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管观点上的异同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管观点上的异同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管观点上的异同

柏拉图认为,国家产生于人类生活的需要,个人生活的多样性和个人才能的片面性必然导致社会的分工,而这种分工最终导致了国家的产生。他指出:“在我看来,之所以要建立一个城邦,是因为我们每一个人不能单靠自己达到自足,我们需要许多东西”,因此,“我们每个人为了各种需要,招来各种各样的人,由于需要许多东西,我们邀请许多人住在一起,作为伙伴和助手,这个公共住宅区,我们叫做城邦”。在这里,柏拉图看到了“一个人分一点东西给别人,或者从别人那里得来一点东西,每个人都觉得这样有进有出对他自己有好处。这种分工合作,各求所需、各尽其能的原则就是柏拉图立国的基础。柏拉图进一步指出,劳动必须成为人们的第一需要,国家必须根据人们的性格、专长安排他们从事一定的工作。他说:“只要每个人在恰当的时候干适合他性格的工作,放弃其他事情,专搞一行,这样就会使每种东西生产得更多又好。;因此,分工合作、各尽其能,专司一事就是国家的正义,这种国家“我认为是真正的国家……可以叫做健康的国家。在柏拉图的后期思想中仍在一定程度上认为国家起源于分工。他在《法律篇》中指出,在人类开始时是作为牧人生活于独居的家庭生活状态中,当时并没有使用多种多样的技艺,这种“自然世纪”是在家长权威的统治之下的;以后,随着人口的增长,各种新的技艺的发明,农业生产的出现和增长,若干个家庭聚居在一起组成乡村,后来从中出现了政治家,把若干个乡村联合起来组成城邦,这样国家就产生了。可见,在柏拉图的后期思想中仍可看到共同生活,分工合作的国家状态,不过这里更加接近于“自然生成论”

亚里士多德在国家起源问题上坚持“自然生成论”。他指出,人类不同于其它动物的特征就在于他的合群性(即社会性)。人类在演化史上,虽然经历了家庭、村落到城邦(即国家)的漫长发展过程,但真正体现人类本性的只能是国家。亚里士多德指出,人类最初为了繁衍后代就发生了两性的结合,“这就得先成为配偶……配偶出于生理的自然。”困因此,人类最原始、最基本的结合方式是自然的,这种自然的结合使人们发生联系以保证个人的生存和种的延续。随着人类的发展,社会组织也随之产生,社会团体由“两个以上群众所组成”,它有三种形式:家庭、村坊和城邦,而它们的产生在亚里士多德看来都是自然的,“家庭是人类满足日常生活需要而建立的社会的基本形式”,村坊则是“为了适应更广大的生活需要而由若干家庭联合起来组成的初级形式”f而城邦则是由若干村坊组合而成。随着城邦的产生“社会就进化到高级而完备的境界,在这种社会团体以内,人类的生活可以获得完全的自给自足。只有到这时,人类的本性才能最充分地表现出来。可见,无论是两性的结合,家庭的出现,还是村坊的产生、国家的形成,在亚里士多德那里都自始至终贯穿着“自然”的精神,而国家则是这种自然发展的最高阶段,是人类本性的完成。显然,在亚里士多德的国家起源观中,特别强调人与人的关系,强调人与人的交往与结合,看到了人的合群性的特点,而这一切都来自于人类自然性的表现。因此,“自然生成论”就构成了亚里士多德国家起源论的核心思想。

关于国家起源的两种不同理论体现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各不相同的政治风格。一个把国家的起源规定为严格的社会分工;一个把国家的产生定义为社团的自然发展。由前者所产生的国家必然带有分工本身所固有的特色,社会的整齐划一,国民生活的单调枯燥必然成为国家的突出特色。相反,由后者所产生的国家必然处处体现出“自然”的特点,一切依照自然,顺应自然,这就更加适应人类本性的发展。多角度发展,多层次需求,多阶层杂容并包就成为这种国家应有的特色。但无论是柏拉图的“社会分工论”还是亚里士多德的“自然生成论”,都突破了过去国家宗教起源说和国家神造说的束缚,没有从社会以外、城邦成员以外寻求国家的成因,而是从社会及其成员的内在活动和发展中寻求国家产生的原因,这显然具有一定的合理因素。

(一)两者对国家起源的看法之比较在国家起源问题上,与柏拉图的社会的分工导致国家产生的理论不同,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国家被看成是由人的本性所决定的,在历史的长河中自然而然产生的。他指出,自然赋予人类的目的是过优良的生活,人类不同于其他动物的特征就在于他的合群性(社会性),是人类生存和过优良生活的前提。有了这一前提,人类就可以结成社会,作者简介:王栋梁,中南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院。·政法论坛·186组成城邦,过有组织的生活。亚里士多德指出,人类最初为了繁衍后代、生育子女,就发生了两性结合,这自然的结合使人们发生联系,以求得人类的生存和衍续。随着人类的发展,社会组织也随之发生。社会团体有三种形式:家庭、村坊和城邦(国家)。这三者的产生都是自然的。亚里士多德的国家起源说,是从社会及其成员的内在活动和发展中寻求国家的起源,认为城邦是由于人们的需要并且沿着由家庭而村坊而城邦的进程“自然地生长起来的”。随着城邦的产生“社会就进化到高级而完备的境界,在这种社会团体以内,人类的生活可以获得完全的自给自足”。⑤而关于国家起源的两种不同的理论也体现了柏拉图和亚里士

多德各不相同的政治风格。一个把国家的起源规定为严格的社会分工,一个把国家的起源规定为社团的自然发展。由严格的社会分工所产生的国家,必然使国家带有分工本身所固有的特点,因此,社会的等级井然、整个国家的整齐划一就成为国家的突出特色。相反,由社团的自然发展所产生的国家必然体现出“自然生成”的特色,一切依照自然、顺应自然。因此,这样的国家更加适应人的本质的发展,多元化文化并存就成为这种国家的特色。同柏拉图相比较,亚里士多德明确地把国家和社会区别开来,认为国家是“至善”的社会团体,从而突出了国家的作用和地位,认为国家不像柏拉图所言是人类社会从来就有的,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二)公有与私有的争议无疑,公有制是柏拉图的选择。柏拉图谴责私有财产,认为私产之下无好执政者甚至会毁灭社会,而理想国并不是为了某一个阶级的单独的幸福,而是为了全体公民的最大幸福的看法不同。而亚里士多德首先对柏拉图的公有制思想进行了强有力的批评。他认为,公有制的结果不可能导致社会的治理,只能够引起社会的损害。均产必然在财产所有权上产生重大纠纷,且不合人类天性,不能消除人类罪恶本性,不能确保国内安全。因为“人们关心的是自己的事物而忽视公共的事物”。这是人类自私的本性。因此,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只有在私有制的条件下,才能发挥人类的各种美德。如果一切归公,人们也就无法表现这种美德了。亚里士多德在坚决批判了柏拉图的公有制理论之后,进一步提出了他的私有制构想他认为,他向往的财产制度是“产业私有而财产归公”。他说,这一制度的特点是财产“在某一方面(在应用时)归公,一般而论则应属私有”,故可兼顾公产与私有两方面的利益。在实践上,亚里士多德主张把城邦划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公产,一部分为私产。这两部分又各划分为两部分:公产中以一份供应祭祀,另一份供应公共食堂所需;私产中以一份配置在边疆,一份在近郊,以使大家利害相同,满足平等与正义的要求。

(三)人治与法治的争论在国家治理方面,师徒出现了人治与法治截然不同的法国原则,如上所说,柏拉图强调人治,认为哲学王应该是国家的最高统治。因为哲学王是除上帝以外的“更善的模范”,国家和个人只有经过哲学王的治理才能达到至善。而他同样也认为对于优秀的人,把许多法律强加给他们是不恰当的。可以说柏拉图的理想国,抹去了法律的作用,并宣布了法律的无效。柏拉图的这种思想成为西方专制主义发展的渊源。亚里士多德认为法律是优良的统治者。亚里士多德始终坚持法治而反对人治,因为法治与民主、自由是分不开的。他主张实行奴隶主共和国,提倡自由民内部的自由与平等,坚决主张中产阶级主政,因此,法治成为其整个政治学的逻辑必然。亚里士多德认为要实行法治,就要有良好、健全的法制,而普遍的服从则是实施法治的关键。亚里士多德在系统论述了法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之后,针对柏拉图的人治观,提出法治优于一人之治的思想。第一,人治容易尚私,而法治则可秉公。第二,法律是由多数人制定的,因而具有更大的可取性。第三,实行人治容易贻误国家大事,尤其是世袭制更加如此。第四,实行一人之治管理国家也实属困难,他实际上不能独理万机,他还得任命若干官员帮助处理各项政务。他强调法治,但不否认自由,良好的法律既有权威而又不专断,正如亚里士多德自己所说“:法律不应该被看作奴役,法律毋宁是拯救。”他不反对自由,但他说自由不是放纵,人人都为所欲为将造成城邦的混乱,结果对公民本身也属不利。这种认识上的不同,也直接影响了他们对于国家政体的看法上的差异。柏拉图的理想政体——贤人政治,哲学王作为最高统治者,哲学王在国家中凌驾于一切之上,具有发号施令的绝对权威。在柏拉图的这种贤人政体中,权力与知识得到了有机的结合,至高无上的哲学王必须是经过特殊训练,并获得至高知识的人。柏拉图的这种思想对后世西方的精英治国论有着重要的影响。

