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京市2018届高中物理会考说明中的题型示例(WORD版) 精品

最新-北京市2018届高中物理会考说明中的题型示例(WORD版) 精品
最新-北京市2018届高中物理会考说明中的题型示例(WORD版) 精品

北京市2018届高中物理会考说明中的题型示例

一、选择题

1.在国际单位制中,规定长度、质量和时间的单位是( )

A.m、kg、s B.km、N、h C.m、J、h D.w、kg、s

答案:A

考点内容:单位制

难度:易

2.下列物理量中,哪个是矢量( )

A.质量B.温度C.路程D.静摩擦力

答案:D

考点内容:矢量与标量

难度:易

3.乘客坐在行驶的火车上,看到车外的房屋和树木向车后方退去,他选择的参考系是( ) A.他乘坐的火车B.迎面驶来的火车C.路旁的房屋D.路旁的树木

答案:A

考点内容:参考系

难度:易

4.图是某辆汽车的速度表。汽车启动后经过15s,速度表的指针指在如图

所示的位置。由表可知( )

A.此时汽车的瞬时速度是70 rn/s

B.此时汽车的瞬时速度是70 km/h

C.启动后15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70m/s

D.启动后15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70km/h

答案:B

考点内容:平均速度,瞬时速度

难度:易

5.在图的四个速度图象中,有一个是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这个图象是( )

答案:D

考点内容: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

难度:易

6.一个质点沿直线运动,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线段OA表示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线段OA表示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

C.质点在6s末的速度为12m/s

D.质点在6s末的速度为10m/s

答案:AC

考点内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

难度:易

7.图所示的是两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间图象,其中图线甲与时间轴平行,图线乙是通过

坐标原点的直线。由图象可知( )

A.甲物体处于静止状态B.甲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C.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D.乙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答案:BD

考点内容:匀速直线运动的

速度图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

难度:易

8.以10m/s的速度,从10m高的塔上水平抛出一个石子。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石子落地时的速度大小是( )

A.102m/s B.103m/s C.20m/s D.30m/s

答案:B

考点内容:平抛运动

难度:易

9.在力的合成中,合力与分力的大小关系是( )

A.合力一定大于每一个分力B.合力一定大于其中一个分力

C.合力一定小于其中一个分力D.合力可能比两个分力都小,也可能比两个分力都大答案:D

考点内容:力的合成,平行四边形定则

难度:易

10.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分别是30N和40N,如果它们的夹角是90°,则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是( )

A.10N B.35N C.50N D.70N

答案:C

考点内容:力的合成,平行四边形定则

难度:易

11.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作用力反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B.地球对重物的作用力大于重物对地球的作用力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有时相等有时不相等D.作用力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答案:AD

考点内容:牛顿第三定律

难度:易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力的产生离不开施力物体,但可以没有受力物体

B .没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力照样可以独立存在

C .有的物体自己就有一个力,这个力不是另外的物体施加的

D .力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 答案:D

考点内容:力,力的三要素 难度:易

13.同一地点的两个物体,从同一高度同时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那么( )

A .质量较大的物体先到达地面

B .密度较大的物体先到达地面

C .体积较大的物体先到达地面

D .两个物体同时到达地面 答案:D

考点内容:自由落体运动 难度:易

14.物体从距地面某高处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若下落前一半路程所用的时间为£,则物体下落全程所用的时间为( )

A .t 2

B .4t

C .2 t

D .t 22

答案:A

考点内容:自由落体运动 难度:易

15.一个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取g=10m/s 2, ( )

A .物体2s 末的速度为20m,/s

B .物体2s 末的速度为10m/s

C .物体2s 内下落的高度是40m

D .物体2s 内下落的高度是20m 答案:AD

考点内容:自由落体运动 难度:易

16.如图所示,一劲度系数为%的轻弹簧,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下端悬挂木块A 。木块A 处于静止状态时弹簧的伸长为△z(弹簧的形变在弹性限度内),则木块A 所受重力的大小等于( ) A .l ? B .k l k

? C .k l ? D .l

k ? 答案:B

考点内容:弹力,胡克定律 难度:易

l 7.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货箱,货箱所受的重力G=1000N 。某人用F=400N 的水平力拉货箱,没有拉动。则货箱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是( )

A .400N

B .600N

C .1000N

D .1400N 答案:A

考点内容:共点力的平衡

难度:易

18.如图所示,一个小物块沿光滑斜面向下滑动。小物块在下滑的过

程中( )

A.只受重力B.受重力和支持力

C.受重力和下滑力D.受重力、下滑力和支持力

答案:B

考点内容:重力、弹力、摩擦力

难度:易

19.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个物体受到的合外力越大,加速度越大

B.一个物体受到的合外力越大,速度越大

C.若物体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当合外力逐渐减小时,则速度也逐渐减小

D.若物体原来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当合外力逐渐增大时,则速度也一定逐渐增大

答案:A

考点内容:运动状态改变、牛顿第二定律

难度:中

20.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具有惯性B.只有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才具有惯性

C.只有做匀变速运动的物体才具有惯性D.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答案:D

考点内容:牛顿第一定律,惯性

难度:易

21.改变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可以改变物体的动能。在下列情况中,使一个物体的动能变为原来2倍的是( )

A.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到原来的2倍B.速度不变,质量增大到原来的2倍

C.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到原来的4倍D.速度不变,质量增大到原来的4倍

答案:B

考点内容:动能

难度:易

22.如图所示,一个铁球从竖立在地面上的轻弹簧正上方某处自由下落,接触弹簧后将弹簧压缩,在压缩的全过程中,弹簧的压缩量最大时( )

A.球所受合力最大,但不一定大于重力值

B.球的加速度最大,且一定大于重力加速度值

C.球的加速度最大,有可能小于重力加速度值

D.球所受弹力最大,且一定大于重力值

答案:BD

考点内容:牛顿第二定律

难度:难

23.如图所示,小球从高处下落到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在将弹簧压缩到最短的整个过程中,下列关于能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重力势能和动能之和总保持不变

B.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之和总保持不变

C.动能和弹性势能之和总保持不变

D.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和动能之和总保持不变

答案:D

考点内容: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机械能守恒定律

难度:中

24.竖直向上抛出一个物体,由于受到空气阻力作用,物体落回抛出点的速率小于抛出时的速率。在这过程中( )

