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器的主要功能

路由器的主要功能
路由器的主要功能

路由器的主要功能:

所谓“路由”,是指把数据从一个地方传送到另一个地方的行为和动作,而路由器,正是执行这种行为动作的机器,它的英文名称为Router,是一种连接多个网络或网段的网络设备,它能将不同网络或网段之间的数据信息进行“翻译”,以使它们能够相互“读懂”对方的数据,从而构成一个更大的网络。

简单的讲,路由器主要有以下几种功能:

第一,网络互连,路由器支持各种局域网和广域网接口,主要用于互连局域网和广域网,实现不同网络互相通信;

第二,数据处理,提供包括分组过滤、分组转发、优先级、复用、加密、压缩和防火墙等功能;

第三,网络管理,路由器提供包括配置管理、性能管理、容错管理和流量控制等功能。

为了完成“路由”的工作,在路由器中保存着各种传输路径的相关数据--路由表(Routing Table),供路由选择时使用。路由表中保存着子网的标志信息、网上路由器的个数和下一个路由器的名字等内容。路由表可以是由系统管理员固定设置好的,也可以由系统动态修改,可以由路由器自动调整,也可以由主机控制。在路由器中涉及到两个有关地址的名字概念,那就是:静态路由表和动态路由表。由系统管理员事先设置好固定的路由表称之为静态(static)路由表,一般是在系统安装时就根据网络的配置情况预先设定的,它不会随未来网络结构的改变而改变。动态(Dynamic)路由表是路由器根据网络系统的运行情况而自动调整的路由表。路由器根据路由选择协议(Routing Protocol)提供的功能,自动学习和记忆网络运行情况,在需要时自动计算数据传输的最佳路径。

Osi模型个层功能

OSI七层模型介绍

OSI是一个开放性的通行系统互连参考模型,他是一个定义的非常好的协议规范。OSI模型有7层结构,每层都可以有几个子层。下面我简单的介绍一下这7层及其功能。

OSI的7层从上到下分别是

7 应用层

6 表示层

5 会话层

4 传输层

3 网络层

2 数据链路层

1 物理层

其中高层,既7、6、5、4层定义了应用程序的功能,下面3层,既3、2、1层主要面向通过网络的端到端的数据流。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7层的功能:

(1)应用层:与其他计算机进行通讯的一个应用,它是对应应用程序的通信服务的。例如,一个没有通信功能的字处理程序就不能执行通信的代码,从事字处理工作的程序员也不关心OSI的第7层。但是,如果添加了一个传输文件的选项,那么字处理器的程序员就需要实现OSI的第7层。示例:telnet,HTTP,FTP,WWW,NFS,SMTP等。

(2)表示层:这一层的主要功能是定义数据格式及加密。例如,FTP允许你选择以二进制或ASII格式传输。如果选择二进制,那么发送方和接收方不改变文件的内容。如果选择ASII格式,发送方将把文本从发送方的字符集转换成标准的ASII后发送数据。在接收方将标准的ASII转换成接收方计算机的字符集。示例:加密,ASII等。

(3)会话层:他定义了如何开始、控制和结束一个会话,包括对多个双向小时的控制和管理,以便在只完成连续消息的一部分时可以通知应用,从而使表示层看到的数据是连续的,在某些情况下,如果表示层收到了所有的数据,则用数据代表表示层。示例:RPC,SQL等。

(4)传输层:这层的功能包括是否选择差错恢复协议还是无差错恢复协议,及在同一主机上对不同应用的数据流的输入进行复用,还包括对收到的顺序不对的数据包的重新排序功能。示例:TCP,UDP,SPX。

(5)网络层:这层对端到端的包传输进行定义,他定义了能够标识所有结点的逻辑地址,还定义了路由实现的方式和学习的方式。为了适应最大传输单元长度小于包长度的传输介质,网络层还定义了如何将一个包分解成更小的包的分段方法。示例:IP,IPX等。

(6)数据链路层:他定义了在单个链路上如何传输数据。这些协议与被讨论的歌种介质有关。示例:ATM,FDDI等。

(7)物理层:OSI的物理层规范是有关传输介质的特性标准,这些规范通常也参考了其他组织制定的标准。连接头、针、针的使用、电流、电流、编码及光调制等都属于各种物理层规范中的内容。物理层常用多个规范完成对所有细节的定义。示例:Rj45,802.3等。

OSI分层的优点:

(1)人们可以很容易的讨论和学习协议的规范细节。

(2)层间的标准接口方便了工程模块化。(3)创建了一个更好的互连环境。

(4)降低了复杂度,使程序更容易修改,产品开发的速度更快。

(5)每层利用紧邻的下层服务,更容易记住个层的功能。

大多数的计算机网络都采用层次式结构,即将一个计算机网络分为若干层次,处在高层次的系统仅是利用较低层次的系统提供的接口和功能,不需了解低层实现该功能所采用的算法和协议;较低层次也仅是使用从高层系统传送来的参数,这就是层次间的无关性。因为有了这种无关性,层次间的每个模块可以用一个新的模块取代,只要新的模块与旧的模块具有相同的功能和接口,即使它们使用的算法和协议都不一样。

网络中的计算机与终端间要想正确的传送信息和数据,必须在数据传输的顺序、数据的格式及内容等方面有一个约定或规则,这种约定或规则称做协议。网络协议主要有三个组成部分:

1、语义:

是对协议元素的含义进行解释,不同类型的协议元素所规定的语义是不同的。例如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及得到的响应等。

2、语法:

将若干个协议元素和数据组合在一起用来表达一个完整的内容所应遵循的格式,也就是对信息的数据结构做一种规定。例如用户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与格式等。

3、时序:

对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例如在双方进行通信时,发送点发出一个数据报文,如果目标点正确收到,则回答源点接收正确;若接收到错误的信息,则要求源点重发一次。

70年代以来,国外一些主要计算机生产厂家先后推出了各自的网络体系结构,但它们都属于专用的。

为使不同计算机厂家的计算机能够互相通信,以便在更大的范围内建立计算机网络,有必要建立一个国际范围的网络体系结构标准。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于1981年正式推荐了一个网络系统结构----七层参考模型,叫做开放系统互连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OSI)。由于这个标准模型的建立,使得各种计算机网络向它靠拢, 大大推动了网络通信的发展。

OSI 参考模型将整个网络通信的功能划分为七个层次,见图1。它们由低到高分别是物理层(PH)、链路层(DL)、网络层(N)、传输层(T)、会议层(S)、表示层(P)、应用层(A)。每层完成一定的功能,每层都直接为其上层提供服务,并且所有层次都互相支持。第四层到第七层主要负责互操作性,而一层到三层则用于创造两个网络设备间的物理连接.

1.物理层

物理层是OSI的第一层,它虽然处于最底层,却是整个开放系统的基础。物理层为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提供传输媒体及互连设备,为数据传输提供可靠的环境。

1.1媒体和互连设备

物理层的媒体包括架空明线、平衡电缆、光纤、无线信道等。通信用的互连设备指DTE和DCE间的互连设备。DTE既数据终端设备,又称物理设备,如计算机、终端等都包括在内。而DCE则是数据通信设备或电路连接设备,如调制解调器等。数据传输通常是经过DTE——DCE,再经过DCE——DTE的路径。互连设备指将DTE、DCE连接起来的装置,如各种插头、插座。LAN中的各种粗、细同轴电缆、T

型接、插头,接收器,发送器,中继器等都属物理层的媒体和连接器。

1.2物理层的主要功能

1.2.1为数据端设备提供传送数据的通路,数据通路可以是一个物理媒体,也可以是多个物理媒体连接而成.一次完整的数据传输,包括激活物理连接,传送数据,终止物理连接.所谓激活,就是不管有多少物理媒体参与,都要在通信的两个数据终端设备间连接起来,形成一条通路.

1.2.2传输数据.物理层要形成适合数据传输需要的实体,为数据传送服务.一是要保证数据能在其上正

确通过,二是要提供足够的带宽(带宽是指每秒钟内能通过的比特(BIT)数),以减少信道上的拥塞.传输数据

的方式能满足点到点,一点到多点,串行或并行,半双工或全双工,同步或异步传输的需要.

1.3物理层的一些重要标准

物理层的一些标准和协议早在OSI/TC97/C16 分技术委员会成立之前就已制定并在应用了,OSI也制

定了一些标准并采用了一些已有的成果.下面将一些重要的标准列出,以便读者查阅.ISO2110:称为"数据通

信----25芯DTE/DCE接口连接器和插针分配".它与EIA(美国电子工

业协会)的"RS-232-C"基本兼容。ISO2593:称为"数据通信----34芯DTE/DCE----接口连接器和插针分配"。ISO4092:称为"数据通信----37芯DTE/DEC----接口连接器和插针分配".与EIARS-449兼容。CCITT V.24:称为"数据终端设备(DTE)和数据电路终接设备之间的接口电路定义表".其功能与EIARS-232-C及

RS-449兼容于100序列线上.

