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4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15课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新局面学案北师大版必修1(2021年整理)

2018秋高中历史第4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15课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新局面学案北师大版必修1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秋高中历史第4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15课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新局面学案北师大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秋高中历史第4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15课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新局面学案北师大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第15课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新局面

学习目标:

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1。重点:新时期外交政策调整的原因、目的、内容、意义及成就。2。难点: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特点。

教材整理1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

1.原因: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和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2.表现

(1)改变了过去对战争与和平的认识。

(2)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奉行不结盟政策。

(3)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论亲疏.

(4)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3.影响:中国的外交出现崭新局面。

教材整理2全方位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

1.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1)与俄罗斯

①中国与俄罗斯等15个原苏联加盟共和国都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

②中俄基本上解决了边界问题,并建立了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2)与东南亚:20世纪70—90年代,中国和东南亚所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成为重要的合作伙伴。

(3)与南亚:中国和南亚各国保持着友好合作关系,与印度的关系也有所改善和发展.

(4)与朝鲜半岛:中国积极发展与朝鲜和韩国的友好合作关系,支持南北双方缓和关系、实现自主和平统一,并支持朝鲜半岛无核化.

2.与美、日、欧盟的关系

(1)中美关系

①1997年和1998年,两国领导人成功互访,美国重申“三不”政策。

②2001年以来,两国在诸多领域达成重要共识。

(2)中日关系:改革开放以来,两国关系发展迅速,尤其是在经济贸易关系上.

(3)中国与欧盟:双方关系一直比较平稳。

①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关系的发展,推动多极化等方面,形成许多共识.

②在经济上,欧盟是中国的又一大贸易伙伴.

3.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1)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中国外交的重要立足点。

(2)中国与不结盟运动、非洲统一组织、阿拉伯国家联盟等加强磋商,相互支持。

教材整理3发挥在联合国和区域性国际

组织中的作用

1.重视联合国的作用,积极参加联合国的各项活动

(1)恪守《联合国宪章》的原则和宗旨,履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职责。

(2)从1989年起,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并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3)在联合国改革问题上,发挥了平衡作用。

2.积极参与区域性国际组织的活动

(1)重视改善和发展与东盟的关系。

(2)积极参加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活动,为促进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繁荣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3)积极参与上海合作组织的活动,在维护地区安全、促进地区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3.作用

(1)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经济共同发展。

(2)中国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深度点拨]中国以联合国为中心开展多边外交的原因

①联合国的宗旨、基本原则与中国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理念相一致。

②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一贯主持公道,伸张正义.以联合国为中心开展多边外交,有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

③有助于稳定国际和地区形势,维护联合国的权威。

知识网络史论要旨

1.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邓小平根据国际形

势的发展变化和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对外政

策作了重大调整。

2.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参

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积极发展与周边

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是中国在新时期外交活动

的主要表现。

探究点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

史料解读

史料一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中国对外政策的目标是争取世界和平。在争取和平的前提下,一心一意搞现代化建设,发展自己的国家,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史料反映邓小平根据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和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对外交政策做出了重大调整,应抓住“不结盟”“世界和平"等重要信息。

史料二社会主义中国应该用实践向世界表明,中国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永不称霸.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史料反映了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特点,“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理解史料的关键。

(1)根据史料一,指出邓小平关于新时期外交政策的变化及主要目的.

【提示】变化:我国新时期的主要外交政策是继续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推行和平外交、不结盟政策。主要目的: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祖国统一,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史料二表明新时期我国外交的什么特点?

【提示】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永不称霸。

【史论拓展】新时期中国外交的五大特点

(1)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2)坚决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中国认为,国与国之间应通过协商和平解决彼此的纠纷和争端,不应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不能以任何借口干涉他国内政,中国积极参与多边外交活动,是维护世界和平、地区稳定的坚定力量。

(3)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它和其他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一起,成为我国倡导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基础.(4)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我们愿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5)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我国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愿意在平等互利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和地区广泛开展贸易往来、经济技术合作和科学文化交流,促进共同繁荣。

[当堂达标·固双基]

1978年7月,中国政府停止了对两个社会主义国家越南和阿尔巴尼亚的无偿援助;10月,邓小平访问日本,《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正式生效;12月16日,中美发表建交公报。上述外交行为反映出()

A.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

B.新时期我国外交逐渐摆脱僵化意识形态的束缚

C.国际格局的重大变化直接影响中国的外交方针

D.中国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全面恶化

【解题模板】

抓关键

“1978年7月”“两个社会主义国家”“10月,邓小平访问日本”“12月16日,

中美发表建交公报”是解题的关键

排易误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于1978年底,题干中前两个外交行为与这一时间不符,故A

