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先秦儒家人性观

浅析先秦儒家人性观
浅析先秦儒家人性观

浅析先秦儒家人性观

关于人性问题的争论是中国哲学发展史的一条主线。儒家思想是中国的正统思想,儒家各个时期的代表者也都纷纷就人性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按照张岱年先生的观点,儒家人性论可以分为几个时期,即:“先秦是各种性论并起而纷纭无定说的时代;前汉则是性有善有恶论占优势的时代;后汉至唐是性三品论占势的时代;北宋至明中叶是性两元论占势的时代;明末至清是性一元论占势的时代。”笔者在此文中,仅是浅析一下先秦时期的儒家人性观。

什么是人性?先秦儒家各派对人性的界定是否一致?

在这两个问题上,笔者较为认同西南师范大学廖其发教授的观点。他指出,古代儒家各派所持观点虽有所异,但对一个命题都是认同的,即“生之谓性。”并且“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即人性是天然的、自有的东西、特征、特性或资质,即人的天赋素质或天生资质。廖其发教授在研读了大量的文献典籍,借鉴甄别了古今学者的研究后所得出的结论,即:“中国古人对‘人性’本义的界定在文字表述上有一定分歧,但其抽象意义是基本一致的,其所代表的认识对象是基本同一的,中国古代人性论所要争论的问题也是基本同一的。”

中国古人何以会提出人性论并有如此持久而激烈的纷争?争论人性本善还是本恶还是其他怎样,到底目的何在?

对于这一问题,张岱年与廖其发两先生都持有相类的看法。张岱年指出,“自来论性者,并非专为研究性而研究性,而是为讨论修养、教育、政治,不得不讨论性。”较为相似地,廖其发也指出,“关于‘人性’的讨论既是教育问题,也是政治、哲学、伦理、法律、宗教等领域的基本问题,但主要还是教育哲学的问题。”笔者以为,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在著书立说的过程中,总是以其人性观为前提和基础的。也就是说,他们所阐述的思想与教育观点都是深深建立在其对人性的认识的基础之上的。

先秦时期儒家的主要代表者有孔子、孟子和荀子。接下来,笔者就分别来介绍一下这三位儒学大家的人性观。

孔子对于人性言之不多,论语中关于人性的表述共有两处。一是“夫子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之”。对于天道的理解,孔子明确指出天即道德之天,是道德的最终依据。而人性,则是由天命来赋予人的。

论语中的第二处提及性是在:“性相近,习相远也”。笔者对此处出现的性有如下理解:此处的性是否可以理解为上天赋予每一个人的道德是相近、平等的,也就是“人皆可以为尧舜之意”。还有,笔者认为其实孔子真正在此处更多关注

的是“习”。是什么造成人与人之间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性呢?既然性相近,那么我们就只能从“习”上出发,来寻找答案了。此处之“习”,笔者以为不外乎两层含义:一是环境,二是教育,这也是孔子认为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的根源。正是因为孔子对人性和环境以及教育有如此的理解,才给教育以存在的可能和必要性,同时肯定教育在人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孟子对于人性问题的相关阐述则要多得多了。在孟子看来,“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人与动物之间是有相同性的:“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人与动物相同的因素是“人之性”,但却不是人之所以为人者,不是“人性”。“人之性”所表征的是人的先天性的因素,这种先天性的因素实际上亦是人的本能、人的本性,人的本能和本性在很大意义上是与动物相类、相通,以至相同的。“人性”所表征的却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因素。人之所以为人,并不是因为人与动物相类、相同,而是因为人与动物不同,与动物不同而为人之所专有者,才是人性。孟子认为,人异于动物之根本所在,正在于人先天地具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这才是人之所以为人者,才是所谓的人性。“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因此,人之本性就其本原意义而言,原本就是善的。

与孟子不同,荀子并不认为人天生就具有为仁向善的倾向。为仁向善,在荀子看来,完全出于人之有意作为,即出于人之“伪”,特别是出于“圣人之伪”。“凡礼义者,是生于圣人之伪,非固生于人之性也”;“凡人有所一同,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虽然荀子也像孟子一样,认为人性是人秉受于天的,是先天的,是天赋的。但是与孟子不同,荀子将人与动物所共有的好利恶害的自然本性,当作基本的人性。如果顺乎人的自然本性,必然导致人与人之间的相贼相残和社会的混乱。所以,在荀子看来,人之本性为恶。“故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执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君子小人就其天性而言,并没有什么不同。“凡人之性者,尧舜之与桀跖,其性一也;君子之与小人,其性一也”。人之实际的不同,完全在于后天的力量,完全在于他们所生活的环境和个人的主观努力。

作为儒学之开山始祖,孔子一生讲得最多的是仁。儒家对于人性之论证与说明,目的在于要为其所张扬的仁义之道确立一根基与现实之出路。儒家之人性论,根基于其仁义之道。孔子多言仁义,而很少论及人性。然孔子之论仁,主要局限于仁本身,即何为仁,为什么行仁的层面上。在孔子看来,行仁完全是人的自觉的行为。至于为什么是人的自觉的行为,孔子并没有展开具体的论证。

孟子认为,为仁不过是使人性之中本有之善端得以发扬广大而已。孟子这种心性论的确立,就为儒家所倡导的仁义之道,寻找到了理论上的根据。

孟子指出的这种本原的、先天性的善,正是人为仁向善之基础;人本身原有的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正是人为仁向善之发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所以,儒家所宣扬的仁义礼智,并不是外在于人或强加于人的东西,而是根源于人性,并且是由其发育出来的东西,是人性中本有的东西。

孟子和荀子均承认人有好利恶害的本能,荀子将这一本能称为“人之性”,而这一“人之性”是人与动物相共的。孟子虽也承认人与动物这一相共的本能,他却不认为这是人之所以为人者,人异于动物之根本所在,在于人先天地具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这才是人之所以为人者,才是所谓的“人性”。荀子论性,只承认人与动物相共的因素,承认“人之性”,而没有孟子之所谓人之所以为人者,亦即“人性”的概念。虽然荀子亦曾论及人与动物之区别。“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人之有辨,是指人具有明辨是非然否的能力。“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人之有别于动物者,为人有义、有辨。但荀子并未将这一区别当作基本的人性。

