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矫正散光的接触镜_一_接触镜矫正散光

用于矫正散光的接触镜_一_接触镜矫正散光
用于矫正散光的接触镜_一_接触镜矫正散光

交叉圆柱镜的临床应用

交叉圆柱镜的临床应用 在眼屈光检查中,若被检查存屈光不正且含有散光,则会给我们检查带来各种各样的麻烦,例如含有轻度散光的患者必须使用柱镜矫正,还是用等效球镜代替?矫正柱镜的轴位有误差怎么解决?如被检查者视细胞受到抑制状态或存在轻度弱视等造成的被检者主观判断

③任一类型的散光可以通过MPMVA或者红绿色法改造成正负等焦量的混合性散光。规则散光眼中,无论复性近视散光、单纯近视散光、单纯远视散光、复性远视散光还是正负焦量不等的混合性散光都可以借助于MPMVA或者红绿色法改造成正负等焦量的混合性散光状态。而这一正负等焦量的混合性散光状态常被称为等效球镜状态。如:单纯性近视散光-1.00DC ×180,予-0.50DS等效球镜度后即获得人造的正负等焦量的混合性散光-0.50DC×

②当眼无散光或散光全矫后,交叉圆柱镜翻转前后产生的最小弥散圆大小相同(例2)。

④当中间轴与混散眼散光轴不重叠时,交叉圆柱镜翻转前后残余散光量不相同(例4)。 (3)矫正用的正负等焦量的混合性散光镜度可以通过球镜、柱镜组合获得 使用镜片箱中的正球镜、负球镜、正柱镜、负柱镜组合出的混合性散光镜片可以有三种组合形式:正球镜联合负柱镜;负球镜联合正柱镜;负柱镜联合正柱镜。而使用综合验光仪上的镜片则只有正球镜联合负柱镜这一种组合形式,因为综合验光仪上只有负柱镜而没有正柱镜。因此,在综合验光仪上提供混合性散光镜度时,是按照每增加-0.50DC同步增加 +0.25DS或者每减少-0.50DC同步减少+0.25DS来进行的。 (4)交叉圆柱镜检测散光的基本思路 首先把规则散光眼改造成正负等焦量的混散。这一过程可以借助于MPMVA或红绿法。其次使用正负等焦量的混散试镜片测试人造的混散眼。这一过程借助交叉圆柱镜来实施。最后使用正负等焦量的混散镜片矫正人造混散眼。这一过程借助正球镜联合负柱镜等形式提供正负等焦量的混散镜片。因此交叉圆柱镜检测散光实质是使用两个已知的正负等焦量的混合性散光镜度去测试一个未知的人造的正负等焦量的混合性散光。 2.方法 (1)准备 ·斑点状视标,取自印刷视标或视标投影仪。

标准验光流程(含高散光)

验光流程步骤与个人操作要领 一、电脑操作要领:(他觉式) 1、客坐椅移至正确位置。 2、让受测者挺胸并将下颌、额头与仪器自然贴紧,两眼自然平视,尽量控制眨眼。 3、高度调整:根据顾客高度调整升降台及颌台高度。 二、自觉式:(猪肝) (一)验前检查: 1、验配之前需先归零。 2、设定PD值(PD值先由瞳距仪测量) 3、调整水平(水平泡调至红圈中央) 4、调整顶点距离(正确的顶点距离为12MM) 5、仪器要微斜15度状.(疑问) (二)问诊: (问诊动作要穿插于验光整个过程中) 1、以关心和关爱的态度进行,面对受测者要适时的加入用眼知识;(如营养要平衡、全面,不挑食,应多吃蔬菜和动物肝脏;应多注意活动眼球,做眼保健操,在用眼1小时后应休息10分钟;平时应避免直接注视强光,在看电视时应注意保持一定距离;外出时应戴一副太阳镜,减少紫外线损坏等) 2、询问顾客的戴镜史: (1)如没有戴过眼镜则询问视力变化的情况(是最近还是已很久)及对视 力的要求。 (2)旧有眼镜的使用状况 (3)与教室的距离是多少 (4)体检用或平时用 (5)有否使用眼药水或眼药膏 3、利眼测试:(如有戴过眼镜则戴旧镜检查裸眼)出示点状视标,并告之顾客:前方是点状视标,是用来测试利眼(即主导眼,为主要注视视标的一眼,而另一只眼主要注视背景,就好比是左右手)请您跟我做:双手虎口交叉成一三角形,放置于眼前方,保持眼睛可通过此孔看到前方视标,并水平向前伸出,此时用遮挡板分别遮挡左眼和右眼注意保持头和手不要动询问哪支眼可以看到视标,可看到视标眼为主导眼。 4、裸眼测试:(测试裸眼之最高视力,左右眼分开测,如戴过眼镜应戴旧镜测裸眼视力) (三)验光的主要流程: 1、云雾法的使用与粗球面的测试(0.1~0.5)

带散光多焦点人工晶体治疗高度近视白内障 散光的临床观察

Hans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眼科学, 2018, 7(1), 34-38 Published Online March 2018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3b5434577.html,/journal/hjo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3b5434577.html,/10.12677/hjo.2018.71006 The Clinical Study of Toric Multifocal Intraocular Lens in Correcting Corneal Astigmatism and High Myopia after Phacoemulsification Yang He, Yang Yang* Ophthalmology Department, Kunming Yan’an Hospital, Kunming Yunnan Received: Feb. 27th, 2018; accepted: Mar. 14th, 2018; published: Mar. 21st, 2018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stability and reliability of toric multifocal intraocular lens (IOL) in the pa-tients with high myopia after phacoemulsification. Methods: Twenty-three cataract patients (30 eyes) with high myopia were involved in the study. All the patients with more than 1.5D corneal astigmatism and ocular axis 26 - 28 mm were implanted toric multifocal intraocular lens after phacoemulsification. The 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 (UCVA), best corrected near and distance vis-ual acuity (BCNVA and BCDVA), residual corneal astigmatism, and mean axis rotation of toric mul-tifocal intraocular lens (IOL) at postoperative 1 week, 1 month, 3 months, 6 months were observed. Results: At postoperative 6 months, the number of patients (19 eyes) UCVA ≥ 0.8 is 63.3% of all, the spherical equivalent is (?0.5 - +0.5), and the number of patients (27 eyes) BCNVA ≥ 0.8 is 90% of all.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atients with corneal astigmatism preoperative (2.51 ± 1.02)D and postoperative 6 months (0.38 ± 0.15)D (P < 0.05). The mean axis rotation of Toric IOL in the study was (3.16 ± 1.34) at postoperative 6 months. Conclusion: The toric multifocal IOL im-plantation makes better UCVA and BCNVA, and it also provides good stability and reliability in corneal astigmatism correction in phacoemulsification. Keywords Corneal Astigmatism, Multifocal, High Myopia, Intraocular Lenses 带散光多焦点人工晶体治疗高度近视白内障 散光的临床观察 何阳,杨阳* *通讯作者。