项错误;此时的国际格局仍是两极格局,故C项错误;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且

表述不符合史实,错误

验结论

从“停止了对两个社会主义国家越南和阿尔巴尼亚的无偿援助”和中日、中美关系

的改善,可以看出这一时期我国外交逐渐摆脱僵化意识形态的束缚,故B项正确

1.我国把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作为新时期的基本国策,主要是因为() A.对战争与和平问题有了新的看法

B.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和平稳定的环境

C.霸权主义成为威胁中国安全的主要因素

D.世界大战的悲剧再也不可能重演

【解析】一个国家的外交服务于国家根本利益的需要,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建设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心,故B项正确。

【答案】B

2.新时期邓小平强调“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永远不会欺辱别人,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这主要说明我国在外交上( )

【导学号:72710055】A.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B.重视和第三世界发展关系

C.积极与第三世界结盟

D.坚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解析】由“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即可做出判断。同时注意“不结盟政策"是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国独立自主外交原则的具体表现。故选B项.

【答案】B

3.新时期中国开展多边外交活动的中心舞台是( )

A.上海合作组织B.欧盟

C.亚太经合组织D.联合国

【解析】中国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参与联合国各项行动.在联合国框架内发展与所有国家的外交关系.

【答案】D

4.对下列两幅图片所反映的共同信息概述最准确的是()

东盟10+3合作机制上海合作组织

A.中国积极加强与第三世界的交流与合作

B.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中国积极参加区域性国际组织的活动

D.正逐步形成以中国为核心的新型区域合作

【解析】中国参加东盟10+3合作机制,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等,这都说明了中国在积极参加区域性国际组织的活动,与这些组织相关的不都是第三世界国家,A项错误;B项是两幅图片出现的原因;D项说法欠妥;故选C项.

【答案】C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1950年)材料二缔约双方将根据现行的协定采取措施,加强边境地区军事领域的信任和相互裁减军事力量。缔约双方将扩大和加深军事领域的信任措施,以加强各自的安全,巩固地区及国际稳定。缔约双方将本着武器和武装力量合理足够的原则,努力确保本国的安全.缔约双方根据有关协定进行的军事和科技合作不针对第三国。

——《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2001年) (1)根据材料一,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与苏联外交关系的特点。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分析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与俄罗斯关系与材料一的不同。结合史实分析其原因。

【解析】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但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特点。据材料一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受当时国际环境的影响,新中国与苏联结成了同盟,打破了美国对新中国的孤立政策。材料二信息反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由于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外交政策随之调整,中国与俄罗斯建立了不结盟的睦邻友好关系。

【答案】(1)特点:中国与苏联结为同盟.原因: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两极格局的形成和美国对新中国的敌视政策,新中国采取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2)不同:中国与俄罗斯建立了不针对第三国的睦邻友好关系。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成为中国外交政策的主要任务,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2022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必考热点知识复习:05:现代中国对外关系

05:现代中国对外关系 考点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1.新中国成立时的世界局势 (1)世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2)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初步形成并走向对峙之际。 2.新中国初期外交原则及方针 (1)外交原则: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 和平外交政策,是新中国进行外交活动的根本指 导思想和原则,是区别于旧中国外交的最主要特 征,这一原则由当时国际环境、国家性质和国家 利益决定。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外交的首要任 务是:彻底摧毁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恢复国 家的独立和主权。(下述外交方针就是要完成这 一首要任务) (2)外交基本方针:①“另起炉灶”,就是新中国不承认国民党政 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 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 系。②“一边倒”,就是新中国政府在外交上 旗帜鲜明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③“打扫 干净屋子再请客”,就是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 的残余势力和一切特权,再与一些国家建立外

交关系。 3.毛泽东、周恩来访苏打开外交新局面(当时,中苏关系是“同志+堂兄”的关系) (1)建国第一年(1949年内),苏联等17个国家与中国建交。(2)1949年12月,毛泽东率团访苏,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个赴外国进行正式访问的政府代表团,也是毛泽东的首次出访。(磋商合作的基本原则) (3)1950年1月,周恩来一行访苏,与苏联讨论各项条约的具体内容。 (4)1950年2月,中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条约意义:对于加强和巩固中苏两国的友谊和合作,保障新中国的国防安全与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背景:1953年朝鲜战争停战后,国际紧张局势趋于缓和。中国政府以主动的姿态,积极谋求建立新的国际关系。 2.目的:(1)发展同邻国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友好关系。(2)为争取国际形势的进一步好转和为国内即将展开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 3.提出:(1)1953年12月,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1954年,周恩来应邀访问印度和缅甸,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3)1955年,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最终确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

2020版高考历史第五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与现代中国的外交第15讲两极格局的形成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五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与现代中国的外交 单元概览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极格局形成,世界处于“冷战”阴影之中。随着世界各种力量的不断较量、分化和组合,世界格局呈现出从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趋势。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形成了新中国的外交特点和风格,为捍卫我国独立主权、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不懈努力,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 线索1 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势加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总趋势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了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 (2)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欧共体和日本经济的发展,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3)苏联解体后,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世界形势出现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线索2 现代中国的外交 (1)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等外交原则,出现了第一次建交热潮。 (2)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出现了第二次建交热潮。 (3)新时期中国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建立了维护世界和平、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第15讲两极格局的形成 一、雅尔塔体系的确立 1.规划: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苏首脑通过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定了以美苏为主导的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即雅尔塔体系。它勾画出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事实上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