孟子之性善论突出人之先天因素,荀子之性恶论强调人之后天作为。人之为仁,既不能不根于先天,但亦不能忽视后天之努力。所以,《中庸》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性为天、为诚,强调的是人的先天性的因素;教为人、为明,强调的是人的后天性的因素。先天性的因素突出的是人的先天根据,亦即后儒之所谓本体;后天性因素突出的是人的后天的功夫。只强调先天,而不注重后天,只有根据而无功夫;只注重后天,而不承认先天,则只有功夫而无根据。因此,为仁须先天与后天相结合。

参考文献:

1、张岱年著:《中国哲学大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2、廖其发著:《先秦两汉人性论与教育思想研究》,重庆,重庆出版社1999年版

3、徐克谦著:《先秦儒学及其现代阐释》,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先秦儒家哲学第9讲

【本課程由傅佩榮老師授權使用,您如需利用本作品 請另行向權利人取得授權。】 先秦儒家哲學 第九講 《孟子.盡心上》解讀: 善,信,美,大,聖,神 授課教師:傅佩榮教授

第九講《孟子.盡心上》解讀:善,信,美,大,聖,神 指定閱讀: 孟子曰:「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盡心下.16) 孟子說:「所謂仁德,說的就是人。人與仁德合在一起說,就是人生正道。」 孟子曰:「口之於味也,目之於色也,耳之於聲也,鼻之於臭ㄒㄧㄡˋ也,四肢之於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謂性也。仁之於父子也,義之於君臣也,禮之於賓主也,智之於賢者也,聖人之於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謂命也。」(盡心 下.24) 孟子說:「口對於美味,眼睛對於美色,耳朵對於好聽的聲音,鼻子對於香味,四肢對於安逸,都是出於本性的要求,但是能否得到要看命運,所以君子不說這些是本性。仁德對於父子關係,義行對於君臣關係,守禮對於賓主關係,明智對於賢者,聖人對於天道,都是屬於人的命運,但是其中也有本性的根據,所以君子不說這些是命運。」 浩生不害問曰:「樂正子,何人也?」孟子曰:「善人也,信人也。」「何謂善?何謂信?」曰:「可欲之謂善,有諸己之謂信。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大而化之之謂聖,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樂正子,二之中,四之下也。」(盡 心下.25) 浩生不害問說:「樂正子是怎麼樣的人?」孟子說:「是個行善的人,是個真誠的人。」浩生不害說:「什麼叫善?什麼叫真?」孟子說:「值得喜愛的行為,叫做善;自己確實做到,叫做真;完完全全做到善,叫做美;完完全全做到善,並且發出光輝照耀別人,叫做大;發出光輝並且產生變化群眾的力量,叫做聖;聖到人們無法理解的程度,叫做神。樂正子是在善與真二者之中,而在美、大、聖、神四者之下的人。」 孟子曰:「堯、舜,性者也;湯、武,反之也。動容周旋中禮者,盛德之至也。哭死而哀,非為生者也。經德不回,非以干祿也。言語必信,非以正行也。君子 行法,以俟命而已矣。」(盡心下.33) 孟子說:「堯、舜的作為出於本性,商湯、周武王經由修身而回復本性。動作容貌與應對進退都合乎禮儀,那是德行的最高表現。為死者悲哀哭泣,不是做給生者看的。實踐道德而不違背,不是用來謀求官職。言語一定信實,不是藉此端正

孟子荀子人性论浅析及其异同比较

1、“性”所指不同。孟子“性善论”中“性”主要指人的社会属性。“性者,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尽管他提到过一些人的自然属性,但却不承认这是本性中的性。而荀子“性恶”论中的“性”则主要是指人先天遗传的自然属性。“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正名》),荀子所讲的人性,是人的自然机能和性情。 2、对“性”本源的认识不同。孟子将普通的道德属性加在了“天”上,把“天” 看成是一种抽象的道德规范,天道、人性合一。荀子提出了“天明人之分”的观点,“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并从理论上论证了要从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同时,他还用天人之分的观点去论证了“性伪之分”: “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 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荀子性恶》) 3、孟子强调先验的道德观,荀子强调后天的极伪而成。孟子通过“四端” 论,说明了人的本性已经具有仁义礼智的“善端”,道德观念即是善端的扩充。同时,孟子还提出了良知良能来补充“四端”,同样“良能”也是生而就有的能力。而荀子指出“人之学者其性善”,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因此,他反复强调道德观念是后天学习积累而成的。从大方面说,孟子的性善论是站在历史事件已达到的静态成果角度,而荀子的性恶论则是站在动态的历史实践的追求过程角度。 1、人性追求目标同一为“善”。孟子不仅认为人生来本善,而且也认识到后天教育环境的不同导致最重的人性差异。基于此,他提出了追求善的人性目的论“明人 伦” ,即“父子有亲,君臣有父,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样才会达到善的目的。可见孟子是以善为人性追求的最终目标的。荀子的性恶论虽然主张人性是生来为恶的,但他的性恶论追求的目标也是善而不是恶。“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这里不难看出他不仅提出了人性善的问题,而且还有一种追求善的倾向。他指出,“古之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执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重刑罚以禁之,是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荀子性恶》)由于认为人性恶,所以荀子要求通过圣人教化、用礼义法度引导人不断进步,从而达到最高境界——人人为善,合于善也。由此可见,荀子的“礼义之化”同孟子所追求的善有殊途同归、异曲同工之妙。这充分表现了孟荀人性论在追求目标上的一致性。 2、修养人性的方法同样为教育。孟荀在人性最好追求上都归结于善,在达到此目标的途径上,也都选择了通过教育来修养人性。前者是扩充善端,后者是化性为伪。

