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锡伯族的民俗文化

关于锡伯族的民俗文化
关于锡伯族的民俗文化

摘要

锡伯族,是中国境内的一支少数民族,与古代鲜卑和近代满族有一定的关系。现有人口近十九万人。主要分布在新疆伊犁地区的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和辽宁、吉林等省。新疆锡伯族人口为4万余人(其中查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为2万余人),辽宁沈阳约5万人,其余主要分散居住在北方各省及全国各地。他们独具特色的歌曲、节日保留了他们本民族的民俗文化。了解他们的历史、文化和习俗,对保持我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和谐共处具有重要意义和积极作用!

关键字:节日;歌曲;历史;文化;习俗;

Abstract

Xibo is a minority in China. It has a certain relationship with the ancient Xianbei and modern Manzu. Its current population is nearly nineteen million!they mostly live in Yili, Xinjiang Autonomous Region Qapqal Xibo,Liaoning, Jilin and other provinces. Now the Xibo living in xinjiang has a population of 4 million people (of which Charles County Erxi Bo Buchanan 2 million people), about 5 million people in Shenyang, the rest are mainly settled in the northern provinces and all over the country. Their unique songs and festivals retains their native folk culture. It plays an important and active role for maintaining the diversity of our national culture and promoting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between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to understand their history, culture and customs!

Keywords: festivals; songs; history; culture; customs;

目录

第一章民族概述-----------------------------------------5

1.1 民族历史 -----------------------------------------------5

1.2 生活习俗------------------------------------------------6 第二章民族节日 ---------------------------------------6

2.1 西迁节--------------------------------------------------6

2.2 抹黑节--------------------------------------------------7 第三章艺术文化 ---------------------------------------7

3.1 绘画艺术--------------------------------------------7

3.2 绣花艺术--------------------------------------------8 第四章民俗歌曲 ---------------------------------------8

4.1 儿歌 ---------------------------------------------------8

4.2 叙事歌--------------------------------------------------8

4.3 田野歌--------------------------------------------------8 第五章民族风俗----------------------------------------9

5.1 婚礼----------------------------------------------------9

5.2 葬礼----------------------------------------------------9

5.3 服饰---------------------------------------------------10

5.4 饮食---------------------------------------------------10

5.5 忌讳---------------------------------------------------10

5.6 信仰---------------------------------------------------11 参考文献-----------------------------------------------12

第一章民族概述

东北地区的锡伯族已经失去了自己的民族语言、文字,淡化了自己的风俗习惯,而新疆查布查尔地区的锡伯族,至今还完整地保留着自己的语言文字及浓厚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并经过与兄弟民族的长期交往,取长补短丰富了自己、发展了自己。主要从事渔猎和农业。锡伯族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跟满语很接近。锡伯族兼用汉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锡伯文是民国36年(1947年)在满文基础上改变而成的,一直

沿用至今。

锡伯人最初游牧于大兴安岭东麓,世代以狩猎、捕鱼为生。16世纪编入蒙古“八旗”后,其社会组织发生了急剧变化,生产上转入稳定的农业经济。18世纪中叶,清政府为巩固西北边防,将部分锡伯族迁往新疆,尔后这些锡伯族在伊犁河谷屯田定居,开拓了自己的第二故乡。

在这风沙弥漫的大西北,勤劳的锡伯族人民凿山筑渠,修筑了长达100多公里的察布查尔大渠。潺潺的流水使荒漠的原野变成了阡陌纵横,树木葱绿,瓜果飘香,美丽富足的地方。

锡伯族世居呼伦贝尔大草原和嫩江流域。18世纪中叶西迁至新疆察布查尔等地,现多数居住在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和霍城、巩留等县,在东北的沈阳、开原、义县、北镇、新民、凤城、扶余、内蒙东部以及黑龙江省的嫩江流域有散居。

锡伯族人喜爱骑马射箭。因而,锡伯族享有“射箭民族”的美誉。他们能歌善舞,“东布尔”是锡伯族特有的弹拨乐器。

1.1 民族历史

锡伯族是古代鲜卑人的后裔。锡伯族与北朝拓跋鲜卑有相同的图“鲜卑兽”(瑞兽),又称“鲜卑郭洛”。在锡伯族民间传说中说,锡伯族先民——鲜卑,古时南迁时,在鲜卑山(今大兴安岭)中迷失了方向,被困在山里。后来,有一种神兽在前引路乃得出山,才来到南方大泽(呼伦贝尔草原)。这种兽,状如虎而五爪,文如狸而色青,大如狗而迅走。锡伯族保留有供奉“鲜卑兽”(瑞兽)的习俗。将绘制的兽形图案,挂在住室西或北墙上,久而久之就成为锡伯族标志性图案。1956年包尔汉、冯家升发表论文认为鲜卑郭洛是一种瑞兽,相当于蒙语中的动物“驱”,即特殊的五爪虎。后来又有人说鲜卑郭洛是一种飞马。

在16世纪之前,锡伯族先民世世代代生活在松嫩平原和呼伦贝尔大草原上。18世纪中叶,清朝政府从盛京(沈阳)等地征调锡伯族官兵1018人,连同他们的家属共3275人,由满族官员率领,西迁新疆的伊犁地区进行屯垦戍边。这一年的农历四月十八日,西迁新疆的锡伯人和留居东北的锡伯族男女老少,聚集在盛京的锡伯族家庙——太平寺,祭奠祖先,聚餐话别。次日清晨,锡伯族官兵及其家属,告别了家乡的父老乡亲,踏上了西迁的漫漫征程。经过一年零五个月的艰苦跋涉,到达新疆的伊犁地区。现在的

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就是他们当年的驻地,那里的锡伯人是他们的子孙。

1.2 生活习俗

早期的锡伯族人民以狩猎、捕鱼为业。现在,察布查尔一带锡伯族经营农业,以种水稻为主,牧业也比较发达,还有许多青年从事商业和手工业。本民族的干部不断成长,有了各类专业人才,办起了医院和学校。

锡伯族以米、面等为主食,也食用奶茶、酥油、牛肉、羊肉等。穿戴基本与满族相同,随着时代的变迁,地区的差异以及民族间的相互影响而有所变化和差异。清代,锡伯族男子服饰与满族服饰大体相同,多着左侧开衩的长袍和短衣,戴圆顶帽,穿白袜绣花鞋,喜欢戴耳环、手镯、戒指。老年妇女在春夏秋多包白头巾,冬季则戴棉帽,帽沿缝上海豹皮,叫做“坤秋帽”。姑娘只留一条长辫子,从背后正中垂下。结婚后梳双辫,盘结在头上。清朝末期,服饰逐渐与汉族相同,只有伊犁地区的锡伯族妇女至今仍保持着穿袍的习惯。

锡伯族十分注重礼仪,也有一些禁忌。比如睡觉时脱下的裤、鞋、袜等不能放在高处;不能在炕上横卧;不能从衣帽、被子、枕头上跨过;吃饭时不能坐门坎或站立行走,严禁拍桌打碗;媳妇不能与公公同桌用餐,也不能同坐;递刀给别人要刀尖朝自己,刀把朝对方,忌食狗肉,族内同姓禁止通婚等。

锡伯族能歌善舞。最喜爱的弹拨乐器叫“冬布尔”,演奏时,将琴抱在怀侧,用右手指弹拨。音色近似冬不拉,用于独奏、合奏和舞蹈伴奏。口弦也是锡伯人爱用的吹奏乐器,又称口琴、口簧、响蔑,锡伯语称为“玛肯”。演奏时,左手将口弦置于唇间,右手弹拨簧舌尖端,以气振颤发育。曲调一般是即兴创作,音域较窄,音色优美,是锡伯族儿童和妇女喜爱的乐器。

鲜卑兽――类马似牛,吻上生角,背上长翼。是北方鲜卑等游牧民族喜爱的装饰。传说东汉鲜卑人南迁时,曾引导他们走出大兴安岭,平安到达南方大泽。因而成为鲜卑人崇拜的图腾。锡伯族先民曾以此为准钩绘出图案。

第二章民族节日

2.1 西迁节

每年农历四月十八日是锡伯族的西迁节,锡伯语叫杜因拜扎昆节。在1 6 世纪之前,锡伯族先民世世代代生活在松嫩平原和呼伦贝尔大草原上。1 8 世纪中叶,清朝政府从盛京(沈阳)等地征调锡伯族官兵1 0 1 8 人,连同他们的家属共3 2 7 5 人,由满族官员率领,西迁新疆的伊犁地区进行屯垦戍边。这一年的农历四月十八日,西迁新疆的锡伯人和留居东北的锡伯族男女老少,聚集在盛京的锡伯族家庙——太平寺,祭奠祖先,聚餐话别。次日清晨,锡伯族官兵及其家属,告别了家乡的父老乡亲,踏上了

西迁的漫漫征程。经过一年零五个月的艰苦跋涉,到达新疆的伊犁地区。现在的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就是他们当年的驻地,那里的锡伯人是他们的子孙,所以当前也有部分民族学者认为应该叫“西征节”更为准确。

