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是不是大自然的保护者

人类是不是大自然的保护者
人类是不是大自然的保护者

主持人:我们人类啊,可以说是生于自然、长于自然,管自然叫大自然母亲。在草坪旁边,我们写着:青草依依,请勿践踏。在树林里面,我们禁止乱砍乱伐;在江河湖海之畔,我们大声疾呼一定要保持水资源那。我们人类究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猜对方的立论】

正方二辩:诸位好!从逻辑上来讲,对方今天必须彻底的否定人类而非一少部分人是大自然的保护者才能够证明自己的观点。对方同学有可能立足于人类和大自然的区别性,将保护仅仅理解成为保持不变或者不介入。在逻辑上对方辩友有可能偷偷地论证人类是大自然的其他什么者来偷换今天的辩题,那么怎样立论才最有利呢?对方有可能会选择与保护者所对立的——就是破坏者。利用少数破坏的势力来代替今天的全称否定论段。那么对方的主要论点可能有三:第一,对方可能会把人类和大自然截然分开,认为他们处于两个不同的系统;第二,对方认为人类是自立的,人类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自身的发展和繁荣,所以人类是自己的保护者而不是大自然的保护者;第三,对方可能会认为人类繁荣发展都是要对大自然进行索取,而今天的保护是为了明天更好的去获取或者作为破坏者的一种心理安慰。猜测完毕。谢谢。

反方一辩:人们常说啊,人类文明的进步史就是一部征服自然的历史,可是人类却因此自食其果了。所以今天的辩题就需要我们双方站在这里正视人类自身的行为,正视人类自身的特点,一起来做出判断。今天对方辩友要论证他方的观点就必须告诉我们:人,有作为自然保护者的相应能力和内在意愿,以及人类是大自然的保护者这样一个观念对解决实践的问题具有实际意义。所以我方猜测对方有可能这么来论证:第一,把所有的破坏性行为都归结为阶段性的失误;第二,认为人与自然的利益是息息相关的,所以人有保护自然的内在意愿;第三,认为科技能够解决一切,认为现在面临的问题可以在未来解决;第四,人作为万

物之灵长,有能力和责任来保护自然。好了,以上便是我们的猜测。希望余下环节能听到对方的新思路。谢谢。

【立论陈词】

正方一辩:谢谢主持人,大家好。有一个孩子,他有过无知,有过任性,他在跌跌撞撞中成长,可始终不变的是对于那份舐犊之恩的跪乳之情,人类就是这个孩子。他是大自然母亲最高级的生命形态,他是唯一具有理性的生物。因此,人类会去保护大自然。我方认为人类是大自然的保护者。第一,从动机上来讲人类会积极主动地去保护大自然,人类生长于大自然,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因此保护大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身;另一方面人类作为大自然最璀璨、最神奇的创造,因此大自然的发展规律也正是人类发展规律的体现,人类发展正是大自然发展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一个结晶,因此保护人类也就是保护大自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人类具有理性,认识到保护大自然也是大自然对人类的自身要求,是人类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第二,从实际情况上讲,人类会去保护大自然,一方面大自然的动态平衡总会由于自身的因素而遭到破坏,因此人类通过调整大自然内部中的各种关系来对大自然进行保护,从对光和电的控制到万有引力的运用,人们不断的探索自然规律,人们通过发展科学来调控着这些不和谐的因素来对抗火灾、干旱、洪水等因素,对于物种多样性,对于生态平衡的破坏,人类孜孜不倦的向大自然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另一方面,人类通过约束自身的行为来对大自然进行着保护,在历史演进的过程中人类的确有少部分为了眼前的局部利益而使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中出现了不和谐的音符,可是个体的人不能代替整个人类,局部短期的行为不能代表人类的行为,人类正通过法律、道德、良知等手段来约束着这些行为,来消除着这些与人类自身截然对立的状态,从古时候的天人合一到现在的可持续发展,从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到环境立法的建立,人类正用自身的行动向我们诠释着保护者这

一角色的含义,大自然母亲给了我们生命,我们可以去创造这个世界的美丽,它给了我们智慧让我们人类去保护我们大自然母亲,实现人类与大自然的双赢发展。谢谢大家。

反方一辩:听了对方的立论啊,我有两点置疑:其一,对方辩友告诉我们人有理性而且人可以通过各方面的协调一起来保护环境,可是我们知道,人的理性是有限的,而且人的利益其实往往是难以协调的,那么怎么能够通过这种有限的理性和难以协调的利益来达成足够保护自然的能力呢?第二,如果人没有足够成为自然保护者的能力的话,那么今天又自以为自己是大自然的保护者对我们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到底是利还是弊?其实我们发现,要判断人是不是大自然的保护者就必须有一个外在于人与自然之外的第三个立场和角度,也正如今天我们辩论的双方需要有在座的评委一样,但是浩渺的大自然却没有给我们这样一个第三只眼睛,所以我们没有办法通过第三只眼睛来看问题,于是今天作为我们人类自己没有办法来自己判断是不是大自然的保护者,但是这样的逻辑分析也并不是在否认今天辩题的意义,而是我们必须意识到今天这道辩题的争议到底在哪里?就是来看,就是来一起确定,人,作为人到底在解决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过程中到底应该持有怎样的一种心态。其实随着工业文明的进步我们看到人类自食其果了,当人类开始提倡保护环境的时候却又发现自己非但没有保护了环境,反而引发了新的环境问题,所以最新的环境科学研究表明,人类要达成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应该做的是维护自然的自在状态,减少对自然自在秩序的干扰,所以少一点对自然施加干预,但是如果我们今天把持的人是大自然的保护者这样的心态的话,就会积极而自信地主动去干预自然,这样的话不但不利于人类去解决环境问题,相反有可能好心办坏事,像除四害运动中捕杀麻雀的例子恰恰告诉我们这一点,而如果我们今天秉承着人不是大自然的保护者的这样的一个命题的话,我们更有可能谦卑地敬畏地来看待自然,更有可能减少对自然不必要的干预,减少对大自然不必要的作为,使得大自然能够保持其自在的秩序和内在的状态,使得人不要无为的去干涉自然。谢谢。

【立论反驳】

反方二辩:谢谢主持人,大家好!今天对方辩友自以为人类有能力保护自然,可是在对方同学的立论中,有三点困难显然无法解决:第一,人类内部关系相互协调的困难,对方辩友难以解决,我们知道,要解决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问题首先要解决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问题,可是个人与个人的利益难以协调,国家与国家额利益难以协调,人的问题都解决不了,如何解决人与自然的问题呢?第二,人的认知有限的问题对方辩友无法解决,我们知道自从工业革命以来,人的认知水平有了很大的发展可是在绝妙无比的自然面前,人的认知水平还是肤浅的。我们曾经以为,一种叫大米草的植物能够防风固沙,可是我们现在却发现大米草使滩涂的生物多样性遭到了巨大的破坏,对方辩友如何保证你们现在所进行的所谓小二保护的行为不是正在产生着危害自然的后果呢?第三,人的自立性的问题对方辩友无法解决,人永远是保护自己,不可能是为了自然而保护自然,当人的利益和自然发生矛盾的时候,人永远保护自己而不会去选择自然。

正方二辩:谢谢。对方刚才无非是在告诉我们人类发展的历史是一将功成万古枯。这个我不能同意。今天我在这儿只想说一句公道话,对方刚才说人类的内部关系、内部协调,可对方从一号选手开始就只字没有提人类。我们今天在这谈人类也解决对方的第三个问题,人类是有理性的,而人类的自立性是什么呢?人类的自立性就是可持续发展,而小一部分的人才会谈到贪欲和自私,而人的动物性才会说不顾一切为所欲为。解决了对方的两个问题。第三个问题,对方一直说人是排除于人类之外排除与大自然之外的第三者的眼光看问题。我今天很奇怪了,人伸开了双臂拿着平衡的杠杆进入大自然,他如何就不是大自然的一份子呢?我们站在一个旁观的地位,难道对方辩友今天来谈人对大自然的破坏是从外星球来拯救地球的吗?所以我们说,当孙悟空都知道它是从大自然的石头里蹦出来,在花果山食朝露、饮百果,而对方辩友却在告诉我们,人,应该区别于动物,那岂不是让我们的血肉之躯娶了媳妇

