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高性能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

国产高性能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
国产高性能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

中国国产高性能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系列汇总(修正至2008年)

阅读提示:帖子是转的,由于是2008年的老帖了,帖中有些地方已与现实略有不符。

注:带“★”的为重点型号。

1、湖南株洲南方公司:

【WS11】(仿乌克兰AI25),小推力不加力涡扇,推力16千牛,2002年已批量生产,用于K8/JL8、无人机。

【WS16】(引进乌克兰AI-222-25F),小推力加力涡扇,加力推力42千牛,预计2009年批量生产,用于L15/JL15系列。

【WZ8G】★(引自法国-WZ8A改),小功率涡轴,功率560千瓦,2005已年批量生产,用于Z9系列、Z11系列升级。

【WZ6】(仿法国TM-3C),中功率涡轴,功率1160千瓦,2000年批量生产,用于Z8系列。

【WZ9】★(仿加拿大普惠PT6C),中功率涡轴,功率1200~1450千瓦,预计2008年批量生产,用于 Z10、Z15(6吨机)、Z8F系列。

【WJ6C】★,中功率涡浆,功率3600千瓦,2006年已批量生产,用于Y9(国产6桨机)系列。

【WJ9】(WZ8核心),小功率涡浆,功率550千瓦,1995年已批量生产,用于Y12系列。

【WJ5E】(东安动力-通用),中功率涡浆,功率2000千瓦,1990年已批量生产,用于Y7系列。

2、四川燃气涡轮院(预研基地):

【WS500】★,小推力涡扇,推力5~10千牛,2005年已批量生产,用于无人机、巡航导弹。

【WS15】★,高推重比大推力涡扇,加力推力达180千牛,在研,用于未来四代战机。

3、陕西西安航发公司:

【WS9秦岭】(仿改英国斯贝202),中推力涡扇,加力推力92千牛,2002年已批量生产,用于JH7A(飞豹)系列。

-------

【QC260】★(引自乌克兰DA80),大功率燃气轮机,功率25000千瓦,2007

年已批量生产,用于052B/C(双发6000T)大驱系列等。

4、贵州黎阳航发公司:

【WS12泰山】★(中推核心),中推力涡扇,加力推力80千牛,2008年批量生产,用于J7、JL9和J8系列升级换代及双发型J10C。

【WS12B】(WS12加大涵道比加力改型),中推力涡扇,加力推力100千牛,预计2009年批量生产,用于JH7B(飞豹)。

【WS12C】(WS12大涵道比不加力改型),中推力涡扇,推力80千牛,预计2010

年批量生产,用于中运、支客。

【WS13天山】(仿俄罗斯RD93改型),中推力涡扇,加力推力85千牛,预计2009年批量生产,用于FC1枭龙。

5、辽宁沈阳黎明公司:

【WS10A太行】★,大推力涡扇,加力推力132千牛,估计2005年初已批量生产,用于J11系列。

【WS10B】,大推力涡扇,加力推力135千牛,数控、矢量喷管,预计2008年批量生产,用于J10、J11系列。

【WS10C】(WS10A加大涵道比不加力改型),大推力涡扇,推力100千牛,估计2008年已批量生产,用于H6新改。

【WS10D】★(WS10A大涵道比不加力改型),大推力涡扇,推力120千牛,预计2008年定型,用于大运、大客。

【WS10G】,大推力涡扇,加力推力155千牛,数控、矢量喷管,预计2009年批量生产,用于J10、J11、J14(四代)系列。

-----

【WP14C】(昆仑Ⅲ),中推力涡喷,加力推力82千牛,2005年已批量生产,用于J7、JL9和J8系列升级。

-----

【QC70】(WS10A核心),小功率燃气轮机,功率7000千瓦,2007年已批量生产。

【QC128】(昆仑核心),中功率燃气轮机,功率12800千瓦,2008年已批量生产,054B(双发4000T)大护系列等。

【QC185】★(WS10A核心,LM25000级),中功率燃气轮机,功率18500千瓦,2008年已批量生产,用于052D(4发9000T)大驱系列等。

【R110】,超级大功率燃气轮机,功率100000千瓦,预计2009年批量生产,用于航母(4发40000T)等。

另一个版本:

国产军用航空发动机

WJ6:(南方动力产,Y8用)

WZ8:(南方动力产,Z9用)

WZ9:(南方动力产,Z8用)

WP13:(贵州黎阳产)

估计被昆仑所取代。

WP14(昆仑):(沈阳黎明产,J8F/H、J7G、JL9用)

昆仑的研制应用了斯贝MK202的高压压气机技术,昆仑的加力推力为7300KG,不加力推力为5165KG,加力耗油率为0.202,不加力耗油率为0.10,推比6.5。2002年昆仑2的加力推力为7800KG,现已提高到加力8010KG,最大5780KG,推重比7.22。发展型昆仑3加力为8930KG推重比8.05。

WS9(秦岭):(西安红旗产,JH7A用)

WS10:(沈阳黎明产,J11A、J10A用)

WS10的研制始于86年,当时是考虑为歼10配套的,在某国发动机基础上对核心机进行改进。92年10月验证机在086号飞行台上开始试验,97年开始型号研制(飞行前试验阶段),00年10月624所高空台具有了大推力发动机的试验能力,随后开始型号的高空台试验,型号装机首飞是在01年7月,02年6月装一台WS10的苏27取得阶段性成果,03年12月装两台WS10A的歼11A首飞,03-04年间WS10A开始试装歼10A,WS10A的涡轮前温度已从原有WS10的1747K提高到1800K,推重比也由原来的7.5提高到7.8左右,推力也由132KN提高到138KN,04年9月开始批量生产。发展型WS10D推力估计可达到155KN以上。

WS11:(南方动力产,K8/JL8用)

WS12:(?,L15/JL10用)

WS13(天山):(贵州黎阳产,FC-1、双发J10用)

WS13是在RD33的基础上结合推比八的中推技术而研制的,长4.14米,最大外直径1.02米,交付使用质量1135KG,发动机加力推力86.37KN,加力耗油率为2.02,不加力推力为56.75KN不加力耗油率为0.73,巡航推力51.2KN,巡航耗油率0.65,进气量80KG/S,涵道比0.57,总压比23,大修间隔810H,涡轮进气口温度1650K,寿命2100H,推重比7.8,2004年1月点火,预计2005年8

月定型。WS13的发展型估计可达到接近100KN。

WS14(CJ2000新中推):

十五期间624所的CJ2000率先进入核心机研制阶段,CJ2000是以俄罗斯的P2000为参考研制的。乐观的话预计CJ2000在2015年可定型(5年核心机,五年验证机,五年型号),CJ2000的基本加力推力为95KN,可扩展到120KN(参照EJ200)。可能代号--WS14