2.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可以粗略地理解为数据通道。物理层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通信提供传输媒体及其连接.媒体是长期的,连接是有生存期的.在连接生存期内,收发两端可以进行不等的一次或多次数据通信.每次通信都

要经过建立通信联络和拆除通信联络两过程.这种建立起来的数据收发关系就叫作数据链路.而在物理媒体

上传输的数据难免受到各种不可靠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差错,为了弥补物理层上的不足,为上层提供无差错的

数据传输,就要能对数据进行检错和纠错.数据链路的建立,拆除,对数据的检错,纠错是数据链路层的基本任务。

2.1链路层的主要功能

链路层是为网络层提供数据传送服务的,这种服务要依靠本层具备的功能来实现。链路层应具备如下功能:

2.1.1链路连接的建立,拆除,分离。

2.1.2帧定界和帧同步。链路层的数据传输单元是帧,协议不同,帧的长短和界面也有差别,但无论如何必须对帧进行定界。

2.1.3顺序控制,指对帧的收发顺序的控制。

2.1.4差错检测和恢复。还有链路标识,流量控制等等.差错检测多用方阵码校验和循环码校验来检测信道上数据的误码,而帧丢失等用序号检测.各种错误的恢复则常靠反馈重发技术来完成。

2.2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协议

数据链路层协议是为发对等实体间保持一致而制定的,也为了顺利完成对网络层的服务。主要协议如下:

2.2.1ISO1745--1975:"数据通信系统的基本型控制规程".这是一种面向字符的标准,利用10个控制字

符完成链路的建立,拆除及数据交换.对帧的收发情况及差错恢复也是靠这些字符来完成.ISO1155,

ISO1177, ISO2626, ISO2629等标准的配合使用可形成多种链路控制和数据传输方式.

2.2.2ISO3309--1984:称为"HDLC 帧结构".ISO4335--1984:称为"HDLC 规程要素".ISO7809--1984:称为"HDLC 规程类型汇编".这3个标准都是为面向比特的数据传输控制而制定的.有人习惯上把这3个标准组合称为高级链路控制规程.

2.2.3ISO7776:称为"DTE数据链路层规程".与CCITT X.25LAB"平衡型链路访问规程"相兼容.

2.3链路层产品

独立的链路产品中最常见的当属网卡,网桥也是链路产品。MODEM的某些功能有人认为属于链路层,对些还有争议.数据链路层将本质上不可靠的传输媒体变成可靠的传输通路提供给网络层。在IEEE802.3情况下,数据链路层分成了两个子层,一个是逻辑链路控制,另一个是媒体访问控制。下图所示为

IEEE802.3LAN体系结构。

AUI=连接单元接口PMA=物理媒体连接

MAU=媒体连接单元PLS=物理信令

MDI=媒体相关接口

3.网络层

网络层的产生也是网络发展的结果.在联机系统和线路交换的环境中,网络层的功能没有太大意义.当数据终端增多时.它们之间有中继设备相连.此时会出现一台终端要求不只是与唯一的一台而是能和多台终端通信的情况,这就是产生了把任意两台数据终端设备的数据链接起来的问题,也就是路由或者叫寻径.另外,当一条物理信道建立之后,被一对用户使用,往往有许多空闲时间被浪费掉.人们自然会希望让多对用户共用一条链路,为解决这一问题就出现了逻辑信道技术和虚拟电路技术.

3.1网络层主要功能

网络层为建立网络连接和为上层提供服务,应具备以下主要功能:

3.1.1路由选择和中继.

3.1.2激活,终止网络连接.

3.1.3在一条数据链路上复用多条网络连接,多采取分时复用技术 .

3.1.4差错检测与恢复.

3.1.5排序,流量控制.

3.1.6服务选择.

3.1.7网络管理.

3.2网络层标准简介

网络层的一些主要标准如下:

3.2.1 ISO.DIS8208:称为"DTE用的X.25分组级协议"

3.2.2 ISO.DIS8348:称为"CO 网络服务定义"(面向连接)

3.2.3 ISO.DIS8349:称为"CL 网络服务定义"(面向无连接)

3.2.4 ISO.DIS8473:称为"CL 网络协议"

3.2.5 ISO.DIS8348:称为"网络层寻址"

3.2.6 除上述标准外,还有许多标准。这些标准都只是解决网络层的部分功能,所以往往需要在网络层中同时使用几个标准才能完成整个网络层的功能.由于面对的网络不同,网络层将会采用不同的标准组合.

在具有开放特性的网络中的数据终端设备,都要配置网络层的功能.现在市场上销售的网络硬设备主要有网关和路由器.

4.传输层

传输层是两台计算机经过网络进行数据通信时,第一个端到端的层次,具有缓冲作用。当网络层服务质量不能满足要求时,它将服务加以提高,以满足高层的要求;当网络层服务质量较好时,它只用很少的工作。传输层还可进行复用,即在一个网络连接上创建多个逻辑连接。传输层也称为运输层.传输层只存在于端开放系统中,是介于低3层通信子网系统和高3层之间的一层,但是很重要的一层.因为它是源端到目的端对数据传送进行控制从低到高的最后一层.

有一个既存事实,即世界上各种通信子网在性能上存在着很大差异.例如电话交换网,分组交换网,公用数据交换网,局域网等通信子网都可互连,但它们提供的吞吐量,传输速率,数据延迟通信费用各不相同.对于会话层来说,却要求有一性能恒定的界面.传输层就承担了这一功能.它采用分流/合流,复用/介复用技术来调节上述通信子网的差异,使会话层感受不到.

此外传输层还要具备差错恢复,流量控制等功能,以此对会话层屏蔽通信子网在这些方面的细节与差异.传输层面对的数据对象已不是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而是和会话层的界面端口.上述功能的最终目的是为会话提供可靠的,无误的数据传输.传输层的服务一般要经历传输连接建立阶段,数据传送阶段,传输连接释放

阶段3个阶段才算完成一个完整的服务过程.而在数据传送阶段又分为一般数据传送和加速数据传送两种。传输层服务分成5种类型.基本可以满足对传送质量,传送速度,传送费用的各种不同需要.传输层的协议标准有以下几种:

4.1 ISO8072:称为"面向连接的传输服务定义"

4.2 ISO8072:称为"面向连接的传输协议规范"

5.会话层

会话层提供的服务可使应用建立和维持会话,并能使会话获得同步。会话层使用校验点可使通信会话在通信失效时从校验点继续恢复通信。这种能力对于传送大的文件极为重要。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构成开放系统的高3层,面对应用进程提供分布处理,对话管理,信息表示,恢复最后的差错等.

会话层同样要担负应用进程服务要求,而运输层不能完成的那部分工作,给运输层功能差距以弥补.主要的功能是对话管理,数据流同步和重新同步。要完成这些功能,需要由大量的服务单元功能组合,已经制定的功能单元已有几十种.现将会话层主要功能介绍如下.

5.1为会话实体间建立连接。为给两个对等会话服务用户建立一个会话连接,应该做如下几项工作:

5.1.1将会话地址映射为运输地址

5.1.2选择需要的运输服务质量参数(QOS)

5.1.3对会话参数进行协商

5.1.3识别各个会话连接

5.1.4传送有限的透明用户数据

5.2数据传输阶段

这个阶段是在两个会话用户之间实现有组织的,同步的数据传输.用户数据单元为SSDU,而协议数据单元为SPDU.会话用户之间的数据传送过程是将SSDU转变成SPDU进行的.

5.3连接释放

连接释放是通过"有序释放","废弃","有限量透明用户数据传送"等功能单元来释放会话连接的.会话层标准为了使会话连接建立阶段能进行功能协商,也为了便于其它国际标准参考和引用,定义了12种功能单元.各个系统可根据自身情况和需要,以核心功能服务单元为基础,选配其他功能单元组成合理的会话服务子集.会话层的主要标准有"DIS8236:会话服务定义"和"DIS8237:会话协议规范".

6.表示层

表示层的作用之一是为异种机通信提供一种公共语言,以便能进行互操作。这种类型的服务之所以需要,是因为不同的计算机体系结构使用的数据表示法不同。例如,IBM主机使用EBCDIC编码,而大部分PC机使用的是ASCII码。在这种情况下,便需要会话层来完成这种转换。

通过前面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会话层以下5层完成了端到端的数据传送,并且是可靠,无差错的传送.但是数据传送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最终是要实现对数据的使用.由于各种系统对数据的定义并不完全相同,最易明白的例子是键盘,其上的某些键的含义在许多系统中都有差异.这自然给利用其它系统的数据造成了障碍.表示层和应用层就担负了消除这种障碍的任务.

对于用户数据来说,可以从两个侧面来分析,一个是数据含义被称为语义,另一个是数据的表示形式,称

做语法.像文字,图形,声音,文种,压缩,加密等都属于语法范畴.表示层设计了3类15种功能单位,其中上下文

管理功能单位就是沟通用户间的数据编码规则,以便双方有一致的数据形式,能够互相认识.ISO表示层为服务,协议,文本通信符制定了DP8822,DP8823,DIS6937/2等一系列标准.

7.应用层

应用层向应用程序提供服务,这些服务按其向应用程序提供的特性分成组,并称为服务元素。有些可为多种应用程序共同使用,有些则为较少的一类应用程序使用。应用层是开放系统的最高层,是直接为应用进程提供服务的。其作用是在实现多个系统应用进程相互通信的同时,完成一系列业务处理所需的服务.其服务元素分为两类:公共应用服务元素CASE和特定应用服务元素SASE.CASE提供最基本的服务,它成为应用层中任何用户和任何服务元素的用户,主要为应用进程通信,分布系统实现提供基本的控制机制.特定服务SASE则要满足一些特定服务,如文卷传送,访问管理,作业传送,银行事务,订单输入等.

