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银行服务“三农”的新定位及业务创新

农业银行服务“三农”的新定位及业务创新

摘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然而农业作为弱势产业,相对于其他产业而言,对资本的吸引具有明显的低水平特征,致使近几年对农业的金融支持不足。在“面向三农,商业运作”的新的市场定位下,农业银行怎样才能做到服务“三农”和商业运作的有效结合?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针对性地创新措施和政策建议,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农业银行;“三农”;业务创新

2007年初,按照国有商业银行“一行一策”的改革思路,党中央、国务院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明确了农业银行“面向三农、整体改制、商业运作、择机上市”的股份制改革原则,强化农业银行在支持“三农”中的定位和责任。这是国家对农业银行给出的新的市场定位。在农业银行全面推进股改的今天,以河南农业银行为例,对其“三农”业务进行研究分析,准确把握新时期农村经济的新变化、农村金融需求的新特点,结合当前农业银行“三农”业务的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新市场定位下“三农”业务创新的策略选择和政策建议,极具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农业银行服务“三农”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几年河南农业银行“三农”业务有所发展,但与“三农”金融需求相比,还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更多地表现为“三农”金融供给与需求的失衡与错位。

1.总量错位。2004—2006年,河南县域农行贷款年均增长7.4%,远低于同期县域GDP年均增速20.38%、低于县域全部金融机构贷款年均增速1

2.09%、低于全国农行贷款年均增速10.96%,低于县域农行存款年均增速19.6%。当年县域农行存贷比仅54.22%,比全国农行平均存贷比低11.59个百分点,比县域全部金融机构平均存贷比低1.03个百分点。

2.结构错位。一是信贷额度结构错位。根据对河南某市17个乡镇47个村1341户农户的调查,目前农业银行对农户的贷款额度多为0.5—1万元。但随着农户规模化、特色化种养殖的迅速发展,农户的贷款需求也越来越大,大多集中在1—5万元。这部分农户因多种因素限制,难以满足正常生产资金周转需要。二是贷款期限结构错位。目前农户在农行的贷款期限多数在1年以内,而农户实际需求是在1—3年内,只有中长期贷款才能与农业生产周期相一致。

3.服务对象错位。由于商业银行集约化经营和利润最大化的需要,农行的”三农”贷款集中投向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村电网改造,而这类企业一般是金

融机构营销的对象,其信贷需求最容易满足。而最急需资金的农户和县域小企业却由于多种因素,信贷需求最难以满足,使期望中的普惠制变为少数人群和企业的独惠制。以河南省为例,县域农行2004—2006年新发放的113.91亿元贷款中,农户贷款只有0.43亿元,占比仅0.38%,小企业贷款只有9.51亿元,占比仅8.35%;而大中型企业贷款却达98.1亿元,占比达86.12%。4.产品错位。农户除了通过贷款增加经济收入的强烈动机外,从事种养殖业的农户由于承担较大的风险而相应产生农业保险需求,部分资金富裕的农户产生了证券、基金以及国债等投资需求。然而,一方面农户贷款满足率不高,一方面代理保险、综合理财等新产品下乡滞后,农户多元化金融需求难以满足。农行在农村提供的主要是储蓄、抵押类贷款等产品,致使“三农”业务在产品上错位。

5.区域布局错位。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金融市场发育程度的共同作用,农行“三农”金融供给在区域布局上呈现一定的非均衡性。总体特征是东部沿海地区快于东北和中部地区,东北和中部地区快于西部地区。2006年末,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县域农行贷款余额5244亿元,比2004年增长25.1%,增速比全国县域农行高出9.8个百分点;占全国县域农行的38.2%,比2004年提高4.2个百分点。结果是资金最为充裕的地区获得贷款最多,最急需贷款的地区获得贷款最少,从而形成资金“逆向配置的恶性循环”。

6.服务主体错位。人员和机构是服务“三农”的主体和阵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业银行县域网点被撤并,撤点减员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而已经饱和的城市网点却在不断增加。2006年末,全国县域农行机构、人员分别占县域全部金融机构的16.4%和21.6%,比2004年分别下降2.2和0.3个百分点。

二、农业银行“三农”业务创新策略选择

围绕新的市场定位,农业银行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创新:

(一)功能定位与业务流程再造

围绕“以客户为中心”、“小管理、大经营”的原则,应重新构建县支行经营架构,将县支行由管理型转型为经营管理型,网点由交易核算型转型为交易营销服务型。为简化县支行的管理职能,强化其经营职能,应将支行的审计、人事、工会、监察等保障职能上收到二级分行;将支行的现金押运、物业管理、车辆管理、接待等安保和总务工作实行社会化运作。

营业网点的基本功能是个人业务的交易营销服务平台和对公业务的交易服务平台,办理相应的金融业务。具体可以分为五类:综合型网点、单一型网点、专业型网点、自助银行网点、流动网点。

梳理整合现有个人业务流程,提高柜面业务处理时效,减少客户等候时间,提升客户满意度。一是打破现有职能界限,将直接与客户有关的操作和间接与客户有关的操作相分离,将前台操作与批量操作、后台监控相分离,将市场营销与核算管理相分离,理顺前台营销流程和后台维护保障流程的内部关系。二是简化柜面操作流程。将高风险业务与低风险业务、批量业务与零售业务、前台业务与后台业务等分别设计业务流程,分别进行处理。三是将各部门业务、各种类业务、各渠道业务进行分类与整合,强化综合营销和多渠道服务能力。为客户提供一人包办式的金融服务,使客户不再面临众多的业务柜台,提高客户的便利程度。实行客户与网点单点接触策略,要求网点能在一个地方为客户提供全面服务,而不需要客户为了一笔业务在不同的部门之间穿梭。

完善县域营业网点客户分层服务流程,实行前后台业务分离、客户分层管理、网点功能分区、服务引导分流以及优化劳动组合,实现“对大众客户推行标准化产品、规范化服务,对中端客户实行标准化产品、个性化服务,对高端客户实行个性化产品、差异化服务”,创新县域营业网点的服务与营销模式,提升县域网点为“三农”的服务效率和营销能力。

(二)设计新的业务流程

1.建立农户(微贷)业务体系,服务好农民生产生活。以服务农民增收为核心,为种养大户、基地农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农户、务工农民、个体工商户、微小企业提供微贷服务,帮助微小客户群体发展生产、工商经营、就业培训、回乡创业;为富裕农民提供消费信贷、新居建设、投资理财和网上银行等服务;为传统农户和贫困农民提供额度较小的普惠型贷款,解决其简单再生产和脱贫致富资金需要。

