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渔父人物形象对比:屈原与渔父

渔父人物形象对比:屈原与渔父

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交流

一、人物形象

屈原:为维护自己的高洁人格和美政理想,不肯同流合污,即使葬身湘江也不愿被污,内在特征是舍身取义、以死明志,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是一个殉道者形象。

渔父:顺其自然,随遇而安,与世推移,保持自我人格,是一个隐逸者的形象。

一、选择不同

屈原具有高洁的人生品格和远大的理想,不愿随波逐流,在政治理想破灭,祖国沦丧后,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主动迎接死亡,以死来体现生命的意志与尊严。

司马迁认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了成就人生的大事业,实现人生价值,他忍辱偷生,选择生来发愤著书,以此洗刷生命的耻辱,昭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仅供学习交流

渔父与屈原-高三作文

渔父与屈原-高三作文 《楚辞》中渔父是一个隐者的形象,代表了一种遗世独立的清高。他隐居在荒无人烟的地方,有点陶渊明的风格;而屈原则与渔父相反,他有自己执着追求的理想,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渔父对屈原说:“世人皆浊,何不其淈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其餔其糟而歠其酾?”可见屈原一味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却没有考虑周围的环境,实际上是自我限制,假如他能辅佐一位贤明的君主,那么屈原可能不会被流放了,他的人生会有更多的作为。 在《渔父》的最后一段中,渔父唱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这句话是一语双关,渔父告诫屈原,要依照周围环境选择自己的行为,这是一种超脱自我的心态;不追求名利,不受外界干扰,当时代清廉时,自己再出世有所作为。这并不是一种消极的思想,而是一种应时事而变,十分理智的做法。 相比于屈原投江,以示对祖国的忠心,我更赞成渔父的想法,怀揣一颗自由心,即使受到打击,也可在最快的时间内调整好状态,让心中多一丝镇定与坦然。“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陶渊明潜于官场,最后隐居深山,都说明了我们要像渔父一样,不能一味地向一个方向前进,不知回头。 放眼当今社会,人们忙于繁忙的生活,不大可能保持内心的宁静淡泊,所以渔父的特点在当今社会依然适用。当然,你阮籍那样自傲的性格,在现代也是行不通的,现代社会的生活如同大浪陶沙,稍有

落后,就无法跟上时代的脚步,所以我们要懂得应时而变。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有像屈原和渔父这样的人:有的豁达乐观,有的自命不凡。这代表了两种生活态度:他们没有对错之分,不论哪种人,都可以活出自己的精彩,屈原以死昭示了对国家的忠心,渔父仰天长叹,表达了对时世的无奈,他们都关心天下的人,只不过是以两种不同的方式罢了。 其实历史上有许许多多像渔父一样的人,他们崇尚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知难而退。例如诸葛亮刚出山刘备的实力不强,所以诸葛亮毅然舍弃当时的总部新野。诸葛亮因为有像渔父一样知难而退的思想才使得吴蜀汉三足鼎立之势。刘翔在奥运会上退赛被人们指责,但如果他坚持比赛就会造成更大的伤害,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得不偿失。这种种的例子表明人在面对困难的时候要懂得以退为进,不能一味蛮干。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学习渔父的消极避世的做法,如果一个人没有正真的学识,还自认为很像渔父一样的隐者,这无异于痴人说梦。 历史的车轮不断向前,这些昔时的场景已被碾为尘埃,虽然屈原和渔父已被人们逐渐淡忘,但他们留给人们的经验和教训却永远不会消失。

南开大学教授评析《渔父》

南开大学教授评析《渔父》 导读:我们可以把渔父理解为真的屈原在泽畔碰到一个老人,可能还是一个打鱼的人,和他有过一番类似的谈话。但是,也可能只是屈原自己把自己内心的矛盾,用一种文学的手法表现出来了,也就所谓自设问答。这个渔父可能是个虚构的人,他内心里有两面,这两面在他心里形成了一种张力:一面就是社会既然如此,我何苦这么执着呢?我也有能力来适应它。适应它,我的处境就会好起来,至少我不会处在危险的境界里。这是一个声音。可是另一个声音也同时在响,说,我的社会理想、我的政治理想、还有我自己人格的追求,不能够为一时的这种名利,或者是外界的这种诱惑、压力所动摇。我要坚持。那么这两种声音,他把它化为两个形象,就有了渔父和屈原的这番对话。那么这个作品,我们想这样来理解,可能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实际上,《渔父》、《远游》、《卜居》,完全可以和《离骚》对照来读。《离骚》也表现了屈原内心的这种矛盾,不过《渔父》是用另一种更灵活、更生动的方式,集中的体现了这样一种矛盾的状态。它通篇没有最后一个结论。屈原没有说服渔父,渔父也没有说服屈原,最后渔父自己扬长而去。但是我们知道屈原,他在这篇作品里,表现的是一种矛盾的心态,但是他最后用自己的行动作了一个结论——这就自沉于汨罗。当然自沉于汨罗这件事情,用我们今天的人来看,对于这种具体的行为方式完全可以有不同的看法。但是他自沉于汨罗所表现出来的,对于自己理想的这种珍爱、对于自己这种操守的坚持、对于自己整个人生价值取向的执着——这样一种精神,我想我们今天

