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官话

西南官话
西南官话

西南官话

百科名片

汉语官话方言分布简图

西南官话,也称为北方方言西南次方言、或湖广话,是官话的一个分支,

北部、陕西省南部、

部,另在江西省有

目录

特征

人口分布

试例

西南官话的发展状况

详情

编辑本段

特征

入声五个声调(有些地区因入声消

失只有四调)四声的调值分别为55 、211、53、213,入声21 其

西南官话是汉语方言中人口最多、占地面积最广的方言,据统计使用西南官话的人口约2亿,占全国人口的1/5,整个官话人口的1/3,并且相当于湘语、粤语、闽语人口的总和。

编辑本段

人口分布

西南官话中最大的一片(成渝片)的使用人口约1亿。西南官话的语音系统比较,西南官话以成渝片(西南官话中使用地域人口最广)为代表举列:1.其中后鼻音ing 并入in 无eng 音,普通话eng结尾的字分别分到en 和ong中.后鼻音: ong ung ang iong iang uang uong .2. 声母而保留ng- n- l- 区别(部分地区n- 并入l-) 3. 声

官话分布

母无翘舌(西南官话除了仁富片都无翘舌音) 只有z c s 保留[z] [c] [s] 的浊声(有人说是浊察声) 比如: 侧[z]ek 有些标记成tsek. 西南官话的r 音读的也是[z]但是r在结尾的时候读的是l 舌顶口腔顶部不卷舌. 4.西南官话是有入声的. 其中成渝片入声是21 但部分字读32和22.有k t h 三种结尾.其中h 是包含所有k t p 的弱化形式.而k 有部分是t尾转化成的.其他片的入声大多是33调的一个高

平声.还有44和55的高平声. 5.西南官话有自己的一些语法结构.但是大多在明朝的白话本书籍中都能找到出处.比如:"饭吃了着" 这个结构是明朝白话中常见的但现在不见于现代白话中了其中"着"字读do 而福州话中还有见的到同样的结构他们用"着无"读do mo. 6.西南官话部分字的读音非常古老.有上古的遗音.比如"蹲" 西南官话用"居" 读gu 或ku 这个就是居字的古汉发音. 7. -m -n 尾并为完全在西南官话中合并.部分字依然感觉的到-m 结尾。比如:痕hen 感gam

编辑本段

试例

下面我给个: 成渝片的音调调值

阴平55/45、阳平211/212、上声412/53、去声213

汤、糖、躺、烫

入声

国guek21 月yut21 叶yih21 (大多数是21) 哈hah22 食sek22 给gek22 (22调的少)

物uh23 液yih23 (这个数量是中等)

其中ek 的结尾以重庆郊县话为最好.比如克kek 实际上读的就是英语的k 21调值充分体现了入声短促.

而部分人说ek 实际上是倒 e 的发音, 其实这个是荒谬的.给个例句: 重庆北碚的车子cong kin bek bei lih ce zi (以重庆郊县口标明) 其中明显的区别出北bek 碚bei 这里是ek 和ei 的区别而车ce 和北bek 的区别又证明了e 和ek 的区别. 这里西南官话其实是无普通话中的 e 音的. 车ce 中的e 读的就是iei 的音部分地区干脆读车ci 代替.

成渝片的uh oh ah 三个入声尾比如肉zuh21 作zoh21 踏tah21/32 其中uh 读音在u 和o 之间听感像o . oh 也是个单独的音在短促. ah 也是单独的音并且发音短. ih 比如业ngih 都能比较容易的区别出来入声.

声母

b波p婆b部m木

f飞f伏

d得t托d敌n脑l辣

z侧c雌z字s斯x袖

z之c拆z绽s山r然

g谷k苦g共(ng我)h喉h厚

j鸡q奇j具q希s夏

0样

韵母

i衣iei自iei指u五ü鱼

a怕ia牙ua瓜

o歌uo果

iei车üi靴

au包iau妖

ou走iou修

ei梅uei泪iei垂

ai爱iai街uai怪

am暗iam咸

im尖

iem侵

an干ian间uan关

ien先un全

en痕uen滚ien春

uan短

ang忙iang江uang王

en登in停ung薨ien琼

ong东ong隆iong容

ek质uh律

ah达iah鸭uah刮

oh薄ioh约

ek白

ek别ut雪

oh/ah合uh骨

uh木iuh竹

编辑本段

西南官话的发展状况

在大多数汉语方言在感叹由于推广共同语而引起的方言生态危机的同时,西南官话不但没有受到共同语的威胁而萎缩,反而不但发壮大:

1、东进:由湖北江汉地区及重庆、湘西地区向东逐步吞噬湘语的地盘。

2、南侵:广西汉族地区,西南官话越来越通用,云南贵州两个西南官话的老地盘,全面包围操壮侗、苗瑶语的少语民族语言,这些少数民族大多数处于双语状态,有的基本上在青壮年一代完成了语言转用,他们所使用的汉语,为当地西南官话。

3、西扩:川西及滇西操藏缅语的少数民族,很多已经转用汉语,或使用民汉双语,他们使用的汉语也是西南官话;由于西藏军分区隶属于成都军区,大多数官兵来源于云贵川渝,同时由于地缘因素,西藏人民同西南人接触最多,他们在非课堂中学习的汉语也是西南官话。

4、内没:川渝地区有不少非官话方言岛,在西南官话的强势下,逐步被淹没。

5、同化:由于西南官话是汉语方言中音系最简单的方言之一。因此不管是从北方的官话区南方非官话区到西南地区工作学习的人,以及长期或短期停留的人,都或多或少地学会了西南官话。

6、同时,西南官话由于内部一致性较高(主要是声调调形的同一性较高),彼此都能接受对方的口音,所以通用性较广,事实上形成了接近成渝方言的区域共同语,同时这种区域共同语在很大多程度上避免了较多的方言词,同汉民族共同语书面语较为统一,文-语及语-文转换与普通话的功能相差无几,所以在广播电视传媒,中小学教学甚至高等学校教学中都大范围使用。

7、由于西南官话语法系统与普通话有较大的一致性,她跟随普通话一道发展,现代汉语书面语一切现代化成果都能为之所用,所以不存在象吴语、闽语、客语那样的书面文字化及语文现代化的问题。西南官话词汇中只有与普通话不同的说法,而较少规范汉字中没有的独特方言字,我国现行的字典、词典都能直接为西南官话服务。

8、最重要一点,西南官话内部不存在象东南方言那样的地域歧视现象,彼此都能接受对方口音,兼容性很大,无须在选择中心方言点上纠缠不休,不惟标准,只须内部调和,即形成流通性较大的区域共同语。由此发展下去,占汉语人口之半壁江山极有可能。

