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开发流程规范

模具开发流程规范
模具开发流程规范

1 目的

通过对新模具开发制作过程的流程控制,确保模具开发制作在受控状态下进行,以提供给客户满意的产品。

2 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压铸、塑胶、五金模具的开发制作。

3 职责

3.1 技术工程部

3.1.1 提供需开发模具的产品3D图并根据出模条件进行必要的修改。

3.1.2 提出模具制作申请,走完签核流程。提供产品材料、用途、模具寿命、模具交期等必要信

息。

3.1.3 同工模部一起完成模具BOM的建立。

3.1.3 模具开发完成后根据试做结果提出改善需求。

3.2 工模部

3.2.1 对产品3D图根据出模条件提出修改意见。

3.2.2 对模具开发费用进行评估并报价。

3.2.3 负责模具的结构设计、同技术工程部一起完成模具BOM的建立。

3.2.4 提出材料采购申请。

3.2.4 对模具进行加工制作,并进行不良修正。

3.2.5 提出模具试做申请。

3.2.5 模具图纸的存档和模具清册的建立。

3.3 压铸部:负责对新的压铸模具进行最佳状况的试做,并对不良状况提出修正意见。

3.4 注塑部:负责对新的塑胶模具进行最佳状况的试做,并对不良状况提出修正意见。

3.5 品管中心:负责对产品进行外观判定,重要尺寸的测量。

3.6 PMC : 负责提供客户的产品交期和交期的调整。

3.7 采购部:根据模具BOM对所需材料进行采买。

4 流程图

5. 模具开发制作流程说明

5.1 模具开发申请阶段

5.1.1 技术工程部组织工模部、成型部门一起对需开模产品3D图进行开模评审,确定产品开模样式。(包括产品材料、外观要求、模具寿命、交模日期、前后模仁分型面,浇注系统、顶出系统,冷却系统、抽芯机构,机台大小等)

5.1.2 工模部根据开模评审结论对开模费用进行评估,并制作模具《模具报价表》给技术工程部,完成报价。

5.1.3 技术工程部提出模具开发申请,填写《模具、治具开发申请单》并附《模具报价表》走完签核流程交工模部进行模具制作。

5.2 模具结构设计阶段

5.2.1 工模部收到《模具、治具开发申请单》后按开模评审结果开始进行模具结构设计。

5.2.2 模具结构设计完成后,工模部组织成型部门、技术工程部一起对模具结构设计进行评审。

5.2.3 工模部根据评审结论对模具结构进行必要的更改,完成模具结构设计。

5.2.4 工模部做出模具BOM清单,技术工程部负责模具BOM录入,完成模具BOM建立。

5.2.5 工模部完成模具加工图纸的制作,发布加工图给CNC编程加工、钳工、线切割。

5.3 物资采购阶段

5.3.1 工模部填写《物资申购单》发出物资采购申请。

5.3.2 采购部根据模具BOM生成生产工单,并进行物料采购。对有特殊要求的材料,需要求供应商提供材质证明。

5.4 模具制作阶段

5.4.1 工模部根据《模具制造工艺流程》对模具材料进行加工,完成模具制作。

5.5 模具试做阶段

5.5.1 模具完工后,工模部开出《模具试做申请单》向PMC提出试做需求。

5.5.2 PMC可根据生产订单安排成型部门进行模具试做。

5.5.3 成型部门、品管中心、技术工程部根据《试模流程》完成模具试做,并将《试模报告》,《尺寸报告》,《样品确认书》试模样品一起交给工模部。

5.5.4 工模部根据《试模报告》《尺寸报告》《样品确认书》上的不良信息和技术工程部、成型部检讨修正对策,再进行模具修正。PMC部需要提供产品所需要的交期给工模部。以便模具能得到及时的修正。模具修正完成后第二次提交试做申请单,进行试做。如有不良则再次修正。如OK,则转入量产。

5.6 结项转入量产阶段

技术工程部和品管中心都判定模具合格后,模具就可以转入量产阶段,PMC可根据生产订单安排成型部门进行生产。工模部对模具开发制作过程所有相关文件进行归档,模具编入模具清册,以方便今后进行查阅和追溯。

6 附表

《模具/治具制作申请单》

《模具报价表》

《模具BOM关联式报表》

《物资申购单》

《模具加工日程表》《模具试做申请单》《试模报告》

《样品确认单》

《模具验收单》

7 参考附件

7.1模具试做流程图

7.2模具制造工艺流程图

注塑模具设计的基本流程

注塑模具设计的基本流程 注塑是一种工艺,是基于比如LIGA的微制造技术开发出来的,当然还有很多其他方法。那么注塑模具的设计流程是什么呢?下面跟一起来看看吧! LIGA工艺就是先生产出一个注塑所需要的模型,也就是俗称的"模子",然后将液态塑料灌注在模具中,最后在分离出来,形成最终所需要的产品。比如一些塑料玩具,产品太多了。 当接到客户的CASE之后,首先,要了解清楚客户的要求(如:产品的外观要求,结构上的要求,或其它的一些特殊要求),与客户进行沟通;接下来,就要开始分析要做的这个产品了,主要是检查产品的拔模及肉厚,对一些柱位及肋位进行防缩水处理(这些很必要,可以减少以后开模中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提高你在客户心目中的地位)。 模具设计(以下以Pro/E进行模仁3D设计,再在二维CAD里面完成所有设计为基础)的具体流程如下: 1.对产品进行排位(这将决定模具的大小,在这里要考虑的东西太多了,主要的还是靠设计师的经验及公司的要求); 2.对产品加上收缩率(缩水); 3.确定模仁的大小; 4.开始做分模面,这里考的就是真功夫了,不仅3D要用得好,模具结构更是重中之重;

5.分模面做好,就可以把模具分开了,前后模、镶件、斜顶、行位,都可以在这边分好; 6.接下来做的就是流道了,这个关系到公司生产的成本及产品的质量,设计时要慎重; 7.下面就是冷却水路的布置、镙丝的放置及顶针的排列(如果是用EMX设计,那么这里只要做基准点就可以); 8.如果是用CAD设计,一般做完以上工作就可以把它转成平面图,直接放入模胚再在CAD里面设计。 9.模仁图有了,就开始模胚上的设计。首先,以模仁的大小及结构,定出模胚的大小及形式(如大水口、细水口等);然后,用模具外挂调出适用的模胚,装入模仁(注意:图层的控制及颜色的控制,以便在后面出散件图时能更快,更易识别); 10.把水路引到模胚上,还有镙丝,再来画上弹弓、垃圾钉、顶棍孔,在主视图上做这些的同时,要在剖面图上表达出来。当然还有顶针,别忘了这里把唧嘴也给画上。如果是细水口的话就忙了,水口拉针、拉杆、开闭器都要在这里设计好,如果有行位的模具,应先设计好行位; 11.接下来就是撑头、锁模片以及撬模坑; 12.简单一点的模具做到这里也就差不多了(只是说结构图),接下来就开始标数,这也是检查设计正确性的重要一环;