两百多年过去了,每逢农历四月十八日这一天,人们都将隆重开展各种纪念活动,并把这一天定为自己的传统节日。西迁节这一天,锡伯族的男女老少都要穿上盛装,欢聚在一起,弹响“东布尔”,吹起“墨克调”,尽情地跳起舞姿刚健、节拍明快的“贝勒恩”。姑娘们的“抖肩”,小伙子们的“鸭步”惟妙惟肖,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2.2 抹黑节

抹黑节是锡伯族人民另一个饶有风趣、独具特色的传统节日。传说,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日这天“五谷之神”要下凡巡视,人们互相往脸上抹黑,是为了祈求五谷不之不要把黑穗病传到人间,使小麦丰收,百姓平安。所以这一天,人们起得特别早,把晚间准备好的抹黑布(抹锅底的黑灰)或毡片带上,走向大街伺机抹黑的对象。闲不住的年轻人成群结伙挨家串户去抹黑取闹。遇到老年人也不放过,不过要跪地施礼请安,再向老人额头抹一小黑点,以示尊敬。尤其是姑娘,很少有人能逃脱脸上不被抹黑的,此时姑娘们也毫不畏惧,用同样的手段往小伙子脸上抹黑。

锡伯族的“抹黑节” 据传说,锡伯人民因苦于小麦黑穗病之害而演变出这一独特的节日。每年正月十六日太阳未升起之时,锡伯族群众就要用预先准备好的锅底黑灰往脸上涂抹。亲朋邻居不相互串门,子侄辈首先给老人跪下,用锅灰往其前额点一点,然后,平辈之间相互乱涂,直到一个个都成为黑脸蛋为止。只有青年妇女不提倡脸上抹黑。这一习俗的用意在祈求老天爷开恩,不要让小麦染上黑穗病。

有关抹黑节的来历,锡伯族中流传着许多传说。相传很久很久以前,一个女人正在烙饼,因小儿拉了屎,她手忙脚乱间用面饼给孩子擦屁股。这一失误触犯了天条,玉皇大帝决定正月十六太阳出山时烧毁人类和粮食。这一决定传到土地神那里,土地爷动了恻隐之心,偷偷告诉人们,赶在天兵天将到来之前,人们都要往脸上抹黑,让玉皇大帝误认为人间已受蹂躏,从而取消天惩。

第三章艺术文化

3.1 绘画艺术绘画艺术锡伯族民间,绘制人物画像是一种风俗。锡伯

族民间画师技艺高超,所绘人像逼真生动。另外,锡伯族民间还有绘制萨满图、灶神像、家谱图等的传统。

3.2 绣花艺术刺绣、贴花、剪纸是锡伯族妇女的优良传统,尤其绣花更

是锡伯族妇女擅长的女红。荷包是锡伯族吸烟的男子必备的物品之一,按传统,一对恋人中,女方要缝制精致的荷包送给情人。荷包通常要绣上花卉、蝴蝶、飞禽等美丽的图案。此外,锡伯族妇女用她们灵巧的双手在门

帘、枕头套、枕头顶、衣服边角、鞋面上等处绣上各种珍禽异兽、奇花异草,做工精细,展现她们的聪慧和多才多艺。

第四章民俗歌曲

锡伯族能歌善舞,“东布尔”是锡伯族特有的弹拨乐器。民间歌曲是锡伯族民间传统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致分为田野歌、生活习俗歌、儿歌和叙事歌。现存锡伯族民间歌曲为数不多,但其调式却十分复杂。四声、五声、六声、七声等不下二十余种。其中不乏罕见的特殊调式。锡伯人西迁的历史是他们对于自己故乡土地的感情格外深挚。世代渔猎擅长骑马射箭的锡伯人,常常以打猎、撒围等作为民歌题材。

这类歌曲的曲式结构较田野歌稍大,有部分四乐句的单乐段形式出现。主要是反映锡伯族丧葬、婚姻、劳动、游乐、礼节、信仰等方面的风俗。如丧葬方面有《哭葬歌》;婚姻方面有《说亲歌》、《哭嫁歌》、《劝嫁歌》;劳动方面有《四季歌》;游乐方面有《刁羊歌》;礼节方面有《尊老歌》;信仰方面有《喜林妈麽歌》等。在婚娶习俗歌曲中一般都有固定的歌词。

4.1 儿歌

此类歌曲曲调简明,多是教育儿童努力学习、学唱字母、射箭口诀等内容。是本民族崇尚教育的优良传统的体现。正是这种传统才促使这个西迁时只有3000余人的民族,虽然与其他民族杂居了漫长的200多年,仍然保留了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和传统艺术。

4.2 叙事歌

叙事歌多是记述锡伯族1764年西迁来新疆的历史事件的歌曲。这与锡伯族人所担负的特殊历史使命及由此构成的特定生活内容有极大关系。一般旋律极精练,比较完整的有五部:《喀什戈尔之歌》、《拉西贤图》、《叶钦娜》、《海兰格格》、和《三国之歌》。《喀什戈尔之歌》是记述了伊犁四营部分官兵于19世纪20年代奉命赴南疆平定英、俄唆使的张格尔之乱的历史过程。《拉西贤图》全诗近千行,生活气息非常浓厚,口语化的特点增强了民间音乐的色彩。《叶钦娜》是一部古老的反映锡伯族渔猎生活的叙事歌。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诗歌的每一句都以“叶钦娜”一词起头,并以“顶针格”的修辞手法使上下节联成一体。《海兰格格》是一部对情人的追恋歌,也称为悼恋歌。“格格”是旧时锡伯族对少女的美称,也可作为丈夫对妻子的昵称。“海兰格格”意为“可惜的姐姐(或可惜的小姐)”。《三国歌》是根据群众中广泛流传的“三国演义”编唱的,已流传有百余年历史,是汉锡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

现存锡伯族民间歌曲为数不多,但其调式却十分复杂。四声、五声、六声、七声等不下二十余种。其中不乏有罕见的特殊调式。

4.3 田野歌

也被称为“街头歌”,锡伯语称“塔拉依舞春”。这是锡伯族最富特色的民间歌曲,而且又为广大锡伯族群众认为是本民族固有的民间歌曲。它咏唱的对象包罗万象,从天、地到日、月,从人类到禽兽。这类歌曲无

固定的歌词,多在节假日亲朋聚会或田间劳动时由男女即兴编词对唱。它的特点在其曲调发展手法、曲式结构和歌词格律等诸方面。它几乎全部是由两个不对称的乐句构成,下句后半部的下方严格五度(或四度)模仿;两乐句终止均由其结音下方二度或三度上行级进至结音而终止,终止式的五度模仿尤其严格。

第五章民族风俗

5.1 婚礼

锡伯族的婚姻是一夫一妻制。以前只限于同族内通婚,但本姓禁止通婚。古式联姻有:指腹为婚,至成婚年龄予以成婚的,叫蛋婚;联婚后,如女子年幼,家庭生活困难,可将幼女移交男家抚养,长大后成婚,叫“小姐婚”;招养老女婿,没有子嗣的人家为养老送终,可招作为继承人,其婚事的所需之物均由女家负担,民间多称帮工婿。这种婚姻不仅过去存在,现在也存在;男女自幼联姻,在各自父母家中长大,则婚事所需之物绝大部分由男方准备。结婚前每逢大年三十,女婿要去娘家送衣料和其他礼物(平时不登门),女子必须回避,女方家受礼后送给女婿一双布鞋或其他物品。锡伯族婚姻,一般分4个阶段完成。即说亲、定亲、认亲、迎亲(即举行婚礼)。婚礼是一件大事,仪式繁琐,一般在秋后举行。迎亲时,男女双方都要大摆宴席,先在女家两天。第一天先由男家聘请亲戚中较有声望、与亲家相好,而且善于辞令,同时属相与女方属相相同的男女各一名和媒人代表男方去把彩礼(喜酒、猪羊等)同迎亲的喜蓬车送到女家,新郎特意为岳父岳母奉送两瓶酒。男方的近亲及老人们前来送行,预祝一切顺利。称之为“送喜车”。女家这一天准备第二天的安巴萨林(大宴),杀猪宰羊,并下请帖,近亲都来帮忙。这是女家开宴的第一天,主要是接受男家送的礼物和安放喜蓬车。婚礼的第二天,女家设大宴,举行嫁女“萨林”,盛情款待四方客人。婚礼的第三天,新郎家设大宴招待其亲朋好友,举行结婚仪式。新郎必须在这一天的破晓前将新娘迎至家里,举行程序繁多的结婚仪式。解放后,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思想认识的改变,这种习俗已经不存在了,现在锡伯族的婚娶,一般实行新事新办。

5.2 葬礼

锡伯族通行土葬。在特殊情况下还要进行火葬和天葬。锡伯族习惯人死后要停放7天,最短3天,并念经超度,子女日夜守灵,并按时辰在灵前举行全家性哭祭,如有人来吊孝,守灵人要给来人磕头,来人哭,守灵人也要陪哭。择吉辰将死者入殓,棺椁停于院中席棚内。出殡前,举行“辞灵”仪式。“辞灵”仪式结束后,驱灵车前往坟园。由长子先填第一锹土,然后众人动手用土垒成坟头。在长者死后的第6天午夜,即第7天的凌晨,家里人举行哭祭的仪式“上望”,白天要烧“头七”,以后每隔七天祭祀一次,直到“七七”。百日、周年再进行祭祀。解放后,随着封建制度的被摧毁,人们思想觉悟日益提高,丧葬仪式也比以前大大简化了,但子女对死去的亲人仍然进行沉痛的哀悼,举哀3天,然后出殡,入土为葬。