WS15(新高推):

606所大推在2003年完成核心机设计发图,大推则要到2018年定型(5年核心机,五年验证机,五年型号),大推的基本加力推力为175KN,可扩展到195KN以上。可能代号--WS15

---国产主要机载雷达

SY80:(J7用)

JL10A:(J8D用)

JL15:(J8F/H用)

1472:(南京14所产,JH7A用)

1473:(南京14所产,J10A用)

1474:(南京14所产,J11A用)

1478(相控阵):(南京14所产,Y8平衡木中预用)

1479(相控阵):(南京14所产,A50大预用)

我来解释几个名词缩写:

WS 涡轮风扇发动机(主流喷气发动机)

WP 涡轮喷气发动机(最老的喷气机)

WZ 涡轮轴瓦发动机(直升机用)

WJ 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大中型运输机用,低成本

再补充一下,ws10也叫做太行,其实是国产化的AL31,和WS13天山是国产化的RD33/93一样,类似于对应美国的F110和F404~

中国全部国产航空发动机的型号及参数

涡喷-5 涡喷-5是沈阳航空发动机厂根据苏联BK-1φ发动机的技术资料仿制的第一种国产涡喷发动机。 涡喷-5是一种离心式?单转子?带加力式航空发动机,属于第一代喷气发动机。首批涡喷-5发动机在1956年6月通过鉴定,开始投入批量生产。截至1985年涡喷-5系列发动机停产,沈阳航空发动机厂和西安航空发动机厂共生产9658台,主要用于米格-15系列和国产歼-5系列战斗机。 涡喷-5发动机的研制成功,标志着中国航空发动机工业已从制造活塞式发动机时代发展到了喷气式发动机的时代,成为了当时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几个可以批量生产喷气式发动机的国家之一。 涡喷-5发动机净重989公斤,最大推力状态26千牛(2650公斤),加力状态推力37千牛(3800公斤)涡喷-5系列主要有以下改型: 涡喷-5甲:沈阳黎明发动机公司于1957年仿制的ВК-1А发动机,命名为涡喷-5甲。1963年开始转到西安航空发动机公司生产,1965年6月首批涡喷-5甲通过考核验收试车,8月投入批生产,用于轰-5、轰教-5及轰侦-5飞机。 涡喷-5乙:西安航空发动机公司于1966年试制成功,用于米格-15比斯飞机。 涡喷-5丙:西安航空发动机公司于1976年试制成功,用于米格-17飞机。 涡喷-5丁:西安航空发动机公司于1965年试制成功,用于歼教-5飞机。

涡喷-6是沈阳发动机厂在苏制PA-9B喷气发动机基础上仿制并发展而形成的一个发动机系列型号。涡喷-6于1959年7月定型,是中国首型超音速航空发动机,属于轴流式单转子带加力燃烧室的涡轮喷气发动机。1984年沈航首次将中国独创的沙丘驻涡火焰稳定器(北航高歌发明)成功应用于涡喷-6的改进型,彻底解决了PA-9B所固有的振荡燃烧现象。涡喷-6系列发动机是产量最大国产航空发动机,总产量高达29316台,主要用于歼-6系列和强-5系列国产战机,目前仍有相当数量在役。 最主要的是沈阳航空发动机厂研制的涡喷6甲和成都航空发动机厂研制的涡喷6A/B性能: 直径:0.6686 米、长度:2.91 米、净重:708.1公斤 空气流量:43.3 公斤/秒 转速:11150 转/分 增压比:7.14 涡轮前温度:870摄氏度 耗油率:1.63公斤/公斤/小时 推力:3187公斤 推重比:4.59 WP-6为我国首型超音速航空发动机。其压气机由离心式发展至轴流式,技术上是一次重大进步。1984年沈航首次将我国独创的沙丘驻涡稳定性理论(北航高歌发明)成功应用于WP-6甲改进型,彻底解决了PⅡ-9B所固有的振荡燃烧现象。

航空发动机发展的瓶颈

中国航空发动机发展的瓶颈 发表日期:2012-11-3 16:32:03 航空发动机一直就是中国的软肋。 从周恩来总理在世时评论中国飞机的“心脏病”开始,到现在50多年了。中国的发动机依然是兵器工业最大的软肋。 不仅仅是你提到的歼击机和大运的涡扇发动机,就是直升飞机的涡轴发动机,中型运输机的涡浆发动机,大型舰船的燃气轮机,中小型舰船和坦克的柴油发动机……无一例外,都是中国的软肋。航空发动机,更是软肋中的软肋。 与美国至少差距30年,什么意思,差一代到一代半吧。这个是事实,没有争议的。 但是另外两个问题就有争议了。一个是这样落后的原因是什么。另一个是,我们究竟什么时候能赶上去。其实这两个问题有内在关系的,搞清楚原因是什么,就更好判断什么时候赶上去。简要提供一些个人的看法,不一定正确。 落后的原因 一:底子太差 新中国建国时,工业基础太差。别说航空发动机,像样的工具钢都没有。要不是朝鲜战争,中国人用大量年轻士兵的无价鲜血去消耗美国的廉价钢铁,换来苏联人把涡轮喷射发动机的制造技术给我们,中国是不可能在1957年就能生产涡喷-5发动机的。 二:航空发动机工业的涉及面太广 虽然同样底子差,同样有文革的挫折,同样有改革开放的机遇,为什么航空发动机就是赶不上来? 对比之下,中国造电冰箱、电视,甚至造手机、雷达、火箭、飞船都慢慢赶上来了:洛阳光电展上曝光的歼击机最新航电系统直追F22,美国人看了也吃一惊;中国空空导弹专家悠然的说,我们距离美国人,也就10年吧,一脸的骄傲自满;美国官方认为,中国的空警2000,在技术体制先进性上超过了美国现有装备一代。真的,兵器上,我们很多东西距离美国的差距就是10年。什么意思,就是至少没有代差。 而航空发动机呢,差一代到一代半。原因在于,航空发动机工业涉及的面太

