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功能的思考

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功能的思考
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功能的思考

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功能的思考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是当前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2012年年初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提出“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坚决抑制社会资本脱实向虚、以钱炒钱”。金融部门一定要正确认识实体经济与金融发展的关系,认真研究分析实体经济金融需求,把准金融工作方向,着力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水平。

历史与现实昭示:金融应当且必须服务于实体经济

周小川行长在《财经》杂志年会的主旨演讲中曾经强调,“实体经济不仅包括实物,不能只强调物质的生产,也要包括服务”。作为实体经济的一部分,金融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始终坚持服务实体经济,避免金融业的自我膨胀和循环,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与现实经济发展的需要。

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将损害经济社会发展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导致东南亚各国大批金融机构和企业破产。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进而引发国际金融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本次国际金融危机以及欧债危机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国际国内众说纷纭,但是有一点能够达成共识:金融脱离实体经济自我循环、过度发展和膨胀。

以金融创新为核心的虚拟经济近年来持续加速,虚拟经济占GDP的比例远远大于实体经济,资金的运作越来越脱离实体经济的运行。全球外汇交易量每天在两万亿美元左右,其中98.5%的交易没有任何贸易背景和生产背景,交易纯粹是为了资金流通、盈利或风险规避。这使得金融风险发生的概率大大提高,任何实体经济的不利变化都可能使资金交易方式、方向以及规模发生大幅逆转,并可能通过金融市场交易传递到其他经济实体。在这样一个全球宏观背景下,金融部门一定要认真汲取国际金融危机的历史教训,增强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始终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不动摇。

我国经济发展状况要求金融必须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原则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仍然是我国经济的主体,重点发展实体经济符合我国产业发展阶段的客观要求。而且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产业结构层次较低、资源和环境压力加大、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等问题是不争的事实。要提升产业结构层次,缓解日益加大的资源和环境压力,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就是要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解决企业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及设备更新改造等方面的资金缺口。同时,目前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缴税额为国家税收总额的50%左右,提供了近80%的城镇就业岗位。而中小企业获得的金融支持与其对经济的贡献度不相匹配,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就是要改变服务大企业、大项目的惯性思维,主动帮扶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同舟共济、共渡难关。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业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实体经济为金融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载体和创新空间。199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卢卡斯认为:金融业的发展,实际上是跟随实体经济需求的引导,当实体经济有需求时,金融业就自然而然发展起来。当前,在以客户为中心的需求导向型金融竞争中,随着实体经济的发展,企业和个人避险、套利、融资、支付等方面的金融服务需求层次不断提高,促使金融机构开发和创新了种类繁多

的避险型、收益型、融资型、支付型等金融工具,客观上有助于增强金融业创新水平和区域金融竞争力,促进金融业转型升级。

同时,实体经济是金融业存在的依托和利润源泉,金融业利润的最终来源是实体经济,其本质是对实体经济剩余价值的分割。当前,我国金融业比较容易获取利润,主要得益于近年来我国经济的良好发展态势。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金融业单纯为了追求利润,偏离服务实体经济这一本质要求,无疑是对实体经济的掠夺,这样的金融发展和金融利润是不可持续的。

社会资金与实体经济发展存在“两游离”

一方面,民间投资增长乏力,部分社会资金游离于实体经济之外。民间投资一直是宁波市经济最大的亮点和特色。但近年来由于外需趋缓、要素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以及土地、环保、劳动力资源等多重因素的制约,民间投资逐步疲软。2011年,宁波市民间投资规模为1151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8.1%,比浙江省低近12个百分点。同时,民间借贷的高利率将正常的实体经济资金需求排除在借贷市场之外。目前宁波市民间借贷利率与金融机构信贷利率的利差为10个百分点左右。借贷利率上升导致借款企业成本上升,经营利润下降,直接影响企业家的发展信心。同时,民间借贷操作简单、短期高收益率的特点,诱使企业主缩小或退出实业企业经营,将资金转入民间借贷谋利,影响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另一方面,部分信贷资金游离于实体经济之外,以钱炒钱,脱实向虚。从宁波市金融运行情况看,不同程度地存在银行借贷资金通过资金中介平台、企业流转、个人渠道等多种途径流入民间借贷市场,部分银行内部人员扮演资金掮客角色,扰乱正常金融秩序,削弱了货币政策效果,增加了银行信贷资产风险,导致信贷资金游离于实体经济之外和非正规金融风险向正规金融传递。

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功能的主攻方向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是必须坚持的一条主线。金融部门必须在全面、深刻理解金融与实体经济关系的基础上,根据实体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要求,牢牢把握金融发展的“四个提升”:通过完善金融组织体系,提升金融供给与不同类型实体经济的适应性;通过加大创新力度,提升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需求的匹配性;通过强化金融对社会资金的导向,提升金融功能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契合度;通过加强金融管理,提升金融风险防控的有效性。

完善金融组织体系,提升金融供给与不同类型实体经济的适应性

金融体系状况直接决定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与效果。林毅夫提出的“最优金融结构理论”认为,金融体系结构与实体经济最优产业结构相互匹配,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才得以有效发挥。目前我国金融体系与经济结构存在两个不匹配。一是以大型化、集中化为表现特征的银行结构与小型化、分散化的民营经济不相匹配。信贷资源向大中型企业集中,大企业与银行间形成了相互选择的竞争性服务关系,小企业、“三农”金融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满足。二是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结构与不确定性较大的初创企业金融需求不相匹配。技术开发、企业初创、新产业发展的初期,通常需要采取私募股权融资以及组合融资方式对创新创业提供有效激励。现行以间接融资为主的垄断性金融体制,缺乏有效应对不确定性的融资方式与金融组织,严重制约了新产业、新技术的发展。

