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教案7篇

高中物理教学教案7篇

高中物理教学教案【篇1】

设计理念

为适应21世纪科技、人材、技术经济竞争的需要,世界性的新一轮大规模教育改

革已势在必行。教育改革的第一步所涉及的就是课程改革。在传统的课程观念中,课程被认为只是学科知识的载体,是教师传递知识的手段,是学生接受知识的媒介。这样,不仅使课程的创新价值被严重忽视,学生的创新意识也自然地被扼杀了。

现代教育观念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各要素中占支配地位。新一

轮的教改课改要求我们,首先要自觉地更新和转变教育观念;在选择各种课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时,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思维过程和心理发展特点;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对教材进行必要地加工处理;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极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对物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

欲望时,就具备了克服各种困难的意志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力的分解是第一章《力》的一个难点,是前面知识的延续和加深。力的分解所遵

守的规律——平行四边形定则是矢量运算普遍遵守的规律。另外,力的分解所采

用的等效替代思想为解决其他类似物理问题(如画等效电路等)奠定了科学的思想

方法。学生的主要困惑在于:分力是否真实存在?如何正确分解一个已知力?因此,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建立分力的概念和掌握按照力的实际作用效果分解已

知力的方法。不必在具体的教学运算上多花时间。

本节课采用了指导——探索式教学模式,本模式依据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发

现学习”的教学思想,他认为学习是通过主动发现而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在教

学过程中,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一定的问题,依据教师和教材提供的材料,

通过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亲自探索和主动研究,使自己成为“发现者”,用直

觉思维去感知问题情境,再运用分类、比较、分析、归纳、推理、猜测等高级的

心理过程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而“顿悟”,以解决问题。

本节课主要运用的教学方法是实验探究法和讨论法,教学设计思路,即教学流程

图如下:

`

在教材处理方面,教科书中安排了两个具体实例详细说明如何按力的实际效果分

解一个已知力,在课后练习中又隐含了一个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教材的编排渗透

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然而,根据现有学生情况和“跳一跳、够得着”的课

堂原则,两个实例的坡度相对较缓,实例1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较少。因此,在

教学内容处理上删减了实例1,增添了另一实例“塔吊”,这样调整对提高学生

的实践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力的分解的概念;知道力的分解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初步掌握根据具体的物理情景分解力的一般思路。

2、能力目标:通过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验动手能力;通过成果交

流和讨论分力与合力间关系,培养学生运用等效替代的科学方法研究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渗透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观点,运用力的分解解决实际问题。

4、情感目标:通过分析实际问题(如为何立交桥建有长长的引桥等)感悟知识的价值,通过设计实验探索规律体味成功的喜悦。

课堂实录

片段一:设疑导入

师(微笑着):我为大家准备了一根强度很大的绳子和一个重物,现在要请两位学

生根据所给仪器按要求演示实验。

(学生猜测这两样东西能做什么呢?都想上来试一试,最前面的两位同学首先走了

出来。)师:请把重物提起。

(一位同学很轻松地提起了重物,并满脸自信地等待下面的要求。)师(也轻松地):请两位同学再将悬有重物后的绳子,各拉一端水平拉直。

生:怎么会办不到哪?(边操作,边疑惑地自言自语道。)

师(稍做得意状):是不是他们的力气太小,再请两位大力士来试一试如何?

(学生的注意力全部被集中起来,兴趣被激发,并推选出班级的两位重量级选手。

他们挥着手自信地走到前面,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还是无法办到。学生们满脸

的惊讶与好奇,有的学生甚至还跃跃欲试地想再体验一

次。)

师(神秘地):为何出现这种现象呢?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我们学习第一章第六节——力的分解。(板书)【教师自评】

在学过上一节力的合成之后,学生对力的分解及合力与分力已感觉平淡无奇,只

认为两者是逆运算的关系,都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别无其它实际用途。以实例

设疑引入课题,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还可以使他们感受到

任何知识都有其实用价值。

【专家评议】

教师不是以常规的提问复习式展开本节课的新课教学,而能大胆地从问题入手。

可见,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仅仅是备教材、备知识,同时能不忘记备学生,以

学生的学习为主。根据学生好奇等心理特点,紧紧抓住他们的注意力后,再转入

新课教学,开了一个好头。若能考虑将引入的演示实验,变为学生分组实验效果

会更好。

【教师反思】

通过采用实例设疑导入新课,教学效率与效果都有明显提高。但也如高中物理教

研院姚书元老师评议的那样,我只考虑到运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却忽视了他们想

全员参与的渴望。还有些学生下课后,到我这来非要亲自做一做,才肯完全相信。

片段二

师:请同学们猜想一下如何分解斜面上静止物体所受的重力?苗状(学生名字)。

生(猜想后):根据我们刚得出的分解一个实际力的一般思路,物体在斜面上总有

下滑的趋势。我猜想应分解为平行于斜面和垂直于斜面的两个力。

师(点头赞许):实践是检验真理地唯一标准。让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苗状同学的

猜想是否正确。(利用实物投影)这有一个可以改变倾角的斜面,表面粘有海绵、

顶端钉有钉子,将拴有橡皮筋的重物放上,观察作用效果。(教师边说边操作)再

改变斜面倾角,观察作用效果的变化。(利用放大法,学生对作用效果已有初步的感性认识。)请大家简述看到的效果。

生(齐答):海绵受挤压变形,橡皮筋被拉长。倾角越大,海绵形变变小,橡皮筋

被拉的更长。

师:为何会发生这种变化,利用几何关系,定量确定两分力的大小与倾角θ的关系。请两位同学到黑板演示。冯超、李瑶(学生名)。

(学生利用平行四边形如图,找出了正确的边角关系:G1=G·sinθ;G2=G·cosθ)师:此模型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生(自由回答):如公园的滑梯倾角比较大,因为θ越大,G1越大。(学生感受到

知识的实用性,产生兴趣。)师:那为什么高大的立交桥要建有长长的引桥?(教师投影展示实物图,学生分组进行讨论。)

生(自由发言):为了让桥更坚固;为了使桥能建得更高;为了让桥更加美观。

黄平洋(学生名,举手发言):我想应用刚学知识解释,长长的引桥可以减小上坡

的倾角,因为若θ越大,G1越大,车辆上坡艰难而下坡又不安全。

师(微笑着):同学们讨论的很好,你们所想到的都是当初工程师们所必须考虑的。(学生高兴)黄平洋同学则更准确地解释出引桥长的主要原因。(学生们表示同意,并想他投去了赞许的目光。)

【教师自评】

本环节通过改进演示实验,遵循放大可视性的原则,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降低

了判断力的几个不同效果(尤其是产生微小形变)的难度。把枯燥的知识带到了生

活中去,为课堂注入活力,帮助学生消化理解新知识。

【专家评议】

本部分教学设计以猜想—验证—结论—应用的形式展开,猜想环节主要由学生参

与完成;实验验证由教师和学生来完成;结论则是在教师引导下,师生共同完成;实际应用讨论环节给学生留出了充分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

同时,受到科学方法的熏陶,把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评价学生

语言得体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改进的教具不单纯起到放大效果的作用,海绵上

边缘涂了一道黑线,增加了可视度,并制成可改变倾角的斜面,使本节教学唯一

的定量部分更容易被接受。充分展示和体现了教师的创造性劳动。

片段三

师:大家是否见过图中物体。(手指投影)

生(齐答):在建筑工地见过。

师:那么你们是否知道它叫什么名字?

生:塔吊!(有的学生踊跃答到,有的同学则轻轻地摇头。)

师:没错。大家的知识很丰富,下面我们就来分解重物对塔吊的拉力

我给大家准备了:重物、绳、一小段铅笔,你们要努力设计出模仿塔吊受力的实验,亲身体会一下拉力的几个不同作用效果。(教师巡回指导,启发学生。)

(学生大胆进行实验探索,设计实验。有的同学还利用上身边的仪器资源,如格尺等。学生们的参与热情极高,脸上露出兴奋的表情。不久,通过彼此间的相互启

发和不断地实践,有较多学生采用了如图所示的方法。)师:请设计出实验的同学展示方法,并介绍一下他分别体会到拉力的哪些作用效果?杨磊。(学生名)生:我是这样做的,我的中指感觉受到沿绳方向的拉力,掌心感觉到笔尖给的压力。

(学生们又不禁动手模仿起来,自己切身体会。)

师(微笑表示赞同):同学们你们是否同意杨磊同学的设计方案?

生(齐答):同意。

师:那么是否也感受到同样的效果?

