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枞早白垩世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源区意义

庐枞早白垩世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源区意义
庐枞早白垩世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源区意义

高 校 地 质 学 报

Geological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ies

2007年6月,第13卷,第2期,235-249页June 2007,Vol. 13,No. 2, p. 235-249庐枞早白垩世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源区意义

谢 智,李全忠,陈江峰,高天山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壳幔物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合肥 230026)摘要:从中生代到新生代,华北东部岩石圈地幔发生了减薄以及地球化学性质置换, 而扬子地块东部中生代岩石圈地幔也表现出类似的过程,对中生代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研究有助于了解这一变化过程以及发生置换时的时空关系。庐枞火山岩出露于扬子地块东部,为一套包括粗玄岩–玄武粗安岩–粗面岩的富碱橄榄安粗岩系。研究了双庙组基性火山岩,这些岩石富集Rb,K,Sr,Th和轻稀土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87Sr/86Sr)i = 0.7060~0.7063,εNd (t )=-3.9~-6.2,(206Pb/204Pb)i =17.788~18.125,(207Pb/204Pb)i = 15.511~15.546,(208Pb/204Pb)i =37.735~38.184。在喷出地表过程中,火山岩没有受到明显的地壳物质混染,因此元素和同位素组成反映了地幔源区的地球化学特征。其地幔源区具有同位素富集特征,表明火山岩源区曾受到地壳物质的影响,是富集地幔部分熔融的产物,并经历明显的结晶分异作用。庐枞火山岩的岩浆成分和源区特征反映该地区在晚中生代岩石圈地幔的伸展和软流圈地幔上涌的演化过程。

关键词:微量元素;Sr -Nd -Pb同位素;橄榄安粗岩;岩石圈伸展;双庙组

中图分类号:P588.1 中图分类号:A 文章编号:1006-7493(2007)02-0235-15

收稿日期:2007-03-26;修回日期:2007-04-27

基金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73008)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40203004)

作者简介:谢智,男,1969年生,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同位素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研究。E -mail: zxie@https://www.360docs.net/doc/3e7567252.html,

中国东部自北向南可以划分出如华北克拉通、大别–苏鲁造山带、扬子地块和华夏地块等地质单元。这些不同的单元有不同时代形成的基底,经历了不同的演化过程。但它们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广泛发育晚中生代岩浆岩,形成从超基性–基性到中酸性、碱性等不同系列的岩浆岩。这些岩浆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对了解中国东部晚中生代壳幔演化过程有重要的制约意义。

近年来,中国东部从中生代到新生代岩石圈减薄作用和岩浆动力学机制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华北岩石圈减薄的动力学演化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华北克拉通性质的岩石圈地幔被大洋型的岩石圈地幔所置换,岩石圈发生了至少100 km 的减薄(Menzies et al, 1993; Menzies and Xu, 1998; Griffin et al, 1998; Fan et al, 2000; Xu, 2001; Gao et al, 2002; Zhang et al, 2002a; Wu et al, 2003; Yang et al, 2003; Deng et al, 2004; 闫峻等,2003a;徐义

刚,2003)。同位素地球化学性质也发生显著改变,晚中生代基性岩如济南、邹平辉长岩的地幔源区表现出同位素富集的性质(Zhang et al, 2002a, 2003, 2004; Guo et al, 2001, 2003, 2004)。但在100 Ma 时,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的阜新碱性玄武岩表现出Nd 同位素亏损的特征(Zhang et al,2003);73 Ma 时,鲁东幔源捕虏体的源区也具有亏损特征,并与中国东部新生代地幔特征一致(闫峻等,2003a)。

另一方面,扬子地块东部中生代—新生代玄武岩地幔源区表现出类似的从同位素富集到亏损转变的特征。对中生代长江中下游基性侵入岩和玄武岩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其原始岩浆来源于富集的岩石圈地幔,并表现出以EM II 为主的特征(Chen et al, 2001;闫峻等,2003b,2005),如相邻地区的蝌蚪山玄武岩(闫峻,2005)和北淮阳玄武岩;曾受到扬子地块俯冲物质影响的华北南缘方城玄武岩源区也同样具有趋向EM II 的同

高 校 地 质 学 报13卷2期236

位素组成(Zhang et al, 2002a)。然而,扬子地块东部新生代玄武岩和橄榄岩包体的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其原始岩浆主要来自软流圈亏损地幔(Zou et al, 2000;Xu et al, 2000)。

由于扬子地块东部中生代玄武岩远不如新生代玄武岩发育广泛,且新鲜样品较难获得,与华北克拉通中生代岩浆岩相比,其研究程度和受关注程度都有较大差距,因此对扬子地块岩石圈地幔的研究仍需要更多的资料积累。本文拟对扬子地块东部早白垩世基性火山岩进行详细的地球化学研究,以探讨火山岩的成因,了解晚中生代岩石圈地幔的地球化学性质特征。

1 地质背景

庐枞火山盆地位于中国东部下扬子断陷带内,位于扬子地块北缘,大别造山带东部,受著名的郯庐断裂控制(图1)。邢凤鸣和徐祥(1999)将长江中下游岩浆岩分为3个带:内带、外带和A型花岗岩带,这些岩浆岩带表现出夹心饼干式分带现象。其中内带分为4个岩浆组合:高钾钙碱性中酸性侵入岩组合、高钠碱钙性中基性侵入岩组

合、橄榄安粗岩系火山岩组合和碱性火山岩组合,命名为高钾幔源AFC岩系。安徽省内橄榄安粗岩系火山岩组合主要代表是庐枞火山岩和宁芜火山岩。对庐枞火山岩的研究开始较早,于学元和白正华(1981)和任启江等(1991)先后命名为安粗岩和橄榄安粗岩,随后,也有不同研究程度的工作开展(吴利仁,1984 ;任启江等,1991 ;孙冶东等,1994;刘洪等,2002)。

庐枞火山岩按岩性和岩相特征,自下而上分为4个组:龙门院组、砖桥组、双庙组和浮山组,其中龙门院组和砖桥组以安粗岩和玄武安粗岩为主,双庙组以粗玄岩和玄武安粗岩为主,浮山组以粗面岩为主。详细的岩石及矿物学特征参考刘洪等(2002)的描述。双庙组下段为凝灰质砂、砾岩,在庐枞地区,与下部大王山组平行不整合接触;上段为疙瘩状粗面玄武岩、玄武粗安岩夹凝灰质砂岩;浮山组以平行不整合或喷发不整合覆盖在双庙组之上,由紫红、紫灰、灰、肉红色粗面岩、粗面质凝灰岩、粗面质凝灰角砾岩、粗面质熔结凝灰岩、安山岩等组成(安徽省地矿局,1997)。

Wang and McDougall(1980)用K-Ar法测

图1 庐枞地区火山岩分布简图

Fig.1 Sketch map of the volcanic rocks in Luzhong area

谢智等:庐枞早白垩世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源区意义

2期237

了庐枞地区粗面岩和正长岩的年龄,其中浮山组粗面岩的年龄是123.0±1.1 Ma和127.4±1.2 Ma,砖桥组的年龄是131±1 Ma,与其中黑云母Ar-Ar年龄130.8±1.4 Ma一致。刘洪等(2002)对这4个组的火山岩进行了Ar-Ar法年代学测定和初步的地球化学研究,获得砖桥组安粗岩的坪年龄为140.1±0.8 Ma;双庙组钾玄岩的坪年龄为125.5±0.8 Ma;浮山组粗面斑岩为126.0±3.4 Ma。他们认为这些Ar-Ar年龄可以代表岩石的形成年龄。此外,岩石化学数据表明,这些火山岩具有富碱、富钾、富轻稀土及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贫高场强元素等特点;同位素结果显示这些岩石的I Sr值范围是0.7057~0.7065,εNd(t)范围是-5~-10,因此刘洪等(2002)认为在火山岩形成时,没有明显的地壳物质混染,其岩浆源区应为受俯冲板片析出流体交代作用形成的EM I型富集地幔,岩石来源于EM I型富集地幔的部分熔融。

但Chen et al (2001)根据对长江中下游基性岩的地球化学研究资料认为,该地区中生代地幔可能是亏损的软流圈地幔(DMM)和富集岩石圈地幔(EM II)的混合;闫峻等(2003b)则认为长江中下游中生代基性岩的Pb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原始岩浆来自以EM II特征为主的富集岩石圈地幔,这同样也是华南板块岩石圈地幔的特征。Zou et al (2000)对扬子地块新生代玄武岩的研究也表明,其物源区有残留的EM II的信息,是亏损地幔和EM II 混合的产物。因此,庐枞火山岩的岩浆源区的地球化学性质仍存在一定认识上的差异,需要更多的地球化学证据来澄清。

2 样品和分析方法

由于刘洪等(2002)所研究样品主要为中性火山岩,虽然他们认为这些火山岩的地球化学性质能代表地幔源区性质,但相比而言,玄武岩的地球化学性质更接近地幔源区性质,因此,本文研究样品除双庙组玄武粗安岩和浮山组粗面岩,还研究了基性的双庙组粗面玄武岩。其中双庙组岩石主要采自安徽庐江双庙、白柳和马埠山等地,粗玄岩和粗安岩以斑状结构为主,组成斑晶的主要矿物包括斜长石和单斜辉石,基质部分主要矿物有斜长石、单斜辉石、碱性长石或钾长石,副矿物有磁铁矿和磷灰石等。粗面岩采自安徽枞阳浮山,以(似)粗面结构为主,斑晶主要有钾长石、黑云母以及少量斜长石或辉石,基质主要是碱性长石和黑云母。具体岩石定名见表1。

首先选择外观未明显风化的样品,粗碎后选择无风化面和裂隙的碎块,无污染破碎至200目,测定其烧失量,选择风化程度相对较低的样品,再进行元素和同位素分析。元素分析由湖北省地质实验研究所完成,全岩主量元素分析方法为X-射线荧光熔片法,FeO采用湿化学法分析;微量元素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分析,分析误差除Nb为5.6%,Zr为21.5%,Hf为52.1%,其余均小于4%;稀土元素用阳离子交换分离-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分析,分析精度好于5%。

Rb-Sr,Sm-Nd和Pb同位素分析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壳幔物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分析测定,采用阳离子交换树脂(Bio-rad AG 50×8)柱分离Rb,Sr和稀土,用HDEHP萃淋树脂分离Sm-Nd,送质谱测定。测定工作在Finnigan MAT 262固体质谱计上完成,其中Sr,Nd和Sm分别采用86Sr/88Sr=0.1194,149Sm/152Sm =0.516858,146Nd/144Nd =0.7219进行标准化,Nd同位素测定结果对La Jolla标样的143Nd/ 144Nd=0.511860进行调整。Pb同位素测定是先对样品用阴离子交换树脂分离溴化后,用MAT 262固体质谱计测定,采用硅胶发射剂,以标样SRM981的值控制质谱测定过程中的Pb同位素分馏。测定结果结合岩石中U,Th,Pb的含量以及年龄(采用125 Ma)扣除岩石形成以来的放射成因Pb的贡献,获得岩石的Pb同位素初始比值。

3 结果

3.1 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庐枞地区双庙组和浮山组火山岩的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测定结果列于表1。因火山岩容易受到风化作用的影响,本文选择了烧失量(LOI)<3.3%的样品进行研究。其中双庙组火山岩主要表现出基性特征,在对LOI进行校正后(以下同), SiO2含量范围是51.6%~54.2%,而浮山组火山岩则表现出中酸性特征(SiO2 >63.1%),刘洪等(2002)

238

高 校 地 质 学 报13卷2期

表1 庐枞火山岩的主量和微量元素组成

Table 1 The major and trace element compositions of the volcanic rocks from Luzhong

元素

主量元素(%)

SiO251.7651.9652.3250.5752.6152.4849.7961.4362.4163.64 TiO2 1.050.970.98 1.06 1.03 1.01 1.110.670.680.88 Al2O317.3716.9417.1817.5517.3317.1616.9417.6517.8218.21 Fe2O3 4.78 5.02 5.31 5.51 4.45 4.26 5.78 2.35 1.99 4.67 FeO 3.73 3.70 3.33 3.83 3.97 4.27 4.170.230.730.48 MnO0.160.160.160.520.210.180.180.130.140.61 MgO 4.46 3.31 3.41 4.51 3.52 3.20 4.490.490.560.74 CaO 5.827.37 6.84 4.64 6.39 5.618.18 2.85 2.030.68 Na2O 2.69 3.06 3.08 3.37 3.01 3.78 2.86 4.47 5.23 1.31 K2O 4.47 4.09 4.33 4.18 3.93 4.47 2.33 6.85 6.68 6.36 P2O50.550.500.500.690.570.580.580.160.160.17 LOI 2.91 2.64 2.26 3.23 2.69 2.73 3.30 2.54 1.42 2.06 total99.7599.7299.7099.6699.7199.7399.7199.8299.8599.81Mg#52444550464348293023稀土元素(μg/g)