这些将涉及到虚拟终端,作业传送与操作,文卷传送及访问管理,远程数据库访问,图形核心系统,开放系统互连管理等等.应用层的标准有DP8649"公共应用服务元素",DP8650"公共应用服务元素用协议",文件

传送,访问和管理服务及协议.

讨论:OSI七层模型是一个理论模型,实际应用则千变万化,因此更多把它作为分析、评判各种网络技术的依据;对大多数应用来说,只将它的协议族(即协议堆栈)与七层模型作大致的对应,看看实际用到的特定协议是属于七层中某个子层,还是包括了上下多层的功能。

这样分层的好处有:

1.使人们容易探讨和理解协议的许多细节。

2.在各层间标准化接口,允许不同的产品只提供各层功能的一部分,(如路由器在一到三层),或者只提供协议功能的一部分。(如Win95中的Microsoft TCP/IP)

3. 创建更好集成的环境。

4. 减少复杂性,允许更容易编程改变或快速评估。

5. 用各层的headers和trailers排错。

6.较低的层为较高的层提供服务。

7. 把复杂的网络划分成为更容易管理的层。

交换机和集线器的区别

从OSI体系结构来看,集线器属于OSI的第一层物理层设备,而交换机属于OSI的第二层数据链路层设备。这就意味着集线器只是对数据的传输起到同步、放大和整形的作用,对数据传输中的短帧、碎片等无法有效处理,不能保证数据传输的完整性和正确性;而交换机不但可以对数据的传输做到同步、放大和整形,而且可以过滤短帧、碎片等。

从工作方式来看,集线器是一种广播模式,也就是说集线器的某个端口工作的时候其他所有端口都有名收听到信息,容易产生广播风暴。当网络较大的时候网络性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那么用什么方法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呢?交换机就能够起到这种作用,当交换相工作的时候只有发出请求的端口和目的端口之间相互响应而不影响其他端口,那么交换机就能够隔离冲突域和有效地抑制广播风暴的产生。

从带宽来看,集线器不管有多少个端口,所有端口都共享一条带宽,在同一时刻只能有两个端口传送数据,其他端口只能等待;同时集线器只能工作在半双工模式下。而对于交换机而言,每个端口都有一条独占的带宽,当两个端口工作时并不影响其他端口的工作,同时交换机不但可以工作在半双工模式下也可以工作在全双工模式下。

交换机的主要功能

交换机(英文:Switch,意为“开关”)是一种用于电信号转发的网络设备。它可以为接入交换机的任意两个网络节点提供独享的电信号通路。最常见的交换机是以太网交换机。其他常见的还有电话语音交换机、光纤交换机等。

工作在数据链路层。交换机拥有一条很高带宽的背部总线和内部交换矩阵。交换机的所有的端口都挂接在这条背部总线上,控制电路收到数据包以后,处理端口会查找内存中的地址对照表以确定目的MAC(网卡的硬件地址)的NIC(网卡)挂接在哪个端口上,通过内部交换矩阵迅速将数据包传送到目的端口,目的MAC若不存在广播到所有的端口,接收端口回应后交换机会“学习”新的地址,并把它添加入内部MAC地址表中。使用交换机也可以把网络“分段”,通过对照MAC地址表,交换机只允许必要的网络流量通过交换机。通过交换机的过滤和转发,可以有效的减少冲突域,但它不能划分网络层广播,即广播域。交换机在同一时刻可进行多个端口对之间的数据传输。每一端口都可视为独立的网段,连接在其上的网络设备独自享有全部的带宽,无须同其他设备竞争使用。当节点A向节点D 发送数据时,节点B可同时向节点C发送数据,而且这两个传输都享有网络的全部带宽,都有着自己的虚拟连接。假使这里使用的是10Mbps的以太网交换机,那么该交换机这时的总流通量就等于2×10Mbps=20Mbps,而使用10Mbps的共享式HUB时,一个HUB的总流通量也不会超出10Mbps。总之,交换机是一种基于MAC地址识别,能完成封装转发数据包功能的网络设备。交换机可以“学习”MAC地址,并把其存放在内部地址表中,通过在数据帧的始发者和目标接收者之间建立临时的交换路径,使数据帧直接由源地址到达目的地址。

交换方式

[2]交换机通过以下三种方式进行交换:1) 直通式:直通方式的以太网交换机可以理解为在各端口间是纵横交叉的线路矩阵电话交换机。它在输入端口检测到一个数据包时,检查该包的包头,获取包的目的地址,启动内部的动态查找表转换成相应的输出端口,在输入与输出交叉处接通,把数据包直通到相应的端口,实现交换功能。由于不需要存储,延迟非常小、交换非常快,这是它的优点。它的缺点是,因为数据包内容并没有被以太网交换机保存下来,所以无法检查所传送的数据包是否有误,不能提供错误检测能力。由于没有缓存,不能将具有不同速率的输入/输出端口直接接通,而且容易丢包。2) 存储转发:存储转发方式是计算机网络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方式。它把输入端口的数据包先存储起来,然后进行CRC(循环冗余码校验)检查,在对错误包处理后才取出数据包的目的地址,通过查找表转换成输出端口送出包。正因如此,存储转发方式在数据处理时延时大,这是它的不足,但是它可以对进入交换机的数据包进行错误检测,有效地改善网络性能。尤其重要的是它可以支持不同速度的端口间的转换,保持高速端口与低速端口间的协同工作。3) 碎片隔离:这是介于前两者之间的一种解决方案。它检查数据包的长度是否够64个字节,如果小于64字节,说明是假包,则丢弃该包;如果大于64字节,则发送该包。这种方式也不提供数据校验。它的数据处理速度比存储转发方式快,但比直通式慢。几种交换技术

1. 端口交换

端口交换技术最早出现在插槽式的集线器中,这类集线器的背板通常划分有多条以太网段(每条网段为一个广播域),不用网桥或路由连接,网络之间是互不相通的。以大主模块插入后通常被分配到某个背板的网段上,端口交换用于将以太模块的端口在背板的多个网段之间进行分配、平衡。根据支持的程度,端口交换还可细分为:·模块交换:将整个模块进行网段迁移。·端口组交换:通常模块上的端口被划分为若干组,每组端口允许进行网段迁移。·端口级交换:支持每个端口在不同网段之间进行迁移。这种交换技术是基于OSI第一层上完成的,具有灵活性和负载平衡能力等优点。如果配置得当,那么还可以在一定程度进行容错,但没有改变共享传输介质的特点,自而未能称之为真正的交换。

2. 帧交换

帧交换是目前应用最广的局域网交换技术,它通过对传统传输媒介进行微分段,提供并行传送的机制,以减小冲突域,获得高的带宽。一般来讲每个公司的产品的实现技术均会有差异,但对网络帧的处理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直通交换:提供线速处理能力,交换机只读出网络帧的前14个字节,便将网络帧传送到相应的端口上。存储转发:通过对网络帧的读取进行验错和控制。前一种方法的交换速度非常快,但缺乏对网络帧进行更高级的控制,缺乏智能性和安全性,同时也无法支持具有不同速率的端口的交换。因此,各厂商把后一种技术作为重点。有的厂商甚至对网络帧进行分解,将帧分解成固定大小的信元,该信元处理极易用硬件实现,处理速度快,同时能够完成高级控制功能(如美国MADGE 公司的LET集线器)如优先级控制。

3. 信元交换

ATM技术采用固定长度53个字节的信元交换。由于长度固定,因而便于用硬件实现。ATM采用专用的非差别连接,并行运行,可以通过一个交换机同时建立多个节点,但并不会影响每个节点之间的通信能力。ATM还容许在源节点和目标、节点建立多个虚拟链接,以保障足够的带宽和容错能力。ATM采用了统计时分电路进行复用,因而能大大提高通道的利用率。ATM的带宽可以达到25M、155M、622M甚至数Gb的传输能力。但随着万兆以太网的出现,曾经代表网络和通讯技术发展的未来方向的ATM技术,开始逐渐失去存在的意义。

二层交换机,三层交换机及四层交换机的区别

二层交换

二层交换技术的发展比较成熟,二层交换机属数据链路层设备,可以识别数据包中的MAC地址信息,根据MAC地址进行转发,并将这些MAC地址与对应的端口记录在自己内部的一个地址表中。具体的工作流程如下:1) 当交换机从某个端口收到一个数据包,它先读取包头中的源MAC地址,这样它就知道源MAC地址的机器是连在哪个端口上的;2) 再去读取包头中的目的MAC地址,并在地址表中查找相应的端口;3) 如表中有与这目的MAC地址对应的端口,把数据包直接复制到这端口上;