散光的验配

散光是一种极普遍的屈光状态,几乎每个人都有,比近视、远视还要普遍,只是真正需要配戴散光镜片的人相对较少。如果散光的验配不科学,不准确,顾客戴镜后会出现严重的视疲劳,眼酸、眼干、眼胀、头晕、流泪等不良反应。 一、散光简介 验光员要向顾客介绍什么是散光时,最通俗的说法就是:角膜表面不圆。正常人眼角膜并不是纯圆形,是偏椭圆形的,所以产生散光很正常。一般情况下,低于0.50D的散光,不需要佩戴散光眼镜,低于1.00D属于生理性散光,大多数人散光都在这个范围内。 一般普通人认为散光就是重影,视物不清晰,这样的说法并没有错却不科学。散光就是物体没有在视网膜上有一个清晰的成像点,是一个散开的弥散圈,所以视物重影和不清晰。近视与远视也会感觉到重影与不清晰,但其均有良好的成像点,只是该点不在视网膜上。 散光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不规则散光,不规则散光的矫正主要是隐形眼镜,普通镜片在矫正不规则散光上效果不佳。另一类是规则散光(下面简称散光),下面主要针对规则散光进行分析与讲解。

散光从发生的地方不同(成因)又分为:角膜性散光、晶体性散光、光轴性散光、视轴性散光、视网膜性散光、调节性散光等眼散光。 散光从轴位上又分为:顺规散光与逆轴散光、斜性散光。以负散为例,当轴位在180°±30°时;为顺规散光,当轴位在90°±30°时,为逆性散光;当45°与135°±15°时,为斜轴散光。 当眼睛的水平子午线屈光力与垂直方向屈光力不同时,就会产生规则散光。(也称为“经纬线”屈光力不同或“子午线”屈光力不同)。 散光定义:平行光线经眼屈光系统折射后,形成一前一后的两条焦线,成像为最小弥散圈。如图二 如图二中,水平线的屈光力(蓝色)与垂直线屈光力(红色)不同,产生一个垂直与水平的前后焦线。中间有一个最小弥散圈(circle of least confusion)。

治疗近视的最好方法

治疗近视的最好方法 近视,不要相信什么手术,有适合的人和不适合的人,而且作了手术过几年还是会不好的,治疗近视的最好方法戴玻璃眼镜,或者是结合医生吃一些保健药品,隐形眼镜对眼球刺激挺大的. 去医院检查完了.才能决定采取什么样的治疗措施. 治疗近视的最好方法保护视力的4种锻炼方法 一、转眼法 选一安静场所,或坐或站,全身放松,清除杂念,二目睁开,头颈不动,独转眼球。先将眼睛凝视正下方,缓慢转至左方,再转至凝视正上方,至右方,最后回到凝视正下方,这样,先顺时针转9圈。再让眼睛由凝视下方,转至右方,至上方,至左方,再回到下方,这样,再逆时针方向转6圈。总共做4次。每次转动,眼球都应尽可能地达到极限。这种转眼法可以锻炼眼肌,改善营养,使眼灵活自如,炯炯有神。 二、治疗近视的最好方法眼呼吸凝神法 选空气清新处,或坐或立,全身放松,二目平视前方,徐徐将气吸足,眼睛随之睁大,稍停片刻,然后将气徐徐呼出,眼睛也随之慢慢微闭,连续做9次。 三、治疗近视的最好方法熨眼法 此法最好坐着做,全身放松,闭上双眼,然后快速相互摩擦两掌,使之生热,趁热用双手捂住双眼,热散后两手猛然拿开,两眼也同时用劲一睁,如此3~5次,能促进眼睛血液循环,增进新陈代谢。 四、治疗近视的最好方法洗眼法 先将脸盆消毒后,倒入温水,调节好水温,把脸放入水里,在水中睁开眼睛,使眼球上下左右各移动9次,然后再顺时针、逆时针旋转9次。刚开始,水进入眼里,眼睛难受无比,但随着眼球的转动,眼睛会慢慢觉得非常舒服。在做这一动作时,若感到呼吸困难,不妨从脸盆中抬起脸来,在外深呼吸一下。此法,能洗去眼中的有害物质和灰尘,还对轻度白内障有效,并能改善散光、远视、近视的屈光不正程度。 青少年治疗近视的最好方法 坚持每天让孩子练习转眼球20下,可以改善近视.他孩子视力原来是0.8,现在做了几个月后回到1.2了。还说这种练习可以防御近视,比眼保健操管用。大家不妨让孩子试试。昨天在首都儿科研究所专家门诊看眼科(peter眼睛长了霰粒肿),有很多孩子都是去检查视力和准备配镜。唉,看到父母们焦灼的目光,真是担心这是儿子的未来。所以,在现在这种学习压力情况下,一是要让孩子多参加体育和户外活动.增加远眺和眼球转动的机会.减少屏幕和近距离用眼。 经常看电脑的人——治疗近视的最好方法 我们的双眼,特别是眼角膜部分,经常是依靠泪腺供给水分,通过眨眼,使泪水变成

治疗近视的偏方(精心收集整理)

