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法的验算教学设计

除法的验算教学设计
除法的验算教学设计

《除法的验算》教学设计

3.1 张汴英教学内容:

教学用书25页例4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在观察、比较、沟通等活动中理解乘法验算除法的方法。

2.能正确运用乘法对整除与带余数的除法进行验算。

3.培养良好的验算习惯。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观察、填写、思考等学生活动,感知乘、除法的关系。初步感受可以用乘法来验算除法。

教学难点

理解乘法验算除法的方法。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铺垫

1、口算题

40 ÷2= 28 ÷2= 90 ÷3= 36 ÷3=

24÷4= 40 ÷4= 48 ÷6= 80÷2=

2.用竖式计算。

36÷3= 58÷5=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2 = 5??????1

()÷4 = 9??????2

说一说你的算法,算式之间有什么联系?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根据学生得结论教师板书:商×除数+余数=被乘数

二、探索新知。

1、老师今天身上带了100元钱,准备买价值5元的寓言故事书,现在请大家帮老师算算可以买多少本?(100÷5=20(本))

2、现在我如果想用这些钱买7元钱的科普知识书,最多可以买多少本呢?(100÷7=14```2)

3、他们算得对吗?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检验。

4、探索方法: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说一说你有什么好办法,然后自己试着做一做。

(1)学生试做过程中,教师巡视,并找几个同学到黑板上演示验算的方法。(2)在学生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可能得出以下几种不同的验算方法:

100÷5=20

验算:

①20×5=100 ②5×20=100

引导学生说出验算方法:商乘除数等于被除数。

因为寓言故事书每本5元,买这样20本,共花100元。用20×5=100或5×10=100。

100÷7=14 (2)

方法一:商乘除数再加上余数等于被除数。

科普知识书每本7本,买14本共花14乘7等于98元,再加上找回的2元,一共100元。

方法二:被除数减去余数的差除以商等于除数。

一共100元,找回2元,花去100减2等于98元。蓝色笔记本每本7元,共买了98除以7等于14本。

方法三:被除数减去余数的差等于商乘除数的积。

一共100元,找回2元,花去98元;蓝色笔记本每本7元,14本一共花98元。

5、归纳出除法的验算方法。

一起总结一下除法验算的方法,师板书:

没有余数除法验算方法:商乘除数是不是等于被除数。

有余数除法验算方法:商乘除数再加上余数是不是等于被除数。

最后老师告诉学生说:我们为了计算地正确,不仅要掌握正确验算的方法,还要自觉地在计算中运用这些方法。

三、巩固练习,强化新知。

1.教材第25页“做一做”。

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

54÷8209÷3

856÷7

订正时强调验算的方法。

2.教材第26页第2题。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独立解答,并进行验算。

四、总结全课,归纳新知。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2.布置作业:教材第26页第1题。

六、板书设计

除法的验算100÷5=20(个)20×5 =100(元)

100÷7=14(盒)……2(元) 1 4

× 7

----------

9 8

+ 2

----------- 1 0 0

《除法的验算》说课稿

3.1 张汴英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25页例4.

二、教材分析

例4教学除法的验算,使学生体会验算的作用。关于除法的验算,教材中安排了两个例题,一个是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一个是有余数的除法验算。教材简化了教学的步骤,给学生提供了探索的空间。教材为了让学生在现实中感受验算的作用,创设了买红、蓝笔记本的活动情境,让学生体会到在实际生活中经常要对一些计算进行验算。还可以将题中数据100元换成120元或150元,让学生根据自选数据进行计算和验算。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初步掌握了首位能整除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基础上,教学除法的验算方法。

(一)、目标分析

根据教材内容和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本课的学习目标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利用乘、除法的关系,使学生掌握除法及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及计算能力。

2、会用乘法验算除法,逐步养成验算的习惯。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想法的过程,逐步学会合作学习。

(二)、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用乘法验算有余数的除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教学难点

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得出验算方法。

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使学教学关键:生明白“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三、教法学法分析

本课主要运用“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层层深入地设置一系列问题;此外,指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以分组、同桌讨论等方式积极参与讨论,让学生充分展开思维活动,发表观点;适度运用多媒体有效地辅导教学,增强问题的直观性。

四.教学过程分析

1.复习旧知。在本课的开始部分,我将书上“想想做做”第三题作为开始的引入例题。第一组是希望引导学生由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类推出非整十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第二组是将非整十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与相应的乘法进行对比,以此来沟通乘法口算方法与除法口算方法的内在联系。

除法验算的基础是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因此接着我出示类似的题组,让学生观察每组上下两题有什么关系?然后得出“商×除数=被除数”。

2.情境引入、探究新知。接下来我呈现了教材中关于购物的场景图,并分别提出两个问题:“100元可以买多少本书?”以及“100元可以买多少盒本书,还剩多少元?”这两个问题刚好包括了除法计算的两种情况:没有余数的和有余数的。在学生解决这两个问题的过程中,复习了列竖式计算的方法。并提问:我算得对吗?来引发学生验算的具体要求,并启发他们从购物的基本数量关系出发,想到用乘法来验算除法。并且在板书上呈现乘法验算的竖式,以便于学生照着样子去做。

3.巩固深化。主要选择了教材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进行处理。第4题要求学生联系事理做进一步的推想,第5题着重引导学生联系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了解“单打”、“双打”的意义后合理选择已知条件解决问题。

4.学生10分钟。本课用了不止1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对竖式计算及验算进行练习,以期巩固已学过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和验算方法。

