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前视野布置检查规范

24-前视野布置检查规范
24-前视野布置检查规范

编号SJ-LH-—200

代替

密级商密级▲

汽车工程研究院布置技术规范

前视野布置检查规范

2006-03-02制订200 - - 发布

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

前言

为提供前视野的检查方法和合格判定标准制定本规范。本规范由汽车工程研究院总体所负责起草;

本规范由汽车工程研究院项目处进行管理和解释;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高荣。

编制:

校核:

审定:

批准:

本规范的版本记录和版本号变动与修订记录

前视野布置检查规范

1 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汽车前视野布置检查的程序及判定标准。

本规范适用于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新开发的M1类和N1类汽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11562-1994 汽车驾驶员前方视野要求及测量方法

GB11555-1994 汽车风窗玻璃除霜系统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GB15085-1994 汽车风窗玻璃刮水器、洗涤器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SAE J1100(REV.JUL2002)汽车尺寸参数

SAE J941(REV.SEP2002)汽车驾驶员眼椭圆

SAE J1050(REV.JAN2003)汽车驾驶员视野的描述和测量

3 术语及符号定义

3.1 驾驶员R点

指汽车设计的驾驶员座椅标准参考点(SgRP点),其坐标(X R,Y R,Z R)为(L31-1,W20-1,H70-1)。

3.2V点

V点是表征驾驶员眼睛位置的点。通常以V1、V2两点表示V点的不同位置。

3.3P点

P点是驾驶员眼睛高度上的头部中心点。通常以P1、P2两点表示驾驶员水平观察物体时P点的不同位置。

3.4P

m

指通过R点的纵向铅锤面与P

1、P

2

连线的交点。

3.5E点

指驾驶员眼睛的中心,E1、E2(E3、E4)分别为头部中心点在P1(P2)位置时的左右两个眼点。

3.6透明区

指汽车风窗玻璃或其它透明表面的透光率不小于70%的区域。

3.7A柱

指位于V点前68mm处铅锤平面以前的任何车顶支撑(不透明的零件),如门框、窗框、风窗玻璃镶条、支撑附件等。对于前车门上的三角窗区域,如果在过P m点的前方水平下倾2°平面内能找到过E1点的三角窗玻璃透过视野线,则三角窗的后柱不作为A柱的一部分。

3.8前座椅设计靠背角(A40)

指前座椅靠背基准线于铅锤线的夹角值。

3.9驾驶员座椅水平调解范围(TL1)

指驾驶员可调节座椅在R点所在垂直锁止位置上的最前锁止位置与最后锁止

位置之间沿X轴方向上的距离。

3.10驾驶员座椅垂直调解范围(TH1)

指驾驶员可调节座椅在R点所在水平锁止位置上的最上锁止位置与最下锁止

位置之间沿Z轴方向上的距离。

3.11驾驶员座椅水平调解倾角(A19)

指驾驶员可调节座椅水平仰角。

3.12AHP点的Z坐标(H8)

指驾驶员踵点(AHP)的Z坐标。

3.13PRP点的X坐标(L1)

指油门踏板参考点(PRP)的X坐标。

3.14PRP至方向盘中心的X向距离(L6)

3.15变速器类型参数(t)

t=1指带离合器,t=0指不带离合器。

4 前视野布置检查准则

4.1 前视野布置检查的基准状态为空载状态。

4.2 对前视野质量的判定依据以本规范引用标准的要求为基准。

4.3 本规范中坐标系按GB11562-1994中附录A中的规定确定。

5 布置检查程序

5.1 设计输入

a)驾驶座R点坐标;

b)挡风玻璃透明区;

c)A柱;

d)三种状态(空载状态、设计状态和满载状态)的地面线。

5.2 布置检查步骤

5.2.1 确定V1和V2点

V1和V2点的坐标按下列公式确定:

(V1&V2)X=(L31-1)-169.021+10.281641*(A40)-0.032032*(A40)2 (V1&V2)Y=(W20-1)-5

(V1)Z=(H70-1)+692.0944+0.398747*(A40)-0.059301*(A40)2

(V2)Z=(H70-1)+616.0944+0.398747*(A40)-0.059301*(A40)2

5.2.2 确定P1、P2和Pm点

P1和P2点的坐标按下列公式确定:

(P1)X=(L31-1)-A+10.281641*(A40)-0.032032*(A40)2

(P2)X=(P1)X=28

其中,A值查下表得到:

(P1)Y=(W20-1)-20

(P2)Y=(W20-1)+47

(P1&P2)Z=(H70-1)+654.11757+0.398747*(A40)-0.059301*(A40)2对于右驾驶,Y坐标公式中分别使用+20和-47,其余不变。

在确定了P1、P2点后,用直线连接P1、P2点。过R点的Y平面,求该平面与P1P2直线所得的交点即为P m点。

5.2.3 绘制眼椭圆

5.2.3.1 确定眼椭圆中心

β=18.6-(A19)

X=(L1)+664+0.587(L6)-0.176(H30-1)-12.5(t)+0.473*(中国人体平均身高

-1686)*(cos(β))

Y=(W20-1)±32.5

Z=(H8)+638*(中国人体平均坐高)+(H30-1)

5.2.3.2 确定眼椭圆三轴尺寸

眼椭圆三轴尺寸:

表1 眼椭圆三轴尺寸

注:表1中的眼椭球三轴轴长是按美国人体确定的。对于中国人体,其眼椭球三轴轴长比美国人体的略小,用符合美国人体标准的眼椭圆不会影响布置设计。

图1 眼椭圆

5.2.3.2 绘制3D眼椭圆

绘制步骤:

a)按5.2.3.1确定的眼椭圆中心坐标画出左、右眼眼椭圆中心点;

b)过左眼眼椭圆中心点绕Y轴负偏转β角做出眼椭圆的三轴(见图1);

c)分三个眼椭圆坐标面按表1中的坐标值分别绘出椭圆(要考虑座椅滑轨水平调整范围大小);

d)用CATIA曲面功能合成三椭圆为左眼眼椭球;

e)利用平移复制命令做出右眼眼椭球。

5.2.4 前视野区检查

5.2.4.1 前视角及前挡风玻璃透光区检查

a)过V1点分别做Z0平面和Y0平面的平行平面Z’面和Y’平面;

b)Z’面与挡风玻璃左黑边边界相交得交点a点,做a点与V1点的连线,测出该线与Y’平面的夹角——前左视角;

c)Y’面与挡风玻璃上黑边边界相交得交点b点,做b点与V1点的连线,测

出该线与Z’平面的夹角——前上视角;

d)Y’面与挡风玻璃下黑边边界相交得交点c点,做c点与V2点的连线,测出该线与Z’平面的夹角——前下视角;

e)仅当同时满足左视角不小于17°、上视角不小于10°和下视角不小于6°的条件时,前视角及前挡风玻璃透光区才能满足要求。

图2

5.2.5 前视距检查

a)做眼椭球在Y’平面上的投影——眼椭圆;