为了方便大家,特意收集了网上各种治疗白头发的偏方,请大家自行选择,并坚持到底。希望可以帮助到那些受白头发困扰的人。(本人只是收集整理,特别感谢各位网友) 近视是眼睛看不清远物、却看清近物的症状。在屈光静止的前提下,远处的物体不能在视网膜汇聚,而在视网膜之前形成焦点,因而造成视觉变形,导致远方的物体模糊不清。下面本人整理了物理疗法和食疗,供大家选择。 (一)物理疗法 1.主治:近视眼: (一)三分钟凝视远方,闭目休息一分钟,往返三次。 (二)凝视5米远能看清的一点,心中默数50数,看鼻尖默数50数,往返三次。每天二次——三次。 说明:此方由日本传入,尤其对青少年近视,只要坚持,确可取得可喜疗效。本人十七开始近视,二十五岁的时候,检查眼睛为250度近视,当时没钱配眼镜,很苦恼,因本人特爱看书,担心以后看书麻烦。后来在《参考信息》报看到这个偏方后,五年里时常治疗(不是经常),结果到现在近60了,还是250度,现在还经常看书,用不着戴眼镜,我认为是很管用得。想治疗近视眼的朋友不妨一试。 2.方法:头固定,眼球尽量左转25下,然后右转25下,一般后颈部就会有发胀的感觉,用手按摩揉一揉,马上就缓解了,这个时候你注意眼睛,是否要明亮些。这个方法的诀窍是后颈一定要发胀,什么穴位

就不说了,只要是近视眼后颈就会发胀,如果25次不够就做50次,发胀后马上揉揉两分钟。每天有空就做。 注意事项:1.近视眼镜配戴度数最好低点,尽量低点,不影响生活就可以了,感觉视力上来了稳定后马上换更低度数眼镜,不要急,慢慢来,终有一天你会彻底解除眼镜的,2.不要配戴领带,尽量给脖子宽松环境,衬衫领扣不要系上,这点很重要,是成败的关键。3.尽量不看电视玩电脑,如果看电视后多做这种方法。 最后祝大家都能顺利解除眼镜。一定要有信心,西医的近视手术千万不要做,对眼球损伤非常大,年纪大了你就会非常后悔的,极易失明。你没注意动手术的医生还戴着眼镜吗? 3.转眼球可提高视力 我中年时的视力左眼为0.3,右眼为1.0,经过20多年早、晚转眼球锻炼,近3年体检双目视力均为1.5。其方法是:坐在床上或椅上,双目向左转3圈后,平视前方片刻(默数5下),双目再向左转3圈,平视前方片刻。每日早晚转两次,不要间断,日久坚持,即见功效。(谷玉) 4.老年人不眼花一法 我邻居大妈60多岁了,也曾眼花,她的老母前几年告诉一方法:眼看前方,眼球正转3圈,然后再倒转3圈,做完后,再做一次眼保健操,每天坚持做两次。她坚持几年,现在不戴花镜也能穿针引线、读书看报了。 5.治疗近视的快速方法[转];献给广大近视眼的学生们

散光如何配眼镜及治疗方法

散光眼有“规则性”与“不规则性”两类,不规则性的散光是无法光学眼镜片矫正的,目前有硬性角膜接触镜、角膜地形图引导、波前像差引导的激光能有效治疗。而规则性的散光用光学镜片矫正即可提高视力。至于提高视力的程度就取决于散光的程度,两者成反比。一般轻、中度散光的矫正视力往往可以达正常范围,高度散光就难以得到良好的矫正视力,尤其是高度远视散光,看远与看近很难依赖眼镜与眼部调节来看清物像。 散光眼与生俱来,与眼球角膜的发育不良有关,如在幼儿期不尽早矫正,视功能的发育受到一定的抑制,等年龄大了才戴矫正眼镜,矫正视力就更差,往往成中度弱视。而高度近视散光则好些,虽然视远不清楚,但近视力还是较好的,视功能还能够通过弱视训练得到一定的提高,没有完全被抑制,矫正视力也比高度远视散光要好,但也应尽早矫正。高度散光眼矫正得早,不仅能促进孩子视功能的发育,而且物体变形和空间定位的误差反应要小,孩子能接受的矫正度数比较大,且易于适应。 那么,儿童散光眼配镜的原则有哪些呢? (1)低度散光基本都是生理性的,也就是“顺规性散光”(远视散光50度以内,轴位在90度左右的方向;或近视散光50度以内,轴位在180度左右的方向)。产生的原因是: 角膜受上下眼睑压力的影响,垂直方向的弯曲度大于水平方向的弯曲度,所以,垂直方向的屈光力较强,水平方向的屈光力偏弱,一般不会影响视力,通常也不必配镜矫正。如果散光的轴位有变化,影响视力或有视觉疲劳症状,此时,即使散光度数较低也应矫正。 (2)无论散光度度低或高,配镜时千万不可过矫,散光轴位一定要准确,否则会给孩子带来新的屈光不正,从而产生不能接受的视觉干扰症状。在不影响视力或无视疲劳的情况下,散光度数要充足地矫正,但绝对不可以过矫。 (3)孩子配镜后,如有视觉干扰症状,尤其是散光度数较高的斜轴散光(不在水平方向,也不在垂直方向),矫正度数应有所保留,充分矫正将会使孩子感到物像的大小和形状不是本来的面貌,容易造成空间定位的误差。需要注意的是,远视散光配镜后的这一类干扰症状比近视散光更重。

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散光矫正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观察