A.物体的机械能守恒

B.物体的机械能不守恒

C.物体上升时机械能减小,下降时机械能增大

D.物体上升时机械能增大,下降时机械能减小

答案:B

考点内容: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机械能守恒定律

难度:易

25.一艘轮船以速度15m/s匀速运动,它所受到的阻力为1.2×118N,发动机的实际功率是( ) A.1.8×118kW B.9.0×118Kw C.8.0×118kW D.8.0×103kW

答案:A

考点内容: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难度:中

26.物体在做以下各种运动的过程中,运动状态保持不变的是( )

A.匀速直线运动B.匀速圆周运动C.自由落体运动D.平抛运动

答案:A

考点内容:运动状态改变

难度:易

27.物体在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过程中,下列物理量中变化的是( )

A.周期B.动能C.线速度D.角速度

答案:C

考点内容:匀速圆周运动

难度:易

28.如图所示,一个物体在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的斜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沿光滑水平面做匀加速

直线运动,在物体通过距离S的过程中( )

A.力F对物体做的功为FSsinθ

B.力F对物体做的功为F'Scosθ

C.物体动能的变化量为FSsinθ

D.物体动能的变化量为FScosθ

答案:BD

考点内容: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动能定理

难度:中

29.下列所述的实例中(均不计空气阻力),机械能守恒的是( )

A.小石块被竖直向上抛出后在空中运动的过程

B.木箱沿粗糙斜面匀速下滑的过程

C.人乘电梯,人随电梯加速上升的过程

D.子弹射穿木块,子弹在木块中运动的过程

答案:A

考点内容: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机械能守恒定律

难度:易

30.质量相同的人造卫星,如果在不同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那么,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轨道半径大的卫星所受向心力大B.轨道半径大的卫星所受向心力小

C.轨道半径大的卫星运行线速度大D.轨道半径大的卫星运行线速度小

答案:BD

考点内容:万有引力定律,人造地球卫星

难度:易

31.一名质量为50kg的乘客乘电梯上楼,电梯在加速上升的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是0.6m/s2,若g 取10m/s2,则此过程中电梯地板对乘客的支持力为( )

A.0 B.470N C.500N D.530N

答案:D

考点内容:牛顿第二定律

难度:中

32.一种巨型娱乐器械可以使人体验超重和失重感受,其座舱套在竖直柱子上,由升降机送上几十米的高处,然后让座舱自由落下。落到一定位置时,制动系统启动,座舱做减速运动,到地面时刚好停下。对上述过程,关于座舱中的人所处的状态,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座舱在自由下落的过程中人处于超重状态B.座舱在自由下落的过程中人处于失重状态C.座舱在减速运动的过程中人处于失重状态D.座舱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人都处于超重状态答案:B

考点内容:超重和失重

难度:中

33.图是某电场电场线的分布图,其中a、b是电场中的两点。下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点的场强比b点的场强大

B.a点的场强与b点的场强一样大

C.同一个点电荷在a点所受的电场力比在b点所受的电场力小

D.同一个点电荷在a点所受的电场力与在b点所受的电场力一样大

答案:A

考点内容:电场强度

难度:易

34.在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它们之间的静电力为F。如果保持它们各自所带的电荷量不变,将它们之间的距离减小到原来的一半,那么它们之间静电力的大小等于( )

A.2F B.F/2 C.4F D.F/4

答案:C

考点内容:库仑定律

难度:易

35.关于电场强度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场强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电荷在电场中所受的电场力

B.在电场中某点不放电荷,则该点的电场强度一定为零

C.正电荷在电场中某点所受电场力的方向就是这点电场强度的方向

D.负电荷在电场中某点所受电场力的方向就是这点电场强度的方向

答案:AC

考点内容:电场强度

难度:易

36.下表为某电热水壶铭牌上的一部分内容。根据表中的信息,可计算出在额定电压下通过电热水壶的电流约为( )

A.4.4A B.6.8A C.0.15A D.0.23A

答案:B

考点内容:常用电热器,电功率

难度:中

37.在物理学史上,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的著名科学家是( )

A.奥斯特B.伽利略C.焦耳D.库仑

答案:A

考点内容:磁场,物理学史

难度:易

38.把长0.10 m的直导线全部放入匀强磁场中,保持导线和磁场方向垂直。已知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5.0×l0-3T,当导线中通过的电流为3.0A时,该直导线受到的安培力的大小是( ) A.3.0×10-3N B.2.5×10-3N C.2.0×10-3N D.1.5×10-3N

答案:D

考点内容:安培力

难度:易

39.图所示的是真空中两个点电荷A、B周围某一平面内电场线的

分布情况(电场线方向未标出)。图中D点为两点电荷连线的中点,

MN为两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电场线的分布关于MN左右对称。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这是两个等量异种电荷周围的电场线分布

B.这是两个等量同种电荷周围的电场线分布

C.这是两个不等量异种电荷周围的电场线分布

D.这是两个不等量同种电荷周围的电场线分布

答案:A

考点内容:电场线

难度:易

40.在图所示的四个图中,标出了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通电直导线中电流,的方向以及通电直导线所受安培力F的方向,其中正确表示这三个方向关系的图是( )

答案:A

考点内容:左手定则

难度:易

41.(适用选修l一1的考生)如图所示,在垂直于纸面的范围足够大的

匀强磁场中,有一个矩形线圈abcd,线圈平面与磁场垂直,O1O2和O3O4

都是线圈的对称轴,应使线圈怎样运动才能使其中产生感生电流?( )

A.向左或向右平动B.向上或向下平动

C.绕O1O2转动D.绕O3O4转动

答案:CD

考点内容:电磁感应现象

难度:易

42.(适用选修l—l的考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感应电动势的大小( )

A.跟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有关系

B.跟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的变化大小有关系

C.跟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的变化快慢有关系

D.跟电路的电阻大小有关系

答案:C

考点内容:感应电动势

难度:易

43.(适用选修3—1的考生)在如图所示-的匀强电场中,l、2、3三条虚线表示三个等势面,a、b是两

等势面上的两点。现将一带正电的粒子从a点移动到b点,在这个过程中( )

