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湿地工艺设计_secret

人工湿地工艺设计_secret
人工湿地工艺设计_secret

人工湿地工艺设计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还处于开发阶段、尤其在我国还没有比较成熟的设计参数,其工艺设计也还处于试验阶段。

人工湿地系统的设计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主要是水力负荷、有机负荷、湿地床的构造形式、工艺流程及其布置方式、进水系统和出水系统的类型和湿地所种栽植物的种类等。由于不同国家及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植被类型以及地理情况各有差异。因而大多根据各自的情况,经小试或中试取得有关数据后进行人工湿地的设计。

(1)表面流湿地的设计

由于表面流湿地(SFW)具有基建费用省、基质填料用量较少的特点,因此在美国最为广泛应用。其填料常选择粘土和湿生土壤。该类湿地具有地表水流较浅、流速低的特点。

按照美国自然资源保护机关(NRCS)基于城市污水人工湿地和田纳西洲河谷当局的工作经验制定的设计规范,表面流湿地的设计要求:

a. 湿地允许的BOD5负荷是73kg/ha·d;

b. 停留时间至少有12天(BOD5负荷率是采用Reed提出的保守数据112 kg/ha·d,停留时间是由平均温度和BOD5降解所用的时间来确定的)。

湿地出水水质要求:

a. BOD5<30 mg/L

b. TSS<30 mg/L

c. NH3+ NH3-N<10 mg/L

设计规范没有提供硝态氮及其他污染物的出水要求。

NRCS规范中提出了两种计算湿地尺寸的方法(两种方法都基于湿地BOD5负荷):

a. 假设法

给养殖场每天产生一定量的BOD5假定一个量,该方法适用于养殖场的实际污水排量无法确定或养殖场尚未建设好时应用。

b. 实地监测法

是基于测得的BOD5浓度,NRCS建议对不同季节采得的样品来分析得出一

个平均的BOD 5值来进行估算。

在进行假设或实地监测后,将流速、孔隙率、水温和假设或实际的BOD 5

浓度值代入公式计算,两种设计方法都是基于活塞流动力学,因此,人工湿

地设计的一般模型如下:

1.750

exp[(0.7())/]e

t v C A K A LWdn Q C =- 式中:C e ——出水BOD 浓度(mg/L ); C 0——进水BOD 浓度(mg/L );

A ——以污泥形式沉淀在湿地床前部而未得到处理的BOD 5含量(小数

表示)

K t ——设计水温下的反应速率常数(d -1) (T-20)

t 201

20(1.1)0.0057K K K day

-==

A v ——微生物活动的比表面积(m 2/m 3) L ——湿地床的长度(m ) W ——湿地床的宽度(m ) D ——湿地床的设计水深(m )

N ——湿地床的孔隙率(n 为小数形式)

n=V 0/V

V0——空隙体积 V ——总体积

Q ——湿地系统平均处理水流量(m3/day )

()

2.0

influent effluent Q Q Q +=

当湿地坡度或水力梯度为≥1%时,应对(Ⅰ)式进行适当调整:

1.7510

3(0.7())/

0.52exp[]4.63e t v C K A LWdn C S Q

-=? 式中:S ——坡度或水力梯度;

LWdn/Q 可由水流实际停留时间t 来表示,故由此可确定水力停留时间。

对通过湿地植物的水流进行监测,湿地水流径道的孔隙率通常选用0.75。这是由湿地中含水的体积和植物所占的体积之比而得出的。设计规范提出了几种大型水生植物的孔隙率值:

香 蒲 属

cattail (Typha spp.)=0.95 藨 草 属 bulrush (Scipus spp.)=0.86

芦 苇 reed (Phragmites communis )=0.98

灯心草属

rush

(Juncus spp.)=0.95

A 表示由于沉积作用而去除的BOD 量,其值通常取0.52(该值是从城市污水处理厂得出的经验数据,被认为是A 取值的下限,而A 的最大值应小于0.90)。

公式(Ⅰ)中的水力停留时间t (days )由下式得出:

0(ln ln )0.6539

65e t

C C HRT t K --==

当采用坡度>1%,经调整后可得:

01/3

(ln ln )0.6539

301e t C C HRT t K S

--==

NRCS 建议湿地床总的长宽比为3:1到4:1,每个单元比例为10:1(但必须考虑是否有可利用的空间),因此,为满足这一点,单元格通常沿着宽边一个一个布设。有人提出,可以把整个处理区域划成几个单元来使湿地纵向的进水保持均匀。还有学者建议长宽比为5:1,来减少在长而狭窄的单元进水口进水时易造成的负荷过大现象的发生。

人工湿地推荐深度为0.15~0.20m ,美国大多数的处理湿地都是参照NRCS 规范设计的。以下是三个依照NRCS 规范设计湿地的处理效果:

表7-25 依照NRCS 规范设计的湿地的处理效果 (2)潜流式湿地的设计

欧洲大量使用潜流式人工湿地处理人畜产生的废水,填料通常为砂砾,或其他粗糙的材料,潜流式系统可能会堵塞,因此这种系统不适用于处理TSS 含量高的污水。适用于处理化粪池出水和稀释后的化学废水。田纳西河谷当局进行了潜流式人工湿地的研究,考察了N 、C 和P 的吸收机理,提出了设计和运行规范。

在欧洲,工程芦苇床湿地的设计是根据活塞流动力学。

湿地床通常由粘土或一种合成薄膜密封,种上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 )。湿地尺寸的计算是基于德国的Kickuth 的研究工作上得出的。湿地的尺寸与流速,进水的BOD 浓度,预期的出水BOD 值及常数K 1有关。湿地床的进水口处的床身建议值为0.6m ,坡度为2~6%,水深只有25mm 。所以大多数水流是潜流式的。这样适合在坡面上栽种芦苇床来促进水力流动。湿地面积可由以下公式得出:

10(ln ln )h d t A K Q C C =-

A h ——湿地床表面积(m 2) K 1——常数

Q d ——日均废水流量(m 3/day ) C 0——进口处BOD 均值(mg/L ) C t ——出水要求的BOD 平均值(mg/L )

K 1的值是根据废水的可生物降解能力得出的。对于生活污水,取值5.2;对于其他废弃物,必须通过实验来重新确定其值。无论是Kickuth 公式,还是NRCS 规范,其常数取值都采用生活污水的取值,将它们用于畜禽废水处理的设计,是因为虽然畜禽废水的BOD 值比生活污水有个数量级的扩大,但假定这些常数数值依然有效。