4) 如表中找不到相应的端口则把数据包广播到所有端口上,当目的机器对源机器回应时,交换机又可以记录这一目的MAC地址与哪个端口对应,在下次传送数据时就不再需要对所有端口进行广播了。不断的循环这个过程,对于全网的MAC地址信息都可以学习到,二层交换机就是这样建立和维护它自己的地址表。从二层交换机的工作原理可以推知以下三点:1) 由于交换机对多数端口的数据进行同时交换,这就要求具有很宽的交换总线带宽,如果二层交换机有N个端口,每个端口的带宽是M,交换机总线带宽超过N×M,那么这交换机就可以实现线速交换;2) 学习端口连接的机器的MAC地址,写入地址表,地址表的大小(一般两种表示方式:一为BEFFER RAM,一为MAC表项数值),地址表大小影响交换机的接入容量;3) 还有一个就是二层交换机一般都含有专门用于处理数据包转发的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 专用集成电路)芯片,因此转发速度可以做到非常快。由于各个厂家采用ASIC不同,直接影响产品性能。以上三点也是评判二、三层交换机性能优劣的主要技术参数,这一点请大家在考虑设备选型时注意比较。

三层交换

下面先来通过一个简单的网络来看看三层交换机的工作过程。使用IP的设备A------------------------三层交换机------------------------使用IP的设备B 比如A要给B发送数据,已知目的IP,那么A就用子网掩码取得网络地址,判断目的IP是否与自己在同一网段。如果在同一网段,但不知道转发数据所需的MAC 地址,A就发送一个ARP请求,B返回其MAC地址,A用此MAC封装数据包并发送给交换机,交换机起用二层交换模块,查找MAC地址表,将数据包转发到相应的端口。如果目的IP地址显示不是同一网段的,那么A要实现和B的通讯,在流缓存条目中没有对应MAC地址条目,就将第一个正常数据包发送向一个缺省网关,这个缺省网关一般在操作系统中已经设好,对应第三层路由模块,所以可见对于不是同一子网的数据,最先在MAC表中放的是缺省网关的MAC地址;然后就由三层模块接收到此数据包,查询路由表以确定到达B的路由,将构造一个新的帧头,其中以缺省网关的MAC地址为源MAC地址,以主机B的MAC地址为目的MAC地址。通过一定的识别触发机制,确立主机A与B的MAC地址及转发端口的对应关系,并记录进流缓存条目表,以后的A到B的数据,就直接交由二层交换模块完成。这就通常所说的一次路由多次转发。以上就是三层交换机工作过程的简单概括,可以看出三层交换的特点:1)由硬件结合实现数据的高速转发。这就不是简单的二层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叠加,三层路由模块直接叠加在二层交换的高速背板总线上,突破了传统路由器的接口速率限制,速率可达几十Gbit/s。算上背板带宽,这些是三层交换机性能的两个重要参数。2)简洁的路由软件使路由过程简化。大部分的数据转发,除了必要的路由选择交由路由软件处理,都是由二层模块高速转发,路由软件大多都是经过处理的高效优化软件,并不是简单照搬路由器中的软件。二层和三层交换机的选择二层交换机用于小型的局域网络。这个就不用多言了,在小型局域网中,广播包影响不大,二层交换机的快速交换功能、多个接入端口和低谦价格为小型网络用户提供了很完善的解决方案。路由器的优点在于接口类型丰富,支持的三层功能强大,路由能力强大,适合用于大型的网络间的路由,它的优势在于选择最佳路由,负荷分担,链路备份及和其他网络进行路由信息的交换等等路由器所具有功能。三层交换机的最重要的功能是加快大型局域网络内部的数据的快速转发,加入路由功能也是为这个目的服务的。如果把大型网络按照部门,地域等等因素划分成一个个小局域网,这将导致大量的网际互访,单纯的使用二层交换机不能实现网际互访;如单纯的使用路由器,由于接口数量有限和路由转发速度慢,将限制网络的速度和网络规模,采用具有路由功能的快速转发的三层交换机就成为首选。一般来说,在内网数据流量大,要求快速转发响应的网络中,如全部由三层交换机来做这个工作,会造成三层交换机负担过重,响应速度受影响,将网间的路由交由路由器去完成,充分发挥不同设备的优点,不失为一种好的组网策略,当然,前提是客户的腰包很鼓,不然就退而求其次,让三层交换机也兼为网际互连。

四层交换

第四层交换的一个简单定义是:它是一种功能,它决定传输不仅仅依据MAC地址(第二层网桥)或源/目标IP地址(第三层路由),而且依据TCP/UDP(第四层) 应用端口号。第四层交换功能就象是虚IP,指向物理服务器。它传输的业务服从的协议多种多样,有HTTP、FTP、NFS、Telnet或其他协议。这些业务在物理服务器基础上,需要复杂的载量平衡算法。在IP世界,业务类型由终端TCP或UDP端口地址来决定,在第四层交换中的应用区间则由源端和终端IP地址、TCP和UDP端口共同决定。在第四层交换中为每个供搜寻使用的服务器组设立虚IP地址(VIP),每组服务器支持某种应用。在域名服务器(DNS)中存储的每个应用服务器地址是VIP,而不是真实的服务器地址。当某用户申请应用时,一个带有目标服务器组的VIP连接请求(例如一个TCP SYN包)发给服务器交换机。服务器交换机在组中选取最好的服务器,将终端地址中的VIP用实际服务器的IP取代,并将连接请求传给服务器。这样,同一区间所有的包由服务器交换机进行映射,在用户和同一服务器间进行传输。第四层交换的原理OSI模型的第四层是传输层。传输层负责端对端通信,即在网络源和目标系统之间协调通信。在IP协议栈中这是TCP(一种传输协议)和UDP(用户数据包协议)所在的协议层。在第四层中,TCP和UDP标题包含端口号(port number),它们可以唯一区分每个数据包包含哪些应用协议(例如HTTP、FTP等)。端点系统利用这种信息来区分包中的数据,尤其是端口号使一个接收端计算机系统能够确定它所收到的IP包类型,并把它交给合适的高层软件。端口号和设备IP地址的组合通常称作"插口(socket)"。1和255之间的端口号被保留,他们称为"

熟知"端口,也就是说,在所有主机TCP/I P协议栈实现中,这些端口号是相同的。除了"熟知"端口外,标准UNIX服务分配在256到1024端口范围,定制的应用一般在1024以上分配端口号。分配端口号的最近清单可以在RFC1700 "Assigned Numbers"上找到。TCP/UDP端口号提供的附加信息可以为网络交换机所利用,这是第四层交换的基础。具有第四层功能的交换机能够起到与服务器相连接的"虚拟IP"(VIP)前端的作用。每台服务器和支持单一或通用应用的服务器组都配置一个VIP地址。这个VIP地址被发送出去并在域名系统上注册。在发出一个服务请求时,第四层交换机通过判定TCP开始,来识别一次会话的开始。然后它利用复杂的算法来确定处理这个请求的最佳服务器。一旦做出这种决定,交换机就将会话与一个具体的IP地址联系在一起,并用该服务器真正的IP地址来代替服务器上的VIP地址。每台第四层交换机都保存一个与被选择的服务器相配的源IP地址以及源TCP端口相关联的连接表。然后第四层交换机向这台服务器转发连接请求。所有后续包在客户机与服务器之间重新影射和转发,直到交换机发现会话为止。在使用第四层交换的情况下,接入可以与真正的服务器连接在一起来满足用户制定的规则,诸如使每台服务器上有相等数量的接入或根据不同服务器的容量来分配传输流。

深入了解路由器与交换机的功能和区别

深入了解路由器与交换机的功能和区别(1) 2009-06-08 12:30中国IT实验室安琪 关键字:交换机路由器 最近看到很多人在询问交换机、路由器是什么,功能如何,有何区别,笔者就这些问题简单的做些解答。 首先说交换机(又名交换式集线器)作用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将一些机器连接 起来组成一个局域网。而路由器与交换机有明显区别,它的作用在于连接不同的网段并且找到网络中数据传输最合适的路径,可以说一般情况下个人用户需求不大。路由器是产生于交换机之后,就像交换机产生于集线器之后,所以路由器与交换机也有一定联系,并不是完全独立的两种设备。路由器主要克服了交换机不能路由转发数据包的不足。 目前个人比较多宽带接入方式就是ADSL,因此笔者就ADSL的接入来简单的说明一下。现在购买的ADSL猫大多具有路由功能(很多的时候厂家在出厂时将路由功能屏蔽了,因为电信安装时大多是不启用路由功能的,启用DHCP。打开ADSL的路由功能),如果个人上网或少数几台通过ADSL本身就可以了,如果电脑比较多你只需要再购买一个或多个集线器或者交换机。 考虑到如今集线器与交换机的价格相差十分小,不是特殊的原因,请购买一个交换机。不必去追求高价,因为如今产品同质化十分严重,我最便宜的交换机现在没有任何问题。给你一个参考报价,建议你购买一个8口的,以满足扩充需求,一般的价格100元左右。接上交换机,所有电脑再接到交换机上就行了。余下所要做的事情就只有把各个机器的网线插入交换机的接口,将猫的网线插入uplink接口。然后设置路由功能,DHCP等,就可以共享上网了。 看完以上的解说读者应该对交换机、路由器有了一些了解,目前的使用主要还是以交换机、路由器的组合使用为主,具体的组合方式可根据具体的网络情况和需求来确定。 交换机与路由器的区别

