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渔父形象与其对生命意蕴的追寻

中国古代的渔父形象与其对生命意蕴的追寻

提要:渔父最早受到人们的重视是在屈原的《渔父》篇里,渔父在中国一经提起就被联想到智者。渔父有着与樵夫为友、睿智、人格高傲、避世的特点。

关键词:渔父;高傲之人;智者

这里所讲的渔父并不是指历史上某个具体的渔父,也不是指写过渔父生活的作者,而是把渔父作为隐者的典型(中国自古有渔、耕、樵、隐逸方式,而渔父被认为是最洒脱的一种。)来讨论其人生观和价值思想。这类隐者大都在道家的放达与逍遥、不为世俗所累的背后有着儒家积极入仕的精神。

一、中国古代的渔父形象类型

渔父的出现和被推崇不是偶然的,渔父是仕、隐矛盾的产物。渔父的出现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或因崇尚自然,追求闲适,或因奸佞当道,无法立足,或因社会动荡,躲灾避祸,或因失意仕途,派遣郁闷,高洁之士成了隐身江湖优哉悠哉的渔父。

渔父有三种类型,一种是避世隐逸的渔父,淡薄名利不求世人所知,自娱自乐,有着过人的学识,洒脱的生活态度,永远隐逸,不求入仕的渔父。那位“乐在风波钓是闲”的道士张志和堪称典型。一种是闲适隐逸的渔父。如柳宗元放逐以后就以渔父自居。一种是性情孤高,不受束缚隐逸的渔父。五代梁国李梦符可算得上准“渔父”!据《郡阁雅谈》云:“梁开平中钟传镇洪州时,见李梦符日与布衣食,狂吟放逸,尝以竿悬一鱼向布肆唱《渔父引》,卖其词,好事者争买之,得钱便入酒家,其词千余首传于江表。”其渔父词作也不少〔2〕。存世的仅有两首《渔父引》:

村寺钟声度远滩,半轮残月入山前。徐徐拨棹却归湾,浪叠朝霞锦绣翻。(一) 渔弟渔兄喜来到,波官赛却坐江限。椰榆杓子木瘤杯,烂煮鲈鱼满案堆。(二)

不见滚滚红尘,一派渔家风情。刘克庄《木兰花慢·渔父词》中云“古来贤哲,多隐于渔”〔3〕即道出“渔隐”乃古代隐居者常采用的方式。像许由颍滨洗耳、姜尚磻溪垂钓、范蠡泛舟五湖、庄子濮水之钓、越人濯足沧浪、严子陵七里濑之钓、张志和之钓西塞烟波等,均以渔隐驰名。

渔父是一种共名,各个时代有各个时代的渔父。最初的渔父形象是屈原游于江潭、行吟泽畔所遇到的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自此后世描写的众多渔父也大都有着道家学派的思想。渔父形象有如一个多姿多彩的面具,从不同侧面折射出不同社会背景下文人特有的文化心理和审美情趣。

二、中国古代的渔父高傲之人的形象

这类人大都不流于世俗,不肯与小人同流合污,不苟合于当朝执政者,不献媚

渔父形象及其意蕴

精心整理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渔父形象及其意蕴 在我国古代文学传统中,文人们喜欢用一些含蓄蕴藉的形象来传达一定的意义。于是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出现了一系列具有深刻意义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文学意象,“渔父”形象就是这样一个具有深厚文学内涵的,饱含文化传统的意象之一。在星光灿烂的古代文学著作流域中,渔父形象多次出现,并且在不同的处境和不同的人物中,它所传达的具体的意义也是不尽相同。从渔父形象初见端倪的道家著作《庄子·渔父》篇、《楚辞·渔父》篇,到《后汉书》中的严子陵,再到陶渊明,唐代柳宗元笔下仕途失意,人生苦闷的孤独的“渔父”形象……中国古代的文人仕子在各自不同的时代和不同境遇之下,利用“渔父”这一意象传达出个人崇尚的的道德观、价值观,以及对社会、对人生、对世界 “渔父” ·竹竿》 鱮。”[2]辞· ”渔 独醒, 自己的“ 渔父作 达超远,顺其自然,远离俗世的渔父于是就用自己的思想对屈原进行引导。为什么非要执着于个人理想不可自拔?既然这样的追求让人痛苦并根本无法在现实中立足,那还不如顺应现实,顺应一切,超乎自然天地之外,人就会在世间闲适自处,无欲无求,也就不会有理想失落后那么多的苦痛与悲愤。但是屈原没有因渔父的这么一段劝说而做任何动摇,他身体力行着的,是对道,义的追求,是对政治理想的执着,虽然屈原并不是儒家思想的信徒,但他所践行的人生理想与价值追求,其实是与儒家的思想追求相一致的。屈原做出了这样一个决定,既然个人的理想与追求无法实现,那就为这样的一个美好理念而殉道吧!“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皎皎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他的意志是这样的坚定,信仰是如此的牢固不可动摇。渔父面对这样的“顽徒”,最后报之无耐的莞尔一笑。他临走之前大声高歌道:“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这句话唱出了一个出世的智者的感悟与人生态度。一句大智大慧的话语,透露着旷达与淡然