La38.1742.6438.3042.8441.9641.9335.8862.1667.1855.19 Ce80.5190.8981.9188.6088.7594.2977.51124.30140.90120.30 Pr9.7210.989.9710.5311.1511.5510.1814.7116.4112.94 Nd36.6339.4437.5141.1041.4341.1437.2748.2355.1640.53 Sm7.447.887.648.078.168.377.919.209.987.95 Eu 1.99 2.06 2.14 2.32 2.23 2.24 2.32 2.04 2.06 1.66 Gd 6.13 6.42 6.16 6.27 6.83 6.68 6.537.357.90 6.42 Tb0.890.950.930.93 1.02 1.01 1.00 1.06 1.13 1.05 Dy 4.99 5.02 5.12 4.82 5.30 5.43 5.22 5.87 6.29 6.05 Ho0.900.980.950.89 1.02 1.000.97 1.22 1.30 1.23 Er 2.38 2.69 2.56 2.39 2.71 2.71 2.59 3.39 3.50 3.57 Tm0.370.410.400.360.430.420.380.530.540.57 Yb 2.19 2.46 2.48 2.14 2.58 2.51 2.33 3.32 3.15 3.52 Lu0.330.360.360.310.390.380.350.490.460.54 Y21.3623.4123.5521.1924.4024.4334.4833.7931.6130.81 La/Yb17.4317.3315.4420.0216.2616.7115.4018.7221.3315.68微量元素(μg/g)

Rb18014616416813316048224204248 Ba550571568652601583549399332606 Th10.6011.2010.108.379.8611.90 4.2917.0019.4017.60 U 2.82 3.66 3.32 1.56 2.85 3.530.94 3.84 6.34 4.18 Nb10.009.299.6211.509.8612.30 6.5835.1036.9033.00 Ta0.670.800.650.750.670.850.43 2.26 2.42 2.24 Pb8.2011.9013.9035.3014.6016.9015.5030.5018.8011.30 Sr83812661284961103091410523300274210 Zr14916316414416417797.9488487494 Hf 6.30 6.40 6.80 5.90 6.00 6.60 3.2015.4015.7015.90 Ni18.2017.2018.3020.2012.8011.9024.50 6.17 2.0019.30 Cr17.1010.5011.0015.10 6.70 4.1014.60 3.30 2.1039.10 Th/U 3.76 3.06 3.04 5.37 3.46 3.37 4.56 4.43 3.06 4.21 La/Nb 3.82 4.59 3.98 3.73 4.26 3.41 5.45 1.77 1.82 1.67 Ba/Nb5561595660478311918 Nb/U 3.55 2.54 2.907.37 3.46 3.487.009.14 5.827.89 Ce/Pb9.827.64 5.89 2.51 6.08 5.58 5.00 4.087.4910.65 U/Pb0.340.310.240.040.200.210.060.130.340.37注:ZYN为样品号。

谢智等:庐枞早白垩世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源区意义

2期239所研究样品的SiO2含量介于这两者之间。这两组

火山岩均表现出富碱富钾的特征,双庙组火山岩

K2O+Na2O的含量变化范围是5.4%~8.5%,浮山组火

山岩的是7.9%~12.1%,其中K2O/Na2O的范围主要

为1.2~1.7。

双庙组火山岩与长江中下游早白垩世富Na基

性岩石(Chen et al, 2001)及蝌蚪山玄武岩(闫峻等,

2005)的岩石类型一致,但后者有明显偏高的Na2O

含量,其Na2O/K2O值为1.4~4.3,可能反映二者间源

区的差异。浮山组中一个粗面岩样品(ZY779)给

出明显低的Na2O值,可能是形成后受到淋滤,导致

易溶的Na质成分丢失的结果,该样品中Sr组成也

会因此改变,但Pb和REE仍能反应原来特征。所

有样品的Fe2O3均高于FeO的值,反映岩石形成于

氧化环境。在TAS图解中(图2A),双庙组的火山

岩样品落在碱性玄武岩区,属于玄武粗安岩,浮山

组的火山岩主要位于粗面岩区。这些样品(包括

刘洪等,2002的样品)表现出一定的线性排列趋

势。而刘洪等(2002)所研究的样品则主要属于

粗安岩类型,有相对较高的SiO2,K2O及Na2O含量和∑REE含量,以及相对较低的MgO,CaO,FeO 等的含量。在SiO2-K2O图解中(图2B),所有样品均落在Shoshonitic岩石系列。同时,这些火山岩还明显表现出富Al2O3,高Fe2O3,低Mg,Ti的特征,在Hacker图解中(图3),MgO,FeO*(全铁),CaO,P2O5和SiO2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TiO2与SiO2表现出弱的负相关关系,而Al2O3和SiO2间没有明显的线性关系。这些线性排列表明,这些火山岩样品(含刘洪等,2002的样品)构成一个岩浆系列,来自同一或相似的源区,成分的变化反映源区富Al,同时橄榄石、辉石、长石以及钛铁矿和磷灰石等在源区的部分熔融和/或岩浆的结晶分异作用过程中起了一定作用。与蝌蚪山玄武岩(闫峻等,2005)及华北的方城玄武岩(Zhang et al, 2002a)相比,庐枞火山岩的SiO2含量明显偏高,但CaO的含量较低。此外,最明显的差异是庐枞火山岩的K2O/Na2O范围高于蝌蚪山玄武岩和方城玄武岩的值(0.3~0.6),与北淮阳盆地早白垩世玄武岩(谢智等,2003)类似,但Mg#值明显偏低,且MgO含量也明显低于这些玄武岩。

庐枞火山岩富集稀土元素,其中粗玄岩的

ΣREE=(214~245)×10-6,粗面岩有较高的稀土含量,ΣREE=(292~348)×10-6。在球粒陨石标准化图上(图4A),两类火山岩表现出相似的轻稀土富集的特征,其(La/Yb)N的范围在10~14,明显不同于N-MORB的特征。高于蝌蚪山玄武岩(闫峻等,2005),但低于方城玄武岩(Zhang et al, 2002)和北淮阳玄武岩的值(谢智等,2003)。庐枞火山岩的HREE分异并不明显,但基性火山岩稍大于粗面岩,前者的(Dy/Yb)N值为1.3~1.5,后者变化的范围是1.1~1.3。玄武粗安岩没有Eu负异常,而粗面岩有轻微的Eu负异常,表明后者存在斜长石的分

异结晶。这些火山岩的La/Nb值均大于>1.5,La/ Ta>22,表明它们 可能来自岩石圈地幔,而不是软流圈地幔(Thomoson and Morrison, 1988)

双庙组火山岩有相当高的Rb,Sr含量,分别是(48~180)×10-6和(838~1284)×10-6,以及远高于陆壳和地幔的Rb/Sr比值。但其Cr,Ni的含量低于原始玄武岩浆的Cr,Ni含量(分别为(300~500)×10-6和(300~400)×10-6,Frey et al, 1978)。在微量元素蛛网图(图4B)中,庐枞火山岩的大离子亲石元素(除Ba外)Th,U,K均表现出富集特征,Pb有显著的正异常;高场强元素图2 庐枞火山岩样品的TAS图解(A)和K2O与SiO2关系(B)图解Fig.2 The TAS (A) and K2O vs. SiO2 (B) diagrams of the volcanic

rocks from Luzhong

高 校 地 质 学 报13卷2期

240

图3 庐枞火山岩主、微量元素与SiO 2关系图解

Fig.3 The diagrams of major and trace elements vs. SiO 2

for volcanic rocks from Luzhong

Nb,Ta,Ti 有明显负异常。与蝌蚪山玄武岩表现出的Th,Pb 正异常和Nb,Ti 负异常的特征(闫峻等,2005)相似,也类似北淮阳玄武岩的特征(谢智等,2003),与岛弧火山岩或地壳岩石的特征相似。反映了可能存在的源区地壳物质信息。同时,Sr 与SiO 2之间表现出负相关关系,Nb,La,Th 与SiO 2之间表现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图3),表明在岩浆演化过程中,没有明显的高Sr 地壳物质的加入,结晶分异是主要的控制因素。庐枞火山岩的Th/U 比范围是3.0~5.4,显著低于方城玄武岩的比值5.7~7.3 (Zhang et al, 2002a),与蝌蚪山玄武岩的范围2.6~4.2

(闫峻等,2005)基本一致。中性火山岩和粗面岩表现出比偏基性火山岩更加亏损的Ti,Sr 和P 等元素,表明在岩浆上升过程中,有磷灰石、钛铁矿的结晶分异。此外,基性岩样品的Ba/Nb 比值普遍高于47.4,Nb/U 和Ce/Pb 的比值远低于地幔和全球平均地壳的范围。3.2 Sr,Nd 和Pb 同位素

尽管元素成分存在明显的差异,但庐枞火山

岩却给出较为均一的Sr,Nd 和Pb 同位素初始组成(表2及图5, 6)。粗安岩和粗玄岩的87Sr/86Sr 为0.70669~0.70691,143Nd/144Nd 为0.51228~0.51230;

谢智等:庐枞早白垩世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源区意义

2期241

标准化值参考McDonough et al, 1991(Normalization value from McDonough et al, 1991)

图4 庐枞火山岩稀土元素的球粒陨石标准化图解(A)和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蜘蛛图(B)Fig.4 Chondrite-normalized REE patterns and primitive mantle normalized spidergrams for the volcanic rocks from Luzhong

表2 庐枞火山岩的Sr-Nd-Pb同位素组成

Table 2 Sr-Nd-Pb isotope compositions of the volcanic rocks from Luzhong

同位素 LJ696ZY705ZY707ZY765ZY770ZY771ZY773ZY714ZY777ZY779粗安岩粗安岩粗安岩粗玄岩粗玄岩粗玄岩粗玄岩粗面岩粗面岩粗面岩

Rb(×10-6)164.2130.7159.9214.1246.6 Sr(×10-6)135********.1301215.8 87Rb/86Sr0.34940.3480.4782 2.058 3.307 87Sr/86Sr0.7069080.7066930.7069120.7096550.713627 2σ1417161414

I Sr0.7062870.7060740.7060620.7059990.707752

Sm(×10-6)7.0787.6467.6879.2687.058 Nd(×10-6)37.9740.0840.8753.340.52 147Sm/144Nd0.11270.11530.11370.10510.1053 143Nd/144Nd0.5122850.5122980.5123010.5123640.512246 2σ1110101011

I Nd0.5121930.5122040.5122080.5122780.5121599εNd (125 Ma)-5.5-5.3-5.3-3.9-6.2 t DM (Ga) 1.3 1.3 1.3 1.1 1.3

206Pb/204Pb*18.38018.34318.29018.09918.25418.30218.16218.15818.27318.224±0.0010.0010.0010.0010.0010.0020.0020.0010.0020.001 207Pb/204Pb*15.48115.48515.48415.47715.48215.48415.49815.47215.46915.502±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20.0010.0010.001 208Pb/204Pb*38.36438.26338.19638.04738.16838.18138.13038.11938.19438.221±0.0030.0030.0030.0030.0030.0030.0050.0030.0030.003 (206Pb/204Pb)

i

**17.97617.98718.02318.08318.04318.07418.12518.03717.87917.788

(207Pb/204Pb)

i

**15.51115.51815.52115.52615.52215.52315.54615.51615.50015.531

(208Pb/204Pb)

i

**37.98838.03738.06138.11838.05438.05538.18438.05537.93037.735 * 质谱测定结果;** 扣除放射成因Pb同位素积累后获得的初始比值;LJ696,ZYN为样品号。

高 校 地 质 学 报13卷2期

242

粗面岩有相对较高的Rb/Sr 比值和87Sr/86Sr 值(0.70966和0.71363),相似的

143

Nd/144Nd 值

(0.51225和0.51236)。以125 Ma 计算这些样品的同位素初始比值,其中I Sr 的范围除低Na 的粗面岩(ZY779)给出较高的值0.7078外,其他粗面岩为0.7060~0.7063,εNd 值为-3.9~-6.2,与刘洪等(2002)样品给出的I Sr =0.7057~0.7062和εNd =-5.0~-6.3的范围一致,均表现出同位素富集的特征。长江中下游富Na 基性岩(Chen et al, 2001)则给出更高的I Sr 和更大的εNd 值范围,分别是0.7070~0.7086和-9.9~-5.2(除阳湖塘和蒋庙外)。

庐枞火山岩的初始Pb 同位素组成是根据测定的全岩Pb 同位素组成,结合U,Th,Pb 的含量,扣除125 Ma 以来放射成因Pb 同位素的积累计算得到。玄武粗安岩和粗面岩有很一致的初始Pb 同位素组成,富集放射成因Pb 同位素,其中 (206Pb / 204Pb)i = 17.788~18.125,( 207Pb / 204Pb )i = 15.500~15.546,( 208Pb / 204Pb )i = 37.735~38.184。在( 206Pb / 204Pb )i -( 207Pb / 204Pb )i 相关图(图6a)中,

这些样品与下扬子基性岩及蝌蚪山玄武岩一样落在地球参考线(GEOCHRON)右侧,北半球参考线 (NHRL)上方,Zartman 的Pb 同位素地幔演化线和造山带之间,处于亏损地幔端元(DMM)和EM II 端元之间,也与以下扬子地区花岗岩为代表的扬子下地壳的范围(张理刚等,1995)一致。

4 讨论

最基性的火山岩代表受到地壳物质的影响最少,或结晶分异程度最低的样品。其地球化学特征也最能反映地幔源区的性质。因此在以下讨论中, 将以双庙组火山岩为主要对象。4.1 地壳物质的影响

玄武岩的形成需要经历在地幔岩浆房的演化、

穿过陆壳上升、喷发等过程。其中,地壳物质既可以通过交代作用进入地幔源区(Jahn et al, 1999;Zhang et al, 2002a),也可以在岩浆上升过程中被同化。庐枞双庙组粗玄岩给出较低的Mg #值(表1),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以及富集Sr -Nd -Pb 同位素的特征,均表明存在地壳物质影响。