仍然应该抱着一种十二分的崇敬。 ·您能进一步谈一下这部作品的艺术价值吗? 当时的人——生活在封建时代的人——只要是作为一个有良心的、有知识的、有头脑的一个读书人,或者说一个世人,或者哪怕是一个一般的人,都有这样一种两难的选择。那么对于我们今天的人,其实何尝不是如此?面临着一种选择,最后自己作出一个和自己的人格有着一种提升意义的最后的决定,我想《渔父》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它塑造了一个文化范形。那么这种文化范形的影响是长远的。另外还有一点,这篇文章很短小,但是写得很生动,特别是它这种自设问答。这种方式在词赋的发展史上是一种滥觞之作。 ·您能谈谈《渔父》对后世留下怎样的影响吗? 它对后世的影响,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说,它这里面是两个人物:一个屈原很执着,一个渔父很旷达。可是到后来,对后代的文人发生了影响,这两个形象往往是揉合到一起的。后来人们很多都愿意来谈渔父,实际谈的那个渔父和屈原里的渔父稍有不同:这个《渔父》篇里的渔父,它是作为屈原的一个对面,不是对立面。屈原是要坚持自己的操守,渔父说,不妨随和一些,“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就是说我们可以随环境,自己可以有一个新的选择,我们适应它。我濯缨也罢、濯足也罢,反正我还是濯了。所以它既有自己的某一种原则和立场、或者行为方式,但是又有一种变动。屈原是执着,他是一种超脱。某种程度上他有一种和光同尘,但是到了后来,很多文人都写渔父词,或者是塑造渔父的

楚辞渔夫中屈原和渔夫的人生态度

楚辞渔夫中屈原和渔夫的人生态度 楚辞渔夫中屈原和渔夫的人生态度 一、中屈原的苦难人生 中屈原,楚国著名的诗人,他的一生充满了苦难和挫折。他生于一个 贫苦的渔夫家庭,父母双亡之后,他无依无靠,只能依靠自己的双手 谋生。他一边在江湖中捕鱼,一边用心灵写下了许多感人肺腑的诗句。然而,他的才华并没有被当时的社会所认可,他的作品很少见到公开 发表。而他的忧郁情怀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更是遭到了江湖中人的 嘲笑和讥讽。 二、渔夫的坚持与人生态度 相对于中屈原的悲剧一生,渔夫的人生态度更显淡然与豁达。在江湖 中摸爬滚打的他,见过了人间百态,也体验过了人生的起起伏伏。然而,他并没有被苦难击垮,而是选择了用平淡的心态面对和接受人生 的挑战。他深知人生充满了无奈和变幻,但他从不对此抱怨和诉苦。 相反,他选择了靠自己的努力谋生,并且享受其中的乐趣。他始终相信,只要努力,就能捕到属于自己的鱼,就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三、中屈原与渔夫的人生态度的对比 中屈原和渔夫的人生态度是截然不同的。中屈原深受社会所限,无法

逃脱命运的束缚。他才华横溢,却因为社会的偏见而黯然无光。他的 人生经历充满了困顿和痛苦,而他对此的鞭策和反抗,却并没有改变 他的命运。 渔夫则选择了接纳和释放,在不顺利的环境下仍然积极面对生活。他 的人生格言是享受生活,用心灵与世界交流。他没有对命运的不公抱怨,只是默默地努力追求自己的幸福。 四、结语 中屈原和渔夫的人生态度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启示。面对困境和挫折,是否选择抱怨和消沉,取决于我们的心态和态度。只有积极面对和改变,我们才有可能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无论是在屈原的悲剧人生,还是渔夫的平淡生活中,我们都可以寻找到自己的人生态度,用心灵 去感受和发现生活中的美好。让我们从中屈原和渔夫的故事中汲取力量,用积极的态度和努力去追寻我们的幸福。