因此,从我国经济结构实际需求出发,应当建立多层次、广覆盖的金融组织体系,以提升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契合度。一是增加市场供给主体,积极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增强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放松金融准入管制,推动机构创新,引入不同风险偏好的机构。允许民间资本发起设立金融机构特别是小型金融机构,把社会资本疏导到亟需金融服务的经济领域。大力发展社区型金融机构和不吸收公众存款的小型金融机构,完善金融机构体系。二是大力发展适应初创阶段企业、行业的融资机构。适应初创阶段企业、行业高风险、高收益的特征,积极鼓励信托、租赁、股权投资、产业投资基金等融资机构的发展。三是大力发展和延伸金融产业链,弥补单一金融体系的缺陷。金融产业链要从围绕债务性融资以及与此相配套的担保、抵押、典当等方式,转移到围绕权益性融资以及与此相配套的投资银行业务、金融市场业务。加强银行与信用担保机构、股权投资机构、信托租赁机构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风险共担。通过金融合作,发挥银行在风险管理、资金实力、客户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使实体经济在新技术处于孕育期、新企业处于初创期获得更多的金融资源。

加大创新力度,提升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需求的匹配性

金融创新是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路径和经济金融发展的不竭动力。与欧美国家“创新过度”的情况相反,当前我国面临的更多的是金融创新不足的问题,创新不足已经成为影响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质量和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要积极推进金融创新,构建经济金融良性对接机制。

一是明确以需求为导向的金融创新路径。金融创新路径有两条:需求导向型和供给引导型。当前,我国金融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金融创新路径必须要由“引进-本土化-再引进”的供给引导型向需求导向型路径转变,积极进行自主创新。

二是围绕实体经济需求加快产品和服务创新,拓宽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渠道和领域。以垂直化、扁平化、集中化管理为切入点,实施“以客户为中心”的流程创新;创新信贷、债券融资、股票融资等方面的金融产品,着力满足企业生产经营融资需求;研究分析企业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需求,通过金融创新支持科技创新;加大对企业兼并重组的金融支持,提供个性化的综合金融产品和服务;着眼于国际化和支持企业“走出去”,便利客户境外贸易结算和开展投融资活动。

三是夯实金融创新的基础,增强金融体系的弹性与活力。金融管理部门要正确认识金融改革过程中的“松绑效应”,减少对自下而上底层金融创新的审批与管制。深入推进银行业综合化经营,拓宽金融机构的创新空间,为实体经济提供多元化、复合型的金融服务。加强信贷转让市场建设,加快重启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促使银行从贷款持有型向贷款流量管理型转变,为银行开展业务创新、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腾挪空间。

强化金融对社会资金的导向,提升金融功能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契合度

强化金融筛选功能,发挥金融对社会资金的导向作用,是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性举措。通过金融筛选功能,便利优质产业、企业或项目融资,对劣质产业、企业或项目形成融资难、融资贵的外部融资约束,迫使其退出市场。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具有自动筛选功能。但高利率可能导致逆向选择问题,将理性融资需求者排除在正常的信贷市场之外,使实体经济的正常资金需求在信贷领域无法得到满足。因此,金融筛选功能的发挥,不能仅仅依靠利率,金融机构还要更多地从企业的行业、特征因素等方

面实行详实的尽职调查,信贷决策要从注重第二还款来源转向主要依靠第一还款来源的分析。

在宏观层面上,金融机构要树立长期效益最大化的经营理念,加强对国家宏观政策和产业、行业发展情况的研究分析,使信贷筛选行为符合宏观调控的要求和国家发展战略。要把准金融支持经济转型的方向与重点,积极支持经济转型升级的重点产业和行业。在微观层面上,要通过金融机构的筛选功能,支持优质企业和项目,扶优限劣。金融机构能够发挥筛选功能、克服信贷市场上逆向选择问题的关键在于它具有信息生产和信息利用的优势。因此,要大力发展内部数据支持系统和内部评级技术,提高信息生产和信息利用的能力,减少贷款增长的波动。在民间资本方面,积极鼓励和引导其进入金融服务领域。民间金融是正规金融有益和必要的补充,在当前民间资金多投资难、中小企业多融资难的“两多两难”困境下,必须有效消除民间资金回归实体经济的障碍。要探索建立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开展借贷供求信息发布、资产评估和登记、公证、结算、法律咨询等配套业务,提高民间借贷的透明度。积极探索成立民间资本管理公司,搭建民间资金与实体经济的对接平台,促进民间融资的规范化、阳光化。

加强金融管理,提升金融风险防控的有效性

金融体系顺周期性以及金融风险跨部门传染等特性,使得金融体系具有内在不稳定性。同时,金融业具有自我循环的倾向,金融市场和金融交易容易脱离实体经济,无法有效服务实体经济。因此,强化金融管理,防止虚拟经济过度自我膨胀,有效防范金融风险,是确保金融有效服务实体经济而不是损害实体经济的关键。

一方面,加强宏观审慎管理。此轮国际金融危机表明,传统意义上的金融监管已不足以防范系统性金融危机,必须加强宏观审慎管理。要注重宏观金融风险的识别与预警,构建系统性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强化对跨周期和跨系统风险的监测与评估。加强宏观审慎政策框架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的研究,不断完善宏观审慎管理政策工具,增强宏观审慎管理的有效性,防范金融风险对实体经济造成损害。加强央行与发改委、财政部以及金融监管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与配合,增强货币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财政政策的协调,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

另一方面,把握好微观金融管理与金融创新的关系。营造有利于金融创新的管理环境,鼓励金融机构开展产品、流程、服务、技术和制度创新。加强金融管理创新,更新金融管理的理念、制度和方法,提升金融管理效能,在扩大金融供给和提高服务水平的同时,有效防控金融风险。

金融应如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金融应如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既是对银行等金融机构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殷切期待,也是金融机构持续繁荣发展的本质要求。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需要金融机构改革创新金融服务、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需要改变以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结构,加强银行抗风险能力,使银行业成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性 金融与实体经济互促共生、关系密切。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金融工具作为一种有效的资源分配平台,兼具收益性和风险性属性,尤其在现代社会中两者愈发呈现出显著正相关特征。一方面,金融业的发展对实体经济有正向影响,通过加速资本积累,提高资本配置效率,从而带动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金融发展的负向影响,例如金融危机的爆发,严重阻碍了实体经济的发展。金融与实体经济呈现的非线性关系,要求必须充分发挥金融服务的正向作用,通过完善金融体系,更好地发挥金融服务

