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构建自己的商业模式

企业如何构建自己的商业模式
企业如何构建自己的商业模式

企业如何构建自己商业模式

市场竞争随着市场成熟、发育,越来越激烈。几乎每一个产业领域都有许许多多企业在共同分食着市场份额。于是,企业就开始追求差异化。差异化表现在很多方面,而差异化核心就是构建不同商业模式。

不同规模企业,不同状态企业,不同行业企业,不同类型企业有着不一样商业模式,但又遵守着许多共同商业规律。因而,商业模式也永远是共性中有个性,个性又符合于共性。

按企业状态来看,有创业型企业,有成长型企业,有成熟型企业,有扩张型企业。

创业型企业最重要是在创业前一定先设计好商业模式。这是中国创业者们最容易忽略一关。由于创业冲动,许多创业者只考虑投资创业两大要素:钱和事。要么是拿钱找事,要么是拿事找钱。至于有了钱又有了事怎么能够成功地赚来更多钱,往往讨论不够,分析不够。经常导致血本无归。即使很多后来成功企业,也是在稀里糊涂成功以后,才来认真琢磨商业模式。

企业创业者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分析商业模式,并不是简单地做可行性分析报告。

首先看要投资或创业企业是制造业、流通业,还是服务业。如制造业基本商业模式是“供应——生产——销售”,服务业基本模式是“采购——销售”。

其次要研究市场:即你生产、服务产品市场有多大,在哪里,你市场是为哪个层面客户提供服务。即产品定位。

第三要研究竞争对手:即在你地区、你市场、你产品(服务)、你客户群体内,有哪些竞争对手,这些竞争对手有什么优势,有什么劣势。

第四才是根据外在分析,设计创业商业模式。

创业并不都是由小到大。有是小打小闹开始,有却是高举高打。小,可以小到不用投资;大可以几十亿、百亿、千亿。国内著名白酒品牌“金六福”商业模式就非常独特。新华联集团在投资白酒业时候,中国白酒市场已经非常成熟,群雄纷争,分食着中国全国性和地方白酒市场。一些著名品牌长盛不衰,假冒伪劣也打不倒。新创品牌此起彼伏。如果用传统商业模式,投资建窖地,做配方、发酵、酿酒、出售、占领市场、打出品牌,会有很大风险,投资量大、投资周期长、又不擅白酒生产、经营、管理。于是,他们采用“借鸡生蛋”商业模式,踩着巨人肩膀,与中国白酒第一品牌五粮液合作。自创品牌又不生产一瓶酒,连一个酒盖都不生产,并在营销上下功夫,建立了庞大销售体系,获得巨大成功。固定资产连一家小酒厂规模都没有,却拥有年20亿销售额。

金六福商业模式精妙处在于:将五粮液成功一切“据为己有”;不做大量固定生产投资,可根据自己资金实力由小而大去从事经营,量力而行,避免了投资风险;金六福品牌无形资产属于金六福公司,即使与五粮液合作发生了分歧,金六福自己品牌也已经可以自立门户了。同时,金六福与五粮液之间虽为不同体制,不同投资主体,相互之间还没有股权关系,仅仅是OEM关系,但金六福并没有冲击五粮液主打品牌市场,使五粮液反而在不用发生营销成本基础上增大了销售量;五粮液品牌也被金六福每年仅数千万广告投入在宣传。

处于培育期或成长期企业一般来说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商业模式。这个期间是一个企业最为关键时候。许多企业由于找不到突破口,长期徘徊在一定销售规模,甚至出现亏损、创业失败。这期间企业最重要就是要找创新商业模式作为突破口。首先是看自己企业,这阶段产品或服务是区域性还是全国性。如果是区域性,你必须研究同一区域与你同一规模企业,看这些企业商业模式与本企业商业模式异同。吸取别人优点,找到别人缺点,创造性地改造你商业模式。或许,你就可以获得成功。

万通集团曾经有一个经典案例。1996年,历经两年半建设北京万通新世界广场闪亮登场,获得史无前例高价销售业绩。而与该物业仅一路之隔、位于阜城外大街北边四川大厦,由于体制问题盖了十三年还没有竣工。两种体制、两个商业结果,一时传为佳话。但是,万通广场地下一

层至五层商场经营却是另一番景象。虽然万通引入了美国人参与经营、虽然也从西单商场、友谊商场高薪聘请零售经营人才,但对于从未从事过商业零售万通来讲,仍然显露出败象,连续亏损。相反,四川大厦内华联商场却后来居上,经营红火。当时想了很多办法也没能改观。直到1999年开业两年多以后,万通在商业模式上做了一个大胆创新才一改颓势,一举成功。万通方法是放弃自己并不擅长自营模式,将所有经营面积化整为零,全部出租给小商贩,使万通广场变成小商品批发市场,让那些平时只能利用大街小巷三角地带被挤压在很小范围内经营小商小贩一下子涌进繁华、高档大商场摆摊,如登大雅之堂。小商贩几乎是抱着大把大把现钞涌了进来。万通广场一夜之间扭亏为盈,还省去了经营管理程序。

万通在商业模式上变化至少给我们以下启示:

做房地产万通是内行,可说比国有体制四川大厦成功。做商业,万通是外行,没有较为长期学习、实践,仍然比不上国有体制华联。

外行与内行在一个区域内发生同质化竞争时候,万通没有选择恶性竞争方式,打价格战,诋毁竞争对手,而是选择错位经营,和平共处。

万通此举还开始了从多元化投资经营向专业化调整第一步,放弃投资经营零售业。

选择调整并没有采用“壮士断臂”方式,低价割肉,而是通过商业模式创新,既退出了零售业,又转亏为盈。

处于成熟型企业选用什么样商业模式尤为重要。

成熟型企业走过了创业艰难,经历了成长期苦恼,步入平稳发展成熟期。这一时期企业能否成为全国性、跨国企业,这个阶段便是分水岭。

这类企业商业模式比较成熟,也比较成型。但这类企业也容易现两类错误。一类错误是固守商业模式,把历史成功作为必然,无论环境有多大变化,无论竞争对手是否已经步步紧逼,自己仍然一成不变,墨守成规,机械地沿用原有商业模式。最后衰退甚至破产,退出商业舞台;另一类是盲目认为自己成功,不在原有基础上挖掘熟悉市场空间、产业空间、价值空间,而展开多元化投资、多元化经营,导致驾驭不了新商业模式而走向失败。

这些错误是中国企业最为普通错误。这类企业如何避免这些错误发生,我认为有几个工作要做。

利用领先优势,寻找可能会给自己构成威胁企业,进行并购,整合来消除竞争对手威胁。

创新商业模式,提升核心竞争能力。

商业模式永远没有一成不变,创新是无限。OEM模式是大型企业利用商业模式创新来扩大规模同时又降低投资风险典范。麦当劳、肯德基以及国内许多企业都采用了这种方式。但是OEM 管理又不能一劳永逸。