儒家人性论的现代意义

儒家人性论的现代意义 两千多年前,孟子就曾这样说过:“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孟子认为,每个正常人的内心都应具有仁、义、礼、智这些善的端倪,因此看见小孩落井,便会自然而然产生悲悯同情之心而积极施救,这既不是为了讨好巴结幼子的父母,也不是为了在亲朋好友面前有意“作秀”,就像水往低处留一样自然,皆是出于人的本性。否则,在一旁置若罔闻,落井下石看热闹,孟子则怒斥其“非人”。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是人区别于禽兽的特有属性。 然而当今社会,“毒奶粉”“地沟油”“瘦肉精”一系列的食品安全问题和“小悦悦事件”“彭宇案”“药家鑫事件”一系列的社会道德问题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面对这一幕幕惨痛的现实,我们不禁产生了疑问:一向以五千年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为傲的中国人到底怎么了?毋庸置疑,诚信和道德是现代社会应该解决的紧迫问题。 儒家人性论的内涵与认识 孔子是最早谈到人性的,他老人家说:“性相近,习相远。”不过,他没给人性下什么定义,也没明确回答人性是善,还是恶。孔夫子到底是大圣人,对人性这个很复杂的问题,谈得很少,总是笑而不语,也不轻率武断地下结论。留给了后人想象,探讨的余地。 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认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 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把仁义礼智这些所谓的善,当成是人天生就有的,每一个人的人性都是善的,“人皆可以为尧舜”,关键在你是否能“尽心”、“知性”,挖掘、培养这些善的萌芽开出人性之花。 荀子主张人性本恶。认为性,是天赋的、与生俱来的原始质朴的自然属性,是不待后天学习而成的自然本能。与“性”相对的是“伪”。“伪”是人为、后天加工的意思。比如,仁义礼智信就是“伪”,是人为教化的结果。他认为:凡人都是好色好利、憎丑恨恶的,这些都是人性本恶的表现,如顺其自然发展,社会就会充满争夺、残暴、淫乱。因此,必须用师法教化、礼仪规范来使人向善。 人性:即人之所以成为人的特有属性。人首先是动物,然后才是人。儒家正是在同其他动物的比较中发现了人性,并以动物为参照系来认识到了人的本质。他们将道德性作为人兽之别的根本内涵,这一点成为古代哲学家们讨论人性的起点。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影响最大的两种人性论。他们二者一个立足于人的道德属性,主张道德修养是对人先天具有的内在的道德意识的开发,强调了道德修养的可能性和主动性;一个则立足于人的自然属性,主张道德修养是通过主体的学习达到对外在的礼法制度的遵从,强调了道德修养的必要性和被动性。在人性问题上,孟子主张本善,荀子主张本恶。在人性向善的方法上,孟子主张通过教化,扶植和培养善的萌芽,使善性得以发扬光大;荀子主张通过教化,限制恶的趋势,使人性之恶向善转化。 新时代儒家人性论的重新诠释 两千多年来,儒家思想被中国的统治阶级成功的应用于封建社会的国家治理中。然而思想与文化必须要不断地适应时代的需求。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封建社会已经退出了历史潮

先秦儒家哲学新

先秦儒家哲学新 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第二讲先秦儒家哲学 提纲: 一、先秦哲学分类 二、孔子哲学思想(伦理学与政治哲学) 三、孟子哲学思想(心性之学;伦理学与政治哲学) 四、荀子哲学思想(自然哲学、伦理学(礼乐之学)与政治哲学) 一、先秦哲学分类 1.庄子:《庄子.天下篇》(庄子:公元前369年-286年;最早之哲学史文献。庄子分五家,不谈儒家;庄子是反对儒家学说的。) 天下大乱,贤圣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譬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犹百家众技也,皆有所长,时有所用。虽然,不该不遍,一曲之士也。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察古人之全,寡能备于天地之美,称神明之容。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悲夫,百家往而不反,必不合矣!后世之学者,不幸不见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道术将为天下裂。 (1)墨家:不侈于后世,不靡于万物,不晖于数度,以绳墨自矫而备世之急,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墨翟、禽滑厘闻其风而说之。为之大过,已之大循。作为〈非乐〉,命之曰〈节用〉;生不歌,死无服。墨子泛爱,兼利而非鬬,其道不怒;又好学而博,不异,不与先王同,毁古之礼乐。黄帝有〈咸池〉,尧有〈大章〉,舜有〈大韶〉,禹有〈大夏〉,汤有〈大濩〉,文王有〈辟雍〉之乐,武王、周公作〈武〉。古之丧礼,贵贱有仪,上下有等,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今墨子独生不歌,死不服,桐瓣寸而无椁,以为法式。以此教人,恐不爱人;以此自行,固不爱己,未败墨子道。

(2)稷下道家(学于公孙龙):不累于俗,不饰于物,不苟于人,不忮于众,愿天下之安宁以活民命,人我之养毕足而止,以此白心,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宋钘、尹文闻其风而悦之,作为华山之冠以自表,接万物以别宥为始;语心之容,命之曰心之行,以聏合欢,以调海内,请欲置之以为主。见侮不辱,救民之鬬,禁攻寝兵,救世之战。以此周行天下,上说下教,虽天下不取,强聒而不舍者也,故曰上下见厌而强见也。 (3)法家:公而不当,易而无私,决然无主,趣物而不两,不顾于虑,不谋于知,于物无择,与之俱往。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彭蒙、田骈、慎到闻其风而悦之。齐万物以为首,曰:「天能覆之而不能载之,地能载之而不能覆之,大道能包之而不能辩之,知万物皆有所可,有所不可,故曰选则不遍,教则不至,道则无遗者矣。 (4)道家:以本为精,以物为粗,以有积为不足,澹然独与神明居。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关尹、老聃闻其风而悦之。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以濡弱谦下为表,以空虚不毁万物为实。关尹曰:「在己无居,形物自着。其动若水,其静若镜,其应若响。芴乎若亡,寂乎若清。同焉者和,得焉者失。未尝先人,而常随人。」老聃曰:「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人皆取先,己独取后,曰受天下之垢;人皆取实,己独取虚,无藏也故有余,岿然而有余。其行身也,徐而不费,无为也而笑巧;人皆求福,己独曲全,曰苟免于咎。以深为根,以约为纪,曰坚则毁矣,锐则挫矣。常宽容于物,不削于人,可谓至极。」关尹、老聃乎!古之博大真人哉! 芴漠无形,变化无常。死与生与天地并与神明往与芒乎何之忽乎何适万物毕罗,莫足以归。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庄周闻其风而悦之。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时恣纵而不傥,不以觭见之也。以天下为沈浊,不可与庄语,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 其书虽环玮,而连犿无伤也。其辞虽参差而諔诡可观。彼其充实不可以已,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死生、无终始者为友。其于本也,弘大而辟,深闳而肆;其于宗也,可谓调适而上遂者矣。 (5)名家: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其道舛驳,其言也不中。历物之意,曰:「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天与地卑,山与泽平。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