A.电场力对带电粒子做正功B.电场力对带电粒子做负功

C.带电粒子的电势能增加D.带电粒子的电势能减少

答案:AD

考点内容:电场力做功,电势能的变化跟电场力做功的关系,等势面

高中物理会考必记公式大全

高中物理会考必记公式大全 1.平均速度:t x v ??=6 2.匀变速直线运动: 速度公式:at v v t +=0 位移公式:202 1at t v x += 推论公式(无时间):ax v v t 220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2 0t v v v +=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中间时刻速度公式:202t t t v v v v +== 打点计时器求加速度公式: 22)(T n m x x T x a n m --=?= 打点计时器求某点速度公式:t x v v t 22== 3.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比例规律 第一秒末,第二秒末,第三秒末的速度比: v 1:v 2:......:v n = 1:2:3:......n 前一秒,前二秒,前三秒的位移比: S 1:S 2:......:S n = 1:4:9:......n 2 第一秒,第二秒,第三秒的位移比: S I :S II :......:S N = 1:3:5:......(2n-1) 4.自由落体运动公式: 速度公式:gt v = 位移公式:22 1gt h = 位移和速度的公式: gh v 22= 5.平抛运动: 水平方向分运动:?? ?==t v x v v x 00 竖直方向分运动:

?????=?==g h t gt h gt v y 2212 合运动: ?? ???+=+=222 2y x s v v v y x 6.匀速圆周运动: 线速度:T r v π2= 角速度:T πω2= 圆运动的向心力: ma T mr mr r v m F ====22 224πω 周期和频率的关系:T f 1= 匀速圆周运动中保持不变的物理量: 角速度、周期、频率、线速度的大小(线速度变化,因为它的方向变化) 7.万有引力定律及应用 万有引力:2r Mm G F = 人造卫星线速度公式:r GM v = 人造卫星周期公式:GM r T 3 2π= 同步地球卫星:?? ????≈==km h s km v h T 7106.3/1.324 8.力 胡克定律:F = kx 滑动摩擦力计算公式: N F F μμ= 9.功和能 功的定义式:αcos Fs W = 平均功率:__v F t W P ==

2019年合格性考试说明题型示例(经济生活)

《2018年会考说明》题型示例经济生活部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货币执行的职能是 A.世界货币B.贮藏手段C.价值尺度D.流通手段 2. 时间美元人民币2016年8月31日100元667.75 2017年8月31日100元660.10 A.外汇汇率降低,美元币值下降,人民币币值上升 B.外汇汇率升高,美元币值上升,人民币币值下降 C.外汇汇率升高,美元币值下降,人民币币值上升 D.外汇汇率降低,美元币值上升,人民币币值下降 3. 暑假是出国旅游或游学的高峰期,很多同学都会趁此 机会开阔眼界,增广见闻.出行前,如何准备好“钱袋子”, 某银行给出了三点建议(右图).这些建议的依据是① 信用卡集存款、消费等为一体,带来诸多便利 ②旅行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安全性更有保障 ③“电子货币”具有世界货币职能,可畅通无阻 ④使用现金受汇率影响,导致财富大幅缩水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读右图。温室种植的蔬菜价格高,其决定性因素是 A.温室蔬菜的营养价值更高 B.温室种植付出了更多劳动 C.温室种植的蔬菜品质更好 D.温室价格由使用价值决定 5.对于一些同学来说,上学既可以乘坐公共汽车,又可以乘 坐地铁,公共汽车和地铁是 A.可以互为替代的交通工具 B.具有互补关系的交通工具 C.价值量相同的交通工具 D.价格相同的交通工具 6. 右图中,连衣裙的价格在一个月后降至50元,其原 因可能是 ①产品增加导致供过于求 ②生产扩大导致成本降低 ③供过于求导致价值量降低 ④深受喜爱导致价值量降低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7. “贾人(商人)夏则资(购买)皮,冬则资絺(夏天用的细麻布),旱则资舟,水则资车。” 这启示我们 A.季节因素在经济活动中起决定作用 B.利用求异心理进行经营不值得提倡 C.经济活动需重视影响价格的多种因素 D.贱买贵卖的经济行为违背价值规律 8.如果下调公交车车票价格,乘坐公交车的人次增加。能够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图形是 答案 A 9.右图为某市居民家庭消费支出构成状况,该图显示恩 格尔系数为 A.14.0% B.15.4% C. 33.4% D. 37.2% 10.消费者在选择商品时,往往要考虑很多因素:价格是 否便宜,质量好不好,服务是否到位,功能是否齐全, 操作是否简便等。这种消费,我们称之为 A.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B.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C.心理主导的消费D.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11.曙光社区增设了新型再生资源回收柜,居民只需要将 垃圾分类打包,贴上二维码,投进回收柜,即可获得“绿色账户”积分,凭积分兑换生活用品、卡等。这一举措①减少了社区生活垃圾的总体数量②拓宽了居民参与监督的渠道③利用激励机制,引导了居民环保行为④通过源头分拣,降低了垃圾处理成本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2.市某中学生设计了一款“闲置物品公益转让”APP(手机应用软件),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前提下,用户可以通过平台提供自己的闲置物品,或找到自己需要的书籍、过期杂志和学习用品等。这一做法体现的理念是 ①节约资源,变废为宝②绿色生活,环保选购③分类回收,循环再生④重复使用,多次利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3. 小波和小泽打算合租一套房子。他们刚刚参加工作,拿到了第一个月的薪金,没有任何积蓄。下面是他们开出的“待办事项”清单: 清单中亟待解决的是 A.①B.②C.③D.④ 14. 从右图中可以看出该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为 A.生产总值低 B.生产成本高 待办事项 ①购买电视机②支付房屋租金③购置户外家具④宴请朋友

2018高中物理学史(归纳整理版)

