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与弹力 教学设计

重力与弹力 教学设计
重力与弹力 教学设计

重力与弹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2)知道重力的大小和方向。会用公式G=mg(g=9.8N/kg)计算重力。

(3)知道用悬绳挂着的静止物体、用水平支持物支持的静止物体,对竖直悬绳的拉力或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

(4)知道重心的概念以及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

(5)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6)掌握胡克定律。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让学生自己动手,找不规则薄板的中心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

(2)通过“重心”的概念,让学生知道等效替代是物理学研究的一种方法。

(3)通过观察和实验掌握胡克定律,培养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初步认识科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增强学习物理知识、探究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兴趣.

(2)通过探究活动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善于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和与他人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重心的概念以及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

2.弹力的产生条件和方向

3.胡克定律

教学难点:

1.重心概念的理解。

2.弹力的产生条件和方向和掌握胡克定律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生活中有许多司空见惯的现象,但这些现象都包含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出示图片:苹果落地;滴水的衣服;

思考讨论:苹果为什么会落向地面?衣服上的水为什么会向下?

出示动画:弹簧的拉伸和压缩。

思考讨论:弹簧为什么能被拉伸和压缩呢?

教师总结:这些现象都与我们今天要讲的重力、弹力有关。

二、讲授新课

(一)重力

1.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作重力,符号G。

2.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用N表示。

3.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方向竖直向下。

出示图片:画出重力方向

教师总结: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不能说垂直向下。

4.物体受到的重力G与物体质量m的关系是:G=mg

(1)g是自由落体加速度。

(2)g的单位:N/kg,m/s2

1N/kg=m/s2

(3)在没有空气阻力时,由静止下落的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只受到重力的作用,g又叫作重力加速度。

出示图片:自由落体运动

5.重心

一个物体的各部分都受到重力的作用,从效果上看,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作物体的重心。

重心可以看作是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

(1)质量均匀分布的物体,重心的位置只跟物体的形状有关。

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出示图片:形状规则的均匀物体的重心

均匀细直棒的重心在棒的中点,均匀球体的重心在球心,均匀圆柱体的重心在轴线的中点。

(2)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除了跟物体的形状有关外,还跟物体内质量的分布有关。

出示图片:运载不同重物的货车

质量不均匀、外形不规则物体的重心可以用二力平衡的知识通过实验来确定形状不规则物体的重心位置。

方法:先在A点把物体悬挂起来,通过A点画一条竖直线AB,由于A点悬线的拉力跟薄板的重力平衡,薄板的重心必定在AB连线上,然后,再选另一处D点把物体悬挂起来,过D点画一条竖直线DE,薄板的重心必定在DE连线上。因此,AB和DE的交点C,就是薄板的重心。

课件出示不规则物体重心视频

6.力的表示方法

(1)力的图示

有向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箭尾(或箭头)表示力的作用点。这种表示力的方法,叫作力的图示。

如图为力的图示:球所受的重力大小为6N,方向竖直向下。

画力的图示时注意:

①力的大小:用包括箭头在内的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

②力的方向: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③力的作用点: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2)力的示意图

从力的作用点开始,沿力的方向画出一条长度合适的线段,并在末端画出箭头。

针对练习:用力的示意图法表示电线对电灯6N的拉力;

通常只需画出力的作用点和方向,即只需画出力方向和作用点

(二)弹力

1.接触力

(1)物体与物体相互作用时通过物体与物体接触时发生的,这种相互作用可以称为接触力。

(2)通常所说的拉力、压力、支持力等都是接触力。接触力按其性质可以分为弹力和摩擦力,下面我们先研究弹力。

2.形变:物体的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作形变。

有时物体的形变很小,不易被觉察。一块剖面为三角形的有机玻璃压在另一块有机玻璃上,发生的形变肉眼不能看出。

形变后,当特殊的光通过有机玻璃不同部位时,产生的花纹会发生变化,利用仪器可以看到这种差异。

演示通过平面镜观察桌面的微小形变

1.实验器材:两个平面镜M和N、一束光、一张大桌子,刻度尺。

2.实验步骤:如图在一张大桌子上放两个平面镜M和N。

3.让一束光依次被这两面镜子反射,最后射到墙上,形成一个光点。

4.按压两镜之间的桌面,观察墙上光点位置的变化。

通过平面镜观察桌面的微小形变-视频

针对练习:在一张大桌子上放两个平面镜M和N,让一束光依次被两面镜子反射,最后射到墙上,形成一个光点P,用力压桌面时,观察墙上光点位置的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斑上移

B.光斑下移

C.光斑左移

D.光斑右移

答案:B

解析:若在两镜之间桌面用力F下压,M、N将向中间倾斜,光束的入射角减小,由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光点会在刻度尺上由上向下移动;故选:B。

3.弹力

出示图片

被拉长的弹簧,要恢复原状,对相连接的小车产生了拉力F;

被跳水运动员压弯的跳板,要恢复原状,对上面的人产生了支持力。

(1)定义: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

(2)产生条件:①直接接触②发生弹性形变

放在桌面上的书,它对桌面的压力F1以及桌面对它的支持力F2,都是弹力,其方向是跟接触面垂直指向被压或被支持的物体。

(3)弹力方向

①压力、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接触面而指向受力物体。

曲面与平面间弹力方向

过接触点垂直平面指向

曲面与曲面之间弹力方向:过接触点垂直公切面指向受力物体。

②绳类的弹力方向

绳子的拉力,也是弹力,其方向是沿着绳子而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

③轻杆的弹力

轻杆:杆的重力可以忽略不计的理想模型,杆的弹力不一定沿着杆。

被弯曲的细木棍把圆木推开

(4)判断有无弹力的方法:

