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鲁迅小说国民性研究综述

文献综述-鲁迅小说国民性研究综述
文献综述-鲁迅小说国民性研究综述

文献综述

题目:鲁迅小说国民性研究综述

学生姓名:刘晓燕

学号:110105011

专业:对外汉语

2013 年11月

鲁迅小说国民性研究综述

前言

鲁迅作为一名封建斗士,他笔下的国民性一直是热议的话题。。上个世纪以来,许多学者从不同的方面对鲁迅笔下的国民性进行探究,想从中找出国民性内在的涵义,并指出其对当代的现实意义。本文对学界就鲁迅小说中国民性问题的相关研究进行整理、归纳,并试图从中找寻目前研究中的不足,为今后的进一步探究提供方向。

一鲁迅生平简介

鲁迅(1881~1936年),现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革命家。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02年去日本学医,后弃医从文,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 1909年,翻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弱小民族文学。1918年5月,第一次用“鲁迅”的笔名,在《新青年》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彻底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的性质,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1921年发表了中篇小说《阿 Q正传》。1930年起,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等。先后参与主编了《莽原》《语丝》等文艺期刊。陆续创作出版了《呐喊》《坟》《热风》《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思想。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唐宋传奇集》《小说旧闻钞》等。

二鲁迅国民性的研究状况

关于国民性的定位问题,陈鸣树认为:在研究鲁迅国民性问题的思想时,首先要确定国民性的实质是什么。国民性就是民族性,它是一个大于阶级性的概念。是指不同阶级处于同一民族因而形成的某些思想行为、风俗习惯、心理素质、性格特征等方面的共同的东西。[1]王瑶先生在纪念鲁迅诞生100周年大会时发表专文《谈鲁迅的改造国民性思想》中进一步阐明:所谓改造国民性,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揭露和批判国民性的弱点,一方面是肯定和发扬国民性的某些优点,虽然他对国民性问题认识的深度和侧重点前后期有所不同,但这两个方面的内容无论前期或后期都是存在的。[2]

20世纪初到3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国民性研究的重点在“立人”,即重塑和培养具有现代人格素质的中国人问题。据许寿裳回忆说,鲁迅首先提出“怎样才是理想的人性”,这不但是反对封建主义的压迫,而且还具有反对人性异化的意义,体现出“人立而后凡事举”的“立人”的思想。鲁迅还提出了“中国民族中最缺乏的是什么”的问题,根据许寿裳的记述,鲁迅认为“缺乏的东西是诚和爱”。鲁迅提出的第三个问题,是“它的病根何在?”这一问题的提出,开拓了鲁迅自己所说的“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的主题。沈文华和李文珊,分别在他们的《试论鲁迅的改造国民性思想》[3]和《鲁迅国民性改造思想初探》[4]中,将鲁迅的改造国民性思想分成了四个阶段: 1902年——五四前夕,受进化论思想的影响,呼唤精神界之战士,这时期带有浓厚的思想启蒙色彩;五四前夕——1923年前后,进行文明批评与社会批评,目的是撕去旧社会的假面目;1923年—1927年,继续批评,向纵深发展;1928年——1936年,运用唯物史观,指出封建社会的农业经济与外民族

的侵略是形成国民劣根性的历史根源。

随着“新的人民的文艺”理念的确定,文艺成为政治的工具和手段,服务于政治;随后,文艺在“左”的思潮影响下,民族性或国民性的研究都是被列入禁区的,关于鲁迅国民性的研究也陷入沉寂。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在国内批判和反思传统文化的潮流中,民族性或国民性改造声浪再度高涨,“鲁迅热”重新流行于国内,而且大量的成果也集中于此。已出版的著作、论文集有鲍晶编《鲁迅国民性思想讨论集》[5]、郑欣淼著《文化批判与国民性改造》[6]、张梦阳著《悟性与奴性——鲁迅与中国知识分子的国民性》[7]、刘再复和林岗著《传统与中国人》[8]、谭德晶著《鲁迅小说与国民性问题探索》[9]、闫玉刚的《改造国民性——走近鲁迅》[10]等。

20世纪80、90年代,学者林志仪探讨了鲁迅改造国民性的思想对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文中指出:我们不但要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同时也要建设社会主义高度的精神文明。[11]汪晖提出历史中间物的概念,认为梁启超与鲁迅兼具“顽强的‘实用理性’和感时忧国的内在激情”的“同一性”,都是以“深厚的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为基础”的历史的“中间物”,这一观点的提出标志着鲁迅研究已经深入到鲁迅的精神结构层面,而王乾坤在汪晖研究的基础上,关于鲁迅生命哲学的研究标志着鲁迅研究在哲学层面已经达到了较高的高度。

21世纪新时期的研究则重点在梳理前人的研究成果,世纪末多有情绪与偏见的争议论争, 世纪之初开始逐渐转向学理性的讨论和思考,甚至对其现象的认真反思, 并先从清理事件的过程着手,使之系统化、规范化。王富仁《鲁迅与中国文化》的系列论文跳出了在文化构造的历时性关系中研究鲁迅的巢臼重新认识鲁迅思想产生的意义和价值,他认为“鲁迅与中国文化的关系,是鲁迅并不绝对否定中国古代的任何一种文化,但同时也失望于中国古代所有的文化。”[12]高旭东则抓住20世纪末关于鲁迅的一系列论争,用无懈可击的历史事实,条分缕析地逐条批驳了对鲁迅的攻击,并在批驳中从深层上阐释了鲁迅和鲁迅精神的现实意义。[13]陈漱渝的《由<收获>风波引发的思考谈谈当前鲁迅研究的热点问题》强调: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形成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渊源,反对根据个人政治理念改变鲁迅历史原貌的“重塑”行为。[14]陈漱渝将世纪末乃至新时期以来鲁迅研究几次重大论争,不仅做了来龙去脉清晰勾勒,而且直率地表示了自己的见解和判断。

三、鲁迅小说国民性的探源与思考

在鲁迅看来,中国“国民性”中存在的某些严重缺陷和弱点是由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所造成的。鲁迅于20世纪初提出了改造国民性和“立人”两个相关的命题,国内学者对鲁迅国民性的生成做了如下的探讨:

(一)鲁迅小说国民性的来源探究

关于鲁迅小说国民性的起源问题,刘九生指出:阿Q精神(精神胜利法)作为国民性的集中体现,既非人类普遍弱点中的一种,更不是剥削阶级统治者腐朽没落的精神状态,而是以传统农民为主体的小生产者的整个不健全心理状态或习惯,根源就存在于我们历史悠久、传统强大的小生产汪洋大海之中。[15]冯骥才一提出国民性来源“西方人的东方观”

[16],就在学术界引起了激烈的讨论,苏志宏的《国民性理论的形象学反思——从明恩溥到鲁迅》一文详细描述了自明恩溥到鲁迅的国民性理论发展过程,并明确的对“国民性神话论”提出质疑。[17]陈鸣树在文章中也提到“鲁迅认为中国国民性弱点形成的第一个原因是由于中国是农业社会。[18]冯天瑜则认为是由于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造成的失败主义情绪,以及奴才与暴君、自卑与自大相混合的病态心理,造成了中国统治者的共同精神状态。”[19]学者俞祖华从社会文化层面深度发掘国民的劣根性认为:鲁迅更着重剖析了封建文化对国人的熏陶,封建文化造成了国民性的扭曲、变形,认为两次奴于异族是最大最深的病根。

[20]

