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精神人文主义

儒家的精神人文主义
儒家的精神人文主义

儒家的精神人文主义

杜维明

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

课程前言

放眼全球,世界多元文化频繁交流与碰撞。传统的儒家思想在文化多样性的全球趋势中有着怎样的命运?儒家思想的现代生命力是否担负着新的使命,儒家精神人文主义的提出又有着怎样的意义?《世纪大讲堂》“儒学与当代中国”系列节目为您解读儒家的精神人文主义。

主持人:学术前沿,思想对话,欢迎收看《世纪大讲堂》“儒学与当代中国”系列节目。在前几期的节目中,我们梳理了儒学在中国漫长的发展历史,儒家思想传统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可谓无处不在,从个人道德、家族伦理、人际关系到国家的典章制度,以及国际间的交往,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儒家原则的支配。

那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在世界各国、各文化之间频繁的交流与碰撞中,儒家思想将焕发出什么样的新活力?古老的东方古国,古老的儒家思想又将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继续传承下去?21世纪的儒家精神人文主义又如何彰显?有关这些问题,今天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了新儒家的代表人物,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杜维明来为我们阐述儒家的精神人文主义。

杜维明,现代新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当代研究和传播儒家文化的重要思想家,现任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联合国推动文明对话杰出人士小组成员。杜维明先生1961年毕业于台湾东海大学,1963年和1968年相继获得哈佛大学硕士、博士学位,先后任教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1981年至2008年在哈佛大学讲授中国思想史,中国哲学及进行儒学研究。代表作品有文化中国与儒家传统,人文精神与全球伦理等。

主持人:杜先生您好,首先非常感谢您百忙之中可以来到我们今天的世纪大讲堂节目,我们看现在近期有很的国内的学校都在研究国学,包括我们可以看到,在世界范围内,孔子学院也是遍地开花,你怎么看待目前新的这种国学热现象?

杜维明:我想表面上看起来,就是对于传统文化的重新认同,但更深刻的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自觉,特别是最近这170多年来,中国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冲击以后,不仅在军事、政治

各方面受到很大的改革,那即使在文化上面也丧失一种强烈的文化认同感。那在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上的变化,并不纯粹是因为经济上的变化,也是整个国际局势很多以前认为通过一个文明的发展,譬如从宗教经过哲学到了科学,很多文化的差异性都可以不要考虑了,没想到20世纪的下半期,尤其21世纪,对各种不同文明的特殊性大家非常关注。所以,反之和我们一个具体人有关系的一些课题,譬如我们的族群、语言、性别、年龄、出生地和文化,大家都认为是作为一个活生生具体人不可或缺的侧面,那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有五千年渊源流长的文化传统,又经过了170多年的冲击,所以重新反思文化传统,各个不同的思想朝派基本上都认为开发、创建传统文化是当务之急,你可以批判它,你可以重新地理解它,但你不能够忽视它。

主持人:您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儒家的精神人文主义”,它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能给我们解释一下吗?

人文精神毫无疑问是儒家的一个重要的标志,所谓的精神人文主义,那有一个特别的理由,我要和现在全球影响最大的一种人文主义,即以西方的启蒙代表的所谓的现代精神,甚至很多人说所谓的普世价值,那是凡俗的人文主义,所以我提出精神性的人文主义是要凸显不仅是儒家传统,其实很多宗教文明都非常关注的是人的问题,从人的问题出发,全面重新了解人。那这一种是人文主义,但又不是和自然和神完全分割开来的一种排斥自然,拒绝宗教的人文精神,所以这个人文精神我就定义为精神的人文主义。

主持人:我们知道儒家,它其实也是发展的。

杜维明:对的。

主持人:从孔子、孟子包括到新儒家,那您现在的儒家的精神人文主义它也是一开始就有的吗,还是它是逐渐发展过来的?

杜维明:一个伟大的文明,我们现在如果具体地说,轴心时代大家认为有四个伟大的相对独立的文明同时出现。那时候有希腊文明,这个希腊文明,像伯拉图、亚里士多德到今天还是有很大的影响,整个影响到西方哲学,康德以来。

那有希伯来的文明,希伯来的文明后来发展出来是基督教的文明和伊斯兰的文明。基督教里面又有东正教又有天主教,还有我们所谓的新教。

再来是印度文明,印度文明直接影响了佛教的发展。

再来是中国,中国以儒家和道家为主要代表。所以可以说,人文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根,但因为它渊源流长,所以它是一直在发展的,而中间又不是说大家就认同一个方向,所谓道统并不如此,中间那个辩论、讨论、辩难、冲突矛盾是很多的,正因

为有这些,所以人文主义在中国也是多元多样的。

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史,集合了世界文明的精髓,经久不衰的儒家思想在百家争鸣中独树一帜。儒家的精神人文主义到底是什么?作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如何与西方文明求同存异?《世纪大讲堂》“儒家的精神人文主义”正在播出。

一、提出儒家精神人文主义的背景

杜维明:提出儒家的精神人文主义是具有目的性的,是有个特殊的文化背景,也有特殊的时代。儒家在当代中国的命运,一方面是认为有渊源流长的五千多年的文化,有非常深厚的文史哲各方面的文本,有很多的先圣先贤,在中国社会上影响是非常全面的,甚至有人说,我想我也可以附议,在人类文明中影响人(这里面不管是质和量),最多、最大、时间最久的是孔子的思想,所以我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不是说,有人说这个儒家就代表中国文化的自我表述,所以这个文化民族主义,要把我们的这个志气能够壮,要跟世界能够平等对话。

我们必须要有我们自己的主体性,我们的主体性就是儒家,所以儒家所代表的就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的表述,但我不认为儒家就是中华民族的一个文化的表述。所代表的人文精神是开放的、多元的,而且是跨时代的,这一点毫无疑问。所以一方面它是一个渊源的历史记忆,但现代史又比较短暂,它如果能够一阳来复,能够重新起步,在人类文明史的发展中间就已经是一个奇迹了,居然它确实又重新起步。

而且现在我们就提到,在国学热的过程中间,现在听说有4000家以上的各种不同的书院,至少有几百家书院与传统儒家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所以这是一个过程,这是一个背景。

那传统文化在中国确实是受到边缘的,有一度传统文化,不管是儒家,包括道家、佛家,还有民间的(其他文化)都变成一种遥远的回想。

而真正对我们影响冲击最大的就是西方,特别是西方启蒙所带来的人文精神。那常常地我们把西方启蒙所带来的人文精神,即“普世价值”(自由、平等、人权、法制、个人的尊严、理性),这些都是我们认为的“普世价值”,没有任何人应该批评说这些不是普世价值。而中国有自己的一些核心的重要价值,如何进行一个普世价值的文明对话?成为非常关键(的一方面)。所以儒家是因为西化、现代化到现在的全球化被边缘了,但我们回到轴心文明,即四大文明的起源虽然不同,但都有它自己的特殊方向。

所谓轴心文明,是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思贝尔斯从人类精神运动的角度出发,希望能够找到超越不同民族历史、不同语言文化之上人类共同的东西,这是人类具有唯一共同起源和

共同目标,也正是共同起源和共同目标才建立起了世界历史的共同构架。

杜维明:如在1923年梁漱溟先生就说:“不要总认为中国就是落伍的,赶不上人家。”我们其实有不同的方向,有不同做人的方法、方向,当时大家西化大盛的时候,认为这只是一个借口了。

现在我们了解到,有一些力量是以动力横决天下,这是梁启超描写西方,也是西方启蒙所带来的启蒙精神。这是我们今天认为的最重要、影响最大的人文精神。

而我们对于这些价值还要进一步地学习,而且要全心全意来了解,还要向这些大的思潮进行学习。可是学习要扩大,不能就只向西欧、美国学习。

我们应该向印度学习,这是我们的遗忘,印度对我们的文化是有极大的影响的,我从1971年就到印度去访问了十几次了,而且曾经也到印度五个大城做过16次关于儒家人文精神的学术报告。印度的文化和我们很不同,最值得我们注意的,印度的知识精英和他们自己的文化,包括音乐、艺术、哲学、舞蹈,都是有一种亲和力。

甘地或泰戈尔他们所代表的,即什么是印度的爱国精神?如果爱国精神就是富强,就是去超英赶美,这不是印度的精神,我们的印度的爱国精神,假如没有甘地、泰戈尔,这不能算我们的精神。所以这里面的精神世界的重要性对他们一直是很关注的。

那除此之外,我们还应对于伊斯兰的世界,对拉美,甚至我要举一点,要对于原住民,现在的台湾,大家对原住民的理解非常深刻了。所以我们要突出启蒙所代表的人文精神的价值。

但我们更要清楚地认识到这个现代化、现代性为人类所带来的灾难,这个灾难不仅是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