路由器端口详细解析

路由器网络接口解析大全(转贴)路由器网络接口解析大全 Router#show interface e0/0 Ethernet0/0 is up, line protocol is down Hardware is AmdP2, address is 0009.4375.5e20 (bia 0009.4375.5e20) Internet address is 192.168.1.53/24 MTU 1500 bytes, BW 10000 Kbit, DLY 1000 usec, reliability 172/255, txload 3/255, rxload 39/255 Encapsulation ARPA, loopback not set Keepalive set (10 sec) ARP type: ARPA, ARP Timeout 04:00:00 Last input never, output 00:00:07, output hang never Last clearing of "show interface" counters never Input queue: 0/75/0/0 (size/max/drops/flushes); Total output drops: 0 Queueing strategy: fifo Output queue :0/40 (size/max) 5 minute input rate 0 bits/sec, 0 packets/sec 5 minute output rate 0 bits/sec, 0 packets/sec 0 packets input, 0 bytes, 0 no buffer Received 0 broadcasts, 0 runts, 0 giants, 0 throttles 0 input errors, 0 CRC, 0 frame, 0 overrun, 0 ignored 0 input packets with dribble condition detected 50 packets output, 3270 bytes, 0 underruns 50 output errors, 0 collisions, 2 interface resets 0 babbles, 0 late collision, 0 deferred 50 lost carrier, 0 no carrier 0 output buffer failures, 0 output buffers swapped out (1) 接口和活动状态 在上面的显示中,内容表示硬件接口是活动的,而处理行协议的软件过程相信次接口可用。如果路由器操作员拆卸此硬件接口,第一个字段将显示信息is administratively down.如果路由器在活动间隔内收到5000个以上的错误,单词Disabled将出现在此字段中,以显示连路由器自动禁用此端口。行协议字段还显示以前提到的三个描述之一:up 、down、administratively down.如果字段项是up,则表示处理行协议和软件过程相信此接口可用,因为她正在接收keepalives的目的也是如此,其他设备可以确定某个空闲连接是否仍然活动。对于以太网接口,Keepalives的默认值是10s。我们不久将注意到,Keepalives设置可以通过为特定接口使用show interfaces命令来获得。可以用keepalive interface 命令来改变keepalives 设置。此命令的格式如下: Keepalive seconds (2) 硬件字段为你提供接口的硬件类型。在以上的例子中,硬件是CISCO扩展总线(CxBus)以太网,即接口处理器的533-Mbps数据总线。因此,硬件通知我们高速CxBus接口处理器用于支持以太网连接。同时还要注意显示字段包括接口的Mac地址。Mac是48位长的。因为Mac地址的头24位是表示生产厂家ID,所以十六进制数00-10-79是由IEEE分配给Csico的标识符。 (3) Internet地址 如果某个接口是为IP路由配置,那么将为它分配一个Internet地址。此地址后面是他的子网掩码。IP地址是205.141.192.1/24 。反斜杠(/)后面表示此地址的头24位表示网络,他等于子网掩码255.255.255.0。

迅捷无线路由器设置教程(图解)

迅捷无线路由器设置教程(图解) 文章类型:网络技术原创:天诺时空 随着计算机网络应用的不断发展壮大,现有的网络规模早已不能满足其网络规模的扩大化需求,因此扩展互联网应用的能力是一个网络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的。如今一台电脑已不再满足需求,如何让更多的终端设备实现共享上网呢?相信有很多的朋友都在关心这个问题,下面开始介绍Fast无线路由器的设置方法。 迅捷无线路由器设置(详细设置) 一、设备的物理连接 有线连接的电脑连接路由器的LAN口,外网过来的网线连接路由器的WAN口,无线连接的通过路由器设置后通过无线功能连接到路由器。(如下图) 二、建立正确的网络设置 2.1设置电脑的IP地址。右键点击“网上邻居”——“属性”(如下图)

“本地连接”——“属性”(如下图) 如下图点击TCP/IP后点击“属性”

如下图所示,将IP地址设置为“自动获取IP地址”

2.2测试令检查您的计算机和路由器之间是否连通。点击“开始”——“运行”——“输入CMD”点击确定。在打开的CMD窗口中输入ping 192.168.1.1 其结果显示如下。说明已近与路由器连通了。 三、设置路由器 打开IE浏览器输入路由器的地址:http://192.168.1.1 ,您将会看到下图所示登录界面。您需要以系统管理员的身份登录,即在该登录界面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用户名和密码的出厂设置均为admin),然后单击确定按钮。

如果用户名和密码正确,浏览器将显示管理员模式的画面,并会弹出一个如下图的设置向导页面(如果没有自动弹出的话,可以单击管理员模式画面左边设置向导菜单将它激活)。

路由器设置最佳答案

最佳答案
一、 硬件连接:入户网线→路由器 WAN 口→路由器 LAN 口→电脑网卡(无线网卡 接收)。 连接完成开启电源。 二、配置电脑 IP 地址等信息: XP 系统:右键点击右下角的小电视(本地连接)→打开网络连接→右键单 击“本地连接”→属性→在列表中选中 tcp/ip→点击属性: 开始→控制面板→网络和 Internet 连接→网络→右键单击“本地连 接”…… WIN7 系统:右键点击右下角的小电视(本地连接)→打开网络和共享中心 →左键点击“本地连接”→属性→在列表中选中 Tcp/Ipv4→属性 开始→控制面板→打开网络和共享中心…… 填本地连接 IP 地址自动获取,DNS 自动获取。 三、在上网的地址栏输入 192.168.1.1 回车,这时候会弹出一个对话框要求输入 帐号和密码,填入用户名 admin(或者 guest),用户名和密码相同。 四、有的路由器还会弹出一个向导!我教你的可以把向导关了。找到 WAN 口设 置,上网方式选 PPPOE,填入用户名和你的密码。开启 DHCP,DNS 自动获 取。开启无线功能,看看 SSID,有了就不用填了,没有就填上个,名随便起, 其它的基本默认行了。最好设置无线连接密码(并记住,笔记本连接时用),免 得别人蹭网。保存重启路由器。 台机可以上网了, 笔记本, 搜到自己的 SSID, 双击连接, 如果设置了连接密码, 就提示你填。 如果你的路由器已经获取 IP 了, 但你打开网页开始不能上网~你可以上一下 QQ 能上不~如果 QQ 能上,那就要手动设置你的 DNS 了 如何知道 DNS:打开本地连接→状态→详细信息→你会看到里面有 DNS;或者 到网上搜当地电信营运商的 DNS 能正常上网的情况下→进入路由器管理页面→WAN 状态 (状态) : 域名地址 1(或者 DNS1) …… 域名地址 2(或者 DNS1) …… 关于路由器的 IP 地址:现在多数路由器 IP 地址为 192.168.1.1,也有为 192.168.0.1 或者 10.0.0.138,还有 192.168.16.1 等。电脑的 IP 地址要和路由 器的 IP 地址在一网段内,比如路由器 IP 地址是 192.168.1.1,则电脑的 IP 地址 应设为 192.168.1.X(X=2—254)
长城宽带用户应该使用哪种路由器呢? 长城宽带用户应该使用哪种路由器呢?
2007-11-17 12:21
其实我对长城宽带也不太了解,以下资料希望可以帮上长城宽带用户的忙. 长城宽带用户一般使用的是 TP-LINE R402M 电信路由器.

路由器的主要作用

路由器的主要作用 交换机与路由器的区别 计算机网络往往由许多种不同类型的网络互连连接而成。如果几个计算机网络只是在物理上连接在一起,它们之间并不能进行通信,那么这种“互连”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因此通常在谈到“互连”时,就已经暗示这些相互连接的计算机是可以进行通信的,也就是说,从功能上和逻辑上看,这些计算机网络已经组成了一个大型的计算机网络,或称为互联网络,也可简称为互联网、互连网。 将网络互相连接起来要使用一些中间设备(或中间系统),ISO的术语称之为中继(relay)系统。根据中继系统所在的层次,可以有以下五种中继系统: 1.物理层(即常说的第一层、层L1)中继系统,即转发器(repeater)。 2.数据链路层(即第二层,层L2),即网桥或桥接器(bridge)。 3.网络层(第三层,层L3)中继系统,即路由器(router)。 4.网桥和路由器的混合物桥路器(brouter)兼有网桥和路由器的功能。 5.在网络层以上的中继系统,即网关(gateway). 当中继系统是转发器时,一般不称之为网络互联,因为这仅仅是把一个网络扩大了,而这仍然是一个网络。高层网关由于比较复杂,目前使用得较少。因此一般讨论网络互连时都是指用交换机和路由器进行互联的网络。本文主要阐述交换机和路由器及其区别。 2 交换机和路由器 “交换”是今天网络里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从桥接到路由到ATM直至电话系统,无论何种场合都可将其套用,搞不清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交换。其实交换一词最早出现于电话系统,特指实现两个不同电话机之间话音信号的交换,完成该工作的设备就是电话交换机。所以从本意上来讲,交换只是一种技术概念,即完成信号由设备入口到出口的转发。因此,只要是和符合该定义的所有设备都可被称为交换设备。由此可见,“交换”是一个涵义广泛的词语,当它被用来描述数据网络第二层的设备时,实际指的是一个桥接设备;而当它被用来描述数据网络第三层的设备时,又指的是一个路由设备。 我们经常说到的以太网交换机实际是一个基于网桥技术的多端口第二层网络设备,它为数据帧从一个端口到另一个任意端口的转发提供了低时延、低开销的通路。 由此可见,交换机内部核心处应该有一个交换矩阵,为任意两端口间的通信提供通路,或是一个快速交换总线,以使由任意端口接收的数据帧从其他端口送出。在实际设备中,交换矩阵的功能往往由专门的芯片(ASIC)完成。另外,以太网交换机在设计思想上有一个重要的假设,即交换核心的速度非常之快,以致通常的大流量数据不会使其产生拥塞,换句话说,交换的能力相对于所传信息量而无穷大(与此相反,ATM交换机在设计上的思路是,认为交换的能力相对所传信息量而言有限)。 虽然以太网第二层交换机是基于多端口网桥发展而来,但毕竟交换有其更丰富的特性,使之不但是获得更多带宽的最好途径,而且还使网络更易管理。 而路由器是OSI协议模型的网络层中的分组交换设备(或网络层中继设备),路由器的基本功能是把数据(IP报文)传送到正确的网络,包括: 1.IP数据报的转发,包括数据报的寻径和传送; 2.子网隔离,抑制广播风暴; 3.维护路由表,并与其他路由器交换路由信息,这是IP报文转发的基础。 4.IP数据报的差错处理及简单的拥塞控制;