(1)雅尔塔体系体现出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共同维护战后和平的精神,但是具有明显的大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色彩。 (2)雅尔塔体系结束了欧洲国家作为世界中心的国际格局,为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对战后世界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决定了直到今天许多国家的命运与方向。 二、美苏“冷战” 1.背景 (1)基础框架:雅尔塔体系以美、苏为主导,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 (2)世界主要国家实力的变化 ①西欧和日本普遍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②苏联实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增大。 (3)根本原因: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日益加剧。 2.表现 (1)政治上 (2)经济上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15课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新局面教学素材北师大版必修1

4.15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新局面(教学素材) 1.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对世界的看法由“战争与革命”转为“和平与发展”,其根本原因是A.世界向多极化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B.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C.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成败中得出的教训 D.从一些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中得出的教训 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的工作重心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外交策略也发生相应的调整,目标是A.联合美国对抗苏联B.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C.解决国家安全问题 D.打破西方对中国的孤立政策 3.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同苏联、蒙古、越南、老挝、韩国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后又同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四国签订了边境地区加强军事方面相互信任的协定。这些外交举措的基本出发点是 A.坚持对外开放政策 B.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C.实行不结盟政策D.为经济建设赢得和平的周边环境 4.2011年2月经安理会授权中国政府派海军舰艇第八批赴索马里海域实施护航。这显示了新时期中国外交活动的特点之一是 A.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B.支持非洲国家的民族解放斗争 C.积极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D.积极参与联合国的活动 5.中国有句俗话:“一个好兄弟不如一个好邻居”。联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活动,突出体现这种思想的是 A.中美历经曲折,最终建立外交关系 B.参与发起创立亚太经合组织 C.积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 是真正的不结盟. 中国不打美国牌, 也不打苏联牌, 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 中国对外政策的目标是争取世界和平. ——邓小平材料二 (1)依据材料一, 回答新时期中国基本的外交方针是什么?又体现了哪一具体政策? (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外交的什么成就?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15课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新局面同步练习北师大版必修精编版

4.15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新局面(同步练习) 1.中国在新时期的外交思想与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外交思想,在本质上保持一致的是 ①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②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合作 ③强调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抗④根本目的是要维护国家的主权与世界和平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继续加强睦邻友好,把同周边国家的交流合作推进到新的水平,根本目的在于 A.显示大国风范,加强交流合作 B.促进世界和平,求得共同发展 C.反对霸权主义,促进世界繁荣 D.赢得和平环境,加快国内建设 3.邓小平在 1984 年 5 月接见外宾时指出:“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其含义是 A.中国不支持美国,也不支持苏联 B.中国不支持苏联,也无需苏联支持 C.中、美、苏要友好平等 D.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的、不结盟的 4.新时期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不结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改革开放后,中国成为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国 B.在历史上和当今中国都不同任何国家结盟 C.改革开放后,中国坚决站在不结盟运动一边 D.在新时期,中国绝不同任何一个国家结盟 5.我国的外交,从建国之初的“一边倒”到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到80年代不结盟,这种变化说明了 A.中国对外政策变化随着其他国家变化而变化 B.中国对外政策变化是由美国对华态度决定的 C.中国对外政策变化是由国家利益决定的 D.中国对外政策变化是由国家实力变化决定的 6.1950年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1989年中苏关系正常化后,两国未再签订类似条约。这主要是因为 A.双方的战争威胁消失 B.苏联的政治经济改革 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D.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 7.1950年中苏两国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2001年中俄等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这两次外交活动表明中国始终 A.坚定奉行友好结盟政策 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C.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D.坚决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势力 8. “这是由中国领导创立的国际组织。2001年,它的成立标志着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的诞生。”这段话描述的国际组织是 A.联合国 B.亚太经合组织 C.上海合作组织 D.东盟

2019-2020年高中历史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真题备选人民版必修

2019-2020年高中历史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真题备选人民版 必修 知识点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1.(xx·全国卷I)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由1957年的17.9%上升到5 2.8%。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 ) A.实现了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 B.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C.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 D.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 【解析】选B。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中国加大了与西方国家的外贸联系,故B正确;70年代,中国才与美国实现外交关系的正常化,故A、D错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推行了全方位外交政策,故C错误。 2.(xx·江苏高考)对于即将参加的某国际会议,中国代表团定下的外交基调是:争取越南南北以北纬16度线为界实现停战,促使法军撤出,反对美国干涉。这次国际会议是( )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第一届不结盟政府首脑会议 D.第26届联合国大会 【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日内瓦会议的内容。1954年,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日内瓦会议是为了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越南是印度支那三国之一,故A 正确。B、C、D都与材料无关。 3.(xx·广东高考)下表反映了中国某时期与各国贸易的情况,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 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国家构成(%) A.抗日战争胜利,中苏贸易激增