编辑本段

详情

西南官话是汉语方言中人口最多、占地面积最广的方言,据统计使用西南官话的人口约2亿,占全国人口的1/5,整个官话人口的1/3,并且相当于湘语、粤语、闽语人口的总和。西南官话中最大的一片(成渝片)的使用人口约1亿。西南官话的语音系统即使在官话中也是最简单的,除了浊音清化、从gkh/zcs中分化出jqx、-m韵尾派入-n或-ng、无尖团对立等官话的共同特点外,西南官话多数不分平舌音翘舌音(zh、ch、sh、r分别读作z、c、s、/z/;有的地区仅将中古汉语发音为zi-,ci-,si-的入声字读作翘舌;也有极少数地区如北京话般严格区分平翘舌音),多数不分fu和hu(甚至hu与f全混),不分n和l(但是多有-n(l)对立),同时不分ing和in、eng和en(b,p,m,f后的eng读ong)[来源请求]。多数入声字派入阳平调,分类简单,不似北京官话入派三声般复杂而混乱,但是有的片保留入声(但多为入声字有特殊调值,并无塞音韵尾)或者派入其他调类。西南官话和湘语、客家话、粤语、赣语有不少相似之处(比如保留了大部分ng声母,川东方言很多粤方言独有的读字法,如“解”、“六”等数百字)尤其以重庆方言为甚,是一种带有过渡性质的南方官话。

西南官话包括11片:①成渝片:成都、德阳、绵阳、南充、达州、攀枝花、重庆市、湖北省西部以宜昌-荆门为中心的19县市、湖南省西北部3县、陕西省南部的留坝-佛坪-宁陕-镇坪-岚皋-紫阳-石泉-镇巴-宁强、甘肃省文县碧口镇;②灌赤片:岷江小片(泸州市-宜宾市-乐山市-西昌市、贵州省铜梓-仁怀-沿河-印江9县、云南省大关-绥江-水富),仁富小片(内江市-自贡市-仁寿县-富顺县),雅棉小片(雅安市-石棉县),丽川小片(云南省西北部下关-剑川-宾川-洱源-云龙-丽江市);

③黔北片:贵州省北部以遵义-六盘水-毕节为中心的27县市、云南省威信-彝良-镇雄、重庆市秀山县、湖南省芷江-怀化-凤凰-新晃-吉首;④滇西片:云南西部的大理市-大姚县-保山市-潞西市-缅甸掸邦;⑤昆贵片:云南省东中部的昆明-昭通-曲靖-玉溪-楚雄-个旧-开远、四川省宁南县、贵州省贵阳市-安顺市;⑥岑江片:贵州省东南部镇远-岑巩-黎平-锦屏-台江12县、湖南省靖州-通道;⑦黔南片:贵州省南部凯里-都匀-贵定县;⑧鄂北片:湖北省北部的襄樊-十堰-丹江口-老河口-随州;⑨武门片:武汉、湖南省临湘县;⑩湘南片:湖南省南部永州、郴州;⑾常鹤片:包括湖北荆州、公安、鹤峰、五峰等地和湖南的常德、张家界、南县、华容等十三县市,在湖南人们戏称为德语(常德语);⑿桂柳片:广西省以柳州-桂林-百色-河池为中心的56个县市;⒀西南官话语言岛:军话:海南省昌江县-东方市-儋州市-三亚市的部分地区。西南官话与南方方言的分界线是北南文化线。西南官话与中原官话的分界线是:湖北河南省界-湖北陕西省界-牛头店-重庆市东安东北-重庆陕西省界-正阳西南-花里-岚皋北-洞河-紫阳东-汉王-汉阴西-木王-镇安北-石瓮-柞水东-营盘-广货街-佛坪西北-金水东-石泉水库-高川-五里坝-杨家河-大通江与陕西省界交叉处-四川陕西省界-四川甘肃省界。陕西省留坝县是受中原官话包围的西南官话孤岛。

《中国语言地图集》把陕南的西南官话全部归入西南官话成渝片。但陕南东、西两片西南官话存在明显的差异。东部安康地区的西南官话与西南官话鄂北片相

似且有共同的历史来源,西部汉中地区的西南官话与西南官话成渝片相似且有共同的历史来源。依照方言特点和历史来源,陕南东、西两片西南官话宜分别归属

具有明显的方言融合特征,汉阴人的移民主体为湖南人,其次是湖北人、河南人、广东人等,因此在发音和词汇方面,有大量的湘语词汇和部分粤语词汇,相对于邻县石泉县,汉阴县受四川影响较石泉县小,反之受湖北湖南影响较大,因此汉阴话属于西南官话哪个片的问题很有争议。

关于汉阴话,有三四种说法,分两派,一派认为汉阴话属于中原官话秦陇片,一派认为汉阴话属于西南官话,但这一关于汉阴话属于哪一片有争议,主流认为汉阴话属于西南官话成渝片,但是由于汉阴话和石泉话有明显区别(在方言词汇和调值上,词汇上和湖南湖北交界的荆州常德方言类似),石泉话是典型的成渝片,而汉阴话受湖北湖南影响较大,所以有人认为汉阴话属于西南官话武天片或者常鹤片,目前尚未有定论。

湖南各地方言分布(附图)

湖南各地方言分布(附图) (2011-03-29 14:51:44) 转载▼ 一、湘北方言: 1、常德方言(北方语系-西南官话):流行于流传在今洞庭湖沅水、澧水流域,属于与现代普通话十分接近的北方方言区。细分起来,又可分为:常德话、津市话(澧州话)、 张家界话、湘西话等。常德话影响较广,波及益阳的沅江和南县、岳阳的华容,但内部差异较小,可以自由交流。常德方言与湖北荆州的南部县市(监利、公安、洪湖等地)方言为一个支脉,同属江汉平原音。常德方言的特点在于平实委婉,有亲和力。 2、岳阳方言(湘语、赣语、西南官话):岳阳主城区和临湘路北、云溪区以及华容县紧靠长江洞庭的地带为第一区,具有西南官话、湘语、赣语等多重特征;岳阳县和临湘路南为第二区,是湘语、赣语的交叉地带;平江县大部分地区和汨罗市东北部为赣语区,保留了很强的古语特点;汨罗、湘阴则是典型的新湘语区,与益阳、长沙话相似。岳阳方言内部差异较大,五里不同音,其中东部地区,与鄂东南山区方

