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宠物养护与经营专业技能教学标准

2宠物养护与经营专业技能教学标准
2宠物养护与经营专业技能教学标准

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宠物养护与经营专业

技能教学标准(试行)

一、制定依据

本标准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结合江苏省职业学校本专业教学实际情况制定,旨在整体规划本专业的技能教学,进一步明确本专业三年学习期间的技能教学目标、内容和要求、教学基本条件,规范教学实施过程,指导技能教学评价,确保技能教学质量。

二、适用专业

本标准适用于中等职业教育宠物养护与经营专业(专业代码:012100)。

三、技能教学目标

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技能学习是学生形成良好职业素养、一定的技术思维和能具有高超的技术技能和精湛技艺的关键时期,对学生未来职业技能的持续成长起作基础性作用。

为了适应宠物行业发展对一线操作人员的基本需求,中等职业教育宠物养护与经营专业根据宠物健康护理员和专业宠物美容师的岗位工作要求,通过基础护理与美容方法的训练,使学生具备从事宠物美容与护理的基本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为其进入宠物行业就业或进入高等职业教育继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具体教学目标为:

1.了解宠物行业工作岗位的职业环境和能力特点,熟悉宠物养护规范和职业岗位标准,关注宠物养护领域发展趋势和变革新动向。

2.熟悉宠物美容店的经营方式与管理模式,基本掌握宠物美容店物品采购销售、宠物的寄养、领养、繁殖、尸体处置等方法。

3.能熟练进行涂片染色镜检,能进行消毒液配制并掌握常用消毒技术,能识别宠物常见品种和宠物机体主要器官,能独立进行临床检查。

4.能顶岗完成宠物美容、护理等工作任务,会熟练使用宠物美容工具和其他设备器械,能独立完成对宠物进行基础美容护理和造型修剪。

5.具备良好的敬业精神和合作态度,并养成安全意识、环保意识、法律法规意识和规范操作意识。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

以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发展为主线,遵循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注重技能学习的通用性、专业性、发展性,将技能教学内容划分为通用技能、专项技能、

岗位实践三个部分。

(一)技能教学要求

2.专项技能

(二)岗位实践

五、实施条件

1.师资条件

(1)根据技能教学需要,通过校企共建、专兼结合的方式,建有涵盖宠物养护与经营领域各工种、各有所长、能持续进行教学改革创新的教学团队。

(2)专任教师应具有宠物行业高级工以上相关职业资格,30%以上的教师具有技师以上职业资格;每2年应下企业锻炼2个月,具有先进的技能教学理念,能刻苦钻研和改进技能教学方法,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具有一定的课程开发能力,能将行业企业典型生产项目转化成技能教学案例,能依据技能教学需求开发信息化教学资源。

(3)兼职教师应是宠物行业企业技术骨干,占专业专任教师的比例为20%~30%。具备5年以上本专业相关的工作经验,具有在职业学校实训教学的经验,中

级以上技术职称或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热心于宠物养护与经营专业岗位的技能人才培养,较好地完成技能教学任务,能协同专业专任教师开发具有行业特色、符合教学需求的技能教学项目。

2.设备与场地

(1)根据宠物养护与经营专业技能教学的需要,建设具有符合专业需求的实训场地,配足配齐技能教学必需的实训设备,整合宠物美容室、动物医院、动物解剖实训、微生物实训、病理药理实训、饲料生产与检测实训等实训场所,形成集多岗位、多技能、多项目技能教学为一体的技能教学场地。

(2)以宠物美容的具体任务为驱动,将技能模块按照宠物美容师的不同岗位层次进行分类,有利于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利用现有的实训室和实训基地, 采用“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方法,遵循理论知识必需、够用的原则, 将课堂开设在实训室或实训基地。课程内容的安排强调工作中重要技能的操作练习, 对岗位重要技能采用多次重复性操作,以达到熟能生巧的效果。

(3)引入宠物行业企业文化,推行全员参与质量管理,贯通产学研要素,创设宠物养护的真实情景;校企共建实训基地,选择综合实力强、设备设施先进的宠物医院和美容院,能满足实习实训要求,完成本专业核心技能的训练,同时要为师生提供足够的安全保障。

六、实施建议

1.教学建议

(1)教学安排

依据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专业技能课程进程安排,对技能教学内容进行统筹考虑,编制贯通衔接、技能递进的由技能教学点转化而成的教学项目,嵌入到相关课程中实施。本标准中通用技能的所有技能内容和要求应得到全部落实,专项技能教学应根据学校开设专业方向选择性完成,通用技能和专项技能在前5学期完成并达到教学要求,岗位实践教学原则上在第5~6学期完成并达到教学要求。

职业学校在制定本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依据本标准制定本专业的技能教学计划和系列化技能教学项目设计书,技能教学计划包括技能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学时、教学安排、实施条件等,单个技能教学项目设计书包括教学项目名称、学习任务、教学要求、任务工作页、实践操作过程等。

技能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表的样式可参照下表:

(2)教学实施

紧紧围绕本专业技能教学目标,着眼于学生就业能力及技能的培养,将行业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转化成学习任务,参照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岗位规范,组织技能教学内容,开发由单项技能到综合技能的系列化技能教学项目,有序开展技能训练。

把技能教学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实施项目教学、情景教学,并始终关注学生的参与热情,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按照项目化教学的要求,实现做中教、做中学,做学教合一,促进学生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试行现代学徒制,学生成为学徒,行业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技能教学中的教师担任学生的师傅,保证技能指导的广泛性和针对性;创设各种技能比赛平台,形成比学赶帮的技能学习氛围,促进学生整体技能水平的提升。

(3)技能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

注重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新媒体技术在宠物养护与经营专业技能教学中的实际应用,通过线上及线下教学,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注重校本技能教材开发与课件制作,实际操作与虚拟仿真练习相结合,提高技能教学效果。