有的人认为人类有两种死的可能,一种是突然就崩溃了,即原子弹的爆炸,因为我们现在拥有毁灭地球好几次的原子弹的威力,另外一种是慢性自杀,即生态环保逐渐地没落。这是一个大的问题,我们要对世界上现在碰到的关于生态环保的问题,关于世界秩序的解构的问题。

二、西方启蒙所代表的人文精神出现的问题

西方启蒙所代表的人文精神出了什么问题?第一大问题,人类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的意思是,我们是上帝创造的,既然我们是在演化过程当中发展最高峰的,最有智慧的,所以一切的资源都可以为我们所用,因此自然是客观的一些集合体,和我没有关系,我们得利用它,利用自然,利用自然当然要了解自然,了解自然的目的是为了征服自然、宰治自然,

这是一条思路,这条思路根深蒂固地影响到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走不通的,自然会报复的,气侯变化是一个非常有名的例子。

第二大问题,过分突出宰治性的个人主义,即Possessive individualism,个人主义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价值,人的尊严的问题,但宰治性的个人主义是一种掠夺性,尽量扩大,这是物欲无限的释放,大家认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是要靠欲望,这一点我也不质疑。但发展到了贫富不均这种情况,基尼系数在中国现在已经远远要超过美国。我们现象提出精神人文主义,什么资源,我特别提出一个传统,即儒家的心学。

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由明代思想家王阳明首度提出,此后,心学便开始有了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其致良知的核心宗旨,也成为当下人们推崇儒学的重要原因之一。

儒家的心学是思孟学派里面所提出来的,但我对于心学的理解和一般的理解有所不同,一般我们讲有心学、理学、气学,儒家主流的传统是一个心学,并不是它对理不重视,对政治制度不重视,只讲身心性命,因为我讲了很多次。

我们要从三个方面来了解儒家,一个它是一个学术传统,所以它是一个血统,一个它是一个政统(政治传统),儒家如果不经世致用就不是儒家,孔子原来叫入世。还有一个它是一个道,注重其核心价值。那在核心价值里面是仁义礼智信,特别是“仁爱”的“仁”字,这三个大的传统它必须要配合,你要做儒家,那你必须入世的,必须是参与这个世界在内部转化这个世界,你不是离世而独立的。你要做儒家,你要对文字、文化、语言,你是要重视和学习的,你要学做人的目的是要学古先圣贤,还有古代的诗词歌赋各种文化,但你要做儒家,还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你必须要能够自觉,即必须立志。

这在《孟学》里是最重要的,先“立乎其大者”,什么叫立志?立志的意思是,我要堂堂正正做人,这是完全每一个人,“我欲仁,斯人至矣”,每一个人自己可以做决定,这就是所谓的自得,每一个人有自得的可能性,靠自己的努力来发展,这是孔孟之道。

最近十年大陆的儒学发展了一种波澜壮阔的气象,不论是关于身心性命的问题,关于经世致用的问题,关于训诂考证或整理国故,都有欣欣向荣的大好趋势。

中国独有的文化历史背景孕育了儒家的精神人文主义,其核心价值与传统的儒家思想同根而生,其形成与发展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它有哪些独到之处和时代意义?《世纪大讲堂——儒家的精神人文主义》正在播出。

三、儒家性善说

杜维明:儒家的性善说,这里大家听起来可能有一点怪,可以从荀子关于人的演化论下

手,荀子说:“万物皆有气。”我们人性是根源于气、根源于生、根源于知。我们应该尊重山川、草木和鸟兽,因为万物都是我们生命之所自来。

王艮,阳明的大弟子就说:“化生者,天地为父母。”如果我们演化而来的,那天地就是我们的父母。如果的人性是靠宇宙而来,我们就应该对宇宙像敬重父母一样。

那生命的出现,植物的出现是演化过程中无法充分解释的现象,知觉的出现,不可能用生命的游戏规则来了解,那人的出现用荀子讲是义,这个我想孟子也不会反对,是一种道德。人的出现就不能用动物的游戏规则来了解,人即动物。

而且儒家一个非常明确的理解,“食色性也”,这是承认的。但这个不是真正的人性,就是人所具有的性,可能百分之九十九点九都是食色,但孟子要关注的是几希,和动物区别的那一丁点。从这个立场上讲,人性是本善。不是说人有向善的可能,不是说人可能成善成恶,而是人是有善性的。

这个例子是说,今人乍见孺子落井,今天我们突然看到一个小孩要掉到井里面去了,我们一下有点震撼,甚至没有经过思考,也没有经过任何的其他的思虑,我们就感觉、触动,这个触动的时候我们就感觉到,如果能够救,那孟子马上就说了,假如你一思考,这就不是你初心原来的那一点怜悯的流露,已经受到社会影响各方面了,所以孟子的性善论是建立在心善的基础上的。那心是何以为善?从孺子落井可以得到心的感应的能力,当思虑乃至意念还没有形成之前,我们心对突然发生的事情做了直觉的反应,那种不仅利害之想,恐怕连恐惧安危之念都完全没有一丝涌现的时候,这里面包含着一个哲理,这颗心能够有这个反映就是仁之端,人的端,端就是端绪,可是所谓端的话,就像是火之始然,火刚刚要烧着,泉水刚刚要流的时候,很容易就泯灭掉了,很容易就干枯掉了,每个人都有,但并不表示都能发展。

所以孔子为什么对颜回那样子地推崇?颜子叫“三月不违仁”,三个月的时间他那颗赤子之心是完全朗现出来的,一般的学生日月至矣,像我们的一个小时、三分钟的,不一定能够维持,那这个力量基本上是人之所以能够真正成仁的一个基础。那颜回为什么那么重要?它是一无所有的,从所有的标准,从富强等各种标准来看他是一个失败者,但孟子根据孔子的理解,就认为颜回他是一个最快乐,颜子为什么那么快乐,而且颜回是最自满且内在心灵的资源最丰富的人,虽然他是一无所有的人。

子贡是在孔子(时代)成就最大的人,成为儒商的代表,那子贡心里面也知道孔子对颜回的尊重,颜回确实是代表了这样一个人,如果讲得非常平实的。

在我们今天这个社会,损人损己、损人不利己、损人利己这三种人,我们是应该批判的,

他们是败类,必须绳之以法,那利己而不损人的人是可以的,但当然最好是推己及人,推这个观念是孟子仁学的一个基本价值,向外推的话,它应该推到人类的全体,甚至推到自然界,推到动植物。

所以到后来就发展出来,也是现在特别值得我们注意的,即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一个所谓有仁的人,他的世界不就是人类中心的世界,当然不是他个人,也不是他的家族、他的社会、他的国家,他必须以天地万物成为一体,就成为一个整全,所以王阳明在组大学问里面,也就叫“大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非意之也,并不是说他想要这样做,而是自然在生命中,他有这样的一个可能性。

谈儒学必谈孔孟。人性本善、任者爱仁的孔孟之道,成为儒家文化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成为指导人类社会和谐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思想。

四、21世纪儒家精神人文主义的发展

杜维明:那我来看一下21世纪儒家这些,特别我们刚才谈到的非常简单的精神人文主义它发展的可能。因为我在过去几十年多半是进行一种文明对话,我可以肯定地说,精神人文主义现在是世界各大文明、各大宗教都认可、都认同的一个核心价值。

第一,大家都了解到这个社会是多元多样的,价值是分崩离析的,只有在此基础上,我们才可以进一步地来转换这样一个分崩离析的社会。那儒家本身在原来的轴心文明时代,当时儒家和其他轴心文明最大的不同是所有的轴心文明多半是超越外在来创造最高的价值,那孔子说,“吾非斯人之徒兴而谁与?”如果天下有道没有问题,我愿意在这个世界里面。他走的一个,如果用佛教讲就是一个菩萨道,基督教入世的一种耶稣牺牲的精神。这条路线大家认为是我们人类如果要有一个转向,不是这个科学技术本身可以导演出来的,也不是政治家能够设计出来的,也不是经济体系自然形成的,是靠人心的转变,人心的转变即价值的转变,或一种新的价值的开发和重视,这个转变说起来千难万难,而又是非常简单的,每一个人能不能够有这样的一个自觉。