我国涡扇10航空发动机内幕

我国涡扇10航空发动机内幕 八十年代初期,中国航空研究院606所(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因七十年代上马的歼九、歼十三、强六、大型运输机等项目的纷纷下马,与之配套的研发长达二十年的涡扇六系列发动机也因无装配对象被迫下马,令人扼腕,而此时中国在航空动力方面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到二十年之上。面对中国航空界的严峻局面,国家于八十年代中期决定发展新一代大推力涡扇发动机,这就是涡扇10系列发动机。依据装配对象的不同,涡扇10系列有涡扇10、涡扇10A、涡扇10B、涡扇10C、涡扇10D等型号,其中涡扇10A是专门为中国为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而上马的新歼配套的。中国为加快发展涡扇10系列发动机,采取两条腿走路方针。一是引进国外成熟的核心机技术。中美关系改善的八十年代,中国从美国进口了与F100同级的航改陆用燃汽轮机,这是涡扇10A核心机的重要技术来源之一;二是自研改进。中国充分运用当时正在进行的高推预研部分成果(如92年试车成功的624所中推核心机技术,性能要求全面超过F404),对引进的核心机加以改进,使核心机技术与美国原型机发生了较大变化,性能大为增强。这里说句题外话,网上有人说涡扇10是在F404 基础上放大而成,性能直逼F414,似乎也不无道理,因为核心机技术来源较多,不能单纯说由那一家发展而来

结构: 涡扇10/10A是一种采用三级风扇,九级整流,一级高压,一级低压共十二级,单级高效高功高低压涡轮,即所谓的3+9+1+1结构结构的大推力高推重比低涵道比先进发动机。黎明在研制该发动机机时成功地采用了跨音速风扇;气冷高温叶片,电子束焊整体风扇转子,钛合金精铸中介机匣;,挤压油膜轴承,刷式密封,高能点火电嘴,气芯式加力燃油泵,带

《航空发动机》知识点总结

1. 理想气体的定义是:分子本身只有质量而不占有体积,分子间不存在吸引力 的气体。 2.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式:pv = RT ,R 为气体常数 3.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解析式 dp = du + pdv ,u 为空气内能,pv 为位能 4. 热力发动机是一种连续不断地把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动力装置。 5. ???????????????????????????????????????????????????????????????????????????????????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火箭发动机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二行程 直列式活塞式吸气式四行程对列式增压式星型发动机冲压式航空发动机冲压式(无压气机) 脉动冲压式涡喷 空气喷气式涡扇 涡轮式(有压气机)涡轴 涡桨 6. 发动机的推力与每秒钟流过发动机的空气质量流量之比,叫做发动机的单位 推力。F s = F / q m 7. 产生一牛(或十牛)推力每小时所消耗的燃油量,称为单位燃油消耗率。sfc = 3600q mf / F 8. 单转子涡喷发动机的站位规定及相应气流参数有:0站位:发动机的远前方, 那里的气流参数为*0*0 0,,,,T p V T p o ;1站位:进气道的出口,压气机的进口,气流参数为*1*1 111,,,,T p V T p ;2站位:压气机的出口,燃烧室的进口,气流参数为 *2*2222,,,,T p V T p ;3站位:燃烧室的出口,涡轮的进口,气流参数为 *3*3333,,,,T p V T p ;4站位:涡轮的出口,喷管的进口,气流参数为 *4*4444,,,,T p V T p ;5站位:喷管的出口,气流参数为*5*5555,,,,T p V T p ; --------------------------------------------------------------------- 9. 进气道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气流经过进气道的总压恢复系 数影响流经发动机的空气流量,还影响循环的热效率;二,进气道本身的工作稳定性和出口气流流场是否均匀,前者会直接影响发动机的正常工作,后者会引起压气机效率下降甚至喘振;三,进气道对有效推力的影响,还包括 1.超音速飞行时会有附加阻力 2.进气道唇口的存在使外流急剧加速,可能引起气流分离或形成超音速区,使得外阻明显增加。 10. 燃气发生器包括:压气机,燃烧室,涡轮,又称发动机核心机。 --------------------------------------------------------------------- 11. 当发动机在空气湿度比较高和温度比较低的条件下工作时,在压气机进口部 分,(如整流罩和支板处)会出现结冰现象,危害包括:(1)冰层会引起发

世界各国航空发动机大全

D-18A 涡轮风扇发动机外形 牌号D-18A 结构形式双转子 推力范围1765daN 现状研制中 装机对象 研制情况 D-18A 是波兰航空研究所研制的一种全新双转子涡轮风扇发动 机,1992 年4 月16 日首次试车。 K-15 涡喷发动机外形 牌号K-15 结构形式单转子 推力范围1470daN 现状生产 装机对象波兰1-22 串列双座教练机、侦察机和对地攻击机。 研制情况 K-15 是波兰航空研究所研制的单转子涡轮喷气发动机。计划于1988 年中公布,目前正由波兰热舒夫工厂生产。 SO-1/SO-3 牌号SO-1/SO-3 结构形式单转子 推力范围980~1080daN UnRegistered 现状停产 产量SO-1 共生产30 台,SO-3 共生产580 台 装机对象SO-1 TS-11 教练机。 SO-3B TS-11 教练机。 SO-3W22 I-22 教练机、侦察机和对地攻击机。 研制情况 SO-1 单转子涡轮喷气发动机是波兰航空研究所设计的,由波兰 热舒夫工厂生产。保证翻修寿命为200h。SO-3 是由SO-1 改进而来,适用于热天气候工作,对压气机、燃烧室和涡轮作了少量修改,外廓尺寸不变。翻修寿命400h。燃油喷嘴和火焰筒经修改后出口温度场 更均匀。 TWD-10B 涡桨发动机外形 牌号TWD-10B 结构形式自由涡轮式单转子 推力范围754kW 现状生产 装机对象安-28 短距起落轻型运输机。 研制情况 TWD-10B 涡桨发动机是波兰热舒夫工厂按前苏联鄂木斯克/格 鲁申柯夫设计局设计的ТВД-10Б涡桨发动机的许可证制造的。翻修寿命1000h。