2.评价建议

(1)常规教学评价

构建主体多元、内容多元、方式多元的多元化评价体系,按照企业生产现场岗位规范和技术标准,综合考虑职业素养、安全文明操作、企业5S管理作为评价要点,制作科学规范的考评表和记录表。

考评表中的评价项目包括训练态度、团队合作、卫生意识、安全操作、实训

技能等,也可以包括实训操作、熟练程度、规范程度、完成时间等。参考表如下:

表1 技能考评表

表2 技能考评表

(2)结业评价

对每届学生都要进行技能教学结业评价考核,考核内容主要包括通用技能、专项技能和岗位实践。从学生参加全省学业水平技能考试,获取宠物美容师或宠物医师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参加岗位实践,完成顶岗实习总结等几个方面,由学校、企业、行业共同形成评价结果。

(3)学业水平技能考试

依据本标准制定中等职业学校宠物养护与经营专业学生学业水平技能考试大纲,以宠物养护与经营专业通用技能为主要考查内容,注重考查学生常见宠物品种识别、宠物美容护理、宠物的饲养管理、宠物临床治疗等技能。

命题根据实际需要采取现场实际操作或应用信息化综合实训平台进行技能测试以及两者相结合的方式,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和必要的区分度。

2宠物养护与经营专业技能教学标准

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宠物养护与经营专业 技能教学标准(试行) 一、制定依据 本标准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结合江苏省职业学校本专业教学实际情况制定,旨在整体规划本专业的技能教学,进一步明确本专业三年学习期间的技能教学目标、内容和要求、教学基本条件,规范教学实施过程,指导技能教学评价,确保技能教学质量。 二、适用专业 本标准适用于中等职业教育宠物养护与经营专业(专业代码:012100)。 三、技能教学目标 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技能学习是学生形成良好职业素养、一定的技术思维和能具有高超的技术技能和精湛技艺的关键时期,对学生未来职业技能的持续成长起作基础性作用。 为了适应宠物行业发展对一线操作人员的基本需求,中等职业教育宠物养护与经营专业根据宠物健康护理员和专业宠物美容师的岗位工作要求,通过基础护理与美容方法的训练,使学生具备从事宠物美容与护理的基本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为其进入宠物行业就业或进入高等职业教育继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具体教学目标为: 1.了解宠物行业工作岗位的职业环境和能力特点,熟悉宠物养护规范和职业岗位标准,关注宠物养护领域发展趋势和变革新动向。 2.熟悉宠物美容店的经营方式与管理模式,基本掌握宠物美容店物品采购销售、宠物的寄养、领养、繁殖、尸体处置等方法。 3.能熟练进行涂片染色镜检,能进行消毒液配制并掌握常用消毒技术,能识别宠物常见品种和宠物机体主要器官,能独立进行临床检查。 4.能顶岗完成宠物美容、护理等工作任务,会熟练使用宠物美容工具和其他设备器械,能独立完成对宠物进行基础美容护理和造型修剪。 5.具备良好的敬业精神和合作态度,并养成安全意识、环保意识、法律法规意识和规范操作意识。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 以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发展为主线,遵循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注重技能学习的通用性、专业性、发展性,将技能教学内容划分为通用技能、专项技能、

护理专业教学标准

云南开放大学“中高衔接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 护理专业教学标准 专业名称:护理 专业代码:630201 招生对象: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助产、护理专业一年级在读学生。 学制:中高学制5年,实行弹性学制,最低毕业年限4年,学籍8年有效。 学历:开放教育专科 毕业要求 本专业最低毕业学分为76学分。 本专业实行完全学分制管理,学生获得的学分满足毕业最低总学分和各课程模块最低学分设置要求,达到最低毕业年限,满足各项毕业条件,可获得毕业证书。 就业面向 1、服务面向 主要面向医疗、卫生、康复和保健机构,从事护理、健康保健工作。 2、就业岗位(群) 护理人员。 培养目标与规格 1、岗位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为体现职业教育服务地区经济与产业发展的特点,通过调研了解市场人才需求和岗位技能要求及生产过程技术要求等,由此进行工作岗位、工作职责、工作任务、工作能力与素质要求等综合分析,确定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和培养目标定位。 岗位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

2、岗位职业资格标准分析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明确指出:“推行‘双证书’制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使有职业资格证书的毕业生取得“双证书” 的人数达到80%以上。”因此需要对岗位职业资格标准进行分析,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

根据以上分析,建议本专业学生获取下列职业资格证书: 3、培养目标 根据对岗位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和对岗位职业资格标准的分析可确定护理专业培养目标为: 本专业培养适应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重点面向基层、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的应用型专门护理人才。 4、培养规格 (1)知识要求 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必须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知识;掌握从事整体护理必须的护理学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规范的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的操作知识;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如伦理学等);熟悉急、难、重症病人的护理原则;熟悉基层医疗机构的管理程序和内容;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程序、文件制作以及科研论文的书写知识。 (2)技能要求 能够很好地适应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护理实践中的常见、主要问题,做好基层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工作。能够在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中观察,并结合自己实践不断提高;能够独立利用各种机会和工具(包括计算机网络等)查阅、并获取新的护理学相关知识;具有初步阅读英语书籍的能力;有一定的科研能力,能够撰写医学科研论文;能够和患者、同事以及各种社会关系进行正