《楚辞》第二十五篇《渔父》

《楚辞》第二十五篇《渔父》 《楚辞》第二十五篇《渔父》 【篇目】 [作品介绍] [注释] [译文] [赏析一]~~[赏析五】 【古风泊客一席谈】 渔父 [楚辞·卷七]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作品介绍] 《渔父》是《楚辞》中的一篇文章。相传为屈原所作。本文以简短而凝练的文字塑造了屈原和渔父两个人物形象。渔父是一个懂得与世推移,随遇而安,乐天知命的隐士形象。他看透了尘世的纷纷扰扰,但决不回避,而是恬然自安,将自我的情操寄托到无尽的大自然中,在随性自适中保持自我人格的节操。渔父是作为屈原的对面存在的,面对社会的黑暗、污浊,屈原则显得执著,决绝,他始终坚守着人格之高标,追求清白高洁的人格精神,宁愿舍弃生命,也不与污浊的尘世同流合污,虽然理想破灭了,但至死不渝。

[注释] ①既放:指屈原被楚襄王放逐。游于江潭:指在江边漫游。潭:原指深渊,这里指江边。行吟泽畔:指在大泽边上一边行走,一边吟。 ②颜色:指脸色。形容:指体态容貌。枯槁:枯瘦。 ③三闾(lǘ)大夫:楚国官名,掌管楚国贵族屈、景、昭三姓贵族谱牒等事物。 ④见放:被放逐。 ⑤凝滞于物:凝固停滞受外物的束缚。与世推移:随从世俗不断改变自己。王逸注为“随俗方圆”,即随波逐流。 ⑥淈(ɡǔ)其泥:搅动泥沙。淈:搅乱。扬其波:扬起水波。此句意为推波助澜,随波逐流。 ⑦哺其糟:吃酒糟。啜其醨:喝薄酒。此句亦随波逐流,变本加厉之意。 ⑧深思:指思虑深远。五臣注:“谓忧君与民也。”高举:行为高尚,不同于一般世人。深思高举,正是屈原独醒独清的具体表现。自令放为:让自己遭放逐呢?为:疑问语助词。 ⑨新沐者:刚刚洗过头发的人。弹冠:掸去帽子上的灰尘。新浴者:刚刚洗过澡的人。振衣:抖落掉衣服上的灰尘。 ⑩察察:洁白的样子。 汶(mén)汶:污浊的样子。 湘流:湘水,流经今湖南省。赴湘流:指投江自杀。 皓皓之白:指纯洁高尚的品格。

楚辞渔夫中屈原和渔夫的人生态度

楚辞渔夫中屈原和渔夫的人生态度 引言 楚辞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之一。在《离骚》中,屈原通过渔夫的形象,展现了他和渔夫在人生态度上的异同。本文将分析《离骚》中的渔夫形象,并与屈原的人生态度进行对比,探讨他们对生活、命运和追求的看法。 渔夫的人生态度 渔夫是《离骚》中的一个重要形象,他代表了普通人的生活态度。渔夫的生活简单而安稳,他以捕鱼为生,过着勤劳而规律的生活。渔夫对待生活充满了乐观和满足,他享受着大自然的美景,感受着捕鱼的乐趣。渔夫并不追求权势和富贵,他满足于自己的生活状态,对外界的诱惑和纷扰保持着淡然的态度。 渔夫的人生态度体现了一种简单而自在的生活哲学。他并不追求物质的繁华和社会的虚荣,而是将重心放在了内心的平静和自然的和谐上。渔夫的人生态度可以说是一种返璞归真的追求,他通过与自然的亲近,找到了真正的快乐和满足。 屈原的人生态度 与渔夫不同,屈原的人生态度更加复杂和深刻。作为一个贵族出身的文人,屈原对于社会和政治的现实有着更加敏锐的感知。他对于国家的兴衰、民生的艰难以及自己的命运有着深刻的思考和关注。 屈原的人生态度可以用”痛苦的追求”来形容。他对于社会的不公和政治的黑暗感到痛心疾首,他希望通过自己的才华和努力改变现状。然而,他的理想和努力却遭到了挫折和背叛,最终导致了他的流亡和自杀。 尽管屈原的人生经历充满了痛苦和悲剧,但他并没有放弃对于理想和追求的坚持。他在《离骚》中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由和正义的渴望,对于命运的反抗和挣扎。屈原的人生态度体现了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他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追求着更高尚的目标和意义。 屈原与渔夫的对比 屈原和渔夫在人生态度上有着明显的差异。渔夫以平凡而安稳的生活为乐,他对于外界的纷扰和权利的追求保持着淡然的态度。他通过与大自然的亲近,体验着生活的美好和乐趣。 而屈原则是一个追求理想和真理的人,他对于社会和政治的现实有着更深刻的认识和反思。他对于国家的命运和自己的命运感到痛苦和无奈,但他并没有放弃对于自