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散光矫正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观察目的:比较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散光型人工晶状体(Toric IOL)植入 术与球面IOL植入联合角膜缘松解术矫正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前散光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本院眼科住院的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56例56眼。按角膜散光度大小分为A组(0.75 D≤散光≤1.50 D)28眼,B组(1.75 D≤散光≤3.50 D)28眼。患者均进行超声乳化联合Toric IOL植入术和球面人工晶状体联合角膜缘松解术矫正术前散光,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裸眼视力、矫正视力、柱镜度数及散光矫正率。结果:术后验光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小瞳验光柱镜度数明显降低;A组中Toric IOL组与角膜缘松解术组的矫正视力、柱镜度数及散光矫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中Toric IOL组术后矫正视力、柱镜度数及散光矫正率与角膜缘松解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Toric IOL植入囊袋内稳定性良好,随访3个月未发现有超过6度的旋转度。结论:Toric-IOL与角膜缘松解术两种手术方式矫正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前散光安全、有效。Toric-IOL术矫正高度数散光的疗效优于角膜缘松解术。 标签:白内障;散光型人工晶体;角膜缘松解术;角膜切口 随着手术技能和人工晶状体研发的不断进步,白内障正在不断从简单的复明手术向屈光性手术转变,不只是要让患者术后看得见,还要看的舒服,并力求使患者在术后对眼镜的依赖降至最低,这已成为白内障手术医师追求的目标。目前,得益于眼科生物测量技术的提高和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的改进,球面离焦极影可以得到准确矫正。而角膜散光的矫正自然成为广大白内障医师和患者关注的重点,希望在为患者复明的同时又可以解决散光的困扰。现将两种术式矫正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散光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统计2012年本院住院的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56例56眼,其中男28眼,女28眼,年龄60~80岁,平均(71.3±5.4)岁。按角膜散光度大小分为A组(0.75 D≤散光≤1.50 D)28眼,B组(1.75 D≤散光≤3.50 D)28眼。两组均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Toric IOL治疗14眼,采用球面IOL植入联合角膜缘松解术治疗14眼。A组中男14眼,女14眼,年龄60~79岁,平均(68.3±6.1)岁,采用。B组28眼,男14眼,女14眼,年龄60~80岁,平均(7 2.0±5.9)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所有患者术前诊断均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瞳孔正圆,直径均大于3 mm,对光反应良好;术前晶体核硬度按照LOCSⅡ分类法属于Ⅱ~Ⅳ级。所有受检者均接受详细的病史询问及常规的眼科检查,包括视力、裂隙灯检查、眼压等,并已排除翼状胬肉、青光眼、角膜疾病、佩戴角膜接触镜史、眼外伤及曾行眼部手术的患者。 1.3 主要仪器及方法

交叉圆柱镜的使用

交叉圆柱镜的使用 协助视网膜检影验光法进行主观验光,交叉圆柱镜是矫正散光眼的重要工具。据了解医院内的验光师大部份都使用交叉圆柱镜,而在眼镜店大部份验光人员均不使用交叉圆柱镜。所以在矫正屈光患者的散光准确的系数就偏低了。往往因为散光度与轴不准确而矫正视力不理想。交叉圆柱镜实际是一个混合散光镜,也就是两个度数相等、符号相反的柱镜垂直相联合而得,经常使用有三种: 1、±0.25D柱即-0.25D球+0.50D柱或+0.25D球-0.50D柱 2、±0.50D柱即-0.50D球+1.00D柱或+0.50D球-1.00D柱 3、±1.00D柱即-1.00D球+2.00D柱或+1.00D球-2.00D柱 交叉圆柱镜的形状:为了使用方便应是带圆柱柄的透镜,柄较长,柄在两圆柱镜轴的中间。也有与镜片盒内镜片一样的交叉圆柱镜,此种使用不方便。交叉圆柱镜因有长柄,验光技师执长柄旋转、可使交叉圆柱镜永做90°旋转。 交叉圆柱镜的作用 1、检查患者有无散光:患者经检影验光后未发现散

光。但为了验光的结果更加准确,必须用交叉圆柱镜在试镜架上四个位置上作视力比较。(四个位置:90°、180°、45°、135°)。看视力有无明显区别。在加交叉圆柱镜比较时,令其患者看视力表。在指视力表时应较不戴交叉圆柱镜时的视力退两行。先由90°,180°,开始。指两面比较,视力看视力表上同一行的两个字。然后再由45°,135°做比较。如4的位置比较读视力表同一行(视力最佳时)清淅度无明显区别就无显光存在。如有区别就应加轻度散光。如:交叉柱镜的正号在90°负号在180°较负号在90°正号在180°视力好,又正号在135°负号在45°较负号在135°正号在45°视力好,说明90°~135°内可有正散光,在45°~180°内可有负散光。然后用+0.25D柱与-0.25D柱分别放在其位置中间,再比较视力,那片加上视力好就用那一片,然后再试交叉圆柱镜定好轴其位置。这样试可确定散光轴的范围,缩短试镜时间。 2、检查散光轴位置的正确与否:检影试镜后,散光轴的位置准确与否,应再用交叉圆柱镜比较。使交叉圆柱镜柄,对准其散光轴,交叉柱镜之正负号与其散光轴成45°,令其读视力比较,如散光为正号,其散光位置的移动应随交叉柱镜正号移动。俗称进十退五。

儿童散光的治疗

儿童散光的治疗 研究表明,散光的两个主要症状是视力下降和视力疲劳。一般情况下,散光度数是比较稳定的,且一般不会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度数。因此轻度散光(50度以内),一般人是不需要矫正。中高度散光,及远视性散光或近视性散光,多以配戴眼镜来矫正。 儿童如患上散光,应及早做检查,视力筛检过程中发现了散光的问题,就要及早戴上治疗散光的眼镜,两百度以上的散光会引发弱视的症状,如果过了六到九岁这段治疗的黄金期,即使未来戴上眼镜,也无法治疗后来所衍生的弱视问题了。 儿童散光眼的症状及治疗 1.症状 如果孩子看远、看近都模糊不清,很可能就是散光。专家介绍说:“散光的孩子很难分辨字母的形状,例如他们可能会将字母T看成是I或者连字符,所以学习认字或阅读会比较困难。”据研究,散光常因不良的用眼姿势而加重。例如躺着趴着看书,甚至斜眼或眯眼看东西,都会造成眼皮不当的压迫眼球,而影响其正常的发育,所以戒绝坏习惯才是防止散光的做法。 2.治疗 散光一般在学校就可以检查出来,如果确定是散光,就需要配戴眼镜了。 儿童散光眼的治疗,主要依据视力的好坏,与视疲劳的轻重而定,如果儿童为规则散光,不引起视力障碍,没有视疲劳可以不用治。如