从古典文学中的渔父意象解读古代文人的“隐逸情结”渔夫意象

从古典文学中的渔父意象解读古代文人的“隐逸情 结”渔夫意象 一渔父意象的溯源与成型 中国文化意义上最早的渔父形象应该是《楚辞》中那个唱着“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的渔父和《庄子》里那个跟孔子辩论的渔父。《楚辞》中的渔父,是隐逸的象征。而《庄子》塑造的渔父,“其本质特点并不是隐逸者,而是有道者、至德者和道家思想的布道者”。然而,二者又是统一的,“统一在对自由、恬淡、宁静、完满生命的追求之中,统一在儒道思想兼济的隐逸者身上,统一在仕隐矛盾最终得以平衡的人生寄托之中”。 继《楚辞》和《庄子》之后,以渔父为主题的诗词不断涌现,魏晋南北朝时期已较多出现,但当时更多的是借渔谈玄。唐代佛学兴盛,隐逸之风日盛,渔父诗词蔚然成风。渔父意象的隐逸含义得以成型,渔父意象也有了更丰富的象征意味:遁世隐士、重臣智者、方外中人、探险者等等。宋代长期的朋党之争使隐逸之风益甚。渔父诗词创作成了文人们用来寻求精神慰藉,求得精神超脱的工具。宋代士大夫的隐逸包含了参透世事、了悟人生后的沉静深邃、淡泊练达。因此,宋代的渔父形象,也逐渐演变成了充满哲理、彻悟人生的人格形象。元代独特的社会现实使元人作品中的渔父形象表现出的是时不我遇的强烈的反叛精神和悠闲处世淡泊存身的人生态度,充满了挣脱名利羁绊后新生的喜悦和对生命自由的热爱,展现了独特的人格精神。不过,元人笔下的渔父形象开始往俚俗化的方向发展,一定程度上拉开了渔父与士人的距离。 明清时期,渔父主题仍被不少文人喜欢,诗词特别多,但题旨并没有脱出前人窠臼,佳作不多。 二古典诗词中渔父形象的四种类型

1 悟道参禅、禅渔合一的渔父 隐逸心理是一种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早在魏晋时期,佛老思想相互交融形成的玄学大行其道,隐逸的追求也蔚然成风,亲近自然、逍遥山水成为士人的普遍选择。唐代佛学兴盛,中唐以后禅宗大行于世,渔父形象也因此带上了浓重的佛禅文化意味。在佛、释、道那里,渔父诗词除了传统的渔隐主题外,还充满了禅机智慧与宗教文化意蕴。 在这一类渔父诗词中,禅与渔的契合,被发挥到了极致。文人们常常以临海垂钓、渡人济海来比喻普渡众生,以水喻红尘,以舟比济道工具,以“游鱼”比“游心”,以“鱼迷”比“心迷”。北宋始,在释道的词作中,僧人往往化身为渔父,禅渔合一。《渔父》、《渔歌子》、《渔家傲》等成了唱道词常用的词牌。 2 待时而动、以隐求仕的渔父 唐代隐逸之风炽烈,是当时统治阶级尚隐政治的产物。唐代文人在政治上、事业上和文学上的积极追求,比任何时代都要强烈。当时,不少文人将隐居作为求仕的手段,纷纷投身山林,以期获得隐逸美名,待时而动。以隐求仕意义上的渔父意象以终南捷径的形式在唐代诗文中达到巅峰。至中唐,白居易的“中隐”说为士大夫在仕隐和进退间找到了一种更为理想的隐逸方式。 这些文人们往往身在江湖,心存魏阙,在“一竿风月,一蓑烟雨”的背后,其实隐藏着对仕的理想的执着追慕和对道之不行的深切哀恸。 3 功成身退、率真唯美的渔父 对于士大夫而言,功成身退大约是最为理想的一种人生设计。中唐至宋代,渔父意象逐渐演变成明哲保身、功成身退的一种人生追求。中唐后的安史之乱、牛李党争到宋代的外族入侵、官场倾轧、封建政治的腐败、艰难漂泊的仕途使许多士人日益寒心,他们更多地把理想放在了精神乐园的建构和对山水之趣的追求之中。

渔父是与世推移的人吗

渔父是与世推移的人吗? 一.《渔父》一文中渔父形象解读的肤浅之处 对选自《楚辞》的《渔父》一文中渔父形象的解读似乎已经成为一个定论: 1.渔父是一位隐者,是道家思想的信徒。渔父所取的人生哲学、处世态度,正是从老庄那里继承过来的……渔父是一位高蹈遁世的隐者形象。 2.渔父开导屈原的“圣人不凝滞於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这一段话和后文渔父所唱的《沧浪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表明渔父是一个“与世推移”“不分清浊”“同流合污”的人 3.用渔父这一“与世推移”的形象反衬了屈原“激浊扬清”形象的高大。1 前人如王夫之(《楚辞通释》)、蒋骥(《山带阁注楚辞》)等,均以为渔父之歌《沧浪》,与前文“与世推移”之意相同。2 王力先生也认为渔父的“沧浪歌”是“不凝滞於物,而与世推移”的意思3。从这一论断不难推出王力先生也认为渔父是一位“与世推移”的人。 我个人认为这种对渔父形象的解读有值得商榷之处,理由如下: 1.既然“渔父是一位隐者,是道家思想的信徒”,“高蹈遁世”,那渔父就绝无可能“与世推移”,因为这有违道家哲学思想的常识。 中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对道家的隐者做过精辟的论述。他说道家的隐者是“‘欲洁其身’的个人主义者”4。归隐的目的就是保持高洁的志向,就是对尘世保留一份孤傲、不妥协和批判的态度,就是不与世同流合污,那渔父怎么可能再去违心的“与世推移”,和尘世“同流合污”?既然妥协于尘世,那又怎么能说是“高蹈遁世”? 胡适先生对庄子哲学的结论是“……他虽在人世,却和不在人世一样,眼光见地处处都要超出世俗之上,都要超出‘形骸之外’。这便是出世主义。”5既然道家之人要超出尘世,那作为道家之人的渔父怎么可能再一头扎入尘世,而且还要毫无原则的混世呢? 追求精神绝对的自由,达到一种无待的地步,这就是“逍遥”,这也是庄子追求的至高境界,要达到这种无法企及的最高境界,就必须做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6。那渔父的“与世推移”(不管是“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的兼济天下,还是“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的同流合污)却是追求一种明确的和道家思想完全背道而驰的“有己”“有功”“有名”。 不管是《庄子·渔父》中主张“法天贵真,不拘于俗”的渔父,还是“将曳尾于涂中”7钓于濮水的庄子;不管是“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8的渔翁,还是“垂钓沧波间”9的严子陵……这些文化史上的著名渔父哪一个是“与世推移”的呢?哪一个是混世的呢? 此时,“与世推移”说的肤浅显而易见。 2.渔父自己做隐者,高蹈遁世,却苦口婆心劝屈原混世,渔父哪是什么隐者,哪是什么“欲洁其身”的道家信徒,分明是一个奸诈卑鄙的伪君子,一个道貌岸然的混世者,一个自我标榜的伪渔父。 如果渔父是一位隐者,寄情山水,超然物外,那么读者完全可以作如下推断:渔父要直接、正面、真实的向屈原表达自己的价值观和处事思想的话,或者是对屈原劝诫、开道的话,那也只能是批判那些汲汲功名利 1以上观点见丁帆、杨九俊《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五)教学参考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年6月,105页。2陈振鹏、张培恒主编,《古文鉴赏辞典·上册》,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6月,166页。 3王力主编,《古代汉语》,中华书局出版社,1995年3月,570页。 4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74页。 5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206页。 6出自《庄子·逍遥游》 7出自《庄子·秋水》 8出自柳宗元《渔翁》