忘了娘,和大自然划清界限,这我们怎么能接受嘛。所以我们今天站在这里,应该作为人的绝对来审视这个问题,站在人类的高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正方三辩:谢谢主持人,各位好!首先解决反方一辩提出的问题。他说人没有能力保护大自然。可是我们知道一位医生也许他无力回天,难道这时我们就不能称他为白衣天使了吗?我们说只要他表现出了保护的行为就应当称为保护者。今天我们讨论的重点不是概念与逻辑之间而是一个事关人类价值取向的事实判断。对方辩友今天犯的第一个错误就是忽略了人类与大自然的天然一致性,用少数人在一定时期内只顾眼前利益而造成的人与大自然的对立来等同于整体人类与大自然的对立。请问,人这一集万物之精华的精灵是不是源于自然又成于自然呢?人类的发展规律难道不正代表着大自然的发展规律吗?对方说,人类的本质活动是破坏,可破坏乃是少部分人出于自私、冲动而非理性的所为,我们怎么就能因此而掩盖了人类整体作为万物之灵的理性向上和宽容大度的本性呢?对方又说人类的主流不是保护而是破坏,然而我们绝不会因为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希特勒、墨索里尼就否定全人类对于和平的向往啊。如果人类的主流不是大自然的保护者,那请问您怎么会有天人合一实践的提出?又怎么会有21世纪议程的通过呢?请对方辩友告诉我们,1948年人类自然保护组织的成立,1970年地球日的诞生难道不都是大自然在保护大自然吗?谢谢。

反方三辩:谢谢。对方第一点举了一个医生的例子告诉我们医生无力回天,可是他照样是医生啊,可是我们看到保护者首先得有个资格吧。没有这个资格,没有这个最起码的能力显然不能称为保护者,就好像即使我想去救他,我一片好心我就可以当一个医生了吗?恐怕不能这样子。只能误人子弟吧。而对方的第二个反驳恐怕对我们的立论有很大的误解,说我们没有谈人类,其实我们就是一直谈人类啊,对方这样谈的逻辑是告诉我们有的人是在破坏自然那是这些人的错,可不是大多数人的错。可是同样的逻辑套用过来,是不是说,有些人在保护自然,比如说自然保护组织,那是不是说我们不能说整个人类是自然的呢?所以这

个逻辑显然我方没有用,对方用的也是有失误吧?其实我们看到今天在事实的层面没有办法因为有保护行为就说他是保护者或者有的人有破坏行为就说他是破坏者。我们看到没有一个人可以公断的作出一个评论,人当然是自然中产生的,可是我们看到人跟自然在今天的关系当中,是对立来看的,是在平等地位上的,我们没有办法说,人说我是保护者就是保护者,因为自然它没有说话。即便自然说话了,也不能说两者意见冲突了或者一致了,就能说谁是保护者谁是破坏者,没有一个公断的评论,只能看心态如何。谢谢。

【自由辩论】

正方四辩:谢谢主持人。比赛开始之前主持人告诉我们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请问您同不同意这种观点?这种说法到底是对还是不对呢?

反方三辩:大自然当然是人类的母亲了。就好像一个孕妇肚中的孩子,我们不可能去保护这个母亲吧?我们只能说不要去破坏她嘛。

正方一辩:大自然母亲把孩子生下来之后,儿女保护母亲何错之有呢?

反方二辩:对方辩友是不是说,一个三岁大的小孩也能保护他二十多岁的母亲呢?正方三辩:但只要他体现出了这种行为,他就是一个保护者。既然人类是大自然的一部分,那他就与自己的母亲有着共同的利益。澳大利亚人曾经引进兔子的天敌消灭了兔灾,请问对方辩友说人类不是大自然的保护者,那么谁是呢?是不是说兔子才是大自然的保护者呢?

反方四辩:对方辩友看到澳大利亚人引进了兔子的天敌,对方辩友难道不知道兔子本身也是澳大利亚人引进的吗?错误是人来制止的,错误是人犯的。

正方一辩: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就不允许犯错吗?人类后来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就有改善了呀。那么请问一个三岁的小孩子没有资格去保护母亲,那么他要长到多少岁才有资

格呢?

反方二辩:对方辩友老是说人类在犯错误,可是放眼历史,人类为什么在每个阶段都在犯错误呢?

正方二辩:浪子回头金不换。人类能够意识到要保护大自然正式发现了大自然的规律。对方辩友我们一直在保护熊猫但是我们也不断地在认识你如何保护熊猫,请问这两个问题你如何用你的逻辑来解决呢?

反方四辩:熊猫为什么会稀少呢?自然破坏嘛。对方辩友刚才说,孙悟空可以朝饮甘露,但是今天我们要喝纯净水却需要27层净化。对方辩友这是怎么保护出来的呢?

正方四辩:对方辩友可不要把今天自然所有的问题都加在人类的身上,您刚才说人类能力有限,可是今天是环境所有的问题又都是人类造出来的,您这个矛盾是如何解决的呢?我们都说过允许犯错误,可是对方辩友揪住我们以前犯过的错误不放,不看我们今天为了保护环境做出了多少贡献。请问我们今天大量地植树造林、防风防沙,这样是不是对环境的保护呢?

反方三辩:对方辩友的逻辑是告诉我们人犯错误不要紧,只要修正就可以了。可事实却是人修而不正嘛。难道说一个保镖今天不停的犯错误,他还可以说不要紧啊,我只是犯了错误,没有保护主人而已啊。

正方三辩:两个相爱的人也会吵架,聪明一世又糊涂一时,好心人也会办坏事。我们说人类的本质是保护者,看问题怎能不看本质看支流呢?

反方四辩:对方辩友,如果说人永远都在犯错误,我们就不能说他的本质是保护者了。澄清一点,我们也没有说人的本质是破坏者。诚如对方辩友所说,天人合一,人和自然和谐相处啊。

正方二辩:对方辩友今天的逻辑很奇怪。他告诉我们人没有这个能力去保护大自然,

所以不应该保护大自然。可是对方辩友又说,大自然要保护,我想请问对方辩友,天地之有用也,生万物也;人之有用也,治万物也。如果不用人来保护,您是用狮子、老虎还是用花花草草来保护呢?

反方三辨:对方辩友,今天的辩题是问,人类是不是大自然的保护者。并没有问我们人类应不应该去保护自然,请不要偷换命题。

正方四辩:好。我们就从事实上来看一看。经过人类的保护,麋鹿、中国的朱鹮、北美的野牛都从濒临灭绝恢复到了种群数量,请问这是不是人类保护的功劳呢?

反方二辩:可是也是由于人的破坏,旅鸽灭绝了,对方辩友又如何看待呢?

正方一辩:再纠正对方辩友的一个错误。他说人类从来都在破坏,可是是这样吗?人类用克隆技术去救助了许多濒危物种,这些不是在保护吗?

反方三辨:对方辩友,物种灭绝了叫保护吗?这样真的对大自然是好处吗?难道恐龙要灭绝了,你们还要保护他们活下去?那人类和其他物种怎么生活呢?

正方二辩:恰恰暴露了对方辩友的逻辑最大问题,恐龙灭绝跟人有什么关系?恐龙灭绝是自然规律嘛。对方辩友把自然规律都强加给人,我们如何论证今天的命题呢?

反方四辩:对方辩友今天说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怎么以人为本呢?

正方四辩:今天对方同学为我们展示了这样一个逻辑:人类曾经有过破坏行为,所以人类是破坏者。那我们说人类曾经有过保护行为,是不是也是人类就是保护者呢?您的这个逻辑是不是恰好就论证了我方的观点呢?

反方三辨:当然就不是了。我在反驳的时候就说过了,这个逻辑双方都不能用,用了就错嘛。您方的逻辑是告诉我们认识自然的一部分,所以利益永远统一。那么请问你了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难道就没有冲突吗?

正方二辩:这个逻辑其实是可以用的。为什么呢?因为对方辩没有掌握到人类的本质。

如果人类的本质能掌握的话,这个逻辑当然可以用。因为人本身就是大自然的保护者。对方辩友谈到了植树的问题,我们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要想富少生孩子,多种树,人类都可以牺牲自己的下一代来保护大自然,他为什么不是大自然的保护者呢?

反方四辩:对方辩友不要自说自话。

正方四辩:对方辩友知不知道我们为了保护环境牺牲了多少口粮呢?我们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难道这些都不是保护环境吗?您说水土流失,可是我们现在国家总共水土流失的治理面积已经是七千多万公顷,您说这不是保护吗?

反方三辩:对方辩友告诉我们,人跟自然利益是统一的。你保护了人类的利益就是保护了自然的利益,同理来推,你破坏了人的利益,是不是就是破坏了大自然的利益呢?正方二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恰恰是人和自然的统一。

反方二辩:对方辩友刚才一直在讲治理。

正方一辩:能够因为人的能力不够而否认人类是大自然的保护者这一主流吗?