b)在Y’平面内做前视野的极限下视射线,该线应满足与眼椭圆的下弧线相切且不会穿过眼椭圆前方车辆上的任一非透光部分的条件;

c)以设计载荷地面线为参考,用求极值点的方法求得车辆的最前点及垂直于设计载荷地面线的平面(车辆最前点平面);

d)测量前极限下视射线与设计载荷地平面的交点,与车辆最前点平面之间的距离,该距离即为前视距。前视距应在小于等于8m的范围内。

图3

5.2.6 驾驶员前方180°内视野检查

a)过V1点做平行于Z0平面的平面;

b)过V2点向正前方、左侧、右侧分别做向下4°的平面;

c)上述两层面之间除A柱、三角窗分隔条、车外无线电天线、后视镜和风窗玻璃刮水器等造成的障碍外,不得有其它障碍。

图4

5.2.7 A柱双目障碍角检查

a)如图5,过P m点做向前上2°和前下5°的平面,分别截A柱得二截面S1’和S2’;

b)分别在S1’和S2’截面上找到最前点O1和O2点;

c)分别过O1和O2点做平行于Z0平面的平面截A柱得二截面S1和S2(S1和S2分别各自含有驾驶员侧A柱截面和乘员侧A柱截面两个部分);

d)过P m点做Z0平面的平行平面Z m平面;

O1

O2

图5

e)将S1和S2截面均投影到Z m平面内;

f)如图6,在Z m平面内,过P1点做R=65mm的圆,做同时相切于该圆和S2截面外侧的切线(左切线);

g)在Z m平面内过P1点做半径R=104mm的圆弧,交切线的交点即眼点E1,过E1点向右做半径R=65mm的圆弧,交R=104mm的圆弧的交点即为E2点,过E2点做相切于S1截面内侧的切线(右切线);

h)测量两条切线的夹角即为左侧A柱的障碍角;

i)在Z m平面内,以P2点为中心按前述方法可测量右侧A柱的障碍角,不同的是先做过E4点的右切线,后做过E3点的左切线。

图6

5.2.8 挡风玻璃A、B区

5.2.8.1 挡风玻璃A区

图7

a)如图7,将过V1点的Z平面绕过V1点平行于Y轴的直线做上转3°平面,

该平面与挡风玻璃外表面的交线是A区的上边界。

b)将过V2点的Z平面绕过V2点平行于Y轴的直线做下转1°平面,该平面与挡风玻璃外表面的交线是A区的下边界。

c)过V1V2线分别做Y平面绕V1V2线左转13°和右转20°的平面,该二平面与挡风玻璃外表面的交线分别是A区的左边界和右边界。

5.2.8.2 挡风玻璃B区

类似的,B区可以参照A区的方法按图8中的参数作出。

图8

6 设计输出

6.1 基本点坐标

6.2 测量参数及评价项目

视野校核报告要点

目录 1.概述 (1) 2.汽车驾驶员视野基本要求 (1) 3.XX车型驾驶员前方视野校核 (1) 3.1引用标准 (1) 3.2汽车前方视野技术要求 (2) 3.3XX车型视野校核状态的确定 (3) 3.4XX车型前方视野校核 (3) 3.5小结 (5) 4.XX车型驾驶员后视野校核 (6) 4.1引用标准 (6) 4.2汽车后视野技术要求 (6) 4.3XX车型后视野校核状态的确定 (8) 4.4XX车型后视野校核 (8) 4.5小结 (11) 5 总结 (11)

1.概述 在汽车设计中,驾驶员视野直接影响汽车的使用和安全等,在进行布置设计时必须考虑视野是否符合法规要求,是否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下面以相关标准和法规为基础,结合XX车型布置设计情况,对XX 车型驾驶员前、后视野分别进行校核。 2.汽车驾驶员视野基本要求 在车身布置图上,确定了代表驾驶员眼睛分布位置的眼椭圆后,即可作出驾驶员的实际视野范围,进行前视野、外后视野、内后视野的校核。 根据相关国家标准,对汽车驾驶员视野的基本要求如下: 2.1前视野规定了驾驶员前方180o范围内直接视野的校核。 2.2每根A柱双目障碍角不得超过6°。若两A柱相对汽车纵向铅垂面是 对称的,则右柱不需要再测量。 2.3汽车不得有两根以上A柱。 2.4对于总质量小于2000kg的M1和N1类汽车,驾驶员借助外后视镜 必须能同时在水平路面上看见一段位于驾驶员眼点后4m处的宽度至少为1m的视野区域和一段位于驾驶员眼点后20m处的宽度至少为4m 的视野区域,其右边与汽车纵向基准面平行且与汽车左边最外侧点相切,并从驾驶员的眼点后20m处延伸至地平线;对于乘客一侧外后视镜的视野,要求相同。 2.5内后视镜的视野规定了驾驶员借助内后视镜必须能在水平路上看见 一段宽度至少为20m的视野区域。 3.XX车型驾驶员前方视野校核 3.1引用标准

总布置-组合仪表视野及眩目校核

组合仪表视野及眩目校核 编制: 校对: 审核: 批准:

目录 1、目的 (1) 2、适用范围 (1) 3、引用标准 (1) 4、术语定义 (1) 5、校核步骤 (2) 5.1、输入数据 (2) 5.2、标准和经验要求 (2) 5.3、视距和视角(以XX设计车为例) (2) 5.4、方向盘盲区 (4) 5.5、组合仪表眩目(以XX设计车为例) (5) 6、注意事项 (14) 7 、输出 (14) 8 、结束语 (14)

1、目的 分析组合仪表视野及校核组合仪表是否眩目。 2、适用范围 适用于轿车、SUV、MPV、皮卡及其变型车。 3、引用标准 美国Henrry Dreffns标准 SAE J1050-2003驾驶员视野的描述和测量 SAE J903-1999 乘用车前风窗刮水系统 SAE J941-2002 汽车驾驶员眼睛位置 GB 15084-2006 机动车辆后视镜的性能和安装要求 A类汽车眼椭圆、头部包络面设计规范 A类汽车人机工程主要边界条件设计规范 4、术语定义 ?SAEJ903 C区:在侧视图上,区域的上下边界有两个平面同风窗玻璃外表面的相交线来确定,这两个平面表示为眼椭圆上下边的切线。这两个平面通过YY线上偏5度,下偏1度。在俯视图上,区域的左右边界由同眼椭圆相切的两个垂直平面同风窗玻璃外表面的交线来确定。这两个平面通过XX线左偏10度,右偏15度。 ?驾驶员眼点:通过汽车制造厂确定的驾驶员设计乘坐位置中心,作一平行于汽车纵向基准面的平面。驾驶员座椅R点向上635mm,作垂直于该平面的一条直线段。在直线段与该平面交点的两侧各32.5mm处(总距离65mm)作两个点,即为驾驶员眼点。 ?视距:左右眼椭圆中心点连线的中心与组合仪表发光面中心的距离。