古诗词“渔父”意象与文人隐逸心态探析

古诗词“渔父”意象与文人隐逸心态探析 作者:王林瞄 来源:《美与时代·下》2022年第09期 摘要:“渔父”自古以来就是文学经典母题。从《诗经》中的匆匆一瞥,到被“钓于渭滨”的吕望予以神化,历经“庄屈”的形象定型,“渔父”在唐宋时期凝结为一个被文人用来映射隐逸思想的诗词载体。“渔”与“隐”的联结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显著代表,也是文人在“儒道”共同支配下实现心理调适或升华的艺术投映。回顾并追溯这类意象的源流及嬗变,细致体悟文人情感世界的丰富精微,可以藉此发掘意象创作和传统文化的密切关系。 关键词:古诗词;渔父;意象;隐逸 《文心雕龙·神思篇》有云:“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1]397意象作为以语词为载体的诗歌艺术的基本符号,为后人留下众多具有古典美的经典物象,“渔父”便是一例。它大多藉由对渔父隐逸日常的刻画来传递情思,展现了文人气象万千的情感世界。而在文人的性灵抒写下,渔父是“白发沧浪上”的垂钓者,吃着“菰饭莼羹”,过着“暮向芦中宿”的漂泊日子。他们游离于庙堂之外,行走于江湖之边,这种状态有时是诗人生活的真实映照,但更多时候是一种精神寄托与遐想显现。纵观这类作品,可以看到文人纷繁各异的生命意识与人生感知。 一、古诗词“渔父”意象的产生与流变 《诗经》作为反映先秦时期日常生活的诗歌总集,已经有许多描写“农耕渔猎”场面的内容,从中可以找到不少与“渔”或“渔父”有关的诗句。《邶风·新台》:“鱼网之设,鸿则离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2]61《小雅·采绿》:“其钓维何?维鲂及鱮。维鲂及鱮,薄言观者。”[2]381《召南·何彼襛矣》:“其钓维何?维丝伊缗。齐侯之子,平王之孙。”[2]42显然,《诗经》中的渔父都是普通的打鱼者,诗作以渔类比,或传递婚恋之思、或映射公族嫁娶,具有浓厚的情爱伦理意蕴,而“志不在鱼”的朦胧意识投射也奠定了“渔父”一词的弦外之音。 让“渔父”这一平凡形象具有了传奇色彩的人物,是太公吕望,他也是史书记录最早的渔父原型。据《吕氏春秋·有始览第一》载:“太公钓于滋泉,遭纣之世也,故文王得之而 王。”[3]666司马迁在《史记·齐太公世家》亦写道:“吕尚盖尝穷困,年老矣,以渔钓奸周西伯。”[4]1477太公的传奇经历历来为后人所乐道,并被添上神话意味。太公之后,亦有“扁舟范蠡随渔父”“渔父义节助子胥”等传说故事层出不穷。 在文学史上,是屈原与庄子首次为渔父赋予“隐者”的隐喻内涵。《楚辞·渔父》讲述的便是屈原遭逐之际,与无名渔父的一段关于人生抉择的讨论:当身形枯槁、憔悴不堪的屈原在江边徘徊,听到路过此处的渔父发出“何不自令放为”[5]171的疑惑后,道出“众人皆醉我独 醒”[5]174的混沌现实,渔父只得莞尔一笑,摇舟而去。而在《莊子》的同名篇作中,亦有相