北航航空燃气轮机结构设计期末考试复习宝典概要

、填空题。 1.推力是发动机所有部件上气体轴向力的代数和。 2.航空涡轮发动机的五大部件为进气装置、压气机、燃烧室、涡轮和排气装置;其中“三大核心”部件为:压气机、燃烧室和涡轮。 3.压气机的作用提咼空气压力,分成轴流式、离心式和组合式三种 4.离心式压气机的组成:离心式叶轮,叶片式扩压器,压气机机匣。 5.压气机增压比的定义是:压气机出口压力与进口压力的比值,反映了气流在压气机内压力提高的程度。 6.压气机由转子和静子等组成,静子包括机匣和整流器。 7.压气机转子可分为鼓式、盘式和鼓盘式。 8.转子(工作)叶片的部分组成:叶身、樺头、中间叶根。 8.压气机的盘式转子可分为盘式和加强盘式。 9.压气机叶片的榫头联结形式有销钉式榫头;燕尾式榫头;和枞树形榫头。 10.压气机转子叶片通过燕尾形榫头与轮盘上燕尾形榫槽连接在轮盘。 11压气机静子的固定形式有:燕尾形榫头;柱形榫头和焊接在中间环或者机匣上。 12压气机进口整流罩的功用是减小流动损失。 13.压气机进口整流罩做成双层的目的是通加温热空气 14.轴流式压气机转子的组成:盘;鼓(轴)和叶片。 15.压气机进口可变弯度导流叶片(或可调整流叶片)的作用是防止压气机喘振。 16.压气机是安装放气带或者放气活门的作用是防止压气机喘振。 17.采用双转子压气机的作用是防止压气机喘振。 18压气机机匣的基本结构形式:整体式、分半式、分段式。 19压气机机匣的功用:提高压气机效率;承受和传递的负载;包容能力。 20整流叶片与机匣联接的三种基本方法:榫头联接;焊接;环 21.多级轴流式压气机由前向后,转子叶片的长度的变化规律是逐渐缩短。 22.轴流式压气机叶栅通道形状是扩散形。 23.轴流式压气机级是由工作叶轮和整流环组成的。 24.在轴流式压气机的工作叶轮内,气流相对谏度减小,压力、密度增加。 25.在轴流式压气机的整流环内,气流绝对速度减小,压力增加。 26.叶冠的作用:①可减少径向漏气而提高涡轮效率:②可抑制振动。 27.叶身凸台的作用:阻尼减振,避免发生共振或颤震,降低叶片根部的弯曲扭转应力(防

飞机发动机的控制和维护

飞机发动机的控制和维护 发表时间:2018-07-23T16:33:43.407Z 来源:《知识-力量》2018年8月上作者:田乐杜壮[导读] 伴随科技的不断创新,将来的航空领域必然会迎来巨大的进步。而且在这个领域中也存在较大的研究价值,对于飞机而言,发动机是必不可少的,它会在经济与环保方面被不断改善,一直沿着时代发展的轨道正常进行。(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陕西阎良 710089) 摘要:伴随科技的不断创新,将来的航空领域必然会迎来巨大的进步。而且在这个领域中也存在较大的研究价值,对于飞机而言,发动机是必不可少的,它会在经济与环保方面被不断改善,一直沿着时代发展的轨道正常进行。本文浅析飞机发动机的控制和维护。关键词:飞机;发动机;控制和维护 引言 发动机因为工作环境通常为高温高压,而且持续时间一般较长,其设计难度与要求是其它任何领域都无法比拟的,其发动机设计至出厂的锁消耗的时间要比飞机整体的研制长的多,而且只有发动机正常运转才能确保飞机的正常航行,因此飞机发动机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在飞机发动机的研究领域投入足够的精力可以为航空领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而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航空涡轮发动机控制和维护 1.1控制调节 1.1.1点火启动 下面我们以涡轮风扇式发动机为例,民航飞机常用的CFM56发动机,在辅助动力装置或地面电、气源准备好的情况下,驾驶舱完成一系列发动机启动操作流程后,指令传送至发动机控制组件ECU,它会通过HMU控制燃油系统打开供油通道。与此同时,高压引气由引气管路传到起动机,带动起动机转动。高压引气再由发动机的附件齿轮箱和传输齿轮箱带动发动机的N2转子,并且开始加速。当发动机的N2转子转速达到16%时,再由ECU控制两个点火盒,选择其中一个通电点火。转速达到22%时,燃烧室周围的一圈燃油喷嘴开始喷油,燃烧室开始工作,发动机转速继续增加,这个过程中ECU会监控所有的参数,如果发现不正常的地方例如涡轮排气总温EGT超温等现象,ECU会自动做出选择,中断发动机起动。转速增加到50%时,起动过程结束,ECU控制起动引气管路关闭,起动机和发动机脱开。然后发动机转速会继续增加,一直到59%转速,发动机就可以稳定工作在慢车位。 1.1.2供油调速 EEC(ECU)与HMU(FMU)接口使用力矩马达或电磁活门。力矩马达依照所收到的输入信号来调节挡板活门开度,之后通过改变计量活门一个油腔或上下两个油腔的油压来调控计量活门的开度。大多数FMU采用压力活门保持计量活门前后压差恒定,通过改变计量活门流通的面积改变供油量。 1.2维护方法 1. 2.1内部维护 在不破坏、不分解发动机本体结构所进行的内部检查和维护工作被称为内部维护,其中一项重要的目视检查方法就是孔探。其维护周期分为定期维护和非定期维护,定期维护一般是指当发动机运转小时数达到厂家规定时限,为了防止其内部部件或结构出现损伤所进行的预防性检查维护。非定期维护是指发动机在运转时,由于出现了故障且被FADEC系统内相关组件进行了监控、记录和上传给飞机主系统并予以警示。在此情况下,根据故障信息判断所进行的内部检查维护工作。如下图。 1.2.2外部维护 外部维护主要包括定期维护和非定期维护,其周期等同于内部维护时检查的周期。其非定期维护也是基于FADEC系统相关组件对发动机运行时故障的记录,判断相关故障后所进行的维护。 2活塞螺旋桨发动机控制和维护 2.1控制调节 2.1.1点火启动 需要人工手动扳动螺旋桨,是最老式的活塞式螺旋桨发动机,后期的活塞式发动机逐渐配备了电瓶或启动马达可以电启动,类似于汽车发动机启动方法。采用以上启动方法的原因在于螺旋桨飞机的发动机采用活塞式发动机,在做功冲程前必须有一个压缩过程,这一过程需要消耗功。当启动过后这一需要的功就可以由其自身提供了,但启动时必须要对其做功。 2.1.2供油调速 在油门全开或是进气压力稳定的情况下,发动机油消耗量和功率会随着转速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其存在的关系叫做转速特性。将定距螺旋桨装置在发动机上,发动机油消耗量和功率与转速之间关系叫做螺旋桨特性。借助对油门杆进行操作可以改变转速。在发动机转速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发动机功率、耗油量与飞行高度之间的关系叫做高度特性。 2.2维护方法