2018建筑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建筑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1概述 建筑类学科主要基于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理念,研究城乡人居环境的营造、协调、经营和优化的学科。建筑类学科及其专业教学以工程科学为基础,兼具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特点,理论与实践应用并重,并具有突出的规划或设计创意特征。 建筑类学科发展历史悠久,在20世纪前的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建筑学曾经是统领性的代表学科。它以城镇物质环境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体型艺术和景致审美为基本的评判基准。工业革命和科技的迅猛发展带来了学科的分化与重组,城乡规划学和风景园林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先后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学科,并与建筑学一起成为三足鼎立的人居环境主干学科。我国的建筑学本科专业教育开始于1927年的中央大学建筑系(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前身),1952年同济大学设立第一个城市规划本科专业,1951年北京农业大学和清华大学设立造园组,1956年北京林学院正式设立风景园林专业本科教育,2003年同济大学设立第一个历史建筑保护工程国家特设专业。在我国的学科分类中,城乡规划学和风景园林学曾长期依托建筑学一级学科,学科发展受到一定制约。2012 年,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和风景园林学学科各自相对独立,获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今天的建筑类学科已经不再满足于常规的经验定性主导的规划和设计研究及其实践模式,而是力求与新兴的数字技术、工程技术创新和交叉学科结合,同时,融合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地域文化,从而将学科推进到国家战略和人居环境学科集群的高度。 与建筑类学科密切相关的城乡建设和建筑业在国家建设以及社会经济发展中常常占有支柱性的重要地位。伴随人类文明进步和城镇化进程,今天的建筑类学科已经涵盖了自然地景、城乡土地、建筑环境的规划设计和场所营造的广袤对象。通过科学、人文与艺术结合的建筑设计及其环境营造、城乡规划、风景区规划设计等,建筑类学科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及人居环境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我国,建筑类学科所依托的基础理论、技术方法及丰富的工程实践将会在未来新型城镇化和城乡环境可持续发展中发挥关键性的重要作用。 建筑类主干学科包括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 建筑类学科群的相关专业主要包括:设计学类、美术学类、历史学类、生态学类、土木类、计算机类、交通运输类、测绘类、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管理学类、地理科学类、林学类、生物科学类等。 建筑类专业教学主要培养面向社会有较强执业实践能力的专门人才,其教学有别于诸多文理学科较系统的知识学习和运用,而多采用“案例式研究学习”和“案例式模拟实践”等重实践应用与技能培养的方式。建筑类专业教学通常以执业实践中代表性的具体个案条件作为教学模拟课题设置的依据,通过小组师生间单独或小组的评改、研讨等组织形式,综合

2020护理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护理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1概述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遵循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的要求,深化高等学校本科护理学专业教学改革,提高护理学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举办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研制工作会议精神,参照《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一护理学专业》,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以护理学本科教育为主要适用对象,针对我国本科护理教育的基本情况提出要求。本标准既适用于全国各护理院校(系、专业),也认同不同地区和各护理院校(系、专业)之间的差异,尊重各护理院校(系、专业)依法自主办学的权利。各高校可根据自身的定位和办学特色,根据本标准制定护理学专业的教学质量标准,可对本标准中的条目进行细化规定,但不得低于本标准的相关基本要求。鼓励各高校高于本标准办学。本标准适用于护理学专业,助产专业可以参照执行。 办学标准分为基本标准和发展标准两个层次。 基本标准是护理学本科教育的最基本要求和必须达到的标准。各高校的本科护理学专业都必须据此制定教育目标和教育计划,建立教育评估体系和教学质量监控保障机制。基本标准以“必须”这一词语表示。 发展标准是护理学本科教育提高办学质量的要求和应该力争达到的标准。各高校的护理学本科专业应据此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护理学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标准以“应当”这一词语表示。 2适用专业范围 2.1专业类代码 护理学类(1011) 2.2本标准适用的专业 护理学(101101) 3护理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护理学专业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卫生保健事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比较系统地掌握护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基本的临床护理工作能力,初步的教学能力、管理能力、科研能力及创新能力,

宠物心理与训导课程标准

宠物心理与训导课程标准 1课程定位和性质 1. 1 课程性质与作用 《宠物心理与训导》课程是畜牧兽医系宠物养护与疫病防治专业于2009年8月申报成功,着眼于宠物行业的发展趋势开设,着力打造适应社会需求开设新兴专业课程。归属宠物养护与疫病防治专业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 课程的性质:《宠物心理与训导》课程是宠物养护与训导专业的专业课、动物医学(宠物医学方向)的拓展课,也是一门重要的临床应用实践课程。 课程的作用:本课程以研究宠物常见的心理为基础,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宠物的家居训导为主线。通过对宠物的训导,让宠物表现出人们希望看到的一些行为和动作,不仅增加了饲养主人的快乐和成就感,更充分发挥了家养宠物为饲养主人提供帮助和满足心理需求的特长。所以说该课程既是一门新兴专业课,又是一门实用技术课。课程设置中的宠物心理、动物条件反射、基本训导原理等内容可以采用现场教学,为了解宠物传递的情感内容提供技术支持,为后期的家居训导实际操作提供科学依据。 所谓“人有人言,兽有兽语”作为兽医工作者只有在充分认知宠物正常的心理反应,才能正确理解动物的生理现象、所传递的语言信息和情感表达,否则就无法真正读懂动物的语言,无法事半功倍的对其进行训导。本门课程虽属于新兴课程,但其内容是宠物养护与训导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课程所涉及的内容为整个宠医专业服务,准确的了解宠物的心理行为为更好的从事宠物医疗、训导等提供基础。 课程基本理念 1.2.1 以就业岗位设计课程结构 本课程是面向宠物养护与疫病防治专业的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今后的就业岗位而设计。根据学生毕业后就业岗位的需求,面对现代宠物医学新兴的发展趋势,开设《宠物心理与训导》课程,以便能够更好适应宠物行业发展需求,为学生毕业后全面从事宠物行业工作及适应行业发展需求而服务。 1.2.2 从实际工作内容到《宠物心理与训导》,从《宠物心理与训导》到实际工作过程 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努力使学生体会实际工作内容,所以授课内容是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在实践中强化知识,用知识理论指导实践。让学生亲身感受宠物心理,训导情景,训导氛围。从而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实践技能,为以后走入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1.2.3 提倡学生自主学习,重视个体差异 在教学过程中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为学生提供多方面的学习资料,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并提倡学生个人特长的发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护理专业建设方案 (1)