渔父形象探讨与解读

“渔父”形象探讨与解读 杨勇 摘要:渔父形象作为一种文化象征,是隐逸思想或者说道家处世哲学的具象化。长期以来,在偏重挖掘圣贤光辉思想的影响下,渔父形象往往作为屈原人格的对照,被当作反面人物来看待。其实,屈原与渔父对生存的选择,不是美与丑的对立,而是对世俗人生的超越,他们各自彰显了不同的人格魅力,渔父与屈原是与世俗相对立的两个美的化身。生存还是毁灭,屈原与渔父对生存的选择,给我们更多的是两种唯美指向。 关键词:《渔父》渔父形象生存选择唯美指向 近日,听了一节苏教版必修五《渔父》的公开课,教师在事先的情境设计下引导学生得出一个结论:我们要像屈原一样为了自己的理想追求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能像渔父一样随波逐流、随遇而安。 这样的解读让笔者实不敢苟同,不管是从历史的角度还是单纯从文本的角度,渔父与屈原不是美与丑的对立,其实,渔父与屈原是与世俗相对立的两个美的

化身,两种选择与精神追求。而造成教师这种一元化的解读或误读,究其原因有三: 一、教师多年来对教材编者心领神会式迎合,习惯了在圣贤教育中挖掘圣贤光辉的思想 在屈原与渔父的两种生存选择中,在长期受圣贤教育的影响下,师生习惯性地要拔高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高洁形象,而渔父作为屈原人格的对照自然而然地变得渺小甚至被贬斥了。其实,苏教版必修五编者的本意并没有以自己的一元解读代替师生的多元解读,编者在教材中设计了“直面人生”这一主题,并在下面标以“生存选择”这一子题,原意是要引导教师与学生进行多元解读,但教师多年来对教材编者心领神会式地迎合导致了对《渔父》的误读以及对渔父形象的歪曲。 二、渔父的形象被当作反面人物来看待,属于误读 屈原自沉于汨罗所表现出来的操守与执着,值得我们崇敬。但屈原自沉于汨罗这件事情,用我们今天的目光来看,完全可以有不同的看法。在先秦百家争鸣的时代,各种思潮风起云涌,人生价值取向并无唯一的标准,孔子也认为“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仁;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论语卫灵公》);甚至包括司马迁本人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结尾也说“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因此,渔父的生活态度及人生价值取向无可厚非,更何况渔父不是那种“黑白不分”贪图世俗享受的小人,还不至于硬要把渔父摆到屈原的对立面来加以批判。其实,后世众多诗赋词曲作品中渔钓隐者形象,从文学上溯源,不能不使我们联想到这篇《渔父》。即使“渔父”后来演变为文学中的“渔夫”形象,在过去也曾长期被中国知识分子所欣羡。所

重庆渝北2021-2022学年高二下4月考作文导写:屈原与渔父

重庆市渝北区南华高级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 四、作文(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屈原辅佐楚怀王制定全国的法令,得罪了上官大夫,楚怀王听信上官大夫的谗言而疏远了屈原;楚怀王去世后,顷襄王即位,屈原又因为进言得罪了上官大夫和令尹子兰,顷襄王听信他们的谗言而放逐了屈原。屈原走到江边,遇到一位打渔的老人,老人说:“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醴?”劝屈原与世沉浮,避免被放逐的命运。屈原则回答:“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选择自投汨罗江而死。如果有机会与屈原或打渔的老人来一场跨越时空的交流,你更想与谁对话?请给屈原或打渔的老人写一封信,谈谈你对他们所交流的问题的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3.本次作文以《屈原列传》中屈原与渔夫的对话为材料,实际上是表达不同的选择不同的人生观。在是非不分、颠倒黑白的世界,屈原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不苟合,表现了他洁身自好的人生态度,显示了他的与众不同,特立独行。同时也说明他始终坚守自己的理想,包含着一种执着无怨无悔的决绝:为了坚持理想牺牲生命也再所不惜。表现他刚正不阿的性格,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人生态度。渔父具有明哲保身、随遇而安、与世推移的处世态度,其实他就是一位高蹈遁世的隐者形象。面对污浊的社会,各有各自的处世观点。屈原,正道直行,坚持高洁的理想,不被世间的污浊沾染,即使献出生命,也不妥协,可以总结为:坚持正道,殒身不恤。渔父,随世浮沉,随遇而安,改变自己来适应环境,可以总结为:与世浮沉,乐天知命,逍遥自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屈原、渔父面临困顿,选择了不同的道路,你更欣赏谁的做法呢?每一种选择都是有其存在的意义的。正如屈原选择了投江而死,他们的这种选择不是轻生,不是苟活,不是怯懦、逃避,恰恰相反,这种选择里折射出的是对生命的尊重,对自己崇高理想的捍卫。每一份选择都是顺应他们心灵呼唤的承诺,他们也因此而提升了他们的生命价值。而渔夫的选择也不失为一种人生的智慧,懂得变通,能屈能伸,最后得到的结果或许更好。总之,无论赞同哪一种,其实都是自己选择的人生观,要讲出充分的理由。 题目要求以书信的形式来写,注意书信的格式,书信的表达与一般写作有所不同,注意措辞等要得体。 【参考立意】 1.与世沉浮,学会变通; 2.坚守理想,保持尊严; 3.不随波逐流,坚守本心。