生(齐答):是。

师:很好,请大家利用力的图示表示出拉力的作用效果。

(学生动笔尝试表达出从实验探索中得出结论,发现有所不同,积极进行交流讨论。教师选出各种不同的结论。)

师:下面我为大家展示一下同学们得出的几种不同结论。(边说边进行实物投影)

看起来每一个图都很眼熟,那么究竟哪一个是正确的呢?

师(片刻之后):让我们找出正确的答案,并分析其它图示的物理意义。

(有的同学看到后,不禁笑起来,显然是发现了明显的错误。还积极主动地与他人交流、讲解起来。)生(自由发言):图1是受力分析图;图2是其中两个力的合成图;图3才是正确的拉力的分解图。

师(小结):通过以上实验探索、成果交流、讨论辨析,我们应明确各种力的图示

间关系。切勿混淆已学知识。

【教师自评】

本环节是指导——探索式教学模式的核心之处,使学生明白实验不仅仅有验证的

功能,还具有探索得出规律的作用。这种任知过程设计的优点主要表现在:

1、过设计实验段创设出逼真的教学情景,有利于降低难度,突破难点;

高中物理教学教案【篇2】

【教材分析】

《物理》(必修一)共四章内容,前两章主要是在引入相关概念描述运动的基础上,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第三章《相互作用》包括两大部分:其一是在力的

概念、特征的基础上,研究重力、弹力和摩擦力;其二“等效”和“可逆”思想的指导下,研究力的合成和力的分解,最后引出矢量、标量的概念。这些都是为了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的学习做铺垫——物体的受力情况决定物体的运动情况;物体的运动情况取决于物体的受力情况。本节的学习基于《力的合成》的知识储备,主要体现“合成”与“分解”的等效性、可逆性和统一性,不仅是下一章学

习的基础,还为“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做了思想方法上的准备,起着“伏笔”的

作用。

【学情分析】

从物理知识的角度看,学生已经通过实验探究,感悟和理解了合力、分力的概念

和平行四边形定则,具备了学习《力的分解》的认知基础。但是,本节的学习要

求使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尤其是几何知识、几何作图和函数运算。这些

数学方面的能力要求是学生深入学习本节的困难和障碍。所以,本节的新课教学

宜安排两课时,问题的选择要循序渐进,不宜过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进一步理解合力与分力的概念;

2、会作力的平行四边形

3、知道力的分解原则和基本类型。

过程与方法:

4、学会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分析和求解分力;

5、体验和应用“等效”、“可逆”的物理学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6、养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初步形成唯物辩证法的思想。

7、树立科学为生产、生活服务的价值理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力的分解的几种基本类型;利用平行四边形进行力的分解。

教学难点:分力方向的确定和分力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探究法、分析法、讨论法、图示法

教学手段:演示实验、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PPT课件

【教学用具】

弹簧秤(2个)、长木板、滑块、木楔(2个)

【教学策略】

从教材内容的衔接来看,本节在《力的合成》实验探究的基础上,依循可逆和等

效的思维方式,对《力的分解》进行理论探究,很好地体现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

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鉴于学生对力的合成和平行四边形定则的认知基础,以及

数学分析能力不强、数形结合思想薄弱的现状。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从复习回顾开始,通过“回忆—演示—猜想—探究—归纳—巩固—设疑”等环节,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演示,导入新课(8min)

图1

复习提问1:什么是合力?什么是分力?合力和分力体现怎样的思想?满足怎样的关系?

讨论、交流、评价

图形展示:合力、分力及其相互关系——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如图1所示。

复习提问2:什么叫力的合成?

讨论、交流、评价

典题分析:

例1、相互垂直的两个共共点力,,

,求它们的合力。

例2、两个力大小相等,均为F,互成角,

则它们的合力大小为多少?

合作学习、交流讨论、评价

导入提问:什么叫力的分解?

猜想、交流、评价、拓展

力的分解:求一个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

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力的分解也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PPT展示方框图。

二、科学探究,知识构建(5min)

演示:用两根弹簧秤同时吊起一个钩码,两个弹簧秤都有读数。

学生观察、思考、作图:重力的两个效果。

图2图3图4

图片展示;巩固(课本例题分析:强调叫下滑力;不是压力)

三、方法梳理,典题分析(25min)

图5

指导阅读:读教材中的图3.5.2。

(一)无约束条件下力的分解

在没有“约束条件”的情况力的分解具有“任意性”和“多样性”的特征。

提示:作平行四边形时注意“虚线、实线、箭头”。

典题分析:

例3、50N的力可以分解为下列各组力吗?

图6图7

A.25N,25N

B.50N,50N

C.75N,100N

高中物理教学教案【篇3】

【课程分析】

牛顿第三定律是反映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它揭示了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

小间的定量关系和方向间的具体关系,是牛顿运动定律整体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牛顿第三定律作为牛顿运动定律的一个独立定律,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仅从解

答物理习题、定性地分析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我们就能发现牛顿第三定律所发

挥的关键作用,加之本定律可设计为让学生动手实验、通过自主探索得出,从而

使牛顿第三定律更具思想教育价值。

本节课的重点:理解牛顿第三定律;区分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

本节课的难点:准确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含义(如: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与运动状态无关。)【学情分析】

20__年11月我用该教学设计参评市级优质课评选活动,该教学设计最后面对的是一个重点学校普通班的学生,事前我通过各种途径详尽了解了所用班级的学情状况,他们思维敏捷,基础不错,由于平时老师在课堂上采取的还是传统的“满堂灌”,他们在课堂上已习惯于被动地听讲,不善于合作,不善于表现。但是他们

一旦遇到挑战性的问题,便能迅速进入一种思维亢奋状态,表现出极强的求胜欲望,敢于当众发表自己的看法,此间与老师的互动,与同学的交流也能顺利进行。

本节内容学生有良好的知识基础,如在初中就有了“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等认识,对牛顿第三定律涉及的现象有着丰富的生活体验,可他们对这些相关知识只是定性地了解,基本上处在记忆的层次,他们体会不到明确提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这一问题的重要价值。正是由于他们对定律的认识既熟悉而片面,致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麻痹心理,学习不深入,致使原有的知识缺陷得不到弥补,如: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它们能抵消吗?马拉车向前运动是因为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吗?以卵击石,蛋破石无恙,是不是石头对鸡蛋的力大于鸡蛋对石头的力呢?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性质相同吗【设计思路】

“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指导思想是我进行本节课设计的出发点,为突出地落实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全身心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自主探究,让学生经历规律建立的过程,让学生在切身体验中理解规律;通过迁移应用,让学生内化知识,强化学生的应用意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再通过整合知识,使学生对学过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诱”是“思”的起点,“思”是“诱”的出发点、依据和归宿,在整个流程的设计上,我以问题情境的导向性信息为中心,

通过“创境激情、体验感知(创设情境、亲身体验;厚积薄发、析象悟道)→主体探究、揭示规律(猜想创设、制定方案;分工合作、实验探究;深入研究、总结规律;思维碰撞、理解规律;步步深入、再析异同)→拓展迁移、学以致用(解决问题,加强应用,升华认识,培养能力)”三个认知层次逐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诱发学生主体探究的动机,诱导学生五管并用,全身心地学,通过自主实验,使学生积极参与建立物理规律的全过程,这样既让学生对所得结论深信不疑,又能体验到探究带来的成功和快乐。

【学习目标】

知道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概念;

能设计实验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准确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含义,会用牛顿第三定律解决相关问题;能区分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

【教学流程】

一、创境激情、体验感知

(一)创设情境,亲身体验

(课件投影)请同学们动起来,完成下列三个情境体验,感受其中蕴含的物理道理。

情境体验1:鼓掌欢迎(俗话说“一个把掌拍不响”,左掌拍右掌感觉怎么样?)