那现在在中华民族碰到了,两大重要的自觉,一个是生态环保,我们要知道这个地球,我们应该要关爱它,所有污染这个地球的,不管是有什么理由,都值得我们关注,第二个,我们应该有敬畏感,对一切东西都应该有敬畏感这是中华民族一个非常深刻的价值,天地君亲师,对这个“天”,对自然,对我们的教育,对我们的师长,对我们的亲人,乃至对我们四周的每一个人,甚至比我们更年轻,比我们发展更慢的,任何地方的人,都有一种尊敬、敬畏和感恩之情,儒家能够波澜壮阔,能够发展,有天下的观念,有协和万邦的观念,有天

下为公,敬畏神明,乃至关爱地球,这都是我们的核心价值。那从这个方向,我们对于儒家精神的人文主义,只是我们在从事各个不同对儒学的研究,对它的学术的研究,对政治儒学的参与,对于儒学的基本理念的建构,都可以做的工作。

所谓人的全面的发展,它从孟子的学问来看有这五个侧面,最重要的是建立自己的独立人格,自得、大体,即“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就志。第二个,一定是一个社会人,一定和社会有密切的联系,一定要有历史记忆,作为中华民族的部分我们是很庆幸的,有那么深厚、那么长远的历史记忆,我们的历史记忆是丰富的,但现代史又是非常地断裂,患了严重的遗忘症。可是我们必须要有宇宙的情怀,即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宇宙情怀,同时我们也要有未来的展望。

所以精神人文主义,它有四个不可分割的侧面,必须同时要考虑到,一个是个人、自我,自我的身、心、灵、神如何能够融合、配合。第二个课题,我和他者和社会能否有一种健康的互动。

第三方面是所有的人类和自然是否能够有一种持久的和谐。再来是人心和天道是否能够相辅相成。谢谢。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传统思想在历史中沉淀成最珍贵的文化宝藏,在文化多样性的全球趋势下,我们如何看待儒学的复兴、如何理解儒学的宗教化、它的精神价值又将如何传承?《世纪大讲堂——儒家的精神人文主义》正在播出。

五、现场提问

主持人:感谢杜教授今天给我们阐述了一下儒家的精神人文主义,那我们今天现场也有一些观众朋友,他们在听完了您的演讲之后,想必也会有一些问题想要请教您,那就现在想请现场的朋友如果有朋友的话可以举手示意我。

提问者1:杜老师好,我想问一个,尽管说现在国学热当头,但是不可避免的有一个国学随着农业,即中国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转型,尤其是城市化,因为在古代有耕读传统,我们现在儒学复兴,除了精神层面还有一些物质的制度的组织形态一些的载体,比如说国家层面的有科举制度,然后在社会层面有宗族,然后有士绅,有很多的祭祀的礼仪,有祠堂,但我们现在感觉除了在精神层面上来提出这些价值之外,是不是在相应地在一些物质组织形态层面上应该有一些物质载体可以承接这些东西?谢谢老师。

杜维明:非常好的问题,其实特别是现在大陆从事儒学研究者在思考的问题,有些学者认为清代以后儒学变成像游魂一样没有载体,甚至最近哈佛出了一本书,把儒学描写成一种

失落的灵魂,儒学的复兴应该在“五四”以后已经在海外开始了,那是在二十年代了。到了八十年代,正因为“东亚四小龙”的兴起,多半都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开始重新问这样一个问题,这样说来,农业是儒家之所以能够发展,所谓耕读是儒家的老传统,但耕读的这个传统能否在一个工业化的发展来发展?就在考虑这样的问题。那科举制度是没有了,但在这个地区,受儒家文化影响,考试太重要了,各种不同的考试,那是不是在这上面有一些改进?所以制度的建构,家庭环境。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观念,儒家对家庭特别地关注,五伦中三伦都是家庭,儒家对家庭是完全没有一种浪漫的观点,认为家庭就一定是温暖的,儒家认为家庭重要是因为家庭是一个复杂体系,不管什么样的家庭,和家里面的各方面关系还是非常密切的,所以这还是需要一个制度建构配合起来的,否则它不能发展。

提问者2:国外的一些宗教学者他们从关心神转向了关心人,似乎在向人文主义靠拢?那我们也可以看到在过,我们的儒学似乎也发生了一个逆向的运动,儒学的宗教化。那我是想请问一下杜先生,在与宗教这么多思想资源同台共舞或同台对话的过程当中,是否有一个交流的可能性?而我们在交流当中,如何来保持自身人文主义的精神特质?谢谢杜先生。

杜维明:作为宗教的儒家,有儒教,儒教,譬如说在香港,儒教是六大宗教之一,更重要的是在印度尼西亚,也许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大概有一百多万甚至两百万的儒教徒,因为印度尼西亚是宗教国家,你必须要有宗教信仰,一些华人他不是佛教徒,不是伊斯兰教徒,不是基督徒,他就说我是儒教徒,那儒家是有精神性和宗教性这一面,但它自己本身不是一个宗教,所以它的长处正好是可以和不同的宗教进行平等互惠的,不仅是对话,而且融合。中国为什么要三教合一?这与儒家的精神有关。

以前佛教进入中国,这就说中国人的心灵是为真正心甘情愿地到印度取经,学习佛教伟大的智慧。可佛教经过中国转化以后,中国传统文化中间的一些最核心的价值,特别关于孝,在中国佛教中间孝的价值是非常重要的。我曾经参加过儒家和基督教的对话但代表儒家的13个人中间有6、7个人都是基督徒,他们如何自我定义?他们说我们是儒家式的基督徒,以前中国的老传统有回儒,即回教徒,但他认为儒,现在有人说应该叫儒回,即儒家式的穆斯林,这个可能性是有的。

所以儒家的长处和短处在这个地方都可以看得出来。正因为它不是宗教,反正这个中间它有利有弊,可把这个精神人文主义不要当做是儒家的私产,不可能。它中间有一个最重要的理由是公共性,在现阶段世界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那这三大宗教都有其特殊的宗教教义和教规和它如何做人的方式,可每一个伟大的宗教都在发展出另外一个,如

宗教的语言、宗教的价值,这是世界公民的语言,我们现在中华民族现在要寻找一个新的文化认同,而我们这个文化认同的希望是开放的、多元的,而且能够和很多其他的文明能够互补的,所以我们有很多我们的特殊情况,但我们要了解人家的特殊情况,将心比心,即人道的观念。从这一方面来说,国际秩序如何组合?乃至于宗教之间如何能够合并共存?都能够找到一条新路。

提问者3:近百年来,这个儒学,甚至说是中国哲学的研究也主要是集中在宋明理学或是思孟学派的内容上,我的问题是,具体到这样的文明主体性的重建或建立这个问题上,为什么内向化的理学或内向化的心学反而是更加可预的?

杜维明:这个问题不容易回答,一个是个人的选择,这很重要,每个人对自己的学术谱系要怎么样发展,你要做一个个人的选择,但你不是完全是主观的,我把这个主体性和主观主义,把它很明确地分开来,主观主义是一个戴有色的眼镜,是完全通过自己来认识,甚至另外我也把个人和私己分开来,私和个人分开来,个人是Personal,但私是Private,也把它分开来。所以从我对民族的主体性和个人的理解。

我对你刚刚所做的描述中间要做一点修正,你仔细看一看从1949年以后,在中国学术的发展,那对荀子的研究事实上非常多,章太炎因为也属于唯物论。

那真正的人物研究有王充,以后明代的时候有出现了几位重要的唯物论的思想家,特别像王夫之,他们这个研究非常多,但对心性这一块研究得非常少,而且多半将它当做唯心论,甚至更糟糕的是一种主观的唯心论,变成德国的理性主义里面代表的道德理想主义,可我现在用的精神性的人文主义是比较宽的,那提出这样子一个观点,因为有这样一个目的。

我们现在是一个物欲释放的世界,是一个所有的都是重组量化,我们不仅有物质主义、消费主义、经济主义,特别从GDP,长期大家把GDP当做唯一的进步的标准,从这些单线的量化标准来看,真正最重要的意义问题被边缘化了,而意义问题如果不能够落实到人的主体的意识,即主体性。

这当然与康德哲学有关,但也并不完全是康德哲学,马克主义里面谈到了人对哲学这个世界不就是一个认知上的反应或认识,而是要改变这个世界,要参与这个世界,要参与这个世界就必须要实践,所以实践是非常重要的。

在中国哲学界有一位叫冯契先生,他的《智慧说》其实是儒家的身心性命之说和马克思的实践哲学的一个结合,他自己做的一个工作,所以你刚才讲的这个问题,是值得进一步再谈,再来讨论的,那到底从儒家的传统来看,身心性命之说,特别思孟学派所代表的这一条思路在定义这个精神人文主义,是不是最确切,那它有哪些缺陷必须要超越。