眼科检查的项目及意义

全国体检预约平台 全国体检预约平台 眼科检查的项目及意义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保护好眼睛,让我们的视野更清晰,定期做个眼科检查是每个人很有必要做的。眼科的检查,我们熟知的包括近视、远视,度数以及眼睑、结膜、瞳孔、眼底和眼压等等检查。那么,具体眼科检查的项目及意义都有哪些呢?一起来了解下。 眼科检查的项目 1、屈光检查:视力、综合验光。 2、眼压检查。与眼底检查配合,是青光眼的初步筛选检查。 3、常规眼底检查。排除开角性青光眼,糖尿病、高血压等全身病引起的眼底病变。 4、裂隙灯眼前节检查。其作用是排除角膜、结膜及白内障等眼前段疾病。 5、干眼症相关检查。办公室人员及电脑使用者必查项目,知道正确用眼及合理用药。 6、600度以上的近视人群,建议散瞳后进行玻璃体、眼底检查。早期发现周边视网膜变性、出血等病。 眼科检查的意义 在年轻人中最多见的问题是屈光不正,就是双眼视力在未经矫正的情况下,或矫正不正确时,视力不正常。这一人群需要尽早去相关机构进行检查。 在中老年人中,最常见的眼科问题是白内障及视网膜动脉硬化。发生白内障的原因多是老化,也就是随着年龄的增加晶体出现混浊。据调查,80岁以上的老人100%有这种情况。如果在50岁以前出现白内障,应考虑是否有其他因素的影响,并积极就诊。 据调查,高血压病患者70%可发生视网膜动脉改变,所以这也是判断高血压病程度的一个标准。严重的糖尿病患者同样会出现眼底改变。因此,有高血压病和糖尿病的患者,应常规进行眼底检查。 定期做个眼科检查对于每个人来说都非常的有必要以及重要。通过眼科检查,可以发现许多潜在的眼科问题,以便及早的进行治疗,还给患者一个清晰的视野。 本文来源:上海入职体检http://www https://www.360docs.net/doc/4412417177.html,/021/cl/t40

汽车内外后视镜校核指南

14.1 概论 整车技术部设计指南 第 14 章内外后视镜校核指南 123 14.1.1 指南的主要目的 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 1)掌握内外后视镜校核需要做得法规校核包括那些内容; 2)掌握内外后视镜法规校核的主要步骤。 14.1.2 指南的相关内容 主要内容有以下三个方面: 1)内外后视镜校核引用的法规标准和要求 2)内外后视镜校核解析 3)内后视镜的后方视野校核 14.2 14.2.1 内外后视镜校核 内外后视镜校核引用的法规标准和要求 1)相关标准 a )GB/15084-2006 b )ECE46 机动车辆内外后视镜性能和安装要求 欧洲机动车辆内外后视镜法规 2)相关术语 a )驾驶员眼点:通过汽车制造厂确定的驾驶员设计乘坐位置中心,做一个平行于汽 车纵向基准面的平面,从该位置座椅 R 点向上 635mm ,做垂直于该平 面的直线段,在直线段和平面的交点的两 侧各 32.5mm 做两个点,即驾驶员眼点。如图 14.1: b )双眼总视野:左右单眼视野重合而获得的总视野。如图 14.2: 图 14.1

整车技术部设计指南124 图 14.2 3)技术要求 a)国标内后视镜:驾驶员借助内后视镜必须看到水平面宽度至少为 20000mm 视野范 围,其中心平面为汽车纵向基准面,并从驾驶员眼点后 60000mm 后延伸到地面;在测试视野时,允许遮阳板,头枕,后风窗刮水 器,S3 类制动灯,或车身构件(如纵向基准面附近对开门的后窗 立柱等部件遮挡部分视野)当阻挡部分投影在汽车纵向基准面垂 直的铅垂面上时,其总和应在规定的总视野的 15%以下,遮挡程度 是在遮阳板处于收回位置,头枕在最低位置。如图 14.3:欧标内后视镜:跟国标内后视镜的法规校核一样。 b)国标左外后视镜:驾驶员借助外后视镜可以看到至少为 2500mm 的视野区域,其 右侧与汽车纵向基准面平行,且切过汽车左侧最外侧点的平面 为基准,并从驾驶员眼点后10000mm后延伸到地面,如图14.4:欧标左外后视镜:驾驶员借助外后视镜可以看到至少4000mm的视野区域,1.其 右侧与汽车纵向基准面平行,且切过汽车最外测点的平面沿Y 的负方向1000mm,并从驾驶员眼点后4000mm后延伸到地面; 2.其右侧与汽车纵向基准面平行,且切过汽车最外侧点的平面 为基准,并从驾驶员眼点后20000mm后延伸到地面;如图14.5:c)国标右外后视镜:对于M1类和最大质量不超过2000kg的N1类车辆,驾驶员借 助后视镜必须能看到水平面宽度至少为4000mm的视野范围, 其左侧与汽车纵向基准面平行,且切过汽车右侧最外测点的平 面为基准,从驾驶员眼点后20000mm后延伸到地面。

手把手教你看懂视野检查报告

手把手教你看懂视野检查报告 视野检查在临床上的重要性不言自明。然而,作为一个眼科新手,或是一名需要了解病人视野变化的内科或外科医生,当你拿到一张视野报告,是否会觉得有些无从下手?这篇文章中,我们以Humphrey 视野计报告为例,「简单粗暴」地说明如何大致看懂一张视野报告的内容。 图1 Humphrey 视野计报告 Humphrey 视野计通常由6 个图形组成,分别为阈值图、灰度图、阈值总偏差图、模式偏差图、总偏差概率图和模式偏差概率图(依次对应图1 中的①~⑥)。 其中,阈值图是测量得到的原始数据,即每个位点的光敏感度。自动视野计用阈值光标强度来表示光敏感度,单位为dB,0dB 为最强,100dB 为最弱。灰度图根据阈值图生成,用不同的色阶直观地表示不同的视敏度。 阈值总偏差图和模式偏差图是将检查结果和同龄健康人的正常值比较之后得出的结果,并基于此生成了总偏差概率图和模式偏差概率图。由于测量得到的原始光敏度数据受年龄等多种因素影响,因此偏差值在临床工作中更加重要。 判断可靠性 拿到视野报告的第一步,是评价报告的可靠性。主要指标有以下几个:

视功能评估 灰度图

图4 灰度图 灰度图具有直观易懂、一目了然的特点,对于初学者而言,拿到一张视野报告时最容易注意到的就是灰度图了。但需要注意的是,灰度图是直接把测得的视敏度用不同的色阶表示,只是一个粗略的定性表达。另外,实际上,实测的视敏度受年龄、屈光介质等因素影响变化很大,因此,绝对不能直接用灰度图得出视野缺损状况的评估结论! 模式偏差概率图 图5 模式偏差概率图 总偏差概率图(Total deviation):把每一位点上的实测值与该位点上的正常人分布情况作比较,得出其属于正常分布的概率,并以符号表示。P 值表示该点视野正常的可能性。