潜流式人工湿地水力停留时间计算方法与NRCS 提出的方法一致,公式如下:

0kt t C C e -=

k ——对于生活污水,8℃时,k 值取0.032,对于其他废水,须重新确定 t ——时间(days )

系统的水力停留时间是有效孔隙空间V v 和通过系统的平均流速的函数,也可由下式得出,即:

v V nV nLWD

t Q Q Q

=

== V v ——系统孔隙的体积,m 3; n ——床的孔隙度,%; t ——停留时间,d ;

V——系统总体机,m3;

L——系统长度,m;

W——系统宽度,m;

D——地下层深度,m;

Q——通过系统的平均流量,m3/d。

5.人工湿地植被的选择

人工湿地系统中,植物为微生物提供了生活空间和碳源,其主要作用如下:(1)湿地植物使其根部周围的基质处于氧化状态,而且也可以增加湿地床其他厌氧区域的氧含量。

(2)在湿地植物的生长期,有助于去除污水中的营养物质,虽然植物吸收不是营养物质去除的主要途径,但研究发现,植物也可去除16~75%的TN和

12~73%的TP。

植物的选择应按照以下条件:

(1)当地土著植物,最能适应当地气候条件

(2)有较高的生产力,对营养物质有较快的吸收能力

(3)根须发达

(4)移植后易成活

(5)多年生植物(不需每年种植)

(6)容易获得,价格低廉

(7)对高营养浓度污水有耐性(尤其要对NH3-N)

表7-26 推荐耐NH3-N植物

说明:在marsh—pond—meadow湿地系统中,不能将duckweed和大型水生植物共同种植,duckweed的生长会遮盖水层,影响到大型水生植物产氧,进而影响到硝化作用。

人工湖施工组织设计99615

第一部分综合说明 一、项目概况 本工程为乌拉特后旗湿地生态系统景观工程。项目东接原有景观渠,西连善岱沟。总长度376米,沟渠宽度由20米至80米不均匀变化,主要工程内容:沟渠及驳岸挖土方、驳岸毛石挡墙砌筑、沟渠防渗处理、木栈桥、曲桥、园路、景观小品、铺装、水电施工等。 二、编制原则 1、遵循业主及相关单位的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要求。 2、遵循设计的原则,正确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合格,满足设计和使用功能。 3、坚持设计施工图中的技术规范的原则。 三、编制依据 1、本工程的施工图纸; 2、相关规范设计; 3、现场踏勘的实际情况; 四、工期计划 工期目标:2017年7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总工期历时12个月。 第二部分施工准备 第一章施工部署 一、施工部署

针对本工程的特点,我公司组建成一只丰富经验、品德优秀的项目管理班子及优秀施工队进场施工,确保施工进度计划的实施,同时保证工程质量。 在施工进度计划安排方面,沟渠施工→水上构筑物→水电→园路→景观小品→苗木种植。 二、施工现场准备: 就近租用红宝玉宾馆作为生活办公场所,民工就近租用民房用以生活场所,现场搭设帐篷派专人值班看护机械及材料等; 复核和引测建设方提供的永久性坐标及高程控制点,测设施工现场控制网,布置控制桩,复核无误后用混凝土加以固定保护,并插入旗帜明示,以免破坏。 按照提供的施工图纸计算工程量和材料分析,根据计算结果有计划地组织机械设备和材料进场,堆放于指定地点; 施工用电设置总配电箱,总配电箱、二级配电箱、三级配电箱采用三相五线制、照明用电为单相三线制,除了工作零线外,增加一根重复接地线。所有的配电箱均使用标准箱。 三、劳动力组织计划的准备 现场管理组织机构已配足管理人员,同时制定管理制度。 进场施工人员已落实入场教育,包括我公司及项目部管理制度的学习,安全知识教育,基本施工规程的学习等。 第二章进场主要施工机械及周转材料配备 为保证工程能顺利进行,已做好施工前准备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工作计划,对施工机具设备、材料检验及成品检查、机具检查以及生活临时设施布置的各项工作应按要求完

人工湿地设计规范方案

人工湿地设计规范 1总则 1.0.1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环境防治法》,规范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保护和改善环境,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特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江苏省内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管理。 1.0.3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对象为生活污水、生活废水,或具有类似性质的污废水。包括城市生活污水、农村生活污水、学校生活污水、住宅小区生活污水、宾馆污水、机关事业单位污水、疗养院污水、景区污水、污水处理厂尾水等。 1.0.4本规程适用的处理规模:生活污水处理规模≤2000m3/日处理水量,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处理时规模≤10000m3/日处理水量。 1.0.5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管理除应符合本规程外,还应符合国家、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1.1人工湿地constructedwetlands 人工湿地是人们模拟天然湿地系统结构和功能而建造的、可控制运行的湿地系统,用以对受污染水进行处理的一种工艺,由围护结构、人工介质、水生植物等部分构成。当水进入人工湿地时,其污染物被床体吸附、过滤、分解而达到水质净化作用。 人工湿地分为表面流人工湿地、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和垂直潜流人工湿地。 2.1.2表面流人工湿地freewatersurfaceconstructedwetlands

指水在人工湿地介质层表面流动,依靠表层介质、植物根茎的拦截及其上的生物膜降解作用,使水净化的人工湿地。 2.1.3水平潜流人工湿地 subsurfacehorizontalflowconstructedwetlands 指水从人工湿地池体一端进入,水平流经人工湿地介质,通过介质的拦截、植物根部及生物膜的降解作用,使水净化的人工湿地。 2.1.4垂直流人工湿地verticalflowconstructedwetlands 指水从人工湿地表面垂直流过人工湿地介质床而从底部排出,或从人工湿地底部进入垂直流向介质表层并排出,使水得以净化的人工湿地。垂直流人工湿地分单向垂直流人工湿地和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两种。 2.1.5孔隙率porosity 指人工湿地充填介质中,存在于介质间的孔隙体积占全部体积的百分比。 2.1.6水力停留时间hydraulicretentiontime 指水在人工湿地内的平均停留时间。 2.1.7表面污染物负荷organicsurfaceloading 指一定人工湿地表面积中,单位时间内去除的污染物数量。 2.1.8表面水力负荷hydraulicsurfaceloading 指一定人工湿地表面中,单位时间内通过的水体积。 2.1.9水力坡度hydraulicslope 指水在人工湿地内,沿水流方向单位渗流路程长度上的水位下降值。 2.1.10渗透系数permeabilitycoefficient指水在人工湿地介质或防渗层中,单位时间内流动通过的距离。 3人工湿地处理工艺设计 3.1处理设施选址与总体布置