(二)鲁迅国民性的“当代性”及现实意义

李新宇在《进人新时代的鲁迅——“鲁迅与当代中国”研究之一》中明确提出:进人新时代之后,鲁迅一直被写在旗帜上。[21]王书声也认为,鲁迅从20世纪初至30年代中期对我国国民性的探索,其实质是探索众人的现代化问题,也就是重塑和培养具有现代人格素质的中国人的问题。在今天继续学习和研究鲁迅立人思想及改造国民性思想,仍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22]金宏达在《鲁迅文化思想探索》也肯定了当代研究鲁迅的必要性。[23]林非在《鲁迅和中国文化》中更是提出了自己关于新文化建设、关于思想文化性格建设的看法和建议。[24]

黄乔生的《试论鲁迅的经典性》指出,应该从鲁迅的生平和文本以及我们阅读体验的角度来说明鲁迅的经典性。[25]钱涛在《鲁迅笔下国民性思想初探》中就提到,在科学真理指导下,鲁迅的改造国民性的思想有了新内涵。[26]程致中也认为鲁迅国民性的意义体现在他为中国人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资源,他的“改革国民性”的启蒙主张,“弱者本位”的伦理原则,“反抗绝望”的生命哲学。[42]学者樊星应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观点来分析

发现:国民性的改造离不了政治改革、经济起飞的基础,也离不了国际风云的影响(当西方出现“遏制中国”的思潮时,中国的民族主义激情必然会高涨,而这时,改造国民性的主题就常常会暂时沉寂)。[27]张承良也承认:现代化的过程,根本的不在于物质的现代化,而在于人的现代化,个体独立精神品格的现代化。[28]曹建玲的《关注人性的健全和解放——鲁迅对于西方文化的价值取向》指出,鲁迅对于西方文化有着明确的价值取向,即实现人性的健全和解放。[29]

在《我看中国的鲁迅研究》一文中,王富仁通过细致比较中、日、韩三国知识分子在鲁迅研究上的异同,指出当日本学者带着一种反思精神来接受鲁迅、韩国学者带着一种反叛精神来接受鲁迅的时候,中国学者在鲁迅研究中获得了什么?[30李新宇略带苦涩的回答了:他们从鲁迅那里所获得的,主要是人格力量和精神支撑,是独立人格和斗士风骨,是直面苦难与鲜血而决不闭上眼睛麻醉自己的精神,是毫不妥协的斗争精神,以及坚定、执著地为人的价值和尊严而奋斗的精神。但不得不指出的是鲁迅对民族性格和文化传统的反省仍然没有得到应有的继承。[31]我们现在对中国鲁迅研究的反思和批判, 其根本出发点和基本动机是为了提高中国文化自身的生命含量并使之具有更多的精神性的内涵, 更直接地说, 是希望中国出现更多的真正具有鲁迅式精神品格的知识分子。诚然,不管鲁迅遗产留给后人多少有价值的东西,但是在今天当代看来,鲁迅或者说鲁迅精神已经成为了一种精神支撑,一座思想灯塔。

以上是对鲁迅小说国民性分析研究的整理和分类,归纳起来笔者发现研究中的一

些不足之处以及今后的研究中应该予以更多的关注、深度挖掘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

下几个方面:

首先,与同时期的国外文学大师小说的横向比较应更加深入地研究。针对当时中

西方不同的社会环境——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与中国半封建、半殖民主义社会:小说中

人物的处境和遭遇有所不同;同时,小说要表达的思想主题也各不相同。鉴于相关的

研究相对较少,学界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力度。

其次,不得不思考的是,鲁迅笔下各种“国民劣根性”是否有欠妥当的地方。鲁

迅曾反复提到:“在寻求中,我就怕我未成熟的果实偏偏毒死了偏爱我的果实的人。”

当今的学者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敢于在批判中继承前人的成果,丰富鲁迅国

民性的内涵。

参考文献

[1][33]陈鸣树:关于鲁迅国民性的几个问题.天津社会科学.1981.第1期.

[2]王瑶:谈鲁迅的改造国民性思想.文学评论.1981.第5期.

[3]沈文华:试论鲁迅的改造国民性思想.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2.第6期.

[4]李文珊:鲁迅国民性改造思想初探.青海社会科学.2004.第3期.

[5]鲍晶编:《鲁迅国民性思想讨论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6]郑欣淼:《文化批判与国民性改造》.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7]张梦阳:《悟性与奴性——鲁迅与中国知识分子的国民性》.河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8]刘再复和林岗:《传统与中国人》.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9]谭德晶:《鲁迅小说与国民性问题探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20]闫玉刚:《改造国民性——走近鲁迅》.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5年版.

[11]林志仪:试论鲁迅关于改造国民性与建设精神文明的思想.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81.第4期.

[12]王富仁:鲁迅与中国文化.鲁迅研究月刊.2006年.

[13]高旭东:走向21世纪的鲁迅.鲁迅研究月刊.2000年.第7期.

[14]陈漱渝:由《收获》风波引发的思考谈谈当前鲁迅研究的热点问题.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15]钱旭初:当代文学研究四题.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16]郭伟:阿Q正传再考——关于“类型”.鲁迅研究月刊.2007年9月版.

[17]鲁迅:娜拉走后怎样.《鲁迅文集》(第二卷).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8]鲁迅:《呐喊·自序》.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19]鲁迅:《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

[21]李楠:浅论鲁迅笔下“看客”形象的悲剧意蕴.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09年2月.

[22]廖军荣:看客论——试论鲁迅对于另一种“国民劣根性”的批判.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9月.

[23]苏克军:吃人的公共领域——分析鲁迅小说的另一种视角.北华大学学报.2008年8月.第9卷.第4期.

[24]孔宪峰:“看客”与“茶客”的悲哀——评《药》中的无名人物及鲁迅所倾注的人本思想.辽宁工学院学报.2006年2月.第8卷.第1期.

[25](林晓光:色貌如冰肝肠似火——由孤独者形象解读鲁迅的主体精神.黑龙江史志.2008年.第14期.)

[26]王卫平:当代小说中的“孤独者”精神基因.文艺评论.2005年.第1期.

[27]魏邵华:“林中路”的上的精神相遇——在鲁迅的“庸众”和海德格尔的“常人”之间.兰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28]沈建荣:感受孤独——读鲁迅小说《孤独者》.青年文学家.2009年.第11期.

[29]崔云伟、刘增人:2007年鲁迅研究综述.鲁迅研究月刊.2008年.第9期.

[30]刘九生:雄踞的斯芬克斯:论“我的阿Q”.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31]冯骥才:鲁迅的功与“过”.《收获》.2000年.第2期.