5、小结。我采用让学生说说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以此点出有余数和没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随后教师指出:今后做除法题时,凡是题目要求验算的,要写出验算的竖式;没有要求验算的,也要用口算或在草纸上用笔算进行验算,养成验算的好习惯。

. .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除法的验算练习一教学设计

除法的验算练习一 教学目标 1. 学习目标: 巩固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口算和笔算。 2. 能力目标: 运用除法的验算知识解决问题。 3. 情感目标: 认识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掌握整十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及其验算;学会找到场景图中的隐含信息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练习一 1 (1)多媒体出示习题,指名口算。 (2)教师选择其中几题要求说出口算方法。 (3)自我检查,汇报自学填书的正确率 2.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1)出示题目:93÷3 85÷4 46÷2 67÷3 (2)尝试练习,并指名板演。 (3)交流评析,要求口述算法。 3.练习一 3 (1)出示表格题,引导理解题意。 (2)学生独立完成,班级汇报交流。 二、指导练习 1.学校买了68只皮球,借出13只,剩下多少只皮球?把剩下的皮球平均借给5个班级,每个班级能借到多少只? (读题后引导学生分析题目,能从条件入手正确解答。)

2.学校买了68只皮球,借出13只。把剩下的皮球平均借给5个班级,每个班级能借到多少只? (读题后引导学生将以上2题进行对比,找出其异同点,并引导学生正确分析,正确解答。) 3.练习一 4、5 (1)独立审题后学生尝试解决这两个问题。 (2)组织交流,重点讨论第二个问题是怎样解决的。 4、汇报自学练习3、4、5题的正确率,鼓励做得好的同学,要求同学们认真预习。 三、全课总结 四、拓展练习: P6.思考题。 1.铺垫: □÷3=23,□可以填几,你怎么想的? 如果□÷3=23……□,第二个□可以填几,你怎么想的?第一个呢? 2.铺垫: □□÷□=21,第三个□可以填几,你怎么想的?能不能填大于4的数?为什么? □□÷□=21……1,□填几,你怎么想? 五、作业: P5 2、4、5

除法的验算教案

除法的验算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5课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掌握除法的验算方法,养成检验的习惯。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到实际生活中经常要对一些计算进行验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正确思维品质和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验算的方法 难点:提高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突破方法:通过实际例题,提高解决实际生活的能力。 教法与教学 师:引导 生:探究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同学们到商店去买过东西过没有? 生答。。。。。。 你们拿着钱去买的时候,售货员有时候会找钱给你,有的时候会不找对不对? 生答。。。。。。 那么。你们是否想过钱会不会算错了呢?我们怎么才能够去验算一下售货员到底有没有对呢?有没有骗我们呢?其实我们国家法律就规定了诈骗时犯罪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6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它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所以啊,我们不能去骗别人,也不能让别人骗了我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除法的验算。帮助我们在生活中不被骗。(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知识

我们先来看一道例题(相机板书例题1) 同学们根据以上写两道除法算式。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100÷7=14.。。。。。。2 100÷5=20 我们一起来用前面我们学习过的用除法竖式来计算一下。 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那么我们到底对不对呢?想一想,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验算一下吗?同学们相互讨论一下。 请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两位同学回答的非常好,为什么要这样呢?我们再来看一下两道例题(相机板书例题2) 同学们一起来计算一下, — ) — 100 7 1 7 — — 3 0 4 2 8 — —2 — — ) 100 5 2 10 — — 0

除法的验算教学设计

除法的验算 李曾杰 教学内容:教材第25例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笔算方法,经历探索验算方法的过程,体会验算的作用。 2.使学生掌握乘法验算除法的验算方法,逐步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 3.通过除法验算,沟通乘、除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检验的意识和习惯。教学重点: 除法的验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除法的验算方法 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前置作业: 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639÷3= 266÷7=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两名同学板演前置作业。其他同学同时进行下面的训练。 1.口算训练。 90÷3= 35 ÷7= 360÷9= 100 ÷5= 2400÷4= 40 ÷4= 480 ÷6= 8000÷2=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2 = 5??????1 ()÷4 = 9??????2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教材第25页的主题图。 提问:通过看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2.如果你用100元钱买同样的笔记本,你准备买哪种?最多能买多少本? 答案预设: (1)我想买蓝笔记本,最多能买100÷5=20(本) (2)我想买红笔记本,最多能买100÷7= 不能口算出来,请同学们用竖式计算一下。 100÷7=14(本)……2(元) 师:有没有和这个结果不一样的?那怎样检验一下大家计算的对不对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除法的验算。 3.阅读教材,探索验算方法。 (1)阅读教材25页黑板部分。思考如何验算100÷5=20(本)和100÷7=14(本)……2(元)。除了书上提供的验算方法,你还能想出其他的验算方法吗?