2018年高考物理学史总结 物理学史这部分内容在高考卷上通常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实验题中也会小概率出现),分值在6分以下,一般情况下不会出偏难怪的,毕竟这不是考纲里的重点。复习建议:以现有的生活经验常识为主,稍加了解就可以。现总结如下:1、伽利略 (1)通过理想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的观点 (2)推翻了亚里士多德“重的物体比轻物体下落得快”的观点 2、开普勒:提出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定律; 3、牛顿 (1)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 (2)发现表万有引力定律; 4、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G 5、爱因斯坦 (1)提出的狭义相对论(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 (2)提出光子说,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规律,并因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3)提出质能方程2 E ,为核能利用提出理论基础 MC 6、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 7、焦耳和楞次 先后独立发现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的规律,称为焦耳——楞次定律(这个很冷门!以教材为主!) 8、奥斯特 发现南北放置的通电直导线可以使周围的磁针偏转,称为电流的磁效应。 9、安培:研究电流在磁场中受力的规律(安培定则),分子电流假说,磁场能对电流产生作用 10、洛仑兹:提出运动电荷产生了磁场和磁场对运动电荷有作用力(洛仑兹力)的观点。 11、法拉第 (1)发现了由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电磁感应现象(教材上是这样的,实际不是有一定历史原因,以教材为主!) (2)提出电荷周围有电场,提出可用电场描述电场,提出电磁场、磁感线、电场线的概念 12、楞次: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律,愣次定律: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13、亨利:发现自感现象(这个也比较冷门)。 14、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为光的电磁理论奠定了基础。 15、赫兹: (1)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测定了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 (2)证实了电磁理的存在。 16、普朗克 提出“能量量子假说”——解释物体热辐射(黑体辐射)规律电磁波的发射和吸收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即量子理论

高中物理会考必记必背公式知识点

高中会考丨物理必记公式知识点 必修1: 1.平均速度的定义式:总 总t x v = (填空:打点计时器) 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2 0t v v v += 2.匀变速直线运动: (第一个计算题必考) 速度公式:at v v t +=0 位移公式:2 02 1at t v x + = 推论公式(无时间):ax v v t 22 0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中间时刻速度公式:2 02 t t t v v v v += = 打点计时器求加速度公式: =-=-=?= 2 2 32122T x x T x x T x a (填空:打点计时器) 打点计时器求某点速度公式:t x v v t 22== 3.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比例规律 第一秒末,第二秒末,第三秒末的速度比: v 1:v 2:......:v n = 1:2:3:......n 前一秒,前二秒,前三秒的位移比:S 1:S 2:......:S n = 1:4:9:......n 2 第一秒,第二秒,第三秒的位移比:S I :S II :......:S N = 1:3:5:......(2n-1) 4.自由落体运动公式:(多选题常用) 速度公式:gt v = 位移公式:2 2 1gt h = 位移和速度的公式:gh v 22= (会考不常用) 5.胡克定律: F = kx (F 是弹簧弹力,k 是劲度系数,x 是形变量)(单选题必考) 6.滑动摩擦力计算公式:N F f μ=(计算压轴题必考) 7.两个共点力合力范围:|F 1-F 2| ≤ F 合≤ F 1+F 2(单选题必考)

8.牛顿第二定律:ma F =合(第一个计算题必考) 9、力学中的三个基本物理量:长度、质量、时间 三个基本单位:米(m )、千克(kg )、秒(s ) 必修2 1.平抛运动:(填空题常考) (1)水平方向分运动:???==t v x v v x 00 (2)竖直方向分运动:??? ??=?==g h t gt h gt v y 2212 (3)合运动: ?? ?? ?+=+=2 222y x s v v v y x x y v v = θtan 夹角是合速度与水平方向的 θ x y = ?tan 夹角是合位移与水平方向的? (4)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恒定不变,速度的大小改变,方向也改变) 2.匀速圆周运动:(单选题必考) (1)线速度和周期的关系:T r v π2= (2)角速度和周期的关系:T π ω2= (3)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关系:r v ω= (4)圆运动的向心力:ma r T m mr r v m F ====222 24πω (5)周期和转速的关系:T n 1 = (6)匀速圆周运动是非匀变速曲线运动(速度的大小不变,速度方向改变;加速度的大小不变,方向改变) (7)匀速圆周运动中变化的物理量:向心力、线速度、向心加速度(因为它们的方向变化) 3.万有引力定律及应用(计算题文科选作) (1)万有引力:2 r Mm G F = (2)黄金代换公式推导:2 2gR GM mg R Mm G =?= (3)人造卫星的决定式:

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七章知识点总结

第七章机械能知识点总结 一、功 1概念: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一段位移,这个力就对物 体做了功。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2条件:. 力和力的方向上位移的乘积 3公式:W=F S cos θ W ——某力功,单位为焦耳(J ) F ——某力(要为恒力),单位为牛顿(N ) S ——物体运动的位移,一般为对地位移,单位为米(m ) θ——力与位移的夹角 4功是标量,但它有正功、负功。 某力对物体做负功,也可说成“物体克服某力做功”。 当)2 ,0[πθ∈时,即力与位移成锐角,功为正;动力做功; 当2 πθ=时,即力与位移垂直功为零,力不做功; 当],2 (ππθ∈时,即力与位移成钝角,功为负,阻力做功; 5功是一个过程所对应的量,因此功是过程量。 6功仅与F 、S 、θ有关,与物体所受的其它外力、速度、加速度无关。 7几个力对一个物体做功的代数和等于这几个力的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即W 总=W 1+W 2+…+Wn 或W 总= F 合Scos θ 8 合外力的功的求法: 方法1:先求出合外力,再利用W =Fl cos α求出合外力的功。 方法2:先求出各个分力的功,合外力的功等于物体所受各力功的代数和。

二、功率 1概念:功跟完成功所用时间的比值,表示力(或物体)做功的快慢。 2公式:t W P =(平均功率) θυc o s F P =(平均功率或瞬时功率) 3单位:瓦特W 4分类: 额定功率:指发动机正常工作时最大输出功率 实际功率:指发动机实际输出的功率即发动机产生牵引力的功率,P 实≤P 额。 5分析汽车沿水平面行驶时各物理量的变化,采用的基本公式是P =Fv 和F-f = ma 6 应用: (1)机车以恒定功率启动时,由υF P =(P 为机车输出功率,F 为机车牵引力,υ为机车前进速度)机车速度不断增加则牵引力不断减小,当牵引力f F =时,速度不再增大达到最大值max υ,则f P /max =υ。 (2)机车以恒定加速度启动时,在匀加速阶段汽车牵引力F 恒定为f ma +,速度不断增加汽车输出功率υF P =随之增加,当额定P P =时,F 开始减小但仍大于f 因 此机车速度继续增大,直至f F =时,汽车便达到最大速度max υ,则f P /max =υ。 三、重力势能 1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势能。 2公式:mgh E P = h ——物体具参考面的竖直高度 3参考面 a 重力势能为零的平面称为参考面; b 选取:原则是任意选取,但通常以地面为参考面