《学屈原还是学渔父》 教师随笔

《学屈原还是学渔父》教师随笔 《学屈原还是学渔父》教师随笔 昨天教了《渔父》一文,在分析人物形象后,我抛给同学一个问题:屈原与渔父的精神境界,哪个更高?你更喜欢谁?大家一下子兴奋起来,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来。有的说,屈原是爱国忧民的,深思高举,最后跟祖国同归于尽了,他的精神境界更高,我喜欢他。有的说,渔父淡泊名利,与世推移,超然物外,教会我们怎样为人处世,我喜欢他。我总结说:这两个人物,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人生价值观、人生哲学。屈原不惜牺牲生命也要坚持理想的人生态度,是舍生取义的代表,而渔父的处世态度是深受老庄教诲的,他知天达命、明哲保身,与屈原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比照鲜明。他们的人生选择,都没有错,至于那个精神境界更高,就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还要详细情况,详细分析。 比方,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了挫折、不幸,你该怎么办?或许我们会把烦恼痛苦抛掷脑后,勇敢地与残酷的现实作斗争。或许我们会退缩消沉,一蹶不振。再比方,我们与别人有摩擦、纷争的时候,只要不是原那么问题,就不要生气上火,甚至大动干戈。有的人就因为公交车上争个座位就动手打人,出口伤人,没有必要啊。这样,我们就不自觉地用到了屈原的坚持和渔父的超脱的两种处世哲学。那么,对于大是大非的问题,我们该学屈原还是学渔父呢?比方,当今中日对于的矛盾,这就是国家尊严和主权的问题。我们是的主人,日本侵略了我们国家, 还要霸占我们的国土,作为“二战”的战胜国,中国要毫不退让,誓死保卫国土主权。也就是说,我们要学习屈原的为真理、为理想果敢决绝的精神,不能学习渔父的知其不可就不为的避让主义。

当然,渔父与老庄的洒脱淡定的.处世态度,确实能使我们的生活快乐、诗意,给我们的心灵世界开拓一片净土,正如“达那么兼济天下,穷那么独善其身”那样,适时而动,给我们的人生进退找到理由,不至于活得太累。不过,大家还要看到,大凡功成名就的人,没有不是惨淡经营、困难跋涉的,虽“颜色憔悴,形容枯槁”也在所不辞啊。所以说,生活就是矛盾的,人生是一场苦旅,直面人生需要承受一场又一场痛苦的抉择。老渔夫见屈原不听他的忠告是“莞尔而笑”,唱起《沧浪歌》,“鼓枻而去”的超然平和,也许是经过了几十年的人生历练,目睹了无数的风雨沧桑,才变得如此的。 总之,学习《渔父》这篇课文,应该教会学生如何为人处世,当我们在苦苦追求的东西擦肩而过的时候,能够清醒理智地面对得失,不至于走上极端。现在的孩子心灵大多很脆弱,经不起什么挫折与打击,迫切需要使心灵逐渐成熟起来。 天涯孤客