孟子的人性论

孟子的人性论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目 录 摘 要 (1) Abstract (1) 一、孟子思想产生的原因 (1) (一)时代的要求 (1) (二)继承与创新 (2) 二、孟子人性论的内容 (2) (一)何为人性 (2) (二)人性的本质 (2) 三、孟子人性论的意义 (2) (一)对当时的意义 (2) (二)对当代的意义 (3) 参考文献……………………………………………………………………………… 4

摘要: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最为繁荣的时期之一,各派思想纷纷出现,儒家思想也在那个时候诞生了,孟子作为儒家大师之一,他的思想的产生不仅是时代的要求,而且也是在孔子基础上的发展,更是自身对儒家思想的一次创新,对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不仅初步完成了对儒家思想的构建,而且为儒家的核心思想“仁”找到了理论依据,即人性本善,并且在善的基础上使“仁”的思想内涵得到进一步的扩大,不仅促进了当时儒家思想的发展,对我国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孟子;人性;善;和谐社会 Abstract: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nd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is one of the most prosperous period of ancient Chinese ideology and culture, political ideas, Confucianism also at that time was born, mencius as one of the Confucian master, his thought is not only the request of the ages, but also in development, on the basis of Confucius is an innovation of Confucianism itself, on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onfucian thought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not only did he initially completed the building of Confucian school, and find the core of the Confucian "benevolence" as theoretical basis, namely human goodness, and on the basis of good make "benevolence" to further expand the thought of, not on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onfucianism, the current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in China also has the vital significance. Keywords:Mencius; Human nature; Good; A harmonious society 浅谈孟子人性伦 一、孟子思想产生的原因 (一)时代的要求 孟子生活在东周战国时期,社会各个方面都纷乱复杂,政治上无非是各个诸侯国之间你打我拒,目的就是为了扩大疆土、富国强兵、称雄天 下,然而伴随它产生的各派的思想对于诸侯就复杂的多了,究竟那个可以令他们实现目标,这是个复杂的问题。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是这样描写孟子与孟子所处的时代的,“孟轲,邹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於事情。当时之时,秦用商君,富国疆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於合从连横,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

儒家义利观对当今社会的启迪

浅谈先秦儒家义利观与现实社会 摘要:先秦儒家思想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位置,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所提出的义利观是我国传统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塑造中华民族精神产生过深远影响。然而在当今社会,儒家的义利观仍旧有重要借鉴价值。本文浅析儒家义利观的主要内容,探讨它的内涵,并且从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研究作为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儒家义利观对当今社会的影响。对于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伟大传承,也要注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关键词:先秦儒家义利观现实社会 正文:“义利之说,乃儒者第一义。”义利关系在中国传统文化上占据重要地位。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主张“义以为上”“见利思义”“义利两有”等,是我国传统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对提升公民道德境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协调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等必将产生积极作用。 一、先秦儒家义利观的含义、内涵 (一)义利观的含义 所谓“义”,引申为道义、道德、公正、正义。 “利”,是利益、功力的意思,利益又有“公利”和“私利”之分,“公利” 和“私利”是相对的,但与“义(公平合理)”相对应的“利”应该理解为私利。 义利观就是关于伦理道德(义)与物质利益(利)的关系及人们如何看待这二者关系的观点。孔子、孟子、荀子是先秦儒家的代表,他们的义利观构成了先秦儒家义利观的主要内容。 (二)义利观的内涵 首先,二者是一种物质利益与道德原则的关系。“居仁由义”可说是道德的理想境界,儒家有种种的道德原则和规范,个人追求物质利益之时,不能违背义,要受义的制约,孟子说:“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正是此意。先秦儒家主张“利”的获得必须符合社会道义,无论是孔子的“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还是孟子的“非其义也,非其道也,禄之以天下,弗顾也;系马千驷,弗视也。非其义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都说明了“利”是“义”存在的客观基础,而“义”又是取得“利”的前提原则,二者不可偏颇。没有“利”的“义”是不符合人性的,是不能教化人民的,是不足取的;没有“义”的“利”是君子所不屑的,是造成社会混乱的根源。 其次,二者是一种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利”有“公利”与“私利”之分,“公利”在某种程度上又可转化为“义”。儒家文化植根于小农经济的土壤中,家庭作为大河流域农业生产的基本单元,是“君君臣臣”的王权国家赖以建立的支柱,是“父父子子”的宗法社会得以运行的基础。在国家这样一个大家族中,秩序的稳定、矛盾的调和具有极重要的意义。在君臣父子上下尊卑之间,儒家强调一种整体精神,家族、国家的利益成了至高无上的“义”,“私利”(个人利益)须服从“公利”(集体利益),也就是“利”要服从“义”。 二、先秦儒家义利观的主要内容

