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器基础详解--路由器的作用与功能

路由器基础详解--路由器的作用与功能
路由器基础详解--路由器的作用与功能

路由器基础详解--路由器的作用与功能

本文主要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了路由器的基础知识,路由器的作用与功能,那么它的基本工作原理是什么呢?下面的文章将给你详细的解答。

路由器的原理与作用路由器是一种典型的网络层设备。它是两个局域网之间接帧传输数据,在OSI/RM之中被称之为中介系统,完成网络层中继或第三层中继的任务。路由器负责在两个局域网的网络层间接帧传输数据,转发帧时需要改变帧中的地址。

路由器基础一、原理与作用

路由器(Router)是用于连接多个逻辑上分开的网络,所谓逻辑网络是代表一个单独的网络或者一个子网。当数据从一个子网传输到另一个子网时,可通过路由器来完成。因此,路由器具有判断网络地址和选择路径的功能,它能在多网络互联环境中,建立灵活的连接,可用完全不同的数据分组和介质访问方法连接各种子网,路由器只接受源站或其他路由器的信息,属网络层的一种互联设备。它不关心各子网使用的硬件设备,但要求运行与网络层协议相一致的软件。路由器分本地路由器和远程路由器,本地路由器是用来连接网络传输介质的,如光纤、同轴电缆、双绞线;远程路由器是用来连接远程传输介质,并要求相应的设备,如电话线要配调制解调器,无线要通过无线接收机、发射机。

一般说来,异种网络互联与多个子网互联都应采用路由器来完成。

路由器的主要工作就是为经过路由器的每个数据帧寻找一条最佳传输路径,并将该数据有效地传送到目的站点。由此可见,选择最佳路径的策略即路由算法是路由器的关键所在。为了完成这项工作,在路由器中保存着各种传输路径的相关数据——路径表(Routing Table),供路由选择;时使用。路径表中保存着子网的标志信息、网上路由器的个数和下一个路由器的名字等内容。路径表可以是由系统管理员固定设置好的,也可以由系统动态修改,可以由路由器自动调整,也可以由主机控制。

1.静态路径表由系统管理员事先设置好固定的路径表称之为静态(static)路径表,一般是在系统安装时就根据网络的配置情况预先设定的,它不会随未来网络结构的改变而改变。

2.动态路径表动态(Dynamic)路径表是路由器根据网络系统的运行情况而自动调整的路径表。路由器根据路由选择协议(Routing Protocol)提供的功能,自动学习和记忆网络运行情况,在需要时自动计算数据传输的最佳路径。

路由器基础二、路由器的优缺点

1.优点

适用于大规模的网络;

复杂的网络拓扑结构,负载共享和最优路径;

能更好地处理多媒体;

安全性高;

隔离不需要的通信量;

节省局域网的频宽;

减少主机负担。

2.缺点

它不支持非路由协议;

安装复杂;

价格高。

路由器基础三、路由器的功能

(1)在网络间截获发送到远地网段的报文,起转发的作用。

(2)选择最合理的路由,引导通信。为了实现这一功能,路由器要按照某种路由通信协议,查找路由表,路由表中列出整个互联网络中包含的各个节点,以及节点间的路径情况和与它们相联系的传输费用。如果到特定的节点有一条以上路径,则基于预先确定的准则选择最优(最经济)的路径。由于各种网络段和其相互连接情况可能发生变化,因此路由情况的信息需要及时更新,这是由所使用的路由信息协议规定的定时更新或者按变化情况更新来完成。网络中的每个路由器按照这一规则动态地更新它所保持的路由表,以便保持有效的路由信息。

(3)路由器在转发报文的过程中,为了便于在网络间传送报文,按照预定的规则把大的数据包分解成适当大小的数据包,到达目的地后再把分解的数据包包装成原有形式。

(4)多协议的路由器可以连接使用不同通信协议的网络段,作为不同通信协议网络段通信连接的平台。

(5)路由器的主要任务是把通信引导到目的地网络,然后到达特定的节点站地址。后一个功能是通过网络地址分解完成的。例如,把网络地址部分的分配指定成网络、子网和区域的一组节点,其余的用来指明子网中的特别站。分层寻址允许路由器对有很多个节点站的

网络存储寻址信息。

在广域网范围内的路由器按其转发报文的性能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中间节点路由器和边界路由器。尽管在不断改进的各种路由协议中,对这两类路由器所使用的名称可能有很大的差别,但所发挥的作用却是一样的。

中间节点路由器在网络中传输时,提供报文的存储和转发。同时根据当前的路由表所保持的路由信息情况,选择最好的路径传送报文。由多个互连的LAN组成的公司或企业网络一侧和外界广域网相连接的路由器,就是这个企业网络的边界路由器。它从外部广域网收集向本企业网络寻址的信息,转发到企业网络中有关的网络段;另一方面集中企业网络中各个LAN 段向外部广域网发送的报文,对相关的报文确定最好的传输路径。

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路由器工作原理。

例:工作站A需要向工作站B传送信息(并假定工作站B的IP地址为120.0.5),它们之间需要通过多个路由器的接力传递,路由器的分布。

其工作原理如下:

(1)工作站A将工作站B的地址120.0.5连同数据信息以数据帧的形式发送给路由器1。

(2)路由器1收到工作站A的数据帧后,先从报头中取出地址120.0.5,并根据路径表计算出发往工作站B的最佳路径:R1->R2->R5->B;并将数据帧发往路由器2。

(3)路由器2重复路由器1的工作,并将数据帧转发给路由器5。

(4)路由器5同样取出目的地址,发现120.0.5就在该路由器所连接的网段上,于是将该数据帧直接交给工作站B。

(5)工作站B收到工作站A的数据帧,一次通信过程宣告结束。

事实上,路由器除了上述的路由选择这一主要功能外,还具有网络流量控制功能。有的路由器仅支持单一协议,但大部分路由器可以支持多种协议的传输,即多协议路由器。由于每一种协议都有自己的规则,要在一个路由器中完成多种协议的算法,势必会降低路由器的性能。因此,我们以为,支持多协议的路由器性能相对较低。用户购买路由器时,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自己需要的网络协议的路由器。

近年来出现了交换路由器产品,从本质上来说它不是什么新技术,而是为了提高通信能力,把交换机的原理组合到路由器中,使数据传输能力更快、更好。

本文由西安白癜风医院(https://www.360docs.net/doc/5e10609829.html,/)网站负责人阿牧整理分享,转载请注明!