和支持实体经济的功能,避免金融对实体经济的负面危害。 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就在于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的严重背离。因此,欧美国家纷纷加大金融监管,出台限制金融创新的政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原则由此被提出,金融创新的边界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一定要立足实体经济发 展的客观现实。2011年,中国政府也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原则,并且“十三五”时期我国金融改革也将继续遵循这一原则。落实好该原则,一方面能够有效化解中国金融市场的风险,防止出现类似美国的金融危机;但另一方面,也可能会抑制各种类型的金融衍生品,使金融创新机会受到影响,最终限制金融业的发展。 加强金融创新才能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实体经济创造的物质财富,既是社会生产力的集中体现,也是综合国力的物质基础。近几年,受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影响,国内实体经济表现出空心化和弱化现象,主要由于国外订单减少、出口缩水,而国内原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和资金成本不断提高,企业税负沉重,导致实体经济利润率越来越低。而实体经济利润率下降,也可能导致国内资本虚脱,进而转向私人贷款、房地产市场等领域,市场投机愈发明显。同时,实体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金融服务的支持。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实体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金融服务的强力支持,而金融行业要想获得长期利润,必须与实

2020年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创新及应用分析

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创新及应用分析 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我国商业银行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以下是搜集的一篇关于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创新应用分析的论文范文,欢迎前来阅读参考。 自改革开放以来,金融业服务创新收到了全球各大商业银行的追捧,并逐渐成为了商业银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商业银行在面临国内外激烈市场竞争的同时,还需要创新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才应对金融全球化的风险。因此,分析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创新的重要性,并找到金融服务创新的具体措施显得非常重要。 一、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创新的必要性 其一,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创新是扩大市场和增加利润的内在需要。就目前的情况分析,商业银行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不仅要应对国内外激烈的市场竞争,同时还必须通过创新银行的金融服务提供多样化的金融产品来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需求。 其二,金融服务创新是我国商业银行适应经营环境的变化的需要。社会投资渠道的变化将直接导致商业银行的经营范围大大缩小。利率水平的降低使银行的利差空间进一步缩小。如果商业银行只靠利差发展的话,会很难长期、稳定生存与发展。 其三,金融服务创新是顺应客户变化的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成熟与发展,客户获取的金融知识越来越多,对金融服务的鉴别能力也越来越强。如果银行缺乏持久的创新服务,将很难满足客户对金融服务的需求。

二、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一)金融品种单一 现阶段,商业银行在金融服务创新的过程中金融品种比较单一,还处于初级的发展阶段,在消费信贷、网上银行或者衍生金融工具业务方面还不成熟。另外,我国商业银行金融服务相关的业务规模还比较小,在银行的整体业务规模中占有的比重非常低。从整体情况来看,商业银行金融服务相关业务整体规模还需要进一步发展。 (二)服务创新能力弱、方式单一 目前,商业银行金融服务的创新能力弱,服务方式单一,不能满足客户金融服务的需求。办事效率低,办理业务等待的时间长,造成客户普遍的抱怨。同时,商业银行的服务产品比较单一,不具有多样性与灵活性的特点,不能适应客户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另外,科技开展的动力不足也直接制约了优质服务的开展。 (三)业务创新不均衡 资产业务主要是指运用货币资本来不断获取利润业务,主要是由现金资产、证券投资或者放款等部分组成。从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得角度分析,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创新主要是经济市场竞争激烈,出现了很多负效益的金融创新。与国外商业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金融服务的中间业务主要是汇兑、结算等业务。近年来,中间业务是一个发展比较快的业务,其业务的发展已经超过了大大的传统业务,导致业务创新部均衡的问题一直存在。 三、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创新的对策

金融业支持实体经济原文

服务实体经济创新金融服务】 2012年04月26日06:08 来源:东方早报 字号:T|T 0人参与00条评论0打印转发 最后谈一下围绕服务实体经济,创新金融服务。 规划当中谈到的创新金融服务,一个是要建立人民币的跨境投融资中心。央行从2009年提出了跨境人民币结算的问题,本身只是顺应了市场需求。因为这一次金融危机当中,很重要的问题是国际货币体系出了问题,美元急剧的升值和贬值,这几十年来给国际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但是,想动摇美元的霸权地位是非常难的,近二三十年都不可能动摇它的地位,只能说,给世界多一种货币的选择是可以的。我们和周边国家,我们是逆差,周边国家是顺差,它们有可能得到更多的人民币,大家需要用人民币,央行顺应了国际需求推出了人民币跨境结算。我们可以有贸易的结算,可以有直接投资,也有人民币的债券市场和贷款。但是现在人民币走出去,一个最大的障碍除了别人愿不愿意接受,别人得到了人民币之后可以干什么?可以拿人民币跟你贸易,但贸易只是一个结算工具,当它积累了更多的人民币之后要有投资,因而我们必须要有比较深厚的、有广度的主权债市场,才可能有更多人民币回流和投资的渠道。直接投资是一个回流的渠道,贸易是一个回流的渠道,股票是一个回流的渠道,但是要真正变成一个储备货币,必须要有深厚的国债市场。 第二是发展资产管理业务,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培育企业成长,提升企业价值。银证保的交集就是资产管理。资金信托是资产管理的主要内容,实物资产管理也将提上日程。 实物资产管理的大背景是,我们现在的富二代到了子承父业的关键时刻。父业怎么样传承,这就是实物资产管理的过程,因为家族产业的传承,这方面的服务是需要的。 证券投资基金和信托投资基金受益凭证是资金信托的主要形式。证券投资基金如果拓展了证券的定义,就既包括投向二级市场的证券,也包括没有上市的证券,还可以投向一些另类投资,比如说红酒、茶叶、艺术品等等。信托投资基金受益凭证最典型的就是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这些信托基金的监管主体不同,但是同类法律关系的产品应该遵循同样的监管原则。 最后我想说简化行政手续,在职权范围内尽可能的给企业创造便利的环境。如果要想发展各种新的产品,简化行政手续是最重要的。对上海来说,应该先争取行政审批权的下放,提高效率,在金融创新方面做到先行先试。我们没有法律的制订权,但是我们有法律的执行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转型之路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e4792190.html,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转型之路 作者:幽兰 来源:《中关村》2015年第07期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这个命题如果不加以深入考核的话,很容易被简单化为无条件满足微观企业的资金需求。 “过去30余年传统工业化时期,我们片面地强调了金融提供资金的这个功能,而对其他有所忽视。所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这个命题如果不加以深入考核的话,很容易被简单化为无条件满足微观企业的资金需求。”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原副院长李扬指出,在大多数人的概念里,就是用这个标准,就是从这个角度看金融和实体经济关系。如果做不到便被会被扣上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帽子,这种状况其实是比较危险的。 “中国经济形势目前的主要特征是大部分实体经济转型找不到方向。”李扬的评论一针见血。 他强调,要使金融体系更贴近实体经济,我国金融体系恐怕要经历一个投资银行化的过程,要让所有的人有投资银行的思路。“以往,投资银行的思路就是到哪儿去就看有没有好企业,只要能够认识什么是好企业,知道企业到底要什么,才能用什么工具去满足这个需求。我认为这是次要的。” 中国经济问题主要是金融问题 中国经济问题一半以上是金融,金融如果和经济连在一起来看的话就有一个命题,就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定义,以及二者的关系需要厘清。 “所谓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这个命题本身就是错误的。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我们如今用金融这个词所支撑的事情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货币问题,一类是信用问题,一类是狭义的金融市场金融问题。” 金融理论产生自上世纪中叶,讨论的是不同金融资源之间的一个替代问题,以及无风险套利等问题。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有了变化,这个变化得益于新增长理论,讲的是结构的变化;信息经济学把经济运营中人们过去不关注,或者没有手段去研究的一个因素揭示出来了;新金融发展理论,以研究经济增长的结构变化以及金融和结构变化的关系为主要研究方向,打破了传统的发展理论的僵局,让金融和实体经济有了一个稳定的可以沟通的渠道。