浅析先秦儒家人性观

浅析先秦儒家人性观 关于人性问题的争论是中国哲学发展史的一条主线。儒家思想是中国的正统思想,儒家各个时期的代表者也都纷纷就人性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按照张岱年先生的观点,儒家人性论可以分为几个时期,即:“先秦是各种性论并起而纷纭无定说的时代;前汉则是性有善有恶论占优势的时代;后汉至唐是性三品论占势的时代;北宋至明中叶是性两元论占势的时代;明末至清是性一元论占势的时代。”笔者在此文中,仅是浅析一下先秦时期的儒家人性观。 一 什么是人性?先秦儒家各派对人性的界定是否一致? 在这两个问题上,笔者较为认同西南师范大学廖其发教授的观点。他指出,古代儒家各派所持观点虽有所异,但对一个命题都是认同的,即“生之谓性。”并且“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即人性是天然的、自有的东西、特征、特性或资质,即人的天赋素质或天生资质。廖其发教授在研读了大量的文献典籍,借鉴甄别了古今学者的研究后所得出的结论,即:“中国古人对‘人性’本义的界定在文字表述上有一定分歧,但其抽象意义是基本一致的,其所代表的认识对象是基本同一的,中国古代人性论所要争论的问题也是基本同一的。” 中国古人何以会提出人性论并有如此持久而激烈的纷争?争论人性本善还是本恶还是其他怎样,到底目的何在? 对于这一问题,张岱年与廖其发两先生都持有相类的看法。张岱年指出,“自来论性者,并非专为研究性而研究性,而是为讨论修养、教育、政治,不得不讨论性。”较为相似地,廖其发也指出,“关于‘人性’的讨论既是教育问题,也是政治、哲学、伦理、法律、宗教等领域的基本问题,但主要还是教育哲学的问题。”笔者以为,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在著书立说的过程中,总是以其人性观为前提和基础的。也就是说,他们所阐述的思想与教育观点都是深深建立在其对人性的认识的基础之上的。 二 先秦时期儒家的主要代表者有孔子、孟子和荀子。接下来,笔者就分别来介绍一下这三位儒学大家的人性观。 孔子对于人性言之不多,论语中关于人性的表述共有两处。一是“夫子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之”。对于天道的理解,孔子明确指出天即道德之天,是道德的最终依据。而人性,则是由天命来赋予人的。 论语中的第二处提及性是在:“性相近,习相远也”。笔者对此处出现的性有如下理解:此处的性是否可以理解为上天赋予每一个人的道德是相近、平等的,也就是“人皆可以为尧舜之意”。还有,笔者认为其实孔子真正在此处更多关注

儒家人性学说与中国传统政治哲学

儒家人性学说与中国传统政治哲学 2002年1月 第1期 史学集刊 CollectedPapersofHistoryStudies Jan.,2002 NO.1 ? 中国史研究? 儒家人性学说与中国传统政治哲学 孙晓春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摘要;人性论在本质上是关于人的假设,而不是对于现实生活中的人的描述.由于重视参验 的思想方式所决定,传统儒家无法用纯逻辑的方式论证人性,而试图用现实生活中人的善恶说明 人性的善恶,于是,儒家的人性论便陷入了逻辑的悖论.性善论的意义在于它说明了"善从何来, 宋儒把道德善外化为天理,做出了绝对的道德承诺,但是却通过"禀气说最终论证了人与人之间 在本原意义上的不平等.等级结构——人治成为儒家政治哲学的逻辑归宿. 关■词:人性论,儒家,政治哲学 中圈分类号:D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O559—8095(2002)01—002O—O7 人的问题是每一历史时代的思想家认识社会政治生活的起点.如果离开了对于人的体认,任何一个思想 家的思想学说都是不完整的.人性论是儒家人论的核心,传统儒家对于人性善恶的判断,为其全部政治哲学

提供了逻辑的支点.在以往关于儒家人性论的讨论中,人们大多关注对于儒家人性论自身的分析,但却很少 把儒家的人性学说放在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逻辑结构中进行解析,因而,也忽略了儒家的人性论与中国传统 的政治价值观念之间的关系.在某种意义上,儒家的人性学说既是对于人的本质的假设,也具有道德承诺的 含义,深入理解儒家的人性学说,是理解传统儒家政治哲学的内在逻辑的门径. 一 ,人性善恶:传统儒家关于人的假定 在中国历史上,把人作为一个抽象的类概念,大约是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开始的.春秋末年的孔子率 先提出了"仁者爱人的思想主张,孔子所说的人应该是一个类概念.0到了战国,孟子则进一步明确了人是一 个类概念,他曾不止一次地阐述了"圣人与我同类的观点,"麒蘑之于走兽,凤里之于飞鸟,太山之于丘垤,河 海之于行潦,类也.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公孙丑上)把人作为一个抽象的类概念来认识,标志着古代中国 人的思维水平已经达到了这样一点,即人们观念中的人已经不再是带有各种社会符号的人,而是本原意义上 的人.实际上,只有把人作为一个类概念,着意于认识本原意义上的人的时候,才会发现作为类而存在的人所 具有的某种统一性,"人性恰恰是先秦儒家在道德层面上认识到的人的统一性. 关于人的本性,孔子最先说道:"性相近,习相远也-,Cz]这句话虽然接近于对人性的唯物解释,可在实际上 收藕日期:2001--06--20 作者简介:孙晓春(1957一),男,吉林长岭人,吉林大学行政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 ①在中国历史文献中,.人大抵晚于.民,.君,.百姓,.百工等概念,'尚书)中虽然有.敬授人时之类的话,但却是

论先秦诸子人性论

论先秦诸子人性论 关于人性论,先秦诸子有比较丰富的论述,但大致可分为三种观点:性善论、性恶论、无善无恶论。 一性善论 主张“性善论”的代表人物是战国中期人孟子,他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和发展人,是他创造了儒家哲学的唯心主义理论体系。他认为人生来就具有天赋的“善端”,具有一种先验的道德观念的萌芽,这是人异于禽兽、高于禽兽的本质的特征。因为人心天赋是善的,所以人性也是善的。他也认识到道德观念的形成与后天的培养有一定关系,人心有与生俱来的善端,但要发展这种善端,就必须存心、养性;存心就是存养这些善端,养性就是培养这种善端,使其不断发挥完善。所以他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的性善论作为儒家的正统思想,传播广泛,影响深远,以至宋代启蒙读物《三字经》开篇就云:“人之初,性本善。” 二性恶论 主张“性恶论”的是代表人物战国中期人荀子(荀卿),他认为,人生来性就是恶的,后天教育可以由恶变善。他认为由于人人都有欲望追求,这是性中自有,这种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就决定了人的性恶。所以他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纵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矣。”荀子的两个著名的门徒李斯、韩非子等,是性恶说的坚定支持者。尤其韩非子,更是坚定地认为人性本恶,并由此毫不余力的主张用严刑峻法来安民定国。 三无善无恶论 主张“无善无恶论”的代表人物是战国中期人告子(告不害)。他认为人性无善恶,人们生来的性既不是善,也不是恶,善与恶是社会环境造成的。所以他说:“性无善与无不善也……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该说认为人之初始,人心都是空如白纸的,根本不存在善与恶的问题。 四人性论的思考 通过先秦诸子关于人性论的学习,我的观点是:首先;人生来就具有“善”和“恶”这两种不同的自然属性,这两种属性是先天具有的,与生俱来的。按照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来说,人源于动物,又超出了动物,人的自然属性与生理需要同动物相比,也有根本的区别。由此,人性既具有低级动物的本性,有具有高级动物的人性。动物的与人的区别就是动物仅仅具有本性,而人不仅具有动物普遍本性,更具有人性。动物的普遍本性(兽性)放大到社会就是恶,实际到社