(四)政体形势的选择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从其治国之道——“人治”与“法治”出发,把议论的中心转到理想国的主体——“理想政体”的模式上。采取怎样的政体形式才是他们各自政治哲学的合理归宿呢?对此,两者的风格也是南辕北辙的。共和政体正是亚里士多德政体思想的体现。亚里士多德指出,划分政体存在有两个标准:第一是城邦最高治权执行者实行统治的目的是否旨在“照顾全邦的共同利益”;第二是城邦治权的最高执行者人数的多少,是一人,少数人,还是多数人。根据以上标准,亚里士多德把现存政体划分为六种,并指出了六种政体各自的特点。他指出,君主政体崇尚勋业;僭主政体崇尚私利;贵族政体崇尚才德;寡头政体崇尚财富;共和政体崇尚中庸;平民政体崇尚自由。这六种政体,唯有共和政体才是理想政体。亚里士多德崇尚中庸。在他那里,中庸是人、社会和国家的最佳状态。亚里士多德认为,富人拥护寡头政体,穷人拥护平民政体,而这两种政体各有弊端,不利于缓和奴隶主阶级的内部矛盾。因为富人掌权建立寡头政体,以压迫平民为职责;平民掌权建立民主政体,压制富人也不遗余力。这样,他们各趋极端,远离中庸,使社

会趋于不平衡。亚里士多德认为,要缓和贫富两极的对立,必须有一个两极之间的平衡力量,这个力量就是中产阶级。他认为,以中产阶级为基础组成的理想政体——共和政体可以兼顾贫富两者的利益,将寡头政体和平民政体混合起来,取两者之所长,因而它就成了由多数人掌权并能照顾全部利益的理想政体。中产阶级主政,是抗衡贫富两个阶级,保证政权不演变为民主制或僭主制的有力保证。一、关于国家的起源柏拉图认为个人才能的片面性与生活需要的多样性之间的矛盾必然导致社会的分工,而这种分工最终导致了人们的共同生活和分工合作,而国家就是这种社会分工的产物。这种分工合作、各求所需、各尽其能的原则就是柏拉图立国的基础。在亚里士多德那里,“自然生成论”是其国家起源观的核心。他指出,自然赋予人类的目的是过优良的生活,人类不同于其他动物的特征就在于他的合群性,恰恰这一合群性是人类生存和过优良生活的前提。有了这一前提,人类就可以结成社会,组成城邦,过有组织的生活。因此“人类在本性上,也正是一个政治动物。”凡脱离城邦的人“如果不是一只野兽,那就是一位神祗”,“不是一个鄙夫,那就是一位超人。”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无论是两性的结合、家庭的出现,还是村坊的产生、国家的形成,自始至终都贯穿着“自然”的精神,而国家则是这种自然发展的最高阶段,是人类本性的完成。关于国家起源的两种不同的理论体现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各不相同的政治风格。一个把国家的起源规定为严格的社会分工,一个把国家的起源规定为社团的自然发展。由严格的社会分工所产生的国家,必然使国家带有分工本身所固有的特点。因此,社会的等级井然、国民生活的千篇一律、整个国家的整齐划一就成为国家的突出特色。相反,由社团的自然发展所产生的国家必然处处体现出“自然生成”的特色,一切依照自然、顺应自然。因此,这样的国家更加适应人的本质的发展,多角度发展、多层次需求、多阶层杂容并存就成为这种国家应有的特色。同柏拉图的“社会分工论”相比较,亚里士多德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没有同其师柏拉图一样,把社会与国家混为一谈,而是明确地把两者区别开来,认为国家是“至善”的社会团体,从而突出了国家的作用和地位,认识到国家不像柏拉图所言是人类社会从来就有的,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这种思想撇开了国家产生的空想性,从而向科学性、唯物论又迈进了一步。这是柏拉图所不及的。

二、关于国家的伦理基础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均被称为正义论的国家观和法律观,正义的观点贯穿两人的学说之中。柏拉图所做《理想国》一书的主要内容是围绕什么是正义或公正的问题展开的。在柏拉图那里,所谓合乎正义的城邦就是实现或体现了至高的“善”的城邦,就是城邦的理念。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从传统的城邦主义出发,得出“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认为人的最高生活中只有在城邦之内才是可能的,但城邦就是政治,因此政治生活是第一位的。正像任何原型都有目的性一样,国家原型以实现人的幸福为最高目的。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的中心内容是讲善、美德和正义。正义是人们在社会关系中所产生的一种美德。亚里士多德的国家观就是建立在这种正义论的基础上的,整体的标准都要符合正义和美德的要求。亚里士多德的这种观念直接来源于柏拉图的思想,并进一步深入加以发挥。

三、关于国家阶级构成

柏拉图认为,人与人是不同的,进而提出把人划分开来。从天性上划分,对应智慧的是国家的统治阶级,其天赋职能是以才智管理国家;对应勇敢的是护卫者、军人,其天摘要:古希腊伟大的政治思想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在思想上有一定的承继关系,但在国家的起源、国家的伦理基础、国家阶级构成、所有制、治国方略、政体分类等六个方面,二人的思想存在迥异之处。天赋职能是保卫国家;对应节制的是劳动者,其天赋职能是安分守己地为自己为国家进行生产劳动。从自然本性上划分,柏拉图认为人天生有三种质,一种人是用金子做成的,富于天才和智慧,即统治者;另一种人是用银子做成的,他们天生忠实于统治者,勇敢善战、不怕牺牲,是社会秩序、国家安全的维护者,即护卫者;第三种人是用铜铁做成的,他们应该从事生产劳动以供养社会,即劳动者。柏拉图从各个不同角度论证了人类天生的不平等性和等级差别的客观性,由此构成了一个等级森严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完全是自然进化的产物,是自由人的自治团体,不是主人与奴隶的结合地。他完全否定了柏拉图的阶级划分,认为人与人之间不存在不平等的天性。在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哲学中,社会结构的组合、阶级的划分、人们在国家中的责任和义务等等,都遵循着自然发展的规律,顺应着社会发展的要求。在这样的国家中,自然的和谐代替了城邦的划一,社会的宽松代替了等级的森严,个性的发展代替了自我的泯灭,政治的民主代替了治国的独裁,整个国家向着多元化、多方位、多层次发展。

但不得不看到的是,亚里士多德的城邦概念包含着很深的公民偏见。它完全否定了奴隶、外邦人和妇女的政治权利。因此,他的民主观念是十分狭隘的。

四、关于所有制

柏拉图认为,一个社会是否合乎正义与公道,衡量的标准之一就是看它的贫富悬殊是否过大。他谴责私有财产,认为私产之下无好执政者甚至会毁灭社会,而理想国并不是为了某一个阶级的单独的幸福,而是为了全体公民的最大幸福。为此,他提出了消灭私有制的具体办法。他说,在第一、第二等级内实行“共产制”,使他们以国家利益为至上利益,过一种简朴的禁欲主义生活,而生产者等级却可以有自己的私有财产。在当时奴隶制社会江河日下的状况下,这种理想的社会模式最终无法得以实现。最后就连柏拉图自己也不得不承认其理论的空想性。在《法律篇》中,柏拉图重新肯定了私有制,否定了“共产制”。亚里士多德的整体主义是比较温和的,他批判柏拉图过分追求城邦统一的努力,认为这种“共产制”不符合人的本性,反而会造成事事无人问津的后果。亚里士多德提倡的是一种有限制的私有制,他称之为“私有公用”。即成人财产私有,但要保障它用于公共的目的。他的基本原则是在承认个人利益,划清各个人所有利益的范围的基础上,实现城邦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的统一。五、关于治国方略哲学家治国被柏拉图认为是高超的智慧、真实的知识、完美的德行与最高权力的结合。哲学家对于国家理念有深刻的认识,知道理想国家应该怎样组织、怎样治理。根据社会分工理论,治国也是一项专业技术,只有哲学家才真正掌握它,也只有他们才有资格执政。柏拉图依据这种逻辑,自然而然地否定了法律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用人治来代替法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发展,柏拉图逐渐认识到自己理论的局限性,在《法律篇》中他强调了法律的作用。然而,他认为一旦有能力的统治者出现,人类便无须由法律统治了,因为没有任何法律或条例比知识更有威力。因此,归根到底,即使在其晚年所描绘的第二等好的国家中,柏拉图还是崇尚哲学王的最高统治,在其思想的深处还是对法律或习俗持一种否定的态度。而亚里士多德则始终坚持法治而反对人治,他认为的法治包含两层意思:其一是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其二是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全体人民,包括统治者应一律服从,否则法治无法实现。他指出,法治优于人治的地方在于:第一,人治容易尚私,而法治则可秉公。因为法律是没有感情的智慧,“凡是不凭感情因素治事的统治者总比感情用事的人们较为优良,法律恰恰正是全没有感情的”,现实许多政治家往往在制定措施时感情用事,法律恰恰正是免除一切情欲影响的理智的体现。第二,法律是由多数人制定的,因而具有更大的可取性。因为“许多人出资举办的宴会可以胜过一个人独办的酒席;相似地,在许多事例上,群众比任何一人又可能作较好的裁断,而且多数人也不易腐败。”第三,实行人治容易贻误国家大事,尤其是世袭制更加如此。亚里士多德指出,如果让一个个人来统治,这就在政治中混入了兽性的因素。个人的欲望、自私的情感被带入国家政治,必将贻误国家、祸害人民。总之“,在我们今日,谁都承认法律是最优良的统治者”。有关国家治理的论道中,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可谓各执一端。一个信奉贤人政治,一个坚持以法治国,两者政治哲学的特点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六、关于政体分类柏拉图提出划分政体的两个标志:1.根据执政人数的多少;2.内在精神和原则。他把政体分为五种:贤人政体、荣誉政体、寡头政体、平民政体和僭主政体。亚里士多德划分政体的标准与柏拉图基本相同,但他强调看统治者的目的是否旨在照顾全部城邦共同的利益。他把政体分为两类六种:1.正宗政体,包括君主、贵族和共和三种政体;2.变态政体,包括僭主、寡头和平民三种政体。这种分类是建立在柏拉图的基础上并加以发展了的。小结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这对师徒的思想开启了西方政治思想的新篇章。柏拉图是第一个有系统哲学著作传世的思想家,而亚里士多德在柏拉图的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甚至对老师的许多观点进行了批判,正如他所遵循的“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政治理论的集大成者,他们的思想为后世政治思想家提供了无尽的思想宝库和灵感源泉。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是古希腊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师承柏拉图,因此二者的学说中有相同的内容,但也有迥异之处。下面仅作一些简要分析。从《政治学》中,我们可以发现亚里士多德的国家观是建立在“正义论”的基础上的,将符合正义与美德作为好的政体的唯一标准。而他的老师柏拉图将正义看作是国家的出发点与归宿,是“国家的最高原则”。可见亚里士多德的国家观念直接来源于柏拉图并有了进一步的发挥。关于国家的起源,柏拉图认为,国家产生于人类生活的需要。他认为,个人需要的多样性和个人才能的局限性必然导致社会的分工,而这种分工最终导致了国家的产生。在《理想国》中,柏拉图