5.3 服饰

锡伯族的服饰,因时代不同和地区的差异,以及民族相互间的影响,也有所差异和变化。在清代,锡伯族的男子服装喜用青、兰、棕等颜色,女子喜用各种格布,幼儿多穿各色花布服装。男子服式均与满族服式基本相同。为便于骑马和操作,都穿左右开又的长袍和短袄,戴圆帽;妇女穿旗袍,扎裤脚,着白袜花鞋。姑娘们都是单长辫子,结婚后结发。妇女喜欢戴耳环,手镯和戒指,年老的妇女在春夏秋三季里多包白头巾,冬季戴棉帽。到了清末,由于锡伯族与汉族经济、文化方面交往密切,因此,服饰与汉族逐渐相同了,唯有西迁到伊犁地区的锡伯族妇女,仍喜欢穿旗袍。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服装用料越来越考究,样式越来越多样化,除老年妇女还保留穿长衣的习惯外,其余人普遍与汉族人着装相同。

5.4 饮食

锡伯族饮食习惯有独到之处。因其居住地区不同而有一些差异。锡伯族男子一般都有吸烟和饮酒的嗜好。据传说,从前家家户户都做黄酒。家家户户都养猪、鸡、鸭、牛、马、羊,肉食自给自足。同时,也喜欢野味,每逢冬雪融化都外出打猎捕鱼。农历四月十八日,煮面酱做“米顺”盛入瓦缸中,用于做菜调味,或用青黄瓜、青椒等蘸着吃。到秋末,用韭菜、青椒、包心菜、胡萝卜等切成细丝,腌制“哈特混素吉”。此外,锡伯族韭菜合子、南瓜饺子、鱼汤等也别有风味。锡伯族忌食狗肉!

5.5 忌讳

锡伯族人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忌讳之处。夜晚睡觉不得在炕上横卧,不能把脱下的裤子、鞋袜等放在高处。不得从衣、帽、被、枕等物上跨过,如事出无意,须立即在灯火或火盆上把该物摇晃几下,才算还净。吃饭时不得坐在门槛上或站立行走,严禁用筷敲打饭桌、饭碗,他们认为要饭的才敲打碗筷。翁媳不同桌吃饭。子女在偶数年龄时禁婚,起码有一方是奇数,才能举行婚礼。停灵在家时,禁止猫、狗在灵前绕过尸体,出殡忌申日。从正月初一到十五,妇女不做针线活儿。二月初二,禁止在地上劈柴。家有病人,要在大门外挂上布条或一束草,意为禁止外人入内。禁止妇女在西屋西边小解(小便)。献给海尔罕玛法之马,妇女不得骑用。

5.6 信仰

辽阳地区锡伯族供奉“喜利妈妈”,保佑家庭人丁平安、兴旺。喜利,锡伯语是延续的意思,“妈妈”是娘娘神。据锡伯族老人传说;“在远古的时候,锡伯族人遇有大难,天崩地裂,洪水滔滔,一半以上人死亡,人们苦不堪言,幸喜有位女老祖人带领全族人逃难,历尽艰辛,迁到安全的地方,全族人才得以继续生存下来。子孙后代为纪念这位女老祖人,全族人都供奉这位女祖宗,奉为女神。供奉“喜利妈妈”的位置与一般神的位置也不一样,安置在上房屋西山墙西北角上。祭祀时准备纯黑猪一头,主

祭人在喜利妈妈灵前焚香叩头。祭祀完了将同族人请来吃“神余”,即祭祀猪。家庭成员遇有天灾病祸,要到喜利妈妈灵位前许愿。在辽阳供奉的喜利妈妈袋内装有左劲一丈五尺长、右劲一丈五尺长拧成的九股线绒绳,绳上系有若干铜钱、红布条等。绳上之物代表不同的意义。锡伯族又供奉海尔堪,“海尔堪”是能保护牲畜兴旺之神灵,供奉在正房西屋外面南墙角上。“海尔堪”有神像,有用木雕成,也有用木画成。但不论雕成或画成,神像上都有一条兽毛,象征着狩猎模样。辽阳农村锡伯族人有的现在还供奉“海尔堪”。

参考文献:

1.民族工作大全/千里原主编

2.锡伯语简志/李树兰, 仲谦编著

3.锡伯族/佟加?庆夫, 郭庆, 葛丰交著

4.锡伯族研究文集/主编永志坚副主编郭元儿

5.锡伯族历史与文化/佟克力编

6.锡伯族百科全书/贺灵主编

7.《锡伯族历史探索》吴元丰,赵志强辽宁民族出版社

8.《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锡伯族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锡伯族传说

锡伯族传说与民俗综述 姓名:徐文滔学号:2008041023 班级:08级4班 摘要:锡伯族传说是锡伯族早期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它往往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锡伯族传说具有丰富的美学价值与历史价值,与锡伯族远古的生活和历史有密切关系,是研究锡伯族早期社会风俗习惯等很重要的文献资料。锡伯族传说与民俗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相互联系,相互涵现。锡伯族的传说中蕴含着锡伯族独特的风俗习惯,而锡伯族的风俗习惯中也隐藏着锡伯族的传说。 关键词:锡伯族传说民俗 传说具有很强的历史性和现实性,所反映的内容与一定的社会生活、历史事件、信仰共识、民俗事象紧密结合。锡伯族传说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它们大都寄寓着锡伯人对自己本民族的敬仰和热爱。大致可分为人物传说、历史事件传说和地方风物传说。如《喜利妈妈的传说》、《海尔堪玛法的传说》、《西迁节的传说》、《抓嘎拉哈的传说》等。其中有些传说与神话相互交织在一起,如《喜利妈妈的传说》、《海尔堪玛法的传说》不仅体现了锡伯族的民俗,也表现出锡伯族人民对祖先的崇拜之情。本文现对这三类锡伯族传说与民俗的关系分别给以阐析和解说。 (一)锡伯族的人物传说与民俗 在人类历史长河的发展过程中,很多民族的古老传说中都有一个被神话了的女人。同女娲造人一样,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这些古老民族希望本族繁衍旺盛,战胜严酷的大自然,生生不息的美好愿望。在不断演化和传说的演绎中,这些女人被部落人民神化,渐渐成为一个民族祈求人丁兴旺的祖神。例如喜利妈妈的传说:故事讲述在大兴安岭的一座山洞里生活着一个狩猎部落,部落里有一个美丽的姑娘叫喜利。一年,男人们出去打猎,长久不归,老人和孩子们面临饿死的危险,喜利姑娘在海尔堪的帮助下,带来大量的食物救活了大家,使这个狩猎部落得以生存繁衍。从此人们把喜利奉为自己的祖神。喜利妈妈在原始社会时代是记录世系的象征物,后逐渐演变成“子孙保护女神”,被人们虔诚供奉,喜利妈妈是锡伯族无文字时代结绳记事的家谱。由“天地绳”和象征物两部分组成,“天地绳”是一条两丈多长的丝绳,上系小弓箭、布条、嘎拉哈等象征物。家里生了男孩要在两个嘎拉哈之间就添一张小弓箭,象征长大后弓马娴熟,能成为好猎手或勇将;生了女孩要栓布条,象征善做衣物和成为持家的能手。现如今,锡伯族人仍然保持着对喜利妈妈的祭祀传统仪式。喜利妈妈的祭祀方法也具有一定的特点。喜利妈妈在除夕从口袋中取出,从房间的西北墙角斜拉到东南墙角,家长带领全家人为其烧香磕头,到二月初二再装回袋中,挂回原处。 锡伯族对喜利妈妈的崇拜,其主要原因也很简单明确,首先,喜利妈妈是锡伯族对远古时期母系祖先的崇拜,是“母系祖灵上升为神灵”的意思反映。其次,喜利妈妈是一位为了锡伯族繁衍向自然与社会所降临的大灾大难,进行了英勇斗争的英雄,所以锡伯民族信奉她为“女祖先”神。再次,喜利妈妈是庇护、保佑自己子孙后代的神灵,具有降福本民族的神秘力量。 还有些锡伯族人物传说以人物为中心,阐述了他们的传奇事迹和遭遇,表达了人民对这些历史人物的崇拜和引以为傲的情感。例如海尔堪玛法的传说:早先年,锡伯族的老祖宗,住在大兴安岭的南坡一代,靠打猎捕鱼为生,常常受到住在大草原上的匈奴人的欺负。锡伯人被逼无奈,只好奋起反抗。但惹恼了匈奴人的可汗,可汗要发兵攻打锡伯人,锡伯人连夜北跑。牧马能手和神射手海尔堪的带领下锡伯族人民在山脚下朝阳的地方安了新家。但是,好景不长,锡伯人的住处被人发现了。海尔堪和同族人中的青年集合在一起于敌人激战了三