模具开发流程

北京壹人壹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模具开发作业流程 文件编号:SZ-SCM-XXX 版本:V01 生效日期:2012年02月16

模具开发作业流程文件编号:SZ-SCM-XXX 制定日期:2011/05/16 版本: 1.1页码: 1/ 7 1.0目的 1.1 明确模具开发过程中,公司各部门的职责及操作方法。 2.0适用范围 2.1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所有模具开发 3.0部门职责 3.1 结构设计部:负责新案子的图纸设计、工艺制定、模具制作申请单填写和模具清单的输出、每阶段样品确认及后续模具确认。 3.2 工程部:依结构设计部提供模具清单提供料号。 3.3 采购工程部:协助结构设计部、项目部选供应商和进度跟崔以及相关商务事宜。 3.4 PMC:依申请单下MR采购,收到模具确认单后入库工作。 3.5采购部:依MR下PO,入库后的请款。 3.6结构项目部:新模具开发进度计划、管控、跟踪。 3.7财务部:依开模需求监督固定资产的入库、请款和盘点工作。 4.0作业内容: 4.1 结构评审 4.1.1结构设计部依ID和项目要求绘制图档,完成后部门负责人审核。审核无误后由结构项目部通知硬件、ID、供应链、项目部、 工程部对结构、加工工艺、生产可行性等进行内部结构评审。并将评审结果记录《会议记录》中。 4.1.2 内部评审完成后,从AVL名录选择供应商进行开模评估,如合格供应商无法满足技术需求需导入新供应商的,请参考《新供 应商导入流程》。并提供《开模评估报告》,应包含价格、开模周期、技术等层面进行评估。原则上一个案子不得少于两家厂商评估。

模具开发作业流程文件编号:SZ-SCM-XXX 制定日期:2011/05/16 版本: 1.1页码: 2/ 7 结构设计部收到评估报告后尽快确认并回复。如有需要的双方技术人员安排会议评估。 4.2评估OK后,PM提出开模需求,填写《模具申作申请单》审批后交于供应链采购工程部,由供应链采购工程部询价,并填写意见后 上交总经理签核,确认最终开模厂商。如新导入厂商,依《供应商导入流程》,采购工程负责在ERP上录入供应商信息,以便工程部申请料号。 4.3确认厂商后,由PM填写《新品料号申请单》审核后交于工程部申请料号。 4.4工程部收到《新品料号申请单》依据编码原则申请料号并录入ERP。采购工程要求厂商把我司对应料号刻在模架上,以便我司固定 资产盘点清算。 4.5开模前由采购工程确认报价单、《模具合同》的签核,结构项目部进度表确认。确认签核无误后由结构设计部提供最终图档才能正式 开模。 4.6确认开模后,由采购工程以邮件方式正式通知厂商开模,厂商按双方协商《开模进度表》进行开模,进度由结构项目部跟踪。如有需 要请采购工程协助。 4.7厂商在收到我司确认报价单、模具合同后正式开模,进度按双方协商进度表执行。具体条款请参照《模具合同》 4.8 开模期间,项目应给出每阶段试产计划。PMC依项目需求给出MR,采购依据MR下PO到厂商,以便厂商备料。 4.9按进度表出模后,每阶段试模前厂商确认试模时间后通知我司结构工程师到现场跟模。试模后需做好样品量测、模具检讨记录和每阶 段签样及样品留底。以便追踪 4.10结构工程师确认样品OK后通知厂商进入试产产品制作,试产后结合试产报告反应问题点及试模模具检讨表给出改模资料。直到量 产阶段 4.11试产验证OK后,厂商按我司承认要求送承认书及样品。承认OK后,正式进入量产状态,在量产5K后没问题结出《模具确认书》 以便安排入库保证公司固定资料安全

模具开发流程

模具开发流程 批准人: 文件编号: 会审人: 版本: 主题:模具开发制作流程 起稿人: 生效日期: 1、目的: 1.1通过对新模具的品质控制,确保新模具及时、优质以便顺利投产。 1.2通过对修模前的详细检讨及修模后的确认确保修模按质按量的顺利完成。 2、适用范围: 2.1适用于本公司的所有塑料模。 3、职责: 3.1 工程:负责产品结构评审、工艺分析和产品工程图的制作。 3.1设计:负责召开模具结构评审、模具设计和各种模具图纸的制作及模具品质监控。 3.2钳工组长:负责模具制作进度、并跟踪模具进度及模具试制;人员调度安排及工作现场5S管理。 3.3钳工师傅:负责模具配模、组装及模具尺寸精度控制修模后的确认及设备保养。 4、工作内容: 4.1 新模具制作流程: 4.1.1工程部将需开模资料提供给模具部,模具设计师必须在1个工作日内完成模具评审资料档。 4.1.2模具设计师根据产品信息,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评审,评审主要包括产品结构、模具结构、冷 却系统、流道、排气等。参加人员为钳工组长,工程经理及项目跟进人,成型主管。并记录 评审需更改的事项,与会人员签字,编写《模具评审记录表》 4.1.4 评审确认后,模具设计师需进行模具设计,主要包括3D修正、3D分模、模具组装图各散件

图、EDM图、电极图等,图纸整理好后,组织相关人员评审,确认无误后,图纸盖章受控后 下发模具组。 4.1.5 模具组长收到受控图纸后,工模师傅需对图纸进行评估及理解,如有异议可与设计沟通,设 计师同时安排定料。 4.1.6 模具材料回来后,工模师傅须及时对材料进行检测,对不符合规格的材料须上报主管裁决, 对合格材料须及时安排技师完成钳工工作,其工作主要包括车、磨、铣、螺丝孔、运水孔、 顶针孔、CNC开粗等,须着重注意各直角边的精度、顶针孔的避空和各制作基准、开粗余量 等。对完成开粗的模具散件需及时外发热处理。 4.1.7 对热处理后的散件,工模师傅须检测其硬度等,一般模仁硬度为46-50HRC,对分布均匀的九 个点,要求其硬度相差不大于1HRC。 4.1.8 电极加工,一般来说对料位电极须做精粗两种,精公火花位0.08单边,粗公0.2单边(以实 际情况为准),加工时,务必注意各加工基准,加减火花位后,一般直接加工到尺寸,加工 后的电极须做检测。 - 1 - 批准人: 文件编号: 会审人: 版本: 主题:模具开发制作流程