一家连锁企业发展到几十家店时候,由于投资管理规模增大、范围更广、管理半径延长,企业管理精髓很难从企业本部不走样地传递到每个店末梢。这种信息在传递中衰减很容易导致企业业绩下降。于是,诞生了各种形式加盟店。企业发展不再依靠直接投资进行扩张,而是用牺牲投资收益作为成本,通过标准化管理,出售企业无形资产来获得收益,虽然这种收益单位收入减少,但是由于规模扩大,获得了更大规模效益,因而既扩大了企业影响力,扩大了市场份额,又降低了投资风险。对于上市公司,更有利于获得股票市场增值。

但是,加盟快捷增长往往又是一柄双刃剑。加盟商与主体在企业之间大多数没有资本之间关系,是两个不同法人主体,在分享一个产品、一个品牌、一种商业模式下市场收益,因而双方既相联合又相制约。因而主体企业必须深刻地理解和认识这样关系。在无限扩张、不断获得收益、严格约束、规范加盟商同时,也不能高枕无忧,应当随时保持主体企业活力,不断推陈出新,在产品品种、品质、花色、服务方式、广告宣传、打击假冒伪劣等方面,坚持不懈,让加盟商感到背后永远有着坚强后盾。

中国大型连锁企业已经不少,但是高水平经营管理者确实不多,上述问题不能不说是制约中

国连锁企业发展为国际企业核心问题。

最后一类企业是扩张型企业商业模式构建。

扩张型企业由于商业模式选择上失误导致企业从此衰落甚至走上不归路中国外国都比比皆是。特别是近几年来,一些企业历经10多年艰辛创业,步入成熟期,有了自己品牌,成型生产、销售模式、稳定收益,但其收益大量来自于直接投资与直接经营收益。于是,诞生了一股依靠资本运营来实施所谓“低成本”扩张战略,即大举进入资本市场,放弃或是轻视帮助其成功经营方式,全面开展资本运营。结果,盲目追求高速成长,缺乏对资本运营把握能力,放大了资本运营在企业扩张中作用,低估了资本运营风险。最后,不但资本运营没有成功,反而把多年创造产业基础全部摧毁,陷入困境,反受资本市场所害。

扩张型企业在扩张时常用商业模式有以下几种:

第一,展开多元化投资。这是近年来争论不休一股话题。由于以德隆为代表从事多元化投资企业纷纷落马。整个社会舆论几乎一边倒地认为必须走专业化之路,多元化不适合中国企业。

我认为,专业化值得推崇,但多元化本身并不是陷阱。多元化能否成功取决于企业驾驽能力,并不在于多元化本身。国内也有许多成功从事多元化投资企业。我提出多元化投资,专业化管理,量力而行。管理水平达不到时,不宜做多元化投资。

第二,战略投资。国内扩张型企业除德隆外至今也没有机构将自己定位于战略投资人。最大电器制造商海尔是一个行业投资者、经营者,但不是电器行业战略投资者。建议大型扩张型企业用战略投资来作为扩张商业模式。但战略投资者投资经营水平非常高,其基本模式是战略并购、产业整合、战略管理。目前国内扩张型企业有此设想和能力者寥寥无几。

第三,并购扩张。利用并购来扩张,是扩张型企业最常用商业模式之一。但中国扩张型企业并购意识很弱,并购目不强,并购整合能力就更弱。

第四,以价值链为核心进行上下延伸。这是近几年来由洋咨询带进来扩张模式。以价值链为核心进行投资整合一般有三种方法。

第一种是沿着企业原有产品向横向相关价值产品扩张。如娃哈哈,从矿泉水延伸到非常可乐。

第二种是沿着企业原有产品向产品上下游进行纵向相关价值产品扩张。如湘火炬,从卖汽车火花塞到汽车变速箱,再到整合重型汽车产业价值链。

第三种是沿着企业原有产品向横向相关价值产品和上下游纵向价值链同时扩张。如第一汽车,从早期货车沿着货车上下游延伸同时,又横向扩张进入轻型车、轿车及汽车服务,汽车金融服务。

总之,在选择设计商业模式上,中小企业比较注重战术上商业模式,如营销策略、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价格策略、联盟策略等,大型企业则多着眼于战略上商业模式选择,但像微软、沃尔玛这样既在战术上非常成功,又在战略上非常成功企业几乎就是难以挑剔伟大企业,但这毕竟是凤毛麟角。

宝洁公司商业模式分析报告

商业模式分析报告 基于Alexander Osterwalder商业模式设计模型的宝洁公司商业模式分析

目录 一.宝洁公司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价值主张..............................................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消费者目标群体........................................ 错误!未定义书签。四.分销渠道.............................................. 错误!未定义书签。五.客户关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六.核心竞争力............................................ 错误!未定义书签。七.合作伙伴网络.......................................... 错误!未定义书签。八.成本结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九.收入模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十.结束语................................................ 错误!未定义书签。

商业模式分析报告 基于Alexander Osterwalder商业模式设计模型的宝洁公司商业模式分析 一.宝洁公司简介 宝洁公司始创于1837年,是世界上最大的日用消费品公司之一。宝洁公司通过其旗下品牌服务全球大约四十八亿人。公司拥有众多深受信赖的优质、领先品牌,包括帮宝适、汰渍、碧浪、护舒宝、潘婷、飘柔、海飞丝、威娜、佳洁士、舒肤佳、玉兰油、SK-II、欧乐B、金霸王、吉列、博朗等等。宝洁公司在全球大约七十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2012财政年度,公司全年销售额进840亿美元。宝洁公司在全球80多个国家设有工厂或分公司,所经营的300多个品牌的产品畅销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美容美发、居家护理、家庭健康用品等。 二.价值主张 产品价值:宝洁注重产品研发、申请多项专利、产品注重满足顾客某方面的强烈需求、飘柔等低端产品价格便宜使客户容易获得。 服务价值:一般意义上的产品研发和相关基础技术、大量持续投资与市场研究、将市场需求和产品技术很好的结合起来,创新产品、升级产品,包括功能、包装、概念等,针对消费者的沉浸式研究,通过融入到消费者的生活中去,更加深入的了解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