指出:“在我看来,之所以要建立一个城邦,是因为我们每一个人不能单靠自己达到自足,我们需要许多东西。”“因此,我们每个人为了各种需要,招来各种各样的人。由于需要许多东西,我们邀集许多人住在一起,作为伙伴和助手,这个公共住宅区,我们叫它作城邦。”这种分工合作、各求所需、各尽其能的原则就是柏拉图立国的基础,也是他所认为的国家的起源。而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国家被看成是由人的本性的发展所决定的,在历史长河中自然而然产生的。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人类不同于其他动物的特征就在于他的合群性(即社会性),正是由于有了这种特征,人类就可以结成社会,组成城邦,过有组织的生活。

关于国家的阶级构成,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理解相差甚远。柏拉图崇尚的是一种由哲学王直接统治的,社会中各阶级等级森严的理想社会;而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存在的是以法治国,社会各等级比较松散的理想社会。正如前文所述,柏拉图根据人的天性的不同将人分成三类:统治者、军人、劳动者。他在《理想国》中进一步指出,当城邦里的这三种人各做各的事时,城邦被认为是正义的,并且,城邦也由于这三种人的其他某些情感:关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政治学基本问题看法的比较性格而被认为是有节制的、勇敢的和智慧的。因此,“我们必须记住:我们每一个人如果自身内的各种品质在自身内各起各的作用,那他也就是正义的,即也是做他本分的事情的。”“因此……木匠做木匠的事,鞋匠做鞋匠的事,其他的人也都这样,各起各的天然作用,不起别种人的作用,这种正确的分工乃是正义的影子……’,[l司所以,在城邦中各类人各守其位、各谋其职、各取所需、各尽所能是城邦的正义,是最大的善德。否则,“如果一个人天生是一个手艺人或者一个生意人……企图爬上军人等级,或者一个军人企图爬上他们不配的立法者和护国者等级,或者这几种人相互交换工具和地位,或者同一个人同时执行所有这些职务,我看你也会觉得这种交换和干涉会意味着国家的毁灭吧。”而在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哲学中,社会结构的组合、阶级的划分、人们在国家中的责任和义务等,都遵循着自然发展的规律,顺应着社会发展的要求。在这样的国家中,自然的和谐代替了城邦的划一,社会的宽松代替了等级的森严,个性的发展代替了自我的泯灭,政治的民主代替了治国的独裁,整个国家向着多元化、多方位、多层次发展,这成为亚里士多德政治哲学的突出特点。两者关于政体形式的论述也各不相同,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根据执政者人数的多少和执政者权力的行使是否依照法律,将政体分为君主与暴君,贵族与财阀,共和与暴民六种。而亚里士多德的政体分类(前文已述及)则是在他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柏拉图认为最理想的政体是贤人统治,即“哲学王”。基于这一点,柏拉图认为管理国家是一种政治艺术,统治者应该懂得并掌握。而亚里士多德则更倾向于立宪共和国的政体,由中产阶级掌握政权,这可以看作是一种“平民主义”,这也是他之所以强调统治者要推行法治的原因所在。两者关于所有制形式的论述也是各不相同的。柏拉图认为,一个社会是否合乎正义与公道,衡量的标准之一就是看它的贫富悬殊是否过大。他谴责私有财产,认为私产之下无好执政者甚至会毁灭社会,而理想国并不是为了某一个阶级的单独的幸福,而是为了全体公民的最大幸福。为此,他提出了在理想国中消灭私有制的设想。亚里士多德则对柏拉图的公有制思想从人类道德和心理的角度进行了批判。他指出,从人类本性和心理上讲,公有制并不能发挥人类的善德,因为客观的事实是:“凡是属于最多数人的公共事物,常常是最少受人照顾的事物,……对于公共的一切,他至多只留心到其中对他个人多少有些相关的事物。人们要是认为某一事物已有别人执管,他就不再去注意了。”因为,“人们关心的是自己的事物而忽视公共的事物。”这是人类自私的本性。因此,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只有在私有制的条件下,才能发挥人类的各种美德。如果一切归公,人们也就无法表现这种美德了。所以“组成一个城邦的成员都必须是品类相异的人们,各以所能和所得,通功易事、互相补益,这才能使全邦的人过上较高级的生活。”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政治学基本问题看法既有一脉相承的继承发展,也有迥然不同的冲突对立。

浅谈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摹仿论的异同

浅谈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摹仿论的异同 从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到中世纪,很多对于文艺的论述几乎都要论及摹仿,这成为这一时段文艺理论形态的显在话语。以往一般把柏拉图关于摹仿的文艺思想视为西方文艺理论摹仿论的起点,其实,从现有的资料上看,在柏拉图之前,古希腊学者们就已经开始论述摹仿了。最早的“摹仿”观念是与原始巫术相联系的。从原始巫术的“摹仿”观念,到描述与僧侣祭祀活动相联系的音乐和舞蹈的摹仿,到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万物摹仿数”,构成了古希腊早期摹仿观念的发展轨迹。其中的代表学者有克塞若芬尼、赫拉克利特和德谟克利特,他们的理论反映了早起古希腊对文艺的朴识,但是只是从外部触及了瘟疫的本源,显得十分片面。 柏拉图是古希腊集大成的思想家,他的文艺理论是建立在他的唯心主义哲学基础上的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一般说来,古希腊人的“艺术蓦仿自然”的看法本来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艺术观,到了柏拉图手里才起了本质的变化,成了他的唯心主义艺术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柏拉图看来,只有“理式”(即共相、一般、普遍)才是真实的,一切具体的个别事物都只不过是“理式”的影子。在他的哲学理式思维里,最高等级的是“理式”;第二等级的是现实世界,他称为影子;第三等级的则是对于现实世界的反映,他称为影子的影子。李秀斌在《西方文艺理论名著论要》中对柏拉图蓦仿说作了言简意赅的说明:“从探求艺术的本质看,柏拉图认为感性的现实世界是由蓦仿观念世界来的,艺术世界是由摹仿感性的现实世界来的。因此,艺术世界就成为

理念的‘摹本的摹本’,‘影子的影子’。这就是柏拉图从理念论出发;对他以前所流行的艺术幕仿现实的传统观点所给予的客观唯心主义的解释,从而形成了柏拉图的‘幕仿说’。” 亚里斯多德文艺思想的核心是“摹仿说”。在《诗学》中亚里士多德说:“史诗和悲剧、喜剧和酒神颂以及大部分双管箫乐和坚琴乐——这一切实际上是摹仿。”可以说,“蓦仿”是《诗学》的中心概念和出发点,是亚氏文艺理论的基础。亚里十多德的摹仿说则放弃了柏拉图的理式哲学,系统地讨论了模仿在诗歌乃至艺术当中的作用,肯定了模仿的地位,拉近了文学与真理的距离。在《诗学》中,亚里十多德从模仿艺术的本质、对象和方式等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论述,以此说明文学模仿是人与自然目的相一致的体现。他不仅肯定了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这一事实,并进一步指出模仿是用以区分艺术作品的重要因素。在这里,模仿成为区别诗和自然科学论著的特征。他认为模仿是人类的本能,人们可以从模仿中得到快感。根据亚里十多德的理论,获取知识是人类的本能,模仿则是人类最初获取知识的途径,对人来说,获取知识是一件“最快乐的事; 另外,技术处理、色彩或其他因素也能够引发人的快感。亚里十多德拉近了文学与真理的距离,并从具体的模仿对象和方式等角度进行探讨。 由此可见,二人的“摹仿说”有着本质的不同,下面,我将就两人理论进行比较。 1、两种“幕仿说”的哲学基础不同 “理念”是柏拉图哲学研究的核心间题。“他称这种实在为‘理