中国古代的渔父形象与其对生命意蕴的追寻

中国古代的渔父形象与其对生命意蕴的追寻 提要:渔父最早受到人们的重视是在屈原的《渔父》篇里,渔父在中国一经提起就被联想到智者。渔父有着与樵夫为友、睿智、人格高傲、避世的特点。 关键词:渔父;高傲之人;智者 这里所讲的渔父并不是指历史上某个具体的渔父,也不是指写过渔父生活的作者,而是把渔父作为隐者的典型(中国自古有渔、耕、樵、隐逸方式,而渔父被认为是最洒脱的一种。)来讨论其人生观和价值思想。这类隐者大都在道家的放达与逍遥、不为世俗所累的背后有着儒家积极入仕的精神。 一、中国古代的渔父形象类型 渔父的出现和被推崇不是偶然的,渔父是仕、隐矛盾的产物。渔父的出现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或因崇尚自然,追求闲适,或因奸佞当道,无法立足,或因社会动荡,躲灾避祸,或因失意仕途,派遣郁闷,高洁之士成了隐身江湖优哉悠哉的渔父。 渔父有三种类型,一种是避世隐逸的渔父,淡薄名利不求世人所知,自娱自乐,有着过人的学识,洒脱的生活态度,永远隐逸,不求入仕的渔父。那位“乐在风波钓是闲”的道士张志和堪称典型。一种是闲适隐逸的渔父。如柳宗元放逐以后就以渔父自居。一种是性情孤高,不受束缚隐逸的渔父。五代梁国李梦符可算得上准“渔父”!据《郡阁雅谈》云:“梁开平中钟传镇洪州时,见李梦符日与布衣食,狂吟放逸,尝以竿悬一鱼向布肆唱《渔父引》,卖其词,好事者争买之,得钱便入酒家,其词千余首传于江表。”其渔父词作也不少〔2〕。存世的仅有两首《渔父引》: 村寺钟声度远滩,半轮残月入山前。徐徐拨棹却归湾,浪叠朝霞锦绣翻。(一) 渔弟渔兄喜来到,波官赛却坐江限。椰榆杓子木瘤杯,烂煮鲈鱼满案堆。(二) 不见滚滚红尘,一派渔家风情。刘克庄《木兰花慢·渔父词》中云“古来贤哲,多隐于渔”〔3〕即道出“渔隐”乃古代隐居者常采用的方式。像许由颍滨洗耳、姜尚磻溪垂钓、范蠡泛舟五湖、庄子濮水之钓、越人濯足沧浪、严子陵七里濑之钓、张志和之钓西塞烟波等,均以渔隐驰名。 渔父是一种共名,各个时代有各个时代的渔父。最初的渔父形象是屈原游于江潭、行吟泽畔所遇到的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自此后世描写的众多渔父也大都有着道家学派的思想。渔父形象有如一个多姿多彩的面具,从不同侧面折射出不同社会背景下文人特有的文化心理和审美情趣。 二、中国古代的渔父高傲之人的形象 这类人大都不流于世俗,不肯与小人同流合污,不苟合于当朝执政者,不献媚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渔夫”形象(通用)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渔夫”形象 “渔夫”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是一个常见的形象。只在唐朝一代,就有王维的“竹渲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山居秋暝》),李白的“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韩愈的“频藻满盘无处奠,空闻渔父叩舷歌”(《湘中》)和张志和的“青蓑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渔歌子》)等;清朝翰林学士查慎行曾在皇帝面前赋诗“笠檐蓑袂平生梦,臣本烟波一钓徒”,因而具有“烟波钓徒查翰林”的美誉,真是脍炙人口。人们甚至愿意把蔑视皇帝权威的严子陵也看作“富春江上一钓徒”,至于另外在诗文中提到的“渔夫形象更是不胜枚举。这么多的“渔夫”形象散布在漫长的中国古典文学史上,形成了中国文学中所特有的一种现象。 那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文人学士对“渔夫”形象津津乐道呢? 一、渔夫形象的出处及内涵 “渔夫”形象最早出现在《庄子》一书中。在《庄子·渔夫》一篇中,作者塑造了一个跟儒家代表人物孔子相对立的人物形象--渔夫(父)。作者具体写了渔夫跟孔子的答对,结果是孔子“对渔夫礼拜有加”。这一典故在《论语》中不见,显然是作者把他作为自己思想的代言人来攻击儒家。但这篇文章中的渔夫形象并不丰满,因为作者只是单纯描述了一段论辩性语言. 最早确立”渔夫“形象”并赋予其深刻思想内涵的是《楚辞》中的《渔夫》一篇,作者假托屈原。后来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认为这篇文章是写实的,就全文收入《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见高中课文六册《屈原列传》),作品中,作者通过简单的语言和动作描写,勾勒出了一个含有丰富思想内涵的“渔夫”的形象。渔夫见了屈原便问:“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当听屈原用“举世浑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来回答自己时,渔夫是这样说的:“世人浑浊,何不掘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醴 ?何故深思高举,自令见放为”?他巧妙

古典文学渔父意象及蕴含

古典文学渔父意象及蕴含 植根于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沃土上的中国古典文学,在创作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用来寄托情思的文学意象。渔父就是其中一个非常独特的文学意象,代表了中国传统的隐逸文化现象。 一、渔父意象产生的历史脉络 (一)早期的名士钓翁 渔父起初是作为钓翁存在于上古的传说故事,从未开化社会起就存留有关于钓翁的民间寓言故事。已有记载的最早的当为磻溪著名钓翁姜尚姜子牙的故事了。据今存元刊《武王伐纣平话》记载,“姜尚因命守时,立钩钓渭水之鱼,不用香饵之食,离水面三尺,尚自言曰:‘负命者上钩来!’”正是因为这种直钩式钓鱼法和那句相当自负的话语,使得周文王亲自前往磻溪聘请这位深藏不露的老人家,太公望从此成为辅佐周文王、周武王灭商的功臣。后来就用“磻溪渔父”的典故代表怀抱文武全才的隐士。三次拒绝光武帝刘秀高官厚禄邀请的东汉名士严光恐怕是史上最淡泊名利的渔者了。严光字子陵,据《东观灌记》记载:“光武帝与子陵友旧,及登位望之,陵隐于孤亭山垂钓为业。访得之,子陵不受封。”由是严子陵清高之名流芳千古,“渔”得归隐超脱的盛名,后来李白以诗句“昭昭严子陵,垂钓沧波间。身将客星隐,心与浮云