①直接法:对于形变效果明显的情况,可由形变情况直接判断弹力的存在与否。如弹簧、橡皮筋等产生弹力的情况。

出示图片

②假设法:撤掉与之接触的物体,看放研究物体的状态是否改变,若改变则存在弹力,否则不存在弹力。

小心去掉斜面,球仍静止,说明斜面与球A之间无相互作用因而无弹力

若去掉斜面,小球则无法保持在原来的位置静止,这说明斜面对小球有相互作用的弹力. (三)胡克定律

1.弹性形变:物体在发生形变后,如果撤去作用力能够恢复原状,这种形变叫作弹性形变。

2.弹性限度

如果形变过大,超过一定的限度,撤去作用力后物体不能完全恢复原来的形状,这个限度叫作弹性限度。

弹簧在形变时产生的弹力与弹簧的伸长量是有关系的。 3.实验: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

那么,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弹力大小与其伸长量有什么关系呢? (1)实验目的: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 (2)实验器材:弹簧、铁架台、50g 钩码5只、刻度尺

(3)实验步骤:

①把弹簧上端固定在铁架台的横杆上,观察弹簧自由下垂时下端所到达的刻度位置。 ②在弹簧下端悬挂1个50g 钩码平衡时在刻度尺上读出它的示数。

③继续在弹簧下端悬挂2、3、4、5个钩码平衡时在刻度尺上读出它的示数填入表格中。 ④以弹簧受到的弹力F 为纵轴、弹簧伸长的长度x 为横轴建立直角坐标系。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作出F-x 图像。

(4)展示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视频 (5)实验数据

530.14 6.86 5.00

由F-x图像能得到的结论。

(6)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F的大小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正比。

胡克定律内容

1.内容: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的大小F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正比。

2.公式:F=kx

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单位是N/m。取决于弹簧的长短、粗细及材料,弹簧越长、越细,劲度系数就越小x为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

生活中说有的弹簧“硬”,有的弹簧“软”,指的就是它们的劲度系数不同。

课堂练习

1.重力是由于__________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__,重力的大小可用公式G=mg计算,重力的方向是________。

答案:地球、地球、竖直向下

2.一质量为2kg的手榴弹在空中飞行时主要受到重力的作用,其方向为___________.答案:竖直向下

3.一轻质弹簧竖直悬挂,原长为0.10m,当弹簧下端挂2.0N的重物静止时,伸长0.01m,则弹簧的劲度系数是______N/m,当弹簧下端挂8.0N的重物静止时,弹簧长度是_______m。(形变均在弹性限度内)

答案:200;0.14

4.下列各图中,a、b表面均光滑,天花板和地面均为水平,a、b间一定有弹力的是()

答案:B

5.一质量为60kg的人,在地球表面受重力为588N,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地球表面的1/6,此人在月球表面上()

A.质量为60kg,所受重力大小为588N

B.质量为60kg,所受重力大小为98N

C.质量为10kg,所受重力大小为588N

D.质量为10kg,所受重力大小为98N

答案:B

拓展提高

1.图所示是探究某根弹簧的伸长量x与所受拉力F之间的关系图,由图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是______N/m;当弹簧受F=800N的拉力作用时,弹簧的伸长量为_________cm。

答案:2000、40

2.如图所示为一轻质弹簧的长度L和弹力F大小的关系,试由图线确定:

(1)弹簧的原长。

(2)弹簧的劲度系数。

(3)弹簧长为0.20m时弹力的大小。

答案:(1)原长为10cm

(2)k=200N/m

(3)F=20N

三、课堂小结

1.重力: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作重力。

2.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3.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4.物体所受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表达式:G=mg

g=9.8N/kg,粗略计算时g=10N/kg。

5.形变:物体的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作形变。

6.定义: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

7.产生条件:①直接接触②发生弹性形变

8.弹力的方向

9.胡克定律:F=kx2

四、板书

(一)重力

1.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作重力,符号G。

2.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3.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4、物体所受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表达式:G=mg

g=9.8N/kg,粗略计算时g=10N/kg。

(二)弹力

1.形变:物体的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作形变。

2.定义: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

3.产生条件:①直接接触②发生弹性形变

4.弹力的方向

(三)胡克定律

F=kx2

最新中职物理授课教案:重力弹力摩擦力(公共基础类)物理

中职物理(高教版)授课教案 第三节重力弹力摩擦力 一、力 通过长期实践,人们认识到: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或物体形状的改变,都是由于物体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于是人们归纳出,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我们写字时,手要对笔施力,才能抓牢笔杆随意书写;同时,笔杆对我们的手也施加了力,三个手指都被笔杆挤变了形 我们踢足球时,足球受到脚对它施加的力,于是向前滚去;同时,我们的脚也会受到足球对它施加的力,脚指可能会感到疼痛。 如果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状发生了改变,我们就可以推断出,该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 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秤测量。力的SI单位是牛(N)。 力是矢量,它不但有大小,而且有方向。力的作用效果不仅与力的大小、方向有关,还跟力作用在物体上的作用点有关。因此,要把一个力准确地表达出来,就要表明力的这三个要素。 二、力的图示 人们经常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线段是按一定标度画出的,它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它的箭头指向表示力的方向,箭尾表示力的作用点。这种表示力的方法,叫做力的图示。 例如,一个大小为100 N,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的拉力的图示,如下图所示。 有时只需画出力的示意图,即只画出力的作用点和方向,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上受到了力,如下图所示。