反方三辨:人类内部的利益是如何协调呢?

正方三辩:我们知道法律道德是全人类意志的体现。那请问您如果人类都不是大自然的保护者,怎么有世界自然宪章的诞生呢?

反方四辩:对方辩友,两个国家践踏森林,你告诉我只有一个人在踩草坪。

【嘉宾提问】

余:今天反方同学的观点似乎带有一种绝对环保主义的倾向,也就是一直在强调我们要维持的是自然纯粹的自在状态,并且举出了很多的例子来证明人类的存在给其他很多物种带来了灭绝的后果,我想问的问题就是这种自在的状态包不包含人的存在?如果不包含的话,是不是就意味着人的存在本身就是对自然的破坏?

蒋:我们知道有很多国家自然保护区,那里生活着很多的动物,他们谈不上理性也谈不上非理性,因为它们不是人类。它们依托自然的本能,但是跟它周遭生活的植物界、动物界构成了一个非常良好的互动的生态关系。那么依照你方的立论的话,无论理性怎样有限也不构成破坏大自然的理由对不对?谢谢。

反方三辩:余先生问的问题是告诉我们大自然有个自在的状态,那人类是不是只有不活动才能不破坏大自然的自在状态呢?其实我方今天并没有任何偏激的观点。为什么呢?人要生存,人要发展,这是大家的共识嘛,不可能有任何分歧的。可是人要生存要发展就面临这个问题:怎么样才能叫不破坏自然呢?我们难以找到一个标准的答案,这么多环境保护者,他们可能做出了很多的研究,但是未必找出一个标准。今天到底生产多少东西,那叫做不破坏自然;今天到底消耗多少东西,那就做不破坏自然;今天发展的速度到底有多快,那叫做不破坏自然。这是人类理性有限的结果。人类不知道,可是即使人类知道了,能够搞出一个很标准的答案了,按照对方辩友的观点,列几个条约就可以解决了吗?也不是的。因为人类自身的利益难以协调,所以说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人类必须要活动,人类必须要去发展,可是人类只能去避免它的破坏,人类只能尽量少地破坏,我们并不能说自己就成了保护者。而陆先生问的问题,是问我们是不是只有人类的理性有限才能够破坏自然?可是我们看到人类是发展是进步的,人类不可能永远像一个原始人那样生活在那个原始森林里面,人类是有文明的,像对方辩友所说的,人类是万物之灵长,人类是大自然杰出的产物,我们不可能放弃现在所有东西回到那原始的状态吧,我们不可能放弃现在这么先进这么舒服的条件回到原始的状态吧。我们能够做什么呢?我们能够做的只不过是怀着一个谦卑的心态,我们明白自己这样的作为可能会犯很多的错误,所以我们要尽量的避免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干预,我们要尽量克制自己的欲望,尽可能少地对自然造成破坏,这是我们唯一能够做的事情。而对方的

逻辑其实犯了两个方面的错误:首先他们客观方面告诉我们,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没有错。我们可以讲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所以说人的发展过程中面临很多的问题。而对方的第二点告诉我们主观上人类爱自然,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我方也知道。可是我们知道,这么时髦这么流行的提法之后,总会隐藏一些东西,我们大家难以启齿的,我们不愿说出来而已。人类当然是爱自然地,但这未必意味着,人类就是自然的保护者;人类当然是关心自然的,可是未必就意味着,人类就有足够的能力去保护自然。我们人类能够做什么呢?我们人类只能够去克制自己的欲望而已。所以今天事实层面很难判断,到底人类有没有足够的能力和资格,我们只能看哪一种提法有利于人类用一种更好的心态去保护自然。我们如果提倡人是自然的保护者,那就相当于提倡人可以治疗一切疾病一样。人不会关爱自己的健康的,人只有面对了自己能力的渺小才能够获得真正的力量去克制自己欲望,尽量减少对自然的干预。【嘉宾提问】

蒋:人类的理性是不是永远确保人类不犯错误?如果人类的理性不能够确保人类不犯错误的话,或者是人类的理性也能够使人犯错误的话。那么,您方这样一个命题的立论的基础应该是人类的理性既可能使人成为自然的保护者有可能使人类不是大自然的保护者。谢谢。余:我想问的问题就是正是因为人的理性的有限性,请您告诉大家:如何避免人类出于主观动机的保护的动机而造成破坏自然的后果。谢谢。

正方四辩:首先回答嘉宾的第一个问题,他说我们有理性但是不能确保不犯错误。这我们也承认,但是我们谈论一个事情对和错靠的是什么呢?是靠的人的理性。那么凭着我们的理性按照我们对的道路走下去,这是我们人类应该做的。今天我们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保护自然,这是我们通过理性判断出来的,我们应该这样做,我们事实上也在这样做。我们植树造林,我们防风防沙,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保护自然。回答第二个问题,两次世界大

战是德国人发起的,是因为希特勒缺乏理性造成的。而人类的理性恰恰导致了两次大战的结束,最后世界和平了。今天我们再来看看对方的观点,对方一辩一上来就告诉我们人类理性是有限的。可是他告诉我们要正视危机又给我们指责了一系列人类犯下的错误,展示了他无限的理性的魅力,所以第一观点我不同意。第二个观点,他说我们不应该干预自然,我们干预自然了那么就不是保护了。这个观点我也不同意。第三我们再来看看,对方三号说我们的能力有限,所以剥夺了我们作为一个保护者的能力,可我知道一个人对于一个国家的能力也是有限的,但您说一个国防战士他到底是不是这个国家的保卫者呢?他又说手里拿着枪,所以不是。那您告诉我哪个国防战士手里没有枪呢?再来看,对方同学说,婴儿脱离了母亲所以不是一个整体。可是我们知道儿行千里母担忧,我与母亲心连心,我今天在这里辩论还想着母亲,您告诉我,我们是不是一个整体呢?您说我和母亲不是一个整体的这个观点我也不能同意。接下来在看对方同学以工业革命为例,他说曾经有过破坏的行为就说我们现在仍然在破坏。对方的同学,对方的二号又以曾经有部分人对于自然的破坏行为说明整个人类都在破坏。那么请问,局部的历史怎么能够代表整个发展的大趋势呢?部分的人类又如何能够代表整体人类呢?您为什么没有看到整个人类为了保护自然做出了多少努力呢?我们建立了一个又一个的自然保护区,修订了一部又一部的保护法和保护政策,这是为了什么呢?都是为了保护自然。对方的二号在反驳的时候告诉我们:人不会去保护自然。可是大家都说,大自然是母亲,身为儿女,如果我们不保护自然的话,于情于理说得过去吗?都说地球是太空救生艇,身为乘客的我们如果不保护它,难道是要同归于尽、自取灭亡吗?我们看到,正是由于有了人类的保护,大熊猫才能看到今天的世界,中华鲟又能重新游到长江,所以我们说这一切都充分证明了人类是当之无愧的保护者,这个神圣的使命已经写进了我们的血脉,必将世代相传!谢谢。

老师点评:经过这场激烈的辩论赛,我的点评就显得苍白无力了,我作为一个环境保护的志愿者,很抱歉的说我是有倾向性的。我本能的倾向于人类不是大自然的保护者。否则要我们干什么。如果人类天然的就是大自然的保护者,还需要我们在这里呼吁保护大自然吗?两方都提到了人类的理性,但是人类的理性有两个层面:一个是作为人类作为大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的理性,这可能包括要保护大自然在内,但是人类可能更多的理性是为资深谋取利益。人类自从从树上爬下来从猴子变成人,他就是大自然的一个特权阶层。这是我的理解。他最主要的是为自身谋利益。当然,人类也会发现他对大自然的破坏,已经超出了自然允许的范围,使得他自己也受害。但是往往是太迟了。等到人类发现他对大自然的破坏的时候,往往补救已经来不及了。我们就说全世界的环境问题,比如说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难道不是人类造成的吗?我在尽我最大的努力、尽我们这些团体的最大的努力,在保护大自然。但是我们能不能够补上这个大窟窿?这是我要点评的第一点。第二点,辩论的双方都没有回避一个问题,就是人类应该保护大自然,那么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您们各位作为本科生也好,作为研究生也好,你们在日常生活中间是怎么样在你们生活中间保护自然的,我想问这么一个问题。你们随手关灯吗?你们节约用水吗?我们即便是非常理性的,知道这个不应该的。但是我们能够改变这个状态吗?我们大家都坐在这儿,包括我自己也坐在这,也在这个现场,所以有很多事情我们虽然自己明明知道,但是我们也没有办法改变。但是我想我们有一点是可以改变的:如果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大学生,包括我们的听众在这次辩论的结果,每个人都达到这样的一个理论,我们每个人都要从自己的日常生活开始,做到一点一滴的保护自然,我想我们今天的辩论会就达到了它的目的。