国产高性能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

中国国产高性能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系列汇总(修正至2008年) 阅读提示:帖子是转的,由于是2008年的老帖了,帖中有些地方已与现实略有不符。 注:带“★”的为重点型号。 1、湖南株洲南方公司: 【WS11】(仿乌克兰AI25),小推力不加力涡扇,推力16千牛,2002年已批量生产,用于K8/JL8、无人机。 【WS16】(引进乌克兰AI-222-25F),小推力加力涡扇,加力推力42千牛,预计2009年批量生产,用于L15/JL15系列。 【WZ8G】★(引自法国-WZ8A改),小功率涡轴,功率560千瓦,2005已年批量生产,用于Z9系列、Z11系列升级。 【WZ6】(仿法国TM-3C),中功率涡轴,功率1160千瓦,2000年批量生产,用于Z8系列。 【WZ9】★(仿加拿大普惠PT6C),中功率涡轴,功率1200~1450千瓦,预计2008年批量生产,用于 Z10、Z15(6吨机)、Z8F系列。 【WJ6C】★,中功率涡浆,功率3600千瓦,2006年已批量生产,用于Y9(国产6桨机)系列。 【WJ9】(WZ8核心),小功率涡浆,功率550千瓦,1995年已批量生产,用于Y12系列。 【WJ5E】(东安动力-通用),中功率涡浆,功率2000千瓦,1990年已批量生产,用于Y7系列。 2、四川燃气涡轮院(预研基地): 【WS500】★,小推力涡扇,推力5~10千牛,2005年已批量生产,用于无人机、巡航导弹。 【WS15】★,高推重比大推力涡扇,加力推力达180千牛,在研,用于未来四代战机。 3、陕西西安航发公司: 【WS9秦岭】(仿改英国斯贝202),中推力涡扇,加力推力92千牛,2002年已批量生产,用于JH7A(飞豹)系列。 ------- 【QC260】★(引自乌克兰DA80),大功率燃气轮机,功率25000千瓦,2007 年已批量生产,用于052B/C(双发6000T)大驱系列等。 4、贵州黎阳航发公司: 【WS12泰山】★(中推核心),中推力涡扇,加力推力80千牛,2008年批量生产,用于J7、JL9和J8系列升级换代及双发型J10C。 【WS12B】(WS12加大涵道比加力改型),中推力涡扇,加力推力100千牛,预计2009年批量生产,用于JH7B(飞豹)。 【WS12C】(WS12大涵道比不加力改型),中推力涡扇,推力80千牛,预计2010

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耐高温叶片

附件4 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耐高温叶片 “一条龙”应用计划申报指南 一、产业链构成 面向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等应用领域,以提高高温合金精密铸造涡轮叶片质量和可靠性为核心,组织产业链各环节优势力量,推动重点项目攻关,突破单晶高温合金母合金纯净度控制、复杂定向/单晶涡轮叶片制备、长寿命热障涂层设计与制备等关键技术,带动上游原辅材料产业、高端装备产业等相关产业互融共生、分工合作、利益共享,推进产业链协作发展,形成上下游产业对接顺畅的应用示范全链条,推动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的开发、生产和应用。 关键产业链条环节 序号产业链环节航空发动机叶片地面燃气轮机叶片 1上游原材料√√ 2关键设备制造√√ 3高性能涡轮叶片合金开发√√ 4高纯净度母合金制备√√ 5涡轮叶片精密铸造√√ 6涡轮叶片机加√√ 7涡轮叶片制孔√√ 8涡轮叶片焊接√√ 9涡轮叶片热障涂层√√ 10下游应用√√ 二、目标和任务 (一)上游原材料 1.母合金用原材料 (1)环节描述及任务。开发镍、钽、铼等原材料制备技术,提

高原材料的杂质元素含量控制水平,为涡轮叶片用铸造高温合金熔炼提供优质原材料,为母合金锭纯净度控制奠定基础。 (2)具体目标。具备优质原材料生产能力,镍、钽、铼等具体化学成分控制要求如下表所示: 表1镍的化学成分控制要求 表2钽的化学成分控制要求 类别牌号 化学成分,% Ta Nb C O N Fe Ni Mn 不大于 钽条TTa-1余量0.010.0150.200.010.010.0050.003 类别牌号W Mo Si Zr Al Cu Cr Ti 不大于 钽条TTa-10.00 30.0030.010.0030.0030.0030.0050.003 表3铼的化学成分控制要求 类别 化学成分,% Re K Na Ca Fe Cu Mo Pb 不小于不大于 铼条、铼粒99.990.00050.00050.00050.00050.00010.00010.0001 类别W As Se Sn Ba Mn Be Pt 不大于 铼条、铼粒0.00050.00010.0003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 类别Co Cd Bi Si Mg C Zn Sb 不大于 铼条、铼粒0.00050.00010.00010.00050.00010.00150.00010.0001 类别Al Ni Ti Cr Tl Te S 不大于 铼条、铼粒0.00010.00050.00050.00010.00010.00010.0005 2.陶瓷型芯/型壳用原材料 (1)环节描述及任务

航空发动机制造技术专业简介

航空发动机制造技术专业简介 专业代码560603 专业名称航空发动机制造技术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航空发动机制造技术、精密加工、特种加工和航空发动机工艺装备等基本知识,具备精密加工、超精加工、特种加工工艺参数选择和航空零部件工艺装备制造的能力,以及数控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和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的能力,从事数控机床操作、数控电加工机床操作、数控编程、机械加工工艺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航空发动机研发、制造企业,在数控机床操作、数控电加工机床操作、机械加工工艺等岗位群,从事工艺装备的制造、精密机床和特种加工设备的操作(包括电火花成型机床、线切割机床、电化学加工机床、激光加工机床和快速成型机床)等工作。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航空零件识图能力和计算机绘图能力; 3.具备材料选用与热处理方法选择能力; 4.具备数控编程和操作数控机床加工航空零部件的能力; 5.具备对航空发动机零部件进行测绘的能力,具备 CAD/CAM 软件应用能力; 6.具备精密加工、超精加工、特种加工工艺参数选择能力; 7.具备操作数控电加工机床加工机械零件的能力。

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包括机械制造工艺与机床夹具、金属切削与机床、数控特种加工概述、数控电火花加工、数控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先进制造技术、航空发动机制造新技术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进行数控机床操作、数控电加工机床、UG 制图员培训、数控手工编程等实训。在航空发动机研发、制造企业进行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机修钳工制图员数控设备装调维修工数控线切割操作工数控电加工机床操作工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飞机维修机械加工技术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无

航空发动机文献综述

X学院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班级:2008级机制x班姓名:x x 学号:20081060xxxx 指导老师:xxx