B.实行“一边倒”政策,中美贸易剧减 C.改革开放初见成效,中国对外贸易蓬勃发展 D.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与发展中国家贸易往来密切 【解析】选B。抗日战争胜利后,中美贸易激增,A错。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上实行“一边倒”政策,所以中苏贸易额呈上升趋势;由于这一时期中美关系恶化,美国在外交上不承认新中国,在经济上实行经济封锁,中美贸易呈急剧下降趋势,故B与表格内容相符。表中中苏、中美的贸易发展趋势明显与改革开放后的情况不符,C错。D在表格中没有体现,排除。 4.(xx·山东高考)1950年1月,英国宣布承认新中国;1954年6月,中英互派代办;1972年3月,中英关系升格为大使级外交关系。在这一进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 A.中美关系的发展演变 B.冷战背景下中英两国的现实需要 C.欧共体对华政策的变化 D.中英两国意识形态对抗的逐渐消失 【解析】选B。决定外交政策的主要因素是国家利益。具体解析如下: 5.(xx·江苏高考)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说,如果亚非国家养成一种在西方缺席的情况下经常开会的习惯,由于有众多的人口,印度和中国无疑将控制局面,这可能最终形成一个反对西方的集团。他希望这次会议开不起来。杜勒斯针对的是( ) A.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中印会谈 B.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 C.以“求同存异”促进会议成功的万隆会议 D.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联大”会议 【解析】选C。材料中“在西方缺席的情况下经常开会的习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亚非万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课时教案 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

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第14课当代中国的外交 本课是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四单元第14课《当代中国的外交》,本课通过三个子目(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成就、中共十八大以来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讲述了当代中国的外交的发展历程及成就。 【唯物史观】 通过学习,运用唯物辩证史观及有关理论,理解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确立的背景、具体方针,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时空观念】 通过教科书和配套课件,认识当代中国的外交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史料实证】 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认识20世纪50年代外交走向成熟及主要成就,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 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认识新时期外交政策调整,外交理念的发展,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家国情怀】 通过教学让学生体会当代中国外交对中国及全人类发展的贡献与价值。 1.重点: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主要成就 2.难点: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不同历史阶段的阶段特征及表现 1.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前期课前准备,提出问题请教师有目的性地准备课程资料。 2.学生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课堂导入】 通过相关图片,导入本课学习。 请同学们观察上面两幅图片,左图是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右图是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大家思考一下,两者反映了当代中国的什么成就?对!外交成就。那么,当代中国的外交有何政策演变?成就如何?这些正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讨的主题。 【讲授新课】 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中国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的前提和特征是什么?有何内容? 自主学习 1.前提:新中国的成立。 2.特征: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3.内容:“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三条方针。 (1)“另起炉灶”的核心就是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外交关系,要在新的基础上经过谈判同外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 (2)“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就是有步骤地彻底地摧毁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控制权,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一切卖国条约。 (3)“一边倒”,就是中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和世界和平民主阵营一边。 合作探究 探究一实行“一边倒”政策的原因 材料“一边倒”是当时中共基于国家利益的现实考量,为处理新中国与前苏联的国家关系而提出的外交方针。这一选择并非双方意识形态同一性的必然结果,也并不主要是应对当时国际格局的对策。随着中共从革命运动的领导者成为执政者,面临的主要任务转向建立和巩固新政权,新中国在安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国家利益便生成了,在“一边倒”的选择中起关键作用的,就是对这些利益的考虑。

2021_2022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三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课后篇巩固提升含解析人

三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课后篇巩固提升 学业水平引导 一、选择题 1.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外交政策进行重大调整的基本背景是() A.不结盟运动兴起 B.美苏放弃霸权主义 C.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D.社会主义阵营日益强大 解析A、D两项分别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初、20世纪40年代后期,故排除;B项明显与史实不符,至今美国还没有放弃霸权主义,故选C项。 答案C 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政府对外推行不结盟政策,其含义是() A.不加入东西方两大阵营 B.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C.坚持长期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D.重视与周边国家、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关系 解析我国的不结盟政策是指中国不屈从于任何外来压力,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一切国家的正常关系。 答案B 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外交地位不断提高,尤其是进入21世纪,中国国家领导人先后多次参加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和某某合作组织等重大活动。这反映了我国的外交策略是() A.谋求与新兴民族国家的合作 B.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C.积极开展新型区域合作模式 D.睦邻友好促进周边局势的稳定 解析本题考查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和某某合作组织都属于区域经济、政治组织,中国国家领导人多次参加这两个组织的重大活动,反映了中国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均与“地区性国际组织”不符。 答案C 4.新时期,中国提出了外交的“四个布局”,即“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其中中国发挥多边外交的最主要舞台是() A.联合国 B.亚非合作组织 C.欧盟 D.东盟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联合国是中国发挥多边外交的最主要舞台,故A项正确;B项符合“发展中国家是基础”,排除;C项符合“大国是关键”,排除;D项符合“周边是首要”,排除。 答案A 5.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提出了“做国际社会中负责任大国”的外交理念,并在国际政治实践中开始了负责任大国身份的建构。除了倡导建立大国之间的“伙伴关系”外,还提出了“尊重世界的多样性”等主X。这些新外交思想的提出() A.不利于深化中国的改革开放 B.有利于中国更好地融入世界 C.标志着我国外交的重大转折

