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炎性假瘤的CT及MRI征象

肝脏炎性假瘤的CT及MRI征象
肝脏炎性假瘤的CT及MRI征象

肝脏炎性假瘤2例

肝脏炎性假瘤2例 作者:谢军培,桑巧芳,戴益琛,陈章兴,傅育卡,曾伟,连清娜,朱小三 【关键词】肝脏炎性假瘤;诊断;治疗 炎性假瘤是以纤维结缔组织增生伴大量慢性炎性细胞浸润的局灶性病变,临床上或影像学上具有类似肿瘤表现的良性、炎性增生性疾病,可发生于肺、肾、卵巢、胃、胰腺等处,很少发生于肝脏,极易误诊。肝脏炎性假瘤(IPL)是一种极少见的肝脏良性病变,因缺乏临床和影像学特征,常不易与恶性肿瘤及肝脓肿等鉴别,绝大多数在手术后才得以确诊。我院收治2例经病理确诊的IPL,现报告如下。 1 病例 病例1:女,36岁。右上腹持续性隐痛2月余伴体重下降5 kg 入院,曾多次在外院行B超检查均提示:右肝内实质性占位,考虑系肝脏肿瘤。既往无肝炎、结核病史,无血吸虫接触史。查体:体温37.8 ℃,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未见肝掌及蜘蛛痣。心肺听诊阴性。腹软,肝脏于右锁骨中线肋下约8 cm 可触及,表面欠光滑,质硬,压痛不明显,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血常规提示:WBC 6.5

×109/L,N 0.5,L 0.5,Hb 97 g/L。ESR 25 mm/h,ALT 38 IU/L,AST30 IU/L,r GT80 IU/L,ALP 153 IU/L,凝血指标正常,大便常规、尿常规正常,大便潜血阴性。AFP 2IU/L。肝脏CT检查提示:肝脏外形明显不规则,右叶有直径约8 cm 大小类圆形低密度影,界线较清,增强后扫描示:动脉期病灶内呈不均匀强化,病灶周围肝叶实质异常灌注,可见大片强化影;静脉期病灶与周围实质呈低密度改变,静脉期内侧、腹腔、腹膜后多个淋巴结肿大,考虑:肝癌,腹腔淋巴结转移。在彩超引导下2次行肝活检病理示:肝细胞弥漫性肿胀,气球样变,汇管区炎症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未见癌细胞,诊断肝脏右叶炎性假瘤。给予头孢曲松钠、替硝唑等抗感染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腹痛缓解,肝脏包块缩小,出院后门诊随访3年未复发。 病例2:女,57岁。因咳嗽20余天,中上腹痛10余天入院,外院行肝胆CT示:左肝占位性病变,考虑肝脓肿可能性大,右肝钙化。既往有肺结核病史,无肝炎病史,无血吸虫接触史。查体:体温36.5 ℃,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皮肤及巩膜无黄染,未见肝掌及蜘蛛痣,心肺听诊阴性,中上腹有明显压痛,全腹未扪及明显包块,肝脾肋下未及,肝区叩击痛(+)。实验室检查:WBC 5.13×109/L,N 0.67,Hb 104 g/L,PLT 368×109/L,ESR 93 mm/h,ALT 61 IU/L,AST 24 IU/L,r GT 78 IU/L,AFP 1.48 IU/L,CEA 2.10 μg/L,CA199 37.49 U/ml。尿常规、大便常规及凝血指标均正常,乙肝三对半(-),结核分枝杆菌抗体弱阳性。肝脏MRI提示:肝无明显增大,表面平整,平

肝脏血管瘤 影像片

肝脏血管瘤 摘要: 影像学检查(如B超、CT及MRI)是目前诊断肝血管瘤的主要途径。x线平片检查无多大的意义,只有巨型肝血管瘤才会显示右膈肌抬高,消化道气体受压改变,而且无特异性,当肿瘤出现钙化时才会考虑到肝血管瘤的可能...