情境体验2:甲、乙、丙、丁四个同学穿旱冰鞋,分成两组进行“对推”(相互推)表演

情境体验3:每人吹起一个气球,同桌间将两个气球相互挤压,观察形变情况;将

气球突然放气,观察气球放飞的情况,思索气球放飞后的动力来源。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用自己的切身体验感受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简要实录:在做鼓掌欢迎动作的体验时学生拍手拍的很热烈,很带劲,能明显感受到拍手过程中左、右掌的相互作用;在穿旱冰鞋的对推表演中,四个主动上台的同学:张庆楠、李永太、于庆贺、张化匀除一般性的相互推动外,还玩出了“花样”——手推手、手推背、手拉手、手推墙……,现象均很明显,前台的同学表

演的投入、台下的同学看的认真;吹气球、挤压气球、放飞气球,充分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显的都比较兴奋。)(二)厚积薄发,析象悟道

(课件投影)让我们带着刚才的感受,再看几个相关的图片。进一步分析现象,总

结其中蕴含的物理道理。

孙继海头球、神七升空、青蛙在荷叶上的跳动,人在岸上用竹杆推船、拔河比赛,磁极间的相互吸引、排斥作用、人走路……

(设计意图:物理源于生活,走进生活,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感性材料,对所要研究的内容积累感性认识,同时优化、稳定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图成象,触景生情。

通过前面的切身体验及生活中感性认识,诱发学生总结归纳现象背后隐含的道理。)

(简要实录:学生看图片看的很投入,同时思索图片背后要说明的问题。通过刚才的“厚”积,已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已到了“薄”发的程度,很快就得出相

关结论,他们已经很兴奋,问题刚一投影出来,就有四个同学按捺不住兴奋的心

情几乎同时站起“抢”答,并且答的很完美,无可挑剔。此时利用课件把相关要

点投影到屏幕上。)

(课件投影)两个物体之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同时它也是受力物体。

我们把其中一个力叫做作用力,另一个力就叫做反作用力。

二、主体探究、揭示规律

(一)猜想假设、制定方案

(课件投影)请同学们猜想一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如何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呢?

请结合提供的器材,设计一个探究方案,证实一下你的观点。

注意: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针对探究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论证。

(设计意图:问题研究由定性逐渐转向定量,让学生在猜想、假设、制定方案的思考讨论中优化思维,经历一个分析论证的过程,真正放手让他们自己去设计,从

中优选出可行的方案供分组实验之用。)

(简要实录:也许是供的器材给学生提供了一种无声的启示,学生都不约而同地设计了弹簧对拉实验,此时学生的脸上写满了自信,初步体会到自主学习的成功了。)

(二)分工合作、实验探究

(课件投影)请同学们用两把弹簧秤放在水平桌面上钩在一起,进行弹簧对拉实验。

注意:两同学合作分别拉弹簧秤A、B,分别观察、记录各自所拉弹簧称在下列情况下的读数。并比较不同的拉动情况下,弹簧称示数的大小关系怎么样?方向呢?这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吗?在实验的基础上说一下你由此得出的结论。

1、A不动拉B

2、B不动拉A

3、A、B同时拉

4、同时拉着A、B动起来

(设计意图:让学生动手操作,能通过由实验得出相关结论。)

(简要实录:多数同学能在导向性信息的指引下顺利完成任务,部分同学在弹簧对拉的过程中,使弹簧呈竖直方向,通过老师的巡回过程中点拨,立刻就能意识到错误之所在。在导向性信息的诱导下学生很快就总结出了相应的结论。)

(课件投影)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三)深入研究、总结规律

高中物理教学教案【篇4】

相关背景:

20__年岁末,中国教育学会组织赴黑龙江省某市支教,笔者应邀前往。按照活动组织者的要求,在a校(中考录取分数线七百多分)上一节高三年级的复习课,在b校(中考录取分数线三百多分)以《牛顿第三定律》为题上了这节高一年级的新授课。

上课前被告知该校生源状况较差,因而笔者在心理上便有所准备。课题引入阶段首先呈现了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述文本并设问,但没有同学应答。将物理课代表点名叫起,这个一米八左右的小伙子支吾了一会儿说:“好像是牛顿定律。”笔者暗示所呈现的是两段文本,小伙子立即机灵的补充说:“那就是牛顿

的两个定律。”当笔者追问哪段文本是第一定律、哪段文本是第二定律时,又把

我们的课代表给难住了,他想了一会儿壮着胆子猜测说:“上面那一段文本是第

二定律,下面的那一段文本是第一定律。”在笔者以“你觉得老师会用定律的呈

现次序与同学们捉迷藏吗?”的启发下,这位机灵的小伙子立即改口说:“上面的是第一定律,下面的是第二定律。”

把上述一段本该属于“教学实施”的相应文字放在“相关背景”中呈现,实在是

因为经过上述几分钟的教学试探(仅仅算是“教学试探”而算不上“教学实施”),笔者已经决定调整教学方案而重新来过。所以被主观认定的“教学实施”应该从

接下来的部分开始算起。

教学实施:

相应的教学实施过程有序呈现如下

①课题引入:(教师叙述)本章的标题是《牛顿运动定律》,而牛顿运动定律一共

有三个,在本章的第1、3两节中分别介绍了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本节

课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第5节:牛顿第三定律(板书:5、牛顿第三定律)。

②布置阅读:(教师叙述)老师给同学们两分钟时间,让同学们认真把课本上P80

页的内容看一看。因为对任何学科的学习来说,文本阅读的环节都是不可或缺的。而且,能否耐得住性子认真看书,是检验一个人能否较好的进入学习状态的最常

用方法。

③提出问题:(教师叙述)基于学习的阅读和基于消遣的阅读不同,一般需要“带

着问题读”,有时还会要求“读出问题来”。老师在黑板上呈现四个问题,与问

题相关的内容都可以通过阅读从书中搜寻得来。我们四个自然小组分分工,每一

个小组的同学在阅读时重点针对其中的一个问题去搜寻相关的内容,好吗?(全体

同学应答:好!教师板书问题如次)

问题1:对力的“物质性”特征有什么体会?

问题2:对力的“相互性”特征有什么认识?

问题3:对“牛顿第三定律”内容作何猜测?

问题4:对“实验测量”功能有怎样的认识?

④阅读交流:(阅读交流在教师的设问与学生的应答中有序的进行着)师:好!一页书的内容用两分钟看,应该看得差不多了吧?

生(部分):看完了。

师:老师从第1小组的同学开始发问:阅读时发现课本上哪些内容与问题1相关呢?

生A:课本上第1段的两句话与问题1相关。

师:具体是怎么说的呢?

生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只要谈到力,就一定存在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

师:嗯?“谈到力”?你能具体的谈到某个力吗?

生A:……?

师:谁来帮忙?

生B:手拉弹簧。

师:这是课本第2段开头的内容,这里谈到力了吗?

生B:谈到了。

师:在哪?

生B:在“拉”字上。

师:好!好一个“在‘拉’字上”!“拉”是动词,代表一个动作、一个作用、一个力、拉力。谁拉?拉谁?生B:手拉,拉弹簧。

师:哦!名词“手”代表一个物体,它是“拉”这个动词所表示的那个“拉力”的施力物体;名词“弹簧”代表另一个物体,它是“拉”这个动词所表示的那个“拉力”的受力物体。是吗?

生(全体):是!

师:有谁能把力现象的描述概括出一个通式来呢?

生(全体):……

生C:我能!描述力现象的通式是:“力现象描述=名词+动词+名词”

师:很好!我们从“手拉弹簧”这个具体的力现象描述实例出发,最终概括出描述力现象的通式。在上述研究中不少同学都贡献了聪明才智,但最终是由C同学作出概括(如右图所示),所以老师建议把这个通式命名为“基于力现象描述的C通式”。同意吗?

生(全体):同意!(笑声与掌声)

师:不过,老师还想提个建议:“基于力现象描述的C通式”最好修正为如下形式力现象描述=名(代)词+动词+名(代)词

生C:老师,您修正的理由是什么呢?

师:你所要的理由老师只需要用三个字来表达。

生C:哪三个字?

师:我打你。

生(全体):……(犹豫片刻,笑声一片)

师:(示意笑声止住)好了,第一小组几位同学的表现可以用“出色”来评价,其他同学估计也不会差。下面老师要拷问第二小组的同学了,谁来?

生D:我来!与第2个问题相关的是课本P80页中第2段内容。

师:仅仅是第2段吗?

生E:第3段内容也与第2个问题相关。

师:哦!两段内容均与第2个问题相关。各有什么侧重、各有什么不同呢?

生E:第2段内容是以实例具体描述力的“相互性”特征,而第3段内容则是概括性的描述力的“相互性”特征。

师:嗯,具体描述和概括描述。说的很好!我这里列出一个表格,请你上来在黑板上根据第2段的具体实例而把表格填满。当然,其他同学可以在下面自己画表、自己填。

(生E板演,有些栏目教师作必要解读和适当启示,最终填表如下)

案例甲方乙方作用时序性质1手弹簧相互“拉”同时弹力2人+椅桌子相互“推”同时弹力3人+船小船相互“推”同时弹力4物体地球相互“吸引”同时引力如此等等,不胜枚举——不完全归纳师:第2小组的同学其实还需要针对如下几个问题而深入思考:第一,教材P80页第2段文本在给出了描述力的“相互性”特征的实例后,又写下了“如此等等,不胜枚举”这8个字,其意欲何为?第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命名有什么规定吗?第三,力的“相互性”特征应该怎样规范的表述呢?时间关系,这几个问题就留给全体同学课后思考吧。下面老师要向第3小组的同学发问了,不过这次发问换一个角度切入:老师为什么会提出第3个问题而让大家猜测牛顿第三定律内容的呢?我们又怎样去猜测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呢?

