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腰三角形复习课教案

等腰三角形复习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使学生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2)使学生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及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3)能灵活应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解决有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等腰三角形中腰与底边不明确或者顶角与底角不明确时,要用到分类讨论的思想,让学生体会分类讨论思想

(2)在解决有关问题时,让学生体会角与角的转化、边与角的转化、边与边的转化的思想

(3)在解决有关角度问题时,常用设未知数列方程解决,让学生体会方程思想

3、情感与态度目标

(1)在分类讨论中使学生学会周全考虑问题,养成严谨的思维习惯

(2)在评价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判定的灵活应用

2、难点:分类讨论思想、转化思想、方程思想

三、教学方法

以学生自我评价、互评、小组评价为主,教师起串联作用。

四、教学过程

(一)、知识点回顾

(让学生完成如下填空,然后请学生回答,并自评)

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1)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2)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

(3)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底边上的、顶角的三线合一。(4)等腰三角形是图形,其对称轴是。

(5)等腰三角形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可以简写为。

2、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1)等边三角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 。

(2)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有: , , 。

二、分类思想的具体实践

1、请学生完成下列题空题,并由各小组分工完成讲解及评价任务,教师进行变式。

(1)若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80°,则另外两个角的度数分别为 。 变式: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80°,则另外两个角的度数分别为 。 (2)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3cm 和5cm ,则它的周长是 。 变式: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6cm 和12cm ,则它的周长是 。 (3)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是50°,那么它的三个内角的度数分别是 。 变式: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是100°,那么它的三个内角的度数分别是 。 (4)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30°,则顶角的度数为 。 (5)有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36cm ,一边长为14cm ,那么腰长为 。

2、教师引导学生对等腰三角形中出现的分类讨论思想进行分类:角的分类,边的分类。

二、转化思想的具体实践

1、如图1,AB =AC ,点D 是∠ABC 和∠ACB 的角平分线的交点。 (1)请问图中有哪几个等腰三角形,简单说明理由。

(2)若过点D 作EF ∥BC ,分别交AB 、AC 于点E 、F ,现在有几个等腰三角形? (3)线段EF 与线段BE 、CF 有何数量关系?你能说明理由吗? (4)若AB =4,求△AEF 的周长。

2、如图2,如果点D 是∠ABC 和∠ACB 的邻补角∠ACG 的平分线的交点,仍过D

作EF ∥BC ,分别交AB 、AC 于点E 、F ,此时线段EF 、BE

M

C

B

D

A C

3、如图3,若过△ABC 的两个外角平分线的交点作这两个角的公共边的平行线,则EF 与BE ,CF 三者又有何数量关系?

4、练一练:如图,在等边△ABC 中,点O 是∠ABC

OM ∥AB ,交BC 于点M ,ON ∥AC ,交BC 于

N 。 (1)图中等腰三角形的个数; (2)图中有哪些相等的线段。 5、教师归纳:转化思想的分类 (1)角与角的转化

(2)边与角的转化 (3)边与边的转化

三、方程思想在等腰三角形中的运用

1、如图,在△ABC 中,AB=AC ,过点B 作∠ABC 的平分线,交AC 于D ,当∠A 是多少度时,△BDC 是等腰三角形呢?

2、如图,在△ABC 中,AB=AC ,BD=BC=AD ,则∠A 的度数是多少?

3、如图,在△ABC 中,AB =AC ,BC =BD =ED =EA ,则∠A 的度数是多少?

B

4、教师总结,方程思想在有关等腰三角形角度计算中的应用。

四、课堂小结

1、学生的小结

2、学生对自己小组的评价及组内的同学的评价

五、课后思考题

△CAB与△CDE是有公共顶点C的两个等边三角形,将△CDE绕点C顺时针旋转至以下各位置:

(1)如图1,当E在BC下方时,说明AD=BE;

(2)如图2,当E在BC边上;如图3,当E在△ABC内;如图4,当E在AC边上;如图5,当CE∥AB时,AD=BE还成立吗?请一一说明理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