言相仿,同湖北赤壁、通城、崇阳(湘赣方言区)等地方言十分接近。岳阳方言的特点在于字字铿锵,升调较多。 3、张家界方言(北方语系-西南官话):张家界与常德同属于西南官话区。流行张家界话的地区包括张家界市及其周边地区(石门西部和西南部,临澧西部)。张家界话儿化音较重,接近于贵州、重庆、四川等地的方言,整体上,官话区内部差异较小,可以自由交流。 4、益阳方言(湘语-新湘语):益阳话属于湘方言-长益片-益沅小片区,与长沙话相近,但保留了一些独特的特征。益阳话可以定义为:周边地区与益阳可通话,同时又具备古浊声母边音化的湘语。典型的益阳方言区包括沅江、桃江及益阳市区。新湘语内部差异较小,益阳话与其他新湘语地区方言,可以自由交流。 二、湘中方言: 1、长沙方言(湘语-新湘语):长沙话是新湘语的代表,新湘语主要流行于长沙和湘北,受官话方言和赣方言的影响比较大。长沙话一般指长沙城区和长沙县、望城县大部所使用的语言(而且长沙县和望城县方言与城区方言略有区别)。至于宁乡县和浏阳市的方言则与市区差异较大,其中浏阳东部的方言还属于赣方言和客家方言,不能与长沙方言互通。长沙话的特点在于抑扬顿挫,语速较快。 2、湘潭方言(湘语-新湘语-老湘语):与长沙方言接近,

四川方言部分西南官话地区与普通话声调对照表

四川方言部分西南官话地区与普通话声调对照表 方言点清平/ 阴平 浊平/ 阳平 清上/ 阴上 清去/ 阴去 清入/ 阴入 次浊/ 中入 全浊/ 阳入 调 类 调域 中值 北京55 35 214 51 归四声归去声归阳平 4 3.63 成都44 41 53 13 归阳平 4 3.13 富顺55 31 52 13 归去声 4 3.13 万源55 21 42 214 归阳平 4 3 筠连55 31 42 14 归去声 4 3.13 隆昌55 21 52 13 归去声 4 3 芦山55 21 53 12 归阴平 4 3 泸定55 31 53 24 归阴平 4 3.5 名山55 21 42 13 归阴平 4 2.28 内江55 31 42 213 归去声 4 3 汉源55 21 42 12 归阴平 4 2.75 仁寿55 31 42 315 归去声 4 3.25 荣县55 31 42 214 归去声 4 3.13 自贡55 31 53 24 归去声 4 3.5 威远55 31 42 214 归去声 4 3.13 雅安55 21 42 14 归阴平 4 3 石棉55 21 53 24 归阴平 4 3.38 冕宁55 41 35 22 归去声 4 3.38 西昌44523411315 2.8雷波44 31 42 212 55 5 3.1 马边44 21 53 213 33 5 2.9 峨边44 31 53 212 34 5 3 乐山55 21 52 13 44 5 3.2 峨眉44 21 42 13 55 5 3.1 古蔺55 21 42 214 34 5 3.1 古宋55 31 53 13 33 5 3.2 合江55 31 52 13 33 5 3.1

四川话

“你在抓子?”中间的抓子意思是做什么,全句为你在做什么的意思。“抓”是做啥的连读。 “你抓子老(方言,意味了)?”其中的"抓子"意味怎么了,全句的意思就是你怎么了 ●扎起(zǎ)——江湖艺人跑场子表演求生活,锣鼓敲响,支持者围拢一圈予以鼓励和帮忙,防止有人使坏,叫做“扎场子”,简称“扎起”。开始表演前,艺人老大抱拳相谢支持者:“多谢各位弟兄为我们扎起”。引申意为“鼓励,支持,帮忙,制止捣乱”。 ●雄起——大力展现阳刚之气,拿出自己的最大本领,压倒对方。泛指:加油。 ●娃、娃儿、女娃子、男娃儿、弟娃儿、妹娃子——小孩子叫娃儿,女孩叫女娃儿,其余类推。二○年前这个“娃儿”通用于所有年龄阶段,相当于台湾的“男生、女生”,甚至于说老太婆都说“哎呀,人家是女娃儿,你让一下(ha)别个(go四声)嘛。” ●你娃——你小子! ●莫——别。用法:莫来头。意思是没事。 ●瓜——瓜,“傻瓜”的简称,含义还包括“憨包”之意。男人傻,就叫“瓜娃子”,女人傻,就叫“瓜女子”。中年妇女傻,就叫“瓜婆娘”。这个用法大约从文革中期开始。 ●狗*的——口头语,加重语气:发狠地、下决心地、强调地、不满地、吃惊地、...... ●宝、宝气。——憨包一个,到处出洋相的傻瓜。例如:“哪个人好宝哟。”“她是个宝器。”“几个土妹子和一个老宝气”。 ●木、木鸡(宜宾,自贡方言听起来像“穆鸡”)。——来源于“呆若木鸡”,简化的成语,但比成语更加有分量,形容人思维迟钝,木头脑筋,不开窍。 ●咋个——为啥,为什么、怎么 ●喃门——怎样、怎么(使用于绵阳等部分地区)“喃闷起的?”意为“怎么回事?” ●啥子唉——什么, ●洗白老——完蛋、一无所有、死了。例如:打麻将钱*都被输光了,“森上带点个子弹,都被洗白喽”。“愣格没得钱耐?”“刚一发工资,钱都被婆娘洗白了仨!” 二、语气词 西南官话里语气词非常丰富,善于表达微妙的意思,所以讲西南官话的人不要轻视自己的语言。 哦(语调上扬)——表肯定语气,是这样。 啊(语调下降)——表肯定语气,不错,是这样。 是噻——四川大部分地区使用,表肯定语气,"正确","对头". 哈——语气助词,1、轻微的疑问;2、友好。例子:欢迎多伦多的朋友哈! 嗦(só),有人写成“说、嗖”——疑问,并且马上肯定。例子:原来在这个地方嗦?! 喃——呢的另外读音,表疑问,自问。例子:咋个这些人都跑过来了喃,消息够灵通的嘛! 嘛(má)——意义相近。 安(嗯)——疑问词。例句:问你去(qia)不去,安?或安?你说啥子。 哇——疑问词,轻微的“吗”。一般用在对方基本会同意的时候:杨老师,来一根哇?我们乡下人只有越土越好哇?再乱说,我要翻脸哈!!! 兮——语气词,那样子的:“你觉不觉得他有点神经兮兮?”“脏兮兮的。”“瓜兮兮的” 绰绰(cócó)——形容词后缀,表某样子。神绰绰的(精神病样子),哈(傻的四川发音)绰绰的。 嘎(gá)——是这样么?可以独用。