2.建立农业金融业务体系,服务好现代农业发展。开发农产品季节性收购贷款、农产品存货质押贷款、农产品仓单质押贷款、订单贷款、农产品加工项目贷款、农产品科技创新项目贷款、农产品市场改造贷款、农机具抵押贷款、农用设施融资租赁、大宗农产品国际贸易融资等特色产品。提供农产品期货交易服务、农副产品电子商务交易支付平台、农产品市场信息咨询服务、农产品和农资供应链综合解决方案、大型产业化企业和批发市场金融服务方案、国家农业高科技园区综合服务方案等特色服务。围绕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整个链条,梳理和完善现有贷款品种、资金结算、现金管理、公司理财、投资服务、电子银行、投资银行等公司类通用产品,结合开发的特色产品和服务,建立农业银行农业金融特色产品服务体系,为现代农业发展各个领域和环节的关键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3.建立农村建设金融业务体系,服务好新农村建设。围绕系统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小城镇基础设施改造、科教文卫事业发展、房地产开发和农民新居建设四大领域,重点支持农村路网工程项目、农村电网工程项目、“金农”工程项目、农村清洁能源建设项目、小城镇基础设施综合整治项目、县重点医院、县重点学校、房地产开发项目、村庄整治和农民新居建设项目等九类客户(项目)建设。推出单一型项目融资、综合还贷型项目融资、转移支付型项目融资、结构性项目融资等醒目融资服务。

(三)产品研发规划

1.开发针对“三农”和县域特点的融资产品。创新适用农村地区的新型融资产品。一是创新融资担保方式。加强与专业担保公司的合作,解决小企业及个体经营户、农业生产养殖户的担保难题。对市场化运作、有稳定收益、还贷有保证的企业,推出林权质押、动产(存货)质押和收购资金贷款“封闭运行”等多种担保方式;试办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抵押贷款和养殖水面使用权质押贷款;探索多样化的组合增信方式,创新质押、抵押、保证以及保险多种组合的担保方式,研究农户及小企业多户联保、协会担保等担保方式。二是和保险公司合作,创新融资产品。可合作开发农业保险项下贷款。三是开发政策性融资新产品。如与中央和地方政府合作,推出农业综合开发资金配套贷款等。四是开发出口劳务保证金贷款。

2.创新面向“三农”的存款与理财产品。设计开发一系列与农产品价格指数、涉农类上市公司股票价格等挂钩的投资产品,成为国内银行业涉农理财产品开发的领先者和引导者。对于已在城市应用成熟的低风险理财产品,根据农村和县域客户特点进行适应性改造后推广。

3.开发独具“三农”特色的电子渠道产品。开发面向一般农户的以电话、电视为载体的渠道类银行产品。开发专门面向农村高端客户的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功能。向农村和县域市场投放独具特色的自助设备,向偏远农村提供汽车银行等流动金融服务。

4.提供丰富的支付结算服务。向农村和县域客户大力推广已经在城市应用成熟的银行卡、漫游汇款、电话汇款等支付结算产品,提供安全便捷的金融服务。

(四)信贷管理体系

1.建立服务“三农”的全新信贷管理制度体系。一是建立针对“三农”及县域客户特点的信贷准入体系,实行差异化准入管理。二是适应服务“三农”的要求,针对微型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户构建新的评级体系。三是创新客户授信额度核定方法,完善客户授信管理。增加微型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农户授信额度核定方法。对农户,可以采用担保测算法和定额法两种方法核定授信额度。对于能够提供符合农行担保办法规定的各类担保的农户,可以根据担保的一定比例或额度对客户核定授信额度。对于已经进行信用等级评定,并符合准入标准的农户,将信用等级与授信挂钩,直接根据信用等级确定授信额度,实行定额管理。四是改进“三农”信贷业务授权管理。原则上,大部分的“三农”和县域贷款,授权二级分行和县支行审批。通过科学、合理和适度放权,下沉经营重心,激发经营活力。五是再造“三农”信贷业务决策机制。改革现行贷审会制度,区分不同客户、不同业务,采用专家审批、双人会签、会签审批和贷审会集体审批等灵活高效的决策方式,提高审批质量与效率。

2.构建服务“三农”的风险控制体系。一是健全风险控制组织体系。实行风险经理派驻制,建立确保垂直化管理有效执行的配套制度,提高风险控制的独立性和

及时性。二是设定合理的风险控制目标。在此基础上,加大到期贷款现金收回率在风险衡量指标中的比重,辅以新增贷款不良率、贷款损失率、贷款周转率、信贷结构、案件发生率等指标。三是改进风险控制方法。对所有的风险信号实行分级管理,对不同级别的风险赋予不同的处理方法和流程,确保每类风险得到正确处理,提高风险处置的有效性。四是创新风险控制手段。编制“三农”信贷操作手册并植入CMS系统,详细规定各类业务调查、审查、审批的要素、方法、程序,揭示主要风险点,方便一线员工随时查阅,提升操作人员业务水平。加强对辖内县域经济运行特点和状况的研究,编制当地的区域经济技术参数。五是在农业银行内部建立“三农”信贷业务风险补偿机制。加大小额贷款利率上浮幅度,用高利率对风险进行覆盖。

(五)资源配置和绩效管理机制

1.构建服务“三农”业务的资源配置机制。坚持机构层级管理为主、部门(产品)条线管理为辅的原则,实施“五个单独”的资源配置政策。一是单独编制“三农”和县域业务综合经营计划。二是单独安排信贷计划。全行县域组织的资金,总体上都要用于“三农”和县域。全行县域机构的增量存贷比不低于全行平均水平,“三农”贷款的增速高于全行平均水平。三是单独安排营业费用。四是单独安排固定资产投入。安排专项资源,集中时间、集中财力、集中建设和改造一批县域经营网点。五是单独配置经济资本。建立经济资本战略储备制度,优先保障“三农”和县域业务的经济资本需求。适当降低农村微小信贷业务和农户贷款的经济资本要求。实施分类指导,对不同县域支行确定不同的经济资本回报要求。