近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3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单元高效整合学案北师大版(202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3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单元高效整合学案北师大版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3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单元高效整合学案北师大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3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单元高效整合学案北师大版的全部内容。

第3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 单元高效整合 知识网络·脉络清晰|框图纵览,用联系的观点牢记历史 【认读导引】 一个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二大主题: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大业、现代中国外交发展的曲折历程. 三大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知识整合·无障通达|专题归纳,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历史 一、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历 程 时间表现原因 初 步 形 成 1949年新 中国成立 北平新政协召开,形成中国共 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 协商制度 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 利;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 党派团结建国 构 建 完 新中国成 立至20世 纪60年代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 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 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 法》制定;社会主义制度

高一历史必修一《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知识点归纳

高一历史必修一《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知识点归纳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中国初期实行外交方针(108页)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包括:“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2、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20世纪50年代)(A)(109-110页) (1)(1949-1950):与17国建交,苏联是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A) (2)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成为解决国与问题的基本准则。(B) (3)1954年日内瓦会议:第一次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分参加,提高了新中国的声誉。(A) (4)1955年亚非会议(万隆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A) 3、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及影响(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重大成就)(B)(113-114(1)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

法权利。 (2)1972年,尼克松访华,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正常化; 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3)1972年,田中角荣访问中国,中日正式建交。 (4)影响:①在国际上掀起了同中国建交的热潮. ②美国孤立遏制中国的外交僵局终于被打破,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 4、新时期外交成就。(20世纪80年代)(B)(114-115页) ①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②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活动 XX年,在上海成功举办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③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第9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美苏两极格局: (1)形成的根本原因:(A) 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矛盾 (2)形成的过程: ①政治上: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演说,提出“遏制共产主义”(目的),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标志着“冷战”的开始。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无答案):第18讲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18讲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导学案 ➢课程标准 1、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 ①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和方针 ②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2、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成就 ①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②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 ③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重要的外交活动 ①中国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的活动 ②中国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大外交活动 ➢时空定位 ➢自主学习 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和基本方针 1、背景:以美苏为首的___________初步形成并走向对峙;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 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政策。 2、外交政策:______________的和平外交政策

二、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三、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成就

特别提醒 1、1972年尼克松访华使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实现正常化的标志是1919年中美建交。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关系突破的关键是中美关系正常化,而不是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 特别提醒 2、中日正常化的关键或直接原因是中美关系的缓和,但根本原因是中日关系正常化符合双方的利益。影响中美关系正常发展的因素是台湾问题,而影响中日关系正常发展的因素是日本对侵华战争的态度问题。 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重要的外交活动 1、外交政策的调整