物业管理未来商业模式地构建

物业管理未来商业模式的构建 文/ 陈伟 物业管理行业要实现末来三十年的持续进步,就必须着力于转变发展方式,凋整产业机 构,其核心内容离不开改进和创新现有的物业管理商业模式。 一、代表未来的三种商业模式 虽然我国目前几万家物业服务企业的自身定位、市场规模、产品类型、运营体系和经济效益千差万别,但是从盈利模式的角度,我们大体可以将现有的物业服务企业的商业模式概 括为物业服务提供商模式、物业资源开发商模式和物业顾问服务商模式三种类型。 展望未来,尽管以提供综合性基础服务来获取物业服务费收入的物业服务提供商模式存 诸多的天然缺陷,但物业管理初级阶段的社会经济条件和事物存在的惯性力量,决定了这种商业模式不会很快消亡。同样,物业资源开发商和物业顾问服务商模式,也将在今后一段时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优化。但除此以外,笔者认为,另外一种商业模式,可能代表着未来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方向。 1.物业服务集成商 物业服务集成商,又称物业服务总包模式,是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物业服务的主流商业 模式。其特征是,物业服务企业通过前端策划服务( 计划管理模式、制订管理方案、选择分 包企业) 、中端监管服务(监督服务过程、管控服务品质)和后端评判服务(汇总客户评价、沟通客户需求和评判分包企业)的方式,将各分包企业的专项服务集成为面向业主的综合性 物业服务产品。其实质是,物业服务企业运用策划、协调、沟通和评价等专业能力,通过控 制物业管理价值链前后两端的方式,协助业主购买专业化的物业管理服务。 物业服务集成商对应的收费模式为酬金制,适用的客户类型多为单一产权业主以及较为 专业的业主团体,该模式的优点是,以服务成本作为定价基础,财务收支公开透明,减少交 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有利于消除服务买卖双方的误解和矛盾,对于物业服务企业来说,该模式有利于保证酬金收益和降低经营风险;缺点是,对交易双方的专业能力要求较高,业主监管物业服务企业的成本较高,对于物业服务企业来说,该模式下缺乏服务成本控制的内在 动力,难以取得超额利润和实现快速增长 物业服务集成商模式的商业逻辑是“管作分离”,而非“以管代作”。业界曾有人根据 企业自有人员数量和管理面积的关系,对中国的物业服务商和美围的物业服务集成商进行了 简单的比较:以人均管理面积统计,美国企业为30000平方米,中国企业为3000平方米,进而得出中国物业服务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仅为美国的1/10 的结论。实际上,这一推论的错误之处,在于忽视了一个基本事实:物业服务集成商模式下精简的操作型人员,是以身份转换为专项服务供应商员工的力式,继续存在于物业服务市场的。 物业服务集成商模式的推广和普及、从专业素质看,主要取决于企业整合和挖掘物业服 务价值链的能力,物业服务企业比客户更为了解物业管理和比专项服务供应商更了解客户的 专业优势,是其整台和把控价值链能力的核心;从外部条件看.主要依赖于专项服务市场的 成熟和税收扶持政策的落实,只有清洁、绿化、维修和秩序维护等专业服务市场的充分发 育.才能保证物业服务集成商模式比物业服务提供商模式更具性价的比较优势,只有酬金税费的确立以及增值税制的推广,才能保证物业服务集成商模式成为物业服务企业和业主的双 赢选择。 2 .物业资产运营商 物业资产运营商,又称物业资产管理模式,是伴随着物业从消费功能向投资功能扩展, 从使用价值向交换价值提升而衍生的高级商业模式。其特征是,业主不仅将物业硬件的日常 维修、养护和管理工作委托给物业服务企业,而且将资产属性的不动产的日常投资、经营和

华为公司的商业模式分析

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姓名:李书生 学号:Z 专业:自动化 华为公司的商业模式分析 一、公司简介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销售通信设备的民营通信科技公司,于1987年在中国深圳正式注册成立,总部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基地。华为的产品主要涉及通信网络中的交换网络、传输网络、无线及有线固定接入网络和数据通信网络及无线终端产品,为世界各地通信运营商及专业网络拥有者提供硬件设备、软件、服务和解决方案。目前,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00

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1)核心价值观 华为公司是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主要围绕客户的需求持续创新,与合作伙伴开放合作,在电信网络、企业网络、消费者和云计算等领域构筑了端到端的解决方案优势。致力于为电信运营商、企业和消费者等提供有竞争力的 ICT 解决方案和服务,持续提升客户体验,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以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为愿景,运用信息与通信领域专业经验,消除数字鸿沟,让人人享有宽带。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华为通过领先的绿色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及其他行业降低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创造最佳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2)核心资源 一是企业文化:华为公司以为客户服务是华为存在的唯一理由,客户需求是华为发展的原动力。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持续为客户创造长期价值进而成就客户。 二是技术创新:华为公司视产品质量为企业生命,每年保证销售额的10%作为研究经费,华为网站提供的数据显示,华为持之以恒的对标准和专利进行投入。2009年,华为新申请专利6,770件,累计申请专利达到42,543件,其中包括中国专利申请29,011件、国际专利申请7,144件、国外专利申请6,388件。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报道,2009年PCT的国际专利申请数华为位居全球第二。在LTE/EPC 领域,华为基本(核心)专利数全球领先

构建商业模式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探讨

构建商业模式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探讨 企业商业模式和核心竞争能力研究成为热点,狭义的商业模式就是企业的运作方式,而核心竞争能力却很复杂。首先提出了构建商业模式的四个流程,提出了五个构成要素,以及探讨了商业模式与核心竞争能力之间的关系,然后从三个方面来构建商业模式,实现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提升。 标签:商业模式;核心竞争能力;构建过程 1 引言 商业模式是在当代激烈竞争环境下,企业根据自己所拥有的战略性资源、知识、文化,结合市场以及相关利益者的要求,包括从上游企业到下游企业到顾客,建立起的一种多赢价值体系的运作方式和行为模式。商业模式具有复杂、有机统一的特点。成功的商业模式具有支持企业可持续发展和不断持续创新的功能,集中体现了商业模式在企业运作中对于资源的管理和能力的提升,使企业在具体竞争中处于优势,对于企业应对风险,提升企业竞争能力。 2 如何构建成功的商业模式 企业经营过程中,不缺创新的想法和思路,不缺资源的整合能力和技能,而是缺乏一个能够让企业成功盈利的商业模式,构建商业模式应考虑以下五点。 2.1 要分析企业的战略资源、知识、文化因素,确立以顾客价值为中心的设计理念 顾客价值就是顾客对于自己接受的产品或者服务的感觉与支付成本之间的差值比对,确定构建原则。好的商业模式能够以顾客价值为中心,通过独特的方式在价值链上整合资源来满足顾客的需求,创造顾客期待以外的额外的价值。 2.2 以战略目标、顾客价值、收入方式、关系管理和组织设计为构成要素对商业模式进行设计 战略目标作为起点,统筹整个企业的发展方向;以顾客价值为中心,满足顾客不同的需求;通过关系管理和组织设计两个工具,处理好组织外部社会关系与内部组织结构的合理;最终达到合理的收入方式,实现盈利。 2.3 对企业商业模式进行实施 通过对于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完整的业务流程和人员配备,对于商业模式中涉及的五个方面进行有机地组合,实现总体效应。执行过程中要减少浪费,建立一套精益化的生产管理制度,确保实施的通畅和自然。