孔子与柏拉图思想哲学的比较.doc

孔子与柏拉图思想哲学的比较 孔子生活在一个社会动荡的时代。春秋以将,礼崩乐坏,政权下移,民心不古。公元前五世纪的中国社会处于奴隶制与封建制的交替之际,当时周天子权威日下,日益失去统治各诸侯的权力,各诸侯之间为了争夺权利, 臣弑君、子弑父、少凌长、庶废嫡的行为司空见惯。传统的礼仪制度失去了权威,道德规范荡然无存。孔子认为出现礼崩乐坏的原因在于人们缺乏宽厚仁爱之心,并且认为只有用道德的力量,才能使社会重新回到和谐的关系中,天下才能安宁。于是孔子提出了著名的仁学来挽救世道人心。 柏拉图的一生正处于雅典政治急剧变革的不稳定时期。在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雅典又受到瘟疫的袭击。人们想到明天就可能死去,于是,无视法纪,为所欲为。传统的社会伦理道德标准和宗教信仰等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柏拉图认为天下大乱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们并不能真正了解知识的内涵,因而现实生活中便缺少了衡量一切事物的客观标准。为了重建这样一个标准来衡量一切是非曲直,柏拉图写下了《理想国》一书,并提出了著名的正义论。 孔子与柏拉图的经历也极其相似。青年时的他们都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均从政不利孔子周游列国,游说于鲁卫陈蔡之间;柏拉图则远走意大利,两次赴色拉库斯,希望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思想。当征途失意之后,都选择教育来推广他们的思想:孔子兴办私学,开中国民间教育之始;柏拉图则兴办了阿卡德米学园,来传授自己的理论。 从以上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与柏拉图都处在天下大乱的时代,并且够面临同样的问题。于是二者从各自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仁学和正义论。这两种理论是他们思想的基础和关键。 二、柏拉图与孔子思想的相似之处 1.认同社会等级制度的合理性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把公民分为三种,即哲学家、军人、生

比较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的法治思想

1.比较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的法治思想 柏拉图的哲学王统治重视统治者对智慧的运用,亚里士多德的法治思想浸透着对法律的推崇。但二者都是都是强调理性的作用,只是通过不同的治理手段而达到理性的目的而已。柏拉图的人治思想 柏拉图《理想国》中一个核心观点便是主张贤人政治,即“哲学王”统治。这种统治的基础是学者所设想的知识精英统治社会的理想。柏拉图的贤人政治,主要依靠哲学家的智慧治理国家。《理想国》反复强调这种贤人政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忽略了法。柏拉图认为,哲学王通过知识进行统治,比法律同志具有很大优越性,法律远不能和哲学家的智慧相比。推崇人治,轻视法律是柏拉图早年的思想特征,但柏拉图并没有完全否认法律的作用能够或根本不要法律,柏拉图在以人治思想为特色的《理想国》中也论述法的问题。 但在柏拉图的晚年时期,它的法律思想开始转变,由于统治国家具有最高才智的人难以找到以及实践中的挫折,他又提出了法治,并认为“法治国”是统治人类的第二等好的选择。柏拉图在《法律篇》中认为,政治学是研究公共的善,而为了实现公共的善,单靠教育是不行的,因为人的本性只考虑个人利益而不是公共利益,所以必须有法律来制裁或者惩罚人们的不善行为。柏拉图后来论述的法治理论开创了西方法治理论的先河。柏拉图称,法治的关键是树立法律至高无上的权威,如果统治者可以不受法律制约,甚至可以以言代法,那么不管在这个国度里有多少法律,也谈不上什么“法治”。法治的基础是节制。以法治国不仅要有法可依,还要做到人人自觉守法。普遍的守法观念是实现法治的前提条件。 总的来说,他前期重视人治,后期重视法治。 亚里士多德的法治 法治,一种治道,其源头可以一直追溯到古希腊的城邦政治,尤其是雅典的民主式的城邦政治体制。在西方法律思想史上,亚里士多德是一个可以超越但却无法绕过的人物。他对法治思想和理念的贡献在于:首先,他是提出法治优于人治的法治理念的第一人。其次,他还最早提出并阐述了法治的两大要素——良法之治与法律至上。在其经典著作《政治学》里,他给出了关于法治的经典语义解释:“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是本身制定得良好的法律。”而良好的法律是法治而前提。这其实也是法治的两个基本属性:法治之法应是良法,法应具有至上的权威性。专制政体的法律是“恶法”,服从“恶法”不能称作坚持法治,亚里士多德坚持柏拉图“恶法非法”的主张。 亚里士多德认为法治应具体体现在立法、执法、守法的各个环节之中。国家的执政人员要严格实行法律,要加强对公民守法观念的培养和训练。他在《政治学》中对比和权衡了法治和人治的利弊,认为法治优于人治的地方在于:1.法律是经过众人的经验审慎考虑后制定的;2,法律没有感情不会偏私,有公正性;3.法律具有稳定性;4,法律借助规范形式具有明确性5,人治容易误国家大事6,时代要求实行法治。 亚里士多德主要强调了法与道德的关系。其观点是:法治之法应具有特定的道德价值。首先,法治之法应以理性为基础。其次,法治之法以善为其终极追求。次,法治之法以民主意志为其基本品格。 思考柏拉图构思的是由哲学王实行人治的理想国家;亚里士多德则倾向于由中产阶级实行法治的国家。柏拉图追求理想化的精英统治,而亚里士多德虽未完全放弃贵族的统治方式,但他更加诉诸多数人的较温和的民主统治。柏拉图主张哲学王的人治方式,是因为他们为只有哲学王才能懂得怎样治理国家的道理,所以柏拉图实际上强调的是理性(知识)是统治的基础。亚里士多德强调要重视法律,也是因为法律是按照理性来规定的,是以知识为基础的。所以他们两人所强调的实际上都是理性。重视理性的作用,这是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再到亚里士多德的一贯主张。

浅谈柏拉图与孔子的思想比较

浅谈柏拉图与孔子的思想比较 柏拉图和孔子分别是古代屹立于东西方的两位文化巨人。虽然柏拉图比孔子的生活年代晚约一个多世纪,但都同处于人类精神文明觉醒的“轴心时代”。 古希腊的柏拉图是享誉世界的著名哲学家。他还是杰出的政治思想家、伟大的教育思想家兼实践家。西方的思想界对柏拉图极力称赞, 颂扬他是“最伟大的人”,是“人类的导师”把柏拉图的哲学评价为“一切最好的和最重要事物的源泉”。而中国伟大的哲学家孔子是中华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的哲学思想提倡“仁义”,“礼乐”,“德治教化”,以及“均以民为体”。儒学思想渗入中国人的生活,文化领域中,同时也影响了世界上其它地区的大部分人近两千年。柏拉图政治思想主要集中体现在他所著的《国家篇》(即《理想国》)之中。而孔子的思想则体现在由他和他的学生的言语汇编的《论语》之中。 柏拉图和孔子在政治思想范畴方面,基本方向有许多相同之处。他们的政治理想都是力图建立等级有序的“和谐社会”。他们分别提出“哲学王”和“内圣外王”,都是人治的政治学;他们都重视和推动社会改革,柏拉图在名著《理想国》中提出了系统的建立和谐社会的方案;孔子在《论语》中向弟子们托古改制“以述代作”,反复讲授全新的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格言。俩人在仕途不顺、政见难行的情况下,转而办学园、设杏坛,亲自长期执教,倾心致力于教育工作,其目标都是为政治服务,培养治国人材,这是一般思想家极难做到的又一特点。

由于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的不同,他们的思想还是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首先,柏拉图政治上的主张是以理念论为基础的理想政治,而孔子是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带有政治改良性质的“仁政德治”。在《理想国》中,正义是关键,缺乏正义,则其它美德定然失去, 整个国家无善可言,必将丧失理想与和谐。孔子的德治主义系改造周代德政思想而来,孔子仁政德治的核心是仁,礼是思想表现的形式和规范手段。柏拉图实际是用理性的力量说明“善”和“正义”;而孔子以“仁”与“礼”为规范,更适用于当时中国的实际。 第二,柏拉图习于哲学思考,在理念上构建社会制度,常陷于空想,但他重视自然科学、军事和工商业;而孔子偏重人文科学,擅于总结历史经验,爱民、重和平,倡孝悌,主中庸与“和而不同”。柏拉图的空想和臆断远胜于孔子。他过多地向往神明的情感、灵魂世界和先天论。他的“理想国”中,和谐社会框架虽美好,但其策划、举措同现实有距离。孔子根据国情,重视宗法,以孝悌为仁之根本,以修身齐家为基础。还值得提出的是孔子方法论上的中庸思想,“和而不同”是指重和睦、讲协调、求团结。 第三,教育方面,柏拉图积极传授和开展自然科学与哲学、文艺等的研究;而孔子倡德育、“举贤才”、“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柏拉图创办的“阿卡德米”学园,教学设施齐备,管理制度有序,男女兼收,人才济济,为政治服务的作用显著。学园存在了九百多年,影响久远。后继者衍生出新柏拉图学派。阿卡德米学园是欧洲古代最重要的学术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在摹仿论上的异同