大别造山带花岗岩和基性岩数据来自Zhang et al (2002), Chen et al (2002)和Wang et al (2005);扬子下地壳的范围参考Jahn et al (1999)

图5 庐枞火山岩的I Sr -εNd (t )图解

Fig.5 The I Sr -εNd (t

) plot for the volcanic rocks from Luzhong

谢智等:庐枞早白垩世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源区意义2期

243

大别造山带花岗岩和基性岩数据来自Zhang et al (2002)和Wang et al (2005);扬子下地壳的范围参考陈江峰等(1993);华北下地壳的范围参考张理刚等(1995);方城玄武岩参考Zhang et al (2002a)

图6 庐枞火山岩的Pb同位素组成图解

Fig.6 Pb isotopes plots for the volcanic rocks from Luzhong

但地壳物质是通过源区混合,还是在岩浆上升过程中混染必须首先澄清。由于缺乏地幔包体,难以获得玄武岩浆快速上升的直接证据,因此需要根据岩石化学数据来讨论。

扬子地块下地壳基底中最古老的岩石是太古

代崆岭群花岗质片麻岩(Chen and Jahn, 1998),其εNd(t)值约为-40左右(Ma et al, 2000)。此外,大别造山带中TTG片麻岩以及由TTG片麻岩重熔形成的白垩纪花岗岩的εNd(t)为-14~-23,I Sr>0.7073(Chen and Jahn, 1998);与庐枞火山岩同处岩浆岩

高 校 地 质 学 报13卷2期244

内带(邢凤鸣和徐祥,1999)的铜陵地区晚中生代花岗岩的εNd(t)为-8~-17,I Sr为0.7058~0.7094(陈江峰等,1993)。这些岩石代表了可能的扬子下地壳物质(所有数据均已对125 Ma重新计算)。若所研究庐枞火山岩中有地壳物质混染,其同位素组成应介于亏损地幔端元和这些下地壳物质之间。简单的计算表明,如果庐枞火山岩是亏损的软流圈地幔和类似铜陵地区花岗岩的下地壳基底的混合,至少需要有30%~40%的地壳物质的参与,而铜陵地区花岗岩多具有Na2O>K2O,低Al2O3等特征,属于I型花岗岩。庐枞基性火山岩具有低SiO2,K2O/ Na2O>1等特点,且高不相容元素Th,U与Mg#呈负相关关系,相容性元素Cr,Ni与Mg#呈正相关关系,1/Sr-I Sr和1/Nd-εNd(t)(图7)也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地壳混染信息,与蝌蚪山玄武岩极为相似。

刘洪等(2002)认为尽管下扬子地区存在富碱膏盐层,未发现K盐,这种碱质可能会使局部火山岩的碱质提高,但不能导致普遍的火山岩富K,且庐枞中性火山岩的1/Sr-I Sr表现出水平的线性关系,不支持同化混染的观点,因此这些火山岩中没有地壳物质的混染。闫峻等(2005)也认为蝌蚪山玄武岩来自于富集的中生代岩石圈地幔,玄武岩形成时没有明显的地壳物质的加入,这些玄武岩的1/Sr-I Sr和1/Nd-εNd(t)关系图上未表现出线性相关,在SiO2-εNd(t)关系图上也没有明显显示,结合其他岩石化学资料,闫峻等(2005)认为这些玄武岩没有受到明显的地壳物质的混染,其地球化学特征反映了源区地幔特征。赵子福等(2003)对大别山沙村基性岩研究也认为这些岩石来自富集的古老岩石圈地幔。

这些证据清楚表明,基性火山岩浆在上升过程中没有明显地壳物质的加入。因此,本研究认为庐枞中生代基性岩中的地壳物质信息是岩浆源区本身的地球化学特征。

4.2 地幔源区的特征

对MORB和OIB的同位素研究,区分出了不同的地幔端元,如DMM,HIMU,EMI和EMII等,其中DMM属于亏损地幔,HIMU具有较高U/Pb 比。EMI和EMII属于两种不同的富集地幔端元,其中EMI以低143Nd/144Nd,低206Pb/204Pb和中等87Sr/86Sr等为特征;EM II端元表现出高87Sr/86Sr,高206Pb/204Pb和中等143Nd/144Nd等特征。

本研究中庐枞火山岩在125 Ma时,I Sr的范围是0.7060~0.7063,εNd值是-4~-6,在I Sr-εNd(t)图解中(图6)中,介于亏损地幔和铜陵地区花岗岩之间。同时,在206Pb/204Pb-207Pb/204Pb和206Pb/204Pb-208Pb/204Pb图解(图7)中,可以更清楚地看出,庐枞火山岩落在长江中下游中生代基性岩(Chen et al,2001)的范围内,介于DMM和EMII之间,接近DMM端元处,与以铜陵地区中酸性侵入岩为代表的扬子下地壳的范围一致,明显不同于大别造山带花岗岩和基性岩的Pb同位素组成。显然,庐枞火山岩的源区同位素地球化学性质与EMI端元存在相当大的差别,而与EMII端元接近。

刘洪等(2002)根据庐枞地区4个火山组岩

图7 庐枞火山岩的1/Sr-I Sr和1/Nd-ε

Nd

(t)图解

Fig.7 1/Sr-I Sr and 1/Nd-ε

Nd

(t) diagrams for the volcanic rocks

from Luzhong

谢智等:庐枞早白垩世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源区意义

2期245

石的地球化学数据认为,这些火山岩与五大连池富K火山岩相似,都具有EMI型特征,也代表了地幔源区的性质。这种论断是由于他们没有对火山岩进行Pb同位素分析的缘故。事实上,Chen et al(2001)对相邻的下扬子地区基性侵入岩的Sr-Nd同位素研究表明,其源区是EMII型富集地幔特征;闫峻等(2005)也认为蝌蚪山玄武岩的Sr-Nd-Pb同位素特征明显表现出趋向EMII端元或介于DMM和EMII之间,EMI的特征不明显。Zou et al (2000)也认为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中,位于华北克拉通的残留有EMI的信息,而扬子地块的玄武岩源区中有EMII信息残留。因此,根据本文数据并结合这些研究成果就可以推测,扬子地块东部晚中生代玄武岩地幔源区具有同位素富集特征,类似于EM II型富集地幔。

与华北克拉通中生代基性岩浆岩相比,庐枞火山岩表现出与济南、邹平辉长岩(Guo et al, 2001, 2003)以及方城、胶东基性岩均不相同的地球化学性质。济南、邹平辉长岩给出较低的I Sr和较低的εNd(t)值范围,分别是0.7043~0.7060和-9~-21 (Guo et al, 2001,2003),(206Pb/204Pb)i=16.56~16.84,(207P b/204P b)i=15.22~15.28,(208P b/204P b)i= 36.29~36.72 (Zhang et al, 2004);而方城玄武岩的I Sr= 0.7094~0.7101,εNd(t)=-13~-14,(206Pb/ 204Pb)

i

=17.44~17.59,(207Pb/204Pb)i= 15.45~15.54,(208Pb/204Pb)i= 37.40~37.67 (Zhang et al, 2002a);类似的胶东煌斑岩的I Sr= 0.7079~0.7093, εNd(t) =-12~-17(Guo et al, 2004)。表明晚中生代时,庐枞玄武岩地幔源区较华北(除方城等)玄武岩源区有更高的Sr同位素初始比值和低的εNd(t)值以及更富放射成因Pb同位素组成,即晚中生代华北岩石圈地幔和扬子岩石圈地幔存在明显的差别,前者以EMI特征为主,而后者以EMII特征为主。4.3 庐枞早白垩世富集地幔的可能成因

这种具有同位素富集特征的中生代岩石圈地幔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广泛存在的(Chen et al,2001;闫峻等,2003b,2005),对这种地幔源区性质的形成,存在不同的认识。

(1)刘洪等(2002)认为,中生代时俯冲古太平洋板片脱水释放流体,交代上覆地幔楔,形成富集地幔。但闫峻等(2005),范蔚茗和郭锋(2005)认为在晚中生代时,并没有明显的古太平洋板块对中国东部岩石圈地幔性质的影响;而且这些中生代碱性岩浆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俯冲背景下形成的钙碱性岩浆作用有明显区别(范蔚茗和郭锋,2005及其所引文献)。因此本研究不倾向于受太平洋俯冲板片释放交代的富集地幔源区特征。

(2)闫峻等(2005)认为,这种岩石圈地幔性质可能是中生代以前的大洋沉积物释放的流体/熔体交代上覆地幔。但对扬子和华夏板块的碰撞对接关系并不清楚,是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是否存在华夏向扬子地块俯冲并进入岩石圈地幔仍未可知,因此这种流体/熔体的来源也需要更多的资料来证明。

(3)Chen et al(2001)认为亏损的软流圈地幔和EMII型扬子岩石圈地幔的混合,形成中生代扬子岩石圈地幔,但没有给出可能的混合比例。庐枞双庙组粗玄岩的微量元素特征表明,其中Ni,Cr含量普遍低于25×10-6,Mg#值也在50以下,HFSEs表现出明显的亏损特征,即使考虑结晶分异的影响,这些偏低的指标也反映源区中没有亏损软流圈地幔物质的贡献,即使有也很有限。庐枞基性火山岩的Eu/Eu*的范围是0.9~1.0,与Gao et al (2004)给出的火山岩的值相当,暗示庐枞火山岩源区中有下地壳物质的贡献。

数据表明,庐枞地区玄武岩源区中有显著的地壳物质的影响。崆岭群变质岩或/和铜陵地区花岗岩是可能的扬子地块下地壳物质代表。扬子地块最古老的基底崆岭群片麻岩具有很低的的εNd值和相对较高的Ni,Cr含量(Gao et al, 1999),但缺少Pb同位素数据的制约,因此目前无法判断崆岭群片麻岩对庐枞玄武岩源区的贡献,且现有研究资料表明,这些古老变质岩的分布范围有限,主要位于湖北宜昌地区,扬子地块东部下地壳是否存在类似崆岭群物质仍处于研究中。铜陵地区花岗岩是壳幔物质混合的产物(陈江峰等,1993),以下地壳物质贡献为主,形成于约137 Ma(未发表数据),可以作为扬子地块下地壳平均同位素组成的一种近似。庐枞玄武岩的出露范围与铜陵地区花岗岩接近,后者的Sr-Nd同位素组成表现出较前者略富集的特征,而两者间Pb同位素组成范围基本一致,表明两者间存在地球化学性质的成因联系。

高 校 地 质 学 报13卷2期246

综上所述,庐枞基性火山岩的地幔源区具有明显的Sr-Nd同位素富集特征,以及较高的放射成因Pb同位素比值,反映玄武岩源区中存在地壳物质的影响。因此作者认为,与庐枞相邻地区的下地壳物质对玄武岩地幔源区的地球化学组成有明显的贡献,但这种贡献并不是发生在岩浆上升过程中,而是地幔源区混合过程。

4.4 大地构造学意义

橄榄安粗岩主要形成于岛弧环境(Morrison, 1980; Muller and Groves, 1995),少数产于板内裂谷和大陆边缘环境。岩浆来源于与俯冲作用有关的富K和LILE的交代地幔。庐枞火山岩产于长江北侧,远离扬子-华夏的分界江-绍断裂,也位于Li (1994)所给出的扬子和华北克拉通的界线南侧,郯庐断裂带东侧,属扬子地块板内环境。这种板内碱性岩浆的形成一般与软流圈地幔上涌和岩石圈伸展-减薄或板内裂谷有关。

李献华等(2001)研究了粤西中生代橄榄安粗质侵入岩的地球化学性质,其中一些岩体给出与庐枞火山岩非常类似的地球化学特征,如LREE富集,Nb,Ta,Ti负异常以及Ba,P负异常,Rb,Th,K富集明显。李献华等(2001)认为这些侵入岩的形成与桂东南-粤西燕山早期软流圈地幔上涌、岩石圈伸展和裂谷作用有关。

Fan et al(2001)对苏鲁地区中生代岩浆岩的研究认为,在晚中生代Izanagi板块向北移动和郯庐断裂的长距离位移可以产生拉分盆地,并引起盆地下的伸展、岩石圈的减薄和加厚岩石圈去根,随后软流圈地幔上涌,使晚中生代交代地幔发生广泛熔融。而对华南大面积中生代岩浆岩形成的动力学模型虽然有多种不同的模式,但对华南地区白垩纪伸展的动力学背景已为大家所接受。在这种伸展体制下,形成大量的白垩纪盆地,A型花岗岩和碱性岩,以及板内基性岩和双峰式火山岩(王强等,2003及其所引文献)。

从中生代到新生代,扬子地块东部岩石圈地幔的同位素特征由富集向亏损转变,反映了软流圈物质的显著加入。庐枞火山岩表现出的岩石化学性质中虽然没有明显的软流圈地幔的贡献,但可以推测的是,庐枞火山岩形成与扬子地块中生代—新生代岩石圈地幔性质置换与软流圈上涌有密切的联系。其形成时代可能代表软流圈地幔上涌以及岩石圈地幔置换开始的时间。