百度公司的商业模式分析

百度的商业模式分析 101758 窦涛涛 摘要: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百度公司俨然已经发展为国内搜索引擎行业的龙头老大。本文主要从公司的历史沿革、与其主要竞争对手的比较、盈利模式以及公司的SWOT 分析与五力分析模型几个方面对百度公司进行较为初步的介绍,并就其今后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百度公司历史沿革盈利模式SWOT分五力模型 (一)百度公司的历史沿革 百度,是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2000年有李彦宏和徐勇两人创建于北京中关村,致力于向人们提供“简单可依赖”的信息获取方式。“百度”二字源于中国宋代诗人的《青玉案元夕》“众里寻他千百度”,象征着百度对中文检索技术的执着追求。 2001年,百度首创竞价排名的商业模式,发布了Baidu搜索引擎,并开始为多家网站提供全面服务; 2002年,百度推出IE搜索伴侣,康佳、联想、可口可乐等多家知名企业成为百度的竞价排名用户; 紧接着,百度于2003年推出新闻和图片两大技术化搜索引擎,超越Google,成为中国网民首选所搜引擎; 2004年,百度收购123网址之家,垄断了中文搜索市场,成为全球第四大网站; 2006年,百度推出“百度百科”和“百度空间”,这是继“百度贴吧”“百度知道”的又一拓展。同年,百度成功签约中国科学院图书馆; 2007年,百度与携程、滚石等多家公司确立合作关系,开始进军C2C市场; 2008年,百度C2C平台正式上线; 2009年,百度进一步拓展B2C市场并连手中科院,战略合作开发“框计算”; 2010年,百度新增“地图”、“百科”链接,百度身边、百度输入法正式上线; 2011年,百度旅游和百度音乐正式上线; 2012年,百度国际大厦深圳奠基,百度世界大会百度正式推出个人云服务;

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概念及原则

2011年12月 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概念及原则探析 文/杨锴 摘 要:企业商业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的运作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商业模式的创新成为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理论解释,提出商业模式创新概念和构建商业模式的原则,希望通过本文,充实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相关理论。 关键词:商业模式创新;概念;原则 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12-0176-01 财经视点 时代华纳前首席技术官迈克尔?邓恩在2001接受《商业周刊》采访时说:商业模式比高科技更重要,因为前者是企业能够立足的先决条件。商业模式创新是现代企业在社会环境下必须思考和关注的问题,随着企业的同质化加强,如何能够在商场上胜出,往往归功于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但目前对于商业模式创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商业模式基本概念、结构体系、理论范式等研究,其理论框架尚未建立起来,有关的商业模式研究都处于探索性阶段。 一、商业模式创新概念 在互联网尚未应用于商业领域之前,因为以往的理论认为利润=收入—成本,所以传统行业的发展主要关注如何降低成本,增加销售额,从而提高效益。然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在商业领域的发展,企业商业模式趋于动态的发展阶段。Hamel认为,在变革时代,企业竞争更多的是经营模式的竞争和创新制度的竞争。[1]中科院乔卫国认为是企业价值创造提供基本逻辑的变化,即把新的商业模式引入社会生产体系,并为客户和自身创造价值。笔者认为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就是如何设计企业的运营模式,资源整合能力,发展潜力来适应不断变化的商业环境,迎合消费者的需求,从而实现盈利的目的。通过创新,可以达到以下效果。(1)完善企业运营管理。通过商业模式创新,不仅要强化企业内部管理,而且企业更要关注外界环境的变化,通过创新,使商业模式设计合理而可行,体现顾客价值,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2)提高企业适应市场能力。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更多关注的是互联网条件对以往商业模式的变化。随着2000年互联网在商业模式中的应用,企业的经营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通过创新商业模式,提升企业的市场敏感度,加强企业的生存能力。(3)创造新的价值。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更多关注不同环节的价值创新,顾客价值创新,价值链创新,供应链创新,管理价值创新等,通过一种有机的组合,整合不同的企业资源和能力,创造出不同的价值。 二、商业模式创新的理论基础 本文是基于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的商业模式创新。1990年,哈默尔和普拉哈拉德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企业核心能力”一文,标志着核心能力理论的正式提出。他们在该文中指出,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的累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的学识”。核心能力具有用户价值、独特性和延展性的特征。企业商业模式要不断完善和创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需要不断地提升和发展,以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企业可以通过内部发展、合作、联盟等商业模式策略调整的方式,增补原有资源与能力缺陷,使核心能力与市场机会相适应并不断发展,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 三、商业模式创新的原则 1、关注战略,综合管理。企业战略从宏观的角度规定的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方式,具体如何运作,还需要策略和商业模式的支撑。在确定企业商业模式的同时,一定要考虑企业的战略意图和战略目标,具体的实施则依据商业模式。商业模式与公司治理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的关系。[2]所谓公司治理,是指协调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制度安排,其中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董事会,经理层等。如何整合资源,通过商业模式转换才是关键。如硅谷的企业通过员工持股,股票期权等方式,将人力资本转换为人力资源,很好地将人力和物质资本的共同治理,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生产效率,为硅谷的发展提供坚强后盾。 2、以价值为核心。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最主要目标就是创造价值,首先是顾客价值,然后是企业价值,最后是社会价值。顾客价值,强调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围绕顾客的需求,满足顾客的差异化需求。在满足顾客价值的基础上,自然也就实现了企业价值,企业价值主要体现在企业相关利益者利益得到满足,主要是股东价值的最大化和企业利润价值最大化。 3、在产业中合理定位。商业模式创新,新在如何在市场产业中寻找定位,通过观察商业中的未来发展趋势和走向,占据市场的有利地位和资源,把握市场的核心标准,成为一个由生产产品到制造标准的企业。改变以往的销售模式,提出新的销售理念,通过组织结构的设计,策略计划的实施,借助于新兴的互联网技术,实施电子商务等模式,改变静态的销售模式,实现动态且更符合产业发展的新定位和销售方式。 4、能力与资源匹配。企业核心能力理论和企业资源理论中指出,企业的核心能力具有价值性,稀缺性,难于模仿性和不可替代性,而企业资源理论将资源分为有形资源、无形资源和人力资本,有形资源容易辨别,价值有限,而无形资源对企业来说意义更重大,但难以计量和评估,企业资源是企业能力的基础,企业能力是整合企业资源的必要条件,两者相辅相成。通过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合理安排企业资源,发掘企业内部独有的商业优势和资源能力优势,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实质也是一个整合资源,培养能力的过程。 5、系统与局部最优组合。企业商业模式由不同的组成部分,商业模式创新有价值发现、价值主张、价值创造、价值管理、价值配置和价值实现组成。[3]其实商业模式创新是企业站在顾客的角度,分析市场,调整企业的价值链和供应链环节,通过向消费者提供产品和服务,创造不同环节的价值,设立一套具体的管理体系,协调资源和能力的关系,最终使企业创造的价值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实现企业的价值。商业模式创新必须在企业战略目标的统领下,对各个要素进行统筹规划和整体适配。[4]通过与战略目标的匹配,达到局部和系统的有机整体统一。 结束语:通过本文的探究,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尚属于不断发展过程中,对于商业模式创新的理论解释和设计的基本原则处于探索当中,缺乏一个科学的指导体系,本文通过设计创新原则和企业核心能力理论解释来作为商业模式创新的提供方法和理论分析工具,在一定程度上为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一点理论工具。 作者简介:杨锴,职务职称:吉林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硕士研究生,单位:吉林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加里?哈默尔著.曲昭光,赖溟溟译.领导企业变革[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 [2]沈永言,吕廷杰.商业模式创新的五大基本理念[J].企业管理,2011,(03):93-95. [3]纪慧生,陆强,王红卫.商业模式设计方法、过程与分析工具[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第7期:87-92. [4]李曼.略论商业模式创新及其评价指标体系之构建[J].现代财经,2007年第2期:55-59. 176 2011.12