《人性论浅析》

读《人性论》札记 什么是人性?有两个解释,一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制度和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品性;或者为人所具有的正常的感情和理智。简言之,人性就是人的本性,是从根本上决定并解释着人类行为的那些人类天性。 为什么要讲求人性?人类的本性、天性是人之为人的基础,是上帝赐予我们的本质。出于众多的原因,人类在历史上很长的一段时间是漠视人性,甚至是摧残人性的。西方的“原罪说”所催生的对儿童的严酷体罚以及中国古代对妇女欲求的苛责等等都是很好的例证。随着文明的进步,人越来越受到重视,人性越来越得到尊重,人不在被有意无意地看做是一个工具,而是自身天性的自然发展和自身价值的实现。 为何鲜花芳草不生长在沙漠?为何苍蝇要长那样的眼睛?为何“兔子不吃窝边草”?为何狐狸要吃鸡、老虎要吃人?为何……穷究而论,全在于它们要求生存。这就是“求我生存”的物性;人是从物进化人来,人性必然和物性有相通之处。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人不仅具有种属性还具有类属性,换言之就是人不仅具有动物性,更具有社会性。举个例子:你让猪吃饱喝足了它就睡觉,人呢?你让人吃饱喝足了他就去“老老实实”地睡觉吗? 但是,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国家太过强调人的社会性而漠视了人的动物性。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来说就是基本需要没满足就要求我们必须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休谟说:我们一旦知道了某种欲望无法得到满足,这种欲望本身就会立即消失。我们当今的社会给我们强加了太多了欲望,而又剥夺了我们实现欲望的能力,没有能力去实现的欲望本该立即消失,但这个物欲横流、娱乐至死的社会却又动用它全部的功力让这些欲望悬挂在我们头顶,任人摆布的我们的人性变得乖张,暴戾。挥向孩子的利刃、吃进肚子里的毒药、娱乐至上的癫狂等等,一切都得从人性谈起。网上有句话说得好:“在我们这个信仰匮乏的国度里,家庭一直扮演着宗教的角色,而爱情几乎是个体生命唯一的心灵慰藉,家庭伦理的失范和爱情信仰的消解,必然导致这一代人的肆无忌惮和无所敬畏。无所敬畏的同时,伴生着无所皈依,无所依恋,已经无所依恋的人,往往容易成为社会的破坏力量戕害他人,抑或自憎、自残。”

浅谈儒家人性论的区别

浅谈儒家人性论的区别 摘要:从古至今,在哲学层面上关于人性的讨论就从未停止过。早在几千年前 的先秦时期,儒家、墨家、道家等各学派就以自家理论为基础从不同角度去思索 人性,形成了各自独特的人性理论。其中,儒家对于人性论的善恶,大众普遍认 为是持“性善论”的观点。其实不然,儒家的孟子、荀子对人性论都并非是持所谓 的“性善论”,他们观点之间有着很大的区别。 关键词:儒家、人性论、孟子、荀子 从小我们琅琅上口的就是“人之初,性本善”,这导致后世很多人认为是儒家“性善论”的总结。其实不然,关于人性论这个问题,孔子、孟子和荀子其实有很 大区别。首先,孔子作为儒家代表,对于人性并未做出探讨,孔子最主要的是倡 导“仁爱”,为儒家学说定下了基调——“仁”。其后的孟子和荀子为了对孔子提出 的理论进行巩固,才进一步探讨了人性的善恶问题。 一、人性“向善论” 孔子虽未谈及人性,但儒家倡导的核心思想“仁爱”之中是否有人性来作为基础?如果没有人性,那所提倡的“仁爱”似乎就太过空泛不具有说服力。所以,在 道德的基础上就无可避免地要去探讨人性。当时,有一名曰告子的人就向儒家的“仁”提出了质疑,于是此人与孟子就人性进行了一番探讨。 告子曰:“生之谓性。” 孟子曰:“生之谓性也,犹白之谓白与?” 曰:“然。” “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欤?” 曰:“然。” “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欤?”(《孟子.告子》) 在这段对话里,孟子认为不能抽象地如同谈论“白”一样来谈论人性,因为即 使都是“白”,但羽毛、白雪和白玉的“白”是不一样的。其次不能在生物属性上来 谈人性,即人不区别于其他生物的动物性,否则和狗、牛它们是没有区别的。但 人性问题又是不可避免的,不讲清楚人性,道德就立不住脚。 “性犹杞柳也,义犹桮棬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棬。” (《孟子.告子》)告子认为用杞柳做桮棬是对杞柳的扭曲,追求仁义则是对人的天性的扭曲。而孟子反驳,杞柳有其自身生长方向,顺着它的方向来做桮棬就不是扭曲。如果 逆着杞柳的方向,损毁它的本性来做桮棬才是扭曲。人性正如杞柳,如果其中本 身就有仁义基础在,那就不是扭曲人性。而“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告子》)水无不向下流,人无不向善走,这是自然本能,所以孟子主张“向善论”。 既然人都是追求善的,那为什么还会有恶的存在?孟子指出这是由于特定的 条件和外在环境造成的。水自然是往低处流,但水若受击打能飞溅而起高过人顶。施加压力能让它倒行,引水上山。这难道是水的本性吗?形势迫使它如此罢了。 所以人性虽然是向善的,但胁迫之下他也会做坏事。那孟子又何以断定人可向善呢?因为人有四种内在天性,即恻隐同情心、羞恶廉耻心、恭敬心和是非心,分 属于仁、义、礼、智。仁义礼智不是外在的因素加于人的,而是每个人都有的, 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处于由人组成的社会群体中的社会性。只要有机会,每个 人都会去遵循天性本能,表现出善的方面。 二、人性“有恶论”