生F:这很简单:老师布置我们看P80页上的内容,而牛顿第三定律却写在P81页上。我们没看到,当然只能猜。至于怎样猜,我还没想好。

师:有点道理,但还不能让老师满意。谁来补充?

生G:课本P80页中有一段话写在“牛顿第三定律”的标题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之间、方向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从这里获得的启示让我猜: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可能就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之间的关系和方向之间的关系。

师:G同学是个实诚人,他仅仅是从课本上写在“牛顿第三定律”标题下的设问

的字面而作狭义的猜测。谁能把思路再托宽些呢?

生A:我猜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可能是描述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

师:很好!思路拓宽后的合理猜测确实应该为: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可能是描述包括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之间的关系、方向之间的关系在内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之间的关系。其实,我们如果“偷看”一下P81页内容,就可以知道我们的猜测

是正确的。

生(全体):(笑声)

师:下面轮到第4组的同学了。谁来?

生H:书上写的很清楚:观察和经验只能解决定性问题,而牛顿第三定律需要定

量描述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间的大小关系,所以必须做实验。

师:对!要想明确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间的定量关系,就必须做定量测量的实验。说到实验老师要向大家说抱歉:老师飞过来临时接受任务,没来得及准备实验,

只能将电脑中留存的两幅实验数据分析图,现呈现给同学们并由老师作简要的说

明(实验数据图线与相关说明如下所示)。

说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间的定量关系由定量测量的实验数据分析图表明:大小相等;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方向间的定性关系由定性实验现象的观察知:方向相反;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作用线间的定性关系由定性实验现象的观察知:作用线共线。

⑤定律概括:(定律的表述、意义、理解及拓展性内容依次呈现如下)

表述: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

条直线上。这就是牛顿第三定律。

高中物理教案大全

高中物理教案大全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编写教案有利于教师弄通教材内容,准确掌控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挑选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教师科学。这里由作者给大家分享高中物理教案大全,方便大家学习。 高中物理教案大全篇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功率。能说出功率的物理意义,并能写出功率的定义式及其单位。 2.能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功率的含义。 3.能运用功率的定义式进行简单的运算,并能利用功率的概念设计测量__功率的大小。 (二)进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人体的输出功率的进程,进一步熟悉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 2.通过资料认识常见运动物体的功率大小,了解功率在实际运用的重要价值。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测量活动的组织安排,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 2.进一步形成乐于探究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习惯,增强将科学技术运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本节在学习机械功之后,从做功快慢的角度认识功这个物理量。功率在实际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后续学习电功率等知识的基础。 教科书通过对生活、生产实例的分析,采取比值定义的方法引入功率的概念。要求学生明确功率的物理意义,能进行简单的运算,并能利用功率的概念测量__功率的大小。对功率概念的认识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功率与功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与距离的关系类似,学生在学习速度概念的基础上容易进行知识的正迁移,所以,可以结合实例采取类比的方法引入功率的概念。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认识与记忆,也能够渗透科学方法教育。 教学重点:功率的概念和利用公式的运算。

教学难点:对功率意义的知道。 三、教学策略 与速度、密度和压强的定义方法相同,功率也是采取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教学中通过人上楼的实例创设情形,让学生摸索做相同的功,用时不同,引出做功快慢的问题,为功率概念的提出做铺垫。类比速度是表征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做功的快慢取决于相同时间内做功的多少,因此新概念的引入需要用功与做功所用时间的比来完成,它的大小为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高中物理教案大全篇2 一、教学内容分析 在复习本章的进程中,要注意强调定义式与决定式的区分;对基本概念及基本规律的知道和运用,如正确区分各种功率(电功率、热功率、机械功率等)之间的相互关系、运算公式,纯电阻电路与非纯电阻电路的区分;对本章的考核,多以挑选题和实验题的情势显现,特别是实验的考核灵活多变,包括仪器的选取、读数,器材的连接,数据处理,误差分析等,因此,对电学中实验的复习,要抓住伏安法测电阻的两种接法的挑选、滑动变阻器的分压接法与限流接法的选取以及电路故障分析等重点,还要加深和巩固对基本知识的知道,要注意培养学生解决总是的方法和思路,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新课的学习,已经对本章内容有一定的掌控,但是对基本概念及基本规律的知道和运用能力还比较弱,对实验题中器材以及滑动变阻器两种接法的选取、电路故障的分析等都比较薄弱。因此在复习时,要加强对基本规律的知道及运用能力,并特别加强对实验部分的复习。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熟悉并会运用电阻定律及串、并联电路的规律 2.知道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知道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3.掌控电功率、热功率及机械功率的区分与运算;焦耳定律及其运用 4.本章四个实验的原理、操作步骤、器材挑选、接法选取等;电路故障的分析 (电学实验另设专题复习)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活动教案7篇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活动教案7篇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活动教案篇1 一、教材分析 磁场的概念比较抽象,应对几种常见的磁场使学生加以了解认识,学好本节内容对后面的磁场力的分析至关重要。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叫磁感线。 2.知道几种常见的磁场(条形、蹄形,直线电流、环形电流、通电螺线管)及磁感线分布的情况 3.会用安培定则判断直线电流、环形电流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 4.知道安培分子电流假说,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5.理解匀强磁场的概念,明确两种情形的匀强磁场 6.理解磁通量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和学生动手(运用安培定则)、类比的方法加深对本节基础知识的认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分析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1.会用安培定则判定直线电流、环形电流及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 2.正确理解磁通量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四、学情分析 磁场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对此难以理解,但前面已经学习过了电场,可采用类比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 五、教学方法 实验演示法,讲授法 六、课前准备: 演示磁感线用的磁铁及铁屑,演示用幻灯片 七、课时安排: 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二)情景引入、展示目标 要点: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和方向。 启发学生思考电场可以用电场线形象地描述,磁场可以用什么来描述呢? 学生答磁场可以用磁感线形象地描述.-----引入新课 (老师)类比电场线可以很好地描述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

向,同样,也可以用磁感线来描述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和方向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播 板书1.磁感线 (1)磁感线的定义 在磁场中画出一些曲线,使曲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都跟这点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一致,这样的曲线叫做磁感线。 (2)特点: A、磁感线是闭合曲线,磁铁外部的磁感线是从北极出来,回到磁铁的南极,内部是从南极到北极. B、每条磁感线都是闭合曲线,任意两条磁感线不相交。 C、磁感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都表示该点的磁场方向。 D、磁感线的疏密程度表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演示用铁屑模拟磁感线的形状,加深对磁感线的认识。同时与电场线加以类比。 注意①磁场中并没有磁感线客观存在,而是人们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假想的。 ②区别电场线和磁感线的不同之处:电场线是不闭合的,而磁感线则是闭合曲线。 2.几种常见的磁场 演示 ①用铁屑模拟磁感线的演示实验,使学生直观地明确条形磁铁、蹄形磁铁、通电直导线、通电环形电流、通电螺线

高中物理教案(优秀9篇)