①依据: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②政策:_____________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③目标:反对______________,维护世界和平 2、重要的外交活动 ①开展以__________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参与联合国的________行动等 ②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2001年在上海举办了__________________第九次领导人的非正式会议,形成了“_____________”。 ③积极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关系。2001年,中国、俄罗斯等六国在上海成立“_________________”,标志着一个以__________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的诞生,对加强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各国的政治和经济合作,起到重要作用。 ➢体验经典高考试题初探 1.(2014年,江苏卷)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说,如果亚非国家养成一种在西方缺席的情况下经常开会的习惯,由于有众多的人口,印度和中国无疑将控制局面,这可能最终形成一个反对西方的集团。他希望这次会议开不起米。杜勒斯针对的是() A.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中印会谈B.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 C.以“求同存异”促进会议成功的万隆会议D.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联大”会议 2.(2015年,江苏卷)周恩来在万隆会议期间透露,中国愿同美国谈判,也准备同蒋介石谈判,以便能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同时,毛泽东也主动通过外国来访者表示,台湾问题可以用谈判来解决,中国尤其希望和美国签订和平条约。材料表明() A.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已正式确定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以正式确立 C.中国已成为世界外交舞台的强国D.台湾问题已牵涉到中美外交问题 3.(2016年,江苏卷)对于即将参加的某国际会议,中国代表团定下的外交基调是:争取越南南北以北纬16度线为界实现停战,促使法军撤出,反对美国干涉。这次国际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 C.第一届不结盟政府首脑会议D.第26届联合国大会 4.(2017年,江苏卷)20世纪50年代的某外交声明称:“两国总理承认,在亚洲及世界各地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然而,如果接受上述原则并按照这些原则办事……就会缓和目前存在于世界上的紧张局势。”新中国与该声明密切相关的外交事宜是() A.参加万隆会议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出席日内瓦会议 D.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5,,(2018年,江苏卷)1984年10月,邓小平指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其他方式,如‘大家庭’方,‘集团政治’方式,‘势力范围’方式,都会带来矛盾,激化国际局势。”邓小平得出上述论断,是因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体现了国与国一律平等的理念B.开创了中苏两国友好的局面 C.消除了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分歧D.推动了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 ➢课后反思 ➢1、学案完成质量评价:较差☹一般 较好☺ 2、本课我的学习难点: 3、本课我的学习策略: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总结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课标要求 1、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2、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3、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4、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单元综述 1、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建国的第一年里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20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先后参加了在日内瓦和万隆举行的两次重要国际会议,并发挥了积极作用。50年代末开始,中苏关系急剧恶化,中国政府坚决对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行径进行抵制。 2、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和转机,中美关系正常化,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日建交,国际上出现了更广泛的与中国建交的热潮,打开了我国外交的新局面。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适应新的形势,对外交政策和国际战略作出重大调整,采取“走出去”所谓外交战略,积极参加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取得重大成果,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人类共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学法指导 在学习本单元内容时,应注意树立历史发展的脉络,着重把握中国政府在不同历史时期根据当时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所作出的几次外交政策的重大调整,以及所取得的外交成就。同时注意相关知识的链接。 需要注意的问题 1.教师要向学生强调国际形势的错综复杂、风云变幻,作为一个大国和国力相对薄弱的国家,进行外交活动是相当艰难的。在此基础上,介绍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领导人的外交思想或外交生涯。通过学习探究,了解这些领导人身上所表现出的外交智慧,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和人生成长方面的启迪。 2.进行问题教学,使学生积极思考探究。 第一,新中国成立后,是怎样扭转屈辱外交局面的? 第二,在建国初期,新中国为什么要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第三,我国为什么要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它有何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第四,改革开放以后,为什么要调整对外政策?如何评价这一时期我国的外交活动和成果? 3.要结合教学参考书,多给学生提供历史材料,让学生了解历史的本来面貌,培养分析和概括能力。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向学生提供珍贵的历史图片。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外阅读《周恩来外交风云》《新中国外交》等书籍。 4.教师可以布置一些思考探究的题目,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习惯,尽量避免教师单纯讲授的做法。 重难点突破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及其取得的成就 (1)方针:新中国初期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包括“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2)成就:在建国的第一年里,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交,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孤立封锁政策;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国家发展友好关系,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出席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在会上提出了合理化建议,推动了会议的进展,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声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外交政策的调整及其对新时期外交的发展的影响 和平因素的增长超过战争因素的增长,世界大战是可以避免的,争取较长时间的和平是可能的;奉行真正的不结盟政策;坚持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

高一历史《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知识点总结

高一历史《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知识点总 结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一.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 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主要内容包括“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新中国成立仅一年,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内容 含义 意义“另起炉灶” 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关系,而在新的基础上另建新的平等外交关系 使我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先消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一切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 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奠定了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外交关系的基础。“一边倒” 坚定不移的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在国际交往中不致孤立 二.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提出: 提出 53年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周恩来先后访问印度和和缅甸,两国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 互相尊重主权与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实践: ①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新中国次以世界五大国的身份参加,提高了新中国国际地位。 ②1955年的万隆会议,周恩来代表中国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为会议的成功做出了巨大贡献。加强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 意义: ①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它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它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莫定了基础。 ②在国际上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以其包容性和开放性逐渐得到国际社会

高一历史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试题

高一历史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试题 1.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教科书里的西方人,侵略者、压迫者的形象居多;八十年代,比较友善的形象明显增多。这一转变 A.折射出中国外交形势开始趋向缓和 B.表明中国对两方价值观念的完全认同 C.体现了中国对西方的认识不断深入 D.标志中国经济与西方经济全面接轨 【答案】A 【解析】侵略者、压迫者的形象居多是因为我们国家在两极格局之下,太强调意识形态的结果, 当时我们正在搞极“左”的文化大革命,而80年代以来比较友善的形象明显增多,则说明我们不再 过分强调意识形态的结果,故选A。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 中国外交形势开始趋向缓和 2.从苏联到俄罗斯一直存在对华汉语广播,中国人对其称呼经历了“敌人之声”、“兄弟之声”、“伙 伴之声”的变化过程。这三种称呼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兄弟之声”、“伙伴之声”、“敌人之声” B.“敌人之声”、“兄弟之声”、“伙伴之声” C.“伙伴之声”、“兄弟之声”、“敌人之声” D.“兄弟之声”、“敌人之声”、“伙伴之声” 【答案】D 【解析】该题考查中苏(俄)两国的关系。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1950年中国与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成为“兄弟之国”;从50年代末开始,中 苏关系恶化,苏联成为中国的“敌人”;苏联解体后,中国积极发展与俄罗斯睦邻友好的伙伴关系。故选D。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国初期的 外交活动;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时期的外交·新时期的外交建树 3.我国在建国初期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它主要包括“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 【答案】A 【解析】新中国成立初期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考点】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点评:本考点还可以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的意义:(1)“另起炉灶”;使我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2)“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3)“一边倒”:在保障革命成果,保卫和平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 4.由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12集,每一集的标题反映了 某一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能够反映新中国20世纪70年代外交特点的标题是 A.“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 B.“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 C.“另起炉灶”、“跨洋握手”、“扬眉吐气” D.“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