对《渔父》的评析

对《渔父》的评析 一、作品的写作背景 屈原是一个很有理想的政治家,他对于社会、对于人生,都有自己一种很美好的看法,而且为实现自己美好的理想,一直在奋斗。他的被流放,实际上是他奋斗遇到了挫折、遇到了失败。他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故国处在一个危机当中、个人的事业处在挫折当中这样一个困厄的境地,在这样的情况下写下了《渔父》。所以《渔父》表现的是屈原自己内心的一种矛盾,和在矛盾面前,自己最终的一个抉择。 我们能够把渔父理解为真的屈原在泽畔碰到一个老人,可能还是一个打鱼的人,和他有过一番类似的谈话。但是,也可能仅仅屈原自己把自己内心的矛盾,用一种文学的手法表现出来了,也就所谓自设问答。这个渔父可能是个虚构的人,他内心里有两面,这两面在他心里形成了一种张力:一面就是社会既然如此,我何苦这么执着呢?我也有水平来适合它。适合它,我的处境就会好起来,至少我不会处在危险的境界里。这是一个声音。不过另一个声音也同时在响,说,我的社会理想、我的政治理想、还有我自己人格的追求,不能够为一时的这种名利,或者是外界的这种诱惑、压力所动摇。我要坚持。那么这两种声音,他把它化为两个形象,就有了渔父和屈原的这番对话。那么这个作品,我们想这样来理解,可能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屈原内心的这种矛盾,不过《渔父》是用另一种更灵活、更生动的方式,集中的体现了这样一种矛盾的状态。它通篇没有最后一个结论。屈原没有说服渔父,渔父也没有说服屈原,最后渔父自己扬长而去。但是我们知道屈原,他在这篇作品里,表现的是一种矛盾的心态,但是他最后用自己的行动作了一个结论——这就自沉于汨罗。当然自沉于汨罗这件事情,用我们今天的人来看,对于这种具体的行为方式完全能够有不同的看法。但是他自沉于汨罗所表现出来的,对于自己理想的这种珍爱、对于自己这种操守的坚持、对于自己整个人生价值取向的执着——这样一种精神,我想我们今天仍然应该抱着一种十二分的崇敬。 二、作品的艺术价值 当时的人——生活在封建时代的人——只要是作为一个有良心的、有知识的、有头脑的一个读书人,或者说一个世人,或者哪怕是一个一般的人,都有这样一种两难的选择。那么对于我们今天的人,其实何尝不是如此?面临着一种选择,最后自己作出一个和自己的人格有着一种提升意义的最后的决定,《渔父》在这个意义上能够说,它塑造了一个文化范形。那么这种文化范形的影响是长远的。另外还有一点,这篇文章很短小,但是写得很生动,特别是它这种自设问答。这种方式在词赋的发展史上是一种滥觞之作。 三、对后世的影响 作品里面是两个人物:一个屈原很执着,一个渔父很旷达。不过到后来,对后代的文人发生了影响,这两个形象往往是揉合到一起的。后来人们很多都愿意来谈渔父,实际谈的那个渔父和屈原里的渔父稍有不同:这个《渔父》篇里的渔父,它是作为屈原的一个对面,不是对立面。屈原是要坚持自己的操守,渔父说,不妨随和一些,“沧浪之水清兮,能够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能够濯吾足”,就是说我们能够随环境,自己能够有一个新的选择,我们适合它。我濯缨也罢、濯足也罢,反正我还是濯了。所以它既有自己的某一种原则和立场、或者行为方式,但是又有一种变动。屈原是执着,他是一种超脱。某种水准上他有一种和光同尘,但是到了后来,很多文人都写渔父词,或者是塑造渔父的形象,往往是把这两个结合到一起。面对着一种或者是不理想的,甚至是污浊的、丑恶的社会,那么我要洁身自好。这是一面,这个面和屈原有相似的地方。另一面追求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由的人生境界,把这两个结合到一起了。一方面有一种高洁的人格和人生境界,另一方面我还要自由,要摆脱社会的一些名钩利锁,或者其它方面的束缚。比如柳宗元“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个“独钓寒江雪”的画面和里面的这种意味,我们能够体会。它有一个品格高洁,然后是一种