文献综述 课题名称:航空发动机制造工艺 前言: 航空发动机是飞行器的核心部件,它是飞行器翱翔蓝天的动力源,其重要性可以用飞行器的“心脏”来形容,它的性能好坏直接关系到飞行器飞行品质的高低,它的发展无不促进着人类航空事业的进步。 1883年汽油内燃机问世之后,为莱特兄弟的“飞行者”号首次飞入蓝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喷气式发动研制问世,让人类首次超越了声音的速度,真正做到了再蓝天中自由翱翔,地球因航空旅行时间缩短而促进了经济全球化进程,继而带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 人类世界正是因为有了活塞式发动机才实现了蓝天梦,有了空气喷气式发动机才做到了在蓝天之中飞得更高更远。航空发动机改变了人类生活促进了世界进步,追根溯源还是发动机制造工艺的不断发展所致。制造工艺是发动机进步的基石,也是人类前进的助力,它必将在不断进步的同时,更好的改变人类生活,人类生活也必将因装备更好发动机的飞机而愈加美好。 航空发动机制造工艺国际国内现状: 航空发动机的设计和制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它必须由多团队、多领域、多部门共同参与。该工程涉及到大量的知识与信息,需要在严格的流程管理控制下实现信息之间的交互和协作,以支持并行的、协同的发动机设计和制造。航空发动机产品零组件构型复杂,零部件数量庞大,加工制造精度高,所用工艺方法自然很是繁复,是世界上最主要的一种技术密集型产品。 长期以来,国内的航空发动机的工艺设计与管理水平比较落后,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在企业的逐渐深入,大部分航空发动机制造企业已摆脱了手工方式的工艺编制,实现了“工艺设计计算机化”。但这种“工艺计算机化”的应用层次依旧较浅,计算机在工艺部门的应用仅仅停留在文字处理,工艺简图绘制等简单应用阶段,工艺编制效率虽有所提高,但并没有脱离传统工艺编制的模式,其缺陷依然存在。 国内的航空发动机制造工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工艺设计重复工作多,工艺编制效率低。因发动机的工艺设计涉及的内容多,工作量巨大,传统的工艺设计是由工艺师逐件设计的,忽略了同类零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同类零件之间在工艺上应用的继承性和一致性,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第二,工艺设计环境不统一,工艺质量难以保证。不少企业片面追求所谓的“工艺计算机化”,利用基于文字、表格处理软件、二维制图软件等通用软件开发工艺卡片填写系统。这些系统虽有简单、直观的特点和“所见即所得”的界面风格,并取得了一定的应用效果,但由于工艺设计环境五花八门、层次不一,忽视了企业信息化中产品工艺数据间关联关系的重要性,造成工艺数据的准确性、一致性难以保证,工艺设计质量难以保证,工艺信息集成困难等问题。 第三,工艺知识与经验没有得到有效管理与利用,工艺设计智能化程度低。航空发动机的工艺设计与制造是一项技术性、经验性非常强的工作,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用到的信息量相当庞大,并与具体的生产环境及个人经验水平密切相关。现有的工艺设计系统未能提供较好的手段和方式来保留老一辈工艺人员的知识与经验,造成企业知识资源白白浪费、流失。 另外,国内制造工艺还存在各系统问集成性差、工艺信息交流、共享不畅通等问题依旧存在,国内航空发动机制造工艺落后的局面需要改变。 国际航空发动机制造工艺,其现状优于国内的。国际先进航空企业已经大规模使用CAD、

国内外燃气轮机发电技术的进展与前景

国内外燃气轮机发电技术的进展与前景 1前言 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经济的迅速增长,对于能源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目前,世界火电站汽轮机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局面已开始动摇,“大型电站以联合机组为主,中、小型机组以热电并供居多”已是许多工业发达国家电站发展的主要格局。燃气轮机具有极强的适配性,能够作为多种发电模式,以成为当今世界发电的主要形式之一,由于该装置,特别是联合循环发电装置具有效率高、机动性好,不仅可以作为电网的调峰机组,且更多地用于电网的基本负荷发电,又能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其地位将得到巩固和加强。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电力工业的迅猛发展和电网峰谷差的日趋增大,燃气轮机发电得到重视和发展。近几年已相继兴建了一批具有8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机组,在缓解电力紧缺的同时,有效地发挥了其增强电网调峰能力的作用。跨入21世纪,随着科技发展、能源政策的调整,如何高效、洁净利用化石能源已成为电力领 域的突出问题。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越来越受到国家有关方面的重视,必将得到进一步的快速发展。 2 国际燃气轮机发电技术

燃气轮机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逐渐登上发电工业舞台的,由于当时机组的单机容量小、热效率低而在电力系统中只能作为紧急备用电源和调峰机组。60年代加深了对电网中必须配备一定数量的燃气轮发电机组的认识,从安全和调峰的目的出发,燃气轮发电机组在电网中的比例达到8%~12%。从80年代以后由于燃气轮机的功率和热效率均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特别是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型成熟,再加上世界范围内天然气资源进一步开发,燃气轮机及其联合循环在世界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发生了明显变化,它们不仅仅可以用作紧急备用电源和调峰负荷机组,还能带基本负荷和中间负荷。美国在1990~2000年期间新增长的发电容量为1.13亿kW,其中燃气轮机电站和蒸汽轮机电站的容量分别为44%,第一次出现了朗肯循环和布莱顿循环平分秋色的局面,在德国前者则占2/3左右,由此可见在世界范围内燃气轮机及其联合循环已成为火电发展的主要方向。 近几年来,世界燃气轮机工业取得相当的成就和飞速的发展,几家著名的公司GE、ABB、Siemens、西屋等均与航空发动机设计、研究、制造厂彼此联营,保证及时地把航空发动机领域内的先进技术用来武装重型燃气轮机,以确保技术的先进性。如压气机已采用“可控扩压”的概念进行设计,把单轴压气机的压缩比提高到了24~30的水平,透平叶片采用了航空机组的先进冷却结构和定向结晶制造工艺,使透平前的燃气温度提高到了1300℃的水平,由此明显地提高了机组的输出功率和热效率。如GE公司的9FA、Siemens的V94.3A等典型机组的燃机单循环功率为266MW,燃气初温为1270~1300℃,压缩比为16,

【期末复习】航空燃气轮机结构设计期末考试复习知识点总结

北航航空燃气轮机结构设计期末考试复习宝典. 一、填空题。 1.推力是发动机所有部件上气体轴向力的代数和。 2.航空涡轮发动机的五大部件为进气装置、压气机、燃烧室、涡轮和排气装置,其中“三大核心”部件为:压气机、燃烧室和涡轮。 3.压气机的作用提高空气压力~分成轴流式、离心式和组合式三种 4.离心式 压气机的组成:离心式叶轮~叶片式扩压器~压气机机匣。 5.压气机增压比的定义是:压气机出口压力与进口压力的比值~反映了气流在压气机内压力提高的程度。 6.压气机由转子和静子等组成~静子包括机匣和整流器。 7.压气机转子可分为鼓式、盘式和鼓盘式。 8.转子,工作,叶片的部分组成:叶身、榫头、中间叶根。 8.压气机的盘式转子可分为盘式和加强盘式。 9.压气机叶片的榫头联结形式有销钉式榫头,燕尾式榫头,和枞树形榫头。 10.压气机转子叶片通过燕尾形榫头与轮盘上燕尾形榫槽连接在轮盘。 11压气机静子的固定形式有:燕尾形榫头,柱形榫头和焊接在中间环或者机匣上。 12压气机进口整流罩的功用是减小流动损失。 13.压气机进口整流罩做成双层的目的是通加温热空气。 14.轴流式压气机转子的组成:盘,鼓,轴,和叶片。 15.压气机进口可变弯度导流叶片(或可调整流叶片)的作用是防止压气机喘 振。 16.压气机是安装放气带或者放气活门的作用是防止压气机喘振。 17.采用双转子压气机的作用是防止压气机喘振。 18压气机机匣的基本结构形式:整体式、分半式、分段式。 19压气机机匣的 功用:提高压气机效率,承受和传递的负载,包容能力。 20整流叶片与机匣联接的