闲。”(《古风》十二)盛赞严子陵的高风亮节、安于岩户。范仲淹撰写《严先生祠堂记》,在文中最后不禁歌颂道:“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以“苍苍”之云山、“泱泱”之江水的比兴手法,极力推崇和赞赏严子陵先生不为名利、权位所动的高节风范。 (二)不知姓名的“世外高人” 隐逸意指“能为而不为”,只有那些有智慧又甘愿隐姓埋名的世外高人才算得上是隐士。大多数隐士都没有姜翁和严士这样的名气,他们甚至只是些无名无姓的捕鱼者,但他们被赋予隐逸与智慧的色彩。典籍中记载了许多纯粹的渔父:不仅生活充实闲雅,内心恬淡平和,而且人生阅历丰富,知识修养极高,对处世和安邦有着颇为精到的见地;表面上心无牵挂,寄情山水,但实际上博学厚重,深藏不露,成为不知姓名的“世外高人”。明代萧良《龙文鞭影》里记有两个潇洒而又清醒的渔父———“放歌渔者”和“鼓枻诗翁”。唐时崔铉任江陵太守时,有楚江渔者,不言姓氏,钓于楚江,得渔则换酒,辄自放歌。人问曰:“君隐者之渔耶?”对曰:“姜子牙、严子陵以为隐者,殊不知钓其名耳。”去而不顾。宋时卓彦恭尝过洞庭,月下有泛舟,一老翁棹其旁,卓问有鱼否,答曰:“无鱼有诗。”乃鼓枻而歌曰:“八十沧浪一老翁,芦花江上水连空。世间多少乘除事,良夜月明收钓筒。”问其姓名,不答而去。面对世人的追问,一个“去而不顾”,一个“不答而去”,这两

渔父名词解释

渔父名词解释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渔父的定义与含义 2.渔父的象征意义 3.渔父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4.渔父在现代文化中的影响与传承 正文 渔父,字面意思是打鱼的老者。在古代,这个称谓常用来指代那些以捕鱼为生的人。他们依靠丰富的捕鱼经验和技巧,在江河湖海中捕获各种鱼类,以维持生计。渔父一词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多有出现,有时也被用来象征一种生活状态或人生态度。 渔父的象征意义多种多样。首先,渔父代表了一种勤劳、朴实、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虽然艰辛,却也充实而满足。其次,渔父也象征着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哲学。他们在捕鱼的同时,也懂得保护渔业资源,以确保可持续的生计。再者,渔父的形象也常常被用来寓意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精神品格。 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渔父的形象经常出现,且多具有象征意义。如《庄子·逍遥游》中,庄子以渔父与樵夫的对话,表达了自己追求逍遥自在、超脱尘世的人生理想。在《庐山谣》中,唐代诗人白居易以“渔父”自比,寓意自己虽处江湖之远,仍心系国家和民生。此外,《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名著中也均有渔父形象的出现,有时寓意着世外桃源,有时则象征着艰难困苦中的希望与坚持。 时至今日,渔父的形象和象征意义仍然在现代文化中产生影响。一方面,人们仍然把渔父视为勤劳、朴实、自给自足的象征,强调这种生活态度对于现代社会人们追求物质财富和心灵富足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渔父

也常常被用来寓意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应保持与自然和谐相处,注重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同时,渔父的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精神品格,仍然被认为是一种值得追求和学习的人生境界。 综上所述,渔父这一概念不仅代表了一种古老的职业和生活方式,更承载了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

古典诗词中“渔父”形象

关于渔父的观察报告 苏教版高中必修教材收入了《楚辞》中的《渔父》一诗。在中国古代文化和古代诗歌中,“渔父”是隐者的代表,其言行是隐逸意识的象征。因此,让学生了解“渔父”这一常见的著名典故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寓意,是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为此,笔者设计了如下一个颇有意思的专题学习的小活动。 主持人:中学阶段,我们已经多次亲密接触渔父。作为一种类型人物,渔父频频现身教材,在太史公《屈原列传》中,在张志和《渔歌子》词中,在柳宗元《渔翁》诗中,甚至在《桃花扇·余韵》传奇中。为研究渔父的审美特征,探讨渔父的文化内蕴,老师要求我们上网搜寻关于渔父的资料,摘抄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这是讨论问题的基础。现在,我们先来看看渔父是怎样一种文学形象。 1:我来说说渔父的形貌衣着。庄子终身隐居不仕,《庄子·渔父》中,一位“须眉交白,披发揄袂”的渔父下船而来。李颀《渔父歌》:“白头何老人,蓑笠蔽其身。”张志和《渔歌子》:“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看来,这位渔父是白发老者,头戴箬笠,身披蓑衣,精神矍铄,老当益壮。 2:渔父是一种共名。各个时代有各个时代的渔父。屈原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遇到的渔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后世出现了众多渔父,无名无姓,亦无籍贯。唐代的著名渔父“烟波钓徒”张志和是一个例外。 3:渔夫是一种职业,渔父不是一种职业。岑参《渔父》:“竿头钓丝长丈余,鼓枻乘流无定居。世人那得识深意,此翁取适非取鱼。”渔父垂钓不为鱼,为的是闲适的心境,这是渔父的行业特点。 4:渔父喜欢放歌一曲。经典名曲是《沧浪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千秋万代吟唱不绝。还喜欢原生态民歌《欸乃曲》,而且歌喉嘹亮,撼动绿水青山。柳宗元《渔翁》:“烟消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贯云石《芦花被》:“青绫莫为鸳鸯妒,欸乃声中别有春。” 5:渔父另一嗜好是饮酒。王士祯《题秋江独钓图》:“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渔父饮酒有节,饮而不愁。晏殊《浣溪沙》:“渔父酒醒重拨棹,鸳鸯飞去却回头。一杯销尽两眉愁。”销愁,一杯足矣,不像诗家“举杯浇愁愁更愁”,不像词人“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6:渔父居处在河畔江边。元代无名氏〔正宫〕《叨叨令》:“溪边小径舟横渡,门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断红尘路,白云满地无寻处。”静静流淌的小溪,蜿蜒曲折的小径,横渡江洲的扁舟,悠然可见的屋舍:好一处邈无人迹尘嚣不生的桃源之境! 7:渔父的挚友是樵夫,有诗为证。杨慎《临江仙》:“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桃花扇·余韵》中的老赞礼和柳敬亭,一渔一樵便相逢于江潭。樵夫而外,渔翁友白鹭,侣沙鸥,快活自在,亦有诗为证。白朴[双调·沉醉东风]《渔夫》:“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点秋江白鹭沙鸥,傲杀人间万户侯。”渔父是古代的独身主义者、动物保护主义者。 8:渔父的社会地位不低。连李煜这样的风流君主也对渔父生仰慕之心。李煜《渔父词》:“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咏春。一壶酒,一竿纶,世上如侬有几人?”但李煜不过是说说罢了。遍查历史,有皇帝当和尚,没有皇帝做渔父的。 主持人:徐积《渔父乐》:“渔唱歇,醉眠斜。纶竿蓑笠是生涯。”大家从多方面谈论了渔父这一形象,渔父虽然没有姓名,没有籍贯,没有职业,却很有社会影响——其隐逸精神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值得研究的是渔父的审美追求和价值取向。请同学们结合具体的诗歌谈一谈。 9:白朴《渔夫》曲:“点秋江白鹭沙鸥,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渔父最大特点是傲世。不满现实政治,人格孤高,傲气十足。“不识字”是调侃之语。连“万户侯”也要“傲杀”,看得上眼的官吏自然寥寥。这支曲子表现了渔父不与达官贵人为伍,甘心过淡泊宁静生活的情怀。 10:李颀《渔父歌》:“避世常不仕,钓鱼清江滨。”渔父的另一特点是避世。在隐逸中寻求生活的真正乐趣,追求内心的平静。朱敦儒《好事近·渔父词》:“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这位渔父淡出红尘,半醉半醒垂钓于烟波之中,轻灵、逍遥、闲散,词作勾画出了渔隐生活的闲情逸趣。这种乐趣,热衷权力的人永远没有消受的机会。 11:渔父的出现和被推崇不是偶然的,渔父是仕、隐矛盾的产物。官场失意,走上归隐道路,自称渔父,连爱国诗人陆游也不能免俗。陆游《鹊桥仙》:“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