湘西西南官话区易读错的常用汉字

湘西西南官话区易读错的常用汉字 湘西保靖县、永顺县、花垣县、古丈县、龙山县、吉首市、凤凰县部分人口除使用土家语、苗语外一般均使用西南官话,这一代的西南官话地方口音大同小异,总结起来有以下特点: 1、平翘舌不分,一般读作平舌音;z和zh、c和ch、s和sh 2、前后鼻韵母不分,一般读作前鼻韵音;in和ing、en和eng、uen和ueng,龙山an和ang,保靖ing读作eng 3、n和l,读作l为多 4、h和f,读作f为多 5、声调方面:阳平和上声 本人据此整理出部分常用词汇,朗读此材料有利于锻炼准确发音,减少地方口音的干扰。 结合现代汉语常用字表、次常用字表和现代汉语词典整理,最好结合高考考点用词与词频调查、方言调查 bēn奔驰、奔波、奔放、奔赴、奔忙、奔跑、奔腾、奔走 bēng崩溃、崩裂、崩塌、绷紧、绷带 běn本地、本分、本行、本科、本领、本能、标本、读本、成本、样本、资本、版本 bèn笨重、笨蛋、笨拙、笨鸟先飞、笨手笨脚 bèng水泵、油泵、气泵、蹦床、蹦跳、蹦极 bīn宾馆、宾朋、宾语、彬彬有礼、斌、滨 bīng冰棒、冰川、冰袋、冰冻、冰雕、冰柜、标兵、征兵、阅兵、纸上谈兵 bǐng甲乙丙丁、丙级单位、木柄、花柄、叶柄、笔柄、话柄、饼干、饼铛、饼子、炳、禀 bìn出殡、殡车、殡葬、鬓发、鬓角 bìng并存、并肩、并进、并举、并列、并用、疾病、毛病、生病、语病、通病、病变、病历、病毒、病句、病毒 cā板擦、擦边、擦亮、擦洗、擦拭、擦澡 chā交叉、叉车、叉腰、差别、差错、差价、差异、反差、落差、偏差、时差、误差、安插、穿插 插班、插队、插话、插手 chá麦茬、找茬儿、二茬、茬口、花茶、红茶、绿茶、茶叶、茶杯、茶碗、茶饭、调查、访查、复查、普查、查办、查处、查获、警察、纠察、考察、视察、视察、察言观色 chà树杈、劈叉、岔道、岔口、岔路、打岔、差劲、差不多、差不离 cè厕所、茅厕、公厕、侧面、侧耳、侧目、侧门 chè彻底、彻头彻尾、透彻、撤换、撤离、撤退、撤销、撤职 cái人才、文才、文彩、才干、才能、才高八斗、钢材、木材、教材、药材、材料、发财、家财、理财、钱财、劳民伤财、仗义疏财、不义之财、剪裁、体裁、裁定、裁缝、裁决、裁判 chái火柴、木柴、劈柴、柴草、豺狼 cǎi风采、无精打采、采访、采购、采光、采集、采矿、采暖、采样、采用、采摘、光彩、喝彩 精彩、色彩、云彩、彩笔、彩车、彩带、彩灯、彩虹、彩券、彩旗、彩色、理睬、踩水 cài白菜、韭菜、菜刀、菜花、蔬菜、菜篮子 cān参观、参加、参见、参考、参赛、参谋、参与、会餐、就餐、聚餐、快餐、餐车、餐馆、餐具chān搀扶、掺假、掺杂 cán残败、伤残、凶残、摧残、残暴、残敌、残品、残杀、残忍、chán禅坐、禅房、口头禅、禅师、馋嘴、缠绕、缠绵、纠缠、胡搅蛮缠、秋蝉、寒蝉、蝉蜕、蝉联 cǎn惨重、惨案、惨剧、惨痛、惨状、惨无人道 chǎn生产、丰产、国产、家产、物产、财产、资产、产量、产品、产权、产物、产业、产值、铲车、铲除、铲子 càn灿烂、光灿灿、金灿灿 chàn忏悔、震颤 cāng仓库、仓促、苍白、上苍、苍翠、苍老、苍凉、苍龙、苍茫、苍天、苍穹、苍茫、苍蝇、沧海沧桑、沧海一粟、沧海桑田、舱位、船舱、货舱、客舱、公务舱

西南官话

西南官话 百科名片 汉语官话方言分布简图 西南官话,也称为北方方言西南次方言、或湖广话,是官话的一个分支, 北部、陕西省南部、 部,另在江西省有 目录 特征 人口分布 试例 西南官话的发展状况 详情 编辑本段 特征 入声五个声调(有些地区因入声消 失只有四调)四声的调值分别为55 、211、53、213,入声21 其 西南官话是汉语方言中人口最多、占地面积最广的方言,据统计使用西南官话的人口约2亿,占全国人口的1/5,整个官话人口的1/3,并且相当于湘语、粤语、闽语人口的总和。 编辑本段 人口分布 西南官话中最大的一片(成渝片)的使用人口约1亿。西南官话的语音系统比较,西南官话以成渝片(西南官话中使用地域人口最广)为代表举列:1.其中后鼻音ing 并入in 无eng 音,普通话eng结尾的字分别分到en 和ong中.后鼻音: ong ung ang iong iang uang uong .2. 声母而保留ng- n- l- 区别(部分地区n- 并入l-) 3. 声 官话分布 母无翘舌(西南官话除了仁富片都无翘舌音) 只有z c s 保留[z] [c] [s] 的浊声(有人说是浊察声) 比如: 侧[z]ek 有些标记成tsek. 西南官话的r 音读的也是[z]但是r在结尾的时候读的是l 舌顶口腔顶部不卷舌. 4.西南官话是有入声的. 其中成渝片入声是21 但部分字读32和22.有k t h 三种结尾.其中h 是包含所有k t p 的弱化形式.而k 有部分是t尾转化成的.其他片的入声大多是33调的一个高