主持人:从1993年开始,世界各地进行了全球伦理的大讨论,目的是找到在21世纪能拯救人类的一种伦理力量,全球主要的宗教代表把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视为人类和平共存的基本原则,并写进了全球伦理宣言。在全球化的时代,通过文明的对话,儒家文化中的做人的道理已经和世界各种精神传统结盟,正逐渐成为21世纪公民的共同语言,而在未来儒家的精神人文主义也将在这样一个文化多样性的全球趋势中,促进各文明间的平等对话。感谢您收看我们今天的节目,也感谢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请您继续关注下周的《世纪大讲堂》,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儒家的精神人文主义

儒家的精神人文主义 杜维明 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 课程前言 放眼全球,世界多元文化频繁交流与碰撞。传统的儒家思想在文化多样性的全球趋势中有着怎样的命运?儒家思想的现代生命力是否担负着新的使命,儒家精神人文主义的提出又有着怎样的意义?《世纪大讲堂》“儒学与当代中国”系列节目为您解读儒家的精神人文主义。 主持人:学术前沿,思想对话,欢迎收看《世纪大讲堂》“儒学与当代中国”系列节目。在前几期的节目中,我们梳理了儒学在中国漫长的发展历史,儒家思想传统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可谓无处不在,从个人道德、家族伦理、人际关系到国家的典章制度,以及国际间的交往,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儒家原则的支配。 那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在世界各国、各文化之间频繁的交流与碰撞中,儒家思想将焕发出什么样的新活力?古老的东方古国,古老的儒家思想又将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继续传承下去?21世纪的儒家精神人文主义又如何彰显?有关这些问题,今天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了新儒家的代表人物,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杜维明来为我们阐述儒家的精神人文主义。 杜维明,现代新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当代研究和传播儒家文化的重要思想家,现任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联合国推动文明对话杰出人士小组成员。杜维明先生1961年毕业于台湾东海大学,1963年和1968年相继获得哈佛大学硕士、博士学位,先后任教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1981年至2008年在哈佛大学讲授中国思想史,中国哲学及进行儒学研究。代表作品有文化中国与儒家传统,人文精神与全球伦理等。 主持人:杜先生您好,首先非常感谢您百忙之中可以来到我们今天的世纪大讲堂节目,我们看现在近期有很的国内的学校都在研究国学,包括我们可以看到,在世界范围内,孔子学院也是遍地开花,你怎么看待目前新的这种国学热现象? 杜维明:我想表面上看起来,就是对于传统文化的重新认同,但更深刻的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自觉,特别是最近这170多年来,中国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冲击以后,不仅在军事、政治

儒家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

儒家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古代所有士子的目标。而这句话正是出自儒家的经典《礼记》。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或曰中华主流文化,是凝成中国民族精神的主流,是东亚文明的精神内核。 儒学的这种地位是历史形成的,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创立儒家学说,不是凭空创造的,而是在社会的大动乱中通过对三代流传下来的中国传统文化遗产进行反思,认真清理和重新加以诠释而形成的思想学说体系。孔子提倡“信而好古”和“好古敏以求之”,使儒学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成为中国原典的保存者和当时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孔子非常注重实地考察,坚持“察知征信”与“因革损益”的原则,使儒学又具备审慎的因时制变的品格,在中国处在第一次社会形态大变革的时代,儒学应运而生,突出了中华传统文化需要保存、延续和发展的历史必然。 儒家思想之所以一直受推崇也与它所崇尚的价值观分不开。“仁、孝、义”是儒家道德体系的主要组成。 仁作为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首先提出了“仁”的思想,并以之作为治国使民的基本原则。“仁”作为儒家道德理论的基本原则,是各种道德规范,道德要求的基本出发点,在众道德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孝孝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特征之一,同时也是儒家伦理思想中基本行为规范和重要道德范畴。在儒家道德体系中,孝悌是仁德的开始和基础。“孝”是家庭和谐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部分,“孝”更是作为一个人最基本的伦理道德准则。一个不“孝”的人,何谈为人,更何谈什么道德品行? 义义是儒家文化的又一重要价值。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取义者也。”这里生命和道义是合理的存在的,但当两者发生冲突或利害关系时,对道义的追求就高于了对生命的追求,在只有牺牲生命才能坚持道义的时候,人就应该舍生取义。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信”与“义”作为一枝独秀,将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 在今天,很多人仍是以这几点来判断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可以说,儒家为我们确立了正确的道德价值观。 在古代,自汉以来的各个朝代都是以儒治国,因此儒家文化也是一种政治文化。众所周知,“和”的思想是先秦儒家的重要思想,“和”不仅是一种政治手段,还是一种政治目的、政治价值,即儒家学者理想中的社会至少是一个和谐、团结、和平的社会,这与时下的和谐社会建设相似。尽管有其历史局限性,但它“礼治”的秩序思想、“德治”和“人治”主张,都对当今政治有借鉴意义。

西方不同时期人文精神的内涵古希腊人文主义与先秦儒家思想的比较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与欧洲启蒙运动的比较

西方不同时期人文精神的内涵古希腊人文主义与先秦儒家思想的比较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与欧洲启蒙运动的比较 一、西方不同时期人文精神的内涵 1.古希腊时期的人文精神:智者学派对雅典民众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他们的某些思想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例如,“人是万物的尺度” 的主张,一下子就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这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 识的第一次觉醒。我们有理由把智者学派闪耀着人文精神的思想看作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而把普罗泰格拉视为西方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 2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批判神权统治,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崇尚理性和科学,追求知识。 3?启蒙思想对人文主义的发展:启蒙运动在人、自然、国家、宗教和科学的相互关系上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启蒙运动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 级利益构建政治制度的高度,从而比文艺复兴运动更为彻底,更具有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 、古希腊人文主义与先秦儒家思想的比较

(一)西方史学家关于人文精神的观点 (1)《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人文主义主要是指强调个人价值并信仰上帝的思想体系。它认为:凡重视人与上帝的关系,人的自由意志和人对自然界的优越性的态度,都是人 文主义。从哲学方面讲,人文主义以人为衡量一切事物标准。……人文主义从复古活动中获 得启发,注重人对于真与善的追求。 (2)瑞士历史学家雅各布布克哈特认为:“文艺复兴于发现外部世界之外,由于它首先 认识和揭示了丰满的完整的人性而取得了一项尤为伟大的成就。”认为人文主义首先在于认识,倡导“丰满而完整的人性”。 (3)英国史学家阿伦布洛克说:“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按其性质来说是属于个人主义 的……它所代表的思想,它对人的经验的价值和中心地位……用今天流行的拉丁文原文来说,即人的

论儒家文化的和谐思想及其对建设和谐社会的启示

论儒家文化的和谐思想及其对建设和谐社会的启示军械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论儒家文化的和谐思想及其对建设和谐社会的启示 儒家文化历史悠久,在中国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其中的一些思想至今还为我们现在人所认同和接受,对现代社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随着我国建设和谐社会口号的提出,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也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 一、儒家文化的概述 儒家文化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要了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就必须对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及现代价值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把握。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意识、人本意识、忧患意识、道德意识和力行意识对中国社会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形成有深远的影响。在春秋战国时代,孔子创立的儒学即被称之为“显学”。汉以后,通过董仲舒的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取得“国家意识”的合法身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儒学对中国社会形成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儒家道德的基础。孔子所谓的“仁”包括了忠、恕、悌、智、勇、恭、宽、信、敏、惠等等,它几乎包括了做人的全部规范。仁的核心是仁爱,也即是同情、爱护和帮助人。仁是德行的根本,体现于万事万物中而使天下人相亲相爱(《原善》下)。“仁”是爱之源,是道德情感本身,“义”、“礼”、“智”是“仁”的推广和延伸,是道德情感的不同表现。如仁爱、尚义、和谐、诚信、自律等精神。 1 军械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二、儒家文化的和谐思想及其在古今社会的广泛体现 (一)中国古代的和谐及孔、孟的和谐思想