2.构建服务“三农”业务的组织绩效管理机制。首先,创新等级评定指标体系,以等级评定结果为基础,对县域支行实施差异化的业务指导和资源配置模式。其次,再造机构为主、部门为辅的县域绩效考核体系。以平衡计分卡管理系统为战略传导平台,从城市业务和“三农”业务两个方面、纵向机构和横向部门两个维度,全面构建矩阵型的综合绩效考核体系。在机构绩效方面,根据“一行两制”的总体方针,建立城市业务与“三农”业务并重的“双百分制”绩效考核体系。在部门绩效方面,以“三农”事业部制为切入点,依托管理信息系统,从落实部门职责、增强部门协作、提升战略执行力等方面,建立部门(条线)绩效考评机制。建立健全内部服务计价体系,完善部门、行际间的服务支持激励和利益分摊机制,通过引入虚拟收入和虚拟利润等先进的绩效管理工具,推动非“三农”部门、城市机构不断加大对“三农”和县域业务的支持力度。

参考文献

[1]李建英.转轨期农村金融新体系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2749个村庄调查[J].农村金融研究,2007,(8):10—23.

[3]韩俊,罗丹,程郁.农村金融现状调查[J].农村金融研究,2007,(9):9—20.

[4]农业银行研究室课题组.农业银行面向“三农”的产品与服务研究[J].农村金融研究,2007,(12):36—41.

责任编辑:伊人

农业银行服务“三农”的新定位及业务创新

农业银行服务“三农”的新定位及业务创新 摘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然而农业作为弱势产业,相对于其他产业而言,对资本的吸引具有明显的低水平特征,致使近几年对农业的金融支持不足。在“面向三农,商业运作”的新的市场定位下,农业银行怎样才能做到服务“三农”和商业运作的有效结合?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针对性地创新措施和政策建议,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农业银行;“三农”;业务创新 2007年初,按照国有商业银行“一行一策”的改革思路,党中央、国务院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明确了农业银行“面向三农、整体改制、商业运作、择机上市”的股份制改革原则,强化农业银行在支持“三农”中的定位和责任。这是国家对农业银行给出的新的市场定位。在农业银行全面推进股改的今天,以河南农业银行为例,对其“三农”业务进行研究分析,准确把握新时期农村经济的新变化、农村金融需求的新特点,结合当前农业银行“三农”业务的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新市场定位下“三农”业务创新的策略选择和政策建议,极具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农业银行服务“三农”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几年河南农业银行“三农”业务有所发展,但与“三农”金融需求相比,还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更多地表现为“三农”金融供给与需求的失衡与错位。 1.总量错位。2004—2006年,河南县域农行贷款年均增长7.4%,远低于同期县域GDP年均增速20.38%、低于县域全部金融机构贷款年均增速1 2.09%、低于全国农行贷款年均增速10.96%,低于县域农行存款年均增速19.6%。当年县域农行存贷比仅54.22%,比全国农行平均存贷比低11.59个百分点,比县域全部金融机构平均存贷比低1.03个百分点。 2.结构错位。一是信贷额度结构错位。根据对河南某市17个乡镇47个村1341户农户的调查,目前农业银行对农户的贷款额度多为0.5—1万元。但随着农户规模化、特色化种养殖的迅速发展,农户的贷款需求也越来越大,大多集中在1—5万元。这部分农户因多种因素限制,难以满足正常生产资金周转需要。二是贷款期限结构错位。目前农户在农行的贷款期限多数在1年以内,而农户实际需求是在1—3年内,只有中长期贷款才能与农业生产周期相一致。 3.服务对象错位。由于商业银行集约化经营和利润最大化的需要,农行的”三农”贷款集中投向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村电网改造,而这类企业一般是金

XX市农行服务“三农”实施方案

XX市农行服务“三农”实施方案 X市XX支行辖区位于城乡结合部,地跨淮河两岸,是一个农业大区、产粮大区,也是一个城建新区,经济强区。近年来,区域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当地政府部门对农行寄予希望很大,为更好更快地提供“三农”金融服务、帮助中小企业融资,助推区域经济发展,努力从体制、制度和业务流程上探索建立一套服务“三农”的管理方式,现结合我行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辖区经济发展状况 1、区域概况。平桥区共有23个乡镇、238个行政村,办事处以及二个工业园区,面积1830平方公里,人口7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0万人,占%。去年全区生产总值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亿元,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亿元。 2、经济特色。当地盛产水稻、小麦、油菜、玉米等粮食经济作物,培育有石榴、花生、花卉、蔬菜、养殖五大特色支柱产业,河沙、矿产资源丰富。依托地方资源优势,形成了啤酒、油脂生产、茶叶加工和生猪养殖等特色产业,拥有华中地区最大的长台花生集散地、豫南地区最大的明港种猪场、2家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亚洲最大的非金属矿区。 3、投资环境。据政府部门统计,20XX年计划招商引资项目198个,完成投资11亿元。在新农村建设中,区政府

规划完成10个乡镇100个行政新村建设;着力办好事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10大工程和10项实事;争取国债资金和各类专项资金,计划建设500万元以上公共基础设施项目56个,总投资亿元。新设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服务,为农行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选择拓展空间。 4、金融机构。平桥区金融机构设置比较齐全,大都为二家,如工行、中行、建行、农发行、农村信用社以及邮政储蓄机构,都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与农行一起共同构成支持县域经济金融体系,同时对我行业务经营形成相互促进的竞争局面。人行“窗口指导”、银行业务监管直属于市级相应领导单位管理。 二、辖区经济发展优势 1、经济发展处在全市前列。20XX年全区实现共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增长率%,实现财政收入亿元。其中中小企业实现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增长%,上缴税金10012万元,两项指标分别占全区总量的%、%。厂年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上中小企业43家,从业人员8万多人,资产总额亿元,完成增加值亿元,社会消费零售总额亿元,经济发展走在全市前列,增长趋势明显。 2、产业聚集带及优质客户群体已经形成。辖区内有亚洲最大非金属矿---上天梯非金属矿,探明总储量为亿吨,