鲁迅作品教学 文献综述

“鲁迅作品与语文教材”的文献综述 聊城大学文学院2013级教育硕士王伟 新课程改革之后,在一个《课程标准》的前提下,语文教材开始多元化,各地编写的语文教材在选文上的自主性加大,鲁迅的“进”与“出”就成了一个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一些人很偏激地认为应该把鲁迅“请出”语文教材,这是因为他们自身肤浅地误读了鲁迅。一些人很坚决地主张鲁迅作品在语文教材中的“霸主”地位,这是因为他们对鲁迅精神的深刻理解与膜拜。我觉得应该理性地去看待这个问题。在超星发现和中国知网上学习了2001年至2013年的有关“鲁迅作品与语文教材”方面的论文,按照“篇名”“核心期刊”“精确”的标准检索,分别检索到实际相关的论文970篇和23篇,下载了87篇,选取了我个人认为有代表性的论文12篇,作者包括专家学者教授、教育部门领导、一线教师,目的是既能学习语文课程标准的理论研究的前沿,又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包括可取之处、需要整改之处、有待商讨之处,以做到把有关语文课程标准理论与实践放在一起来进行学习,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通过学习,我从三个方面为2001年至2013年有关“鲁迅作品与语文教材”做一下文献综述。敬请老师的批评指正!老师,您的一个字也许就是开启我封闭落后心灵的一把钥匙,也许就是照亮我前行的一盏灯烛。所以,我更愿意接受您的批评…… 一、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的变迁 代表性文章有王平.邓越的《鲁迅作品在中语文课本中的变迁》,尹奇岭的《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存续”与“删减”之争》,温儒敏的《语文课并没有“鲁迅大撤退”》。 (一)《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变迁》 开篇对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做了高度的评价和概括。全文共分为两大部分对问题进行阐释。 1.选文变迁是教育思想和价值观。这一部分剖析了鲁迅语文教材作品在每一个时期的变化,详尽有序。即民国:推广白话文的先锋——建国初:民族新文化的风向标——“文革”:被神圣化的政治工具——改革开放:“人间鲁迅”形象的还原——新世纪:多元化语境的回归。一语中的,恰切到位,把鲁迅作品在语文教科书中的作用、地位完整地展现于此。这一过程也就是“神化的鲁迅”到“本色的鲁迅”的过渡,从过度关注人的社会性到关注个体生命本身的存在。这个过程注定是曲折的,尽管是曲折的,毕竟我们认识到了。 2.文章重点解读的是第五个时期,即新世纪:多元化语境的回归。文章引用了人教版新课程高中语文教材执行主编温儒敏教授发表文章中的话作了说明:“总课量少了,课文总篇数也相应要减少。就是说,鲁迅篇目在必修课中的减少,是由于课程结构变化与整个课时减少决定的。”从编者的角度再次阐述鲁迅作品经受了历史的考验,依然屹立于语文教材之中,先生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已深深扎根于一代又一代的国人心中,成为经典。在这里,文章严肃地指出了鲁迅作品不能被语文教材删除的根本原因:“鲁迅所思考过、焦虑过的问题,也正如一个个幽灵,依然徘徊在新世纪的天空。虽然‘匡正时弊,重铸民魂’的传统不同程度被一些人漠视淡忘,但鲁迅精神不会过时也不会撤退,它早已融进了我们这个饱经沧桑的民族血脉,它所具有的意义生长点,使其历久弥新,随着时代的发展,真正成为中国人的脊梁。” (二)尹奇岭的《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存续”与“删减”之争》

文献综述的引言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著名小说作品 文献综述的引言: 首先需要标明的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时间跨度大致为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为止。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1937年抗战爆发为其前半期,从抗战爆发到新中国建立后为后半期。 在整个人类文明史上,能与中华民族如此辉煌灿烂而又持续不断的历史文化相媲美者,确实不多。华夏文明如同一条绵延不断、星光闪烁的长河,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鸦片战争之后,面对新的世界格局和伴随着帝国主义坚船利炮而来的大规模的西学东渐,在东方相对隔绝的地理、文化环境中发生发展并自成一体的华夏文明开始受到严峻的冲击与挑战。迎接无可回避的冲击与挑战,重新焕发华夏文明的活力与光彩,选择民族文化自新自强的路径,成为摆在近代中国与中华民族面前的重要问题。 自鸦片战争之后,经过几代志士仁人艰苦卓绝的奋斗探索和数十年漫长而急遽的变革,至五四时期,中国文化与文学大致完成了由古典向现代的痛苦蜕变,并以洒脱而坚毅的步伐踏上通往现代的起点。中国现代文学发端于五四运动时期,而鸦片战争之后的近代文学,为其作了奠基和先导。 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的一个的特殊时期,民族危机的大环境

下,现代与传统、新思潮与旧意识的斗争愈演愈烈。社会环境决定社会意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面对外国的压迫和国内的羸弱,人民为求得生存,必须在思想方面有质的突破。因此可以说“五四运动”应用而生。在思想突破层面首先是“白话文运动”引起人们传统的书面交流方式的转变,直接影响当时人们普遍的封建的、腐朽的、落后的思想观念,从此现代文学一汹涌澎湃之势,冲破一切阻碍力量形成一片汪洋。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是这一历史时期文学作品中的小说作品,这一特定背景下的小说有什么特点,反映着怎样的思想,他们的写作者又有那些不为我们熟悉的情感。这些内容的研究首当其冲的是要阐明这一特殊的历史时间。新文学是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兴起和发展的一种新型文学。它是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历史起点,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在形成过程中构建的第一座丰碑。它出现在中国社会转型的20世纪之初,与这一时期出现的新文化一同诞生,也历史地构成了新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文献综述中先指出这些背景前提,有助于展开研究。现代新文学的思想内容,往往以这一时期代表人的发现为中心源泉,致力反映和表现历史和现实中存在的人的命运、意识、情感,并在反映和表现人的命运、意识、情感的过程中,直接体现这个时代精神,特别是科学、民主和反封建的精神,反映面对重大社会现实,呼喊出人的解放、个性解放的时代心声。 文献综述的范围:

浅析鲁迅作品的悲喜混合形态与现代性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215537295.html, 浅析鲁迅作品的悲喜混合形态与现代性 作者:杨佰才 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2年第11期 摘要:鲁迅作品所表现出的悲喜剧混合形态和西方现代派艺术有着众多的相通之处,这 就决定了我们不能以传统的标准,去界定鲁迅的作品属于悲剧、喜剧或者悲喜剧。但是鲁迅的悲喜剧也有着自身的现实主义倾向,并非完全等同于西方现代派艺术。 关键词:鲁迅作品;悲喜剧;现代性;现实主义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3-0007-01 鲁迅在《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中为现代悲剧和喜剧下了经典的定义:“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以此为纲,鲁迅在其卷帙浩繁的文学作品中,生动地塑造了一批悲剧和喜剧人物形象,以其辛辣老练的笔触和嬉笑怒骂的腔调勾勒出了一幅幅世间众生相,进而深刻地揭露了人物表象背后蕴含的社会病态性以及更为深刻的民族劣根性。 对鲁迅笔下人物形象的剖析和解读,是研究鲁迅作品的关键所在。作为著名的戏剧理论大师,鲁迅塑造的人物形象从未以单纯的悲剧或喜剧面目示人,而是以一种悲喜交加、喜忧参半的姿态被展现出来,他用悲剧和喜剧混合交融的艺术手法将笔下形形色色的“小人物”的内心世界刻画得淋漓尽致,从而实现“含泪的微笑”的审美效应。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鲁迅作品也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悲喜剧类型,而是在西方现代派意识影响之下的新型悲喜剧混合形态,是超越于传统美学范畴之上的艺术再创造。 好恶染乎世情,美丑因时而变。审美意识和审美活动的衍化、凝炼和质变,因时代、环境和民族特性而殊异。鲁迅所处的年代正是中国社会极端动荡不安的时期,整个民族的诸多民众都处于思想蒙昧状态,而这种状态在社会底层小人物身上体现得尤为深刻,这就为鲁迅文学创作提供了原始素材,正是他精心杂糅了三教九流各色人群的性格特点,才使得其笔下的人物形象入木三分,栩栩如生。因此,要把握鲁迅作品的悲喜剧混合形态,必须紧密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那么,应当如何在现代派艺术的视野之下把握鲁迅悲喜剧与时代背景的融合呢?笔者试从其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刻画、社会背景的再现、故事氛围的营造、价值取舍的倾向等角度展开探究。 首先,鲁迅塑造的诸多人物形象,并没有明确的悲剧或者喜剧的界限,他们性格的多元化和散乱性决定了其悲喜混合形态的归属。无论是“自我精神胜利”的阿Q,还是“之乎者也”的孔乙己以及逆来顺受的祥林嫂,在他们悲剧形象的背后,却是彻头彻尾的哭笑不得,他们的性格软弱无能,举止滑稽可笑,思想意识蒙昧,随着生存环境和眼前利益的变化,他们又会举棋不定四处摇摆。阿Q能够忍受各种屈辱和奚落,有着极端的奴性,但却也并存着极端的自尊