果儿童有视疲劳,不管散光度数小大,都需要散瞳验光,配戴适宜的矫正眼镜。原则上全部散光度数都要矫正,但如果儿童散光度数过高,不能适应,可以先戴低度的矫正眼镜,慢慢适应,之后再配戴高度数全部矫正的眼镜。 长时间用眼后,可以贴瞳仁眼贴,它针对眼病诱因,从补充眼部组织的“视紫素”入手,打通视神经传导通路,修复整个眼部组织。对儿童散光的治疗有很好的疗效! 儿童散光的眼保健方法: ?留心观察,发现有问题,带到眼科医院做检查。最好3-4岁时 做第一次全眼部检查,以后毎年定期眼部检查1-2次。 ?指导幼童认识那些是危险的游戏和玩具,以减少眼外伤。 ?指导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便用手或其化物品接触眼 睛,以避免传染眼疾,若感染眼疾时尽量减少外出。 ?看书时光线要充足,光线最好来自左后方;看书姿势要正确, 并且保持在30公分至40公分之间的距离。 ?不要在摇晃的车上看书,也不要躺著看书。选择读物时字体要 清晰,不可太小。连续看书不起过一小时,毎30分钟休息5 分钟。 ?电视放置高度在眼睛平行线下方一点点,有看电视须距离电视 画面对角线的5-7倍。 ?营养要均衡。 ?多到郊外游玩,多看远处绿色旷野。

恢复视力的一些很有效的方法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空气污染,还有化学物质,用眼过度,营养不良,眼疾,不良用眼习惯等等都可能是你目前情况的原因 一、转眼法 选一安静场所,或坐或站,全身放松,清除杂念,二目睁开,头颈不动,独转眼球。先将眼睛凝视正下方,缓慢转至左方,再转至凝视正上方,至右方,最后回到凝视正下方,这样,先顺时针转9圈。再让眼睛由凝视下方,转至右方,至上方,至左方,再回到下方,这样,再逆时针方向转6圈。总共做4次。每次转动,眼球都应尽可能地达到极限。这种转眼法可以锻炼眼肌,改善营养,使眼灵活自如,炯炯有神。 二、眼呼吸凝神法 选空气清新处,或坐或立,全身放松,二目平视前方,徐徐将气吸足,眼睛随之睁大,稍停片刻,然后将气徐徐呼出,眼睛也随之慢慢微闭,连续做9次。 三、熨眼法 此法最好坐着做,全身放松,闭上双眼,然后快速相互摩擦两掌,使之生热,趁热用双手捂住双眼,热散后两手猛然拿开,两眼也同时用劲一睁,如此3~5次,能促进眼睛血液循环,增进新陈代谢。 四、洗眼法 先将脸盆消毒后,倒入温水,调节好水温,把脸放入水里,在水中睁开眼睛,使眼球上下左右各移动9次,然后再顺时针、逆时针旋转9次。刚开始,水进入眼里,眼睛难受无比,但随着眼球的转动,眼睛会慢慢觉得非常舒服。在做这一动作时,若感到呼吸困难,不妨从脸盆中抬起脸来,在外深呼吸一下。此法,能洗去眼中的有害物质和灰尘,还对轻度白内障有效,并能改善散光、远视、近视的屈光不正程度。 五、远方凝视: 找一处10米以外的草地或绿树:绿色由于波长较短,成像在视网膜之前,促使眼部调节放松、眼睫状肌松弛,减轻眼疲劳。不要眯眼,也不要总眨眼,排除杂念、集中精力、全神贯注的凝视25秒,辨认草叶或树叶的轮廓。接着把左手掌略高于眼睛前方30厘米处,逐一从头到尾看清掌纹,大约5秒。看完掌纹后再凝视远方的草地或树叶25秒,然后再看掌纹。10分钟时间反复20次,一天做三回,视力下降厉害的要增加训练次数。 此处还有热水洗眼或用热帕敷眼睛、太阳穴。

散光表法则原理

散光表30 倍法则的原理 本文由《美式21 项验光视觉检查法》书作者黄炳南先生撰写本人在长期验光培训工作中,经常会遇到验光员咨询散光表的问题,特撰写此文以帮助大家。 散光表主要用于粗验散光,可初步确定眼睛是否存在散光。一般要求,当远视力矫正高于0.5以上,视力在0.6 ~0.8之间时,用红绿视标对比,当红比绿清为基础下使用散光表,方法就是30 倍法则。 散光30 倍法则(Rule of thirty ):初验散光轴位=钟表最清楚线条对应的最小阿拉伯数字X 30)(钟表型散光表) 举例:在测试时,告诉顾客以钟表面为例,看散光表内黑线的深浅,细粗是否一致,如不一致,则说明此眼有散光存在。如看到2 点与8 点钟方向比较清晰、黑,说明此眼粗验散光轴位在2X 30°= 60°,如看到1?2点(7?8点)之间清晰,那么粗验散光轴位就是1.5 X 30°= 45°。 下面为目前世界通用的散光表与TABO散光轴位标记法: 常被学生问到: 1. 为什么最清晰的方向不是轴位?轴位不是最低屈光力的方向吗?为什么看到 6-12 点垂线清晰,负散光轴位却在水平180°? 2. 为什么2与8点清晰,轴位就是60°?很多学生认为2点钟清晰时,轴 位应该是30°才对,为什么是60°? 3. 加上散光后,最清晰的线也会移动,那应该怎样处理? 一、为什么最清晰的线不是轴位?轴位为什么在最模糊的方向? 首先要知道,看散光表时,要求是当红比绿清的状态下进行(眼处于轻度

雾视状态),因此所用的散光度数用负柱镜来矫正。(综合验光仪内也只有负散) 当眼睛看到黑线深浅不一致时,那眼睛内的散光是什么性质? 就是有正散存在,如图一: 图一 图一,眼睛内屈光度数为:+0.50DS/+1.00DC X 90°,眼内屈光成像如下: 两个焦点都成像在视网膜前,其中水平焦点靠前(成像为垂线) ,垂直焦点靠后 (成像为水平线),两线中点就是最小弥散圈。看散光表时,想成所有的线条都 由很细微的横线(因为更靠近视网膜)组成,因此看到 3点与9点(水平线) 最为清晰,最模糊的方向就是垂直方向。 需用一1.00DC X 90°(轴位方向为最低屈光力的方向)负散光来矫正眼内 的正散光,就形成图二: (1) 图

