向封建主义发动猛烈的攻击,先后发表《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故乡》、《阿Q正传》等多篇小说,后收录进《呐喊》、《彷徨》两部小说集,以彻底的反封建思想和卓越的小说艺术,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奠定了现代中国小说的基础。 鲁迅小说的反封建思想 《狂人日记》是鲁迅第一篇,也是现代中国第一篇白话小说,是现代中国小说伟大奠基工程的第一块基石。同时,《狂人日记》还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早以文艺形式出现的彻底反对封建主义的战斗檄文。 《狂人日记》描写的是一个迫害狂症患者的心理过程,狂人出身于封建士大夫家庭,深受封建礼教的压迫,造成了对社会的恐惧心理,他认定现实是个吃人的世界,而他自己正处于即将被吃掉的危险之中,半夜起来查看历史,却看见满纸都写着吃人。小说通过对狂人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揭露了封建礼教在仁义道德掩盖下的“吃人”本质,抨击了封建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对人的迫害。 《狂人日记》深切的思想主要表现为它对封建主义“吃人”的实质性内容的彻底揭露。小说将“吃人”与“仁义道德”并提,有其深刻的含义:“吃人”是指对人肉体的蚕食和精神的虐杀,体现着封建专制主义的凶残;“仁义道德”则是对封建专制及其礼教道德的美化,体现着封建蒙昧主义的虚伪。而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的交相使用,就构成了封建主义“吃人”的实质性内容。因此,《狂人日记》对封建主义的揭露,并非局部或枝节性的,而是具有总体的或根本的性质。 从对封建主义的彻底揭露与否定中,升华其对新的理想社会的向往,是《狂人日记》的又一重要思想内涵。当狂人洞察一切后,就开始规劝、警告吃人者们不得继续“吃人”,预言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 《孔乙己》是鲁迅又一篇具有反封建思想的小说。它写的是一个传统的知识分子被吃的悲剧。 《孔乙己》讲述了一个没有考上秀才的读书人的悲惨道路,主人公孔乙己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但他在科举制度毒害下除了满口之乎者也之外,一无所能。穷困潦倒却自命不凡的孔乙己,成了人们的笑料,为生活所迫,他偶尔做些小偷小窃的行为,终于被打断了腿,在生活的折磨下默默死去。 孔乙己是一个被吃者,是被一套制度,被一套游戏规则给吃掉了,具体地说是被走到穷途末路的科举制度给吃掉了。孔乙己的悲惨命运造就了他的愚蠢、可怜、可悲,所以说孔乙己的生与死是科举制度决定的,那么这个制度的本质已经深入孔乙己的灵魂深处,孔乙己在潜移默化中成了旧时代的殉葬品。 小说通过对孔乙己悲惨命运的描写,揭露了没落的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和人民大众的毒害。孔乙己一次次的参加科举考试,却连秀才都未曾考上,浪费了自己一生的宝贝光阴;而愚昧的人民大众因孔乙己是读书人却碍于贫困只能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