人工湿地设计参数

.2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设计原理 5.2.1 人工湿地设计内容[46] (1)确定详细的废水流速,污染物负荷及期望的处理效果。 (2)优化区域结构,进出水区域结构要利于水控制、水循环和分配等。 (3)处理单元的接连水渠构造根据情况选择串联或者并联。 (4)改变处理单元内部及不同处理单元之间的深度,以利于更好的分配水流、形成多样性环境及有利于污染物的去除。 (5)制定湿地植物的选择方案、种植密度、种植方式等。 (6)制定良好的运行维护计划,以便后续的维护管理。 5.2.2 人工湿地设计参数 人工湿地的设计因素会影响到其运行效果,主要的设计参数包括湿地尺寸参数、水力参数和构造参数三类。其中,湿地尺寸参数主要包括湿地长宽比、面积、深度等;水力参数主要包括水力停留时间、表面负荷率、水力坡度、水动力弥散系数等;构造参数主要包括填料种类、渗透性、植物选种等。 5.2.2.1 水力停留时间(Hydraulic Retention Time ,HRT) 人工湿地水力停留时间是指污水在湿地内部平均驻留时间,是人工湿地处理系统最重要的参数之一,它影响系统的除氮除磷效果,水利停留时间越长,对氮磷的去除效果越好。 理论上的HRT可按照下列公式计算:t = V ×ε / Q ,其中,V是人工湿地基质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m3;ε是孔隙率,%;Q是人工湿地设计水量,m3/d。但是在实际运行中,随着孔隙率的变化,水力停留时间通常为理论值的40%~80%。 通常情况下,表面流人工湿地2天左右即可在沉降区去除大约80%的总悬浮物。英国环境署对表面流人工湿地的好氧反应区研究表明,水力停留达到2d以上后,各类藻类开始生长,引起pH变化,促进植物生长,促进氨氮的挥发,磷的沉降,不过为了防止水华,HRT限制在3~4天左右。Kadlec则认为,在人工湿地的植物净化区域,1~2天即可去除90%的NO2-N,也就是说2~3天的时间可保证反硝化的进行[47]。Dierverg则在潜流系统中证实了潜流人工湿地的厌氧区域适合系统的反硝化作用,在HRT为2~4天时候,发生强烈的反硝化脱氮[48]。我国环保部的人工湿地处理工程技术规范也指出表面流人工湿地的停留时间4~8天为宜,潜流人工湿地1~3天为佳。

城市人工湖设计关键技术分析

城市人工湖设计关键技术分析 [摘要]针对城市人工湖泊的特点,对人工湖的设计思路进行梳理和总结,归纳了设计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关键技术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城市人工湖设计关键技术 一般来说城市人工湖设计的核心内容是确定湖区的规模、水体的形态、湖区水深和运行水位,而决定湖区设计功能实现的关键问题是水体运行方式、水环境保护和湖区的防渗处理。 1湖区规模 湖区规模指水域面积,水域面积的确定要综合考虑城市的人口规模、水面功能需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自然条件、土地资源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等因素。其中,起控制性作用的是水资源量和土地资源。水资源量指湖区供水水源能够提供的蓄水和补水的水量;土地资源指能够提供的湖区用地面积。 2水体形态 湖区水体形态包括水域的平面形态和水域的底部形态。 (1)平面形态是人们对某片水域最直观的感受,也是业主关注的设计核心点。平面形态设计要 考虑人的美学欣赏、城市定位、历史文化背景和景观功能分区等多种因素。设计中应通过对城市的历史文化、定位、发展方向的挖掘和解析,提炼出城市的内涵,从形态意象寓意的构成角度来定义和表现出湖区形态。 (2)人工湖的水域底部形态在考虑地形条件约束和进出口条件的影响,应该尽量以流线型的圆、椭圆或接近圆或椭圆的形状为主,一是保证水体的整体流向平顺,有利水体交换,二是减少水流之间的干扰顶托,降低人湖营养物质不均匀沉淀的机会。 考虑垂钓、游艇通行、游人安全、嬉水以及维持水域生态等不同功能要求,底部断面形态需要有深有浅、深浅结合,一般分为深水区、浅水区、过渡区三部分。 深水区:满足旅游船只通航需要一定的吃水深度,同时,为了保证人工湖成湖后,自身生态系统的建立,具有较好的自净能力,也需要设置深水区;

人工湿地设计方案初稿

东升镇生活污水人工湿地设计方案(初稿) 人工湿地的净化机理: 对SS:湿地系统成熟后,填料表面和植物根系将由于大量微生物的生长而形成生物膜。废水流经生物膜时,大量的SS被填料和植物根系阻挡截留。 对有机物:有机污染物通过生物膜的吸收、同化及异化作用而被除去。 对N、P:湿地系统中因植物根系对氧的传递释放,使其周围的环境中依次出现好氧、缺氧、厌氧状态,保证了废水中的氮磷不仅能通过植物和微生物作为营养吸收,而且还可以通过硝化、反硝化作用将其除去,最后湿地系统更换填料或收割栽种植物将污染物最终除去。 一、污水水质 (一)、作为生活污水处理的主体工程。 按照城镇生活污水水质一般范围,可认为东升镇生活污水水质状况如下:COD 250—350mg/l(项目取中间值300 mg/l,需监测核实);BOD 150--250 mg/l(取中间值200 mg/l);SS 200--300 mg/l(项目取中间值250 mg/l); NH3—N 30--40 mg/l(取中间值35 mg/l),P 8--10mg/l(取最大值10 mg/l);水量按照5000m3/d设计。 (二)、作为生活污水处理厂的后续工程。 一般镇区均需要建设二级污水处理厂,按照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标准,如东升镇二级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则污水处理厂出水应执行广东省《水污染排放限值》(DB4426--2001)中第二时段中的二级标准:COD 60mg/l;BOD 30 mg/l;SS 30 mg/l; NH3—N 15mg/l,P 1mg/l;水量按照5000m3/d设计;作为生活污水处理厂的后续工程,人工湿地的处理压力要小得多,且水平潜流式人工湿地对氨氮的处理效果不如垂直流人工湿地,本项目暂不深入分析此项。 二、出水要求 东升镇生活污水最终出水预计进入北部排灌渠,按照《中山市水环境功能区水质保护规定》(中府[1997]115号)的功能区划,该渠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Ⅳ类水体要求,因此人工湿地出水应执行广东