交叉圆柱镜检查散光的基本原理

交叉圆柱镜检查散光的基本原理 交叉圆柱镜常用于散光检查尤其是散光的精确检查。对于该项技术,学习者固然可以通过模仿与强记教师的示教而重复操作过程。但囿于各家对其检查原理的阐述不甚明了,多数学习者仍然无法借助可理解的理论来有效指导并提升其实践。有感于此,本文专门对其检测原理进行了梳理。 1 交叉圆柱镜检查散光的基础条件 1.1规则散光眼的散光度与最小弥散圆的关系 规则散光眼的生理光学特征表现为特征性的“Sturm”光锥。而“Sturm”光锥反映的散光度与最小弥散圆之间的关系为:散光度越大,最小弥散圆越大;散光度越小,最小弥散圆越小;当散光度趋向于零时,则最小弥散圆趋向于焦点(表1)。 表1 规则散光眼的散光度与最小弥散圆的关系 1.2正负等焦量的混合性散光的散光度与视觉的关系(表2) 表2 正负等焦量的混合性散光的散光度与视力的关系 1.3任一类型的散光可以通过MPMVA或者红绿色法改造成正负等焦量的混合性散光

规则散光眼中,无论复性近视散光、单纯近视散光、单纯远视散光、复性远视散光还是正负焦量不等的混合性散光都可以借助于MPMVA或者红绿色法改造成正负等焦量的混合性散光状态。而这一正负等焦量的混合性散光状态常被称为等效球镜状态。如:单纯性近视散光-1.00DC×180,予-0.50DS等效球镜度后即获得人造的正负等焦量的混合性散光 -0.50DC×180/+0.50DC×90。 1.4交叉圆柱镜是一个正负等焦量的混合性散光镜片,并且可以借助翻转模拟两个混合性散光镜片 交叉圆柱镜是由符号相反、焦量相同的两个柱镜按轴位互相垂直叠合而成的镜片,实际上就是一个正负等焦量的混合性散光镜片。一个交叉圆柱镜以其中间轴进行翻转,翻转前后可产生两个混合性散光镜度。如±0.25D的交叉圆柱镜,中间轴置于水平位180,则翻转前后获得的两个混合性散光镜度分别为:-0.25DC×45/+0.25DC×135,+0.25DC×45/-0.25DC×135。 2 交叉圆柱镜影响混合性散光的规律 2.1交叉圆柱镜可以使混合性散光的最小弥散圆变得更大、更小(例1)。更小的最小弥散圆提示交叉圆柱镜提供的镜度是需要的。 例1 2.2当眼无散光或散光全矫后,交叉圆柱镜翻转前后产生的最小弥散圆大小相同(例2)。当最小弥散圆不变则提示正负等焦量的混合性散光的最小弥散圆已被消减为焦点。 例2

散光的处方原则

散光的处方原则 验光的主要目的是给患者提供一个配镜处方,该处方为戴镜者提供良好的矫正视力,使之拥有舒适的视觉,并能够进行持久的阅读,而不会对眼睛造成任何损害。任何配镜的处方原则,都必须紧紧围绕这四个配镜目标展开。 经过规范的验光获得了患者准确的验光度数后,跟着就是开具配镜处方。由于个体对视力的需求和感觉差异很大,准确的验光度数并不一定是患者最合适的配镜处方。验光师在给予配镜处方时,并没有一个完全固定的公式可以遵循:有了准确验光度数,还要考虑患者的年龄、视力需求、职业特点、戴镜情况等因素,还要结合患者的病史、眼部健康情况、双眼视觉情况。以患者准确的主客观验光结果为基础,结合各个因素进行分析和平衡,按照其配镜目的和要求,给每一个患者一个个体化、个性化的配镜处方。 换言之,验光度数(屈光不正度数)完全相同的患者,综合各个因素以后,要根据不同的需求,分别给出能够满足配镜目的、合乎个体需求,不尽相同度数的眼镜处方。合格的验光师应当熟悉各个年龄阶段屈光不正的特点,掌握不同屈光状态矫正的侧重点,以及其他相关因素对配镜的影响。只有充分掌握上述的知识点,才能够为患者提供理想的配镜处方。在开具配镜处方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和要求?本章将按近视、远视、散光和老视的大类,讨论各类的配镜处方原则,最后讨论一些特殊情况的配镜处方原则。 散光的处方原则 单纯散光和复合散光的患眼,要使用柱镜和球柱镜矫正。实际上验光师的经验主要体现在柱镜处方的处理上。这个方面,争议较多,观点各异。多数医生认为改变原来柱镜处方或者第一次为患者开具柱镜处方时,要特别的谨慎;也有的医生认为柱镜成分一走要全矫,除非患者无法接受,才考虑更改。从理论上看,处方柱镜成为难题有以下两个原因:①患者配戴每一副新的眼镜,都会有一定的适应期。即使新眼镜度数与原来眼镜的处方一样,患者仍会觉得与原来的眼镜有些不同。原因是新镜片的基弧、材料及外形等因素都会影响到视觉。如果新的配镜处方只改变了球镜成分,患者会比较容易适应。②如果新的配镜处方柱镜成分也变化了,或第一次配镜就处方了中、高度的柱镜,适应起来就会较困难。在短时间内,柱镜成分的改变会引起对物体的距离、大小、形状等知觉产生变化,严重时可能出现空间扭曲、走路时物体倾斜等,以致产生头痛、呕吐等不适。戴镜一段时间后,多数人都会适应新处方