高中物理教案(优秀9篇) 高中物理教案篇一 一、情况分析 (一)教材分析:高中前两年已经基本完成了高中物理教学内容,高三年级将进入全面的总复习阶段,为了配合高三的总复习,学校统一订购了由光明出版社编写的《三维设计》作为高三复习教材,该书以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和高考考试大纲为指导,以2012年普通高考考试说明为依据编写,作为本学年参考用,本学期拟定完成本书的第一至第十三章的第一轮复习。 (二)学情分析: 1、课堂情况:由于是高三年级,即将面临着高考的选拔考试,大多数的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求知欲望比较强烈。所以课堂纪律比较好,都比较认真地听课,自觉地与老师互动,完成教学任务。 2、对基础知识的掌握:高三279,275为理科基础班,虽然相对来说物理基础较差,但学习能力有着较大的差异,根据前段时间的观察和摸底,大多数的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不够牢固,各章各节的知识点尚处于分立状态,不能很好地利用知识解决相应的基本问题,所以对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有待地提高。 3、解题技能:利用物理知识解决有关综合问题的能力很差,学生解决问题的技能还有待提高。 二、教学目标与任务 加强和利用知识点的复习,尽快帮助学生把各章分立的知识点建立成为网状的状态,掌握物理思想的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相关问题的思维方法,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技能。具体地说: 1、知识方面,应达到熟练掌握每一个知识点的要求,即看到一个题目以后,题中包含了哪些知识点要一清二楚,不能模模糊糊,并且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也要清楚, 2、技能方面,主要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到常规思维、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相结合,同时,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 3、情感与价值观方面,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使学生在物理美中陶冶自己的情操,从而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 三、方法与措施 1、面向全体,分类指导。从学生的全面素质提高,对每一位学生负责的基本点出发,根据各层次学生具体情况,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满腔热情地使每一位学生在高三阶段都能得到发展和进步。 2、抓好基础,培养能力。认真学习新的课程标准与高考大纲,研究高考理综能力测试中物理部分的试题难度和特点,使自复习教学更具有计对性,在教学中应强调理解。掌握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独立形成物理情景或建立物理模型,独立分析物理过程、独立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3、研究教法、改进教学、教学相长。认真研究学生学习过程,掌握不同学生的学习主要障碍,在此基础上制订教学方案,要特别注意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尽可能把学生应该自己完成的学习任务交给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精心设计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负担。 四、教学时间安排 1~2周: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3~4周: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相互作用》

高中物理教案(通用15篇)

高中物理教案(通用15篇) 高中物理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在物理知识方面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掌握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 2.牛顿第三定律是通过实验得到的,在这一节课中要充分让学生体会到这一点.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要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学会物理学研究现象、总结规律的方法. 二、重点、难点分析 1.本节教学的重点是认识并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学生不应把对它们的认识只停留在大小和方向上.学生应该掌握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正确判断.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与平衡力的关系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学生常常把这两种力混淆.两个相互作用力是大小相等的,但对两个物体产生的效果往往也是不同的,要通过对问题的分析解决学生头脑中不正确的认识. 三、教具 1.演示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为弹力的小车、弹簧片、细线;

2.演示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为摩擦力的三合板、遥控玩具汽车、玻璃棒; 3.演示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为静电力的通草球、橡胶棒、毛皮、玻璃棒、丝绸; 4.演示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为磁场力的小车、磁铁等; 5.演示两个学生间相互作用力的小车、绳; 6.演示相互作用力大小关系的弹簧秤. 四、主要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人在划船时用桨推河岸,发生了什么现象呢?船离开了岸.这个问题在初中已经研究过,当时对这个问题的解释是: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时,这个物体同样会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的力的作用,我们把这个过程中出现的两个力分别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面进一步来研究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 (二)教学过程设计 第六节牛顿第三定律 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高中物理教案(15篇)

高中物理教案(15篇) 高中物理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时间和时刻的区分和联系. 2.理解位移的概念,了解路程与位移的区分. 3.知道标量和矢量,知道位移是矢量,时间、时刻和路程是标量. 4.能用数轴或一维直线坐标表示时刻和时间、位置和位移. 5.知道时刻与位置、时间与位移的对应关系. 过程与方法 1.围绕问题进行充分的争论与沟通,联系实际引出时间、时刻、位移、路程等,要使同学学会将抽象问题形象化的处理方法. 2.会用坐标表示时刻与时间、位置和位移及相关方向 3.会用矢量表示和计算质点位移,用标量表示路程. 情感立场与价值观 1.通过时间位移的学习,要让同学了解生活与物理的关系,同时学会用科学的思维看待事实. 2.通过用物理量表示质点不同时刻的不同位置,不同

时间内的不同位移(或路程)的体验,体味物理方法的奥妙,体会科学的能量. 3.养成良好的思索表述习惯和科学的价值观. 4.从知识是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的思想中,培育同学们建立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时间和时刻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分和联系 2.位移的概念以及它与路程的区分. 教学难点 1.援助同学正确认识生活中的时间与时刻. 2.理解位移的概念,会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 教学工具 教学课件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描述运动的几个概念,大家想一下是哪几个概念? 生:质点、参考系、坐标系. 师:大家想一下,假如仅用这几个概念,能不能全面描述物体的运动状况?

生:不能. 师:那么要精确、全面地描述物体的运动,我们还需要用到哪些物理概念? 一部分同学可能预习过教材,大声回答,一部分同学可能忙着翻书去找. 师指导同学快速阅读教材第一段,并粗看这节课的黑体字标题,提出问题:要描述物体的机械运动,本节课还将从哪几个方面去描述? 生通过阅读、思索,对本节涉及的概念有个总体印象,知道这些概念都是为了进一步描述物体的运动而引入的,要讨论物体的运动还要学好这些基本概念. 引言:宇宙万物都在时间和空间中存在和运动.我们每天按时上课、下课、用餐、休息。从幼儿园、学校、中学,经受一年又一年,我们在时间的长河里成长.对于时间这个名词,我们并不生疏,你能精确说出时间的含义吗?物体的任何机械运动都伴随着物体在空间中位置的转变,你们用什么来量度物体位置的转变呢?这就是我们今日要讨论的课题--§1.2时间和位移. [新课教学] 一、时刻和时间间隔 [争论与沟通] 指导同学认真阅读“时刻和时间间隔”一部分,然后

高中物理教学教案7篇

高中物理教学教案7篇 高中物理教学教案【篇1】 设计理念 为适应21世纪科技、人材、技术经济竞争的需要,世界性的新一轮大规模教育改 革已势在必行。教育改革的第一步所涉及的就是课程改革。在传统的课程观念中,课程被认为只是学科知识的载体,是教师传递知识的手段,是学生接受知识的媒介。这样,不仅使课程的创新价值被严重忽视,学生的创新意识也自然地被扼杀了。 现代教育观念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各要素中占支配地位。新一 轮的教改课改要求我们,首先要自觉地更新和转变教育观念;在选择各种课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时,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思维过程和心理发展特点;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对教材进行必要地加工处理;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极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对物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 欲望时,就具备了克服各种困难的意志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力的分解是第一章《力》的一个难点,是前面知识的延续和加深。力的分解所遵 守的规律——平行四边形定则是矢量运算普遍遵守的规律。另外,力的分解所采 用的等效替代思想为解决其他类似物理问题(如画等效电路等)奠定了科学的思想 方法。学生的主要困惑在于:分力是否真实存在?如何正确分解一个已知力?因此,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建立分力的概念和掌握按照力的实际作用效果分解已 知力的方法。不必在具体的教学运算上多花时间。 本节课采用了指导——探索式教学模式,本模式依据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发 现学习”的教学思想,他认为学习是通过主动发现而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在教 学过程中,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一定的问题,依据教师和教材提供的材料,

高中物理教案(精选多篇)

高中物理教案(精选多篇) 第一篇:高中物理加速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加速度的概念,知道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义、公式、符号和单位。 2.知道加速度是矢量,知道加速度的方向始终跟速度的改变量的方向一致,知道加速度跟速度改变量的区别。 3.知道什么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能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中理解加速度的意义。 4.通过对速度、速度的变化量、速度的变化率三者的分析比较,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加速度的概念及物理意义 2.加速度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关系 3.区别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及速度的变化率 4.利用图象来分析加速度的相关问题 难点:加速度的方向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 比较、分析法

四、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 起动的车辆初始时刻的速度,是船行”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考系分别是() a、船和山 b、山和船 c、地面和山 d、河岸和流水 答案:a评析:该题以诗的意境为背景,新颖别致,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标加强情感与价值观教育的思想。 3、为车站广播道:“从北京驶往广州的xxx次列车将于11点20分到达本站1号站台,停车12分钟,请旅客们做好登车的准备。”这里的12分钟是指时间还是时刻?火车正点驶离本站的时刻是多少? 答案:12分钟是指时间;火车正点驶离本站的时刻是11点32分。 (五)课外作业: 1、阅读课本15页及17页“信息窗” 2、课本17页作业及练习册中相关练习 (六)板书:第一节:运动、空间和时间 1、机械运动和参考系 2、空间位置的描述:建立坐标系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3、时间的描述:时间和时刻 (七)课堂教学反思:

高中物理教案(通用10篇)

高中物理教案(通用10篇) 高中物理教案篇1 课题:碰撞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碰撞的特点,物体间相互作用时间短,而物体间相互作用力很大。 2、理解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了解正碰、斜碰及广义碰撞散射的概念。 3、初步学会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一维碰撞问题。 重点: 强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 难点: 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教学过程: 1、碰撞的特点: 物体间互相作用时间短,互相作用力很大。 2、弹性碰撞: 碰撞过程中,不仅动量守恒、机械能也守恒,碰撞前后系统动能之和不变 3、非弹性碰撞