深化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 为服务“三农”提供体制和机制保证

深化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为服务“三农”提供体制和机制保 证 沙龙云 【摘要】服务"三农"是农业银行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探索建立长效服务"三农"的体制和机制是确保服务"三农"工作扎实、有效、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其意义 重大、势在必行。2008年3月以来,农业银行开始全面推进三农金融事业部制改革。吉林分行作为试点行之一,从构建三农金融事业部管理架构和运行机制、推进"三农"金融服务创新以及拓展服务"三农"的深度和广度三个方面采取了有效措施, 全面推进改革试点工作。事实证明,吉林分行的改革举措取得了良好成效,并得到了 多方认可和肯定,从而为农行进一步深化和扩大服务"三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Strengthening financial services for Agriculture, Farmer, and Rural Area (AFRA) is not only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at the ABC should take, but also the significant measure to explore and establish long- term systematic and institutional guarantee for servicing AFRA. Since March 2008, the ABC started the reform of Financial Department of AFRA, and Jilin Branch was chosen as one of the pilots. Jilin Branch established the management frame and operation institution, stimulated the financial services innovation, expanded the financial services area, and improved the quality of the financial services. As tested by the facts, the reform of Jilin Branch was successful, and it will surely be the foundation of further reform and innovation. 【期刊名称】《吉林金融研究》

农业银行三农金融部工作总结_服务三农是农业银行

农业银行三农金融部工作总结_服务三农是农业银行(总6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农业银行三农金融部工作总结_服务三农是农业银行农业银行三农金融部工作总结 年初以来,我行认真贯彻落实省行各项工作部署,遵循“稳健、有效”原则,着重把握好“强管理、控风险、促转型、增效益”四个关键环节,围绕“大”、“新”、“特”三大定位,顺应农业供给侧改革要求,以立足区域特色、服务现代化大农业为切入点,进一步夯实双基管理,加快业务转型,创新服务模式,加强风险管控,提升县域竞争力,把“三农”业务做好、做优、做稳,努力实现“三农”业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现将三农部前三季度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农户贷款(全辖,全年) 三农人民币贷款(全年) 其中:三农人民币对公贷款(全年) 其中:三农人民币个人贷款(全年) 扶贫重点县贷款(全年) 新营销专业大户(家庭农场)贷款户数(户) 余额 比年初 余额 比年初 余额

比年初 余额 比年初 余额 比年初 增量 XXX xxX5xxX406 57845 275362 xxX06659 80739 5xxX880 226705 62630 202969 62xxX84 4786 xxX xxX94xxX3 60xxX0 72393

44475 40079 36xxX70 323xxX4 8305 440 xxX xxX5672 3867 25272 5xxX5xxX xxX3xxX0 60 23962 509xxX 25272 5xxX5xxX 948 xxX 27264 xxXxxXxxX02

银行业“三农”服务现状分析及对策

银行业“三农”服务现状分析及对策 一、银行业“三农”服务机制有新局面 (一)辖区实现了银行服务网点全覆盖 随着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放宽,专注于农村市场的村镇银行开始蓬勃发展,开县泰业、梁平澳新、云阳恒丰、忠县稠州等村镇银行相继开业,村镇银行和农村资金互助社也在酝酿之中,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准入,进一步完善了县域金融服务体系。另一方面,在少数偏远山区乡镇金融网点空白区,则通过创新支付方式等解决农村存取款难题。如农商行的农村便民服务点,农行开县支行的“乡镇自助银行服务平台+流动客户经理+社会协作”的服务延伸模式,邮储银行的商易通,农业银行的惠农通等,都提高农村金融服务便利度,有效延伸农村金融服务半径。 (二)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信息化建设初显成效 一是服务载体信息化。各银行以银行卡为载体,发挥网络优势,推出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等电子银行产品及配套设施。二是服务过程信息化。如邮储银行支行按区域设置8个农村信贷中心,利用远程视 —1—

频系统召开审贷会,农村地区3个工作日就可以放款。农行分行建立服务农村个人贷款审查审批中心,全力推进贷款网上审批。 (三)具有农村特色的信贷产品种类逐渐增多 得益于农村金融发展的各项财税优惠,各商业银行针对不同层面需求,开发了一系列特色信贷产品,农村市场逐渐释放活力。农商行针对林权、专业合作社和再就业等领域,推出了信贷产品。农商行开发同地就业担保贷款2.3亿元,帮助2500多名下岗职工和返乡农民工实现自主创业,支持30多家企业安置下岗职工和农民工700余人。村镇银行成功发放了县内首笔最大金额林权抵押贷款500万元。农发行抓住农村已从城市生产资料的供应者转变成劳动力供应奢侈这一变化,把民办职业教育纳入信贷支持重点,向职校发放2000万元贷款,建成后将帮助近5O万名农民工完成转岗培训,提高就业技能。农发行发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5000万元,支持16个乡镇推进“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了近13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 (四)信贷担保方式进一步拓宽 一是放宽农村贷款有效抵押品范围。各银行立足农村实际,以“先— —2

中国农业银行的三农服务

中国农业银行旳三农服务 农行开展三农业务旳战略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解决好"三农"问题始终是党和政府所有工作旳重中之重。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旳核心。要实现农业发展、农村繁华和农民增收,离不开金融旳强有力支持。 中国农业银行数年来始终高度注重"三农"金融服务工作。通过数年旳改革与发展,中国农业银行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广覆盖旳"三农"金融服务体系,县域机构网点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农村存贷款持续增长,金融服务已基本覆盖全国县域。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拟定了中国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面向'三农'、整体改制、商业运作、择机上市"旳"十六字"方针,中国农业银行进入建设现代股份制商业银行旳新时期。10月21日,国务院第32次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中国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实行总体方案》,1月16日,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农业银行)正式成立,中国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工作获得突破性进展。站在新旳起点,中国农业银行全面贯彻贯彻科学发展观,始终把服务好"三农"放在改革发展旳首要位置,进一步研究面向"三农"、商业运作旳有效途径,积极摸索大型商业银行服务"三农"旳模式与路子,切实加强面向"三农"旳体制机制保障,推动"三农"金融服务工作进入新旳发展阶段。 一.三农个人产品 金穗惠农卡 什么是金穗惠农卡 金穗惠农卡是我行面向农户发行旳银联原则借记卡产品,它除具有金穗借记卡存取钞票、转账结算、消费、理财等各项金融功能外,还向持卡人提供农户小额贷款载体、财政补贴代理等特色服务功能,并提供一定旳金融服务收费减免优惠。惠农卡卡号标记为“622841”,设主卡和附属卡,主附卡采用不同卡面。 能为您做什么 金穗惠农卡除具有金穗借记卡存取钞票、转账结算、消费、理财等各项金融功能外,还可向持卡人提供交易明细折、农户小额贷款载体、农村社保医保身份辨认及费用代缴代付、农村公用事业代收付、财政补贴代理等多种特色服务功能。 如何办理 银行网点人员会到申请人所在村进行集中办理,申请人也可以到已经开办此项业务旳网点柜台单独办理。 1、批量申领程序: (1)申领人向村委会等我行合伙机构提出办卡申请,申请时须填写申请表,并提供户口簿和居民身份证复印件; (2)村委会等合伙机构核算申请人信息后,将申请材料批量提交所在地我行网点进行审核;