《中国民族民俗》试题卷

《中国民族民俗》期末考试题 一、填空题(共40分,每空1分) 1、成年礼仪又叫做“______”,或“冠礼”,是为成人青少年具有进入社会的能力和______而举行 的仪式,瑶族男孩子的成人礼叫______。 2、___________多见于见面致意和问候、祝贺、感谢以及辞别时的礼俗;交际礼俗有________、 教育、_______和调节作用。 3、满族人将祖宗板置于________,表示对祖先虔诚的敬仰;鄂温克族以_____为图腾。 4、农业生产民俗的核心是_________民俗。_________和________是人类最早开辟的基本交通设 施。 5、鄂伦春族的仙人柱属于_____式民居,傣族的竹楼属于________式民居,中秋节属于_____类节 日,纳西族的骡马会则属于_____类节日。 6、服饰是民俗文化的外在表现,是最______、最_______的民俗现象之一。 7、饮料的主要种类有水、______、酒、______,______蒙古族的主要饮料。 8、“漓江夜捕”属于现代_______生产民俗旅游,“栈道游”、“胡同游”属于______生产民俗旅 游。 9、海外华人尽管身居海外多年,每到春节仍然会聚到一起,用最热闹、最开心的方式来庆贺,这 反映了民俗_______性。 10、“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正是民俗_____性特征的最好写照,“移风易俗” 最有用的特征是民俗的____性特征。 11、中华民族最早的祖先为________和___________。 12、文学名著《红楼梦》的作者是____族的___________。 13、古典民间音乐________是维吾尔族的大型音乐套曲,带有_____音乐的韵味,被誉为 __________,世所罕见。 14、_________是南部侗族现存最古老的传统节日,是侗族______社会风俗的遗留。 15、________是最大的彝族聚居区,_______是彝族居住的主要特点。 16、高山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被誉为__________。 17、中国四大名锦是________、南京的云锦、_________和苏州的宋锦。 18、______族被称为“登山唯恐不高,入林唯恐不密”的民族。 二、判断题:(共20分,每题2分) 1、()侗族人民铸造使用铜鼓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素有“铜鼓之乡”的称誉。 2、()藏族大部分人信仰的藏传佛教属大乘佛教,而傣族所崇奉的佛教则为小乘佛教。 3、()血肠是藏族聚居区最常见的典型饮食之一。 4、()红、黄、蓝、白、黑“宁夏五宝”,是指:红指红枣,黄指甘草,蓝指贺兰石,白指滩羊皮, 黑指煤炭。 5、()由于自然条件不同形成的习惯性行为模式,被称之为“风”,由于社会环境不同而形成的习 惯性行为模式,被称为“俗”。 6、()诞生礼俗是人生的开端礼,包括婴儿出生前的求子仪式、孕期习俗和婴儿出生后的庆贺生 日,其中以求子仪式为中心。 7、()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以湖笔、端砚、徽墨、宣纸最为有名。 8、()京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 9、()民俗的“新、奇、乐、美”是构成民俗旅游资源吸引力的基础。 10、()中国的民族都源于中华大地,并在此形成发展,共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三、选择题(共20分,每题2分) 1、靺鞨族中的一支黑水靺鞨后发展成为满族和______ A.畲族 B.维吾尔族 C.女真族 D.回族

中国民族民俗知识要点21题及答案

中国民族民俗知识要点21题 1.什么是民族? A.狭义概念:指人们在一事实上的历史发展阶段所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如汉族。 B、广义概念:包括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们共同体,如古代民族、现代民族,或者用以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各民族,如中华民族。 2、中华民族; 中国境内56个民族的总称。 3、什么是民俗? 民俗,就是民间的风俗,是创造于民间又传承于民间的具有世代相习的传承性事象(包括思想和行为),是广大中下层劳动人民所创造传达室承的民间社会生活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4、民俗的四大特性; A、社会性和集体性 B、类型性和模式性 C、稳定性和变异性 D、传承性和播布性 这四者之间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5、民俗的范围; 包括:居住、饮食、服饰、生产、交换、交通、婚姻、家庭、村落、结盟、岁时、节日、丧葬、信仰、风尚、礼仪、禁忌等方面的民间风俗习惯。

6、导游员、旅游者对目的地的风俗习惯应持的正确态度: 应持尊重其“保护和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的态度,入乡问俗、入乡问禁、入乡随俗。 7、识记中国民族的名称: 汉族 其他55个民族:壮族、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布依族、侗族、瑶族、朝鲜族、白族、哈尼族、哈萨克族、黎族、傣族、畲族、傈族、仡佬族、拉祜族、东乡族、佤族、水族、纳西族、羌族、土族、锡伯族、仫佬族、柯尔克孜族、达斡尔族、景颇族、京族、基诺族、德昂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裕固族、保安族、门巴族、鄂伦春族、独龙族、塔塔尔族、赫哲族、高山族、珞巴族。 8、中国民族的人口结构及少数民族的含义: 根据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的汇总资料,截至1990年7月1日零时,我国大陆人口为1***68万余人,其中汉族人口占全国人口的92%,其他55个民族占全国总人口的8%。因为他们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小,所以称为少数民族。人数最多,最少的少数民族分别是壮族、珞巴族。 9、中国大陆人口超过千万和不足一万的民族: 人中超过千万的民族:汉族、壮族; 人口在一万以下的有:门巴、鄂伦春、独龙、塔塔尔、赫哲、高山、珞巴等7个民族。 10、中国民族的分布状况特点: 中国人口的分布呈现东南密,西北疏的格局。

锡伯族民间故事

锡伯族民间故事 接生婆的奇遇 ——永寿林 阿尔潭扎布大叔是我们村里最能讲故事的人,他肚子里有许许多多锡伯民间的传说。这天,他又在给大家讲故事了: 深秋的夜来的很早,刚吃过晚饭,就掌灯了。户外时常听到狗的叫声,可叫了几声就歇了,也许狗也觉得天色已晚了吧?! 突然,从村子的南边听到急切的马蹄声,这马蹄声虽有序而有些碎,由远而近,蹄声愈来愈逼近村口。顿时,各家的狗用不同的声音叫了起来,狗的叫声淹没了马蹄声。不到一会儿,这辆马车就到村东头的春花接生婆家门口停住了。 马车是前后四匹白色长鬃毛马,套在一辆俄国式的“皮力斯卡”车上,用白帆布罩起了蓬,车后面站立着两个人,看起来象是一个护兵。有一个是赶车的,坐在前端,双手持着缰绳,鞭子横握在右手上,看上去象个木偶,只有看到白马的头部的摆动带动缰绳,赶车人的手联动才知道他是个活人。也许这才是他们的规矩呢! 这家是方圆百里皆知的接生婆家,女主人名叫春花。 主人家的女儿呵斥着拴在棚子下的狗,让客人进屋,两人一前一后地进到了春花接生婆的厢房。前面的有个三十来岁,中等个头,目秀面善,精练聪明,微笑的眼睛里总是透露出丝丝温情友善和利落干练,看起来像个绅士。可是春花大妈从来没有见过这个人。这位青年左手脱帽,双手放在膝盖上向春花接生婆一边作揖一边说:“我是南边水磨沟的,家里媳妇生小孩难产了,听说春花大妈接生手艺高超,特来邀请,现在产妇母子的安危就落在您的手中,请您救救他们母子吧!”这位青年人有些激动,双目凝视着春花大妈,眼睛里透出那种无奈并渴望的目光,立在门口边,用乞求的目光看着一会大妈,慢慢地低下了头,弓着腰,双手放在前胸。他的随从紧紧跟在这位青年人的身后,低着头,帽子压得很低,看不清他的面目,双手托着一个大的包袱,这时候这位青年人从随从手中接过这包东西往前走两步坐在炕沿边说:“若春花大妈出诊接生,母子健康,日后将重重酬谢。” 春花大妈赶紧收一收手中的针线活儿,看着这位来客,努力辨认着,并非常有礼貌地请来客上炕就座,但来客的青年人伫立在门边,这时春花大妈理一理粗黑并有些凌乱的头发,抬头看到坐在炕头对面一直在吸烟的丈夫。 春花是本村人,虽然四十七、八岁,可人很精明,除了从不大的双眼中看到她的精明之外,她那黝黑麻利的双手,罗列着、摆弄着家务,膝下有二男独女,女儿大了,说好了婆家。明年春天播春麦时就嫁了。丈夫忠厚老实,是村南何叶尔家的老小,生来也没有多少主意,什么事都是老婆作主。个头不高,不管是冬天、夏天,他有一个习惯总是披一件衣服,双手藏在衣服后面背着,嘴上总是叼着一根烟,烟瘾号称本村老大,春花大妈自嫁给他就叫