但现有地球化学数据,也不能排除下地壳拆沉模式的可能性。该模式认为,加厚的下地壳,由于密度增加,使得过厚的岩石圈根重力不稳定,岩石圈从下地壳位置拆离,进入下伏软流圈。如Wang et al(2004, 2006)对庐枞邻近地区早白垩世埃达克质和橄榄安粗质岩浆岩的地球化学研究认为,白垩纪以前,中国东部存在加厚的地壳和岩石圈地幔,在侏罗纪—白垩纪中国东部的拉张环境下,下地壳拆沉进入受到热的软流圈的影响发生熔融的岩石圈地幔,形成橄榄安粗岩浆。借鉴这一模式,可以推测,庐枞地区加厚岩石圈在早白垩世可能拆沉进入软流圈,软流圈提供的热量使得岩石圈发生熔融,并发生源区混合。

具体哪一种模式更符合实际地质情况,从现有同位素数据难以进行辨别,但这些数据表明,扬子地块东段下地壳物质对早白垩世基性岩的地幔源区有显著贡献。这对进一步探讨地幔岩浆起源有重要的制约意义。

5 结论

本文研究样品是富集岩石卷地幔部分熔融后结晶分异的产物,其微量元素表现出岛弧特征,根据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证据,可以得到如下结论:(1)双庙组玄武粗安岩和粗玄岩在通过喷发出地表的形成过程中,没有受到明显的地壳物质混染,因此,其微量元素和同位素组成能反映其地幔源区的地球化学特征。

(2)这些火山岩来自富集地幔,受到扬子下地壳物质显著影响的,这种影响来自于壳幔物质在地幔源区的混合。

(3)Sr-Nd-Pb同位素组成与华北岩石圈地幔相比明显偏向EM II型端元,软流圈物质的影响很小。晚中生代是否存在太平洋板块向中国大陆东部俯冲以及俯冲物质带来的对岩石圈地幔的影响仍需要更多的证据来判别。

(4)庐枞火山岩属于橄榄安粗岩系,可能形成于晚中生代中国东部岩石圈地幔伸展的动力学背景下,虽然没有明显的软流圈物质信息,但结合相邻地区出现的亏损的晚中生代玄武岩,有理由推测

谢智等:庐枞早白垩世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源区意义

2期247

这些火山岩的形成时代可能反映扬子陆下岩石圈地幔伸展、软流圈地幔上涌以及随后带来的岩石圈地幔地球化学性质置换的开始时间。但不能排除下地壳拆沉的构造模式。

致谢:河北廊坊地质实验研究所李林庆及其同事帮助进行样品的破碎和薄片处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钱卉帮助进行同位素分析处理,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南京大学周金城教授对稿件进行了审阅,并提出宝贵意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安徽 省地矿局. 1997. 安徽省岩石地层. 全国地层多重划分对比研究 34. 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pp. 220-223.

[Anhui Bureau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1997. Stratigraphy (Lithostratic) of Anhui Province, Multiple Classification and Correlation of the Stratigraphy of China (34).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Press, Wuhan. pp. 220-223. (in Chinese)]

Boynt o n W V. 1984. Geochemistry of the rare earth elements: meteorite studies. In: Henderson P (ed.). Rare Earth Element Geo chemistry.

Elsevier, pp. 63-114.

Chen B, Jahn B M, Wei C J. 2002. Petrogenesis of Mesozoic granitoids in the Dabie UHP complex. Central China: trace element and Nd-Sr isotope evidence. Lithos, 60: 67-88.

Chen J F and Jahn B M. 1998. Crustal evolution of southeastern China: Nd and Sr isotopic evidence. Tectonophysics, 284: 101-133.

陈江 峰,周泰禧,李学明,等. 1993. 安徽南部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的源区锶、钕同位素制约. 地球化学,(3): 261-268.

[Chen J F, Zhou T X, Li X M, et al. 1993. Sr and Nd isotopic constraints on source regions of the intermediate and acid intrusions from southern Anhui Province. Geochmica, (3): 261-268.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Chen J F, Yan J, Xie Z, et al. 2001. Nd and Sr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igneous rocks from the Lower Yangtze region in Eastern China: constraints on Sources. Phys. Chem. Earth (A), 26: 719-731. Deng J F, Mo X X, Zhao H L, et al. 2004. A new model for the dynamic evolution of Chinese lithosphere: Continental root-plume tectonics.

Earth Sci. Rev., 65: 223-275.

范蔚 茗,郭锋. 2005. 华北晚中生代镁铁质岩浆作用及其地球动力学背景.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9(1): 44-55.

[Fan W M, Guo F. 2005. late Mesozoic mafic magmatism from the eastern part of North China Block and its adjacent regions: magma genesis and geodynamic implications for lithospheric thinning. Geotectonica et Metallogenia, 29(1): 44-55.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Fan W M, Zhang H F, Baker J, et al. 2000. On and of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Where is the Archaean keel? J. Petrol., 41: 933-950.

Fan W M, Guo F, Wang Y J, et al. 2001. Post-orogenic bimodal volcanism along the Sulu orogenic belt in eastern China. Phys. Chem. Earth.

(A), 26(9-10): 733-746.

Frey F A, Green D H, Roy S D. 1978. Integrated models of basalt Petrogenesis: a study of quartz tholeiites to olivine melilitites from

South Eastern Australia utilizing geochemical and experimental petrological data. J. Petrol., 19: 463-513.

Gao S, Ling W L, Qiu Y M, et al. 1999. Contrasting geochemical and Sm-Nd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Archean metasediments from the Kongling high-grade terrain of the Yangtze craton: Evidence for cratonic evolution and redistribution of REE during crustal anatexis.

Geochim. Cosmochim. Acta, 63: 2071-2088.

Gao S, Rudnick R, Carlson R W, et al. 2002. Re-Os evidence for replacement of ancient mantle lithosphere beneath the North China craton. Earth Planet. Sci. Lett., 198: 307-322.

Gao S, Rudnick R L, Yuan H L, et al. 2004. Recycling lower continental crust in the North China craton. Nature, 432(16): 892-897.

Griffi n W L, Zhang A D, O’Reilly S Y, et al. 1998.Phanerozoic evolution of the lithosphere beneath the Sino-Korean Craton. In: Flower MFJ, et al eds. Mantle Dynamics and Plate Interactions in East Asia. 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 Geodynamics Series 27, pp. 107-126.

Guo F, Fan W M, Wang Y J, et al. 2001. Late Mesozoic mafic intrusive complexes in North China block: constraints on the Nature of Subcontinental lithospheric mantle. Phys. Chem. Earth (A), 26(9-10): 759-771.

Guo F, Fan W, Wang Y, et al. 2003. Geochemistry of late Mesozoic mafic magmatism in the west Shangdong Province, eastern China: Characterizing the lost lithospheric mantle beneath the North China Block. Geochem. J., 37: 63-77.

Guo F, Fan W M, Wang Y J, et al. 2004. Origin of early Cretaceous calc-alkaline lamprophyres from the Sulu orogen in eastern China: implications for enrichment processes beneath continental collisional belt. Lithos, 78: 291-305.

Jahn B M, Wu F Y, Lo C H, et al. 1999. Crust-mantl interaction induced by deep subduction of the continental crust: geochemical and Sr-Nd isotopic evidence from post-collisional mafic-ultramafic intrusions of the northern Dabie complex, central China. Chem. Geol., 157: 119-146.

李献 华, 周汉文, 刘颖, 等. 2001. 粤西阳春中生代钾玄质侵入岩及其构造意义:II. 微量元素和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 地球化学,30(1): 57-65.

[Li X H, Zhou H W, Liu Y, et al. 2001. Mesozoic shoshonitic intrusives in the Yangchun Basin, western Guangdong, and their tectonic significance: II. Trace elements and Sr-Nd isotopes. Geochimica, 30(1): 57-65.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Li Z X ,1994. Collision between the North and South China blocks: a crustal detachment model for suturing in the region east of the Tanlu fault. Geology, 22: 739-742.

刘洪 ,邱检生,罗清华,等. 2002. 安徽庐枞中生代富钾火山岩成因的地球化学制约. 地球化学,31(2): 129-140.

[Liu H, Qiu J S, Luo Q H, et al. 2002. Petrogenesis of the Mesozoic potash-rich volcanic rocks in the Luzhong basin, Anhui Province: Geochemical constraints. Geochimica, 31(2): 129-140.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Ma C Q, Ehlers C, Xu C H, et al. 2000. The roots of the Dabieshan ultrahigh-pressure metamorphic terrane: constraints from geochemistry and Nd-Sr isotope systematics. Precambrian Research, 102: 279-301.

McD o nough W F, Sun S, Ringwood A E, et al. 1991. K, Rb and Cs in the earth and moon and evolution of the earth's mantle. Geochim.

Cosmochim. Acta, 56: 1001-1012.

高 校 地 质 学 报13卷2期248

Menz i es M A, Xu Y G. 1998. Geodynamics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In: Flower, M F J et al eds. Mantle Dynamics and Plate Interactions in East Asia. 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 Geodynamics Series 27, pp. 155-165.

Menz i es M A, Fan W M, Zhang M. 1993. Palaeozoic and Cenozoic lithoprobes and the loss of > 120 km of Archaean lithosphere, Sino-Korean craton, China. In: Prichard H M et al eds. Magmatic Process and Plate Tectonics. Geol. Society Special Publicationt, 6: 71-78. Morri s on G W. 1980. Characteristics and tectonic setting of shoshonite rock association. Lithos, 13 (1) : 97-108.

Mulle r D, Groves D I. 1995. Potassic Igneous Rocks and Associated Gold-Copper Mineralization. Berlin: Spring-Verlag, pp. 1-210.

任启 江, 刘孝善, 徐兆文, 等, 1991. 安徽庐枞中生代火山构造盆地及其成矿作用. 北京: 地质出版社,pp. 206

[Ren Q J, Liu X S, Xu Z W, et al. 1991. The Luzong Mesozoic Volcanic Tectonic Depression and Its Related Metallogenesis. Beijing: Geological Publishing House, 206. (in Chinese)]

孙冶 东, 杨荣勇, 任启江, 等. 1994. 安徽庐枞地区中生代火山岩系的特征及其形成的构造背景. 岩石学报, 10(1): 94-103.

[Sun Y D, Yang R Y, Ren Q J, et al. 1994. Discussion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ectonic setting of the Mesozoic volcanic sequences in Lujiang Zongyang area. Acta Petrol. Sinica, 10 (1): 94-103.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Thom p son R N, Morrison M A. 1988. Asthenospheric and lower-lithospheric mantle contributions to continental extensional magmatism: an example from the British Tertiary province. Chem.

Geol., 68: 1-15.

Wang Q, Zhao Z H, Jian P, et al. 2003. SHRIMP U-Pb zircon geochronology of Yangfang aegirite-augite syenite in Wuyi Mountains of South China and its tectonic implications.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48 (20): 2241-2247.

Wang Q, Xu J F, Zhao Z H, et al. 2004. Cretaceous high-potassium intrusive rocks in the Yueshan-Hongzhen area of east China: Adakites in an extensional tectonic regime within a continent.

Geochem. J., 38: 417-434.

Wang Q, Wyman DA, et al. 2006. Petrogenesis of Cretaceous adakitic and shoshonitic igneous rocks in the Luzong area, Anhui Province (eastern China): Implications for geodynamics and Cu-Au mineralization. Lithos, 89 (3-4): 424-446.

Wang S S, McDougall I. 1980. K-Ar and 40Ar/39Ar ages on Mesozoic volcanic rocks from the Lower Yangtze volcanic zone, southeastern China. J. Geol. Soc. Aus., 27: 121-128.

Wang Y J, Fan W M, Peng T P, et al. 2005. Nature of the Mesozoic lithospheric mantle and tectonic decoupling beneath the Dabie Orogen, Central China: Evidence from 40Ar/39Ar geochronology, elemental and Sr-Nd-Pb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early Cretaceous mafic igneous rocks. Chem. Geol., 220: 165-189.

Wu F Y, Walker R J, Ren X W, et al. 2003. Osmium isotopic constraints on the age of lithospheric mantle beneath northeastern China.

Chem. Geol., 196: 107-129.

吴利 仁, 1984. 华东及邻区中、新生代火山岩. 北京: 科学出版社,pp. 287.

[Wu L R. 1984. The Mesozoic-Cenozoic volcanic rocks in eastern China and its vicinity. Beijing: Science Press, 287. (in Chinese)]

谢智, 陈江峰, 张巽, 等. 2003. 北淮阳晓天盆地早白垩世玄武岩地球化学: 富集地幔的证据.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2(1): 26-31. [Xie Z, Chen J F, Zhang X, et al. 2003. Geochemistry of Early Cretaceous

basalt in the Xiaotian Basin, North Huaiyang region: evidence of enriched mantle. Bull. Mineral., Petrol. Geochem., 22(1): 26-31.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邢凤 鸣, 徐祥. 1999. 安徽扬子岩浆岩带与成矿. 合肥: 安徽人民出版社, pp. 6-58.

[Xing F M, Xu X. 1999. Magmatic rocks along the Yangtze River area of Anhui Province and its metallogenesis. Hefei: Anhui People's Press, 170. (in Chinese)]

Xu Y G. 2001. Thermo-tectonic destruction of the Archaean lithospheric keel beneath the Sino-Korean Craton in China: Evidence, timing and mechanism. Phys. Chem. Earth (A), 26: 747-757.

徐义 刚. 2003. 华北岩石圈减薄的时空不均一特征. 高校地质学报,10(3): 324-331.

[Xu Y G. 2003. Lithospheric thinning beneath North China: A temporal and spatial perspective. Gol. J. China Univ., 10(3): 324-331.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Xu X S,O’Reilly S Y,Griffin W L,Zhou X M. 2000. Genesis of young lithospheric mantle in Southeastern China: an LAM-ICPMS trace element study. J. Petrol.,41: 111-148.