模具及刀片的设计验收及管理规范

. 端子机模具、刀片设计/验收及管理规范 端子模具及刀片的管理办法 批准: 审核: 编制: 2011–07 -10发布 2011–07 -10实施

. 文件修订记录表 文件编号、名称:QG/GB12.01-01模具刀片的确认管理办法 编制、修订原因说明: 修订 修订前内容修订后内容次数 1 2 核稿/日期:审核/日期: 会签/日期:会审/日期: 批准/日期:

端子模具及刀片的管理办法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线束车间端子模具及刀片的设计验收的流程及模具和刀片的 管理要求,以保证产品打端技术规格受控及顺利生产,产品质量和交期能满足顾 客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线束产品模具和刀片的管理。 2 术语和定义 无 3 职责 3.1技术开发部负责: 3.1.1负责新参数受控文件的发行; 3.1.2负责新模具的验收及测试报告的输出; 3.1.3负责新刀片的验收及测试报告的输出; 3.1.4负责新端子参数的打端品质的评估及测试报告的输出; 3.1.5负责新端子参数的实验样品的制作; 3.1.6负责新端子刀片图纸的制作。 3.2 采购部负责: 3.2.1新模具及刀片的采购和收货不合格的模具或刀片的外发返修及退贷。 4 刀片的管理要点和流程 规范刀具图纸的制作、采购、验收、保管、领用及报废等程序,能有效地控 制刀片在入库时的合格率和刀片的使用情况。 4.1刀片图纸的制作: 新购入的模具的刀片图纸应有模具供应商提供,以便新购刀片的技术检验。 新端子刀片图纸若没有的由打端技术员设计完成,最终通过CAD图纸将技术参数体现其中,确认的项目主要有以下几点: 4.1.1.CW/IW值的确认:

注塑模具设计流程

注塑模具设计流程 第一步:对制品2D图及3D图的分析,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制品的几何形状。 2、制品的尺寸、公差及设计基准。 3、制品的技术要求(即技术条件)。 4、制品所用塑料名称、缩水及颜色。 5、制品的表面要求。 第二步:注射机型号的确定 注射机规格的确定主要是根据塑料制品的大小及生产批量。设计人员在选择注射机时,主要考虑其塑化率、注射量、锁模力、安装模具的有效面积(注射机拉杆内间距)、容模量、顶顶出形式及定出长度、动模托板移动行程。倘若客户已提供所用注射剂的型号或规格,设计人员必须对其参数进行校核,若满足不了要求,则必须与客户商量更换。 第三部:型腔数量的确定及型腔排列 模具型腔数量的确定主要是根据制品的投影面积、几何形状(有无侧抽芯)、制品精度、批量以及经济效益来确定。 型腔数量主要依据以下因素进行确定: 1、制品的生产批量(月批量或年批量)。 2、制品有无侧抽芯及其处理方法。 3、模具外形尺寸与注射剂安装模具的有效面积(或注射机拉杆内间距)。 4、制品重量与注射机的注射量。 5、制品的投影面积与锁模力。 6、制品精度。 7、制品颜色。 8、经济效益(每套模的生产值)。 以上这些因素有时是相互制约的,因此在确定设计方案时,必须进行协调,以保证满足其主要条件。

型腔数量确定之后,便进行型腔的排列,以及型腔位置的布局。型腔的排列涉及模具尺寸、浇注系统的设计、浇注系统的平衡、抽芯(滑块)机构的设计、镶件型芯的设计以及热流道系统的设计。以上这些问题由于分型面及浇口位置的选择有关,所以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以达到最完美的设计。 第四步:分型面的确定 分型面,在一些国外的制品图中已作具体规定,但在很多的模具设计中要由模具人员来确定,一般来讲,在平面上的分型面比较容易处理,有时碰到立体形式的分型面就应当特别注意。其分型面的选择应遵照以下原则: 1、不影响制品的外观,尤其是对外观有明确要求的制品,更应注意分型面对外观的影响。 2、利于保证制品的精度。 3,、利于模具加工,特别是型腔的加工。先复机构。 4、利于浇注系统、排气系统、冷却系统的设计。 5、利于制品的脱模,确保在开模时使制品留于动模一侧。 6、便于金属嵌件。 在设计侧向分型机构时,应确保其安全可靠,尽量避免与定出机构发生干扰,否则在模具上应设置先复机构。 第五步:模架的确定和标准件的选用 以上内容全部确定之后,便根据所定内容设计模架。在设计模架时,尽可能地选用便准模架,确定出标准模架的形式、规格及A、B板厚度。标准件包括通用标准件及模具专用标准件两大类。通用标准件如紧固件等。模具专用标准件如定位圈、浇口套、推杆、推管、导柱、导套、模具专用弹簧、冷却及加热元件、二次分型机构及精密定位用标准组件等。 需要强调的是,设计模具时,尽可能地选用标准模架和标准件,因为标准件有很大一部分已经商品化,随时可以在市场上买到,这对缩短制造周期、降低制造成本是极其有利的。 买家尺寸确定之后,对模具有关零件要进行必要的强度和刚性计算,以校核所选模架是否适当,尤其是对大型模具,这一点尤为重要。 第六步:浇注系统的设计 浇注系统的设计包括主流道的选择、分流道截面形状及尺寸的确定。

模具验收标准

精心整理一.成型产品外观、尺寸、配合。 1.产品表面不允许缺陷:缺料、烧焦、顶白、白线、披峰、起泡、拉白(或拉裂、拉断)、烘印、皱纹。? 2.熔接痕:一般圆形穿孔熔接痕长度不大于5mm,异形穿孔熔接痕长度小于15mm,熔接痕强度并能通过功能安全测试。 3.收缩:外观面明显处不允许有收缩,不明显处允许有轻微缩水(手感不到凹痕)。 4.一般小型产品平面不平度小于0.3mm,有装配要求的需保证装配要求。 5.外观明显处不能有气纹、料花,产品一般不能有气泡。 6.产品的几何形状,尺寸大小精度应符合正式有效的开模图纸(或3D文件)要求,产品公差需根 12.模具外形尺寸应符合指定注塑机的要求。 13.安装有方向要求的模具应在前模板或后模板上用箭头标明安装方向,箭头旁应有“UP”字样,箭头和文字均为黄色,字高为50mm。 14.模架表面不应有凹坑、锈迹、多余的吊环、进出水汽、油孔等以及影响外观的缺陷。 15.模具应便于吊装、运输,吊装时不得拆卸模具零部件,吊环不得与水嘴、油缸、预复位杆等干 2.模具成型零件和浇注系统(型芯、动定模镶块、活动镶块、分流锥、推杆、浇口套)材料采用性能高于40Cr以上的材料。