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护理专业建设方案 二○一一年九月 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护理专业建设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实施,以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为出发点,整体提高我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能力,提升高等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能力。我校确定将学校重点专业——护理专业作为“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专业。 按照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的通知(教高〔2008〕5号)》、《普通高等医学教育临床教学基地管理暂行规定》、卫生部《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等文件精神要求以及贵州省、遵义市的实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举办和规划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高等专科医药教育教学和专业建设。按照《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十二五”建设发展规划》的要求,本着以国家对高职高专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为基准,立足和突出技术应用性,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原则,制定本专业建设方案。 一、护理专业项目建设组织机构 项目组长:高晓勤

项目副组长:张武晓、徐华、罗仕蓉、常茗、冯黔溪 项目成员:郭家林、向光烨、张绍军、张文娟、唐布敏、汪漫江、钟正伟、蔡晓红、李明合、罗晓青、杨天琼、敖春、饶春艳、黄莹、安晓倩、陈姝、郭轶、刘丹丹、张萍 二、专业现状 1.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于2006年由两所国家级重点中专,即原遵义卫生学校和遵义中医学校组建而成。原遵义卫生学校从1956年建校开始举办中专护理专业,1994年开始举办举办5年制高职和“3+2”护理专业,2006年升专后,于2006年秋季开始举办专科护理专业,2009年开始与贵阳医学院联合举办成人本科护理专业。 2. 我校在50多年的办学过程中,为贵州省医疗卫生行业数以万计的护理人员,但仍然以中专为主,专科为辅。大量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员的社会需求是护理专业发展的根本保障。 3. 面对快速发展,竟争日趋激烈的社会现状,我校在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与数字校园建设、校企合作制度与管理运行机制建设、师资队伍与服务能力建设、教学管理与教学文件建设、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等方面都亟待提高,必须加强专业建设,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变革的需要,才能适应培养规格的提高。 4.重点和优先建设护理专业符合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 优化升级需要。经过3~5年的建设,使护理专业的教学基础更加厚实、教学经验更加丰富、专业文化底蕴深厚,教师梯队结构更趋合理,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同时,更加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使护理专业更具有优质的教学条件的良好的社会声誉。我校护理专业生源充足(2011年1次投档率高达100%)、报到率高(2011年达%),毕业生就业质量好(近3年专科护理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为%,年终就业率90%以上)、专业发展空间大,专业建设方案科学、合理、前瞻,符合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

药学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药学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征求意见稿) 1. 概述 药学是以现代化学、生命科学为主要理论指导,研发、生产、使用和管理药物的一门学科。药学的任务包括:研究和发现新药;阐明药物作用机理;研制新型制剂和技术;制定药品质量标准、控制药品质量;合理使用药物;开拓医药市场,规范药品管理等。药学发展至今已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备的科学知识体系,包含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学、药理学、药剂学、生药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临床药学、社会与管理药学(药事管理学)等主干学科。 药学事业发展直接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健康。一方面,药品是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品,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世界上许多国家把医药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和支柱产业;另一方面,药品与人民生命健康休戚相关,随着药品使用规模的增长、新药的不断涌现,临床对疾病的药物治疗方案选择范围不断扩大,药物不合理使用导致的疾病治疗延误、药物不良反应增加以及药源性疾病等问题日渐严重,药学服务愈来愈受到重视。体现在药学教育领域,逐步实现以“药品为本”向以“患者为本”的重心转移。 在我国,受国家药品战略安全、医药产业经济迅速增长、庞大人口基数及老龄化趋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与用药需求提升等因素推动,药学类专业人才在经济建设与社会生活中

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药物研发、生产、流通、管理、质量控制人才,尤其是药学服务人才培养将成为未来我国药学类专业教育的重要方向。 2. 适用专业范围 2.1 专业类代码 1007 药学类。 2.2 本标准适用的专业 药学(100701)、药物制剂(100702)、临床药学(100703TK)、药事管理(100704T)、药物分析(100705T)、药物化学(100706T)、海洋药学(100707T)等专业。 3. 培养目标 3.1 专业类培养目标 药学类专业培养人格健全、全面发展,系统掌握药学学科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从事药物研发、生产、流通、管理、质量控制和药学服务等方面工作的专门技术人才。 3.2 各专业培养目标 3.2.1 药学专业 培养具备药学学科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在药物研发、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管理等领域,从事药物合成和评价、药物制剂制备、药品质量标准研究和质