闫峻, 陈江峰, 谢智, 等. 2003a. 鲁东晚白垩世玄武岩中的幔源捕虏体:对中国东部岩石圈减薄时间制约的新证据. 科学通报,48(14): 1570-1574.

[Yan J, Chen J F, Xie Z, et al. 2003a. Mantle xenoliths from Late Cretaceous basalt in eastern Shandong Province: New constraint on the timing of lithospheric thinning in eastern China. Chinese Sci.

Bull., 48 (19): 2139-2144]

闫峻 ,陈江峰,喻钢,等. 2003b. 长江中下游晚中生代中基性岩的铅同位素特征:富集地幔的证据. 高校地质学报,9(2): 195-206. [Yan J, Chen J F, Yu G, et al. 2003b. Pb isotop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ate Mesozoic mafic rocks from the Lower Yangtze region: Evidence for enriched mantle. Geol. J. China Univ., 9(2): 195-206.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闫峻 ,陈江峰,谢智,等. 2005. 长江中下游地区晚中生代蝌蚪山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研究: 岩石圈地幔性质与演化的制约. 地球化学, 34(5): 455-469.

[Yan J, Chen J F, Xie Z, et al. 2005. Geochemistry of Late Mesozoic basalts from Kedoushan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Yangtze regions: Constraints on characteristics and evolution of the lithospheric mantle. Geochimica, 34(5): 455-469.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Yang J H, Wu F Y, Wilde S A. 2003. A review of the geodynamic setting of large-scale Late Mesozoic gold mineralization in the North China Craton: An association with lithospheric thinning. Ore Geol. Rev., 23: 125-152.

于学 元,白正华,1981. 庐枞地区安粗岩系. 地球化学,10(1): 57-65.

[Yu X Y, Bai Z H. 1981. Latitic series in Lujiang-Zongyang region.

Geochimica, 10(1): 57-65.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Zhang H F, Gao S, Zhong ZQ, et al. 2002. Geochemical and Sr-Nd-Pb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Cretaceous granitoids: constraints on tectonic framework and crustal structure of the Dabieshan ultrahigh-pressure metamorphic belt, China. Chem. Geol., 186: 281-299.

Zhang H F, Sun M, Zhou X H, et al. 2002a. Mesozoic lithosphere destruction beneath the North China Craton: evidence from major-

trace-element and Sr-Nd-Pb isotope studies of Fangcheng basalts.

Contrib. Mineral. Petrol., 144: 241-253.

谢智等:庐枞早白垩世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源区意义2期249

Abstract: The sub -continental lithospheric mantle (SCLM) under the eastern part of North China was thinned and th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were replaced during Mesozoic and Cenozoic. The Mesozoic SCLM under eastern Yangtze block shows the similar procedure as that in North China craton. This paper reports th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esozoic volcanics, which will be helpful for understand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Yangtze SCLM and the time -space relationship of the replacement characteristics from Mesozoic to Cenozoic. The Luzhong volcanics, occurring in eastern part of China and belonging to Yangtze block, are a set of Late -Mesozoic alkali -rich shoshonitic rocks, which include trachybasalts -basaltic trachyandesite -trachyte. The Suangmiao group, part of the Luzhong set, was studied in detail in this paper. The volcanics were slightly contaminated by crust materials during the formation, and the elemental and isotopic compositions can well reflect their mantle source. The basaltic rocks are characterized by enriched Rb, K, Sr, Th and LREE, and depleted HFSEs. They also have enriched Sr -Nd isotopic compositions with (87Sr/86Sr)i = 0.7060~0.7063,εNd (t ) = -3.9~-6.2,(206Pb/204Pb)i = 17.788~18.125,(207Pb/204Pb)i = 15.511~5.546, (208Pb/204Pb)i = 37.735~38.184. These data suggest that the magma was partially melted from enriched mantle source, which was effected by lower crust materials within the source, and followed by crystal fractionation. The magma composition and mantle source characteristics of Luzhong volcanics imply the extension of lithospheric mantle and asthenosphere upwelling in the Late Mesozoic.

Key words : trace elements; Sr -Nd -Pb isotopes; shoshonitic rocks; extension of lithosphere; Suangmiao group

Th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arly -Cretaceous Volcanics in Luzhong Region and Their Source Significances

XIE Zhi, LI Quan -zhong, CHEN Jiang -feng, GAO Tian -shan

(CAS Key Laboratory of Crust -Mantle Materials and Envoirments,

School of Earth and Space Sciences,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Hefei 230026, China )

Zhang H F, Sun M, Zhou X H, et al. 2003. Secular evolution of the

lithosphere beneath the eastern North Craton: Evidence from Mesozoic basalts and high -Mg andesites. Geochim. Cosmochim. Acta , 67: 4373-4387.Zhang H F, Sun M, Zhou M F, et al. 2004. Highly heterogeneous Late

Mesozoic lithospheric mantle beneath the North China Craton: evidence from Sr -Nd -Pb isotopic systematics of mafic rocks. Geol. Mag ., 141(1): 55-62.张理 刚等. 1995. 东亚岩石圈块体地质——上地幔、基地和花岗岩同

位素地球化学及其动力学. 北京:科学出版社,pp. 84-108.[Zhan g L G, et al. 1995. Geology of the East Asia Lithospheric Block:

Isotope Geochemistry and Dynamics of Upper Mantle, Basement and Granites. Beijing: Science Press, Pp. 84-108. (in Chinese)] 赵子 福,郑永飞,魏春生,等. 2003. 大别山沙村和椒子岩基性-超基

性岩锆石U -Pb 定年、元素和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高校地质学报,9:139-162.[Zhao Z F, Zheng Y F, Wei C S, et al. 2003. Zircon U -Pb age, element

and isotope geochemistry of Mesozoic mafic -ultramafic rocks at Shacun and Jiaoziyan in North Dabie. Geol. J. China Univ ., 9: 139-162.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Zou H B, Zindler A, Xu X S, et al. 2000. Major, trace element, and Nd,

Sr and Pb isotope studies of Cenozoic basalts in SE China: Mantle sources, regional variations, and tectonic significance. Chem. Geol ., 171(1-2): 33-47.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1火山岩岩石学特征 1.1主量元素特征该旋回岩石化学成分平均值与黎彤值和戴里值相比,该旋回火山熔岩,总体具高硅、高镁,低铁、铝、钙的特点;A/NKC值反映该旋回为铝过饱和岩石类型;分异指数(DI)为3 2.63~88.51, 均值为61.04,各氧化物随着DI值的增大有不同变化,如SiO2、K2O 明显升高,Na2O稍有增高,Al2O3变化不明显,TiO2、Fe2O3、FeO、MgO、CaO明显降低,MnO、P2O5稍微降低。总体上反映了该旋回火山 岩正常的分异趋势;里特曼组合指数说明本区义县旋回火山岩具钙碱 性向碱性演化的趋势。总体上来看,依据同源岩系的δ值事连续且相 近的原理,说明义县旋回火山岩浆是同源的。 1.2微量元素特征该旋回火山岩各岩石过渡元素分配型式曲线基本协 调一致,呈明显的“W”型,表明为同源岩浆分异产物。岩石曲线出现 相交现象,是因为个别元素在不同岩石中富集水准不同所致,反映了 岩浆在运移和成岩过程中可能有外界物质的介入和混染。图中给类岩 石的Ba、Nb呈明显的波谷,说明其在该旋回岩浆演化分异过程中分异 较好,而Zr具有明显的波峰说明该元素在该旋回中比较富集。仅在流 纹岩中Th元素具有明显的波谷,说明其在流纹岩中分异较好。 1.3稀土元素特征该旋回火山熔岩各岩石稀土总量差别较大,∑REE 在94.6~230.17,平均值为152.4。与世界同类岩石维氏值相比,该 旋回火山岩基性-中性岩,为富稀土岩石,中酸性-酸性岩为贫稀土岩石。LREE/HREE值为9.26~15.49,(La/Yb)N值为11.8~27.33,(Ce/Yb)N值为7.98~17.35,La/Sm值为3.36~8.83之间,以上参 数值及稀土配分曲线特征反映该旋回火山岩各岩石均具轻稀土富集, 分馏较好;重稀土亏损,分馏较弱的特点,火山岩浆可能来源于壳幔 混源。 2火山岩形成环境及源区

adakite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adakite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1968年,Green and Ringwood提出,大洋玄武岩(MORB)在岛弧俯冲带转变为榴辉岩之后,可以发生部分熔融,形成钙碱性的安山岩。然而,Stern和Gill的试验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绝大多数岛弧安山岩不可能由俯冲的MORB部分熔融形成。现今各大洋周边俯冲洋壳的平均年龄为60Ma,已基本冷却,岩Benioff带的地热梯度较低(≤10 ℃/km),洋壳在俯冲过程中不能直接熔融,而是发生变质并逐步脱水。富含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的水热流体向上运移,交代地幔楔,并使之发生部分熔融,形成岛弧拉斑玄武岩和钙碱性玄武岩。岛弧玄武岩经过分离结晶等演化,形成典型的岛弧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岩系。 1990年,Defant and Drummond重新提出,某些岛弧钙碱性安山岩和英安岩为俯冲版片部分熔融形成。在一些地区,如果年轻、热的洋壳发生俯冲,则沿Benioff带的地热梯度高(25~30 ℃/km),洋壳可能发生脱水熔融,形成高铝的中-酸性岩石。这类岩石最早发生于aleutian群岛的Adak岛,因此,被命名为adakite,指的是新生代与年轻洋壳俯冲有关的、具有独特地球化学特征的一类中-酸性火山岩或侵入岩,其地球化学特征与太古代高铝的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TTG)相似。由于其特殊的成因,对研究陆壳的起源和演化、俯冲带的元素地球化学行为以及壳-幔相互作用有重要意义,对探讨一些造山带的古构造演化也很有帮助。 1、adakite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adakite的主要矿物组合为:斜长石+角闪石±黑云母,单斜辉石和斜方辉石极少,只在Aleutian和墨西哥的高镁安山岩中有所发现。

元素地球化学背景特征

一、元素地球化学背景特征 工区对Au、Ag、Cu、Pb、Zn、As、Sb、Bi、W、Sn、Mo等十一种元素的含量进行了统计分析,其地球化学特征参数见表3-1。 1、全区内背景值对比特征, (1)从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土壤测量—岩石测量,背景值逐渐增高的有Sb、Pb、Ag、Cu、Zn等元素,其中以Pb、Ag、Zn变化最为显著,Pb在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中最低为17.36×10-6,到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中增加到40.64×10-6,在岩石中最高为85.45×10-6;Ag在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中最低为0.06×10-6,到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中增加到0.10×10-6,在岩石中最高为0.13×10-6,增加了一个数量级;Zn在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中最低为72.78×10-6,到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中增加到96.38×10-6,在岩石中最高为537.88×10-6, 增加了一个数量级,是正常的成矿序列,反映了是区内的主成矿元素,从岩石中迁移进入土壤经次生变化后迁移到水系中进一步的贫化。 (2)区内从岩石测量或土壤测量—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背景值逐渐增高的有Sn、Au等元素,Sn在岩石中最低为1.72×10-6; 到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中增加到 2.21×10-6,在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中最高为2.51×10-6,是一个反正常的变化序列,但同处一个数量级;Au在岩石中为0.97×10-9; 到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中减少到0.54×10-9,在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中最高为1.22×10-9,反映出Sn、Au元素从岩石中迁移进入土壤经次生变化后,迁移到水系中富集。 (3)区内从土壤测量—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岩石测量,背景值逐渐增高的有Bi、W、Mo等元素,这类均是高温元素,其中Bi在土壤中最低0.36×10-6,在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中为0.46×10-6, 在岩石中最高为0.50×10-6; W在土壤中最低2.19×10-6,在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中为2.29×10-6, 在岩石中最高为3.18×10-6; Mo在土壤中最低0.51×10-6,在1∶5万水