摹仿论之文艺本质 一、摹仿论的哲学基础不同“理念”论是柏拉图哲学体系的基础。他认为:“理念不仅有本领创造出一切器具,而且造出一切从大地长出来的,造出一切有生命的,连他自己在内;他还不以此为满足,还造出地和天,各种神,以及天上和地下阴间所存在的一切。”在柏拉图看来,“理念”是世界的本源,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而艺术是对现实世界的摹仿。故此,艺术双倍地脱离真实,只能算“影子的影子”。在《理想国》卷十中,柏拉图以三种床为例阐述自己得观点:木匠所造之床依存于床之为床的“理念”,而画中床则摹仿了木匠所造之床。 和柏拉图以“理念”论为基础的唯心哲学体系相反,亚里士多德肯定具体存在的事物是“第一实体”。例如柏拉图所言的“木匠所造之床”,从而肯定了艺术的真实性。不仅如此,他进一步确定,艺术比具体存在的个别事物还要真实,“因为诗所描述的事带有普遍性,历史则叙述个别的事”。换言之,艺术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二、文学的含义不同首先是摹仿的外延不同,柏拉图的“摹仿”不包括颂歌,他把歌颂神和英雄的颂歌,叫做“非模仿艺术”。而亚里士多德认为,一切艺术都是摹仿;其次是内含不同,虽然柏拉图完成了“摹仿论从自然观点到社会观点的转变”,但是他给“摹仿真实的本体论定位低于被摹仿对象的定位”艺术被看作是“属于游戏性质”的虚假。亚里士多德直截了当地指出艺术摹仿的对象是“行动中的人”。 摹仿论之文艺活动 在《伊安》篇中,柏拉图借其师苏格拉底之口告诉伊安:“凡是高明的诗人,无论是在史诗或抒情诗方面,都不是凭技艺做成他们的优美的诗歌,而是因为他们得到灵感,有神力凭附着”。依柏拉图之见,诗人写诗依靠的是灵感,即诗神的迷狂,“若是没有这种诗神的迷狂,无论谁去其敲诗歌的门,他和他的作品都永远站在诗歌的门外”。另外,他还认为,,灵感的获得是完整的灵魂“见到尘世间的就回忆起上界里真正的美”,是对理念世界的直接摹仿,而不是对现实世界的“和真理隔了三层”的摹仿。 如果说柏拉图关注创作意图的萌发,从而区别文艺创作与技艺制作,那么亚里士多德就是注重创作构思的完成,指出艺术创作的关键是重要的三种方法。 亚里士多德说:“诗人既然和画家与其他造形艺术家一样,是一个摹仿者,那么他必须摹仿下列三种对象之一:过去有的或现在有的事、传说中的或人们相信的事、应当有的事”。对应这三种模仿对象,实际是三种创作方法,用时下的话概括依次便是:“再现”、“表现”、“再现与表现的统一”。 悲剧论是在亚里士多德文艺理论中占极其重要的地位。亚里士多德说:“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的、完整的、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而且“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按照可能律或必然律可能发生的事”。在此看来,亚里士多德认为诗比历史更加真实,从而“悲剧比史诗更受雅典人的青睐,悲剧按照真实性再现行为,其摹仿成分更明显”。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里提出悲剧的六大因素:情节、性格、思想、言词、形象和

东西方先哲:孔子和柏拉图思想之比较

摘要 东西方先哲孔子与柏拉图是人类古代思想发展史上两颗耀眼的长明星,是中西文化“轴心时代”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们分别是中西两种不同文化的祖师,对于中西文化各自的发展,都有着极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两人构建理想国家的政治思想与政治制度、政治主体等方面的对比,简单概括政治思想的相似与不同之处,并总结他们对中西方政治文明的影响。 关键词:孔子柏拉图政治思想论语理想国

东西方先哲:孔子与柏拉图思想之比较 一、引言 孔子与柏拉图同处于奴隶制社会的衰落期。旧的制度因为无法满足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而受到极大的冲击与破坏。在孔子身边,诸侯争霸、战争绵延、礼崩乐坏,整个社会处在“天下无道”的状态之下;在柏拉图的周围,令雅典人自豪不已的民主政治随着伯罗奔尼撒战争的结束也已经是繁华不再、战争不断、人性堕落,政治危机此起彼伏。 孔子与柏拉图的经历也极其相似。青年时的他们都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均从政不利。孔子周游列国,游说于鲁卫陈蔡之间;柏拉图则远走意大利,两次赴色拉库斯,希望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当征途失意之后,都选择教育来推广他们的思想:孔子兴办私学,开中国民间教育之始;柏拉图则兴办了“阿卡德米学园”,来传授自己的理论。 二、孔子与柏拉图政治思想的对比——孔子的“为政在人”与柏拉图的“贤人政治” 孔子作为中国封建道德的奠基人,始终将道德放在首位,主张通过道德教化最终达到他政治思想中的最高境界——“天下大同”。提倡通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为核心的礼治来实现他“有道”的政治理想和政治原则。在孔子的眼里,法律与政策都是由人来制定的,法制定得善否取决于立法者贤否;法律是由人来贯彻实施的,没有贤者,再好的法律都只是一纸空文。从这一点出发,孔子强调统治者个人在国家治理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所以他强调“礼治”、提倡“德治”就是顺其自然的事情。他特别强调个人质量在整治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应该把“修身”作为“治国”、“平天下”的首要条件和基本资格。“为政以人”是孔子对个人道德修养高度重视的必然的逻辑归宿。 柏拉图在设计国家时,以理念论为核心提出建立一个“正义”的理想国。他把正义视为政治的的核心和归宿,将实现“正义”作为自己的根本政治理想。他认为唯一能实现“正义”的政治就是“贤人政治”,即由一个有智能、有治国知识的哲学家来当国王,柏拉图认为哲学王通过知识进行统治远比法治具有更大的优越性,法律远不能同哲学家的智慧相提并论。柏拉涂诳诘:“除非哲学家当上了王,或者是那些现今号称君主的人想真正的哲学家一样研究哲学,集权力与智慧于一身,让现在的那些只搞政治不研究哲学或者只研究哲学不搞政治的庸才统统靠边站,否则国家是永无宁日的。”总体而言,柏拉图主张依靠哲学王的个人能力来维护国家的稳定,保障人民获得最大限度的幸福。 孔子和柏拉涂都选择了人治,但是其侧重点还是有所不同的——

试比柏拉图的“哲人王”与孔子的“内圣外王”

试比柏拉图的“哲人王”与孔子的“内圣外王” 珠海校区哲学(逻辑)陈悦06312003 引言:世界在公元前4世纪左右,一些大文明都出现了大思想家。中国出现了孔子、老子、墨子,而古希腊则出现了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哲学家。人们希望把苏格拉底与孔子进行比较,因为二人都喜欢述而不作,且都是思想的范式的创造者,他们二人所考虑的问题都成为今后其所在文明的思考主题。但本文现在尝试把柏拉图与孔子进行比较。因为柏拉图的《理想国》中的“哲人王”与孔子的“内圣外王”设想极为相似。 关键词:柏拉图哲人王孔子内圣外王理想国论语 一、柏拉图与孔子的相似之处 1、认同社会等级制度的合理性 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里谈到国家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因为人的天赋是千差万别的,每个人只有从实一种最适合自己的工作才能做好。但是,人的生活需要的却是多方面的。这就产生了个人才能的片面性与生活需要的多面性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人们就需要共同的社会生活、分工合作。每个人从事一样最合适自己的工作,相互提供服务。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把公民分为三种,即哲学家、军人、生产者。他们分别与人的理性、激情与欲望三要素相对应。因为个人是城邦的缩影,城邦是个人的扩大,而一个有德行的人,是会使理性居主导地位的。于是柏拉图认为在政治社会的角色分工中,最合适担当统治者角色的就是哲学家。至于军人,则合适当统治者的辅助阶级,其他的劳动者,则合适当被统治者。即城邦的最理想状态是由哲学家领导着军人统治着生产。 再看孔子,孔子所处的时代是春秋天下大乱的时候。奴隶制的社会伦常秩序产生颠倒与混乱,“礼崩乐坏”正是形容当时的社会情况。自周平王东迁后,周天子权利衰微,不能号令天下,齐桓晋文等霸主,“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是对“礼”的僭越,所以孔子认为,要安定,必须拨乱反正,必须“正名”。《论语》记载,“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这表明,孔子是倾向于要保护奴隶制的伦理等级制度的。 2、重视知识分子,轻视劳动者 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柏拉图把哲学家放在他所设计的理想国家的权力顶峰,这是由柏拉图的哲学认识所引申出来的。柏拉图认为,理念是现实世界的原型、范式、本原,是唯一真实的存在。理念世界永恒不变,而现实世界变动不居,只是理念在世界某些歪曲的摹本和虚幻的影子。理念规定了事务的基础和原则,是真正的知识,只能被某种高超的指挥所把握。而柏拉图又赋予了哲学家理性与智慧,只有哲学家才能到达对国家理念的认识,指导理性的国家应该如何组织治理。 而在中国,在孔子之前,是没有像孔子那样,专门搜罗人才,教书游学,而且弟子收取不论门第、不论贫富。正是孔子的倡导和影响,中国社会中的一个特