宠物养护与驯导专业2016年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宠物养护与驯导专业2016年人才需求调研报告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结构不断的变化、社会老龄化步伐的加快,丁克家庭与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人们的休闲方式与情感寄托方式多元化的发展,饲养宠物成为了新时代人们寄托情感、娱乐消遣的良好措施。因而,宠物需求量日渐增多,一个新兴起的产业逐渐占据了经济市场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位置,那便是“宠物产业”。有关它们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问题也催生出一条宠物美容、宠物食品、宠物医院等庞大的宠物产业链,但同时出现了巨大的宠物行业人才需求的困惑。 一、国际宠物行业的现状分析 根据相关经济学家的分析来看,一个国家的宠物经济发展程度是同该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呈正相关的,,是世界上最有发展潜力的行业之一。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宠物经济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是一个庞大而成熟的产业宠物产业。据相关资料了解,在美国,仅宠物产业链的整体经济便为该国家创造了500亿美元的消费。仅宠物保险业收入就高达60亿美元。并且在美国的宠物产业链中,除了宠物的衣食住行所带来的消费外,其接近市场份额一半的营业额都来自于服务型产业,比如宠物训练、宠物美容、宠物医疗、宠物类竞技比赛、宠物娱乐影视作品等。 二、我国宠物行业的现状分析 目前现代社会的宠物基本上可以划分为四大类别:犬类、猫类、鸟类以及水族类。而由这些宠物所衍生出来的产业链便更为庞大:宠物食品、宠物医院、宠物市场、宠物美容、宠物书籍、宠物药物,乃至宠物殡葬等等。全球发展最快的三个宠物市场分别是亚洲、欧洲和南美洲,而亚洲市场居全球发展最快的三个宠物市场之首,成为全球最大的宠物产品生产及出13基地。而中国则是这个市场的中心。就我国当前宠物行业的发展现状来看,主要呈现出以下几种特点:其一,相比于早年居民饲养宠物的盲目性而言,当前居民饲养宠物已经变成了一种非常理性的行为。甚至可以说,饲养宠物并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消遣方式,而是一种生活需求;其二,伴随着我国宠物市场的日益成熟,宠物价格的逐渐降低,宠物的购买群体不再只是高收入者,中低收入者的购买数量与日俱增。这种趋势致使宠物的消费数额逐年提高;其三,宠物品种的选择是同饲养者的敬请状况呈正相关的。据相关调查研究可以发现,高收入者偏爱饲养纯种犬、名贵犬种,价格不菲,一条犬可能会数万元。相比之下,中低收入者则会选择一些价格低廉、性格乖巧的普通犬类。就某一段时期内的消费情况来看,高收入群体对于宠物的购买及后续的消费才是推动当前宠物产业迅猛发展的原动力。在中国.有关宠物的各方面的需求量在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特别是中国的宠物产品一直因其质优价廉而备受各国青睐。在国内,宠物经济蛀牙集中在产品销售方面,服务产业还处于起步阶

高职护理专业的教学方法

高职护理专业的教学方法 [摘要]高职护理教学改革是必然的,文章提出高职护理专业教学方法改革的前提是:构建能力本位的教学模式、围绕学生对护理程序的认识来进行,并列举了培养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能力素质的教学方法。包括PBL教学法、案例式立体教学法、发现教学法、性为导向教学法和实习教学法。 [关键词]就业高职护理教学方法 高职教育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它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所谓以就业为导向可从三个方面来理解:第一,就业是第一位的,要千方百计地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第二,要能够就业,要想方设法地找到行业需求的可提供的就业岗位;第三,对学生的教育过程要始终贯穿就业技能、就业岗位素质养成等方面的内容。也就是说,高职教育是针对岗位训练技能的。21世纪的护士必须具备处理复杂临床问题的能力、与人有效合作的能力、沟通交流的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独立获取信息和自学的能力以及一定的科研能力。因此,高职护理教学必须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探索,提高教学质量,注重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培养高质量、有特色的护理人才。 一、高职护理教学方法探索的前提 1.改变以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构建能力本位的教学模式。要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法,学生没有消化和理解老师灌输的知识,为了应付考试只能死记硬背。在技能实训中是应试操作、单项练,学生能记住很多护理专业知识,熟练掌握了很多操作技能,却不懂得在何种情境下使用,碰到情况束手无策。这种压抑幻想、强迫依从的“家长制作风”,漠视学生差异,扼杀了学生个性,使学生变成了“学习的奴隶”。现代职业教育强调教育的启发性,要求教师鼓励学生表现出与众不同的个性,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发现规律和原理,鼓励学生异想天开,启发学生求异思维和全息思维。 2.围绕学生对护理程序的认识来进行。护士的任务是帮助病人恢复健康、帮助健康的人提高健康水平,护生学习的性质是养成敏锐的观察力和综合分析判断能力,树立整体护理观念,能用护理程序解决患者的健康问题。所以,学生心中的护理如何生成,怎样护理,是护理教学要解决的主要任务。 第一,以探究护理诊断为目的。护理教学的真正意义在于使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做出护理诊断,采取护理措施去解决病人的健康问题。在教学中应鼓励、启发、诱导学生根据病人临床表现多提出问题,找出正确的护理诊断。 第二,以批判性思维的训练为核心。现代的护理不是从属于医疗,护士不再是单纯被动地执行医嘱和护理技术操作,而是应用科学的方法——护理程序对服

生物科学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018年)

生物科学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018年)1. 概述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是人们观察和揭示生命现象、探讨生命本质和发现内在规律的科学。 生物科学在国家建设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具有战略意义和核心地位。生物科学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人类所面临的粮食安全、人口健康、能源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等重大问题的解决。高新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已成为推动世界新技术革命的重要力量,新型的以基因、蛋白质为基础的巨大的新型知识经济产业已经形成,并将在21 世纪产生越来越重要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生物科学研究成果使相关科技产业逐步成为社会经济结构重要的支柱产业。近年来,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科学和信息学形成各种Bio-X 交叉学科,使得生物科学不断涌现出了新的研究领域和生长点,如:合成生物学、系统生物学、生物信息学、后基因组科学等。同时,由于环境不断恶化,资源日渐衰竭,生物物种急速消亡,人类逐渐认识到生物科学不可估量的地位和作用,使生物科学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生物科学的主干学科涉及到生物学、医学、农学等众多领域。可以按照研究对象、生物类型、生物结构和生命运动的层次、生物功能的类型以及研究的主要手段等加以划分,并体现为二级及二级以下的学科。如依据生物类型,可分为古生物学、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等;依据生物结构和生命运动的层次,分为分类学、解剖学、组织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等;依据生物功能的类型,可分为生理学、免疫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等;依据研究的手段分为合成生物学、计算生物学等。此外,由于生物科学学科内外的交叉还产生出化学生物学、生物物理学、肿瘤生物学和干细胞生物学等。总之,研究内容的细化以及相互交融、新老学科的更迭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值得提出的是,近年来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其他“组学”的迅速发展,在学科越分越细的进程中出现了综合和系统化的新动态,系统生物学的重要性已经显现。 现代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基础性很强的学科,具有涉及面宽、知识更新快等特点。生物科学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数理化基础知识,同时又要具备敏锐观察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生命过程是物质运动的高级形式,因此,数学、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和信息科学都会在生物学的研究领域找到恰当的结合点,生物科学相关技术的进步离不开其他自然科学的发展,生物科学理论的创新也离不开其他学科的参与。数学、物理、化学等多门学科与生物学密切交叉,相互渗透,是当前生物学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推动生物学飞速发展和取得重大突破的动力。 2. 适用专业范围 2.1 专业类代码 0710 生物科学类 2.2 本标准适用的专业 071001 生物科学 3. 培养目标 3.1 专业类的培养目标 生物科学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较系统地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富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能够在生物学及相关领域从事教育、科研、技术研发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3.2 学校制订相应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各高校按照上述培养目标和学校的基本定位,结合各自专业基础和培养方