三种基本方法:榫头联接,焊接,环 21.多级轴流式压气机由前向后~转子叶片的长度的变化规律是逐渐缩短。 22.轴流式压气机叶栅通道形状是扩散形。 23.轴流式压气机级是由工作叶轮和整流环组成的。 24.在轴流式压气机的工作叶轮内~气流相对速度减小~压力、密度增加。 25.在轴流式压气机的整流环内~气流绝对速度减小~压力增加。 26.叶冠的作用:?可减少径向漏气而提高涡轮效率,?可抑制振动。 27.叶身凸台的作用:阻尼减振~避免发生共振或颤震~降低叶片根部的弯曲扭转应力,防止叶片振动,。 28.涡轮工作条件:燃气温度高~转速高~负荷高~功率大 29.涡轮的基本类型:轴流式涡轮~径向式涡轮 30.涡轮的功用是把高温、高压燃气的部分热能、压力能转变为旋转地机械功 从而带动压气机和其他附件工作 31.涡轮的组成:转子,静子和冷却系统。 32.涡轮叶片的特点:剖面厚、弯曲大、和内腔有冷却通道。 33.涡轮不可拆卸式盘轴联接的方案有径向销钉联接方案,盘、轴焊接联接方案和盘轴整体方案 34.加强的盘式转子是在盘式转子的基础上增加了定距环和将轴加粗。 35(鼓 式转子的优点是抗弯刚性好~结构简单。 36..涡轮叶片一般通过枞树形榫头与轮盘上的榫槽连接到轮盘上。 37.为了冷却涡轮叶片~一般把叶片做成空心的~通冷却空气。 38..在两级涡轮中~一般第二级涡轮叶片更需要带冠。 39.空气—空气热交换器的功用是利用外涵道的空气给冷却涡轮的空气降温。 40.燃气涡轮发动机附件机匣的作用是安装和传动附件 41.工作叶片受到负荷的类型:气动负荷,振动负荷,热负荷,离心力负荷 42.燃 烧室的基本类型:分管燃烧室~环管燃烧室~环形燃烧室

航空发动机知识大全

航空发动机知识大全 飞行器发动机的主要功用是为飞行器提供推进动力或支持力,是飞行器的心脏。自从飞机问世以来的几十年中,发动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从早期的低速飞机上使用的活塞式发动机,到可以推动飞机以超音速飞行的喷气式发动机,还有运载火箭上可以在外太空工作的火箭发动机等,时至今日,飞行器发动机已经形成了一个种类繁多,用途各不相同的大家族。 飞行器发动机常见的分类原则有两种:按空气是否参加发动机工作和发动机产生推进动力的原理。按发动机是否须空气参加工作,飞行器发动机可分为两类,大约如下所示: 吸空气发动机简称吸气式发动机,它必须吸进空气作为燃料的氧化剂(助燃剂),所以不能到稠密大气层之外的空间工作,只能作为航空器的发动机。一般所说的航空发动机即指这类发动机。如根据吸气式发动机工作原理的不同,吸气式发动机又分为活塞式发动机、燃气涡轮发动机、冲压喷气式发动机和脉动喷气式发动机等。 火箭喷气式发动机是一种不依赖空气工作的发动机,航天器由于需要飞到大气层外,所以必须安装这种发动机。它也可用作航空器的助推动力。按形成喷气流动能的能源不同,火箭发动机又分为化学火箭发动机、电火箭发动机和核火箭发动机等。 按产生推进动力的原理不同,飞行器的发动机又可分为直接反作用力发动机、间接反作用力发动机两类。直接反作用力发动机是利用向后喷射高速气流,产生向前的反作用力来推进飞行器。直接反作用力发动机又叫喷气式发动机,这类发动机有涡轮喷气发动机、冲压喷气式发动机,脉动喷气式发动机,火箭喷气式发动机等。 间接反作用力发动机是由发动机带动飞机的螺旋桨、直升机的旋翼旋转对空气作功,使空气加速向后(向下)流动时,空气对螺旋桨(旋翼)产生反作用力来推进飞行器。这类发动机有活塞式发动机、涡轮螺旋桨发动机、涡轮轴发动机、涡轮螺旋桨风扇发动机等。而涡轮风扇发动机则既有直接反作用力,也有间接反作用力,但常将其划归直接反作用力发动机一类,所以也称其为涡轮风扇喷气发动机。

航空发动机发展史

航空发动机发展史 航空发动机诞生一百多年来,主要经过了两个阶段:前40年(1903~1945),为活塞式发动机的统治时期;后60年(1939~至今),为喷气式发动机时代。在此期间,航空上广泛应用的是燃气涡轮发动机,先后发展了直接产生推力的涡轮喷气发动机和涡轮风扇发动机。亦派生发展了输出轴功率的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和涡轮轴发动机。 一、活塞式发动机统治时期 很早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幻想像鸟一样在天空中自由飞翔,也曾作过各种尝试,但是多半因为动力源问题未获得解决而归于失败。最初曾有人把专门设计的蒸汽机装到飞机上去试,但因为发动机太重,都没有成功。到19世纪末,在内燃机开始用于汽车的同时,人们即联想到把内燃机用到飞机上去作为飞机飞行的动力源,并着手这方面的试验。 1903年,莱特兄弟把一台4缸、水平直列式水冷发动机改装之后,成功地用到他们的"飞行者一号"飞机上进行飞行试验。这台发动机只发出8.95 kW的功率,重量却有81 kg,功重比为0.11kW/daN。发动机通过两根自行车上那样的链条,带动两个直径为2.6m的木制螺旋桨。首次飞行的留空时间只有12s,飞行距离为36.6m。但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动力、载人、持续、稳定、可操作的重于空气飞行器的成功飞行。 在两次世界大战的推动下,活塞式发动机不断改进完善,得到迅速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达到其技术的顶峰。发动机功率从近10kW提高到2500kW 左右,功率重量比(发动机功率与发动机质量的重力之比,简称功重比,计量单位是kW/daN)从0.11kW/daN提高到1.5kW/daN,飞行高度达15000m,飞行速度从16km/h提高到近800km/h,接近了螺旋桨飞机的速度极限。 20世纪30~40年代是活塞式发动机的全盛时期。活塞式发动机加上螺旋桨,构成了所有战斗机、轰炸机、运输机和侦察机的动力装置;活塞式发动机加上旋翼,构成所有直升机的动力装置。著名的活塞式发动机有:美国普拉特·惠特尼公司(简称普·惠公司)的“黄蜂”系列星形气冷发动机,气缸7~28个,功率970~2500kW,广泛用于各种战斗机、轰炸机和运输机。 带螺旋桨的活塞式发动机的最大缺点是飞行速度受到限制(800km/h以下)。