北京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

第一章总则 1.1 编制依据 1.1.1《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1971年 1.1.2《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84年 1.1.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86年 1.1.4《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年 1.1.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 1.1.6《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1992年 1.1.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 1.1.8《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规范LY/T 1755-2008》2008年 1.1.9《国家湿地公园评估标准LY/T 1754-2008》2008年 1.1.10《国家湿地公园规划导则》(林湿综字〔2010〕7号)2010年 1.1.11《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关于加强我市湿地公园建设工作的通知》(京绿保发〔2010〕2号)2010年 1.1.12《北京市级湿地公园建设规范DB11/T 768-2010》2010年 1.1.13《北京市级湿地公园评估标准DB11/T 769-2010》2010年

1.2 指导思想 为促进北京市湿地保护事业健康发展,规范北京市湿地公园设计的内容与流程,更好地指导北京市湿地公园的设计工作,制定本导则。 北京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的任务是通过对湿地公园所在地的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的综合考察,确定该湿地公园的范围、规模和性质,科学规划功能分区,合理利用湿地资源,明确保护与恢复措施,设置必备的科普宣教设施,科学指导湿地公园的建设管理,最大限度的发挥湿地在生态和环境改善、科普教育和休闲娱乐等方面的作用,以实现湿地保护和利用的和谐统一。 1.3 基本原则 北京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坚持“保护优先,合理利用;科学布局,分步实施;因地制宜、体现特色”的基本原则。 第二章规划设计原则 2.1保护性原则 湿地公园规划应维护湿地生态系统过程、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保护野生动植物生物多样性及其栖息地,从防止湿地退化的目标出发,通过适度人工干预,保护、修复或重建湿地景观,实现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2科学性原则 北京湿地公园规划应尊重湿地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综合考虑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统筹规划、合理分区和布局,体现科学性和合理性。 2.3因地制宜原则

人工湖补水系统方案

湖水补水工程 技 术 方 案 编制单位:上海思涵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日期: 2015年11月

公司简介 上海思涵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是联合相关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技术人员为基础,集科研、设计、制造、安装、调试与管理为一体的专业化环保综合企业。前身为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水处理课题组。公司具有完备的现代办公楼和近千平方米的标准厂房。此外,公司自身还拥有独立、功能完善的实验楼。 我公司一直致力于完善景观水体的处理技术,通过研究与实践,总结出一套完整的适用于景观水体保护的水处理技术——物化处理结合生态处理,在国内景观水处理行业处于领先地位,并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0410043641.1),(发明人为哈尔滨工业大学马军博士,任我公司顾问)与其它公司的实用新型专利相比较大优势。 生态方面公司与上海水产大学和西湖园林管理处有着紧密的合作,西湖园林管理处的李梅姿老师是国内最知名水生态技术的专家之一。曾主持国内许多经典案例,如西湖生态治理,长桥湿地治理,西溪湿地治理等。 生态湿地主要依托法国滤园有限公司,滤园公司在欧洲、南美、北非等地区的污水、污泥和河道治理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很大成功案例。 公司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经积累了很多比较知名的客户并取得他们的认可。公司在技术和规模上都处在行业的领先地位。主要客户有恒大集团、万科、招商局集团、绿城集团、中信地产、世茂集团、

华润置地、西安国际港务区、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世博局、中大集团、中国银联、江苏隆力奇等。

前言 首先感谢贵公司给予我们这么一个的机会,本公司是专业提供景观水处理、污水处理等工程的设计、施工、安装、调试及维护管理的技术公司,在各种水体的处理工艺上有比较丰富的理论设计和实践经验,并且致力于不断的研究和开发新的水处理技术。 本次工程项目所针对的景观水处理上,本公司倡导使用高效加压部分回流溶气气浮的物化方法与生态相结合的综合方法进行处理,以期达到一种更加高效、节能、环保、经济的效果。 有了水,生命才会繁衍;有了水,生命才会充满灵气。平静的水常给人以安静、轻松、安逸的感觉;流动的水则令人兴奋和激动;瀑布气势磅礴,令人遐想;涓涓的细水,让人欢快活泼;喷泉的变化多端,给人以动美感……。水景不仅能增加周围空气的湿度,减少尘埃,提高负氧离子的含量,还能在一定范围内起到调节气温的作用,给人以新鲜自然的感觉。 作为一个高级度假公园,我们认为本项目水景丰富,水环境设计优雅,如何有效保持景观水系统的清澈、清新,对景观水进行恰当的处理是十分必要的。 本方案着重就本项目景观水系统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根据现场实际现状提出我们的解决方案,供贵公司参考、审定。

人工湿地处理技术简介

人工湿地处理技术简介 人工湿地处理技术是利用生态工程的方法,在一定的填料上种植特定的湿地植物,建立起一个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当水通过系统时,其中的污染物质和营养物质被系统吸收或分解,使水质得到净化。该技术具有建造成本较低、运行成本很低、出水水质非常好、操作简单等优点,同时如果选择合适的湿地植物还具有美化环境的作用。适用范围经过人工湿地系统处理后的出水水质可以达到地面水水质标准,因此它实际上是一种深度处理的方法。 一、人工湿地系统的构造 人工湿地是由填料、水生植物共同组成的独特的动植物生态系统 ①湿地填料的选择填料的选择对人工湿地的处理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填料在人工湿地中为植物提供物理支持,为各种化合物和复杂离子提供反应界面及对微生物提供附着。常用到的填料有土壤、砾石、砂、沸石、碎瓦片、灰渣等。根据处理目的,污染物的特征不同而有不同的填料选择。一般来说,以处理SS、COD和BOD为主要特征污染物时可选用土壤、细沙、粗砂、砾石、碎瓦片或灰渣中的一种或几种为填料。对脱N 除P要求高的,可以选择对这两者有较强去除能力的填料进行优化组合。如采用沸石和石灰石的结合既考虑了沸石对NH4+-N的吸附、活化土壤中难溶性P及进行生物再生作用又利用了石灰石对P的高吸附特性,达到同时脱N除P的目的。现在填料的选择多偏向于较大颗粒的粒径,原因是水流在粒径较大的填料床内的短路最小,能够形成渠流,并且堵塞现象发生少,不易分散。 ②水生植物的选择植物是人工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水生植物在人工湿地的作用有:将景观水中的部分污染物作为自身生长的养料而被吸收;能够将某些有毒物质的重金属富集、转化、分解成无毒物质;根系生长有利于景观水均匀地分布在湿地植物床过水断面上,向根区输送氧气创造有利于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的良好根区环境;增加或稳定土壤的透水性。可用于组合式湿地的植物有:芦苇、香蒲、灯心草、风车草、水葱、香根草、浮萍等,其中应用最广的是芦苇。植物的选择最好是取当地的或本地区天然湿地中存在的植物,以保证对当地气候环境的适应性,并尽可能地增加湿地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以提高湿地系统的综合处理能力。植物的栽种方式有播种法和移栽插种法。移栽插种比较经济快捷。 二、人工湿地系统的类型 人工湿地系统根据湿地中主要植物类型可分为浮生植物系统、挺水植物系统和沉水