第三讲-鲁迅文学作品研究专业题材

第三讲:鲁迅小说研究专题 教学目标: 1、了解鲁迅思想与其创作的关系。 2、深刻认识鲁迅小说的创作思想和艺术特色。 3、认识鲁迅创作的成就及其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贡献 4、阅读理解《阿Q正传》与鲁迅文学的“国民性批判主题”,反思“国民 性批判”于中国现代文学乃至文化的意义。 5、理解和把握鲁迅对五四“个性解放”思想,尤其是知识分子题材与启蒙 主题的反思与批判。 教学时数:6学时 具体教学内容: 引言: 鲁迅是现代文学研究的焦点,是永远说不尽的话题。鲁迅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国现代民族文化的象征,他为我们所提供的精神文化资源是那样丰厚,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断地发掘、理解与诠释。据说,英国人宁可失去英伦三岛,也不能不要莎士比亚,这是形容一种文化象征的极端重要性。鲁迅对于我们民族的现代文化也有类似莎士比亚之于西方文化的经典价值,他以自己的笔触直接深入国人的灵魂,努力发掘其中病痼,希图为病入膏肓的中国文化寻找病因加以疗治。在当下这样一个价值标准比较混乱,民族精神的重构面临极大挑战的时期,我们尤其需要珍惜现代文化留给我们的鲁迅这份精神遗产。 鲁迅的清醒、鲁迅的严峻、鲁迅的深刻对于讲究中庸、平和的中国文化传统来说显得如此突兀,以至于从一开始就不断受到来自各个方向的“不喜欢”。有

人说他“尖刻”,也有人说他“阴暗”,也有人说他“偏激”,也有人说他“艰涩”,这些词汇从一个方面透露出鲁迅文学的巨大震撼力——它直刺你的肌肤,让人难以躲避。就像鲁迅自己所说的是“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淋漓的鲜血”,他迫使你面对现实,无法逃遁。当然,这就让人感觉到痛苦。向来,中国人尤其是知识分子缺失的就是这种直面的勇气,所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以一己之力撼众人之愚,鲁迅的一生为我们型塑了一个现代知识分子的人格典型——清醒的理知和冷静的批判,在中国思想史上至今仍是无人可追。 有人评论鲁迅思想是“深刻的复杂”。的确,要对鲁迅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一学期的课都讲不完。本专题就鲁迅的小说用两讲的时间给大家介绍一些鲁迅文学创作以及研究中敞现的问题,从而对我们的现实存在作一些思考和反省。 第一节:鲁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情况 一、简介 1881年出生成长于浙江绍兴,原名周树人,字豫才。1898年,到南京进水师学堂,后改入路矿学堂,接受进化论思想。1902年留学日本,原学医,后从文,试图以文艺唤醒愚昧国民,改造民族灵魂。深受尼采个人主义思想影响。1909年回国,先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 1918年始以鲁迅为笔名发表《狂人日记》,为现代文学的奠基之作。 1918-1926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呐喊》《坟》《热风》《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

鲁迅研究现状

鲁迅研究现状 在当前市场经济繁荣,学术研究相对冷落的局面中,鲁迅研究的论文和专著,在数量和质量上尚属可观。一批老的鲁迅研究专家坚守在阵地,更可喜的是一批青年学者进入鲁迅研究领域。在老、中、青三代学者的努力下,当前鲁迅研究的面有所扩大和深入,除了从传统的社会学、政治学、哲学的角度进行研究外,更从文化学、心理学、艺术学、语言学等等角度进行研究,对鲁迅的创作心理、个性心理、人格意识、文化心态、生命意识、情爱观、复仇观、趣味观等等进行探讨,力求写出作为普通人的鲁迅的复杂心态,特别是对过去较少触及的鲁迅的痛苦、忧患、孤独感、荒原感等作出阐述,使鲁迅的形象更趋向逼真和丰满。 对鲁迅作品的研究方面,当前多的是细读和重释,更重视对鲁迅文本的发掘。 在鲁迅与同时代人的研究方面也有所进展,对郭沫若、茅盾、瞿秋白、冯雪峰、郁达夫、周作人、胡适、林语堂等人的研究中,从另一个视角切入了鲁迅研究,从不同方面作了丰富和补充。近来除了研究鲁迅与一些著名人士的关系外,还扩大和深入到鲁迅与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之间的交往。 在鲁迅研究史料方面,也有新的发现。今年是毛泽东同志逝世20周年,经中共中央批准编辑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集》中,有两首从未公开发表过的七绝,是毛泽东同志为纪念鲁迅80诞辰而作(写于1961年)。毛泽东同志对鲁迅的评价早已公之于世,但从未见到诗作。另一个重要史料的发现是:鲁迅茅盾致红军贺信的重见天日。它是中国现代革命史、中共党史、鲁迅茅盾研究中的重要历史文献。 1996年7月1日新华社电讯宣布,在1936年4月17日出版的油印《斗争》(中共西北中央局机关报)第95期上,发现了鲁迅茅盾贺信的全文,贺信全文的发表,也纠正了以前流传中的谬误。 对鲁迅藏品的研究,也有新的进展。鲁迅遗留下的手稿、书稿、藏书、拓片、画像、木刻、印章、艺术品等等,都是宝贵的文物,对这些珍品进行整理、研究、出版,也是刻不容缓的事,这需要做大量细致的工作。 海外鲁迅研究有了明显变化,过去由于政治偏见引起的对鲁迅的误解在逐渐化解。 当前鲁迅研究领域中有一些引起争议、形成新闻热点的问题。一位逝世已经60年之久的作家,并没有随着时代的远去而淡化,相反受到社会的关注,这也是鲁迅的魅力所在。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鲁迅小说研究)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鲁迅小说研究)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鲁迅小说研究)(0812) 自学考试大纲 本课程是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段)的专业课,其考试是按照全 日制普通高校相同层次的要求进行的水平合格考试。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全面理解鲁迅小说, 学习作家作品研究的方法。 《引言》(一)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本章重点在于鲁迅的世界观、文艺观的理解,要了解鲁迅前后期自然观、历史观的不同之 处,理解鲁迅前后期文艺观的不同之处。 (二)章节内容 1、鲁迅获得的国际声誉,毛泽东对鲁迅的评价。 2、鲁迅前后期世界观、文艺观的不同。 3、茅盾、巴金对鲁迅的评价。 (三)考核知识点 1、鲁迅的世界观即自然观、历史观前后期的不同。 2、鲁迅的文艺观前后期的不同。 3、鲁迅多样化的艺术方法。 4、茅盾、巴金对鲁迅的评价。 5、瞿秋白对鲁迅的评价。 [识记] 鲁迅获得哪些国际声誉。