TP-Link无线路由器设置流程图详解

Tp-Link是一个大众经常会选择的路由器品牌,本文将为大家解答Tp-Link无线路由器怎么设置。由于目前移动网络的流量资费任然偏高,许多人在家中都会选择用无线路由将宽带网络转为无线信号。而对于那些没有任何计算机基础的用户来说,Tp-Link无线路由器设置可能还有一定难度。 Tp-Link无线路由器怎么设置的基础配置如下: 在第一次配置无线宽带路由器时,参照说明书找到无线宽带路由器默认的IP地址是192.168.1.1,默认子网掩码是255.255.255.0。 关于Tp-Link无线路由器怎么设置的问题,由于TP-LINK TL-WR541G的配置界面是基于浏览器的,所以要先建立正确的网络设置,将电脑A通过网卡连接到了无线宽带路由器的局域网端口,接下来有两种方法为电脑A设置IP地址。 方法一:设置电脑A的IP地址为192.168.1.xxx(xxx范围是2至254),例如可以输入192.168.1.6,子网掩码是255.255.255.0,默认网关为192.168.1.1。 方法二:设置电脑A的TCP/IP协议为“自动获取IP地址”,然后关闭无线宽带路由器和电脑A的电源,首先打开无线宽带路由器电源,然后再启动电脑A,这样无线宽带路由器内置的DHCP服务器将自动为电脑A设置IP 地址。 在完成上面的Tp-Link无线路由器设置步骤后,使用电脑A,打开一个IE 浏览器的窗口,在地址栏上输入http://192.168.1.1(输入密码默认是admin,admin)即可进入配置界面。

登录后的初时界面 登陆之后首先运行设置向导,把登陆运行向导功能关闭,大家可以在左边栏点击设置向导。点击下一步出现如下图所示: 由于现在是在办公室,属于在局域网内建设局域网(道理一样),所以先

实验三、路由器的基本配置

实验三路由器的基本配置 实验目的: 1、熟悉路由器几种模式,熟练应用快捷键 2、了解路由器的一般配置步骤 3、熟悉基本的配置命令,会查看命令参数 4、理解路由器各种口令的作用,并会恢复路由器的口令 实验知识要点: 路由器的软件和硬件结构 IOS(Internetwork Operating System):路由器的操作系统 CPU:中央处理单元,和计算机一样,它是路由器的控制和运算部件。 RAM/DRAM:内存,用于存储临时的运算结果,如:路由表、ARP表、快速交换缓存、缓冲数据包、数据队列、当前配置。RAM中的数据在路由器断电后是会丢失的。 FLASH:可擦除、可编程的ROM,用于存放路由器的IOS,FLASH的可擦除特性允许我们更新、升级IOS而不用更换路由器内部的芯片。路由器断电后,FLASH的内容不会丢失。FLASH容量较大时,就可以存放多个IOS版本。 NVRAM:非易失性RAM,用于存放路由器的配置文件,路由器断电后,NVRAM中的内容仍然保持。 ROM:只读存储器,存储了路由器的开机诊断程序、引导程序和特殊版本的IOS软件(用于诊断等有限用途),ROM 中软件升级时需要更换芯片。 接口(Interface):用于网络连接,路由器就是通过这些接口和不同的网络进行连接的。 (背板图片) 路由器的启动过程:

ser mode):通常用来查看路由器的状态。在此状态下,无法对路由器进行配置,可以查看的路由器信息也做全局性修改和设置的模式,还可以向下分为一些子模式,比 CLI(Command Line Interface):是Cisco的IOS是命令行界面,有两种基本工作模式:(如下图) 用户模式(U 是有限的; 特权模式(Privilege mode):可以更改路由器的配置,当然也可以查看路由器的所有信息。 全局配置模式:不能使用查看性质的命令,但是确实 如接口配置模式、线路配置模式、路由进程配置模式等

路由器的基本配置

实验一:路由器的基本配置 实验目的 1、掌握配置线、直通线、交叉线的使用 2、子网划分(地址块192.168.1.0/24) 3、路由器不同模式之间的关系和转换 4、通过超级终端对路由器进行基本配 5、路由器密码的配置 6、利用telnet登陆路由器并对其配置 7、验证并保存配置 实验设备 1、路由器1台 2、PC机4台 3、配置线(console)线1条、交叉线1条、直通线3条 实验过程分解 1、一个网段的配置 (1)目标:PC2能ping通路由器对应接口或PC1\PC0能ping通路由器对应接口 使用的命令(略) 2、两个网段的配置 (1)目标:PC0、PC1、PC2能相互ping通 (2)配置PC0、PC1、PC2网关前:PC0、PC1、PC2互ping的结果 (3)配置PC0、PC1、PC2网关后:PC0、PC1、PC2互ping的结果 实验过程 1.先向界面中添加一台router0 ,4台pc机和一台switch,先用控制线(console)连 接router0的console接口和pc0的RS232接口,用交叉线(copper cross-over)连接router0的FastEthernet 0/1接口和pc3的FastEthernet接口,用直通线(copper straight-through)连接router0的FastEthernet 0/0接口和switch,pc1,pc2的FastEthernet接口。如图(配置钱的网络拓扑)

2.点击pc0进入Desktop的Terminal,如图 3.进入Terminal后,如图 4.点击OK进入代码,进入代码编辑界面,如图

路由器的设置方法(图解)