平声.还有44和55的高平声. 5.西南官话有自己的一些语法结构.但是大多在明朝的白话本书籍中都能找到出处.比如:"饭吃了着" 这个结构是明朝白话中常见的但现在不见于现代白话中了其中"着"字读do 而福州话中还有见的到同样的结构他们用"着无"读do mo. 6.西南官话部分字的读音非常古老.有上古的遗音.比如"蹲" 西南官话用"居" 读gu 或ku 这个就是居字的古汉发音. 7. -m -n 尾并为完全在西南官话中合并.部分字依然感觉的到-m 结尾。比如:痕hen 感gam 编辑本段 试例 下面我给个: 成渝片的音调调值 阴平55/45、阳平211/212、上声412/53、去声213 汤、糖、躺、烫 入声 国guek21 月yut21 叶yih21 (大多数是21) 哈hah22 食sek22 给gek22 (22调的少) 物uh23 液yih23 (这个数量是中等) 其中ek 的结尾以重庆郊县话为最好.比如克kek 实际上读的就是英语的k 21调值充分体现了入声短促. 而部分人说ek 实际上是倒 e 的发音, 其实这个是荒谬的.给个例句: 重庆北碚的车子cong kin bek bei lih ce zi (以重庆郊县口标明) 其中明显的区别出北bek 碚bei 这里是ek 和ei 的区别而车ce 和北bek 的区别又证明了e 和ek 的区别. 这里西南官话其实是无普通话中的 e 音的. 车ce 中的e 读的就是iei 的音部分地区干脆读车ci 代替. 成渝片的uh oh ah 三个入声尾比如肉zuh21 作zoh21 踏tah21/32 其中uh 读音在u 和o 之间听感像o . oh 也是个单独的音在短促. ah 也是单独的音并且发音短. ih 比如业ngih 都能比较容易的区别出来入声. 声母 b波p婆b部m木 f飞f伏 d得t托d敌n脑l辣 z侧c雌z字s斯x袖 z之c拆z绽s山r然 g谷k苦g共(ng我)h喉h厚 j鸡q奇j具q希s夏 0样 韵母 i衣iei自iei指u五ü鱼 a怕ia牙ua瓜 o歌uo果 iei车üi靴 au包iau妖 ou走iou修 ei梅uei泪iei垂 ai爱iai街uai怪 am暗iam咸

四川话的调类

四川话的调类总共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五类,部分地区四川话中入声已经消失,但入声字全部整齐地归入某一个调类(如成都话入派阳平、自贡话入派去声、雅安话入派阴平),与入声杂乱派入四个调类的北方官话截然不同。依据《四川方言音系》统计,四川话总计150个方言点中,拥有5个调类(即入声保留的)的有48点,约占方言点总数的三分之一;而拥有4个调类的有102点,约占方言点总数的三分之二[34]。 而就调值来看,四川话内部各地方言高度一致,与其它西南官话相比却具有显著差异[35]。四川话阴平一般为高平或半高平(55或44),阳平一般为低降(21或31),上声一般为高降或全降(53或51),去声一般为低升、中升或降升(13、24或213),入声一般为中平、高平或半高平(33、55或44)。部分方言代表点的音调调值如右表所示。 声调方言点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 成都55 21 53 213 归入阳平 重庆55 21 42 214 归入阳平 乐山55 21 52 224 3 泸州55 21 42 13 33 雅安55 21 42 14 归入阴平 自贡55 31 53 24 归入去声 成都话作为官话方言的一个分支,拥有官话方言的一些共同特征: 古全浊声母清化。“从”和“虫”,“知”和“资”,“诗”和“私”,每对字的声母发音在成都话中没有区别。 平分阴阳,有阴平和阳平,比如“衣”、“宜”(该字成都方言读作“泥”音,故此例应选“一”字)的读音便不同。 辅音韵尾少,入声消失,没有[p], [t], [k] 和[m]。只有[n], [?]两个鼻辅音韵尾。 成都话也拥有西南官话的共同特征: 没有[??], [???], [?], [?]等翘舌音的声母。比如,“字”和“制”同音。 增加了舌面鼻音[?]、舌根鼻音[?];鼻音[n]和边音[l]是一个鼻化的边音,听起来像二者的自由变读(或者说只有[l]没有/[n]音),比如“挪”和“落”在成都话中读音一样(特别的,成都话在[i]、[y]前要分,比如“绿”(该字成都话读作“炉”音)和“女”)。 不能区分/?n/和/??/,/in/和/i?/这两对韵母。比如,“因”和“英”同音。唇辅音后的/??/读/??/)。 /xu/、/fu/不分,普通话中读/xu/的字均读作/fu/,“呼”“肤”同音。 成都话独有的特征: 有韵母读作[?]。比如“安”、“谈”。(这只是现在年轻人口语中的变化,并非地道的成都方言,这一变化导致成都人[?][?n]不分,以致许多年轻人说英语时bad和band发音是一样的。) 无单音韵母[?]、[i],无合口呼韵母/uo/,有齐齿呼复韵母[iai]、合口呼复韵母[u?]、齐齿呼复韵母[io]音等。 保留了[?],但实际上为疑母、影母共同的主要读法(两者并不形成稳固对立),通常跟零声母或[j]对应,比如“硬”读做/??n/,“我”读作/?o/。 因清朝八旗子弟曾驻扎成都,成都话受北京话影响很大[来源请求],儿化音节的词数量不少,但语音类型不多,总共只有四类,/?/(凉粉儿)、/u?/(饭碗儿)、/i?/(抽签儿)、/y?/

中古入声调在西南官话中的今读类型与分布特点探析

中古入声调在西南官话中的今读类型与分布特点探析 中古入声调在西南官话中的今读类型,可以分为入声调存留型和入声调消失型两大类。其中,入声调存留型根据调型的差异,可分为岷赤型、丹陆型和天石型;入声调消失型根据其派归舒声调的不同,又分为雅棉型、仁富型和武昆型。每一小类型在地理分布上,大体呈现出连片分布的格局,这既与方言间的接触影响有关,也与历史行政格局有联系。 标签:入声调西南官话类型特点探析 中古入声作为一个调类,在今西南官话中大部分已归读舒声,但仍有近五分之一的方言点(大部分连片)保留独立的入声调,可基本上已失去塞音韵尾。根据中古入声字在西南官话中的今读情况来看,可以分为入声调存留型和入声调消失型两大类。入声调的归派与存留是影响西南官话科学界定的主要因素之一,学界对此历来争议颇多[1](P6145)。鉴于此,下面根据已有的调查材料和音韵文献,对中古入声在西南官话中的今读类型与特点试作探析。 一、入声调存留型的分布及其特点 (一)入声调存留型的分布范围 据调查材料统计,西南官话入声调存留型的方言点共109个。方言点的分布如下: 四川57个:主要分布于川西和川南一带。具体为:泸州、乐山、金河口、都江堰、崇州、双流、彭县、邛崃、泸县、纳溪、南溪、叙永、江安、珙县、夹江、丹棱、眉山、彭山、沐川、峨眉、马边、綦江、盐亭、西充、华阳、南部、新繁、理县、汶川、宜宾、西昌、温江、新都、蒲县、郫县、新津、大邑、合江、什邡、古蔺、长宁、兴文、高县、洪雅、青神、屏山、犍为、荥经、峨边、雷波、江津、射洪、古宋、松潘、茂县、崇宁、五通桥等。 云南15个:散布于滇中、滇西和滇东北。具体为滇西的丽江、镇康、宾川、云龙、洱源、剑川、邓川、凤仪,滇中的曲靖、陆良、寻甸,滇东北的沾益、盐津、水富、绥江等。 贵州15个:分布于乌江流域附近的沿河、务川、德江、印江、思南,赤水流域附近的桐梓、习水、仁怀,黔东南的丹寨、三都、都匀、独山、黎平、平塘、锦屏等。 湖南11个:主要分布于湘西、湘北一带。具体为湘北的大庸、石门、桃源、澧县、津市、安乡,湘西的沅陵、洪江、靖县。此外,湘南也有少数方言点,如江永、东安等。