碰撞过程中,仅动量守恒、机械能减少,碰撞后系统动能和小于碰撞前系统动能和,若系统结合成一个整体,则机械能损失最大。 4、对心碰撞和非对心碰撞 5、广义碰撞散射 6、例题 例1、在气垫导轨上,一个质量为600g的滑块以15cm/s的速度与另一个质量为400g、速度为10cm/s方向相反的滑块迎面相撞,碰撞后两个滑块并在一起,求碰撞后的滑块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例2、质量为m速度为υ的A球跟质量为3m静止的B球发生正碰。碰撞可能是弹性的,也可能是非弹性的,因此,碰撞后B球的速度允许有不同的值。请你论证:碰撞后B球的速度可能是以下值吗? (1)0.6υ(2)0.4υ(3)0.2υ。 7、小结:略 8、学生作业P19③⑤ 高中物理教案篇2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初步认识到物理是有趣的,也是有用的。 初步了解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媒体展示以及学生的动手实验,使学生感受到科学实验带来的乐趣,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和敢于猜想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讨论、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愿望,让学生能初步掌握一些学习物理的方法。 难点:注重学生实验的可操作性、可观赏性,达到预期效果。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乒乓球、漏斗、大小不同的试管、水、烧杯、水槽、惯性演示器、酒精灯、烧瓶、录音机、小人、扬声器、放大镜、纸板、铁架台、集气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同学们,大家好。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学习一门新的课程──物理,让我们一起来看──(多媒体展示引言部分。) 师补充:物理学是个知识的海洋,它需要我们去探索,让我们扬起理想的风帆,乘上《探索物理》这叶小舟,开始我们既充满乐趣又不乏艰辛的科学之旅吧! 看完这一段,同学们一定有许多的想法,对于物理这门学科,同学们一定也有许许多多的问题。首先我们来听听同学们的意见。 同学们讨论发言。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教学教案7篇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教学教案7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 能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教学教案篇1 一、教材分析 欧姆定律是电学中的基本定律,是进一步学习电学知识和分析电路的基础,是本章的重点。本次课的逻辑性、理论性很强,重点是学生要通过自己的实验得出欧姆定律,最关键的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实验方法,另一个就是欧姆定律。欧姆定律的含义主要是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逐渐理解,而且定律的形式很简单,所以是重点而不是难点。学生对实验方法的掌握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这个实验难度比较大,主要在实验的设计、数据的记录以及数据的分析方面。由于实验的难度比较大,学生出现错误的可能性也比较大,所以实验的评估和交流也比较重要。这些方面都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协助,所以这次课采用启发式综合教学法。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①使学生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 ②通过实验认识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③会观察、收集实验中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 过程与方法 ①根据已有的知识猜测未知的知识。 ②经历欧姆定律的发现过程并掌握实验的思路、方法。 ③能对自己的实验结果进行评估,找到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让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待周围的事物并能设计实验方案证实自己的猜测。 ②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小心求证,形成严谨的科学精神。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实验方法;理解欧姆定律。

难点:设计实验过程;实验数据的分析;实验结果的评估。四、学情分析 在技能方面是练习用电压表测电压,在知识方面是研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这是一节探索性实验课,让学生自主实验、观察记录,自行分析,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学生对探索性实验有浓厚的兴趣,这种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有利于提高认知能力和实验能力,但由于学生的探究能力尚不够成熟,引导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是本节课的难点 五、教学方法 启发式综合教学法。六、课前准备 教具:投影仪、投影片。 学具:电源、开关、导线、定值电阻(5、10)、滑动变阻器、电压表和电流表。七、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八、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①我们学过的电学部分的物理量有哪些? ②他们之间有联系吗? ③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越高,通过它的电流如何变化?当导体的电阻越大,通过它的电流如何变化?学生以举手的形式回答问题,并将自己的想法写在学案上。 这部分问题学生以前已经有了感性的认识,大部分学生回答得很正确,即使有少数同学回 答错误也没有关系,学生之间会进行纠正。 (二)情景引入、展示目标 提问:电压增大,电流也随着增大,但是你知道电流增大了多少吗?让学生猜测电流I、电 压U、电阻R之间的关系式。学生大胆猜想。

高中物理教案(优秀9篇)

高中物理教案(优秀9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高中物理教案(优秀9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高中物理教案免费篇一1.某金属在一黄光照射下,正好有电子逸出,下述说法中,哪种是正确的( ) A.增大光强,而不改变光的频率,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将不变 B.用一束更大强度的红光代替黄光,仍能发生光电效应 C.用强度相同的紫光代替黄光,光电流强度将不变 D.用强度较弱的紫光代替黄光,有可能不发生光电效应 答案A 要点二光的波粒二象性 2.物理学家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在光屏处放上照相用的底片。若减弱光的强度,使光子只能一个一个地通过狭缝。实验结果表明,如果曝光时间不太长,底片只能出现一些不规则的点子;如果曝光时间足够长,底片上就会出现规则的干涉条纹。对这个实验结果有下列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 A.曝光时间不太长时,底片上只能出现一些不规则的点子,表现出光的波动性 B.单个光子通过双缝后的落点可以预测 C.只有大量光子的行为才能表现出光的粒子性 D.干涉条纹中明亮的部分是光子到达机会较多的地方 答案D 题型1 对光电效应规律的理解 【例1】关于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 B.光电子的动能越大,光电子形成的电流强度就越大 C.用不可见光照射金属一定比用可见光照射同种金属产生的光电子的初动能要大 D.对于任何一种金属都存在一个最大波长,入射光的波长必须小于这个波长,才能产生光电效应 答案D 题型2 光电效应方程的应用 【例2】如图所示,一光电管的阴极用极限波长为0的钠制成。用波长为的紫外线照射阴极,光电管阳极A和阴极K之间的电势差为U,光电流的饱和值为I. (1)求每秒由K极发射的电子数。 (2)求电子到达A极时的最大动能。(普朗克常量为h,电子的电荷量为e)? 答案(1) 题型3 光子说的应用 【例3】根据量子理论,光子的能量E和动量p之间的关系式为E=pc,其中c表示光速,由于光子有动量,照到物体表面的光子被物体吸收或反射时都会对物体产生压强,这就是光压,用I表示。 (1)一台二氧化碳气体激光器发出的激光,功率为P0,射出光束的横截面积为S,当它垂直照射到一物体表面并被物体全部反射时,激光对物体表面的压力F=2pN,其中p表示光子的动量,N表示单位时间内激光器射出的光子数,试用P0和S表示该束激光对物体产生的光压I. (2)有人设想在宇宙探测中用光作为动力推动探测器加速,探测器上安装有面积极大、反射率极高的薄膜,并让它正对太阳,已知太阳光照射薄膜对每1 m2面积上的辐射功率为1.35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优秀教案_高中物理教学设计优秀8篇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优秀教案_高中物理教学设计优秀8 篇 新课标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篇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平抛运动的特点是初速度方向水平,只有竖直方向受重力作用,运动轨迹是抛物线; (2)知道平抛运动形成的条件; (3)理解平抛运动是匀变速运动,其加速度为g; (4)会用平抛运动规律解答有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在知识教学中应同时进行科学研究过程教育,本节课以研究平抛物体运动规律为中心所展开的课堂教学,应突出一条研究物理科学的一般思想方法的主线: 观察现象→初步分析→猜测实验研究→得出规律→重复实验→鉴别结论→追求统一。 (2)利用已知的直线运动的规律来研究复杂的曲线运动,渗透物理学“化曲为直”“化繁为简”的方法及“等效代换”正交分解”的思想方法;

(3)在实验教学中,进行控制的思想方法的教育:从实验的设计、装置、操作到数据处理,所有环节都应进行多方面实验思想的教育,“实验的精髓在于控制”的思想,在乎抛物体实验中非常突出。如装置中斜槽末端应保持水平的控制;木板要竖直放置的控制;操作上强调小球每次都从斜槽同一高度处由静止开始释放的控制;在测量小球位置时对实验误差的控制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重复多次实验,进行共性分析、归纳分类,达到鉴别结论的教育目的,同时还能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 (2)在理解平抛物体运动规律是受恒力的匀变速曲线运动时应注意到“力与物体运动的关系”。这方面的问题,我国东汉的王充(公元27~97年)历尽心血三十年写成《论衡》一书,全书三十卷八十五篇约三十万字,已有精辟论述,以此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和刻苦学习、勤奋工作精神的美德教育。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平抛运动的特点和规律;学习和借鉴本节课的研究方法。 2、教学难点:平抛运动的规律。 教学工具 多媒体、板书 教学过程