企业如何构建自己的商业模式

企业如何构建自己商业模式 市场竞争随着市场成熟、发育,越来越激烈。几乎每一个产业领域都有许许多多企业在共同分食着市场份额。于是,企业就开始追求差异化。差异化表现在很多方面,而差异化核心就是构建不同商业模式。 不同规模企业,不同状态企业,不同行业企业,不同类型企业有着不一样商业模式,但又遵守着许多共同商业规律。因而,商业模式也永远是共性中有个性,个性又符合于共性。 按企业状态来看,有创业型企业,有成长型企业,有成熟型企业,有扩张型企业。 创业型企业最重要是在创业前一定先设计好商业模式。这是中国创业者们最容易忽略一关。由于创业冲动,许多创业者只考虑投资创业两大要素:钱和事。要么是拿钱找事,要么是拿事找钱。至于有了钱又有了事怎么能够成功地赚来更多钱,往往讨论不够,分析不够。经常导致血本无归。即使很多后来成功企业,也是在稀里糊涂成功以后,才来认真琢磨商业模式。 企业创业者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分析商业模式,并不是简单地做可行性分析报告。 首先看要投资或创业企业是制造业、流通业,还是服务业。如制造业基本商业模式是“供应——生产——销售”,服务业基本模式是“采购——销售”。 其次要研究市场:即你生产、服务产品市场有多大,在哪里,你市场是为哪个层面客户提供服务。即产品定位。 第三要研究竞争对手:即在你地区、你市场、你产品(服务)、你客户群体内,有哪些竞争对手,这些竞争对手有什么优势,有什么劣势。 第四才是根据外在分析,设计创业商业模式。 创业并不都是由小到大。有是小打小闹开始,有却是高举高打。小,可以小到不用投资;大可以几十亿、百亿、千亿。国内著名白酒品牌“金六福”商业模式就非常独特。新华联集团在投资白酒业时候,中国白酒市场已经非常成熟,群雄纷争,分食着中国全国性和地方白酒市场。一些著名品牌长盛不衰,假冒伪劣也打不倒。新创品牌此起彼伏。如果用传统商业模式,投资建窖地,做配方、发酵、酿酒、出售、占领市场、打出品牌,会有很大风险,投资量大、投资周期长、又不擅白酒生产、经营、管理。于是,他们采用“借鸡生蛋”商业模式,踩着巨人肩膀,与中国白酒第一品牌五粮液合作。自创品牌又不生产一瓶酒,连一个酒盖都不生产,并在营销上下功夫,建立了庞大销售体系,获得巨大成功。固定资产连一家小酒厂规模都没有,却拥有年20亿销售额。 金六福商业模式精妙处在于:将五粮液成功一切“据为己有”;不做大量固定生产投资,可根据自己资金实力由小而大去从事经营,量力而行,避免了投资风险;金六福品牌无形资产属于金六福公司,即使与五粮液合作发生了分歧,金六福自己品牌也已经可以自立门户了。同时,金六福与五粮液之间虽为不同体制,不同投资主体,相互之间还没有股权关系,仅仅是OEM关系,但金六福并没有冲击五粮液主打品牌市场,使五粮液反而在不用发生营销成本基础上增大了销售量;五粮液品牌也被金六福每年仅数千万广告投入在宣传。 处于培育期或成长期企业一般来说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商业模式。这个期间是一个企业最为关键时候。许多企业由于找不到突破口,长期徘徊在一定销售规模,甚至出现亏损、创业失败。这期间企业最重要就是要找创新商业模式作为突破口。首先是看自己企业,这阶段产品或服务是区域性还是全国性。如果是区域性,你必须研究同一区域与你同一规模企业,看这些企业商业模式与本企业商业模式异同。吸取别人优点,找到别人缺点,创造性地改造你商业模式。或许,你就可以获得成功。 万通集团曾经有一个经典案例。1996年,历经两年半建设北京万通新世界广场闪亮登场,获得史无前例高价销售业绩。而与该物业仅一路之隔、位于阜城外大街北边四川大厦,由于体制问题盖了十三年还没有竣工。两种体制、两个商业结果,一时传为佳话。但是,万通广场地下一

(完整版)苹果公司商业模式的分析

商业模式分析 1、使用3W2H模型分析iPhone商业模式 How to make money 通过终端获得盈利:一方面是直接销售终端获得的利润,另一方面是通过与运营商签订协议,在终端销售帮助获得和绑定用户的基础上,所得到的运营商收入分成的收入。 基于终端提供长期的内容服务(AppStore和iTunes),包括影音娱乐、应用软件、互联网应用等多种在线服务,获得另一部分收入。 How to achieve iPhone超乎想象的产品功能设计和创新型的应用集成。 集成了iPod和智能手机的双重产品特性。 通过终端销售和基于终端的内容提供完成对用户的绑定。 Where