[教程资料] 路由器的设置方法(图解) 路由器, 图解, 设置 路由器的设置方法(图解) tp-link各产品开启路由器的方法首先介绍一下利用路由器实现多台电脑同时上网的方法.首先具备的条件是:路由器一个(可以为4口,8口,16口,甚至更多的),如果你有很多台电脑,可以买个多口的交换机.网线直通线数条,电信mode一个(或者你是专线那就不需要mode了),pc电脑至少2台以上(如果只有一台,使用路由器是可以的,但是就失去了使用路由器的意义了.其实tp-link公司出的路由器,比如TP-LINKTL-402M 或者是401M或者是其他型号的tp-link路由器,路由开启方法大多差不多.下面本文以 TP-LINKTL-402M为例,请看图片 只要按图片里的介绍,将PC,电信宽带MODE,路由器,相互正确连接,那么一个网络就已经组好了.下面介绍怎么样开起路由功能.如果线都已经接好.我们这个时候随便打开一台连好的PC电脑.打开网上邻居属性(图片2),本地连接属性(图片3),tcp/ip协议属性(图片4),设置ip为192.168.1.2子网:255.255.255.0网关:192.168.1.1(图片5)确定,DNS在配置路由器完后在行设置.注:如果是98和me系统,请到控制面板网络连接

去设置.这里xp为例,请看图

对了,这里提醒一下大家,ip设置网段,可以设置在192.168.1.2-192.168.1.254之间都可以,不要将同一IP设置为多台电脑,这样就会引起IP冲突了.切记.好了当设置到这里.我就可以打开桌面的InternetExplorer,输入192.168.1.1回车,请看图片

路由基础配置命令

路由基础配置命令UTP双绞线类型: 直通线: 交叉线: 广域网线缆连接类型: DTE: DCE: 时钟速率: 路由器的接口:(作用) 1. 广域网接口: serial 2. 内网接口: fastethernet 3. 管理接口: console (控制台) AUX(备份) 连接两个设备: 1. 物理连接 2. 逻辑连接 配置网络设备: 1. 管理属性:用户名密码描述警告 2. 协议地址:IP IPX 3. 协议策略:vlan 静态访问控制 交换机直接可以应用 路由器需要初始配置才能应用 设备启动过程: 1. 加电自检 2. 查找加载操作系统 3. 查找加载配置文件 配置网络设备方式: 1. 初始配置:console 2. 初始配置后通过interface(拥有ip地址的接口): 1)telnet 2)TFTP 3)WEB 4)网络管理工具: SNA SDM 配置直接应用到内存

登陆路由器: Router> Router>enable /*进入特权模式 Router# Router#disable /*退出特权模式 Router> Router>logout /*退出路由器 Router>exit /*退出路由器 路由器IOS帮助功能:?的三个用法 1/ 直接问号 2/ Router#cl? clear clock Router#cl 3/ Router#clock % Incomplete command. Router#clock ? set Set the time and date Router#clock 问号的帮助功能:(查找路由器设置时间的命令并设置时间) Router#cl? clear clock Router#clock % Incomplete command. Router#clock ? set Set the time and date Router#clock set % Incomplete command. Router#clock set ? hh:mm:ss Current Time Router#clock set 11:04:50 % Incomplete command. Router#clock set 11:04:50 ? <1-31> Day of the month MONTH Month of the year Router#clock set 11:04:50 15

路由器技术基础知识(一)

路由器技术基础知识(一) 路由器技术 路由器技术中最核心的技术是软件技术。路由软件是最复杂的软件之一。有些路由软件运行在UNIX或Linux操作系统上,有些路由软件运行在嵌入式操作系统上,甚至有些软件为提高效率,本身就是操作系统。全球最大的路由器生产厂家Cisco公司曾一度宣称是一个软件公司,可见路由器软件在路由器技术中所占的重要地位。 路由器软件一般实现路由协议功能、查表转发功能和管理维护等其他功能。由于互联网规模庞大,运行在互联网上路由器中的路由表非常巨大,可能包含几十万条路由。查表转发工作可想而知非常繁重。 在路由器研制过程中,可以通过购买商用源码等形式迅速实现路由器。但是通常认为路由器软件需要一年甚至两年的时间来稳定。MikroTik RouterOS在行业的发展已经有7年之久,所以在稳定性和功能上都是非常完善的。 什么是路由器 路由器是工作在OSI参考模型第三层——网络层的数据包转发设备。路由器通过转发数据包来实现网络互连。虽然路由器可以支持多种协议(例如TCP/IP、IPX/SPX、AppleTalk等协议),但是在我国绝大多数路由器运行TCP/IP协议。 路由器通常连接两个或多个由IP子网或点到点协议标识的逻辑端口,至少拥有1个物理端口。路由器根据收到数据包中的网络层地址以及路由器内部维护的路由表决定输出端口以及下一跳地址,并且重写链路层数据包头实现转发数据包。路由器通常动态维护路由表来反映当前的网络拓扑。路由器通过与网络上其他路由器交换路由和链路信息来维护路由表。路由器是连接IP网的核心设备。 最简单的网络可以想象成单线的总线,各个计算机可以通过向总线发送分组以互相通信。但随着网络中的计算机数目增长,这就很不可行了,会产生许多问题: 1.带宽资源耗尽。 2.每台计算机都浪费许多时间处理无关的广播数据。 3.网络变得无法管理,任何错误都可能导致整个网络瘫痪。 4.每台计算机都可以监听到其他计算机的通信。 把网络分段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但同时你必须提供一种机制使不同网段的计算机可以互相通信,这通常涉及到在一些ISO网络协议层选择性地在网段间传送数据,我们来看一下网络协议层和路由器的位置。