东华理工大学水文地球化学试卷

2006-2007第一学期《水文地球化学》期末试卷(B)-参考答案班级()学号()姓名()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21分) 1、盐效应:矿物在纯水中的溶解度低于矿物在高含盐量水中的溶解度,这种含盐量升高而使矿物溶解度增大的现象。 2、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岩石颗粒吸附地下水中的某些阳离子,而将其原来吸附的某些阳离子转入水中,从而改变了地下水的化学成分,这一作用即为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 3、氧化垒:在还原条件被氧化条件激烈交替的地段上所形成的地球化学垒。 4、侵蚀性CO2:当水中游离CO2大于平衡CO2时,水中剩余部分的CO2对碳酸盐和金属构件等具有侵蚀性,这部分即为侵蚀性CO2。 5、TDS:指水中溶解组分的总量,它包括溶于水中的离子、分子及络合物,但不包括悬浮物和溶解的气体。 6、硅质水与硅酸水:SiO2含量大于50mg/L的水称为硅质水(1.5分);在阴离子中,HSiO3-占阴离子首位(按mol%计算)的水称为硅酸水(1.5分)。 7、硬度:是以水中Ca2+和Mg2+来量度,其计算方法是以Ca2+和Mg2+的毫克当量总数乘以50,以CaCO3表示,其单位为mg/L。 二、填空(每题1分,共14分) 1、Fe2+在(酸)性中迁移强,而在(碱)性中迁移弱。 2、地球化学垒按成因可分为(机械)垒、(物理化学)垒、(生物)垒和(复合)垒。 3、碱度主要决定于水中的(HCO-3,CO2-3)的含量。硬度是以(Ca2+,Mg2+)的毫克当量总数乘以50,而暂时硬度是以(HCO-3,CO2-3)的毫克当量总数乘以 50。 4.大气CO2的δ13C平均值是(-7‰),而土壤CO2的δ13C平均值是( -25‰)。5.标型元素的标型程度取决于(元素的克拉克值)和(它的迁移能力)。 6.弥散作用包括(分子扩散),(对流扩散迁移)和(渗透分散)。 7、SiO2和Na/K地热温度计适用的温度范围分别为(0~250℃)和(150~350℃)。8.近代火山型浅部地下热水的水化学类型为(SO2-4SO2-4 -Cl),而深部地下热水的水化学类型为(Cl-HCO-3)。 9.海水的水化学类型为(Cl-Na),而海成存封水的水化学类型为(Cl-Na -Ca)。 10、水对离子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溶解作用,是由于水分子具有较强的(介电)效应所致,水的沸点较高,是由于水分子间(氢键)的破坏需要较大的能量。 11、在35℃下,pH=7的地下水是(碱)性。在天然水化学成分的综合指标中,体现水的质量指标的有(TDS,硬度,含盐量或含盐度,电导率),而表征水体系氧化还原环境状态的指标有(COD,BOD,TOC,Eh)。 12、迪拜—休克尔公式的使用条件是离子强度小于(0.1mol/L),而戴维斯方程的使用条件是离子强度小于(0.5mol/L)。 13、空气迁移的标型元素主要决定环境的(氧化还原)条件,而水迁移的标型元素主要决定环境的(酸碱)条件 14、在氮的化合物中,(NO-2,NH4+)可作为地下水近期受到污染的标志,而(NO-3)可作为地下水很早以前受到污染的标志。

水文地球化学试卷

09031123 一、名词解释(每题3 分,共21 分) 1、BOD: 指用微生物降解水中有机物过程中所消耗的氧量,以mg/L 为单位。 2、脱硫酸作用: 在缺氧和有脱硫酸菌存在的情况下,SO4 2- 被还原成H2S 或S2-的过 程。 3、同离子效应: 一种矿物溶解于水溶液,如若水溶液中有与矿物溶解相同的离子,则这种矿物的溶解度就会降低,这种现象在化学上称为同离子效应 4、降水氢氧稳定同位素的高程效应: 大气降水中的18O 和D 含量随着海拔高程的增加而不断下降的现象。 5、酸性垒: 当中性或碱性条件转变为弱酸性和酸性条件或在pH 值急剧降低的地段所形成的地球化学垒。 6、水分子的缔合作用: 由单分子水结合成比较复杂的多分子水而不引起水的物理化学性质改变的现象。7、硅质水与硅酸水: SiO2 含量大于50mg/L 的水称为硅质水(1.5 分);在阴离子中,HSiO3 -占阴离子首位(按mol%计算)的水称为硅酸水(1.5 分)。 二、填空(每题1 分,共14 分) 1、水对离子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溶解作用,是由于水分子具有较强的(介电)效应所致,水的沸点较高,是由于水分子间(氢键)的破坏需 要较大的能量。 2、在35℃下,pH=7 的地下水是(碱)性。在天然水化学成分的综 合指标中,体现水的质量指标的有(TDS,硬度,含盐量或含盐度, 电导率),而表征水体系氧化还原环境状态的指标有(COD,BOD,TOC,Eh )。 3、迪拜—休克尔公式的使用条件是离子强度小于(0.1 mol/L ),而 戴维斯方程的使用条件是离子强度小于(0.5 mol/L )。

4、空气迁移的标型元素主要决定环境的(氧化还原)条件,而水迁移的标型元素主要决定环境的(酸碱)条件 5、在氮的化合物中,(NO- 2,NH4 + )可作为地下水近期受到污染的 标志,而(NO- 3 )可作为地下水很早以前受到污染的标志。 6、Fe2+在(酸)性中迁移强,而在(碱)性中迁移弱。 7、地球化学垒按成因可分为(机械)垒、(物理化学)垒、(生 物)垒和(复合)垒。 8、碱度主要决定于水中的(HCO- 3,CO2- 3 )的含量。硬度是以 (Ca2+,Mg2+)的毫克当量总数乘以50,而暂时硬度是以(HCO- 3,CO2- 3 )的毫克当量总数乘以50。 9.大气CO2 的δ13C 平均值是(-7 ‰),而土壤CO2 的δ13C 平均值是(-25‰)。 10.标型元素的标型程度取决于(元素的克拉克值)和(它的迁移能力)。 11.弥散作用包括(分子扩散),(对流扩散迁移)和(渗透分 散)。 12、SiO2 和Na/K 地热温度计适用的温度范围分别为(0~250 ℃)和(150~350 ℃)。 13.近代火山型浅部地下热水的水化学类型为(SO2- 4 SO2- 4 Cl- ), 而深部地下热水的水化学类型为(Cl-HCO- 3 )。 14.海水的水化学类型为(Cl-Na ),而海成存封水的水化学类型为(Cl-Na -Ca)。 三.简答题(每题5 分,共30 分) 1、氧漂移及其影响因素?

庐枞早白垩世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源区意义

高 校 地 质 学 报 Geological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ies 2007年6月,第13卷,第2期,235-249页June 2007,Vol. 13,No. 2, p. 235-249庐枞早白垩世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源区意义 谢 智,李全忠,陈江峰,高天山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壳幔物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合肥 230026)摘要:从中生代到新生代,华北东部岩石圈地幔发生了减薄以及地球化学性质置换, 而扬子地块东部中生代岩石圈地幔也表现出类似的过程,对中生代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研究有助于了解这一变化过程以及发生置换时的时空关系。庐枞火山岩出露于扬子地块东部,为一套包括粗玄岩–玄武粗安岩–粗面岩的富碱橄榄安粗岩系。研究了双庙组基性火山岩,这些岩石富集Rb,K,Sr,Th和轻稀土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87Sr/86Sr)i = 0.7060~0.7063,εNd (t )=-3.9~-6.2,(206Pb/204Pb)i =17.788~18.125,(207Pb/204Pb)i = 15.511~15.546,(208Pb/204Pb)i =37.735~38.184。在喷出地表过程中,火山岩没有受到明显的地壳物质混染,因此元素和同位素组成反映了地幔源区的地球化学特征。其地幔源区具有同位素富集特征,表明火山岩源区曾受到地壳物质的影响,是富集地幔部分熔融的产物,并经历明显的结晶分异作用。庐枞火山岩的岩浆成分和源区特征反映该地区在晚中生代岩石圈地幔的伸展和软流圈地幔上涌的演化过程。 关键词:微量元素;Sr -Nd -Pb同位素;橄榄安粗岩;岩石圈伸展;双庙组 中图分类号:P588.1 中图分类号:A 文章编号:1006-7493(2007)02-0235-15 收稿日期:2007-03-26;修回日期:2007-04-27 基金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73008)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40203004) 作者简介:谢智,男,1969年生,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同位素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研究。E -mail: zxie@https://www.360docs.net/doc/3e7567252.html, 中国东部自北向南可以划分出如华北克拉通、大别–苏鲁造山带、扬子地块和华夏地块等地质单元。这些不同的单元有不同时代形成的基底,经历了不同的演化过程。但它们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广泛发育晚中生代岩浆岩,形成从超基性–基性到中酸性、碱性等不同系列的岩浆岩。这些岩浆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对了解中国东部晚中生代壳幔演化过程有重要的制约意义。 近年来,中国东部从中生代到新生代岩石圈减薄作用和岩浆动力学机制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华北岩石圈减薄的动力学演化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华北克拉通性质的岩石圈地幔被大洋型的岩石圈地幔所置换,岩石圈发生了至少100 km 的减薄(Menzies et al, 1993; Menzies and Xu, 1998; Griffin et al, 1998; Fan et al, 2000; Xu, 2001; Gao et al, 2002; Zhang et al, 2002a; Wu et al, 2003; Yang et al, 2003; Deng et al, 2004; 闫峻等,2003a;徐义 刚,2003)。同位素地球化学性质也发生显著改变,晚中生代基性岩如济南、邹平辉长岩的地幔源区表现出同位素富集的性质(Zhang et al, 2002a, 2003, 2004; Guo et al, 2001, 2003, 2004)。但在100 Ma 时,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的阜新碱性玄武岩表现出Nd 同位素亏损的特征(Zhang et al,2003);73 Ma 时,鲁东幔源捕虏体的源区也具有亏损特征,并与中国东部新生代地幔特征一致(闫峻等,2003a)。 另一方面,扬子地块东部中生代—新生代玄武岩地幔源区表现出类似的从同位素富集到亏损转变的特征。对中生代长江中下游基性侵入岩和玄武岩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其原始岩浆来源于富集的岩石圈地幔,并表现出以EM II 为主的特征(Chen et al, 2001;闫峻等,2003b,2005),如相邻地区的蝌蚪山玄武岩(闫峻,2005)和北淮阳玄武岩;曾受到扬子地块俯冲物质影响的华北南缘方城玄武岩源区也同样具有趋向EM II 的同

勘探地球化学复习资料

化探复习 1、勘查地球化学的概念; 在地质与地球化学的理论指导下,在各种介质(包括岩石、土壤、水、水系沉积物、生物、气体等)中系统地在不同比例尺与规模上采集地球化学样品,经测试分析与数据处理,发现地球化学异常与其它地球化学指标,据此作为找矿的线索与依据,进而寻找矿床;同时用以解决一些地质等其它问题。 2、勘查地球化学的分类; 丰度(Abundance):泛指元素在一定的自然体系中的平均含量,也叫克拉克值。 浓集系数:它就是某元素在矿体中的含量(通常以最低可采平均品位作标准)与其地壳丰度的比值。 浓集系数反映了元素在地壳中局部集中(成矿)的能力。 浓集系数较大的元素在矿体周围呈现的地球化学异常强度较大。 对于某些伴生的微量元素,如果其浓集系数较主要成矿元素明显地大,则这些伴生元素便就是寻找该矿床的良好指示元素。Hg、Sb、Bi、As成为金矿床的指示元素便就是这个原因。浓度克拉克值:即地质体中某元素的平均含量与其克拉克值的比值。浓度克拉克值>1,说明元素富集,反之则分散。 化学元素在不同成分岩浆岩中的丰度变化,反映了岩浆成因与物质来源的差异,以及结晶分异与地球化学演化过程中元素的分配;同时也体现出造岩元素对微量元素含量变化的制约作用。 研究岩浆岩中化学元素的丰度变化具有重大找矿意义。 2、化学元素在各类沉积岩中的分布 (1)碱金属元素(2)碱土金属(3)亲氧元素 元素在地质体内的分布形态一般有五种情况:

①结合在多种矿物中的元素一般服从正态分布; ②集中在一、二种矿物内的元素呈对数正态分布; ③多次地化作用迭加形成的含量呈正态分布;单一作用呈正态分布。 ④扩散作用形成的含量呈对数正态分布;对流混匀作用呈正态分布。 ⑤两次不同地质作用,可引起两种类型相同而参数不同的分布形式。 研究分布类型的目的就是:正确选择背景值、背景上限以及各种数据处理方法。 通过对分布形式检验直接得到某些地化信息。 地壳中元素的存在形式与元素的迁移 地球化学环境就是使元素所在的地球化学系统得以保持平衡的各种物理化学条件的总合 原生环境,就是指从天然降水循环面以下直到能够形成正常岩石的最深水平的环境; 次生环境,就是地表天然水、大气所能够影响范围的环境 丰度研究的意义 1.判断特殊地球化学过程 2.衡量研究区化学元素富集或贫化的程度 3.作为选择分析方法灵敏度的依据 4.作为矿产资源评价预测的依据 地球化学系统中元素的总量称为地球化学储量。 在地球化学储量中,能被人类开采利用的部分叫作资源,资源中被探明的部分叫作矿产储量。资源量占地球化学储量的百分比叫作矿化度。 短吨= 907、18474 公斤=0、91吨 岩石的酸度,就是指岩石中含有SiO2 的重量百分数。 岩石的碱度即指岩石中碱的饱与程度 通常把Na2O+K2O的重量百分比之与,称为全碱含量 各岩类的标型元素组合为: 1、超基性岩元素,典型代表就是Cr、Ni、Co、Mg及Pt族。 2、基性岩元素,Cu、Fe、V、Ti、P、Mn、Ca、Sc、Sb等。 3、亲中性岩元素,Al、Ga、Zr、Sr等。 4、亲酸性岩元素,种类最多,以Li、Be、Ta、U、Th、K、Rb、Cs、F、B为代表。 5、碱性岩以富含Nb、Ta、Be及REE(稀土元素)为特征。 沉积岩可以分为碎屑岩、泥质岩与化学沉积岩三个类型 二、元素的赋存形式 1、矿物形式:独立矿物(主要造岩矿物)、副矿物、主矿物中的机械包裹体、固熔体分解物、液相包裹体中的子矿物; 2、非矿物形式:类质同象混入物,元素呈离子、分子、胶体被矿物表面吸附,超显微非结构混入物,有机结合物。 三、元素迁移 元素迁移的方式 1、化学及物理化学迁移 2、机械迁移 3、生物及生物地球化学迁移 地球化学异常:就是指某些天然物质(岩石、土壤、水系沉积物、生物等)中某一特征元素的含量偏离正常含量或某些化学性质明显的发生变化的现象。 地球化学背景及背景区: 在化探中将无矿或未受矿化影响的天然物质(岩石、土壤、水系沉积物、生物等)中某一特征元素的正常含量(一般含量)称为背景。 而将那些具有正常含量的地区称为背景区或正常区。