北京高中地理会考说明(题目示例含答案)

北京普通高中会考考试 题目示例 一、单项选择题 1.图1中包括的天体系统有 A .一级 B .二级 C .三级 D .四级 2.地球是太阳系一颗特殊的行星,主要体现在A .是太阳系中体积、质量最大的行星 B .是八大行星中质量最小的行星 C .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 D .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 3.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大气、水、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是 A .重力势能 B .生物能 C .太阳辐射能 D .风能 4.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 A .诱发地震和潮汐现象 B .产生“磁暴”和“极光” C .诱发海啸和台风 D .干扰电离层和无线电长波通讯 5. 我国某地有一口井,一年中只有一天太阳可直射井底,该地位于 A .赤道上 B .北回归线上 C .北极圈上 D .南回归线上 小明同学利用暑假赴日本旅游,并拍摄了一幅富士山的风景照(图2),拍照时间为8时15分(北京时间) 。据此完成6~8题。 6.小明拍摄照片时,东京正值 A .上午 B .正午 C .下午 D .晚上 7.富士山顶部的岩石,按成因分类属于 A .岩浆岩 B .侵入岩 C .变质岩 D .沉积岩 8.此季节日本 A .受赤道低气压控制 B .高温多雨 C .盛行西南风 D .有太阳直射 (8.此时,控制北太平洋的气压中心是 A .亚洲低压 B .夏威夷高压 C .亚洲高压 D .阿留申低压) 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图3),回答9~10题。 9.图3中①表示 A .地幔 B .地壳 C .地核 D .软流层 10.岩石圈位于图中所示的 A .①顶部 B .②顶部 C .①的全部和②顶部 D .③外部 11.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4),图中序号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A. ① —— 重熔再生 B. ② —— 外力作用 C. ③ —— 冷却凝固 D. ④ —— 变质作用 读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图5),回答12-14题。 12. 图中字母表示大气逆辐射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3. 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图1 图2 ① ② ③ 图3 图4

会考必备物理公式

高中物理会考公式表 一、《力》 1.重力:mg G =(2 r GM g ∝ ,↓↑g r ,,在地球两极g 最大,在赤道g 最小) 2.合力:2121F F F F F +≤≤-合 平行四边形定则 二、《直线运动》 1. 位移:t v s ?=;2021 at t v s +=(匀变速) 2. 平均速度:t s v = (适于任何运动);t v v v t +=0(仅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3. 加速度:t v t v v a t ??=-= 0(速度变化率) 4. 速度:at v v t +=0;t s v v v v t t =+= =202 (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速度) 5. 速度位移公式:as v v t 22 02=- 6.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2aT s =? 7. 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特点:00=v ,只受重力,a=g 且方向竖直向下) (1)速度公式:gt v t =(2)位移公式:22 1gt s =(3)速度位移公式:gh v t 22 = (4)位移与平均速度关系式:t v s t ?=2 三、牛顿运动定律 1.牛顿第二定律:ma F =合 2.动力学两类基本问题解题思路:(加速度是解题关键) 四、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 1.平抛运动:(特点:初速度沿水平方向,物理只受重力,加速度a=g 恒定不变,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水平方向:00 ,v v t v x x ==

竖直方向:2 2 1gt y = ,gt v y = 经时间t 的速度:22 02 2 )(gt v v v vt y x +=+= 平抛运动时间:g h t 2=(取决下落高度,与初速度无关) 2.匀速圆周运动 (1)线速度:T r t s v π2= = (2)角速度:T t π φω2== (3)r v ?=ω (4)固定在同一轴上转动的物体,各点角速度相等。用皮带(无滑)传动的皮带轮、相互咬合的齿轮,轮缘上各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5)向心力:r T m r m r v m F 222 24πω===(向心力为各力沿半径方向的合力,是效 果力非物体实际受到的力) (6)向心加速度:v r r v a ?=== ωω22 (7)周期:f T 1 = 3.万有引力定律 (1) 表达式:2 2 1r m m G F = (2) 应用:把天体运动看成是匀速圆周运动,其所需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 1) 主要公式:r T m r m r v m r Mm G 222 224πω===;mg r Mm G =2(应分清M 与m ,g 指物体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 2) 天体质量M 的估算:r T m r Mm G 2224π=2 3 24GT r M π=? 3) 卫星的环绕速度、角速度、周期与半径的关系: 由公式r T m r m r v m r Mm G 222 224πω===判断,r GM v =,3 r GM =ω,GM r T 3 24π= 4) 第一宇宙速度是指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 7.9km/s ==gR v 。 5) 同步卫星:相对于地面静止且与地球自转具有相同周期的卫星,T=24h 。同 步卫星只能位于赤道正上方特定的高度(h ≈3.6?104km ),v 、ω均为定值。 五、机械能

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七章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七章 知识点总结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2 第七章机械能知识点总结 一、功 1概念: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一段位移,这个力就对 物体做了功。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2条件:. 力和力的方向上位移的乘积 3公式:W=F S cos θ W ——某力功,单位为焦耳(J ) F ——某力(要为恒力),单位为牛顿(N ) S ——物体运动的位移,一般为对地位移,单位为米(m ) θ——力与位移的夹角 4功是标量,但它有正功、负功。 某力对物体做负功,也可说成“物体克服某力做功”。 当)2 ,0[πθ∈时,即力与位移成锐角,功为正;动力做功; 当2π θ=时,即力与位移垂直功为零,力不做功; 当],2 (ππ θ∈时,即力与位移成钝角,功为负,阻力做功; 5功是一个过程所对应的量,因此功是过程量。 6功仅与F 、S 、θ有关,与物体所受的其它外力、速度、加速度无关。 7几个力对一个物体做功的代数和等于这几个力的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即W 总=W 1+W 2+…+Wn 或W 总= F 合Scos θ 8 合外力的功的求法: 方法1:先求出合外力,再利用W =Fl cos α求出合外力的功。