三、重力 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发现,宇宙中所有的物体之间都具有相互吸引的力的作用,因此叫做万有引力。万有引力的大小跟两个物体的质量成正比,跟两个物体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人们通常将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用字母G表示。物体所受重力G与物体质量m的关系是:G = mg 其中g就是重力加速度。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并可认为是作用 在物体的重心上,如右图所示。 四、弹力 如果发生形变后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 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例 如,弹簧受力后会缩短或伸长,于是会对与它接触 的物体产生弹力的作用,如右图所示。 英国物理学家胡克发现,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 弹力的大小F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正 比,即 F = kx 上式中的被称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单位是牛顿每米(N/m),不同弹簧的劲度系数一般是不同的,这个规律叫做胡克定律。 如果物体的形变过大,超过一定的限度,撤去作用力后,物体就不能恢复原来的形状,这个限度叫做弹性限度。 有时物体的形变很小,不易观察。例如,一本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与桌面间相互挤压,书和桌面都发生微小的形变。由于书的形变,它对桌面产生向下的弹力,这就是书对桌面的压力F1;由于桌面的形变,它对书产生向上的弹力,这就是桌面对书的支持力F2。压力和支持力都是弹力,方向都垂直于物体的接触面,如下左图所示。 拉力也是一种 弹力。如上右图所示 的水桶受到的绳的 拉力沿着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摩擦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就会产生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例如,用一个较小的力推箱子,箱子没有被推动。根据物体平衡条件可知,此时一定有一个力与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从而抵消了推力的作用。这个力就是地面对箱子的静摩擦力,常用F f来表示。静摩擦力有一个最大限度,这个

重力、弹力、摩擦力教案

教学过程 一、复习预习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大小:g=9.8m/s 2 方向:竖直向下 速度公式v = g t 位移公式 速度位移关系v2= 2gh 物体上升到最高点所用时间与物体从最高点落回到原跑出点所用的时间相等,物体从跑出点开始到再次罗辉跑出点所用的时间为上升时间或下降时间的2倍 物体在上升过程和下降过程经过同一位置的速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反 伽利略对落体运动的研究思路: 提出问题 合理猜想 数学推理 实验验证 合理外推 得出结论 2 12 h gt

二、知识讲解 考点/易错点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引入:运动员踢球,球由静止变为运动,守门员接住球,球由运 动变为静止,运动员用头顶球,球的方向改变了,这几种情况下, 我们都说,球的运动状态改变了。 火箭点火发射,火箭由静止开始运动,火箭的速度大小变化 了随着火箭上升,方向逐渐倾斜,直至将卫星载入预定轨道,火 箭的速度方向发生变化。 归纳:只要一个物体速度变化了,不管是速度的大小还是方向 改变了,都说这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力,力的大小可以用测力计测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N。 力是矢量,他不但有大小,而且有方向,力的方向不同,他的作用效果也不同,可以用一条有向线段表示力,线的长短代表力的大小,它的方向代表力方向,箭尾(或箭头)代表力的作用点。 自然界的各种体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地面附近的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作用,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初中学过过,物体受到的重力G与物体质量m的关系是G=mg 其中g就是自由落体加速度,g的大小会受到高度和纬度的影响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以 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重心的位置跟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 有关,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重心的位置除了跟物体的形状有关外,还跟物体内质量的分布 有关

重力教案

第二节重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知道重力的产生; (2) 知道重力的大小和方向; (3) 知道重心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观察和实验感知重力; (2) 通过探究了解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激发学生自己参与思维活动的兴趣,珍惜自己的思维活动成果。 (2) 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二)重点难点 重点:重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难点:重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三)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分析、讨论、练习等 (四)教具 铁架台,弹簧测力计,勾码,毛巾,直尺,笔 (五)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提出问题,为什么熟透的苹果会落地,为什么晾着的衣服,水滴会落地? 实验一:教师将小球放在手中,松开手,请同学们观察松开手以后小球如何运动?它的运动状态变了没有?为什么会发生这些现象? 实验二:教师向上抛出一个小球,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小球整个运动过程中的情况 ,也回答以上的问题。 在教师的引导下,同学发现速度大小和方向发生变化,即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由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见小球受到了力的作用.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回答出“力的方向是向下的.” 1.重力是怎样产生的 提出:物理学家牛顿对类似的现象进行了研究:牛顿认为,地球和月亮之间存在互相吸引的

力,这个力跟地球吸引地面的物体使物体下落的力,是同一种力。牛顿精心研究了历史上很多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找到这样一个真理: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 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 直接导出:地球对地面附近物体的吸引力叫重力。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所以一切物体在地面附近都受到重力。 2.重力的方向 实验一:在铁架台的横杆上用线挂着几个物体,有重锤、有砝码.悬挂物体的线自由下垂的方向,刚才我们看到的小球自由落下的方向,一致不一致? 得出一致的结论。 我们把这个方向叫竖直向下,所以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老师提问疑问:根据实验,我们可不可以说重力方向垂直支撑面呢? 实验二:将铁架台倾倒,悬挂物体的线还是自由下垂的方向。 得出结论: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3.重力的大小 提出问题:重力与什么有关? 学生有各种各样的回答,其中有质量,形状,位置。 实验一: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一个弹簧秤和3个100g的钩码,请同学们分别测出100g、200g、300g的钩码所受的重力,并计算出重力跟质量的比值,把测量值和计算结果填在的表格中.下面开始实验.并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 经过实验的出: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G=mg 。 强调:9.8N/kg所代表的含义为: 1kg的物体所受到的重力为9.8N 举例:一小球质量为100g,则它所受到的重力为多少N? 已知:m=100g=0.1kg g=9.8N/kg 求:G 解:G=mg=0.1kg×9.8N/kg=0.98N 答:它所受到的重力为0.98N. 实验二:重力与位置的关系 结论:地球上不同的位置g不同。 实验三:重力与形状的关系