楚辞 渔父 现象七十二变

楚辞·渔父 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的文学表现手法和文体的特点。 2.理解文章所表现出的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 3.了解传统诗词中的渔父意象及其文化意蕴。 要点 1. 本文的文学表现手法和语言特点。 2. 本文所体现的古人的人生态度。 疏通字词 文本解析 《渔父》一文存在着两大疑问。 一是作者问题,《渔父》究竟是否为屈原所做,一直以来存在着争议。东汉王逸《楚辞章句》将其归入屈原的作品,古人多从此说,但今人持不同看法。郭沫若便认为《渔父》可能是非常熟悉屈原生活和屈原思想的楚人的作品。尽管是与否,论者莫衷一是,但有一点大家是有共识的,《渔父》中那种坚强信念、反抗世俗的精神,是贯穿于屈原辞赋之中的,与屈原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一致。刘勰评此文:“《渔父》寄独往之才,”仅凭作者高洁的品格和精神境界,把《渔父》放在屈原的其他作品中,一点都不逊色。 二是文章所表现的内容,是实录,还是虚构?司马迁把《渔父》录入《屈原列传》,显然是将之视作真实发生的事情,然而宋洪兴祖却认为:“《卜居》、《渔父》,皆假设问答以寄意耳。而太史公《屈原传》、刘向《新序》、嵇康《高士传》或采《楚词》、《庄子》渔父之言以为实录,非也。”无论是实录,还是虚构,《渔父》这种设为问答的方式,创造了不同凡响的文学效果。文章中,屈原、渔父形象分别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观,在言语往来中,他们各畅所志,把这两种人生选择明白清晰地呈露在读者面前。借助这两个形象的对比,屈原身处困厄时,内心的挣扎得到了完全的表现。应该说,在屈原其他的作品中,这种内心的挣扎也经常存在,在屈原最著名的诗篇《离骚》中,便曾虚构了“女媭(女伴)”的形象,假托女媭责备他,说他的性格太耿直、太孤傲了,劝他从俗从众,借以反映屈原自己矛盾的心态。不过,《渔父》集中突出了屈原内心的冲突,它的表现方式更为生动、更为具体。 屈原《渔父》对后世文人所产生的影响,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渔父”这一形象上。在文章中,渔父作为屈原的一个对立面出现的,屈原要坚持自己的操守,不与世俗妥协,渔父劝他不妨灵活一些,要学会“与世推移”,作者虽然在二者之间有自己明确的选择,但感情态度也没有否定渔父的意思,因为渔父本身还是洁身自好的,在他的和光同尘、不做抗争的主张中,包含了睿智和超脱。其优游容于山水之间,没有世俗的纷扰,保有自己的一份闲适的心情,如王逸评屈原文中那位渔父:“渔父避世隐身,钓鱼江滨,怡然自乐。”显然要比劳心苦志、形容憔悴的屈原来说,要轻松、自由了许多。所以,中国古代的文人,无论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总会对“渔父”的生活状态心向往之,神企羡之。而“渔父”的意象,也就相应地嬗变为触发文人情思的文学“原型”之一。在诗词中,有唐高适的“曲岸深潭一山叟,驻眼看钩不移手。世人欲得知姓名,良久向他不开口”(《渔父》);李白的“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宣州谢朓楼饯