治疗散光的推拿方法

治疗散光的推拿方法:现在由很多高度近视的患者都采用中医推拿的方法来缓解眼睛的疲劳,采取坐式或仰卧式均可,将两眼自然闭合,然后依次按摩眼睛周围的穴位。一、治疗散光的推拿方法1、揉四白穴:用食指揉按面颊中央部的四白穴(眼眶下缘正中直下一横指)。2、按太阳穴、轮刮眼眶:用拇指按压太阳穴(眉梢和外眼角的中间向后一横指处),然后用弯屈的食指第二节内侧面轻刮眼眶一圈,由内上->外上->外下->内下,使眼眶周围的攒竹鱼腰、丝竹空、瞳子寥、球后、承泣等穴位受到按摩。对于假性近视、或预防近视眼度数的加深有好处。3、挤按睛明穴:用一只手的大拇指轻轻揉按睛明穴(鼻根部紧挨两眼内眦处)先向下按,然后又向上挤。4、揉天应穴:用双手大拇指轻轻揉按天应穴(眉头下面、眼眶外上角处)。治疗散光的推拿方法大家都了解了,另外还需要大家注意的是:以上的治疗方法只作为一个参考,具体的还需要您到正规的医院就诊,另外还要注意:要求取穴准确、手法轻缓,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二、眼部穴位及防治眼病的机理 1、鱼腰:经外奇穴,眉毛中点。主治:角膜翳,结膜炎,眼睑下垂,眉棱骨痛。 2、四白:胃经,目正视、瞳孔直下一指,颧骨上方凹陷中。主治:目赤痒痛,目翳,口眼歪斜,面神经麻痹。 3、睛明:膀胱经,内眼角。主治:目赤肿痛,近视,远视,散光,白内障,视神经萎缩。 4、瞳子髎:胆经,外眼角。主治:屈光不正,角膜白斑,角膜炎,视神经萎缩。 5、攒竹:膀胱经,眉毛内端。主治:视物不清,角膜白斑,流泪,口眼歪斜。 6、按摩点:四白穴外侧约一指处(阿是穴)。丝竹空:三焦经,眉毛外端。主治:目眩,目赤,结膜炎。按摩点:四白穴内侧约一指处(阿是穴)。按摩点:眼球。 三、按摩方法:1、按摩由1至8时要同时用双手适当力度轻揉按压双眼并按顺序按摩 第一节闭目入静本节为眼保健操的预备式。动作要求:坐姿或站姿。双脚分开与肩等宽,双臂自然下垂,身体保持正直,全身放松,两眼轻闭。动作重点:两眼轻闭,切勿睁眼。作用:可缓解睫状肌紧张,消除视力疲劳。 第二节按压睛明睛明穴位置:双眼内眼角。动作要求:双手食指分别按压双侧睛明穴,其余手指呈握拳状,每拍按压一次。作用:具有防治视觉昏蒙的功效。第三节:按揉太阳、攒竹,抹刮眉弓太阳穴位置;眉稍和外眼角之间,向后一寸凹陷处。攒竹穴位置:位于眉毛内端。动作要求:第一、二个八拍,双手拇指按揉太阳穴,食指按揉攒竹穴,每拍按揉1次。第三、四个八拍,双手食指弯曲,余指握拳,由眉毛内端向外抹刮,每2拍抹刮1次。动作重点:对太阳穴和攒竹穴采取按揉手法,而不是挤压。抹刮眉弓时,采取由内向外的方式进行。作用:防治眼病和视力减退。第四节:按压四白取穴法;先把左、右食指和中指并拢对齐,分别按压在鼻翼上缘的两侧,然后食指不动,中指和其他手指缩回呈握拳状,食指所在的位置便是四白穴。动作要求:每拍按压四白穴1次。 动作重点:取准穴位,采取按压手法,而不是按揉手法。因为按揉穴位不易准确。作用:防治眼病。第五节:捻压耳垂,转动眼球动作要求:双手拇指和食指,分别夹住耳垂,每拍捻压1次。转动眼球,第一、二个八拍眼球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其转动顺序为上、左、下、右。第三、四个八拍眼球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其转动顺序为上、右、下、左。每拍转动一个方向。动作要点:耳垂采取捻压手法,而不是挤压和按压手法。转动眼球时,头部不动。作用:耳垂上有两个主治眼病的穴位。转动眼球,可缓解眼肌的紧张度。第

深入理解散光表

深入理解散光表 本文由《美式21项验光视觉检查法》书作者黄炳南先生撰写本人在长期验光培训工作中,经常会遇到验光员咨询散光表的问题,特撰写此文以帮助大家。 散光表主要用于粗验散光,可初步确定眼睛是否存在散光。一般要求,当远视力矫正高于0.5以上,视力在0.6~0.8之间时,用红绿视标对比,当红比绿清为基础下使用散光表,方法就是30倍法则。 散光30倍法则(Rule of thirty):初验散光轴位=钟表最清楚线条对应的最小阿拉伯数字×30)(钟表型散光表) 举例:在测试时,告诉顾客以钟表面为例,看散光表内黑线的深浅,细粗是否一致,如不一致,则说明此眼有散光存在。如看到2点与8点钟方向比较清晰、黑,说明此眼粗验散光轴位在2×30°=60°,如看到1~2点(7~8点)之间清晰,那么粗验散光轴位就是1.5×30°=45°。 下面为目前世界通用的散光表与TABO散光轴位标记法: 常被学生问到: 1.为什么最清晰的方向不是轴位?轴位不是最低屈光力的方向吗?为 什么看到6-12点垂线清晰,负散光轴位却在水平180°? 2.为什么2与8点清晰,轴位就是60°?很多学生认为2点钟清晰时,

轴位应该是30°才对,为什么是60°? 3.加上散光后,最清晰的线也会移动,那应该怎样处理? 一、为什么最清晰的线不是轴位?轴位为什么在最模糊的方向? 首先要知道,看散光表时,要求是当红比绿清的状态下进行(眼处于轻度雾视状态),因此所用的散光度数用负柱镜来矫正。(综合验光仪内也只有负散)。当眼睛看到黑线深浅不一致时,那眼睛内的散光是什么性质? 就是有正散存在,如图一: 图一图一,眼睛内屈光度数为:+0.50DS/+1.00DC×90°,眼内屈光成像如下:两个焦点都成像在视网膜前,其中水平焦点靠前(成像为垂线),垂直焦点靠后(成像为水平线),两线中点就是最小弥散圈。看散光表时,想成所有的线条都由很细微的横线(因为更靠近视网膜)组成,因此看到3点与9点(水平线)最为清晰,最模糊的方向就是垂直方向。 图一(1)