汽车-某车外后视镜视野法规校核报告

编号:技术分析报告 外后视镜视野法规校核 编制: 审核: 批准:

一、目的 为了某车改型项目的顺利展开,指导工程结构在满足法规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对改型汽车的外后视镜视野进行校核。 二、参考标准/规范 GB 15084-XXXX 《机动车辆间接视野的性能和安装要求》(代替GB 15084-2006) ECE R46《关于批准后视镜和后视镜的安装方面机动车辆的统一规定》 三、分析内容 国标与欧标要求一致,仅对国标进行校核。 (1)外后视镜及安装法规要求 1、所有的后视镜均能调节。 2、尺寸要求:对M1和N1类汽车的Ⅲ类外后视镜,必须能在其反射面上绘出一个高度为40mm,底边长为a的矩形,和与该矩形的高平行的70mm长的线段。 a计算公式为 式中r为外后视镜的曲率半径,对于Ⅲ类外后视镜,其反射面的曲率半径r不得小于1200mm。根据以上标准规定,A23目前的外后视镜曲率半径为1400mm,经验证其反射面上可以绘出高为40mm,底边长为76mm的矩形和与该矩形的高平行的70mm长的线段。 3、位置要求:在确定车辆驾驶员一侧外后视镜的位置时,应保证车辆垂直纵向中间平面与通过后视镜中心和连接驾驶员两眼点65mm线段中心的平面之间的夹角不大于55°。当车辆处于最大设计满载质量条件下,如果某个外后视镜的下端距离地面的高度不足1800mm,那么该后视镜不得超过车辆总宽(测量时,取下后视镜)250mm以上。 4、视野要求: 驾驶员一侧的外后视镜:驾驶员至少能看到4000mm宽、由平行于车辆垂直纵向中间平面并且通过驾驶员一侧车辆最远点的平面所界定,并延伸至驾驶员眼点后方20000mm的、平坦道路的水平部分。同时,驾驶员必须能够看到从通过驾驶员两眼点的垂直后方4000mm的点开始、宽1000mm、由平行于车辆垂直纵向中间平面并通过车辆最远点的平面所限定的路面。(见图1) 乘员一侧的外后视镜:驾驶员至少能看到4000mm宽、由平行于车辆垂直纵向中间平面并且通过驾驶员一侧车辆最远点的平面所界定,并延伸至驾驶员眼点后方20000mm的、平坦道路的水平部分。同时,驾驶员必须能够看到从通过驾驶员两眼点的垂直后方4000mm的点开始、宽1000mm、由平行于车辆垂直纵向中间平面并通过车辆最远点的平面所限定的路面。(见图1)

视野的常见术语

视野的常见术语 视野指数:计算机定量检查所得的原始结果是一组(一个矩阵)代表许多许多点阈值的数值。 视野指数(visual field indices )是对一次视野检查所获得的原始数据进行统计而获得的描 写总体的简明数值,是视野总的评价参数,可以快速评估视野缺损。 平均敏感度(mean sensitivity ,MS )等于各个位点的光敏感度相加后除以位点总数,是各 。其正常范围与年龄有关。 位点光敏感度的算术平均数,单位为“dB ” 平均缺损货平均偏差:在Humphrey 称为平均偏差(mean deviation,MD ),Octopus 称为平均缺损(mean defect,MD )是所有位点上检测值与正常均值之差的平均,表示受检者的 整个视,敏感度与同年龄正常人的参考敏感度相比较升高或降低的情况。单位为Db 。MD 代表的是整个视野的平均缺损,其正常范围与年龄无关。 丢失方差或模式标准差:Humphrey 视野的模式标准差(pattern standard deviation ,PSD )表示测得的视野形状与正常视野形状的相差程度,代表光敏感度的变异,反映局部视野缺损,值越大,表示视野的形状越不规则,在Octopus 视野计中的丢失方差(loss variance ,LV )与PSD 一样反应视野的的不规则指数。 暗点:是指光敏感度低于视野中其他的一个点或一个区域。暗点分为相对暗点(realative scotoma )和绝对暗点(absolute scotoma) ,如果仅仅是对刺激强度较弱的白色或某种颜色 的视标或光标辨别不清被称之为相对暗点,如果对最大亮度视标或光标均看不见为绝对暗 点,生理盲点即为典型的绝对暗点。 常见的暗点有如下: 中心暗点:是指位于中央注视点及其附近的相对性绝对性暗点,一般指中心10 °视野范围之内的暗点。中心暗点是视网膜黄斑区或视神经黄斑纤维发生并病变的一种表现,多见于黄斑

视光名词术语简释

视光名词术语简释 一、眼镜片 1、玻璃片与纤维片 玻璃眼镜片简称光学镜片,n=1.523,透镜率大于91%,能吸收部分紫外线,较重、质脆,易打烂。质硬,不易划花,有光学白片、光学红片两种。白片适合于室内,红片适合于室外工作者使用。 纤维片是光学树脂眼镜片的俗称,特点是重量轻,耐冲击,不易碎,具安全性。缺点是耐磨、耐热性差,易划花,现代科学用加硬处理已大大提高了表面刚度,已接近玻璃,成了广大配镜人士的主要选用对象。 2、低折射率与高折射率 折射率,是反映不同光介质对光折射的程度。眼镜片标识的折射率,是相对于真空的折射率而言,称绝对折射率,目前光学眼镜片的折射率,玻璃片有1.523、1.700、1.800、1.900,纤维片有1.499、1.502、1.56、1.60、1.67、1.74等。小者称低折射率,大者称高折射率。同种材料,低折射率较厚,高折射率较薄,故又叫超薄片(1.6以上)或超超薄片(1.7以上),一般屈光度400度以上者可适当选用超薄片或超超薄片。 3、单光与双光 单光镜片,光线透过后形成一个焦点,故又称单焦点镜片,可用来矫正近视,远视和老视等。 双光镜片,光线经过后形成两个焦点的镜片,故又称双焦点镜片。其有上边远光区和下边近光区两个光区。适合于老视眼或较大度数的青少年近视眼配戴。双光镜片的种类有园顶双光、平顶双光、一线双光、无形双光等。 4、多焦渐进 单光近视镜,能看清远处物体;单光远视镜,能看清近处物体。双光镜虽然能看清远、近,但两者间无过渡区,视物无连续性,有“跳像”现象。而多焦点渐进镜片(简称渐进片),能提供一个连续从远到近的清晰视力,给使用者提供一个完整的空间感。 5、球面与非球面 球面镜,两个屈光面都是球面透镜,一般眼镜片从屈光及美观方面考虑,表面弯度都是球面形,但对于高度数的镜片,球面形的弯度会使镜片变得很厚,这时就会设计成一种基弯为平面或接近平面的片形方式,称非球面镜片。这种镜片片形薄,但容易引起球面像差。所以会有些人戴非球面镜视物不舒服的感觉。 6、染色与变色片 镜片制好后在其表面染上颜色称染色片,但需在镜片加膜前才可染色,若已加膜,则不能染色。 变色片是在片中现多为膜层加入不同的光敏剂,在紫外光照射下,显现不同的颜色。如茶、茶灰、灰色等。在没有紫外光时,又变回原来的颜色。其作用是使戴镜者在户外强光下