3.成型对模具易腐蚀的塑料时,成型零件应采用耐腐蚀材料制作,或其成型面应采取防腐蚀措施。 2.斜顶表面应抛光,斜顶面低于型芯面。 3.滑动部件应开设油槽,表面需进行氮化处理,处理后表面硬度为HV700以上。 4.所有顶杆应有止转定位,每个顶杆都应进行编号。 5.顶出距离应用限位块进行限位。 6.复位弹簧应选用标准件,弹簧两端不得打磨,割断。 7.滑块、抽芯应有行程限位,小滑块用弹簧限位,弹簧不便安装时可用波子螺丝;油缸抽芯必须有 3.开设在模架上的密封槽的尺寸和形状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4.密封圈安放时应涂抹黄油,安放后高出模架面。 5.水、油流道隔片应采用不易受腐蚀的材料。 2.流道截面、长度应设计合理,在保证成形质量的前提下尽量缩短流程,减少截面积以缩短填充及冷却时间,同时浇注系统损耗的塑料应最少。 3.三板模分浇道在前模板背面的部分截面应为梯形或半圆形。 4.三板模在浇口板上有断料把,浇道入口直径应小于3mm,球头处有凹进浇口板的一个深3mm的台阶。

设计开发作业流程

开发部 经理 由开发部经理编制模具 需求总计划,明确自制 与外协内容,并在开发 计划的基础上进一步明 确模具制造进度。 模具部 经理 开发部、 工艺部、 PMC、注塑 车间 《开模申请 单》,《模具生产 进度表》,《模具 报价单》,《模具 制造合同》,《模 具设计评审报 告》, 1、申请; 2、确认制造要求; 3、报价; 4、签合同; 5、做《模具制造计划》; 6、模具设计; 7、模具设计评审; 8、模具制造 工艺部 经理 开发部 《模具、工夹具 制作申请 单》,》, 《模 具生产进度表 (五金)》,《模 具报价单》,《模 具制造合同(五 金)》,《模具设 计评审报告》 1.材料申购或供应商 寻找; 2.五金模设计; 3.模具设计评审; 4.五金模制作; 开发部 经理 《模具生产进 度表》,《模具制 造通知单》,《模 具报价单》,《模 具制造合同》, 《模具设计评 审报告》, 1、申请; 2、确认制造要求; 3、报价; 4、做《模具生产进度 表》; 5、签合同; 6、模具设计评审; 7、模具制造 工艺部 经理 开发部设 计人员 《工艺参数 表》;《作业指导 书》,《装配作业 指导书》;《装配 排拉图》 1.编制工艺设计计划 及工夹具清单 2.装配排拉图编制; 3.工装图设计; 4.作业指导书编制; 5.工艺参数表编制 模具部 经理 品保部、 工艺部、 模具部、 生产部 《试模通知 单》, 《五金模 具试模记录》, 《塑胶模具试 模记录》, 1.发出试模通知; 2.机台与物料落实; 3.试模与记录/报告; 4.试模问题处理 开发部 设计人 员 1.内箱、外箱卡纸及胶 袋图纸设计;

冲压模具终验收报告

1. 目的 对来自于外部的物料、内部加工的部品以及总成后的模具按要求进行检验,以确保投入使用的物料、部品和模具满足预期的要求。 2. 范围 适用于所有组成模具的部品及模具,包括采购的物料、委外和内部加工的部品。 3.定义 来料检验:外部购买的物料和委外加工部品的检验。 过程检验:内部加工的模具零部件、半成品和成品检验。 最终检验:模具总成后的检验,包括模具外观、可成形性、成形产品等的检验。 4.职责 4.1工程部负责相关检验数据的提供。 4.2质检部负责对物料、部品以及模具实施来料检验、过程检验和最终检验。 4.3仓库对采购物资质量负责,并配合质检部做好来料检验工作。 4.4生产部协助做好过程检验,并确保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物资不投入使用。 5.检验作业流程 5.1来料检验 5.1.1作业流程图 5.1.2作业流程 5.1.2.1仓管员在接收到外来的物料时,对物料种类、供应商、数量等信息进行确认,确认无误后将物料存放在暂放区域,并以“待检品”予以标识同时通知品管。 5.1.2.2质检部接到报检信息后对物料名称、规格、供应商、包装、标识等与相应的采购文件进行核对,无误后进行抽样或全数检查,并将检验结果填入《出/入库检验记录》。 5.1.2.3检验合格的物料贴上“合格”标签,仓管人员办理入库手续。 5.1.2.4检验不合格的物料,质检部会同设计、钳工、数控等相关人员进行检讨,可接受的以“特别采用”进行标识,无法采用的贴上“不合格”标签并予以隔离。 5.1.2.5采购担当将不合格物料的信息反馈给供应商,无法采用的物品予以退回同时填写《质量异常纠正措施单》。 5.1.2.6如特别采用的物料要修整的,修整后须检验合格方能投入使用。 5.2过程检验 5.2.1作业流程图 5.2.2作业流程 5.2.2.1各工序作业者完工后进行自检;若自检不合格则重新返工,本工序无法返工的按不合格处理。 5.2.2.2 质检部接到报检信息后进行抽样或全数检查,并将检验结果填入《出/入库检验记录》。 5.2.2.3检验合格的部件以“合格”进行标识,移交下一道工序。 5.2.2.4检验不合格的部件,质检部会同设计、钳工、数控等相关人员进行检讨,可接受的以“特别采用”进行标识,无法采用的贴上“不合格”标签并予以隔离。 5.2.2.5对于不合格项质检部开《不合格项整改报告》,相关部门对问题点分析、纠正和预防,同时对预防措施进行确认。 5.2.2.6特别采用的部品对其它工序有影响的,责任者需及时通知相关方;要修整的部品,修整后须检验合格方能投入使用。 5.3最终检验 5.3.1作业流程图