3 方法2:先求出各个分力的功,合外力的功等于物体所受各力功的代数和。 二、功率 1概念:功跟完成功所用时间的比值,表示力(或物体)做功的快慢。 2公式:t W P =(平均功率) θυcos F P =(平均功率或瞬时功率) 3单位:瓦特W 4分类: 额定功率:指发动机正常工作时最大输出功率 实际功率:指发动机实际输出的功率即发动机产生牵引力的功率,P 实≤P 额。 5分析汽车沿水平面行驶时各物理量的变化,采用的基本公式是P =Fv 和F-f = ma 6 应用: (1)机车以恒定功率启动时,由υF P =(P 为机车输出功率,F 为机车牵引力,υ为机车前进速度)机车速度不断增加则牵引力不断减小,当牵引力f F =时,速度不再增大达到最大值m ax υ,则f P /max =υ。 (2)机车以恒定加速度启动时,在匀加速阶段汽车牵引力F 恒定为f ma +,速度不断增加汽车输出功率υF P =随之增加,当额定P P =时,F 开始减小但仍大于f

高中数学学业水平考试题型示例

高中数学学业水平考试题型示例 一、选择题 (1)下列元素的全体不能组成集合的是 (A )大于3小于11的偶数(B )我国的小河流 (C )方程0232=-+x x 的所有实数根(D )亚洲国家的首都 (2)设集合A={1,2,3,4,5},B={2,4,6}则B A ?= (A ){6}(B ){2,4}(C ){2}(D ){1,2,3,4,5,6} ∈0x (11)下列关于棱柱的判断正确的是 (A )只有两个面平行(B )所有的棱都平行 (C )所有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D )两底面平行,且各侧棱也互相平行 (12)已知某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此几何体为 (A )圆台(B )四棱锥(C )四棱柱(D )四棱台 (13)体积为3 4π的球的半径为 (A )1(B )2(C )3(D )4 (14)如果直线a 和b 没有公共点,那么直线a 和b 的位置关系是

(A)异面(B)平行(C)相交(D)平行或异面 (15)斜率不存在的直线一定是 (A)过原点的直线(B)垂直于x轴的直线 (C)垂直于y轴的直线(D)垂直于过原点的直线 (16)已知点A(2,4),B(3,6),则直线的斜率为 (A)2B)3(C)1(D)2 (17)过点P(-2,0),斜率是3的直线的方程是 (A)y=3x-2(B)y=3x+2(C)y=3(x-2)(D)y=3(x+2) (18)在x轴、y轴上的截距分别是2,-3的直线方程为 1 )相离 IFa<10THEN y=2*a ELSE y=a*a PRINTy (A)9(B)3(C)6(D)10 (27)一支田径队有男运动员56人,女运动员42人,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全 体运动员中抽出一个容量为28的样本,则应抽男运动员的人数为 (A)12(B)16(C)10(D)20 (28)为了了解某地参加计算机水平测试的5000名学生的成绩,从中抽取了200

2018年高三物理零模试卷

苏州市2018年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调研卷 高三物理 注意事项 学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卷共6页.包括单项选择题(第1题~第7题,共21分)、多项选择题(第8题~12题,共20分)、简答题(第13题~14题,共20分)、计算题(第15题~18题,共59分).本卷满分120分,时间为100分钟.完成本卷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测试序列号等用书写黑色字迹的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2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物理学发展史上,首先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结合起来的科学家是 A.亚里士多德B.伽利略C.牛顿D.法拉第 2.如图所示,某同学斜向上抛出一石块,空气阻力不计.下列关于石块在空中运动过程中的水平位移x、速率v、加速度a和重力的瞬时功率P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3.如图所示,倾角θ=37° 的上表面光滑的斜面体 放在水平地面上.一个可 以看成质点的小球用细 线拉住与斜面一起保持 静止状态,细线与斜面间 的夹角也为37°.若将拉力换为大小不变、方向水平向左的推力,斜 面体任然保持静止状态.sin 37°=,cos 37°=.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将向上加速运动 B.小球对斜面的压力变大 C.地面受到的压力不变 D.地面受到的摩擦力不变 4.如图所示,两根平行金属导轨置于水平面内,导轨之间接有电阻R.金属棒ab与两导轨垂直并保持良好接触,整个装置放在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下(方向不变).现使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均匀减小,ab始终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中的感应电流方向由b到a