视野检查实验报告

视野检查实验报告 篇一:视野检查实验报告 彩色分辨视野测定实验报告 学号:02a14541姓名:庄加华高意日期:摘要:本实验旨在学习视野计的使用方法和视野的检查方法,并了解测定视野的意义,比较左 右视野的异同并指出盲点在视网膜上的位置并计算它的大小。实验以一名大学生为被试,用 彩色视野计测定被试的视野以及盲点范围。研究结果表明: (1)被试视野范围红色视标上方为40,鼻侧72°,下方50°,颞侧65°。 (2)被试左右两眼的视野范围都大致呈椭圆形,视野在不同角度上可以看到的范围是不一

样的,在鼻侧要小于颞侧,上方小于下方。引言: 视野是指当人的头部和眼球不动时,人眼能观察到的空间范围通常以角度表示。人的视 野范围,在垂直面内,最大固定视野为115°,扩大的视野范围为150°;在水平面内,最大 固定视野为180°,扩大的视野为190°。人眼最佳视区上下,左右视野均为只有°左右;良好视野范围,位于在垂直面内水 平视线以下30°和水平面内零线左﹑右两侧各15°的范围内;有效视野范围,位于垂直面内 水平视线以上25°,以下35°,在水平面内零线左右各35°的视野范围。在垂直面内,实际上人的自然视线低于水平视线,直立时低15°,放松站立时低30°,放松坐姿时低40°,因此,视野范围在垂直面内的下界限也应随放松坐姿,放松立姿而改变。色觉视野,不同颜色对人眼的刺激不同,所以视野也不同。白色视野最大,黄﹑蓝﹑红 ﹑绿的视野依次减小。方法: 被试者

东南大学机械学院20XX级一名本科生,男,年龄为20,视力正常 仪器与材料 彩色分辨视野计,红色视标,视野图纸,铅笔 实验设计采用双因素被试内设计,自变量为左右眼和角度,因变量为被试看到的视野范围。 实验程序 准备工作 1、把视野图纸安放在视野计背面圆盘上,学习在图纸 上做记录的方法。(记录时与被试 反应的左右方位相反,上下方位颠倒)。 2、主试选择一种某一大小及颜色(如红色)的刺激。 3、让被试坐在视野计前。被试戴上遮眼罩把左眼遮起来,下巴放在仪器的支架上,用右 眼注视正前方的黄色注视点,一定不要转动眼睛。同时用余光注意仪器的半圆弧。如果看到 弧上有红色的圆点,或者原来看到了红色后来又消失了,要求立即报告出来。在红点消失前,

诊断名词解释

1. 问诊(inquiry):即病史采集(history taking),是通过医生与患者进行提问与回答了解疾病发生与发展的过程. 2. 症状(symptom):是患者患病后对机体生理功能异常的自身体验和感觉.如疼痛.瘙痒. 3. 体征(sign):是患者的体表或内部结构发生可察觉的改变,如皮肤黄染,肝脾肿大. 4. 体格检查(physical examination):是医生用自己的感官或传统的辅助器具(听诊器、叩诊锤、血压计等)对患者进行系统的观察和检查,解释机体正常和异常征象的临床诊断方法. 5. 实验室检查(laboratory examination):是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实验室方法对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细胞取样和组织标本等进行检查,从而获得病原学、病理形态学或器官功能状态的资料,结合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全面分析的诊断方法. 6. 主诉(chief complaints) :患者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或体征,也就是本次就诊最主要的原因. 7. 现病史:记述患者病后的全过程,即发生、发展、演变和诊治经过. 8. 系统回顾:指各系统疾病均有其各自的特有症状,初学者必须按系统逐一询问,以便了解病人过去的健康状况和所患疾病. 9. 婚姻史:指询问未婚或已婚,结婚或离婚年龄,对方健康状况,夫妻关系如何,若已故要询问死因. 10. 发热(fever):当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称发热. 11. 中枢性发热:炙热因素不通过内源性致热源而直接作用与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定点上移后发出调节冲动,使体温升高,称为. 12. 稽留热(continued fever):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摄氏度,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 13. 弛张热(remittent fever):又称败血症热型.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 14. 波状热:体温逐渐上升至39度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多见于布鲁氏菌,称. 15. 症状(symptom):患者主观感受到不舒适或痛苦的异常感觉或病态改变称症状. 16. 体征(sign):医生或其他人能客观检查到的改变称体征. 17. 水肿(edema):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使组织肿胀称为水肿. 18. 咯血(hemoptysis) :喉及喉以下呼吸道任何部位的出血,经口排出者称咯血. 19. 牵涉痛(referred pain):是指内脏器官或深部组织的疾病引起的疼痛,可在体表的某一部位也发生痛感或痛觉过敏区. 20. 发绀(cyanosis):又称紫绀,是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粘膜呈青紫色的表现. 21. 中心性发绀:由于心肺疾病导致SaO2降低所指的发绀. 22. 呼吸困难(dyspnea):是指患者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表现呼吸运动用力,重者鼻翼扇动,张口耸肩,甚至出现发绀,呼吸辅助肌也参与活动,并伴有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的异常. 23.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由于睡眠中迷走神经兴奋刺激冠状动脉收缩,心肌供血减少或者仰卧时肺活量减少肺淤血加重,因这种呼吸困难多在夜间睡眠中发作,故称. 24. 呕血(hematemesis):是上消化道疾病(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器官,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肝、胆、胰疾病)或全身性疾病所致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血液经口腔呕出. 25. 腹泻(diarrhea):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带有粘液.脓血或未消化的食物. 26. 黄疸(juandice):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黏膜和巩膜黄染的现象称黄疸.它是症状,也是体征. 27. 血尿(hematuria):尿液离心沉淀后,镜检下每高倍视野有红细胞3个以上,即为血尿.