除法的验算教案22

除法的验算 学习目标: 1.在观察、比较、沟通等活动中理解乘法验算除法的方法。 2.能正确运用乘法对整除与带余数的除法进行验算。 3.培养良好的验算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观察、填写、思考等学生活动,感知乘、除法的关系。初步感受可以用乘法来验算除法。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验算除法的方法。 教学环节: (一)提出问题 1、出示活动情境图,学生搜集数学信息。 2、交流信息:(1)一本红笔记本7元,一本蓝笔记本5元。 (2)小明和小刚每人拿100元买笔记本。 3、引导学生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现在你是想知道什么? 学情预设:(1)小明能买几本红笔记本?还剩几元? (2)小刚能买几本蓝笔记本? (二)合作探究 解决问题: 指名学生口头列式计算:100÷5=20 思考交流:他算对了吗?你怎么知道的? 迁移概括:商×除数=被除数 方法指导:像这么简单的问题,我们用口算就可以验算。 (三)比较分析 什么情况下加余数?什么情况下不加余数? (四)巩固应用 1、“做一做”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 54÷8= 856÷7=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验算方法,强调书写格式。 2、帮小马虎检查一下,他算得对吗? 246÷5=49……2() 609÷8=76……1() 尝试:学生独立验算后汇报交流,说说你是怎样判断的? 强调:验算后的得数和被除数一致说明计算对了,如果不一致说明计算错了。 展示交流:可以买14本还剩2元,说说每个数字分别表示什么含义。 引导思考:我们算得对吗?怎样来验证一下? 小组讨论: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交流各自的想法,并写出过程。 汇报交流:学生可能出现的验算方法有以下几种 (1)列除法竖式再算一遍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除法的验算 5教学设计

除法的验算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除法验算方法的探索过程,学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2.培养解决问题之后进行反思的意识。 3.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在不断克服困难取 得成功的过程中逐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同学们,你们参加过生日聚会吗?明明和芳芳快过生日了。这天,他俩一起来到食品店选购蛋糕。你们能帮助他俩解决一些在买蛋糕过程中遇到的数学的问题吗? 二、自主探索,探究方法 1.探究没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 芳芳说:“我有36元钱,可以买多少块蛋糕?” 明明说:“我知道,36÷3=12(块),36元可以买12块。” 谈话:他算得对吗?你能帮他验算吗?先独立思考,想好后与小组里的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办法。 指名回答。 学生验算的方法可能会用乘法验算,也可能用除法再算一遍。 把用乘法验算的方法板演在黑板上。 提出下面两个问题在班内交流。 12×3=36表示什么意思?这说明明明的计算怎么样? 12、3、36在除法算式中分别是什么数?我们可以怎样来验算这样的除法? 得出结论:我们可以用商和除数相乘,看结果是否等于被除数。 2.探究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 明明说:“我有65元钱,可以买多少块蛋糕,还剩多少元?” 芳芳说:“我来帮你算一下,65÷3=21(块)……2(元),65元可以买21块,还剩2元。” 谈话:芳芳算得对不对呢?同学们,你能根据已有的经验帮她验算吗?先独立思考,想好后与小组里的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办法。 指名回答。学生的验算方法可能会有以下两种: 一种是:每块3元,21块是63元,再加上剩下的2元,正好是65元。 另一种是用竖式验算。 让用这种方法验算的学生板演。 在小组里说一说:21×3+2=65(元)表示什么意思?计算结果是65元这说明了什么? 21、3、2、65在除法算式中分别是什么数? 提问:我们可以怎样来验算有余数的除法呢? 得出:商和除数相乘的积加上余数,看结果是否等于被除数。 三、提升经验,归纳方法 提问:通过刚才的学习活动,你能说说除法的验算方法吗? 得出结论: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的方法,用商和除数相乘,如果结果等于被除数,说明计算正确;有除数的除法验算的方法,用商和除数相乘的积再加上余数,如果结果等于

除法的验算教学设计

《除法的验算》教学设计 3.1 张汴英教学内容: 教学用书25页例4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在观察、比较、沟通等活动中理解乘法验算除法的方法。 2.能正确运用乘法对整除与带余数的除法进行验算。 3.培养良好的验算习惯。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观察、填写、思考等学生活动,感知乘、除法的关系。初步感受可以用乘法来验算除法。 教学难点 理解乘法验算除法的方法。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铺垫 1、口算题 40 ÷2= 28 ÷2= 90 ÷3= 36 ÷3= 24÷4= 40 ÷4= 48 ÷6= 80÷2= 2.用竖式计算。 36÷3= 58÷5=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2 = 5??????1 ()÷4 = 9??????2 说一说你的算法,算式之间有什么联系?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根据学生得结论教师板书:商×除数+余数=被乘数 二、探索新知。 1、老师今天身上带了100元钱,准备买价值5元的寓言故事书,现在请大家帮老师算算可以买多少本?(100÷5=20(本))

2、现在我如果想用这些钱买7元钱的科普知识书,最多可以买多少本呢?(100÷7=14```2) 3、他们算得对吗?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检验。 4、探索方法: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说一说你有什么好办法,然后自己试着做一做。 (1)学生试做过程中,教师巡视,并找几个同学到黑板上演示验算的方法。(2)在学生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可能得出以下几种不同的验算方法: 100÷5=20 验算:

①20×5=100 ②5×20=100 引导学生说出验算方法:商乘除数等于被除数。 因为寓言故事书每本5元,买这样20本,共花100元。用20×5=100或5×10=100。 100÷7=14 (2) 方法一:商乘除数再加上余数等于被除数。 科普知识书每本7本,买14本共花14乘7等于98元,再加上找回的2元,一共100元。 方法二:被除数减去余数的差除以商等于除数。 一共100元,找回2元,花去100减2等于98元。蓝色笔记本每本7元,共买了98除以7等于14本。 方法三:被除数减去余数的差等于商乘除数的积。 一共100元,找回2元,花去98元;蓝色笔记本每本7元,14本一共花98元。 5、归纳出除法的验算方法。 一起总结一下除法验算的方法,师板书: 没有余数除法验算方法:商乘除数是不是等于被除数。 有余数除法验算方法:商乘除数再加上余数是不是等于被除数。 最后老师告诉学生说:我们为了计算地正确,不仅要掌握正确验算的方法,还要自觉地在计算中运用这些方法。 三、巩固练习,强化新知。 1.教材第25页“做一做”。 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 54÷8209÷3 856÷7 订正时强调验算的方法。 2.教材第26页第2题。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独立解答,并进行验算。 四、总结全课,归纳新知。