毛泽东对鲁迅的崇高评价。 鲁迅思想前后期的时间划分。 茅盾、巴金、瞿秋白对鲁迅的评价。 [领会] 鲁迅的文艺观。 –1– 多样化的艺术方法:以“为人生”文学主张为主干,接受了拜伦等“摩罗”派诗人的浪漫主义,果戈理、显克微支的现实主义,乃至安特莱夫的“使象征、印象主义与写实主义相调和”的思想。 第一章鲁迅小说崇高的历史地位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重点在于鲁迅小说的现代化内容与现代化形式的理解。要深刻理解鲁迅小说为什么是 真正称得上现代化的作品。理解小说叙述方式与叙事角度概念。理解鲁迅为现代小说提供了什 么艺术经验,了解鲁迅对乡土文学的影响。 (二)章节内容 1、从我国小说发展史的角度看,他的《呐喊》《彷徨》无论在内容和形式上,都称得上是 一次深刻的革命。 2、鲁迅小说画出了现代中国人的魂灵,在有限的篇幅中塑造出具有无限生命力的艺术典型。 3、鲁迅小说为中国现代小说提供了丰富的艺术经验,给中国现作家的创作以深刻的影响。

小说《简爱》研究的文献综述

湖南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考试试卷 考试科目:美术文献学课程编码:00412011 考试形式:开卷(开/闭卷)考试时间:分钟 适用年级:2012级学年学期:2012-2013 -1 考生学号:M12130500011 考生姓名:高翔考生专业:设计学 ----------------------------------------------------------------------------------------------------------- 题目: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和研究兴趣,自拟题目撰写一份文献综述。 要求:①文献综述必须包含引言、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水平、结语和参考文献部分(参考文献部分要分门别类罗列); ②为该研究设计制作PPT一份,连同此文件word版本刻盘上交; ③注意排版规范,布局合理; ④行文逻辑严密,学术用语规范,语句通顺,标点符号准确。

文献综述 一、前言 《简·爱》(Jane Eyre)是十九世纪英国著名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讲述一位从小变成孤儿的英国女子在各种磨难中不断追求自由与尊严,坚持自我,最终获得幸福的故事。人们普遍认为《简·爱》是夏洛蒂·勃朗特“诗意的生平写照”,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 浪漫主义”来源于中世纪的传奇一词。最早使用是在18世纪的晚期,当时人们对古代的冒险离奇故事发生普遍的兴趣。以后人们就把那些同传奇故事、离奇遭遇、想象色彩相联系的事统统成为浪漫主义。浪漫主义通常包含两个涵义:一个涵义指一种创作方法,他同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并存,即按照生活应该有的思想化的样子去描绘生活;另一种涵义是指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盛行于欧洲各国的文学艺术思想。浪漫主义是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上的两大主要思潮。作为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浪漫主义的创作倾向由来已久,早在人类的文学艺术处于口头创作时期,一些作品就不同程度地带有浪漫主义的因素和特色。但这时的浪漫主义既未形成思潮,又不是自觉为人们掌握的创作方法。 笔者想通过对浪漫主义的分析与探讨,分析《简·爱》中的一些浪漫主义的因素。作为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产物,《简·爱》和浪漫主义在同一个大环境中,彼此相互影响互相借鉴。《简·爱》中的很多场景描述,都有强烈的浪漫主义气息,不仅仅是从文学手法上,甚至是在描述的场景的色调,背景,冷暖度,角度以及人物表情上等等视觉因素上,都深受当时浪漫主义的影响。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一)国内 国内对《简·爱》研究,以文学作品中文学分析研究居多。现在社会越来越在偏向视觉效果,对多种文学作品的视觉效果分析,能更好的使一个文学作品展现在人们的面前,了解一个作品的时代,一个作品所属的时代风格,才能让读者以作者的视点去看一个作品,感同身受的去体会作品。 国内对《简·爱》相关研究的文献有:潘红的《夹缝里的风景——谈黄源深先生<简爱>译本的审美特点》,袁敏的《<傲慢与偏见>和<简爱>美学追求之比较》,李佳玉的《从<呼啸

以阿Q和祥林嫂为例分析鲁迅笔下的国民性

以阿Q和祥林嫂为例分析鲁迅笔下的国民性 最近在读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彷徨》在之前就有接触过,但是对于鲁迅的文字当时觉得是深奥难懂,觉得不会再看了。这一次专题改变了我对鲁迅文章的看法吧,小说里塑造了很多印象极深的人物,可以说还是迷进去了。小说的人物形象多半是以现实生活中人来做模板的,但鲁迅的小说不是。他是以当时中国国民普遍的、共有的精神特质性格特点,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以及行为方式作为创作的基本,所以他的小说人物可以反映的当时中国的国民性。所以王富仁说他“是治疗中国文化软骨病的专家”,鲁迅怀着对祖国的热爱,揭露出国民性的劣根性,强调对国民灵魂的改革。下面通过几个印象特深的人物来论述鲁迅笔下的国民性。 无论读过没读过鲁迅文章的人大概对阿Q也是耳熟能详的,鲁迅笔下的这个人物没有名没有姓贫穷,没有固定的工作而且又是受尽欺负。他却可以常常感觉有优胜感。“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我的儿子会阔得多啦!”当闲人们嘲笑他头上的癞疮疤时,他甚至斥骂说“你还不配”。当他被闲人们痛打一顿之后,就在心里设想为“总算被儿子打了”,于是踌躇满志地感到自己获得了胜利,当人们逼着他承认不是“儿子打老子”,而是“人打畜牲”时,他甚至自轻自贱地承认自己是“虫豸”,从这样的屈辱中竟又觉得自己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状元不就是“第一个”吗?分明失败了,却没有勇气去正视事实,只是在荒谬可笑的假想中寻求虚无的自我满足。阿Q揭示了国民的狭隘性和盲目性,这不是单单一两个人民身上有的痼疾而是整一个国家民族社会弥漫着的雾霾。清政府签订各种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时,却也是觉得别人是求他的赏赐,将割地视为对帝国主义的赏赐,全然不觉得是在丧失国权。 《阿Q正传》的发表的确引起了国民乃至世界人民的思考,但是阿Q的时代远远还没有结束。“事实上只要私有制度还没有消灭,只要人们还没有彻底改变自己的狭隘性、盲目性和奴性主义,还没有彻底确立最为科学的现代观念,类似阿Q所患的“精神上的胜利法”就依旧会存在下去”(林非)当今的中国亦是还存在着,社会上的各种“被平均”现象何尝不是一种政府的“精神胜利法”。人民生活不尽如意没有达到他们所谓的目标,便把社会总资产拿来除以人口。那些打工月薪也就1500左右的也被平均为3000,但这上涨的一倍是虚拟的。就像考试30分平均分60分,这样能代表30分的已经及格了吗?平均完就当做国民生活水平成倍增长,然后喜滋滋的向上级汇报。所以说阿Q的精神胜利法至今也还是存在,国民性的劣性依旧存在。 《祝福》里鲁镇人们的看客形象也是印象极深的。对祥林嫂的悲剧始终是看笑话的心态,重复的问,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身上。这确确实实是从古至今根深蒂固的劣根!是历代的统治者的剥削压榨,在封建社会的底层人民麻木不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恻隐之心好像在就被尘封了一样。鲁迅弃医从文的直接原因也是那次幻灯片时间令鲁迅深知国民是灵魂上出了问题,看着自己的同胞被强杀,围观的国民眼睛里的是麻木还是麻木一潭死水没有一丝涟漪,像看待杀猪杀狗而已。只要不涉及自己的利益都能视为一个故事这样看,我想这也是社会主义理想社会难以实现的原因。历史上中国的公社化那段时期,想要达到共产主义,在大饭堂吃饭大家一起劳动共享劳动成果。但是事实证明根本做不到,每个人都抱着看别人做事的心理,自己独享好处,然后拖着一家老小到公社饭堂吃饭,然后这次革命又失败了。