试比较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政治思想的异同

试比较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政治思想的异同 提起古希腊文明,人们无疑会想起这两位在诸多领域中取得影响后世的成就的学者: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是唯心主义哲学最伟大的代表。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在哲学、教育学、物理学、天文学、生物学,气象学、政治学、诗学等方面建树颇丰,诗希腊古典文化的集大成者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是师徒,在学术见解上自然会有相通之处,亚 里士多德继承和发展了其师的思想,但他同时也说过这样一句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足见他与柏拉图还是存在许多分歧的。 首先,关于城邦的思想。无论是柏拉图还是亚里士多德,都对自由城邦的政治研究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在古希腊时代,城邦制度可称是最先进、最理想的政治建构,在希腊文中,城邦一词为polis,不同于今天英文中的city或country,这样一个特殊的政治形态,是柏与亚政治思想的实践对象,而且他们的政治思想也只适用于城邦,随着亚历山大帝国的确立,城邦的衰落也使这一系列政治思想失去了适用价值(当然,从西方近代以来,这种对政治构建的最初观念对今天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阐述了正义城邦的思想,城邦分为统治者、军人和财富生产者三个阶层,正义的城邦是三个城邦发挥各司其职、相互和谐的统一体,前两者是国家的治理者,第三阶层则是财富的创造者,这也引申出专业化的原则,在正义城邦中,人人需各司其职,统治者和军人也需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而且他们适合于他们的这一地位所要求的条件。正义城邦的统治者,在《理想国》中,便是柏拉图著名的“哲学王”哲学家执政是柏拉图挽救城邦危机的根本措施, 是正义国家实现的关键,也是他的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哲学家执政的根据:(1) 人的品德是政治的基础,保持公民完善的品德, 矫正人们品德的堕落,有赖于具有完善品德的哲学家。(2) 知识是美德的基础。它是对“理念”的认识与回忆,而非源于物质世界。只有哲学家才能掌握这种知识,回忆这种知识。(3) 治国需要知识、美德和权力的结合。(4) 哲学家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教育、训练过程。柏拉图的哲学家执政思想,其实质是要恢复奴隶主贵族政体,以挽救城邦的危机。亚里士多德的城邦观念于柏拉图有明显的不同,他提出“人是政治的动物”,并作了一个生动的比喻,个人于城邦的关系,好比一只手,只有当它与活着的身体结合在一起时才能实现它的目的(如拿取物品)一样,个人没有独立的意志,必须成为城邦的一部分,通过城邦发挥个人价值,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个人同样没有独立性,他们的生活和行为完全是为城邦的存在而服务的,这一点上二人的观点很相似。

孔子与柏拉图思想之比较

孔子与柏拉图思想之比较 东西方先哲孔子与柏拉图是人类古代思想发展史上两颗耀眼的长明星,是中西文化“轴心时代”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们分别是中西两种不同文化的祖师,对于中西文化各自的发展,都有着极大的影响.让人惊异的是孔子与柏拉图,他们不仅在时间上大致处于同一时代,而且,经历也是极其的相似.他们年轻时都有从政的抱负,但均从政不利;孔子周游列国,游说于鲁、卫、陈、蔡之间;柏拉图也远走意大利、埃及、北非,希望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在从政失败以后,二人都从事教育,推广自己的思想;孔子兴办私学,开中国私学之始,柏拉图则兴办“阿卡德米学园”,教授自己的理论.孔子与柏拉图,在经历和精神上有十分的契合,并且,在思想上,也多有可堪比较之处. 一、都处于政治急剧变革的时期.公元前5世纪,孔子生活在一个从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时期.“春秋以降,礼崩乐坏,政权下移,民心不古”.当时周天子权威日下,日益失去驾御各诸侯的力量,而各诸侯之间为了争夺政权和财产,出现了司空见惯违背周礼“臣弑君,子弑父,少凌长,庶废嫡”的行为,人际关系紧张.与孔子生活在动荡时期一样,柏拉图的一生正处于雅典政治急剧变革的时期.在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雅典一片混乱,传统的社会伦理道德标准和宗教信仰等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但与孔子生活的时代不同的是,公元前4世纪希腊各城邦所发生的社会变化仅是同一奴隶社会范畴内的变化,其还不足以摧毁奴隶制本身. 二、两人政治思想的异同.孔子认为出现“礼崩乐坏”的原因在于人们缺乏宽厚仁爱之心,并且认为只有恢复周礼,才能使社会重新回到和谐的“亲亲”关系中,才能使天下安宁.于是孔子提出了著名的“仁”学来挽救世道人心.柏拉图认为天下大乱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们并不能真正了解知识的内涵.为了重建这样一个标准来衡量一切是非曲直,柏拉图写下了《理想国》一书,并提出了著名的“理念论”. 三、阶级立场的共性和个性.柏拉图的“理想国”和孔子的“大同世界”和“和而不同”主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管观点上的异同

柏拉图认为,国家产生于人类生活的需要,个人生活的多样性和个人才能的片面性必然导致社会的分工,而这种分工最终导致了国家的产生。他指出:“在我看来,之所以要建立一个城邦,是因为我们每一个人不能单靠自己达到自足,我们需要许多东西”,因此,“我们每个人为了各种需要,招来各种各样的人,由于需要许多东西,我们邀请许多人住在一起,作为伙伴和助手,这个公共住宅区,我们叫做城邦”。在这里,柏拉图看到了“一个人分一点东西给别人,或者从别人那里得来一点东西,每个人都觉得这样有进有出对他自己有好处。这种分工合作,各求所需、各尽其能的原则就是柏拉图立国的基础。柏拉图进一步指出,劳动必须成为人们的第一需要,国家必须根据人们的性格、专长安排他们从事一定的工作。他说:“只要每个人在恰当的时候干适合他性格的工作,放弃其他事情,专搞一行,这样就会使每种东西生产得更多又好。;因此,分工合作、各尽其能,专司一事就是国家的正义,这种国家“我认为是真正的国家……可以叫做健康的国家。在柏拉图的后期思想中仍在一定程度上认为国家起源于分工。他在《法律篇》中指出,在人类开始时是作为牧人生活于独居的家庭生活状态中,当时并没有使用多种多样的技艺,这种“自然世纪”是在家长权威的统治之下的;以后,随着人口的增长,各种新的技艺的发明,农业生产的出现和增长,若干个家庭聚居在一起组成乡村,后来从中出现了政治家,把若干个乡村联合起来组成城邦,这样国家就产生了。可见,在柏拉图的后期思想中仍可看到共同生活,分工合作的国家状态,不过这里更加接近于“自然生成论” 亚里士多德在国家起源问题上坚持“自然生成论”。他指出,人类不同于其它动物的特征就在于他的合群性(即社会性)。人类在演化史上,虽然经历了家庭、村落到城邦(即国家)的漫长发展过程,但真正体现人类本性的只能是国家。亚里士多德指出,人类最初为了繁衍后代就发生了两性的结合,“这就得先成为配偶……配偶出于生理的自然。”困因此,人类最原始、最基本的结合方式是自然的,这种自然的结合使人们发生联系以保证个人的生存和种的延续。随着人类的发展,社会组织也随之产生,社会团体由“两个以上群众所组成”,它有三种形式:家庭、村坊和城邦,而它们的产生在亚里士多德看来都是自然的,“家庭是人类满足日常生活需要而建立的社会的基本形式”,村坊则是“为了适应更广大的生活需要而由若干家庭联合起来组成的初级形式”f而城邦则是由若干村坊组合而成。随着城邦的产生“社会就进化到高级而完备的境界,在这种社会团体以内,人类的生活可以获得完全的自给自足。只有到这时,人类的本性才能最充分地表现出来。可见,无论是两性的结合,家庭的出现,还是村坊的产生、国家的形成,在亚里士多德那里都自始至终贯穿着“自然”的精神,而国家则是这种自然发展的最高阶段,是人类本性的完成。显然,在亚里士多德的国家起源观中,特别强调人与人的关系,强调人与人的交往与结合,看到了人的合群性的特点,而这一切都来自于人类自然性的表现。因此,“自然生成论”就构成了亚里士多德国家起源论的核心思想。 关于国家起源的两种不同理论体现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各不相同的政治风格。一个把国家的起源规定为严格的社会分工;一个把国家的产生定义为社团的自然发展。由前者所产生的国家必然带有分工本身所固有的特色,社会的整齐划一,国民生活的单调枯燥必然成为国家的突出特色。相反,由后者所产生的国家必然处处体现出“自然”的特点,一切依照自然,顺应自然,这就更加适应人类本性的发展。多角度发展,多层次需求,多阶层杂容并包就成为这种国家应有的特色。但无论是柏拉图的“社会分工论”还是亚里士多德的“自然生成论”,都突破了过去国家宗教起源说和国家神造说的束缚,没有从社会以外、城邦成员以外寻求国家的成因,而是从社会及其成员的内在活动和发展中寻求国家产生的原因,这显然具有一定的合理因素。 (一)两者对国家起源的看法之比较在国家起源问题上,与柏拉图的社会的分工导致国家产生的理论不同,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国家被看成是由人的本性所决定的,在历史的长河中自然而然产生的。他指出,自然赋予人类的目的是过优良的生活,人类不同于其他动物的特征就在于他的合群性(社会性),是人类生存和过优良生活的前提。有了这一前提,人类就可以结成社会,作者简介:王栋梁,中南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院。·政法论坛·186组成城邦,过有组织的生活。亚里士多德指出,人类最初为了繁衍后代、生育子女,就发生了两性结合,这自然的结合使人们发生联系,以求得人类的生存和衍续。随着人类的发展,社会组织也随之发生。社会团体有三种形式:家庭、村坊和城邦(国家)。这三者的产生都是自然的。亚里士多德的国家起源说,是从社会及其成员的内在活动和发展中寻求国家的起源,认为城邦是由于人们的需要并且沿着由家庭而村坊而城邦的进程“自然地生长起来的”。随着城邦的产生“社会就进化到高级而完备的境界,在这种社会团体以内,人类的生活可以获得完全的自给自足”。⑤而关于国家起源的两种不同的理论也体现了柏拉图和亚里士