路由器网络接口解析--fastethernet

Router#show interface e0/0 Ethernet0/0 is up, line protocol is down Hardware is AmdP2, address is 0009.4375.5e20 (bia 0009.4375.5e20) Internet address is 192.168.1.53/24 MTU 1500 bytes, BW 10000 Kbit, DL Y 1000 usec, reliability 172/255, txload 3/255, rxload 39/255 Encapsulation ARPA, loopback not set Keepalive set (10 sec) ARP type: ARPA, ARP Timeout 04:00:00 Last input never, output 00:00:07, output hang never Last clearing of "show interface" counters never Input queue: 0/75/0/0 (size/max/drops/flushes); Total output drops: 0 Queueing strategy: fifo Output queue :0/40 (size/max) 5 minute input rate 0 bits/sec, 0 packets/sec 5 minute output rate 0 bits/sec, 0 packets/sec 0 packets input, 0 bytes, 0 no buffer Received 0 broadcasts, 0 runts, 0 giants, 0 throttles 0 input errors, 0 CRC, 0 frame, 0 overrun, 0 ignored 0 input packets with dribble condition detected 50 packets output, 3270 bytes, 0 underruns 50 output errors, 0 collisions, 2 interface resets 0 babbles, 0 late collision, 0 deferred 50 lost carrier, 0 no carrier 0 output buffer failures, 0 output buffers swapped out (1) 接口和活动状态 在上面的显示中,内容表示硬件接口是活动的,而处理行协议的软件过程相信次接口可用。如果路由器操作员拆卸此硬件接口,第一个字段将显示信息is administratively down.如果路由器在活动间隔内收到5000个以上的错误,单词Disabled将出现在此字段中,以显示连路由器自动禁用此端口。行协议字段还显示以前提到的三个描述之一:up 、down、administratively down.如果字段项是up,则表示处理行协议和软件过程相信此接口可用,因为她正在接收keepalives的目的也是如此,其他设备可以确定某个空闲连接是否仍然活动。对于以太网接口,Keepalives的默认值是10s。我们不久将注意到,Keepalives设置可以通过为特定接口使用show interfaces命令来获得。可以用keepalive interface 命令来改变keepalives 设置。此命令的格式如下: Keepalive seconds (2) 硬件字段为你提供接口的硬件类型。在以上的例子中,硬件是CISCO扩展总线(CxBus)以太网,即接口处理器的533-Mbps数据总线。因此,硬件通知我们高速CxBus接口处理器用于支持以太网连接。同时还要注意显示字段包括接口的Mac地址。Mac是48位长的。因为Mac地址的头24位是表示生产厂家ID,所以十六进制数00-10-79是由IEEE分配给Csico 的标识符。 (3) Internet地址 如果某个接口是为IP路由配置,那么将为它分配一个Internet地址。此地址后面是他的子网

极联科外贸专用路由器安装教程

极联科外贸专用路由器安装教程 作为不同网络之间互相连接的枢纽,路由器系统构成了基于TCP/IP 的国际互联网络Internet 的主体脉络,也可以说,路由器构成了Internet的骨架。外贸工作中我们为了开发客户,经常需要访问一些网站。为了让大家更好的展开工作,现在为大家介绍一款外贸工作得力助手的使用方法 方法帮助 1、首先,蓝色端口连接您的上级路由器(原本您使用的普通路由器),黄色端口连接您的电脑或交换机 2、打开谷歌或者IE浏览器,输入路由器的IP地址192.168.81.1,进入路由器后台,默认的账户为:root 密码为:admin 输入账号和密码,点击登陆 3、登录路由器后台之后,下拉主页面,会看到如图所示无线G-LinkerRouter的无线设置,点进去设置您的无线网络。 4、点击无线安全设置您的无线密码。 5、选择箭头指示的加密方式。 6、输入您的无线密码,保存并应用,路由器即可使用。 相关阅读:路由器安全特性关键点 由于路由器是网络中比较关键的设备,针对网络存在的各种安全

隐患,路由器必须具有如下的安全特性: (1)可靠性与线路安全可靠性要求是针对故障恢复和负载能力而提出来的。对于路由器来说,可靠性主要体现在接口故障和网络流量增大两种情况下,为此,备份是路由器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当主接口出现故障时,备份接口自动投入工作,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当网络流量增大时,备份接口又可承当负载分担的任务。 (2)身份认证路由器中的身份认证主要包括访问路由器时的身份认证、对端路由器的身份认证和路由信息的身份认证。 (3)访问控制对于路由器的访问控制,需要进行口令的分级保护。有基于IP地址的访问控制和基于用户的访问控制。 (4)信息隐藏与对端通信时,不一定需要用真实身份进行通信。通过地址转换,可以做到隐藏网内地址,只以公共地址的方式访问外部网络。除了由内部网络首先发起的连接,网外用户不能通过地址转换直接访问网内资源。 (5)数据加密 为了避免因为数据窃听而造成的信息泄漏,有必要对所传输的信息进行加密,只有与之通信的对端才能对此密文进行解密。通过对路由器所发送的报文进行加密,即使在Internet上进行传输,也能保证数据的私有性、完整性以及报文内容的真实性。 (6)攻击探测和防范 路由器作为一个内部网络对外的接口设备,是攻击者进入内部网络的第一个目标。如果路由器不提供攻击检测和防范,则也是攻击者

2.实验二、路由器的日常维护与管理(详解版)资料

实验二、路由器的日常维护与管理 1、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可以: 1)掌握路由接口IP地址的配置及接口的激活 2)掌握telnet的使用及配置 3)熟悉CDP的使用及配置 4)了解基本的debug调试命令 5)理解并实现设备之间的桥接 6)绘制基本的网络拓扑图 7)掌握数据通信的可达性测试 8)掌握路由器的密码恢复步骤 9)熟悉TFTP服务器的使用 10)掌握路由器配置文件的备份与恢复 11)掌握路由器IOS文件的备份、升级和恢复 2、拓扑结构 路由器的日常维护与管理拓扑 3、实验需求 1)设置主机名,并关闭域名解析、关闭同步、关闭控制台超时 2)使用相关命令查看当前配置信息,并保存当前的配置文件 3)桥接PC到机架路由器,配置路由器接口的IP地址,开启接口并测试路由器与 本机的连通性,开启debug观察现象 4)使用TFTP传送文件,分别实现拷贝路由器的配置文件到TFTP服务器和从TFTP

服务器导入配置文件到路由器 a)将当前配置文件保存到本机,并在本机打开并修改所保存的配置文件 b)将当前配置文件保存到同学电脑 c)将保存在本机的配置文件导入所使用的设备 d)将同学保存的配置文件导入所使用的设备 e)注意观察导入配置文件时设备提示信息的变化 5)使用TFTP备份路由器的IOS文件 6)IOS文件的升级和灾难恢复 7)路由器的密码恢复 8)使用CDP发现邻居设备,实现telnet远程登入到邻居设备 9)用主机名绑定IP,实现telnet主机名与telnet IP一致的效果 10)实现GNS3模拟器与本机之间的桥接,并将模拟器的配置文件保存到本机4、参考配置 1.配置基本命令 设置主机名、关闭域名解析、同步、控制台超时 Router>enable Router#config terminal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Router(config)#hostname r14//命名主机 r14(config)#no ip domain-lookup//关闭域名解析 r14(config)#line console 0 r14(config-line)#logging synchronous //关闭日志同步 r14(config-line)#exec-timeout 0 0//关闭控制台超时 r14(config-line)#end r14# 2.查看当前配置信息,并保存当前的配置文件 r14#show running-config //查看当前运行的配置文件 Building configuration... Current configuration : 420 bytes ! version 12.2 service timestamps debug uptime service timestamps log uptime no service password-encryption ! hostname r14 ! ! ip subnet-zero ! ! no ip domain-lookup !