保护大自然

保护大自然(觉醒) 蓝天,沃土,绿草,大树,我们拥有的这一切是来自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为了能够更好地生存与发展,我们应当好好地珍惜它,爱护它。 人类是大自然的主导者,可以让大自然变得更加和谐统一,也可以破坏大自然。近些年来,人们为了谋取更多的经济利益,使大自然遭到严重的破坏,他们乱砍滥伐,使得许多名贵的花草和珍稀的动物濒临灭绝。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废气、废水肆意排放,影响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由此可见,如果人们再不重视我们身边的环境,地球将完全变成另外一个样子。人类啊!你应该醒悟了,自觉地去保护环境。 幸运的是,人们现在已意识到了大自然的生态价值远远大于其经济价值,建立起了各种各样的自然保护区。作为新时代的小主人也要积极地投入到保护自然环境中去。 首先必须遵守有关禁止乱扔各种废物的规定,特别是不要乱扔废电池,因为它流到清洁水中,会造成非常严重的污染。要爱护花草树木,不破坏城市绿化,并且积极参加绿化植树活动。平时注意节约用水,在刷牙洗脸时,时刻注意关闭水龙头。 我们人人都有保护环境的责任心,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携手保护我们的家园吧! 勇敢面对挫折(困难) 人生难免有风雨,走过风雨,我们学会在喧嚣的尘世保持一颗平常心,我们学会在拥挤的人生道路上保持一副微笑的面孔。 人生谁能没有挫折,就像人要学会走路一样,也得有过摔交,而且只有经过摔交才会学会走路。挫折可以毁灭一个人,也能造就一个人。有人害怕挫折,因此,不敢去追求成功;这是弱者,在弱者面前,挫折就是倾覆生活之舟的波涛,波涛越大,他就越容易被吞噬。但是我相信,每个人向往向往成功的人都不希望自己是弱者。那么,作为一个强者,就不应该因为沮丧而停止追求,我们应该振作起来,向挫折挑战。马克思说过:"世界上没有永远平坦的大路,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会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面对挫折,我们没有勇气愁眉不展,要正视而不回避,超越而不包围,我们应该把这个信念作为去战胜挫折的强大动力。从挫折中重新站起来,这样才能不断的追求品尝成功的喜悦。一次挫折并不代表永远的失败,只要敢于战胜自己,成功的大门一样会给你打开。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着高山与暗礁难激起美丽的绒花。可见,要想成功就必须尝试挫折,而只有战胜挫折,才能取得成功。 朋友,让我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不段战胜挫折,走向辉煌的明天吧! 我就是这样的人 我是一位做事会想尽办法的人,在学校里有任何的作业及问题我都会想法子来解決,就像在家里,新来了一台手机我都会立刻开始研究,遇到了问题会找说明书来解答直到会使用为止,我就是这样的人 心肠软就是我这个人的个性,我不喜欢打架,我心肠软,常被別人欺负.嘲弄,但我喜欢帮助別人,每做一件好事,就让我心情愉快,我就是这样的人。 帮助別人是我的特色,只要是能帮上忙的,我一定会帮忙到底,但我绝不帮助行为不好的学生,也不帮助坏人,我就是这样的人。看书是我的兴趣,也是我排解无聊的好方法。我可以在书里见到以前从没听过,看过的东西。 我的专长就是画卡通人漫画,虽然我不像世上的漫画家画画都那么强,但我的想像力却不差,我可以画出有故事情节的卡通人漫画,我就是这样的人。 我是一位待人接物不错的人.因为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特色与想法,所以我会以不同的帶人方式来亲近他人,成为朋友。我就是懂得待人接物的人 不管別人对我的看法使什么我就是我,沒有第二个。做事会想尽办法的性格,还有独特的专长都是我的特性,我就是这样的人。

罗列当今人类破坏环境的行为

罗列当今人类破坏环境的行为,并提出你的改进建议 - -暑假作业 1.伐木,森林遭受破坏. 应保护森林,树立有效的条例来制约人们这种行为 2.过度放牧,破坏操场 合理放养牲畜,保护植被 3.排污,污染河流 研发出一套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 4.排放温室气体 禁止排放 5.捕猎,使物种灭绝 颁布条例明令禁止,抽调人员保护动物 6.破坏臭氧层 消减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措施 7.大水漫灌,使土壤盐碱化. 合理浇灌,合理节约 8.使用生化武器污染环境. 各国应出台相关的政策与法律来禁止 9.制造基因生物,威胁生态平衡 保护现有生物,不过量进行科学研究 10.抽取地下水,使地表下降. 停止抽取,节约用水。各地限时限量用水 1 使用布袋 我们去商店或农贸市场购物,几乎每样物品都会随赠一个塑料袋,回到家后,这些塑料袋往往立即被扔进垃圾箱。作为垃圾,塑料袋离开了我们的家,但是它们并没有在这个世界上消失。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都是随处可见塑料袋,遇到刮凤的天气,它们就会在空中飞舞,降落在树枝上、河流中,影响卫生和市容。塑料袋增加了垃圾的数量,占用耕地,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更为严重的是塑料在自然界中上百年不能降解,若进行焚烧,又会产生有毒气体。仅图一时方便,却把垃圾遗弃给子孙后代。这样做合适吗?以北京为例,若人均每天消费一个塑料袋(约0.4克重),每天就要扔掉4吨塑料袋,仅原料就价值4万元。小小塑料袋的害处真够大。我们从前也是用可以重复使用的菜篮子和布袋子购物买菜的,普遍使用塑料袋只是近几年的事。我们应该恢复既往的优良传统。德国年轻人正以挎布袋购物为荣,让我们也来追随这种“绿色时尚”吧。 2 尽量乘坐公共汽车 美国洛杉矶的居民,在1943年发现空气中有一种微白的薄雾,有时带有黄褐色,刺激人眼疼痛和流泪,这种薄雾日趋严重,但直到10年后才找到真正的祸首——汽车。1955年和1970年洛杉矶又两度发生光化学烟雾事件,前者有4000多人因五官中毒、呼吸衰竭而死,后者使全市3/4 的人患病。汽车排放的废气,在每年5-10月份的强烈阳光作用下,形成光化学烟雾,引起眼病、喉头炎和头疼,还降低了大气能见度,使车祸和飞机坠毁事件增加。如今,汽车废气的治理已取得相当的成功,但数量的急剧增长,使汽车仍是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据报道,近年国内某些大城市也出现过光化学烟雾污染。不仅如此,制造汽车的过程中也要消耗自然资源,也要排放污染物,汽车还产生噪声等危害。而且日益增加的汽车给城市交通造成重大压力,造成交通拥堵。这些都严重地困扰着我们的生活,而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少乘小汽车,提倡乘坐公共汽车。 3 不要过分追求穿着的时尚 4 不进入自然保护核心区 5 倡步行,骑单车 6 不使用非降解塑料餐盒 7 不燃放烟花爆竹 8 双面使用纸张 9 节约粮食 10 拒绝使用一次性用品 11 消费肉类要适度 12 随手关闭水龙头 13 一水多用 14 尽量购买本地产品 15 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16 拒绝过分包装 17 使用节约型水具 18 拒绝使用珍贵木材制品 19 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 2O 尽量利用太阳能 21 尽量使用可再生物品

马克思主义之人与自然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之人与自然的关系 10级经法系经济学2班邓连强10040204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始终关注的问题。人能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探索自然界的规律并且改造自然,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设想:在共产主义社会,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以达到“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实现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一、人与自然是对立的 人不是上帝创造的,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且按照一定的规律运行。一方面作为主体的人有了主管的精神活动,它不仅可以反映大自然的存在,赋予大自然以客观存在的意义,使之改变了以往那种孤立的五意义的存在的孤立的属性,而且可以反映人体自身这个客观存在,从而区别精神是一种不同于一般自然物的特殊存在。另一方面,作为主体的精神又可以支配自己生命活动与大自然相互作用,改造自然的固有面貌与体性,把主观意图在自然界中复制出来,从而证明人是有意识的,精神也是客观存在的。这就是说,自然将诶通过人类精神确证它的客观性,而人的精神则通过自然界确证自己的客观性。在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之前,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