地市金融服务创新年活动实施方案

地市金融服务创新年活动实 施方案 __地市金融服务创新年活动实施方案 为加快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步伐,促进金融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服务,形成经济与金融良性互动发展的新局面,根据《__地市“金融服务创新年”活动实施方案》,结合__地实际,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网文章-网帮您找文章] 以****?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对接长珠闽,融入主城区,争当排头兵,建设新__地的战略目标,以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为核心,以深化金融创新、加大有效信贷投入、优化县域金融生态环境、促进经济金融协调发展为主线,全力推进我市的金融服务体系建设。 二、对象、目标和内容 (一)金融服务创新年?活动的主要对象:各银行(含信用社)、邮政局储蓄机构、保险机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公司。 (二)金融服务创新年?活动的主要目标:通过开展系列活动,进一步增强金融创新意识,加快金融服务创新步伐,扩大金融服务的社会影响力;探索建立金融行业有效的协调发展机制,维护金融运行和金融市场的整体稳定,提高防范系统性风险能力,为促进__

地经济金融加快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努力营造“四种环境”、取得“四个成果”。 努力营造四种环境。即:公开透明的办事环境,做到?阳光作业?、精简统一、便捷高效、监督有力;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做到文明服务、主动服务、超前服务、跟踪服务、全程服务;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做到内外平等、诚实守信、公平竞争;公正文明的执法环境,做到依法办事、公正执法、文明执法、行为规范。 努力取得四个成果。即:思想观念和经营理念上有新转变;管理模式和管理机制上有新突破;工作作风和服务质量上有新变化;办事效率和客户满意度上有新提高。 (三)金融服务创新年?活动的主要内容: 1、制度建设: (1)服务承诺制。各部门(单位)要根据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和上级的有关规定,制定编印《服务指南》,并将服务的内容、措施、标准等,科学准确地做出承诺,由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开,并印成承诺卡,便于组织和群众的检查监督。 (2)实行政务公开制。各部门(单位)要重新充实、完善政务公开内容,对不涉及国家机密,与企业和群众密切相关的办事依据、事件、程序时限、结果、纪律等采取多种形式向社会全面公开。银行公开信贷政策要利用政府网络信息平台,将各行(社)的信贷品种、信贷条件、贷款程序和审批权限等信贷政策对外进行公示,通过政务信息网络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浅谈创新金融管理以及服务论文

浅谈创新金融管理以及服务论文 金融业是国家经济的命脉与核心,目前,金融业面临着各种复杂交错的风险,文章通过对当前我国金融业面临的金融风险进行原因分析,以下就是由我们为您提供的浅谈创新金融管理以及服务。 金融业面临的金融风险原因 金融业作为国家经济的命脉与核心,在当代国家中的资源配置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谓的风险,简而言之,就是指一种行为既可能带来收益,又可能带来损失。那么,金融风险就是指“经济主体在金融活动中受损失的不确定性或可能性。或者说,经济主体在金融活动中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出现偏差的概率”。一般来说,市场经济环境下的金融活动都隐藏着金融风险,这种风险只能控制在一定的限制范围之内,一旦风险过大,金融风险便会爆发出来,甚至有导致金融危机的可能。 那么,金融业面临的金融风险原因主要有哪些呢?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 第一,从金融业的布局与发展来看,目前我国金融业存在着单一化的问题。 在我国,实行银行改制以来,我国几大国有银行在资金配置上仍然处在绝对支配地位而没有什么改变。资金链主要由国有商业银行控制,融资渠道单一,由于广大群众缺的投资渠道过于单一,以及面临着衣食住行的生活成本提高,更多的百姓选择的是宁愿把钱存于银行中。

与此同时,企业要发展,则必须对外部资金具有很高的吸纳能力,但是由于国有商业银行的限制,直接融资不能够获得自由的发展,百姓的投资渠道缺乏,企业只有靠向商业银行借贷方能生存发展。这就形成了融资渠道的单一和结构的僵化,使得银行风险处于高水平地位。第二,从操作从面来看,金融机构存在着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顾名思义,就是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表现在金融业中,就是在银行的日常业务操作过程中产生的风险。这种操作风险又表现为以下几点:首先,金融行业工作人员的个人素质风险;其次,业务操作过程缺乏规范,无规章可循。金融活动是一种多主体互动性质极强的经济活动,他们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由于利益诉求的不同,这就导致了金融活动操作的异化。 第三,从利率的变动来看,我国的金融业存在着愈来愈高的利率风险。在我国,由于对利率市场化进程的管制比较严格,因此各商业银行不能自主调整利率。利率的变动受到统一的系统性调度,由此而带来了较大的系统性利率风险。在利率市场化进程势在必行的今天,银行利率的波动将会变得频繁,由于银行的资产和负债主要都是以金融产品的形式存在,所以受利率变动影响较大,这样以来,在利率市场化的前进中,由于金融机构自身应对利率波动能力的不足,将会带来利率风险。 第四,从信用角度来看,金融机构时刻存在着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管理是银行风险管理的首要目标,这是因为银行普遍存在着信用风险。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着过度借贷的冲动,因为贷款借出越多,