四川话的形成及特点

四川话的形成及特点 四川省内,最普遍运用的方言是西南官话中的“四川话”。此外,还有少数属于客家方言的“广东话”,以及带老湘语底层的“老湖广话”。四川方言虽属于北方话系统,但在语音语法上仍具有鲜明的特色。四川方言的形成与发展,与历史上数次大移民关系紧密。 标签:四川话语音语法特点形成与发展人口变动 一、四川话的语音语法特点 四川话属于北方话系统,是西南官话的分支,其中的基本词汇和语法与北方话其他地区大体相同,但仍有一部分语音和方言词汇与北京语音、普通话词汇差异较大。例如,北京语音只有四声调,没有入声,四川虽然有近三分之二的地方也只有四种声调,但声调的读法却大不相同。其中,声母和韵母大部分相同,却仍有差异。例如,四川话中声母“n、l”不分,且大部分地区没有“zh、ch、sh、r”等声母和“e、uo、eng、ing、ueng”等韵母,但是却有普通话中没有的声母如“ng”等和韵母如“uo”等。甚至有些音节,四川话的声韵调与普通话完全大相径庭,比如“鞋子”中“鞋”的读音,普通话念“xie”,四川话则用“hai”。再如“虽遂”等字与“须叙”等字,这是西南官话中的特殊现象,从语音规律考查,这是汉语方言中在舌尖前音声母ts、tsh、s、z的影响下,三等合口韵介音- iu - 有两种演变方式的结果。这种读音现象也是西南官话的特点,该特点在清代以前就已经形成。在词汇方面,四川话有很多独特的方言词汇。例如,“吹牛儿”这一词汇意义,在成都话中用“冲(去声)壳子”表示;“聊天”则说“摆龙门阵”;“软”、“软和”这一意义,四川说“耙”、“耙和”。四川方言中的量词“盘”、表示程度副词的“少”、表示语气词等“起、展”等特殊词汇,都有学者对其用法进行过分析和归纳。 此外,语法意义的表达上,四川方言也有其独特性。如“不会说”,四川人说“说不来”;疑问句中“你喜欢我吗?”中的“吗”会变成否定词为“你喜欢我不?”四川方言中还有一种“倒x不x/y”的结构,有学者指出该结构中的词语x或y可以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它们多有反义关系,从语义上看,此格式的语法意义是表示从x或y偏移;从语用上看,此类格式具有形容词短语的特点,带有说话人很强的主观性,口语性强。此外,四川方言中等重叠词也别具特色:四川方言中有一种结构独特的三字格重叠式名词,有xyy和xxy两类;动词的重叠形式既有中嵌式,也有动词短语的重叠,其中既有与普通话相同的格式,也有颇具特色的组合。 二、四川话的形成发展 崔荣昌先生的《巴蜀语言的分化、融合与发展》对秦以前到明清巴蜀语言的发展进行了梳理性研究,指出在秦灭巴蜀以前,巴蜀语言既是巴人、蜀人的语言,又是巴国、蜀国或巴蜀地区的语言,是与华夏族语言(即汉语)不同的民族语言。秦灭巴蜀以后,巴蜀语言开始分化,一是部分巴民、蜀民避居

四川方言由来及一些语言

四川方言由来及一些语言 四川方言的来历: 四川方言是四川省境内所有汉语方言的总称,共有三大汉语方言。一是四川官话,一般称之为四川话;二是属于客家方言的“广东话”,一般称之为“土广东话”;三是属于湘方言的“永州话”,一般称之为“老湖广话”。简而言之,四川省境内的四川汉语方言有三大类,即四川话、客家方言和湘方言。这三大类方言的形成,经历了一个历史过程。 一、元末明初的移民 古代的巴蜀地区,由于邻近的地缘关系,以及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与楚国与秦国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语言方面,与楚国、秦国相近,如陕西治中地区与蜀地“梁益之间”的语言相近,川东与楚接壤,“巴蜀多楚人”。在以后的历代战乱中,如五胡乱华、黄巢起义、金兵南侵等,都有一些外地人迁入四川境内,语言上与当地人融合。对现今四川方言的形成起着深远的影响的是元末明初和清前期的两次大移民。 元末明初的战乱中,移民入川的有四部分人: 一是“避乱入蜀”或“避兵入蜀”。湖北罗田人徐寿辉率领的红巾军在长江中上游起事,当时称之为湖广(即今湖北、湖南和广西的一部分)地区的居民逃亡入蜀。二是义军入川留居的。红巾军由巫峡入川占领川蜀留下的义军,特别是明玉珍、明升父子建立“大夏”农民政权15年,其入川部下,多数是湖北人。 三是避祸入川的。明朝官军占领湖广之后,一些与红巾军有牵连的人,为躲明朝官军捕杀之祸,从湖广逃亡入川,投到明升部下留居之处。 四是明军入川留居的。明太祖朱元璋派傅友德、汤和、廖永忠率明军分别从北面和东面进川攻打明升农民政权,因傅友德、汤和均是安徽人,其部下也多为安徽人,有的留居四川。 四川大学教授胡昭曦多年前就重庆、合川、南溪、广安四地的58份族谱作了研究,清朝以前入川的118户,其中湖广占85户(85户中有65户来自麻城)。总之,元末明初的数十年战乱,大批湖广籍乡民和部分安徽籍、陕西籍军民留寓四川,带来了他们家乡的方言,随着世代人口的衍生,他们的乡间与四川住地的语言相融合。由于湖北籍人为多,故楚语影响大,为清前期移民入川后,以湖北话为基础的四川官话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二、清前期的移民与四川方言的形成 清朝前期的移民,有朝廷号召与民间自发移民两种类型,移民时间相继一百余年。朝廷号召“移民实川”具有强制性和时间的紧迫性,其强制就如民间传说的是捆绑入川,时间在移民填川初期,子民被成群结队的强制入蜀。民间自发性的移民,多是由于原籍天灾人祸,难以生存,闻西蜀沃野千里,是求生存的好地方,故举家、举族入蜀,这种自发移民的时间持续到乾隆末年。无论是官方号召移民还是民间自发性的移民,都具有地域集中、群体性强的特征,在入川落业以后,同籍而居、聚族而居十分突出,因而在相当一段时期仍保留在原籍的语言乡音。1.四川汉语的第一大方言——四川话的形成 清代前期入蜀的移民以两湖、广东、陕西等地的为多,其中以湖北籍的为最多。如方言学家论述,早在六百年前,官话方言就从东面和北面渗入四川;到清代前期,以湖广为主(特别是湖北)的大批移民入蜀,在与原四川民众的共同生活中,互相融合,经过一个历史过程,以湖北话为基础形成了今天四川官话的体系,一般称之为四川话。四川话的代表是成都话,就是说,四川官话是以成都话为标准