高中物理活动教案7篇

高中物理活动教案7篇 高中物理活动教案7篇 高中物理是高中(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本书是通用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高中物理活动教案7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中物理活动教案篇1 一、[教材分析] “力的合成”是粤教版的物理必修I 第三章第四节的内容主要包括:分力合力及力的合成的概念;平行四边形定则及其适用条件。 本章的前三课学习了重力、弹力、摩擦力,这节力的合成与下节力的分解,起着纽带的作用,只有学好了力的合成与分解,很好的进行受力分析,才能更好的学习后面的牛顿定律,甚至进而影响到高中物理整个的学习过程,可以说力的合成与分解是高中物理知识学习的基本功,学生只有架构好了这错桥梁,才能顺利的学好高中物理 二、[学生分析] 学者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在前面刚刚学习了重力、弹力、摩擦力,对事物的受力有了一定得认识,比较初中所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这节课对他们来说是进一步研究所必须的。学者运用实验的手段自己进行实验探究,激发起他们对力学的热情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能从力的作用的等效性来理解合理和分力的概念,体会等效替代思想。 2、能通过实验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并知道其试用条件。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物理等效思维能力 三、德育目标: (1)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尊重实验事实,培养学生

实事求是的精神。 (2)在自由开放平等的气氛中探究交流,互相配合,互相鼓励,友好评价,和谐相处。 [教学重点] (1)理解等效的思想,从而得到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2)运用实验探究的方式分析归纳出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3)共点力的理解判断。 [教学难点] 实验探究得到合力的方法 寻找平行四边形定则方法 [教学方法] 科学探究法 [教学用具] (1) 钩码、细线、三角板 (2)学生每两人一组:方木板、白纸、弹簧秤(两个)、橡皮条、细绳两条、三角板、刻度尺、图钉(几个)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策略教学目标问题1:实验室里连接电路需要一个5欧姆的电阻,但现在手头上只有一些10欧姆的电阻,哪位同学能给实验室的老师想个办法学生思考并回答,将两个十欧姆的电阻并联,相当于一个五欧姆的电阻。用提问的方式,使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回忆初中所学的知识,用复习知识大家回答,调节气氛,消除紧张感。使学生回忆初中知识,强调等效替代的根本思想——等效。问题2:我们在上一章节运动学里面学的位移里,这两种情况是不是也是等效的呢(黑板上给出草图) 学生思考回答,这两种情况最终都是从A走到C,是等效的。从初中知识引入到高中刚学习的知识,通过两

高中物理教案14篇

高中物理教案14篇 高中物理教案篇1 教学目的 1.了解组成物质的分子具有动能及势能,并且了解分子平均动能和分子势能都与哪些因素有关。 2.理解物体的内能以及物体内能由物体的状态所确定。 教学重点 物体的内能是一个重要的概念,是本章教学的一个重点。同学只有正确理解物体的内能才能理解做功和热传递及物体内能的改变关系。 教学难点 分子势能。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什么样的能是势能?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形变关系怎样? 二、新课教学 1.分子动能。 〔1〕组成物质的分子总在不停地运动着,所以运动着的分子具有动能,叫做分子动能。 〔2〕启发性提问:依据你对布朗运动试验的观看,分子运动有什么样的特点? 应答:分子运动是杂乱无章的,在同一时刻,同一物体内的分

子运动方向不相同,分子的运动速率也不相同。 老师分析分子速率分布特点——在同一时刻有的分子速率大,有的分子速率小,从大量分子总体来看,速率很大和速率很小的分子是少数,大多数分子是中等大小的速率。 教帅进一步指出:由于分子速率不同,所以每个分子的动能也不同。对于热现象的讨论来说,每个分子的动能是毫无意义的,而有意义的是物体内全部分子动能的平均值,此平均值叫做分子的平均动能。 〔3〕要同学商量讨论。 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分析冷、热水的区分。 商量结论应是:组成冷、热水的大量分子的速率各不相同,则其动能也各不相同,但就冷水总体来说分子的平均动能小于热水的分子平均动能。 老师指出:由此可见,温度是物体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2.分子势能。 〔1〕依据复习提问的回答〔地面上的物体与地球之间有互相作用力;发生了形变的弹簧各部分间存在着互相作用力,因此在它们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时,它们之间便具有势能〕说明分子间也存在着互相作用力,所以分子也具有由它们相对位置所确定的能,称之为分子势能。 〔2〕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 提问:分子力与分子间距离有什么关系?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范本7篇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范本7篇高中物理教学设计范本篇1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知道曲线运动的方向,理解曲线运动的性质 2.知道曲线运动的条件,会确定轨迹弯曲方向与受力方向的关系过程与方法 1.体验曲线运动与直线运动的区别 2.体验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及它的速度方向的变化 能领会曲线运动的奇妙与和谐,培养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学重点 1.什么是曲线运动 2.物体做曲线运动方向的判定 3.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教学难点 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教学课时 1课时 探究学习1、曲线运动: 2、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 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沿曲线在这一点的方向。3、曲线运动的条件: (1)物体做曲线运动。 (2)运动速度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共线时,运动轨迹是 (3)运动速度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不共线,且合力为定值,运动为运动。 (4)运动速度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不共线,且合力不为定值,运动为运动。4、曲线运动的性质:

(1)曲线运动中运动的方向时刻(变、不变),质点在某一时刻(某一点)的速度方向是沿,并指向运动轨迹凹下的一侧。 (2)曲线运动一定是运动,一定具有。引入新课 生活中有很多运动情况,我们学习过各种直线运动,包括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等,我们知道这几种运动的共同特点是物体运动方向不变。下面我们就来欣赏几组图片中的物体有什么特点(展示图片) 再看两个演示 第一,自由释放一只较小的粉笔头 第二,平行抛出一只相同大小的粉笔头 两只粉笔头的运动情况有什么不同?学生交流讨论。结论:前者是直线运动,后者是曲线 运动 在实际生活普遍发生的是曲线运动,那么什么是曲线运动?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问题。新课讲解 一、曲线运动1.定义:运动的轨迹是曲线的运动叫做曲线运动。 2.举出曲线运动在生活中的实例。 问题: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是时刻改变的,怎样确定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时刻速度 的方向呢? 引出下一问题。 二、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 看图片:撑开带有水滴的雨伞绕柄旋转。问题:水滴沿什么方向飞出?学生思考 结论:雨滴沿飞出时在那点的切线方向飞出。 如果球直线上的某处A点的瞬时速度,可在离A点不远处取一B点,求AB点的平均速度来近似表示A点的瞬时速度,时间取得越短,这种近似越精确,如时间趋近于零,那么AB见的平均速度即为A点的瞬时速度。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范文七篇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范文七篇 物理作为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物理学研究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质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和规律,因此成为其他各自然科学学科的研究基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1 【匀速圆周运动】 一、教学任务分析 匀速圆周运动是继直线运动后学习的第一个曲线运动,是对如何描述和研究比直线运动复杂的运动的拓展,是力与运动关系知识的进一步延伸,也是以后学习其他更复杂曲线运动(平抛运动、单摆的简谐振动等)的基础。 学习匀速圆周运动需要以匀速直线运动、牛顿运动定律等知识为基础。 从观察生活与实验中的现象入手,使学生知道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归纳认识到匀速圆周运动是最基本、最简单的圆周运动,体会建立理想模型的科学研究方法。 通过设置情境,使学生感受圆周运动快慢不同的情况,认识到需要引入描述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再通过与匀速直线运动的类比和多媒体动画的辅助,学习线速度与角速度的概念。 通过小组讨论、实验探究、相互交流等方式,创设平台,让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对几个实际问题进行讨论分析, 调动学生学习的情感,学会合作与交流,养成严谨务实的科学品质。 通过生活实例,认识圆周运动在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学习和研究圆周运动是非常必要和十分重要的,激发学习热情和兴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2)知道圆周运动;理解匀速圆周运动。 (3)理解线速度和角速度。