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的验算教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的验算》教案2 教学内容:教材第2例4,练习六第1~2题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经历探索验算方法的过程,体会验算的作用。 2.使学生掌握乘法验算除法(含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逐步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 3.通过除法验算,沟通乘、除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检验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 除法(含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除法的验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出新知。 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加、减法的验算,大家回忆一下验算加法的计算结果一般有几种方法,都是什么? 加法验算的方法: ①交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看结果是否相同。 ②用和减去一个加数,看得数是否等于另一个加数。 减法的验算方法: ①用所得的差加上减数,看结果是否等于被减数。

②用被减数减去差,看得数是否等于减数。 小结:加法和减法是一对好朋友,它们之间存在互逆的关系,加法可以验算减法,减法也可以验算加法。 那么乘法和除法之间是否也存在这种关系?今天这节我们大家共同来探索。 二、探索新知。 、老师今天身上带了100元钱,准备买价值元的寓言故事书,现在请大家帮老师算算可以买多少本?(100÷=20(本)) 2、现在我如果想用这些钱买7元钱的科普知识书,最多可以买多少本呢?(100÷7=14```2) 3、他们算得对吗?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检验。 4、探索方法: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说一说你有什么好办法,然后自己试着做一做。 (1)学生试做过程中,教师巡视,并找几个同学到黑板上演示验算的方法。 (2)在学生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可能得出以下几种不同的验算方法: 00÷=20 验算:①20×=100 ②×20=100 引导学生说出验算方法:商乘除数等于被除数。

除法的验算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第四单元第4 页例1、例2和第49页的“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经历探索验算方法的过程,体会验算的作用。 2.使学生掌握乘法验算除法(含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逐步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 3.通过除法验算,沟通乘、除法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检验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除法(含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除法的验算方法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小黑板等。 教学:光盘 表达训练:可以用商和除法相乘,加余数,看结果是否等于被除数。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一、迁移互助 1.口算。 72÷ = 35÷5= 42÷7= 4 ÷ = 9× = 7×5 = 6×7= 5× = 师:观察每组的两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互助】① 互助方法:同桌互说。 互助目标:人人都能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发现。 指生汇报。(学生自由发言,会发现上下两道算式都是用一句乘法口诀得出的;还发现他们都是由三个数字组成的;上面的算式和下面的算式是相反的等等。) 2.师: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加、减法的验算,那同学们回想一下他们是怎样验算的呢? 【互助】②

互助表达:没有余数的除法,用商乘除数看是否等于被除数。有余数的除法,用商乘除数加余数看是否等于被除数。 互助方法:双号说给单号。 互助目标:人人都会说。 3.引入新课 师:我们同学都知道加法和减法是一对好朋友,它们之间存在互逆的关系,加法可以验算减法,减法也可以验算加法。那么乘法和除法之间是否也存在这种关系?今天这节课我们大家就共同来探索一下这个问题。(板书课题:除法的验算) 二、探究互助 1.探究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方法 (1)出示例题的情境图,你都看懂了什么? 【互助】③ 互助表达:每根跳绳3元,每个皮球2元,…… 互助方法:说给同桌听,共同理解图意。 互助目标:看懂图,人人达标。 (2)出示情境图下面的问题:36元可以买多少根跳绳?并把题目完整地表达一次。 【互助】④ 互助表达:每根跳绳3元,36元可以买多少根跳绳? 互助方法:说给同桌听,共同理解图意。 互助目标:人人真正理解题意。 (3)列竖式计算:36÷3。 请一名学生到黑板上列竖式计算,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用竖式计算。 (4)师:他算得对吗?要知道算得对不对,我们需要验算,没有余数的除法可以怎样验算呢?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除法的验算》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除法的验算》 教科书第46~47页上的例题和做一做的题目,练习十二的1~4题。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比较学生知道商和除数相乘等于被除数,会用乘法验算除法。2.通过新旧知识的类比,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新知。 教具、学具准备: 复习用卡片。 教学过程: 一、观察算式,揭示规律 出示下列三组题。 426= 728= 724= 76= 89= 184=自己任选一组进行解答。 通过做题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汇报发现的问题。 教师小结引出课题:通过同学们的认真观察,我们发现商和除数相乘,结果等于被除数。这样我们就可以用商和除数相乘的方法来验算除法计算得对不对。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除法的验算。(板书课题) 二、计算应用,内化新知 1. 出示例6:4417=请同桌二人合作,一人计算得数,另一人验算,看是否正确。 教师有针对性地展示几个同桌计算的结果。

2.教师反馈,小结。验算时,先在竖式的右边写上验算:,然后把商写在上面,除数写在下面,列出乘法竖式。在今后做题时,凡题里要求验算的,要写出验算的竖式,没有要求验算的,也要用口算或在草稿纸上用笔算进行验算。3.初步练习:做练习十二的第1题。做完后让学生汇报验算的方法。4.小组合作,学习例7。出示例7:24635=(1)小组合作,计算例7,有问题或有什么新发现可以提出。(2)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24695=9434(3)学生观察、比较两种验算方法,哪一种正确。(4)汇报有余数的除法该如何进行验算。(5)教师小结:验算有余数的除法,要把商和除数相乘,再加上余数。5.提高练习。完成练习十二的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说出验算的过程。三、练习与质疑 1.完成做一做的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进行板演,集体订正。 2.做做一做的第2题。让学生快速说出得数,并说出是怎样想的? 3.算算对不对。多媒体出示(或小黑板)。 小明家搬了新家买了一些东西,爸爸让小明算出每样东西的单价,请你帮小明检查一下他算的对不对? 6把椅子共1080元,一把椅子170元。3个电扇共453元,一个电扇153元。四、看书质疑,全课小结。五、课堂作业 完成练习十二的第3、4题。板书设计: 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主要是为了让学生理解除法的验算的方法。 一、复习沟通,建立与新知识间的联系。

《除法的验算》教案.