在中国文化中,“和”与“谐”同义,而“和谐”在古代是以“和”的范畴出现的。作为古典哲学的核心范畴之一,“和”的思想经历了孕育、萌芽、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构成了完备而别具特色的理论体系。中国思想史上的各家各派,尤其是中国哲学三大支柱儒、道、释,都不约而同地表达了对“和”的祈求与向往,这些思想相映成趣、相得益彰,积淀和凝聚为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和悠久传统,至今仍闪烁着智慧之光。 “和谐”意义的形成,还与“天人合一”等观念的产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也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大命题。自先秦理性精神确立之后,“神人以和”逐步让位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统一的“天人合一”。董仲舒把儒家的基本理论与战国以来风行的阴阳家的五行宇宙论结合起来,为儒家的伦常政治纲领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宇宙论体系基石。 “和”是古典中国哲学在探究“天(自然)—人”、“人—人”、“人—我”等关系中总结出来的人生智慧。中国哲学三大支柱儒、道、释对此都作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并各有侧重地发展和丰富了“和”的思想体系。 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意识包涵天人关系的和谐与人际关系的和谐两层意思。关于天人关系的和谐,儒家提倡“天人合一”。孔子主张寓天道于人道之中,要在人道的统一性中见出天道的统一性。因此,他既讲“天知人”,把天拟人化、道德化;又讲“人知天”,强调人在天命面前不是被动的。孟子把天和人的心性联系起来,主张“尽心”而“知性”,“知性”而“知天”,以人性为中介将天和人沟通和统一起来。关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儒家提倡“中庸”。“中庸”也称“中和”、“中行”、“中道”,都是同样的意思,即“和而不同”与“过犹不及”。所谓“和而不同”,说的是对一件事情有否有可,该肯定的肯定,该否定的否定。这是合乎辩证法的和同观的。所谓“过犹不及”,说的是凡事都有一个界限和尺度,达不到或

中国传统文化之儒家文化论文

中国传统文化之儒家文化 【摘要】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历代统治者和知识分子所推崇。儒家的价值理念、伦理道德观、仁爱观等影响着中国和世界,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迎接未来的竞争与挑战。 【关键词】儒学传统文化精神价值选择价值观念“以儒治世” 儒学未来 一、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或曰中华主流文化,是凝成中国民族精神的主流,是东亚文明的精神内核。“察业识某如佛,观事变莫若道,而知性尽性,开价值之源,树价值之主体莫若儒。” 儒学的这种地位是历史形成的,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创立儒家学说,不是凭空创造的,而是在社会的大动乱中通过对三代流传下来的中国传统文化遗产进行反思,认真清理和重新加以诠释而形成的思想学说体系。孔子提倡“信而好古”和“好古敏以求之”,使儒学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成为中国原典的保存者和当时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孔子非常注重实地考察,坚持“察知征信”与“因革损益”的原则,使儒学又具备审慎的因时制变的品格,在中国处在第一次社会形态大变革的时代,儒学应运而生,突出了中华传统文化需要保存、延续和发展的历史必然。 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只能在超越了单一民族观念和思想体系时才能存在。他一方面提倡“夷夏之防”,十分注重激励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同时又以“近者悦,远者来”和“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博大胸怀,倡导民族和睦,友好相处,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巩固起了凝聚作用,因此儒学长期以来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支柱。“儒学不是宗教却能取代宗教”,坚持的是一种对儒学的信仰和依赖。儒学提倡德化社会、德化人生的思想对中国人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成为华人世界共同的文化心理基础。直至今日,儒家文化仍具有一种积存深厚的民族文化认同的凝聚力,起着中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重大作用。正是由于儒学避免了狭隘民族性的特点,为它走向世界,形成东亚儒家文化圈奠定了基础。

论述儒家哲学和道家哲学的思想内涵word精品

论述儒家哲学和道家哲学的思想内涵 儒家传统指得是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中的儒学一支,它以强势的道德意识及政治理想 成为贯串中华民族历史的主流价值观,时至今日,儒家传统的价值意识依然主导着并决定 着中国人社群的道德信念与家庭伦理。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 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一般来说,公认第一个确立道家学说的是春秋时期的老子,老子在他所著的《老子》(《道德经》)中作了详细的阐述。 儒家哲学最重视社会哲学,因为成就一个现世的人类理想社会是儒家最原始的关怀,为了设计与建立一个理想的人类社会,孔、孟、荀等人都可说是不断提出各项有关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或伦理的观点的思想家,同时这正可以说明何以社会哲学才是儒家思想起步的主要重心。儒家的社会哲学内容条理清晰,《大学》八条目是最具体的代表,《礼记》的《礼运大同篇》也是重要的社会哲学著作;此外,周公制礼作乐与孔、孟、荀三人所提出的许多政治制度与施政原则如行仁政不重敛赋礼乐化民等,都是儒家思想传统中极具代表性的观点。另外,表现在汉代经学思想中的儒家思想就是以儒家经典为根据而设计出来的社会体制之学。同时,为建立理想的社会文化,家庭间的伦理关系更是其中的关键要目,因此孝道更是《论语》中孔子以之为一切德性的根本德性者。 道家哲学首先摆脱儒家社会哲学的进路,直接从天道运行的原理侧面切入,开展了以自然义、中性义为主的道”的哲学。天道运行有其自然而然的原理在,道的哲学即在解明此一原理性内涵,而得以提出一个活泼自在的世界空间。透过对此一世界运行秩序之无定限、无执着的认识,道家哲学发展出迥然不同于 儒家的社会哲学,社会只是一方存在的客体,在其中生存的人们,应有其独立自存的自由性,而不受任何意识型态的束缚。基本上道家哲学并不否定儒家的社会理想,但对于社会责任的态度并不先存立场,而能有更尊重人类自主性的态度与存在定位。 儒家学派是中国哲学思想中最重要的学派,中华民族的文明,如果粗略地说,则可以儒家文化作代表,这指得是在中国文明体制的价值观念方面,也就是表现在中国政治哲学及家庭伦理观念上,以儒家价值观为基本立场,从而展开公共政策的制定以及人际伦理的规范,整体地是中华文明的主导思想。 道家②对中国文化的贡献是与儒家同等重要,只是在政治思想上一为表显一为裹藏之别而已。而道家在理论能力上的深厚度与辩证性,则为中国哲学思想中所有其它传统提供了创造力的泉源。至于道家文化在中国艺术、绘画、文学、雕刻等各方面的影响,则是占据绝对性的优势主导地位,即使说中国艺术的表现即为道家艺术的表现亦不为过。当然,道家哲学对中国政治活动也提供了活络的空间,使得中国知识份子不会因着有太强的儒家本位的政治理想而执着于 官场的追逐与性命的投入,而能更轻松地发现进退之道,理解出入之间的智慧。

郭齐勇:儒家人文主义与道家自然主义

郭齐勇:儒家人文主义与道家自然主义 摘要:儒道两家本属同源,历史上不断互动互补,相辅相成。中国文化中伦理秩序与自然秩序不相隔阂,道德智慧与自然智慧并举。儒家的人文主义中有自然主义,道家的自然主义中有人文主义,儒家的道德智慧中有自然智慧,道家的自然智慧中有道德智慧,两者相济相参,并行不悖。儒道之间有批评有争论,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正因此而能“和而不同”,互为体用,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潮。兼顾儒家儒教与道家道教之“两行”,才合乎中国之“道”之流行的妙谛。儒道双行,包含人文与自然、超越与内在、无限与有限的两行兼顾,在人文到自然,自然到人文等的回环之中,找到人真正的安身立命之所。 简单地说,儒家是人文主义的,道家是自然主义的,这种概括或许勉强可以成立,当然也不免以偏概全。儒道两家本属同源,历史上不断互动互补,相辅相成。中国文化中伦理秩序与自然秩序不相隔阂,道德智慧与自然智慧并举互济。一、儒道各有偏重 说儒家是人文主义的,是说儒家重视社会伦理秩序与道德文明的建构。儒家善于继承传统文化、典章制度而又趋时更新,因革损益,凝聚社会人心,积极有为地推展事功。儒家所主张与推行的伦理教化,大体上与民众的要求,特别是社会的

秩序化、和谐化,缩小贫富差距,端正人心,淳化风俗的要求相适合。用历史的眼光看,列君臣父子之礼,序夫妇长幼之别,是对当时经济政治资源配制的相对合理的选择。说道家是自然主义的,是说道家回归自然而然的状态,对人为,对社会伦理予以解构。一般地说,“这所谓‘自然’不是与人相对的自然界,更不是机械论的必然性或因果律之类,它只是自然而然,没有任何的目的或意志之义。”[1]“道”使万物生长,“德”使万物繁殖。它们使万物生成、发展、成熟、结果,对万物爱养、保护。它们生养了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推动了万物而不居功自恃,统领、管理万物而不对万物强加宰制、干预。一般说来,“道”成就了万物之“德”,“德”代表了“道”,内在于千差万别的个别事物之中。按这种思路,老子亦肯定文明建构、人伦生活,如说:“始制有名”(《老子》32章,以下只注章序);“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28章)社会的伦理生活、文明制度,按自然条理生成并无害处,害怕的是,人为作用的强化,或执定于种种区分,将其固定化、僵化,则会破坏自然之道。老子肯定道德的内在性,反省文明史,批评礼乐和伦理道德的形式化,亦与此一致。如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38章)老子批评圣智仁义,绝圣弃智,绝仁弃义,毋宁说,他肯定的是真正的圣智仁义。老子知道,到了强调“礼”的