计算机网络 路由器的功能及路由原理

计算机网络路由器的功能及路由原理 路由器工作在OSI参考模型的第三层,即网络层。它主要处理网络层的数据分组或网络地址,决定数据分组的转发,并决定网络中数据传输的完整路由。下面介绍路由器的功能以及路由原理知识。 1.路由器的功能 目前的路由器产品都具有识别网络层地址、选择路由、生成和保存路由表,更好地控制拥塞,隔离子网,提供安全和强化管理等功能。其中最主要的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识别网络层地址和选择路由 当路由器接收到数据包时,首先将该数据包在数据链路层所附加的包头去掉,并提取网络层地址(即IP地址)。然后再根据路由表,确定数据包的传输路由,执行本身的路由协议,进行安全、优先权等处理。最后,将通过各项处理的数据包重新附加上数据链路层包头,进行转发。 ●生成和保存路由表 路由选择表是路由器赖以寻址的依据。内容包括每个路由器所连接的网络标识,以及每个网络中所连接的主机标识。建立路由选择表的方法包括静态路由生成法和动态路由生成法。其中静态路由生成法是由管理员根据网络结构以手工方法生成,存入路由器的内存中;而动态路由生成法则是经过路由器执行相关的路由协议自动生成。 ●隔离子网连通广域网 路由器通常可以处理多种协议并具备相应的协议处理软件。因此路由器能够将物理上分离,以及不同技术的网络进行互联,并且能够将不同协议的网络视为一个子网进行互联,每个子网都是一个独立的管理域。路由器只将网络中传输的数据包发往特定的子网进行通信,绝不会向其他子网广播,从而实现子网隔离。 2.路由原理 当IP子网中的计算机A发送数据给同一IP子网中的计算机B时,则两台计算机不需要进行路由选择,可直接进行数据传输。如图6-12所示。 而如果将数据发送给不同IP子网主机时,就需要进行路由选择功能(如计算机B向计算机C发送数据)。即选择一条能到达目的子网的路径,因此需要把数据送给路由器,由路由器负责把数据送到目的地。如果没有找到这样的路由器,主机就把数据送给一个称为“缺省网关(default gateway)”的路由器上。“缺省网关”是每台主机上的一个配置参数,它是接在同一个网络上的某个路由器端口的IP地址。 路由器转发数据时,只根据数据中目的IP地址的网络号部分,选择合适的端口,把数据送出去。同主机一样,路由器也要判定端口所接的是否是目的子网,如果是,就直接把分组通过端口送到网络上,否则也要选择下一个路由器来传送分组。路由器也有缺省网关,用来传送自身无法选择路由的数据。这样,通过路由器把能够选择路由的数据正确转发出去,无法选择路由的数据转发给“缺省网关”路由器,这样一级一级的进行传送。从而使数据最终将送到目的地,如果传送不到目的地的数据则被网络丢弃。

如何设置无线路由器下面介绍三种设置方法

如何设置无线路由器:下面介绍三种设置 方法 方法一:PC和无线路由连接 首先当然要正确连接无线路由器。配置无线路由器之前,必须将PC与无线路由器用网线连接起来,网线的另一端要接到无线路由器的LAN口上,然后将Modem出来的线路连接到无线路由器的WAN 口,这样就ok了。如下图 登陆到无线路由器的管理界面。在与无线路由器相连的PC的IE上输入192.168.1.1,多数的无线路由器默认管理IP是 192.168.1.1,用户名和密码都是admin,具体的是哪款无线路由器可以参考相关的说明书,说明书上都有注明登陆无线路由器的管理界面的用户名和密码。

如果输入192.168.1.1之后,打不开地址,那就是PC的网络设置问题,打开连接属性,IP地址设置为192.168.1.x,(x为2 到255数)其他的默认,网关可以不理。或者选择自动分配IP。 进入无线路由器的配置界面之后,系统会自动弹出一个“设置向导”。对于新手来说,按照“设置向导”下一步进行下去。其实,“设置向导”跟手动自己设置的项目是一回事。 在无线路由器的网络参数设置中,必须对LAN口、WAN口两个接口的参数设置。在实际应用中,很多用户只对WAN口进行了设置,LAN口的设置保持无线路由器的默认状态。 路由器的WAN口设置: 如果WAN口接出设备是动态分配IP,那应该选择动态IP用户,不过这种情况很少遇到,一般家庭都是才用PPPoE模式或者是静态

IP的模式。要用到无线路由器拨号的用户,应该选择PPPoE模式,相应填入相应的ADSL用户名和用户密码。如果是固定IP接入到WAN 口,则采用静态IP用户摸索,如果下图。 路由器的LAN口设置: LAN口和WAN口的配置完成之后,下面我们要配置无线参数。

路由器配置的基本知

路由器配置的基本知识 欢迎大家来到学习啦,本文为大家讲解路由器配置的基本知识,欢迎大家阅读学习,希望能帮到你。 在配置一个路由器之前,首先应了解它的结构以及配置内容,本文主要是介绍了路由器配置的基本知识。 处理器 和其他计算机一样,运行着10S的路由器也包含了一个中央处理器(CPU)。不同系列和型号的路由器,CPU也不尽相同。路由器的处理器负责执行处理数据包所需的工作,比如维护路由和桥接所需的各种表格以及作出路由决定等等。路由器处理数据包的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处理器的类型。 内存 所有计算机都安装丁某些形式的内存。路由器主要采用了四种类型: 只读内存(ROM)。 闪存。 随机存取内存(RAM)。 非易失性RAM(NVRAM)。 在所有类型的内存中,RAM是会在路由器启动或供电间隙时丢失其内容的唯一一种内存; 在下面的介绍中,我们将简单说明路由器的每种内存的主要用途。 ROM保存着路由器的引导(启动)软件。这是路由器运行的第一个软件,负责让路由器进入正常工作状态。有些路由器将一套完整的IOS保存在ROM中,以便在另――个IOS不能使用时。