新农业银行业务创新与发展趋势

新农业银行业务创新与发展趋势近年来,随着金融业务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农业银行也加紧步伐,积极推进业务创新,不断满足客户需求,提高服务质量。针 对当前新农村建设和农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新农业银行加强 业务创新,并适应新时代的经济特点,提供更多更好的金融服务,推动农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新农业银行业务创新趋势 1、金融科技创新 随着金融科技的迅速发展,机器学习、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 术不断涌现,对金融行业的发展和改革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需要金融机构的支持,新农业银行加强金 融科技创新,推出了移动银行、网上银行以及智能化客户服务等 业务。这些创新业务使得客户服务更加便捷高效,大大提高了客 户的满意度。 2、多元化服务拓展

新农村建设需要多种资源的支持,新农业银行为了更好的支持 乡村建设,除了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也提供了助力贷、农业保险 等多元化服务,提升了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更好地满足了客 户的多样化需求。 3、农村金融创新 农村金融的创新是促进农业产业集约化发展的重要保障。新农 业银行不仅加速推进金融科技创新,另外,还深入了解农村的实 际情况,在传统金融业务的基础上,不断开拓新型农村金融业务。如:农产品电商平台、绿色金融等新业务。这些业务的开展能够 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效率,新增农业村落收入,积极推 进农村金融的发展。 二、新农业银行业务创新的未来发展趋势 1、加强聚焦“三农” 在新时代,促进农村振兴、实现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已成为 国家战略目标,新农业银行要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打造具有

区域特色的业务创新模式,积极扶持和支持农民,推动农业经济 的持续发展。同时,新农业银行要致力于打造“三农”业务专业化、多元化的金融服务平台,不断完善金融服务体系,为现代农业的 转型升级保驾护航。 2、加强风险管理能力 随着金融业务的不断创新和发展,风险管理能力也显得尤为重要。新农业银行需要加强金融风险管理能力建设,适应经济转型 的趋势变化,从风险控制、外部环境预判、风险担保等方面做好 风险防范工作,提高业务的可持续发展性,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更 多机遇。 3、加强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 新农业银行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提高金融服务的质量 和效率。同时,加强人才培养,注重专业、全面、人文素质等方 面的培养,为新农业银行的业务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 的智力支持和动力。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应用科技手段,使得 流程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优化银行业务流程,通过科技创

诠释农行改革创新三农的财税制度

诠释农行改革创新三农的财税制度前言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 发展的瓶颈之一。为解决这一问题,银行业一直在不断探索尝试,农 行改革创新三农财税制度就是其中之一。本文将结合相关资料,阐述 农行改革创新三农财税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实施效果。 什么是三农 三农,即“农业、农村、农民”,是构成中国农村社会的三个基 本方面。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三农问题一直被视为经济社 会发展的重点问题。 农行改革创新三农财税制度的主要内容 农业税法实施后,农行逐步建立起一套符合中国国情、适应农村 发展需要的“三农”财税工作体系。其中农行改革创新三农财税制度 是重要的一部分。该制度的主要内容如下: 1.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为支持和服务农村经济发展,农行逐步建立完善了农村金融机构,如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等。同时,积极拓展(农村)金融产品,为农村居民提供便捷财税服务。

2. 三农信保机制建立 农行以三农信保为主要手段,采用第三方担保机制,为农村居民 提供企业以及财产质押的信用贷款支持。 3. 农村金融市场建设 农行在农村金融、农村资本市场和资产证券化等方面,开展了大 量的市场化和创新性工作。例如建立了农村中介服务机构、农村债券 市场、农村资产支持证券等,进一步拓宽了农村金融市场的融资渠道。 4. 三农财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为公平合理地分配财税资源,农行建立了三农财税公共服务体系,实现了对农村居民的全方位、全周期的服务,提高了三农财税服务公 共平台建设加强、人员力量配备、市场服务监督等各项基础建设。 实施效果 农行改革创新三农财税制度的实施,为解决“三农”问题,节约 资源,提高财税效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具体的实施中,主要体现 在以下三个方面: 1. 为农村居民提供了更加便捷的财税服务 农村居民通过农业银行的金融产品,可以更加便捷地获得资金支持。同时,农村居民也能够在家门口办理各类财务服务,不再需要跑 城市办理业务。

农业银行行情时政和特色知识

农业银行行情时政和特色知识 农业银行行情 一、农业银行简介 农业银行是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成立于1951年,总部位 于北京。它是中国最大的农村信用合作社改制而成的商业银行,也是 中国最早开展农村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之一。 二、农业银行的时政影响 1. 国家战略支持:作为国有商业银行,农业银行在国家经济发展中 扮演着重要角色。政府将其定位为支持“三农”(农民、农村、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力银行。 2. 内外贸易支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外贸和内贸规模不断 扩大。农业银行作为主要金融机构之一,积极参与国内外贸易金融服务,为企业提供融资、结算等多项金融服务。 3. 全球布局:农业银行积极拓展境外市场,在全球范围内设立分支 机构和办事处,以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战略,促进国际贸易和 投资。 三、农业银行的特色知识 1. 农村金融服务:农业银行在中国农村地区设有广泛的网点,为农

民提供各类金融服务,如储蓄、贷款、支付结算等。它致力于解决 “三农”问题,推动乡村振兴。 2. 农业支持:作为农村金融服务的主要提供者之一,农业银行通过 发放贷款、提供保险等方式,支持农民种植、养殖等生产活动,并推 动现代化农业发展。 3. 农产品市场化:农业银行积极推动农产品市场化改革,通过发展 电子商务和物流配送等手段,帮助农民将产品销售到城市和国际市场,并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 4. 绿色金融: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绿色金融得到了越来越多 的关注。作为中国首家加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绿色金融顾问委员会”的商业银行,农业银行致力于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绿色金融 的发展。 四、农业银行的发展战略 1. 创新科技:农业银行积极引入创新科技,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和质量。 2. 跨境合作:农业银行积极与国际金融机构合作,在全球范围内开 展跨境金融服务,为中国企业走向世界提供支持。 3. 多元化经营:农业银行不仅提供传统的商业银行服务,还积极拓 展保险、基金、信托等多元化经营领域,以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 4. 优化风控:农业银行加强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提高资产质量和 经营效益。