小学语文常用术语

一、考前语文常用术语及其作用 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记叙文中的议论往往起画龙点睛、揭示记叙目的和意义(中心)的作用。 2.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叙事抒情、直抒胸臆、顺叙、倒叙、插叙、对比、衬托、象征、衬托(正衬、反衬)、想象、联想、照应、寓情于景、反衬、烘托、托物寓意、借物喻人、渲染、虚实结合、侧面描写(间接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描写)、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卒章显志…… 3.写作手法:夸张、对比、比喻、拟人等修辞,设置悬念,前后照应,联想,想象,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正面侧面、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虚实相生,实写与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 4.掌握几种重要表现手法的作用如:衬托(侧面烘托):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欲扬先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设制悬念:引起读者的注意与思考,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章情节曲折。 5.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

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6.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7.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 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波澜起伏。 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8.描写作用:①再现自然风光。②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 ③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 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或侧面烘托) 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作用:可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推动情节发展,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 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嗅觉、触觉;仰视、俯视、平视。 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明暗结合、点面结合、声色结合、绘声绘色、虚实结合、概括与具体相结合(或概括介绍与具体描写)、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境。 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侧面(又叫间接) 9.人称作用: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第二人称:便于感情交流,进行抒情,还能起拟人化的作用;第三人称:

24-前视野布置检查规范

编号SJ-LH-—200 代替 密级商密级▲ 汽车工程研究院布置技术规范 前视野布置检查规范 2006-03-02制订200 - - 发布 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

前言 为提供前视野的检查方法和合格判定标准制定本规范。本规范由汽车工程研究院总体所负责起草; 本规范由汽车工程研究院项目处进行管理和解释;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高荣。 编制: 校核: 审定: 批准: 本规范的版本记录和版本号变动与修订记录

前视野布置检查规范 1 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汽车前视野布置检查的程序及判定标准。 本规范适用于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新开发的M1类和N1类汽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11562-1994 汽车驾驶员前方视野要求及测量方法 GB11555-1994 汽车风窗玻璃除霜系统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GB15085-1994 汽车风窗玻璃刮水器、洗涤器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SAE J1100(REV.JUL2002)汽车尺寸参数 SAE J941(REV.SEP2002)汽车驾驶员眼椭圆 SAE J1050(REV.JAN2003)汽车驾驶员视野的描述和测量 3 术语及符号定义 3.1 驾驶员R点 指汽车设计的驾驶员座椅标准参考点(SgRP点),其坐标(X R,Y R,Z R)为(L31-1,W20-1,H70-1)。 3.2V点 V点是表征驾驶员眼睛位置的点。通常以V1、V2两点表示V点的不同位置。 3.3P点 P点是驾驶员眼睛高度上的头部中心点。通常以P1、P2两点表示驾驶员水平观察物体时P点的不同位置。 3.4P m 点 指通过R点的纵向铅锤面与P 1、P 2 连线的交点。

汽车前方视野校核指南

整车技术部设计指南 138 第 17 章前方视野校核 17.1 概论 17.1.1 指南的主要目的 主要有两个方面: 1)掌握前方视野法规校核技术要求; 2)掌握前方视野法规校核的主要步骤和方法。 17.1.2 指南的校核内容 1)校核玻璃透明区是否满足要求; 2)驾驶员180°视野是否满足法规要求。 17.2 前方视野校核 17.2.1 前方视野校核引用的法规标准和要求 1)相关标准 a)GB/T11559-1989汽车室内尺寸测量用三维H点装置 b)GB/11562-94 汽车驾驶员前方视野要求和测量方法 c)GB/T11563-1995汽车H点确定程序 d)GB/11556-94 汽车风窗玻璃除霜系统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2)点的定义 a)V点:表征驾驶员眼睛位置的点,它与纵向铅锤平面R点及设计座椅靠背角有关。 通常用V1和V2两点表示V点的不同位置。 b)风挡玻璃基准点:从V点向前的射线与风挡玻璃外表面的交点。 c)P点:驾驶员眼睛高度上的头部中心点。通常用P1和P2两点表示驾驶员水平观 察物体时P点的不同位置。 d)Pm点:纵向铅锤平面与P1和P2连线的交点。 e)E点:驾驶员眼睛的中心(简称眼点)。E1,E2(E3,E4)分别为头部中心点P在P1(P2) 位置时的左右两只眼点,它们用于评价A柱视野障碍。 3) 技术要求(欧洲和美国法规要求相同) a)风挡玻璃透明区至少应包括风挡玻璃基准点连线所包围的面积。这些基准点是: A.V1点水平向前偏左17?的基准点a; B.V1点向前沿铅垂平面向上7?的基准点b;

整车技术部设计指南139 C.V2点向前沿铅垂平面向下5?的基准点c; D.在汽车纵向对称平面的另一侧,应增加三个辅助基准点a?,b?,c?,它们与三个 基准点a,b,c相对称。 b)驾驶员前方视野180°范围内,在通过V1的水平面下方和通过V2的三个平面(三个平面都和水平面向下成4°夹角,其中一个平面垂直于Y轴基准平面,另两个平面垂 直于X基准平面)上方的范围内,除了A柱、三角窗分割条、车外无线电天线、后视镜 和风窗玻璃刮水器等造成的障碍外,不得有其它障碍,但一下情况除外: 1.直径小于0.5mm的嵌入式天线,或小于1.0mm的印刷天线,不认为是视野障碍; 2.无线电天线的导线一般不得进入A区(GB11556中5.1的规定),但是导线直径小 于0.5mm时,可允许三根导线进入,此种情况不认为是视野障碍; 3.最发直径为0.03mm,导线是竖直的,最下间距1.25mm,或导线是水平的,最小间 距 2.0mm的除霜及除雾导线,不认为是视野障碍。 c)通过V2垂直于Y基准平面且与转向盘上边缘相切的平面,如该平面相对水平面 至少后下倾斜1°时,则转向盘上边缘以下的仪表板所构成的障碍是允许的。 17.2.2 前方视野校核解析 校核步骤如下: 首先确定V1,V2点坐标,V点相对于R点坐标的X,Y,Z坐标确定,如表1所示 表1 表1给出的是设计靠背角25°时的基本坐标,若设计座椅靠背角度不是25°时,则 按表2对X,Z坐标进行修正。