《除法的验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25例4,练习六第1~2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经历探索验算方法的过程,体会验算的作用。 2.使学生掌握乘法验算除法(含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逐步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 3.通过除法验算,沟通乘、除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检验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 除法(含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除法的验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出新知。 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加、减法的验算,大家回忆一下验算加减法的计算结果一般有几种方法,都是什么? 加法验算的方法: ①交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看结果是否相同。 ②用和减去一个加数,看得数是否等于另一个加数。 减法的验算方法: ①用所得的差加上减数,看结果是否等于被减数。 ②用被减数减去差,看得数是否等于减数。 小结:加法和减法是一对好朋友,它们之间存在互逆的关系,加法可以验算减法,减法也可以验算加法。 那么乘法和除法之间是否也存在这种关系?今天这节课我们大家共同来探索。(板书课

题:除法的验算) 二、探索新知。 1、学校准备对一些表现优异的同学给予奖励,就派聪聪和明明去买笔记本。 ①出示25页的主题图。 提问:通过看图你们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小组讨论后汇报。 聪聪和明明每人都拿100元到商店买笔记本。聪聪买的是红笔记本,每本7元,共买了14本,阿姨找了他2元。明明买的是蓝笔记本,每本5元,共买了20本。 ②把学生发现的数学信息用算式表示出来,该怎么列式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100÷5=20 100÷7=14 (2) ③他们算得对吗?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检验。 你们能帮聪聪和明明解决这个问题吗? 2、探索方法: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说一说你有什么好办法,然后自己试着做一做。 (1)学生试做过程中,教师巡视,并找几个同学到黑板上演示验算的方法。 (2)在学生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可能得出以下几种不同的验算方法: 100÷5=20 验算:①20×5=100 ②5×20=100 引导学生说出验算方法:商乘除数等于被除数。 因为蓝笔记本每本5元,买这样20本,共花100元。用20×5=100或5×10=100。 100÷7=14 (2) 方法一:商乘除数再加上余数等于被除数。 红笔记本每本7本,买14本共花14乘7等于98元,再加上找回的2元,一共100元。 方法二:被除数减去余数的差除以商等于除数。

《除法的验算》教学设计.doc

《除法的验算》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并说说你的发现。()÷2 = 5 15 ÷()= 3 ()÷4 = 9 28 ÷()= 4 在没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商×除数除数=被除数÷商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并说说你的发现。()÷2 = 5......1 ()÷4 = 9......2 16 ÷( )=3 (1) 30÷( )=4 ......2 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刚才,我们在验算加减法的时候都有不同验算的方法,那除法的验算有几种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利用刚才我们发现的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式来研究除法的验算。二、出示学习目标三、探究新知 1.出示教材25页例4的情境图。同学们,看看大屏幕,说说你从图中得到了哪些信息? 2.王叔叔用100元买了20本蓝笔记本,售货员没有给他找钱。张叔叔用100元买了14本红笔记本,售货员只给他找了两元钱。他们想请同学们帮他们算算付的钱对吗?(1)蓝笔记本每本5元,王叔叔有100元,可以买多少本? a、让学生独立列出算式,并口算出结果。出示:100÷5=20(本)你是怎样想的呢?出示:想:10个十除以5等于2个十,就是20。怎样验算我们口算得对不对?同桌讨论。用20×5=100来验算,也就是商×除数=被除数来验算。还有别的验算方法吗?可不可以用被除数÷商=除数来验算呢?(也可以,但是,我们没有学过除数是2位数的除法,等我们上4年级学了除数是2位数的除法之后,这种验算方

法就可以用了,现在我们只用商×除数=被除数这种方法来验算没有余数的除法。(2)跟踪练习:计算并验算下面各题231 ÷7= 184÷4=(3)红笔记本每本7元,张叔叔用100元,可以买多少本?a.独立列出算式并用竖式计算:100÷7=14(本)......2(元) b、他算的对吗?你会验算有余数的除法吗?指名板演后,大屏幕在出示验算方法。有余数的除法,还有别的验算方法吗?能否用(被除数-余数)÷商来验算呢?也可以,但我们还没有用学过除数是2位数的除法,现在只用商×除数+余数=被除数的方法来验算。(5)跟踪练习:计算并演算下面各题。134÷4= 172÷3=3、小结:验算没有余数的除法,用商乘除数,看结果是否等于被除数。验算有余数的除法,用商乘除数再加余数,看结果是否等于被除数。4、比较分析:什么情况下加余数?什么情况下不加余数?四、练习1、不计算,根据第一个算式填写第二个算式375÷5=75 ()×5=() 156÷8=19······4 2019-08-11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并说说你的发现。()÷2 = 5 15 ÷()= 3 ()÷4 = 9 28 ÷()= 4 在没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商×除数除数=被除数÷商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并说说你的发现。()÷2 = 5......1 ()÷4 = 9......2 16 ÷( )=3 (1) 30÷( )=4 ......2 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除法的验算》教学设计