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的四种策略

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的四种策略 发展经济学理论证明:金融是经济的命脉,资金是经济的血液,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始终离不开金融的核心作用。传统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由于制度设计的不合理性——正规金融制度安排的失灵和非正规金融制度安排的缺失,导致金融服务功能弱化、农村资金外流严重以及金融供给与金融需求总量和结构的双重失衡。新农村需要新金融,创新的根本路径在于打破传统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体制密码,重塑农村金融服务体制的核心“DNA”,实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全面“再造”。 “再造”就是创造具有创新惯性和质量持续改进的体制,而不必靠外力驱使,因此也叫自我更新的机制。 完善机构体系 组织是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功能载体,有效的组织设计是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高效的重要机构保障。构建“功能完善、分工合理、产权明晰、监管有力”的农村金融服务机构体系,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以及其它金融组织的作用,形成定位准确、层次分明、相得益彰的有效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金融合力,必须解决三个关键性问题。 腹有诗书气自华

创新农村金融组织的产权制度安排。产权实质上是一套激励和约 束机制。有效率的产权应该是竞争性的,政府应因势利导地逐步建立起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内在需要的多元化产权结构的农村金融组织形式。在金融创新的方式上需要从过去政府供给主导型方式逐步过渡到需求诱发型方式,即鼓励农民群众和农村金融组织自发进行制度创新,以求农村金融制度创新与市场经济发展内在要求相一致,更好地推动农村经济和金融的发展。 重新定位农村金融组织的服务功能。政策性金融组织主要是农业发展银行要适应新形势,转换经营机制,扩大业务经营范围,支持农产品专业化、现代化、产业化生产,并延伸到相关农产品的加工与进出口业务;商业性金融组织主要是农业银行应紧紧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大信贷支农力度,重点支持优质农业规模化经营、农业科技型产业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突出支持龙头企业和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实现农村逐步由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合作性金融组织主要是农村信用社要在坚持“立足农村、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基础上,积极研究开发适应农村经济特点和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的金融服务产品。 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民间金融组织。面对农村金融供需的巨大缺口,农村非正规金融机构应该是弥补缺口的途径之一。因此,组织再造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重新划分政府与市场的边界,重新定位政府角 色与市场力量,形成正规金融机构与民间金融组织协同共振的效应。 腹有诗书气自华

【金融】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金融服务创新思路

摘要:实现“中部崛起”,使地方有所作为,加强服务创新增强金融支持经济的能力是一个关键的不可或缺的环节。目前,在经济相对落后、金融生态环境需要优化的中西部地区,国有商业银行实施金融服务创新战略应该有明确的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约束,有明确的服务创新方向为指引,有地方政府的配套措施给予支持,这样金融服务创新才可能不走弯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创新;地方经济发展 实现“中部崛起”是党中央和国务院既定的重大战略。在新形势下,如何结合实际开展服务创新活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中部崛起”的实现作出贡献,是金融部门应该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分析近些年来周口市国有商业银行服务创新的典型案例人手,提出在新形势下国有商业银行实施有效的金融服务创新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思路。 一、金融服务创新的成功经验 近年来,周口市国有商业银行在当地政府和人民银行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执行金融法规和行业政策,结合本地经济发展状况,审时度势,积极开展服务创新,在促进地方经济持续增长方面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受到了政府和的好评。 (一)工行运用开放式思维支持县域经济发展 1998年,受亚洲金融危机和多种因素的影响,周口市县属国有

企业大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区域经济处于低谷,有些地方借机恶意逃废金融债务,信用环境一度恶化,导致国有商业银行贷款权限普遍上收,银行与地方发展双双受阻。面对严峻形势,工行审时度势,积极探索服务创新,从塑造新型的银政关系人手,采取严格科学的措施,促进银政双赢。工行以郸城县为突破口,经过努力与郸城县政府于1998年9月18日签订了《工行周口分行与郸城县政府友好互惠协议》,“协议”的主要内容是政府认真维护银行债权,为银行经营提供宽松的经营环境;工行在严格执行信贷政策基础上优先支持郸城县符合信贷进入条件的企业。自“协议”签订以来,郸城县政府严格履行承诺,积极打造诚信政府,构建诚信体系,在维护银行债权、转化银行不良资产方面动真格、做实事;工行也认真履行承诺,1999~2000年先后投入1300万元支持金丹乳酸实业有限公司“康复工程”取得成功。郸城县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也引来了农、中、建行信贷支持,2000年以来,四家银行向郸城信贷投入的额度一直位于全市8县的前列,尤其是近两年在信贷门槛提高的情况下,工行、建行加大了向郸城的信贷投入力度,信贷增加额度位于除川汇区外9县市的第一位。银行的大力支持,大大促进了郸城经济的发展,使郸城县由一个小县发展成为工业强县,县工业产值增幅连续7年居全市前列,成为周口经济发展中的一颗新星。 (二)坚定不移地支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地方城市化加快发展 2001年周口撤地改市,政府提出了改善交通条件,加快城市化

中国人民银行宁波市中心支行《关于加强和改进金融服务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

中国人民银行宁波市中心支行《关于加强和改进金融服务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甬银发〔2012〕26号) 人民银行各县(市、区)支行;国开银行宁波市分行,各政策性银行宁波(市)分行、国有商业银行宁波市分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宁波分行,邮储银行宁波分行,宁波银行,各城市商业银行宁波分行,省农信联社宁波办,绿叶城信社,各外资银行宁波分行,昆仑信托公司,华融租赁宁波分公司,宁波港财务公司,银联宁波分公司: 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和人民银行工作会议精神,执行好稳健的货币政策,充分发挥金融对宁波市“六个加快”战略实施、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方式转变的推动作用,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持续向好发展,提出如下指导意见,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一、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实体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 (一)牢固树立金融必须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实体经济是金融发展的基础,没有实体经济,金融发展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根之木。金融发展必须服务于实体经济的运行,从多方面采取措施,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坚决抑制社会资本脱实向虚、以钱炒钱,防止虚拟经济过度自我循环和膨胀,防止出现产业空心化现象。各金融机构必须正确认识实体经济与金融发展的关系,始终坚持金融业与实体经济共同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坚决落实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在支持实体经济中求发展,在提高金融服务水平上下功夫,全面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水平。