高中物理会考必记公式

高中物理会考公式大全(文科) 一、运动学基本公式 1.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 速度公式:at v v t += 位移公式:202 1at t v x += 推论公式(无时间):ax v v t 2202 =- 2、计算平均速度t x v ??=【计算所有运动的平均速度】 2 0t v v v + =3. 匀变速直线运动: ①平均速度V 平=△x /△t(定义式) ②有用推论V 2-Vo 2=2ax ③中间时刻速度V t/2=V 平=(V+Vo)/2 ④末速度V =Vo+at ⑤中间位置速度2 2 22t o v v V S += ⑥位移x =(V+Vo)t/2=V o t+at 2/2 ⑦加速度a =(V-Vo)/t =△V/△t{以Vo 为正方向,a 与Vo 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注: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 ; 加速度(a):m/s 2; 末速度(V):m/s ; 时间(t):秒(s); 位移(x):米(m ); 路程:米; 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 2、自由落体运动: ①初速度Vo =0 ②末速度V =gt ③下落高度h =gt 2/2(从Vo 位置向下计算) ④推论V 2=2gh 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a =g =9.8m/s 2≈10m/s 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4、打点计时器 (1)两种打点计时器 (a )电磁打点计时器: 工作电压(6V 以下) 交流电 频率50HZ (b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工作电压(220v ) 交流电 频率50HZ 【计数点要看清是相邻的打印点(间隔)还是每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间隔0.1s)】 (2)纸带分析 (a (b)求某点速度公式:t x v v t 22= =【会根据纸带计算某个计数点的瞬时速度】 二、力学基本规律 1、不同种类的力的特点 (1).重力:mg G =(2 r GM g ∝,↓↑g r ,,在地球两极g 最大,在赤道g 最小) (2). 弹力: x k F ?= 【弹簧的劲度系数k 是由它的材料,粗细等元素决定的,与它受不受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高二第七章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马鸣风萧萧**整理制作) 人教版物理高二必修2第七章 第六节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关于“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每次实验必须设法算出橡皮筋对小车做功的具体数值 B.每次实验中,橡皮筋拉伸的长度没有必要保持一致 C.放小车的长木板应该尽量使其保持水平 D.先接通电源,再让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 2.在做“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改变橡皮筋的条数改变拉力做功的数值 B.通过改变橡皮筋的长度改变拉力做功的数值 C.通过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来不能测定小车加速过程中获得的最大速度 D.通过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来测定小车加速过程中获得的平均速度 3.在《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橡皮筋所做的功可根据公式:W=FL算出. B.进行试验时,必须先平衡摩擦力. C.分析实验所打出来的纸带可判断出:小车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再做匀速直线运动,最后做减速运动. D.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w与v2成正比 4.如图所示,在“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中,关于橡皮筋做的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橡皮筋做的功可以直接测量 B.通过增加橡皮筋的条数可以使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成整数倍增加 C.橡皮筋在小车运动的全程中始终做功 D.把橡皮筋拉伸为原来的两倍,橡皮筋做功也增加为原来的两倍 5.在“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中,下列画出的W-v的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 ). 6.关于“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每次实验必须设法算出橡皮筋对小车做功的具体数值 B.每次实验中,橡皮筋拉伸的长度没有必要保持一致 C.放小车的长木板应该尽量使其水平 D.先接通电源,再让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 7.关于“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每次实验必须设法算出橡皮筋对小车做功的具体数值 B.每次实验中,橡皮筋拉伸的长度没有必要保持一致 C.放小车的长木板应该尽量使其水平 D.先接通电源,再让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 8.在“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四条纸带,应选用() 9.在“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中每次橡皮筋的拉伸长度都保持不变,这样每次( ) A.做的功一样 B.每条橡皮筋产生的弹性势能相同 C.产生的动能相同

2018届杨浦区高考物理一模试卷及答案

杨浦区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中等级考模拟质量调研 高三年级物理学科试卷 一、选择题(共40分。第1-8小题,每小题3分,第9-12小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用来定量描述磁场强弱和方向的是 A.磁感应强度. B.磁通量. C.安培力. D.磁感线. 2.20世纪中叶以后,移动电话快速发展.移动电话机 A.既能发射电磁波,也能接收电磁波. B.只能发射电磁波,不能接收电磁波. C.不能发射电磁波,只能接收电磁波. D.既不能发射电磁波,也不能接收电磁波. 3.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规定:各种小型车辆前排乘坐的人(包括司机)必须系好安全带.这是因为 A.系好安全带可以减小惯性. B.系好安全带可以防止因人的惯性而造成的伤害. C.系好安全带可以防止因车的惯性而造成的伤害. D.是否系好安全带对人和车的惯性没有影响. 4.电源电动势反映了电源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下列关于电动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动势是一种非静电力. B.电动势越大表明电源储存的电能越多. C.电动势就是闭合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 D.电动势由电源中非静电力的特性决定,跟其体积、外电路无关.

第 2 页 / 共 9 页 5.如图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竖直木板之间,有质量均为m 的4块相同的砖,用两个大小均为F 的水平力压木板,使砖块静止不动,则第2块砖对第3块砖的摩擦力大小是 A .0. B .mg . C .2 1 mg . D .2mg . 6.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研究物体变速运动规律时,做了著名的“斜面实验”,他测量了铜球在较小倾角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发现铜球做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且铜球加速度随斜面倾角的增大而增大,于是他对大倾角情况进行了合理的外推,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A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 .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C .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变速直线运动. D .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属性,即惯性. 7.如图所示,虚线a 、b 、c 是电场中的一簇等势线(相邻等势面之间的电势差相等),实线为一α粒子(重力不计)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时的运动轨迹,P 、Q 是这条轨迹上的两点,据此可知 A .a 、b 、c 三个等势面中,a 的电势最高. B .电子在P 点具有的电势能比在Q 点具有的电势能小. C .α粒子在P 点的加速度比Q 点的加速度大. D .带电质点一定是从P 点向Q 点运动. 8.在如图所示电路中,合上开关S ,将滑动变阻器R 2的滑动触点向b 端移动,则三个电表A 1、A 2和V 的示数I 1、I 2和U 的变化情况是 A .I 1增大,I 2不变,U 增大. B .I 1减小,I 2不变,U 减小. C .I 1增大,I 2减小,U 增大.

高中物理会考(学业水平考试)公式及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会考公式概念总结 一、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 t x v = (定义式) 平均速度的方向即为运动方向 v -平均速度 国际单位:米每秒m/s 常用单位:千米每时 km/h 换算关系 1m/s=3.6km/h (2)加速度t v v t v a 0t -=??= 加速度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也叫速度的变化率 {以Vo 为正方向,a 与Vo 同向(做加速运动)a>0;反向(做减速运动)则a<0} 注: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0v ):m/s ; 加速度(a):m/s 2; 末速度(t v ):m/s ; 时间(t):秒(s); 位移(x):米(m ); 路程(s):米(m ); 三个基本物理量:长度 质量 时间 对应三个基本单位:m kg s (3) 基本规律: 速度公式 at v v t +=0 位移公式 2012x t at v = + 几个重要推论: (1)ax v v t 2202=- (o v 初速度,t v 末速度 匀加速直线运动:a 为正值,匀减速直线运动(比如刹车):a 为负值,) (2) A B 段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 *(3) AB 段位移中点的即时速度: V =022t t V V x V t +== 2 s V =注意 都是在什么条件下用比较好?(在什么条件不知或不需要知道或者也用不到时,该用哪个公式?)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T 一每个时间间隔的时间) (用来求纸带问题中的加速度,注意单位的换算) (6)自由落体: ①初速度Vo =0 ②末速度gt V t = ③下落高度221gt h = (从Vo 位置向下计算) ④推论22t V gh = 全程平均速度 2 t V V =平均 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a =g =9.8m/s 2≈10m/s 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二、相互作用: 1、重力G =mg (方向竖直向下,g =9.8m/s 2≈10m/s 2,作用点在重心,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 2、弹力,胡克定律:x F k =弹(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有关) 3、求 1F 和2F 两个共点力的合力: 2aT x =?