所以说,自然是先在的,人只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然的现先进性与社会的派生性是不可颠倒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必须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础之上,一旦自然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必须会导致人类胜春的危机。 二、人与自然是统一的 人与自然界是密切联系的。人首先依赖于自然,人类生存发展所必须的衣食住行用等必备的生活资料都是从自然界获得的,自然界为人类的生产提供了先在的物质前提。恩格斯指出:“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属于自然,存在于自然。” 另一方面,人队自然的能动性。在马克思看来,“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存在物……正象人的对象不是直接呈现出来的自然对象一样,直接地客观地存在着敌人的感觉,也不是人的感性、人的对象性。自然界、无论的还是主观的,都不是直接地同人的存在物相适应的。也就是说,人既有受自然界客观规律制约的一面,也有自己能动地改造和认识自然的一面。”因为任何客体都只能是被人类认识了的客体,这个客体是产生人这个主体的基础。所以说人对自然界的认识,实质上是自然界达到了对自身认识的阶段。诚然,在人类出现以前,自然界也是存在的,但只是一种自为的独立存在,只有到了自然界衍化出人类以后,才有了主客体的分别。就是人的一切思想活动,归根到底也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特有的属性。 综上所述,人与自然是一个复杂的矛盾对立统一体。存在斗争性和同一性两种关系,而且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首先,人与自

保护大自然演讲稿

保护大自然演讲稿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地球----我们的家园。 当人类第一次离开地球,在太空遥望自己的家乡时,人们这才惊讶地发现,其实我们的地球更应该叫水球,因为在目前已知的星球中,它才是唯一一颗蔚蓝色的水所包围的星球,蔚蓝色意味着一种希望、一种生命,而地球正是一颗充满希望、充满生命的星球。 曾几何时,这颗充满希望与生命的星球在人类面前变得不可捉摸。从太平洋东岸的赤潮现象到美国的四月飞雪,从98年的长江大洪水到06年的四川干旱,地球仿佛在发疟疾似地颤抖,人类竟然也像倒退了一万年似的束手无策。 如果说,人类受到大自然的威胁,这多少有点“无可奈何花落去”之哀叹,那么人类去“威胁”大自然,又该怎么去陈述呢?曾经是中亚地区最大水域之一的罗布泊湖,在本世纪70年代还是一个大湖,但是到了80年代,一片汪洋已一去不返,被流沙所掩埋。这种人为造成的后果,怎不叫人痛惜?在对大自然的索取与探索中,作为“征服者”的人类,还未来得及欢庆自己的胜利,大自然就已经对人类做出了无情的报复。 据报纸记载:中国目前的沙漠约16万平方公里是人为造成的,而且目前正以平均每年1560平方公里的速度继续扩展,若不能加以控制,北方大部分地方将沦为不毛之地!这一现象怎不令人担忧,叫人着急?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对这个星球上的生态系统有着永远摆脱不掉的依赖性,需要地球源源不断地提供植物和动物的食物,需要有足够

厚度的大气层,来保护人类不受过高成过低气温,以及过量紫外线的伤害,需要地球提供足够量的水和氧气来维持生命的存在,而没有了绿色,这一切岂不成了无本之源? 绿色锐减,吞噬绿色的,正是人类自己,是人类发展模式中那种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破坏性开采。人类对绿色的无尽索取仍在威胁着生态平衡,破坏着生态的结构。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有2000万公顷森林横遭盲目砍伐,这是5700个XX市的面积啊。这已经造成了全球性的“温室效应”。与之相连,全世界每年有近5万个物种濒临灭绝,有近2700万公顷的农田蒙受沙漠化之灾,就连海底也日趋沙漠化,就不必再说那令我们痛心的发生在华夏大地上的长江、松嫩大灾了吧,也不必说我省的泥石流,山体滑坡了吧。如此盲目的行动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制止和改变,势必爆发可怕的生态危机,而一旦它的爆发超出了人类控制的极限,其后果不堪想象。这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如果一直这样下去,请大家想想,我们究竟要给后代留下什么? 在这物欲横流的年代里,许多人为着眼前的利益忙碌着,甚至因此不惜牺牲子孙后代赖以生存的家园。我们的家园被污浊的河流包围了,树木成片倒下,鸟兽也被捕杀……这些事情其实就发生在我们周围,是的,就在我们身边!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经济财富,物质生活也因此得到了惊人的改善,可我不禁要问:这就是人类千百年来夸父般追逐的那个梦想吗?经济发展固然重要,但环保更是关系国际民生子孙后代的大事啊!如果山穷水尽了,还会柳暗花明吗?

人类是大自然的破坏者数据资料

正方:人类是大自然的保护者 两种思路: 1.人类曾经因为侵犯大自然受到惩罚,只有成为大自然的保护者才能赎清自己的罪过、继续生存发展。 (本思路实际上不排除人类即是大自然的保护者又是大自然的破坏者,过去曾经是破坏者,而现在是保护者,未来也必将是保护者。缺陷是既是保护者又是破坏者总让人有些别扭,并且可能被对方转化为“你说的是价值上应该成为保护者,但事实还是破坏啊”) 2.作为大自然的一环,人类一直在用自己的自觉行为、自己的方式保护大自然,维护自然系统的稳定、平衡与发展。 (这个思路是我下面会比较多阐释的) 3.破坏自然的根源是人类的动物性(欲望膨胀与非理性),保护自然的根源是人类理性,对人类来说理性占据主导,所以人类是自然保护者。 两种论证标准: 1人类既有保护大自然行为,又有因为自己的错误破坏大自然的行为,我们看的是谁为主流。 类比:警察也会失手打死平民,但警察仍然是人民的保护者。 2人类是一个整体,尽管部分人有破坏自然的行为,但从整体上看,人类是大自然的保护者。 论证方法(下面的分论点几乎是每种论证方法都要运用的) 1人类是大自然的一环,保护自然利益直接关系人类切身利益(需要) 2人类能通过自身理性认识到保护自然的意义,并诉诸主观能动的行为(需要)。3人类是有理性的,有能力通过自己的认识和实践能力借助规律保护自然(能力)。 4.人类的有感情的,保护大自然表现了人类对家园的热爱。 反方:人类不是大自然的保护者 两种思路: 1正是因为认识到了人类还没有担当起保护大自然的职责,我们才要更多的去关注自然保护自然 (这个思路仍然是事实价值之争) 2人类只是大自然的一环,应该崇敬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不是妄想成为大自然的主人保护自然(这个思路的核心是根本否认人类能保护大自然,因为要讲清楚他需要更多的时间,没关系,下面我会详细阐述) 两种论证标准: 1人类既有保护大自然行为,又有因为自己的错误破坏大自然的行为,我们看的是谁为主流。 类比:警察也会失手打死平民,但警察仍然是人民的保护者。 2人类在自然中的位置、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各自特性决定人类不能成为保护者。论证方法: 1人类的利益与保护大自然有不可协调的矛盾(意识) 2人类的价值理念与大自然的规律不可统一(意识)

保护大自然,人人有责

保护大自然,人人有责 从古代到今天,自然灾害就有发生,但是从这几年来看,自然灾害的发生愈发频繁。例如:1976年7月28日唐山发生7.8级地震,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8。0级地震等等。在这些自然灾害中,多少人家破人亡,无家可归,死伤人数在不断地增加,损失的经济又是多么的庞大……从这些破坏中,我不禁想问问,是什么令到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只是因为大自然的自然运转吗? 答案是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大部分是因人类的肆意破坏而造成的。由此可知,人类频繁的,不合理的利用自然,是导致自然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 人类滥砍滥伐森林;肆意排放废水,废渣,废气;石油、媒、天然气的燃烧加剧了温室效应等等。从表面看,这些都是为了人类方便而实施的,但本质却是伤害地球、伤害人类自己的一种行为。这些行为没有遵循地球的负载力,严重破坏自然。如果人类在砍伐森林后,及时地更种回树木,这样不就不会减少树木的多样性了吗?如果人类在排放“三废”之前,把它处理后再排放,这样大气污染有这么严重吗?所以,保护自然,应该从实际出发。 1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的破坏力相当大,人们又在怨天尤人。可是,我们为何不想想灾害发生前为什么一点迹象也没有公布呢?看到繁华的城市一日之间变成废墟,看到多少人民在哭诉着,多少人民在拼命地挖掘,想要找寻到自己的亲人…… 我们要提高个人科学素质,多观察自然,使人们更加了解灾害来临前的预兆,全世界的人民应该要齐心合力保护我们的家园。没有地球,就没有人类。 面对自然灾害,我们并不是无能为力的,我们可以作出相对的自然对策,那么我们的世界会更加和平和幸福了。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2