浅谈鲁迅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现代性(1)(精)

浅谈鲁迅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现代性(1) 论文关键词:鲁迅小说知识分子题材现代性论文摘要:知识分子题材在鲁迅小说创作中占到了很大的比重,鲁迅以其“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体现着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现代性,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18年5月,《新青年》第4卷第5号上发表了鲁迅的《狂人日记》。“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它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内容与形式上的现代化特征,成为中国现代小说的伟大开端,开辟了我国文学(小说)发展的一个新的时代。”鲁迅在小说集《呐喊》和《彷徨》中塑造了一系列的知识分子形象,按一般的说法,大体上可以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封建制度的受害者和牺牲者,如《孔乙己》中的孔乙己、《白光》中的陈士成等。他们深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一心想求得功名,充满旧式文人的酸腐气味,结局十分悲惨。作者对他们既有批判,也有同情。第二类是封建制度的维护者和追随者,如《肥皂》中的四铭、《高老夫子》中的高尔础等。他们的灵魂已经完全腐朽,表面上道貌岸然,实际上满肚子男盗女娼,或是封建道德的卫道士、假道学,或是不学无术的文人垃圾、文人败类。作者对他们只有批判和嘲讽。第三类是封建制度的破坏者和反抗者,如《狂人Et记》中的狂人、《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孤独者》中的魏连殳、《伤逝》中的涓生和子君,以及《药》中的夏瑜、《长明灯》中的疯子等。鲁迅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现代性的描写,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表现出“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在思想内容上:其一,知识分子题材的选择体现出了现代性。中国古代小说的“主角是勇将策士,侠盗赃官,妖怪神仙,佳人才子,后来则有妓女嫖客,无赖奴才之流”,像《儒林外史》那样以古代知识分子被科举制度扭曲的人生和人性为题材的小说可谓凤毛麟角。 “‘五四’以后的短篇里却大抵是新的智识者登了场。”《呐喊》和《彷徨》两部小说集共有25篇小说,知识分子题材的小说占到了15篇,可见鲁迅身为知识分子对知识分子问题的关注程度。鲁迅对于知识分子的关注,不再停留在《儒林外史》中对知识分子被古代科举制度扭曲的人生和人性的表层描写,而是力图去探讨知识分子在现代生活中生存的状态和深究其原因。从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成为其牺牲品的孔乙己、陈士成,到曾有满腔大志最终却成为失败者的吕纬甫、魏连殳,再到为革命和理想献身却不被世人所了解的夏瑜,鲁迅在选择他们作为自己小说的主角,描写他们的命运、刻画他们的性格的同时,更多的是在关注他们的精神状态和人生的走向,以及挖掘造成他们命运的根本原因。这恰好印证了研究现代文学的学者对现代文学的定义:“现代文学即是用现代文学语言与文学形式,表达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感情、心理的文学。”其二,知识分子题材小说中启蒙思想的贯穿、反封建主题的高扬体现了现代性。鲁迅小说的创作是抱着启蒙的目的的。他曾说:“说到‘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 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1840年的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在世界特别是在西方面前,古老的中国和她的子民显现出了贫穷、落后和愚昧。有着满腔爱国热忱的知识分子都在寻求着让中国走向富强的道路。康梁的变法,洋务的实业,孙文的“三民主义”,却都只是自上而下的改革,没有民众的觉醒和参与,中国人依然不会改变他愚弱子民的地位。留日学医的鲁迅在“幻灯片事件”后深深地认识到:“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

鲁迅小说研究

鲁迅小说集《呐喊》,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生活,从革命民主主义出发,抱着启蒙主义目的和人道主义精神,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愿望。 《彷徨》是鲁迅的小说作品集,共收入其1924年至1925年所作小说十一篇。首篇《祝福》写于1924年2月16日,末篇《离婚》写于1925年11月6日,实际的时间跨度是一年半多。整部小说集贯穿着对生活在封建势力重压下的农民及知识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关怀。 《故事新编》是鲁迅的最后的创新之作,里面8篇有5篇写于鲁迅生命的最后时期。面临死亡的威胁,处于内外交困、身心交瘁之中,《故事新编》整体的风格却显示出前所未有的从容、充裕、幽默和洒脱。尽管骨子里依旧藏着鲁迅固有的悲凉,却出之以诙谐的“游戏笔墨”,这表明鲁迅的思想与艺术都达到了一个新的环境,具有某种超前性。在它的很多篇中,都可以发现或隐或现、或浓或淡的存在着“庄严”与“荒诞”两种色彩和语调,互相补充、渗透和消解。 《故事新编》对于历史材料的处理, 恰如( 故事新编·序言》所说明的, 大多用的正是这种方法: “只取一点因由, 随意点染”。以至把现代生活中的各种细节也大胆地引入历史, 突出其针贬流俗的意义。《故事新编》的这种没有“将古人写更死”〔2 〕, 而是以极省俭的笔墨勾勒出他们的形象, 既不违背故事木身的真实性, 又从中照见了“五四”以后, 别是三十年代形形色色的现代人灵魂的创作方法, 使得《故事新编》显示出了一种历史小说创作中前无古人的新貌。所谓的油滑,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当“有一个古衣冠的小丈夫,在女娲两腿之间出现了”时,“便陷入了油滑的开端”。具体的说,就是在作品中的古代神话、传说和人物形象身上出现了现代生活的情节,而且这种现代生活的情节并不局限某部作品而是从第一篇小说作品贯穿于全部作品。《故事新编》的这种表现方法同现代美学范畴中的“怪诞”的表现已无二趣了。(《故事新编》中的古代人物使用现代语言, 古人生活中出现现代生活的因素, 这对于描绘古代神话、传说或历史人物来说, 显然是历史生活中“自然所没有”的情形。这是作者在创作时有意夸大, 甚至变形了原来生活中的人或事。这种重新创造产生了一种有趣的艺术效果, 这就是古今重叠, 作品中出现了漫画般夸张或变形, 甚至有些幻想色彩的古代人物形象,而这些形象是很容易令读者联想到现代社会中的某些人和事那些古代人物在小说中表现出的畸形混乱和荒唐却恰恰是现代生活中某些人物的本质持征和生活心态。这就达到了艺术芙的要求: 形式是光怪陆离, 违反常态的, 但它却是寓真于怪, 以扭曲的形态, 曲折地反映出生活本质的真实的要求, 因而它是可以达到艺术美的。细节的怪诞,《故事新编》中的怪诞艺术表现方法的运用, 并不完全取决于作家的主观愿望, 而更多的则取决于生活本身。社会是人的所有关系的总和, 这当中也许会产生许多始料未及, 超出人们意愿和理智范围的奇特现象。文学中的怪诞是揭示这种社会生活的奥秘。 1 .深层文化心理语境中的“一”对“多”的外结构模式 A .行动元的价值指向向深层掘进所谓行动元, 就是推动故事向前进发的内在驱动力。一个角色可以成为一个行动元,也可以成为多个行动元, 而多个角色有时也只能构成一个行动元。o对立的行动元之间构成矛盾冲突。然而《呐喊)( 仿徨》却显现 出另一种截然不同景观。这里没有剑拔弩张的外在紧张, 亦没有柳暗花明的曲折, 散漫的日常生活场景流淌着浓郁的原汁气息展现于我们面前。只有细细地品尝, 我们才能感受到故事深处的内在紧张, 这是一种灵魂的无意识的角逐。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四世同堂》中的祁瑞丰 一、作者生平 老舍,中国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满族。北京人。出生于城市贫民家庭。在《中国近现代人物传记资料索引》中提到他的生平主要见于《中国现代作家传略》编辑组编辑的《中国现代作家传略》第一辑(徐州师范学院,80年);吴重阳,陶立瑶编写的《中国少数民族现代作家传略》(青海人民出版社,80年12月);[波]日比格涅夫·斯乌普什基等著,尹慧珉译的《老舍传记资料及其作品简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80年3辑282页);此外还有王惠云和苏庆昌所著《老舍评传》(花山文艺出版社1985年10月版从是国内第一部老舍评传,对老舍生平研究有着开拓之功。胡契青和舒乙所著《散记老舍》(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6年5月版),有传有评,有忆有论,材料丰富,形式生动。舒济的《老舍年谱简编(《新文学史料》1986年第2期),是老舍年谱中较为简明准确的一本。另有孟广来等所编的《老舍研究论文集》(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4月版)和曾广灿、吴怀斌所编的《老舍研究资料》(上、下册,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5年7月出版),是老舍研究较为完整、系统的资料汇集。 二、作品整理 老舍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赵子日》、《老张的哲学》、《四世同堂》、《二马》、《小坡的生日》、《离婚》、《猫城记》、《正红旗下》,剧本《残雾》、《方珍珠》、《面子问题》、《龙须沟》、《春华秋实》、《青年突击队》、《戏剧集》、《柳树井》、《女店员》、《全家福》、《茶馆》,报告文学《无名高地有了名》,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出口成章》,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蛤藻集》、《火车集》、《贫血集》及作品集《老舍文集》(16卷)等。 三、研究情况 《四世同堂》是老舍抗战时期重要的长篇史诗小说,也是老舍本人非常满意的一部作品。小说分为《惶惑》、《偷生》、《饥荒》三部分,共约100万字,创作周期从1944年直到1948年,历时近五年时间,其中小说的第一、二部《惶惑》,《偷生》写于重庆北培,而第三部《饥荒》则是老舍于1946年赴美讲学后在美国纽约完成的。不同于前期的抗战文学,小说并没有选取正面视角表现某一具体的战争场面,而是以宏大开阔的历史视野,选取以北平一个不起眼的小羊圈胡同为透视点,以胡同里四世同堂的祁家为描写对象,同时还兼顾十来户近邻,通过对他们日常生活中遭遇的战争不幸来表现侵略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物质上更是精神上的屈辱和伤痛,以此展现北平市民身上的保守苟安等性格特点,以及人们如何在战争中逐渐克服固有的人性弱点,逐渐觉醒的过程。 从1945年《四世同堂》第一部《惶惑》在《扫荡报》上连载时就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和评论。其中堵述初的《读<四世同堂>―第一部上半本<惶惑>》(《人民世纪》1946年4月第6期)对老舍这部新作“对于北平风物描写的精致”、“对于北平文化的看法”以及对于当时北平市民社会典型形象的塑造等方面进行了评论。最引起学术界重视的是《四世同堂》中祁瑞宣形象的思想意义,宗鲁在《评<偷生>》①一文中对祁瑞宣的论析较有代表性:“在主题的思想内容上考察起来,那主人公祁瑞宣在伦理的家庭责任观念,和革命的民族意识之间的矛盾,