渔夫与屈原

渔父与屈原 渔父与屈原的对话是两种人生观的对话,也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文化心理的大剖析。初读文章,往往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屈原宁死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是高尚的。渔父的存在只是为了衬托屈原的形象。”如果我们读文章仅仅停留在这个层次上那么未免有点肤浅了。 我们首先要分析渔父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渔父是一个捕鱼的人,但又不仅是一个捕鱼者。 因为从他的语言表达看,他的文化修养是很高的。那么在我们的文学形象中是否见过这类人呢?我们想到了柳宗元诗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隐士。又想到苏轼的“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嘱”的飘然。而渔父的“父”字,又是古代对老年男子的尊称。那么把这些以往的经验整合起来,我们发现这位渔父是一位历经沧桑坎坷,内心归于恬淡的隐者形象。 文章中渔父与屈原经过激烈的辩论之后,渔父“莞尔而笑”,这一笑意味深长,或许在说年轻人,你太刚性了;或许慨叹世事的污浊;更或许有一种“曾经沧海难为水”的回忆。但我想莞尔而笑不应该带有任何的蔑视,因为作为智者的渔父知道,社会需要像屈原这样的人。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渔父的形象让我们想起了“采菊东篱下”的陶渊明,让我们想起了“梅妻鹤子”的林逋。他是千古以来读书人的精神家园,“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如果无法改变社会,那么就隐居起来,到山林,到乡村,到闹市中,或者修身养性,恬淡悠然的过完自己的下半生。或者等待圣主或盛世产生(像卧龙先生)。 “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有人会认为屈原很傻,他的自杀对当时的楚国没有任何影响的,反而让自己的家人白白的伤心。但反过来再想,为什么到现在还会有这么多人记着他。可见他不傻。如果他傻的话为什千古以来又会有许许多多的人去效仿他,一曲绝唱“广陵散”后赴死的嵇康,“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吾以吾血溅轩辕”的鲁迅,细想之下我们发

去与留、生与死:渔父与屈原的对话

去与留、生与死:渔父与屈原的对话 ——读屈原《渔父》 在仔细读完屈原流传下来的二十五篇①作品后,笔者发现,除却由沅湘一带民间祭歌改作的《九歌》外,屈原余下的大部分作品其实都是在探讨“去与留”的问题。《离骚》中:“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②“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惜诵》中:“矫兹媚以私处兮,愿曾思而远身”;《涉江》中:“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等等。具体而言,就是在面对“竭忠诚以事君兮,反离群而赘肬”(《惜诵》)的人生时,是该“受命不 迁”“深固难徙”(《橘颂》)而“独茕茕而南行兮,思彭咸之故也”(《九章·思美人》)的决然离去,还是“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离骚》)而被绳墨以追曲地狼狈留下。更进一步说,很多时候,“去与留”的问题对于屈原而言就是关乎“生与死”的终极命题。屈原的很多作品都对此有所涉及,而在《渔父》③一文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下面,笔者将先从文中渔父和屈原这两个形象分析入手展开讨论。 一、《渔父》中的渔父形象 渔父,在我们今天看来就是打鱼或以捕鱼为生的人。但是,在听到渔父上场后第一句台词时,我们又不免会对这种认识提出质疑。因为渔父见到屈原后,开口就问:“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在那个交通闭塞、信息不畅的时代,能够一眼识得三闾大夫,这恐怕不是一个打鱼之人所能办到的。金开诚《屈原集校注》中对“渔父”的解释是:“渔父,渔翁。‘父’,古代对老年男子的尊称。”④所以,显而易见,文中的渔父更像是一位智者,一位饱经世事、洞察一切的智者,而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介渔夫。像这样的智能型渔父形象在屈原以前的文学作品中并不少见,比如在兹泉边钓鱼的渔翁姜子牙和庄子笔下的渔父形象,总体而言,他们都是智慧的化身,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似性。但是,通过将屈原笔下的渔父同另外两位渔父进行对比,我们会发现,屈原笔下的渔父并不属于姜子牙渔翁形象的简单复制,因为他们之间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而如果要给屈原笔下的渔父找一个相匹配的形象,我们会发现他在某种程度上更