农业银行的准确定位与路径选择

农业银行的准确定位与路径选择 摘要:针对农村金融需求结构化和层次性的特征,农业银行应当定位于农村高端商业性金融市场,以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为重点,充分发挥农村金融的主渠道作用。为此,农业银行要不断完善信贷管理技术和风险控制机制,以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点,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实现农业银行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 关键词:农业银行;农村金融;市场定位;路径选择 当前,农业银行改革的方向已经明确为“立足‘三农’,面向城市,实现城乡联动”,对“三农”的金融服务成为农业银行的重要任务。近年来,农村金融市场已发生了新的变化,农业银行如何适应这些变化,为“三农”提供高效的金融服务,实现农业银行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双赢,已成为推进县域城乡一体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课题。 一、当前农村金融需求的结构分析 农村金融需求按用途主要分为五类:基本生存需求、一般生活性需求、小额生 产费用需求、小规模生产经营资金需求以及产业化经营中的较大规模资金需求。按需求主体可分为农户、农村企业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户可以分为纯农户、兼业户和非农户;农村企业分为小型企业和龙头企业。不同收人水平或户型的农户以及规模不同的企业,其金融需求和满足方式也表现出相当大的差异。 1.纯农户的金融需求:此类农户多属于中低、低收入户,无非农收入来源,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极强,其金融需求主要是满足基本生存需求、生活性需求和

小额生产费用需求,包括建房、子女上学和疾病治疗等。这类农户由于承贷能力有限,信贷风险较大,往往被排斥在正规金融组织的信贷供给范围之外,只能以较为特殊的方式满足资金需求。目前,政策性金融的优惠贷款资金、民间渠道的小额贷款以及政府财政性扶贫资金是这类农户满足资金需求的重要方式。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这种类型农户在我国农村大多数地区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 2.兼业户的金融需求:兼业户在当前我国农村经济中占据主要地位,主要包括:(1)承包土地进行大规模农场式耕作或者经济林、牧草种植;(2)规模养殖业和经济作物生产;(3)地域优势的蔬菜种植;(4)剩余劳动力迁移带来的个体运输业、简单加工业等;(5)时令性农产品流通经营。这类农户的金融需求主要是农业生产费用需求以及小规模的经营周转资金需求。这些需求大多是农业产业化派生而来的,是公司加农户类型的农业产业化在农户层面上的资金需求。由于缺乏商业贷款供给所要求的抵押担保品,这类农户很难从银行申请到贷款。但是,农村地区的亲缘、血缘关系以及熟人社会的制约,使农民很重视自己的声誉。村民们深谙没有信用的危害,对履行债务有较强的道义约束,非常适合与其关系比较密切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提供信贷。 3.小型农业企业、小型工商企业金融需求:这类企业一般是立足于当地资源发展起来的,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的不确定性较大,经营风险较高。这些企业存在着扩大生产和启动市场的资金需求,主要表现为小规模的生产经营资金需求。由于缺乏健全的承贷机制和信用担保和抵押制度,它们很难从大型商业银行获得贷款支持。 近年来,农村信用社基于扎根农村的优势,开展关系性融资,大大降低了交易费用和信贷风险,逐渐成为这类企业主要的贷款机构。然而,目前农村信用社资金实力普遍不足,其自身也存在较大的风险,难以充分满足这类企业的资金需求,使得一部分小型企业不得已转向利率较高的民间借贷。 4.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金融需求。此类企业主要从事大规模的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目前,这类企业需要大量正常的流动资金和规模扩张中的长期投资需求以及汇兑、结算等中介金融服务。由于其资金实力较强、规模较大、贷款风险相对较小,同时,其经营范围较广,跨出了县域甚至省域的范围,所以需要金融机构在全国甚至世界范围内提供金融服务。显然,地方性的小型金融机构无法有效地提供此类服务,这就为大型商业银行提供了市场空间。农业银行植根农村、辐射全国的独特优势,使之必然成为这类企业的信贷供给主体。 5.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金融需求。随着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推进,农村交通、

农业银行工作总结:创新金融产品,为客户提供更好服务

农业银行工作总结:创新金融产品,为客户提供更好服务2023年,农业银行在不断创新金融产品的基础上,在为客户提供更好服务方面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进展。在过去的几年中,农业银行一直致力于提供更好的银行服务,使顾客能够更轻松地进行金融交易。在这场竞争激烈的市场中,银行的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客户满意度。因此,农业银行一直坚持着以顾客为中心的原则,不断地提高银行服务水平,同时也增加了银行的市场竞争力。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会总结农业银行在创新金融产品和为客户提供更好服务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一、创新金融产品 创新是金融业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农业银行积极探索各种金融业务、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不断推出具有独特性和创新性的金融产品,以满足顾客多样化的需求。 1.数字货币 随着全球各国的数字货币的推出,数字货币也成为了农业银行的关注点。农业银行成为协助中国央行发行数字货币的试点机构之一,积极参与数字货币试点工作。此外,农业银行推出了自己的数字货币,为顾客提供更加安全、方便的数字化支付服务。 2.智能投资产品 智能投资产品是利用智能硬件、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等全新技术手段实现精准投资、智能理财的金融产品。农业银行推出了智能投资产品,鼓励顾客将资金投资于高效、安全、稳定、创新的企业和财富管理项目中,使其在投资中获得更加丰厚的收益。