(4)会在实际问题中计算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大小并判断线速度的方向。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匀速圆周运动概念的形成过程,认识建立理想模型的物理方法。 (2)通过学习匀速圆周运动的定义和线速度、角速度的定义,认识类比方法的运用。 3、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1)从生活实例认识圆周运动的普遍性和研究圆周运动的必要性,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通过共同探讨、相互交流的学习过程,懂得合作、交流对于学习的重要作用,在活动中乐于与人合作,尊重同学的见解,善于与人交流。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匀速圆周运动概念。 (2)用线速度、角速度描述圆周运动的快慢。 难点:理解线速度方向是圆弧上各点的切线方向。 四、教学资源 1、器材:壁挂式钟,回力玩具小车,边缘带孔的旋转圆盘,玻璃板,建筑用黄沙,乒乓球,斜面,刻度尺,带有细绳连接的小球。 2、课件:flash课件—— 演示同样时间内,两个运动所经过的弧长不同的匀速圆周运动;——演示同样时间内,两个运动半径所转过角度不同的匀速圆周运动。 3、录像:三环过山车运动过程。 五、教学设计思路 本设计包括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与角速度三部分内容。 本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以录像和实验为基础,通过分析得出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通过观察对比归纳出匀速圆周的特征;以情景激疑认识对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不同描述,引入线速度与角速度概念;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优秀8篇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优秀8篇 新课标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篇一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时间和时刻的区别和联系。 2、理解位移的概念,了解路程与位移的区别。 3、知道标量和矢量,知道位移是矢量,时间、时刻和路程是标量。 4、能用数轴或一维直线坐标表示时刻和时间、位置和位移。 5、知道时刻与位置、时间与位移的对应关系。 过程与方法 1、围绕问题进行充分的讨论与交流,联系实际引出时间、时刻、位移、路程等,要使学生学会将抽象问题形象化的处理方法。 2、会用坐标表示时刻与时间、位置和位移及相关方向 3、会用矢量表示和计算质点位移,用标量表示路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时间位移的学习,要让学生了解生活与物理的关系,同时学会用科学的思维看待事实。 2、通过用物理量表示质点不同时刻的不同位置,不同时间内的不同位移(或路程)的体验,领略物理方法的奥妙,

体会科学的力量。 3、养成良好的思考表述习惯和科学的价值观。 4、从知识是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的思想中,培养同学们建立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时间和时刻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位移的概念以及它与路程的区别。 教学难点 1、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生活中的时间与时刻。 2、理解位移的概念,会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 教学工具 多媒体、板书 教学过程 一、时刻和时间间隔 1、基本知识 (1)时刻是指某一瞬间,时间间隔表示某一过程。 (2)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时刻用点来表示,时间用线段来表示。 (3)在国际单位制中,表示时间和时刻的单位是秒,它的符号是s. 2、思考判断 (1)时刻和时间间隔都是时间,没有本质区别。(×)(2)飞机8点40分从上海起飞,10点05分降落到北京,

高三物理教案优秀7篇

高三物理教案优秀7篇 高三物理教案篇一 一、教学目的: 1.经历从许多与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中,归纳出力的基本概念的过程,并了解力的概念。 2.通过实验感受力作用的相互性。 3.通过常见的事例和实验,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二、教学重点: 1、让学生经历和体验归纳力的初步概念的过程。 2、力的初步概念。 三、教学难点: 利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道理,解释一些简单的力的现象。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请一位同学到教室前面表演举哑铃。(演示) 师:请这位同学谈谈肌肉有什么感觉? 生:我感到手臂上的肌肉十分紧张。 师:最初我们对力的认识,就是从肌肉的紧张的感觉而得来的。那么,在物理学中我们又是怎样来认识力的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新课教学 1、力是什么 师: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什么情况下会用力呢? 生:举重比赛时,人用手推杠铃。 生:拔河比赛时,人用力拉绳。 生:人用力压跷跷板。 生:人用力提水桶。 师:刚才几位同学举的在推、拉、压、提等情况下,人对物体施加了力。那么,是否只有人才能对物体施加力呢?生产中,你见过其他物体对物体施加力的情况吗? 生:我看见过推土机推土。 生:我见过大吊车提货物。 生:我见过压路机压路。 生:我见过拖拉机拉犁。 (教师选好学生所举的例子,并做好板书) 师:同学们想一想黑板上的这些例子,有什么共性? 生:上面的例子中,不论是人还是物体,当他们对别的物体用力时,都与别的物体是相互接触的。 生:都发生了推、拉、压、提等动作。 师:刚才的两位同学总结得很好,我们先来看第一位同学所讲的即发生力的时候,物体与物体总是相互接触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生:我不同意。 师:为什么呢?你能举出一个发生力的时候,物体没有相互接触的例子吗? 生:我用钢笔与头发摩擦,然后将钢笔接近小纸屑,发现还没有接触,小纸屑就被钢笔吸引上了。

高中物理功教学教案7篇

高中物理功教学教案7篇 一个优秀的物理老师,总能编写出优秀的物理教学教案进行授课。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由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中物理功教学教案7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高中物理功教学教案篇1 11.1 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功的概念;能用公式W = F·s进行简单计算,知道功的单位。 (2)知道功率的概念;理解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功率的单位。 (3)能用公式P = W / t进行简单计算。 2.过程和方法 经历比较做功快慢的活动,认识功率概念的建立过程中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了解功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感受物理与生活密切相关。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功率概念的形成过程。

难点:功的概念建立。 教学资源 1.学生实验器材:钩码、弹簧测力计、木块、铅球、秒表、矿泉水瓶、直尺等。 2.各种做功和功率的图片、视频等。 教案示例 第一课时 (一)引入 1.阅读活动卡p16小故事,讨论回答问题。 在两人用力大小和移动物体距离不同的情况下,怎样比较两人贡献大小(让学生充分讨论)?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关注“力的大小”及“移动距离”这两个量。 (二)新课 2.机械功 (1)问题 做功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2)观察、讨论 观看一些力做功、一些力未做功的视频,描述观察到的情景中力的大小、方向及物体移动的距离大小。讨论做功的要素。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力对物体做的功越多;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越大,力对物体做的功越多。

(3)阅读 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且物体沿力的方向通过了一段距离,物理学上称这个力对物体做了机械功,简称做了功。 公式:W = F·s。 单位:1焦=1牛·米 体会1焦的大小。 (三)知识应用 3.应用 (1)问题 任何情况下力都对物体做功吗? (2)活动 进行活动卡p17活动,通过对表格中实验结论的分析,体会机械功的含义。 (3)例题 计算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做功值。 教科书p14例题1、例题2。 (4)布置作业 ①教科书p17,1、2、3题。 ②学生实验(这一内容既是这节课知识的应用,又是下一节课的课前准备) 测一测自己上楼做的功。设计方案,测量自己走上楼和跑上楼做的功及所用时间,将测量数据填入活动卡p18的活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模板7篇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模板7篇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模板篇1 人类从很早就认识了摩擦起电的现象,例如公元1世纪,我国学者王充在《论衡》一书中就写下了“顿牟掇芥”一语,指的是用玳琩的壳吸引轻小物体。 后来人们认识到摩擦后的物体所带的电荷有两种: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的所带的电荷是一种,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是另一种。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一、电荷: 1、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称为正电荷.把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负电荷. 2、电荷量:C “做一做”验电器与静电计 为了判断物体是否带电以及所带电荷的种类和多少,从18世纪起,人们经常使用一种叫验电器的简单装置:玻璃瓶内有两片金属箔,用金属丝挂在一条导体棒的下端,棒的上端通过瓶塞从瓶口伸出(图甲)。如果把金属箔换成指针,并用金属做外壳,这样的验电器又叫静电计(图乙)问:是否只有当带电体与导体棒的上端直接接触时,金

属箔片才开始张开?解释看到的现象? 1、摩擦起电 摩擦起电的原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特别是离核较远的电子受到的束缚较小。当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一些束缚得不紧的电子往往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实质:电子的转移.结果:两个相互摩擦的物体带上了等量异种电荷.得到电子:带负电;失去电子:带正电问:摩擦起电有没有创造了电荷? 生:没有,摩擦起电是带电粒子(如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师:很多物质都会由于摩擦而带电,是否还存在其它的使物体起电的方式?在学习新的起电方式之前,我们先来学习金属导体模型。 金属导体模型也是一个物理模型P3(动画演示) 自由电子: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在金属中自由活动。 带正电的离子:失去电子的原子,都在自己的平衡位置上振动而不移动。 2、感应起电 演示取一对用绝缘柱支持的导体A和B,使它们 彼此接触。起初它们不带电,帖在下部的金属箔是闭合的。 ①把带正电荷的球C移近彼此接触的异体A,B(参见课本图1.1-1).金属箔有什么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