最新-北京市2018届高中物理会考说明中的题型示例(WORD版) 精品

北京市2018届高中物理会考说明中的题型示例 一、选择题 1.在国际单位制中,规定长度、质量和时间的单位是( ) A.m、kg、s B.km、N、h C.m、J、h D.w、kg、s 答案:A 考点内容:单位制 难度:易 2.下列物理量中,哪个是矢量( ) A.质量B.温度C.路程D.静摩擦力 答案:D 考点内容:矢量与标量 难度:易 3.乘客坐在行驶的火车上,看到车外的房屋和树木向车后方退去,他选择的参考系是( ) A.他乘坐的火车B.迎面驶来的火车C.路旁的房屋D.路旁的树木 答案:A 考点内容:参考系 难度:易 4.图是某辆汽车的速度表。汽车启动后经过15s,速度表的指针指在如图 所示的位置。由表可知( ) A.此时汽车的瞬时速度是70 rn/s B.此时汽车的瞬时速度是70 km/h C.启动后15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70m/s D.启动后15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70km/h 答案:B 考点内容:平均速度,瞬时速度 难度:易 5.在图的四个速度图象中,有一个是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这个图象是( ) 答案:D 考点内容: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 难度:易 6.一个质点沿直线运动,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线段OA表示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线段OA表示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

C.质点在6s末的速度为12m/s D.质点在6s末的速度为10m/s 答案:AC 考点内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 难度:易 7.图所示的是两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间图象,其中图线甲与时间轴平行,图线乙是通过 坐标原点的直线。由图象可知( ) A.甲物体处于静止状态B.甲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C.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D.乙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答案:BD 考点内容:匀速直线运动的 速度图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 难度:易 8.以10m/s的速度,从10m高的塔上水平抛出一个石子。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石子落地时的速度大小是( ) A.102m/s B.103m/s C.20m/s D.30m/s 答案:B 考点内容:平抛运动 难度:易 9.在力的合成中,合力与分力的大小关系是( ) A.合力一定大于每一个分力B.合力一定大于其中一个分力 C.合力一定小于其中一个分力D.合力可能比两个分力都小,也可能比两个分力都大答案:D 考点内容:力的合成,平行四边形定则 难度:易 10.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分别是30N和40N,如果它们的夹角是90°,则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是( ) A.10N B.35N C.50N D.70N 答案:C 考点内容:力的合成,平行四边形定则 难度:易 11.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作用力反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B.地球对重物的作用力大于重物对地球的作用力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有时相等有时不相等D.作用力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答案:AD 考点内容:牛顿第三定律 难度:易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2018年高三物理一模试题及答案

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考模拟质量调研 高三年级物理学科试卷 一、选择题(共40分。第1-8小题,每小题3分,第9-12小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用来定量描述磁场强弱和方向的是() (A)磁感应强度(B)磁通量(C)安培力(D)磁感线 2.20世纪中叶以后,移动电话快速发展。移动电话机()(A)既能发射电磁波,也能接收电磁波 (B)只能发射电磁波,不能接收电磁波 (C)不能发射电磁波,只能接收电磁波 (D)既不能发射电磁波,也不能接收电磁波 3.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规定:各种小型车辆前排乘坐的人(包括司机)必须系好安全带.这是因为() (A)系好安全带可以减小惯性 (B)系好安全带可以防止因人的惯性而造成的伤害 (C)系好安全带可以防止因车的惯性而造成的伤害 (D)是否系好安全带对人和车的惯性没有影响 4.电源电动势反映了电源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下列关

于电动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动势是一种非静电力 (B )电动势越大表明电源储存的电能越多 (C )电动势就是闭合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 (D )电动势由电源中非静电力的特性决定,跟其体积、外电路无关 5.如图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竖直木板之间, 有质量均为m 的4块相同的砖,用两个大小 均为F 的水平力压木板,使砖块静止不动,则第2块砖对第3块砖的摩擦力大小是( ) (A )0 (B )mg (C )1 2 mg (D )2mg 6.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研究物体变速运动规律时,做了著名的“斜 面实验”,他测量了铜球在较小倾角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发现铜球做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且铜球加速度随斜面倾角的增大而增大,于是他对大倾角情况进行了合理的外推,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A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 )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C )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变速直线运动 (D )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属性,即惯性 7.如图所示,虚线 a 、 b 、 c 是电场中的一簇等势线

高中物理第七章时功

学案3 功 【学习目标】 1.通过习题掌握规律 2.深入认识功 【学习任务】 【概念规律练】 知识点一功的理解 1.下列关于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凡是受力的作用的物体,一定有力对物体做功 B.凡是发生了位移的物体,一定有力对物体做功 C.只要物体受力的同时又有位移发生,就一定有力对物体做功 D.只要物体受力且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位移,就一定有力对物体做功 2.用水平恒力F作用于质量为M的物体上,使之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沿力的方向移动距 离l,恒力做功为W1.再用该恒力作用于质量为m(mW2 B.W1

(2)摩擦力对木箱所做的功是________ J. (3)外力对木箱所做的总功是________ J. 5.如图3所示, 图3 用恒定的拉力F 拉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的质量为m 的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时间t ,拉力 F 斜向上与水平面夹角为θ=60°.如果要使拉力做的功变为原来的4倍,在其他条件不变 的情况下,可以将( ) A .拉力变为2F B .时间变为2t C .物体质量变为m 2 D .拉力大小不变,但方向改为与水平面平行 【方法技巧练】 一、合力的功的计算 6.如图4所示, 图4 质量为m 的物体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物体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使斜面水平 向左匀速移动距离l.试求: (1)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物体与斜面相对静止); (2)斜面对物体的弹力做的功; (3)重力对物体做的功; (4)斜面对物体做的功是多少?各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是多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