作救急之用。ROM通常做在一个或多个芯片上,焊接在路由器的主机板上。 闪存的主要用途是保存10S软件,维持路由器的正常工作。若路由器安装了闪存,它便是用来引导路由器的10S软件的默认位置。只要闪存容量足够,使可保存多个IOS映像,以提供多重启动选项。闪存要么做在主机板的SIMM上,要么做成一张PCMCIA卡。 RAM的作用很广泛,在此不可能一一列出。但有两样东西值得一提,即IOS系统表与缓冲。IOS通过RAM满足其所有的常规存储需要。 NVRAM的主要作用是保存IOS在路由器启动时读入的配置数据。这种配置称为启动配置。 接口 所有路由器都有接口(Interface)。在前面,我们已列出了路由器支持的部分接口类型。在采用I0S的路由器中,每个接口都有自己的名字和编号。一个接口的全名由它的类型标识以及至少一个数字构成。编号自零0开始。 对那些接口已固定下来的路由器,或采用模块化接口,只有关闭主机才可变动的路由器,在接口的全名中,就只有一个数字,而且根据它们在路由器中物理顺序进行编号。例如,Ethernet0是第一个以太网接口的名称;而Serial2是第三个串口的名称。 若路由器支持在线插入和删除,或具有动态〔不关闭路由器)更改物理接口配置的能力(卡的热插拔),那么一个接口的全名至少应包含两个数字、中间用一个正斜杠分隔(/)。其中,第一个数字代表插槽编号,接口处理器卡将安装在这个插槽上;第二个数字代表接口处理器的端口编号。比如在一个7507路由器中,Ethernet5/0代表的便是位于5号槽上的第一个以太网接口――假定5号槽插接了一张以太网接口处理器卡。 有的路由器还支持万用接口处理器(VIP)。VIP上的某个接口名由三个数字组成,中间也用一个正斜杠分隔(/)。接口编号

深入了解路由器与交换机的功能和区别

深入了解路由器与交换机的功能和区别(1) 2009-06-08 12:30中国IT实验室安琪 关键字:交换机路由器 最近看到很多人在询问交换机、路由器是什么,功能如何,有何区别,笔者就这些问题简单的做些解答。 首先说交换机(又名交换式集线器)作用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将一些机器连接 起来组成一个局域网。而路由器与交换机有明显区别,它的作用在于连接不同的网段并且找到网络中数据传输最合适的路径,可以说一般情况下个人用户需求不大。路由器是产生于交换机之后,就像交换机产生于集线器之后,所以路由器与交换机也有一定联系,并不是完全独立的两种设备。路由器主要克服了交换机不能路由转发数据包的不足。 目前个人比较多宽带接入方式就是ADSL,因此笔者就ADSL的接入来简单的说明一下。现在购买的ADSL猫大多具有路由功能(很多的时候厂家在出厂时将路由功能屏蔽了,因为电信安装时大多是不启用路由功能的,启用DHCP。打开ADSL的路由功能),如果个人上网或少数几台通过ADSL本身就可以了,如果电脑比较多你只需要再购买一个或多个集线器或者交换机。 考虑到如今集线器与交换机的价格相差十分小,不是特殊的原因,请购买一个交换机。不必去追求高价,因为如今产品同质化十分严重,我最便宜的交换机现在没有任何问题。给你一个参考报价,建议你购买一个8口的,以满足扩充需求,一般的价格100元左右。接上交换机,所有电脑再接到交换机上就行了。余下所要做的事情就只有把各个机器的网线插入交换机的接口,将猫的网线插入uplink接口。然后设置路由功能,DHCP等,就可以共享上网了。 看完以上的解说读者应该对交换机、路由器有了一些了解,目前的使用主要还是以交换机、路由器的组合使用为主,具体的组合方式可根据具体的网络情况和需求来确定。 交换机与路由器的区别

详解TP-Link路由器设置(图解)

详解TP-Link路由器设置(图解) 路由器设置图解旨在为搭建网络的初学者准备,技术要点其实没有什么,但是步骤的繁琐让很多人望而怯步,那么这里就向你展示具体操作的整过过程,让你轻松掌握路由器设置. TP-Link路由器设置之设备准备 首先具备的条件是:路由器一个(可以为4口,8口,16口,甚至更多的),如果你有很多台电脑,可以买个多口的交换机.网线直通线数条,电信mode一个(或者你是专线那就不需要 mode了),pc电脑至少2台以上(如果只有一台,使用路由器是可以的,但是就失去了使用路由器的意义了. 其实tp-link公司出的路由器,比如TP-LINK TL-402M或者是401M或者是其他型号的tp-link路由器,路由开启方法大多差不多.下面本文以TP-LINK TL-402M 为例,请看图片1 图1TP-LINK TL-402M tp- link路由器介绍到这里,大家只要按图片里的介绍,将PC,电信宽带MODE,路由器,相互正确连接,那么一个网络就已经组好了.下面介绍怎么样开启路由功能. TP-Link路由器设置之前期设置: 如果线都已经接好.我们这个时候随便打开一台连好的PC电脑.打开网上邻居

属性(图片2),本地连接属性(图片3),tcp/ip协议属性(图片4),设置ip为192.168.1.2 子网:255.255.255.0 网关:192.168.1.1(图片5)确定,DNS在配置路由器完后在行设置. 注:可以到到控制面板网络连接去设置. 以xp为例,请看图2至图5的细节 图2 打开网上邻居属性 图3 本地连接属性