初中物理《重力》教学设计

第十三章第二节 重力

第十三章第二节重力 教学目标: 1、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 2、知道重力的方向、重心。 3、通过探究,知道重力大小跟质量的关系。 4、通过分析生活中常见的重力现象,感受物理就在我们身边。 教学重点: 重力的大小和方向。 教学难点: 重力的方向和重心。 重难点的突破: 引导学生做好实验,是弄清重力跟质量的关系的关键。对于重力的方向,通过重垂线来掌握。至于重心可通过小演示实验来学习。 教学过程: 一、引入 通过多媒体展示两幅画面:壮美的瀑布、下落的苹果。 问:由这两幅图大家想到了什么呢? 学生很容易想到李白的诗《望庐山瀑布》、苹果砸到牛顿的故事。 问:瀑布为什么往下流呢?苹果为什么往下落呢?(通过该问题检测目标1的达成情况。) 学生可以想到:是由于地球的吸引。 接下来师生一起认识万有引力、重力的概念,并让学生举出几个生活中常见的重力现象。(通过该问题检测目标4的达成情况。) 至此板书今天的课题(13、2重力)。 二、探究影响重力大小的因素 问:重力是一种力,根据已有知识,我们应从几方面来学习它呢? 学生会回答:大小、方向、作用点。 给出两袋沙土,让学生掂一下,看哪一袋重。(通过该问题检测目标3的达成情况。) 问:为什么看上去多的那一袋重呢? 引出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有关。 问:重力与质量有什么关系呢? 引出本节课的重点:探究重力跟质量的关系。 对于探究我们这样组织: 1、让学生观察准备的弹簧测力计的构造、量程、分度值。 2、与学生分析在物体静止时,重力与拉力相等。 3、学生探究,并记录每次物体的质量及相应的重力。

4、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重力跟质量的关系。 5、板书重力跟质量的关系式,指明物理量的符号及其单位。说明g 的取值情况。 探究结束后,及时跟踪练习,以便掌握学生的应用情况。 三、 重力的方向、重心 问:根据大家的经验,重力的方向如何?(通过该问题检测目标2的达成情况。) 学生会回答:向下。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我们可做这样的展示:取一重垂线,当其静止时,指明此时重垂线的方向即为重力的方向,这个方向应是“竖直向下”。 通过组织学生检查黑板是否竖直、 桌面是否水平,认识重力方向在生活中的应用。 接下来做一小练习:作出斜面上静止物体的重力的示意图。(通过该问题检测目标2的达成情况。) 在讲解该题的基础上,指出:物体的各部分都受重力,对于整个物体而言,重力就好像作用在物体的一个点上,这个点就叫重力。如果在物体的重心下方有个支点,它就可以支起整个物体。 让学生用手指支起自己的笔、刻度尺等,加深对重心的认识。 问:重心一定在物体上吗? 通过作自行车轮胎的重力的示意图,指出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四、 小结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并互做补充。 五、 当堂检测 1、如果没有了重力,下列哪种现象在伦敦奥运会上不会出现( ) A.举重运动员可以轻而易举的举起重物 B. 足球踢起来以后不会回到地面 C.跳高运动员跳起来就不能下来了 D. 拳击比赛打到身上也不会痛了 2、重600 N 的物体可能是( ) A.一头牛 B. 一个成年人 C. 一本书 D. 一只鸡 3、如图是描述地球上不同位置的人释放手中石块的四个示意图,图中虚线表示石块下落的路径, 则对石块下落路径的描述最接近实际的示意图是( ) B C D

重力、摩擦力和弹力优秀教案

重力、弹力与摩擦力 知识点一重力 1.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重力是一种常见的力, 重力和质量成正比,用来计算大小,g=9.8 N/kg或10N/kg。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 3.重心就是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集中于一点。注:(1)重心不是重力的真实作用点,重力的作用点遍布整个物体,重心是重力的等效作用点或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的作用点.(2)重心不是物体上最重的一点,但可以把物体的质量看成都集中在重心这一点。(3)重心的位置可以不在物体上。 4.重心的确定: (1)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只跟物体的形状有关,若物体的形状规则,则重心在几何中心。 (2)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呢? 练习 1.重力的三要素是指,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上的物体均受到重力的作用,无论是否运动或是否有生命。 B.物体受到的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C.重力是非接触力。 D.重力的受力物体是地球。 E.苹果对地球的吸引力小于地球对苹果的吸引力。 3.关于重心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就是物体上最重的一点。 B. 直铁丝弯曲后,重心并不在中心了,但一定还在铁丝上 C.重心就是物体的几何中心。 D.重心就是重力的等效作用点。 4.关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天平直接测量 B.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C.国际上通用的重力的单位是kg D.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地面