除法的验算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验算,包括没有余数的和有余数的。 2. 能力目标:通过具体的问题,理解验算的方法和意义。 3. 情感目标:认识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及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口算。 2.笔算。 36÷3= 85÷4= 49÷2= 二、自主探索,探究方法 1.探究没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 (1)出示场景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出示第一问:36元可以买多少块蛋糕? (3)列式并计算结果,同时,复习笔算除法的运算顺序和算理。老师板书。 (4)提问:算得对不对?你有办法来验证吗?先和同桌说,再指名回答。 (5)板书乘法验算的竖式,说说12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36又表示什么?怎么看算对了没有? 2.探究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的方法。 (1)出示第二问:65元可以买多少块蛋糕,还剩多少元? (2)试着列竖式计算并验算,遇到问题可以和同桌商量。 (3)交流你遇到了什么问题。 (4)老师板书除法竖式。 (5)提问:你是怎样验算的?板书乘法21×3的竖式。结合竖式,提问:63不等于65呀?我们算错了吗?引出剩余的2元要加上去,板书完竖式。 三、提升经验,归纳方法 提问:我们可以怎样来验算有余数的除法呢? 结论: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方法,直接用商和除数相乘,看结果是否等于被除数。有余数的除法验算的方法,用商和除数相乘的积再加上余数,看结果是否等于被除数。 四、实践运用,加深理解 1.想想做做1。 (1)学生独立计算,指名回答。 (2)提问:每组中两道题有什么联系? 2.想想做做2。 (1)把4道题分成两组,每人自选一组题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2)指名两人板演,全班共同订正。 3.想想做做3。 同桌两人轮流口算,并说说上下两道题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4.想想做做4。 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在班内交流算法,并回答:你能想办法证明自己的计算是正确的吗?

《除法的验算》教学设计

除法的验算 【教学内容】除法的验算(教科书第25页的例4。)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经历除法验算方法的探索过程:通过观察、计算、验证,使学生理解除法验算的算理,掌握除法及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及计算能力。 2.通过新旧知识的类比,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新知,提高迁移类推的能力。培养解决问题之后进行反思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验算的好习惯。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在不断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过程中逐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8÷6= 27÷9= 8×8= 56÷8= ()×6=18 ()×9=27 ()÷8=8 ( )×8=56 2.比较一下,上下两个算式之间有什么联系?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教师小结引出课题:通过同学们的认真观察,我们发现商和除数相乘,结果等于被除数。这样我们就可以用商和除数相乘的方法来验算除法计算得对不对。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除法的验算。(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探究方法 谈话:开学了老师请小明和小东去文具店购买文具。(出示例题中的情境图)你们能帮助他俩解决在买文具过程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吗? 1.探究没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出示对话的情景) 明明:老师给我100元钱,可以买多少本蓝笔记本?” 指名列式计算(板书):100÷5 =20(本) 谈话:他算得对吗?(对)20 ×5=100 师:20、5、100各表示什么? 生:20本5元本的蓝色笔记本刚好100元。所以他算对了。 师:说明20 ×5=100是除法算式100÷5 =20的验算。 师:20、5、100在除法算式中分别是什么数,怎样验算除法算式中的商是否正确?小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4.3除法的验算优质教学设计

除法的验算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验算,包括没有余数的和有余数的。 2. 能力目标: 通过具体的问题,理解验算的方法和意义。 3. 情感目标: 认识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及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口算出示口算卡片 2.笔算 36÷3= 85÷4= 49÷2= 二、自主探索,探究方法 1.探究没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 (1)出示场景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出示第一问:36元可以买多少块蛋糕? (3)列式并计算结果,同时,复习笔算除法的运算顺序和算理。老师板书。 (4)提问:算得对不对?你有办法来验证吗?先和同桌说,再指名回答。 (5)板书乘法验算的竖式,说说12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36又表示什么?怎么看算对

2.探究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的方法。 (1)出示第二问:65元可以买多少块蛋糕,还剩多少元? (2)试着列竖式计算并验算,遇到问题可以和同桌商量。 (3)交流你遇到了什么问题。 (4)老师板书除法竖式。 (5)提问:你是怎样验算的?板书乘法21×3的竖式。结合竖式,提问:63不等于65呀?我们算错了吗?引出剩余的2元要加上去,板书完竖式。 三、提升经验,归纳方法 提问:我们可以怎样来验算有余数的除法呢? 结论: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方法,直接用商和除数相乘,看结果是否等于被除数。有余 数的除法验算的方法,用商和除数相乘的积再加上余数,看结果是否等于被除数。 四、实践运用,加深理解 1.想想做做 1 (1)学生独立计算,指名回答。 (2)提问:每组中两道题有什么联系? 2.想想做做 2 (1)把4道题分成两组,每人自选一组题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2)指名两人板演,全班共同订正。 3.想想做做 3 同桌两人轮流口算,并说说上下两道题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4.想想做做 4 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在班内交流算法,并回答:你能想办法证明自己的计算是正确