图4 tcp/ip协议属性 图5 设置ip等

路由器的主要作用

路由器的主要作用 交换机与路由器的区别 计算机网络往往由许多种不同类型的网络互连连接而成。如果几个计算机网络只是在物理上连接在一起,它们之间并不能进行通信,那么这种“互连”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因此通常在谈到“互连”时,就已经暗示这些相互连接的计算机是可以进行通信的,也就是说,从功能上和逻辑上看,这些计算机网络已经组成了一个大型的计算机网络,或称为互联网络,也可简称为互联网、互连网。 将网络互相连接起来要使用一些中间设备(或中间系统),ISO的术语称之为中继(relay)系统。根据中继系统所在的层次,可以有以下五种中继系统: 1.物理层(即常说的第一层、层L1)中继系统,即转发器(repeater)。 2.数据链路层(即第二层,层L2),即网桥或桥接器(bridge)。 3.网络层(第三层,层L3)中继系统,即路由器(router)。 4.网桥和路由器的混合物桥路器(brouter)兼有网桥和路由器的功能。 5.在网络层以上的中继系统,即网关(gateway). 当中继系统是转发器时,一般不称之为网络互联,因为这仅仅是把一个网络扩大了,而这仍然是一个网络。高层网关由于比较复杂,目前使用得较少。因此一般讨论网络互连时都是指用交换机和路由器进行互联的网络。本文主要阐述交换机和路由器及其区别。 2 交换机和路由器 “交换”是今天网络里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从桥接到路由到ATM直至电话系统,无论何种场合都可将其套用,搞不清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交换。其实交换一词最早出现于电话系统,特指实现两个不同电话机之间话音信号的交换,完成该工作的设备就是电话交换机。所以从本意上来讲,交换只是一种技术概念,即完成信号由设备入口到出口的转发。因此,只要是和符合该定义的所有设备都可被称为交换设备。由此可见,“交换”是一个涵义广泛的词语,当它被用来描述数据网络第二层的设备时,实际指的是一个桥接设备;而当它被用来描述数据网络第三层的设备时,又指的是一个路由设备。 我们经常说到的以太网交换机实际是一个基于网桥技术的多端口第二层网络设备,它为数据帧从一个端口到另一个任意端口的转发提供了低时延、低开销的通路。 由此可见,交换机内部核心处应该有一个交换矩阵,为任意两端口间的通信提供通路,或是一个快速交换总线,以使由任意端口接收的数据帧从其他端口送出。在实际设备中,交换矩阵的功能往往由专门的芯片(ASIC)完成。另外,以太网交换机在设计思想上有一个重要的假设,即交换核心的速度非常之快,以致通常的大流量数据不会使其产生拥塞,换句话说,交换的能力相对于所传信息量而无穷大(与此相反,ATM交换机在设计上的思路是,认为交换的能力相对所传信息量而言有限)。 虽然以太网第二层交换机是基于多端口网桥发展而来,但毕竟交换有其更丰富的特性,使之不但是获得更多带宽的最好途径,而且还使网络更易管理。 而路由器是OSI协议模型的网络层中的分组交换设备(或网络层中继设备),路由器的基本功能是把数据(IP报文)传送到正确的网络,包括: 1.IP数据报的转发,包括数据报的寻径和传送; 2.子网隔离,抑制广播风暴; 3.维护路由表,并与其他路由器交换路由信息,这是IP报文转发的基础。 4.IP数据报的差错处理及简单的拥塞控制;

CISCO路由器入门配置手册

CISCO路由器配置手册 第一章路由器配置基础 一、基本设置方式 一般来说,可以用5种方式来设置路由器: 1.Console口接终端或运行终端仿真软件的微机; 2.AUX口接MODEM,通过电话线与远方的终端或运行终端仿真软件的微机相连;3.通过Ethernet上的TFTP服务器; 4.通过Ethernet上的TELNET程序; 5.通过Ethernet上的SNMP网管工作站。 但路由器的第一次设置必须通过第一种方式进行,此时终端的硬件设置如下: 波特率:9600 数据位:8 停止位:1 奇偶校验: 无

二、命令状态 1.router> 路由器处于用户命令状态,这时用户可以看路由器的连接状态,访问其它网络和主机,但不能看到和更改路由器的设置内容。 2.router# 在router>提示符下键入enable,路由器进入特权命令状态router#,这时不但可以执行所有的用户命令,还可以看到和更改路由器的设置内容。 3.router(config)# 在router#提示符下键入configure terminal,出现提示符router(config)#,此时路由器处于全局设置状态,这时可以设置路由器的全局参数。 4.router(config-if)#; router(config-line)#; router(config-router)#;… 路由器处于局部设置状态,这时可以设置路由器某个局部的参数。 5.> 路由器处于RXBOOT状态,在开机后60秒内按ctrl-break可进入此状态,这时路由器不能完成正常的功能,只能进行软件升级和手工引导。 6.设置对话状态 这是一台新路由器开机时自动进入的状态,在特权命令状态使用SETUP命令也可进入此状态,这时可通过对话方式对路由器进行设置。 三、设置对话过程 1.显示提示信息 2.全局参数的设置 3.接口参数的设置 4.显示结果 利用设置对话过程可以避免手工输入命令的烦琐,但它还不能完全代替手工设置,一些特殊的设置还必须通过手工输入的方式完成。

路由器的主要功能

路由器的主要功能: 所谓“路由”,是指把数据从一个地方传送到另一个地方的行为和动作,而路由器,正是执行这种行为动作的机器,它的英文名称为Router,是一种连接多个网络或网段的网络设备,它能将不同网络或网段之间的数据信息进行“翻译”,以使它们能够相互“读懂”对方的数据,从而构成一个更大的网络。 简单的讲,路由器主要有以下几种功能: 第一,网络互连,路由器支持各种局域网和广域网接口,主要用于互连局域网和广域网,实现不同网络互相通信; 第二,数据处理,提供包括分组过滤、分组转发、优先级、复用、加密、压缩和防火墙等功能; 第三,网络管理,路由器提供包括配置管理、性能管理、容错管理和流量控制等功能。 为了完成“路由”的工作,在路由器中保存着各种传输路径的相关数据--路由表(Routing Table),供路由选择时使用。路由表中保存着子网的标志信息、网上路由器的个数和下一个路由器的名字等内容。路由表可以是由系统管理员固定设置好的,也可以由系统动态修改,可以由路由器自动调整,也可以由主机控制。在路由器中涉及到两个有关地址的名字概念,那就是:静态路由表和动态路由表。由系统管理员事先设置好固定的路由表称之为静态(static)路由表,一般是在系统安装时就根据网络的配置情况预先设定的,它不会随未来网络结构的改变而改变。动态(Dynamic)路由表是路由器根据网络系统的运行情况而自动调整的路由表。路由器根据路由选择协议(Routing Protocol)提供的功能,自动学习和记忆网络运行情况,在需要时自动计算数据传输的最佳路径。 Osi模型个层功能 OSI七层模型介绍 OSI是一个开放性的通行系统互连参考模型,他是一个定义的非常好的协议规范。OSI模型有7层结构,每层都可以有几个子层。下面我简单的介绍一下这7层及其功能。 OSI的7层从上到下分别是 7 应用层 6 表示层 5 会话层 4 传输层 3 网络层 2 数据链路层 1 物理层 其中高层,既7、6、5、4层定义了应用程序的功能,下面3层,既3、2、1层主要面向通过网络的端到端的数据流。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7层的功能: (1)应用层:与其他计算机进行通讯的一个应用,它是对应应用程序的通信服务的。例如,一个没有通信功能的字处理程序就不能执行通信的代码,从事字处理工作的程序员也不关心OSI的第7层。但是,如果添加了一个传输文件的选项,那么字处理器的程序员就需要实现OSI的第7层。示例:telnet,HTTP,FTP,WWW,NFS,SMTP等。 (2)表示层:这一层的主要功能是定义数据格式及加密。例如,FTP允许你选择以二进制或ASII格式传输。如果选择二进制,那么发送方和接收方不改变文件的内容。如果选择ASII格式,发送方将把文本从发送方的字符集转换成标准的ASII后发送数据。在接收方将标准的ASII转换成接收方计算机的字符集。示例:加密,ASII等。 (3)会话层:他定义了如何开始、控制和结束一个会话,包括对多个双向小时的控制和管理,以便在只完成连续消息的一部分时可以通知应用,从而使表示层看到的数据是连续的,在某些情况下,如果表示层收到了所有的数据,则用数据代表表示层。示例:RPC,SQL等。 (4)传输层:这层的功能包括是否选择差错恢复协议还是无差错恢复协议,及在同一主机上对不同应用的数据流的输入进行复用,还包括对收到的顺序不对的数据包的重新排序功能。示例:TCP,UDP,SPX。 (5)网络层:这层对端到端的包传输进行定义,他定义了能够标识所有结点的逻辑地址,还定义了路由实现的方式和学习的方式。为了适应最大传输单元长度小于包长度的传输介质,网络层还定义了如何将一个包分解成更小的包的分段方法。示例:IP,IPX等。