(二)深入开展“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服务年”活动。为扎实有效地推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服务年活动”开展(具体活动方案将另行行文下发),我中心支行成立以宋汉光行长为组长、周伟军副行长、工会宋建江主任为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参加的“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服务年”活动领导小组。人民银行各县(市、区)支行和各金融机构要落实“一把手”负责制,建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工作机制,制定上下联动、广泛参与的活动方案,加强动员、监督和考核,层层落实责任。各金融机构“一把手”要组织开展实地走访,带头深入基层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融资需求,帮扶企业破解经营困境和融资难题,全力落实金融支持服务实体经济的各项措施。 二、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有效满足实体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 (三)合理把握信贷投放的总量和节奏。2012年,人民银行将根据经济金融运行情况,按照“总量适度、审慎灵活、定向支持”的要求,对货币政策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各金融机构要准确把握金融宏观调控的力度、节奏和重点,高度重视存款增长放缓的约束,妥善解决资金来源与运用之间的矛盾,确保信贷总量与实体经济的发展需求相适应,投放节奏与实体经济的运行节奏相衔接。商业银行分支行要积极向上级行争取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要合理安排流动性,保持信贷投放适度均衡增长,有效发挥“支农支小”的主力军作用。我中心支行将按照宏观审慎管理的要求,积极运用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

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功能的思考

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功能的思考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是当前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2012年年初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提出“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坚决抑制社会资本脱实向虚、以钱炒钱”。金融部门一定要正确认识实体经济与金融发展的关系,认真研究分析实体经济金融需求,把准金融工作方向,着力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水平。 历史与现实昭示:金融应当且必须服务于实体经济 周小川行长在《财经》杂志年会的主旨演讲中曾经强调,“实体经济不仅包括实物,不能只强调物质的生产,也要包括服务”。作为实体经济的一部分,金融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始终坚持服务实体经济,避免金融业的自我膨胀和循环,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与现实经济发展的需要。 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将损害经济社会发展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导致东南亚各国大批金融机构和企业破产。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进而引发国际金融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本次国际金融危机以及欧债危机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国际国内众说纷纭,但是有一点能够达成共识:金融脱离实体经济自我循环、过度发展和膨胀。 以金融创新为核心的虚拟经济近年来持续加速,虚拟经济占GDP的比例远远大于实体经济,资金的运作越来越脱离实体经济的运行。全球外汇交易量每天在两万亿美元左右,其中98.5%的交易没有任何贸易背景和生产背景,交易纯粹是为了资金流通、盈利或风险规避。这使得金融风险发生的概率大大提高,任何实体经济的不利变化都可能使资金交易方式、方向以及规模发生大幅逆转,并可能通过金融市场交易传递到其他经济实体。在这样一个全球宏观背景下,金融部门一定要认真汲取国际金融危机的历史教训,增强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始终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不动摇。 我国经济发展状况要求金融必须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原则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仍然是我国经济的主体,重点发展实体经济符合我国产业发展阶段的客观要求。而且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产业结构层次较低、资源和环境压力加大、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等问题是不争的事实。要提升产业结构层次,缓解日益加大的资源和环境压力,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就是要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解决企业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及设备更新改造等方面的资金缺口。同时,目前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缴税额为国家税收总额的50%左右,提供了近80%的城镇就业岗位。而中小企业获得的金融支持与其对经济的贡献度不相匹配,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就是要改变服务大企业、大项目的惯性思维,主动帮扶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同舟共济、共渡难关。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业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实体经济为金融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载体和创新空间。199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卢卡斯认为:金融业的发展,实际上是跟随实体经济需求的引导,当实体经济有需求时,金融业就自然而然发展起来。当前,在以客户为中心的需求导向型金融竞争中,随着实体经济的发展,企业和个人避险、套利、融资、支付等方面的金融服务需求层次不断提高,促使金融机构开发和创新了种类繁多

金融管理与服务创新对策(一)

金融管理与服务创新对策(一) 〔摘要〕阐述了金融管理与服务创新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当前金融业面临的主要金融风险,提出了新形势下金融管理与服务创新的对策措施,以期推动金融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金融风险管理服务创新 国际金融危机的阴霾仍然没有彻底消散的今天,金融企业作为金融危机的最直接受害者,加强金融管理,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手段,对于提高金融业抵御风险的能力,确保国家金融安全,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一、金融业面临的主要金融风险分析 金融是国家经济的命脉与核心,在资源配置中起着主导作用。准确把握金融业所面临的风险,进一步强化金融管理,不断创新金融服务,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对确保金融稳定与安全意义重大。 1.金融布局与发展单一扩大银行风险。尽管近年来,我国推出了一系列鼓励中小金融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中小金融机构得到快速发展,但由于我国资本市场、中小金融机构发展滞后,国有银行在资金配置上的绝对支配地位没有改变。广大百姓缺乏多样化的投资渠道,同时,随着衣食住行教医保成本的不断攀升,老百姓只有选择将钱放在银行里。另一方面,企业的发展对外部资金的依赖度很高,在直接融资得不到有效支持的情况下,不得不主要依赖银行贷款。这种结构的失衡与融资形式的单一化发展,加大了银行风险。 2.地下金融规模庞大危及金融安全。随着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老百姓手中的资金越来越多,一些人纷纷采用各种手段来吸收老百姓手中的资金,用于发展地下金融服务。多年来,中小企业从正规金融渠道筹集发展资金十分困难的情况,往往被迫寻求非正规金融渠道。地下金融服务由于不具合法性,缺乏有效监管,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很难得到保障,这种庞大的非正规金融规模已经成为影响正规金融机构的发展,甚至会危及金融安全。 3.利率风险影响日益显现。由于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缓慢,管制仍然比较严格,商业银行不能自主调整利率,面临着较大的系统性利率风险。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利率波动会不断加剧,而金融机构管理利率风险的能力不足,也会面临较大的风险。利率风险利率的变动会对金融产品的持有者或投资者造成收益或价值的波动,这就产生了利率风险。由于银行的资产和负债主要都是以金融产品的形式存在,所以受利率变动影响较大。 4.信用风险时刻存在。信用风险由来以久,信用风险的管理是银行风险管理的首要目标。由于政策、业务扩展等的推动,导致银行领域积累大量不良贷款,往往会自然抬高银行信用风险等级,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扼制,就会提高银行的经营风险,使银行面临经营困难的境地。因此,信用风险时刻存在,是金融业要时刻认真关注的问题,要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强化对信用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5.金融机构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是在银行的日常业务操作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风险,主要表现为人员素质风险、操作规程不规范、合规性差等方面。比如:银行对个人住房贷款把关不严,就有可能导致假按揭现象的发展,增加银行的风险;对抵押品的审核把关不严,有可能使银行蒙受损失等。因此,金融机构必须要强化对操作风险的防范,重点是加大对银行从业人员教育管理入手,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业务水平,有效降低金融风险。通过规范有序的常态性业务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优化知识结构,提高胜任新形势下金融发展的本领。同时,要强化对从业人员的监管和自律,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防范金融犯罪。 二、金融管理与服务创新对策探讨 金融业面临诸多风险和挑战,有效应对这些风险和挑战,除了要强化金融业内部管理与控制外,还要积极开拓视野,不断创新金融管理与服务的方式方法,以创新来防范和化解风险,以创新来推动金融业可持续发展。 1.创新服务理念与服务方式。金融机构面临市场多元化,客户需求多层次化,金融市场的竞