散光的分析

散光的分析 散光是一种极普遍的屈光状态,几乎每个人都有,比近视、远视还要普遍,只是真正需要配戴散光镜片的人相对较少。一个合格的验光员,需具备正确、科学的验光方法准确而快速地检验出散光。如果散光的验配不科学,不准确,顾客戴镜后会出现严重的视疲劳,眼酸、眼干、眼胀、头晕、流泪等不良反应。为了帮助广大验光员更好的验配散光,从而让消费者可以舒适,清晰和持久地配戴眼镜,特撰写本文。 一、散光简介 验光员要向顾客介绍什么是散光时,最通俗的说法就是:角膜表面不圆。正常人眼角膜并不是纯圆形,是偏椭圆形的,所以产生散光很正常。一般情况下,低于0.50D的散光,不需要佩戴散光眼镜,低于1.00D属于生理性散光,大多数人散光都在这个范围内。 一般普通人认为散光就是重影,视物不清晰,这样的说法并没有错却不科学。散光就是物体没有在视网膜上有一个清晰的成像点,是一个散开的弥散圈,所以视物重影和不清晰。近视与远视也会感觉到重影与不清晰,但其均有良好的成像点,只是该点不在视网膜上。 散光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不规则散光,不规则散光的矫正主要是隐形眼镜,普通镜片在矫正不规则散光上效果不佳,本文只在角膜接触镜章节内对“不规则散光”进行部分讲解,其它地方都不针对不规则散光。另一类是规则散光(下面简称散光),下面主要针对规则散光进行分析与讲解。 散光从发生的地方不同(成因)又分为:角膜性散光、晶体性散光、光轴性散光、视轴性散光、视网膜性散光、调节性散光等眼散光。 散光从轴位上又分为:顺规散光与逆轴散光、斜性散光。以负散为例,当轴位在180°±30°时;为顺规散光,当轴位在90°±30°时,为逆性散光;当45°与135°±15°时,为斜轴散光。 当眼睛的水平子午线屈光力与垂直方向屈光力不同时,就会产生规则散光。(也称为“经纬线”屈光力不同或“子午线”屈光力不同)。 散光定义:平行光线经眼屈光系统折射后,形成一前一后的两条焦线,成像为最小弥散圈。如图二 如图二中,水平线的屈光力(蓝色)与垂直线屈光力(红色)不同,产生一个垂直与水平的前后焦线。中间有一个最小弥散圈(circle of least confusion)。 根据两条焦线的成像位置不同,规则散光又可以分为:单纯性近视散光、单纯性远视散光,复合性近视散光、复合性远视散光,混合性散光等五类。 单纯性散光,其中一条焦线在视网膜上,另外一条焦线在视网膜后(图三a)称为单纯性近视散光;同理,另外一条焦线在视网膜前(图三b)称为单纯性远视散光。

散光的检查及矫正原则是什么

散光的检查及矫正原则是什么 散光的检查:至於学龄前儿童,若有200度以上的散光,会使影像一部分清楚,一部分模糊,而有歪头眯眼的习惯。家长应尽早带小朋友到眼科检查,以免错过治疗的黄金时期(6岁以前),造成弱视。小朋友不定会表达视力的障碍或表现不正常用眼习惯,所以为人父母者应多注意小孩视力的发育状况,定期视力检查,以及早发现视力异常,及早治疗,才能避免父母及小孩一辈子的遗憾。 散光矫正应掌握的原则有术前散光。大约85%的白内障患者术前有1.5D的散光。大多数患者,在长期的后活中已耐受这种屈光状态,甚至对此一无所知。特别是有双眼视觉并已戴镜矫正散光的患者,已适应了眼镜在某个子午线上的放大作用,如加以矫止,患者很可能会出扭曲性复视等不适。基于这些原因,没有必要过分强调矫正白内障患者的术前散光。缝线。白内障切口缝线压力往往产生短期或中期的角膜屈力增加;切口愈靠近厢膜,增加越明显。缝线松紧对术后角膜散光影响更大。随时间延长,缝线有逐渐变松的趋势,切口所住子午线渐渐变扁平。如切口在正上方,原来的循规散光有可能转变为逆规散光。因此,对术后早期出现的散光,无须急于处理。如果可能,白内障切口最好选择在陡峭或扁半子午线上,以避免产牛小规则散光。如此可以通过缝线的松紧对原有散光作适当调整。任何改变一个子午线上屈光力的手术,同时影响与之垂直子午线上的屈光力,但并不等值。其结果是使球镜值同时发生变化,这一点在进行人工晶状体度数汁算时要加以考虑。 散光的表现及轴向原理是什么 散光的表现:稍重者无论视远物、视近物,均感模糊不清,患者常有把眼睑半闭眯成缝隙的习惯,企图以此使物体看得较清晰。 视觉疲劳;散光眼由于各经线上的屈光力不同对平行光线折射无法形成焦点而是两条焦线,所以大脑容易产生对像的选择读解.原因是散光眼容易产生对近视网膜的焦线的方向的景物;另外散光眼为了相对看清景物要尽可能的使用调节去缩小弥散圈的大小以提高像的质量;高度散光如果矫正不当或不戴镜容易引起头痛。视疲劳等症状,因而散光眼很容易产生视疲劳。 散光眼所看到的某一方向的线条是清楚或是模糊,系由散光的轴向和程度而定。一般来说,散光眼看表上线条模糊的方向系该眼所戴负柱镜片轴的方向。例如:一1.ODC×180。的散光眼,其散光力在垂直子午线,水平子午线是正视。换言之,该散光眼垂直子午线屈光力较水平子午线屈光力强。如上所述,当该眼注视远方一个物点时,由此物点反射出的光线经过垂直子午线后在视网膜前聚焦,成为横向焦线,而经过水平子午线后子视网膜集合成为竖向焦线。所以该眼所看到的不是一个清晰的点,而是模糊的小竖线。而任何一条直线都是由无数个点组成。一条横线是无数点并行排列而成。每个点都呈模糊小竖线,因此该眼看散光表上横线条自然感觉模糊;而一条竖线是无数点纵向排列而成,每个点虽呈模糊小竖线,但因其是纵向重叠排列,故整个竖线条看起来要比横线条清楚。由此可知:一1.ODC×180度的散光眼看散光表时,竖线条清晰,横线条模糊,这就是应用散光表确定散光轴向的道理。 产生散光的原因及症状表现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