内科护理学课程标准

《科护理学》课程标准 (供护理、助产专业使用) 第一部分课程描述 一、课程性质 科护理学是高职高专护理专业临床护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学科,是建立在基础和临床医学、人文学基础上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 使学生能全面、系统地学习与掌握科疾病的基本知识,培养对护理对象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对常见病、多发病病情和用药反应的观察能力,对急危重症病人进行应急处理和配合抢救的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临床护理问题,经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掌握和了解大纲规定的教学容,也为其他临床护理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各系统疾病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 2.熟悉各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诊断治疗要点。 3.了解各系统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4.运用护理程序,写出各系统疾病的护理计划和护理措施,进行整体护理。 (二)技能目标 1.正确进行疾病的症状评估和病史采集。 2.制定护理措施。 3.进行科学的专科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 (三)职业素质和态度目标 1.具有乐观、开朗的性格,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 2.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严谨勤奋,自律能力强。 3.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团队协作能力强。 4.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

三、教学方法 采用引导式、案例分析讨论式、启发式、PBL教学法、情景教学、案例教学、演示、讨论、模拟教学、临床见习等教学方法。 四、教学条件 1.课程教学团队 本课程教学必须由具备执业医师或护士执业资格并获得卫生技术系列职称的教师承担,有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的“双师”型专业教师,有理论知识扎实和临床护理经验丰富的临床一线教师,本课程有师德高尚、责任感强、团结协作精神好的教学团队。教师每年有1-2个月时间到临床进行护理实践,每60名学生有1位专职教师、1位校实训带教老师,每百名学生至少有20名临床实践现场带教老师。 2.教材选用情况: 以循序渐进、稳步提高为原则,采取选用、引进和自编相结合措施进行教材建设。 根据本课程培养目标和教学改革的需要选用的教材是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卫生部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科护理学》第2版,主编.秋萍。这一教材以培养技术型专业人才为本,贴近学生、贴近社会、贴近岗位,容新颖、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学生易于接受。我校科教研组成员在2009年完成《科护理学》配套的教学大纲、实训大纲、实训指导的编写工作。 课程组计划把本科教材放到“科护理学专题学习”上,适时更新和补充,形成国特色的以网络资源为主的数字化教材。 3.配套教室、实训室: 学校投入大量资金建设护理实训基地,现有护理实训基地2000多平方米,设有基础护理实训室、健康评估实训室、科护理实训室、外科护理实训室、模拟手术室、急重症护理实训室(ICU)、新生儿抚触实训室、妇产科护理实训室等。护理专业现有仪器设备总价达500多万。其中科护理实训室及模拟病房面积1200余平方米,拥有多媒体、诊查床、四大穿刺模拟人、穿刺包、胰岛素笔、血糖仪等一整套较完善的实训仪器设备等约135万,供学生课余时间开放练习。目前我校拥有三个“三甲”和三个“三乙”教学医院作为教学实训基地。吕一婷老师还专程到各教学医院培训带教老师。 在校园网络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网络视频系统,将《科护理学》的实训基地延伸到学生宿舍,学生能在宿舍里一边观看操作演示录像,一边相互练习各项操作技能,反复强化操作技能演示,弥补课堂上技能示时间的不足,教师定期抽查,从而达到熟练掌握各项护理操作技能。通过实训为护理学生巩固专业理论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培养科整体护理思维和基本技能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4、试题库建设: (1)以护士执照考试的要求建设科护理学课程试题库,采用计算机随机出题目,由教研室主任最后审定。(2)护试题库应用于我校高职高专护理学生的通例考试,学校教学质量检验测定。 (3)护课程出题以护理、助产专业培养方针为基本依据,并服务于培养方针而开展教学工作。

机械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机械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1概述 机械工业是国家工业体系的核心产业,在发展国民经济中处于主导地位c没有先进的机械工业,就没有发达的农业和工业,更不可能实现国防现代化。机械工业担负着向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技术装备的任务,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生产技术水平与经济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机械工业所能提供装备的技术性能、质量和可靠性。因此,机械工业的技术水平与规模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程度和国民经济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 机械类专业包括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工业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等。主干学科分别包括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机械类专业承担着机械工业专业人才的培养重任,直接影响着我国机械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进而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同时,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所提供的相关教育,对其他工程类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具有基础性的意义。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进步:另外,机械类专业的大规模、多需求以及社会的高度认可,使其成为供需两旺的专业类。 机械学科的主要任务是将各种知识、信息融入设计、制造和控制中,应用现代工程知识和各种技术(包括设计、制造及加工技术,维修理论及技术,材料科学与技术,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等),使设计制造的机械系统和产品能满足使用要求,并且具有市场竞争力。 机械学科的主要内容包括机械的基本理论、各类机械系统及产品的设计理论与方法、制造原理与技术、测控原理与技术、自动化技术、材料加工、性能分析与实验、工程控制与管理等。机械学科及相关学科的飞速发展和相互交叉、渗透、融合,极大地充实和丰富了机械学科基础,拓展和发展了机械学科的研究领域。 总体上,机械类专业更加强调学生自然科学、工程科学以及机械学科及相关学科专业知识的融合,更加强调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融合,更加强调学生设计、创新和工程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 2适用专业范围 2.1专业类代码 机械类(0802) 2.2本标准适用的专业 机械工程(080201)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080202)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080203) 机械电子工程(080204) 工业设计(080205)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080206) 车辆工程(080207) 汽车服务工程(080208) 机械工艺技术(080209) 微机电系统工程(080210) 3培养目标 3.1专业类培养目标 机械类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掌握必备的自然科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专业能力和创新意识,毕业后能从事专业领域和相关交叉领域内的设计制造、技术开发、工程应用、生产管理、技术眼务等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护理专业《中医护理学》课程标准