路由器管控功能设计

路由器管控功能设计 摘要:路由器是互联网的主要结点设备。路由器通过路由决定数据的转发。转发策略称为路由选择,这也是路由器名称的由来。作为不同网络之间互相连接的枢纽,路由器系统构成了基于TCP/IP 的国际互联网络Internet的主体脉络,也可以说,路由器构成了Internet的骨架。Linux系统是一个强大的网络操作系统,本身就是具有路由器的功能,只要经过非常少的几步设置,就会使用Linux 系统本身成为一台出色的路由器。该论文研究内容既是将Linux系统配置成具有管理控制功能的路由器,并使其具备FTP,TFTP,Telnet,SSH,QoS(如源IP过滤,业务流类型调度)功能。分为两个部分,基础知识介绍和具体搭建过程的介绍。 关键字:Linux,SSH,Router,FTP,QOS

1.设计思路与方案 该设计主要是完成路由器的管控功能,因此,首先需要将Linux系统配置成路由器。然后设置其管控功能,并测试。在整个过程中,主要用Linux系统自带的以下功能来完成。 1.1.Linux防火墙功能 所谓防火墙指的是一个由软件和硬件设备组合而成、在内部网和外部网之间、专用网与公共网之间的界面上构造的保护屏障,是一种获取安全性方法的形象说法,它是一种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结合,使Internet与Intranet之间建立起一个安全网关(Security Gateway),从而保护内部网免受非法用户的侵入,防火墙主要由服务访问规则、验证工具、包过滤和应用网关4个部分组成,防火墙就是一个位于计算机和它所连接的网络之间的软件或硬件。 在Linux系统中到数据包进入系统后,首先在内核维护的网络内存空间队列中排队,在内核接手数据包后,TCP/IP协议栈会对数据包IP头部进行拆解,检测目的IP。如果目的IP指向自己,则继续检测TCP首部,并将数据包递交给处于内核空间和用户空间的套接字,让用户程序来处理数据包。如果IP地址不是自己,则对比路由表,如果存在相关条目则转发数据包。 具体的,在Linux内核中有一款自带的防火墙软件IPtables,可以实现网络流量的控制、数据包的过滤和转发等功能。IPtables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在内核中用来存放规则,称为NetFilter;另一部分在用户空间,用来定义规则,并将其传递到内存中,称为iptables。在内核中,规则主要存放在5个表中,每个表又有不同的链组成,其各自的功能用途如下: ◆Filter(过滤器):主要与进入Linux本机的数据包有关,为默认的表; ?INPUT:与进入Linux系统的包有关; ?OUTPUT:与Linux系统发送的包有关; ?FORWARD:与Linux系统转发的包有关。 ◆Nat(地址转换):主要进行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或其端口的转换。主要 用于有内网的情况。 ?PREROUTING:存储进行路由判断前所要进行的规则; ?POSTROUTING:存储路由判断之后所要进行的规则; ?OUTPUT:与系统发送的包裹有关。 ◆Mangle:这个表格主要与特殊数据包表头有关,较少使用。用到的链有: ?PREROUTING; ?INPUT; ?OUTPUT;

路由器接口详细图解

路由器接口详细图解 路由器所在的网络位置比较复杂,既可是内部子网边缘,也可位于内、外部网络边缘。同时为了实现强大的适用性,它需要连接各种网络,这样,它的接口也就必须多种多样。对于这些,不要说一般的网络爱好者,就连许多网管人员都无法说清楚。为此笔者向大家全面介绍路由器的各种接口及连接方法。 本文快速导读 接口篇 第一页局域网接口 第二页广域网接口 第三页路由器配置接口 连接篇 第四页路由器与局域网接入设备之间的连接 第五页路由器与Internet接入设备的连接 第六页配置端口连接方式 一、路由器接口 路由器具有非常强大的网络连接和路由功能,它可以与各种各样的不同网络进行物理连接,这就决定了路由器的接口技术非常复杂,越是高档的路由器其接口种类也就越多,因为它所能连接的网络类型越多。路由器的端口主要分局域网端口、广域网端口和配置端口三类,下面分别介绍。 1. 局域网接口 常见的以太网接口主要有AUI、BNC和RJ-45接口,还有FDDI、ATM、千兆以太网等都有相应的网络接口,下面分别介绍主要的几种局域网接口。 (1)A UI端口 AUI端口它就是用来与粗同轴电缆连接的接口,它是一种“D”型15针接口,这在令牌环网或总线型网络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端口之一。路由器可通过粗同轴电缆收发器实现与10Base-5网络的连接。但更多的则是借助于外接的收发转发器(AUI-to-RJ-45),实现与10Base-T以太网络的连接。当然,也可借助于其他类型的收发转发器实现与细同轴电缆(10Base-2)或光缆(10Base-F)的连接。AUI接口示意图如图1所示。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2).RJ-45端口 RJ-45端口是我们最常见的端口了,它是我们常见的双绞线以太网端口。因为在快速以太网中也主要采用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所以根据端口的通信速率不同RJ-45端口又可分为10Base-T网RJ-45端口和100Base-TX网RJ-45端口两类。其中,10Base-T网的RJ-45 端口在路由器中通常是标识为“ETH”,而100Base-TX 网的RJ-45端口则通常标识为“10/100bTX”。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如图2所示为10Base-T 网RJ-45端口,而图3所示的为10/100Base-TX网RJ-45端口。其实这两种RJ-45端口仅就端口本身而言是完全一样的,但端口中对应的网络电路结构是不同的,所以也不能随便接。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3).SC端口 SC端口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光纤端口,它是用于与光纤的连接。光纤端口通常是不直接用光纤连接至工作站,而是通过光纤连接到快速以太网或千兆以太网等具有光纤端口的交换机。这种端口一般在高档路由器才具有,都以“100b FX”标注,如图4所示。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2. 广域网接口 在上面就讲过,路由器不仅能实现局域网之间连接,更重要的应用还是在于局域网与广域网、广域网与广域网之间的连接。但是因为广域网规模大,网络环境复杂,所以也就决定了路由器用于连接广域网的

Tomato路由器安装adbyby教程

本人路由器为华硕AC66U,固件版本为 1.28.0121 MIPSR2-20140808.Hyzoom.RT_AC K26AC USB 32M-AIO-AR-TR-PY-GAE-XUNLEI-NGINX-MYSQL-64K 1、准备工具Putty和WinSCP,adbyby软件包7620n.tar.gz,路由 器开启SSH访问(默认应该是启动的)。 2、打开准备好的WinSCP,文件协议选择SCP,主机名输入路由 器IP地址,用户名root,密码为路由器登陆密码,点击登陆。

3、登陆成功界面,右侧为路由器文件系统,千万别乱修改里面的 任何文件。 4、双击这两点返回上级目录,一直返回到根目录, 5、将软件包拖动到JFFS或U盘中,U盘分区在/mnt/下(或者 /tmp/mnt/),JFFS开启方法: 启用后点保存设置,然后点“格式化/清除…”。

6、打开Putty,输入路由器IP地址,点“打开”。这步如果是Win7 以上系统,可以开启自带的Telnet客户端登陆路由器,具体开 启和使用方法请百度。 在打开的窗口输入用户名root回车,再输入路由器登陆密码, 密码输入时是没有显示的。

登陆成功后输入cd /jffs回车进入jffs文件夹下,输入 tar -xzvf 7620n.tar.gz,U盘同理。 解压完毕 继续执行cd bin和chmod 777 adbyby 命令

最后执行 ./adbyby&命令启动软件,启动成功后如下图 7、设置开机启动 将命令/jffs/bin/adbyby &放到路由器jffs界面的“挂载后执行” 里 如果程序包解压在U盘里则放在“USB应用”-“USB设置”里 8、设置路由透明代理,将以下命令放到“系统管理”-“脚本设 置”-“防火墙”里。保存设置 iptables -t nat -A PREROUTING -p tcp --dport 80 -j DNAT --to 路

路由器的设置方法(图解)

[教程资料] 路由器的设置方法(图解) 路由器, 图解, 设置 路由器的设置方法(图解) tp-link各产品开启路由器的方法首先介绍一下利用路由器实现多台电脑同时上网的方法.首先具备的条件是:路由器一个(可以为4口,8口,16口,甚至更多的),如果你有很多台电脑,可以买个多口的交换机.网线直通线数条,电信mode一个(或者你是专线那就不需要mode了),pc电脑至少2台以上(如果只有一台,使用路由器是可以的,但是就失去了使用路由器的意义了.其实tp-link公司出的路由器,比如TP-LINKTL-402M 或者是401M或者是其他型号的tp-link路由器,路由开启方法大多差不多.下面本文以 TP-LINKTL-402M为例,请看图片 只要按图片里的介绍,将PC,电信宽带MODE,路由器,相互正确连接,那么一个网络就已经组好了.下面介绍怎么样开起路由功能.如果线都已经接好.我们这个时候随便打开一台连好的PC电脑.打开网上邻居属性(图片2),本地连接属性(图片3),tcp/ip协议属性(图片4),设置ip为192.168.1.2子网:255.255.255.0网关:192.168.1.1(图片5)确定,DNS在配置路由器完后在行设置.注:如果是98和me系统,请到控制面板网络连接

去设置.这里xp为例,请看图

对了,这里提醒一下大家,ip设置网段,可以设置在192.168.1.2-192.168.1.254之间都可以,不要将同一IP设置为多台电脑,这样就会引起IP冲突了.切记.好了当设置到这里.我就可以打开桌面的InternetExplorer,输入192.168.1.1回车,请看图片