3.智能存款 农业银行还推出了智能存款产品,实现全天候、全自动、多样化的存款操作,为顾客提供更加便捷的存款服务,从而满足顾客对银行存款的不同需求。 二、为客户提供更好服务 为顾客提供更好的服务,是农业银行不断创新,不断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农业银行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将其营业网点建设为一站式服务机构,同时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使顾客获得最大的满意度。 1.营业网点建设 农业银行在过去几年中大力投入营业网点建设,大力发展网点电子化服务,提高客户服务能力。目前,农业银行已经建设了大量的自助服务终端,为顾客提供便利的自助服务。同时,农业银行还在不断扩大移动金融服务覆盖面,努力满足顾客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需求。 2.提升网点服务质量 除了重点推广自助服务外,农业银行还通过提高网点实际服务质量,增进了与顾客的互动。银行在成为一站式服务机构的同时,注重网点专业技能储备和细心的服务,让顾客感受到银行的真诚关怀,从而增强顾客的忠诚度和满意度。 3.便捷的网上金融服务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更喜欢通过手机和电脑等设备,实现金融交易。为满足当今数字时代的客户需求,农业银行推出了许多的网上金融服务产品,包括移动端、PC端、B2B端的网上金融服务。在这些服务产品中,农业银行提供了全面、客户化的金

农业银行服务三农[农业银行服务“三农”的新突破]

农业银行服务三农[农业银行服务“三农”的新突破]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越来越重视,农行面向“三农”、服务“三农”的使命更为神圣。农行必须要不断深入探索服务“三农”的有效途径和模式,以改革为动力,为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金融保障。 一、农业银行服务“三农”存在的问题和难点 1.农业银行面临农村金融市场的结构性矛盾 从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供需双方来看,农村金融市场具体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的市场:第一类市场是低端市场,也就是小额农贷市场。该类市场可以继续细化为三类,第一类是那些较为贫困,其基本生活难以得到保障的农户,他们资金需求主要是为了满足基本温饱问题,金融机构对于此类客户出于偿还能力的考虑,一般不愿意对其进行贷款;第二类是那些可以维持简单再生产能力的农户,由于其打工收入或者自身积累已经可以满足基本生活所需,一般情况下是不需要贷款的;第三类是那些具有储备项目,有扩大再生产需求的农户,其资金需求较为旺盛,但是金融机构出于资金安全需要,要求其提供相应的担保。 第二类市场是终端市场,其主要客户群体是那些一般产业化企业、县域中小企业或者是大额农业贷款。这类市场群体大部分都出于创业期,其资金实力较差,缺乏合格抵押担保财产、产品市场前景不明、财务信息透明度不高,但是其资金需求却较大,贷款需求满足率较低。 第三类市场是高端市场,其客户主要是农村城镇化、农业基础设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由于该类市场的风险较小,资金较为安全,收益较为稳定,经常成为商业银行竞争的对象,因此其贷款需求满足率也较高。 2.农村基础设施较为薄弱

近年来,虽然国家不断加大对“三农”的资金扶持力度,但是资金真正用于农业生产方面的较少,农村基础设施较为薄弱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甚至是一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在不断减少。农村薄弱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出现不适应问题,成为限制社会发展和“三农”发展的瓶颈因素。并且,由于在农村地区,农业科研转化滞后和农村科技水平较低,造成其科技服务体系不完善和不健全问题,农业基础技术研究滞后的问题,缺少一批具有突破性的技术储备。 3.农村现有生产资金难以满足发展需求 农村现有生产资金难以满足发展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农村财政资金严重不足,每年的支农资金十分缺乏,在支农发展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其次,农村信贷政策较为严格,特别是在担保条件要求方面较高,造成农行贷款投放额和投放面都难以满足农业生产资金要求;最后,能够争取到的用于上级扶持农业发展项目的资金较少,造成金融农业领域的工商资本和社会资金较少。 4.农行内部机制方面存在不完善的地方 在我国农行的信贷条件、贷款流程、人员结构、机构设置等方面还存在难以满足服务“三农”发展要求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农行网点覆盖面较低,机构不断收缩;其次,农行人员结构有待优化,特别是基层员工数量方面偏少;最后,农行的信贷准入条件要求较高,其贷款流程较为复杂。例如,在农行的信贷条件中,从信贷关系建立、评级、授信、放贷,其正常时间是1个月,而且其贷款流程较为复杂,准入门槛也较高,从而限制了那些有潜力的涉农客户进行业务拓展。 二、农行服务“三农”举措的新突破 针对农行在服务“三农”方面所存在的障碍和问题,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不断突破。 1.要积极转变服务“三农”思想观念

创新服务三农工作总结范文(2篇)

创新服务三农工作总结范文 第____期 中国农业银行十堰分行综合部 郧县支行:创新三农服务模式做实三农金融服务 郧县支行按照“找准、做实、出亮点”总体思路,把握“服务到位、风险可控、发展可持续”三条标准,坚持“要做实惠农业务、要全程控险、要取得实效和不讲理由、不讲条件、不讲困难”的“三要三不”原则,力克服务三农工作面广、量大、人手不足等困难,锁定县域农村经济主导产业,突出重点,找准路径,扎实推进“三农”工作,实现了“三农”业务又好又快发展。截至今年____月底,支行累计发行惠农卡____张,当年新增发卡____张,激活率达____%,完成进度计划的____%,发卡辐射全县____个乡镇、____多个行政村;累计发放小额农户贷款____万元,____月底余额____万元,净投放____万元,完成年计划的____%;率先发售惠农信____卡____张,占年度计划的____%。营销转账电话____部、pos机____部。县域金融生态图绘制工作得到市分行的肯定。 一、厘思路,造环境,夯实基础 ____年初,为实现“普惠制、广覆盖”的惠农卡发行目标,让惠农卡服务千家万户,支行首先从____架构、人员保障入手,成立“三农”业务推进领导小组,负责全行“三农”业务的统筹规划、指导和协调;增配了个人金融部和营业网点的“三农”客户经理,把长期在基层工作、有丰____村金融实践经验的同志充实到客户经理队伍,并把网点客户经理全部纳入“三农”客户经理序列,为业务发展提供坚