影像学检查(如B超、CT及MRI)是目前诊断肝血管瘤的主要途径。 x线平片检查无多大的意义,只有巨型肝血管瘤才会显示右膈肌抬高,消化道气体受压改变,而且无特异性,当肿瘤出现钙化时才会考虑到肝血管瘤的可能。 1.B超显示为边界清晰的低回声占位伴有后方不甚明显的回声增强效应。简单易行而无刨伤性,属首选影像学方法。B型超声可检出直径>2cm的肝血管瘤。典型表现为边界清晰的低回声占位伴有后方不甚明显的回声增强效应。但大多数小血管瘤为强回声,瘤体直径多<5cm,当瘤体较大时,其边界可呈清楚的花瓣状或分叶状,内部有时可见散在的点状低回声和少许纤维束光带。因瘤体回声较肝组织强,内部结构易于辨认,因此诊断符合率高。较大的血管瘤(多>5cm)则表现为内部高低混杂回声,边界不整,形状不一,此为瘤内有纤维性变、血栓形成或坏死所致。有时肝癌也可有类似图像,因此需做其他影像学检查加以鉴别。 2.CT CT平扫下肝血管瘤表现为圆形或卵圆形低密度灶,可多发或单发。绝大多数密度均匀,边界清楚,脂肪肝内血管瘤密度较高。瘤内机化较多时呈星状或裂隙状低密度,有时瘤内可显示不定形钙化。瘤体直径>5cm时,肝叶有明显的变形,表现膨胀性局限性突出,边缘光滑整齐。CT增强造影对肝血管瘤的定性有很大的帮助,尤其在与肝癌的鉴别上,肝血管瘤与肝癌在平扫图像上多表现椭圆形低密度影,二者cT值(P>0.05)亦无鉴别意义,因此增强检查必不可少。根据血液在肝血管瘤中的特殊变化,“两快一慢”的CT增强扫描技术是诊断肝血管瘤的必要检查手段。 肝血管瘤的cT增强特征表现为:早期病灶边缘呈高密度强化与同层之腹主动脉一致;增强区域呈进行性向心性扩展;延迟(>5min)扫描病灶呈等密度充填,再延迟1h后病灶又恢复到平扫时之低密度,有学者把这种征像简称为肝血管瘤特有的对比剂“快进慢出”表现。而肝癌的cT增强表现为“快进快出”的特有CT征像,即为早期(动脉期)整个病灶达到均匀或不均匀之高密度,随后迅速下降与密度上升的肝实质密度接近,2-3min肝实质CT值开始下降与继续下降的病灶密度接近,从而出现两次等密度交叉征,然后对比剂迅速排出,恢复到平扫时的低密度影。肝转移瘤则多发于中老年患者,有原发病史。在CT增强早期。其边缘或整个病灶出现明显强化。但在肝门静脉期对比剂基本排出,有的可有“牛眼”征,延迟扫描病灶呈低密度,很少出现等密度充填,可与肝血管瘤相鉴别。 3.MRI MRI对本病具有特殊的诊断意义,不会遗漏较小的病灶。T1弱信号,T2 高强度信号,是鉴别肝癌的重要指征。T2WI表现为特征性的“灯泡征”样高信号,如静脉注射钆螫合物(Gadolinium chalate)增强扫描可查及直径<1.5mm的血管瘤,并能提高其诊断正确率。时间的延长是成人肝血管瘤的特征,对儿童则提示血管瘤内无血栓形成。应注意的是,源于胃癌、肉瘤、类癌的肝内转移灶可呈均匀高信号,即所谓“灯泡征”。与肝血管瘤极为相似,此时需结合临床病史、肝血池显像、肝动脉造影和肝细针穿刺活检等加以确诊。 4.动脉造影肝血管瘤动脉造影是肝血管瘤最可靠的诊断方法之一。因为海绵状血管系由扩

肝脏血管瘤影像学表现

肝脏血管瘤影像学表现 肝血管瘤影像学表现韩礼良血管瘤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表现为暗红、蓝紫色囊样隆起。 分叶或结节状柔软可压缩多数与邻近组织分界清楚。 中年女性多见女性的发病率是男性的倍。 多次妊娠妇女的血管瘤发病率高。 经皮肝穿为禁忌。 AFP不升高。 肝脏血管瘤分类海绵状血管瘤:是最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无恶变潜能。 其切面呈蜂窝状、充满血液、镜检显示大小不等囊状血窦、其内充满红细胞时有血栓形成血窦之间有纤维组织隔纤维隔内见有小血管及小胆管偶见被压缩之肝细胞索。 纤维隔及血窦内的血栓可见钙化或静脉石。 偶尔肿瘤内血栓形成出现钙化较大肿瘤可出现坏死囊变。 分类硬化性血管瘤:其血管腔闭合纤维间隔组织较多呈退行性改变。 血管内皮细胞瘤: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活跃,易致恶性变。 肝毛细血管瘤:血管腔窄纤维间隔组织多。 发病机制目前肝血管瘤的病理发生机制尚不清楚现有两种不同的认识。 其一认为是血管畸形其增长是由于血窦在血流作用下的扩张。

其二认为肝血管瘤是真性肿瘤其增长是由于新血管组织的形成。 临床表现小血管瘤多无明显症状及体征较大血管瘤或近包膜可有肝区胀痛右上腹可触及包块肝大。 厘米以上者约伴腹部不适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 肝血管瘤内可有纤维组织、机化血栓可因反复血栓形成而导致肿瘤肿胀、引起肝包膜牵拉胀痛。 肝血管瘤偶可或因挤压等诱发破裂并出现腹腔积血。 肝血管瘤的危害性随着瘤体增大临床症状及体征逐渐明显损害肝脏的代谢作用逐渐出现肝功能异常肝血管瘤偶可或因挤压等诱发破裂并出现腹腔积血危及生命★如果瘤体直径小于cm无临床症状且动态观察其静止不发展定期复查即可否则应予治疗。 *超声可检出直径cm的肝血管瘤。 典型表现为边界清晰的低回声占位伴有后方不甚明显的回声增强效应。 大多数小血管瘤(cm)为强回声。 较大的血管瘤(cm)则表现为内部高低混杂回声边界不整形状不一此为瘤内有纤维性变、血栓形成或坏死所致。 *B超血管瘤的典型超声特征为强回声。 这指的是正常肝脏背景下的强回声。 如果是脂肪肝则血管瘤可以显示低回声。 强回声型:边界清晰、锐利浮雕样、细筛网状。 低回声型:边界清晰外周稍强回声带包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