水文地球化学

水文地球化学研究现状、基本模型与进展 摘要:1938 年, “水文地球化学”术语提出, 至今水文地球化学作为一门 独立的学科得到长足的发展, 其服务领域不断扩大。当今水文地球化学研究的理论已经广泛地应用在油田水、海洋水、地热水、地下水质与地方病以及地下水微生物等诸多领域的研究。其研究方法也日臻完善。随着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方法及同位素方法的深入研究, 以及人类开发资源和保护生态的需要, 水文地球化学必将在多学科的交叉和渗透中拓展研究领域, 并在基础理论及定量化研究方面取得新的进展。 早期的水文地球化学工作主要围绕查明区域水文地质条件而展开, 在地下水的勘探开发利用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沈照理, 1985) 。水文地球化学在利用地下水化学成分资料, 特别是在查明地下水 的补给、迳流与排泄条件及阐明地下水成因与资源的性质上卓有成效。20 世纪60 年代后, 水文地球化学向更深更广的领域延伸, 更多地是注重地下水在地壳层中所起的地球化学作用( 任福弘, 1993) 。 1981 年, Stumm W 等出版了5水化学) ) ) 天然水化学平衡导论6 专著, 较系统地提供了定量处理天然水环境中各种化学过程的方法。1992 年, C P 克拉依诺夫等著5水文地球化学6分为理论水文地球化学及应用水文地球化学两部分, 全面论述了地下水地球化学成分的形成、迁移及化学热力学引入水文地球化学研究的理论问题, 以及水文地球化学在饮用水、矿水、地下热水、工业原料水、找矿、地震预报、防止地下水污染、水文地球化学预测及模拟中的应用等, 概括了20 世纪80 年代末期水文地球化学的研究水平。特别是近二十年来计算机科学的飞速发展使得水文地球化学研究中的一些非线性问题得到解答( 谭凯旋, 1998) , 逐渐构架起更为严密的科学体系。 1 应用水文地球化学学科的研究现状 1. 1 油田水研究 水文地球化学的研究在对油气资源的勘查和预测以及提高勘探成效和采收率等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早期油田水地球化学的研究只是对单个盆地或单个坳陷, 甚至单个凹陷进行研究, 并且对于找油标志存在不同见解。此时油田水化学成分分类主要沿用B A 苏林于1946 年形成的分类。1965 年, E C加费里连科在其所著5根据地下水化学组分和同位素成分确定含油气性的水文地球化学指标6中系统论述了油气田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寻找油气田的水文地球化学方法。1975 年, A G Collins 在其5油田水地球化学6中论述了油田水中有机及无机组分形成的地球化学作用( 汪蕴璞, 1987) 。1994 年, 汪蕴璞等对中国典型盆地油田水进行了系统和完整的研究, 总结了中国油田水化学成分的形成分布和成藏规律性, 特别是总结了陆相油田水地球化学理论, 对油田水中宏量组分、微量组分、同位素等开展了研究, 并对油田水成分进行种类计算, 从水化学的整体上研究其聚散、共生规律和综合评价找油标志和形成机理。同时还开展了模拟实验、化学动力学和热力学计算, 从定量上探索油田水化学组分的地球化学行为和形成机理。 1. 2 洋底矿藏研究

草滩沟群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形成构造环境

第41卷 第1期 2008年 (总164期) 西 北 地 质 NORT HWESTERN GEOLOGY Vol.41 No.1  2008(Sum164)   文章编号:1009-6248(2008)01-0059-08 草滩沟群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及其形成构造环境 朱涛1,董云鹏1,王伟2,徐静刚3,马海勇3,查理4 (1.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陕西西安 710069; 2.贵州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贵州贵阳 550003; 3.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研究院, 陕西西安 710021; 4.长庆油田第一采油厂,陕西延安 716000) 摘 要:通过对出露于东—西秦岭交接处的草滩沟群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表明,草滩沟群火山岩具有较高的A l2O3含量和较低的T iO2含量,低 R EE等特征;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图解显示呈平坦型-微弱富集型;微量元素组成以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Cs、Rb、Ba、T h,强烈亏损N b、T a,以及高场强元素(HFSE)不分异为特征,N b、T a、Z r、Hf丰度及N b/L a,Hf/T a,L a/T a,T i/Y等值特征均显示岩浆源区受到消减组分加入的影响,与典型的岛弧玄武岩相似。综合地质、地球化学资料认为,草滩沟群玄武岩可与东秦岭丹凤群变基性火山岩对比,是早古生代秦岭洋俯冲消减作用的岩浆活动产物,代表了商丹缝合带的西延组成部分,向西延伸可与西秦岭天水关子镇-武山蛇绿混杂岩带相接。 关键词:秦岭造山带;草滩沟群;玄武岩;地球化学;构造环境 中图分类号:P591 文献标识码:A 秦岭造山带是中国南、北诸板块拼合形成的构造结合带,在研究中国大陆的形成演化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现有的研究表明,秦岭造山带中存在南北两条缝合带,即南部的勉略缝合带和北部的商丹缝合带(张国伟等,1996,2001),而商丹缝合带则是中国华北和华南最主要的构造边界,也是分割中国南北大陆的主要边界构造结合带。沿该带分布着一系列蛇绿混杂岩块和岛弧火山岩(张国伟等, 1995,1996;张旗等,1995;李曙光等,1993)。其中,出露较好、研究程度较高的地段主要集中在东秦岭商南—丹凤一带,目前许多研究表明在西秦岭天水关子镇及武山等地区存在蛇绿混杂岩带,并认为该蛇绿混杂岩带是商丹带的西延部分(裴先治等, 2004;杨钊等,2006;董云鹏等,待刊)。然而,在东西秦岭之间的交接地区,关于商丹缝合带的研究程度还比较薄弱,对其时空展布尚不清楚,这关系到商丹缝合带是否存在于该区以及能否西延至西秦岭地区等基础地质问题,也直接影响到对秦岭造山带早古生代带构造格局以及秦岭-祁连造山带构造交接关系的认识。 笔者在区域地质调研基础上,选取东西秦岭交接部位太白县魏家湾地区出露的一套变质火山岩,重点研究其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探讨岩石成因及形成环境,为秦岭造山带早古生代构造格局及演化研究提供依据。 草滩沟群火山岩产于斜峪关岩群南部,其形成时代通过古生物化石间接限定为奥陶纪,而关于该套火山岩形成构造环境尚存争议,因此,在野外地  收稿日期:2007-07-21;修回日期:2007-10-1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234041,40472115)资助  作者简介:朱涛(1983-),男,青海乐都人,西北大学地质学系,硕士。通讯地址:710069,西安市太白北路229号,西北大学地质学系;E-ma il:Z hut-1983@163.co m。

环境水文地球化学 第一篇 第一次作业

1.地下水的主要组成成分是什么? 答:地下水是组成成分复杂的溶液,近八十种天然元素以离子、原子、分子、络合物和化合物等形式存在于地下水中,有些已溶解和活动于地下水中的有机质、气体、微生物和元素同位素的形式存在。这些可溶物质主要是岩石风化过程中,经过水文地球化学和生物地球化学的迁移、搬运到水中的地壳矿物质。 地下水中溶解的无机物主要组分(即浓度>5mg/L)为:HCO3-、Cl-、SO42-、Na+、K+、Ca+、Mg2+、SiO2。占地下水中无机物成分含量的90-95%,决定着地下水的化学类型。 地下水中有机组分种类繁多,主要有:氨基酸、蛋白质、糖(碳水化合物)、葡萄糖、有机酸、烃类、醇类、醚类、羧酸、苯酚衍生物、胺等。各种不同形式的有机物主要由C、H、O组成,这三种元素占全部有机物的98.5%,另外还存在有少量的N、P、K、Ca等元素。 地下水中常见溶解气体有:O2、CO2、CH4、N2、H2以及惰性气体Ar、Kr、He、Ne、Xe等。 微生物成分主要有三种类型:细菌、真菌和藻类。微生物在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和演变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地下水中存在各种不同的细菌。有在氧化环境中的硝化菌、硫细菌、铁细菌等喜氧细菌;有在还原环境的脱氮菌、脱硫菌、甲烷生成菌、氨生成菌等。这些微生物活动可以发生脱硝酸作用、脱硫酸作用、甲烷生成作用和氨生成作用等还原作用,也可以发生硫酸根生成、硝酸根生成和铁的氧化等作用等,从而导致地下水化学成分的相应变化。 2.举例论述络合作用有何环境意义? 答:地下水中大多数金属能与配体形成各种各样的络合物,这些络合物可能是电中性的,也可能是带正电或者带负电。金属络合作用对环境的意义在于:络合物的溶解度是影响金属形态迁移的重要因素;重金属离子与不同配体的配位作用,改变其化学形态和生化毒性,如铝离子(毒性很强)、有机铝络合物(毒性很弱)的生物毒性相差很大;络合作用影响络合剂的性质,如配位体的氧化还原性、脱羧及水解等;有些络合物可以通过化学絮凝、活性炭吸附或离子交换等方法容易地从水中去除。但有些重金属形成螯合物后很难用常规办法去除,影响水处理中对重金属的排除效率;络合作用会加速金属的腐蚀,比如氯离子和氨的作用。 3.胶体的稳定性和ζ电位有什么关系?研究胶体的ζ电位有何环境意义? 答:ζ电位是胶体稳定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因为胶体稳定是与离子键的经典排斥力密切相关的。ζ电势的降低会使静电排斥力减小,致使粒子之间范德华力占优势,从而引起胶体的聚沉难和破坏。故研究ζ电势的变化规律是十分重要的。 4.地球化学垒和水文地球化学分带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答:地球化学垒是正在表生带内,因为短间隔内化学元素迁徙环境显然变迁,迁徙强度突然削弱而招致某些化学元素浓集的地段;水文地球化学分带是地下水化学成分和水中总溶解固体沿着水平或者垂直方向呈现有规律的带状分布和变化的现象。故它们共同形成成因都是地下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期末作业培训课件

西藏阿里多龙地区中侏罗统碎屑沉积岩的地球 化学特征及其构造环境分析 学号:120110100 姓名:胡维云专业:构造地质学 前言 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位于西藏自治区西北部的阿里地区境内,跨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南北两侧,由于仅开展过 1∶25 万区域地质调查、1∶20万区域化探等少量基础地质工作,是西藏地质工作程度最低的地区之一。近年来该成矿带内资源评价工作取得了突出的进展,多龙超大型斑岩铜金矿床和嘎尔穷、嘎拉勒、弗野、材玛等大型矽卡岩型铜铁多金属矿床的相继发现与评价,揭示出班公湖—怒江成矿带成矿条件优越,找矿潜力巨大。关于班公湖—怒江结合带所代表的特提斯洋盆的性质,打开、闭合的时限和多龙大型矿集区的构造背景、成矿作用,不同的学者存在很大的争议。目前,己有许多资料证明了该带代表了一个已消失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洋壳盆地。王恒忠等(2005)认为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内的早白奎世OIB型火山岩是班公湖—怒江洋盆演化晚期的洋岛(塔仁本区早白垩世OIB型玄武岩(主要依据于上覆灰岩中化石时代));而张玉修等(2004)研究认为该套玄武岩是早白垩世冈底斯弧弧后盆地的产物。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拟通过研究多龙地区中侏罗统地层的岩石类型及组合特征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该地区中侏罗统地层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为正确认识多龙超大型斑岩铜金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和结合带的演化提供了新的线索。 二、研究区地质背景 构造位置上,多龙地区处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北侧, 羌塘地块的南缘;地理位置上处于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该区构造以断裂为主,呈近东西向带状断续展布。断裂构造主要表现为一系列走向近东西向且大致平行的北倾逆冲断层,并控制着地层和岩浆岩的分布。沿构造-岩浆带,大规模的岛弧火山活动发生在中—晚侏罗世,形成燕山早期陆缘火山弧,为一套含大量火山碎屑岩的以安山质为主的玄武—安山—流纹岩组合,火山作用晚期岩浆成分向碱性演化,以陆相中心式喷发为主,兼具熔岩溢流(西藏自治区区域地质志,2000)。岩浆的深成侵入作用发生在早白垩世至晚白垩世早期,以中酸性幕式侵入为特点,岩体一般呈岩珠或小岩基沿东西向呈带状分布,岩性主要有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似斑状花岗岩及花岗斑岩,年龄在70—140Ma之间(西藏自治区区域地质志,2000)。研究区地层主要为晚三叠统的日干配错组、中侏罗统的曲色组一段、色哇组、,早白垩统的美日切组,新近系中新统的康托组、更新统和全新统。地层属羌塘—昌都地层区内的羌南地层分区之多码分区,出露宽度大于10km。 三、研究依据 据现有资料研究表明:砂岩的TFe2O3+MgO、TiO2含量,以及Al2O3/SiO2、K2O/Na2O 和A12O3/(CaO+Na2O)等比值具有显著的构造背景差异,因而成为其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判别的重要参数(Bhatia,1983)。Roser等人(1986)认为,K2O/Na2O值与SiO2值可有效地示踪砂岩形成构造环境,并编制了构造判断图解。在Bhatia(1983)提出的TiO2-TFe2O3+MgO图解,Roser和Korsch(1988)提出了区分物源区是铁镁质的、中性的或长英质火成岩和石英沉积