实的____架构和人员保证;____“三农”从业人员认真学习上级行下发的业务规章、制度,做到对三农业务知识娴熟掌握和熟练运用,1为业务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开展思想认识教育,廓清误区,厘清思路,使大家从“要我做”变为“我要做”,提高了服务“三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卡为媒,稳推进,真情惠农 为确保惠农卡整体推进工作的迅速、有效开展,支行坚持“以我为主”与多方协作相结合,全力打造上下联动、内外互动的业务发展新格局。“以我为主”,就是制定____—____年三农业务三年发展规划,构建三农业务发展的长效机制。在目标客户选择上,支行把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作为优先选择对象,并以连片营销、批量开卡模式强力推进。在计划目标的实施上,按照普惠制、广覆盖及做大规模、做实功能的总体要求,层层、岗岗下达惠农卡营销任务,并组成流动客户经理组,全程参与惠农业务拓展。支行建立了惠农卡和农户小额贷款营销统计台帐,通过旬报等形式公布各网点、各部门业务进度,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多方协作”就是以卡为媒,借助外力,推进三农业务加快发展。一是与供销社强强联合,抓住“四大经营网络”、农资配送中心、农村超市、农村综合服务社、“万村千乡”工程,强力推进转账电话和pos机具布设,奠定了新农保、新农合代理工作的前期准备基础;二是与农村专业合作合作,批量营销惠农卡,发放农户小额贷款。郧县谭山镇乌峪村是县里养殖专业示范村,支行通过与镇、村干部全面接触,深入交流,达成意见,由农行客户经理上门受理农户开卡申请,制卡后委托村委会代为发放。通过周密部署,细致工作,发放惠农卡____余

市农行服务三农实施方案

市农行服务三农实施方案 为了更好地为农民提供金融服务和帮助他们发展农业生产及农 村经济,市农业银行制定了服务“三农”实施方案,以更好地服务 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打造精品农业。 一、推广金融惠农政策。市农业银行积极铺设惠农金融产品线,全面实施“国家财政支农贷款”、“三农专项贷款”、“乡村信用 社贷款”等惠农金融产品,充分支持农业科技进步和生产现代化。 同时,市农业银行开展各种贷款担保方式,中小企业贷款、信用贷 款等各类惠农金融产品交织构成的服务网络体系,推动小农户和中 小企业等农业经营者有更充分利用贷款资金,进一步改善生产和生 活条件。 二、加强“三农”金融服务。市农业银行启动了一系列“三农”金融服务项目,开展农村保险、农民养老保险等各项保险服务,推 广金融扶贫计划,鼓励金融支持社会公益事业特别是公益慈善,积 极提供金融产品的价格优惠和资金担保,满足农村经济、基础建设 的资金需求。 三、拓展农村金融市场。市农业银行强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 建设,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的拓展。首先在城乡接合部开设定点服务 机构和微型服务站,维护群众利益,打破地域限制,使金融服务逐 步走进乡村,服务更为便捷。其次,加强支付领域,实行一卡通多 功能支付服务,金融服务的普及使乡村商业下沉,为农业产业管理 体系建设提供了支持。

四、完善“三农”金融体系。市农业银行在传统金融机构的基 础上,加强公共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提高自身服务能力。加强银监 机构和农业部门的合作,做到服务扶农、信息共享和平稳发展。同时,完善内部管理体制,加强员工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水平的提升,让服务旨意彰显出来。 五、积极支持农业科技。市农业银行积极投入科技资金,支持 农业现代化和务实的防疫措施。全面推广现代化设备,如“远程教育”、“智能金融机器人”等,使群众了解最新的产品信息和“三农”金融产品。同时,不断延伸科技来料理金融发展,完善自身技 术设备和改善智能运营管理。 六、加大宣传力度。市农业银行加注宣传力度,走进乡村,及 时接收并传递民情信息。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广泛传递“三农” 金融服务信息,广泛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范围和效果。同时,开展 农村金融知识培训和农民金融意识普及,提高农民金融素质和金融 风险防范意识。 总之,市农业银行服务“三农”实施方案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趋势,建立与完善了一系列金融产品体系,以更好地满足农民对“三农”金融的需求;加强科技投入,推广现代化设备,加强内部管理,完善管理体系建设,开展知识培训,推进金融知识普及,构建全面 的金融服务捆绑体系,推动农业生产现代化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学习参考7——服务“三农”是农业银行永恒的主题

学习参考7——服务“三农”是农业银行永恒的主题 LT

(二)在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时期,坚持城乡并举的办行方针,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1993年,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规定,“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成立后,中国农业银行转变为国有商业银行。”1996年,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中进一步明确,“中国农业银行要适应新的变化,努力办成真正的商业银行,进一步发挥在农村金融中的主导作用,为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做出新的贡献”。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农业银行从1994年开始全面向国有商业银行转轨,确立了“巩固乡镇、拓展城市”的发展战略,坚持城乡并举的办行方针。一方面,按照“转轨不转支农方向”的要求,在先后经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分设、与农村信用社脱钩、接受外部划转的专项贷款等重大变革的同时,按照商业化原则,及时调整了新时期服务“三农”的指导思想、经营方式、服务领域和信贷投向,围绕“大农业”和“大市场”重点支持中高层次的“三农”经济主体,并在农户贷款等业务领域向农村信用社让出了一块市场。另一方面,积极拓展城市业务,建设联结城乡的金融纽带和服务网络,通过内部转移支付等方式,积极发挥城市业务对“三农”业务的支持和促进作用,形成了独特的城乡二元市场布局结构。随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推进,这一时期,农业银行与政策性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和其他金融组织构建起了各有侧重、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并在其中发挥了骨干和支柱作用。

(三)在迈向股份制银行的新时期,农业银行不断强化为“三农”服务的市场定位和责任。200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确定了农业银行“面向‘三农’、整体改制、商业运作、择机上市”的改革原则,标志着农业银行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迈入了建设股份制现代化商业银行的新时期。按照新的市场定位和要求,农业银行着力凝聚全行智慧和共识,厘清面向“三农”和商业运作的关系,把开拓“三农”和县域“蓝海”市场作为一项重大经营战略来实施。制定了农业银行服务“三农”总体实施方案,对服务“三农”的主要目标、重点领域、政策保障和资源配置机制等做了总体安排;选择8家分行开展面向“三农”金融服务试点,不断加大全行涉农信贷投放力度;在6家分行开展“三农”金融事业部试点,探索服务“三农”的组织管理模式。这些举措,增强了全行面向“三农”的信心和决心,一举扭转了近年来涉农贷款徘徊不前的局面,赢得了各方面的广泛认同和赞扬,农业银行的“三农”金融业务正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二、农业银行为促进“三农”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30年来,农业银行在服务“三农”的实践中,不断改进服务,持续增加农村金融供给,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的发展、农业的增效和农民的增收。1980至2007年,农业银行累计投放涉农贷款11.4万亿元,年均投放390 0多亿元,占全行各项贷款累放额的41%。目前,农业银行几乎在全国所有县域都设立了分支机构,51%的机构、44%的人员、60%的客户、38%的存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