人工湿地设计规范

人工湿地设计规范 1总则 33≤2000m/日处理水量。日处理水量,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处理时规模≤10000m /2术语 人工湿地是人们模拟天然湿地系统结构和功能而建造的、可控制运行的湿地系统,用以对受污染水进行处理的一种工艺,由围护结构、人工介质、水生植物等部分构成。当水进入人工湿地时,其污染物被床体吸附、过滤、分解而达到水质净化作用。 人工湿地分为表面流人工湿地、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和垂直潜流人工湿地。 指水在人工湿地介质层表面流动,依靠表层介质、植物根茎的拦截及其上的生物膜降解作用,使水净化的人工湿地。subsurfacehorizontalflowconstructedwetlands 指水从人工湿地池体一端进入,水平流经人工湿地介质,通过介质的拦截、植物根部及生物膜的降解作用,使水净化的人工湿地。 指水从人工湿地表面垂直流过人工湿地介质床而从底部排出,或从人工湿地底部进入垂直流向介质表层并排出,使水得以净化的人工湿地。垂直流人工湿地分单向垂直流人工湿地和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两种。 指人工湿地充填介质中,存在于介质间的孔隙体积占全部体积的百分比。 指水在人工湿地内的平均停留时间。 指一定人工湿地表面积中,单位时间内去除的污染物数量。 指一定人工湿地表面中,单位时间内通过的水体积。 指水在人工湿地内,沿水流方向单位渗流路程长度上的水位下降值。 3人工湿地处理工艺设计 3.1处理设施选址与总体布置 ; 宜靠近自然水体、市政排污管道的排放点或便于处理后回用的地点1. 2在城市、居住区处理站内宜在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侧,应与建筑保持一定距离,并用绿化带与建筑物隔开; 3居住区内处理站宜设置在绿地、停车坪及室外空地;农村地区宜设置在地势相对较低的荒地处; 4处理设施与生活供水泵站及其清水池水平距离应不得小于10m; 5处理设施地点应便于施工、维护和管理等。 1主要车行道的宽度:单车道为3.5~4.0m,双车道为6.0~7.0m,并应有回车道; 2车行道的转弯半径宜为6.0~10.0m; 3人行道的宽度宜为1.5~2.0m。 1.预处理pretreatment 指为满足工程总体要求、人工湿地进水水质要求及减轻湿地污染负荷,在人工湿地前设置的处理工艺,如格栅、沉砂、初沉、均质、水解酸化、稳定塘、厌氧、好氧等。 2.后处理aftertreatment 指为满足出水达标排放或回用要求,在人工湿地后设置的处理工艺,如:活性炭

人工湿地

人工湿地 人工湿地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将污水、污泥有控制的投配到经人工建造的湿地上,污水与污泥在沿一定方向流动的过程中,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其作用机理包括吸附、滞留、过滤、氧化还原、沉淀、微生物分解、转化、植物遮蔽、残留物积累、蒸腾水分和养分吸收及各类动物的作用。 人工湿地是一个综合的生态系统,它应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结构与功能协调原则,在促进废水中污染物质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的再污染,获得污水处理与资源化的最佳效益。 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具有缓冲容量大、处理效果好、工艺简单、投资省、运行费用低等特点,非常适合中、小城镇的污水处理。 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自由水面人工湿地处理系统;(2)人工潜流湿地处理系统。(3)垂直水流型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编辑本段] 人工合成湿地类型 地表流人工湿地

潜流式人工合成湿地 人工湿地的核心技术是潜流式湿地。一般由两级湿地串联,处理单元并联组成。湿地中根据处理污染物的不同而填有不同介质,种植不同种类的净化植物。水通过基质、植物和微生物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途径共同完成系统的净化,对BOD、COD、TSS、TP、TN、藻类、石油类等有显著的去除效率;此外该工艺独有的流态和结构形成的良好的硝化与反硝化功能区对TN、TP、石油类的去除明显优于其他处理方式。主要包括内部构造系统、活性酶体介质系统、植物的培植与搭配系统、布水与集水系统、防堵塞技术、冬季运行技术。 潜流式人工合成湿地的形式分为垂直流潜流式人工湿地和水平流潜流式人工湿地。利用湿地中不同流态特点净化进水。经过潜流式湿地净化后的河水可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再通过排水系统排放。

人工湿地

人工湿地 人工湿地(artificial wetland ):由人为因素形成的湿地。如水田、水库、运河、盐田及鱼塘等。 人工湿地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将污水、污泥有控制的投配到经人工建造的湿地上,污水与污泥在沿一定方向流动的过程中,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其作用机理包括吸附、滞留、过滤、氧化还原、沉淀、微生物分解、转化、植物遮蔽、残留物积累、蒸腾水分和养分吸收及各类动物的作用。 目录 简介 概念 特点 人工合成湿地类型 地表流人工湿地 潜流式人工合成湿地

污染物去除机理 1.湿地基质的过滤吸附作用 2. 湿地植物的作用 3. 微生物的消解作用 人工湿地的优缺点 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与配置 概念 人工湿地是一个综合的生态系统,它应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结构与功能协调原则,在促进废水中污染物质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的再污染,获得污水处理与资源化的最佳效益。 特点 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具有缓冲容量大、处理效果好、工艺简单、投资省、运行费用低等特点,非常适合中、小城镇的污水处理。 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自由水面人工湿地处理系统;(2)人工潜流湿地处理系统。(3)垂直水流型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人工合成湿地类型 地表流人工湿地