儒家义利观及其现实意义

儒家“义利观”与现实意义 一、何谓“义利观”? “义利观”是关于伦理道德(义)与物质利益(利)的关系及人们如何对待这二者的观点。儒家义利观的基本倾向是重义轻利,尚义贬利。 二、古代儒家思想中“义利观”的发展 (一)先秦时期: Ⅰ“义利观”的早期记载: 早在《周易》中就有“利者,义之和也”的说法。认为一定的道德行为必然获得一定的功利,“义”与“利”是统一的。《国语·晋语一》中讲:“民之有君,以治义也,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同书《晋语二》中有:“废义则利不立”。 可见,在先秦时期, 关于义利二者的关系已有较明确的观点,即义利统一,义是利的根本。 Ⅱ春秋时期:孔子的“义利观” 1、整体感知孔子“义利观” 孔子所言之“利”与今天所说的“利益”范畴相近,它是指主体对一定对象如物质 子无义利之辨,“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 《论语·尧曰》) 所谓“民之利”即公利也,孔子一贯主张“利之”。对于私利,孔子不完全否认,他毫不讳言自己有求利之心,“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论语·述而》) 可见,在私利方面,义和利也是可以相通的。但要“见利思义”(《论语·宪问篇》),即在考虑获得个人的物质利益时, 必须考虑其是否符合“义”, 必须考虑所得是否正当合法。 2、读材料释义孔子“义利观” 在《论语》中, 曾有2 4次提到“义”。其内容大体可分以下三个方面: (1)“义”是君子的美德:(列举数例) ①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篇》) ②子曰:“君子义以为质, 礼以行之, 孙(逊) 以出之, 信以成之。君子哉! ”(《论语·卫灵公篇》) ③子曰:“夫达也者, 质直而好义, 察言而观色, 虑以下人。”(《论语·颜渊篇》) ④子曰:“主忠信, 徙义, 崇德也。”(《论语·颜渊篇》) ⑤子曰:“群居终日, 言不及义, 好行小慧, 难矣哉! ”(《论语·卫灵公篇》) ⑥子曰:“见义不为, 无勇也。”(《论语·为政篇》) ⑦子曰: “君子义以为上, 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 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阳货篇》) 以上数例中, 孔子把“义”视为君子必备的美德,“义”作为认识人、评价人的重要标准之一,是与“仁”、“礼”、“智”等一样重要的儒家思想道德准则。

先秦儒家人性论辨析_商国君

先秦儒家人性论辨析 商国君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陕西西安710062) 摘要:在中国古代众多的人性论中,先秦儒家的人性论,合和融汇,独具特色,自成体系。孔子肯定 人的“性相近”,是指人在自然属性上并无本质差别,“习相远”则表明人性是可以改变的。孟子继承了孔 子“性相近”的思想,论证了“善”是人类的基本属性之一。荀子侧重在孔子“习相远”的思想方面探索,认 为“恶”是人的社会属性。先秦儒家的人性论内部虽存歧义,实则一脉相承,殊途同归,其理论认识和社 会实践为建立现代和谐社会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先秦;儒家;人性论;孔子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4667(2005)0420059205 社会是由人构成的,欲治理社会必先认识人了解人,欲认识人必先认识人性了解人性。如何认识人性?人性是否可变、假如不可变该如何应对、可变又如何进行适度调控?什么因素决定或影响人性?这些一直是困惑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头痛问题,因而成为古今人类不断探索的主要问题之一,即使在科学技术发达的当代,依旧没有令人满意的结论,仍然处在持续探索之中。春秋战国处于社会发展转型的剧烈激荡变动时期,人欲横流,善恶毕现,诸子百家纷纷从社会治乱的实际需求,反思和探索人性,以期为社会的治理提供理论依据。以孔、孟、荀为代表的先秦儒家,为人性的探索做出了有益尝试,并对后世产生积极而久远的影响。 孔子所开创的儒学,以“仁学”为核心,“仁学”实即“人学”。他一生以“矫弊救时”为己任,追求以“周礼”为楷模的“和谐社会”,在丰富的人生阅历及社会实践考察的基础上,将人性高度概括为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1](《阳货》)。孔子这里所说的“性”与“习”,是两个相互对立的范畴,是他对人 性普遍性的认识,是人类所具有的“共性”。析言之,“性”指人所固有的,也就是所谓人的自然属性;“习”是指人后天的具体行为实践,也就是所谓人的社会属性。他认为人类的自然属性是“相近”,即“基本相同”;人类的社会属性是“相远”,即“迥然有别”。由此可见,他也是类乎立足于我们今人理解和采用的方式,试图从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个方面综合考察分析人性问题的,只是表述的语言形式有古今差异,内容实质是基本相同的。孔子这种考察分析人性的思路与方式是应该首肯的,也是符合人性形成与发展变化的实际的。孔子肯定人的“性相近”,则可以说明人在自然属性上并没有本质差别,人人都具有相应的欲求既是必要的,也是合理的。这种认识和结论,在一定程度上,也否定了因宗法制度而形成的等级性。因为人既然“性相近”,那么,通过人为方式故意制造人类彼此之间的不平等,则是不符合人性的。所以,透过对此的认识,也从人性角度显现了孔子对人类平等精神观念和社会实践运行的宏观追求。孔子重视“习相远”,则明确意味和昭示人性可以改变,包括收稿日期:2005203212 作者简介:商国君(1954— ),男,吉林双辽人,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先秦思想文化研究。? 95?2005年第4期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浅析先秦儒家义利观对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影响

