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平凡的工作做到极致就是成功


他们每天都在做准备成功的事,或者说是在做配合成功的事。他们所做的都是给自己以希望的工作,走的都是有希望的路。 平凡是为成功做铺垫 有些人把“成功”定义为“做伟大的事业,出瞩目的成绩”。要是自己做的是细碎的琐事,平凡的工作,就容易自惭形秽,产生自卑情绪。 我们知道,一个社会的绝大多数人可能终其一生都是充当了不起眼的绿叶角色,是给别人做衬托。 那是否就可以说,他们所演的角色和所做的工作就没有意义了呢?不然,“红花还要绿叶扶持”的真谛充分说明了,很多时候,成功更需要平凡。或者说,成功是平凡的累积,如果一个人能够把自己的工作长期做到极致,那也是成功。 成功不只是前台的光彩夺目,更是台后的默默无闻。近期播出的系列谍剧给我们观众的启示是,中国共产党如果离开了无数平凡的地下党人所做看似平凡的情报工作,新中国的建立根本是不可能的。 你能说,地下党人的平凡工作是可以轻易忽略的吗?正是因为他们冒着把生命置之度外的危险,把平凡的地下工作做到了极致,才使我们党成功地为人民赢得了当家作主的政权。 同样地,在中国,工厂遍地,数年如一日工作在生产线上和普通岗位上的员工,动辄数以千万计,他们做的何尝又不是极其平凡的工作?也正因为有了他们,中国的制造业才有了今天的规模。他们把自己的工作技能和工作责任在平凡的工作上发挥到了极致,才让中国经济蒸蒸日上。这是工厂的成功,更是工人的成功。 在我们的一些劳动密集型工厂,通常有许多员工在某一个工序上长年累月、周而复始地重复着。可以说,在追求“伟大”和“瞩目”的那些人眼里,他们的工作不但平凡,而且枯燥,既不容易出成绩,也不容易实现所谓的自我价值。 如果以后者的标准,他们简直就是没有希望的一群,但事实上呢,他们每天都在做准备成功的事,或者说是在做配合成功的事。他们所做的都是给自己以希望的工作,走的都是有希望的路。 别被拿破仑忽悠了 在现今就业市场的条件下,还有什么比学好学精一门技术更成功更有希望的?如果我们的员工能够把自己手头工作做到娴熟的水平,就个人的谋生能力和就业平台而言,走到哪都被人视为业界抢手的香饽饽,那他就不平凡了,那他就成功了。 问题是,你是否珍惜了自己平凡的工作,你是否把自己平凡的工作做到了极致。如果没有,那当然很难成功,除非你另辟蹊径。 很多时候,我们是被拿破仑那句话误导了的。我们应该理性地、心平气和地想一想,如果每一个士兵都成了元帅,那谁去当士兵呢?毕竟,在任何

一个国家,能够成为元帅只是微乎其微的那么几个。我们中国的军队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庞大的军队,但迄今为止,从开国至今,也只听说了十大元帅,没再多过,更多的是将军。试想,如果士兵都做了元帅,那士兵就稀罕了。 回到工厂里来,客观现实地讲,我们的员工也不可能个个成为管理者,或者说不可能个个成为老板(自己出去创业,成为个体老板当然是个例外)。归根结底,我们在做的肯定都是平凡的工作,充当每个企业里的镙丝钉角色。我们说,能够让工厂在这次金融海啸中安然无恙,留住客户,留住订单,把平凡工作做到了极致的员工功不可没。 几乎所有的工厂总会有个别员工,自以为聪明但职业素养极差。他们往往自我感觉良好,认为命运就像跟他们开玩笑一样,总是“怀才不遇”,以致郁郁寡欢。他们做工作眼高手低,拈轻怕重。他们从来就瞧不起手里没有激情波澜不惊的平凡工作,一心向往轰轰烈烈万众瞩目的伟大事业。跟他们谈敬业乐业,做事要专业,说白了,是对牛弹琴。 一个人,不管在哪个岗位,只要是工作,哪怕很平凡,甚至很卑微,如果努力地把它做到最好,甚至做到极致,那离成功就不远了。关键是,他会不会这样潜心去做,会不会耐得寂寞。 张秉贵的绝活“一手抓”和“一口清” 必须承认,中国是一个被贴上了“制造大国”标签的世界工厂,在我们绝大多数的工厂和服务行业,大多数平凡的岗位的确是没什么技术含量的,可替代性很强,但话说回来,真要将其做到极致,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不知大家注意没有,在一些饭店,常常可以看给客人上茶的师傅,他们手提一把壶嘴通常是由一根又长又细的尖竿儿焊成的热水壶,遇上需要泡茶加水的顾客,他们就会亮出挣钱的看家本领。他们先是主动为客人打开杯盖,然后退出几米开外,把水壶背负肩上,再将带竿的壶嘴对准客人的茶杯,远距离倒水,倒出的水就会变成一条优美细长的弧状抛物线。最令人惊奇的是,茶水居然会一滴不漏地注入杯内。 这就像我们语文课本里的那则《卖油翁》的故事。古代的那位卖油翁,他也把简单的倒油动作练到了炉火纯青的绝活水平。当他卖油给别人有时候,倒油进瓶不用眼看,只管从背后倒,就能让油流进瓶口,一滴不落。结果人人都去买他的油。你说,这算不算是把平凡而不起眼的工作做到了极致,难道说这不是卖油翁的成功之处吗? 有的人认为平凡的工作是不需要专业能力的,干不出成绩。这是一个误解。只要是有心人,在任何平凡的岗位都能干出出色的成绩来。 10月14日晚,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以专题