锡伯民俗风情园

锡伯民俗风情园 锡伯民俗风情园大门 锡伯族民俗风情园位于伊犁河谷中部的察布查尔县是全国唯一的锡伯族自治县,锡伯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在这里形成了独具风格的旅游特色。 项目总投资达8049万元的锡伯族民俗风情园以靖远寺古文化遗址和锡伯族民俗风情等人文景观为主,靖远寺位于县城西部6公里处孙扎齐牛录内,建于1892年,是清代伊犁八大喇嘛庙中较有影响寺院之一。现为自治区级重点文化保护单位。占地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整个寺院对称成比例布局的殿阁、楼台错落有致,古朴自然、各尽其妙,整个寺院组成了一组雄伟壮观、和谐统一的古建筑群。它是一座中原文化融合于祖国西北边疆的缩影,充分体现了锡伯人民的建筑艺术,而且是锡伯族与各兄弟民族保卫边疆、维护祖国统一的实物见证。 步入风情园,首先出现在游人眼前的是锡伯族建筑风格的景区大门,上面配有锡伯族猎手射箭和舞蹈的浮雕图案。民俗文化参观游览区则以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靖远寺为主。1888年建成的靖远寺是全国唯一的锡伯族历史文化宗教建筑,也是清代伊犁将军府九大名寺之一。在靖远寺以西,你将会看到展示锡伯族西迁后的历史、文化、艺术、宗教信仰、建筑工艺、民俗民情的博物馆和极具纪念和教育意义的西迁纪念碑。DYCMS_info_next

锡伯民俗风情园内雕塑 在这里,你还可以见到锡伯族人民所崇敬的两位英雄——图伯特、喀尔莽阿的雕塑,雕塑的造型或射、或骑,其台基上刻有英雄的生平事迹与成就。民俗娱乐区里最引人注目的是锡伯族善用的兵器和民族运动场地——射箭厅。在射箭厅,你不仅可以了解到锡伯族骁勇善战的民族特征和其西迁可歌可泣的故事,知晓察布查尔被世人称为“射箭之乡”的缘由,还可以拿起弓、箭尝试一下做英雄的滋味。在以风格各异的锡伯族院落为主体风格的庙会一条街,游人将尽情体验锡伯族饮食文化、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在这里,你可以品尝到锡伯族独特的辣罐、血肠、纯鱼及锡伯饼等特色小吃,欣赏锡伯族民间戏曲、音乐和舞蹈,参观锡伯族乐器、传统服装服饰及刺绣,甚至可以成为锡伯族婚礼上的宾客。 察布查尔县更是期待着游人们能一同前来欢度西迁节。西迁节是锡伯族的传统节日,在每年的农历4月18日举行。200多年来,每逢西迁节这一天,锡伯族群众家家户户都要清扫庭院,准备丰盛的食品,穿上节日盛装欢聚一堂,奏起穆尔娜琴,跳起欢快的舞蹈,唱起古老的征途歌。 在民俗风情园里还有反映勤劳勇敢的锡伯族人劳动、欢庆及狩猎场面的画墙,人物形象鲜明,场面宏大,通过深挖本地文化,将锡伯族风情介绍给新疆乃至全国,继承和发展锡伯族文化遗产。是一个汇聚和展示锡伯族历史文化的民俗风情园。是一处集民族风情、观光游览、休闲度假等为一体的综合旅游区。

导游基础知识第四章知识点:中国民族民俗概述

民族泛指基于历史、文化、语言、宗教或行为与其他人群有所区别的群体。狭义的民族概念,是指人们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如汉族、壮族等。广义的民族概念认为,民族一词的含义包括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们共同体,如古代民族、现代民族,或者用以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各民族,如中华民族是中国境内56个民族的总称。现代发展的民族概念主要指文化的概念,而淡化了语盲、历史、宗教的问题。比如同一个民族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同一个民族可以有不同历史渊源;相反,不同的民族也可以使用相同的语言,不同的民族也可以在后期融合成新的民族。 民俗是指一个民族或者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 第一节中国民族民俗概述 一、中国的民族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正式确定的民族有56个,即:汉族、壮族、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布依族、侗族、瑶族、朝鲜族、白族、哈尼族、哈萨克族、黎族、傣族、畲族、傈僳族、仡佬族、拉枯族、东乡族、佤族、水族、纳西族、羌族、土族、锡伯族、仫佬族、柯尔克孜族、达斡尔族、景颇族、撒拉族、布朗族、毛南族、塔吉克族、普米族、阿昌族、怒族、鄂温克族、京族、基诺族、德昂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裕固族、保安族、门巴族、鄂伦春族、独龙族、塔塔尔族、赫哲族、高山族、珞巴族。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汉族人口比重,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1.51%。其他55个民族的总人口只占全国总人口的 8.49%,故称为少数民族。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最少的是珞巴族。 (一)中国民族的地理分布 中国民族的地理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汉族聚居地区有少数民族居住,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人居住。人口分布呈现出了东南密、西北疏的格局。汉族分布在全国各地,主要聚居在黄河、长江、珠江三大流域的中下游和东北平原。其他少数民族虽然所占的人口比例很小,但分布的地区却很广,呈“C”字形分布在从东北、内蒙古到华北、西北、西南的广大边疆地区,占全国总面积的60%以上。 (二)中国民族的语言与文字 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除汉、回族使用汉语外,其余54个民族都有各自的语言,大体上分属于汉藏、阿尔泰、南亚、南岛和印欧五大语系,共有l0个语族、16个语支、60多种语言。 除了一部分少数民族外,大部分民族都有自己使用的文字。我们可以将这些文字分为非拼音文字和拼音文字两大类。前者包括汉字、音节文字(如彝文);后者可按字母形式和来源分为印度字母变体体系(如藏文、傣文)、阿拉伯字母体系(老维文、老哈萨克文)、回鹘字母体系(蒙古文、满文、锡伯文)、朝鲜文字母体系、拉丁文字母体系和斯拉夫字母体系(俄文)。 二、中国的民俗 民俗是人民传承文化中最贴切身心和生活的一种文化。比如我国56个民族在居住、饮食、服饰、生产、交换、交通、婚姻、家庭、村落、结盟、岁时、节日、丧葬、信仰、风尚、礼仪、禁忌等方面的民间风俗习惯,统称为中国各民族的民

跟我学锡伯族口语

跟我学锡伯族口语 乌市/郭尔佳(334670333)2007-11-2617:47:20跟我学锡伯族口语第一课 锡伯、满口语转写字母表 以后争取每天整理上传一课锡伯族口语学习内容 跟我学锡伯族口语第二课 1.a(叹)表示惊异;答应;啊 2.ame(名)父亲,爸爸 3.ambame(名)伯伯,大伯 4.ba(名)地方,土地 5.ma(形)粗;(语气)给(表示给予) 6.maf(名)祖先,祖宗 7.mame(名)奶奶,祖母 8.bi(代)我 9.fe(形)旧,陈旧 10.fi(名)笔 11.beda(名)饭,食物 12.em(数)一,一个 13.fa(名)窗户 14.bam(动)懒得(做),嫌麻烦 锡伯族口语第三课 1.nan(名)人 2.du(dou)(名)弟弟 3.te(名)现在,目前 4.mind(代)在我(手里),我(这儿) 5.ilam(动)站,立,停,止 6.nun(名)妹妹 7.tatem(动)拉,拽 8.dolum(动)倒,注入,灌 9.dulem(动)通过,渡过 10.dudum(动)躺下 11.ton(名)数字,数目 12.tem(动)坐,坐下,居住,住

13.lef(名)狗熊,熊 14.telem(动)张开,展开 15.nimem(动)疼,痛 16.lim(动)打开 17.bum(动)给 18.bo(代)我们,(名)房子,家 锡伯族口语第四课 heh妇女,妻子,母的 hel哑巴,结巴 meji一些,稍微 ajig小,微,袖珍 ambu大,巨,伟 aelim等候,承受,接受 alin山,山峰 aelhin名望,威望,名气,名声 aenem做什么,干啥 uxin农田,田地 teni刚才,刚刚,才 gehe姐姐,女士 ixhim抖落,抖动 taqixi学生 笔帖式(294770040)2007-11-2815:05:42 阿尔问=工作 依车满洲(147642920)16:33:22 下午 inenggi amala 额尔古伦父母原来是盛京(沈阳)熊岳人,1764年奉命西迁伊犁。1765年锡伯爱曼(部落)设为一昂吉,六个牛录。1767年增编两个部落后,按清政府颁发的旗纛的颜色编为八个牛录。额尔古伦父母被编入镶红旗(六牛录)。第二年(1768年)额尔古伦出生在镶红旗的这个农民家里。 额尔古伦从小为人忠厚,讲义气,喜读兵书,好武艺,勇敢而有谋略。十八岁他被选为披甲。在锡伯营严格的军事训练中,不到几年,他就脱颖而出,成为一名武艺高强 ,胆识过人的勇士。一次在卡伦巡查时,沙俄匪徒在我边境骚扰,抢夺我牧民的一群马匹,额尔古伦一人击败了二十名外寇,夺回了马匹。 还有一次,锡伯营总管图伯特到卡伦巡查,额尔古伦正好和入侵的外寇激战,他数次躲过敌飞镖,穷追不舍,将匪徒生擒过来。路上,匪徒想挣脱,拼命挣扎,额尔古伦稍一用劲,竟把他夹死在