三年级数学上册 除法的验算 4教案 苏教版

除法的验算 教学内容:教材P3——4及“想想做做”第1-5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计算、验证,使学生经历除法验算方法的探索过程,学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2、通过新旧知识的类比,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新知,提高迁移类推的能力,培养解决问 题之后进行反思的意识,养成验算的习惯。 3、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在不断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 过程中逐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利用乘法进行除法验算的道理,掌握除法的验算方法。 教学难点: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今天,军军和兰兰过生日,他俩一起来到食品店选购蛋糕(出示场景图),你们能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在买蛋糕过程遇到的数学问题吗? 二、自主探索,探究方法 1、探究没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 问:36元可以买多少块蛋糕? 指名口答算式。 学生计算出得数。 追问:“算得对吗?”你能想办法检验吗? 小组合作:先独立思考,再把想法说给同桌听,最后小组内交流汇报。 教师将学生的验算可能性板书(乘法验算、除法再算一遍等) 提出下列问题在班内交流: 12×3=36表示什么意思? 12、3、36在除法算式中分别是什么数?我们可以怎样来验算这样的除法?指名口答。 得出结论:用商和除数相乘,看结果是否等于被除数来进行验算。 2、探究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的方法。 问:65元可以买多少块蛋糕? 指名列式。 学生独立算出得数。

让学生说说65÷3与36÷3的得数有什么不同特点? 问:你能想办法检验吗? 小组合作:请同桌二人合作,互相检验得数,看是否正确,组长负责监督并汇报检验情况。 (对合作愉快的小组加星)。 (2)、各组展示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 (3)、汇报验算方法,教师板书。 组织讨论:21×3+2=65表示什么意思?计算结果是65元又表示了什么意思? 21在除法算式中是什么意思?3呢?2呢? 师问:为什么商和除数的乘积正好等于被除数呢?(小组讨论) 问:你认为有余数的除法应该怎样验算呢?随机抽组汇报。 板书:商和除数相乘的积再加上余数等于被除数。 三、提升经验,归纳方法 提问:我们怎样来验算除法呢? 结论: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方法,直接用商和除数相乘,看结果是否等于被除数;有余数的除法验算的方法,用商和除数相乘的积再加上余数,看结果是否等于被除数。 四、实践运用,加深理解 1、“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回答。 提问:每组中两道题有什么联系? 2、“想想做做”第2题。 把4道题分成两组,每人自选一组题用竖式计算并验算。同桌互相检验。 指名两人板演,全班共同订正。 3、“想想做做”第3题。 同桌两人轮流口算,并说说上下两道题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4、“想想做做”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在班内交流算法,并回答:你能想办法证明自己的计算是正确的吗? 5、“想想做做”第5题。 先独立读题看图解决第一个问题。再问: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解决? 五、拓展提高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字 ()÷3=21......2 ()÷ 4=12 (1)

小数除法教学设计.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运动吗? 师:能不能告诉老师你们都喜欢哪些运动? 师:运动能让我们强身健体,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运动方式,制定适合自己的运动计划。有位同学叫王鹏,他也很喜欢运动,我们一起去看看他的运动计划吧。 (一)课件出示 王鹏计划4个月跑步224千米,他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 师:(齐读)请同学们齐读一遍,齐。 1.读题,分析题意。 师:王鹏计划用几个月的时间?(4个月),跑多少千米呢?(224千米)需要解决的问题是? 师:该怎么列式呢? 生:224÷4= 记得及时请学生坐下。 师:(看着其他同学说)你们也是用除法计算吗?谁来说说为什么要用除法计算呢? 师:现在请你们在练习本上用竖式计算出商是多少,看谁算的又快又对。 师:你们的计算结果是?

师:这是我们之前学过的整数除法的竖式计算,你们还记得整数除法竖式计算的计算方法吗?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 引导学生一起回忆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先用除数试被除数的前一位,如果它比除数小,在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商。求出每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师:同学们对整数除法掌握得很好,都能准确的计算出王鹏每周应跑56千米。下面老师要考考你们的观察能力和反映速度,把这道题目稍作修改,请你们来“找不同”,先闭上眼睛不许偷看。 二、探索新知 1.出示例题1。 师:请大家睁开眼睛,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哪里跟刚才不一样了?) 师:也就是把整数变成了小数,除了这个数变了,其他地方变了吗?(说出变化)请大家把题目重新齐读一遍。 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2.分析题意列出算式。 师:问题部分还是求他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同样用除法来计算,我请一位同学来口头列出算式:22.4÷4(师板书) 3.导出课题并板书 师:在这个除法算式中,除数是整数,被除数是小数,这样的除

三年级数学《除法的验算》

三年级数学《除法的验算》教科书第45~46页上的例6、例7.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计算、验证,使学生明确商和除数相乘等于被除数,理解除法验算的算理,掌握除法验算的方法. 2.通过新旧知识的类比,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新知,提高迁移类推的能力. 3.培养学生验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利用乘法进行除法验算的道理,掌握除法的验算方法. 教学难点 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观察算式,揭示规律 1.列三组题. 42 6= 72 8= 72 4= 7 6 = 8 9 = 18 4= 自己任选一组进行解答. 问:通过做题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汇报:商和除数相乘等于被除数. 板书:

2.设疑引出课题: 师:通过同学们的认真观察,我们发现:商和除数相乘,结果等于被除数. 利用这一规律我们可以做什么?(用商和除数相乘的方法来验算除法计算得对不对.)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除法的验算.(板书课题) 二、计算应用,内化新知 1. 出示例6:4417= 请同桌二人合作,一人计算得数,另一人验算,看是否正确. 教师有针对性地展示几个同桌计算的结果. 师问:为什么商和除数的乘积正好等于被除数呢?(小组讨论)用等分除说明:因为4417=63,是把441平均分成7份,每份是63.每份是63,7份就是637,所以用商乘除数的积等于被除数.用包含除说明:4417=63是441里面有63个7,63个7就是763正好等于441,所以用商乘除数的积等于被除数. 2.教师反馈,小结. 验算时,先在竖式的右边写上验算:,然后把商写在上面,除数写在下面,列出乘法竖式.在今后做题时,凡题里要求验算的,要写出验算的竖式,没有要求验算的,也要用口算或在草稿纸上用笔算进行验算. 3.初步练习: 1482 6564 22326 做完后让学生汇报验算的方法. 4.小组合作,学习例7.