西南官话区姓氏比例及顺位

全國排行廣東排行姓氏全國人口(萬)在粵比例粵人口(萬) 5 ?陳 6,130.00 13.30% 815.29 7 ?黃 3,260.00 17.40% 567.24 16 ?林 1,510.00 23.70% 357.87 22 ?梁 1,130.00 25.30% 285.89 8 ?吳 2,680.00 9.80% 262.64 21 ?鄭 1,240.00 12.50% 155.00 23 ?謝 1,010.00 13.70% 138.37 54 ?鍾 533.00 24.20% 128.99 27 ?鄧 821.00 15.00% 123.15 41 ?葉 632.00 18.50% 116.92 34 ?蔡 701.00 15.40% 107.95 44 ?蘇 606.00 15.00% 90.90 28 ?馮 818.00 11.00% 89.98 82 ?黎 288.00 28.40% 81.79 58 ?廖 487.00 15.20% 74.02 68 ?邱 423.00 17.20% 72.76 95 ?賴 240.00 29.60% 71.04 104 ?溫 217.00 24.30% 52.73 76 ?江 369.00 12.40% 45.76 129 ?歐 146.00 25.30% 36.94 116 ?伍 171.00 20.90% 35.74 200 ?麥 55.00 62.10% 34.16 120 ?莊 162.00 19.30% 31.27 127 ?詹 147.00 16.30% 23.96 131 ?關 137.00 16.60% 22.74 149 ?凌 103.00 18.90% 19.47 192 ?古 58.00 28.50% 16.53 163 ?駱 96.00 16.10% 15.46 281 ?冼 22.80 67.10% 15.30 256 ?鄺 32.00 46.00% 14.72 291 ?區 19.90 67.60% 13.45 144 ?阮 109.00 12.00% 13.08 191 ?卓 58.00 21.70% 12.59 239 ?巫 38.00 30.30% 11.51 303 ?練 18.50 40.50% 7.49 395 ?植 8.50 77.30% 6.57 324 ?容 15.40 39.00% 6.01 257 ?官 31.00 17.30% 5.36 374 ?利 10.00 42.80% 4.28 西南官话区姓氏比例及顺位

四川方言

四川方言文集 四川方言,或称四川方言,指四川人主流的话语。四川方言一般被看作西南官话的代表,和云南话、贵州话共同构成一致性较高的西南方言。 四川方言是汉语方言中的一种,属于北方语系。四川方言在语音、词汇、语法上和普通话总体上相当接近,在语调上则差异显著。 四川方言的形成:四川话是古蜀语融合巴语以及中原汉语,尤其融入了元末明初和清前期的两次湖广大移民的移民方言逐步形成统一的四川话。 四川话有别于四川地区的语言。四川话主要流行于四川汉族人群中,特别是四川盆地的四川人当中。 四川境内的汉语方言中,除了绝大部分四川人说四川话外,还有大约150万人说“客家话”,主要是广东东部和北部移民的后裔;沱江中上游丘陵地区和边远山区约有90万人带“永州腔”,是湖南永州府和宝庆府的移民后裔。 在四川盆地的周边山区或高原地区,还存在其他多种民族和语言。四川境内,四川话外,主要的语言,盆地的西边,即川西高原,有彝语、藏语、羌语;盆地的南边,有苗语;盆地的西南边,有土家语。 词汇构成 ●抓子(ZUA)——走到四川不能不知道抓子是什么意思,比如经常听见问: “你在抓子”中间的抓子意思是做什么,全句为你在做什么的意思。“抓”是做啥的连读。 “你抓子老(方言,意味了)”其中的"抓子"意味怎么了,全句的意思就是你怎么了 ●(发音za,3声上声,一般不念zha)——江湖艺人跑场子表演求生活,锣鼓敲响,支持者围拢一圈予以鼓励和帮忙,防止有人使坏,叫做“扎场子”,简称“扎起”。开始表演前,艺人老大抱拳相谢支持者:“多谢各位弟兄为我们扎起”。引申意为“鼓励,支持,帮忙,制止捣乱”。 外地人不要理解为“刀扎”“扎窟窿”“戳”,仅仅是同音字借用而已。 ●雄起——大力展现阳刚之气,拿出自己的最大本领,压倒对方。 ●娃、娃儿、女娃子、男娃儿、弟娃儿、妹娃子——小孩子叫娃儿,女孩叫女娃儿,其余类推。二○年前这个“娃儿”通用于所有年龄阶段,相当于

学说四川话常用语

学说四川话常用语 你要咋子,你要哪门,你要干啥子,你要爪子,(你要干嘛) 搞不抻tou,弄不醒活,(搞不明白) 整不松活,整不归一(没整完)整松活,整归一(整完了) 昨黑了(昨天晚上)今黑了(今天晚上) 二天多(改天)早神(早上)少午(中午)黑了(晚上) 搞锤子,搞铲铲,搞铲花儿(没戏了)哦豁(啊偶)要遭起(要完了)给你kuo到身上,给你一闷棒,给你龟儿一锭子,给你一坨子,老子给你zang起切!弄死你个狗日的(打你)不要批脸,臊皮(不要脸)批垮,日白(少说大话)行事,得行,攒劲,(可以)杀杠,洋盘(了不起), 不成在,莫得啥子,不说辣西,(不存在) 你是女孩子哦,那就说点常用的,男的那些就不用晓得了。 啥子《什么的意思》。四川话用的最多的了,基本每天都要用到,干啥子,为啥子,做啥子,啥子哦...... 还有四川话"切",就是”去“的意思,走哪切,到哪切。 四川话”也“,多用于表示”惊讶“的情况,也经常用到哈。 某人街上捡到10块钱......你可以说:也,该你娃娃安逸,走了狗屎运哎。考试考的好,也,考弄求好,抄别个的哦。 还有太多太多了,一时半会儿说不完,最简单的就是找个四川妹儿,天天和你说,过个十天半月的,基本上也像模像样了哈 你好----好啊,(比较熟悉的人这样说)第一次见面直接说你好 晚安----早点睡早上好----早啊再见----走了哈 吃饭了吗----吃饭没得累不累----中普通话一样 喜欢吃什么----喜欢吃啥子嘛有什么爱好----喜欢干啥子 我们是好朋友----基本上这样说:我们啥关系嘛,有些地方也说我们是穿一条裤儿的 对不起---不好意思哈谢谢---谢了哈 保重身体---跟普通话一样去哪里---到哪儿切