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 破解石材企业资金“瓶颈”难题 中国人民银行蛟河市支行姜玉芝蛟河市位于吉林省东部,长白山西麓,幅员面积6,429平方公里,辖内以丘陵居多,“八山一水一分田”是蛟河市地理资源的真实写照,境内自然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矿产资源35种,也被誉为“立体宝库”的美称。位于蛟河市天岗镇的石材产业园区的花岗岩已探明储量达100亿立方米,园区成立时,只有6家石材加工企业,经过10年来的发展,目前,园区石材加工企业近300家,矿山开采企业45户,石材加工设备1,200台套,年产荒料50万立方米,年加工石板材400多万平方米,生产石雕、异型材1,000万件(套),规格石300多万根,石雕作品1,000多件。销售收入达18.5亿元。已开发出“吉林白”、“吉林红”、“芝麻白”、“海浪花”、“玉兰花”、“黑珍珠”六个品种,生产出石板材、异型材、规格石、石雕四个系列、上百个品种。依托自身资源优势,蛟河已迅速成为中国四大花岗岩产地之一,东北亚最大的石材生产加工基地,拥有“关东石材第一乡”的美誉。 一、求发展遇难题

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xx、我与市人大财经(工)委一起对我市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工作开展情况 近几年来,我市金融部门紧扣金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这个中心,积极主动适应新常态,充分发挥金融的杠杆和保障作用,开展金融创新,积极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扩大信贷总量,提升服务水平,推动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各项金融指标稳健增长,金融体系不断健全,金融创新产品多样化,金融精准扶贫全面发力,金融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我市连续十六年获得“金融信用县市”,连续六年获得“保险先进县市”。 (一)增强金融供给实力。各金融机构向上积极争取政策和资金,向下精准对接企业融资需求,从严规范经营行为,着力解决企业到贷续贷难题。2018年4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35.5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6.30亿元,存款增幅8.73%。全市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46.2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2.03亿元,贷款增幅8.66%。全市金融机构新增存贷比61.63%。全市金融机构余额存贷比62.10%。201X年保费收入6.55亿元,是201X 年保费收入2.51亿元的2.6倍。 (二)完善资本市场建设。出台《进一步加快多层次资本市

场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截止今年四月份,我市挂牌上市企业35家,其中新三板企业3家,201X年全市直接融资增长41.9%;201X年湖北华舟重工在深圳创业板上市,首发募集资金7.68亿元;成功发行10亿元城投债,嘉一高科定向增发融资2180万元,祥源特种布股权融资500万元,蔡氏牧业债券融资310万元。 (三)推进金融改革创新。一是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近年来,金融机构不断开展金融创新,开发推广“助农贷”“福农分期”“五贷一透”“中银政银通宝”“小快活免抵押”30多个系列信贷产品,缓解企业无抵押、无担保融资难题。二是激活民间资本。201X年我市成立全省县市区首家民间融资登记服务中心,累计匹配资金5.43亿元,有效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三是推进股权基金业发展。出台《关于加快股权基金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加强与各类金融要素联系合作,201X年引入上海胜道在我市设立陆水河股权投资一期基金2610万元。出资2000万元与咸宁市政府、长江证券和其他机构共同发起设立长江兴宁新兴产业投资基金,首期规模2亿元;出资6016万元认购湖北银行2000万股。四是推进金融信息港建设。集聚证券、银行、投资、中介服务及新兴业态组织等机构,形成人才、科技、金融的发展高地。 (四)加大精准扶贫力度。201X年度赤壁市累计全口径(含