浅析先秦儒家义利观对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影响文章介绍了对先秦儒家义利观的不同界定,分析了先秦儒家义利观对当代 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影响,探讨了正确践行先秦儒家义利观,健全大学生人格的途径。要明确义与利的道德价值取向;实现义利观对人格魅力的再塑造;重视对先秦儒家义利观主流思想的学习及实践。 标签:先秦儒家;义利观;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影响 先秦儒家义利观是整个中国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下提出的,它既是一种有一定约束力的道德规范和价值取向,也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方式和规范自身行为的具体指导方法。从它产生开始对先秦时期及以后人们的人格养成发挥着巨大的积极作用。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继承者的当代大学生,在其人格健全的关键时期,利用先秦儒家义利观对其进行积极引导,对于其健全其人格、促进其全面发展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对先秦儒家义利观的不同界定 先秦儒家思想中包含了丰富的义利观,其代表人物及思想主要如下: 1、“见利思义”及孔子的义利观 孔子作为儒家思想文化的创始人,第一个也是第一次分析辨明义利关系问题。孔子处于大动荡时期,统治者一味为己利而放弃最初的仁性。这种现实条件下孔子提出“见利思义”的道德观,某种层面上我们理解为一种价值观,道德律,更可谓一种礼法,达到一种约束人的效力。他强调:“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孔子在政治地位的标准上又赋予道德这样一种品质的属性,君子最初无褒贬之分,是在不同的社会下定义的,不断丰富才形成褒义的。对义与利的不同追求,孔子将其界定为君子和小人。孔子又言“富與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得道,不去也。(《论语·里仁)》。这说明孔子不是只追求义而绝对的放弃利,这也是孔子的思想能成为正统思想关键所在。 2、“重义轻利”及孟子的义利观 孟子是继承孔子理论并为之发扬儒家学说的一位儒学大师。孟子在孔子“见利思义”的理论基础上进一步阐释义利观。“生亦我所欲也,义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这是孟子更深层次的对义的理解和阐述,在道义和生命的相比下,道义显得更重要,他所追求道义的决心和立场,这是人所必须遵循的,是理想化的社会道德价值观,这也说明了孟子一生的追求和他所展现的圣人的人格魅力。 3、“以义制利”及荀子的义利观

孟子荀子人性论浅析及其异同比较

孟子荀子人性论浅析及其异同比较(下) 1、“性”所指不同。孟子“性善论”中“性”主要指人的社会属性。“性者,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尽管他提到过一些人的自然属性,但却不承认这是本性中的性。而荀子“性恶”论中的“性”则主要是指人先天遗传的自然属性。“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正名》),荀子所讲的人性,是人的自然机能和性情。 2、对“性”本源的认识不同。孟子将普通的道德属性加在了“天”上,把“天”看成是一种抽象的道德规范,天道、人性合一。荀子提出了“天明人之分”的观点,“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并从理论上论证了要从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同时,他还用天人之分的观点去论证了“性伪之分”:“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荀子·性恶》) 3、孟子强调先验的道德观,荀子强调后天的极伪而成。孟子通过“四端”论,说明了人的本性已经具有仁义礼智的“善端”,道德观念即是善端的扩充。同时,孟子还提出了良知良能来补充“四端”,同样“良能”也是生而就有的能力。而荀子指出“人之学者其性善”,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因此,他反复强调道德观念是后天学习积累而成的。从大方面说,孟子的性善论是站在历史事件已达到的静态成果角度,而荀子的性恶论则是站在动态的历史实践的追求过程角度。 1、人性追求目标同一为“善”。孟子不仅认为人生来本善,而且也认识到后天教育环境的不同导致最重的人性差异。基于此,他提出了追求善的人性目的论“明人伦”,即“父子有亲,君臣有父,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样才会达到善的目的。可见孟子是以善为人性追求的最终目标的。荀子的性恶论虽然主张人性是生来为恶的,但他的性恶论追求的目标也是善而不是恶。“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这里不难看出他不仅提出了人性善的问题,而且还有一种追求善的倾向。他指出,“古之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执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重刑罚以禁之,是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荀子·性恶》)由于认为人性恶,所以荀子要求通过圣人教化、用礼义法度引导人不断进步,从而达到最高境界——人人为善,合于善也。由此可见,荀子的“礼义之化”同孟子所追求的善有殊途同归、异曲同工之妙。这充分表现了孟荀人性论在追求目标上的一致性。 2、修养人性的方法同样为教育。孟荀在人性最好追求上都归结于善,在达到此目标的途径上,也都选择了通过教育来修养人性。前者是扩充善端,后者是化性为伪。 孟子认为教育首先是要通过反求诸己的自我教育。“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孟子要求人们存心养性,“求其放心”,把失去的善找回来并扩充之。其次,孟子还十分重视教师对人性追求善的作用。他曾明确指出,“教人以善,谓之忠”、“夫子教人以正”(《孟子·离娄下》)由此,孟子对教育的重视可见一斑。 荀子由于主张人性恶,故他注重化性为伪,通过教育使人为善。“伪”是人为、加工的意思,在这里主要就是指教育,也就是说,只有通过教育才会使人变善,符合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 同时荀子也强调环境教育在人性善恶转化中的作用,“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捏与之俱黑。”(《荀子·劝学》)基于此,他强调“君子居必择邻,游必就士”,使自己在优良环境中受到熏陶,从而使自己符合圣王之道,以达到善的目的。另外,荀子还提供了积习致善的方法。通过锲而不舍和持之以恒,达到“涂之人可以禹”的境地。 当然,除此之外,二人的人性论在一些细节上亦有相似之处,比如孟子的“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与荀子“顺是”的类似,孟子寡欲思想同荀子节欲思想的相似等。 第二种观点 相异之处: 1、立论的基础不同。通过前面的探讨,我们知道了孟子是以人的社会道德属性作为其“性善论”的立论基础,他认为人具有“四心”,“四心”经过发展壮大又会成为“四端”,“四端”经过环境及个人的主观努力便会成为“善性”。而荀子则是以人的自然属性作为立论的基础,以人的本能为性,人因为有这些本能而相互争斗,残杀,最后导致社会秩序遭到破坏,荀子便是因人的本能而得出“性恶”的结论。立论基础的不同是产生性善、性恶这两种相对立观点的根本原因,因此,立论基础的不同是两种理论的根本区别所在 2、实践的不同。(1)道德实践的目的不同,孟子主张修善的核心是“扩而充之”,找回失去的善端;而荀子则认为修善是为了除掉人的恶性,人为地去培养善心,即“化性而起伪” (2)“道德实践过程的不同,孟子认为修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找回善心,因而主张顺着人性扩充;荀子则认为修善的主要目的是要除掉恶性,建立善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