潜流式人工合成湿地 人工湿地的核心技术是潜流式湿地。一般由两级湿地串联,处理单元并联组成。湿地中根据处理污染物的不同而填有不同介质,种植不同种类的净化植物。水通过基质、植物和微生物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途径共同完成系统的净化,对BOD、COD、TSS、TP、TN、藻类、石油类等有显著的去除效率;此外该工艺独有的流态和结构形成的良好的硝化与反硝化功能区对TN、TP、石油类的去除明显优于其他处理方式。主要包括内部构造系统、活性酶体介质系统、植物的培植与搭配系统、布水与集水系统、防堵塞技术、冬季运行技术。 潜流式人工合成湿地的形式分为垂直流潜流式人工湿地和水平流潜流式人工湿地。利用湿地中不同流态特点净化进水。经过潜流式湿地净化后的河水可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再通过排水系统排放。 垂直流潜流式人工湿地: 在垂直潜流系统中,污水由表面纵向流至床底,在纵向流的过程中污水依次经过不同的专利介质层,达到净化的目的。垂直流潜流式湿地具有完整的布水系统和集水系统,其优点是占地面积较其它形式湿地小,处理效率高,整个系统可以完全建在地下,地上可以建成绿地和配合景观规划使用。

城市型人工湖规划方法初探

城市型人工湖规划方法初探 摘要:本文在研究国内部分著名城市型湖泊的基础上,对城市型人工湖法的规划设计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内容包括确定湖泊本身要素(规模、水位、形态等),设计多样化的驳岸,湖内景观设计等。 关键词:城市型人工湖;规模;形态;水位;驳岸;景观; 1前言 近年来,生态健康等观念的深入人心,构建山、水、城之间的和谐关系成为城市的发展方向之一。在具备合理性和可行性的前提下,人工湖的开发便是将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良好手段,其开发在城市改善生活环境、城市整体景观品质、城市魅力及城市投资环境的提升等方面具有相当的意义和价值。 本文所阐述的城市型人工湖规划设计是指在调研、评价当地现有条件及历史发展过程等的前提下,对紧邻城市开发用地的,开发对城市性质、城市空间形态、城市功能等有重大影响甚至决定作用的人工湖的规划设计。本文以杭州西湖、苏州金鸡湖等为研究案例,结合佛山市三水区云东海湖的开发规划,对城市型人工湖的规划设计方法进行研究性探索。 2城市型人工湖规划方法及对策 云东海湖位于云东海旅游经济中心区内。云东海中心区是面向珠三角的观光娱乐、商务会议、生态休闲旅游为主,兼有生态居住、教育文化的大型旅游经济区。而云东海湖的定位是珠三角内圈层第一大人工生态、休闲湖;又因为湖位于北江南侧生态保育区,属生态环境敏感地带,其设计应该符合投入资源进行生态技术研究及生态建设以形成地区生态增量的指导思路。在这样的规划背景和指导思路下,云东海湖的开挖需要对历史、现状充分了解,结合地形实现最低土方量的经济开发,而其景观规划等则应结合城市定位和湖区定位并以最大限度地保持原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为前提保证其生态效应。 2.1规模、形态及水位的确定 城市型湖泊的形成多为自然与人工相互作用下,经过漫长岁月而成形的。 杭州西湖作为我国众多以“西湖”命名的湖泊中最为著名的一个,科学家竺可桢认为,西湖是在一万二千年以前形成的“泻湖”。经过千年的变迁和人工治理修整,才有了如今的西湖。其中白堤、苏堤和湖中三岛等人工胜景更是西湖景观的精华所在。正是自然与人工的完美结合才造就了杭州西湖的名满天下。 相对于漫长岁月中自然形成的湖泊而言,人工湖的形成有着更多的规划可能性。笔者认为人工湖形态的确定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城市型人工湖的开挖并非盲目上马项目,其方法也并非放之四海皆准的万用法则,首先应考虑到当地的历史、现实情况,尊重原有地形,尽量降低对原有地形的改造程度。 (2)合理确定湖深,参考各大湖的湖深设计,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做出合理预测,尽可能地减少挖湖土方工程量。 (3)通过对湖面上加堤造岛的手法,完整湖的整体形态。 因此,人工湖首要要素规模、形态、岸线的确定应从历史、现实依据入手,求得开发的可操作性。 云东海湖所在地区的水域有一个漫长的历史变迁时期。古云东海湖早在新生代第三级就已形成,秦汉时史称云东海,自明水量渐少,但至清朝初年云东海仍有20多平方公里,最浅处有1.7m深。建国后的50年代后期,政府通过农田改造计划将水排出,仅剩少量不变水面。直至上世纪90年代,当地农民在“多种经营”思想的指导下,又开始将一部份低洼改造为鱼塘,规划区内形成了鱼塘、耕地交错分布的格局。通过这些历史的研究分析,云东海湖的恢复有了初步的历史依据。

人工湿地分类

人工湿地设计
1、人工湿地技术
人工湿地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质、 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进行处理的技术。其作用机理包括 吸附、滞留、过滤、氧化还原、沉淀、微生物分解、转化、植物遮蔽、残留物积累、蒸腾水 分和养分吸收及各类动物的作用吸收养分。 人工湿地对有机污染物有较强的降解能力。 废水中的不溶性有机物通过湿地的沉淀、 过 滤作用, 可以很快地被截留进而被微生物利用; 废水中可溶性有机物则可通过植物根系生物 膜的吸附、吸收及生物代谢降解过程而被分解去除。随着处理过程的不断进行,湿地床中的 微生物也繁殖生长, 通过对湿地床填料的定期更换及对湿地植物的收割而将新生的有机体从 系统中去除。人工湿地系统的出水质量好,可使污水资源化,实现中水回用于绿化,种植具 景观价值的湿生植物可改善生态住宅小区的景观状况。 人工湿地由五部分组成: A、具有各种透水性的基质,如土壤、砂、砾石; B、适于在饱和水和厌氧基质中生长的植物,如芦苇、美人蕉、旱伞草、菖蒲等; C、水体(在基质表面上或下流动的水); D、好氧或厌氧微生物种群和微型动物。
人工湿地组成
1