无线路由器常见设置详解

无线路由器常见设置详解(必备整理) 外网无线设置 1.动态IP用户:选择此项目会自动地从您的网际网络服务提供者得到一个 IP 地址。提供 Cable modem 的 ISP 通常都使用动态 IP 地址。 2.PPPoE用户:如果您的网络服务提供商提供给您的是 PPPoE 服务(DSL业务的提供商都会提供此类连接服务,比如最为流行的ADSL宽带业务),请选择此项目。在"快捷通道"中只需要填写PPPoE帐号以及密码即可进行连接。 PPPoE 帐号:输入ISP商提供给您的 PPPoE 使用者名称。 PPPoE 密码:输入ISP商提供给您的 PPPoE 使用者密码。 3.静态IP用户:此选项提供给使用静态IP地址的客户,根据您的 ISP提供的固定 IP 地址资料来输入您的"WAN口IP 地址"、"子网掩码"、 "默认网关",和" DNS (domain name 服务器) 地址"。每一个 IP 地址必须输入在适当的 IP 字段中,分别由"." 区隔四个 IP octets 构成一个 IP (x.x.x.x),路由器只接受这个形式的 IP 格式。 主DNS:DNS地址用于对访问网站时所需要的域名进行解析,输入您最为常用的域名解析服务器地址,也可以由您的ISP推荐。 次DNS:输入主DNS外的另一个备用的DNS地址,也可以不填。 4.无线配置:此项目提供对路由器的无线功能是否使用的设置,选择启用,您的路由器将具备无线AP的功能,如果禁止,则只拥有普通有线宽带路由器的功能,默认为"启用",慎选。 网络名称(SSID):SSID 是无线网络中所有设备共享的网络名称。无线网络中所有设备的 SSID 必须相同。SSID 区分大小写,可能由任何键盘字符组成,但不得超过 32 个字母数字字符。确保无线网络中所有设备的这个设置均相同。为了提高安全性,建议您将默认的 SSID 更改为您选择的唯一名称。 无线基本设置 1.无线状态:可以被选择为"开启"或"关闭"。"关闭"则关闭无线功能。 2.SSID号:设置您的无线网络名称。 3.无线标准:共有4种无线标准可供选择,每种拥有不同的工作频段和传输速率。 4. 网络模式:无线路由器的工作模式,默认为AP模式。 AP模式:无线接入点,可以接受无线客户端(网卡)的连接并通过它访问网络。Client模式:客户端模式,可以作为网卡使用,该模式下有两种网络方式,结构化网络和对等网络。 结构化网络:路由器以终端方式连接到无线网络的其他AP。 对等网络:路由器与其他的无线终端以点对点的方式连接。 WDS模式:无线路由器工作在该模式下,可以把两个或者多个有线以太网络通过无线网络桥接在一起。但是不能再接受无线客户端(例如网卡)的连接。 AP+WDS模式:无线路由器工作在该模式下,不仅可以把两个或者多个有线以太网络通过无线网络桥接在一起。同时又可以再接受别的无线客户端(例如网卡)

路由器的QOS设置详解

介于最近很多人问路由器的QOS功能不会设置和路由器无线功能不会设置的问题,这里是说路由器的QOS功能如何设置。 首先,看路由器背后的便签,有写路由器的网关IP地址和路由器用户名、密码的东西,用这三个登陆路由器之后会显示这个(本人用TP-LINK的TD-W89541G为例子) 在左边有一个IP带宽控制,如果对全局控制直接控制。如果是针对某些用户的,首先要设置DHCP服务器 使用DHCP服务器的静态地址分配 点中之后,在右边显示这个

在设置静态地址分配之前,先在客户端列表找出要固定IP地址的MAC地址,否则无法绑定锁死 得到对应MAC地址之后,回到静态地址分配,选中添加新条目得到以下这个 在这里填入之前的MAC地址、自己设置IP地址或者用之前DHCP分配出来的IP地址。 设置完成之后变成这样

设置完成这个可以设置QOS了 选IP带宽控制打开成这样 先确定你使用的是ADSL还是什么,然后确定你的总的上传和下载速度(一般运营商提供的纸有写明速率多少) ADSL的上传只有512KBPS,也就是转为64kb/s但是在路由器不能完全用上,顶多就是55KB/S,所以保守点选50KB/S,转为就是500KBPS 下载的纸上面有的了,相互转换路由器界面写得很明白1MPBS=1000KBPS OK之后按IP带宽控制规则显示这样