视野检查常用术语

视野检查常用术语 1.等视线:视岛上任何一点得垂直高度即表示该点得视敏度,同一垂直高度各点得连线称为 视岛得等高线,在视野学上称为等视线。 2.差别光阈值:在恒定背景照明下,若一刺激点(光标)得可见性为 50%,该光点得刺激强度 即为差别光阈值。 3.视网膜与视野得对应关系:视网膜每一个点在视野上都有一相应位置,通过眼得屈光系统, 物像投射至对侧视网膜成倒像,因此鼻侧视网膜“瞧见”得物体位于颞侧视野,上方视网膜“瞧见”得物体则位于下方视野。 4.视野仪标准背景照度为:明适应31、5asb,暗背景照明为4dB(采用暗背景检查须使受检眼 充分适应)。 5.视野指数:平均缺损(MD)正常人为0左右波动 ; 校正丢失方差(CLV)正常人为0左 右 ; 短期波动(SF)正常人为1-2dB 6.平均光敏感度(MS ):受检区各检查点光敏度得算术平均数,反映视网膜平均光敏感度。 7.平均缺损(MD ):受检眼光敏感度与同年龄正常人光敏感度之差。平均缺损就是反映全视 网膜光敏感性有无下降程度得指标。 8.差别光阈值(Differential light Threshol) 在恒定背景照明下,若一刺激光点(光标)得可见 性为50%,该光点得刺激强度即为差别光阈值。 9.短期波动(Short-term Fluctuation,SF) 一次性视野检查中(一般在20分钟内),对某一固定 检查点多次光阈值测定出现得离散称为短期波动。SF就是评价与定义局部视野缺损得基础,即任何局部光敏感度下降值大于SF才有意义。一般正常人SF为1~2dB。影响SF得主要因素有:(1)测定光阈值得方法;(2)视网膜得光敏感度,SF与视网膜光敏感度呈反比关系;(3)受检者得合作情况;(4)假阳性与假阴性错误率。 10.长期波动(Long-term Fluctuation,LF) 不同时间所测得得光阈值有一定差异。间隔数小时 或数日两次光阈值测定结果不一致称为长期波动。LF可分为齐性与非齐性波动得二种成分,前者在波动方向与程度上等量影响整个视野,为LF得主要成分,后者则对不同视野区产生不同方向与不等量得影响。LF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视野检查得可除非性,因此,LF 得知识就是定量视野复查与比较得前提。 11.视岛(Island of Vision) 以光敏感度表示海拔高度,面积表示岛屿范围,视野可描绘为一个 三维空间得立于“盲海”之中得视岛。视网膜上每一点在视岛上都有相对应位置,与黄斑中心凹对应得固视点光敏度最高,构成视岛得定峰;而与周边部视网膜相对应得周边视野光敏度较低,构成海拔较低得视岛周边部。生理盲点则在视岛颞侧形成一垂直深洞。 12.等视线(Isopter) 视岛上任何一点得垂直高度即表示该点得视敏度,同一垂直高度各点得 连线称为视岛得等高线,在视野学上称为等视线。 13.生理盲点(Physiologic Blind Sport) 与无光感细胞得视乳头对应,在视野注视点颞侧10 度~15度有一瞧不见区,称为生理盲点。生理盲点在视岛上表现为一垂直深洞。 14.管状视野或中央视岛(Tubular Vision or Central Island) 视野极度向心性缩小,仅残存中 心5度~10度范围得视野。 15.扇形或楔形缺损(Wedge-Shaped Depression)视野缺损得边界大致沿视野图得两个径线走 行,缺损区呈扇形,尖端指向生理盲点,主要见于颞侧视野缺损。 16.象限性缺损(Quadrantanopia) 也称象限性偏盲,缺损两个边界分别为一垂直径线与一水 平径线,即缺损范围占据视野得一个象限。 17.偏盲(Hemianopia) 视野缺损以或垂直径线为界者为偏盲。偏盲可分为垂直性偏盲(缺损 以垂直径线为界,多见于视交叉及视交叉以后视路损害),水平性偏盲(缺损以水平径线为界,也称为“半盲”,见于神经前纤维束性视野缺损),同侧性偏盲(双眼右侧或双样左侧),

视野校核报告编写规范标准

上海同济同捷科技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TJI/YJY 视野校核报告编写规范标准 2005-XX-XX发布2005-XX-XX 实施

上海同济同捷科技有限公司发布 TJI/YJY 前言 为使本公司汽车人机设计规范化,参考国内外汽车设计的技术要求,结合本公司已经开发车型的经验,编制本标准。意在对本公司设计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起到一种指导操作的作用,让一些不熟悉或者不太熟悉人在设计时有所依据,在设计的过程中少走些弯路,更好的完成设计!本标准将在本公司所有车型开发设计中贯彻,并在实践中进一步提高完善。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上海同济同捷科技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上海同济同捷科技有限公司质量与项目管理中心负责归口管理。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TJI/YJY 风窗视野校核报告编写规范标准 一、概述 二、汽车驾驶员视野基本要求 三、驾驶员前方视野校核 3.1引用标准 3.2 汽车前方视野技术要求 3.3 视野状态的确定 3.4 前方视野校核 3.5 小结 四、驾驶员后视野校核 4.1 引用标准 4.2 汽车后视野技术要求 4.3 后视野校核状态的确定 4.4 后视野校核 4.5 小结 五、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A

目录 一、概述 (7) 二、汽车驾驶员视野基本要求 (7) 三、某车驾驶员前方视野校核 (7) 3.1 引用标准 (7) 3.2 汽车前方视野技术要求 (8) 3.3 某车视野校核状态的确定 (9) 3.4 某车前方视野校核 (11) 3.5 小结 (14) 四、某车驾驶员后视野校核 (14) 4.1 引用标准 (14) 4.2 汽车后视野技术要求 (14) 4.3 某车后视野校核状态的确定 (16) 4.4 某车后视野校核 (17) 4.5 小结 (20) 五、总结 (20) 参考文献 (20)

超声基本术语解释

超声基本术语解释 B模式 是用亮度 (Brightness)调制方式来显示回波强弱的方式,也称作"断层图像”,即二维灰阶图像。 M模式 是记录在某一固定的采样线上,组织器官随时间变化而发生纵向运动的方法。 B/M模式 是显示器上同时显示一幅断层图像和一幅M模式图像的操作模式。 体位标志 是为标志当前超声所探测的身体部位而设的身体部位的图形标志。 字符 一组数字和字母及其它符号,用来对超声图像加入注释。 探头 是电声换能片,在超声扫描时,它将电发射脉冲信号转换成超声脉冲信号,也将超声回波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DSC 是"数字扫描转换器"的缩写,是一个数字集成存贮器,它能存贮超声信号并把它们转化为TV扫描信号。 动态范围 是指回波信号不被噪声淹没,并且不饱和,能放大显示的输入(电压等等)范围。 电子聚焦 适当安排换能器阵各阵元的激励信号,实现声束聚焦的技术。 多段聚焦 在不同探测深度进行电子聚焦,聚焦数的增加可使图像更加清晰。 增强

是一种增强图像边缘以使图像组织边界更清晰的功能。 Far Gain(远场增益) 是补偿超声波随探测点深度增加而衰减用的增益。 Near Gain(近场增益) 是一种控制在距换能片不超过3cm的区域内的回波强度的功能。 帧相关 是一种滤除噪声,对图像进行平滑的功能。 扫描速度 指M模式图像每秒内的水平移动的距离,在这里指的是一幅图像从左边扫至右边所需的时间。 ZOOM(倍率) 是一种放大图像的功能。 冻结 是使实时显示的超声图像静止不动的功能。 全数字化超声诊断仪 采用数字声束形成技术,在接收模拟人体信号的过程中,探头将信号进行数字化编码,使信号完全数字化,进一步提高图像的质量。通常理解,凡具有 4个聚焦点的超声诊断仪则应是数字化超声。 通道 可等同于物理通道。对接收通道而言,通道即指具有接收隔离、前置放大、 TGC控制等具体电路的硬件。在多声束形成技术中,每一物理通道(对应一个阵元)将分为多个虚拟通道(或称逻辑通道),产生不同的延迟时间后与相邻的阵元信号相加,形成不同的声束 成像帧率 成像帧率取决于成像设备的性能、是否使用多声束形成技术和探测深度,其中探测深度对成像帧率起决定性的作用。探测深度越小,成像帧率就越高;使用多声束形成技术,成像帧率也可进一步提高。 动态聚焦