论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论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 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儒家思想对我国的传统思想的形成具有重大的影响,如其理想人格对现代人格建构的启示作用“天人合一”思想及泛爱主义对生态保护的积极作用等。儒家思想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哲学或者是宗教,而是一套完整的安排人间秩序的思想系统,通过几千年来政治、经济、社会教育等制度的建立,渗透进国人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形成一种“制度化”的生活方式。其中有不少制度我们沿袭至今。 长期以来,儒家关于圣贤理想人格的论述与强调,虽然在塑造民族精神中起过重大而深刻的作用,但以其形成并适用于宗法专制的等级社会,往往被当做现代人格建构的对立面而屡遭批评。在这一方面,儒家思想诚然有其局限性,但不乏值得挖掘的精髓真义。儒家将理想人格定义在道德层面上,虽然失之偏颇,但它对于人之精神性、理想性的强调,却使其在现代社会转型中具有不朽的价值。作为社会的细胞,个体具有感性的需求,但就人的根本属性——社会性而言,人所具有的精神性、理想性更为重要,是人之为人的标准与标志。儒家以圣贤作为个人自我实现的最高目标,这种圣贤理想人格终点高不可触、遥不可及,不具有现实性,但它并不因此而失去意义。这种对理想人格的设定,是作为个人以及整个人类永不停止的追求目标而存在的,以其与现实的结合,使个体在对自身素质不断提高的追求中日渐接近,能超越有限狭小的躯壳而进入无限的精神领域,因此也成为个体毕生努力的目标,成为人不断积极进取、不断自我改造的动力。“君子”精神是传统儒学的理想人格。它有不适合现代社会生活的部分,但是,也有若干道德理念和行为规范具有永恒价值和普遍价值。它们可以救济、治疗现代文明病,使人变得更善良、更崇高,使人与人、集团与集团、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更协调,更和谐,使世界更安宁、更美好。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曾经幻想过“人人君子”的理想境界。清代的小说家李汝珍(约1763-约1830)在他的作品《镜花缘》中描写过“君子国”。那里的政治家谦恭和蔼,平易近人。那里的老百姓民风淳厚,相让不争,宁可损己,不能损人。假如人人成为“君子”,国家都成为“君子国”,那末,世界也就进入“大同”社会了。 我们已经进入21世纪。各种情况显示,在这一新的世纪里,科学和社会生产将会有更迅速的发展,精神文明也将向更高的层次攀登。在这一情况下,重提“君子”精神,提倡“君子”精神无疑是重要的、有意义的。儒家思想虽然对于当代来说太过于理想化,但是毋庸置否,其深刻内涵还是值得我们学习一二的。 当前社会急剧的转型中,随着原有信仰的失落,生活失去了深度和高度,生命缺少了厚重感,只有以享乐主义来填充生命意义的深井,而理想正是人能够超越这种粗浅的享乐主义泥潭的助力。此外,儒家理想人格中所强调的对道德义务的绝对持守、以差等之爱为本而善推之、以及和乐的精神等等,是现代人格构建所不可缺少的基石。政治民主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方面,而儒家一直被视为与民主不能并存的,因此最受诟病。诚然,儒家的政治思想虽有“民本”、“民贵”之说,但都是居于统治者地位来为被统治者想办法,与现代民主由下而上争取权利形成鲜明对照,但这并不代表儒家思想是中国实现民主化所不可逾越的障碍。民主之可贵,正在于以“争”而成“不争”,以个体之私而成群体之公,但形成的这种“不争”与“公”,是由于相互限制的形势逼迫出来的,而非来自“道德上的自觉,所以时时感到安放不牢”,而儒家德与礼的思想,恰好可以将其上升至道德自觉,由此民主政治才更有其根基。再者,民主制度“徒法不足以自

儒家哲学思想的核心-涵义及其影响

儒家哲学思想的核心-涵义及其影响

儒家哲学思想的核心,涵义及其影响 仁礼 仁:仁爱。 “仁者爱人”。“礼”是孔子思想中的传统部分,“仁”则是孔子的创新部分。孔子的最主要核心思想是仁爱思想,包含了原始人道主义的成分,重理性、道德、人生的人本主义等,在不同的情况下不一而论。例如: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礼:礼节。

孔子认为,“礼”是区别尊卑贵贱的等级制度及相应的礼节仪式。其主要作用是区别差异。在礼的前提下进行调和,而不是将等级取消进行混同。例如: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仁”、“礼”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礼”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孔子之后,“仁”、“礼”思想被历代思想家、儒士“损益”,已经大为变化了。但“仁”、“礼”思想却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历史土壤之中,对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和文化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孔子生当春秋战国时代,正值中国新旧社会交替

之际。周天子已失势,王室衰微,诸侯大夫专权,烽火连年,人民陷入“易子而食,析骸以衅”的境地。所谓“春秋二百四十四年,亡国五十二,弑君三十六”,“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天下无道,人欲横流。一方面是奴隶制趋于崩溃,另一方面是新兴的封建制正待建立。旧的尚未完全崩溃,新的又未完全建立。社会在动荡中急剧变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混乱。在这种情况下,孔子提出了“仁”的思想,用以匡正被弄混了的人际关系、社会关系、道德关系,以适应时代的需要。这既适应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又顺应了奴隶解放的历史潮流。 孔子“仁”学思想的提出在哲学史上是一个具有理论贡献的创新。他是第一个将“仁”提到哲学

2018年儒家人文精神与全球化

儒家人文精神与全球化 儒家人文精神与全球化 人们一般认为,儒学是农业文明的产物,不可能为工业化和今天的科技文明,乃至经济全球化提供任何有价值的东西。我认为: 第一,就民族性而言,儒学不仅是农业文明的产物,也是华夏族群的精神形态,是中国乃至东亚社会文化的结晶,蕴含了东亚各民族的民族性格、终极信念、生活准则、生存智慧、处世方略。作为族群的意识与心理,它在今天仍是活着的。 第二,就时代性和空间性而言,一切地域、族类之前现代文明,当然包括曾经是灿烂辉煌的中国农业文明中的许多因素,尤其是精神因素,不可能不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与意义。因此,经济全球化、世界一体化或网络文化时代的来临,并不意味着民族性的消解,也不意味着前现代文明巳毫无作用。 第三,就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关系而言,经济与科技之现代化、全球化的前提和必要的补充,毋宁是广义的“文化”的多元化,即不同地域、族群、语言、宗教、阶级、阶层、性别、年龄的人们的丰富多样的政治、经济、文化需求,包括马斯洛所说的人的生理、安全、群体归属感、爱人与被爱、尊严和自我实现等不同层次的需求以及不同的价值理念与不同的民族文化自我认同之间的碰撞与交融。 正所谓“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没有民族性就没有世界性;没有本土性就没有全球性;没有多样化就没有一体化;没有人文精神的调治,当下与未来社会的发展只可能是畸形的、单向度的、平面的;没有如布尔迪厄和福山等人所说的“社会资本”“文化资本”(或“人的资本”)与文化能力的养育、积累,没有工作伦理乃至全球伦理的建构。 中国的“经济资本”的建构和经济与科技的现代化将是十分艰难的,所谓“经济全球化”也就不可能是健康的。包括社会美德、人文素养、工作伦理在内的精神文化资本可以转化为经济资本,亦可以丰富、改善、激活现代社会化的行为方式。 儒学生发于远古三代,奠基于礼乐文明,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生活和人们的心灵之中,是传统社会与传统文化的主要精神形态。剥离其形式躯壳和政治化儒学的负面影响,其有机、连续、整体的宇宙观,自强不息而又厚德载物的做人之道,和