护理专业 《中医护理学》课程标准 1.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 1.1 课程定位 《中医护理学》是护理学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专业课程,同时也是高职护理专业必修课程。中医护理学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研究中医护理理论和护理技术为主的一门学科通过本门课的学习使学生在理解中医学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运用中医护理理论和基本技能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进行中医护理奠定基础;同时为培养有中医护理理论和基本技能的高端技能型护理人才奠定基础。 表1.1 -1 课程定位表 本课程是高职护理专业必修课课程,考试课课程。 2. 课程教学目标

培养系统掌握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术;通过任务驱动、服务驱动来展开知识、技能的教学活动,突出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高职办学特色;使学生全面掌握或理解藏象、辨证、诊法、经络、腧穴等内容,能适应县级以上、城镇社区和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预防保健及康复护理的高素质、实用性技能型人才。本课程贯穿着职业素质教育,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操作技能训练;以期达到课程教学目标。 2.1知识目标 1.能正确解释中医的名词术语。 2.能解释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特点。 3.能区分中西医脏器的异同,熟悉理解中医各脏腑的功能,正常与异常的表现。 4.能解释理解人体的必需物质气血津液的概念、生成、运行、功能、关系。 5.能解释经络的概念、组成、十二经的分布规律;腧穴的含义、分类、作用。 6.能解释中药的四气五味概念和作用。 7.能用八纲进行辨证 2.2 能力目标 1.能正确的使用舌诊、脉诊诊病的方法。按照中医的问诊内容进行问诊。 2.学会中药的煎服方法 3.能熟练的用针灸、推拿、刮痧、火罐等中医方法护理疾病。 4.能正确运用各种取穴方法。在身上准确地找出常用的骨度折量寸。 5.能在身上找准40个以上的常用穴位,并能对常见病组方治疗。 2.3素质目标 1.培养自学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2.能用互联网、参考书收集信息。 3.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 4.注重实践能力的锻炼。 3.参考学时及学分 3.1参考学时 总学时36学时,其中理论课24学时,实训课12学时。 3.2课程学分 课程修完,考试合格给予课程学分分。 4.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

最新整理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教学标准试行.docx

最新整理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教学标准(试行)中 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 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教学标准(试行) —、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护理(100100)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 三、基本学制 3年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面向医疗、卫生、康复和保健机构等,培养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和健康保健等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技能型卫生专业人才。 五、职业范围 序号1对应职业(岗位)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专业(技能)方向 1I护士 护士执业资格 临床护理 2I护士、医疗救护员 护士执业资格、医疗救护员资格 急救护理

3I护士、护理员 护士执业资格 社区护理 4I护士、医疗护理员 护士执业资格、养老护理员资格 老年护理 说明可根据区域实际情况和专业(技能)方向取得1或2个证书。 六、人才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 (—)职业素养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重视护理伦理,自觉尊重护理对象的人格,保护护理对象的隐私。 2.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医疗安全意识,自觉遵守有关医疗卫生的法律法规,依法实施护理任务。 3.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珍视生命,关爱护理对象,减轻痛苦,维护健康。 4.具有较好的护患交流与医护团队合作能力。 3 5.尊重护理对象的信仰,理解护理对象人文背景及文化价值观念。 6.具有从事护理工作的健康体质、健全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 1.具有护理专业相关的基础医学知识和技能。 2.具有基础护理的理论知识,规范、熟练的护理操作能力。

3.具有临床护理基本理论知识,规范的专科护理操作能力。 4.具有以护理对象为中心,韶决常见护理问题和安全给药的能力。 5.具有对护理对象进行健康评估、分析和解决临床常见护理问题的能力。 6.具有对护理对象进行病情变化、心理反应和药物疗效的观察能力。 7.具有病室和护理对象管理的基本能力。 8.具有初步开展社区护理、进行健康教育和预防保健的能力。 9.具有对老年人常见健康问题进行评估并实施护理的能力。 10.具有初步对传染病预防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的能力。专业(技能)方向急救护理 1.具有急救护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具有初步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应急处理和配合抢救的基本能力。 3.具有操作呼吸机、心电监护仪、输液泵、除颤仪等仪器的能力。专业(技能)方向社区护理 1.具有社区护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2.具有进行社区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3.具有对社区常见慢性病和传染病患者进行社区管理与护理的能力。专业(技能)方向老年护理 1.具有老年生理、心理、H常生活护理等方面的知识。 2.具有对老年人进行健康评估,对老年常见病进行防治与护理的基本能力。 3.具有对老年人进行自我保健指导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七、主要接续专业 高职:护理、助产本科:护理学 1老年护理