其中湿地植物在湿地系统中具有三个间接的重要作用: A、显著增加微生物的附着(植物的根、茎、叶); B、湿地植物可将大气氧传输至根部,使根在厌氧环境中生长; C、增加或稳定土壤的透水性。 一般人工湿地系统都具有如下特点: A、建造和运行费用便宜; B、易于维护,技术含量低; C、可进行有效可靠的废水处理; D、可缓冲对水力和污染负荷的冲击; E、可产生效益,如水产、畜产、造纸原料、建材、绿化、野生动植物栖息、娱乐和教 育。 净化主要经过以 人工湿地的污染物净化过程涉及物理、 化学和生物多方面的综合作用, 下几个途径: A、过滤、截留去除颗粒物:除去含有 C、N、P 的有机及无机颗粒物和悬浮固体; B、通过湿地介质的吸附、络合和离子交换等作用去除磷和金属离子; C、通过湿地微生物的作用(氧化—还原反应、吸收降解) ,降解有机污染物,并去除 水体中的氮; D、通过植物生长吸收去除水体中的氮磷,富集金属离子。
人工湿地脱氮系统
2

浅谈生态人工湖的景观处理方法

浅谈生态人工湖的景观处理方法 浅谈生态人工湖的景观处理方法 【摘要】城市园林景观水极容易造成藻类疯长、水体发绿,以及散发一些有毒气体,严重影响园林景观及周围环境。有必要利用生态水处理技术对园林景观水进行处理,提高景观水的水体质量和净化能力,减少对周围环境的生态破坏。因此,本文在论述景观水处理技术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生态水处理技术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为实际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生态人工湖;景观处理;方法 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房产业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和品味日益提高,城市公园和住宅小区绿地设计越来越强调自然、生态,人们越来越渴望有大片的亲水性景观,以改善城市的微气候,缓解城市“石林”拥挤的感觉,回归自然。因此利用城郊生产性鱼塘及开挖人工湖的绿地建设工程越来越多的被纳入到住宅小区或公园的建设范围里。 1.景观水污染原因 城市园林景观用水出现水体污染的主要包括以下四种原因:一是,景观水本省属于死水。这样的水体缺乏流动性、复氧能力差、生物氧化有机物能力弱,导致水体自净能力较差;二是,外界影响因素造成的污染。比如,垃圾、碎屑、扬尘、树叶,以及雨水或其他废水带入的污染物等。这些物质在水中溶解、沉淀、腐烂,导致水体质量恶化;三是,景观水中缺少净化水质的生物链。水环境的生物链系统可以起到净化水体的作用,可是大部分园林景观水缺少完整的生物链系统;四是,景观水出现内源污染情况。所谓的内源污染就是融入到水中的物质本不具有污染水环境的能力,可是经过一段时间可能在水中发生化学反映,形成了水污染物质而破坏了水体质量。 2.生态水处理技术及方法 生态水处理技术就是通过物理的、化学的手段除去水中有害物质、调理水质、改善水生态环境的方式与途径。当前生态处理技术除

人工湿地工艺设计_secret

人工湿地工艺设计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还处于开发阶段、尤其在我国还没有比较成熟的设计参数,其工艺设计也还处于试验阶段。 人工湿地系统的设计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主要是水力负荷、有机负荷、湿地床的构造形式、工艺流程及其布置方式、进水系统和出水系统的类型和湿地所种栽植物的种类等。由于不同国家及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植被类型以及地理情况各有差异。因而大多根据各自的情况,经小试或中试取得有关数据后进行人工湿地的设计。 (1)表面流湿地的设计 由于表面流湿地(SFW)具有基建费用省、基质填料用量较少的特点,因此在美国最为广泛应用。其填料常选择粘土和湿生土壤。该类湿地具有地表水流较浅、流速低的特点。 按照美国自然资源保护机关(NRCS)基于城市污水人工湿地和田纳西洲河谷当局的工作经验制定的设计规范,表面流湿地的设计要求: a. 湿地允许的BOD5负荷是73kg/ha·d; b. 停留时间至少有12天(BOD5负荷率是采用Reed提出的保守数据112 kg/ha·d,停留时间是由平均温度和BOD5降解所用的时间来确定的)。 湿地出水水质要求: a. BOD5<30 mg/L b. TSS<30 mg/L c. NH3+ NH3-N<10 mg/L 设计规范没有提供硝态氮及其他污染物的出水要求。 NRCS规范中提出了两种计算湿地尺寸的方法(两种方法都基于湿地BOD5负荷): a. 假设法 给养殖场每天产生一定量的BOD5假定一个量,该方法适用于养殖场的实际污水排量无法确定或养殖场尚未建设好时应用。 b. 实地监测法 是基于测得的BOD5浓度,NRCS建议对不同季节采得的样品来分析得出一

个平均的BOD 5值来进行估算。 在进行假设或实地监测后,将流速、孔隙率、水温和假设或实际的BOD 5 浓度值代入公式计算,两种设计方法都是基于活塞流动力学,因此,人工湿 地设计的一般模型如下: 1.750 exp[(0.7())/]e t v C A K A LWdn Q C =- 式中:C e ——出水BOD 浓度(mg/L ); C 0——进水BOD 浓度(mg/L ); A ——以污泥形式沉淀在湿地床前部而未得到处理的BOD 5含量(小数 表示) K t ——设计水温下的反应速率常数(d -1) (T-20) t 201 20(1.1)0.0057K K K day -== A v ——微生物活动的比表面积(m 2/m 3) L ——湿地床的长度(m ) W ——湿地床的宽度(m ) D ——湿地床的设计水深(m ) N ——湿地床的孔隙率(n 为小数形式) n=V 0/V V0——空隙体积 V ——总体积 Q ——湿地系统平均处理水流量(m3/day ) () 2.0 influent effluent Q Q Q += 当湿地坡度或水力梯度为≥1%时,应对(Ⅰ)式进行适当调整: 1.7510 3(0.7())/ 0.52exp[]4.63e t v C K A LWdn C S Q -=? 式中:S ——坡度或水力梯度; LWdn/Q 可由水流实际停留时间t 来表示,故由此可确定水力停留时间。