第五章烃源岩特征

第五章烃源岩特征及油气源对比 第一节烃源岩分布及地球化学特征 一、烃源岩岩性、岩相及厚度 1、岩性、岩相特征 柴北缘早侏罗世断陷盆地为碎屑岩沉积区,烃源岩主要为湖泊、三角洲、沼泽相暗色泥岩、页岩及炭质泥页岩,富含有机质。据研究,该地区烃源岩的主要岩相类型包括: (1)前扇三角洲暗色泥岩 主要发育于湖西山组和小煤沟组,形成于湖水面相对较高、距物源区近、湖盆坡度相对较陡且受同沉积正断层控制的背景下,由冲积扇直接入湖形成。前扇三角洲暗色泥岩的特点是沉积厚度大,在剖面上常与厚层或透镜状的砂砾岩互层,二者之间多突变接触。前扇三角洲距河口近,有机质来源丰富,湖水较深,加上沉积速率较高、快速埋藏,有利于有机质的保存。但陆源高等植物输入较多,有机质以川型为主。 (2)湖相暗色泥岩 主要为半深湖-深湖相,有机质既有陆源高等植物,也有湖相水生生物,其相对丰度取决于水体距物源的距离。冷西次凹的北部在早侏罗世处于较深湖区,距物源区相对较远,陆源高等植物的输入减少,水生生物较发育,所形成的暗色泥岩中U?I型有机质较丰富。如石深7井下侏罗统深水湖底扇暗色泥岩厚度为136m,占地层厚度的38%,有机质类型较好。 (3)沼泽相炭质泥岩 沼泽相富含植物组分的炭质泥岩、页岩甚至煤层也是重要的烃源岩,但其生油潜力有限。 从现有资料看,下侏罗统最有利的烃源岩为湖泊相暗色泥岩;中侏罗统烃源岩除了J2d6-J2d7湖相泥岩、页岩和油页岩外,还有J2d5沼泽相煤系地层。 2、研究区的烃源岩厚度分布 青海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根据烃源岩发育的控制因素、利用测井方法识别和评价了生油岩的分布,编制了下侏罗统暗色泥岩厚度等值线图(见图5-1)。 下侏罗统具有多个生烃中心,其烃源岩厚度大,分布面积广。烃源岩厚度变化规律与地层厚度类似。其中,昆特依断陷北部的鄂博梁次凹和冷西次凹发育了巨厚的烃源岩,厚度达600?1200米,冷湖四、五号一带烃源岩厚度也较大,为400?900米左右,昆北斜坡1 00?200米左右,昆1 井附近为200?400米左右;昆特依断陷中部厚度多为200米左右(图5-1)。对冷湖一号至三号构成有意义的下侏罗统烃源岩主要分布于冷西次凹。

水文地球化学习题讲解学习

水文地球化学习题 第一章 第二章水溶液的物理化学基础 1.常规水质分析给出的某个水样的分析结果如下(浓度单位:mg/L): Ca2+=93.9;Mg2+=22.9;Na+=19.1;HCO3-=334;SO42-=85.0;Cl-=9.0;pH=7.2。求: (1)各离子的体积摩尔浓度(M)、质量摩尔浓度(m)和毫克当量浓度(meq/L)。 (2)该水样的离子强度是多少? (3)利用扩展的Debye-Huckel方程计算Ca2+和HCO3-的活度系数。 2.假定CO32-的活度为a CO32- =0.34?10-5,碳酸钙离解的平衡常数为4.27?10-9,第1题中的水样25℃时CaCO3饱和指数是多少?CaCO3在该水样中的饱和状态如何? 3.假定某个水样的离子活度等于浓度,其NO3-,HS-,SO42-和NH4+都等于10-4M。反应式如下: H+ + NO3- + HS- = SO42- + NH4+ 问:25℃和pH为8时,该水样中硝酸盐能否氧化硫化物? 4.A、B两个水样实测值如下(mg/L): 组分Ca2+Mg2+Cl-SO42-HCO3-NO3- A水样706 51 881 310 204 4 5.请判断下列分析结果(mg/L)的可靠性,并说明原因。 组分Na+K+Ca2+Mg2+Cl-SO42-HCO3-CO32-pH A水样50 6 60 18 71 96 183 6 6.5 B水样10 20 70 13 36 48 214 4 8.8 6.某水样分析结果如下: 离子Na+Ca2+Mg2+SO42-Cl-CO32-HCO3-含量(mg/l) 8748 156 228 928 6720 336 1.320 试计算Ca2+的活度(25℃)。 4344 含量(mg/l)117 7 109 24 171 238 183 48 试问: (1)离子强度是多少? (2)根据扩展的Debye-Huckel方程计算,Ca2+和SO42-的活度系数? (3)石膏的饱和指数与饱和率是多少? (4)使该水样淡化或浓集多少倍才能使之与石膏处于平衡状态? 8.已知温度为298.15K(25℃),压力为105Pa(1atm)时,∑S=10-1mol/l。试作硫体系的Eh-pH图(或pE-pH图)。 9.简述水分子的结构。 10.试用水分子结构理论解释水的物理化学性质。 11.温、压条件对水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及其地球化学意义。 12.分别简述气、固、液体的溶解特点。

第四章 第一节 优质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分布特征

第四章优质烃源岩的分布特征及资源贡献 第一节优质烃源岩的分布特征 一、优质烃源岩的评价依据与地球化学特征 陆相泥质烃源岩一般都存在比较明显的非均质性,其中有机质丰度高、生烃潜力大的、已有生烃排烃过程的为有效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特别大、生烃潜力特别高的称为优质烃源岩(金强,2002)。也有人把有机质丰度与类型俱佳的烃源岩称为优质烃源岩,如济阳坳陷下第三系的优质烃源岩和塔里木盆地的优质气源岩等(周杰等,2004)。国内外的一些研究实例也已证实,并非烃源岩厚度大,分布广,生烃潜力就大,而部分薄层的优质烃源岩层段对油气成藏起决定性作用。对于陆相含油气盆地而言,优质烃源岩是指在生物勃发期和缺氧的湖相环境中形成的有机质特别富集,演化程度适中的烃源岩,常为薄层状(有时为纹层状)以某种生物为主的有机质富集层,以不规则状分布在有效烃源岩中。由于不同盆地优质烃源岩的成因不同,所以优质烃源岩没有统一的标准,不同盆地优质烃源岩标准的制定要考虑该盆地烃源岩的沉积环境和母质来源等因素。作为优质烃源岩,一般要求烃源岩中有机质相对富集,有机质丰度指标达到好-极好烃源岩的标准,有机质类型较好(以I型或II1型为主),烃源岩中富含藻类体、壳质体等显微组分。 通过对溱潼凹陷优质烃源岩和非优质烃源岩地化特征的对比,我们认为溱潼凹陷优质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为:TOC一般大于1.5%,S1+S2大于10mg/g,氢指数大于400mg/g,氯仿沥青“A”大于0.1%,Ph含量高(远高于Pr),β-胡萝卜烷含量中等~很高,伽马蜡烷含量很高,有机质类型较好(以Ⅰ型或Ⅱ1型为主),烃源岩中富含藻类体、壳质体等显微组分。溱潼凹陷阜二段、阜四段、泰州组部分MA类烃源岩大部分已达到这一标准。这些烃源岩中TOC一般大于1.5%,S1+S2大于10mg/g,壳质体和矿物沥青质体含量较高,富含黄色层纹层状藻类体、黄色沥青及液态包体、亮绿黄色、团状小孢粉体,分布有黄色荧光—亮黄色孢粉体及动物沥青壳壁体和动物沥青。干酪根类型以Ⅰ型和Ⅱ1型为主。可溶有机质中伽马蜡烷、β-胡萝卜烷相对含量较高,Pr/Ph一般小于1。沉积岩主要形成于相对咸化的还原环境,沉积有机质以低等水生生源输入为主。岩石类型以暗色泥岩或泥灰岩、灰质泥岩为主。进入成熟阶段,Ro大于0.7%的优质烃源岩为成熟优质烃源岩。 二、不同层位优质烃源岩在纵向上的分布特征 溱潼凹陷优质烃源岩主要分布在阜二段和阜四段,从苏153井、苏259井、苏169井、苏120井、苏241井等井阜二段和阜四段烃源岩地化特征分布规律的分析表明,阜二段优质烃源岩占总段烃源岩的45%左右,分布在阜二段中部;阜四段优质烃源岩占总段烃源岩的 119

地球化学数据

海南省前寒武纪的研究现状 海南岛地处欧亚板块、印度-澳大利亚板块和菲律宾板块的交汇部位,大地构造位置独特,据前人研究,海南岛出露有一套中元古代结晶基底岩石,对研究华夏一直华南地块在columbia大陆裂解以后和Rodinia聚合之前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海南岛前寒武纪基底岩石仅在琼西戈枕断裂带上盘抱板-饶文-公爱一带及琼中上安地区零星出露。其中,琼西地区以一套具花岗-绿岩系建造特征的抱板杂岩为主。岩性主要发育有以斜长角闪片(麻)岩为主的变质岩,混合花岗质类岩石,中-基性火山岩;琼中地区发育有一套变质火山岩系,并有少量麻粒岩及紫苏花岗岩分别以透镜状和脉状分布其中。 随着海南戈枕金矿的发现,大批学者对海南岛以抱板杂岩为代表的元古宙地层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目前所取得的较为统一的认识有:抱板群的形成、组成与演化;石碌群的地层出露以及琼中地区变质岩的主要组成、年代学特征等。 据(候威等.1992,涂少雄.1993,梁新权.1995,马大栓等.1998)等抱板杂岩主要包括一套深变质岩、花岗质类岩石以及中-基性火山岩。 谭忠福(1991),候威等(1992),涂少雄.(1993) 梁新权(1995) 马大栓等(1998),许德如(2000)等对分别对分布在琼中乘坡农场、抱板、土外山、二甲矿区的抱板群变质岩进行研究,认为变质岩主要可以分为变质沉积岩和绿片岩,变质沉积岩主要由石英二云母片岩和白云母石英片岩,是组成抱板群的主要岩石类型,绿片岩主要由斜长角闪片(麻)岩组成,两者产状基本一致互层产出。梁新权(1998),许德如(2001),徐德明等(2008)对花岗质类岩石研究,认为其主要组成部分为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呈岩株或岩枝侵入于抱板群片岩或片麻岩中,与围岩呈侵入接触关系谭忠福等(1991),涂少雄(1993)马大栓(1998)对二甲矿区,琼中乘坡农场万泉河边及东方县戈枕水库大坝处发育的斜长角闪(片)岩进行研究,认为斜长角闪岩呈脉状斜切围岩中,角闪岩见冷凝边,围岩见有明显的热接触蚀变现象,指示为后期岩脉。 叶伯丹等(1990)研究认为抱板群的变质时期及条纹-眼球状混合岩形成时期应在1145±40Ma,进而推测其原岩时代应为中元古代或更早,候威(1992)对抱板群内的变火山岩、混合花岗(质)片麻岩及其中的暗色包体进行地质年龄分析,得到Sm-Nd等时线年龄为1699.64 士3Ma、1379.54 士25Ma及2885.07士23Ma. 从而他认为抱板群中的斜长角闪片岩的原岩形成于前寒武纪古元古代长城纪时期, 混合花岗(质)片麻岩形成时代是中元古蓟县纪时期并推测海南到存在有太古宙基底;谭忠福等(1991)对海南岛中部抱板群中的变火山岩进行Sm-Nd 法测年,得年龄为975±8.6Ma,张业明等(1998)对海南岛西部的变基性火山岩进行研究,认为其形成于1165Ma士;涂少雄(1993)通过对抱板群内岩体进行同位素测定研究,认为抱板群形成于中元古代早期(1600~1700Ma),1400Ma士经历了一次角闪岩相变质作用混合演化和地壳重熔,并在1000Ma士发生基性岩浆侵入事件,对应于晋宁运动。 梁新权(1995)研究了土外山除发育的变基性玄武岩并认为其主量元素特征与全球大陆拉斑玄武岩和大洋拉斑玄武岩化学成分的算术平均值相当接近, 是一种过渡性拉斑武岩,稀土元素特征及大地构造背景分析图解均指示原岩倾向于岛弧拉斑玄武岩,Sr一N d同位素分析结果,斜长角闪片岩的。e N d ( T ) 为正值( e N d ( T ) = 2.555 ) , 说明这套玄武岩浆来源于亏损地慢区,但e N d ( T ),又要比17 亿年前全球地慢亏损平均值(e N d ( T )= 十6.26 ) 要小些,猜测是受到了少量下地壳物质混染。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为岛弧环境,并位于大洋一侧。许德如(2000),斜长角闪片麻岩呈绿色、墨绿色,片麻状构造,柱状、粒状变晶结构,主要变质矿物为绿色普通角闪石(75%~80%)、斜长石(15%~20%)、石英(0%~5%),SiO2变化范围小(48.86%~52.38%),平均为50.13%,TiO2平均为0.85%,基本上小于1.0%,P2O5基本小于0.1%,显示了岛弧火山岩特征,与许多元古代低钛拉斑玄武岩一致。Al2O3平均为14.06%,MgO平均为7.75%,CaO 8.9%~13.85%,K2O 和Na2O 平均值分别为0.78%和1.67%且K2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