制药工程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制药工程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征求意见稿) 1.总则 1.1本标准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普通高等学校制药工程专业。 1.2本标准构成 本标准由专业标准和附录构成。 1.3名词释义 1.3.1.培养目标:指毕业4-5年后必须达到的要求。 1.3.2.毕业要求:毕业时须达到的要求。 1.3.3.专任全职教师: 指从事制药工程专业教学的专任全职教师。为本专业承担数学、物理学、语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体育等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教师,为学校其他专业开设公共课的教师和担任专职行政工作(如辅导员、党政工作)的教师不计算在内。 1.3.4 综合性实验: 指实验内容跨两个以上一级学科,或者至少涉及二个以上二级学科,能够将多个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复合在一个实验中,形成比较系统、复杂的实验操作过程。 1.3.5 研究设计性实验:是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确定实验原理,设计实验过程,完成实验操作,分析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的、体现科学研究基本过程与规律的实验。 2.标准 2.1培养人才的基本要求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具备健全的法制意识和药品质量意识以及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愿为制药产业的发展和人类健康事业贡献力量。 (2)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具有优秀的个人品质和扎实的科学文化素养以及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遵守职业道德,依法从事专业技术工作(3)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身体健康,心理状态良好,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自我调节和承受能力; (4)具有良好的外语水平和较熟练的计算机使用水平,适应现代制药工业发展需要。 2.2培养目标 2.2.1 专业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药学、制药工程学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制药工程专业知识,具有创新意识和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在制药及其相关领域从事技术开发、制造工艺、工程设计、生产管理与服务等工作的工程技术类型人才。 2.2.2 建立专业培养目标定期评测和修订制度 以毕业生、制药企业等用人单位和校外专家为参与主体,建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修订制度,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与培养目标吻合度的评测机制,每1~2年评测1次,及时解决专业发展和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专业人才培养水平。

宠物养护与驯导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宠物养护与驯导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 告

宠物养护与驯导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结构不断的变化、社会老龄化步伐的加快,丁克家庭与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人们的休闲方式与情感寄托方式多元化的发展,饲养宠物成为了新时代人们寄托情感、娱乐消遣的良好措施。因而,宠物需求量日渐增多,一个新兴起的产业逐渐占据了经济市场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位置,那便是“宠物产业”。有关它们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问题也催生出一条宠物美容、宠物食品、宠物医院等庞大的宠物产业链,但同时出现了巨大的宠物行业人才需求的困惑。 一、国际宠物行业的现状分析 根据相关经济学家的分析来看,一个国家的宠物经济发展程度是同该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呈正相关的,,是世界上最有发展潜力的行业之一。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宠物经济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是一个庞大而成熟的产业宠物产业。据相关资料了解,在美国,仅宠物产业链的整体经济便为该国家创造了500亿美元的消费。仅宠物保险业收入就高达60亿美元。而且在美国的宠物产业链中,除了宠物的衣食住行所带来的消费外,其接近市场份额一半的营业额都来自于服务型产业,比如宠物训练、宠物美容、宠物医疗、宠物类竞技比赛、宠物娱乐影视作品等。 二、中国宠物行业的现状分析 当前现代社会的宠物基本上能够划分为四大类别:犬类、猫

类、鸟类以及水族类。而由这些宠物所衍生出来的产业链便更为庞大:宠物食品、宠物医院、宠物市场、宠物美容、宠物书籍、宠物药物,乃至宠物殡葬等等。全球发展最快的三个宠物市场分别是亚洲、欧洲和南美洲,而亚洲市场居全球发展最快的三个宠物市场之首,成为全球最大的宠物产品生产及出13基地。而中国则是这个市场的中心。就中国当前宠物行业的发展现状来看,主要呈现出以下几种特点:其一,相比于早年居民饲养宠物的盲目性而言,当前居民饲养宠物已经变成了一种非常理性的行为。甚至能够说,饲养宠物并不但仅是一种娱乐消遣方式,而是一种生活需求;其二,伴随着中国宠物市场的日益成熟,宠物价格的逐渐降低,宠物的购买群体不再只是高收入者,中低收入者的购买数量与日俱增。这种趋势致使宠物的消费数额逐年提高;其三,宠物品种的选择是同饲养者的敬请状况呈正相关的。据相关调查研究能够发现,高收入者偏爱饲养纯种犬、名贵犬种,价格不菲,一条犬可能会数万元。相比之下,中低收入者则会选择一些价格低廉、性格乖巧的普通犬类。就某一段时期内的消费情况来看,高收入群体对于宠物的购买及后续的消费才是推动当前宠物产业迅猛发展的原动力。在中国.有关宠物的各方面的需求量在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特别是中国的宠物产品一直因其质优价廉而备受各国青睐。在国内,宠物经济蛀牙集中在产品销售方面,服务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应的,服务产业的人才也显得相当匮乏。其中.宠物美容师是迅速进入宠物综合产业的重要窗

中高职对接3 2模式护理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

中高职对接3+2模式护理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教育方针、卫生工作方针和“以服务为宗旨,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卫生职业教育方针,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护理基础理论知识扎实和临床护理操作技能熟练,具有一定科学、文化、职业素养和继续学习能力的护理专科人才。二、培养标准通过3年培养,毕业生应达到以下标准: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伦理意识、法律意识、医疗安全意识、服务意识、评判性思维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及心理调节、人际沟通、团队合作能力。 2.具有较高的文化基础知识和升入高职院继续学习的能力。 3.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临床护理、预防保健的基本理论和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基本操作技能,具有以护理对象为中心运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并根据护理对象的病情变化、心理反应、药物疗效进行初步观察和处理临床护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4.具备初步的病室、病人管理和运用卫生保健知识进行基本健康指导的能力。同时具有对急、危、重症病人进行应急处理及配合医生抢救的能力。 5.掌握本专业必需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初步获取专业领域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基本能力和职业创新能力,并能顺利通过国家执业资格考试。三、招生对象、学制与时间分配1.招生对象应届初中毕业。2.专业学制3年。3.时间分配三年共计150周,具体安排见下表。入学课堂复习寒暑实习前顶岗毕业学年学期机动总计教育教学考试假教育实习教育一一 2 17 1 1 4 53 1 二 18 1 1 8 三 18 1 1 4 二 52 四 1 27 五 10 15 三 45 六 18 1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