知识点二弹力 1.物体由于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拉力、压力、支持力都属于弹力。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材料、形变程度大小有关。弹力的方向与物体恢复形变的方向相同。 ,其中x为2.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弹簧的伸长长度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即F kx 伸长或缩短长度,k为弹性系数(它只跟弹簧测力计的弹簧有关)注: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要注意量程,不能使弹簧发生超过量程的形变。 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放在桌面上要受到一个向上的弹力,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B.拿一根细竹杆拨动水中木头,木头受到竹杆的弹力,是由于木头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C.绳对物体的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D.挂在电线下面的电灯受到向上的拉力,是因为电线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2.如图所示,小车受到水平向右的作用,与该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弹簧发生拉伸形变 B.弹簧发生压缩形变 C.该弹力是小车形变引起的 D.该弹力的施力物体是小车 3.关于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会产生弹力 B.只有弹簧才能产生弹力 C.压力在性质上属于弹力,且压力的大小总等于重力 D.放在桌子上的书本受到桌子对它的支持力,这是因为桌子发生了微小的弹性形变,它在恢复原状的过程中对书本产生了一个向上的弹力 知识点三摩擦力 1.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会 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叫做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2.摩擦力产生的条件;(1)物体间相互接触、挤压;(2)接触面; (3)物体间有。 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和有关,与 和无关。 4. 摩擦力有两种类型,分别是静摩擦力,动摩擦力。 注:(1)一般情况下,静摩擦力等于推力;(2)最大静摩擦力是大于动摩擦力的。(3)动摩擦力可分为和。 5.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增大,增大接触面的;减小有害摩擦力的方法:减小,减小接触面的,变滑动为,分离接触面。 练习1.关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可能受静摩擦力 B.有相对运动趋势的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有可能产生静摩擦力 C.产生静摩擦力的两个物体间不一定相对静止

重力教学设计(人教版)

人教版2015-2016 八年级物理下册教学设计 7.3 重力 ★整体设计说明★ 重力是一种常见的力,它在力学学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都必须先研究重力对物体的运动有无影响,因此重力在力学中处于基础的地位。本节课主要通过实验探究,采用引导发现、直观演示和讲解法,使学生了解重力产生的原因;重力的大小和质量的关系;重力的方向和重力的作用点等知识。设计从生活中的现象走向物理课堂,用生活中的物品来探究物理知识,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标理念。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的感性材料丰富,每一个知识点都是从观察或实验引入的,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书中的插图极富启发性和趣味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本让学生通过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 极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锻炼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法建议★ 本节课采用多媒体技术、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具体可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和发现物理规律。 ★学情分析★ 这个年级的学生正处在青少年时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较强的观察能力,并且具备了一定的生活体验,如熟悉熟透的苹果要落向地面,并且下落时速度越来越快等有关事例,但并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学法引导★ 学生观察、思考、动手实验、归纳总结物理知识并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社会生活中的问题。这样来学习,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也锻炼了动手能力、沟通能力,自然也加深了对内容的理解。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重力是由于地球吸引而产生的力。 (2)知道重力的方向和重心的概念及重垂线的应用。 (3)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并能用公式G=mg 计算有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感知重力的存在,培养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2)经历探究重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的过程。 (3)尝试根据已有经验提出科学猜想。 (4)体会用图象处理实验数据、根据图像研究实验结论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重力的存在及其应用有浓厚的兴趣,主动分析日常生活中有关重力的现象。 (2)通过对重垂线校准的操作产生提高自己能力和应用知识的愿望。

初中物理《重力》教学设计--最新版

初中物理《重力》教学设计 第十三章第二节 重力

第十三章第二节重力 教学目标: 1、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 2、知道重力的方向、重心。 3、通过探究,知道重力大小跟质量的关系。 4、通过分析生活中常见的重力现象,感受物理就在我们身边。 教学重点: 重力的大小和方向。 教学难点: 重力的方向和重心。 重难点的突破: 引导学生做好实验,是弄清重力跟质量的关系的关键。对于重力的方向,通过重垂线来掌握。至于重心可通过小演示实验来学习。 教学过程: 一、引入 通过多媒体展示两幅画面:壮美的瀑布、下落的苹果。 问:由这两幅图大家想到了什么呢? 学生很容易想到李白的诗《望庐山瀑布》、苹果砸到牛顿的故事。 问:瀑布为什么往下流呢?苹果为什么往下落呢?(通过该问题检测目标1的达成情况。) 学生可以想到:是由于地球的吸引。 接下来师生一起认识万有引力、重力的概念,并让学生举出几个生活中常见的重力现象。(通过该问题检测目标4的达成情况。) 至此板书今天的课题(13、2重力)。 二、探究影响重力大小的因素 问:重力是一种力,根据已有知识,我们应从几方面来学习它呢? 学生会回答:大小、方向、作用点。 给出两袋沙土,让学生掂一下,看哪一袋重。(通过该问题检测目标3的达成情况。) 问:为什么看上去多的那一袋重呢? 引出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有关。 问:重力与质量有什么关系呢? 引出本节课的重点:探究重力跟质量的关系。 对于探究我们这样组织: 1、让学生观察准备的弹簧测力计的构造、量程、分度值。 2、与学生分析在物体静止时,重力与拉力相等。

3、学生探究,并记录每次物体的质量及相应的重力。 4、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重力跟质量的关系。 5、板书重力跟质量的关系式,指明物理量的符号及其单位。说明g 的取值情况。 探究结束后,及时跟踪练习,以便掌握学生的应用情况。 三、 重力的方向、重心 问:根据大家的经验,重力的方向如何?(通过该问题检测目标2的达成情况。) 学生会回答:向下。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我们可做这样的展示:取一重垂线,当其静止时,指明此时重垂线的方向即为重力的方向,这个方向应是“竖直向下”。 通过组织学生检查黑板是否竖直、 桌面是否水平,认识重力方向在生活中的应用。 接下来做一小练习:作出斜面上静止物体的重力的示意图。(通过该问题检测目标2的达成情况。) 在讲解该题的基础上,指出:物体的各部分都受重力,对于整个物体而言,重力就好像作用在物体的一个点上,这个点就叫重力。如果在物体的重心下方有个支点,它就可以支起整个物体。 让学生用手指支起自己的笔、刻度尺等,加深对重心的认识。 问:重心一定在物体上吗? 通过作自行车轮胎的重力的示意图,指出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四、 小结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并互做补充。 五、 当堂检测 1、如果没有了重力,下列哪种现象在伦敦奥运会上不会出现( ) A.举重运动员可以轻而易举的举起重物 B. 足球踢起来以后不会回到地面 C.跳高运动员跳起来就不能下来了 D. 拳击比赛打到身上也不会痛了 2、重600 N 的物体可能是( ) A.一头牛 B. 一个成年人 C. 一本书 D. 一只鸡 3、如图是描述地球上不同位置的人释放手中石块的四个示意图,图中虚线表示石块下落的路径, 则对石块下落路径的描述最接近实际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完整版)重力教案