这里需要用之前的IP地址了开始,添加新条目 路由器帮助有这样说

简单说就是,有按IP全端口控制,IP指定端口控制,全局指定端口控制三种。看回之前的

地址段就是要填入的IP地址(之前静态锁定的),优先是IP地址 端口段一般不需要,如果比较特殊的需要控制可以使用这个,如果想连蹭网者控制就选上,端口段为1-65000(基本可以全部控制到的了) 协议建议不要动 关键就是上下行带宽输入了~~~ 需要使用带宽转换,有些路由器用KB/S有些用MB/S有些用MBPS有些用KBPS~~~~~乱套 最小带宽就是最低保障上网的带宽,当有IP使用带宽即将到达刚才说的总带宽的时候,QOS 自动锁住不能达到总带宽,这种就是锁住最大带宽。 一般保障上网流畅的话上传可以使用10KBPS,下载保证有200KBPS(也就是20KB/S),具体根据自己实际需要自动调整。 值得注意的是,最小保障带宽全部加起来不能超过总带宽,否则QOS不能激活,路由器有相应提示错误。而最大带宽不能超过总带宽。 如本人使用的4M ADSL就是这样设置

路由器的基本操作解析

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 实验报告 学号:2013141462034 姓名:于泽渊专业:计算机班级:2013级6班第8周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实验课时 2 实验项目路由器的基本操作实验时间2015/20/28 实验目的理解路由器的工作原理,掌握路由器的基本操作。 实验环境Pc机1台,路由器1台. 实验内容(算法、程序、步骤和方法)实验原理: 路由器的管理方式基本分为两种:带内管理和带外管理。通过路由器的Console 口管理 路由器属于带外管理,不占用路由器的网络接口,但特点是线缆特殊,需要近距离配置。第 一次配置路由器时必须利用Console 进行配置,使其支持telnet 远程管理。路由器的命令行操作模式,主要包括:用户模式、特权模式、全局配置模式、端口模 式等等几种。 用户模式进入路由器后得到的第一个操作模式,该模式下可以简单查看路由器 的软、硬件版本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测试。用户模式提示符为Red-Giant> 特权模式由用户模式进入的下一级模式,该模式下可以对路由器的配置文件进 行管理,查看路由器的配置信息,进行网络的测试和调试等。特权模式提示符为 Red-Giant# 全局配置模式属于特权模式的下一级模式,该模式下可以配置路由器的全局性 参数(如主机名、登录信息等)。在该模式下可以进入下一级的配置模式,对路由 器具体的功能进行配置。全局模式提示符为Red-Giant (config)# 端口模式属于全局模式的下一级模式,该模式下可以对路由器的端口进行参数

配置。 Exit 命令是退回到上一级操作模式, end 命令是直接退回到特权模式 路由器命令行支持获取帮助信息、命令的简写、命令的自动补齐、快捷键功能。 配置路由器的设备名称和路由器的描述信息必须在全局配置模式下执行。Hostname 配置路由器的设备名称即命令提示符的前部分信息。 当用户登录路由器时,你可能需要告诉用户一些必要的信息。你可以通过设置标题来 达到这个目的。你可以创建两种类型的标题:每日通知和登录标题。Banner motd 配置路由器每日提示信息motd message of the day。 Banner login 配置路由器远程登录提示信息,位于每日提示信息之后。 锐捷路由器接口Fastethernet 接口默认情况下是10M/100M 自适应端口,双工模式也为 自适应。 在路由器的物理端口可以灵活配置带宽,但最大值为该端口的实际物理带宽。 查看路由器的系统和配置信息命令要在特权模式下执行。 Show version 查看路由器的版本信息,可以查看到路由器的硬件版本信息和软件版本信 息,用于进行路由器操作系统升级时的依据。 Show ip route 查看路由表信息。 Show running-config 查看路由器当前生效的配置信息。 实验步骤: 第一步:路由器命令行的基本功能 RSR20>? !使用?显示当前模式下所有可执行的命令 Exec commands: <1-99> Session number to resume disable Turn off privileged commands disconnect Disconnect an existing network connection enable Turn on privileged commands exit Exit from the EXEC help Description of the interactive help system lock Lock the terminal ping Send echo messages ping6 ping6 show Show running system information start-terminal-service Start terminal service telnet Open a telnet connection

路由基本概念及静态路由配置

路由基本概念及静态路由配置

路由基本概念及静态 路由配置

实验内容: 路由器的定义和作用:路由器——用于网络互连的计算机设备,路由器的核心作用是实现网络互连,数据转发。路由(寻径):路由表建立、刷新;交换:在网络之间转发分组数据;隔离广播,指定访问规则;异种网络互连。 路由表:路由器为执行数据转发路径选择所需要的信息被包含在路由器的一个表项中,称为“路由表”;当路由器检查到包的目的IP 地址时,它就可以根据路由表的内容决定包应该转发到哪个下一跳地址上去;路由表被存放在路由器的RAM 上。 路由表的构成:目的网络地址(Dest ),掩码(Mask ),下一跳地址(Gw ),发送的物理端口(interface ),路由信息的来源(Owner ),路由优先级(pri ),度量值(metric )。 172.16.8.0:目的逻辑网络地址或子网地址; 255.255.255.0:目的逻辑网络地址或子网地址的网络掩码 1.1.1.1:下一跳逻辑地址 fei_0/1:学习到这条路由的接口和数据的转发接口 Static :路由器学习到这条路由的方式 1:路由优先级 0:Metric 值 路由分类:直连路由,静态路由,动态路由。 直连路由: Dest Mask Gw Interface Owner pri metric 172.16.8.0 255.255.255.0 1.1.1.1 fei_0/1 static 1 0 192.168.0.2/30 10.0.0.1/24 172.16.0. 1/24 IPv4 Routing Table: Dest Mask Gw Interface Owner pri metric 10.0.0.0 255.255.255.0 10.0.0.1 fei_0/1 direct 0 0 A B fei _0/1 fe i_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