人机工程学专业术语解释

一、专业术语解释: 1.R点:在设计之初进行总布置时,通常是根据总布置的要求确定一个“座椅参 考点”。即将座椅调至最后、最低位置时的胯点。并称该点为R点。 2.汽车人机工程学:汽车人机工程学是运用生理学、心理学及社会等方面的科学 知识,通过对人体尺度和操纵范围、人的视觉和光的效应、听觉信息的传递和噪声干扰、人体对环境的适应性等的研究,以求从主观和客观两面个方面使汽车的各种性能更好地适应人们生理和心理上的要求,得出合理的“产品功能尺寸”。 3.人体尺寸:人体所占的集合空间。 4.产品功能尺寸:即是以人体尺寸参量为基础,加上该产品的某项功能对人体尺 寸参量做修正的产品尺寸。而产品最佳功能尺寸等于人体尺寸量+功能修正量+心理学 5.人的视野:指眼睛的眼球不转动情况下注意某一点时,眼睛在这个方向上所能 看到的范围。 6.眼椭圆:眼随圆即是用来描述汽车驾驶员以正常驾驶姿态就坐在坐椅上时,眼 睛在车身坐标中的活动范围。 7.百分位: “百分位”这一概念,是表示排队的结果,换言之,对应于每一种身 材尺寸(横坐标)都从小到大排列于坐标轴上,再将这一尺寸段均分,成100 等份。 8.H点: H点是人体身躯与大腿的铰接点。H点人体模型是一种用来确定汽车 车身的实际H点位置的人体模型 9.汽车视野:指驾驶员处于正常驾驶位置时,眼睛和头部在正常活动范围内直接 或借助辅助设备所能看到的范围。它的视野常分为前方视野、侧视野和后方视野。 二、综合简答题: 1.从人机工程学理论出发,汽车座椅设计应该满足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①座椅的按装位置,尺寸与外型以驾驶员能方便驾驶为准则,满足有关标准的规定。 ②座椅的位置与外型应能使人体有良好的坐姿与合理的体压分布。减轻驾驶员与乘客的疲劳,同时还应保证驾驶员有良好的视野和侧向稳定感,提高其安全性。 ③座椅应有良好的静态与动态特性,以隔离或减弱由道路经车身传到人体的振动与冲击其固有频率与整车频率匹配良好。 ④座椅应有足够的强度与刚度。 ⑤要有美观大方的外型和与车身内饰相协调的色彩。 ⑥对乘员要有保护作用。 ⑦汽车座椅应有腰椎依托感。不得有臀部滑动感,腹部压迫感及背部弓型感等不适应的感觉。 ⑧结构紧凑。并且有良好的结构工艺性。 2.说明图一中客车前方盲区校核时所用眼椭圆百分位、盲区不得大于多少,要保证驾驶员 方便看到前方多元、多高交通信号灯。 检查前方盲区是否大于3m,是否在符合国家公路等级的公路上能否方便地看到前方12m,高5m的交通信号灯。 校核方法是通过前风窗下沿向99%眼椭圆作切平面,该切平面和地面交线到客车前端的范围即为前盲区,前盲区的范围有缩小的趋势。据西德有关部门研究,现代大客车的前盲区应小于1.4m,即保证0.8m处,高为0.5m的小孩可以被驾驶员发现。对信号灯的辨认,即过信号灯顶点向95%眼椭圆作切线,其夹角 应小于150。 3.汽车色彩设计内容主要包括哪几方面? (a)车身外表的色彩(b)驾驶区色彩设计(c)车厢乘客区色彩(d)信号灯的色彩设计4.图二是轿车车身布置设计尺寸的标注,其中一些尺寸是基于汽车人机工程学设计的,请

视野图解析

一、基本概念 1.等视线:视岛上任何一点的垂直高度即表示该点的视敏度,同一垂直高度各点的连线称为视岛的等高线,在视野学上称为等视线。 2.差别光阈值:在恒定背景照明下,若一刺激点(光标)的可见性为 50%,该光点的刺激强度即为差别光阈值。 3.视网膜和视野的对应关系:视网膜每一个点在视野上都有一相应位置,通过眼的屈光系统,物像投射至对侧视网膜成倒像,因此鼻侧视网膜“看见”的物体位于颞侧视野,上方视网膜“看见”的物体则位于下方视野。 4.视野仪标准背景照度为:明适应31.5asb,暗背景照明为4dB(采用暗背景检查须使受检眼充分适应)。5.视野指数:平均缺损(MD)正常人为0左右波动 校正丢失方差(CLV)正常人为0左右 短期波动(SF)正常人为1-2dB 6.平均光敏感度(MS):受检区各检查点光敏度的算术平均数,反映视网膜平均光敏感度。 平均缺损(MD):受检眼光敏感度与同年龄正常人光敏感度之差。平 均缺损是反映全视网膜光敏感性有无下降程度的指标。 差别光阈值(Differential light Threshol) 在恒定背景照明下,若一刺激光点(光标)的可见性为50%,该光点的刺激强度即为差别光阈值。 短期波动(Short-term Fluctuation,SF) 一次性视野检查中(一般在20分钟内),对某一固定检查点多次光阈值测定出现的离散称为短期波动。 SF是评价和定义局部视野缺损的基础,即任何局部光敏感度下降值大于SF才有意义。一般正常人SF为1~2dB。 影响SF的主要因素有:(1)测定光阈值的方法;(2)视网膜的光敏感度,SF与视网膜光敏感度呈反比关系;(3)受检者的合作情况;(4)假阳性和假阴性错误率。 长期波动(Long-term Fluctuation,LF) 不同时间所测得的光阈值有一定差异。间隔数小时或数日两次光阈值测定结果不一致称为长期波动。LF可分为齐性和非齐性波动的二种成分,前者在波动方向和程度上等量影响整个视野,为LF的主要成分,后者则对不同视野区产生不同方向和不等量的影响。 LF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视野检查的可除非性,因此,LF的知识是定量视野复查和比较的前提。 视岛(Island of Vision) 以光敏感度表示海拔高度,面积表示岛屿范围,视野可描绘为一个三维空间的立于“盲海” 之中的视岛。视网膜上每一点在视岛上都有相对应位置,与黄斑中心凹对应的固视点光敏度最高,构成视岛的定峰;而与周边部视网膜相对应的周边视野光敏度较低,构成海拔较低的视岛周边部。 生理盲点则在视岛颞侧形成一垂直深洞。 等视线(Isopter) 视岛上任何一点的垂直高度即表示该点的视敏度,同一垂直高度各点的连线称为视岛的等高线,在视野学上称为等视线。 生理盲点(Physiologic Blind Sport) 与无光感细胞的视乳头对应,在视野注视点颞侧10度~15度有一看不见区,称为生理盲点。 生理盲点在视岛上表现为一垂直深洞。 管状视野或中央视岛(Tubular Vision or Central Island) 视野极度向心性缩小,仅残存中心5度~10度范围的视野。 扇形或楔形缺损(Wedge-Shaped Depress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