工装制作验收标准试行

工装制作验收标准(试行版) 一、目的 为了进一步规范公司工装的开发及使用管理,确保工装在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能顺畅使用并满足使用寿命要求,特制订本标准。 二、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所有产品在加工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外购或外协来的模具、夹具,以及各生产工序中所使用的检具。 三、定义 3.1工装:企业制造产品时所用的模具、夹具、检具、辅具、量具、刀具等 的总称,在本标准中特指模具、夹具、检具。 3.2外购工装:是指工装设计和制造均委外,我司只负责验收符合产品要求 的合格工装。 3.3外协工装:是指自制工装的部分加工工序委外加工或由我司负责工装设 计,委外单位根据图纸资料制造,我司根据设计资料验收的工装。 四、总体主要技术要求 4.1公司所有的工装在设计、制作过程中必须遵守“保证产品质量,使用操 作安全,维护检验方便”的原则,确保设计科学、使用方便、质量保证,从而提升品质和提高生产效率。 4.2为方便公司工装的使用及存放管理,要求所有新开发工装必须进行编号。 工装编号由工艺人员按要求制定编号,供应商应按相关技术要求在相应位置用钢印打印编号,编号要求准确、清晰。编号规则:由产品型号和模具种类及流水号组成,具体如:编号TD345ACM01表示运用于TD345A产品的冲模,其中01

为模具流水号;编号TD345AHJ01表示用于TD345A产品的焊接夹具,其中01为焊接夹具流水号(夹具需在非加工表面做永久性醒目标识);编号TD345AJY01表示用于TD345A产品的检具,其中01为检具流水号;编号E70*416R100表示运用弯70*41.6椭圆管R100的弯管模具。 4.3工装设计图经双方评审后,方能投入制造,供应商在制造过程中如有修 改则必须同时修改模具图,并及时通知我司相关人员。 4.4模具、夹具、检具制造完毕后,必须使用我司指定的材料进行试验调整、 验证,保证调试产品符合技术要求,且要求工装结构性能可靠且质量稳定,操作安全、方便、经济、合理。 4.5外购的工装必须与图纸相符,验收完毕后,供应商应将完整、正确无误 的图档传给我司存档,以便后续查询使用、更改。供应商所提供的图档要求包含模具内所以非标准件零件的零件详图,对镶拼结构的镶块应单独汇出零件详图(包含详细加工尺寸,加工与热处理方式及质量精度要求…等)。 五、模具主要技术要求 5.1使用寿命要求:管件模具使用寿命不低于5万次,钣金件模具不低于10 万次,泡棉模具不低于30万次。 5.2模具按我司提供的生产设备参数进行设计,保证模具在给定的设备上的 可生产性,模具长、宽应控制在工作台面以内,结构必须紧凑; 5.3上下模板厚度30mm以上,以保证模具稳定性,且必须明确标示清晰、正 确的模具编号。 5.4冲压模具不得有任何危及人身安全和相互干涉的隐患,要适合批量生产。 5.5模具主要部件的材质及热处理:对于模具工作部分(镶块)、磨损件必须 使用Cr12、Cr12Mov以上钢材,硬度HRC58-62,其余模具材质及热处理按供应商企业标准采用。

注塑模具验收标准规范

注塑模具验收标准规范 一、成型产品外观、尺寸、配合 1、产品表面不允许缺陷:缺料、烧焦、顶白、白线、披峰、起泡、拉白(或拉裂、拉断)、烘印、皱纹。 2.、熔接痕:一般圆形穿孔熔接痕长度不大于5mm,异形穿孔熔接痕长度小于15mm,熔接痕强度并能通过功能安全测试。 3、收缩:外观面明显处不允许有收缩,不明显处允许有轻微缩水(手感不到凹痕)。 4、一般小型产品平面不平度小于0.3mm,有装配要求的需保证装配要求。 5、外观明显处不能有气纹、料花,产品一般不能有气泡。 6、产品的几何形状,尺寸大小精度应符合正式有效的开模图纸(或3D文件)要求,产品公差需根据公差原则,轴类尺寸公差为负公差,孔类尺寸公差为正公差,顾客有要求的按要求。

7、产品壁厚:产品壁厚一般要求做到平均壁厚,非平均壁厚应符合图纸要求,公差根据模具特性应做到-0.1mm。 8、产品配合:面壳底壳配合——表面错位小于0.1mm,不能有刮手现象,有配合要求的孔、轴、面要保证配合间隔和使用要求。 二、模具外观 1、模具铭牌内容完整,字符清晰,排列整齐。 2、铭牌应固定在模脚上靠近模板和基准角的地方。铭牌固定可靠、不易剥落。 3、冷却水嘴应选用塑料块插水嘴,顾客另有要求的按要求。 4、冷却水嘴不应伸出模架表面。 5、冷却水嘴需加工沉孔,沉孔直径为25mm、30mm、35mm三种规格,孔口倒角,倒角应一致。

6、冷却水嘴应有进出标记。 7、标记英文字符和数字应大于5。 8、位置在水嘴正下方10mm处,字迹应清晰、美观、整齐、间距均匀。 9、模具配件应不影响模具的吊装和存放。安装时下方有外露的油缸、水嘴,预复位机构等,应有支撑腿保护。 10、支撑腿的安装应用螺钉穿过支撑腿固定在模架上,过长的支撑腿可用车加工外螺纹柱子紧固在模架上。 11、模具顶出孔尺寸应符合指定的注塑机要求,除小型模具外,不能只用一个中心顶出。 12、定位圈应固定可靠,圈直径为100mm、250mm两种,定位圈高出底板10~20mm。顾客另有要求的除外。 13、模具外形尺寸应符合指定注塑机的要求。

模具制作工艺流程

模具制作工艺流程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模具制作工艺流程 总的来说模具制作工艺流程如下: 审图—备料—加工—模架加工—模芯加工—电极加工—模具零件加工—检验—装配—飞模—试模—生产 A:模架加工:1打编号,2 A/B板加工,3面板加工,4顶针固定板加工,5底板加工B:模芯加工:1飞边,2粗磨,3铣床加工,4钳工加工,5CNC粗加工,6热处理,7精磨,8CNC精加工,9电火花加工,10省模 C:模具零件加工:1滑块加工,2压紧块加工,3分流锥浇口套加工,4镶件加工 模架加工细节 1,打编号要统一,模芯也要打上编号,应与模架上编号一致并且方向一致,装配时对准即可不易出错。 2,A/B板加工(即动定模框加工),a:A/B板加工应保证模框的平行度和垂直度为,b :铣床加工:螺丝孔,运水孔,顶针孔,机咀孔,倒角c:钳工加工:攻牙,修毛边。 3,面板加工:铣床加工镗机咀孔或加工料嘴孔。 4,顶针固定板加工:铣床加工:顶针板与B板用回针连结,B板面向上,由上而下钻顶针孔,顶针沉头需把顶针板反过来底部向上,校正,先用钻头粗加工,再用铣刀精加工到位,倒角。 5,底板加工:铣床加工:划线,校正,镗孔,倒角。 (注:有些模具需强拉强顶的要加做强拉强顶机构,如在顶针板上加钻螺丝孔)模芯加工细节 1)粗加工飞六边:在铣床上加工,保证垂直度和平行度,留磨余量 2)粗磨:大水磨加工,先磨大面,用批司夹紧磨小面,保证垂直度和平行度在,留余量双边)铣床加工:先将铣床机头校正,保证在之内,校正压紧工件,先加工螺丝孔,顶针孔,穿丝孔,镶针沉头开粗,机咀或料咀孔,分流锥孔倒角再做运水孔,铣R角。 4)钳工加工:攻牙,打字码 5) CNC粗加工 6)发外热处理HRC48-52 7)精磨;大水磨加工至比模框负,保证平行度和垂直度在之内 8) CNC精加工 9)电火花加工 10)省模,保证光洁度,控制好型腔尺寸。 11)加工进浇口,排气,锌合金一般情况下浇口开,排气开,铝合金浇口开排气开,塑胶排气开,尽量宽一点,薄一点。 滑块加工工艺 1,首先铣床粗加工六面,2精磨六面到尺寸要求,3铣床粗加工挂台,4挂台精磨到尺寸要求并与模架行位滑配,5铣床加工斜面,保证斜度与压紧块一致,留余量飞模,6钻运水和斜导住孔,斜导柱孔比导柱大1毫米,并倒角,斜导柱孔斜度应