比较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主张的异同点 (2)

中国的传统哲学的主导思想是孔子的儒家思想,而西方经典的学院派哲学的鼻祖则可以追溯到苏格 拉底,他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位将“集中于对物质与自然现象之理则的确定,转入人生事务、道德 问题及人论问题研究的哲学家”。这两位伟大的思想巨匠不但自身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他们各自 留下的分支庞杂的学派更像是树根一样,穿进了民族思想的最深处。从20 世纪下半叶开始,越来 越多的人认识到,中国的和西方的文化是几乎同时诞生和发展的,两者之间存在着共时的对应关系。根据这样的认识,人们把孔子和苏格拉底作为这两个伟大文化传统的代表人物,比较他们思想的异同。孔子和苏格拉底由于社会背景、历史、政治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使他们的哲学思想呈现出独自 的特点。本文拟从哲学角度来比较孔子和苏格拉底。 人本主义在他们之前,古希腊和中国的哲学家所注重的都是对自然的研究和思考,就是以“自然”为 观察和思辩的对象。当然,他们思索的“自然”并非我们现在所说的作为自然事物和现象总和的自然界,而是特指事物运动变化的本性。脱离了人这一主体,显得有些空洞和不切实际。现在在追溯西 方哲学中人本主义思潮的源头时,一般追溯到苏格拉底。诚然,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例如赫拉 克利特与德漠克利特,在他们的著作残篇中也不乏人生智慧的格言,但苏格拉底是第一部人的哲学 的创始者,是他使希腊哲学真正从自然哲学转移到以研究人事为中心的方向上来。他所研究的对象,不再是自然哲学家所研究的自然、太空或宇宙,而是关于人的问题,人的思想、人的道德、人的情操,即研究人的精神自我。他认为,探讨人的问题,不能用探测物理事物的方法,也不能单凭经验 观察和逻辑分析,而是要根据人的意识活动,审视人的生活状况来洞察人的特性。苏格拉底开创了 西方哲学对人的思考的先河。他认为哲学的目的不在于人世自然,而在于“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 的哲学以道德为研究的主要对象。他所特别感兴趣的题目是“德行的性格”和“善是什么”。他致力于 发明一种分辨是非的合乎理性的原则,以及如何了解道德的意义。他想要为人生行事立下一个合理 的标准。这些都是关于人的本质的问题。孔子对于中国哲学传统的首要贡献,在于他率先在道德领 域内自觉地确立了情理精神,代表了儒家思潮发展的主流方向,并且对中国文化传统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从人的角度去探讨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的地位的人,他发 展了周初以来萌发的人本思想,创立了自己的关于人的学说体系。孔子的儒家思想也正体现了人本 主义的思想。儒家的伦理思想一切本于人性。孔子的思想中包含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支配着 宇宙和人伦的是同一种道德秩序。更进一步说,孔子的儒家哲学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实用人生哲学, 他希望人们行“仁”、“义”、“忠”、“恕”、“克己”,把“大同”作为自己的理想。他把“礼坏乐崩”的根源视 为人们在道德上的沦丧,故“复礼”的前提是“克己”,“克己复礼”也就是“为仁”。孔子学说体系的核心 是“仁”,它体现了孔子人的地位、价值和尊严的思想“仁”得内涵极为丰富,但其核心思想是“爱人”, 这也是一种人本主义的思想。其作为一种建立在道德形而上学的“律己”的要求,作为调节“人与人之 间关系”的准则,能使人们和谐相处无疑有一定的意义。为人之道,是孔子关于个体人格道德修养 和完善的思想,它是人自身发展的根本,是实现人的最终目标的前提。 2. 至善理论在苏格拉底之前,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家们主要是在认知领域内确立了理性精神,即试图通过逻辑推理的理性认知,从芜杂的自然现象中寻找宇宙万物的普遍本原。而苏格拉底开始了从自 然哲学向人本哲学的转型,试图把希腊哲学从天上拉回人间,并且因此依据理性精神深入地探讨了 有关人、社会和伦理的各种问题。苏格拉底的伦理学又可以说是探讨善和至善的伦理学。他同意智 者们提出的“哲学应当是人学”的观念,认为哲学的目的不在于认识自然,而在于“认识你自己”。他 的伦理学可以概括为三句话:诸德为一;美德即知识;作恶是由于无知。三句话的实质是:美德即 知识。他肯定在具体的善之上存在着一般的普遍的善即至善。苏格拉底认为:善、美德不论它们有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政治思想比较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政治思想比较 一、相同点: 1、二人都非常注重寻本探源,追求终极。这便是二人政治思想中理想的部分,如柏拉图的“理念论” 他把理念当成宇宙万物的本质,唯一的真实存在,认识事物的基础,并且据此而设计了他的《理想国》;而亚里士多德则认为宇宙万物都是向善的,都有一善的目的。 2、两人都把教育看成一个重要的问题。 ①柏拉图认为实现城邦团结统一的一项措施是对公民(哲学家和军人)的教育。他相信只有通过正确 的教育,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军人和哲学家,也只有依赖哲学家的教化手段,才能塑造人性,培养优秀的公民,从而建立一个理想的国家。他把教育称为“唯一重大的问题”,认为城邦首先是一个教育机构。 ②亚里士多德将人性分为三种善德即天赋,习惯和理性,而理性是人们的追求的目的。他指出教育培 养人的理性,进而理性培养习惯,习惯改变天赋。认为后天教育可以改变人。相反,柏拉图基于“潜能不易挖掘”的忧患意识而提出全面教育,以便于充分发掘人的天赋品格和美德,最后走向已经分配好的“工作岗位”。由此可见师生二人对教育实施的方针目的和具体的措施方面有一样的地方,但背后的原因本初目的是不一样的。不仅如此,亚里士多德还提出“优生优育”和“因时而教”的具体教育方法。 3、整体主义 柏拉图所著的《理想国》中阐述的政治哲学的突出特征就是整体主义或集体主义。他把社会整体(城邦)视为唯一的目的,个人是为了整体服务的工具。个人没有任何独立的价值和意义,他的价值只能是作为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个人完全被消融于整体之中。柏拉图把城邦的统一强盛作为压倒一切的目标,把献给国家作为公民的最高道德。具体地说,个人不再有自己的一切,不再有自己的财产、妻子、利益、愿望、要求、情感、判断,每个人与其他人都利益一致、情感一致、意见一致,这样,城邦就真正形成了“一个国家”,不用复数表示的国家。也就是完全消灭了个人主义,形成了一个整体。 亚里士多的在个人与社会的整体关系上也持整体主义立场。他把城邦理解为有机整体,而个人只是其有机组成部分。公民只有在城邦生活中,在为城邦服务于献身中才能完善自己的本性。城邦是公民生活的总体,其目的是公民的优良生活,所以公民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包括在城邦生活之中,谈不上私人的领域和范围。他将公民的家庭、婚姻、子女教育、音乐、文学等,都赋予政治意义,那人城邦事务范围。主张由城邦进行统一规划与控制,不承认个人独立与自由的权利。他明确否定“公民可以私有其本身”,认为“任何公民都应为城邦所公有”。但是,亚里士多德的整体主义框架里,为个人留下了一些余地。他主张,在承认个人利益,“划清了个人所有利益范围”的基础上实现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的统一。他强调必须尊重个人权利。 不难看出,在整体主义的基本观点上,亚里士多德继承了柏拉图的思想。但亚氏的整体主义显然是比较温和的,没有走极端,对个人以及个人利益、权力和价值给予了一定限度的承认。 二、不同点: 1、对于国家起源,柏拉图认为国家是社会分工的产物。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国家)完全是自然进化的 产物。 ①柏拉图认为,起初人们为了满足最基本的物质需要,就需要农民、牧人、各类工匠等,而后随着经 济生活的复杂化,又出现了商人等,他们构成了生产者等级。后来有了战争,需要一个专门从事战争的集团,即“护国者“或军人等级。最后就是统治者等级,主要是精心培养的哲学家来执掌国家的权利,管理国家。至此国家正式形成。所以社会分工是国家的基础。 ②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类自然是趋向城邦生活的动物”。起初,由男女和主奴这两种关系的结合而组成 了家庭,这是人类为满足日常生活需要而建立起来的社会基本形式。然后,组成了村社,最自然的形式就是部落。最后若干村社又进而联合起来组成城邦。至此,社会组织就进化到了高级而完备的境界。 所以,城邦完全是自然进化的产物。 2、对于国家阶级的构成。柏拉图认为国家分为统治者(哲学家)、辅助者(军人)和生产者等级; 亚里士多德认为要组成城邦只有享受平等政治权利的公民才能组成这样的政治团体,也就是说他