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或潜在的环境问题

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 环境保护简称环保。环境保护(environmental protection)涉及的范围广、综合性强,它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等,还有其独特的研究对象。 荒漠化 环境保护方式包括:采取行政、法律、经济、科学技术、民间自发环保组织等等,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防止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以求自然环境同人文环境、经济环境共同平衡可持续发展,扩大有用资源的再生产,保证社会的发展。 工业发达国家在本世纪初,只注意发展经济,不顾环境保护,以牺牲环境作代价去谋求经济的发展。当污染形成公害,引起广大人民的强烈反对并影响到经济的顺利发展时,才被迫去治理,付出了昂贵的代价。被后人称之为走了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道路。这种发展方式,不但使国民经济发展缓慢,甚至会破坏国民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人类不按照环境科学规律办事,肆意破坏生态环境,也必然会遭到环境的报复。统计资料表明:云南省1950年森林覆盖率为50%,平均九年遭到一次大的水旱灾害。由于乱砍滥伐等破坏,到1980年森林覆盖率仅为24.9%,影响了对气候的调节作用,1950~1980年间竟发生了11次灾害,使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环。这是环境给予人类的报复。 人类环境 使环境更适合人类工作和劳动的需要。这就涉及到人们的衣、食、住、行、玩的方方面面,都要符合科学、卫生、健康、绿色的要求。这个层面属于微观的,既要靠公民的自觉行动,又要依靠政府的政策法规作保证,依靠社区的组织教育来引导,要工学兵商各行各业齐抓共管,才能解决。地球上每一个人都是有权力保护地球,也有权力享有地球上的一切,海洋、高山、森林这些都是自然,也是每一个人应该去爱护的。 作为公民来说,我们对于居住生活环境的保护,就是间接或直接地保护了自然环境;我们破坏了居住生活环境,就会间接或直接地破坏了自然环境。 作为政府来说,既要着眼于宏观的保护,又要从微观入手,发动群众、教育群众,使环境保护成为公民的自觉行动。 环境问题是中国21世纪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保护环境是保证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和

人类破坏自然环境造成生态灾难的具体事例

人类破坏自然环境造成生态灾难的具体事例 2000年8月6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北戴河会见诺贝尔奖获得者时,谈到了科技伦理问题。他指出,科学技术极大地提高了人类控制自然和人自身的能力。但是,科学技术在运用于社会时所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工业的发展带来水体和空气的污染,大规模的开垦和过度放牧造成森林与草原的生态破坏。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的发展,提出了涉及人自身尊严、健康、遗传以及生态安全和环境保护等伦理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 在我国2000年底颁布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中,明确提出了“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的目标,将“国家生态环境安全”提到了战略的高度。生活中,许多人对“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的概念都感到陌生。那么,何为“国家生态安全”?我国的生态安全形势如何?生态对国家安全到底有何影响?如何筑牢“生态长城”?面对新世纪的环境挑战,这些话题备受关注。 所谓“国家生态安全”,是指一国的生存和发展所处的环境不受或少受因生态失衡而导致破坏或威胁的状况。它从根本上关系到国家、民族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是其他领域安全的基础和载体,深刻影响到国家各领域安全的维护与保障。其在国家安全大局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使其与军事安全、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科技安全一样,成为国家安全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世纪的第一天,北京出现浮尘天气,此后几个月内,我国北方多次遭受沙尘暴的袭击;今年的三月,两会刚刚结束,几十年罕见的

沙尘暴来得更有点让人措手不及。大自然再次以这种独特方式警示人们:必须把维护生态安全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然而,时至今日,谈起维护生态安全的话题,依旧有人不以为然——怎么生态也会有安全之说,难道生态也会影响国家的安全吗?事实的确如此。 因为生态问题而危及国家安全的例子古已有之。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的楼兰古国,在我国汉代时是一个水草丰美、经济繁荣的文明之邦,也是丝绸之路上商贾云集的一颗璀璨明珠。但是,随着塔里木河上、中游人口的增多,区域开发活动的加强,楼兰人赖以生存的塔里木河水量急剧减少,甚至经常出现断流,结果导致楼兰地区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最终被沙漠所吞噬而亡国。如今,人们只能在漫漫黄沙中探寻古楼兰的文明残迹。 水体、土壤、生物、空气等组成的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是维系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人类每一次进步和发展,都离不开生态环境各要素的“综合支持”。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活动严重影响着生态环境,全球气候变暖、资源匮乏、物种灭绝、环境污染、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沙尘暴……全球生态问题的日益突出,不仅对国家的经济、社会生活形成了挑战,而且对国家的安全稳定构成了严重威胁。正是在此背景下,“国家生态安全”的概念渐渐浮出水面。从20 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世界上许多科学家已经着手深入研究生态环境问题与国家安全之间的关系。一些专家、学者指出,“土壤侵蚀、地球基本生物系统的退化和石油储量的枯竭,目前正在威胁着每个国家的安全”。

论人与自然的关系

论人与自然的关系 一、人与自然关系概述 自然是人类最重要的东西,如果没有自然,人类就不能呼吸空气,如果没有自然,人类就不能饮水,那么,人类就将灭绝。 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就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双方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人由自然脱胎而来,其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存在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必然要通过生产劳动同自然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现在的自然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自然,而是到处都留下了人的意志印记的自然,即人化了的自然。“人化自然”表明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越来越密切。人与自然之间客观上形成的依存链、关联链和渗透链,必然要求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自觉地接受社会规律的支配,同样要自觉地接受自然规律的支配,促进自然与社会的稳定和同步进化,推动自然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人与自然之间又是相互对立的。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总是要不断地否定自然界的自然状态,并改变它;而自然界又竭力地否定人,力求恢复到自然状态。人与自然之间这种否定与反否定,改变与反改变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如果对这两种“作用”的关系处理得不好,特别是自然对人的反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存在自发性,这种自发性极易造成人与自然之间失衡。此外,由于人类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具有双重性,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如果人类能够正确地认识到自然规律,恰当地把握住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就能不断地取得改造自然的成果,增强人类对自然的适应能力,提高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如果在对自然界更深层次的本质联系尚未认识到,人类与自然一定层次上的某种联系尚未把握住的情况下,改造自然,其结果要么自然内部的平衡被破坏,要么人类社会的平衡被破坏,要么人与自然的关系被破坏,因而受自然的报复也就在所难免。恩格斯曾就此告诫过人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恩格斯还以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变成沙漠为例论证了自己的观点。 人类与自然界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人类的生存发展依赖于自然,同时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所从事的一切活动又影响改变着自然,而自然反过来又通过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生态退化、资源耗竭等对人类产生负面影响,制约人类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的是人类文明与自然演化的相互作用。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与自然关系经历了从原始的和谐状态,到农业社会的、局部的、阶段性的不和谐,再到工业社会的严重失衡。今天,人类社会表面上的繁荣进步背后,人与自然的矛盾正在日益积累:经济高速发展,人口急剧增加,消费迅猛增长,而自然资源正在迅速减少以致枯竭,人类生产生活排放的废弃污染物质已经大大地超过了环境容量,有限的生物圈从各个方面来看都已经不堪重负。全球性的气候变暖,大面积的酸雨沉降,一些地区洪水肆虐,另一些地区干旱成灾,华夏席卷沙尘暴……这一切都昭示着以往作为被征服对象的大自然开始向人类宣战,开始显示其被动地制约人类发展的一面。而今,人与自然的关系正处在一个关键性的转折点: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人与自然的关系将在现代科技的基础上走上新的和谐状态;继续对自然肆无忌惮地改造和征服,使之服务于人们眼前的利益,人与自然的矛盾将迅速激化,进而大

保护自然的名人名言

保护自然的名人名言 导读:本文是关于保护自然的名人名言,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到广阔的天地中去,聆听大自然的教诲。——布赖恩特 2、自然从不背离它热爱的人。——华兹华斯 3、大自然从来不欺骗我们,欺骗我们的永远是我们自己。——卢梭 4、地球所提供的足以满足每个人的需要,但不足以填满每个人的欲望。——甘地 5、只有按照自然所启示的经验来生活。——叔本华 6、研究自然是与名师交往,切不可轻视自然。——阿加西斯 7、自然不掺杂半丝人情。谁反抗它,谁就被一脚踢开;谁顺从它,谁就承受其恩典。——佚名 8、急雨才收翠色新,长青树上露沉沉,迷蒙白雾轻如许,欲上秋空作暮云。——寂莲法师 9、仓满鼠雀喜、草尽兔狐愁。——包拯 10、我的人生哲学是工作,我要揭示大自然的奥妙,为人类造福。——爱迪生 11、大自然的每一个领域都是美妙绝伦的。——亚里多德 12、大地给予所有的人是物质的精华,而最后,它从人们那里得到的回赠却是这些物质的垃圾。——惠特曼