关于鲁迅国民性探讨

论文关键词:国民劣根性传统文化天人合一多元文化论文摘要:鲁迅对半殖民地民族劣根性的揭示与批判,有利于唤醒民众,自我拯救。国民劣根性的根源在于传统文化,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孔儒文化——封建文化,吸纳现代文化,才能使民族解脱包袱,在现代文明之路上前行。鲁迅先生离开这个世界已七十多年了,但正如诗人臧克家所说的:“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作为一个民族的智者与战士,鲁迅不只属于2O世纪前三十多年的中华民族,更属于未来的世界。他秉烛洞悉着民族的劣根性,照亮着自奋者的前程。一、鲁迅的国民性是什么国民性一般指超阶级、超地域的国人普遍心理状态和文化性格。探究和改造“国民性”是鲁迅弃医从文的主要原因,也是其孜孜不懈奋斗一生的目标之一。鲁迅“国民性探讨”从历史经验和民族前途出发,特别着重于挖掘国民“劣根性”,以期引起疗救的注意,着意于对国民性改造。无论在文学上还是思想上,鲁迅的成就集中在他对中国国民劣根性的深刻揭露和犀利批判上。早在留学日本时期,他就经常与朋友们谈论“中国国民性最缺乏的是什么”“它的病根何在”等问题。创作前期以小说为主,从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反映人吃人的制度,直击国民生活在这种被人吃和吃人的人肉筵席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这人肉筵席的维护者。纵观鲁迅的内喊》和《彷徨》,通过对知识分子与农民的描写,揭露了“上层社会的堕落和下层社会的不幸”,将病态的社会暴露,将国民的灵魂展示剖析,以“引起疗救的注意”。尽管鲁迅小说创作堪称现代小说的奠基,无论其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无人可比肩,但鲁迅的创作重心和对文学的贡献更主要体现在杂文的创作上,正如他自己所说“现在是多么切迫的时候”,作者的任务,是在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刻以反响或抗争,是感应的神经,是攻守的手足。潜心于他的鸿篇巨制,为未来的文化没想,固然是很好的,但为现在抗争,却也正是为现在和未来的战斗的作者。鲁迅的后期主要从事杂文创作,有《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伪自由书》等十多本。虽然作品大多为当时尖锐复杂的政治斗争服务,但仍无情刮析了许多“正人君子”的灵魂,撕下了他们的面具,或借尊孑L以复古,或借友邦而卖国,同时对国民病态无情地嘲讽。翻开鲁迅的作品,无一不是侵染浓郁情感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鞭笞入骨,痛心疾首的是国民缺乏觉悟的精神疾病,先知先觉地指出:“最要紧的是改革国民性,否则无论是专制、是共和,是什么什么,招牌虽换,货色照旧,全不行的。”[1][2][3]下一页二、鲁迅国民性的历史意义[!--empirenews.page--]源于19世纪末的严复、梁启超等的新文化运动,到2O世纪初以鲁迅、陈独秀等为代表将其推向了高潮,特别是鲁迅以其文学创作和思想引领着新文化运动。经历“五四”波澜荡涤,逐渐看清了民族衰落,国家积贫的根本原因在于国民的整体的不觉悟和病态,并且深知已是病人膏肓,“中国太难改变了,即使搬动一张桌子,改动一个火炉,几乎也要流血;而且即使有了血,也未必一定能搬动,能改装。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我想这鞭子总要来。好坏是另一问题,然而总要打到的。”鲁迅知难而进,自觉地拿起这鞭子抽打拷问自己,更拷问民族的灵魂。在黑暗中探求民族的出路,正如尼采所说的“超人”一般来唤醒灵魂,解救民众。鲁迅的意义不是纯文学的,而是民族的,社会的,历史的。鲁迅是当代的文学巨匠,当代文学的奠基人。更是一个思想者,但不管文学上还是思想上,他的成就更集中在他对中国国民劣根性的深刻揭露和犀利批判上。他不仅是新文化运动的一员骁将,而且是新的民族精神民族灵魂的重铸者。鲁迅意识到“农民是中国国民的大多数,落后民族的国民性必然带有浓厚的农民色彩”这一基本国情,因此他将观照的视线主要对准了广大农村的农民,其次为底层的知识分子。亲历了戊戌变法失败,辛亥革命不了了之,鲁迅敏锐观察到国民——特别是广大农民,是显露出愚昧、麻木状态的“看客”,感慨“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三、国民性与传统文化的现实思考鲁迅早已离开我们,我们所处的时代已然不是鲁迅所处的“非人间”,但从根本上说,我们是传承着鲁迅时代的民族,或者说我们是鲁迅时代之前的民族。不说五千年,因为太久远,留给考古专家去研究吧。至诚至圣的孔夫子、孟夫子,是有《论语》等专门记载的,仅仅是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士论文:从鲁迅小说看其“改造国民性”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从鲁迅小说看其“改造国民性” 思想的深刻性与价值 专业汉语言文学年级 2009级