论儒家伦理观对当代和谐文化建设的意义

论儒家伦理观对当代和谐文化建设的意义 张关华 哲学学院2009300010055 【摘要】儒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对儒家伦理文化合理内核的有效汲取,对于当代和谐文化建设具 有积极作用。这些合理内核,一是儒家在道德文化理念上追求圣人的文化心理和人格境界,二是儒家在人伦关系上推崇 相互协调的和睦交往,三是儒家在义利关系上主张“重义轻利”的价值观。 【关键词】儒家伦理观;传统文化;和谐文化建设 建设和谐文化是中华民族在目前特定的经济、政治、文化条件下以传统文化为基础而进行的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的活动,我国有着优秀的文化传统,经过数千年的积淀和发展.已经深深地融人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成为中华文明的基本特性和重要价值取向。所以构建和谐文化必须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在世界各个民族发展史上,只有中华民族文化绵延五千年源远流长,这充分说明了华夏文化的强大生命力。中国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提供丰富而广博的历史文化资源。只有深刻认识祖国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才能在历史提供的高起点上创造出更高层次的和谐文化。要深入挖掘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的内容,取其合理的思想内核,使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得以新生。而儒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对儒家伦理文化合理内核的有效汲取,对于当代和谐文化建设具有积极作用。本文就此略抒浅见。 一、儒家在道德文化理念上追求圣人的文化心理和人格境界及其意义 儒家性善的信念和性善论的传统,使得中国伦理道德乃至整个中国文化,都建立在对人性尊严的强词与期待上。儒家传统伦理深信,人性中具备了道德的一切要素与可能,因而“为仁由己”,只要安伦尽份,反躬内求,便是道德的完成。由此形成向内探求的主体性道德精神,这种修养道德精神,集中体现为以律已修己修身为特征的道德修养学说。而这种修养强调自主自律,自我超越以维护人伦 关系和整体秩序,建立道德自我,这种道德自我正是儒家基本的价值追求。儒家所谓的“为己”“成己”的道德理念,其内在旨趣不外是在人格上达到理想的境界,而儒家的价值理想,也最终落实到人格理想上。 儒家把修己、养身看作是立身处世、实现人的价值的根本,“白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第一章)。在孔子的以“仁”为核心的伦理学说中,既含系统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又含道德修养方法,如慎独、内省、自讼、主敬、集义、养气等等,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曾子所说的“吾El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宪问》)“躬自身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也就是要求自己而不强求别人的精神,是注重人的主体道德的自觉表现。一个有仁德的人。不怨别人不了解自己,而惭愧自己没有能力,着急自己不了解别人。这里体现了孔子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精神,也就是这种“修己慎独”的修养精神培养了中华民族践履道德的自觉性与主动性,造就了许多具有高尚品质和坚定节操的君子人格。 当前,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进而人们提出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社会秩序、诚信的职业操守等更高的要求,希望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在精神需求和文化修养上更加和谐。而现实上,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社会

论儒家修身思想对现代自我管理的启示

论儒家修身思想对现代自我管理的启示 【摘要】儒家理论博大精深,在其所涉及的管理领域中,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其管理目标,而“修身”作为儒家进行社会管理的逻辑起点,强调“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它进行的是一种由“内圣”到“外王”的自我修炼,突出了“修身”在自我实现中的决定性作用。尽管现代社会正日渐崇尚科学主义的工具理性文化,注重自我价值和追求法治,强调管理的制度化、定量化和严格化,但我以为追求至善心性、反求诸己、慎独主敬的儒家修身之道,对于当代人面对安身立命问题,进行自我管理、自我实现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儒家管理思想修身之道自我管理 儒家思想兴起于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后由孟、荀进一步发展、丰富,形成了思想比较丰富的儒家理论学派。其中儒家管理思想是儒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本质上讲,它是围绕着如何进行自我管理及如何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而展开的。儒家管理思想体系庞大,内容十分丰富,本文主要对儒家管理思想中的修身之道进行了提炼、分析、整合,归纳整理出其中对现代人进行自我管理有益的部分。 一、儒家管理思想的核心内涵 儒家管理思想集中体现在被后世誉为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道德作用及其与治国平天下关系的“德治主义”大成的《大学》之中,其所阐述的儒家管理以德治为目标,并通过“修身”和“齐家、治国平天下”两条途径来实现。 (一)儒家管理思想的前提和基础 治人是儒家管理思想的核心。儒家的一切管理活动都是围绕着治人展开的。儒家管理思想“治人”中的“人”既包括管理者以外的别人,又包括管理者自身。所以治人首先是修身,即自我管理。“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这句话表明了要想齐家、治国平天下,必须先修身,修身被儒家看作是进行社会管理的逻辑起点,没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无从谈起。 (二)儒家管理思想的目标 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修身所要达到的目的,其中治国平天下是儒家管理思想的终极目标。它视家为国之根本,认为家庭道德是国家治安和社会道德风尚的根本。《大学》明确规定:“教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事使众也”。 (三)儒家管理思想的基本原则 “贵和”与“中庸”的思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贵和原则是人在实施“齐家、治国平天下和仁爱原则涉及处理家庭、家族、社会和国家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时应遵循的又一重要原则。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理不如人和”。中国人历来以中庸为美德,为人处事讲究不偏不倚,“中庸”思维又称中和、中行、中道,也就是均衡,这种“执两用中”、“过犹不及”的中庸之道渗透到政治文化管理以及

儒家人文精神对大学德育的启示

儒家人文精神对大学德育的启示 摘要:儒家人文精神是当下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弥足珍贵的精神资源和人文智慧,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传统大学德育面临诸多突出问题,面对大学德育的困境,我们提出以儒家人文精神关照大学德育的三重价值维度:传承儒家人本理念,重塑大学德育的价值主体;奉行儒家“内省”与“躬行”相统一的传统,重构大学德育的价值路径;秉承儒家天人合一的大道精神,重树大学德育的价值目标。 关键词:儒家人文精神;大学德育;价值启示 儒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不朽的瑰宝,历经三千年的发展,其蕴含的人文精神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依旧灿若星辰。针对当下大学德育所处的困境,儒家人文精神为其提供了宝贵的价值启示。 一、儒家思想的人文精神 儒学源于远古三代,奠基于西周的礼乐文明,其有机、连续、整体的宇宙观,仁者爱人的人道精神,和而不同论等思想彰显了传统文化的恒久魅力。而作为儒学要旨的儒家人文精神则是中华人文精神的内核,是炎黄子孙精神生命的根基,是我们走向21世纪的重要精神资源。上下三千年,儒家学派在中华民族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对“天、地、人、物、我”及其关系不断反思,尤其是对“人”自身进行积极反思,由此形成了儒家独特的精神信念和价值意识,即儒家人文精神。自周代伊始,集宗教、伦理、政治于一身的礼乐教化开始突显“人文”的意识,所谓“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目的即为于统治阶层陶冶身心、端正品行,于百姓阶层提升文化素养和人格境界。步入孔子时代,中国人“人文意识”开始觉醒,孔子点醒和拯救周代礼乐文明之活的精神,将其提扬并发展为“仁学”。“仁”是人的内在的道德自觉,是人禽之辩所揭示的人的本质规定性。“为仁由己”,“我欲仁,斯仁至矣”,突显了人的主体性,特别是道德自主性。孔子的“仁学”还将“仁”作为“天、地、人、物、我”之间生命的感通,将“仁”推广为人与人之间、人与国家、民族、文化、宗教间的相处相接之道,进而上升到人类与动植物、自然的和谐共生之道。儒家人文精神是当下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弥足珍贵的精神资源和人文智慧,在剔除其历史附着的负面效应后,完全可以提炼和转化其合理因素,使其以价值启示的方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恢复