楚辞《渔父》中的渔父形象分析

楚辞《渔父》中的渔父形象分析 楚辞《渔父》中的渔父形象分析关于这首诗,历来有很多种说法。大致上都是认为此篇乃是作者屈原被放逐时所作,以抒发他忧国伤时和对前途失望之情,“寂寞”、“寥落”等词语正是表现出作者内心孤独凄凉的感受。不过我认为对于这个问题还应该从整体把握来看待,因为《渔父》这首诗主要是通过神话故事来阐述人间的道理。因而在理解的同时,也应当深入地思考一下作品中蕴含着的丰富的政治与人生哲学思想,进行总结性评价,避免流于肤浅。那么就让我们走近渔夫,去领略一番“世界第一江山”的风采吧! 第一层写景:“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以鱼、鸟入水来比喻君子处世,用泥沙混杂水中比喻小人在朝廷为官,极力赞扬鱼儿无拘无束的快乐自由,实则是借古讽今,揭露庸俗贪婪的小人。“沧浪”暗示了诗人高洁的节操。可见渔父与“鱼”、“鸟”一样,均属于隐逸之士。接下来,再叙渔父之状态:“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紧接“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已经很明显地将渔父置身社会洪流之外。于是开始将自己推销给“渔父”了:“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他认为圣贤之人如此做并非是沽名钓誉,而是以一种超脱的精神境界,化解外部世界带来的烦恼。最后一句:“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矣。”点破题旨,留下余味。“沧浪之水”代指世俗之尘,表达作者鄙弃世俗,洁身自好的意愿。“可以濯吾缨”比喻其远离污浊官场,追

求廉洁清白的节操,而“可以濯吾足”,表达了更为深刻的思想——纵使在恶浊的环境中仍保持洁身自好。其中包含了作者高尚的思想境界。对于“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颇有些人把它视为怪诞,但又何尝不合情理呢?因为人洗澡时,热气蒸腾、汗流浃背,必须得打起伞才能防止湿透衣服,所以先弹去帽上灰尘,再拂拭身上尘土,这不仅反映出儒家“事死如事生”的观念,而且还使人联想到古代的贵族往往在沐浴之后戴上高高的帽子,做些繁琐而矫揉造作的动作,完全违背了人体的真实自然。然而正像人类喜欢打扮却偏爱真实的生活,“乌纱帽”、“礼服”毕竟太假,倒不如一顶草帽来得自然随便,所以渔父“弹冠振衣”的装束恰似真人版的生活本色秀,正好切合作者希望超脱红尘的志向。

浅析渔父中的多元审美意蕴

浅析渔父中的多元审美意蕴 《渔父》是鲁迅先生所写的一篇短篇小说,通过描述一个默默无闻的渔民的生活和悲剧,反映了社会的不公和人的悲惨命运。这篇小说不仅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还蕴含着丰富的审美意蕴,具有多元的审美价值。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渔父》中的多元审美意蕴。 1. 人物形象的形而上学意味 《渔父》中的主人公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渔民,他的生命轨迹被命运所支配,缺少自主性和选择的机会。他的人物形象具有深刻的形而上学意味,表现了生命的无常以及人与命运的关系。渔民有时候就像一个被推着前进的棋子,没有发言权也没有选择权。而这一点也引发了我们对于人命运和自由的思考。 2. 民间文化的审美意味 《渔父》中的故事背景是在民间,而渔民的人物形象和情节构思也具有浓郁的民间文化风格。文中渔民在遭遇不公正待遇时,选择了参拜神明,并且死后还被封为神,这种信仰和崇拜的态度是中国传统民间文化的一部分。这种传统的信仰和文化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也是一种审美心理和审美情感的表现。 3. 意象的审美意味 《渔父》中的意象鲜明,如渔民坐在岸边划着小船、深夜中的海鸟鸣叫、渔民与海的互动等,这些意象使读者更加易于

产生情感共鸣。例如,描述渔民在乘坐小船出海的情景时,描写了水波涟漪的荡起,借生命与大海的关系体现出了小人物与大自然的互动。这些生动的意象构成了作者的审美语汇,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4. 文学技巧的审美意味 《渔父》中的文学技巧也产生了强烈的审美效果,如对比法、暗示法等。例如,小说中通过对比大海和小船的大小来表现渔民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通过船上的划得不急的浆声来表现渔民的努力和无奈。此外,作者还利用暗示法来引导读者的思考,例如用“问题”代替了“过错”,寓意深远,引人深思。 总体而言,鲁迅的《渔父》不仅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而且蕴含着多元的审美意蕴,包括人物形象的形而上学意味、民间文化的审美意味、意象的审美意味以及文学技巧的审美意味。这些审美价值为这篇小说的内在表达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使其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古诗中的渔翁形象