模具检具验收流程

1.目的: 规范模具、检具制造和试模,使其符合生产批量要求和保证试模交接按期有效进行,提高模具、检具交接合格率。 2.范围: 适合本公司内部制造的模具、检具等工装的验收工作。 3.职责: 3.1工装制造部:按照《项目里程碑》进度节点实施生产组织制造,并确认项目里程碑中的验收节点,同时将模具、检具、辅具等准备齐全到位。 3.2生产部:根据市场部项目负责人的验收信息,在5个工作日内准备完毕(设备、人员、材料、检验试验等条件),通知项目负责人组织验收,同时会签验收文件。 3.3市场部:项目负责人根据验收节点和生产部的通知,积极有效的组织验收,收集验收结论缺陷和整改项及时跟踪。 3.4质保部:质保部长(或指定人员)根据图纸检验产品的符合性,出具首件、首批检验报告(尺寸、外观、性能),根据产品图纸和检具设计图纸检验检具的符合性,出具检具检验报告,同时会签验收文件。 3.5工艺部:工艺部长(或指定人员)按照流程图、PFEMA、控制计划和验收文件对模具和试生产过程进行验收,出具验收结论和验收报告。 4.程序: 4.1工装制造部制造完毕,按照项目里程碑调试生产,填写《调试记录》和《模具档案》,调试合格后对里程碑节点进行确认。 4.2接收到市场部项目负责人的验收通知后,生产部应在5个工作日内安排模具等验收,使现场具备人机料法环等的验收条件。 4.3市场部根据工装制造部和生产部的准备信息,组织正式的厂内试生产验收工作。

4.4试生产的批量数量确定为300量份,生产过程应为连续的,不间断的。钢板类冲压件的拉延、整形序产生的拉裂等缺陷的不合格品率应小于6‰,铝板类的拉延、整形序产生的拉裂等缺陷的不合格品率应小于10‰,其他工序产生的不合格品数量钢板类应小于3‰,铝板类应小于4‰。 4.5验收过程中产生的不合格品率达到4.4部分的,工装制造部应在批量的N+3个月内给予充分解决,钢板类拉延、整形序应小于3‰,铝板类拉延整形序应小于5‰。 4.6厂内验收完毕后,针对验收整改项工装制造部应在2个工作周(或确定的整改期)内完成。 4.7厂内验收完毕,工艺部针对验收过程收集相关整改信息,出具验收整改报告。 4.8当验收通过时,工艺部负责验收文件归档,归档内容包括: 首件、首批检验报告、检具的检验报告、模具/检具验收标准表、模具档案(静检记录、调试记录、更改记录、模具图纸、备件明细),模具档案移交装备部存档。 5.相关资料: 《首件、首批检验报告》 《检具检验报告》 《验收标准表》 《模具档案》