儒家教育思想中蕴含的人文精神解读

儒家教育思想中蕴含的人文精神解读 发表时间:2010-10-19T16:10:05.090Z 来源:《学园》2010年第8期上供稿作者:韩彦肖[导读] 儒家的教育传统是中华民族的教育传统,其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 韩彦肖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摘要】儒家的教育传统是中华民族的教育传统,其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解读儒家教育思想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对于当今教育的民族化、国际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关键词】儒家教育思想人文精神价值【中图分类号】 B22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4810(2010)08-0067-02 【Abstract】The Confucian education is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 in our Chinese nation. Meanwhile, the Confucian culture is our Chinese nation’s traditional culture. Then the humanism spirit contained in the Confucian education thought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national culture.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educational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nationalization to analyzing the humanistic spirit contained in the Confucian education thoughts. 【Key words】The Confucian educational thoughts The Humanistic spirit Value “任何国家的教育都是传统和时代的产物”,因此,要真正地了解一个国家(或民族)就必须要了解这个国家(或民族)的教育传统以及时代背景。要发展真正属于中华民族的教育,就离不开儒家教育传统。 一儒家教育思想中人文精神的内涵 儒家学派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这个社会动荡的时代深深触动了孔子:“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从而树立了重建有序、和谐社会的志向。要实现这一社会理想有两种途径:“以道易天下”和“以道教天下”。以道易天下: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活动;以道教天下:著书讲学的教育活动。通过参与政治来重建社会秩序是一个快速、有效的途径,但非常困难,所以历来儒家学者更多的则是走向“以道教天下”这条路。由此立足于“天下有道”这一宏愿,儒家的教育充满了人文精神——基于社会本位的人文精神。 儒家教育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其人文精神可以概括为:“对人的生命存在和人的尊严、价值、意义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对价值理想或终极理想的执著追求的总和”,他“既是一种形而上的追求,也是形而下的思考”。《易》经有云:“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就很好的诠释了儒家教育的人文精神:其不仅“成人”,而且“成天下”,不仅仅是个性的发展,其根本乃是社会的稳定和谐。这是中国教育传统的特色,也是儒家教育思想的灵魂。 二儒家教育思想中人文精神的体现 人文精神作为儒家教育思想的灵魂,渗透贯穿于儒家教育思想的各个层面。通过分析其教育思想,从不同的侧面来探索其中蕴涵的人文精神。 1.“乐道”的人文精神 儒家学者都坚持积极的人性论假设,继孔子的“性相近,习相远”之后,孟子明确提出了性善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告子上》)。荀子虽然坚持了“性恶论”,但是荀子在大量论证了性本恶之后,更重要的是强调通过教育的引导可以“化性起伪”,化恶性为善性,使人向善,这正体现了荀子积极的人性论理想。其后历代儒者,在人性论上都持积极的观点,“性三品说”、“理气二元论”,甚至批判理学的明清思想家都对人性给予了积极地肯定。这坚定了人具有“价值自居的潜力和成就圣贤的可能”,肯定了儒家教育要培养主体性的精神品格,使儒家的教育思想充满了“乐道”的人文精神。 “乐道”即以求道、得道为乐。儒家肯定了人性本善:人的内心总会促使人追求“真善美”,追求“善”的精神品质。这种“乐道”的人文精神,也是儒家教育思想的特色所在。 2.教育经世的人文精神 孟子总结先秦教育:“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其所指的“明人伦”是指通过“明人伦”的教育,来实现有序社会的理想,所以,“明人伦”就有两重含义,其一:教化万民,使其明了“人伦”之意,尊德守礼;其二:建立一个“人伦”明了的社会:“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这样一来就使得教育与社会的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充分肯定了“礼教”与“礼治”的重要性,体现了儒家所倡导的“内圣”、“外王”之道,也蕴含了“教育经世”的人文教育精神。首先,要想使人守礼尊德,明了“人伦”之意,就要进行“礼教”。通过礼教使人同一行为,通过人的守礼进而使社会有序和谐。在学礼的过程中,礼的内化即是“德教”的过程。礼教在行为,而德教在内心,这样才能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地。其次,建立和谐有序的“人伦”社会,就要推行“礼治”。通过礼治,使“礼”成为社会的统一准则来让人遵守。 通过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使“礼教”与“礼治”相统一,也使人的道德礼仪与社会的和谐有序统一起来,这也体现了儒家教育思想中蕴含的教育经世的人文精神。 3.整体性主体人格的人文精神儒家教育立足于和谐有序的社会,但是他同样关注个人精神品格的培养,孔孟提出“圣人”的理想培养目标。在孔子的眼中“唯天为大,唯尧则之”,把圣人同天相比拟。孟子也认为:“圣人,人伦之至也”,把圣人等同于伦理道德的化身。如此圣人成为一种理想化的主体性人格,也造成了圣人的高不可攀与神秘,使其只能成为理想,终其一生追求而不可得,由此,又有了一个较为现实的目标:“君子”。这一点上,孔子也说:“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这就使得儒家教育的培养目标由理想走进现实,由理想、完美的主体性人格走向大众人格。 作为君子,不仅要具备崇高的道德修养,还要怀有强烈的入世精神和拥有经世的能力。在德性上,君子要具备忠、孝、仁、义、礼、智、信等道德品质;在入世方面,则要具有入世精神,具备入世能力。所以,这种“君子”的培养目标就具有了整体性,孔子对于“成人”的描述反映了这一点:“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可见,君子不只是个人人格的发展,而是要求“自我、他人和群体都做到圆满无憾的人格完备。”这种人格具有了整体性,也体现出儒家教育所要培养的具有整体性的主体性人格这一人文精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_人文思想(儒家、道家、法家)

专题一人文思想 综述 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主要是指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形成的,并贯穿于传统文化之中的,以儒家仁爱思想为核心,注重人伦道德,追求崇高理想,肯定人的价值,重视群体和谐的理论和学说。其基本内容为天地之性人为贵的人道精神、天地万物为一体的生命意识与宇宙情怀、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和进取精神、禀然大义的人格气节和高尚的情操、宽厚仁爱的道德。当然,道家、法家、墨家、兵家等学派也在这种社会大环境中发展繁荣,和儒家共同给灿烂的中华文明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浸透着浓郁的人文思想。 一、儒家 基本思想:儒家学说是以"仁"为核心,"人为贵"为思想体系,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为其核心思想的学说。基本上坚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体现着人文精神。 思想演变:1.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被冷落 (1)春秋时期:儒学创立,孔子以仁的学说奠定基础 (2)战国时期:成为显学,孟子荀子继承发展,孟子提出仁政,荀子则提出性恶论。 2.秦朝时期——法家独尊,焚书坑儒,儒家思想遭压制。 3.西汉时期——确立正统地位,儒家思想享“独尊”. (1)西汉初期:盛行黄老之学,主张无为而治 (2)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儒家思想进行了发挥,增添了“君权神授”和“大一统” 等思想。 4.魏晋南北朝--------儒学危机,儒佛道三教并立. 5.隋唐时期——出现三教合一的趋势 6.宋明时期——儒学复兴发展到理学新阶段,理学统治地位确立.出现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7.明清之际——出现否定传统观念,提倡经世致用,批判君主专制的新思想 8.维新变法运动时期——儒家思想出“新意”康有为提出托古改制,移花接木。 9.新文化运动时期——儒家思想遭受冲击,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10.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居于主导地位,“文革”期间,“批林批孔”运动,儒学的统治地位被彻底推翻. 12.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儒家思想地位上升. 儒家思想主要作为民族文化遗产被人们认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新文化建设相结合。 代表人物及作品: 孔子和《论语》

儒家哲学思想的核心,涵义及其影响

儒家哲学思想的核心,涵义及其影响 仁礼 仁:仁爱。 ?仁者爱人?。?礼?是孔子思想中的传统部分,?仁?则是孔子的创新部分。孔子的最主要核心思想是仁爱思想,包含了原始人道主义的成分,重理性、道德、人生的人本主义等,在不同的情况下不一而论。例如: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礼:礼节。 孔子认为,?礼?是区别尊卑贵贱的等级制度及相应的礼节仪式。其主要作用是区别差异。在礼的前提下进行调和,而不是将等级取消进行混同。例如: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仁?、?礼?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礼?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孔子之后,?仁?、?礼?思想被历代思想家、儒士?损益?,已经大为变化了。但?仁?、?礼?思想却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历史土壤之中,对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和文化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孔子生当春秋战国时代,正值中国新旧社会交替之际。周天子已失势,王室衰微,诸侯大夫专权,烽火连年,人民陷入?易子而食,析骸以衅?的境地。所谓?春秋二百四十四年,亡国五十二,弑君三十六?,?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天下无道,人欲横流。一方面是奴隶制趋于崩溃,另一方面是新兴的封建制正待建立。旧的尚未完全崩溃,新的又未完全建立。社会在动荡中急剧变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混乱。在这种情况下,孔子提出了?仁?的思想,用以匡正被弄混了的人际关系、社会关系、道德关系,以适应时代的需要。这既适应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又顺应了奴隶解放的历史潮流。 孔子?仁?学思想的提出在哲学史上是一个具有理论贡献的创新。他是第一个将?仁?提到哲学高度的人,他把?仁?这一概念提炼为最高伦理范畴,赋予广泛的意义,并把它同?礼?有机结合在一起,组成了他庞大思想体系的核心。 ?仁?在《论语》中出现过109次。孔子对?仁?主要有这样一些解释:1.?仁者人也?;2.?仁者爱人?;3.?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4.?克己复礼为仁?;5.?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6.?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为仁矣?;7.?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8.?刚毅、木讷近仁?;9.?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可见,?仁?的涵义十分广泛,但最主要、最核心的是对人肯定的?人?及其?爱人?,以及同?礼?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社会道德规范。 首先,孔子从春秋动荡的岁月里,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冷酷,以及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必然趋势,因而对人进行了合乎时代要求的肯定,提出了崭新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 孔子提出了?人者,仁也?这一醒目的命题,并进而阐述?仁者爱人?,这无疑是一大创造。因为在这里,?仁?不再是一个字、一个词,而是一个理论范畴,反映了孔子的人学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