关于锡伯族的民俗文化

摘要 锡伯族,是中国境内的一支少数民族,与古代鲜卑和近代满族有一定的关系。现有人口近十九万人。主要分布在新疆伊犁地区的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和辽宁、吉林等省。新疆锡伯族人口为4万余人(其中查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为2万余人),辽宁沈阳约5万人,其余主要分散居住在北方各省及全国各地。他们独具特色的歌曲、节日保留了他们本民族的民俗文化。了解他们的历史、文化和习俗,对保持我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和谐共处具有重要意义和积极作用! 关键字:节日;歌曲;历史;文化;习俗;

Abstract Xibo is a minority in China. It has a certain relationship with the ancient Xianbei and modern Manzu. Its current population is nearly nineteen million!they mostly live in Yili, Xinjiang Autonomous Region Qapqal Xibo,Liaoning, Jilin and other provinces. Now the Xibo living in xinjiang has a population of 4 million people (of which Charles County Erxi Bo Buchanan 2 million people), about 5 million people in Shenyang, the rest are mainly settled in the northern provinces and all over the country. Their unique songs and festivals retains their native folk culture. It plays an important and active role for maintaining the diversity of our national culture and promoting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between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to understand their history, culture and customs! Keywords: festivals; songs; history; culture; customs;

浅论辽宁少数民族的文化特点

浅论辽宁少数民族的文化特点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辽宁省地理位置独特,北接吉林、内蒙古,东接朝鲜,西接河北,南临渤海,是连接东北与中原的核心地带,历史上北方少数民族逐鹿中原多以此为军事重地和重要后方。鲜卑族以朝阳为都城发展至中原,满族以沈阳为都城发展到全国,契丹族建立的辽国、蒙古族建立的元及北元,都以辽宁作为重要后方基地。在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中,多民族长期共同生活创造了辽宁独特的地方文化,积淀下了辽宁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现象。 一、辽宁少数民族分布及自治概况 辽宁省是个多民族省份,其中汉族人口3710. 3万人,占%,少数民族人口664. 3万人,占巧.2%。全省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有满族和蒙古族共万人,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其中满族人口占全国第一位;蒙古族人口占全国蒙古族人口居全国第二位;回族24. 6万人,约占全国回族人口总数的%;朝鲜族24万人,约占全国朝鲜族人口总数的12%;锡伯族13. 2万人,约占全国锡伯族人口总数占66 %,居全国第一位。这

五个少数民族人口合计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99 . 5 %。所以,辽宁少数民族文化以这五个少数民族的文化为主,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文化。 (一)满族。辽宁是满族发祥地,一半以上人口居住在辽宁,主要分布在鞍山、抚顺、本溪、丹东、锦州等几个满族自治县所在的市和葫芦岛市。八个满族自治县(市)分别是:新宾、山由岩、清源、本溪、桓仁和宽甸,其中凤城、北镇撤县改市,满族自治乡、镇、街道88个。 二)蒙古族。主要分布在阜新和朝阳两市,分别占当地少数民族人口总量的76. 1%和%,分别占全省蒙古族人口的%和33. 26%,两地合计占全省蒙古族人口的70%以上。两个蒙古族自治县是喀喇沁左翼和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蒙古族自治乡、镇、街道16个。 (三)朝鲜族。主要分布在辽河、浑河、太子河和鸭绿江流域以及大中小城镇和铁路沿线,主要居住城市是沈阳、抚顺、铁岭、营口、丹东等,朝鲜族自治乡、镇、街道12个。 (四)回族。主要分布在沈阳、锦州、鞍山、丹东、海城、开原等大中城镇,自治地方为建平北二十家子镇。 (五)锡伯族。辽宁是锡伯族的故乡,主要分布在

(0337)《中国民族民俗》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0337]《中国民族民俗》 第一次作业 [论述题] 1.民俗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2.民俗有哪些特征? 3.唐代服饰的特点? 4.中国传统副食有哪些特点? 参考答案: 民俗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影响民俗的因素有: 1,经济因素;2,地理因素;3,政治因素;4,语言因素;5,宗教因素。 回答问题时请按这五点展开。 民俗有哪些特征? 民俗的特征有: 1,类型性和模式性;2,社会性和集体性;3,稳定性和变异性;4,传承性和播布性。 同学在回答问题时一定得根据这四点展开。 唐代服饰有哪些特点? 唐代服饰的特点有: 1,品官服色制度确立; 2,流行胡服; 3,妇女服饰内容丰富且暴露。 中国传统副食有哪些特点? 中国传统副食的特点是;

1,内容丰富; 2,有较强的地域性; 3,注重观赏性; 4,实用性强。 [论述题] 第二次作业: 1.唐代服饰有哪些特点? 2.试述中国传统副食的特点. 参考答案: 第三次作业: 1.列举你所在地区的酒令. 2.试述少数民族的茶饮. 第四次作业: 1.汉族有哪些纪庆性节日? 2.试述汉族婚姻"六礼". 第五次作业: 1.试述汉族的祖先崇拜. 2.试述小乘佛教的影响. 第六次作业: 1.试述中国的伊斯兰教. 2.试述北方秧歌. 第二批次作业 [论述题] 1.试论述唐代服饰的特点. 2.请列举中国传统服饰工艺. 参考答案: 第三批次作业 [论述题]

1.试论述中国传统副食的特点. 2.列举你所在地区著名菜品. 参考答案: 第四批次 [论述题] 1.汉族有哪些纪庆性的节日? 2.试述你所在地区的端午节。 参考答案: 汉族有哪些纪庆性节日? 汉族的纪庆性节日有: 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同学在回答问题时将这几个节日展开就行。 试述你所在地区的端午节。 本题鼓励学生了解自己所在区域的民俗,根据同学了解的情况给分。 [论述题] 1.汉族有哪些纪庆性节日? 2.请谈谈你所在地区的端午节习俗. 参考答案: 第五批次 第六批次

锡伯族建筑 锡伯族的建筑有什么特点

锡伯族建筑锡伯族的建筑有什么特点 >锡伯族建筑早在清代,锡伯族就在东北及新疆形成了村镇。锡伯族的建筑文化主要体现在住宅和庙宇两方面,建筑的门框、窗和屏风上都会雕刻精美的图案,还有茶楼也是锡伯族建筑中较为特色的一种建筑,别具一格。茶楼是锡伯民俗风情园里具有独特风格的建筑。古色古香的内厅设计颇有新意,但最引人注目的是由六七个农村妇女自发成立的锡伯民间歌舞队。为了继承和发扬锡伯民间歌舞,她们从察布查尔县城文工团请来了退休的老演员葛峰晓为她们指导。在没有服装和资金的情况下,这些妇女自己想办法克服。现在,每当游人进入茶楼,她们都会表演具有锡伯族风格的歌舞。锡伯族的庭院大小不等,有的面积三四亩,有的则七八亩。庭院都是南北长方形,四周都栽有各种树木。庭院都用矮墙围成,以防牲畜家禽进入。庭院一般都以住房为中心分成前后两院。前院小、后院大,前院一般都种有果树(苹果、杏、桃、枣、葡萄等)和各种花卉。为防止家禽入院乱窜,大部分人家又把前院围以几十厘米的小矮墙,并安上小巧的木门。有些前院大者,把牛羊圈、草棚修在前院一角。在前院紧靠住房的旁边,一般都搭上固定棚,安锅灶,以便夏日天热时做饭用餐。出口处一般设在前院。后院比较宽大,都种果树、杨树、榆树、蔬菜、玉米等。大部分人家把牛羊圈、猪圈、鸡窝、菜窖、停车场等修在后院。锡伯族的住房日益向砖木、钢筋水泥结构相结合的房屋发展。过去的那种从清代遗留下来的人字形大屋顶房,已被淘汰。个别村庄只是作为文物保留。这种房屋的造型是从满族学来的,它的造价较高,用工、用料

较多。现在的住房,逐渐趋向砖木结构与“来兰皮”结构相结合的房屋。有许多房屋,钢窗、钢门取代了木窗、木门。个别农户还盖了楼房。

第三章中国民族民俗答案

第三章中国民族民俗 一、判断题(正确答案“A”标注,错误答案用“B”标注) 1.民俗是人类的伴生物,起源于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 A ) 2.大襟右衽是汉族服装始终保留的鲜明特点。( A ) 3.那达慕是蒙古族最具特色的传统盛会,多在每年春夏季节举行。( B ) 4.到藏族人家做客,喝酒时要遵循“三杯一口”的规矩。( B ) 5.傣族最有特色的建筑是吊脚楼。(B) 6.鼻箫是土家族独特的乐器。( B ) 7.客人进人蒙古包后,忌讳坐在蒙古包的东北角。( B ) 8.壮族早年有婚后“不落夫家”的习俗。(A) 9.火塘是藏族家庭起居活动的中心。(B) 10.长期以来,对汉族民居影响最大的莫过于“风水术”定下的范式。( A ) 二、单项选择题(40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l个最符合题意) 1.中国的人口分布呈现( A )的特点。 A.东南密西北疏 B.东南疏西北密 c.东西密南北疏 D.东西疏南北密2.下列传统节日中,未作为全国性法定节日的是( A )。 A.元宵节 B.清明节 c.端午节 D.中秋节 3.被称为“口袋房,曼子炕”的是( B )的民居形式。 A.朝鲜族 B.满族 c.维吾尔族 D.纳西族 4.婴儿周岁、回甲节、回婚节是( C )特有的民俗节日。 A.苗族B.壮族c.朝鲜族D.满族 5.蒙古族的文化遗产中,蒙古长调和( B )被列入《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名录》。 A.祭敖包 B.呼麦 c.马头琴音乐 D.那达慕