分析塑胶模具开发的进度管理

分析塑胶模具开发的进度管理 发表时间:2018-08-13T17:25:16.993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12期作者:王灿辉吴福钦 [导读] 摘要:在塑胶模具的开发过程中,其进度管理工作目前还存在很多问题急需解决,而本文就围绕这一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并且根据进度管理工作中常见的问题,为其提出了几点较为合理且有效的解决方法和解决的措施,从而逐渐的提高控制塑胶模具开发中进度管理的精度。 (东莞汇美模具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523850) 摘要:在塑胶模具的开发过程中,其进度管理工作目前还存在很多问题急需解决,而本文就围绕这一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并且根据进度管理工作中常见的问题,为其提出了几点较为合理且有效的解决方法和解决的措施,从而逐渐的提高控制塑胶模具开发中进度管理的精度。 关键词:塑胶模具开发;进度管理;分析 引言 针对模具开发工作中ODM作业模式下的进度管理工作,目前主要通过了解模具生产厂商客户订单的特点并利用项目管理方法进行综合分析,从而选择最为符合该种订单特点的模具开发进度管理模式,从而尽可能的满足客户订单中模具开发的各种需求,这也是本文所要分析的主要问题,并结合模具开发进度管理工作的现状以及问题,为其提供了几点较为合理且效率较高的解决方法和措施。 1模具开发进度管理现状 1.1模具开发缺乏有效的与产品设计沟通的方法和数据管理平台 (1)资源的共享和传输存在困难,缺乏标准和规范;在模具的开发过程中,生产厂商与客户之间的沟通途径只有电子邮件一种方式,导致客户的需求和问题不能及时的传达,对模具开发的进度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模具开发工作变更过程复杂又缺少与客户之间的随时的沟通;不具备档案管理平台,导致协同作业、同步工程难以实现。 (2)档案管理方面:档案管理主要依赖人力来实现,人为的信息管理缺乏一定的安全性和时效性;在模具的开发工作出现一定的变更时,变更的信息通过文字的方式难以高效快速的传达到生产一线,并且复杂的过程也提高了失误的概率,导致档案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隐患。 1.2模具订单的特殊性及多种影响因素 (1)在模具开发的旺季,模具的订单数量极多导致同时进行的生产制造的模具达到上百件,这一过程也就大大的提升了生产工作工序的数量;工件生产制造的工段难以统一,导致零件生产的进度难以掌握,这也就造成了模具开发工作中进度管理工作难以开展; (2)在模具的开发和生产过程中,对人员的专业性要求较高且需要其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同时模具开发过程中设计要求和生产计划的变更,主要是因为客户的ECN要求,这也就造成了模具的生产管理计划不断的做出改变。 (3)在模具的开发生产过程中,所用到的材料多种多样,且不同模具在材料数量上的需求也不同,造成了模具生产厂商的材料采购和存储工作困难。并且在刀具这类生产耗材的管理方面存在短板,随机的手工作业方式在领刀以及换刀所需要浪费很多时间。 2模具开发进度管理的问题分析 在模具的开发和生产过程中,进度管理较为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其主要的目的就是对模具完成生产的时间加以控制,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订单。进度管理工作是否完善,直接影响着客户订单的完成时间,以及客户对模具生产企业的印象。在模具的开发过程中,对其工作的进度进行较为明确的计划,但是有限的资源和较多的不确定因素对其影响较为严重,因此需要相关人员结合实际的开发过程和开发的计划对资源分配进行合理的调整,从而实现对模具开发进度的控制和管理。 在大批量的模具开发生产工作开始前,应该结合客户对进度的需求编制较为合理的进度计划,并充分的结合工期与工程成本之间的关系选择最为关键的计划编制和执行的路线。 结合客户对模具开发的需求以及模具订单的特殊性,总结了上述模具生产厂商目前使用的开发流程中的问题并与原有的流程进行了对比,我们发现在模具开发的进度管理工作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就是:模具生产厂商的数据库平台与模具开发工作上游和下游企业或者人员的信息传输的效率不高且难以及时的传达,这造成了进度管理工作的难度提升。在模具开发的OEM作业模式下,单一的电子邮件传输导致信息的传输效率极低且时效性不足。(如图2-2所示) 图2-2 OEM作业模式下的信息流 在目前所执行的OEM作业模式中,更加注重点与点之间信息的交流,甚至需要一点和多点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传输。因此,就需要结合OEM 模具订单的特点创建模具生产厂商的系统(流程+表单),并结合生产厂商在模具开发段实际的工作情况,建立专门的数据交流和传输的平台,从而为生产厂商与上下游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沟通提供更为便利且高效的通道。 3模具开发进度管理的解决方案 3.1开发段并行工程的应用 在对模具进行初步开发的过程中,结合ODM工作模式下模具订单的特点以及目前所具备的设计软体的特点,对并行工程加以应用(如图 3-1)从而实现对原有拆模流程的改善。在模具设计过程中,在原有拆模方式基础上加以改进,将同步工程应用到组装图设计、

塑料注塑模具验收流程

注塑模具验收流程 目的: 规范新模具及模具修改后的验收操作,提高模具验收的质量,使模具能够满足客户产品的要求。 范围: 适用于注塑模具和模具修改后的验收。 职责: 项目部: 1)新产品:负责新产品(注塑模)开发,确保模具能正常投产,并协助内部解决相关 技术问题,在模具投产期,必须确保产品结构合格,符合生产要求,确认合格后要求在实物样签名确认,并出相关技术文件指导内部的生产; 2)改模:根据客户或者内部提出的改模建议,做出合理评估,对模具进行设计更改, 完成后需对改模后的产品进行确认,合格后要求在实物样签名确认,并发相关技术文件指导生产。 模具部: 1)对新开模具开发及改模模具进度进行跟踪,负责信息交流及传递。 2)按照规定的要求和时间完成新模的生产或者模具的改模 3)对模具的镶件和相关部分零件图完成尺寸检测并且记录在案 4)配合项目工程师试模跟踪 品质部: 1)对于新开发的产品进检需根据技术部的最新产品图纸对产品的尺寸进行检测,并记录 相关数据; 2)对于改模牵涉的产品,改模以及牵涉的尺寸进行检测,并且记录相关数据 生产部: 1)负责接收符合移交条件的注塑模具; 2)对符合移交条件的注塑模进行试模验证,验证合格后送样技术部及品质部重新确认 结构外观,合格后负责人需在产品上签名确认,之后方可安排生产; 3)跟进新模具试模到验收过程中的生产状态,; 4)协助项目部对新模具使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提供合理建议; 5)执行办理新模具的移交验收事项。 验收程序 新模具验收流程: 1)汽车客户群,模具制作完成、试模结束,样品经确认后,合格后,封实物合格样,确 认模具本身没什么问题后,生产模数达20000模次后,给予验收,提供<模具验收单>。 2)普通客户群,相关质量可按现有品质要求确认,确认合格后,封存实物合格样,确认 模具本身没什么问题后,生产模数达5000模次后,给予验收,提供<模具验收单>。改模验收流程: 1)因客户需求改变产品结构尺寸或内部在使用时提出改变产品结构尺寸,由项目部/品 质部评估可行后,发改模指令单,由计划部回复下模时间,再由模具部安排改模2)改模完成后,安排试模验证,并送项目/品质部评估确认,评估确认合格后,封存实 物合格样,并下发相关文件后方可安排生产。

注塑模具的设计过程

注塑模具的设计过程 注塑模具的设计过程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下面yjbys为大家分享的是注塑模具的设计过程,仅供参考! 一.浇注系统的组成 普通的流道系统(Runner System),也称作浇道系统,或是浇注系统,是熔融塑料自射出机射嘴(Nozzle)到模穴的必经通道。流道系统包括主流道(Primary Runner)、分流道(Sub-Runner)以及浇口(Gate)等。 1.主流道 也称作主浇道、注道(Sprue)或竖浇道,是指自射出机射嘴与模具主流道衬套接触的部分起算,至分流道为止的流道。此部分是熔融塑料进入模具后最先流经的部分。 2.分流道 也称作分浇道或次浇道。随模具设计,可再区分为第一分流道(First Runner)以及第二分流道(Secondary Runner)。分流道是主流道至浇口间的过渡区域,能使熔融塑料的流向获得平缓转换;对于多模穴模具,同时具有均匀分配塑料到各模穴的功能。 3.浇口 也称为进料口,是分流道和模穴间的狭小通口,也是最为短小肉薄的部分。其作用在于利用紧缩流动面而使塑料达到加速的效果,高剪切率可使塑料流动性良好(由于塑料的切变致稀特性);黏滞加热的升温效果也有提升料温、降低黏度的作用。 在成型完毕后,浇口最先固化封口,有防止塑料回流,以及避免模穴压力下降过快,使成型品产生收缩凹陷的功能。成型后,则方便剪除,以分离流道系统及塑件。 4.冷料井