的形式播出了全国著名劳动模范张秉贵的优秀事迹。 张秉贵是北京人,只在一所贫民学校上过半年学,11岁时便到纺织厂当了童工,17岁到北京德昌厚食品杂货店当学徒。1955年秋,新建的北京百货大楼开张并招聘25岁以下营业员,36岁的张秉贵因有多年的经商经验被破格录取。 北京百货大楼当时是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客流量大,张秉贵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信念,从1955年11月到百货大楼站柜台,30多年的时间接待顾客近400万人,没有怠慢过任何一个人。他认为,“一个营业员服务态度不好,外地人会说你那个城市服务态度不好,港澳同胞会感到祖国不温暖,外国人会说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文明。我们真是工作平凡,岗位光荣,责任重大!”从为国家争光、为人民服务的政治信念出发,他在问、拿、称、包、算、收六个环节上不断摸索,练就了“一抓准”和“一口清”的过硬本领,接待一个顾客的时间从三四分钟减为一分钟。他通过眼神、语言、动作、表情、步伐、姿态等调动各个器官的功能,几乎成了那个时代商业领域的服务规范。 面对如此简单操作的商业服务业,张秉贵几十年如一日,在平凡的售货员岗位上练就了令人称奇的“一抓准”“一口清”技艺和“一团火”的服务精神,成为新中国商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多次被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当选为党的十一大代表,第五、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和常委会委员。 香港特首平凡的打工心态 2007年,曾荫权接替董建华任香港最高行政长官,他在就职演讲里的名言是“做好这份工”。他说:“我在这里庄严的保证,我一定会竭尽所能好像我选特首时所承诺的,做好行政长官这份工作,为香港,为国家做出最大的贡献。” 在我们传统的文化里,一个地区的最高长官,相当于一个皇帝,是父母官,至高无上,应该有那种“我只要干大事”、舍我其谁的英雄气概。可曾荫权却说要用一种平凡的打工心态“做好这份工”,这的确难能可贵。 其实,一个人要做好自己这份平凡的工作,前提是需要有专业能力的。因为每一份工作都有其特定的专业领域(不管领域深浅)、专业能力(不管能力高低),从最高行政长官到餐厅服务员,甚至扫地洗厕所的,如果要“做好这份工”,都需要认真保持专业的心态,付出一定的努力,掌握一定的技能,才能把平凡的工作做好。如果每个人都关注于怎样做好这份平凡的工作,则相当于关注于怎样提升这份工所需要的专业能力,而不是感觉:这份工不好在哪里,怎样令自己郁闷……那些频频跳槽瞧不起平凡工作的年轻人其实缺乏

的就是这种把平凡工作做到极致的境界。 也许有人会说,如果你给我一份好的工作,我就会认真做,做好些——这种有条件的说法几乎是不可能平凡工作的,因为任何一份工作都可能有令人不愉快的时候,有不如人意的地方,一旦遇挫,就有可能自暴自弃。 我们说,再平凡的工作,都需要有人对它负责,对工作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好,全力以赴 追求完美。像曾荫权,他所说的“做好这份工”的境界,是不管什么工作,不管何时何地,也要把工作做到最好、甚至做到极致。其实,在平凡与平庸之间,平凡是工作岗位 平庸是工作心态。虽然它们只有一字之差,但这个差是差在心情态度,差在习惯和认同,差在承担和逃避。 日本人的刷马桶精神 当张瑞敏在说献给平凡岗位上不平凡的人的时候,他认为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为什么?因为我们都是普通人,而且大量的日子,很显然都是在做一些小事,怕只怕小事也做不好,小事也做不到位。这句话就说得太好了。 日本人的刷马桶精神是世界上有名的。按理说,刷马桶这种工作不但平凡而且卑微,给人的感觉是再怎么做都是做不出成绩的。可事实上呢?日本就有好些从卑微之身起家的成功人士,他们大都有过刷马桶的经历,他们就是因为把马桶刷得很出色才引起了别人注意,最终成为他们人生的转折点。 这不奇怪,在日本人的观念里,他们认为一个把刷马桶这样平凡的工作都能做好的人,一定是一个能够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人。这样的人一旦给他更好的工作机会,相信会做得更加优秀。欢迎与globrand(全球品牌网)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尹啸,市场营销专业,致力于企业品牌文化思考。坚信“生活处处有案例,案例求证于实践”之观点。长期从事企业文化宣传,热爱阅读写作,乐意与人探讨品牌建设。E-mail:sunlife-2008@https://www.360docs.net/doc/4317983181.html, ;Blog Address:http://sunlife2008.(与我联系时,请说明您是在“全球品牌网”看到这篇文章的。) 进入尹啸专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