《重力》教学设计 江苏省丰县初级中学刘庆贺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重力及重力产生的原因。 2.了解重力的方向以及重垂线的应用。 3.了解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重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会根据图像分析处理实验结果。能正确书写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式,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2.经历探究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过程,能够运用这个规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乐于探究自然现象,物理规律的兴趣,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在科学探究中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与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时时刻刻都受到重力作用,重力是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一种力。重力知识对压力、支持力、浮力等知识的学习非常重要。本节重点是重力的概念、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及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涉及质量和重力的测量、实验数据的收集、分析论证等多个探究环节,是本节课的难点。 三、教学策略 重力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学生体验非常丰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与重力有关的物理现象联系起来,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的身边,物理不仅有趣,而且非常有用,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通过探究“重力大小和质量的关系”的过程,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善于发问、质疑的良好习惯,鼓励学生制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领悟科学探究的思

想和精神,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建立基础。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四、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课件、重物、重垂线、弹簧测力计、多个钩码、细线、小重物。 五、教学过程

重力、弹力教案

重力、弹力教案 一、教材分析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是第三章《相互作用》中的第1、2节弹力、重力,这2个力是在前面初中物理学过力的一般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的研究,是力学中最常见的力,是后续学习基本的受力分析的基础,也是高中力学的最主要的内容。同时要求实验较多,注重了探究试验方法的培养,所以在复习过程中特别设计有关的实验来考察和培养学生实验的基本方法和能力。 二、教学目标: 根据内容在教材的地位和我本人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我确定了以下的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通过常见的事例或实验,了解重力、弹力基本要素和影响因素。 2、会测量力的大小 3、学会整理本节课的知识网络图。 (二)、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在探究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 2、尝试根据已有经验提出科学的猜想,并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实验;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积极投入到活动中,体验探究的乐趣。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并有与人分享探究结果的意识。 3、培养自我评价、听取意见和评价他人的能力。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新课学习中对知识点的学习相对比较独立,对一些易混淆的知识点理解的不够透彻,如对本节课中主要运用力的三要素和力的作用效果来研究新的知识,通过复习相关知识达到对新的知识系统的了解和理解。 四、复习重点和难点: 依据课标要求、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及本节课内容特点,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弹力、重力及会分析生活中的有关物理现象。难点是再次巩固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实验的方法及有条理性、逻辑性的说理能力。 五、教法、学法 根据教学重难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方法:情景探究法、自主和合作学习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室创设相关物理情景完成相关知识的回顾和记忆,再通过已知的知识分析使学生能对新知识迅速的记忆理解,最后在理解消化基础上以专题练习形式加强知识的巩固,从而达到学习新知识的目的。 六、教具和学具 多媒体、钢尺,弹簧测力计 七、教学程序 (一)导入。通过提问让同学们回忆初中学习的力的相关知识。 (二)进入新课。由于本节课的内容多而杂,学生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靠一个人的能力将知识梳理好,所以我提供了基本的知识框架,教师针对学生容易忽

重力与弹力 教学设计

重力与弹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2)知道重力的大小和方向。会用公式G=mg(g=9.8N/kg)计算重力。 (3)知道用悬绳挂着的静止物体、用水平支持物支持的静止物体,对竖直悬绳的拉力或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 (4)知道重心的概念以及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 (5)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6)掌握胡克定律。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让学生自己动手,找不规则薄板的中心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 (2)通过“重心”的概念,让学生知道等效替代是物理学研究的一种方法。 (3)通过观察和实验掌握胡克定律,培养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初步认识科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增强学习物理知识、探究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兴趣. (2)通过探究活动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善于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和与他人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重心的概念以及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 2.弹力的产生条件和方向 3.胡克定律 教学难点: 1.重心概念的理解。 2.弹力的产生条件和方向和掌握胡克定律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生活中有许多司空见惯的现象,但这些现象都包含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出示图片:苹果落地;滴水的衣服; 思考讨论:苹果为什么会落向地面?衣服上的水为什么会向下? 出示动画:弹簧的拉伸和压缩。 思考讨论:弹簧为什么能被拉伸和压缩呢? 教师总结:这些现象都与我们今天要讲的重力、弹力有关。 二、讲授新课 (一)重力 1.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作重力,符号G。 2.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用N表示。 3.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方向竖直向下。 出示图片:画出重力方向 教师总结: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不能说垂直向下。 4.物体受到的重力G与物体质量m的关系是:G=mg (1)g是自由落体加速度。 (2)g的单位:N/kg,m/s2 1N/kg=m/s2 (3)在没有空气阻力时,由静止下落的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只受到重力的作用,g又叫作重力加速度。 出示图片:自由落体运动 5.重心 一个物体的各部分都受到重力的作用,从效果上看,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作物体的重心。 重心可以看作是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 (1)质量均匀分布的物体,重心的位置只跟物体的形状有关。 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出示图片:形状规则的均匀物体的重心