也称作冷料穴。目的'在于储存补集充填初始阶段较冷的塑料波前,防止冷料直接进入模穴,影响充填品质或堵塞浇口。冷料井通常设置在主流道末端,当分流道长度较长时,在末端也应开设冷料井。 二.浇注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1.模穴布置(Cavity Layout)的考虑 1)尽量采用平衡式布置(Balances Layout); 2)模穴布置与浇口开设力求对称,以防止模具受力不均产生偏载,而发生撑模溢料的问题; 3)模穴布置尽可能紧凑,以缩小模具尺寸。 2.流动导引的考虑 1)能顺利地引导熔融塑料填满模穴,不产生涡流,且能顺利排气; 2)尽量避免塑料熔胶正面冲击直径较小的型芯和金属嵌件,以防止型芯位移(Core Shift)或变形。 3.热量散失及压力降的考虑 1)热量损耗及压力降越小越好; 2)流程要短; 3)流道截面积要够大;

注塑模具验收流程

注塑模具验收流程 目的:规范新模具及模具修改后的验收操作,提高模具验收的质量,使模具能尽快投入正常生产。 范围: 适用于注塑模具和模具修改后的验收。 职责: 技术部: 1)新产品:负责新产品(注塑模)开发,确保模具能正常投产,并协助分厂解决相关 技术问题,在模具投产期,必须确保产品结构合格,符合生产要求,确认合格后要求在实物样签名确认,并出相关技术文件指导分厂生产; 2)改模:根据分厂或客户提出的改模建议,做出合理评估,对模具进行设计更改,完成后需对改模后的产品进行确认,合格后要求在实物样签名确认,并发相关技术文件指导分厂生产。 供应部: 1)对新开模具开发及改模模具进度进行跟踪,负责信息交流及传递。 2)新开模具在调回配件分厂前,要求厂家首先提供产品尺寸检测报告与实物样交品质部进检检测,完成后再交技术部与品质部(外观组)确认,确认合格后负责人要求在实物上封上合格样,没有合格样件及尺寸检测报告不得交付。 3)对于需设计变更的注塑模具,外协模具厂需根据技术部设计变更要求,对模具进行更改,改模合格后需提供改模后的样件及尺寸报告技术部及品质部(外观组)确认,确认 合格后需在实物样件上签名确认,确认合格方可通知模具厂将模具调回配件分厂。 品质部: 1)对于新开发的产品进检需根据技术部的最新产品图纸对产品的尺寸进行检测,并记录

相关数据; 2)外观组需根据供应商提供的产品,对其外观进行确认,合格后要求在实物上签名;工艺部: 协助分厂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工艺问题; 配件分厂: 1)负责接收符合移交条件的注塑模具; 2)对符合移交条件的注塑模进行试模验证,验证合格后送样技术部及品质部重新确 认结构外观,合格后负责人需在产品上签名确认,分厂方可安排生产; 3)跟进新模具试模到验收过程中的生产状态,; 4)协助研发部与工艺部对新模具使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提供合理建议; 5)执行办理新模具的移交验收事项。 程序 新模具验收流程: 1) A 级客户群,通常是指有指定产品验证要求的客户, 模具制作完成、试模结束,样品经双方确认后,合格后,封实物合格样,配件分厂确认模具本身没什么问题后,生产模数达20000 模次后,配件分厂给予验收,提供模具验收单。 2)B级客户群,通常是指客户对产品对产品验证无指定要求的,相关质量可按现有 品质要求确认,确认合格后,封封实物合格样,配件分厂确认模具本身没什么问题后,生产模数达20000 模次后,配件分厂给予验收,提供模具验收单。 维修模具流程: 1) 对于已经验收后的模具,如因人为操作不当而损坏模具,原则上由使用方自行维修,当使用方无能力维修时,由使用方提出申请,委托供应商维修。 2)对于已经验收后的模具,正常操作模具出现异常或损坏,由厂家负责维修。(以

新品模具开发流程

新品模具开发流程 1目的 为确保新品模具开发能有效进行, 模具开发过程受控, 确保新品研发进度, 特制订本规定。 2范围 2.1 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新产品模具开发所有工作管理。

2.2 发布范围: 技术中心、采购中心、质检中心。 3 定义 3.1 新品模具, 是指技术中心在研发新产品过程中所需要进行开发的模具, 包括两部份: 一是产品从未在公司生产过而需进行开发的新模具,二是产品已在公司进行生产只是增加新的型号的新模具。 4职责 4.1 技术中心是本规定的归口管理单位和主要解释单位; 4.2 技术中心负责对模具的设计、测试、模具标准的确认; 4.3 采购中心负责模具开发信息与资料的传递、模具采购与模具进度监控; 4.4 质检中心负责对供应商模具来样、批量模具来货检验、测试数据提供; 4.5 计划调度中心负责对模具来样、批量来货模具的钢化; 4.6 生产各中心负责对模具测试的执行、测试过程中异常反馈; 5 管理规定 5.1 模具设计: 5.1.1 技术中心在新产品立项评审经过后, 在原料配方工艺与原料折射率确定的基础上, 由技术工程师对模具的起始弯度、模具分档、模具直径等技术参数进行设计, 由研发员根据设计要求编制模具组立表; 5.1.2 模具供应商在接到技术中心提供的模具组立表后, 需对相应的技术参数进行分析确认, 确认无误才能进行模具打样, 有异常及时跟技术

中心沟通。 5.2 模具打样: 5.2.1 模具首次打样必须确保在5个型号以上, 具体型号由模具供应商根据自己技术经验确定; 5.2.2 模具在打样生产过程中, 原则上是每生产完一个型号就立即发给技术中心进行测试, 如果模具供应商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将打样的模具全部生产完毕, 也能够集中一次性发货。 5.3. 模具测试: 5.3.1 打样模具测试: 研发员在接到采购中心打样模具到货后的信息, 需在模具钢化后6天内完成模具测试, 根据测试结果, 完成模具测试数据表的填写, 然后将数据表经采购中心传给模具供应商。 5.3.2 批量模具测试: 研发员在新品开发所需的模具批量来货且合格的情况下, 根据新品开发计划时间要求, 对批量模具进行小试或大试, 并将测试结果及时反馈给模具供应商; 5.3.3 模具测试由技术中心主导, 生产各中心、质检中心配合, 对于新品模具测试, 生产需优先安排, 并严格按测试求进行, 质检中心需按要求提供相应数据。 5.4 模具检验: 5.4.1 打样模具检验: 打样的模具的检验项目均按正常模具进货检验项目进行检验, 各项检验项目仅需提供检验数据给技术中心, 不需要出具判定结果; 5.4.2批量模具检验: 按技术中心提供的新品模具检验标准进行, 需出具判定结果。不合格品按正常生产模具进行返工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