高中历史 专题5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师用书 人民版必修1(2021年整理)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5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1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师用书人民版必修1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5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1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师用书人民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5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1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师用书人民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学习目标: 1.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 动. 2。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 系方面的意义。 1。重点: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及三个方 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涵及意义;日内瓦 会议和万隆会议。 2。难点:新中国外交政策实施的背景;“求 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教材整理1“另起炉灶”与“一边倒” 1.背景 (1)国际:世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初步形成并走向对峙。 (2)国内: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方针 (1)“另起炉灶” ①含义: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 ②意义: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建立起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 (2)“一边倒" ①含义:旗帜鲜明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②意义:在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保卫和平、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至于处于孤立无援的地位. (3)“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①含义: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在此基础上,再与一些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②意义:有利于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

2020-2021学年高中必修1北师大版本历史第四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单元测试卷

第四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一边倒”其基本释义为比喻某人或某种力量,从相互对立的双方中间,完全倒向一方。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的“一边倒”外交方针,其实质是() A.坚定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B.中国政府绝不同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来往 C.中国政府放弃独立自主,无原则地倒向苏联一边 D.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严正立场 2.以下关于新中国建立之初,我国外交政策与活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A.苏联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唯一国家 B. “另起炉灶”的方针,改变了旧中国建立的屈辱外交关系 C.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参加的第一次国际会议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社会主义阵营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 3.有人形容43年前(1972年)中国外交的重大成就为“跨洋握手”、“冰释雪融”,下列所示外交事件中与此相对应的是() ①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①参加日内瓦会议 ①会见日本首相田中角荣 ①参加万隆会议 A. ①① B. ①① C. ①① D. ①① 4.联合国安理会2016年2月4日就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进行表决。中国坚持通过和平、对话和政治方式解决问题的原则立场,同俄罗斯一道投了否决票。中国表示愿根据有关原则立场,积极、建设性地参与磋商,同各方一道,为推动通过政治对话妥善解决叙利亚问题而作出努力。中国的这一做法() A.表明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的有关活动 B.反映了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表明中俄结盟来共同对抗西方国家 D.表明中国坚定不移的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5.下列图片是某一时期的宣传画,它从侧面反映了我国当时的外交环境。请判断这一宣传画最有可能属于下列哪一时期()

邢台市第二中学历史一轮复习课时训练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含答案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A卷基础训练 1.1953年底,美国情报部门的一封电报中写道:“中国外交政策的目标是在其周边地区(指新兴民族独立国家)促进和建立可以作为缓冲的友好国家。”这种判断的依据是,中国政府提出了 A.另起炉灶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求同存异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2.至2012年,中国在非洲已援建3000多公里铁路,100多所学校,减免其200多亿人民币债务,谱写了中非友好新篇章。新中国与非洲友好开端最早可见于 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C.不结盟运动D.第26届联合国大会 3.下面是1949—1953年与中国建交国家的数据表。 “屋子”打扫干净了,但“客人"迟迟不来的理由是() A.外交政策受意识形态的束缚B.中苏结盟严重威胁西方国家 C.西方国家采取封锁包围政策D.第三世界国家力量不够壮大 4.周恩来总理曾说:“1954年日内瓦会议的结果表明,国际间的冲突是可以通过和平谈判解决的。”能够体现这一精神的是()A.三个世界理论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不结盟原则D.国家主权理论

5.中国人的政治智慧是无与伦比和无限美妙的。周恩来教会人类怎么为人处世;邓小平教会人类怎么解决恩怨情仇。符合材料该主题的理论或政策分别是 A.求同存异、四项基本原则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国两制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济建设为中心D。求同存异、市场经济理论 6.下表是1955~1960年与中国建交国家统计表,对表格反映的史实解读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①贯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成果②新中国外交出现重大突破 ③中国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④不结盟运动推动亚非国家新联合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广东省佛山市高三历史 第15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新中国外交》说课稿