四川方言常用词

四川方言常用词 “你在抓子?”中间的抓子意思是做什么,全句为你在做什么的意思。“抓”是做啥的连读。 “你抓子老(方言,意味了)?”其中的"抓子"意味怎么了,全句的意思就是你怎么了 ●扎起(zǎ)——江湖艺人跑场子表演求生活,锣鼓敲响,支持者围拢一圈予以鼓励和帮忙,防止有人使坏,叫做“扎场子”,简称“扎起”。开始表演前,艺人老大抱拳相谢支持者: “多谢各位弟兄为我们扎起”。引申意为“鼓励,支持,帮忙,制止捣乱”。 ●雄起——大力展现阳刚之气,拿出自己的最大本领,压倒对方。泛指: 加油。 ●娃、娃儿、女娃子、男娃儿、弟娃儿、妹娃子——小孩子叫娃儿,女孩叫女娃儿,其余类推。二○年前这个“娃儿”通用于所有年龄阶段,相当于台湾的“男生、女生”,甚至于说老太婆都说“哎呀,人家是女娃儿,你让一下(ha)别个(go四声)嘛。” ●你娃儿——你小子! ●莫——别。用法: 莫来头。意思是没事。 ●冇(mó)——没有,冇得。例句: 你想啷块?我冇得钱。 ●瓜——瓜,“傻瓜”的简称,含义还包括“憨包”之意。男人傻,就叫“瓜娃子”,女人傻,就叫“瓜女子”。中年妇女傻,就叫“瓜婆娘”。这个用法大约从文革中期开始。1●狗*的——口头语,加重语气: 发狠地、下决心地、强调地、不满地、吃惊地、......

●宝、宝器。——憨包一个,到处出洋相的傻瓜。例如: “哪个人好宝哟。“她是个宝器。 ”“几个土妹子和一个老宝气” ”。 ●木、木鸡(宜宾,自贡方言听起来像“穆鸡”)。——来源于“呆若木鸡”,简化的成语,但比成语更加有分量,形容人思维迟钝,木头脑筋,不开窍。 ●咋个——为啥,为什么、怎么 ●喃门——怎样、怎么(使用于绵阳等部分地区)“喃闷起的?”意为“怎么回事?” ●啥子唉——什么, ●洗白老——完蛋、一无所有、死了。例如: 打麻将钱*都被输光了,“森上带点个子弹,都被洗白喽”。“愣格没得钱耐?”“刚一发工资,钱都被婆娘洗白了仨!” ●吹壳子——聊天,摆龙门阵. ●啷们,啷块——咋了?怎么了?例句: 你啷们(啷块)咯?●把能(lén)——全部,所有。例句: 他们把能都来咯。 语气词 西南官话里语气词非常丰富,善于表达微妙的意思,所以讲西南官话的人不要轻视自己的语言。 哦(语调上扬)——表肯定语气,是这样。 啊(语调下降)——表肯定语气,不错,是这样。

四川话详解

四川话,又称四川方言、巴蜀方言,属汉语西南官话。西南官话的主要使用地区为四川、重庆、贵州、云南、湖北大部、湖南西北部、广西西北部的语言。注1,大致包括西南官话成渝片(成渝话)及赤灌片(赤灌话)。四川话目前约有1亿2千万的使用者,成都话是川剧和各类曲艺的标准音,但并不是四川省的标准方言。事实上四川话从来就没有所谓的标准音,像广州话之于粤语,这是由于四川话本身就是由各地移民方言演变融合而成的。 历史 宋代以前的四川方言和元代至今的四川话截然不同,依据宋代文献显示,当时的学者把四川方言与西北方言合称为“西语”,属同一方音语系。蒙古人和女真人两次北方民族的入侵,给四川地区带来了灾难性的人口剧减。到清朝初年,四川人口甚至不足五十万。从1671年开始大规模移民,到1776年为止,105年内四川合计接纳移民623万人,史称湖广填四川。现代四川话,就是在这次大规模的移&&动中形成的。 四川话特点 音韵 与普通话中声母的区别: 大部分地区所使用的四川话没有平舌和翘舌之分,基本上把普通话中翘舌音念为平舌音,比如:"智商"普通话为[zhìshāng],四川话为[zǐsāng] 注 2 (音同“字桑”);"超市"普通话为[chāoshì],四川话为[cāosǐ](音同“操四”);"支持"普通话为[zhīchí],四川话为[zīci](音同“资瓷”)。 在四川话(但不包括成都话) 中以鼻音“n”开头的音节中,如果韵母不是“i”开头(如“i”或者“in”),则“n”都混淆为“l”。如“南方”,四川话中音同“兰方”。成都话的“n”在“i”前腭化为舌面鼻音。

音节中或末尾的鼻音大都能区分,而成都附近、眉山、乐山等地的前鼻音(咸山摄)弱化成鼻化元音,如成都中派“an”的发音为国际音标中的[ae~]。 音节“ing”与“in”跟大部分南方方言一样,完全混淆,统一发音为“in”。“eng”与“en”在大部分音节中混淆为“en”,如“痕”与“恒”同为[hen];“棱”发为[len]。但是“eng”和“en”而在声母“b”、“p”、“m”、“f”后能够区分,前者变为“ong”,而后者仍然发“en”的音。 音节“wu”固定变化为“vu”,如“五”、“雾”等。 普通话中以韵母(元音)开头的音节,大多都冠以鼻音“ng”,如“安”[ngan]、“恩”[ngen]。 四川东北部的巴中、仪陇;四川南部的仁寿、井研、威远、自贡、荣县、隆昌、筠连和四川西南部的西昌、会理、盐源、德昌、冕宁、盐边、米易等地的人能够区别平舌与翘舌。 同时成都市所辖彭州市、郫县、都江堰市和新都区西部使用一种独特的“卷舌音”,在读“十”、“室”、“吃”、“侄”等古代入声字时不仅翘舌,而且舌尖后卷,有点类似于儿化音,比如“十”[shir]、“吃”[chir]。 在声调上,成渝片古入声归阳平(即二声),如“一”、“六”、“绿”等字声调均为阳平;雅棉小片古入声归入阴平(即一声);仁富小片古入声归入去声;岷江小片保留入声,因此也与通常意义的四川话差别较大。 大多数地区入声归入阳平是四川话与其他北方话的主要区别。 词汇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