路由器的主要功能

路由器的主要功能: 所谓“路由”,是指把数据从一个地方传送到另一个地方的行为和动作,而路由器,正是执行这种行为动作的机器,它的英文名称为Router,是一种连接多个网络或网段的网络设备,它能将不同网络或网段之间的数据信息进行“翻译”,以使它们能够相互“读懂”对方的数据,从而构成一个更大的网络。 简单的讲,路由器主要有以下几种功能: 第一,网络互连,路由器支持各种局域网和广域网接口,主要用于互连局域网和广域网,实现不同网络互相通信; 第二,数据处理,提供包括分组过滤、分组转发、优先级、复用、加密、压缩和防火墙等功能; 第三,网络管理,路由器提供包括配置管理、性能管理、容错管理和流量控制等功能。 为了完成“路由”的工作,在路由器中保存着各种传输路径的相关数据--路由表(Routing Table),供路由选择时使用。路由表中保存着子网的标志信息、网上路由器的个数和下一个路由器的名字等内容。路由表可以是由系统管理员固定设置好的,也可以由系统动态修改,可以由路由器自动调整,也可以由主机控制。在路由器中涉及到两个有关地址的名字概念,那就是:静态路由表和动态路由表。由系统管理员事先设置好固定的路由表称之为静态(static)路由表,一般是在系统安装时就根据网络的配置情况预先设定的,它不会随未来网络结构的改变而改变。动态(Dynamic)路由表是路由器根据网络系统的运行情况而自动调整的路由表。路由器根据路由选择协议(Routing Protocol)提供的功能,自动学习和记忆网络运行情况,在需要时自动计算数据传输的最佳路径。 Osi模型个层功能 OSI七层模型介绍 OSI是一个开放性的通行系统互连参考模型,他是一个定义的非常好的协议规范。OSI模型有7层结构,每层都可以有几个子层。下面我简单的介绍一下这7层及其功能。 OSI的7层从上到下分别是 7 应用层 6 表示层 5 会话层 4 传输层 3 网络层 2 数据链路层 1 物理层 其中高层,既7、6、5、4层定义了应用程序的功能,下面3层,既3、2、1层主要面向通过网络的端到端的数据流。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7层的功能: (1)应用层:与其他计算机进行通讯的一个应用,它是对应应用程序的通信服务的。例如,一个没有通信功能的字处理程序就不能执行通信的代码,从事字处理工作的程序员也不关心OSI的第7层。但是,如果添加了一个传输文件的选项,那么字处理器的程序员就需要实现OSI的第7层。示例:telnet,HTTP,FTP,WWW,NFS,SMTP等。 (2)表示层:这一层的主要功能是定义数据格式及加密。例如,FTP允许你选择以二进制或ASII格式传输。如果选择二进制,那么发送方和接收方不改变文件的内容。如果选择ASII格式,发送方将把文本从发送方的字符集转换成标准的ASII后发送数据。在接收方将标准的ASII转换成接收方计算机的字符集。示例:加密,ASII等。 (3)会话层:他定义了如何开始、控制和结束一个会话,包括对多个双向小时的控制和管理,以便在只完成连续消息的一部分时可以通知应用,从而使表示层看到的数据是连续的,在某些情况下,如果表示层收到了所有的数据,则用数据代表表示层。示例:RPC,SQL等。 (4)传输层:这层的功能包括是否选择差错恢复协议还是无差错恢复协议,及在同一主机上对不同应用的数据流的输入进行复用,还包括对收到的顺序不对的数据包的重新排序功能。示例:TCP,UDP,SPX。 (5)网络层:这层对端到端的包传输进行定义,他定义了能够标识所有结点的逻辑地址,还定义了路由实现的方式和学习的方式。为了适应最大传输单元长度小于包长度的传输介质,网络层还定义了如何将一个包分解成更小的包的分段方法。示例:IP,IPX等。

路由器接口及连接-初学者必备

全面图解路由器接口及连接 路由器所在的网络位置比较复杂,既可是内部子网边缘,也可位于内、外部网络边缘。同时为了实现强大的适用性,它需要连接各种网络,这样,它的接口也就必须多种多样。对于这些,不要说一般的网络爱好者,就连许多网管人员都无法说清楚。为此笔者向大家全面介绍路由器的各种接口及连接方法。 本文快速导读 接口篇 第一页局域网接口 第三页广域网接口 第六页路由器配置接口 连接篇 第七页路由器与局域网接入设备之间的连接 第八页路由器与Internet接入设备的连接 第十页配置端口连接方式 一、路由器接口 路由器具有非常强大的网络连接和路由功能,它可以与各种各样的不同网络进行物理连接,这就决定了路由器的接口技术非常复杂,越是高档的路由器其接口种类也就越多,因为它所能连接的网络类型越多。路由器的端口主要分局域网端口、广域网端口和配置端口三类,下面分别介绍。 1. 局域网接口 常见的以太网接口主要有AUI、BNC和RJ-45接口,还有FDDI、ATM、千兆以太网等都有相应的网络接口,下面分别介绍主要的几种局域网接口。 (1)AUI端口 AUI端口它就是用来与粗同轴电缆连接的接口,它是一种“D”型15针接口,这在令牌环网或总线型网络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端口之一。路由器可通过粗同轴电缆收发器实现与 10Base-5网络的连接。但更多的则是借助于外接的收发转发器(AUI-to-RJ-45),实现与 10Base-T以太网络的连接。当然,也可借助于其他类型的收发转发器实现与细同轴电缆 (10Base-2)或光缆(10Base-F)的连接。AUI接口示意图如图1所示。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2).RJ-45端口 RJ-45端口是我们最常见的端口了,它是我们常见的双绞线以太网端口。因为在快速以太网中也主要采用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所以根据端口的通信速率不同RJ-45端口又可分为 10Base-T网RJ-45端口和100Base-TX网RJ-45端口两类。其中,10Base-T网的RJ-45 端口在路由器中通常是标识为“ETH”,而100Base-TX 网的RJ-45端口则通常标识为 “10/100bTX”。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路由设计基础(一)

路由设计基础(一) (总分:126.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 (总题数:42,分数:42.00) 1.路由信息协议的跳数一般小于( ) (分数:1.00) A.10 B.15 √ C.20 D.50 解析: 2.路由信息协议更新路由表的原则是:使到各目的网络的( )。 (分数:1.00) A.路由最少 B.路径最空闲 C.距离最短√ D.时延最小 解析:[解析] 路由信息协议是内部网关协议中使用的最广泛的一种协议,它是一种分布式、基于距离向量的路由选择协议,其特点是协议简单。RIP协议更新路由表的原则是:使到各目的的网络的距离最短。 3.什么样的路由选择协议可以在网络结构发生变化时自动更新路由表( )。 (分数:1.00) A.静态 B.动态√ C.非自适应 D.人工 解析: 4.关于BGP路由选择协议的执行过程中,下列哪个选项不是BGP使用的分组( )。 (分数:1.00) A.打开分组 B.更新分组 C.保活分组 D.维护分组√ 解析: 5.下列选项中,关于路由选择算法和路由选择协议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分数:1.00)

A.路由选择算法和路由选择协议在概念上是不同的 B.网络上的主机和路由器通过路由选择算法形成路由表 C.路由选择协议是路由器用来完成路由表的建立和路由信息更新的通信协议 D.对于考虑用最短距离计算出来的路由,当考虑到路由的使用费用和安全性时,那么选用的路由可能正是人们所期待的√ 解析: 6.下列选项中,关于Internet路由选择协议的说法正确的是( )。 (分数:1.00) A.路由选择算法和路由选择协议在概念上是相同的 B.路由选择算法和路由选择协议在概念上是不同的√ C.早期RFC文档中使用的术语“网关”,相当于今天常见的“交换机” D.IGP和EGP是同一类Internet路由选择协议 解析:[解析] Internet路由选择协议应注意的问题是:路由选择算法和路由选择协议在概念上是不同的;早期 RFC文档中使用的术语“网关”,相当于今天人们常说的“路由器”;IGP和EGP是两类Internet 路由选择协议。 7.路由信息协议RIP的跳数一般小于( )。 (分数:1.00) A.10 B.15 √ C.50 D.100 解析: 8.对路由器选择协议的一个要求是必须能够快速收敛,所谓“路由收敛”是指( )。 (分数:1.00) A.路由器处理的速度足够快 B.网络设备的路由表与网络拓扑结构应保持一致√ C.能把多个子网汇聚成一个超网 D.路由器能把分组转发到预定的目标 解析:[解析] 路由信息需要以精确的、一致的观点反映新的拓扑结构,这种精确的、一致的观点就称为收敛。对路由器选择协议的一个要求是必须能够快速收敛,其中“路由收敛”是指网络设备的路由表与网络拓扑结构保持一致。 9.下列选项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分数:1.00) A.路由选择算法和路由选择协议在概念上是不同的 B.网络上的主机和路由器通过路由选择算法来形成路由表 C.路由选择协议是路由器用来完成路由表的建立和路由信息更新的通信协议 D.对于只考虑用最短距离计算出来的路由,当考虑到路由的使用费用和安全性时,那么选用的路由有可能是人们所期待的√ 解析: 10.下列选项中,关于路由信息协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