广东省佛山市中大附中三水实验中学高三历史第15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新中国外交》 [课标] 1.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2.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3.了解中美关系的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4.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一、独立自主外交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外交政策和原则 (1)方针:新中国成立后,奉行__________的和平外交方针。 (2)政策:“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________”的外交政策。 (3)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____________、互不干涉 内政、平等互利、__________。 2.成就 (1)新中国成立一周年时,中国已同苏联等______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2)1954年,新中国参加________国际会议,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3)1955年,在亚非国际会议上,坚持“________”的方针,促进了亚非国家的团结 和合作。会后,中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思维拓展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它是我国处理与其他 国家之间的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2)为维护亚洲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促进国际关系的健康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和历史性的握手 1.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1 背景⎩⎪⎪⎨⎪⎪⎧ ①问题由来:中国既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也是 联合国 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新中国成 立后,由于美国的阻挠,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 席位一直没能恢复。 ②条件:70年代,美国霸权地位衰落, 发展 中国家在联合国的作用加强,同时,中国在国 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强,中国恢复在联 合国合法席位的斗争得到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 支持和拥护。 (2)恢复:1971年,第______届联合国大会。 2.历史性的握手 (1)中美关系的缓和 ①背景⎩⎪⎨⎪⎧ 美国方面:霸权地位面临苏联的严峻挑战,长期 敌视中国的政策难以继续下去。 中国方面:中苏关系不断恶化,苏联构成对中国 安全的直接威胁。 20世纪70年代,世界局势发生变化,中美两国 都有改善关系的共同要求。 ②进程⎩⎪⎨⎪⎧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双方在上海发表了 《中美上海公报》。1978年12月,中美发表《 》, 1979年1月1日正式建交。 ③影响⎩ ⎪⎨ ⎪⎧ 结束了双方多年的对抗,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了中日建交的实现。 (2)中日关系正常化:1972年9月,中日签署《中日联合声明》,实现了中日邦交正常化。 特别提醒 中美关系在中国70年代外交中的地位: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改善、中日邦交正常化,这是70年代中国外交的三大成就,其中最重大的成就是中美关系改善,因为美国在国际事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第10讲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7·日照市高三模拟)1949年10月,《纽约时报》刊发美国国务院对西藏的政策:“依据当前亚洲形势,美国国务院有可能承认西藏是独立国家……中共声明他们将控制西藏,一旦成功,中国边界将展至印度,那么非社会主义国家将不会坐视不管。”这表明美国() A.长期奉行分裂中国的政策 B.试图扶持印度来压制中国 C.以遏制共产主义为外交目标 D.借支持西藏独立对新中国施压 解析:由材料“中共声明他们将控制西藏,一旦成功,中国边界将展至印度”可知,美国担心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会对印度等国家产生影响,使社会主义力量进一步发展壮大,故C项正确。 答案:C 2.1952年4月,周恩来在外交部第一次驻外使节会议的讲话中指出,就外交工作来说,是“以国家和国家的关系为对象的”,区别不同国家的“主要关键是对战争与和平的态度”,而不是国家的阶级属性。周恩来的这一外交思想() A.突破了“两大阵营”界限 B.否定了“一边倒”的战略 C.运用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成为新中国外交指导原则 解析:由材料“周恩来……讲话中指出,就外交工作来说……区别不同国家的……不是国家的阶级属性”,说明他这一思想突破资本主义阵营与社会主义阵营界限,故A项正确;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坚持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故B项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早1953年提出,运用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材料中的外交思想尚未成为外交指导原则,故D项错误。

答案:A 3.英国是最早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大国,但它只同意新中国建交原则的一半,在美国的压力下一直就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投弃权票。为了实现中英关系的发展,周恩来同意与英换代办,双方建立“半外交关系”。这种“半外交关系”() A.是双方在国家利益协调上的突破 B.成为当时东西方关系的典型特征 C.成为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要基础 D.打破了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封锁 解析:二战后世界格局是美苏两极格局,英国属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出于自身国家利益和美国的威慑力,与中国出现“半外交关系”,故A项正确。答案:A 4.美国传记作家罗斯·特里尔认为,“万隆时代,对毛泽东在中国之外的形象,是个丰收的时代,因为无数第三世界国家和他的政府建立了关系。在这个时代,毛泽东脚踏两只船”。“脚踏两只船”是指() A.既坚持“一边倒”的方针又推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既同苏联友好又在同美国密切接触 C.既同社会主义国家又同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D.既参加五大国会议也参加亚非会议 解析:1949年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加上“无数第三世界国家和他的政府建立了关系”,与材料中外交“脚踏两只船”的成就相符,故C项正确。 答案:C 5.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回顾新中国外交成就时说:“这是国际关系史上的重大创举,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新型国际关系做出了历史性贡献……既代表了亚洲国家对国际关系的新期待,也体现了各国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的国际法治精神。”他评论的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