重力弹力摩擦力测试

重力弹力摩擦力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一个中学生的体重最接近() A.5N B.50N C.500N D.5000N 2.如图1所示,重为3N的贡柑,从树上落下的过程中,同时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 对于贡柑所受合力的大小和方向,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大于3N,方向向上;B.小于3N,方向向上; C.大于3N,方向向下;D.小于3N,方向向下. 3.运载火箭在发射过程中,若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A.点火前火箭竖直立在发射台上时,只受重力作用B.点火后火箭升空时,受到重力和向上推力的作用 C.点火后火箭升空时,只受重力作用D.点火后火箭升空时,只受向上推力的作用 4.用天平和弹簧测力计分别在地球和月球上测同一物体,测量的结果是( ) A.天平弹簧测力计测的都相同 B.天平测的相同,弹簧测力计测的不同 C.天平测的不同,弹簧测力计测的相同 D.天平、弹簧测力计测的都不同 5.航天员在完全失重的太空轨道舱中进行体能锻炼,下述活动中可采用的是() A.举哑铃B.在跑步机上跑步 C.用弹簧拉力器健身D.引体向上 6.运动员将足球从后场踢到前场,足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其受力的情况是 () A.只受踢力B.只受重力 C.受踢力和重力D.不受力的作用 7.如图2所示,当弹簧测力计吊着一磁体,沿水平方向从水平放置的条形磁铁的A端移到B 端的过程中,能表示测力计示数与水平位置关系的是图2-1中的() 8.公共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站在车里的人在水平方向上() A.受到向前的摩擦力B.受到向后的摩擦力 C.受到汽车对它的牵引力D.不受力 9.自行车在我国是很普及的代步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上来看,它涉及了许多物理知识,对其认识错误的是()A.轮胎做成圆形,有利于减小摩擦 B.坐垫下有许多根弹簧,目的是利用它的缓冲作用以减小震动 C.在车外胎、把手塑料套、脚跟和刹车把套上都刻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D.车的前轴、中轴及后轴均采用滚动轴承以减小摩擦 10. 放在竖直的磁性黑板上的小铁片,虽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的作用,但他不会掉下来,其主要原因是( ) A.他受到磁性黑板的吸引力 B.它受到磁性黑板的静摩擦力 C.它对黑板有吸引力 D.它受到磁性黑板的滑动摩擦力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1.某同学的重量是490N,这个同学的质量是______kg,如果这个同学到了月球上,他的质量是_______kg. 12.弹簧测力计的弹簧在端点断裂了,小红把断裂的那一小段去掉,将剩余部分重新安排好,并校准零点,用这个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为测量值甲,与断裂前的测量值乙比较,甲_______乙. 13.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中,磨擦有时是有益的,有时是有害的.请你举一个增大有益磨擦的实

八年级物理下册重力教案

课型:综合课设计:欧阳审核:审批: 班级:小组:姓名:使用时间: 3 月 1 日星期四 课题:7.3 重力第 1 课时累计 3 课时学习过程(定向导学:教材9 页至 12 页) 流程及学习内容学习要求和方法 一、目标解读 1、知道重办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知道重力的方向、重心. 2、通过实验探究掌握重力的大小跟物体质量的关系。 重点:探究重力大小跟物体的质量的,关系。 难点:重力的方向。 二、夯实基础 1.重力. 阅读课本P9第一部分,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叫做重力,通常用字母G表示。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 的作用。 (2)你能举出几个例子说明重力的存在吗?尝试一下。 (3)如果没有重力,我们的生活将会是什么样子? 2.重力的大小 (1)重力用什么测量? (2)通过实验可以得到物体重力的大小与它的质量这个比值大约多大?。 (3)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之间的关系表达式是 (4)课本Pll例题我来做!(与解答过程比较,你定会有收获!) 3.重力的方向 (1)阅读课本Pll“重力的方向”并观察分析图7.3-4完成以下问题: 重力的方向是____;建筑工人砌墙时常常利用来检查所砌的墙壁是否竖直。 (2)阅读课本Pll“想想议议”并尝试回答。 4.重心 (1)什么叫物体的重心? (2)如何确定物体的重心位置? 5.重力的由来 宇宙间的物体,大到天体小到尘埃,都存在力,这就是万有引力。物体所受的重力来自于地球对物体的。 三、能力提升 一、重力的大小(重点) 1、重力的大小用什么来测量?怎样测量? 2、实验探究物体所受的重力跟物体质量的关系。 下表是研究物体所蔓的重力跟物体的质量的关系实验得到的数据:先通读教材,预习 :重力的定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再完成教材助读设置的问题,依据发现的问题然后再读教材或查阅资料,解决问题。完成时间15分钟左右 核心提示: 1、重力 (1)地球上的物体无论大小都受重力。(2)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但是策略伯大小不一定等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重力只是地球对物体力的其中一个垂直于水平面的分力,重力一般小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2、重力的大小(1)物体的质量增大几倍,重力也就增大几倍,即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成正比。(2)重力G与质量M 的关系可表示为:G=mg (3)重力的大小可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因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 与重力G是一对平衡力,故F=G

初中物理公开课重力教案及教学反思

初中物理公开课《重力》教案及教学 反思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什么叫重力,了解重力产生的原因。 ②知道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③了解重力的方向和重心。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了解重力和质量的关系,培养一定的实验能力,利用数学模型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乐于探究自然现象,物理道理的兴趣,提高学生辩证的分析物理知识的意识。 【重点、难点分析】 1.“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和g值有关”是本节的重点,g值恒定是有条件。 2.探究“重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过程是本节难点。 【教学媒体和资源】 实物教具:重物、重垂线。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多个钩码、细线、小重物。 【教学方法】 本节课源于生活,不仅对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学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使学生感知物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因此采用自主探究、引导发现、阅读指导、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学法指导】 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分组讨论,自己总结,突出学习过程的体验,这样使我们的物理更接近生活,更易于学生接受,从而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和活动过程】 一、观察动画,引入新课 利用课本54页“想想做做”,让学生做“模拟引力”实验。再利用“苹果落地”及“一系列重物落地”的多媒体动画引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一)、重力的概念及产生原因。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中“重力”的概念,分析重力产生的原因和施力物体,使学生理解重力的概念。