13、当人类欢呼对自然的胜利之时,也就是自然对人类惩罚的开始。——黑格尔 14、大自然和智慧在任何事物上都不存在分岐。——玉外纳 15、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千红万紫安排着,只待新雷第一声。——张维屏 16、我们往往只欣赏自然,很少考虑与自然共生存。——王尔德 17、没有一个清洁美好的环境,再优裕的生活条件也无意义。——曲格平 18、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雨果 19、一切都是一个行列,宇宙便是用完美的步伐前进的一个行列。——惠特曼 20、只有顺从自然,才能驾驭自然。——培根 21、只有服从大自然,才能战胜大自然。——达尔文 22、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陶渊明 23、只有从自然中了解自然。——培根 24、自然不掺杂半丝人情。谁抵抗它,谁就被一脚踢开,谁顺从它,谁就承受其恩典。——长冈半太郎 25、大自然的每一个领域都是美妙绝伦的。——亚里士多德 26、人们常常将自己周围的环境当作一种免费的商品,任意地糟蹋而不知加以珍惜。——甘哈曼 27、山中何所有?岑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诏问

人类是环境的保护者一辩陈词

一辩陈词 古老的东方智慧告诉我们:天地之大德曰生。大自然的价值就在于生养万物,这包括了作为万物之灵长的人类。因此,损害自然生养万物的能力,导致生态系统的恶化,就是对大自然的破坏;反之,合理利用自然,促进大自然价值的实现,就是对大自然的保护。今天,我们讨论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而我方认为,人是大自然的保护者。 第一,人有保护自然的内在要求。大自然是人类生存的基础,破坏自然无异于自毁家园。这决定了人类不能以破坏自然的方式生存。同时,无论是孩子对幼鸟的疼惜还是诗人对山河的赞美都说明人有对生命的爱护和对自然美的追求,破坏自然决不是人的本性。请问,有谁看到江河湖泊被污染成露天的阴沟反而心旷神怡了? 第二,人有保护大自然的能力。人类拥有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那就是理性。它正引导我们深入探索生态平衡的机制,逐步走出对自然认识的偏差。从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到海克尔的生态学,从卡普拉的生态世界观到利奥波德的土地道德观,从增长极限论到自组织理论,都说明人类有能力认识自然规律。 第三,人想保护自然,人有能力保护自然,这正转化为我们保护自然的积极行为。环保意识不断普及,环保教育正开启孩子的心灵,塑造着新一代的保护者。我们可以看到,从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委员会的设立到环保模范城市的评定,从民间性的绿色和平组织到政府间的环境与发展大会,从无污染无废料的清洁生产到节俭消费重新被视为美德,都说明保护行为正在逐步展开、不断深入。而且,为了减轻自然的压力,人类正自觉节制生育、控制自身作为物种的繁衍。这一切都说明人类正努力放弃工业文明无视自然的发展模式,积极向生态文明转变,这已经不是对过错的零星修补或对破坏的简单预防,而是对人类已有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根本性变革。 因此,我们必须承认,人类正在用全部的心力保护神圣的自然。我们也承认,今天的破坏依旧触目惊心,那时因为先前的破坏将沉重的包袱甩到今天,它的杜绝需要一个过程;而保护效果具有延后性,保护行为又不是那么浅显直白。我们更知道,在今天,我们经历着新文明诞生的阵痛,矛盾重重,困难重重。但我们相信,未来不再是以往的简单延续。世纪的晨钟已经敲响,当您问起生态文明“孩子,你究竟是谁”时,他会告诉您:我是即将到来的日子。

人类破坏大自然

人类破坏大自然,带来哪些严重后果? 众所周知,环境危机的表现形式主要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谓环境污染,是指因人为的活动,向环境排入了超过环境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导致环境发生危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事实。它通常包括大气污染、陆地水污染、海洋污染、噪音污染、固体废物污染、放射性污染、有毒化学品污染等。而所谓环境破坏,则是指人类不适当地开发利用环境,致使环境效能受到破坏或降低,从而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事实。它通常包括土地资源的破坏、森林资源的破坏、草原资源的破坏、水资源的破坏、矿产资源的破坏、物种资源的破坏、自然景观的破坏、风景名胜地和文化遗迹地的破坏等。 当今世界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以及人类现行生存方式与地球的生命支持能力相悖的日趋加剧,致使环境危机具有如下特征: (一)环境危机的全球化 当前环境危机则超越了国界,表现为全球化的特征:比如,最为世人关注的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等,其影响范围不但集中于人类居住的地球陆地表面和低层大气空间,而且涉及到高空、海洋。又如,大气污染,酸雨的危害。再如,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不断升高,几乎对所有国家和地区,尤其是沿海国家和地区将造成毁灭性灾害。 (二)环境危机的综合化 森林锐减、草原退化、沙漠扩展、土壤侵蚀、城市拥挤等诸多领域,从而呈现出综合化的特征。 (三)环境危机的高技术化 众所周知,原子弹、导弹的试验,核反应堆的使用及其事故,以及电磁辐射等对环境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 (四)环境危机的极限化 事实上,当前的环境危机,都从不同层次,通过不同途径,并互相促进着形成一股推进环境恶化的合力,把人类推向环境承载容量的边沿,从而使当前环境危机呈现出极限化的特征。 环境危机的主要原因 巴里·康门勒(Barry Commoner)教授的归纳: 1、“人口说”,认为环境危机是人口太多的缘故; 2、“富裕说”,认为富裕社会的废弃物太多,还不如虽贫穷但与环境相和谐的穷人社会; 3、“需求说”,认为污染的原因不在工业界而在公众过旺的物质需求; 4、“进取意识说”,认为问题的原因在于人类的内在进取意识,认为人类是地球上最残忍的物种; 5、“教育说”,认为人类所受的教育使人日益变得非人,变成不懂得为什么要爱自然; 6、“利润说”,认为原因在于毁坏环境比保护环境更容易获得利润; 7、“宗教说”,认为原因在于基督教的自然存在的唯一目的是服务于人类的信条; 8、“技术说”,认为原因在于以盈利为唯一目的的、失去控制的技术发展; 9、“政客说”,认为由于制定和执行环境政策的政府机关被亲工业界的政客所把持,使得那些机关瘫痪无力; 10、“社会制度说”,认为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

如何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

观《地球起源》有感 如何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 姓名 学号 所在学院 课程名称自然辨证法概论 完成时间2014年9月27日

如何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 通过了两节课对自然辩证法的学习,本人感觉收获颇丰,但是还并未对自然辨证法进行深入的研究,接下来我将对在第二次课上老师播放的《地球起源》谈谈我自己的看法和想法。我一直认为哲学是神秘的,因为任何学科的最高层次都可上升为哲学的观点。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哲学是从总体上教导人们处理和驾驭自己同外部世界关系的学问,自然辩证法是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根本观点和思维方式,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如何看待人与自然间的作用与反作用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人类应该怎样与周围的自然界共处,人类自进入文明时代起就一直在探寻着思索着。 人存在,不像动植物那样直接表现自己生命本质的对象,也不是直接成为其他生命表现它自己本质的对象,而是以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为中介实现人是对象性存在物的本质;通过改造自然界的实践,使自然界成为人的作品和人的现实,同时也把自然界的本质内化为自我意识。 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与作用,包括从自然界索取资源与空间,享受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功能,向环境排放废弃物;二是自然对人类的影响与反作用,包括资源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制约,自然灾害、环境污染与生态退化对人类的负面影响。 人与自然的关系,历来是思想家、哲学家思考的问题。观完《地球起源》我认为在地球这一有限的空间里,人口数量和欲望无节制增长造成的困境催生了生态困境和资源困境这一对孪生子。解决环境问题需要实现“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以社会关系为中介的,只有在