2G版iPhone主要覆盖的国家和地区包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3G版本在08年首先在22个国家和地区上市后,又在其他48个国家和地区上市。 What 提供集成了iPo和智能手机两类产品功能的iPhone智能娱乐终端,并以终端同iTunes、AppStore等在线服务的集合,向客户提供了持续的固定和移动互联网内容、应用服务。 Who 基于“iPod+iTunes”的客户群体基础,完成向通信终端市场的延伸,主要目标客户依然是以追求时尚、流行,对互联网等娱乐应用有较强需求的客户群体。 2、顾客的价值创造 Phone的核心目标客户全实际上是与iPod系列产品的目标客户群体基本重合的。iPhone在用户群体开拓方面的主要价值将Apple原有的互联网应用客户群,想移动增值应用客户群的推广和延伸。同时,

也帮助Apple更好的应对音乐手机对iPod类音乐播放器的强替代作用。 一个成功的商业模式,第一步就是要制定一个有力的客户价值主张,也就是如何帮助客户完成其工作。对于苹果而言,iPhone的核心功能就是一个通讯和数码终端,它融合手机、相机、音乐播放器和掌上电脑的功能,这种多功能的组合为用户提供了超越手机或者iPod 这样单一的功能。苹果的APP Store拥有近20万个程序,这些程序也是客户价值主张的重要组成部分。除此之外,苹果在用户体验方面做得非常出色,这些都是苹果提供的客户价值主张。 3、盈利模式分析 成功的商业模式的第二步就是制定赢利模式,也就是为自己公司创造价值的详细计划。对于苹果公司而言,赢利路径主要有俩个:一个是靠卖硬件产品来获得一次性的高额利润,二是靠卖音乐和应用程序来获得重复性购买的持续利润。由于优秀的设计,以及超过10万计的音乐和应用程序的支持,无论是iPod、iPhone还是iPad,都要比同类竞争产品的利润高很多。同样,由于有上面这些硬件的支持,那些应用程序也更有价值。 iPhone销售渠道分析 iPhone的渠道包括运营商渠道和Apple自有渠道两个部分。 在销售渠道的构建上,Apple充分体现了iPhone作为移动通信终端的核心地位,将iPhone与运营商的用户获取、增值业务开发、用

商业模式的构成的六要素

商业模式的构成的六要素 1、定位 一个企业要想在市场中赢得胜利,首先必须明确自身的定位。定位就是企业应该做什么,它决定了企业应该提供什么特征的产品和服务来实现客户的价值。定位是企业战略选择的结果,也是商业模式体系中其他有机部分的起点。 关于定位已有大量的文献和理论,最具代表性的应属波特、特劳特和科特勒分别对定位的不同理解。在波特的战略理论体系中,十分强调定位的重要性,关于竞争战略的低成本和差异化本身就是企业对于未来发展态势的刻画。波特认为战略就是在竞争中做出取舍,战略的本质就是选择不做哪些事情,没有取舍,就没有选择的必要,也就没有制定战略的必要。20世纪90年代,波特曾经批评日本企业普遍缺乏战略,实际上是指日本企业过分关注运营效益的提升,尤其是达到生产率边界后仍然忽视企业的方向选择,大量企业的战略趋同。所以,在波特的战略体系中,定位实际上就是企业选择应该做什么,这个定位在内涵是关注企业在公司层面如何发展。 相对波特对于定位即战略选择的理解,特劳特关于“定位”的概念则聚集在企业具体的产品服务层面。特劳特在具体产品营销方面强调利用社会消费心理学塑造获得消费者心理认同的独特产品定位,利用消费者已有的观念构筑差异化的产品形象,也就是如何在目标受众的头脑中占据一席之地的方法。 科特勒在其营销理论中提出了著名的STP工具,也就是细分市场——Segmentation;确定目标市场——Targeting;定位,对于供给进行独特设计以在目标消费者心目中占据特定位置——Positioning的三步曲。在这里,定位包括了该如何设计产品的特色,该如何定价等。很明显,定位实际上也就成为了营销的核心工作。 我们认为,定位是在战略层面和执行层面建立更直接和具体的联系,即企业的定位直接体现在商业模式所需要实现的顾客价值上,强调的是商业模式构建的目的。企业对于自身的定位直接影响(而非决定)到企业需要构筑何种“物种”的商业模式。与战略中的定位略微有些差异的是战略中的定位将决定战略的成败,而商业模式中的定位更多地作为整个商业模式的一个支撑点,因为同样的定位可以有不一样的商业模式,同样的商业模式也可以实现不一样的定位。此外,商业模式中的定位更多地可以用来帮助理解企业的状态,这个状态包括提供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进入什么样的市场、深入行业价值链的哪些环节、选择哪些经营活动、与哪些合作伙伴建立合作关系、怎么分配利益等。在商业模式的定位中,选择不做什么与选择做什么同样重要,同时,这也关系到企业如何构建业务系统、确定盈利模式、分布资源能力、设计现金流结构等商业模式体系中的其他部分。 2、业务系统 业务系统是指企业达成定位所需要的业务环节、各合作伙伴扮演的角色以及利益相关者合作与交易的方式和内容。我们可以从行业价值链和企业内部价值链以及合作伙伴的角色两个层面来理解业务系统的构造。 业务系统是商业模式的核心。高效运营的业务系统不仅仅是赢得企业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有可能成为企业竞争优势本身。一个高效的业务系统需要根据企业的定位识别相关的活动并将其整合为一个系统,然后再根据企业的资源能力分配利益相关者的角色,确定

商业模式分析

商业模式分析 商业模式分析法是商业社会最重要的分析方法之一,掌握良好的商业模式分析方法对于商业资产的定价、商业谈判、客户服务等有着最直接的意义。总的来说,企业的商业模式必须顺畅、具有实证性。 目录 1构成因素 2商业模式概念 ?简介 ?概述 3案例分析 1、构成因素 A.利润:利润是商业经济组织最重要、最基础的指标之一。在现金流的基础上分析利润的数额固然重要,但准确的分析预期利润和恰当的运用利润周期同样重要。 在中国,由于众多人口的生存与发展的迫切要求下,在法律环境不完善、破坏信誉的成本低等因素影响下,迫使各个行业从高额利润到市场平均利润的时间要比国际市场要短很多。因此,在中国投资预利润高、现期利润低的企业风险将很高。特别是几倍于以证券市场为代表的行业变周期(一般市场是半年一小变,两年一大变,四年会有根本的变化)。 B.市场收益:市场是正常商业组织获取商业收益的来源,分析企业的市场性质、范围、容量、层次、认知程度等是极其重要的。通常对市场容量和开发难易程度进行综合考虑。一般从开拓市场的成本来分析市场效益。 C.人的因素:人是最重要的生产力因素之一,分析商业领导在大多数应该可以容许其对自己的定位有很大偏差,但是他对企业在市场和同行中的定位应该是真实而客观的。应对其做事、说话的真实性、顺畅度和逻辑性进行求证。企业的定位是市场现实,是结果而非原因。另外要注重对企业领导人的直觉判断。其有相关经验和丰富的人生经历,良好的管理素质、具有商业道德和恰当的商业态度是根本的。在人和物之间,人是有创造性的,人对物具有主观能动性。 商业模式分析法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往往在脑海中多是一瞬间的近乎直觉。多自问为什么、凭什么、有没有现成;针对每一个商业细节进行调查是进行商业模式分析的不二法门。