关于全市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全市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今年三到五月份,我与市人大财经(工)委一起对我市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工作开展情况 近几年来,我市金融部门紧扣金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这个中心,积极主动适应新常态,充分发挥金融的杠杆和保障作用,开展金融创新,积极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扩大信贷总量,提升服务水平,推动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各项金融指标稳健增长,金融体系不断健全,金融创新产品多样化,金融精准扶贫全面发力,金融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我市连续十六年获得“金融信用县市”,连续六年获得“保险先进县市”。 (一)增强金融供给实力。各金融机构向上积极争取政策和资金,向下精准对接企业融资需求,从严规范经营行为,着力解决企业到贷续贷难题。2018年4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35.5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6.30亿元,存款增幅8.73%。全市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46.2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2.03亿元,贷款增幅8.66%。全市金融机构新增存贷比61.63%。全市金融机构余额存贷比62.10%。2017年保费收入6.55亿元,是2010年保费收入2.51 亿元的 2.6倍。 (二)完善资本市场建设。出台《进一步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截止今年四月份,我市挂牌上市企业35家,其中新三板企业3家,2017年全市直接融资增长41.9%;2016年湖北华舟重工在深圳创业板上市,首发募集资金7.68亿元;成功发行10亿元城投债,嘉一高科定向增发融资2180万元,祥源特种布股权融资500万元,蔡氏牧业债券融资310万元。 (三)推进金融改革创新。一是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近年来,金融机构不断开展金融创新,开发推广“助农贷”“福农分期”“五贷一透”“中银政银通宝”“小快活免抵押”30多个系列信贷产品,缓解企业无抵押、无担保融资难题。二是激活民间资本。2015年我市成立全省县市区首家民间融资登记服务中心,累计匹配资金5.43亿元,有效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三是推进股权基金业发展。出台《关于加快股权基金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加强与各类金融要素联系合作,2016年引入上海胜道在我市设立陆水河股权投资一期基金2610万元。出资2000万元与咸宁市政府、长江证券和其他机构共同发起设立长江兴宁新兴产业投资基金,首期规模2亿元;出资6016万元认购湖北银行2000万股。四是推进金融信息港建设。集聚证券、银行、投资、中介服务及新兴业态组织等机构,形成人才、科技、金融的发展高地。 (四)加大精准扶贫力度。2017年度赤壁市累计全口径(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放各类扶贫贷款878笔5420.4万元,其中进入扶贫办精准扶贫小额贷款系统累计666笔4302.6万,超额完成咸宁市下达的3287万元任务,解决了我市93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生产资金需求。截止2018年4月30日,全市今年新增贷款177笔670.5万元。 (五)深化政银企对接合作。连续八年组织金融“早春行”活动。在今年“早春行”活动上,农发行咸宁分行、咸宁农商行、湖北银行咸宁分行与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授信额度140亿元;赤壁高新区与上海胜道签订两个基金项目合作协议,基金规模5000万元;银

银行服务实体经济——责任

编者按2011年末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2012年1月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都强调提出了“要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这一重要指导方针。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我国金融业的主体,在贯彻落实这一重要方针过程中肩负着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龙年新春到来之际,本报推出一组“加强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系列报道”,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包括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如何贯彻中央方针和加强服务实体经济,进行深入报道,敬请关注。 2011年末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这一重要指导方针,温家宝总理在2012年1月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新时期的金融工作,要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我国金融业的主体,应当高度重视和深刻认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充分发挥自身在支持和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促使银行业与实体经济形成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互动双赢的更加良好局面。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银行业是我国金融业的主体。当前,我国社会融资格局还是以银行业的信贷服务为主体,而通过资本市场发行股票和债券等融资只占据相对次要的地位。 央行1月份发布的《2011年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数据报告》显示,初步统计,2011年全年社会融资规模为12.83万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增加7.47万亿元,占社会融资规模的58.3%;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增加5712亿元,占比4.5%;委托贷款增加1.30万亿元,占比10.1%;信托贷款增加2013亿元,占比1.6%;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1.03万亿元,占比8.0%;企业债券净融资1.37万亿元,占比10.6%;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4377亿元,占比3.4%。 银监会日前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至2011年12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为111.5万亿元,同比增长18.3%,其中大型商业银行总资产为52万亿元,占整个行业的46.6%。证监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A股和B股总市值为21.48万亿元,同比下滑19.09%;109家证券公司总资产为1.57万亿元。截至2011年11月,保险业资产总额为58462亿元,同比增长19.4%。 由此可见,无论是从融资规模来看,还是从总资产及其他相关指标来看,银行业成为我国社会融资格局中当仁不让的绝对主体,而直接融资相对滞后。这同时表明,目前银行业担当了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主力军角色。 在新时期,我国银行业要充分发挥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作用,首先要重新认识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辩证关系。银监会主席尚福林日前发表文章指出,百业兴则金融兴,百业稳则金融稳,银行业首先要认识到实体经济的基础性作用。如果国民经济不能健康发展,银行经营就必然不稳健,银行利润就成为无源之水;如果银行脱离实体经济而自我循环和发展,必然是本末倒置,不可持续。要充分认识金融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核心作用,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引领作用。银行业要加深与实体经济互利共赢辩证关系的认识,不断强化为实体经济服务的经营理念,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中开拓新的业务领域。 中央提出要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是在总结国际金融危机教训和本国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得出来的正确方针。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今后的改革、发展和创新实践中,要高度重视和自觉地贯彻实施这一方

让金融科技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大全 科技金融服务经济

让金融科技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大全科技金融服务经 济 精品文档,仅供参考

让金融科技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大全科技金融服务 经济 实体经济,指一个国家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下面是本站为大家带来的让金融科技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让金融科技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已进入金融科技时代。当前,学界关于金融科技内涵、特征、理论基础等问题的探讨如火如荼,但尚未形成权威主流观点;业界关于金融科技模式、技术、应用领域等方面的实践风风火火;监管层关于金融科技风险防控、监管科技有效运用等问题的规章制定持续开展,但相关进程仍处于起步阶段。 从政策面看,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将此放在做好金融工作需要把握好重要原则的首位,回归本源,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此外,金融要把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提升服务效率和水平,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可见,在面对金融科技快速发展的热潮时,人们必须清晰地认识到,只有立足服务实体

的经济的金融科技才有生命力,金融科技的发展必须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 那么在新时代下,金融科技如何才能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社金互联认为,首先,要充分肯定金融科技发挥的积极作用,尤其是一些优质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在未来将会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它们对实体经济的投融资起到了较为明显的推动效果。其次,提升金融机构的需求适配能力,因为服务实体经济不是单一式的提供资金支持,也不是被动地提供金融服务,服务实体经济应该是多元的、多层次、主动式的,所以金融机构应该找准服务实体经济的着力点,发挥最大的作用。再次,政策应当对金融科技进行扶持。因为只有政策积极扶持,才能使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发展速度加快,金融科技也能充分发挥其优势。 总体来看,积极稳妥地运用金融科技发展的积极成果,促进金融服务转型升级,最大程度地释放科技红利,尤其是促进一些优质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快速发展,才能够使金融科技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让金融科技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主持人、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大家下午好!非常感谢主办方为我们创造了一个高端交流分享的机会。今天,我想以一位科技老兵的身份,分享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