人工湿地相关行业标准规范

人工湿地相关行业标准规范 引言 自19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人工湿地发展经历了研究与探索、应用和提升阶段,如今,人工湿地技术在生活污水、养殖废水、工业废水、农业退水、河水、黑臭水体等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推广和规范该技术,2009年及2010年住建部和环保部分别发布了人工湿地相关技术规范。随后,江苏、浙江、上海、北京、山东等省市颁布了人工湿地设计、竣工验收相关标准。因此,在人工湿地的设计、运行与管理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1 现行人工湿地相关标准 我国已发布的人工湿地相关导则、规程和规范以及发布机构和发布时间如下表所示。 表1.1 我国目前已发布施行的标准

从表1.1可见,我国最早的人工湿地相关技术标准是于2009年由住建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编制并发布的。近年来发布的标准包括天津市人工湿地技术规程、山东省人工湿地技术指南和广东省人工湿地技术规范。广东省人工湿地技术规范只含有水平流湿地的设计,并不包括垂直流湿地的设计,山东省人工湿地技术指南将潜流湿地不作区分,统一推荐设计参数。青海省人工湿地技术标准内容主要是针对复合潜流湿地设计推荐的设计参数。 按地区看,华东地区的标准最多,包括山东人工湿地技术指南、江苏人工湿地技术规程、上海人工湿地技术规程等,华南地区有广东人工湿地技术规范,华北地区有北京人工湿地技术规范和天津人工湿地技术规程,西南地区有云南人工湿地技术规范,西北地区有青海人工湿地技术规范和宁夏自治区人工湿地技术规范。 2 人工湿地相关标准设计参数分析 2.1 人工湿地系统进水水质要求 环保部、住建部、浙江省、天津市、青海省、云南省等省市颁布的规范标准对人工湿地系统进水水质进行要求,如表2.1所示。大多数标准对进水BOD要求不大于80mg/L,对COD要求不大于200 mg/L,SS不大于100 mg/L,NH3-N 不大于25 mg/L,TN不大于40 mg/L,TP不大于5.0 mg/L。

垂直流人工湿地工艺设计

收稿日期:2008-03-10 基金项目: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7GZC084),江西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赣教技字[2007]193号)作者简介:李忠卫(1985-),男,江西吉安人,在读硕士. 文章编号:1005-0523(2008)03-0040-05 垂直流人工湿地工艺设计概述 李忠卫,王全金,李 丽 (华东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江西南昌330013) 摘要:简单介绍了人工湿地的定义、类型及其运行的影响因素.阐述了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的主要设计内容,包括湿地床体设计、植物群落的构建、基质的选择和铺设、自动增氧系统的建设等方面,并给出了相关的设计参数.关 键 词:人工湿地;垂直流;工艺设计中图分类号:X703.1 文献标识码:A 人工湿地是一种由人工建造和监督控制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它是利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 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协同作用来实现对污水的净化.湿地系统主要由各种具有透水性的基质、水生植物、水体、湿地中低等动物和好氧或厌氧微生物种群五部分组成[1].人工湿地系统运行情况是否良好取决于进水水质、湿地的设计以及出水水质要求等因素[2].Miklas Scholz 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出湿地的去除率与电导率、温度、溶解氧和总悬浮物有密切关系[3].人工湿地根据水流方式的差异可分为三种:①自由表面流人工湿地(SFW ),②水平潜流人工湿地(SSFW ),③垂直流人工湿地(VFW ).为了使出水水质达到指定的排放标准,必须对湿地进行合理的设计,针对不同类型的湿地其设计方法和构建过程在某些方面会有所不同.垂直流人工湿地在净化污水方面有较好的效果,尤其是脱氮除磷方面.但人工湿地系统较传统污水处理工艺占地较大,与其他类型人工湿地相比,其基建费用相对较高.设计参考公式方面各地均有差异,相关参数不全或者较少.因此,垂直流人工湿地的设计在整个系统的建设过程中占据重要作用.本文较为全面地介绍了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设计方法和相应的强化措施. 1 垂直流人工湿地的设计 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的设计中包括选址、系统工艺、核心设施、水力负荷、植物、基质、床体结构的 设计等,其中较为重要的为人工湿地床体设计与参数的选定、湿地基质的构建、植物群落的构建三个方面. 1.1 湿地床体设计 垂直流人工湿地中水的流态满足一级推流动力学,可采用一级动力学方程计算湿地所需表面积[4]. A s =[Q (ln C 0-ln C e )]/(K T Dn ) (1) 式中:C e —出流BOD 5(mg /L ); C 0—入流B O D 5(mg /L ); K T —与温度有关的一级反应速率常数(d -1);Q —系统平均流量(m 3/d );D —床层深度(m );n —床层孔隙率;A S —系统表面积(m 2) K T 与温度的关系为K T =K 20(1.1)T -20.据有关 文献报道和实际试验,某一特定潜流湿地系统的K 20与床体填料的孔隙率n 有关,关系式为K 20=K 0 (37.3n 4.172 ),对典型城市污水取K 0=1.893d -1,高 第25卷第3期2008年6月 华 东 交 通 大 学 学 报 Journal of 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 Vol .25 No .3Jun .,2008

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规范

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的基本原则、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及其功能分区和建设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LY/T 5132-1995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湿地wetlands 天然或人造、永久或暂时之死水或流水、淡水、做成或成水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海水区。 3.2 湿地公园 wetland park 拥有一定规模和范围,以湿地景观为主体,以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为核心,兼顾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展示、科普宣教和湿地合理利用示范,蕴涵一定文化或美学价值,可供人们进行科学研究和生态旅游,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湿地区域。 3.3 国家湿地公园 national wetland park 经国家湿地主管部门批准建立的湿地公园。 4 总则 4.1基本原则 保护优先、科学修复、合理利用。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应从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保护野生动植物栖息地、防止湿地退化的基本要求出发,通过适度人工干预,保护、修复或重建湿地景观,维护湿地生态过程,展示湿地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实现湿地的可持续发展。 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分步实施。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要根据湿地保护和区域经济发展等进行统筹规划;根据湿地的地域特点和保护目标合理布局;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可以先易后难,分步实施,分期建设。 突出重点、体现特色、因地制宜。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应重点突出湿地景观,保留湿地的生态特征;最大限度维持区域的自然风貌,体现特色;在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展示和湿地合理利用示范、湿地自然景观和湿地人文景观营造时要因地制宜。 4.2建设目标 在对湿地生态系统有效保护的基础上,示范湿地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开展科普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为公众提供体验自然、享受自然的休闲场所。 5 设立的基本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