“渔父”形象的塑造及其酿变

“渔父”形象的塑造及其酿变 摘要:《渔父》写的是屈原和渔父的一次思想交锋,表现的是屈原自己内心的 矛盾及抉择。作者采用“分身立言”的手法虚构了一位与屈原对话的人物,其实是 屈原跟自己心灵的对话。由《楚辞·渔父》中的“渔父”作为艺术原型,由屈原和渔 父两者综合而成的新“渔父”实际是一个象征和寓意,对后来的文学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 关键词:渔父;酿变;文化符号 一 根据司马迁和王逸的说法,《渔父》这篇文章约写于楚顷襄王执政时期,这 是屈原人生中的一个低点。屈原被流放江南,政治上遭到重大打击,在复杂心境 和痛苦中诗人写下《渔父》一篇。 《渔父》全文六个自然段,以屈原自叙开头,以渔父高歌结尾,各占一个段落;中间四个自然段则是两人的对答。渔父一番话的中心是针对屈原的政治思想 的劝说,规劝屈原不要过于固执、偏激,处事要温和一点。“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酾?”在渔父看来,整个楚国上层的人都在污泥浊水中混日子,那么屈原也不妨随波逐流;别人醉生梦死,屈原也不妨 随大流喝点薄酒,吃点酒糟。不管水清水浊,都要自适自乐,顺势而为。而屈原 没有听从渔父的劝说,表现了他生不可受污,死不愿蒙尘的高洁志趣。屈原针对“圣人不凝滞于物”的说教,提出“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的反问,他说“宁 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也不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最终渔父没 有说服屈原,他“莞尔而笑”,自驾轻舟,唱着《沧浪歌》,扬长而去。 二 屈原是一个很有理想的政治家,对于社会、人生都有自己的看法,为实现自 己美好的理想,他一直在奋斗。屈原出生高贵,聪明好学,年少得志,26 岁就担 任国家要职(楚国左徒兼三闾大夫),参与议论国政,发布号令,接待宾客。他 很有政治头脑,提出了“联齐抗秦”的政治主张,并曾得到楚怀王的器重。但他生 性耿直,遭他人之谗言与排挤又不愿同流合污,渐被楚怀王疏远,最终被放逐。 虽然理想破灭了,但屈原孤高的个性、不屈的精神未灭,所以他借与渔父的对话 表达自己的心声———“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也不做个世俗之人。 屈原的精神追求是崇高而丰富的。他既有儒家积极入世、兼济天下的责任感,又有道家精神的特立独行、张扬自我的率性。在屈原的另一篇作品《涉江》中, 他明知“世溷浊而莫余知兮”,但依然“高驰而不顾”,这是儒家精神的体现。在 《渔父》中,屈原孤高自信,认为“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在渔父 的身上看到道家“随遇而安”的思想,唱沧浪之歌,与山水同在,不管水清水浊, 依然能快乐地存在,这是典型的道家之为。可以说,读者看到的两个形象(屈原 与渔父)正是屈原思想的两个方面,是儒、道两家在屈原身上的奇妙结合,是用 艺术方式再现人生的内心矛盾。虽然屈原“颜色憔悴,形容枯槁”,但依然“行吟泽畔”,边走边吟,这是何等的豁达。这就是屈原的精神所在,当前路漫漫,上下求索而不得之时要保持“独醒”。从《渔父》一文可知一个精神高贵的人,可以崇高 地生,也可以崇高地死。 事实上,《离骚》中的屈原还曾经有过动摇、犹豫、仿徨,但至《渔父》一文,一切皆淡定,陆游的“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就是《渔父》中屈原形象的 延续。“渔父”之言代表屈原有过的世俗凡人的心念,但“不能变心而从俗”的信念

高二语文苏教版必修五讲义:第三单元 第十一课 《渔 父》 Word版含答案

[新课入门须知] [知目标] [知作者] 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开创者,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是“楚辞”的创立者。主要作品有《离骚》

《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等23篇。 [知背景] 关于本文,或论为屈原之作,或论为楚人悼念屈原之作,众说纷纭。今人持后说者居多。然无论作者为谁,本文均不失为一篇展现屈原伟大人格的力作。 关于渔父其人,自《庄子·盗跖篇》中提到孔子见渔父一事后,即成为后世诗文稗说中的隐逸高士。然而是否确有其人其事,却查无实据。故而屈原江畔遇渔父之事,亦当为民间传说、楚人口碑。本文则应作为一篇虚拟的寓言来读。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将此文全部抄录,用以赞扬屈原人格则可,用为史实则不可信。 屈原被楚顷襄王放逐到江南后,长期流浪,最后由沅之湘,自沉汨罗。本文以屈原被放逐江南为背景,从篇中“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一句看,文中事件所设置的具体时间地点,是在进入沅江之后,怀石沉湘之前。此时屈原已有以身殉国之志,故而文中屈原的话可当做他的临终遗言来读。 [知常识] 1.《楚辞》: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由于诗歌的形式是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加工形成的,篇中大量引用了楚地的风土物产和方言词汇,所以叫《楚辞》。《楚辞》的内容主要是屈原的作品,其中以《离骚》为典型代表。西汉末年,刘向搜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辑录成集。《楚辞》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不仅开启了后来的赋体,而且影响历代散文创作。 2.骚体诗:亦称“楚辞体”,古代诗歌体裁之一。起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国。因为这种形式的诗歌以屈原所作的《离骚》为代表,到了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与萧统的《文选》等作品中,就用“骚”来指称具有楚辞特点的诗歌,后人便称之为“骚体诗”。骚体诗在形式上打破了《诗经》那种以四言为主的体制,在民歌的基础上又继承了散文的笔法,句式长短参差,形式比较自由,多用“兮”字以助语势,富有抒情成分和浪漫色彩。骚体诗的形成,是诗歌形式的一大革新,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