《除法的验算》参考教案

除法的验算 一、教学目标 1.利用乘、除法的关系,使学生掌握除法既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提升计算的准确率。 2.会用乘法验算除法,逐步养成验算的习惯。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想法的过程,逐步学会合作学习。 二、教学重点 用乘、除法验算有余数的处罚,提升计算的准确率。 三、教学难点 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得出验算方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教科书第25页的情境图,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图,获取必要的信息。 信息一:小明到文具店买笔记本,红笔记本每本7元,小明用100元买了14本,售货员阿姨找给他2元。 信息二:小刚到文具店买笔记本,蓝笔记本每本5元,小刚用100元买了20本笔记本。 2.他们算得对不对呢?需要实行检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除法的验算。板书课题:除法的验算。 (二)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1.初步尝试 (1) 100÷7=14……2,100÷5=20

① 100、7、14、2各表示什么意思? ②怎样验算他们算得对不对呢? (2)大家自己试试,再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3)结合学生的板书,让学生说一说应该怎样验算? 一种方法是再算一遍; 一种方法是根据乘除法之间的关系,用乘法验算。 生1: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被除数-余数)=除数×商 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 (4)教师说明:今后做除法题时,如果题目要求验算的,要写出验算的竖式;没有要求验算的,也要用口算或在草稿纸上用笔算实行验算。 2.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第25页“做一做”中的题目。 教师展示学生的书写,其他学生实行评价,教师要特别注重验算竖式的书写。 小结:今后同学们做题时,要养成验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升 1.【课件】根据第一个式子,直接写出第二个式子的得数。 (1) 378 ÷ 3 =126 126 × 3 = ()答案:126 × 3 =(378) (2) 410 ÷ 7 = 58 (4) 58 × 7 + 4 =()答案:58×7+4 =(410) 2.下面的计算对吗?验算后再加以说明。 246÷5=49......2 609÷8=76 (1) 答案:(1)49×5+2=245+2=247 (所以是错误的) (2)76×8+1=608+1=609 (所以是准确的)

除法的意义_教案教学设计

除法的意义 教学内容:课本第73页的内容,练习十五第1-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并会在实际中应用。 (2)使学生自己总结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会应用这些关系进行乘、除法的验算。 (3)在分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推理、概括能力。 (4)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掌握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对乘除法进行验算是教学重点。理解乘、除法的互逆关系,以及用除法意义说明一些题为什么用除法解答是学习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引入问题情境 我们已经做过大量的整数除法计算和应用题的练习,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这里我们要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对加以概括,使已经获得的感性认识加以提高。(板书课题:) 口算:7×5=9×6=()×4=32 32÷5=54÷6=32÷()=8 35÷7=54÷9=()÷4=8 (二)学习新课

1.教学。 (1)出示一组题,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四年级有4个班,每班有40人,一共有多少人? 四年级有160人,平均分成4个班,每班多少人? 四年级有160,每40人分一班,可分成几个班?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40×4=160(人)因数×因数=积 160÷4=40被除数÷除数=商 160÷40=4 思考讨论: (1)观察,比较上面的3道题,为什么列式和计算方法都不同? (由于已知条件和问题进行了调换,因此列式和计算方法不同。第①题是已知每班人数和班数,求总人数,用乘法计算;第②、③两题都是已知总人数和分成的班数(每班的人数),求每班的人数(分成的班数),用除法计算。) (2)40,4和160在三个题中分别叫做什么数? (40和4在第①题中叫做因数,160叫做积,40和4在第②、③题中分别叫做除数和商,160叫做被除数。)(板书) (3)第②、③题分别是已知什么?求什么、怎样算? (第②、③题分别是已知两个数的积和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用除法计算。) 师继续启发:根据上面除法算式和乘法算式的联系看,除法是一

除法的验算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_1

除法的验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观察、比较、沟通等活动中经历除法验算方法的探索过程,学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2.培养良好的验算习惯。 教学重点:除法(含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除法的验算方法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1、口算 2、下面我们先做两组练习题。出示: 42÷6= 7×6= 120÷6= 20×6= 通过做题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汇报师板书:商×除数=被除数。 7÷3= 3×2+1= 45÷7= 6×7+3=

通过做题你又发现什么? 学生汇报师板书: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师:通过同学们的认真观察,我们发现了以上两个规律。利用这两个规律我们可以做什么?(除法的验算)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利用这两个关系式来解决除法的验算问题。(板书:除法的验算) 二、自主探索,探究方法 谈话:三年二班的夺星阵地月末总结表彰会上老师想买一些奖品发给获奖的同学,(出示例题中的情境图)你们能帮助老师解决在买文具过程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吗? 1.探究没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 师:老师给你100元钱,可以买多少本蓝笔记本?”指名列式计算(板书):100÷5=20(本) 谈话:他算得对吗?你怎么知道的?小组讨论。 生:20×5=100元,20本5元本的蓝色笔记本刚好100元。所以他算对了。 师:20、5、100在除法算式中分别是什么数,怎样验算除法算式中的商是否正确?小组讨论。 学生验算的方法可能会用乘法验算,也可能用除法再算一遍。 得出结论:我们可以用商和除数相乘,看结果是否等于被除数。(指板书:商×除数=被除数。) (a)、学生验算下面的除法计算是否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