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学习导引 切记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地球是生命诞生的摇篮和生活的乐土。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包括人类不恰当的开发和利用),地球正在逐渐向着“失乐园”发展,它不断向人类出示“黄牌”警告: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大面积破坏,全球森林面积锐减,酸雨快速蔓延,土地日益荒漠化,大气污染、水域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日趋严重,生物多样性锐减,土壤污染与退化、耕地减少。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不是继承父辈的地球,而是借用了儿孙的地球。同学们,为了我们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为了子孙后代的幸福和安宁,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吧! 知识闯关 1.人类活动已使许多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请你完成下图,总结环境污染的主要类型: 2.虽然人们只曾经在陆地上一小部分地区施用过农药DDT,但是,远在南极的企鹅体内也发现了DDT。这种现象说明: A. DDT的挥发性极强; B.这些南极企鹅可能是从施药地区迁去的; C.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D.考察队把DDT带到南极。答:[ ]

3.下列诗句描述的自然景观中,生态环境最差的是: A.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B.探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C.风劲百草折,沙埋树梢平; D.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答:[ ] 4.列举你知道的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填在下图中。 5.“让残酷的现实不要成为未来”是你我共同的心愿。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公民,你打算用怎样的行动保护身边的环境呢? 探究乐园 1.在今天被人们称作“千里无人烟,干燥无水源”的罗布泊地区,历史上曾经有一个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达、史学家誉为丝绸之路上的璀璨明珠的文明国度——楼兰古国。而今,楼兰古国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人们只有用歌曲寄托哀思,不断呼喊“楼兰姑娘你在何方?” (1)请你推测楼兰古国消失的原因。 (2)谈一谈这一实例对你有何启示。 2.请你认真观察下列漫画,回答问题: (1)从生物学的角度分析,该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对生物圈可能产生的影响有哪些? (2)请分别为上面的漫画拟一个主题。 (3)大自然是人类的朋友,有人认为大自然与人类的关系犹如我们与自己影子的关系,请你就该比喻发表自己的看法。

人与自然的关系

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思考 人依赖于自然,又能动地作用于自然,既是自然的一部分,又是自然演化发展的新因素、新力量。人与自然的关系,既影响着自然界的演化进程,更关系着人类社会的前途命运。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贯穿于人类历史进程,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一个永恒主题,也是哲学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哲学作为智慧之学,正是从宏观上引导人们善于认识和处理自己同自然的关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本体上说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人离不开自然界。从总体上看,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三个阶段。人类社会早期,人类社会的生产力还不发达,人们的生活受制于自然界,人们只能靠自然界提供的现有的物质资料维持生存。这时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低水平的和谐,人以顺应自然为主。进入农业文明时代,人类开始征服、利用自然资源,甚至在对自然界知之甚少的情况下,出现了过度耕种、过度放牧、过度渔猎。人类历史上出现了环境问题。众多的和谐之中出现了不和谐。不过这时的环境问题远远未危及到人类的生产,毕竟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有限,自然界还是可以依靠自身的能力恢复的。到了工业文明时期,生产力急速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开始了突飞猛进,人类驾驭自然的能力也越来越强,人类竭尽一切可能的利用、征服自然。“人定胜天”是这一阶段的表征。科学技术在给人类带来高质量

生活的同时,也助长了人类对物质财富的无穷追求与享乐主义的滋长。表现为人类对自然界的索取越来越厉害,越来越贪婪,很多东西超出了自然界能够承受的限度,严重破坏了自然生态的平衡,出现了物种灭绝,资源枯竭等生态危机。尤其是目前人类社会已进入后工业化阶段,人与自然之间的不和谐已经影响到了人类的生存,这时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无疑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已是当今世界学者们公认的提法。为了人类的未来,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人们需要在自然观上有一个重大的转变,即要从人与自然对立转到人与自然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当代人类面对生态危机的理性回归,是对以往人与自然关系伦理观的继承与发展。人类应该从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来重新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调整人类的行为模式和实践活动,促使人类的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根源于、并服从于生态环境系统协调平衡的生态规律,更好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社会经济有序、协调、健康、持续发展。 人类来自自然并要回归自然,自然界孕育并哺育了人类,人与自然密切相连、密不可分,人是自然之子,不能存在其外,只能存在于自然之中。所以,我们应该融入到自然界之中,保有一种谦虚理智的态度,约束自己的行为,不急功近利地损害大自然,不强行掠夺、过度开发大自然,要遵循自然界发展的规律,维护生态平衡与稳定。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们也只有

人类保护环境的事例

人类保护环境的事例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人类保护环境的事例一:法国开始重视城市汽车污染问题法国政府1996年4月提出了一项与城市污染作斗争,将市民“呼吸对身体无害的空气”的权利放在神圣地位的方案。在法国市区行驶的汽车与伦敦一样激起公愤,而首先站出来为汽车辩护的是商店和其他做生意的人,因为他们担心限制使用小汽车会使他们失去顾客。当局是因为担心夏秋两季空气质量会下降而采取措施的。法国公众担心夏秋两季的空气污染比伦敦和罗马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柴油车尾所已危及某些郊区的生存。政府提出的措施是规定市政委员会必须监测空气质量并向公众通报、制订净化空气的地区计划和目标、当预测

到空气污染已达到不能忍受的程度时允许局部交通限制实行局部交通限制、重新研究“汽车在有25万以上人口的大都市的作用”。其中大多数将在1998年之前生效。尽管议案与公众的期望相去甚远,但仍不失为法国的起步。多年来,法国在接受“绝色”问题上落后于许多北欧国家。回收利用业相对不发达,直到前不久,空气质量还没有被作为一个问题提出来。人类保护环境的事例二:1972年6月5日至16日由联合国发起,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第一届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提出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是环境保护事业正式引起世界各国政府重视的开端。中国政府也参加了这个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环境保护事业也是从1972年开始起步,北京市成立了官厅水库保护办公室,河北省成立了三废处理办公室共同研究处理位于官厅水库畔属于河北省的沙城农药厂污染官厅水库问题,导致中国颁布法律正

人与自然关系演变

2、人与自然的认识关系的历史演变 人与自然的认识关系是建立在人与自然的实践关系的基础上的, 它必然随着实践关系的变化而变化。人对自然的认识过程与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一样,也是由异化走向对异化的扬弃的。由于生产方式决定生活方式,使得人对自然的认识与对自身生活的认识有着内在的关联性。 (一)人与自然的认识关系随着实践关系的变化而变化马克思从人与自然的实践关系出发,论证了人与自然认识关系的源起和变化。对这一变化最经典的表述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人与自然的认识关系随着实践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观点, 也在整个人类认识的发展历程中得到了佐证。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后,对自然的抽象认识经历了一下阶段: 第一,古代有机整体的自然观。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开始出现,奴隶制社会一部分人可以脱离生产劳动而从事科学文化活动。这时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己逐步摆脱神话的想象,而更多相信以自己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来探讨自然的本质。此时,虽然人类己开始依靠自己的观察来试图认识自然,但由于受认知水平的限制,对自然的认识还缺乏科学的认证,而是处在朴素直观的猜测的基础上, 是一种直观觉察和天才思辨的结果。这时,由于人们对人一神一自然三界认识仍带有浑然一体的特色,其自然观具有物活论、整体论、目的论的倾向,是一种有机论的观点。所以,这时的自然观也是以有机整体的朴素辩证的唯物自然观占主导,当然也有神秘宿命的唯心自然观。如,把自然界看成是一个活的具有内在秩序的有机体,认为自然界是一个有灵魂的、有生命的、有“心灵”的、“活的”世界。这也就是常说的“物活论”或“万物有灵论”。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上,坚持“整体论”,认为自然与人是一个整体,人是自然的一个部分。在对人与自然何以存在的思考上,他们基本认同“目的论”,即认为自然界万物的存在与变化都是有目的的,为了某种目的而存在, 为了某种目的而运动。这种目的论,最终往往导致世界是“神”为了某种目的而创造的,“神”是宇宙中最高的存在或“第一推动力”。这种观念为中世纪神学观提供了依据。 第二,中世纪宗教神学的自然观。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教处于核心主导地位,其自然观也表现为一种神学宗教自然观。宗教神学自然观的核心观点是:人与自然都是由万能的神(上帝)创造的。人是上帝精心打造的作品,是万物的统治者和主宰者。13世纪意大利神学家托马斯`阿奎那构造了一个等级式的世界体系,认为处于最低级的是非生命物质,尚一□级的是植物,再尚一"级的是动物,最高级的是人。 人是上帝按自己的形象创造的,介于世界与天界之间的,代上帝管理世界万物的特殊存在者。由于人的特殊地位,使得他拥有了对世间万物的主宰、支配和管理权。这一思想通常被认为是极端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源头。这种完全扭曲人与自然关系的宗教神学自然观,在自然环境恶化,生态危机显现时就遭到了学者们的猛烈抨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