航空发动机基础知识

航空发动机基础知识 航空发动机基础知识 涡轮喷气发动机的诞生 涡轮喷气发动机的诞生 二战以前,活塞发动机与螺旋桨的组合已经取得了极大的成就,使得人类获得了挑战天空的能力。但到了三十年代末,航空技术的发展使得这一组合达到了极限。螺旋桨在飞行速度达到800千米/小时的时候,桨尖部分实际上已接近了音速,跨音速流场使得螺旋桨的效率急剧下降,推力不增反减。螺旋桨的迎风面积大,阻力也大,极大阻碍了飞行速度的提高。同时随着飞行高度提高,大气稀薄,活塞式发动机的功率也会减小。 这促生了全新的喷气发动机推进体系。喷气发动机吸入大量的空气,燃烧后高速喷出,对发动机产生反作用力,推动飞机向前飞行。 早在1913年,法国工程师雷恩·洛兰就提出了冲压喷气发动机的设计,并获得专利。但当时没有相应的助推手段和相应材料,喷气

推进只是一个空想。1930年,英国人弗兰克·惠特尔获得了燃气涡轮发动机专利,这是第一个具有实用性的喷气发动机设计。11年后他设计的发动机首次飞行,从而成为了涡轮喷气发动机的鼻祖。 涡轮喷气发动机的原理 涡轮喷气发动机的原理 涡轮喷气发动机简称涡喷发动机,通常由进气道、压气机、燃烧室、涡轮和尾喷管组成。部分军用发动机的涡轮和尾喷管间还有加力燃烧室。 涡喷发动机属于热机,做功原则同样为:高压下输入能量,低压下释放能量。 工作时,发动机首先从进气道吸入空气。这一过程并不是简单的开个进气道即可,由于飞行速度是变化的,而压气机对进气速度有严格要求,因而进气道必需可以将进气速度控制在合适的范围。 压气机顾名思义,用于提高吸入的空气的的压力。压气机主要为扇叶形式,叶片转动对气流做功,使气流的压力、温度升高。 随后高压气流进入燃烧室。燃烧室的燃油喷嘴射出油料,与空气混合后点火,产生高温高压燃气,向后排出。 高温高压燃气向后流过高温涡轮,部分内能在涡轮中膨胀转化

中国航空发动机现状·症结·差距

中国航空发动机现状·症结·差距 近年来,中国的航空事业呈现井喷发展之势,每年各型新飞机以超过大众想象的速度展现在人们的面前,但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也常常被业内外人士提出:现在中国的航空发动机到底怎么样?何时能迎头赶上?中国航发有值得珍视的“家底” 我国航空发动机事业创建于抗美援朝时期,历经维护修理、测绘仿制、改进改型、自主研制等发展阶段,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如果从开始整机研制的1956年算起,至今恰好62年。回顾往昔,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航发事业不仅为航空武器装备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其进一步发展奠定了技术与产业基础。这是不争的事实,有值得我们高度珍视的“家底”。家底1.基本建成航空发动机研制生产体系 以发动机设计研究院所和主机生产企业为核心,建成了包括一批专业化配套生产企业和科研所在内的航空发动机研制生产体系。迄今,我国以航空发动机为主业的企事业单位共26家,其中设计研究所4家,主机生产企业6家。年销售收入大约300亿元,军航发和民航发之比大致7:3,其中军航发的制造与维修比例5:1,民航发维修与零部件转包

比例接近1:1。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公司(AECC)成立时,对外公布的集团从业人员9.6万,总资产1100亿元。家底2.基本具备研制生产所有种类航空发动机的能力 关于中国航发的产能似乎一直未作正式发布。笔者从2009年的中国航空博物馆空军装备展上获得了一组公开数 据(截止时间应为2008年),在对未列品种和产量数据进行补正后,笔者估算:从1956年至2008年的52年间,涡扇、涡喷、涡桨、涡轴和活塞式发动机等5类航空发动机总产量约57000台。按年平均数外推10年,即从1956年到2018年的62年间,我国航空发动机的总产量不低于67000台,即年产量大约1100台。国产航空发动机数量占现役军用配套总数的90%以上,基本满足了国产歼击机、强击机、轰炸机、运输机、教练机和直升机等航空装备的需求。近年来,一批新的高性能发动机开始研制,有的已经获得突破,如“太行”系列大推力、推重比8一级涡扇发动机,并有了2的量产能力。家底3.构建7基本完整的科研条件与基础设施即使是在国家财力不够、投入不足的过去,仍然构建了包括高空试验台等在内的一大批高水平基础科研设施。近十多年来,国家对航空发动机的投入大幅增加,科研设施条件得到全局性的显著改善。 中国上海的COMAC的总装厂内,C919第一架机正在安装CFM国际LEAP-1C发动机的推力反向装置。

航空发动机专业英语词汇大全

航空发动机专业英语词汇大全,值得收藏! 2016-01-29航佳技术飞机维修砖家 Part 1 Para. 1 gas turbine engine燃气涡轮发动机 aircraft 飞机,飞行器(单复同形) power plant 发动机,动力装置 appreciate 理解,意思到 prior to 在…之前 propulsion 推进 reaction 反作用 jet 喷气, 喷射, 喷气发动机 designer 设计师 initially 最初,开始时 unsuitability 不适应性 piston engine 活塞发动机 airflow 空气流 present 带来, 产生 obstacle 障碍 Para. 2

patent 专利, 获得专利 jet propulsionengine喷气推进发动机athodyd 冲压式喷气发动机 heat resistingmaterial耐热材料 develop 研究出,研制出 in the secondplace其次 inefficient 效率底的 ram jet, ramjet冲压式喷气发动机conception 构想, 设计,概念 Para. 3 grant 授予 propulsive jet 推进喷射 turbo-jet engine 涡轮喷气发动机 turbojet turbo-propellerengine涡轮螺桨发动机turboprop Vickers Viscountaircraft维克斯子爵式飞机be fitted with 配备 term 术语, 称为, 叫做 twin-spool engine 双转子发动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