古诗中的渔翁形象 在中国人的心里常有一个挥之不去的形象,那就是“渔父“形象。随着文化的浸染,渔父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意象,而且具有了某种文化内涵。这一形象,经常闪现在我国古代文学和绘画当中,成为隐士的象征,影响着中国历代文人群体的仕隐观念。因此,对渔父意象进行综合探究是很有必要的。以下是笔者一些浅见,以飨大方之家。 一、渔父形象的出处及内涵。 “渔父”形象最早出现在《庄子》一书中。在《庄子渔父》中,作者塑造了一个跟儒家代表人物孔子相对立的人物形象——渔父。文中具体写了渔父跟孔子的对答,结果孔子对“渔父礼拜有加”。而最早确立“渔父”形象,并赋予其深刻思想内涵,应是屈原的《渔父》篇。文中通过简单的语言和动作描写,勾勒出一个具有丰富思想内涵的渔父形象。纵观两文中的渔父,他是隐士的象征,一方面他保持高洁的品行和情操,厌倦尘世的纷扰,但他并不一味陷入矛盾和痛苦之中,另一方面追求一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人生境界。说到底,渔父形象已幻化为一种文化符号。这个符号就是坚持操守、追求自由这样一种人生的代称。 二、渔父意向包含的要素。 第一是“渔”。渔樵耕读,“渔“位于首。“渔”有捕鱼意,也暗含垂钓之风。最能体洒脱不羁,扁舟无碍的境界。西周初年的姜太公直钩钓于渭水之滨,结果把周文王这条大鱼钓了上来。《史记》载吕尚“盖尝穷困,年老矣,以鱼钩奸周西伯”。可见,姜太公这个渔者,他钓的是另一意义上的“鱼”。号称“惟巢由乃可并驾”的严子陵,他是汉光武帝的同窗,刘秀多次相请,严子陵却一生不仕,隐于浙江桐庐,垂钓终老。 第二是“父”。“父”又写作“甫”,为老年男子之称。老年人饱经沧桑,历经风雨,归心淡泊,自然非少年锐意进取,锋芒毕露可比。古称人老之后,不归禅则归道。由此可见:“渔父”意象与隐者在年龄因素上也相吻合。 第三是“水”。道家认为水是万物之本,品性谦逊,亲附万物而公正无私。《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可见,水有这种美德,也正暗含着道家的追求。 第四是“舟”。有渔父必有舟,而此舟又一定是小舟。苏轼在《赤壁赋》中称“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舟如一叶,以况其小,只有小舟,才能达到“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的境界。 第五是“钓”。儒家要求“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钓”就意味着要有耐心,要把握火候,等待时机。意味着隐者介于兼济与独善之间。而耐心等待,不急不躁这一境界也正是隐者所追求的。 三、渔父意象对后世的影响。 首先渔父意象对历代诗歌创作的影响最为深远。中国是诗的大国,诗歌中以渔父为意象的非常多。以唐朝为例,王维诗中有“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李白诗中有“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柳宗元诗中有“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仅从这三位诗人的诗句中,就可以想象出渔父意象的影响力。 其次它对我国的散文、小说、戏剧创作都有影响。散文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那个忘路远近的武陵渔人。小说如施耐庵《水浒传》中的阮氏三雄。戏剧如京剧中的《打渔杀家》。

《庄子—杂篇—渔父》和《楚辞—渔父》文言文比较阅读

《庄子—杂篇—渔父》和《楚辞—渔父》文言文比较阅读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后面问题。 渔父(节选) 孔子游乎缁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奏曲未半。有渔父者,下船而来,须眉交白,被发揄袂,行原以上,距陆而止,左手据膝,右手持颐以听。曲终而招子贡、子路二人俱对。 客指孔子曰:“彼何为者也?”子路对曰:“鲁之君子也。” 客问其族。子路对曰:“族孔氏。” 客曰:“孔氏者何治也?”子路未应,子贡对曰:“孔氏者,性服忠信,身行仁义,饰礼乐,选人伦,上以忠于世主,下以化于齐民,将以利天下。此孔氏之所治也。” 又问曰:“有土之君与?”子贡曰:“非也。” “侯王之佐与?”子贡曰:“非也。” 客乃笑而还,行言曰:“仁则仁矣,恐不免其身;苦心劳形以危其真。呜呼,远哉其分于道也!” 子贡还,报孔子,孔子推琴而起曰:“其圣人与!”乃下求之,至于泽畔,方将杖拏而引其船,顾见孔子,还乡而立。孔子反走,再拜而进。 …… (选自《庄子·杂篇》) 渔父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选自《楚辞》)1.下列对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古诗词中的渔翁形象

古诗词中的渔翁形象 唐诗宋词中有各式各样的“渔翁”,他们大多数因遭遇挫折而看透世事,从而希望过一种“侣鱼虾而友麋鹿”般与世隔绝的生活。他们用自己的独特方式表达对世事的不满,透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情怀。 1.《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山山是雪,路路皆白。飞鸟绝迹,人踪湮没.遐景苍茫,迩景孤冷。意境幽僻,情调凄寂.渔翁形象精雕细琢,清晰明朗,完整突出,历代诗人无不交口称绝。千古丹青妙手,也争相以此为题,绘出不少动人的江天雪景图。诗中写的是一个孤寂忧愤的渔翁形象。 2。《渔翁》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 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 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 岩上无心云相逐. 柳氏的这首山水小诗作于永州。诗描写了一个在山青水绿之处自遣自歌、独往独来的渔翁形象,借以透露作者寄情山水的思想和寓寄政治却又失意的孤愤。诗的首二句是写夜、写晨.第一句平实自然,第二句却奇峰突起,用语奇特。“汲清湘”“燃楚竹",可谓超凡绝俗。第三、四句为怪奇,写“烟销日出",却“不见人”了,忽然“欸乃一声”,人在远方“青山绿水中".这种奇趣的造语,勾勒出悦耳怡情的神秘境界,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宦途坎坷的孤寂心境.结尾二句,进一步渲染孤寂氛围。“回看天际”,只有“无心"白云缭绕尾随,可谓余音绕梁.“欸乃一声山水绿”句,历来为诗人玩赏称赞. 3。《垂钓》白居易 临水一长啸,忽思十年初。 三登甲乙第,一入承明庐。 浮生多变化,外事有盈虚。 今来伴江叟,沙头坐钓鱼。 起句“临水一长啸”采用情感迸发式的写法领起全篇,把临水垂钓与发泄悲愤情绪融合起来,痛定思痛、长歌当哭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给人以震撼灵魂的感染力。紧接着回首往事,概述人生旅途的变化,宦海沉浮、仕途得失、人间冷暖、世事盈虚,尽在一声长啸之中。后两联则表现了诗人后期的思想变化。颈联中的“浮生”即人生,“外事”指世事,“盈虚”即圆满与空虚。这一联写的是诗人身遭贬谪、饱经风霜之后对世事人生的重新审视,也是他寻求心理平衡的一种自慰。可以看出,自居易头脑中的儒家入世思想逐渐让位于释、道的出世思想.全诗以“今来伴江叟,沙头坐钓鱼”作结,轻快潇洒中隐含着深沉的苦闷,自我排遣中也透露出几分达观.这里写的是一个故作悠闲的渔翁形象。 4. 《渔歌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