6.达瓦孜是(D)喜闻乐见的娱乐表演项目。 A.回族 B.蒙古族 c.土家族 D.维吾尔族 7.藏族在( B )被称为“吐蕃”。 A.汉朝B.唐朝c.宋朝D.清朝 8.《格萨尔王传》《江格尔》和( C )并称中国“三大史诗”。 A.《高皇歌》 B.《阿诗玛》 c.《玛纳斯》 D.《创世记》 9.彝族的原始宗教中,祭司称为(D)。 A.三朵B.萨满c.赞哈D.毕摩 10.苗族的祖先可追溯到原始社会的(C)部落。 A.荆蛮B.百越c.蚩尤D.东夷 11.“分鸡心”是( C )的交友礼节。 A.彝族B.黎族c.苗族D.土家族12.(B)是古代纳西族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A.《创世记》 B.《东巴经》 c.《东巴画谱》 D.《白沙细乐》 13.白族的宗教信仰中,主要崇拜( D )。 A.先祖 B.鬼神 C.自然 D.本主 14.白族菜最负盛名的是( C )。 A.坨坨肉 8.琵琶猪 C.砂锅弓鱼 D.酸辣江鱼 15.黎族服饰图案的取材,多采用( B )崇拜物。 A.自然 B.图腾 C.动物 D.鬼神 16.黎族妇女曾有文面文身的习俗,称为( C )。 A.刺绣 B.刻画 C.雕题 D.美体 17.三道茶是( B )传统的品茶艺术和待客礼仪。 A.彝族 B.白族 C.苗族 D.傣族 18.以青苔人菜,是( D )特有的风味菜。 A.白族 B.彝族 C.黎族 D.傣族

中国各民族简介

民族介绍讲稿 同学们好,很高兴能够在这为大家演讲,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了解民族风俗。 从遥远的古代起,中华各民族人民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衍在中华大地上,共同为中华文明和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而贡献自己的才智。 汉族:中国56个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分布在全国各地,经济、文化发达,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满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渔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回族:主要聚居在宁夏、甘肃、新疆等地。回族主要从事农业,有的兼营牧业、手工业。回族还擅经商,尤以经营饮食业突出。 壮族:分布在广西、云南等地,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锦”享誉海内外,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苗族:分布在贵州、湖南、湖北等地,主要从事农业,刺绣、蜡染和银饰素享盛名。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主要从事农业,善种粮棉和瓜果,有自己的语言。 蒙古族:分布在内蒙古、新疆等地,以畜牧业为主,兼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 藏族:分布在西藏、四川、青海、甘肃等地,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土家族:分布在湖南、湖北等地,,土家织绵以其“色彩斑斓,做工精巧”闻名于世。 彝族:分布在云南、四川等地,喜食“砣砣肉”,爱饮“杆杆酒”,舞蹈音乐独具特色, 布依族:分布在贵族、云南等地,主要从事农业,享有“水稻民族”之称。 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文本等地,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林业,鼓楼、风雨桥、风雨亭是侗乡的主要标志。 瑶族:分布在广西、湖南、云南、广东等地,主要从事山地农业,有自己的语言。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主要从事农业,以善种水稻闻名。 白族:分布在云南、贵族、四川等地,关于经营农业。 哈尼族:分布在云南,主要从事农业,善于梯田。 哈萨克族:分布在新疆,主要从事畜牧业,善刺绣,绣品已出口到日本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黎族:分布在海南省,以农业为主,妇女精于纺织,“黎锦”“黎单”闻名于世。 傣族:分布在云南,主要从事农业,寺塔、竹楼和竹桥显示出了别具一格的建筑艺术,有自己的语言文字。 畲族:分布在福建、浙江等地,主要从事农业,除种水稻外,还普遍种植茶树、甘蔗等经济作物。 僳僳族:分布在云南、四川等地,主要从事农业。 仡佬族:分布在贵州、广西、云南等地,主要从事农业。 东乡族:主要分布甘肃、宁夏、新疆等地,主要从事农业,善种瓜果。 高山族:主要分布在台湾省,其余少数分散居住在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主要从事农业和渔猎业。 拉祜族:分布在云南省,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水族:分布在贵州、广西等地,主要从事农业,善种水稻和糯稻。 佤族:分布在云南,从事农业,木鼓舞富有民族特色,多次在全国民族舞蹈中获奖。

锡伯族春节习俗修订版

锡伯族春节习俗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锡伯族春节习俗 锡伯族春节习俗 春节。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晚间送灶王上天,报人间吉祥,称为“祭灶”。到除夕之夜,换以新灶王神像,名曰“迎灶”。 除夕,即腊月三十(或二十九),家家杀年猪,炸晨子、烙年饽饽、蒸供馒,做各种佳美菜肴。午后请出各种神祖三像,如“喜利妈妈”和家谱等,摆设祭祀供品;男家长携子孙,带纸钱、木铣上坟地,将坟堆上积雪打扫干净,回来之后在大门口摆设饭桌,祭祀祖宗,全家叩头,然后进屋吃团圆饭。这天在外的亲人都要回家过年;已出嫁的姑娘,不许在娘家过年,除夕晚上点长明灯,所有房间、马厩、磨房、碾房、仓房等都点上油灯、蜡烛或灯笼,使室内外灯火通明。 天黑后拜年“辞旧岁”。半夜子时(11时至1时)俗称“诸神(新神)下界”,家家在院中摆供纸画天地码子(神位),插于香斗上(斗内装满高梁,口上糊上红纸),中间插上整股香。供奉干果(红白占果、冰糖、栗子、枣)、焚香燃烛,鸣鞭炮。全家男女长幼,都穿新衣,向神位叩拜,叫做“接神”。“接神”后煮饺子吃,饺子叫“元宝”,饺子汤叫“元宝汤”。吃完饺子、男子到村庙中焚香叩拜,叫做“行香”,“行香”完了才能回家睡觉,也有彻夜不睡者,谓之“守岁”。说一夜不睡,精神一年。初一天不亮煮饺子,全家团聚欢度新春佳节,之后晚辈向长辈请安叩拜,全族互拜,叫做“迎新年”。 正月初一到初五,在神祖像前焚香,每日早、午、晚焚香三次,焚香人要向神像行叩拜礼。初一、初三、初五早晨吃饺子。初二、初四早晚吃米饭、炒菜、白肉片、血肠等。锡伯人吃“火锅”,除用猪、羊、牛肉外,还用野鸡肉、狍子肉、鹿肉等,菜类还放大量切得细的酸菜、细粉,也有用蘑菇下锅的。这几天内忌讳屋内灰土污水倒在外边。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亲戚朋友不往来串门。初二、初三、初四,家家多吃节前准备好的食物如饺子、白面豆包、粘面豆包、粘面饺子、粘糕等。

《中国民族民俗》期中试卷 及答案

旅游专业一年级《中国民族民俗》期中试卷 一、选择题(每空3分,共30分) 1.下列菜系中不属于中国八大菜系的是( ) A .川菜 B .粤菜 C .湘菜 D .陇菜 2.中国有( )个少数民族。 A .56 B .55 C .18 D .24 3.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形成、发展中,对中国的历史发展都起过重大作用,其中回族在( )开始形成。 A .宋朝 B .元朝 C .明朝 D .清朝 4. 下列节日中,不是源于古代祭祀活动的传统节日的是( ) A .重阳节 B .清明节 C .端午节 D .中秋节 5. 影响民俗形成、发展的最基本因素不包括( ) A .地域 B .政治 C .宗教 D .文化 6.中国56个民族中,下列不是人口在100万以上的民族有( ) A .珞巴族 B .苗族 C .白族 D .朝鲜族 7. 中国传统民居类型主要有窑洞式、穹庐式、干栏式、长屋式、上栋下宇式等,其中干栏式以( )最为典型。 A .傣族的竹楼 B .北京的四合院 C .蒙古族的蒙古包 D .陕北的窑洞 8.下列不属于商业民俗的重要表现形式的是( ) A .字号牌匾 B .商标 C .商品 D .广告 9. 我国民俗商品种类很多,主要有民间工艺品、文房四宝、土特产品、民族服饰等 ,下列属于民间工艺品的是( ) A .年画 B .刺绣 C .景泰蓝 D .风筝 10.民俗旅游内容丰富,方式千差万别,其中草原风情游(住蒙古包、穿蒙古袍、喝奶茶、吃手抓羊肉)属于( ) A .参与型 B .消遣观光型 C .购物型 D .娱乐型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3.( )中国的绝大多数民族起源于中华大地,并在中华大地上形成和发展,共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4. ( )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以湖笔、端墨、宣纸、徽砚。 5. ( )任何民俗都是民族的,超民族的民俗是存在的。 6. ( )地域性可以代表民族性。 7. ( )中国的部落联盟大体分为:西北的华夏集团、东方的东夷集团和南方的苗蛮集团。 8. ( )民俗的起源是单一的。 9. ( )史前民俗是指原始社会民俗。 10. ( )民俗一旦形成,就具有绝对稳定性。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 1.民族是指具有共同 、共同 、共同 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 的人的共同体,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中人口数量最多的是 族,有1600多万。 2.生活民俗主要内容包括: 、 、 、 。 3. 民俗就是民间风俗习惯,它是一种文化现象,从中国民俗的发展状况来看,大致可以分为 、 、 三个阶段,民俗旅游与 旅游、 旅游并成为中国旅游的“三大支柱”。 4. 人类最早开辟的基本交通设施有 和 。 5.随着华夏的形成,也形成了“四夷”,即 、 、 、 。