(组内讨论) (二)、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系” 1、学生思考,小组讨论,组长代表发言谈本组的猜想。 2、让学生四人一组设计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关系的实验。教师巡视,随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对有问题的小组及时给予帮助。做出图像,并交流讨论,归纳总结G与m关系,一名学生板演公式并了解g的单位和物理意义。(出示例题)两名学生板演。 (三)、重力的方向。 先做演示实验:用细线把物体悬挂起来,静止时让学生观察线的方向是否是竖直方向。然后剪断细线,同时让学生观察:物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什么方向下落?这样又一次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再让一位学生利用重锤线进行操作,其他同学分析其工作原理。学生思考并小组讨论“想想议议”。 (四)、重心。 出示课件,学生阅读思考并进行操作。通过亲身体验,感悟其中的道理。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教学案1-3重力弹力摩擦力[1]

高三物理复习第二章相互作用课时1、力重力弹力 班级:姓名: [高考要求] 1、掌握力、重力、形变、弹力等概念; 2、理解力不仅有大小而且有方向,是矢量; 3、知道重力的产生及重心位置的确定; 4、掌握判断弹力及其方向的确定方法; 5、掌握胡克定律,会计算弹力的大小。 [学习内容] 知识点1、力 1、什么是力?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 2、力的基本特性: (1)力的物质性是指____________;(2)力的矢量性是指______________; (3)力的相互性是指__________________;(4)力的独立性是指________________。 3、力的分类: (1)按力的性质分为_____________; (2)按力的作用效果分为___________; (3)按作用方式分:有场力,如_____________有接触力,如__________________; (4)按研究对象分为内力和外力。 4、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是_____________,力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___。 例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受几个力作用时,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B.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 C.由相距一定距离的磁铁间有相互作用力可知,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D.力的大小可用弹簧秤测量,且在任何地方1千克力均为9.8N 知识点2、重力 1、重力的产生原因是什么,重力与万有引力有何关系? 2、重力的大小:G=mg 注意重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速度、加速度___关。(填有、无) 思考:物体的重力大小随哪些因素而改变? 3、重力的方向怎么样的? 4、什么是重心,重心的位置和什么有关? 注意:重心位置不一定在物体上,对于形状不规则或质量分布不均匀的薄板,可用悬挂法确定其重心位置。 知识点3、弹力 1、什么叫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2、物体间弹力有无的分析方法——常用假设法。 (1)从物体的形变分析;(2)从物体的运动状态分析;(3)从物体间相互作用分析。 例2、分析下列各图中A、B间是否有弹力作用(水平面皆为光滑) ⑴ ⑶ a=g

重力教案

《重力》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力而产生的力 * 知道重力的方向、重心 * 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重力大小跟物体的质量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 经历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过程 * 尝试根据已有经验提出科学的猜想 * 体会用图象处理实验数据,根据图象研究实验结论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对重力的存在及应用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主动分析日常生活中有关重力的现象 * 通过对重垂线校准的操作产生提高自已能力和应用知识的愿望 * 培养学生乐于参与科学实践的情感,在实验中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经历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关系”的过程,使学生体会用图象处理实验数据,根据图象研究实验结论的方法。 难点:理解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三、教学准备 1.学生:橡皮、笔袋、笔、笔记本、手表、钥匙、实验报告册

2.教师:课件、小黑板、弹簧测力计、天平、钩码、重垂线 四、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组织学生鼓掌,通过分析手掌感觉痛的原因来复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接着组织学生向上抛橡皮,通过分析橡皮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来复习“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最后提问:“同学们能告诉老师是什么力使橡皮向下运动的吗?”,在学生的回答中自然引出新课。 2.学习重力的由来 播放课件(介绍万有引力的视频资料),学习万有引力,由“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引导学生理解两个物体间的引力是相互的,即彼此吸引且力的大小相同,从而使学生轻松体会“地球吸引人,人也吸引地球”等类似现象。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55页,学习重力。师生共同计论得出重力的施力物是地球。 3.探究重力的大小 分析重力作用效果,提问:“力的作用效果受哪些因素的影响?”。由学生回答“力的三要素”,自然过渡到重力的三要素,指出首先探讨重力的大小。组织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猜想重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把学生认为可能的因素板书在小黑板上,根据公式合并一些猜想类型。说明:“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我们今天就先选择一个因素来探究,就选刚学习过的质量吧!” (课前把学生分成了两个大组,一个大组提供的器材是弹簧测力计、

重力弹力摩擦力(带答案)

重力、弹力、摩擦力 1.下列关于重力和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 .物体所受的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产生的吸引力 B .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心 C .用细线将重物悬挂起来,静止时物体的重心一定在悬线所在的直线上 D .重心就是物体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故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2.如图所示,某一弹簧秤外壳的质量为m ,弹簧及与弹簧相连的挂钩质量忽略不计。将其放在光滑水平面 上,现用两水平拉力F 1、F 2分别作用在与弹簧相连的挂钩和与外壳相连 的提环上,关于弹簧秤的示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只有F 1>F 2时,示数才为F 1 B .只有F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