企业商业模式的作用

企业商业模式的作用 内容摘要:在市场不断发展过程中,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只能使企业维持短暂性的优势,而卓越的企业商业模式会使企业在市场中保持长久的核心能力。所以企业对于商业模式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并均积极构建恰当的商业模式,这归根结底都是商业模式的价值体现。本文首先从整合的商业模式视角对相关理论进行归纳,分析企业商业模式的作用与理论发展趋势,并探讨企业选择合适的商业模式对于企业发展的价值所在。 关键词:商业模式整合作用发展趋势 企业从无、到设想、再到具体行动,均要求系统性的考虑和分析,才能完成创建者的设想,而企业商业模式是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因为商业模式需要考虑战略定位、企业家团队、盈利模式、风险资金获取、价值创造等多方面因素。对于企业而言,具有优秀的商业模式及其持续创新能力可能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从整合视角谈商业模式 近年来,国内外已经有研究者尝试着从整合的视角理解商业模式。其主要学者的观点包括:mahadevan(2000)认为,商业模式是对企业至关重要的价值流、收益流和物流三种流量的惟一混合体。托马斯(2001)认为,商业模式是开办一项有利可图的业务所涉及流程、客户、供应商、渠道、资源和能力的总体构造。贝因霍克和卡普兰(2003)强调了商业模式的综合性、直觉和创造精神。翁君奕(2004)把商业模式界定为由价值主张、价值支撑、价值保

持构成的价值分析体系,提供了商业模式创意构思和决策的一种思维方法。osterwalder(2005)在对众多概念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除去一些不应当包括在内的因素外,认为商业模式是一种建立在许多构成要素以及它们之间关系之上的、用来说明特定企业商业逻辑的概念性工具。它说明了公司如何通过创造顾客价值、建立内部结构以及与伙伴形成网络关系,来创造市场、传递价值和关系资本,并获得利润、维持现金流。袁新龙和吴清烈(2005)认为,商业模式可以概括为一个系统,它由不同部分、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及其互动机制组成;它是指企业能为客户提供价值,同时企业和其他参与者又能分享利益的有机体系;它包括产品及服务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结构,包括对不同商业参与者及其角色的描述,还包括不同商业参与者收益及其分配的划分。哈佛大学教授约翰逊、克里斯坦森和spa公司的ceo孔翰宁(2006)在共同撰写的《商业模式白皮书》中将其定义为由客户价值、资源和能力及盈利方式构成的三维立体模式。 原磊( 2007)认为,商业模式是一种描述企业如何通过对经济逻辑、运营结构和战略方向等具有内部关联性的变量进行定位和整合的概念性工具,说明了企业如何通过对价值主张、价值网络、价值维护和价值实现四个方面的因素进行设计,在创造顾客价值的基础上,为股东及伙伴等其他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朱武祥(2007)、魏炜(2009)认为,商业模式本质上就是利益相关者的交易结构,它解决的是企业战略制定前的战略问题,同时也是连接客户价值和

外贸公司盈利模式分析

公司盈利模式 蔡成泳 公司盈利模式,细分为八种模式说明。 (1)出口业务自营和代理 (2)进口业务自营和代理 (3)政府扶持补贴奖励 (4)供产销产业链资金融通 (5)代客融资 (6)外币汇率操作 (7)国内银行业务合作 (8)离岸银行业务:转单贸易 下面主要讲八种盈利模式的各自风险所在和操作性 (1)出口业务自营和代理 货物出口,代理的业务和自营的业务流程相同,最重要的区别是增值税票的核算和开票。代理在税法有点擦边球,税法上要求的代理出口是纯的代理,单据抬头要加实际经营单位,增值税的退税,直接退给实际经营单位,实际操作上按税法规定的流程退税与收汇环节行不通。因此口头不能明确承认目前普遍存在出口代理,经营单位开票给外贸公司,

外贸公司退税这样的操作行为,只能承认国外客户找到厂家,我外贸公司帮助国外客户报关出口,因此税法上只承认海外代购行为的合法性,不承认国内代理出口的合法性。他的增值税票开据是按照协议把退税款计算在税票总金额里。外贸公司按税票总金额付款后,代理业务对委托代理方来说算是结束了。但外贸公司还要最后经历一个月的才能收到退税款。自营的业务增值税票是原先与供应商谈好的含税价开据的。 出口自营风险在于货物出口后,客户有对货物品质的追索权。出口代理风险主要在于退税风险,一般单据上出问题,要按税法规定取得真实的退税凭证(如报关单、提单、场站收据、购销合同、增值税票、运输费用凭证、商检证明都要一一对应同一批出口商品)。而且这些单据收集是有出口90天内完成申报的规定。出口环节多,那么单据流转中自身的监督控制也是对出口风险的控制。 出口环节的流程较多,期间有海关、国税、商检局、外汇管局、口岸办、航运等部门共同监督,有专业的软件服务平台(电子口岸、出口退税申报、九城单证、涉外收入申报、增值税认证和防伪开票系统)支持,依靠网络平台工作。这些服务平台一年也是要一定的开支,大概是一年3000元左右年费(九城单证1400元/年,防伪开票800元/年,出口退税申报VPDN账号200元/年)和一定初期设备投入6000元

企业商业模式的构建与创新

谈企业商业模式的构建与创新 焦点,商业模式被视为统领技术、品牌、资本等内部资源、推动企业发展的核心,大量企业试图谋求商业模式创新以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尤其是在高技术产业领域,商业模式创新被赋予了比技术创新更重要的地位。本篇文章主要就商业模式的构建与创新进行分析。 一、商业模式的概念界定 素及其关系的概念性工具,用以阐明某个特定实体的商业逻辑。它描述了公司所能为客户提供的价值以及公司的内部结构、合作伙伴网络和关系资本等借以实现这一价值并产生可持续盈利收入的要素。商业模式的构建为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整合企业运行的内外各要素,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高效率的具有独特核心竞争力的运行系统。 行改进和优化,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实施企业的商业模式。商业模式的构建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部分进行: 业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是企业战略实现的途径,因此,商业模式的构建应以企业战略分析与定位为基础。企业根据自身的资源配置,结合营销网络进行产业链分析,在博弈过程中明确自身的战略定位,以企业拥有的核心能力和核心资源为重点,降低产品成