第三章 中国传统的生产生活文化

第三章中国传统的生产生活文化 中国的生产经济文化 指在中国传统的农耕自然经济的基础上,所产生、发展和连续传承的一种社会文化形态,又称农业文明 中国农业经济的多元文化要素 中国的生产经济文化的基础,是农耕自然经济,除此之外,还有牧业、林业和渔业等,在我国历史上,农业文化与游牧文化的联系尤为密切 中国生产经济文化的核心特征 中国的生产经济文化的基础,是农耕自然经济,除此之外,还有牧业、林业和渔业等,它们在漫长的中国社会发展中,对补充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我国历史上,农业文化与游牧文化的联系尤为密切。游牧民族迁徒多、定居少,他们没有办法和精力积累更多的固定财富,但也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创造。他们在骑马、养马和用马拉车的技术上,有许多领先之处;他们常年迁徒,还起到沟通不同文化的作用。此外,他们对异地文化的吸收与共享,也造成了多民族文化的相互融合;我国发达的农业文化在许多方面是受到了游牧民族文化的优秀成分的影响的。与农耕自然经济结合发展的经济形式,是官营和民营手工业和伴随农产品的商品化所形成的市场贸易。从中国文化的整体看,不管是上层经典文化或中下层民俗文化,都是农业文明的历史产物。中国文化的诸多特性其核心特征就是农业文明。 我国南北方农耕生产的不同格局 我国南方和北方的自然环境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水土资困和灌溉条件不尽一致。因此,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摸索出了各自地区生态条件的生产习惯,创造了南北方农耕生产的不同格局。南方农业是稻作型农耕文化,主要标志是耕培水稻,整修田埂、水渠,使用水车等。北方农业是麦黍型农耕文化,主要标志是栽培麦子、黍子、高粱、玉米、谷子、稗子、豆类,以犁耕为主和井、渠浇灌等。 农耕灌溉文化 农耕灌溉是中国民族生产文化的主体内容 农耕灌溉文化的主要部分 南方农业是稻作型农耕文化,主要标志是栽培水稻和整修田埂、水渠,使用水车等。北方农业是麦黍型农耕文化,主要标志是栽培麦子、黍子、高粱、玉米、谷子、裨子、豆类,以犁耕为主和井渠双灌等。南北方的农耕文化也具有许多共同点,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二十四节气文化。 农业岁时历法的文化价值(二十四节气对我国农耕文化的影响) 二十四节气文化,是我国南北农业区所共同发明的,也为两地所共同遵守。汉代以后。我国的官时和民时观念,都受到它的控制,统治阶级还把它当做礼制规范,向天下推行。每当重要节气来临,当朝皇帝都要亲自举行农耕示范仪式,表示启动全国的农耕生产。民间传承的二十四节气也深受官方的影响,如甘肃民间的“唱春官”民俗。两千多年来,我国农民按照二十四节气安排农业生产生活,促进了农业社会的发展。 二十四节气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署、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农事信仰的文化阐释 农作物栽培技术的发展,是在人类的生命圈与自然界的生物圈相互亲近的日常状态下进行的,因而人类容易与大自然结成共同体。周围的山川草木、风雨雷电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

塔城市各民族介绍

塔城市各民族介绍 1、塔城市达斡尔族如今,在塔城市生活着4900多名达斡尔族同胞。他们主要聚居在塔城市阿西尔达斡尔民族乡,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达斡尔族是我国民族之林中人口较少的成员之一。很早以前,他们生息繁衍在黑龙江以北的广阔地带,从事农业、畜牧业和渔狩业。 十七世纪四十年代,沙皇俄国侵占我东北大好河山,能征善战的达斡尔族人纷纷拿起武器,顽强抵御外来侵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多次受到清政府的褒奖。十七世纪八十年代,新疆额鲁特蒙古准噶尔部头目葛尔丹举兵反清。康熙二十九(公元1690)年,康熙帝亲率大军西征。在这次征战中,布特哈等地区八旗达斡尔、额温克二旗官兵各500人被编入西征队伍,在征战中表现骁勇,屡立战功。平息叛乱后,清朝在伊犁地区分驻将军、参赞大臣和领队大臣,巩固了天山北路地区的统治。当时,驻防制度中实行的是轮换驻防制,即兵士每两到三年轮换一次。这种制度带来的弊端是每两到三年,兵士就免不了要长途跋涉。鉴于此,清乾隆二十八(公元1763)年,清政府决定,新选派来新疆的达斡尔族、额温克族二旗官兵须携带家眷,将永戍新疆伊犁地区——这就是现在居住在塔城的达斡尔族人的祖先。同年秋天,嫩江流域的达斡尔、额温克二族各500余名官兵携带家口,举家迁往新疆伊犁。他们分成两路,跋山涉水,历尽艰难,用了一年多的时间,终于驻扎在了新疆伊犁霍尔果斯河一带,守卫卡伦(哨所),一边巡逻边境,一边从事农业生产。之后不久,伊犁将军从这些官兵中抽调了130名官兵,以三年一期为轮换驻防的形式派往塔城。 光绪十五(公元1889)年,为巩固边防,伊犁将军遵旨在塔城建造绥靖城,已经留居在当地的300余户达斡尔族人民与100余名伊犁地区派来的达斡尔族、锡伯族能工巧匠共同参加了筑城劳动。1891年新城建成,达斡尔族官兵被被清政府编为正白、正黄、镶白、镶黄、正蓝、镶红六旗,仍然从事边境巡逻、开荒种地、供应军粮的艰巨任务。 1911年,辛亥革命后,清政府旧的八旗制度被废除。绥靖城里居住的达斡尔族人陆续从新城里搬出,移居塔城市所属的郊外,每户按人口分得土地专门从事农业生产。最早搬到现在的阿西尔乡时,当地名叫瓜儿本社尔——意即三眼泉,当时最早搬来居住的有三位老人,他们利用三眼泉浇灌土地,其中一位老人居住在泉水的下游,他发现自己经常缺水,骑马往上游查看,发现是上游的孩子经常堵水,因此便训导这些顽皮的孩子们“它不阿西尔”(达斡尔语,意即不要调皮)。顽皮的孩子们虽然很尊敬这位老爷爷,但还是给老人起了一个绰号叫“阿西尔爷爷”。从此,人们中间就把“阿西尔”这个词传开了,以至于成了当地的地名,并一直沿用到今天。 达斡尔族人刚搬到阿西尔时,阿西尔还荒无人烟。勤劳的达斡尔族人民利用喀浪古尔河、阿不都拉河浇灌生地,开荒种粮,同时还挖凿了不少河渠用于灌溉,使农作物产量越来越高。新中国成立后,塔城市(当时为塔城县)设“阿西尔达斡尔民族乡”。如今,阿西尔乡已经是塔城市最具民族特色的乡之一。阿西尔乡人不分男女,个个能歌善舞,人人豪放热情。随便走进一家,主人都会把最好的菜肴拿出来招待客人。同时,阿西尔乡文化体育活动也精彩纷呈,每逢农闲时分,在阿西尔乡达斡尔族风情园里,经常是歌声不断,舞姿翩跹,阿西尔乡因此被称之为“歌舞之乡”。 达斡尔族人历史上信仰萨满教。新中国成立后,年长者仍信仰萨满教,中青年人则不信教。达斡尔族与汉族或其他民族也可以通婚,很多人都通晓汉、哈萨克、维吾尔等多种民族语言。1989年,塔城市的达斡尔族人为纪念先辈们戍边的丰功伟绩,在阿西尔乡集资修建了“阿西尔达斡尔民族戍边纪念碑”。纪念碑高9.6米,宽1.8米,底座宽4.9米,以钢筋为支架,水泥灌制而成。碑前刻有“达斡尔族戍边纪念碑”的字样,碑后刻有新疆达斡尔族简况,用汉文撰刻。纪念碑于1989年5月中旬动工,6月24日竣工。走进阿西尔乡,高高耸立的阿西尔达斡尔民族戍边纪念碑似乎仍能把人带回到那个久远的年代。当年创造出戍边辉煌的达斡尔族人民而今更加意气风发,为塔城市美好的明天增光添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