从鲁迅小说看其“改造国民性”的 深刻性与价值 汉语言文学专业 【摘要】鲁迅在小说中揭露了当时的社会下的国民思想精神病态,一针见血的批判了国民性的麻木,冷血,愚昧,看客心态。他通过社会原因和历史原因对国民性进行的挖掘和分析,揭示出了国民性产生的根源在于封建思想上的洗脑和制度上的长期压迫。其目的在于揭露中国“吃人的社会”,来挽救社会的堕落。,在当今社会,依然存在他所抨击的国民性,因此,鲁迅的“改造国民性”思想依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封建制度封建社会国民性深刻性现实意义

目录 绪论 (1) 本论 (1) 一鲁迅作品中所批判的“国民性”内涵 (1) (一)何为“国民性” (1) (二)麻木,愚昧,冷血,看客心态 (1) (三)典型的阿Q式“精神胜利法” (4) 二国民劣根性探源 (5) (一)思想上的洗脑.................... . (6) (二)制度上的压迫 (7) 三国民性思想的现实意义和理想性格 (8) (一)国民性思想的现实意义 (8) (二)理想的国民性格 (9) 结论 (10)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2)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绪论 我国对于鲁迅的研究,自鲁迅在世时就已开始,迄今已经有九十年。他是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家,革命家代表。1987年9月,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关于国民性批判研究的第一本著作—《文化批判到国民性改造》,郑欣森著。之后,国民性批判研究的论文百花齐放,陈鸣树,谭德晶,冯骥才,阎玉刚,荣挺进等都对其批判国民性的价值,特别是当代意义进行了探讨。绍兴文学院和鲁迅研究所等高校以及三联周刊,新浪等媒体也对此进行了积极的探讨,加深了对于鲁迅的认识,丰富了鲁迅的形象,完整了鲁迅作品中的国民性。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进入20世纪以后,起了一阵“贬鲁”之潮。茅盾指出,“鲁迅研究中有不少形而上学,把鲁迅神化了,把真正的鲁迅歪曲了。”①此后,很多作家从反对神化鲁迅变成过分苛责鲁迅,走向了一个“贬鲁”的极端。1985年,《杂文报》发表《何必言必称鲁迅》,将鲁迅的遗产称为“鲁货”。冯骥才,王朔,陈漱渝等都对鲁迅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批判。国民性思想过时了吗?鲁迅思想在现代社会还有没有意义?对此,我认为我们可以回到作品中,回到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去认识鲁迅,研究鲁迅。 一、鲁迅作品中所批判的“国民性”内涵 (一)何谓“国民性”? “国民性”一词产生于清末,当时中国人内忧外患,国内有清王朝的压迫,军阀混战,国外是帝国主义的侵虐凌辱。而反动统治者对外软弱,奴颜媚骨,一味的逆来顺受,人民大众愚昧麻木,忍气吞声,敢于挺身而出的,有远见的,为数不多。 “国民性”即“国民劣根性”,就是国民在社会背景下的不自觉产生并习以为常的司空见惯的不健康的思想特质。一般来说,表现为:麻木,安于现状,冷血,愚昧,充满奴性,等负面的精神状态。 (二)麻木,冷血,愚昧,看客心态 在鲁迅的小说中,不管是人物数量还是对于人物的描写程度,麻木,冷血,愚昧,安于现状的人物形象都是很重要的一种。几乎出现在他的每一篇小说之中。 《祝福》,是鲁迅小说集《彷徨》的开卷之作,在《祝福》中,鲁迅刻画了一个平凡而悲惨的人物形象,祥林嫂。

浅析鲁迅小说的现代思想与艺术特色

浅析鲁迅小说的反封建思想与艺术特色 文章摘要: 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著有多篇小说、杂文、散文及散文诗。《呐喊》《彷徨》是他的两本著名的小说集,收录多篇脍炙人口的小说,如《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故乡》《祝福》等,以彻底的反封建思想和卓越的小说艺术,奠定了现代中国小说的基础。 关键词: 鲁迅小说反封建思想艺术特色 鲁迅,中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作为五四文化文学的先驱,他向封建主义发动猛烈的攻击,先后发表《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故乡》、《阿Q正传》等多篇小说,后收录进《呐喊》、《彷徨》两部小说集,以彻底的反封建思想和卓越的小说艺术,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奠定了现代中国小说的基础。 鲁迅小说的反封建思想 《狂人日记》是鲁迅第一篇,也是现代中国第一篇白话小说,是现代中国小说伟大奠基工程的第一块基石。同时,《狂人日记》还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早以文艺形式出现的彻底反对封建主义的战斗檄文。 《狂人日记》描写的是一个迫害狂症患者的心理过程,狂人出身于封建士大夫家庭,深受封建礼教的压迫,造成了对社会的恐惧心理,他认定现实是个吃人的世界,而他自己正处于即将被吃掉的危险之中,半夜起来查看历史,却看见满纸都写着吃人。小说通过对狂人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揭露了封建礼教在仁义道德掩盖下的“吃人”本质,抨击了封建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对人的迫害。 《狂人日记》深切的思想主要表现为它对封建主义“吃人”的实质性内容的彻底揭露。小说将“吃人”与“仁义道德”并提,有其深刻的含义:“吃人”是指对人肉体的蚕食和精神的虐杀,体现着封建专制主义的凶残;“仁义道德”则是对封建专制及其礼教道德的美化,体现着封建蒙昧主义的虚伪。而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的交相使用,就构成了封建主义“吃人”的实质性内容。因此,《狂人日记》对封建主义的揭露,并非局部或枝节性的,而是具有总体的或根本的性质。 从对封建主义的彻底揭露与否定中,升华其对新的理想社会的向往,是《狂人日记》的又一重要思想内涵。当狂人洞察一切后,就开始规劝、警告吃人者们不得继续“吃人”,预言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 《孔乙己》是鲁迅又一篇具有反封建思想的小说。它写的是一个传统的知识分子被吃的悲剧。 《孔乙己》讲述了一个没有考上秀才的读书人的悲惨道路,主人公孔乙己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但他在科举制度毒害下除了满口之乎者也之外,一无所能。穷困潦倒却自命不凡的孔乙己,成了人们的笑料,为生活所迫,他偶尔做些小偷小窃的行为,终于被打断了腿,在生活的折磨下默默死去。 孔乙己是一个被吃者,是被一套制度,被一套游戏规则给吃掉了,具体地说是被走到穷途末路的科举制度给吃掉了。孔乙己的悲惨命运造就了他的愚蠢、可怜、可悲,所以说孔乙己的生与死是科举制度决定的,那么这个制度的本质已经深入孔乙己的灵魂深处,孔乙己在潜移默化中成了旧时代的殉葬品。 小说通过对孔乙己悲惨命运的描写,揭露了没落的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和人民大众的毒害。孔乙己一次次的参加科举考试,却连秀才都未曾考上,浪费了自己一生的宝贝光阴;而愚昧的人民大众因孔乙己是读书人却碍于贫困只能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