本或延伸产品价值,以谋求较好的价值收入方式,通过良好的营销渠道来营造强有力的客户关系,并能够根据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环境的变化进行动态的商业模式创新。 势。企业要善于寻找和发掘不断变化环境中的新竞争优势,创新商业模式。波特认为,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设计、生产、营销等过程及辅助过程中进行的相互分离的活动,并提出价值链分析法作为分析和评价企业竞争优势的战略工具,主要通过差异化分析和成本分析的方式来找出企业在价值链生产过程中的优势。企业正是在商业模式的构建中利用更廉价的产品或更出色的战略活动赢得优势。 内部资源要素,因为内容制造者更容易从成本控制的角度对商业模式进行创新;而直接到客户的模式则应将重心放在营销网络上,其中包括客户和渠道两方面的拓展;全套服务提供者由于产品及服务的多样性,应注重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创新,以确保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尽可能延伸其产品、服务的覆盖面;而其余的五种类型,主要以提供客户所需的服务和信息为主,可以将它们视为对平台的构建,因此在模式的构建中主要围绕营销网络和资源配置要素进行创新。 三、商业模式创新的核心战略 商业模式进行价值创造、价值营销和价值提供,从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商业模式应该回答一系列的问题:向什

商业模式的演变及趋势

商业模式的演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探讨 摘要:21世纪以来,“商业模式”这个词逐渐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商业术语,也日益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界关注和讨论的热点,在市场竞争的实践中也逐渐凸显出其重要性。正如著名管理学大师彼得·F·德鲁克所说:“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本文主要阐述了商业模式的概念和发展趋势,并分析了影响商业模式发展的主要因素,在这基础上分析了在互联网大时代下商业模式的未来发展。 关键字:商业模式;要素;演变过程;互联网 1 商业模式的概念及要素 1.1商业模式的定义 商业模式概念的提出是缘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学界及实践界普遍接受和应用商业模式这一概念,却并不存在一个让大家普遍认同的定义。国内外学者对于商业模式研究的核心是企业如何通过产品或服务的增值活动来盈利,企业不再仅仅将顾客作为一种产品或服务的接受者,而是将顾客作为企业价值的共同创造者。学界虽然并未对商业模式定义做出一致性的界定,但学者们澄清了一些商业模式的理解偏差:(1)商业模式并非从供应商一企业一顾客的线性价值创造机制;(2)商业模式既不同于产品市场战略(即不同于企业在产品市场中差异化、成本领先的战略定位,也不同于公司战略,即描述和指导企业如何在商业领域中变得更有活力;(3)商业模式不能缩减为“企业内部组织形式“(如激励机制、控制机制、活动系统以及核心企业等概念来加以替代。商业模式往往因注重“顾客需求”而用来作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源泉,较少将关注的视角转移到战略上来。总而言之,商业模式既非价值主张,也非收益模式或关系网络,而是对上述要素的整合和一体化。 对于商业模式的定义,在本文中将商业模式界定为“在特定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利用自身独特的战略、网络、技术等核心资源,为企业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并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经济逻辑架构”。该定义具有以下内涵:首先,商业模式的目的在于为企业及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并获取持续竞争优势。这区别于经济学中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单纯目标,商业模式不仅要考虑实现企业自身的利益,还需要实现与之有各种关联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显然己经将顾客纳入价值的共同创造体系之中,而不仅仅将其视为产品或服务的接受者;其次,商业模式的最终构架需要依赖企业自身己拥有的核心资源,如己有的销售渠道、企业网络以及核心技术特征。最后,企业商业模式的设计和运行一般针对的是特定的市场或行业环境,故商业模式具有较强的市场针对性和定位。 1.2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 1.2.1定位 一个企业要想在市场中赢得胜利,首先必须明确自身的定位。定位就是企业应该做什么,它决定了企业应该提供什么特征的产品和服务来实现客户的价值。定位是企业战略选择的结果,也是商业模式体系中其他有机部分的起点。 关于定位已有大量的文献和理论,最具代表性的应属波特、特劳特和科特勒分别对定位的不同理解。在波特的战略理论体系中,十分强调定位的重要性,关于竞争战略的低成本和差异化本身就是企业对于未来发展态势的刻画。波特认为战略就是在竞争中做出取舍,战略的本质就是选择不做哪些事情,没有取舍,就没有选择的必要,也就没有制定战略的必要。20世纪90年代,波特曾经批评日本企业普遍缺乏战略,实际上是指日本企业过分关注运营效益的提升,尤其是达到生产率边界后仍然忽视企业的方向选择,大量企业的战略趋同。所以,在波特的战略体系中,定位实际上就是企业选择应该做什么,这个定位在内涵是关注企业在公司层面如何发展。

华为公司商业模式分析

华为公司商业模式分析 公司情况介绍 华为是全球领先的电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基于客户需求持续创新,在电信基础网络、业务与软件、专业服务和终端等四大领域都确立了端到端的领先地位。凭借在固定网络、移动网络和IP数据通信领域的综合优势,华为已成为全IP融合时代的领导者。目前,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0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 华为实施全球化经营的战略,已成长为一个全球化公司。 华为在海外设立了22个地区部,100多个分支机构,可以更加贴近客户,倾听客户需求并快速响应。 为在美国、德国、瑞典、俄罗斯、印度及中国等地设立了17个研究所,每个研发中心的研究侧重点及方向不同。采用国际化的全球同步研发体系,聚集全球的技术、经验和人才来进行产品研究开发,使华为的产品一上市,技术就与全球同步 华为还在全球设立了36个培训中心,为当地培养技术人员,并大力推行员工的本地化。全球范围内的本地化经营,不仅加深了华为对当地市场的了解,也为所在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目前,华为的产品与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际市场是华为销售的主要来源。 业务规模 目前,华为已服务全球50强电信运营商中的45家,应用到全球100多

个国家,服务全球三分之一的人口。 行业地位 ?无线接入网市场份额20.6%,占全球第二,仅次于爱立信; ?光传输市场份额全球第一,以44%的份额领跑全球40G市场;率先发布从路由器到传输系统的端到端100G解决方案; ?移动软交换全球市场份额 华为公司高级副总裁兼全球企业网市场部总裁沈竞洋表示,“华为已经成为在固定网络、移动网络和IP数据通信领域都进入前三名的通信设备供应商。华为力争在3年内确立在国内的行业领导地位,力争在行业市场数通新增份额进入前二、光网络市场份额第一、无线份额第一、视讯、客服产品冲击行业第一。” 专利情况 2009年,华为新申请专利6,770件,累计申请专利达到42,543件,其中包括中国专利申请29,011件、国际专利申请7,144件、国外专利申请6,388件。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报道,2009年PCT(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专利合作条约)的国际专利申请数华为位居全球第二。在LTE/EPC领域,华为基本(核心)专利数全球领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