孔子与柏拉图的教育思想比较

基础教育(中文)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准考证号码:013510211735 试比较孔子与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马雅婷 二○一二年四月

【内容摘要】孔子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思想家,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他是打破“学在官府”,开创私人办学的第一人,有了“万世师表”的成就。而另一位与孔子在政治上同样不得意,同样为教育奉献一生,为世界留下来了宝贵财富的是生活在古代希腊的柏拉图。作为中西方的两位文化巨人,他们的影响不仅仅停留在当时的年代,更对我们后人产生莫大的影响。因此本文尝试对两位先哲的教育思想的形成背景进行回顾,并对他们在教育思想中体现出来的教育体系内涵进行分析比较,也更深入地了解东西方教育思想的异同点,为现代的教育更完善的发展提供借鉴。【关键词】孔子柏拉图教育目的教育体系

一、孔子与柏拉图的教育思想背景 孔子①和柏拉图②都生活在社会大变革时期,奴隶主贵族统治已经逐渐走向衰败,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虽然两者都处于奴隶社会,但是孔子当时生活的春秋末期鲁国实行分封制、世袭制,“礼”自然受到格外的重视。而柏拉图生活的古希腊奴隶制城邦则是商品经济繁荣,商业贸易发达,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建立了民主政治,因此自然科学的发展受到极大的重视。相应的,和古希腊民主政治相伴随发展的是在思想文化上着重对自然规律探求。而与此有鲜明对比的是,受长期社会奴隶制的影响,孔子形成的思想体系和人事、社会、伦理密不可分的。所以,在不同的文化土壤中孔子与柏拉图形成了全乎不同的两种哲学体

系:一个是以“仁义”为核心的人学哲学,另一个以“理念”为核心的神学哲学,他们在各自的哲学体系上提出了自己的教育理论。 任何一种思想的形成和主体的个人经历肯定是分不开的。孔子虽然是圣人后代,但是到他已经是家境贫寒,靠母亲劳作维持生计,十五岁才志于学,拜能师,虚心好学,持之以恒,最终成就了他在中华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地位。而柏拉图也是贵族之后,不同的是他从小就养尊处优,接受良好的教育。后来又从师苏格拉底,经过对知识的不懈追求后,终于成为一名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不同的成长环境往往会使人形成不同的思想主张,孔子的教育思想就体现出平民性,而柏拉图提倡的则是贵族的教育。孔子和柏拉图都生活在乱世,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的异同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异同 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体系中,有关教育的观点和理论是各自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教育思想一方面是其哲学理论的反映和实践,又和两者的政治观有着密切的联系,不仅如此,两者各有特色的教育理念也是人类教育史中的重要里程碑,因而分析比较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教育理论有其重要的意义所在。 本文的分析和比较,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一是形成教育观的背景和缘由,二是教育的内容与方式,最后则是两者的教育观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分析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形成各自教育观的原因主要是从两个角度来看,一个是个体的角度(也可以说是本质的角度)。在这个角度中,两者在形成各自教育观的认识论基础上就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在柏拉图看来:学习即回忆,人在出生以前就已经获得了一切事物的知识,当灵魂依附于肉体(也就是人降生)后,已有的知识就被遗忘了,人通过感性事物引起思维,才重新“回忆”起已被遗忘的知识。为何柏拉图对学习的定义是如此?因为作为最早提出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见解的哲学家,他认为“灵魂在取得人形以前,就早已在肉体以外存在着,并存在于理念世界之中,认识理念世界中的许多东西,以至可以洞察最高理念。”而因为肉体是灵魂的监狱,在灵魂与肉体结合成为人时由于“惊恐和骚乱”就失去了对最高理念的认识和记忆,所以才会有“回忆”这种说法。而亚里士多德关于灵魂的论述与柏拉图完全不同,他认为人的灵魂正如一本什么也没有写上的书,或什么也没有写上的白纸,或者是一块白板,它能接受对象的知识,这就说明学习应是使知识从外面经过感觉进入意识的过程,而不是什么“回忆”的过程。两者在认识论基础上的差别直接导致两者在教育理念上的不同,柏拉图的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回复到灵魂原有的“善”,使其无愧于身为某一阶层一员的使命;而亚里士多德要求认真的对待灵魂的这块白板,通过教育来培养人,发展他的人格。 由于两者在认识论基础上的差异使他们在教育必要性的分析上也有很大的差别。在柏拉图看来,既然以理念、实在为对象的知识是不朽的灵魂所固有的,凭借可感事物的启示,就可以回忆起灵魂中固有的理性认识,它只是因为受到了蒙蔽或者向着一个黑暗错误的方向观察。“它不是要在灵魂中创造视力,而是肯定灵魂本身有视力,但认为它不能正确地把握方向,或不是在看该看的方向,因而想方设法努力促使它转向”,而教育就是促使灵魂转向的技巧,教育的必要性就在于释去阻碍灵魂转向的重负,使其转向真理。在亚里士多德关于教育必要

孔子和亚里士多德的异同

孔子和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说之比较 孔子和亚里士多德都从人性角度出发,主构建美好和谐的社会。其政治学说的核心理念在于努力“中庸之道”政治学说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治理问题。孔子主,“人治”,亚里士多德坚持“法治”。孔子的追求“中庸之道”是政治哲学的道德化,而亚里士多德的“中庸之道”则是道德哲学的政治化。孔子的“中庸”“三观的个合一”“天人合一”人我合一”欲理合一”都具有现代价值。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包括对于我们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参考价值。 一、从人性角度出发,构建美好和谐的社会 (一分析孔子)“从个人发展到群体”的逻辑思路。孔子认为,个人在社会上的立足之本是将心深处的“仁爱”外化为“推己及人”“忠恕”的之道,“仁爱”而将导向成“仁政”则是君王的立国之本。孔子的思想集中表现于《论语》之中,《论语》在一书中,“仁”字出现了109次,“仁”说明在孔子思想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孔子所谓的“仁”包括忠、悌、勇、宽、,恕、智、恭、信、惠等等,敏、几乎包括了做人的全部规和一切优秀的道德品质。孔子认为“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中庸》。孔子对“仁”的权威解释就是“爱人”仁者,,“爱人”,就是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求亲爱一切人,做到与一切人友善。“仁爱”既是孔子伦理思想核,也是孔子伦理道德规体系的基本原则。其具体做法就是“推己及人”从肯定方面来看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一个,“忠”(论语雍也》;字从否·定方面来看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一个,“恕”(论字)所以行忠恕就是行仁,语颜渊》。忠恕之道同时就是仁道。 “仁爱”扩展到“爱物”即爱自然,爱宇此基础上,孔子还将宙,实现人与自然、宇宙的和谐相处。由“爱人”“仁政”再到“爱物”这是孔子仁爱思想的全部涵,,这一涵蕴含了到丰富的和谐因子,同时也体现了孔子对和谐社会的孜孜追求精神。“仁爱”的品德是人本身所具 有的,爱自己的亲人是最基本的。但孔子认为“仁”的精神不能仅仅停留在爱自己的亲“爱”爱自己的父亲,;扩人,对自己亲人爱到极点,也只能叫大到爱别人,这才叫作“仁”。所以“亲亲”必须扩大到“仁民”要对老百姓行,“仁政”。孔子构想的理想社会,是要建立一个世界,“天实现下”所谓。“天下”在儒家经典,《礼记礼运》·篇中,是这样记载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寡、独、矜、孤、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为。”(二分析亚里士多德)“从个人发展到群体”的逻辑思路。“善”“善政”和都是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中非常重要的畴,集中体现了亚里士多德的政治理想与政治学说。亚里士多德认为,每个人天生是善良的,而同时“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从本性上讲,,人应该趋向于过一种城邦(国家)的生活。在他看来,城邦的起源是自然的或说是人性的结果。城邦的目的是“促进善德”即促进,“优良的生活”。城邦是人性的“高级组合”是至善的团体,,城邦所追求的善业是最高最广的善业。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因此,(《)孔子的“仁 爱”反映的是“己”“他人”与的关系,其基本要求就是以人际交往为中介,把自我的反省转化为对他人的认同,以创造人相互尊重和相互信任的关系,这是立与人之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